老中医:浅论“痰”与脏腑的关系
中医对痰的解释
中医对痰的解释
中医认为痰是由于人体气血运行失调或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主要与肺、脾、肝等脏腑有关。
痰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寒痰、热痰、湿痰、饮痰等。
寒痰:寒冷引起的痰液,通常表现为白色、稀薄,有时伴有寒证表现如寒战、恶寒等。
热痰:由体内湿热引起的痰液,通常呈现黄色、黄绿色,粘稠,有时伴有发热、口渴等热证表现。
湿痰:由脾胃消化功能失调、湿气积聚导致的痰液,通常表现为白色或黄色,质地较稠厚。
饮痰:由脾气郁结、水湿停留引起的痰液,通常呈现为吞咽困难、胸闷、咳嗽等症状。
中医将痰视为致病因素之一,认为痰的产生与脏腑功能失调以及外界环境刺激有关。
治疗痰液的方法包括疏导气机、温中化痰、清热化痰、化湿利水等,以恢复人体气血平衡,调理脏腑功能。
同时,中医通过草药、精油、穴位按摩等方法来清除痰湿,促进痰液排出。
中医论痰
中医论痰中医谈痰中医学认为,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其中又与脾的关系最密切。
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之说。
脾为生痰之源:脾脏最怕受困,一是气困,二是湿困。
脾脏相当于全身气机的中央枢纽,负责着水谷的转输。
如果思虑耗神,元气受伤,生气不布,困厄脾阳,或久居湿地,淋雨涉水,外湿内侵,困厄脾阳,则津液转输不利,化成痰湿,上输于肺。
同时,脾亦受痰湿之困,愈加重气困,两因相缠,脾越虚,痰越多。
如气困重于湿困:应首选补中益气汤,健旺脾气(人参、白术、炙甘草),升补元气(黄芪、当归、升麻、柴胡),燥化湿邪(陈皮)。
如湿困重于气困:应首选二陈汤(陈半夏、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和中(茯苓,甘草,乌梅,生姜)。
脾为生痰之源,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有关。
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
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脾生之痰,痰色白稠厚易出,仿佛有从咽喉滑入口中之感,不需用力咳出,常称此为湿痰嗽,不称为咳痰。
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为“咳嗽”。
湿痰嗽,指痰湿壅肺所致之咳嗽,具有痰出嗽止之证候特色。
水谷精微在肺中进行疏布要有气的鼓动,否则就容易形成痰存在肺中,这种气包括脾气、肺气、肾气。
脾气运化水谷精微更加直接,影响明显并且常见。
肺为贮痰之器。
肺主呼吸,调节气的出入和升降。
当邪气侵袭肺时,容易导致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
痰虽从肺出,但中医认为,咳痰,非肺之象,而是水行不利之象。
咳嗽即为风不调之象,咳痰即为水不调之象,均非肺之独病,而是与其它脏腑密切相关的。
水代谢。
中医认为水谷入胃后,对人体有生理作用的津液浮游涌溢,输注于脾,通过脾的运化作用,布散津液到全身。
其中一部分津液上输于肺,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使三焦水道通调,水液得以下输至膀胱;同时又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以三焦为通道将津液布散于全身。
浅析痰与五脏的关系
能尽化 , 十留一 、 二则一 、 二为痰矣 ; 十留三、 四则三 、 四为 痰矣 。 进 一 步 阐 明 “ 为 生痰 之 源 ” ” 脾 。脾 为 阴
土 , 阳始 运 , 得 喜燥 而 恶湿 , 喜动 而勿滞 。脾 阳不 足 ,
・
5・
JA X OURN L T A T O L CH NES MEDI NE ING IJ A OF R DI I NA I E cI
江西 中医药 2 0 0 8年 1 O月第 1 O期总 3 9卷第 30期 1
浅析 痰 与五 脏 的关 系
★ 徐墁 丽 ( 浙江 中医药 大学基 础 医学 院
杭州 3
摘要 : 既 是 一 种 致 病 因素 , 痰 又是 一种 病 理 代 谢 产 物 , 狭 义 有
时, 既应注意五脏的特点及其与痰的关 系, 又应 注意五脏相互
于脏 腑 的气化及 水液 的吸收 、 布 、 输 排泄 等有重要 意
势必 导致 肾精 的衰惫 。肾精 的衰惫必然 引起 肾的一
系列 功能 的失常 而导致 或加速痰 的产生 。 3 心与痰
义 。肝 的疏泄失 常包括疏 泄太过 和疏泄 不及 。如 果
心 主血脉 , 为脉 之 宗 , 脉 通 利 则 水 液 代 谢 有 血 常。如果血 脉不 得 通利 , 水 液 停 聚 而成痰 。血 脉 则 通利 需要 心之 阳气 的温 煦 、 动 。心 之 阳气 不 足则 推
关键 词 : ; 脏 痰 五
中 图分 类 号 : 8 R2 8
文 献 标 识 码 : A
中医学 “ ” 痰 的内涵极 其 丰 富 , 狭 义 和广 义之 有
分。狭义的痰是指肺 、 呼吸道分泌物及 胃中黏液 , 咳 吐而 出 , 目视 而 得 , 可 又称 为外 痰 或 有 形 之痰 ; 义 广 的痰泛指因体内水液代谢 障碍而产生的病理产物 , 停聚于脏腑 、 经络、 组织、 节等 , 关 随气而行 , 无处不 到 , 形可 见 , 无 能引起 多种 病 证 的 致病 因素 , 称 为 又 内痰 或无 形 之 痰 。“ ” 由外 感 、 伤 等 因 素 引 痰 多 内 起 , 无论是 因外感 还 是 内伤 , 的产生 都 与人体 五 但 痰
中医养生:五脏失调生顽痰
1.藕节研末,用纱布绞汁加适量蜂蜜饮用,咳嗽痰多时可每天1杯,连续3天。
2.小黄瓜拌海蜇,小黄瓜适量,海蜇皮200克,洗后切丝用姜丝、米醋,酱油,麻油拌匀即可。有清热化痰、消积润肠的功效。
3.嫩豆腐500克,陈皮、橘梗各5克,一起放锅内加水浓煎,待熟后把豆腐吃下。
预防方法: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戒除烟酒。如果有慢性咽喉炎可以嚼服新鲜的橄榄,用沙参、玉竹、百合、罗汉果等煲汤,或用中药胖大海,金银花、菊花泡水当茶喝。
老年人:多脾肾虚衰,气血不足,痰液的形成与肺、脾、肾三脏的关系最为密切。常见疾病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咳嗽,咯少量白痰),肺气肿,心功能不全等。一旦痰量增多,就是病情加重的表现。
三、痰有寒热湿燥之分
不同的季节环境下,痰的性质可能不一样,一般春天多是风痰,夏天多热痰,秋天多燥痰,冬季多寒痰,其特别大致如下——
风痰:开始白稀,后转黄黏,由风邪侵肺、感冒伤风引起。
热痰:黄色,黏稠,或结成块,量可多可少,大多为肺热。
寒痰:色白,清稀,或有灰白点,或是青色,多而有气泡的,多为肺虚。
预防方法:除了加强一些基础疾病的治疗、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戒除烟酒之外,必须注意预防感冒,尤其是要避免受凉。平时可以多进食胡桃肉、罗汉果、党参、茯苓等具有健脾、补肾的药物。
肺为贮痰之器:肺虚易致人体内津液代谢和分布失常,最终出现痰浊。所以,防肺生痰的最好办法是防止外邪伤肺或久病损肺而致肺气虚,既要注意防寒保暖,又要对原有肺病 如结核、气管炎等应积极治疗。食补可用白银耳、百合、沙参、冬虫草、杏仁等,少吃油条、辣椒等温燥上火顽痰
合理的饮食调养具有预防和治疗痰病的作用。由于在不同的季节和环境下,痰液形成的机理和作用范围也不完全相同,饮 食防治的方法也可各有侧重:如,冬春应防风寒侵袭肺产生的寒痰,可多食生姜、胡椒、胡桃肉等以祛寒;夏季人的脾胃常被湿邪困阻,应防生湿痰,可食苡仁、山 药以健脾化湿;秋天应防燥热生痰,可多食润肺的梨、藕、百合、玉竹等。
中医论痰_共23页
中医论痰中医谈痰中医学认为,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其中又与脾的关系最密切。
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之说。
脾为生痰之源:脾脏最怕受困,一是气困,二是湿困。
脾脏相当于全身气机的中央枢纽,负责着水谷的转输。
如果思虑耗神,元气受伤,生气不布,困厄脾阳,或久居湿地,淋雨涉水,外湿内侵,困厄脾阳,则津液转输不利,化成痰湿,上输于肺。
同时,脾亦受痰湿之困,愈加重气困,两因相缠,脾越虚,痰越多。
如气困重于湿困:应首选补中益气汤,健旺脾气(人参、白术、炙甘草),升补元气(黄芪、当归、升麻、柴胡),燥化湿邪(陈皮)。
如湿困重于气困:应首选二陈汤(陈半夏、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和中(茯苓,甘草,乌梅,生姜)。
脾为生痰之源,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有关。
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
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脾生之痰,痰色白稠厚易出,仿佛有从咽喉滑入口中之感,不需用力咳出,常称此为湿痰嗽,不称为咳痰。
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为“咳嗽”。
湿痰嗽,指痰湿壅肺所致之咳嗽,具有痰出嗽止之证候特色。
水谷精微在肺中进行疏布要有气的鼓动,否则就容易形成痰存在肺中,这种气包括脾气、肺气、肾气。
脾气运化水谷精微更加直接,影响明显并且常见。
肺为贮痰之器。
肺主呼吸,调节气的出入和升降。
当邪气侵袭肺时,容易导致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
痰虽从肺出,但中医认为,咳痰,非肺之象,而是水行不利之象。
咳嗽即为风不调之象,咳痰即为水不调之象,均非肺之独病,而是与其它脏腑密切相关的。
水代谢。
中医认为水谷入胃后,对人体有生理作用的津液浮游涌溢,输注于脾,通过脾的运化作用,布散津液到全身。
其中一部分津液上输于肺,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使三焦水道通调,水液得以下输至膀胱;同时又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以三焦为通道将津液布散于全身。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作者:崔霞来源:《父母必读》2019年第07期“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出自清朝李用粹《证治汇补·痰证》一书,意思是痰生于脾而贮于肺。
小儿肺脾两脏的形与气均不足,所以肺脾两脏在生理上和病理上常相互影响,常有两脏同病的情况。
脾為后天之本,脾土生肺金《素问·经脉别论》提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意思是,脾为后天之本,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在脾的运化后形成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再由肺将这些营养物质转运到身体需要的地方。
如果孩子的肺脾功能正常发挥作用,就可以保证营养物质的正常转运,身体就能保持健康。
五脏对应五行,脾在五行中属于土,肺属于金。
而土生金,脾肺为母子之脏。
脾的功能健运,肺的功能就正常,如果脾气不足,也会导致肺气不足,肺的功能失调,也会影响到脾气,这就是所谓的“母病及子,子病及母”。
脾为生痰之源痰是体内水液不能正常转运而停聚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脾主运化,不仅运化食物,还运化水液。
中医称脾为水液升降之枢纽,脾失健运,则水液停聚,从而导致痰液的生成。
如果孩子吃了过多甜的、油腻的、生冷的食物,比如肉食、糕点、汤圆、冰激凌等,会导致脾不运化,水液不能很好地被转运出去,形成水湿,生成痰液,导致孩子出现咳嗽、水肿、腹泻等症状。
肺为贮痰之器肺脏本身也参与人体的水液代谢,肺为水之上源,肺主宣发肃降,宣发可将水液布散于肌肤、皮毛,肃降可使水道通调,使上源之水下行。
如果肺失宣降,水液不能通降与布散,停聚于肺内,就会化为痰饮。
脾不健运,其所生之痰也会贮存在肺内,导致孩子咳嗽、痰多。
所以不单是感受风寒、风热这些外感因素会导致孩子咳嗽,饮食的因素也会导致咳嗽、咳痰。
百病皆因痰作祟清代医家沈金鳌说过:“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有痰成。
”明代杰出医学家张介宾也提到:“痰生百病,百病多兼有痰。
” 痰分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为有形质的痰,多见于呼吸道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而无形之痰为无形质可见,杂病、怪病多源于无形之痰,比如儿童抽动症、癫痫等与痰有关,此为无形之痰的影响。
清痰在肺,粘痰在脾,老痰在肾,中医教你辩证止咳化痰
清痰在肺,粘痰在脾,老痰在肾,中医教你辩证止咳化痰
清痰在肺,粘痰在脾,老痰在肾,我们怎样辨证化痰才最好呢?
有很多人,总是痰多,咳都咳不完,止咳药吃了一大堆,但是病根儿还在,风吹草动他就反反复复,这就因为肺为娇脏,喜润勿燥,所以化痰我们要找病根儿。
第一个,清痰在肺,如果说你吐出来的痰,比较清,稀薄发白,你还怕冷,喜欢喝温水,热水,舌质发淡,舌苔薄白,这是外寒犯肺,就是外界的寒邪犯肺,那就要宣肺化痰,如果说前期这个痰液白稀,后期黄痰黏腻,从之前的怕冷转变成了怕热,舌象变得红,舌苔变得黄腻,这说明风寒犯肺以后,我们没有及时的驱散郁而化火导致的,那就要宣肺散热,还需要清热化痰,
第二粘痰在脾,如果我们平时总是感觉没有精神,身体困重,四肢有轻微的浮肿,大便粘腻,咳嗽经常吐不出来,像粘在喉咙里面一样,舌头上有齿痕,舌苔又白又厚又腻,我们要考虑脾虚,水液运化失常,导致了水湿凝聚,湿久成痰,那就需要健脾益气,燥痰化湿,我们可以参考六君子丸儿搭配二陈丸。
第三,老痰在肾,那么有很多朋友他会怀疑说,我的肾怎么和这个痰有关系呢?我们常常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气,那么我们中医的肾,中医讲肾主水,肾为水之下源,所以中医认为肾为生痰之本,因为水液的汽化与重复利用都与肾有关系,如果说肾阳不足,水液不能正常的运化,那么水液久聚必定生痰。
如果说这个人肚子大,胖大,总是干咳,还怕冷,腰酸背痛,还经常尿急,夜尿频繁,小便感觉排不干净,舌淡苔白,舌根儿凹陷,这个时候祛痰的同时关键在于补肾阳,健脾化痰,如果说长期被这种谈所困扰,一定要多加重视,只有选择正确的去谈方法,才能够事半功倍。
张锡纯:五脏为病皆可生痰,治法各不同
张锡纯:五脏为病皆可生痰,治法各不同痰是一种因体内水液停聚凝结而成的病理产物,同时也是一种致病因素。
痰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黏稠,留伏遏阻,致病广泛,变化多端,且易合他邪为患。
津沽名医张锡纯为中西汇通学派代表人物,对于五脏与痰的关系以及如何治疗五脏之痰辨证精道,用药准确大胆,重视肺、脾、肾三脏,治法多变,疗效显著。
今天,小师妹将其治疗五脏痰邪的证治特色分享如下,供临床优秀中医师参考学习。
痰与脏腑的关系五脏为病皆可生痰,而水液代谢由肺脾肾三脏所主,故痰饮的生成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古代医家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五脏之间不仅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其病理上也相互影响。
如心肾不调可积水成饮而酿痰;或因肝气抑郁,木乘脾土,肝郁脾虚运化失常而生痰,或肝郁化火,木火刑金而炼液成痰;或因心肺阳虚而致脾胃宣通不力而致痰。
1.肺与痰肺与痰的关系极为密切,清代医家李用粹在《证治汇补·痰证》称“肺为贮痰之器”。
肺居上焦,主一身之气,司呼吸,为宗气出入之所,又为气机出入升降之枢,调节水液代谢,故称“肺为水之上源”。
其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功能是保证“水津四布”的重要环节,故又有“肺主行水”之说。
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若肺气虚损或肺受邪侵,则可致肺不布津,津聚为痰;若肺阴不足,阴虚火旺,则虚火灼津成痰;或外感六淫化火,煎熬津液成痰。
张锡纯在书中亦写道:“肺病之因,有内伤外感之殊。
然无论内伤外感,大抵皆有发热之证,而后酿成肺病。
”2脾与痰古代医家认为痰饮皆因湿土为害,并有“脾为生痰之源”之说。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正常运转有赖于脾胃气机的升降,若脾失健运,脾胃升降失司,或木乘脾土,水谷精微运化失常,则痰饮内生;或因病久而脾胃虚弱,失其健运,水湿停留而化痰。
明代著名医家李中梓所著《医宗必读·痰饮》中云:“按痰之为病,十常六七,而《内经》叙痰饮四条,皆因湿土为害。
”张锡纯在书中提到脾胃生痰的机制为:“胃中所纳水谷,实借其阳气宣通之力,以运化精微而生气血,传送渣滓而为二便。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体内湿气重的根源在于脾和肺。
湿是脾肺两虚、脾不健运的病理产物。
湿就是身体里的“水”多了湿就是进入身体里的水分,如果身体脏腑,特别是脾的运化功能出了问题,就会导致体液过多,积聚在身体里,就叫水湿、湿气。
如果这时体内环境偏热,水湿在热环境里受到熬炼,就会浓缩、变黏稠,这就是中医说的湿聚成痰。
脾肺虚了,水湿就容易积聚成痰常有胖人抱怨说“喝凉水都长肉”,这话可一点都不夸张。
脾主运化、肺主通调水道,我们吃的饭也好,喝的水也好,进到身体里面,要想让它变成营养物质,去该去的地方,都需要脾与肺来参与。
如果脾运化无力,不足以吸收、运化水液,肺又无法通调水道,那些多余的水液没被吸收,又排不出来,于是就聚集在那儿,不断地熬炼,最终形成了黏稠的“痰”,即令人生厌的赘肉、脂肪。
这里我个人建议湿气重的人可以每天饮用1杯红小豆的豆浆。
脾不健运才会导致水液滞留体内水是生命之源,是维持人体生存与健康的根本保证。
古人喜欢将人的口水赞誉为“玉液琼浆”,称其能补养肾精、延年益寿。
由此可见水液对人体的健康有多么的重要。
中医将人体中除血液之外,一切正常的水液统称为津液。
津液主要来源于饮食水谷,随后经脾的运化、升散,肺的通调,肾的气化,肝的疏泄、上、中、下三焦的雾、沤、渎,运行于全身;并发挥其滋润器官、濡养全身,化生血液、充盈血脉,调节阴阳、维持平衡,参与代谢、排出废物等生理功能,最终排至体外。
这其中,由于脾处在中焦枢纽的位置,主吸收、主运化、主上升,上通下达、布散全身,起着推动和调节的作用,对于水液的代谢尤为重要。
但正如古人所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因此,如果脾失运化、脾阳不振、脾气不升,就会水液泛滥,积水成饮、聚水为痰、水湿停滞,引发诸多疾病。
中医将此类疾病中的虚证,称之为脾虚生湿,其实由外感湿邪所致的病症,也常会伤及脾胃;所以体内大凡与水湿有关的病症,中医都会以醒脾、健脾,尤其是振奋脾阳、补益脾气之法,祛水利湿。
痰多吐不完,原来是与这3个脏腑有关联
痰多吐不完,原来是与这3个脏腑有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感觉自己嗓子里不舒服,有痰,但是无论自己怎么吐,就是吐不完,这是怎么回事呢?那对于这种情况又该怎么调理呢?
中医: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用这5种方法,气顺痰出:
1、脾虚引起的痰多:这种情况多是由于痰湿过重引起的,这时候吐出来的痰湿白色的,比较清晰,具体表现舌头两边有齿痕,不能吃凉的,脾胃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腹胀,容易拉肚子。
调理:健脾祛湿化痰
药用:平胃丸合二陈丸
2、咳嗽、咳痰:这种情况是咳嗽多,痰也多,可出的是黄痰
调理: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药用:橘红丸合二陈丸
3、嗓子有痰,时不时地咳嗽清痰:这种情况是白色的痰,而且嗓子不舒服
调理:燥湿健脾,化痰利咽
药用:平胃丸合金嗓利咽丸
4、肺气虚引起的痰多:久咳伤气,肺气虚衰,不能散布津液,从而就会生痰
调理:补肺气,祛痰
药用:生姜甘草汤
5、肾虚引起的痰多:这种情况痰多粘稠,同时还会出现头晕目眩,心慌心悸,气短的症状。
调理:温阳化水利水
药用:干地黄汤
以上就是关于痰多的情况,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自己是哪种情况,如果辩证不好,可以留言!#郑州头条##健康解密##超能健康团##健康科普大赛##我要上头条#。
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
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阵阵秋风吹来,天气骤然转凉。
此时,湿邪容易乘虚侵入身体,产生咳、痰等痰湿疾病。
提起痰湿要从“津”谈起。
津是人体的津液,停滞或部分停滞后就会变成湿邪,湿邪停聚变成水,水积聚变成饮,饮凝滞则成痰湿。
痰湿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游走身体各处,停滞在哪里,相应脏腑就会出问题。
中医认为,痰湿的产生主要受脾、肺、肾三大脏腑影响,故有“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之说。
肺为贮痰之器。
肺部痰证最易被人察觉和感受,可分为热痰、燥痰、寒痰及湿痰。
热痰表现为咳吐黏稠黄痰并伴有热象,治疗应以清化热痰、清泄肺热为原则,用药可选竹茹、瓜蒌、桑白皮、黄芩等;燥痰量少而黏、咳吐不利、口鼻干燥,治疗除选用瓜蒌、知母等清肺润肺化痰的药物,还可配伍沙参、麦冬、百合等养阴生津之品缓解肺燥;寒痰、湿痰均表现为痰液清稀量多,灰白有沫,治疗宜选用温燥之性的化痰药,如半夏、茯苓、厚朴等。
脾为生痰之源。
脾虚生痰或寒湿困脾往住是内外邪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多以运化功能障碍为特点,临床可分为痰热犯胃、痰浊中阻、痰瘀内结三种类型。
痰热犯胃表现为恶心呕吐、胃脘胀痛等,治疗要选用清化热痰、降逆止呕之品,如竹茹、芦根;痰浊中阻表现为不思饮食、腹胀腹泻、体倦身重,治疗以燥湿化痰、健脾和胃为原则,可选用半夏、陈皮、厚朴、藿香等化痰和胃之品;痰瘀内结表现胃脘疼痛,日久不愈,或吞咽困难等,治疗要化痰散结与活血行气并行,常选瓜蒌、枳实、莪术、丹参、郁金等药联合应用,痰瘀并治。
肾为生痰之本。
中医认为,人体最重要的阴阳二气寄藏于肾,肾主水液开关,开阖不利,则水湿内聚为痰,故治痰从肾着手可防止痰湿再生。
临床可分肺肾气虚型和肺肾阴虚型,前者兼见浮肿畏寒、腰膝冷痛,后者多兼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治疗分别采用温肾化痰、纳气平喘或滋肾化痰等法,多用温补肾气或滋补肾阴之品。
除临床上应用中药规范治疗外,有痰湿症状的人群日常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养。
痰湿在五脏,表现大不同——教你找出痰湿藏在哪
痰湿在五脏,表现大不同——教你找出痰湿藏在哪据小编观察,“痰湿”这个概念这几年着实很火,网络上各种祛痰湿产品都卖得红红火火。
的确,“百病皆因于痰”,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尤其易于诱发痰湿积聚。
不过,作为咱们悦读中医的粉丝,大家都是相对专业的中医药爱好者。
所以,对于痰湿的理解,大家就要更深入和更专业。
今天,我们把“痰湿”细分一下,看一看五脏有痰各是什么表现——五脏各司其职,各有所主。
痰在五脏,各有特点。
概括如下:1.痰在脾胃脾胃处人之中州,位当大腹。
脘腹满闷,痰浊阻滞所致也;呕吐痰涎,痰阻不下,逆而上出也。
脾合于肉,痰属脾实,故痰盛之人,实证阶段表现为形体丰腴,或大腹便便;后期因实转虚,亦可转见形体枯羸,肌肉瘦削。
脾合长夏,在时为午后,痰阻于脾,是为脾实,故可见诸症状午后加重,或病人不耐暑季、伏天,每至长夏则病。
脾之味甘,土之性黏腻,痰属脾实,故痰证患者发病或因嗜食甘甜黏腻,或病后厌恶油腻;酒属湿热,性合于土,痰证属于脾实,故痰证患者,每于酒后发病,或病情加重;牛为土畜,性可补益脾土,痰为土实,故痰证患者每因食牛肉发病,或致病情复发,或致病情加重。
脾主升清,升之太过,胸部为之满,心脉中遂浊,宗气、营气为之阻遏,可见胸闷,甚则心痛;肺为之失肃,可见咳嗽、痰多,甚则气不肃降,金无以生水,气不得下纳,而发喘、上气、吐吸;胃主降浊,痰阻于中,浊不得降则胃脘胀满,纳食为之障碍,或胃脘疼痛,或嗳腐、干噫食嗅;下降不得,反逆于上,可见反酸、烧心、食道灼热,甚则咽塞、发梅核气之病。
2.痰在肝胆肝布于胁肋,环于外阴,气升于左,性喜条达,而恶抑郁。
胁肋胀满者,痰浊阻滞,木失调畅、疏泄也;郁郁寡欢,怒火时发,性情暴戾者,木为痰困,气机郁结,而欲化火也;肝司谋虑,胆主决断。
反应迟钝者,痰浊困木,肝失谋虑也;遇事无断、犹豫不决者,痰浊侮胆,胆失决断也;妄言妄语、误觉误判、是非混淆者,痰浊困木,罢极失准,不中不精也。
肝主疏泄,凡人之排泄舒畅与否,责之于肝胆。
五脏与痰的关系
五脏与痰的关系(1)肺与痰的关系:肺位居上焦,有“华盖”之谓。
肺主气,主通调水道,其“宣发”与“通调水道”的功能是保证“水津四布”的重要环节,故而有“肺主行水”之论。
中医有“气行则水行”之论,人体水液的运化依赖于肺气的通调,脾气的转输,肾气的开阖以及膀胱的气化。
若肺气虚弱或肺脏受邪,失去宣发与通调水道的功能,就会影响到水液的正常运行与排泄,而肺气不降,失去通调水道的作用,是造成湿盛生痰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医“治痰必先理气”之论也即源自于此,又因为平时所咳出的有形痰液,大都出自肺系,因此,中医认为“肺为贮痰之器”。
(2)脾与痰的关系:脾主运化,水谷入胃经,胃初步腐熟以后,由脾气进一步吸收输送到全身各部,如脾气健运则精力充沛,肌肉丰满;痰是在水液代谢失常基础上产生的病理产物,而水液的运行、输布及代谢主要由脾所主,故而若脾气虚弱,则水谷精微运化失常,凝聚成痰。
由于“脾主湿,湿动则为痰”,故而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之说,说明了脾的功能失常是导致生痰的主要原因。
(3)肾与痰的关系:“痰之本,水也”,而肾主水,主调节全身的体液平衡。
肾为元气之宅,气化之本,肾通过气化作用参与水液的蒸腾利用和排泄。
若肾气亏虚,气化无力,水液代谢失常,水液潴留,泛溢成痰。
若肾阳虚,水湿上泛为痰。
肾主命门火,温运脾阳,若命门火衰,即所谓火不生土,致使水谷精微运化功能失常,因而生痰。
肾阴虚,则阴虚内热,熬灼津液亦能成痰。
所以,中医认为“肾为生痰之根”。
临床上常见年高肾衰之人,易患咳嗽、痰喘之疾,其痰深伏于下,咳吐困难,且多伴有腰酸腿软,小便频数等肾虚症状,此痰即所谓肾生之痰。
总之,肾的功能失常,也是产生痰的重要原因。
(4)心与痰的关系:若肝郁气滞,郁而化火,肝火殃及于心;或所愿不遂,心气不宣,郁而化热;或脑力过度,耗费心血,皆可造成心阴虚而心火炽,火炽则炼痰,心痰既成,其阴黏、胶顽之性最易阻遏心气、蒙蔽神明,从而出现心悸、怔忡、不寐、健忘,甚则癫狂等症状。
百病皆因于痰,痰湿多藏于五脏!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
百病皆因于痰,痰湿多藏于五脏!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
有关
百病皆因于痰,痰湿多藏于五脏!
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
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若痰阻胞宫则引起女性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
中医把痰分为:湿痰、热痰、燥痰、寒痰、风痰5种类型。
针对5种类型采用不同的对症方法。
①湿痰----燥湿化痰,行气和中。
代表方剂:二陈丸(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
②热痰----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代表方剂:清气化痰丸(瓜蒌仁、陈皮、黄芩、杏仁、枳实、茯苓、胆南星、半夏)
③燥痰----润肺清热、化痰止咳。
代表方剂:贝母瓜蒌散(贝母、瓜蒌、天花粉、茯苓、橘红、桔梗)
④寒痰----润肺蠲饮、化痰止咳。
代表方剂:苓甘五味姜辛汤(茯苓、甘草、干姜、细辛、五味子)
⑤风痰----化痰息风。
代表方剂:定丸痫(天麻、川贝母、姜半夏、茯苓、茯神、胆南星、石菖蒲、全蝎、僵蚕、琥珀、灯心草、陈皮、远志、丹参、麦冬、朱砂)。
痰在哪,病在哪!中医教你用中成药,化解全身上下,五脏六腑之痰
痰在哪,病在哪!中医教你用中成药,化解全身上下,五脏六腑之痰一说起痰,大家是不是就会想到嗓子和肺里的痰,咳不出、咽不下,十分困扰。
有时咳出来一看基本都是黄色的黏痰,其实,这只是痰病的一种形式。
中医所讲的痰是十分广泛的,不只是在肺里面,而是会随着气血流动至全身,从而导致生病。
《医方集解》中说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头则眩,在心则悸,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其变不可胜穷也。
”意思就是平常的咳嗽、气喘、呕吐、中风、头晕目眩、癫狂等病症都有可能是痰所导致的。
市面上的化痰药琳琅满目,今天就教大家怎么针对不同的症状选择适合自己的药。
当痰在肺里,表现出来的就是常见的咳嗽、咳痰,而且非常不好咳出来,卡在喉咙里上不去下不来,十分令人苦恼,偶尔咳出的痰看上去是发黄的浓稠粘痰,舌头看上去发红,舌苔黄腻,这种情况是痰热蕴肺所导致的,通常多出现在早晚,想要治好就要清热化痰、礼气止咳,这个时候就推荐大家用清气化痰丸,可以清肺热,专门清除痰热导致的顽固粘稠黄痰,痰热一除,喉咙里的顽痰自然而然就清除了。
当痰处在脾,就会咳嗽且特别容易咳出白色痰液,还会感到胸闷喘不上气,咳嗽的严重了还有想吐的感觉,舌苔白腻,这是因为脾失运化所导致的,脾在中医上有运化水液的作用,当脾失运化,水液长时间积聚在脾就会化成湿痰,这时候就需要燥湿化痰,推荐大家使用二陈丸,可以燥湿化痰,理气健脾,脾的气顺了,痰就很容易化掉。
当痰流动到肾的时候,肾在中医上是生痰之根,肾气亏虚也会导致水湿聚集,这时候自然也就出现了痰多的问题,咳出的痰呢大多都呈现出白沫的状态。
另外,肾主水下之源,肾气一旦亏虚会造成尿频尿急、腰膝酸软、浑身乏力、容易疲劳,严重的还会出现下肢水肿的情况,舌根处看起来有凹陷,舌苔厚腻,这种情况呢就适合用金匮肾气丸来温补肾阳、行气化水,肾的阳气充足积聚在肾的水液就容易排出,这样一来,病自然就好了。
当痰在心,人就会胸闷恶心,意识模糊,说话不清,喉咙有痰鸣的声音,严重的甚至神志不清、精神呆滞、举止失常,以至于不省人事。
痰湿在五脏的不同表现!
痰湿在五脏的不同表现!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最容易诱发痰湿积聚,而五脏各司其职,各有所主;痰湿在五脏的表现完全不同。
中医认为痰湿性黏腻,病情缠绵难愈,其性属阴,故其致病特点也多病程长,病位广,涉及脏腑、筋骨、皮毛及上下左右,无所不至,且造成淤堵及气血不畅通。
故“怪病多痰湿”。
一般来讲痰皆由湿而生,虽有风、火、燥痰之名,亦皆因气而化,非风、火、燥自能生痰也。
痰可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泛滥横溢,无处不到。
既可因病生痰湿,又可因痰湿生病,互为因果,为害甚广,从而形成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
湿与寒在一起,称为湿寒;与热在一起,被称为湿热;与风在一起,被称为风湿;与暑在一起,被称为暑湿。
在五行木火土金水中,能够制约克制水的便是土,而土对应的脏器是哪个呢,正是我们的脾。
所以从中医五行中,我们可以先简单的明白脾土是可以克制水的。
脾主运化,与人体内水液的代谢和输布密切相关,而我们身体中的痰湿重,正是水份津液代谢有问题,让运化不了的水份停留在我们的身体皮肤、孔窍、脏器、三焦之中,内水液聚而成痰湿,甚至积而成水。
湿邪,尤其是寒湿过份的聚积,常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在身体素质还不错的情况下,受了外寒,处理不当,比如滥用抗生素,病邪从一个简单的表证,慢慢入里,侵犯到足太阴脾系统。
另一种情况,则是身体的正气本身不够足,再因为饮食等等原因,让脾胃直接受了寒邪。
而脾亦为生痰之源。
脾阳气足,就能把这些正常水液化生为精微物质被人体吸收利用,不足的话则转化为痰湿。
是好多怪病,难治之证多是因为痰,所以中医有句话叫“顽痰生怪病”。
《医宗必读》云:“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何痰之有”,“脾土虚弱,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凝聚为痰”。
脾为生痰之源,但痰湿反过来又容易困厄脾阳以及其他脏腑阳气,所以又成为致病因素。
痰可以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无所不到,是随气流窜全身,危害极大。
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有形之痰,是看得见的,就是我们嘴里吐出来的痰,叫有形之痰,而无形之痰,看不见,危害极大,随气血流窜全身,危害非常大。
清痰在肺,黏痰在脾,老痰在肾,教你如何正确化痰
清痰在肺,黏痰在脾,老痰在肾,教你如何正确化痰大家好,我是刘医生,中医上讲“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从痰治”。
也就是说人体上各种奇怪的病大多与痰有关。
痰若是停在于经络则会手脚麻木,但是停留在我们身体的某个脏腑就会出现脏腑的功能失常。
但是有人说我明明一直在吃一些祛痰的药物,为什么痰饮一直反反复复没有效果。
但是你真的吃对了吗?清痰在肺,黏痰在脾,老痰在肾,我们祛痰应该有针对性的,如果痰饮停留在肺而你吃的是药物是针对痰饮在肾的,那不对症,病情自然就会反反复复。
那我们先思考一下,痰从何处而来啊?中医上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根”。
那么也就是说痰的形成和贮存也主要和“脾肺肾”这三个脏腑有关。
若肺的功能失常失于宣降,导致水液无法运化,水液聚集在一起时间一长便会形成痰,而脾主运化水谷和水液,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则水液在体内停聚,水湿内生,就可以聚集成痰。
最后一个肾,肾在中医上称为“水脏”主管全身水液的代谢,肾功能失常,不能运化水液则会聚集成痰。
清痰在肺,黏痰在脾,老痰在肾,下面刘医生就告诉你如何正确化痰,我们先来说清痰,如果你的痰是以清稀的为主,咳嗽咳大量清稀的痰液,并且平时还比较怕冷,鼻塞不通气,还打喷嚏、流清鼻涕,这时我们伸出舌头一看,会发现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这主要是由于风邪侵袭肺部而引起的,导致肺部失于宣降,气机不畅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在临床上我们一般会选用解表化痰的药物。
可以参考服用叁苏饮,它具有益气解表,理气化痰的药物。
第二个黏痰,如果你的痰很黏,平时还总是感觉嘴里黏腻,感觉嘴里有痰咳不出,半夜的时候还总是感觉胸口闷得慌。
还会感觉恶心呕吐。
那为什么说黏痰在脾呢?脾的特性是喜欢干燥,不喜欢湿润。
而脾的运化失常,就会产生湿气,湿邪的特性是重浊黏腻,所以脾产生的痰较为黏腻。
这时我们可以参考半夏白术天麻汤,它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的功效。
第三个老痰,如果你长期有痰,无论怎么化痰效果都不好,那是因为你忽略了肾,肾为生痰之根,肾虚也是会生痰湿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到“痰”,不是学中医的人往往会想到从口中吐出的“痰”。
实际上,中医学中“痰”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有形之痰指咳吐而出的痰液。
此外,有些疾病如头目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神昏或癫狂等也可能由痰引起。
这种看不见的痰,就是无形之痰。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
肺主呼吸,调节气的出入和升降。
当邪气侵袭肺时,容易导致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
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
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对于“有形之痰”大家可以自己分辨的主要有寒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
寒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欢喝热的,舌苔薄白。
这种情况多由感受寒邪引起。
患者可以多用些陈皮、桔梗等化痰的药物泡水,同时治疗风寒感冒。
热痰:痰黄黏稠,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寒发高热数天后,转化而来,病人怕热喜欢喝凉的,舌红苔黄。
此时就要清热化痰了。
饮食要清淡,不要吃些容易上火的煎炒食物,可以喝一些鲜竹沥水或者梨汁。
湿痰: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体沉重、容易累或大便稀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
这是由于湿邪侵入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者饮食过于油腻,缺乏运动等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调。
这时要多吃些健脾的薏米、山药等食物。
同时加强锻炼,控制体重。
燥痰:痰黏稠不易咳出,病人感觉口鼻咽燥,舌苔薄黄。
这时要多喝水,可适当用沙参、麦冬等养阴的药物代茶饮,同时保持呼吸道湿润,室内可用加湿器。
因痰从肺出,所以人们多认为肺生痰。
但中医认为,咳痰,非肺之象,而是水行不利之象。
那么咳嗽即为风不调之象,咳痰即为水不调之象。
均非肺之独病,而是与其他脏腑均密切相关的。
水代谢,中医认为由肺、脾、肾三脏所主。
水谷入胃后,对人体有生理作用的津液浮游涌溢,输注于脾,通过脾的运化作用,布散津液到全身。
其中一部分津液上输于肺,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使三焦水道通调,水液得以下输至膀胱;同时又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以三焦为通道将津液布散于周身。
下输至膀胱中的水液,再在肾的气化作用下,一部分(浊中之清的部分)上注于肺,润养肺金,一部分(浊中之浊的部分)化为尿液,排出体外。
在临床上,脾脏最怕受困,一是气困(生气不布),二是湿困。
脾脏相当于全身气机的中央枢纽,负责着水谷的转输。
如果思虑耗神,元气受伤,生气不布,困厄脾阳,或久居湿地,淋雨涉水,外湿内侵,困厄脾阳,则津液转输不利,化成痰湿,上输于肺;同时,脾亦受痰
湿之困,愈加重气困,两因相缠,脾越虚,痰越多。
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肾为生痰之本
因为脾阳根于肾阳,肾阳充足是脾阳健旺的根本。
而脾阳健旺是正气内存的根本,正气内存则是邪不可干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