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详细资料

合集下载

长江大学沉积岩复习

长江大学沉积岩复习

名词解释:沉积岩——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之一。

它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宇宙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物理风化作用: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不改变。

化学风化作用:母岩发生氧化、水解、溶虑等化学变化而分解,形成新矿物。

各种矿物的风化稳定性,不仅取决于它们的化学成分,还取决于它们的晶体构造,矿物的键强度总数越大,其风化稳定性越高。

风化壳:已经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

层流:一种缓慢流动的流体,流体质点作有条不紊的平行线状运动,彼此不相掺混。

紊流:湍流,一种充满了漩涡的多湍流的流体,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极不规则,其流速大小和流动方向随时间而变化,彼此相互掺混。

胶体:一种物质的细微质点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不均匀分散体系。

机械沉积分异作用:碎屑物质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根据粒度、密度、形状和成分等特征发生先后沉积的现象。

化学沉积分异作用:溶解物质(包括胶体溶液物质和真溶液物质),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根据其本身的化学性质(主要是其在溶液中化学活泼性或溶解度大小),从溶液中按一定先后顺序沉淀出来的现象。

板状交错层理:层系之间的界面为平面而且彼此平行,纹层与层系界面斜交。

大型板状交错层理在河流沉积中最为典型。

特点:层系顶界为直脊水流波痕,底界有冲刷面;垂直水流方向为平行砂纹,倾向与水流方向一致;纹层内常呈下粗上细变化,有的纹层在顺水流方向上向下收敛。

楔状交错层理:层系界面为平面,且互相不平行,层系厚度变化明显呈楔形;平行于流动方向上纹层与层系界面斜交,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纹层与层系界面大致平行或斜交,纹层倾向和倾角变化不定。

常见于海、湖浅水地带及三角洲地区。

在一定条件下,直脊波痕的纵剖面上可以看到楔状交错层理。

槽状交错层理:层系底界为槽形冲刷面,纹层顶部被切割。

在横切面上,层系界面是槽状,纹层与之一致也是槽状;在纵切面上,层系底界面呈弧状,纹层向下倾方向收敛并与之斜交;顶视为重叠的瓣状。

长江大学岩浆岩岩石学(杨申谷)重点复习题

长江大学岩浆岩岩石学(杨申谷)重点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岩浆:岩浆是上地慢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含有挥发份的熔融体。

岩浆岩的产状:指岩体的形态、大小、和围岩的接触关系。

岩浆岩的相:系指生成环境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岩石和岩体总的外貌和特征。

岩浆作用:岩浆在上升、运移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又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成分,最后凝固成岩浆岩,这一复杂过程的总体,称为岩浆作用。

按其侵入在地壳之中或喷出地表,可分为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

岩浆岩的结构: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晶体形态、自形程度和矿物间的相互关系。

岩浆岩的构造: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其它组分部分之间的排列、充填方式等。

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岩浆岩的演化机理:二、论述题1、岩浆岩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与岩石类型的关系2、岩浆岩的结构分类方案答:岩浆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晶体形态、自形程度和矿物间的相互关系。

(1)根据岩浆岩的结晶程度,全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和半晶质结构(2)根据岩石中矿物的颗粒大小:1)显晶质结构:按矿物颗粒绝对大小:粗粒结构,d>5mm;中粒结构,d=2-5mm;细粒结构,d=0.2-2mm 2)隐晶质结构按矿物颗粒相对大小: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

(3)根据矿物的自形程度1)自形粒状结构:主要由自形晶组成的结构。

2)它形粒状结构:主要由他形晶组成的结构。

3)半自形粒状结构:主要由半自形晶构成的结构。

(4)根据岩石中矿物颗粒间的相互关系文象结构、条纹结构、蠕虫结构、反应边结构、环带结构、包含结构、填隙(间)结构。

3、岩浆岩的分类方案答:(1)分类原则:1)岩浆岩的一般分类,应反映岩石的所有主要特征。

包括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地质产状及矿物共生组合等。

2)岩浆岩的一般分类,要尽量简明、扼要、系统、便于掌握。

(2)岩浆岩的化学成分1)根据酸度(SiO2的重量百分数)把岩浆岩分为:超基性岩(SiO2<45%)基性岩(SiO 245—53%)中性岩(SiO253—66%)酸性岩(SiO2>66%) 。

变质岩复习资料

变质岩复习资料

试题1.热接触变质岩石是岩石的一种构造。

主要在受轻微热接触变质作用的泥质岩石中,由炭质、铁质或空晶石、堇青石、云母等矿物的雏晶,集中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斑点,不均匀分布于基本未重结晶的致密状泥质基质中。

热接触变质岩由热接触变质作用(也称热变质作用)形成。

它是在岩浆体散发的热量和挥发份作用下,使围岩发生重结晶和变质结晶形成的。

2.接触变质晕的发育程度取决于以下因素:(1)岩体的规律大小规模大、热量多,则晕圈宽度大。

(2)岩体的侵入深度喷出地表,岩浆冷却迅速,散热快,使底板围岩烧烤变质(称烘烤或高热变质作用)晕圈宽度窄。

中深条件下,热能散失慢,晕圈发育宽度大。

(3)岩体成分酸性岩因富含挥发份,易促进化学反应,因而晕圈发育。

(4)围岩的成分、结构和产状泥质岩和碳酸岩类易变化;石英长石质的岩石难以变化。

原岩结构细小疏松比结构致密的容易发生变质。

此外围岩的片理和层理与接触面垂直,在这方向上晕圈发育宽度也大。

(5)岩体和围岩的接触关系接触面平缓则晕圈发育。

3.命名热接触变质岩的命名一般采用次要矿物+主要矿物+岩石基本名称的方法。

岩石的基本名称根据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的不同,有:1.具变余结构、构造的,在原岩名称前冠以“变质”二字和主要新生矿物的名称。

如二云母变质石英砂岩。

2.具变晶结构或变成构造的(1)具定向构造的:根据构造特征分别定名为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等。

(2)不具定向构造的:角岩(hornfels),具角岩结构或显微变晶结构,矿物成分作散布状或其它非定向排列的热变质岩都可称为角岩。

大理岩(marble)。

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组成。

石英岩(quartzite)。

石英含量>85%。

如含长石15-25%,则称长石石英岩。

以上的进一步命名根据矿物含量。

<5%的不参加命名;含量5-10%的,冠以含字;含量>10%的,直接参加命名。

含量较多的矿物名称放在后面,含量较少的放在前面。

例如夕线石红柱石云母片岩。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要点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要点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题
一、基本概念
岩石、岩石学、岩浆岩、火成岩、侵入岩、变质岩、糜棱岩、构造角砾岩、碎裂岩、里特曼指数、石英岩、脉岩、煌斑岩、特征变质矿物、色率、科马提岩、辉绿结构、花岗结构、珍珠岩、
主要矿物—含量多,是划分岩石大类的依据,次要矿物—含量较少<15%,是划分种属依据,;副矿物—很少<1%,对岩石定名不起作用,如磁铁矿、磷灰石、锆石等
结构:岩石的组成部分(矿物和玻璃质)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绝对大小和相对大小)、自形程度及其相互关系。

构造: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的排列方式和填充方式。

混合岩化、特征变质矿物
二、熟悉
花岗岩的一般特征、三大岩类的主要区别、岩浆的主要成分、岩石的碱度,里特曼指数σ=(K2O+Na2O)2/(43-SiO2) (钙碱性岩σ<3.3碱性岩σ=3.3-9过碱性岩σ>9)、SiO2饱和度与矿物组合的关系,SiO2饱和度、Al2O3饱和度(按化学成分SiO2分为4大类,按碱质(Na2O+K2O)分为钙碱性、碱性)
火山岩及变质岩的主要构造及特点、侵入岩的主要结构举例
主要岩浆岩及变质岩的主要类型及特点,重点掌握玄武岩、闪长岩、安山岩、英安岩、花岗岩、流纹岩、辉长岩、辉绿岩、正长岩
变质岩的分类;区域变质岩的主要类型及特点,重点是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混合岩、碎裂岩、糜棱岩、麻粒岩
火山碎屑岩的分类依据、煌斑岩、矽卡岩、。

变质岩复习总结

变质岩复习总结

变质岩复习总结
一、概念类
1.变质作用的概念
2.正变质岩、副变质岩的概念
3.等物理系列的概念
4.等化学系列的概念
5.矿物共生组合的概念
6.变质带的概念
7.递增变质带的概念
8.变质相的概念
9.重结晶作用的概念
10.交代作用的概念
11.变形和碎裂作用的概念
12.混合岩化作用的概念
13.接触变质作用的概念
14.区域变质作用的概念
15.动力变质作用的概念
16.特征变质矿物和贯通矿物的概念
17.变晶结构的概念
二、理论方法类
18.变质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19.变质作用的方式有哪些?
20.变质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21.交代作用的类型有哪些?
22.压力在变质作用中的作用有哪些?
23.什么是构造超压?
24.什么连续反应和不连续反应?
25.泥质岩石的递增变质带的划分?
26.基性岩石的递增变质带的划分?
27.双变质带的概念和形成环境?
28.变质岩矿物成分的特点是什么?
29.变晶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30.常见的区域变质构造及其区别有哪些?
31.混合岩常见的构造有哪些?
32.变质岩命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3.什么是变质矿物的共生分析?
34.区域变质作用的特点是什么?
35.接触变质作用的特点是什么?
36.矽卡岩和角岩是什么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
三、岩石类型类
37.掌握以下类型岩石的特征及主要岩石类型及命名:区域变质岩类,动力变质岩类,接触变质岩类。

变质岩第二章变质岩的基本特征

变质岩第二章变质岩的基本特征

来源于岩浆岩的正变质岩与来源于沉积岩 的副变质岩在化学成分上有如下差别:
1、SiO2:正变质岩为34-80%,副变质岩变化范围大,可从0 (大理岩)至95%以上(变质燧石); 2、Al2O3:正变质岩不超过40%,副变质岩可高达90%以上 (刚玉岩); 3、Fe2O3+FeO:正变质岩一般<15%,副变质岩可含量很高 (>30%),形成富铁岩石; 4、MnO:正变质岩含量少(<2%),副变质岩可高达20%以上 (富锰岩石); 5、CaO:正变质岩不超过23%,但富钙的副变质岩则常见, 可达50%以上; 6、K2O/Na2O:正变质岩中K2O/Na2O<1的情况常见,副变质岩 则几乎经常是K2O/Na2O>1(K2O/Na2O可达2-3); 7、P2O5:正变质岩中很少超过3%,而副变质岩中可>10%甚 至达40%(磷灰岩)。
变质反应及变质过程的模拟实验等方法 。
5)成因矿物学方法。
二)温度计及压力计的选择原则
1)在使用具体的地质温压计之前,要对其原理,实验条件,适用 范围,估算结果的精度进行研究,选择实验的体系与估算的变质岩的 体系尽可能地接近、精度最高的方法。 2)矿物对中元素的分配系数地质温压计,是一种简便易懂的方法。
泥质、钙质是两个副变质岩系列,而镁质变质岩 原岩主要是超基性火成岩,富镁的沉积物很少, 因此这三类变质岩原岩性质问题不大。判断长英 质和基性两类变质岩原岩性质是一个较复杂的问 题,需综合考虑地质产状、岩石组合、变余的结 构构造、岩石化学等多方面特征。当强烈的变质、 变形使得地质产状、变余结构构造破坏、消除时, 用岩石化学方法去恢复原岩更显得重要。
岩浆岩与变质岩石学
第二章 变质岩的基本特征
任课教师:严溶

地质学基础(第四章岩浆岩与变质岩1)

地质学基础(第四章岩浆岩与变质岩1)
地质学基础
第四章 岩浆岩与变质岩
.
1
岩浆岩
地质学基础
(一)岩浆与岩浆岩的概念
岩浆是在地下深处形成的炽热、粘稠、富含挥发 组分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熔融体。
岩浆的温度目前尚难以直接测量,利用间接方法 所测得的火山熔岩流的温度范围为700~12000℃。
岩浆的粘度与岩浆的成分、温度、压力及挥发组
分的含量有关。岩浆中SiO2含量越高,粘度越大;而 温度,压力及挥发组分含量越高,粘度越小。岩浆的
构造常见于基性喷出岩。
(8)晶洞构造:由岩浆冷 凝过程中体积收缩而成的 原生空洞,晶洞壁上常有 辐射状晶体。晶洞构造常 见于花岗岩等侵入岩中。
.
造枕 状 构
1
(四)岩浆岩的产状
地质学基础
岩浆岩的产状是指岩浆岩体在空间上的形态、规 模,与围岩的关系以及形成时所处的深度及地质构造 环境等。岩浆岩是以一定形态的岩体出现的。
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在岩浆岩中的比例,是岩
浆岩鉴定和分类的重要标志。暗色矿物在岩浆岩中
的百分含量叫“色率”,色率越高,越偏基性。一
般说,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暗色矿物逐渐减少,
浅色矿物逐渐增多,岩石颜色由深变浅。
.
1
地质学基础
根据矿物在岩浆岩中含量多少及在岩浆岩分类、 命名中所起的作用,可将矿物分为3类:
.
1
地质学基础
变质作用基本上是在岩石保持固态条件下进行 的。但在高级变质过程中,岩石中某些低熔点的长 石、石英类物质可被部分熔融,形成液相,与未被 熔融的岩石混合形成一种新的岩石,称为混合岩, 这种作用称为混合岩化作用。由于变质岩大多由原 岩从固态转化而来,残留了原岩的结构、构造,并 常保持着原岩的产状特点。同时,原岩遭受了变质 作用也形成了某些变质矿物和特殊的结构、构造。

岩浆岩变质岩

岩浆岩变质岩

(5)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 模式图是((5)C )
解题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①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 不能直接形成其他类岩石。②岩浆岩也只能是岩浆冷 却凝固而成,其他岩石不能直接转化为岩浆岩。
(6)根据C处岩层放大图回答下面三题。 ①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①D) A.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 B.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 C.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 D.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
①石灰岩是最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也是重要的化 学生产原料,如水泥生产、钢铁生产和玻璃生产等 ②沉积岩中富含非金属矿产,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①大理岩是由石灰岩经高温高压变质而成,质地坚 硬,是重要的建筑及装饰板材 变质岩 ②板岩是页岩经高压变质而成,也是重要的建材 ③石英岩是砂岩变成,是重要的建材和化工原料 ④许多变质岩本身就是重要的金属矿物
答案:(1)D (2)A
1.岩层新老: 越上面越新; 越完整越新 2.岩浆岩新; 大理岩更新
21
• 课堂检测 P44
【答案】 (1)变质岩 侵入岩 喷出岩(火山岩)
(2)侵蚀、搬运、堆积(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3)岩浆 (火山) 地震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回答下 (4)② ( 5)C (6)①D ②B ③D
以花岗石为主的山体
花岗岩:我国的黄山、华山、衡山等都是花岗岩分布区 玄武岩:如我国东北的五大连池
2.常见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类型 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侵入岩质地坚硬,常用作建筑材料,如花岗岩 ②喷出岩形态各异,常可作为观赏石材,如玄武岩 岩浆岩 制作的盆景 ③岩浆岩经过了高温冷凝,富含多种金属矿物 沉积 岩

岩浆岩及变质岩简明教程

岩浆岩及变质岩简明教程

岩浆岩及变质岩简明教程《岩浆岩及变质岩简明教程》重点岩浆岩一、岩浆、岩浆岩的基本概念及特征1、岩浆:地下深处存在的高温高压条件下,硅酸盐熔融体。

2、岩浆岩:由地壳深出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结晶而成。

3、岩浆岩的特征:①大部分为晶质块状岩石,少量为玻璃质。

②特有的矿物组合、特有的结构构造。

③岩体与围岩有明显界限,岩体中含围岩碎块,围岩与捕虏体受热变质。

④无生物遗迹。

4、粘度强度取决于:①温度(越高越小)②二氧化硅含量(越低越小)③挥发分含量(越高越小)5、岩浆的主要成分:(十种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矿物成分1、主要造岩矿物①长石②橄榄石③辉石④角闪石⑤黑(白)云母⑥石英⑦似长石:霞石白榴石2、造岩矿物的分类A按成分分:暗色矿物:浅色矿物:(岩石中暗色矿物含量——色率)B含量多少分:①主要矿物(含量高,一般大于20%,决定岩石大类)②次要矿物(较少,岩石种属)③副矿物(含量甚微)C按二氧化硅:饱和、不饱和D按矿物成因分:原生矿物、次生矿物3、矿物生成顺序:鲍文反应系列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K长石石英基斜中斜酸斜三、结构1、概念:构造:矿物集合体的空间排列组合方式。

结构:岩石中矿物的结晶强度、颗粒大小、形态及相互关系。

2、岩浆岩的结构分类:A结晶程度: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B颗粒大小:①绝对大小:伟晶(> 1cm)、粗晶(>5mm)、中晶(2~5mm)、细晶(0.2~2mm)、微晶(<0.2mm)②相对大小:等粒结构(同一粒级范围内)、不等粒结构、斑状似斑状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颗粒形态:自形晶结构(完好几何多面体、边缘平直整齐)半自形晶他形晶D相互关系:①交生结构:两种不同矿物相互交换、相互穿插②反应边结构:由于矿物边缘与熔浆发生反应而形成的结构③环带结构:矿物晶体外围包有一层矿物种类相同而成分不同的环带④包含结构:小晶体和大晶体的包含四、产状1、概念:指岩浆岩体在地壳中产出的形态、大小与围岩的关系,岩浆活动方式。

变质岩复习

变质岩复习

变质岩复习一、名词解释。

1、变质岩在变质作用条件下所形成的岩石称变质岩。

2、变质作用是地壳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由于地壳的变化或地壳与地幔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种重要地质作用。

它基本是在固态条件下,由于温度,压力或应力作用使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发生改变,同时形成相应的变质岩石。

3、重结晶作用同种矿物经过重溶使组分迁移,然后再沉淀结晶而不形成新矿物相的变质方式称为重结晶作用。

4、变质岩的结构是指构成岩石各矿物颗粒的大小,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5、混合岩由浅色花岗岩物质和暗色铁镁质变质岩共同组成的一种宏观上不均匀的复合岩石,地质学上称为混合岩。

6、变质相一个变质相是指一定的温度、压力区间内的一整套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它们在时间上空间上反复出现并紧密地伴随在一起,一个变质相内部其矿物组合和岩石总体化学成分之间存在着固定的、因而也是可以预测的对应关系”。

7、变质重结晶作用化学成分不变,结构改变、矿物颗粒加大,不产生新矿物。

如灰岩变成大理岩。

8、变质结晶作用岩石基本保持固态,使新矿物产生、旧矿物消失的作用。

通过变质反应实施。

9、交代作用在变质作用中,有物质的带入带出,岩石化学成分、结构、构造都要发生改变。

如: Ka++KAlSi3O8=NaAlSi3O8+K+7.变质分异作用原来均一的岩石变成不均一的岩石,产生条带、细脉、斑块等各种各样聚集体、变斑晶等。

8.复变质原岩为变质岩,再叠加变质作用。

9.前进变质原岩为变质岩,再叠加变质作用,后期(次)比前期(次)变质温度高。

10.退变质原岩为变质岩,再叠加变质作用,后期(次)比前期(次)变质温度低。

11.正变质岩与副变质岩正变质岩:原岩为岩浆岩。

举例。

副变质岩:原岩为沉积岩。

12.变形与碎裂作用在应力作用下:在地壳浅部,使岩石、矿物物发生碎裂、脆性变形;在地壳深部和上地幔,岩石、矿物发生塑性变形。

15.共生组合天然岩系统处于一定外界条件下达化学平衡的矿物组合。

岩浆岩及变质岩

岩浆岩及变质岩

岩浆岩及变质岩绪论一、岩石的概念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造岩矿物或部分天然玻璃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和稳定外形的固态集合体,是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是在地壳发展和演化过程中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产物。

(1)多数岩石是由不同矿物组成,单矿物的岩石相对较少(2)岩石也可是由玻璃质(如黑曜岩)、有机质(如沥青)、胶体物质等组成(3)岩石,一般是指自然界产出的,人工合成的矿物集合体,称作工业岩石, 不在本教材学习的范围陨石可分为三类:石陨石、石铁陨石和铁陨石月球的岩石主要有四类:斜长岩与苏长岩、月海玄武岩、月球角砾岩、玻璃质岩石人造岩石石油、天然气等岩石的分类地壳深处和上地幔的上部主要由火成岩和变质岩组成。

从地表向下16公里范围内火成岩和变质岩的体积占95%。

地壳表面以沉积岩为主,它们约占大陆面积的75%,洋底几乎全部为沉积物所覆盖三、岩石学的概念岩石学是研究岩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形成条件、分布规律、成因、成矿关系以及岩石的演化过程的一门科学。

它属地质科学中的重要的基础学科四、岩石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岩石本身的特征。

2.研究岩体的产状、时代及其共生组合,各种岩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确定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3.研究岩石和成矿作用的关系以及各类岩石成矿的专属性。

4.研究岩石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物理化学条件、生成环境,研究岩石的成因、来源及其演化等问题。

第一篇岩浆岩岩石学岩浆岩岩石学:是研究岩浆的起源、运移、演化、结晶及岩浆岩的组成、结构、构造、产状、分布、分类、命名、共生组合、成因机理及与构造、矿产关系等的一门独立科学一岩浆的概念岩浆是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含有挥发份的熔融体(熔体)。

少数情况下存在有碳酸盐岩浆、金属硫化物及金属氧化物岩浆,后者也称为矿浆。

现代火山喷发使我们能够直接观察到岩浆。

二岩浆的成份主要成分:硅酸盐以氧化物形式表示SiO2, Al2O3, FeO, Fe2O3, MgO, CaO, Na2O, K2O, H2OSiO2 = 40%~75%,挥发份(<6%)。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提纲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提纲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提纲一岩浆岩1 岩浆:在地下深处形成的(50-200km),含有会发物质的,高温、高压、炽热而粘稠的硅酸盐熔融体。

P1692 岩浆岩:是岩浆在内力地质作用下,由深处侵入地壳表层或喷出地表,并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

P1703 造岩氧化物:岩浆岩的化学成分常用氧化物来表示,其中含量最多的为SiO2 Al2O3 Fe2O3 FeO MgO CaO NaO K2O H2O TiO2 这十种氧化物,它们的平均含量占岩浆岩的99%,故称之为主要造岩氧化物。

造岩元素:O Si Al Fe P1714 岩浆岩酸度:岩浆岩是否有足够的SiO2与金属氧化物结合,亦称为Sio2的饱和程度。

P172 碱度:是否有足够数量的碱质与Sio2及其他氧化物相结合,亦称为碱质饱和程度。

5 主要矿物:对划分岩石大类起决定性作用的矿物。

P173次要矿物:对划分岩石大类不起决定性作用,但可作为确定岩石种属的矿物。

副矿物:含量最少,通常小于1%,在岩石的分类和命名中不起作用。

暗色矿物(铁镁矿物):带有深暗不同的颜色,在成分上富含铁、镁的硅酸盐矿物。

橄榄石、角闪石、黑云母。

浅色矿物(硅铝矿物):无色或颜色较浅者,在成分上富含SiO2、Al2O3,不含铁、镁的矿物。

长石、石英。

原生矿物: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形成的矿物。

可以从岩浆中直接结晶出来,也可以是结晶后与岩浆重新反应而生成的矿物。

长石、石英、橄榄石、辉石、角闪石次生矿物:岩石受各种外部地质营力(如地表风化作用)的影响而形成的矿物。

P1736 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其化学成分的变化如图所示。

7 鲍温反应系列8 矿物种类与含量的变化:从超基性岩至碱性岩9 岩浆岩中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的关系1)暗色矿物随FeO、MgO含量减少而减少2)随SiO2含量的增加,斜长石由基性变为酸性,钾长石含量逐渐增多3)随SiO2饱和程度增加,石英从无到有,当SiO2达到过饱和时出现大量石英4)随碱质含量的增加,出现碱性长石、副长石和碱性暗色矿物6 结构:岩石的结晶出呢程度,矿物颗粒大小,形状及其组合方式。

变质岩复习重点整理(缺图),含图片的doc版已经发到地化公邮里去了

变质岩复习重点整理(缺图),含图片的doc版已经发到地化公邮里去了

变质岩复习重点整理(缺图),含图片的doc版已经发到地化公邮里去了1.变质作用和变质岩概念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一种新的岩石。

变质作用:由于地球内动力作用,原始物理和化学条件发生改变,已形成的(原有的)岩石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发生的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有时甚至化学成分)的变化和调整,甚至局部发生部分熔融。

从原始岩石到形成新的岩石类型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统称为变质作用。

2.变质作用控制因素?温度的作用、来源、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的范围控制因素:温度、压力、应力、具化学活动性的流体温度作用:促进重结晶、促进反应、导致局部熔融来源:地热增温、放射性衰变、机械能转变、岩浆侵入或上地幔热流活动变质作用范围:150~900o C,其中惰性原岩开始变质和部分熔融的温度高(如花岗岩、橄榄岩、石英砂岩等);活动原岩开始变质和部分熔融的温度低(如粘土岩、碳酸岩、基性火山岩等)。

3.压力的分类及定义,压力对变质反应的影响,构造超压分类:静压力(分为负荷压和流体压)、定向压(分为张性、压性、剪切)压力对变质反应影响:通过改变变质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来影响反应的平衡的方式进行构造超压:是应力的垂直分压,作用相同于负荷压,即为超出正常负荷压的那部分静压力。

4.流体的成分、含量及变化规律,来源和作用成份:H2O, CO2, CH4, S, N, Cl, F等流体含量:一般总量不超过1-2%变化规律:从低级变质岩到高级变质岩1、流体含量减少 2、流体成分从复杂到简单 3、H2O/ CO2降低来源:继承原岩中的流体相(esp沉积岩)、岩浆侵入和地幔去气作用、大气降水进入底下再循环、原有含挥发份矿物的分解作用:控制反应、携带活动组分导致交代作用、提高反应速率、降低熔融温度5.变质作用方式及含义,以及各种变质作用发生的控制因素重结晶作用:同种矿物的溶解、组分迁移和再次沉淀结晶。

类型:1、初始重结晶;2、次生重结晶影响因素:1、原岩(矿物成分:组分、结构);2、变质条件(温度,压力,具化学流动性的流体相)变质结晶作用:变质结晶作用是指在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原岩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新矿物相的形成过程,同时必有相应的原有矿物相趋于消失。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资料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资料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参考1、岩石: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形状和结构、构造的固态矿物集合体。

2、岩浆岩:地壳或上地幔深处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在构造运动的驱使下,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3、变质岩:地壳上已存在的各种岩石,在温度、压力升高的条件下,发生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转化而形成的岩石。

4、火山岩:岩浆及其他岩石碎屑、玻屑、晶屑等沿构造裂隙上升,由火山通道喷出地表,而形成的岩浆岩。

5、熔岩:火山喷发溢流出的熔浆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6、火山碎屑岩:火山爆发出来的各种碎屑物质从大气中降落下来而形成的岩石。

7、根据矿物在岩石中的含量将矿物划分为: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

N8、SiO2对岩浆岩矿物组合的影响:1)过饱和岩:SiO2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各种硅酸盐矿物外,还有游离的SiO2结晶出来形成石英;2)饱和岩:SiO2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各种硅酸盐矿物后没有剩余,不会出现石英;3)由于SiO2含量不足,会形成一些SiO2不饱和的矿物,如橄榄石。

9、里斯曼指数:表示岩浆岩中全碱含量与二氧化硅含量之间关系的指数。

10、岩浆岩的结构:指组成岩浆岩的矿物的结晶程度、自形程度、晶粒大小、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的特征。

11、岩浆岩的构造: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的排列方式、充填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12、按岩浆岩中结晶物质和非结晶玻璃质的含量比例,将岩浆岩分为:全晶质结构(矿物晶体)、半晶质结构(矿物晶体+玻璃质)、玻璃质结构(玻璃质)。

13、斑状结构与似斑状结构的区别特征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基质隐晶质或玻璃质,少数情况可为微粒结构显晶质,粒度可为细粒、中粒甚至粗粒斑晶常是高温矿物,如高温石英、透长石低温稳定矿物成因斑晶早形成,基质晚形成,常见于浅成岩和喷出岩中斑晶和基质差不多同时形成,常见于浅成侵入岩和部分中深成侵入岩中N14、环带结构:与反应边结构类似,不同的是反应的矿物与反应生成的矿物同属一类矿物。

环带结构在中性斜长石中最发育。

变质岩考试重点资料

变质岩考试重点资料

变质岩石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变质岩:是指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原来已存在的各种岩石(可以是沉积岩、岩浆岩及早已形成的变质岩),由于地壳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热流的变化等内力地质作用,使原来岩石所处的地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发生了改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岩石的结构构造、物质成分发生变化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岩石。

2、变质作用:在地球内力作用下,使已经形成的岩石发生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和/或化学成分变化的作用。

3、固相线:岩石相平衡中的一个概念性术语。

指岩石开始发生局部熔融的p T X (压力温度组分)条件,或者指岩石结晶作用过程中残余岩浆最终消失之前一刹那的p T X条件。

液相线:指岩石熔融作用结束,即固体全部转换为液体那一瞬间的p T X条件,或者,反过来说,岩浆刚刚开始结晶作用的p T X条件。

在上述两种条件下,矿物的数量为无穷小。

(描述图)4、重结晶作用:同种矿物,经过重新溶解、组分迁移,再结晶形成原矿物的方式。

5、变质结晶作用和变质反应:在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在原岩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使旧矿物消失、新矿物形成的变质方式,一般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来实现,这种化学反应称为变质反应。

包括同质多象转变和形成新的矿物组合。

举例:Cc(方解石)+Q(石英)=Wo(硅灰石)+CO26、同质多像转变:化学组成相同的固体,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下,常会形成晶体结构不同的同质异构体。

7、交代作用:由于流体的迁移使固态岩石与外界产生复杂物质交换,从而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一种变质方式。

8、变质分异作用:就是使原先均匀的岩石发育成分层的变质过程。

9、按照变质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可分为:前进变质:指由增温而引起的变质作用,其特征是以稳定的高温矿物组合代替较低温的矿物组合。

退变质:指低级变质叠加于原有的高级变质作用而引起的变质。

是低温矿物组合取代较高温的矿物组合的过程。

复变质:是多次不同温压条件的变质事件的叠加。

复习资料——变质岩

复习资料——变质岩

变质岩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变质作用:由地球内力作用促使岩石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正变质岩、副变质岩:由岩浆岩变质形成的岩石称为正变质岩;由沉积岩变质形成的岩石称为副变质岩。

动力变质作用:又称为碎裂变质作用,是在构造运动产生的定向压力的作用下,主要使岩石发生破碎的一种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是在大面积发生的区域性的变质作用,是地壳活动带伴随强烈造山运动所发生的一种变质作用。

混合岩化作用:这是在区域变质作用的基础上,由地球内部热流升高而产生的深部热流和局部重熔熔浆渗透、交代、贯入于变质岩中并形成混合岩的一种变质作用。

接触变质作用:是在岩浆岩体边缘和围岩的接触带上,由于岩浆的高温和从岩浆中分出的溶液的影响二室岩石发生变质的作用。

气-液变质作用:具有化学性的热水溶液和气体对岩石进行交代而使岩石发生变质的一种作用称气-液变质作用。

重结晶作用:同种矿物经过重熔使组分迁移,然后再沉淀洁净而不形成新矿物相的变质方式称重结晶作用。

(主要表现为晶粒由小变大)变质结晶作用和变质反应:变质结晶作用是指在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在原岩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使旧矿物消失,新矿物形成的一种变质方式。

这种方式是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的,这种化学反应通常称为变质反应。

(主要有矿物的同质多相转变和形成新矿物组合的反应)交代作用:因流体的运移使固态岩石与外界产生复杂的物质交换,从而改变岩石总体化学成分的一种变质方式。

变质分异作用: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岩石局部重熔除外)使原来均一的岩石发育出各种不同的矿物集合体而出现不均一的现象,这种作用统称为编制分异作用。

变形作用和碎裂作用:岩石或矿物所受的应力超过弹性限度时产生的塑性变形称为变形作用;碎裂作用主要产生于地壳的浅部,当岩石和矿物所受的应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岩石和矿物便会发生破裂、碎开的变质作用方式。

变余结构:由于变质重结晶作用进行的不完全,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特征被部分的保留下来,这样形成的结构称为变余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折射率:光在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在另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之比。

2 折射定律:光波从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将发生反射及折射现象。

3 双折射:光波射入非均质体中,除特殊的方向外,都会分解成振动方向相互垂直、传播速度不同、相应折射率值不等的两种偏光的现象。

4 双折率:产生双折射现象时的两种偏光的折射率值之差。

5 光率体:表示光波在晶体中传播时,光波的振动方向与相应的折射率之间的关系的光学立体图形(光性指示体)。

6 光轴角:两个光轴之间的锐角。

7 光轴面:包括两个光轴的面。

8 光性方位:光率体主轴与晶体结晶轴之间的关系。

9 多色性:由于光波在晶体中的振动方向不同,而使矿片颜色发生改变的现象。

10 闪突起:在单偏光镜下,转动载物台,非均质体矿物的边缘、粗糙面及突起高低发生明显改变的现象。

11 平行消光:矿片在消光位时,矿片上解理缝或晶面迹线与目镜十字丝之一平行,即矿片的光率体椭圆半径之一与解理缝或晶面迹线平行。

12 消光位:非均质体除垂直光轴以外的其他方向切面,在正交偏光镜间处于消光时的位置。

13 补色法则:两个非均质体除垂直光轴以外的任意方向切面,在正交偏光镜间45。

位置重叠时,光波通过这两个矿片后总光程差的增减法则。

14 高级白:各种单色光波不等量的出现、互相叠加混杂的结果,形成一种与珍珠表面相似的亮白色。

15 消光角:光率体椭圆半径与解理缝或晶面迹线之间的夹角。

16 延性:长条状矿物切面的延长方向与光率体椭圆长短半径的关系。

17 岩浆:产生于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含挥发分的高温粘稠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的熔融物质。

18 浅色(硅铝)矿物:化学成分中含SiO2和Al2O3较高,不含镁铁,以浅色为共同特征的矿物。

19 深色(铁镁)矿物:成分中富含铁镁矿物SiO2含量较低,又称镁铁矿物。

20 鲍文反应系列:表示岩浆结晶过程的反应系列,先析出的矿物与残浆反应,使矿物成分发生变化而形成新的矿物,随着温度降低可产生两种系列---1.连续系列(斜长石系列,晶格不变);2.不连续系列(铁镁矿物系列,结晶格发生变化)。

21 反应边结构:早期结晶出的矿物与残余岩浆发生反应而形成。

如橄榄石周围有斜方辉石或单斜辉石的反应边。

22 暗化边结构:角闪石斑晶常见暗化边,是在地表高温氧化条件下因氧化分解,失去水分,析出铁质形成的。

23 海绵陨铁结构:其特点是在早先析出的硅酸盐矿物颗粒间充填着不规则的它形金属矿物的晶粒。

24 条纹结构:钾长石和钠长石有规律的交生。

25 辉长结构:基性斜长石和辉石的自形程度相近,都成近等轴形的半自形它形粒状,是两者在岩浆中近同时析出形成。

26 辉绿结构:斜长石和辉石颗粒大小近似,但斜长石自形成度较高,而且在自形的板状斜长石组成的三角形空隙中充填着单个辉石的他形颗粒。

这种结构常见于岩体边部或浅程侵入体中。

27 间粒结构:在较自形的长板状斜长石微晶组成的三角形空隙中充填了多个辉石或磁铁矿的细小颗粒。

28 间隐结构:在密集的斜长石微晶间隙中充填着玻璃物质。

如果充填的是绿泥石,则称间片结构。

29 交织结构:安山岩玄武岩常见结构之一,其特点是在大量平行或半平行的斜长石微晶间分布着辉石磁铁矿的微小颗粒。

30 玻晶交织结构:又叫安山结构,是安山岩所常见的结构,其特点是在玻基中无向的散布着许多斜长石微晶。

31 粗面结构:长条状的碱性长石斑晶和微晶成近平行的流状分布,状如水中流动的木排。

32 流纹构造:由不同的颜色条纹所反映出来的熔岩流的流动构造,有时顺着流动条纹,还有被拉长的气孔分布。

33 气孔构造:岩浆喷溢地表冷凝时,其中的挥发分逸散后留下的空洞,常分布于熔岩流顶部,是火山中常见的一种构造。

34 杏仁体构造:气孔被后来的物质所充填形成了杏仁体,称杏仁结构。

35 局部熔融:在一定的温压下熔融作用总是局部的部分熔融,这就是局部熔融。

36 分异作用:原始均匀的岩浆在没有外来物质的影响下,依靠本身的演化,分离成成分不同的岩浆作用。

37 熔离作用:指原来成分均匀的岩浆,在冷却过程下分成几种成分不同相互不混溶的派生岩浆。

38 重力分异作用:如果从岩浆中析出的晶体与周围岩浆之间存在密度差,而且岩浆的粘度较低时,只要有充分的时间,这些晶体就会在岩浆中上升或下沉,分别集中,形成不同的岩浆,而且周围的岩浆就会受损构成结晶的那些组分。

39 同化混染作用:炽热的岩浆与围岩发生反应或熔化围岩,而使岩浆成分发生改变的作用。

40 变质因素:主要指的是引起岩石发生变质作用的外部因素,包括温度、压力以及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流体。

41 变质结晶作用: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中的化学成分重新组合而形成新矿物的作用。

42 重结晶作用:指原岩中的矿物发生溶解、组分迁移、再沉淀结晶,致使矿物形状、大小改变,而无新的矿物相形成的作用。

43 新生矿物:在变质作用过程中新生成的矿物。

44 残余矿物:在变质作用过程中残留下来的原岩中不稳定的矿物。

45 稳定矿物:新生矿物、原生矿物对于一定的变质条件都是稳定存在的,可统称为稳定矿物。

46 特征变质矿物:对指示原岩成分和变质作用性质,强度有特殊意义的矿物。

47 等物理系列:指同一变质条件下形成的所有变质岩,其矿物共生组合的不同,取决于原岩的化学成分。

48 等化学系列:具有同一原始化学成分的所有岩石,其中矿物共生的组合不同是由变质作用的类型和强度决定。

49 变质相:是指反映多种原岩成分,在一定的P、T条件下,与变质矿物组合之间的对应关系。

50 变质相系:在一个变质地区,温度的变化常常以一系列的变质相为特征,因而可以用一系列的变质相来表示,这种系列可称为变质相系。

51 碎裂结构:矿物的颗粒发生裂隙、裂开并且在微粒的接触处和裂开处被破碎成许多小颗粒(也称碎边)。

52 变晶结构:岩石在固体状态下发生重结晶或者变质结晶所形成的结构。

53 变余结构:原岩在变质过程中,由于重结晶、变质结晶作用不完全,原岩的结构特征部分残留下来,这时称为变余结构。

54 糜棱结构:矿物颗粒几乎全部被破碎成微粒状(或细粒至隐晶质),并在应力作用下发生了矿物的韧性流变现象,破碎的微粒呈明显的定向排列,形成明显的定向构造(条带/纹),其中可残留少量稍大的矿物碎片(碎片常为石英、长石等),称糜棱结构。

当碎粒直径小于0.02mm时可称作超糜棱结构。

55 残缕结构:当较大的变晶矿物中包裹的细小矿物颗粒做平行定向排列,并与变晶基质中的同种矿物断续相连的结构称残缕结构。

56 交代假象结构:原来矿物被新生的交代矿物完全代替,但仍保持原来矿物的形态、晶形。

57 麻粒结构:石英有时呈压扁状集合体弱定向排列,称麻粒结构。

58 片麻状构造:以粒状变晶矿物为主,其间夹杂以片状、柱状变晶矿物断续定向分布而成,他们的结晶程度都比较高,是片麻岩中常见的构造。

59 接触变质晕圈:常见变质程度不同的热变质岩石顺序出现,并围绕岩体作环带状分布,称……60 基体:混合形成过程中残留的变质岩,是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

61 脉体:混合岩形成过程中处于活动状态的新生成的流体相结晶的部分,又称活动物质。

62 变质带:变质岩的分带现象,其成因主要与变质程度有关。

63 双变质带:变质相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总是成对出现,并列(排)分布着地质时代相近的高压低温和高温低压变质带。

64 变质级:根据常见岩石中,反映矿物共生组合重要变质变化的特定矿物反应来划分变质带,称变质级。

1) 一轴晶光率体和二轴晶光率体分别有哪些主要的切面,它们各自具有什么样的形态?各切面上的长短半径分别是什么?双折率大小情况是怎样的?相应的干涉色的高低情况又如何?为什么⊥Bxa切面上的双折率总是小于⊥Bxo上的双折率?答:I.一轴晶光率体:(1)垂直光轴的切面:圆切面,半径等于No,双折率为零,(2)平行光轴的切面:椭圆切面,其长短半径分别为No和Ne,双折率必等于椭圆切面长短半径No、Ne之差【是一轴晶矿物的最大折射率】,(3)斜交光轴的切面:椭圆切面,其长短半径分别为No和Ne’,双折率等于椭圆的切面长短半径No、Ne’之差。

II.二轴晶光率体:(1)垂直光轴的切面:圆切面,半径等于Nm,双折率为零,(2)平行光轴的切面:椭圆切面,其长短半径分别为Ng与Np,双折率等于椭圆切面长短半径之差(Ng-Np)【是二轴晶矿物的最大双折率】,(3)垂直Bxa 的切面:椭圆切面,其长短半径分别为Nm和Np,双折率等于椭圆切面长短半径之差(Nm-Np)或(Ng-Nm),(4)垂直Bxo的切面:椭圆切面,其长短半径分别为Ng和Nm,双折率等于椭圆切面长短半径之差(Ng-Nm)或(Nm-Np),(5)斜交切面:椭圆切面但非主轴面,1垂直主轴面的斜交切面(半任意切面):椭圆长短半径中,总有一个是主轴(Ng、Nm或Np),另一个半径是Ng’和Np’,2任意斜交切面:椭圆切面的长短半径分别为Ng’和Np’,双折率等于长短半径之差(Ng’-Np’);干涉色高低情况:双折率越大,干涉色级序越高;⊥Bxa切面上的折射率总是小于⊥Bxo上的双折率是因为正光柱晶体的Ng-Nm【⊥Bxo切面的双折率】>Nm-Np【⊥Bxo切面的双折率】,负光性晶体的Ng-Nm【⊥Bxa切面的双折率】<Nm-Np【⊥Bxo切面的双折率】。

2) 在单偏光镜和正交偏光镜下分别观察矿物的哪些光学特征?答:在单偏光镜下观察:矿物的外表特征,如矿物的形态及解理等;与矿物对光波选择吸收有关的光学性质,如矿物的颜色、多色性及吸收性;与矿物折射率大小有关的光学性质,如突起、糙面、边缘、贝壳线及色散效应等。

正交偏光镜下观察:矿片的消光现象及消光位,镜间矿片的干涉现象,干涉色级序的观察与测定,双折率的测定,消光类型与消光角测定,晶体延性符号的测定以及双晶的观察等。

3) 分别说出石英、斜长石、正长石、黑云母、白云母、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方解石等矿物三种以上的镜下鉴别特征。

答:石英:单偏光镜下无色,正低突起,正交镜下一级灰白干涉色。

斜长石:单偏光镜下无色,正低突起,正交镜下一级灰白干涉色,可见聚片双晶,斜消光。

正长石:单偏光镜下褐红色,负低突起,正交镜下二级褐红干涉色,可见卡式双晶。

黑云母:单偏光镜下深绿-浅绿,有多色性,一组极完全解理,正交镜下二级黄-二级绿干涉色。

白云母:单偏光镜下无色,闪突起,正交镜下干涉色比较鲜艳,一组极完全解理,平行消光。

普通辉石:单偏光镜下无色,正高突起,一至二组解理,正交镜一级紫红至一级黄绿干涉色。

普通角闪石:单偏光镜下深绿浅绿色,正中突起,一至二组解理,正交镜下二级绿至二级黄干涉色,一组解理斜消光,两组解理对称消光。

方解石:单偏光镜下闪突起,正交镜下高级白干涉色。

4) 黑云母具有明显的多色性和极完全解理,是不是薄片中的所有黑云母颗粒都显示多色性和解理?为什么?答: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