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基础知识-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1、概念之间的关系﹕细胞内液﹝约占2/3﹞体液血浆细胞外液组织液内环境淋巴液等所以,1)我们常说细胞外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等= 内环境;2)细胞的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细胞内的酶如呼吸酶,都位于细胞内,因此不属于(属于、不属于)细胞外液(内环境)。
3)分泌到消化道内的消化酶,分泌出的泪液、汗液,膀胱中的尿液等,都与外界相通,所以不属于(属于、不属于)体液(细胞外液、内环境)。
4)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5)血浆位于血管中,淋巴位于淋巴管中,其他的液体环境都看做是组织液。
6)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属于组织液。
2、内环境成分的关系﹕(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血浆组织液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下锁骨静脉汇入)3、血浆中约90%是水,其余分别是蛋白质,无机盐,各种营养,激素,各种代谢废物等。
4、血浆、组织液和血浆成分的联系: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
5、特别提醒:1)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2)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成分。
3)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淋巴,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4)两端通透属于血管,一端通透一端闭合属于淋巴管。
5)营养、氧气等物质含量:微动脉血浆高于组织液高于细胞内液高于微静脉血浆;代谢废物、二氧化碳等物质含量:细胞内液高于组织液高于微静脉血浆高于外界环境中的物质消化系统(小肠)排遗系统呼吸系统(肺)泌尿系统(肾)皮肤等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内环境循环系统肾小管重吸收微动脉血浆;6)血液不属于内环境。
7)组织水肿的原因:血浆浓度低,淋巴管阻塞,组织C代谢过于旺盛,血管通透性增强。
第一章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章内环境与稳态概述内环境与稳态是生物体内部环境维持相对恒定状态的重要概念。
在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中,生物体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酸碱度、离子浓度等内部环境参数,以确保细胞和组织正常运作。
本文将介绍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并探讨其重要性及调节机制。
内环境的定义内环境是指生物体细胞外部液体环境,包括细胞外液和组织间液。
它包含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氧气和其他生理参与物质,在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稳态的概念稳态是指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相对恒定状态。
在稳态下,生物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保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稳态的维持对于生物体正常生活和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生物体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酸碱度和离子浓度等参数,以确保细胞和组织正常运作。
如果内环境发生较大波动,细胞和组织将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导致生物体的死亡。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生物体通过一系列的调节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这些调节机制可以分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类。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来调节和控制内环境的稳态。
神经系统通过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发出相应的信号来调节器官和组织的功能。
例如,当体温过高时,神经系统会通过出汗和血管扩张等方式来降低体温。
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通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来调节内环境的稳态。
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包括激素和酶等,它们可以调节细胞的代谢、酸碱平衡和水盐平衡等。
例如,甲状腺激素可以调节体温和新陈代谢,肾脏则可以调节体液中的离子浓度和酸碱度。
内环境的扰动和调节内环境的稳态可以受到外界环境的扰动,例如气候变化和饮食结构改变等。
当内环境发生扰动时,生物体会通过调节机制来恢复内环境的稳态。
这些调节机制可以分为恢复机制和预测机制两类。
恢复机制恢复机制是指当内环境发生扰动时,生物体通过调节机制来纠正内环境的变化,使其返回到稳态状态。
例如,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会被释放出来,将血糖浓度降低到正常范围。
高二生物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高二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二. 学习内容:本节主要讲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稳态的生理意义。
讲述了什么是内环境,内环境在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作用。
同时指出,必须依靠体内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才能通过内环境真正完成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间的物质交换过程。
通过举例说明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时,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的协调活动,能够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强调稳态是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一旦稳态遭到破坏,就会引起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
三. 学习重点:1. 稳态概念2. 稳态的生理意义四. 学习难点:稳态的概念。
内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组织和器官的活动,使波动限制在狭小范围内,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抵御外界环境的变化。
五. 教学过程:组成人和生物体的细胞数以亿计,这些细胞哪些是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的,这些细胞与外界环境发生怎样的联系?绝大多数细胞都不能与外界环境直接联系,那他们又如何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 内环境(1)概念:体液——人体内的全部液体成分统称为体液内环境——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2)组成:(3)细胞外液的成分①水:含量最多。
如血浆中含90%~92%的水。
②气体: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③无机离子:Na+、Cl—、K+、Ca2+、HCO3—、PO42—等④有机化合物:脂类、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等⑤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胰岛素,性激素等⑥细胞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等(4)细胞外液间的关系①细胞浸浴在组织液中,两者之间只隔着细胞膜,水分和一切能够透过细胞膜的物质,能在两者之间进行交换②组织液和血浆间只隔着毛细血管壁,水分和一切能够透过细胞膜的物质,可再两者间进行交换③组织液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毛细淋巴管仅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无基膜和外周细胞,细胞覆瓦状扣合,管壁通透性大于毛细血管,一般不容易进毛细血管的大分子物质,蛋白质、细菌、癌细胞等易进入其内)④淋巴经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最后经淋巴导管注入左、右静脉角(5)细胞外液的意义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体液: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分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内环境:为了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细胞外液的成分a 水,无机盐(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b 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气体:O2、CO2等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c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注意:(1)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2)人的消化道、呼吸道、尿道等属于人体与外界相通的环境,故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内环境,而是外界液体。
(3)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蛋白质的总称,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4)血液中的物质不一定是内环境成分,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属于内环境成分,但血液中的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5)不同体细胞所处内环境4、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1)渗透压:分为离子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3)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基础巩固1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
酶促反应的速率加快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紊乱D.糖尿病答案C2右图是作用于人体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四大系统模式图。
图中1、2、3、4分别是()A。
消化、循环、泌尿、呼吸B.循环、呼吸、泌尿、消化C.呼吸、泌尿、循环、消化D。
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答案A3下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
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答案B4下图表示向某生物血浆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后,pH的变化曲线,其中正确的结果是()答案B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实例的是()A.人体的体温维持在37 ℃左右B。
血浆pH维持在7.35~7.45C。
血糖的浓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D.细胞核中DNA含量相对稳定解析细胞核中DNA含量的相对稳定属于细胞稳态的范畴,血浆渗透压、血糖浓度、血浆pH都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范畴.答案D6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用盐酸滴定等量人体血浆与质量分数为0。
9%的NaCl溶液时,两者的pH变化相同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C。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解析稳态是一种相对的稳定,保持动态平衡。
血浆中存在一些缓冲物质,可以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共同调节下维持的。
答案D7右图表示某人从剧烈运动到运动结束,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
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知识点
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知识点稳态、环境与调节是现代生命科学核心理论之一。
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的知识点你掌握了多少?接下来店铺为你推荐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知识点,一起看看吧!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知识点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知识点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6. (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7.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兴奋部位的电位:内正外负。
9.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10.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11.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12.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1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
分为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
14.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15.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精品人教版)2020版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重点)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难点)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稳态的机制。
4.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原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
(2)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3)实质: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连线]①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a.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②美国生理学家坎农b.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③现代观点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提示:①—b ②—a ③—c3.意义(1)为细胞代谢提供所需的各种物质和条件。
①只有血糖含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保证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②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保证酶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
(2)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合作探讨]探讨1:下表为某人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分析并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提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2)由上表中数据可推测该人可能患有何种疾病?提示:该人的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的含量超标,说明该人可能患有糖尿病和高血脂。
探讨2:很多同学都有过发高烧的体验,发高烧时食欲不振,四肢无力。
(1)为什么发高烧时食欲不振,四肢无力? 提示:体温过高,影响了体内酶的活性。
(2)由此说明体温的稳定对机体有什么意义?提示:体温保持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思维升华]1.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1)理化性质⎩⎪⎨⎪⎧pH :7.35~7.45温度:37 ℃左右渗透压:770 kPa 左右时(2)化学成分(水、无机盐、血糖等)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含量相对稳定。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练一练
3、内环境中不含( C ) A 胰岛素、氨基酸、尿素 B 酶、甘油、维生素 C 麦芽糖、淀粉、乳糖 D 无机盐、葡萄糖、性激素
10
练一练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
分的是( B )
A 钙离子
B 呼吸酶
C 葡萄糖
D 血浆蛋白
11
练一练
5、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 引起组织水肿,其原因( B ) A 血浆渗入组织的速度降低 B 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 C 淋巴生成速率降低 D 淋巴循环受阻
2
我知道我能行
1 单细胞的原生生物直接生活在__水___环 境中。直接从__水__中获取氧气和养料。 2 多细胞生物(人)的机体绝大多数细胞 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__物__质_交__换__,通过 内__环__境_(__细__胞__外__液_)_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 3 人体的体液可分为细__胞__外__液_和_细__胞__内__液 其中__细__胞_外__液__又可称为内环境,包括 _血__浆_____、__组__织_液___和__淋__巴__.
②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 的是体内各 组织细胞 ,存在于血浆中的是 各种 血细胞 ,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
③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 的 蛋白质 ,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 较少 。24
25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 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 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 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 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 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 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由此可见, 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梳理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内环境与内环境稳态1、体液:生物体内含有的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体液中除了水以外,还包括许多离子和化合物。
2、细胞内液(2/3)体液血浆细胞外液(1/3)组织液内环境(细胞生活的环境)淋巴3、血浆:区别于血液,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通过毛细血管与组织液发生双向物质交换,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存在于组织间隙的液体,少部分组织液可通过毛细淋巴管进入淋巴,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巴:淋巴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淋巴液可以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淋巴是淋巴细胞等直接生活细的环境。
4、细胞外液的成分:血浆中含量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与淋巴与血浆的含量相近,但蛋白质的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①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越大,吸水能力越强。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大部分来自于Na+和CI—。
组织水肿的原因:②pH值:存在酸碱缓冲对,可以调节人体的内环境pH值保持稳定。
③温度:人体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6、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发生着物质交换。
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等直接与外界相连,属于外环境。
7、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排除细胞内特有的物质:如血红蛋白、胞内酶(呼吸酶、聚合酶、解旋酶);②排除细胞膜上的成分:如载体、受体等;③排除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等中的成分。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
内环境稳态并非不能改变,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9、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贝尔纳:内环境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坎农:神经和体液调节: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体
淋巴 血浆
代 谢 终 产 物
O2 营养物质
组织 细 液 代谢终产物 胞
CO2
吸 气体 系 CO2 统 统
O2
系
O2
CO2
代谢终产物
泌尿系统
皮 肤
尿液
汗液
外
外
外界环境
内环境
细胞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的媒介
巩固练习
1、人体剧烈运动后,血浆的pH值会略微 下降,这是因为( B ) A、血浆中水分少了
小结
(1)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 系 统、免疫系统
(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内环境稳 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 的
体
消 循 食物 化 营养 营养 物质 系 物质 环 统
总胆固醇
TCH
179
mg/dl
150~220
1. 每种成分的参考值(正常值)都有 2. 从化验单上看,每种成分的指标是否 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 都正常?
( )肌酐含量超标,肌酐是有毒的代谢废物, (1 1 )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 积累过多会影响健康。这表明肾脏的排泄功 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 能有障碍。 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 ( (2 2)葡萄糖含量超标,血糖含量过高可并发 )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心血管合并症等。 (3)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易并 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二、稳态的调节机制
内环境稳态是怎样实现的呢?下面 以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O2、 CO2等化学成分为例来分析。
2022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必备知识 (1)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 (7)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必备知识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1)概念:人体内含有大量以①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组成及比例2.内环境及其各组分(1)内环境的概念:由②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
a.血浆:③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组织液:存在于④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组织间隙液。
c.淋巴液:存在于⑤淋巴管中,是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内环境的作用:机体内细胞生活的⑥直接环境。
名师点拨(1)血液≠体液,血浆≠内环境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所以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浆只是内环境的一部分。
(2)体内液体≠内环境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3)内环境是针对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1)血浆的主要成分⑦蛋白质⑧无机盐(2)组织液、淋巴液、血浆成分的异同点:成分和各成分含量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⑨蛋白质。
2.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有渗透压、酸碱度、温度三个方面(1)渗透压:指溶液中⑩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⑪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⑫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而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⑬Na+和Cl−。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pH为⑭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的HCO3−、H2CO3等物质有关。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⑮37 ℃左右。
名师点拨(1)血浆渗透压与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渗透压大致相等,故0.9%的NaCl 溶液为血浆的等渗溶液,又叫作生理盐水。
必修三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新课改自主命题在本章的特点是:山东和 宁夏、广东等省区在本章中有命题,且均以 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所占分值较低。
1.线索指导 (1)本章的复习要理解并牢固掌握三个概念: 内环境、渗透压、稳态。在复习过程中应用 图文转换的方法,结合内环境的三种组成成 分,从物质交换上把握三种成分的关系,加 深对体内细胞与内环境联系的理解。 (2)从分析细胞正常代谢所需的条件来系统 复习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2.重点关注 (1)区别细胞外液中所含有的物质,区别细 胞内外进行的化学反应。 (2)维持内环境pH稳定的化学反应。 (3)几种特殊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
生物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体液之间关系: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 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2、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低于0.8 g/L:低血糖症高于1.2 g/L;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
7、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8、血糖平衡的调节9、体温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馈调节。
必修3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作用:内环境是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 物质交换的媒介。 (挖掘教材P8中图1-4)
提醒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不是恒定不变的。
(2)血红蛋白存在红细胞内部,不属
于内环境成分,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属
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5.内环境稳态意义 (1)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①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 ②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 ③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2)失调 ①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 ②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 ③渗透压失调——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④体温失调 ——发热、中暑等。
C)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C.细胞代谢紊乱
B.渗透压下降
D.糖尿病
构建知识网络
考点突破
考点一 1.图示 内环境——细胞和外界环境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作为细胞与外界环境间图:
2.析图
物质类别 转移途径 消化(外环境) 相关系统 穿膜层数
养料(如 葡萄糖)
位分别是肺泡;最低部位相反,沿运输途径方向浓
度依次降低,如O2浓度,血浆>组织液。
对位训练 1.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 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
知识综合应用
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 D)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复习——说出下列问题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有哪些?渗透压的概念、决定因素?说出组织水肿的原因?2、简述人体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3、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二节 内环境的稳态•讨论:•1、为什么血液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情况?•因为血浆是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浆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如果发生异常变化就会导致机体出现相应的病症2、每种成分的参考值(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①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②说明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讨论:3、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哪几种成分超出正常范围?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2、葡萄糖是血液中血糖浓度的一项指标,对于诊断以及指导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3、糖化血清白蛋白是反映过去2-3周平均血糖水平的一项指标。
4、甘油三酯处于临界高水平和高水平的患者,常常伴有导致冠心病危险性增加的脂质紊乱,如家族性复合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性脂质紊乱血症。
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肝功能检查里重要的一项,可以检验肝组织是否受损。
由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中,所以只有肝组织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时,血清中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才会升高。
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比如血浆)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内环境会因此而剧烈变动吗?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吃的食物代谢后也会产生一些酸性或者碱性物质。
这些物质进入内环境,会使机体中的PH 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教材第 9页事例1:PH2.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肝匀浆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的pH不同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 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测试题
第15周生物辅导资料(1)
一、单项选择题:
1.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
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2.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A.纤维素
B.尿素
C.激素
D.维生素
3.下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4.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其主要原因是( )
A.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B.很快排出体内
C.H
2CO
3
/ NaHCO
3
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 D.形成Na
2
CO
3
排出体外
5.剧烈运动后,血浆pH会因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而
A.大于7.35-7.45
B. 小于7.35-7.45
C. 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6.肌肉注射时,药液进人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C.组织液
淋巴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7.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
下列各项不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 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C.肾小球肾炎导致蛋白尿 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
8.小肠壁的肌细胞,从下列哪种液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
A.血浆B.组织液 C.淋巴 D.小肠腔
9.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10.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11.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
2
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D.③④
1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
2
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
2
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3.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
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
B.组织间隙积累液体
C.不能消化脂肪
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
14.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 )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
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0
2和吸入O
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15.人体血液的pH7.35-7.45,能维持pH范围而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血液中含有下列哪对物质( )
A、NaCl—HCl
B、NaHCO
3—H
2
CO
3
C、NaOH—HCl
D、NaHCO
3
—NaCl
16.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 )
A.3
B. 5 C.6 D.10
17.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18.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
B.牛奶被饮入胃中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1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 B.酶 C.pH值 D.渗透压
20.下列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明显变化引起的病症是
A.尿毒症 B.浮肿 C.手足抽搐 D.贫血
二、双项选择题:
21.()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减少
C.肝细胞中的CO
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2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22.下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3是血浆、4是细胞内液、5是组织液。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气从3到5的过程,需要ATP
B.葡萄糖由5到达4的过程,依靠主动运输来完成
C.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
D.由4产生的热量可由3的运输而散失到体外
三、非选题题:
23.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a表示系统,b表示系统,c表示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系统。
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2)CO
2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 ,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
的调节下进行。
(5)外界中的O
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层生物膜。
2
24.有一类疾病属于呼吸性酸中毒,是由于呼吸道阻塞、肺膨胀不全或肺炎等导致体内二氧化碳排出受阻。
请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的pH通常在__________之间,当血液中CO
大量积累时,它就与水反应形成
2
__________,该物质在血液中的积累会使血液的pH低于__________,但总的影响不会太大,
因为该物质又会很快分解成__________。
(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的pH降低,但乳酸可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发生反应,生成__________,这样,血液的pH就相对稳定。
(3)病人从水果中摄入的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碳酸反应,生成__________,该物质通过__________排出体外,因此血液的pH的不会升高。
(4)由上述看出,血液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一对重要的缓冲物质,它对于维持血液__________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25.根据下面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问题:
(1)水由消化道进入A,即过程b是以方式进行的。
(2)人体细胞的内环境包括图中的 (只写字母),其中A中的水
以的形式进入消化道。
(3)A中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除图中的表示外,还应有。
A和B的交换是通过进行的。
(4)过程d和e物质交换方向的不同处在于:前者,后
者。
(5)过程d和c依次表示水分的作用。
(6)E与A相比,E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26.下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A液为_____ __,B液为_____ __,C液为_____ __,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 ____。
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
2
(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_______________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________________浓度升高,导致__________________病的发生。
第二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测试题参考答案
23.答案:
(1)呼吸消化排泄循环
(2)组织细胞内的CO
2
浓度高于组织液
(3)降低 NaHCO
3
(4)神经—体液—免疫
(5)5
24.答案:
(1)7.35~7.45 碳酸 7.35 二氧化碳和水
(2)降低碳酸氢钠乳酸钠和碳酸
(3)碳酸氢钠肾脏
(4)碳酸碳酸氢钠酸碱度(或pH)
25.
(1)渗透
(2)A、B、D 消化液
(3)皮肤毛细血管壁
(4)双向单向
(5)渗透作用和重吸收
(6)大分子蛋白质
26.
解析: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气体进出生物膜通过自由扩散,靠气压大小。
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唯一激素。
答案:(1)组织液、血浆、淋巴,内环境
(2)毛细血管内CO
2浓度低于胰腺组织细胞中CO
2
的浓度
(3)胰岛素,葡萄糖,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