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政务公开
政务公开透明公正
政务公开透明公正政务公开具有重要的民主意义和制度价值,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务公开的核心内容包括政策制定、决策执行、行政管理以及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政务公开,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了信息,使社会公众能够了解政府的工作和政策,参与政府事务的决策制定过程,并监督政府的工作,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公开透明、廉洁高效。
一、政务公开的意义政务公开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政务公开能够增进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任,促进政府的透明化,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其次,政务公开可以增加公众对政府工作的参与度,提高民主决策的质量。
第三,政务公开有助于有效监督政府的行为,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为打击腐败创造良好的环境。
最后,政务公开能够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推动现代化管理。
二、政务公开的现状与问题目前,我国政务公开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不够广泛,有些重要信息仍未公开。
其次,公众对于政府公开信息的获取渠道有限,信息获取的便利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第三,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和手段不够多样化,需要进一步创新。
最后,政府信息公开的透明度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信息公开和参与。
三、加强政务公开的对策与建议为了提高政务公开的水平,应采取以下对策与建议。
首先,政府应加大政务信息公开的力度,将政府工作相关的决策过程、资金使用情况等信息公之于众,并通过互联网等多种形式提供给公众。
其次,政府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明确政务公开的基本要求和程序,保障公众参与政务公开的权利。
第三,政府应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与评估,建立健全的制度与机制,确保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
最后,政府应注重增加公众参与政务公开的机会,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媒体的作用,推动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与沟通。
结语政务公开作为现代治理的要求,对于提高政府效能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政务公开、透明、公正的政府,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也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务公开是现代社会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它有助于提升政府的透明度,加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有效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
本文将探讨政务公开的意义和必要性,并分析政务公开在促进政府权力阳光化运行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一、政务公开的意义与必要性政务公开是一种通过向公众披露政府决策、行政行为、公共资源利用等信息的方式,提供信息公开、参与决策、监督政府等一系列公众服务的机制。
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和必要性:1. 促进政府的透明度和廉洁性。
政务公开可以防止政府官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增加政府行为的透明度,避免不当行为的发生,提高政府工作的廉洁性。
2. 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政务公开可以激发公众对政府事务的关注和参与,使公民能够更好地了解政府活动,通过参与决策、提供建议等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实现公民的主体地位和权益保障。
3. 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政务公开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反馈,使决策过程更加科学、客观和公正,有效避免权力滥用和不公正的现象。
二、政务公开的关键作用1. 促进政府工作的监督与问责。
政务公开为公众提供了监督政府的重要途径。
公民通过了解政府工作的相关信息,可以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并对政府工作提出质疑和建议,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廉洁治理。
2. 加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政务公开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通过公示政府决策信息、开展公众听证、征求公众意见等形式,政府能够更好地了解公民的需求和意见,加强与公民的沟通和互动,提高政府工作的针对性和精准度。
3. 促进社会治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政务公开为社会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基础和参与机制。
公众通过了解政府工作信息,可以有效参与社会事务,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公共事务决策等,推动社会治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发展。
三、政务公开的实施策略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政务公开的范围、内容和方式,确保政务公开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
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对于增强政府透明度、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促进民主参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政务公开是指政府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主动向社会公开政府职能、事务、决策相关信息的行为。
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既是政府履行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本文将从政府责任、公民权利、社会监督和信息共享四个方面探讨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
一、政府责任政府作为行政管理的主体,应当依法行政,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政务公开作为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的体现,是政府履行责任的重要方式。
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渠道,确保政务公开的真实、全面、及时。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政府部门还应当加强政务公开结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取得实效。
二、公民权利政务公开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和参与权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政府信息公开涉及到公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尤其是在涉及公共资源配置、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政府应当主动向社会公开有关信息。
政府部门应当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为公民提供便利的政务公开渠道,及时回应公民关切,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政府还应当主动收集和利用公民的意见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持,促进政府工作的科学规范化。
三、社会监督政务公开是社会监督政府行为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廉洁政府建设的重要途径。
政府信息公开的透明度越高,就越有利于社会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政府部门应当树立开放透明的工作理念,主动向社会公开政府职能、事务和决策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政府应当对社会监督及时回应,及时处理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确保政府行为的公正合法,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
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政务公开是指政府部门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政务信息,让公众了解政府的决策过程,监督政府的工作。
在现代社会,推进政务公开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也明确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和范围。
推进政务公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形成良好的政务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公众的参与感和满意度,促进民主法治建设。
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推进政务公开有利于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政务公开能够使政府的决策过程、执行情况和效果对社会公开透明,让公众了解政府的工作情况,从而有效地监督政府的工作。
政府如果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不仅能够提高其透明度,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还可以增加其公信力,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透明的政府工作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政务环境,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凝聚力,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推进政务公开有利于增强公众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政务公开可以让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参与政府的工作,使公众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政府决策和管理,增加公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政府公开政务信息,不仅有利于社会各界了解政府的工作,在解决问题上更能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政府要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就要广泛听取和采纳公众意见建议,使政府的决策更加民主和科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增强公众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提高公众的满意度和支持率。
推进政务公开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政务公开的开放和透明,有利于加强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促进经济发展。
政府在政务公开方面积极主动,有利于增强社会信心,提高社会效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创新创业,加快经济发展。
政务公开也有利于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使社会各界更加信任政府,凝聚共识,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推进政务公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政务公开不仅可以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有利于促进民主法治建设,还可以增强公众的参与感和满意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政务公开总体情况汇报
政务公开总体情况汇报政务公开是政府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政府决策、政府行为和政府管理的一种制度安排,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促进政府透明、提高政府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断提升了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也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信息公开的需求。
下面我将就政务公开总体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政务公开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我国自2007年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修订案、《政府信息公开办法》等,为政务公开提供了更加严密的法律保障,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操作指南。
其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不断扩大信息公开范围,提高信息公开效率。
政府网站、政务服务大厅、政府公报等信息公开渠道不断完善,方便了人民群众获取政府信息的渠道,提升了政府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和便捷性。
再次,政府决策、政府行为和政府管理的公开程度不断提升。
政府部门在重大政策制定、重要决策实施、行政执法活动等方面,积极主动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增强了政府的责任感和公信力,也提高了政府的决策水平和行政效能。
最后,政务公开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部分地方和部门对政务公开工作重视不够,公开不及时、不全面,信息公开渠道不畅通,导致信息公开工作效果不佳;二是一些政府信息公开内容过于简单、模糊,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影响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质性意义;三是一些政府部门在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着不规范、不严谨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和监督。
综上所述,政务公开工作在我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工作力度,加强政务公开法规制度建设,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向纵深发展,不断提升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信息公开的需求,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政务公开总结
政务公开总结政务公开总结政务公开是指政府公布行政权力运行情况、政策信息、重要决策等行政信息的一种制度。
从根本上来说,政务公开是政府与人民之间的一种重要的连接方式。
它不仅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环节,也是政府履职尽责的表现。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形成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和实践经验,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务公开工作规定》、《政府网站标准》等文件,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政务公开平台日益完善,政务公开工作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和实践。
下面是本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总结。
一、政务公开意义政务公开的意义在于实现政府职能的监督和民主行政的实现。
政务公开是丰富和完善民主政治的一项制度安排,目的是加强政府对社会公众的沟通和透明度,建立相互监督的制度机制,实现民间社会与政府相互协调、监督和推动。
通过政务公开,政府能够及时、准确地回应社会舆情和群众诉求,加强政府的绩效管理和公信力,提高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二、政务公开制度建设政务公开制度的建设是保障政务公开工作可持续推进和有序实施的根本保证。
政务公开制度涉及到政府工作中的申请提审、信息分类、发布审批、效果跟踪等方面,要求政府负责人和工作人员遵守公开原则和管理规定,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得以正常开展。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有关政务公开标准和规范,及时修订和补充。
三、政务公开宣传政务公开宣传是开展政务公开工作的关键环节,通过宣传,能够让广大群众了解政府的工作、政策、决策和运营情况,也能够提升公众对政府工作的关注和理解。
政务公开宣传需要有多种手段,包括通过主流媒体、政府网站、微博、微信等途径,及时、准确、扎实地向公众展示政府工作和成果,引导群众参与政务公开。
四、政务公开内容政务公开内容主要包括政府权力运行情况、政策法规、决策文件、公共服务、行政审批制度、财政收支等方面。
政务公开内容的范围应该涵盖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不断扩大公开范围,确保公众有机会了解政府的工作内容、权力的运行情况及政府的想法等相关信息,能够更好地推动公共事务的协调和管理。
政务公开总结
政务公开总结政务公开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一种行政机关向公众披露有关公共事务的信息,让公众了解政府工作、参与政府决策的渠道和途径。
本文将从政务公开的意义、现状、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更好地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首先,政务公开的意义不言而喻。
政务公开可以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增加政府与公众的互信,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政府通过公开信息,可以让公众了解政府工作的方向、实施方式以及政策效果,提高公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增加政府的执政合法性。
同时,政务公开还可以为社会治理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促进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与合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然而,目前我国政务公开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有的地方政府尚未将政务公开列入日常工作重点,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
其次,一些政府信息的公开不够及时和全面,影响了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参与。
再次,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和互动性,难以满足公众对多样化信息的需求。
最后,从政府内部来看,一些政府部门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视不够,工作人员意识不强,导致政务公开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明确政务公开的具体要求和责任主体。
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公开指导意见和操作手册,指导各级政府和政务公开主管部门的具体操作。
其次,政府要提高政务公开的信息透明度和全面性,及时向公众通报重要的决策信息和政策调整,让公众了解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和具体效果。
同时,政府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创新政务公开的形式和方式,提高公众参与度。
再次,政府要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和考核机制,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政务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政务公开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推进政府治理能力和提高公众参与度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政务公开的意义,解决现有的问题,推动政务公开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增进政府与公众的互信,实现社会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
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
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政务公开是指政府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公开决策过程和公共服务,以实现政务透明化、公开化、便民化和监督化的一种行为。
政务公开是现代政府治理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政府透明度和责任感的重要举措。
推进政务公开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还可以加强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互动和信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探讨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
推进政务公开可以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政府是国家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它的行为和决策直接关系到广大公民的切身利益。
政府如果缺乏透明度,其决策过程和行为就可能被怀疑和质疑,容易导致社会的不信任和不满。
而政务公开可以让政府的工作和决策过程公开透明,让公民了解政府的工作内容和决策依据,从而增加公民对政府的信任,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推进政务公开可以增强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互动和信任。
政务公开可以让公民了解政府的政策和服务,增强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政务公开也可以让公民参与到政府的决策过程中,使政府的决策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和意愿。
政务公开还可以让公民对政府的工作进行监督,发现和纠正政府的错误和不当行为,从而促进政府的改进和提高。
通过政务公开,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互动和信任将得到增强,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也将得到促进。
推进政务公开可以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
政务公开可以让政府了解社会的真实需求和意愿,及时调整政策和改进服务,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
政务公开还可以让政府发现并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推动政府的改革和创新,提升自身的公共管理水平。
通过政务公开,政府的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将得到提升,为公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实现政府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推进政务公开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加强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互动和信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而且可以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积极支持政务公开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作出应有的贡献。
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
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政务公开是指政府在行使权力和决策过程中,主动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发布公共数据,接受公众监督和参与的一种行为,是一种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
推进政务公开具有以下重要意义:一、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政务公开可以帮助民众了解政府的工作情况和决策依据,提高政府的透明度。
透明的政府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降低行政腐败的机会。
公开政务信息还可以让民众更好地了解政府的政策理念和执政能力,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二、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有足够的信息支持和公众参与。
通过政务公开,政府可以更加客观地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减少一己专断的情况发生。
政务公开也可以让民众了解政府的决策过程,更好地判断政府决策的合理性。
三、促进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
政务公开可以帮助民众了解政府的工作安排和决策内容,切实增强公众参与政府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参与政府工作,民众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建议,促进政府工作的改进。
政务公开也有助于公众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防止腐败和权力滥用的产生,提高政府的廉政意识和法治素养。
四、推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政务公开是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要求之一。
通过政务公开,政府可以向社会公开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公共服务信息,提高社会对政府的信任度,增强社会对政府的满意度。
政务公开还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社会民意和社会需求,加强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和沟通,实现更好的社会治理效果。
五、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政务公开可以促进政府与社会间的信息对称,提高政府的决策和执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有效的政务公开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公开政务信息也可以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机会,促进社会的良性循环和繁荣。
推进政务公开对于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推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以及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谈政务公开的意义【精品范文】
浅谈政务公开的意义浅谈政务公开的意义政务公开,顾名思义,即为政府性行为、公务的公开。
目前,我国正在向建设法治政府大步迈进,在这一过程中,坚持依法行政,加大行政机关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公开力度,确保行政权力的公开透明至关重要。
政务公开是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性工作。
人民群众对政府政务有知情权,对于国家的重要决策、政府的重要事务以及社会上当前发生的与普遍公民权利和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有了解和知悉的权利,——这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当然也就是政府的义务。
同时也只有在知情的基础上,民众才能更好更积极地参政议政乃至支持政府行为,才能根据政府行为或者规章制度乃至法律及时调整个人行为,保护自身利益,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政务公开可以有效的制约权力滥用和腐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和杀虫剂,政府信息公开将使整个行政系统透明公开,政府政策的决策和执行将完全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让民众知道哪些行为政府必须为、哪些行为不能为,并且把权力运行放在民众的眼皮下,无疑切断了权钱交易的链条,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阴暗”土壤,消除腐败赖以生存的“黑暗”环境,为治理权力滥用和腐败提供预防机制。
政务公开是消除谣言最有效的途径,谣言止于公开而并非智者。
在公众事件或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权威发布跟不上,谣言就会满天飞甚至大爆炸。
虽说谣言早晚会被证实不可信,造谣传谣、挑拨是非的行为早晚会被法治社会“收拾”了,但是谣言对政府形象的中伤,对人心和社会的动荡,甚至对灾害的救援与灾害地的生产生活重建的阻碍已经形成,短期内较难消除,这是一种“群体极化现象”。
政府诸如此类的传言乃至谣言时,应该第一时间把来龙去脉公之于众,而不是藏着掖着,第一时间占领舆论的主导地位,是透明的政府从保护每一个民众的角度应该做的,是缓解民众信息焦虑的最好途径,也是有效消除传言的最好方式。
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不足与完善
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不足与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与公民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是建设法治政府、推动政府透明度的重要途径。
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仍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信息公开的渠道不畅。
虽然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和程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政府部门并不积极主动地将信息向社会公开,很多信息需要通过申请才能获得,申请的程序繁琐,时间成本高。
其次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不够完整。
即便政府部门愿意公开部分信息,但是在内容的选取上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往往只公开利于政府的信息,而忽略了对公众有益的信息。
再者是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渠道不畅。
目前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监督主要依靠媒体和公民个人的监督,但因为法制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了监督的效果较差。
尽管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不少的不足之处,但是在完善和改进方面也有着一些积极的尝试和举措。
首先是政府部门逐步在线上公开信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的发展,政府部门正在逐步将信息公开的渠道转向线上,提高公众获取信息的便利程度。
其次是政府部门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
政府部门在信息公开工作上加强了对内部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加大了信息公开的工作力度,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具体的信息公开制度和规范。
再者是逐步建立了与信息公开相关的法制框架。
我国目前已经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了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规范和约束。
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上的问题。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程序应当简化,信息公开的范围要更加宽泛和全面,对隐私和敏感信息要有更加明确的保护措施等等。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能够得到更好的完善和改进,真正成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一座沟通桥梁。
解析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实施要点
解析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实施要点政务公开是指政府机关主动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让公民了解政府工作、监督政府行为的一种行为。
政务公开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对于促进政府透明化、增强政府公信力、推动民主参与以及有效治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政务公开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政务公开的要点两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政务公开的重要性政务公开对促进政府透明化有重要意义。
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其行为和决策涉及到公民的切身利益。
政务公开可以让公民全面了解政府的工作内容、决策过程、使用公共资源的情况等,有助于避免腐败和滥用职权等不当行为的发生,促进公民对政府的监督。
政务公开有助于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政府通过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可以让公民对政府的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对政府的行为和决策进行评价。
政府如果保持政务公开的态度,将会赢得公民的信任,提升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政务公开有利于推动民主参与。
政务信息的公开让公民可以充分了解政府决策的原因和过程,使得公民能够参与到决策中来。
公民可以通过建议、批评和监督等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对政府决策进行影响和监督,从而推动民主的发展。
政务公开对于实现有效治理具有重要影响。
政府的决策和政策需要基于科学数据和准确信息进行制定,而政务公开可以提供这些必要的信息支持。
政府公开的信息可以被社会各界参与者所利用,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政府提供决策的参考依据,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实现良好的治理效果。
二、政务公开的实施要点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的法律体系。
政府应制定相关法规、规章和文件,明确政府机关在政务公开方面的义务和责任,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合法有序进行。
同时,政府还应建立政务公开的监督机制,确保政务公开的内容真实、准确、及时。
加强政府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和整理政府信息,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政府信息应涵盖各个领域,包括政策法规、政府工作报告、财务状况、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众参与意识
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众参与意识政务公开是指政府主动向公众公开政务信息,以增加透明度、监督政府行为、促进公众参与。
在现代社会,政务公开已成为一种趋势和要求,对于增强公众参与意识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推进政务公开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及如何增强公众参与意识。
一、推进政务公开的必要性政务公开是一种民主治理的体现。
通过公开政务信息,公众可以了解政府的决策过程和行为,有助于监督政府的权力运行,减少腐败和滥用职权的可能性。
同时,政务公开也能促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与互动,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
政务公开有利于提升行政效能。
政府公开工作的信息,可以让公众了解政府资源的利用情况,监督政府的工作进展,促使政府更加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
政府信息公开还可以提供给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决策参考,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政务公开有助于满足公众知情权需求。
公众对政府决策有知情权,政府对于一些重要决策应该主动向公众进行通报和解释。
政务公开可以满足公众知情需求,让公众更全面地了解政府决策的合理性和依据,增强公众对政府决策的信任。
二、推进政务公开的方法强化法律法规的保障。
政务公开需要有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和保障。
各级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政务公开法规和制度,明确政府公开的范围、方式和程序,并对违反公开制度的行为进行相应的惩处。
建设信息化平台。
政务公开需要一个专门的信息化平台,用于集中发布政府信息。
该平台应该包括政府网站和移动应用,方便公众随时随地获取政务信息,并提供反馈渠道和在线咨询服务。
加强公务人员培训。
政务公开需要政府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政府应当加强对公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公开意识和应对公开事务的能力,使其主动公开政务信息,并回应公众关切。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
政务公开需要评估机制的支持,以保证政府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对政府公开情况进行评估,把评估结果作为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增强公众参与意识的方法加强宣传教育。
政府应当加强对公众的政务公开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对政务公开的认识和意识,并教育公众如何通过政务公开途径参与政府决策和监督。
揭秘政务公开的重要性
揭秘政务公开的重要性政务公开是指政府机关依法公开其职责范围内的信息、决策、行政文书和行政事务,供社会公众参与监督、批评、建议和评价。
作为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务公开在推动政府透明、服务民众、建设法治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揭秘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并阐述其对于改进政府工作、增强公民参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意义。
一、促进政府透明和廉洁政务公开是政府透明和廉洁的重要保障。
通过政务公开,政府部门的决策过程、权力运行和行政执法等方面的信息可以向公众公开。
这有助于防止权力滥用、腐败和不公正行为的发生,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同时,政务公开也使得政府部门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能够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和建议,避免“一言堂”和“关门决策”。
二、增进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政务公开为公众提供了了解政府工作的渠道,使得公民能够更多地参与政治决策和公共事务。
公众可以通过政务公开的机制了解政府的政策、规划和决策依据,有机会对政策提出批评和建议,参与决策和监督的过程。
这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感和满意度,促进社会的民主发展。
三、加强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和约束政务公开还有助于加强社会各方面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约束。
通过政务公开,社会舆论可以及时了解政府的有关事务和政策,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批评。
媒体、公众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可以通过舆论监督、参与评议等方式做到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避免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这样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决策和行政水平,推动政府部门的改革和优化。
四、促进社会发展和创新政务公开有助于促进社会发展和创新。
政府的政策、规划、投资和项目等信息公开后,有利于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
同时,政务公开还能够为创新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动力,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经济建设和社会事务中来。
政府通过政务公开来公布政府的工作方向和目标,让社会各界了解政府的需求和政策倾向,有助于企业和个人调整发展方向,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政务公开总结 gov
政务公开总结gov政务公开是现代社会政府治理的重要一环,能够有效提升政府透明度,加强政府与民众的互动,促进社会监督。
本文旨在总结政务公开工作的主要成果与经验,为今后的政务公开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政务公开工作概述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政务公开方面持续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全过程公开。
各级政府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切,不断丰富公开内容,创新公开方式,提高公开水平。
二、政务公开主要成果1.政策文件公开:各级政府积极公开政策文件,包括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让人民群众了解政策制定过程,提高政策透明度。
2.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定期公开工作报告,向全社会通报政府工作情况,接受人民监督。
3.财政信息透明:各级政府加强财政信息公开,公开财政预算、决算、政府采购等信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4.行政审批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公开审批事项、依据、程序、时限等,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5.公共资源配置:公开土地、矿产、公共资源交易等信息,促进公共资源公平合理配置。
6.重大建设项目:公开重大建设项目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项目实施效果。
7.社会公益事业:公开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社会公益事业信息,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8.突发事件应对:及时公开突发事件应对信息,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政务公开工作经验1.健全组织领导:各级政府成立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组织协调。
2.完善制度机制:制定政务公开工作制度,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3.创新公开方式:利用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府网站等新媒体平台,拓宽公开渠道,提高公开效果。
4.强化政策解读:加强对政策文件的解读,提高政策知晓度,促进政策落地。
5.提升公开质量:注重公开内容的准确性、及时性、实用性,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需求。
6.加强互动交流: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倾听民意,回应社会关切。
四、政务公开工作展望政务公开工作仍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深化:1.进一步拓展公开领域,提高公开覆盖面。
政务公开心得体会
政务公开心得体会政务公开是一个重要的政府工作,能够体现政府服务意识和责任担当。
通过参与政务公开,我有了以下体会。
首先,政务公开提高了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政务公开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桥梁,其提供了政府决策的依据和过程,使公民能够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政府将自身的工作情况公之于众,让公众得以了解政府工作的进展和成效,使政府工作变得更加透明,增加了公信力和权威性。
只有政府与公民之间建立起了互信关系,才能使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其次,政务公开能够提升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政务公开不仅提供了政府工作的信息,更为重要的是让公民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
政府还会组织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听证会等,邀请公民就相关事务进行讨论和建议,让公民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通过参与政务公开,我深刻感受到了我作为一个公民的权利和责任,也激发了我对社会事务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政务公开培养了我主动关心社会问题、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在实践中提高了我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再次,政务公开促进了政府的改进与创新。
政务公开能够让政府直面社会问题和矛盾,接受民众和专家学者的监督和建议。
通过公开政府工作的信息和数据,政府能够更加客观地认清社会问题的本质和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政府还会根据公开政务的结果和反馈,调整政策和服务,实现工作的持续改进与创新。
通过参与政务公开,我了解到政府在各个方面进行的努力和改革,也看到了政府在不断创新中迎接挑战和解决问题的决心与能力。
最后,政务公开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政务公开能够消除信息的不对称,让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平等获取信息的机会。
只有信息透明、公正公平,社会才能够更加和谐稳定。
政府工作的公开不仅让公民了解政府的工作情况,也使公民能够了解政府政策对自己的影响。
政府还会公开重要项目的招投标信息,以确保公平竞争和公正评审。
通过参与政务公开,我亲身感受到了公开对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的重要作用,也加深了我对社会公平与公正的认识和追求。
开展政务公开的意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开展政务公开的意义政务公开是指政府对有关政务的决策、执行、服务、监督等方面信息向社会公众公开的一种制度安排。
政务公开的意义非常重大,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务公开是民主的体现。
政务公开可以让公众了解政府的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进而形成对政府的监督和评价。
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体,有权利了解政府事务和参与决策,政府也应当履行向公众提供政府事务信息的义务。
政务公开可以使公民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发表意见和建议,增加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参与度和认同感,使民主决策更加全面、公正、科学。
其次,政务公开有助于提高政府效能。
政务公开可以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减少信息不对称和腐败现象。
政府将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向公众公开,可以增强政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减少政府的错判和不当行为,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和社会效益。
政务公开还可以对政府的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推动政府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能力和绩效。
再次,政务公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
政务公开可以提高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信和沟通,减少信息不对称和社会矛盾。
政府公开信息、政策、决策过程等,可以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理解,减少对政府的猜疑和不信任。
政务公开还可以让公民知晓政府的政策和措施,促进社会各界的共识和协作,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此外,政务公开有助于提高政府的民主监督和法治建设水平。
政务公开可以使公众发现政府违法和不当行为,对政府进行监督和制衡,促进政府按照法治原则行使权力。
政务公开还可以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加强公平正义,增加法治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政府的法治建设水平。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总之,政务公开对于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当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提高信息公开的广度、深度和透明度,推动政务公开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为建设法治政府、服务社会提供有力支持。
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
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政务公开是指政府工作、政府信息、政府决策等方面的信息透明、公开的程度。
推进政务公开是现代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高政府的透明度、推动政府依法行政、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增强社会参与和监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
推进政务公开有利于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政府是公共权力的主体,其行政行为和政策决策都需要接受公众的监督和评价。
通过政务公开,政府可以向社会公开政府工作、政府信息、政府决策等相关信息,让公众了解政府的工作情况和决策过程,提高政府的透明度,有效地防止腐败和滥用职权的行为,增加政府的公信力。
只有政府的工作得到广泛认可,才能有效地推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推进政务公开有利于推动政府依法行政。
政务公开要求政府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将政府相关信息及时、全面地公开,这就要求政府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行政行为合法、公正、公平。
通过政务公开,可以让公众了解到政府的具体工作情况,有助于公众发现政府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合法、不合规的问题,从而促使政府更加注重依法行政,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的执政合法性。
推进政务公开可以提高政府服务效能,为公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政务公开要求政府将政府服务事项、服务流程、办事条件、申请材料等公开,公众可以通过政府网站、政务公开栏和其他渠道了解到政府提供的各项服务。
这样公众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得政府服务,提高政府的服务效能,满足社会各界对政府服务的需求,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公民和社会提供服务。
推进政务公开有利于增强社会参与和监督,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政务公开可以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使政府决策更加符合公众的需求和意愿,增加公众对政府工作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政务公开也可以让公众更容易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事务中,监督政府的工作,促进政府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
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政务公开是指政府部门向社会公开自己的政务活动、管理及决策信息的行为。
政务公开是政府依法对社会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工作的一种行为,它是民主政治和现代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政府向公众提供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和监督权、推进政府透明、服务和治理的有效手段。
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政务公开是民主政治和法治政府的需要。
民主政治要求政府接受公民的监督,而政务公开是实现政府公开透明的重要途径。
只有充分公开政府信息,才能让公民获得知情权,进而有效地参与政府决策和监督政府工作。
政务公开是行政效率和治理现代化的需要。
政务公开可以增进政府与公民、企业和社会组织之间的互信,为政府提供更多有效的信息,有利于政府更加科学地制定政策、合理地执法,并提高政府决策的准确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政务公开是维护社会公平和公正的需要。
政务公开可以降低政府信息对社会资源的垄断程度,加强政府监管的透明度,减少腐败的可能性,维护社会公平和公正。
政务公开是推进政府服务型和责任型政府建设的需要。
政务公开可以增强政府办事的公开透明性,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增强政府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政府形象,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
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国政务公开工作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透明度不高。
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标准和程序不够清晰,只有少数政府部门将信息公开作为一项制度化工作长期坚持,大多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还停留在程序化、形式化的层面,信息公开的主体和范围都不够广泛。
2.信息公开不及时。
一些政府部门对重大社会关切问题的信息公开处理不及时,利益相关方因此丧失了及时防范和维权的机会。
政府信息的及时公开是政府对外透明的重要体现,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不少滞后的现象。
3.信息公开依法积极性不高。
有些政府部门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缺乏主动性,对公众和媒体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请求不及时、不全面、不公正处理。
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
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政务公开是指政府机关主动向社会公开政府机关部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事项中的有关信息。
政务公开是执政者与人民的一种沟通机制,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在我国,政务公开工作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各级政府部门也积极倡导和推动政务公开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政务公开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政府和公务员认真对待并加以改进。
政府机关和公务员应该充分认识到政务公开的重要性。
政务公开作为一种行政管理制度,其本质是政府对公众负责的一种体现。
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是公民对政府信息的知情权,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一种途径和手段。
政务公开是政府走向公众、服务公众、接受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推动政府依法行政、提高政府透明度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政府机关和公务员首先要树立政务公开意识,充分认识到政务公开的重要性,主动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政府机关和公务员要加强政务公开的制度建设。
政务公开制度建设是保障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基础。
政府机关应该建立健全的政务公开制度,具体包括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机关公开决策过程、公共服务事项公开和公共财政信息公开等方面。
要明确政务公开的主体、范围、内容、方式、程序和责任等制度规定,建立政务公开的工作机构和工作岗位,确保政务公开的制度执行和落实。
政府机关和公务员要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工作的办事程序和技术手段,提高政务公开的效率和便捷程度,让公众更方便地获取政府信息,实现真正的政务公开。
政府机关和公务员要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宣传和培训。
政务公开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群众基础深的工作,需要政府机关和公务员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政府机关应该加强对政务公开的宣传,提高公众对政务公开的认识和理解,积极宣传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和意义,营造社会环境,增强政务公开的社会共识。
政府机关和公务员应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相关培训,提高公务员的政务公开意识和水平,提高政务公开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政务公开作者:祁亚卓来源:《时代金融》2012年第36期【摘要】本文从我国政务公开制度实施情况出发,分析和总结了政务公开的现状与问题,并对今后如何更好的执行政务公开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政务公开现状问题对策政务公开是我国推行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之一,并且越来越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和社会公众的认可。
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之后,强调“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007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8年5月1日已开始实施。
多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强化责任,建设“透明”政府。
但是,从目前情况看,政务公开的内容、程度、效果参差不齐,存在着对政务公开的概念混淆、认识不清、执行不力等问题。
而如何加快政务公开的有效进行,是我们一直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政务公开的概念及理论依据(一)概念政务公开中的“政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关于政治方面的事务和国家的管理事务。
而广义上的政治包括一切与权力相关的社会管理总和,在阶级社会中是围绕着权威的斗争。
民主政治的随之发展,政治活动不断社会化和民主化,权力的主体也多元化。
国家统治职能相应弱化,而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不断扩大。
因此,当今社会的政务以公共权力为主线,是围绕着公共权力而产生的有关政治方面的各种事物的总和,应包括正当事务、行政事务和其他社会公共事务。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根本政治制度的属性,政务公开应是除国家法律规定保密以外的党务、行政事务、社会公共事务要公之于众,受民众监督。
它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部门,也包括立法部门、司法部门、政党、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公共组织部门。
(二)理论依据从根源上讲,国家起源理论构成了政务公开的理论依据,而人民主权理论又是国家起源理论的重要理论依据,卢梭是这一理论的奠基人。
他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是自由平等的,并享有权力。
人们为保障自己的权力,通过订立契约将属于个人的权力委托社会,由指定的社会成员为其行使。
同时,个人从社会得到保护,由此产生了国家。
可见,人民是社会的主权者,国家受人民的委托才具有权力,政府只是主权的执行人。
既然政府的权力是受人民委托,所以要履行主权者的约定,为主权者服务,受主权者监督。
而政府替人民行使权利,必先公开行为活动,让主权者具有知情权。
知情权又是政务公开的法理基础。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只有人民对政府的所为具有知情权,则达到信息的对称,否则,就是信息不对称。
信息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公平交易,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要对称。
一旦各类人员对信息的了解有差异,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处于有利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便处于劣势。
政府可以通过多渠道掌握社会、人民各方面情况,而人民对政府所为的知情权必须通过政务公开获得。
二、政务公开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发展现状1.政务公开的内容更广而深在以前,政务公开只是局限于政策、法规、办事程序、办事时限等内容。
而2008年5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务信息公开范围涉及到财政、人事、民生等更多方面的内容,公开的主体也扩大到乡(镇)人民政府这一层级。
各级政府建立了官方网站、政务信息网站,政务公开信息内容颇多。
例如中国农业信息网站设有“市场”、“咨询”、“科技”、“生活”、“查询”、“顾问”、“视频”几大版块,每个版块又由数个窗口组成,公开内容上到中央一号文件,下到每日农产品价格行情,可谓是包罗万象。
政务公开内容不但广还深,一些以前被认为很敏感的问题也得到公开。
例如2011年“7.23”高铁事故后,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公开了事件进展、政府举措、调查处理结果等。
2.政务公开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政务公开的形式是指用以规定和认可公共权力机关公开其事务内容的方式和方法。
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政务公开要依赖各种传播的途径和手段,例如公开出版物、互联网等;二是指公开的内容要从有关权力部门传达到社会公众的各种表现形式,如是无偿公开还是有偿公开,是法定公开还是自由裁量公开等。
近些年,随着政务公开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国政务公开常见的形式有政府公报、政务公开大厅、政务公开栏、听证会、信息发布会、新闻媒体、互联网、专线咨询电话、电子触摸屏等。
各政府部门也在不断地尝试和创新着政务信息公开形式。
例如,北京市交通管理局利用微博进行便民服务。
除以上几种形式外,有的政府机关推出集综合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政务超市”、“文件超市”。
所谓“政务超市”、“文件超市”就是政府编印办公指南,把向社会公开的各种政策性文件,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以及地方性涉及到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群众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文件资料等向社会公开,便于民众查阅。
如山东省政府在2005年出版发行了《山东省政务信息公开指南》,收集了山东省52个省直部门和单位、694个市直部门和单位的办公信息。
(二)存在的问题1.政务公开过于形式化政务公开在我国还处于探索和时间阶段,政府机关或其他权力部门努力将政务信息通过不同渠道和手段公开化,但是还存在着公开的内容更新慢、信息乱公开或不公开,使得政务公开重形势、轻内容。
例如,据《法制日报》2009年2月10日报道,新疆区部分政府部门所属网站至少有半年没有更新网站内容;还有些政务网站所设咨询电话或投诉电话为空号,所设留言信箱也是摆设,群众所发邮件始终没人回复。
2009年8月底,北京市市政府收到的1080条申请信息数中,得到民众满足的只有50.8%,有17%被告知信息不存在,21.3%被告知是非本行政机关掌握的信息,另外有5.7%被要求补正手续,明确告知申请人信息不予公开的有4.5%。
有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为了在工作中谋取私利,徇私舞弊,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寻租活动,故意加大信息公开的水分,出现虚报、瞒报等现象。
2.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除了2007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外,我国还未有专门的政务公开方面法律法规。
此条例也只是将信息公开的范围、方式、程序等公布出来,但不存在很强的法律效应。
我国不像美国、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制定了信息公开法律。
例如,美国1966年就通过了《信息自由法》,国会一律公开举行,允许包括外国人在内的所有人旁听,媒体可以公开报道辩论情况;人事安排(如参议院审查各级政府人员提名)全部公开;除青少年犯罪外,法院所有审判程序结果一律公开,每个法官发表的意见也必须公开。
1974年和1986年该法进行了两次修订,要求联邦行政及独立的管理机构在《联邦登记》上公布各种指标,并向任何索求者提供不属该法特别规定的免予披露范围的文件和纪录。
如行政机关不提供,必须说明理由,公民可以就此起诉至法院。
而行政机关不提供信息的情况要被如实报告国会。
3.缺乏监督机制在我国,政务公开还处于发展阶段,无法律法规的救济,更无监督机制的保障,政务公开有时就形同虚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虽然专设一章关于监督方的,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社会评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评议”等。
但是,应如何考核、评议等并未明确指出。
目前,我国政务信息哪些信息是必须公开的,哪些是部分公开的,哪些是涉及秘密不能公开的,公众并不清楚。
这就导致公众无法去监督政府部门政务信息公开情况,政府部门可以随意蒙骗公众,有政务信息不公开。
三、对策分析(一)加强政务公开立法建设,完善制度政府要想成为真正的“阳光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必须加强政务公开的立法工作,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真正得到实现,保证权力机关公开义务的履行。
首先,通过立法明确政务公开的内容。
权力机关要公开的内容十分繁琐,如果要一一公开很难实现。
可以采取原则公开和不予公开内容进行相结合的方式来规定信息公开的具体内容。
例如,英国1999年公布了《信息公开法草案》,该法规定任何人都有权利得到政府信息,列举了排除公开的内容,规定了绝对公开与可以裁量公开的内容。
当公民向政府索要信息时,政府要回答有没有这些信息,如果有,则必须公开。
这些政府机构包括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部门,还包括议会上院下院、医疗机构及国有公司。
这里所指的裁量公开的内容是指法律规定不予公开的事项,如果公开具有明显的公共利益并且不会造成实质性损害的,权力机关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决定是否将其公开。
我国政务公开的立法上采取这种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要让政务公开的内容采取原则上的规定,对不应公开的内容进行详细列举。
同时要将全部公开的事项、部分公开的事项和自由裁量的事项区分开来。
其次,通过立法明确政务公开的形式。
目前,我国政务信息的公开方式虽然多达十多种,但是效果不佳。
所以可将政务公开的形式进行分层分级,确定哪种形式适合公开哪些信息。
例如,政府出版物、政府公告对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权威性文件进行公开,以便于公众查询;新闻发布会可将公众最关心的公共事项进行公开;编写办事指南或设计行政审批大厅对需要政府审批的办事事项进行公开;互联网可将与公众生活密不可分的事项进行公开等。
(二)提高公务人员对政务公开的认识,加强培训在我国,政务公开虽然不算新生事物,但是权力机关对政务公开还未真正理解,更难说去把握它。
所以,公务人员要加强对政务公开的认识,树立现代的行政观念。
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培养公仆意识,加强服务理念。
知情权是我国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它不是一种被动地接受信息情报的权利,更是主动对政府信息情报进行请求的权利,公民有权要求国家保障其行使请求权而不受妨碍。
公务人员就要保障公民充分享受知情权,而非剥夺或是阻碍权利的获得。
其次,在政务公开立法后,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普法培训,明确政务公开的范围、形式、程序等事项;再次,公务人员增强业务素质,提高业务水平,做到规范管理和科学管理。
(三)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监督机制我国政务公开虽然已经历了十多年的实践,但是还从未有任何监督机制对其进行监督。
国外一些国家的做法可以借鉴。
国外政务公开的立法中规定了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
司法监督是外部监督,是在当事人在对行政监督不服的情况下,可以向法院提起司法检查的救济程序。
而行政监督是最主要的监督方式。
像芬兰、挪威等国家由义务机关及其上级机关行使监督权;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由行政复议机关或专门成立的信息公开审查机关行使监督权;日本是由行政复议机关和信息公开审查机关联合监督权。
只有内部监督才能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抑制腐败的发生。
根据我国的国情,可以将政务公开监督也分为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
外部监督是指社会和群众共同监督。
政务公开的客体就是群众,群众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权力机关实施监督,还可以通过社会组织,新闻媒体(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对政务公开中不符合规范的行为进行揭发和批评。
内部监督是指政务公开主体建立自行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