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政务公开内容上存在哪些问题及对策
浅议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议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问题及对策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当代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普遍推行的一项制度。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起始于北欧国家的瑞典,早在1766年就制定了《出版自由法》,其中最主要的条款就是“公开所有非涉密的公共文件”,以此作为防止公务员违反法律、滥用职权的手段。
美国于1967年颁布《信息自由法》,是世界上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最为发达的国家。
二十世纪下半叶建立以信息公开法为核心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趋势。
目前,全世界至少有40多个国家已经制定了专门的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
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历程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是近现代发展起来的制度形态,它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时期。
1954年9月,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政府信息公开最早在法律中的体现。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但当时付诸实践比较少。
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文件都明确地提出和强调要推行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
1998年政府信息公开作为研究机构课题立项。
2002年10月广州市颁布了《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对政府信息公开做出了明确规定,率先提出了政府信息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
2003年1月1日起,这个地方性行政法规正式实施。
这是我国第一部地方政府信息公开规章,在中国信息公开立法史上有先驱者的地位。
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条例》的实施,为实行信息公开提供了法律依据,填补了信息公开制度的一大法律空白,是新中国第一部将政府置于阳光下的专门法规。
可以看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地方先行,后全国推进。
二、我国实行政府信息公开的重大意义1.政府信息公开是保障公民知情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试析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困境及措施
试析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困境及措施一、前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也有了一定提高,他们对政府信息的知情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制度还有待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信息公开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困境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以进一步促进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政府信息概述.我国相关学者认为,政府信息指的是政府机关所掌握的以纸质、磁盘、磁带、胶卷以及其它电子存储材料等载体所反映的关于社会管理、经济、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表明,政府信息的特征有:(1)行政机关是主体;(2)和职责的履行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3)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保存或记录。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一)有利于构建服务政府.政府新管理观念的核心内容就是政府服务观念的树立是。
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以民本位、社会为本位的理念为指导,在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众的意志建立起来的以为公众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部门及行政人员树立起法治、平等、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
(二)有利于构建阳光政府.政府的行政行为应当公正透明,公众拥有对政府信息知情的权权,这也是阳光政府最基本的内涵。
政府信息公开就本身来说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通过公开政府信息可以加强对政府的监督,使国家权力不易被滥用,保证行政部门的公正和廉洁。
一个法治的国家只有加大政府信息的公开程度,才能促进政治的廉洁,才能使公众的权利得到可靠的保障。
从表面来看,政府信息公开似乎弱化了政府的行政控制权,但作为一种监督制约机制,它实际上提高了政府的控制力。
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为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
(三)有利于公民提高知情权.政府信息公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
要使公众真正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就必须保证公众有参与社会活动权利。
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内容摘要】政务公开作为一项预防、抑制腐败,保障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制度,是和谐社会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地各部门在政务公开工作还存在种种问题,总体情况离民主、公开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
本文围绕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了广泛调研,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从加强宣传、完善制度、严格考核奖惩等方面,对进一步加强党务公开工作进行研究。
【关键词】政务公开工作机制监督管理责任追究政务公开作为现代民主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对于预防、抑制腐败,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推进依法行政和民主政治建设,增强办事透明度,促进政府转变作风、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有着重要作用。
从近年推行政务公开的情况来看,政务公开虽然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广大民众对民主日益迫切的愿望产生矛盾。
现从当前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就如何加强政务公开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当前政务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政务公开不及时按政务公开制度的要求,常年性工作每季度公开一次;阶段性工作在完成后半个月内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重要事项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涉及财务方面的事项至少每半年公布一次。
但是有些单位政务公开栏内的公开内容却长时间得不到更新。
公开不及时、不经常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政务公开重点不突出把干部群众最关心、最想了解的事项公开出来,是政务公开的最基本要求,但有些部门的公开栏却“王顾左右而言他”,把公开栏设计得花里花俏,以“政策法规”、“办事程序”、“行为规范”支撑门面,实际内容不但少,而且还是无关痛痒的问题,对于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却遮遮掩掩,轻描淡写,甚至有的公开栏只公开成绩不公开存在问题,成为有关部门的“政绩栏”。
(三)政务公开内容不具体政务公开的目的意义在于让干部群众了解政务,提高参政议政、当家做主的意识,对政务活动进行有效监督。
政务公开工作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政务公开工作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政务公开是一项重要的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它具有立法、政策和规范等有力机制,并且涉及全体主体全部义务。
由于政务公开规范的不明确和政府部门的不负责任,一些政务公开工作存在问题。
首先,信息政策不完善。
政府部门往往忽视了公众对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信息披露政策,从而使政务公开工作受到限制。
其次,政府部门的实施力度不足。
政府部门的政策规定或政府部门将政务公开工作融入到部门日常工作中,但政府部门对政务公开的实施力度不足,影响了政务公开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此外,政务公开缺乏法律制度保护。
政务公开常常遇到各种不公开的情况,而不公开行为是由法律制度缺乏来实现的,这样做会对公众权利造成损害。
要纠正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必须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政务公开工作。
首先,要加强法律制度的保护。
政府部门应出台各种有效的政策规定,强化法律制度,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政务公开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其次,要加强政府部门的实施力度。
政府部门应出台更有效的公开政策,在全社会搞好宣传,提高实施力度,进一步落实政务公开工作。
此外,还应加强信息资源共享。
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统一的政府信息共享和可用的信息披露政策,以保障公众及时获取到准确的政务信息。
政务公开工作的问题和痛点存在,政府部门应重视起来,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实施力度、强化信息共享等措施,努力改进政务
公开工作,营造一个公开透明、安全愉悦的社会环境。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政府信息公开已成为透明政府的必要条件之一,公开的信息内容包括政府组织,政府决策和政府管理。
目前我国信息公开的实践表明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公开流于表面化、形式化,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缺乏应有的内在动力。
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在宪法的高度上确认公民的知情权和隐私权,提高信息公开的立法位阶到法律层面,并建立健全相关配套的立法。
关键词:信息公开透明政府知情权1 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透明原则是现代国家民主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从广义说,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活动应该依据法律的规定和程序,在一定的范围内对公众和社会公开。
立法和司法的透明原则相对于行政透明的要求来说,虽然可能显得更重要,但其实施起来要简单一些。
对于立法透明,主要是立法过程的透明。
立法的结果肯定要公布,否则法律就没法实施。
对于司法透明,主要是包括程序过程和结果的透明,如审判公开原则。
当然,司法透明原则也包括司法部门内部管理的透明要求。
而狭义上的透明政府仅指政府行政活动的透明,现代行政已经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透明政府的根本要求就是将政府所掌握的各种信息对社会开放。
对社会开放的信息包括:第一,政府组织,包括政府机关的设置体系,明确各个政府机关的职能分工,公开政府机关的办事规则与要求,以及公开政府工作人员职权范围包括拥有的决策、指挥、命令、制裁的权能;第二,政府决策,即享有知情权的公民应当知道政府是如何进行决策的,做出了哪些决策,尤其是重大决策,这些决策对他们的生活有何影响等等。
应当包括决策过程公开和结果公开;第三,政府管理,即政府执行的公开,包括执行的过程和结果公开,行政执行的结果主要是指行政活动的结局记载情况,包括行政记录、资料、档案等。
行政结果中往往包括一些对公众非常有用的信息,如一些统计数据、经济开发信息对公众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纳税人所享有的知情权,只要不损害他人或其他组织的利益,必须向社会公众公开。
浅谈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有助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对转变政府职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文章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作了初步分析,在找出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现状;对策一、政府信息公开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政府信息公开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
市场经济要求行政决策更加民主、透明。
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有助于打破信息资源垄断,降低经济活动运行成本;有助于遏制腐败,维护市场竞争活动的公平、公正;有助于行政决策的科学民主,避免因决策失误导致在经济发展中付出巨大代价。
(二)政府信息公开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服务型政府是集法治、透明、高效和低成本于一体的现代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形成开放、透明的政府形象,杜绝“暗箱操作”和权力滥用行为;有利于消除官僚作风、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信息低成本、大范围传播,以简单高效的方式达到行政管理的目的。
(三)政府信息公开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方式政府信息公开是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方式。
一方面,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要求政府把决策变成集思广益的过程,从而做到趋利避害。
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提高,对政府信息有了更高的要求。
政府信息公开有助于公众在深入了解、有效参与的基础上,正确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二、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一)取得的成就1.制度建设初见成效,信息公开有法可依目前,中央各部委、31个省级政府均已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的管理制度。
一些具体制度也在不断落实中,例如: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法律、法规公告体系、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重大事项听证制度等。
此外,《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首次从法律上对政府信息公开做了明确规定,并确立了公开、平等、服务、便民等一系列重要原则。
2.电子政务提高效率,信息公开方便快捷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政府部门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依靠信息技术,政府门户网站不断增多,发布大量用于社会共享的信息,已成为承载政府信息公开的主流载体和窗口。
当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当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2008年5月1日,以建设“阳光政府”、保障公民知情权为宗旨的、被称为“阳光法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最大的亮点,是将信息公开变成了政府的法定义务。
这一根本转折显示了中国打造“阳光政府”的勇气,是继《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之后政府改革的“第三次重大革命”。
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政府信息公开是阳光行政的应有之举,是政治文明的具体表现,是现代社会政府的责任。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个地区行政效率的高低已成为该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树立行政机关透明、开放、清廉的良好形象,加快国际化、市场化进程,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但在当前政府部门实际运行过程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显得苍白而无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亟待提高。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还是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各级政府和领导重视程度不高。
从总体上看,我国只是基本建立起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框架,多数部门信息公开仍停留在浅表层面。
由于主要领导认识程度的差异,各地、各部门的信息公开的状况也不平衡。
由于我国的信息长期处于为政府所垄断的现状,注定了信息公开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取得大的突破。
在很多官员眼中,政府信息是一种公共资源,更是权力的象征,对这一公共资源的分配则往往能变现为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
“公开越多,做事会越难”,这种思维还停留在管制型政府的水平上,不符合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
2、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阻碍信息畅通的误区。
当前,在确保政务信息畅通中还存在着三个误区,这同样成为了条例实施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误区一,随意扩大政府文件保密范围。
很多政府部门在制定和印发文件的时候,出于谨慎,常常会有意扩大保密的范围,把一些不应当确定为秘密的事项确定为秘密事项。
误区二,重形式轻内容。
随着政务信息公开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大趋势,一些政府部门在政务信息公开中,被动地进行政务信息公开。
我国政务公开进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浅议我国公开政务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分析一﹑政务公开的内涵根据《行政学词典》的解释:“(政务)是国家行政事务或国家政事事务的简称。
国家行政机关为了贯彻执行宪法和法律,保证其全部正确实施所进行的广泛的组织活动和管理工作。
”政务公开是指政府机关主动或者根据相对人的申请公开或者使其知晓有关政务活动的情况和资料.具体而言就是国家将法律规定的保密事项以外政府行政事物和社会公共事物等.通过一定的形式向社会公开,使人民在了解政府事物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参与决策和管理,实施有效的监督.其主体是享有国家权利,从事公共管理活动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其核心就是将国家权力运作的相关情况对利益相对人予以告知和接受监督。
根据政务公开的主体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职能划分,政务公开的内容包含有决议公开和执行公开,而执行公开可以分为行政公开和司法公开,我们谈得较多的是行政公开的问题.行政公开有中央行政公开和地方行政公开,上至国务院,下至乡镇行政机关.政务公开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对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对于占有社会总信息量90%以上的我国政府,政务公开是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建立健全完善的政务公开体制,有利于政府形成高校顺畅的工作机制,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透明的平台,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前提保障机制,为防止国家权利腐败提供有效的监督,也是我国政府履行入世承诺的具体体现。
二,我国政务公开进程中的主要问题政务公开的具体内容和范围的界定是推行政务公开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何勇曾谈到:运用行政权力办理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只要不属于党和国家机密,都要向社会公开。
何勇书记的谈话为政务公开的内容确定了一个基本的范围,只要不涉及党和国家机密,都需要公开。
我国关于保密和机密已形成一系列的条例,法律和法规,对于政务公开的内容只要这些法律法规涉及的,就是保密的,其他的自然就应当公开。
当前政务公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政务公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当前政务公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政务公开,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
是深化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是提升行政管理竞争力和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安排部署下,各级政府部门在政务公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推动了“高效、廉洁、务实”政府的建立,提高了各级政府的诚信度。
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务公开工作在各地各部门的开展不平衡,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向深层次发展,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质量和水平,最大限度把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是今后政务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存在的问题1、该公开的不公开,对上欺骗对下蒙蔽。
有些单位或部门钻国家政策的空子,骗取国家资金为部门或他人谋利益。
比如前几年新闻媒体暴光的埠平骗取的扶贫资金的问题,还有其他地方以农业开发为由,骗取国家款项,使人民群众全然不晓,既得不到实惠,更谈不上监督。
2、重表面内容,轻实质问题。
一是公开的内容不够深,表面事项公开多,深层次的内容公开少,甚至不公开。
如在财务上,只公开几个大数据,不公开具体收入和支出项目,在具体问题上遮遮掩掩,使人如雾里看花;二是公开的内容不全面,表面上“公平、公正、公开”,实际上暗箱操作,比如工程招投标、职称评聘、干部提拔、公务员考试录用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事后公开多,事前、事中公开少。
3、重临时应付,轻长期坚持。
一是平时不认真公开,上级来检查时就大忙一阵,过后一年半载不见翻新;二是公开资料管理不够规范,未装订成册、立卷归档,对政务公开的内容无据可查,从而失去了应有的监督制约功能。
4、公开形式单一,达不到应有的监督效果。
政务公开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政务公开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问题
1、政务公开内容不全面。
政府部门在公开政务信息时,缺乏全面性,没有把政府的决策、规划、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全面公开,导致公众无法全面了解政府工作。
2、公开信息不及时。
政府部门在公开政务信息时,缺乏及时性,政府的决策、规划、政
策等信息发布时间跟不上实际,导致公众无法及时了解政府工作。
3、公开信息不准确。
政府部门在公开政务信息时,缺乏准确性,政府的决策、规划、政
策等信息发布不够准确,导致公众无法准确了解政府工作。
二、整改措施
1、加强政务公开内容的全面性。
政府部门应该把政府的决策、规划、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全面公开,使公众能够全面了解政府工作。
2、提高政务公开信息的及时性。
政府部门应该及时公布政府的决策、规划、政策等信息,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政府工作。
3、保证政务公开信息的准确性。
政府部门应该准确公布政府的决策、规划、政策等信息,使公众能够准确了解政府工作。
4、加强政务公开的宣传推广。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政务公开的宣传推广力度,让公众能够
更加了解政府工作,更加参与政府工作,更加参与政府决策。
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内容摘要】政务公开作为一项预防、抑制腐败,保障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制度,是和谐社会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地各部门在政务公开工作还存在种种问题,总体情况离民主、公开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
本文围绕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了广泛调研,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从加强宣传、完善制度、严格考核奖惩等方面,对进一步加强党务公开工作进行研究。
【关键词】政务公开工作机制监督管理责任追究政务公开作为现代民主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对于预防、抑制腐败,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推进依法行政和民主政治建设,增强办事透明度,促进政府转变作风、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有着重要作用。
从近年推行政务公开的情况来看,政务公开虽然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广大民众对民主日益迫切的愿望产生矛盾。
现从当前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就如何加强政务公开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当前政务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政务公开不及时按政务公开制度的要求,常年性工作每季度公开一次;阶段性工作在完成后半个月内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重要事项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涉及财务方面的事项至少每半年公布一次。
但是有些单位政务公开栏内的公开内容却长时间得不到更新。
公开不及时、不经常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政务公开重点不突出把干部群众最关心、最想了解的事项公开出来,是政务公开的最基本要求,但有些部门的公开栏却“王顾左右而言他”,把公开栏设计得花里花俏,以“政策法规”、“办事程序”、“行为规范”支撑门面,实际内容不但少,而且还是无关痛痒的问题,对于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却遮遮掩掩,轻描淡写,甚至有的公开栏只公开成绩不公开存在问题,成为有关部门的“政绩栏”。
(三)政务公开内容不具体政务公开的目的意义在于让干部群众了解政务,提高参政议政、当家做主的意识,对政务活动进行有效监督。
当前政务和村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政务和村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提要:让权力摆脱“暗箱操作”,实现“阳光工程”是新时期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机制。
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从讲政治高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健全规章制度,狠抓民主监督,大力推进政务、村务公开工作,确保权利运行受到公开监督和制约,促进了党风政风好转,有效遏制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但是,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相比,当前的政务和村务公开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本文将对此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存在问题1、“冷热不均”,政务、村务公开工作进展不平衡。
一是“两头热中间冷”,上级党委、政府开展公开工作的热情较高,工作部署得也比较多,基层干部群众对政务和村务公开的呼声也比较高,但市属的一些单位、部门、村对开展政务、村务公开认识不足,行动不快。
从有关部门在我市的调查情况看,全市112个乡镇、市直单位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比较好的57个,占50.9%,中的45个,占40.2%,差的10个,占8.9%;全市447个村,村务公开做得比较好的有157个,占35.1%,中的237个,占53%,差的有53个,占11.9%。
二是“温差较大”。
各个单位、部门、村之间受主要领导的思想认识、单位的经济条件以及负责公开具体工作的人员素质的影响,有的单位搞的好,有的则不尽人意。
三是“时冷时热”。
同一个单位或村在不同阶段开展也不平衡。
工作部署之初干劲十足,公开内容、时间较全面较及时。
但时间一久就松劲了,有的干脆保持原样,让公开栏的纸发黄、变样“独领风骚”。
单位领导重视时连开夜车,第二天栏新、内容新、形式更新,领导没时间过问时,则无人问津。
2、“以点带面”,公开项目“单打一”,没有做到应公开的全面公开。
一些单位或村的公开项目只限于上级规定公开的项目,对群众要求公开但不在规定项目的其他事项不予公开。
有的只公布上级规定的部分项目,代替政务和村务的全面公开。
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一、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1信息公开不及时政务公开是指政府部门依法公开政府信息、政务信息和公共服务信息的一种公开制度。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政府部门在信息公开方面存在不及时的情况。
有些重要信息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公开,导致信息不对称,影响了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参与。
1.2信息公开不全面另外,政府部门在信息公开方面还存在不全面的情况。
有些重要信息被隐瞒或者删除,导致公众无法获取到完整的信息。
这种情况也严重影响了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1.3信息公开不透明一些信息公开方式不透明也是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有些政府部门对信息的公开方式不够透明,不遵循规定的公开程序,缺乏公开透明度,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不满和抱怨。
1.4信息公开不便民信息公开工作还存在不便民的问题。
有些政府信息公开评台不够便捷,难以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不利于公众对政务信息的了解和参与。
二、政务公开工作的改进情况2.1强化信息公开意识针对上述问题,政府部门应加强信息公开意识,认识到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信息公开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信息公开意识,促使他们把信息公开工作作为责任来承担,使得信息公开工作能够得到重视和保障。
2.2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另外,政府部门还需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强化信息公开的程序化、制度化,确保信息能够依法依规及时、全面地公开。
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制度,以及规范的信息公开程序,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和便民性。
2.3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政府部门还需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积极公开政府工作中的重要信息和重要决策,及时公开政府政策、财政预算等重要信息,让公众了解政府工作、监督政府行为。
2.4优化信息公开渠道政府部门还需优化信息公开渠道,建设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公开评台,以满足公众对政府信息获取的需求,使信息公开更具便民性,增强公众参与度。
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内容提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入开展,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设高效廉洁的政府,而政务公开対建设高效廉洁政府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以山西省教育厅为例,对山西省教育厅政务公开的形式原则进行描述,并指出山西省教育厅政务公开的成就与问题,并提出新时代背景下改善山西省教育厅政务公开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政务公开成就与问题方法和对策近几来,山西省教育厅为了深入推进厅机关政务建设,增加公开办事透明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根据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山西省教育厅于2008年3月28日特修订《山西省教育厅政务公开制度》。
一、政务公开的发展历史1988年,河北省藁城市在全国首创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河北省海兴县在学习藁城市经验的基础上,在内容和形式上逐步趋向规范化。
中央纪委专门就藁城市、海兴县的经验发了通报,进行推广,一些省区市纷纷在本地加以推广。
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后,推行政务公开提上了议事日程。
1996年中央纪委明确提出,要实行政务公开制度。
1997年中央纪委再次提出要继续推行政务公开制度。
此后,政务公开逐步进入推广阶段。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对推行政务公开提出了明确要求。
十五大报告指出:“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都要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
”党的十六大明确要求“要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
中央纪委先后多次在全会上对政务公开工作作出部署,并在2000年7月召开的全国乡镇政务公开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对乡镇政务公开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
2000年12月,419游戏频道、419恋爱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在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明确了在乡(镇)推行政务公开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并对县(市)政务公开提出要求。
目前,全国政务公开工作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
当前政务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当前政务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摘要:实行政务信息公开是我国为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而提出的一项重要决策。
深化政务信息公开对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对行政权力监督制约、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和提供高效便民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但就现阶段的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来说,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与人们的期望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以湖南省某市为个案,探讨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政务公开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民;制度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不断地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权力阳光运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逐步实施、政务服务中心发展迅速,服务群众功能不断完善。
各级政府在实施政务信息公开中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但是收到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仍然有很多群众抱怨政府在政务信息方面不够公开透明,甚至怀疑有隐瞒事实的现象存在。
如何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让老百姓真正掌握知情权,关乎政府形象和社会的稳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现阶段意义重大。
本文拟在对湖南省某市政府信息公开情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政务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做些浅显的分析。
一当前政务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来说比较滞后,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政务信息公开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存在不少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新制度与旧观念存在明显的冲突2007年国务院颁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这一行政法规的颁布,使我国政务信息公开实现了制度化;但由于我国长期的封建专制集权制度的影响,即使在新中国诞生后的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内部信息通常是向外保密的,所以,即使在今天,无论是官员还是老百姓,对政务信息公开仍缺乏一定的认识和重视。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些政府官员在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把老百姓看成被管理的对象,把自己看成是统治者、管理者,认为被管理者只有被动接受管理的义务,没有了解政务信息的权利,仍然把工作领域当做自己的“领地”,把自己掌握的信息视为“私有财产”和权力基础,不仅向老百姓隐瞒,还向媒体隐瞒信息。
关于政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关于政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近年来,政务公开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阳光用权、提升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公开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仍存在于少数部门,主要表现为“五多五少”:形式多实质少,结果多过程少,原则多细节少,公众被动接受多、主动申请获得少,“正面”信息多、“负面”信息少。
本文以我县为例,就政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和对策进行探讨。
一、存在问题(一)工作进展不平衡。
一是“两头热,中间冷”。
往往是各县级部门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热情较高,主要领导对公开的形式、内容等多次进行安排部署,干部群众对政务和村务公开的呼声也较高,但少数基层站所、窗口服务单位、镇村对公开认识不足,持观望态度;二是“温差较大”。
各单位、镇村之间受主要领导的思想认识、单位的经济条件以及负责公开具体工作的人员素质的影响,导致政务公开工作发展不均衡。
在县人民政府网政务公开栏目链接到的37个乡镇和部门中,有的部门公开内容详实丰富,部门动态、机构设置、文件发布、行政许可、人事公开、财务公开等内容一应俱全,且有专人实时动态监管,有的部门却只有单位简介,其它栏目都成了盲区,且常年无人更新;三是“时冷时热”。
同一个单位或村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平衡,少数部门在安排政务公开时搞“一阵风”,工作部署之初干劲十足,公开内容较全面,更新较及时,但时间一长就变样了,内容陈旧,无人更新,往往是单位领导重视时连开“夜车”,第二天栏新、内容新、形式更新,领导不过问,则无人问津,甚至有少数单位政务公开栏已沦为小广告张贴栏。
(二)公开内容的深度、广度不够。
一是公开脱离重点,做表面文章。
从县政府门户网站、子网站公开的具体信息看,应重点公开的政务信息存在“三多三少”,即:公开政策法规多,公开涉及资金管理、救助补助的少;公开部门职能、机构设置的多,公开部门履职信息少;公开工作事项多,公开具体措施和效果少。
有的单位在面对反映权力运作的重点内容时设法回避,对干部关心的人事安排问题,搞“暗箱操作”,对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项目建设、集体土地出租、集体资产流向等搞半公开、假公开或只公开总目不公开细目,甚至合并项目公开、转移项目公开,公开内容失真。
当前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当前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发布人:陈宗卫发布时间:2010-10-20 11:16:00 阅读次数:717 次网友跟帖0 条政务公开制度是和谐社会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的和谐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
近年来,各级在政务公开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推动了“高效、廉洁、务实”政府的建立;与此同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务公开工作在各地各部门的开展也不平衡,总体状况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
存在的主要问题(1)重表面内容,轻实质问题。
一是公开的内容不够深,表面事项公开多,深层次的问题公开少。
如在财务上,只公开几个大数据,不公开具体的收入和开支项目;在具体问题上遮遮掩掩,使人如雾里看花。
二是公开的内容不全面,事后公开多,事前、事中公开少。
(2)重临时应付,轻长期坚持。
一是平时不认真公开,上级来检查时就大忙1阵,过后1年半载不见翻新。
二是公开资料管理不够规范,未装订成册,立卷归档,对政务公开的内容无据可查,从而失去了应有的监督制约功能。
(3)重简单公开,轻及时反馈。
一是未建立政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公开后没有及时听取群众意见。
二是认为只要公开就完成了任务,对群众提出的要求没有作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或避重就轻。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观方面,一是群众对政府事务关注度不高,参与意识淡薄,参与层次低。
二是有关部门对政务公开工作认识不足,指导帮助不够。
三是一些基层干部的素质较差,法治意识不强,甚至夹带个人私欲,在推动政务公开工作方面缺乏动力和积极性,甚至持抵触排斥情绪。
客观方面,一是政务公开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对政务公开工作监管薄弱。
二是对违反政务公开制度的人和行为缺乏明确和强有力的责任追究体系。
主要对策(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在强化管理上下功夫。
首先,要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机构。
其次,要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在政务公开工作中的职责,建立严格的责任制。
各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应是政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应负责组织领导辖区和部门切实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当前我国政务公开内容上存在哪些问题及对策(推荐5篇)
当前我国政务公开内容上存在哪些问题及对策(推荐5篇)第一篇:当前我国政务公开内容上存在哪些问题及对策政务公开是现代国家实行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实行政务公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吸收人民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有关事项,强化民主监督。
可以说,没有公开,就无从谈起监督;没有监督,权力就要被滥用,就要腐败。
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
政务公开能确保监督、促进民主、限制权力滥用,保障权利实现的巨大作用。
是否能够贯彻和实施公开的原则,并进一步确立公开机制,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各项工作是否能够顺利推行,各个领域的公正、公平和平等是否能够实现。
政务公开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要确立服务行政的理念,就要提高行政的透明度,建立政务公开制度,使得行政主体的行为处于社会公众的有效监督之下,促使其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腐败。
自开展政务公开工作以来,政务公开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增加了工作透明度,干群之间增加了理解,减少了误会,化解了矛盾,促使“热点不热、难点不难”。
二是改进了作风,提高了公仆意识,增强了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三是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实行政务公开,一方面强化了群众监督和制度约束,另一方面增强了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铺张浪费和吃喝招待明显减少,乱收费现象受到很大遏制。
四是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由于政务公开维护了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基层干部办事按照章法进行,从而使各项工作呈现出健康有序地正常发展。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政务公开具有浓厚的政策性,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政务公开作为加强廉政建设的新举措,一经提出,马上就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地推行,具有浓厚的政策性。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导致实用主义和形式主义盛行,在政务公开的范围、内容和形式等诸方面表现出随意性和零散性,难以成为稳定的机关工作方式延续下去,结果很容易成为走过场的运动。
由于一些领导干部对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不是把它看成基层民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公仆应向主人承担的一项责任与义务,特别是有些人总怕家丑外扬,因而很不主动,很不认真,推一推动一动,应付了事,在时间上往往一再延误,在内容上往往含含糊糊。
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政务公开是阳光行政的应有之举,是政治文明的具体表现,是现代社会政府的责任。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个地区行政效率的高低已成为该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是树立政府机关透明、开放、清廉的良好形象,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部门在政务公开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推动了“高效、廉洁、务实”政府的建立。
与此同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也不平衡,总体状况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
一、存在的问题(一)部分单位和领导对政务公开重视不够。
有的部门单位没有设立政务公开的专门机构,有的部门单位虽然成立了专门机构,但相当一部分单位只是把政务公开工作看作是一项事务性工作、一个阶段性任务,没有从转变政府职能、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并推进这一工作。
有些部门单位没有提出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
(二)部分单位政务公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内容简单、流于形式的现象。
政务公开的内容应既包括行政事务办理的结果又包括政府行为的程序。
但目前政务公开的形式普遍比较单一。
有的单位只是将一些行政程序编印成册供政务信息使用者在现场查阅,或仅在办公场所设立《公开栏》。
有的单位只是公布了机关的工作流程、机构设臵、规划方案、机关工作的制度。
除此,在公开内容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抽象、过时等现象,偏重公布最终结果,而对决策前和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公布较少。
有的单位是采取召开干部职工大会的形式公开,这些既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及时参与政府事务的要求,也不利于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还有一些部门只公开那些不得不公开的、大家都知道的事项,把有可能影响部门利益的事项加以回避,或者只公开一些程序性要求,回避实质性事项。
(三)政务公开手段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要求。
很多公开政务信息大多限于公告栏、公告手册等,运用网站和新闻媒体公布政务信息的比重少,致使群众和企业获得政务信息的渠道不畅,有些已公开的事项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政务公开推进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务公开推进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政务公开既是推进机关法制建设,促进依法行政的基础性要求, 也是建设服务型机关,促进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更是强化外部监督,提升机关政风效能的现实途径。
2008 年5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实施,已经过去了2年多时间,政务公开工作大致推进到何种程度?一、我市政务公开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从我市政务公开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市已经全部开通了政务公开网,且已覆盖到了各县(市、区)及市直各单位,政务公开的平台搭建基本完成。
今年,随着政务公开深化年活动的开展,职权目录、人事录用、财务预决算方面政务公开办也加大了督促力度,并列入了全市效能考核之中,从效果来看,成效比较明显,空栏目、无更新的情况已经基本消失。
但是,政务公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不可忽视,主要体现在:1、信息数量不够,达不到基本要求的单位仍然很多。
从上半年纳入政府信息公开考评二、三类市直单位信息发布情况看,二类单位13个有4个单位平均数不达标,三类单位13个有8个不达标,平均数量几乎占到50%。
2、更新速度不快,信息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
很多单位的政务公开都处于半月一更或一月一更的状态,单月零公开的单位有5个,按照要求,政务信息有效期为三个星期,很多信息在发布时就已经属于过时信息。
3、信息质量不高,避实就虚情况仍然突出。
目前各部门信息大多为“政务动态”、“会议通知”“政策法规”、“办事程序”等方面内容,真正涉及人、财、物、行政执法自由裁量,工程招标等群众普遍关注的重要信息比重少,甚至出现过拿领导讲话来公开的情况。
4、考核制度不健全,工作人员热情不高。
虽然我市出台了一个考核标准,并将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列入到了年终效能考核之中,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考核标准过于粗糙,而且不够规范,没有一个可以套用的模板和量化的标准。
年底就出现过政务公开办要求全部公开2010年财务预算,2天后又要求必须删除的情况。
加上一些单位政务公开工作人员不稳、责权不符,考核、评议、奖惩、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保障工作落实不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务公开是现代国家实行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实行政务公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吸收人民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有关事项,强化民主监督。
可以说,没有公开,就无从谈起监督;没有监督,权力就要被滥用,就要腐败。
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
政务公开能确保监督、促进民主、限制权力滥用,保障权利实现的巨大作用。
是否能够贯彻和实施公开的原则,并进一步确立公开机制,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各项工作是否能够顺利推行,各个领域的公正、公平和平等是否能够实现。
政务公开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要确立服务行政的理念,就要提高行政的透明度,建立政务公开制度,使得行政主体的行为处于社会公众的有效监督之下,促使其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腐败。
自开展政务公开工作以来,政务公开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增加了工作透明度,干群之间增加了理解,减少了误会,化解了矛盾,促使“热点不热、难点不难”。
二是改进了作风,提高了公仆意识,增强了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三是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实行政务公开,一方面强化了群众监督和制度约束,另一方面增强了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铺张浪费和吃喝招待明显减少,乱收费现象受到很大遏制。
四是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由于政务公开维护了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基层干部办事按照章法进行,从而使各项工作呈现出健康有序地正常发展。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政务公开具有浓厚的政策性,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政务公开作为加强廉政建设的新举措,一经提出,马上就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地推行,具有浓厚的政策性。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导致实用主义和形式主义盛行,在政务公开的范围、内容和形式等诸方面表现出随意性和零散性,难以成为稳定的机关工作方式延续下去,结果很容易成为走过场的运动。
由于一些领导干部对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不是把它看成基层民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公仆应向主人承担的一项责任与义务,特别是有些人总怕家丑外扬,因而很不主动,很不认真,推一推动一动,应付了事,在时间上往往一再延误,在内容上往往含含糊糊。
2、政务公开的主体和范围有待拓宽(1)政务公开的主体应该拓宽。
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实行政务公开的过程中,对基层机关的注意力比较多,政务公开的主体主要集中在乡镇级和县市级的政府机关。
目前政务公开出现上述状况的现实原因在于:当前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不满主要集中在基层机关,推行政务公开可以起到一种发泄和疏导的作用。
另一方面,政务公开的主体并不限于各级政府机关,还包括法律、法规或规章明确授权或委托的其他组织甚至个人,但就目前全国各地实行政务公开的主体来看,基本局限在各级政府机关,甚至没有涉及到其他行政主体,更不必说扩展至非行政主体的受委托组织和个人了。
这也是当前政务公开活动的一个误区:——只有政府机关才有资格实行政务公开。
(2)政务公开的范围同样有待拓宽。
当前,政务公开的范围主要局限于群众意见比较大的领域,其他同样涉及重大公共利益但不易为群众所觉察的事务也应是政务公开的范围。
如前所述,有关行政事务的事项,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都是政务公开的范围。
而我们现在离这个目标还差得很远。
从我国目前开展的政务公开活动的范围来看,领域比较集中,主要体现在选拔干部、政府上网、政府采购、警务公开、行政处罚等方面。
尤其是选拔干部、政府上网和政府采购拍卖几乎占了各媒体报道政务公开事例的80%左右,而其中的选拔干部则是当前政务公开活动的焦点,人们常常能在媒体报道中看到中央某国家机关、某省或某市公开选拔厅局级干部或处级干部等方面的报道,据不完全统计,这方面的报道几乎占整个政务公开方面报道的一半。
政务公开之所以集中在这几个领域,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这些领域涉及到人、财、物的权力比较集中的部门,容易滋生腐败,如选拔干部、政府采购等;其次,这些领域关系社会公共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社会治安、行政处罚等。
同时,这些领域也是人民群众反应比较大、意见比较集中的地方。
3、全国缺乏统一规划,各地各部门参差不齐当前我国实行政务公开的空间分布状况可以说是参差不齐。
不仅地区之间参差不齐,而且部门之间也参差不齐。
就部门而言,大力推行政务公开的部门大多集中在群众意见比较多的行业,如公安机关、工商机关、人事部门、财务部门等,
而其他群众意见比较少的部门就几乎不进行什么政务公开了。
从以上三点问题可以看出,很多推行政务公开的机关在很大程度上持消极态度:能不公开的机构或组织就不公开,能不公开的事务就不公开。
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一个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官尊民卑观念在作怪。
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官对民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施恩态度,在官看来,一旦官对民有所行为,民就应该对其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