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1、政府部门及领导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公开内容的表层化。
我市纳入政府信息公开范畴部门共70个,包括50个市直部门、15个乡(镇)、3个办事处、2个开发区。把部门分成市直、乡镇办两部分,把信息分为主动公开信息和依申请公开信息两大部分。市直部门主动公开信息10大类,乡镇办主动公开信息7大类。从这两年公开的情况看,政策法规类信息占30.5%,规划计划类占信息6%,业务管理类信息占11%,动态类信息占16%。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政策法规类信息占全部信息比重近三分之一,由于这类信息在上级网站大部分可以查到,我们把它归类为表层信息,而公众最想知道的本级政府的意图和指导思想类信息仅占6%,公众急需了解的具体实施意见和措施类信息只占11%。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可能与政府和领导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有关。探究思想根源,不外乎“三怕”思想在做怪:一怕麻烦,不想公开;二怕担责,不愿公开;三怕失利,不敢公开。具体体现在:第一、个别部门及领导服务观念淡薄,公开怕麻烦,不想公开。领导者的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年代,习惯于对政府信息的掌控,愿以“父母官”
自居,认为政府信息自然是就由政府掌握就行了,没有必要什么都向外公布。如把这些信息梳理、发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信息公开了,公众知道了,弄不好会引来诸如上访会造成社会不稳定等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及领导会编出各种借口不向公众公开政府信息。2010年7月,某企业职工吕某,到某部门申请政府信息,要求出具书面答复,工作人员只给予口头答而不肯出具书面文书,后经主管部门协调,才出具了书面答复,而书面答复与其之前的口头答复内容不符,据查,此申请与工作人员并无利益关系,仅是服务观念淡薄,怕麻烦所致。第二、部门领导责任意识不强,公开怕担责任,不愿意公开。推行信息公开,部门领导是第一责任人,他不但有责任把信息公布开来,更有责任界定信息的涉密与否,而对信息密级的确定是要参照一定的标准和法律依据的,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泄密。而信息公开要求又是软约束,仅仅是号召,做为部门不公开责任会小些,一旦公开了,反而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这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所以宁可不公开也不愿承担看似不必要的责任。第三、公开了会失去某些优势和利益,不敢公开。政府部门掌握信息,就拥有了信息掌控权,信息优势代表着一定的权利,致使本应公开的政府信息私有化,封闭信息有助于掩饰某些既得利益,由于受利益驱使,致使部门及领导不愿把这些政府信息进行公开。
由于政府部门及领导对政府信息公开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公开的政府信息停在表层阶段,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公开了什么,我也跟着公开什么,公众都知道的,我就拿出来公开它,造成大量信息与上级政府的门户网站重复,这些“不洗脸”的政府信息,没有针对性,失去时效性,不具备指导性,只能是空耗人力、物力和精力。
2、行政部门以涉密为籍口,致使网站公开形式化。
2009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联合发布了第七届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市政府门户网站“数字**”排名第**位,是我省唯一入选前100名的县政府网站。我市门户网站历经数次大型改版升级,影响日益扩大,建立政务公开专栏28个,发布政府信息2613条,公开专栏的点击次数达30多万次,日点击逾千次。看到这组数字,应该很是振兴人心,可留心细查,我们不难发现,涉及与公众相关的扶贫优抚、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粮食直补、小车油补等信息少之又少,网站更多的是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条文。
作为实施政府信息公开的政府门户网站,本应是信息发布的载体,信息服务的平台,信息交互的窗口,信息沟通的桥梁。而现实中政府门户网站仅仅局限于把一些现成的法规、条文从纸上搬到网上,只重视网页宣传的静态功能,对于反映政府部门计划、办法、结果等信息缺少动态反应,信
息内容不全面、更新不及时。我市虽在此项工作中走在前列,但仅能做到每年更新一些动态类的信息2次,不过这些信息少之又少,不是政府各部门没有产生新信息,而是政府部门总是以涉密为由,不把公众特别关注的信息编辑上传,致使网站公开形式化,是走过场,应付检查。2008年我市上传信息2390条,2009年上传2613条,一年中70个部门仅增加223条政府信息,便可窥豹一斑。
3、信息公开管理部门的权威弱势,形成公开功能瓶劲化。
负责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职能部门,本应属行政部门,代表政府行使职能,具有相对的行政权力。而受种种体制的制约,根本达不到这个标准。我市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由政务大厅管理办公室来主抓,在政务大厅加挂政务公开办公室的牌子,两块牌子一个机构。**政务大厅管理办公室属本级承认的正科级事业单位,无执法权,无监督权,只有组织协调的职能。而需要公开政府信息的绝大多数为市政府正科级行政部门,还有“三权”在上的部门。事业单位来协调行政机关的事,心有余而力不足,位卑而职低,根本不可能对信息公开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管。
这种管理体制的不顺畅,监管权威不到位,导致各部门对信息公开的内容自行设定,避实就虚,敷衍了事,表面看门户网站上大量公开了政府信息,深窥网站的内容和程序却
是千篇一律,单向流动,公众只能被动接受,失去政府信息本该有的咨询功能、指导功能和答复功能。实则是行政机关的不做为所致,行政机关不做为就说明监管不得力,监管不得力是因为监管部门没有实质性的监管权,结果就是政府信息公开回避了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回应,造成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交流的瓶颈,导致交流受阻。
4、基层信息服务不贯通,农村获取信息困难化。
我市人口总数***万,其中近60万生活在***个行政村中。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信息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意义重大,农民迫切希望了解方针政策信息、实用技术信息、优良种苗信息、农资供应信息、市场变化信息、畜禽疫病防治信息、气象信息等多种信息。而政府信息在信息需求中占据首位,当前,农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广播电视,这种方式根本满足不了农民对信息的需求,而农民由于受条件、技术与资金的制约,因特网在农村又得不到广泛运用。
农民获到信息困难,源头仍是政府部门对基层服务意识和措施的不到位、不得力、不健全。为了把信息服务深入到农村,早在2008年《条例》颁布之后,我市依托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站,建立了62个政府信息公开网络服务查阅点。到2009年,网络服务查阅点数增至96个,只要是本村村民,就可到信息服务站免费使用因特网进行政府信息的检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