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专题(人教版高三必修)
高三语文山山水水总关情-山水田园诗解读课件
这类诗歌往往对环境超凡脱俗的刻画,表现主人公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抒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寻陆鸿渐不遇 唐·僧皎然 《寻隐者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 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三)淡泊宁静, 志趣高远
答案要点: 平淡质朴 在山青水秀的村庄里,“农人”们一家大小在田地里欢快地忙碌着,他们的笑声在青山间回荡。
总结
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冲淡:冲淡,即冲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鸟鸣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砦》)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山水花鸟的生机。诗人笔下的大自然,无不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回旋着诗人的声音,震荡着诗人的灵魂,因此,大自然已被人格化了。诗人笔下的大自然,就是诗人自己,它反映了诗人冲淡的心情。诗人自己已消融在大自然中了。这种消融,是把主观的情思化入客观的景物中,追求忘我无我的空寂境界,这就是冲淡的极至。不过,冲淡不是幻灭、死寂,而是富于生机的。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
首先,他善于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景物中,借助具体的富有美感的事物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雎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父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渭川田家》
木末芙蓉花,山中花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
1
2
3
作者不仅形象地表现出自然山水的形象美,而且还把它当作抒发情感的手段,既有画意又有诗情。
高中语文 高三一轮复习——山水田园诗 课件(28张PPT)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B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不同意。“数声”好。“数声”动静结合,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 童的悠闲快乐,营造出乡村热闹、轻松、愉悦的氛围。
同意。“一声”好。“一声”以动衬静,突显了环境的寂静清幽, 营造出乡村宁静和谐的氛围。
21
七、链接高考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4-5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 么不同?(6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 ,这几句特别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 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插田歌》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 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23
七、链接高考
【2018年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
高中语文古诗专题复习:山水田园诗 (共61页)
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石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问:第三四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参考:三四句摹写庐山之夜明净幽寂的景色:层峦 叠嶂中,皓月当空,皎洁的清光,把整个大千世界 变成了朗朗白昼;山谷间,泉水淙淙,仿佛为寂静 的人间带来了风雨交加的萧萧秋声。 (手法:动静结合或视听结合)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 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 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 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 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 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葘。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前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试以“漠漠水田飞 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例,说说他画出了怎样的 意境。 答案: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取动态,一取声 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 阴”,状夏木之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 映衬,动静结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开 阔而深邃,画意盎然,境界幽深,表现了诗人隐 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樵夫、渔翁、山客、隐者、
松、竹林、树林、草、各种山中植物、 明月、清风、云雾、霞光、露珠、花草香、 鸟鸣、猿啼等
如何通过意象把握意境?
意象意境诗
要品景物真氛围,化身作者诗中游。
眼耳口鼻手齐用,声形色香加动静。 远近高低正侧面,点面虚实析手法。 活用诗中字与词,双音节词写意境。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问:这首诗是如何写景的?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山水田园诗》
(反衬)。
链接 《过故人庄》(孟浩然)、《山居秋暝》(王维)、《归园田居(其
教材 一)》(陶渊明)
选项
突出特点
标题 往往有“山”“野”“田”“居”等字眼。
溪水、山石、松林、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 意象
歌等。
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②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
情感 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③憎恶黑暗,向往恬淡静 雅的隐逸之乐。④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之情。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山水田园诗》
高考语文
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是指歌咏田 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 诗派,主要诗人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盛唐是我国山水田园 诗的繁荣时期。
选项
突出特点
(1)比喻、工笔;②观察角度高、低、俯、
仰的变化与空间顺序;③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
技法 觉、触觉的运用;④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⑤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以乐景写哀情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山水田园诗 课件 (共29张)
景物描写作用 ①点明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环 境等。 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 ③烘托人物的性格(精神、品质或性格。)和情 感。 ④借景抒情。 ⑤奠定情感基调。 ⑥结构:叙事:线索、承上启下过渡 ⑦以景衬境。以动衬静,以明衬暗,以暖衬冷、
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
平实质朴、不加雕饰 浅显 多用口语、
3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四川卷)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 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 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
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zǎn:赶快。③苫:用草覆 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 分析。(4分) 答: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 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 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 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 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 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7.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反 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
高考语文复习“山水田园诗”笔记整理
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东晋诗人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开创山水诗派,至唐代两者合流,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王维、孟浩然等。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常见的意象是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山水田园诗常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白描与工笔、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表现手法,借景抒情、融情入景、反衬等抒情手法表达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等情感。
教材助解:
3.阅读下列诗歌,完成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尾联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高三专题复习之山水田园诗
末两句,与其说是表现了一 种欣喜,更不如说是诗人内 心苦闷与忧愁的表现。
二、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3、思想情感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如《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三四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 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 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 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 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 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 观成见。
二、山水田园诗的的点
2、常见意境用语
宁静、静谧、纯朴、自然、美好、平和、和谐、 恬静、幽雅、空灵、安逸、安详、清幽、明净、 飘逸、清新、清淡、旷远、雄奇、迷离、孤寂、 凄凉、凄清、萧瑟
画面的共同特征
(1).视觉角度:开阔、优美 (2).听觉角度:宁静 (3).整体感觉:恬淡、闲适、富有生机或农 村气息
二、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3、思想情感
(6)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厚 情谊。 (7).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农村生活的艰 辛以及农民的痛苦。
二、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4、常用技法(主要表现在描写、抒情的方法上) (1)写景的表现手法(或写景角度): 白描(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与工笔(对 事物注重局部细节描写);观察角度高、低、 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光影色彩的 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虚实 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动静结合(以 动衬静、化静为动与化动为静);正衬反衬等
1、“越中山色镜中看”极具韵味,请你作简要赏析。 2、诗的前两句主要写兰溪的景色之美,后两句主要 写的是什么?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 一、1 这是个极其新颖别致的比喻, “镜”比喻溪水,既写了月光的皎洁,又 暗示了兰溪水面的平静,还表现了溪水的 清澈。同时,她还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 象的空间:山披月色,月照溪水,朦胧而 飘渺,这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恬静而淡雅的 画面。
高三总复习山水田园诗 课件(共30张PPT)
类
男人没事瞎想
咏物言志诗
型
咏史怀古诗
女人在家空惆怅 闺情宫怨诗
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田园风光、牧人、 渔夫等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代表 诗人有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 然和杨万里。
(一)看标题
《过故人庄》 《归园田居》 《游西山村》 《山居秋暝》 《野老歌》
标题中含有山、庄、村、居、野等字眼 以及典型的关于风景的描写
高中语文课堂
小结:诗人们写屈原的原因
一、深切的同情——借由对屈原命运的感慨 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懑和不平之感。 二、对屈原命运的感慨——借由屈原坎坷悲 剧的政治生涯表现自己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的愤懑。
谢谢你们,人家 很感动
送别抒怀诗
男人在外面 流浪 山水田园诗
诗
羁旅思乡诗
歌
男人在外面打仗 边塞战争诗
村居书喜 陆游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3.诗中写了诗人村居生活中哪些可喜之事? 请简要分析。(6分)
3.诗中写了诗人村居生活中哪些可喜之事? 请简要分析。(6分)
①春水已生,天气骤暖,雨后新晴;
(2015年四川)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佩,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向?请结合全诗简要分 析。(5分)
①对自然的热爱 ②渴望归隐的情感。
2分
没有结合诗句分析, 要点缺失。
①喜爱自然。诗中有很多景物描写,表现出 对自然地喜爱。 ②渴望归隐。希望摆脱牢笼回归自然。
高中语文 高三一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 指导(课件38张)
2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跟踪检测】
(2016年天津卷)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对生活、人生哲理 托物寓意 的感悟,禅意的寄 托
15
6.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篇目
写了什么
怎样写的 为什么写(情感)
(手法)
歌颂劳动生活,表 借景抒情、
《 乡 村 四 田园景色和 达对劳动人民的赞 比喻、白
月》
劳动场面 美。
描
16
【评价归纳】——【情感主旨】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 关情?黄鹂一两声。
6
【自主学习】——【专题解读】 1. 山水田园诗概念
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 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 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 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赞美大 自然雄奇秀丽,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 平和生活的向往。
篇目
写了什么
《过故人 田园景色和
庄》
生活
怎样写的 为什么写(情感)
(手法)
表达对闲适恬淡的 远近结合、
田园生活的喜爱、 白描、
向往
借景抒情
12
3.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明确任务,小组交流,成果展示
古诗鉴赏复习之山水田园诗(高三).doc
古诗鉴赏复习之山水田园诗(高三)教学目标:(1)了解归纳山水田园诗词的相关常识(2)学会鉴赏山水田园诗词的一般方法教学重难点:掌握鉴赏山水田园诗词的一般方法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山水田园诗相关知识介绍:(1)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山水田园诗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2)主题:%1归隐田园,钟情山水;%1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1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I W J洁品格。
(3)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4)分析重点:景物特征(5)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和衬托的表现手法。
二、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1 .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嗽黄鹏。
”白鹭作为一种飞在水田或沙滩上的鸟,在《积雨耦川庄作》诗中表现为一种安谧清幽的环境。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细雨作为一种意象,主要是用来营造宁静、恬淡环境气氛。
赵师秀《约客》中“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用蛙写农村风光与环境,衬托人的悠闲心情。
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实战演练1庆全庵桃花谢杭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杭得,宋末元初人。
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
问题: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1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虚)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1作者借写隐居之地桃花开放之景,表达了避世山中的孤寂之情。
%1作者希望“花飞莫遣随流水”,曲折表现了隐居绝仕之意。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意境是诗的核心,意境的把握是诗的形象的深层理解和感悟。
中国古典诗词最常用的艺术手法就是通过形象或描写的景物来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水田园诗专题(人教版高三必修)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
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一、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
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
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06全国卷题竹石牧牛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húsù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年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
②野次:郊野。
③棰:鞭子(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答:(1)分为两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副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2)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
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愿意见到的。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意象:春潮、雨、野渡、舟自横;意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感情: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二、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意境是诗的核心,意境的把握是诗的形象的深层理解和感悟。
中国古典诗词最常用的艺术手法就是通过形象或描写的景物来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
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人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感情服务,从而使诗歌产生意境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或恬淡宁谧,或清新淡雅,或明丽绚烂,或雄浑壮丽,从而把握诗歌的感情,或是热爱自然钟情于山水,或是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的情怀,或是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是复返自然后的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情趣等。
阅读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东坡① 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3分)(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5分)答:(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3分)(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2分)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请从景与情的变化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描写的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或村夜萧疏暗淡的气氛转向月光明朗的气氛);情感由孤寂转向愉悦;诗篇易景物的变换暗示作者心情的变化。
“霜草”两句写景,信手拈来,气氛淡雅凄清,给人寂寞萧条之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的孤独寂寞的感情,寓情于景,而非直接抒情。
寂寞的诗人“独出门前望野田”,似乎想凭此排解烦闷,“月明养麦花如雪”,写景转为轻快明丽,诗人的心情肯定也立即欣慰。
全诗前后的写景,色调气氛不同,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人巧妙地借助景物色调的变化,反映出诗人情绪的微妙变化。
转换灵活自如,不着痕迹,朴实无华,浑然天成。
三、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
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
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拨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庆全庵桃花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
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
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①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虚)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②作者借写隐居之地桃花开放之景,表达了避世山中的孤寂之情。
③作者希望“花飞莫遣随流水,”曲折表现了隐居绝仕之意。
(第①点可紧扣诗题来答,第②点可紧扣第二句诗来答,第③点可紧扣最后两句诗及诗后注释来答)四、分析诗歌描写景物的手法山水田园诗一般通过写景来抒情,所以要善于分析诗歌描写景物的方法,才能准确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从而把握诗歌的感情。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要留意作者观察景物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远、近,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具体方法,常见描写手法有侧面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明衬暗、渲染、白描等。
远近高低相结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
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动静结合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
第二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
“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对其它事物的描写,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而且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侧面描写,是指通过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为鲜明突出。
例如自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诗人从触觉、视觉、听觉几个角度,生动传神地写了一场夜雪,全诗写雪,却不见一个雪字。
渲染是指对景物作多方面的浓墨重彩的正面描绘,以突出形象。
例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此诗从形态、声音的?角度对江畔春景进行了非常细微的刻画,辅之以数量词、叠词、拟声词色彩浓丽,声音喧闹,渲染出春意闹的情趣。
白描是指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例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用极其凝练的诗笔,描绘出?一幅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的寒山夜宿图,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没有浓墨重彩的描绘,寥寥几笔,但形象呼之欲出,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句”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现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是如何写景的?分析:诗里写黄鹂近景,白鹭远景,千秋雪远景,万里船近景。
上联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色彩鲜明。
这样,就景物的远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面。
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的广阔。
画面色彩的丰富鲜明,境界的阔大,不仅给人以画面美感,更促人深远的联想。
同时表现了作者开朗坦荡的心境.小结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
山水田园诗在盛唐形成一个诗碑,至于山水田园诗之外的数量更多的写景诗反例显得不很突出了。
古代优秀的山水田园诗,都是佳山胜水的自然美在艺术上的再现,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练习题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此诗的核心字是什么?围绕这个字共写了几幅画面?答:核心字是“归”字(也可说是“羡”)。
围绕“归”字写了五幅画面: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野鸡唤伴侣、蚕儿造窝、农夫絮语。
高三第 11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