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剧团遭遇发展瓶颈 影响文化服务基层
戏曲艺术发展瓶颈以及解决措施
戏曲艺术发展瓶颈以及解决措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并且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做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二十字方针中,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大力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
在农村,戏曲文化艺术可谓是农村文化生活中最为传统、最为流行、最具影响力的戏曲文化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情感之根,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为民、重诺守信、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爱憎分明的传统品德,其深邃丰盈的文化内涵,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得天独厚的根基,是农民和谐生活与幸福指数的重要资源。
当前,随着城乡一体化的逐步推进,这些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新农村民间戏曲艺术的发展面临着种种瓶颈制约,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
一、解决河南新农村民间戏曲艺术发展瓶颈制约问题的必要性河南地方戏曲于明末兴起发展至今,曾出现约68个剧种,戏曲资源之丰富,全国很多省份都难以企及。
它们各有流传区域,形式风格多样,乡土气息浓厚,深受观众喜爱。
然而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西方各种文娱形式的的大量传入,我省民间戏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喜欢地方戏曲的青年人寥寥无几,格调不高的地方戏曲在农村艰难生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为弘扬中华传统艺术,开展地方戏曲丞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除了豫剧、曲剧、越调等大剧种外,河南很多地方戏曲文化传承传承难以为继。
因此,从以上现状来看,河南新农村戏曲文化的建设迫在眉睫。
另外,从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角度来看,研究戏曲文化就是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从文化传承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包括戏曲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基础支撑;从地域的角度看,民间戏剧遍布各地,覆盖面很广,活跃在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大乡镇间,而且在民间生活中扎了根,它与各地历史、、风俗、文化相结合,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浓厚的地方传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从农村的实际情况看,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农村文化建设还是相对滞后,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剧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剧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戏剧文化是新时期群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促进经济和文化共同进步的有效措施,而剧团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戏剧表演质量的高低,其重要性不容小觑。
基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以及思考,就关于当前剧团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管理剧团应实施的对策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分析,以期能为相关文化戏曲剧团人员提供学习借鉴。
关键词:文化戏曲;剧团管理;解决对策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群众戏剧也在与时俱进。
团长是戏曲表演剧团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和领导性人物,对于剧团的管理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剧团管理是剧团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剧团员工,充分利用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剧团表演工作,从而实现剧团高质量表演的工作目的。
新时期,剧团管理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团队的氛围,对剧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1、加强剧团管理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得我国的戏剧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戏剧团的主要任务是演戏,通过组织创作演出,向人民提供精美的精神食粮,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而剧团的任务和目标的完成,离不开科学的组织管理。
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出效益,早已被中外实践所印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树立现代管理观念,积极推进现代管理,在各行各业日渐受到广泛的重视和运用。
然而,现有剧团尤其是国办剧团,由于多种原因,至今仍存不够重视内部管理,管理不够严密、精细,效益不佳等状况,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剧团的改革和发展,应引起我们的切实重视因此,在目前文化体制发生深远变革和日渐走向多元、完善的格局中,尽快通过加强管理和指导,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科学机制,促使剧团的健康发展。
2、当前剧团中存在的问题2.1剧团的演出管理不规范现在,很多剧团为了一己之私,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利益,拒绝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认为自己就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剧团。
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在文化市场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季整改措施
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在文化市场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季整改措施篇一:近几年来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发展情况分析近几年来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发展情况分析艺术表演团体是指由文化部门主办或实行行业管理的专门从事表演艺术等活动的文化机构,涵盖了戏曲、话剧、歌舞剧、木偶、皮影等众多艺术门类,是我国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全国各级艺术表演团体大力开展艺术创作和生产,在繁荣演出市场、传播先进文化、开展艺术教育、提升全民素质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艺术表演团体总体发展情况(一)机构人员稳步增长20XX年,全国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6864个,比上年增加725个。
分层级看,中央级16个,省级258个,地市级765个,县级5825个;分类型看,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艺术表演团体2435个,占35.5%,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艺术表演团体4429个,占64.5%;分剧种看,戏曲剧团2451个,占35.7%,是全国最大种类的艺术表演团体。
近年来,全国各级艺术表演团体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
20XX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从业人员22.07万人,比上年增加1.25万人,增长6.0%。
(二)创排和演出条件有所提升近年来,全国各级艺术表演团体加大了对公用房屋、排练场所的建设力度,院团演出硬件设施条件有所改善。
20XX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公用房屋建筑面积465.5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了8.87万平方米,增长1.9%;排练练功用房128.7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18万平方米,增长7.7%。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各地纷纷兴建了一大批功能完善、设施完备的艺术表演场馆,也为艺术院团提供了很好的演出保障。
20XX年,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场馆2112个,比上年减少25个;观众坐席数161.73万个,比上年增长2.8%;演出场馆面积743.5万平方米,增长10.8%。
为进一步方便剧团送戏下乡,开展灵活、多样、方便的文化服务,真正解决艺术表演团体演出难、转点难、搭台难的问题,20XX年,文化部、财政部正式实施了流动舞台车工程。
2024年民营文化产业的困难和措施
2024年民营文化产业的困难和措施
2024年民营文化产业面临的困难有:
1. 资金压力: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造成企业资金链紧张,难以获得足够的投资支持。
2. 创新困难:在快速变化的数字时代,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产品或服务的陈旧化,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3. 人才稀缺:缺乏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限制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
4. 市场壁垒:一些国有文化企业拥有较高的行业垄断地位和政府支持,使得民营企业难以进入市场。
5. 版权侵权:盗版、仿冒等侵权行为屡禁不止,损害了知识产权,削弱了企业的利益和竞争力。
针对上述困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以促进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1. 政策支持:加大对民营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应的减税、贷款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2. 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对文化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3. 加强合作与交流:鼓励民营文化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面对市场竞争,分享资源和经验。
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执法机构,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
5. 搭建平台:政府可以组织文化产业展览、论坛等活动,为民营企业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扩大企业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6. 拓宽资本渠道:鼓励民营文化企业与投资机构、风险投资等进行合作,寻找更多的资金来源,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通过以上的措施,可以改善2024年民营文化产业面临的困难,并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戏曲市场发展瓶颈及措施
戏曲市场发展瓶颈及措施一、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剧团体制和运营机制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当前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举措。
文化部、于2022年7月联合下发《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在同年9月下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列为首要目标,剧团体制改革开始全面实施。
目前剧团的体制改革大体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以集团化的方式整合现有的表演团体,将它们组合成大型的演艺集团;另一种是通过“文企联姻”模式由股份制的民营企业接收;再有就是剧团直接转企改制。
剧团改制重建后直接面向市场,靠市场演出谋求生存发展。
不少剧团改制后纷纷建立了新的艺术产品生产、营销机制,多渠道融资筹资,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当然剧团的体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对每一个剧团来说是机遇也是考验。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戏曲与戏曲剧种发展的市场之路终究是一条必由之路。
作为文化产品,戏曲离不开所属时代的经济环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剧团只有通过市场化的体制改革,逐步成为有市场竞争能力、能创造效益的市场主体,才有可能重新融入人们的文化生活之中。
“虽然艺术传承的任务很重,但是相当一部分戏曲要想发展就必须走向市场,这既有赖于政府支持,也要发挥戏曲从业者自身的创造力,积极开拓市场空间,发挥戏曲的商品活力。
”[4]一直以来很多剧团总是躲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浅吟低唱,离开大众,离开社会主流生活,决不可能有出路,更不会有活路。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剧团体制和运营机制不仅是为生存、找观众,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是按艺术规律行事。
二、市场导向下戏剧内容的主动变革戏曲作为一门艺术,从其产生和发展来看,从来都是市场化的产物,是一种具有一定商品属性的艺术产品。
艺术的商品属性决定它要生存发展就要遵循市场的经济规律,顺应观众的审美需求。
因此,对戏曲演出来说,在走向市场之后重要的是要有符合当代观众审美观念的艺术内容和表现形式。
河南省县级剧团的发展困境与出路探析
河南省县级剧团的发展困境与出路探析县级剧团作为最贴近基层的演出平台与市场,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本应在河南省发展活跃的县级剧团,近年来却面临发展甚至生存困境。
本文从剧团机制、演员、演出内容、政府扶持等方面对河南省县级剧团发展的困境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标签:河南省县级剧团困境出路一、河南省县级剧团的发展现状与困境1.演出地域、观众局限大,市场萎缩县级剧团的演出地区多为农村,观众多为农民,河南省的县级剧团每年的演出大约有180场,但在城市的演出却仅有10场左右。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河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在农村已经不是过去的没有电视机,没有有线电视的落后地区了,现代农民家里像城市居民一样有电视机、电脑等诸多娱乐设备,不再像以前对剧团翘首以盼,剧团的演出对他们来说是可有可无。
并且交通的发展与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城乡差距逐渐缩小,生活习惯也在靠拢,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已经不再喜欢那种热闹吵嚷的氛围,比起剧团更愿意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
现在到农村演出,群众基本是中老年人,无法吸引年轻人的剧团演出其发展必然是缺乏前景的,市场萎缩也是必然。
再加上越来越多推销商品的商业演出向农村市场发展,请来的演员多为梨园春擂主,比起剧团,梨园春擂主在河南人民心中的吸引力更大,这些演出也给县级剧团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2.经费不足,演出内容单一河南省的县级剧团演出以戏曲豫剧为主,且曲目单一,多数剧团的演出离不开《朝阳沟》、《红灯记》、《花木兰》等经典曲目,缺乏新剧。
河南省县级剧团演出经费一般是政府拨款,多数剧团由于经费不足,对于编排新剧力不从心。
近年来随着戏曲的衰退,政府更是不愿为剧团拨更多的演出经费,剧团的演出次数不断下降,演员的演出机会也越来越少,剧团和演员都缺乏编排新曲的动力。
3.青年演员的招收与培养困境首先,青年人多喜爱流行歌曲,歌手逐年增多,而喜爱并学习戏曲的年轻人少之又少。
其次,县级剧团经常下乡演出,十分辛苦,而收入却并不可观,这对于追求物质生活的年轻人来说是十分关键的,即使有戏曲爱好,多数也只是当做兴趣或者副业。
辽宁地区民营剧团的生存现状
特别论坛《戏剧之家》2019年第08期 总第308期辽宁地区民营剧团的生存现状李龙(沈阳工学院辽宁沈抚新城110003)【摘要】近两年,可以说是辽宁地区民营剧团的发展年。
我省民营剧团分别在国内大型戏剧节展露头角,蜚声业内。
这也是辽宁民营剧团“走出去,看世界”的两年。
据统计,辽宁的民营剧团创作的戏剧作品,基本上 以话剧为主。
在省内演出近1500场,获得了省内观众的较高认可,也使得我省民营剧团的发展迈入新时代。
然纵 观我省民营剧团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就这几年发展现状来说,挑战十分严峻。
【关键词】辽宁地区;民营剧团,生存发展现状中图分类号:J89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8-0007-02民营剧团的运营在2010年伊始,辽宁省民营剧团生存发展经历短暂的春天后就一直举步维艰,蹒跚前行。
近两年,除了嗪 儿喽剧社、啥剧社、意外剧社等几个有影响力的剧社依然坚持戏剧创作外,其他剧社已开始尝试转变经营方向,求得生存空间。
其中一部分剧社通过募集社会资金,进 行了网络电视剧、网络电影的拍摄与制作,另一部分剧 社也通过参加综艺节目,扩大自身知名度,暂时远离戏剧舞台。
这些民营剧团屡屡在国内外斩获戏剧节大奖,然回 到辽宁以后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却时有发生。
为求生存,部分本地优秀的民营剧团不得不采取“外出参演得奖,回来热炒保上座”的手段;或将剧目在北上广深等戏剧发展较好的城市首演,热炒口碑后再迂回本地,以“出口转内销”的模式经营。
这种现象一方面有民营剧团商业运作模式的特殊性, 另一方面也凸显了辽宁本土戏剧市场的落后衰败。
首先,本土民营剧团由于资金不足,在创作初期就尽量节省资源成本,以达到利润的最大化而进行可持续性的投资发展。
在辽宁民营剧团中,绝大多数剧团属于入不敷出的“赔钱赚吆喝”形态,偶尔少数剧团可以达到收支平衡。
极少数获得较大利润收益的剧团,也存在 第三方资金支撑、副业贴补、叫座剧目反复公演等情况。
江苏民营戏曲剧团当前发展的现实问题
面发 挥 着 不 可 替 代 的 作 用 。 民 营 戏 曲 剧 团 对 目前 仍 靠 政 府 财 政 拨 款 、 热 衷 于 会 ( ) 、 且 调 演 五 花八 门的评 奖、 称评 定的 专业剧 团来说既是 挑战 , 职 实事 求是 地 说 也 是 威 胁 。 它 们 的 生 存
民 的 生 活 方 式 发 生 了 天 翻 地 覆 的 变 化 。人 民 群 众 在
提 高 物 质 文 活 水 平 的 同 时 , 神 文 化 生 活 亦 有 了 空 前 精 的 丰 富 和 变 化 。 我 国表 演 艺 术 出 现 了 多 元 化 态 势 , 戏
基 金 项 目: 论 文为 国 家“ 1 本 2 1工 程 ” 期“ 术 学理 论 创 新 与 应 用研 究” 目阶段 性 成 果 之 一 。 三 艺 项 作 者 简介 : 国芳 (9 6一 ) 男 , , 苏 常 州人 , 朱 14 , 汉 江 国家 - t 演 , 后 任 江 苏 省 文 化 -术 研 究 院 影视 艺术 研 究部 主 任 , 国 戏 曲 志 ・江 =g 导 先 Z 《中
化 大 省 建 言 献 策 , 者 先 后 两 次 对 江 苏 省 民营 地 方 戏 笔
益 演 出 的 奉 献 精 神 而 敬 佩 动 容 。对 于 这 样 的 大 好 局 面 , 们 建议省 、 各有 关方 面应该继 续放水 养鱼 , 我 市 把
这 个 市 场 做 大 、 强 , 出 品牌 , 成 江 苏 戏 曲大 省 的 做 做 做
团 生 存 情 况 进 行 了 广 泛 交 流 。在 调 研 中 , 们 深 切 地 我
镇关于对辖区内民剧团管理工作的总结_管理工作总结的
镇关于对辖区内民剧团管理工作的总结_管理工作总结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发展也愈发繁荣。
民间剧团作为重要的文化创作力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在文化传承和宣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镇级政府的管理和支持下,民间剧团得到了蓬勃发展,但管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对辖区内民剧团管理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
一、组织管理在辖区内民剧团的组织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组织结构不够完善,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一些民剧团存在着领导团队不够稳定、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使得组织运作不能够高效顺畅地进行。
其次是对人员的培训和团队建设不够重视,导致人才流失和队伍稳定性差。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剧团的发展和创作活力,也影响了整体管理工作的开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加强对组织管理的重视,建立健全的管理团队,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为民剧团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机制保障。
二、经济管理在经济管理方面,一些民剧团存在着财务管理不规范、经费管理不透明等问题。
一些剧团管理人员缺乏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和专业知识,导致了财务管理不规范,甚至发生了经费挪用等行为。
这不仅损害了民剧团的形象和信誉,也影响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和积极性。
一些民剧团的经费来源单一,对外部资金的依赖性较高,这也为经济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需要加强对经济管理的监督和规范,同时加强对民剧团的扶持和资金支持,为民剧团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三、创作管理在创作管理方面,一些民剧团存在着创作内容单一、创作质量不高等问题。
由于受到一些经济和市场的因素的影响,一些民剧团在创作内容上较为保守,创新意识不足,导致了创作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受到一定的制约。
由于对创作人员的激励和保护措施不够,使得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和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
民间剧团的演出市场相对狭窄,创作的推广和演出难度较大,需要更多的政府支持和市场化运作。
莆仙戏民营剧团生存现状的问题与思考
莆仙戏民营剧团生存现状的问题与思考作者:席雯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06期莆仙戏是在古代“百戏”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古老剧种,在当代依旧保持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风貌。
2015年笔者有幸到福建对莆仙戏的生存状况进行考察,主要采取了田野调查、开座谈会、查询文献、网络搜索这四种考察方式,下面是此行的成果总结。
调查表明,莆仙戏民营剧团存在着以下问题:一、市场供大于求,演出水平下降,演职人员缺乏(一)剧团演戏为了经济利益,演员为了养家糊口,很少有人因为热爱艺术才从事莆仙戏工作,因此在表演上敷衍了事。
莆仙戏精巧繁复的程式,需要三年科班才可成,而目前快餐式的演员培养模式,演员只培训一个星期就可以上台,连一点皮毛都没学到。
(二)市场竞争激烈、报酬低,剧团追求利益最大化。
剧团整日都在下乡奔波,根本没时间打磨作品。
“竞争压力太大,一些水准高的班社都有很大亏损,我们团去年投了100万亏损了60万”①,新芳草剧团冯团长说道。
在表演中加入舞蹈、武术、流行歌曲、大屏特效等元素既受观众欢迎又简单高效,用心打磨的作品倒没有生存空间。
据统计,莆田市的100多家民营剧团截止2010年有80%出现亏损,大量从业人员改行或准备改行。
(三)民间剧团的酬神戏观众很少,碰见恶劣天气甚至没有观众。
莆仙戏旦角演员程秋金说:“乡下好多戏是演给菩萨看的,演员们觉得反正没有人看,演好演不好都无所谓,所以身上没动作,脸上没表情。
”②这种酬神戏的民俗意义大于它的艺术价值,也是造成演出水准不高的原因。
(四)虽然新团不断,但演职人员始终缺乏。
常年下乡的演出十分辛苦,演员的食宿简陋,很多年轻人不堪忍受,有的下海经商,有的出国务工,有的随意跳槽,乱作一团。
戏曲人才青黄不接,剧团常为争夺演员而纠纷不断。
二、市场竞争无序,黑心商家牟取暴利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看得起戏,民营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大大超过了市场需求。
一些团体以“XX大剧院”之名为噱头拉高身价,实则滥竽充数,抢占了优秀剧团的市场。
戏曲社团存在的问题
戏曲社团存在的问题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缺口:由于对传统戏曲的学习和传承要求较高,现代社会对戏曲的需求并不像过去
那样旺盛。
这导致戏曲社团中专业人才的数量相对稀缺,缺乏新一代的优秀演员和技术人员。
2.经济压力:戏曲表演需要大量的投入,包括舞台、道具、服装、演员薪酬等成本。
然而,
由于观众群体的萎缩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戏曲社团往往面临财务困难,难以维持正常运营和发展。
3.缺乏创新与吸引力:戏曲表演形式相对古老,很多潜在观众可能认为其内容和形式过于
陈旧。
戏曲社团需要面对如何将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审美趋势相结合,创新演出内容和形式,提升观众的兴趣和参与度。
4.传承问题:由于年龄和身体条件限制,老一辈的戏曲艺术家在退休或离世后,其独特的
演艺技巧和经验可能面临失传。
而年轻一代的接班人往往不愿意或无法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传统戏曲的艺术技巧和知识,导致传承困难。
5.缺乏社会认可与支持:戏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声誉相对较低,缺乏广泛的社会认可
和支持。
这使得戏曲社团在资源、场地、政策等方面都面临挑战,限制了整个行业的发展空间。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问题,不同的戏曲社团和地区可能会有各自的具体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共同努力,通过培养新人才、推动创新、加强宣传推广等方式,为戏曲社团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
民营话剧团的生存困境及对策
民营话剧团的生存困境及对策作者:黄静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第6期黄静民营话剧团的存在对于丰富人们的娱乐生活,传递社会正确的价值观,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民营话剧团的受众锐减,民营话剧团进入生存困难期。
基于此,本文重点阐述民营话剧团的生存困境及相应的生存对策。
一、民营话剧团面临的生存困境(一)产品内容单一,缺乏竞争优势当前,大多数民营话剧团处于小剧场开发阶段,仅依靠门票收入维持自身运行。
在市场环境下,单一的收入来源已经不能满足民营话剧团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民营话剧团开始开发产品内容,加大影视和文创产品创作力度。
但受到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束缚,民营话剧团创作的作品单一,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缺乏市场竞争优势。
当前,话剧市场在整个演出市场中占有的份额相对较少,又受内容表现方式等因素的限制,受众单一,发展潜力未被充分激发。
因此,及时更新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提升话剧竞争优势,更好地满足当代观众的实际需求,是民营话剧团管理人员需要关注的内容。
(二)受众有限,不利于持续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丰富了人们的娱乐选择,拓宽了人们的文化消费渠道。
由于话剧产业发展较慢,并且具有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对于当代年轻人吸引力有限,受众有限。
传统的高艺术水准的作品尽管能够吸引一定的观众,但话剧要想拓展年轻受众群体具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如何吸引年轻群体,是话剧行业发展需要关注的内容。
民营话剧团普遍面临高质量人才与资金缺乏、演出节目质量下降、传播手段单一、受众面狭窄等困境。
大多数民营话剧团注册资本在10万~20万元,最高的100万元,最低不到1万元,规模小,风险抵御能力弱;演员老龄化严重,年轻演员以跑龙套居多,缺少完善的培训机制,活态传承、人才培养陷入发展瓶颈。
(三)话剧作品的娱乐性较强,缺乏深意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交互传播越来越便利,对各个行业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网络词汇和搞笑段子的出现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调味品。
传统演出行业面临发展瓶颈
传统演出行业面临发展瓶颈传统演出行业面临发展瓶颈传统演出行业发展的局限性主要有五个方面。
1.演出行业生产模式的局限性。
产业化的意义在于规模化和可复制的特点,这两个特征恰恰是传统演艺行业的软肋,传统演艺行业近似于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每一部作品都打着生产单位的明显风格印记。
每场演出也不尽相同。
在演艺行业的服务中,人是主要的产品要素,所以就存在多重的不可控制因素,难以复制和大规模生产。
2.演艺产品是文化精神产品的性质制约了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演艺产品是一种“奢侈”服务,不是人们的生活必须消费品,演艺产品的非必需消费品的特点限制了演出市场的广度,而高价格不仅进一步制约了市场的广度还制约了市场的深度。
3.传统演艺行业的经营方式制约了产业化发展我国演艺行业的经营单位大部分是项目型公司,特别是演出经纪机构更是项目型公司占95%的比例,项目型演出公司和项目型文化公司的基本特点是:(一)公司的营业收入几乎全部依赖项目的一次性收入,不是稳定的现金流收入;(二)公司的人力资源投入有很大的伸缩性,按照项目规模和进展来投入人力;(三)项目风险就是公司的全部运营风险,没有完善的风险“防火墙”;(四)缺乏战略意识;(五)运转资金不足;(六)经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七)经营留有明显的事业单位影响痕迹;(八)经营模式、领域单一;(九)缺乏科学运营管理机制。
以上是传统项目型演出经营者内部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企业的机制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问题。
4.经营成本提高制约传统演出行业获利能力项目型演出公司运营困难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经营成本的大幅提高,这种成本提高已经达到障碍性壁垒程度,造成商业演出的运营只能依靠抬高票价运营的结果,这样的行业运营成本已经对经营者产生了心理障碍,利润已经层层摊薄,演出经营者成为所有成本和所有风险的最终承担者。
(一)基本运营成本提高;基本运营成本是指维持性公司行政开支和项目运营开支。
人力资源开支和办公场所租金是维持性开支的主项,这两项开支都在稳步提高,而演出项目涉及到的演出节目成本、剧场租金、舞台美术、资料印刷、交通费用等等都越来越高。
乡村剧团发展困境问题及建议
乡村剧团发展困境问题及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乡村剧团发展的经验。
咱先说说这乡村剧团的发展困境吧。
首当其冲的就是资金问题,这真是要了命了。
你想啊,排个戏,得有服装道具吧,还得给演员们一些报酬,哪怕是很少的报酬呢。
但是钱从哪来?我就见过我们这边一个乡村剧团,为了省点钱,服装都是东拼西凑的,有的还是几十年前的老物件,看着特别破旧,影响效果啊。
人员也是个大问题。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孩子。
这乡村剧团要找演员就很难。
像我们剧团之前好不容易找了几个年轻人,人家没干多久就走了。
为啥呢?觉得没前途呗,赚不到钱。
我觉得就像河里的水,年轻人都流走了,只剩下些老将在这儿撑着。
还有场地的限制。
很多乡村没有专门的表演场地,有时候就在村子的空地上搭个简易舞台。
这要是遇上天气不好,演出就泡汤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剧团演出,突然下大雨了,那场面,真是乱成一团糟啊。
那咋解决呢?我觉得在资金方面,可以向当地政府申请一些文化扶持资金。
也可以找一些村里出去发了财的人来赞助啊。
像隔壁村子那个剧团,找到了一个在外面开工厂的老乡赞助,情况就改善了不少。
人员问题上,我感觉得跟学校合作。
培养一些孩子们对于戏剧表演的兴趣,从娃娃抓起。
可以定期去学校搞搞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戏剧这门艺术的魅力。
不过这得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是立马就能看到的。
可以再从村里找一些有表演天赋和热情的老人,别嫌他们年纪大,他们可是有很丰富的生活经验,演出来的角色特别有味道。
场地的话,我觉得可以动员村民一起建一个简单的室内表演场地。
大家集资也好,出力也好。
像我们村就有人提出这个想法,但是实行起来也不容易呢。
哦对了还有,要多去周围的村子宣传啊,提高知名度。
人家有啥热闹事儿也能找上咱,这样也能有点收入不是?咱们都在摸索呢,这些建议也有局限性。
比如说找赞助可能会碰很多钉子,但多尝试几条路总是好的,说不定就能找到解决之道啦。
另外在跟学校合作的时候,也得考虑到学校的教学安排等等。
山西沁县漳河剧团的困境及发展创新-戏剧论文-艺术论文
山西沁县漳河剧团的困境及发展创新-戏剧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作为代表上党地域文化特色的沁县漳河剧团,在上党地区尤其是在农村文化阵地占据重要的位置。
然而,由于现代媒体及娱乐文化的冲击,上党梆子演出市场落入低谷,漳河剧团发展陷入困境。
本文试分析剧团发展困境及其原因,提出新时期漳河剧团传承创新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漳河剧团; 简介; 现状; 困境; 发展;作为代表上党地域文化特色的沁县漳河剧团,在上党地区尤其是在农村文化阵地占据重要的位置。
他们扎根于乡村,接轨于时代,多少年来占领着农村戏曲文化大舞台这块阵地,对丰富群众的精神娱乐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漳河剧团简介沁县漳河剧团成立于1946年,期间改为沁县东方红剧团。
1982年冬又恢复为沁县漳河剧团。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漳河剧团在上党大地享有盛誉,在长治市县级剧团中名列前茅,唱腔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上党梆子。
特别是1984年晋东南地区举办的自编自演现代戏汇演中,《远方归人》荣获十三市县24个专业剧团第一名,获得5项大奖,以一旦四生扬名上党。
被地区文化局选送赴省汇演,山西电视台、山西日报、太原日报等都作了报道和评论,全团演出人员受到了时任省委书记李立功的亲切接见。
时隔四年,1988年在山西省振兴上党梆子调演中,《珍珠衫传奇》荣获五项金奖,为此,长治市劳动竞赛委员会为漳河剧团记集体一等功一次,4人记个人一等功,其他演职人员分别记二、三等功。
1988年-1990年被县委政府授予8大红旗单位之一,1989年在全国现代戏年会上《情满深山》获演出超百场奖,并由山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录制成三集电视剧播放,1990年《珍珠衫传奇》获全国第二届戏曲电视剧黄河奖,当年经济收入突破21万元,受到市县两级政府嘉奖,后来的《丑嫂》、《铜板金簪和美金》等也都获奖,为繁荣沁县的文化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跨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传统戏曲受到现代媒体的冲击,演出市场落入低谷,职工收入难以维持生计,未能及时上缴职工社会养老保险金。
浅谈对民间文艺演出团体的管理与扶持
浅谈对民间文艺演出团体的管理与扶持民间文艺演出团体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体现形式,涵盖了舞蹈、音乐、戏曲、曲艺等多种形式。
然而,由于其在管理、运营、宣传等方面存在的困难,民间文艺演出团体的发展和生存面临着许多挑战。
因此,对这些团体进行管理与扶持势在必行。
首先,加强对民间文艺演出团体的管理是重要的。
许多民间文艺演出团体由于管理混乱、资金不足、人才匮乏等原因,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困境。
因此,应该通过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帮助民间文艺演出团体规范运营、规范会计、规范管理,从而更好地服务群众,提升群众的文化艺术水平。
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对民间文艺演出团体的扶持力度。
目前,民间文艺演出团体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资金问题。
政府应该通过财政补贴、文化产业基金、文艺创作基金等途径,为民间文艺演出团体提供资金保障,以促进其艺术创作和演出活动的持续发展。
此外,政府还应该为民间文艺演出团体提供场地、器材和技术支持,为他们开展更加丰富多彩、高品质的演出活动提供保障。
再次,应该优化民间文艺演出团体的宣传机制。
民间文艺演出团体的艺术表演虽然能够吸引到一定的观众,但宣传方式和手段落后,组织者很难把演出推向市场,无法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度和支持。
因此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将其具体可观可感的文化形态,形象形象好、鲜明独特的文艺特色做好整理和宣传,并且与其他相关的文化活动相结合一起进行推广,使得更多的观众可以欣赏到他们的作品。
最后,要建立健全社会组织服务体系。
民间文艺演出团体在管理、运营、宣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得到专业服务机构的支持。
因此,应该建立专门的机构、组织,为民间文艺演出团体提供一系列具有针对性且专业的服务,如艺术创作、演出策划、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综上所述,对于民间文艺演出团体的管理与扶持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只有不断提升其管理、运营、宣传和服务水平,在发挥艺术价值的同时也保证其良性循环、长期可持续的发挥作用,有助于社会和谐及经济快速发展。
浅谈对民间文艺演出团体的管理与扶持
浅谈对民间文艺演出团体的管理与扶持民间文艺演出团体是我国文化艺术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为观众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作品。
在现实中,民间文艺演出团体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管理不规范、资金不足、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
对民间文艺演出团体的管理与扶持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管理与扶持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更好地支持和发展民间文艺演出团体。
一、管理民间文艺演出团体管理是一个组织或团体稳定发展的基础。
对民间文艺演出团体而言,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运作模式能够提高其综合竞争力,提升艺术品质,吸引更多的观众和投资。
那么,如何管理民间文艺演出团体呢?1.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民间文艺演出团体通常是由一群热爱艺术的艺术家组成的,在组织架构方面,应该注重保持团队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要建立起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分工,使每个成员在团体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发挥空间,保持团队的稳定和和谐。
2.规范运作模式民间文艺演出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的艺术活动,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非常重要。
在运作模式上,应建立起严谨的流程和规范的操作程序,规范团体的日常活动,提高工作效率。
还应积极营造团队文化,增强团队凝聚力。
3.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民间文艺演出团体的核心竞争力,应加强人才培养,吸引更多有艺术才华和潜力的人才加入团队。
还要注重团队成员的技能培训和学习,提升整体艺术水平。
4.加强财务管理民间文艺演出团体通常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因此要加强财务管理,实行科学的财务预算和监控,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确保团体的正常运转。
在管理基础上,政府和社会应当加大对民间文艺演出团体的扶持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潜力,促进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1.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政府应当制定出更加有利于民间文艺演出团体发展的政策,鼓励各级文化部门和艺术机构深入开展对民间文艺演出团体的政策扶持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支持。
民营剧团总结汇报
民营剧团总结汇报标题:我国民营剧团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探究一、引言我国的民营剧团在近几十年来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与国有剧团和事业单位剧团相比,民营剧团在吸引观众、策划演出、运营管理等方面具有灵活性和市场竞争力。
但同时,民营剧团也面临着融资难、人才流失、市场需求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
本篇文章将对民营剧团的现状与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二、民营剧团的发展现状1. 数量快速增加:近年来,我国的民营剧团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民营剧团成立的速度更加迅猛。
2. 作品风格多元化:民营剧团在作品类型和风格上展现了较强的创新和多样性。
他们以深受当代观众喜爱的话剧、音乐剧、舞剧等形式,探索多元文化表达方式。
3. 地域特色明显:我国各个地域的民营剧团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各自的文化资源,形成地域特色。
例如,北京的民营剧团多以话剧为主,上海的民营剧团则更注重音乐剧的策划与演出。
三、民营剧团面临的问题1. 融资难题:相对于国有剧团和事业单位剧团,民营剧团在融资方面面临较大的困境。
很多民营剧团仍然依赖依靠演出票房和赞助来维持运作,这给剧团的发展带来了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
2. 人才流失:由于薪资待遇和发展机会的限制,一些优秀的剧团人才选择离开民营剧团,转战国有剧团或海外市场,这给民营剧团的团队建设造成了困扰。
3. 观众市场需求不稳定:与国有剧团相比,民营剧团在吸引观众方面并不稳定。
民营剧团的观众主要来自市场,但市场需求波动大,观众口味多变,这使得民营剧团在策划演出和预测市场变化方面面临较大的挑战。
4. 机制不完善:民营剧团在运营管理上较国有剧团和事业单位剧团存在差距。
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和经验,剧团在组织架构、人事培养、市场营销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四、对策建议1. 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民营剧团的支持力度,通过多种方式提供经济资助和税收优惠,促进剧团的艺术创作和演出发展。
2. 人才培养:剧团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留住优秀人才,为剧团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江苏民营戏曲剧团当前发展的现实问题
江苏民营戏曲剧团当前发展的现实问题朱国芳【期刊名称】《艺术百家》【年(卷),期】2011(000)001【摘要】所谓民营戏曲剧团,顾名思义,就是没有文化编制、不纳入文化主管部门的管理范围、政府财政不予任何补贴,完全自负盈亏的民间职业剧团,也就是农民、市民自发组织的戏班子(俗称"草台班子").民营戏曲剧团适应市场,成为当地文化产业发展中不可小视的力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民营剧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基层民营戏曲剧团面向基层,在丰富城、乡,特别是广大农村居民文化生活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营戏曲剧团对目前仍靠政府财政拨款、且热衷于会(调)演、五花八门的评奖、职称评定的专业剧团来说既是挑战,实事求是地说也是威胁.它们的生存状况及其生存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诉求,是本文所关注与研究的课题,同时希望能引起社会、新闻媒体,特别是文化主管部门的关注与重视.【总页数】6页(P45-50)【作者】朱国芳【作者单位】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892.0【相关文献】1.县级民间剧团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以嵊州市民营越剧团产业化发展为例 [J], 袁秋飞;邢明霞2.从浙江民营剧团看戏曲艺术发展活力 [J], 杨晓浤3.让传统戏曲重新焕发青春活力——记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探索传承与创新发展之路 [J], 高春云;4.杭州民营剧团的生存现状及其发展空间——以“越研会”实验剧团、京江越剧团为主要调研对象 [J], 王良成5.民营戏曲剧团建立长效培训机制的探索与思考——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民营戏曲剧团演员培训为例 [J], 杨晓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 照 培养 剧 团 核 心人 物 的 路 子 ,精 心栽 培 了9 名 学 生 , 结果 一 年
三是创新缺乏 “ 无 序 ”竞 争 。 民营 剧 团 是 文 化 体 制 改 革 中
金 、 自置 设 备 、 自招 人 马 、 自主经 营 、 自负盈 亏 的 剧 团 。受 资
文 化 惠 民 数 百 万 人 次 。据 基 层 文 化 部 门调 查 显 示 , 尽 管 民营 之 内全 被 国有 院团 “ 挖走 ”。 不 少 障 碍 , 特 别 是 剧 团 融 资 难 问题 等 较 为 突 出 。 主 要 问题 出现 的新 生事 物 ,是 一种 新 的办 团模 式 ,没 有 国家 拨款 , 自筹 资 是 发展 环境 “ 公私 ”有 别 。尽 管 国家 早在 2 0 0 9 年 就提 出对 金 、人 才 等 因素制 约 , 民营 剧 团难 以开 展创 新 ,往 往 陷入 无序 竞
有才 情 、有活 力 、接地 气 的文 艺 创作 队伍 是 当务 之 急 ,应 通 过培
以实 施 国 家 精 神 文 明 建 设 “ 五 个 一 工 程 ”奖 和 “ 群星奖 ”
・
群文论坛 ・
大 众 文 艺
民营剧 团遭遇发展瓶
( 嵊 州市文化 馆
民营 剧 团 作 为 农 村 文 化 演 出 市 场 的 主 力 军 , 在 培 育 农 村 其 中 ,资金 投 入 是文 化产 业 发展 的 “ 血脉 ”。 由于缺 乏 信 用担 保
遍 布浙 江 东 部的 宁波 、 台州 和温 州三 市 ,用 戏 曲文化 惠 民达 数万
针 对 上 述 情 况 ,各 级 政 府 及 文 化 部 门应 该 切 实 加 以重 视 ,
人 次 ,但 在文 化 下乡 、戏 曲进 校 园等 政府 采 购项 目上 ,却 与 国有 并 采取 有 效措 施予 以解 决 。 笔者 提 出几 点不 成熟 的意见 ,供 有 关 院团存 在 “ 区别 待遇 ”。无独 有 偶 ,河南 小 皇后 豫剧 团成 立 l 9 年 部 门参 考 。一 是应 该 对 民营剧 团一视 同仁 ,在政 策 覆盖 、艺术 赛 来 ,每 年演 出4 0 0 多场 ,但 每 年只 有 l 4 场 演 出能拿 到 每场 1 万 元 的 事 、剧 目评 奖 、职 称 评审 等 方面 ,不 管 国办 还 是 民营 ,所有 公 共
民营 、国 有文 艺 院团 一视 同仁 ,但在 部分 地 方 ,国有 院 团与 民 营 争状 态 。如 台 州近 仅 三 年 至少 有 2 0 % 的 民营 剧 团在 市 场竞 争 中 被 剧 团 在 占有 文化 资源 、享 受 国家 政策 等方 面 仍不 平等 。如政 府采 淘 汰 ,仅 剩 的8 0 余 家 民 营剧 团 良莠 不 齐 , 演 出 费 用 从2 5 0 0 元 至 购 文化 产 品 是国 家促 进文 化 大发 展大 繁荣 的 重要 途径 ,可是 ,在 1 8 0 0 0 元 不等 ,演 出市 场 混 乱 、竞 争无 序 、 创新 意 识 薄弱 ,营 销 部 分地 方 民营 剧 团参 与政 府采 购项 目的机 会很 少 。 以创办 于 1 9 8 8 手 段还 停 留在 “ 靠 关 系 、靠 熟人 ”找 市场 的层 面上 ,剧 团 间甚 至 年 的 嵊 州群 艺 越 剧 团为 例 ,该 民间 剧 团每 年演 出近 3 0 0 天 ,足迹 也 会 出现相 互扯 皮现 象 。
补 贴 ,与 国有 院 团每年 有 1 0 0 多场 演 出机会 、每场 享 受补 贴 1 . 5 万 文 化政 策 都应 该共 享 。二 是着 重 扶持 艺术 水 平较 高 的 民营剧 团 , 元 相去 甚远 。 创 演新 剧 目,激励 民营剧 团 的发 展和 繁 荣 。三是 成立 专 业 技术 培
有:
一
《 江 姐》 ,就 曾卖房 “ 砸 钱 ”搞 创作 。同 时 ,受 身份缺 失 等 因素 影 响 , 民营剧 团 往往 很难 招 来 “ 好苗 子 ” ,即 使招 来 了也 “ 留不
如 浙 江 绍 兴 嵊 州 市 是 我 国第 二 大 剧 种 越 剧 的诞 生 地 , 目前 拥 住 ” 。如 上海 首 家 民营越 剧 剧 团— — 上海 萧 雅文 化 艺术 有 限公 司
文 化 市 场 、 服 务 基 层 人 民群 众 、发 展 文 化 产 业 上 功 不 可 没 。
体 系 , 当前 民营 剧 团融资 仍 很 困难 ,基 本无 法通 过 演 出剧 目、知
如 浙 江 地 区 , 作 为 民 营 剧 团 发 展 最 为 繁 盛 的 省 份 之 ~ , 目前 识 产权 等 自身优 势进 行融 资 ,发 展 资金 主要 靠 带头 人 自己掏腰 包 共有 民间职业 剧团4 8 9 家 ,约 占 全 国 总数 的 8 % ,全 年 为 基 层 或 找其 他途 径 赚钱 贴 补 。如 芜湖 县春 燕黄 梅 戏剧 团为筹 划现 代 戏 农 村演 出约 l 3 万场 ,观众 人数达 1 . 5 亿 人 次 ,营 业 额 约 3 . 8 8 亿 元 。在 浙 江 农 村 演 出 市 场 上 , 民营 剧 团 的 占有 率 达 9 0 %。 有 民营剧 团1 2 0 多 个 ,从 业 人 员 4 5 0 0 余 人 ,年 演 出 3 万多场 , 剧 团 是 文 化 服 务 基 层 的 重 要 力 量 , 但 民营 剧 团 成 长 仍 然 存 在
二是后天成长 “ 人 财 ”两 缺 。 众 多 民 营 剧 团 负 责 人坦 承 : “ 资金 紧 张 、人才 难 留 ,是摆 在 民营 剧 团面 前 的 两 道坎 ’。 ” 训 机构 ,规 范 艺术 表演 、音 乐伴 奏和 演 出 的规 范和 严肃 性 ,集 中 培i J i l 民营剧 团的 主要演 员 、演奏 员 以及 管理 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