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达作品鉴赏——杨达(七十二岁)养生自学油画作品选载

合集下载

关于徐邦达的介绍

关于徐邦达的介绍

关于徐邦达的介绍徐邦达,字孚尹,号李庵,又号心远生、蠖叟,祖籍浙江海宁,1911年生于上海。

家中富收藏,幼年即接触大量古今字画。

十四岁开始习画,从苏州老画师李涛(醉石)学习绘画,从赵时棢(叔孺)学习古书画鉴定知识。

稍后,又入当时海上著名书法画家、鉴赏家吴湖帆先生之门,书画与鉴赏能力日进,年不及三十,即以擅鉴古书画闻名于江南。

一九三七年协助上海市博物馆办理“上海市文献展览”中的古书画征集、检选、陈列之工作,受叶恭绰先生之托撰写《古书画提要目录》。

1946年入中华美术会,任上海市分会理事,同时受聘为重建上海市美术馆的筹委会顾问。

一九四九年,被骋为上海市文管会顾问。

1950年,经国家文物局郑振铎局长推荐,调至文物局文物处工作。

1953年后,转至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书画鉴定研究工作至今。

现任故宫研究室研究员,中央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学会名誉理事。

长於中国美术史及古代书画鉴定,兼擅山水画、书法。

几十年来,徐邦达先生饱览清宫所藏历代书画珍品及国内外公私收藏不可胜计。

1978年起,受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之邀,与启功、谢稚柳、刘九庵等先生组成全国书画巡回鉴定专家组,甄别、评骘国内各省、市、自治区文博单位所藏历代书画作品,历时八年,成《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多卷,为我国古书画研究和博物馆建设事业做出杰出贡献。

80年代以后,多次出访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考察海外流失中国书画并与国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取得多项学术成果。

著有:《古书画鉴定概况》、《古书画伪讹考辨》、《古书画过眼要录》、《历代书画家传记考辨》、《中国绘画史图录》、《重编清宫旧藏书画目》、《改编历代流传绘画年表》、《古书画伪讹考辨续编》等。

曾于1981年赴澳大利亚、1985年赴美国讲学。

解放前夕,原故宫藏品95%被押运台湾,而一部分古书画卷册,则被溥仪带到东北,后又散落民间。

为了尽快丰富故宫博物院绘画馆的收藏,徐邦达经常往返于外地与北京琉璃厂之间,广泛征集,悉心查访,短短几年时间,便收集到无数件古书画珍品,使故宫绘画馆藏品初具规模。

八年级美术上册静物画有声湘美

八年级美术上册静物画有声湘美
● 静物画“静中有声”,它是画家心灵和情感的交响曲。
第1页/共23页
一个教师的工作台(水彩画) 1989 刘昌明
第2页/共23页
● 《一个教师的工作台》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环境,画中的物品都告诉了你什么?● 其中主体形象是一件牛的模型教具,你怎样理解画家的用意?● 画家仅仅是在画静物吗?
思考·练习
第9页/共23页
学习活动一
以自己喜爱的物品为题材,尝试用不同的构图摆放静物,并用铅笔或钢笔做构图练习。
第10页/共23页
有壶的静物(油画) 1650 苏巴朗(西班牙)
第11页/共23页
有壶的静物(油画) 1650 苏巴朗(西班牙)
第12页/共23页
农家小木桌(水彩画) 现代 朱辉
第18页/共23页
格式蛋糕(油画) 1981 狄鲍德·维恩(美国)
尝试分析这幅画的构图,并画出简单的图示,谈谈这种方式给人什么感受。
思考·练习
第19页/共23页
变换色调来研究不同的色彩关系,是提高表现能力的好办法。
第20页/共23页
静物写生步骤
第21页/共23页
第3页/共23页
熏鱼(油画) 1934 吴作人
静物画常常以生活中平常的物品为题材,表现出对平凡生活的情感态度。 你能用简单的词语表述你对这幅画的感受吗?
第4页/共23页
(油画) 现代 沙耆
静物 |花果
第5页/共23页
静物(油画) 2010 王玉平
画面上的这盏台灯,让你会联想到什么?
用几何图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画面构图的大致趋势,不同的构图给人不同的感受,说说你的感受。
第13页/共23页
画家是怎样表现主题的?提示:花朵桌上移动的影子冷色调的画面和单调的背景

人教版初一语文阅读题专项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初一语文阅读题专项训练及答案

初一语文阅读与答案同情的眼神①多年以前的一个寒夜, 在弗吉尼亚州北部, 一个老人等在渡口准备乘船过河, 寒冷的冬季的霜雪已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

看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

寒冷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和僵硬了。

②突然, 他听到沿着冰冻的羊肠小道上传来了有节奏的由远而近的马蹄声, 怀着焦急的心情, 他打量着几个骑马的人依次从他身边过去了。

待最后一个骑手经过他时, 老人站在雪中僵直得像一尊雕像, 就在将要擦身而过的一瞬间, 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说: “先生, 您能否让一个老人和您乘一匹马共行您知道, 单凭用脚走, 人是很难通过这一段路的。

”③骑者勒住了自己的马, 回答: “确实是这样, 上来吧!”看见老人根本无法移动他那冻得半僵的身体, 骑手跳下马来帮助老人上了马, 骑手不仅把老人驮过河, 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 那里有数英里远。

④当他们走近一座小而舒适的村舍时, 骑手的好奇心促使他问道: “先生, 我注意到你让其他几个人过去而没有请求帮助, 而当我经过时你却留住我借用我的马, 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 在如此一个寒冷的冬夜, 您却等待在这里并截住最后一个骑手, 如果我拒绝您的要求并把您留在那里,结果会是什么”⑤老人慢慢下了马, 以一种惊奇的目光看着骑手, 回答说: “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 但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 ”老人继续道, “我仔细观察了那几位骑手, 立即便看出他们没有关心我的处境, 这时候就是我求他们帮忙也无济于事。

但是当我仔细一看您的眼睛, 仁慈和同情之状是相当明显的。

我知道, 当时当地, 您的友好态度使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 使我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够得到帮助。

”⑥那些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骑手。

“您的评价把我形容得太伟大了, ”他告诉老人, “可能我以前在从事自己的事情上过于忙碌, 所以我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

”问题:1.第②段中“打量”一词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2.第④段中骑手的“好奇心”是什么?3.第⑤段中老人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是可信的, 因为:____________4.分析第⑤段“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

撑阳伞的女人美术鉴赏英文版

撑阳伞的女人美术鉴赏英文版

撑阳伞的女人美术鉴赏英文版Art Appreciation: Woman with a Parasol.Introduction."Woman with a Parasol" is a masterpiece of Impressionism, painted by the French artist Claude Monet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This painting, which captures a woman standing on a city street under a parasol, is notjust a simple portrayal of a daily scene but a profound exploration of light, color, and form. It embodies the essence of Impressionism, a movement that revolutionizedart by emphasizing the immediacy of visual perception and the play of light on surfaces.The Subject Matter.At first glance, the subject of "Woman with a Parasol" seems mundane a woman in a dress, walking down a busy street, shielded from the sun by a parasol. However,Monet's masterful treatment transforms this ordinary scene into a vibrant and captivating composition. The woman, her parasol, and the surrounding urban landscape merge into a harmonious whole, each element complementing the other.The Technique.Monet's technique in this painting is truly remarkable. He employed a loose and brushy style, applying paint in short, quick strokes that allowed the underlying layers to show through. This technique, known as "en plein air" painting, was a hallmark of Impressionism. By working directly outdoors, Monet was able to capture the fleeting effects of light and atmosphere, the way they dance and shift as the sun moves and the clouds scatter.The colors in "Woman with a Parasol" are particularly noteworthy. Monet used a palette rich in blues, greens, and yellows, creating a sense of warmth and vibrancy. The parasol, painted in a vibrant yellow, stands out against the cooler tones of the woman's dress and the surrounding buildings. This contrast not only draws the viewer's eyebut also enhances the sense of sunlight and shadow playing across the scene.The Impact.The impact of "Woman with a Parasol" on the art world cannot be overstated. It was one of the first paintings to embody the principles of Impressionism, a movement that would go on to influence generations of artists. Monet's ability to capture the essence of a moment, the way light interacts with form and color, set a new standard for art. His paintings were not just representations of reality but expressions of pure visual sensation.Conclusion."Woman with a Parasol" is not just a painting; it's a testament to Claude Monet's mastery of his craft and a pivotal moment in the history of art. It represents the fusion of form and content, technique and vision, that defines Impressionism. This painting continues to inspire and captivate, more than a century after it was created,证明了艺术的永恒魅力和影响力。

关于杨伯达的介绍

关于杨伯达的介绍

关于杨伯达的介绍杨伯达,男,汉族,1927年生于辽宁旅顺,祖籍山东蓬莱。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1个人主要经历1948年华北大学美术系毕业。

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北京大学考古系玉器硕士研究生导师。

早年师从黎冰鸿、王式廓、罗工柳、彦涵习画,后从事中西美术史和博物馆学研究。

1956年调入故宫博物院负责陈列工作,1984年10月-1987年6月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1997年离休。

十余年来专攻艺术文物及美术史。

研究领域较宽,侧重玉器、金银器、玻璃器、珐琅器、清代院画等专项研究。

在雕刻、清代院画、玉器、玻璃器、金银器、珐琅器及鼻烟壶等诸多方面都有著述。

曾主持参与金玉珠宝大佛、不空羂索观音、翡翠《蓬莱仙境》以及珍贵宝玉石的鉴定评估。

1980年之后,曾赴前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古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香港以及台湾访问考察或出席国际会议及国际学术讨论会。

近几年根据需要将研究重点转至古代玉器、玉文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了文集《古玉考》,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玉器》及《中国玉器全集》。

现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近期课题为《清代工艺美术史》、《中国玉文化史》(与美国屈志仁先生合作),并主编《中国金银器、玻璃器、珐琅器全集》(共6册)、《中国玉器全集补遗》(共6册)。

现任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北京大学考古系玉器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玉器研究会会长、中国宝玉石协会顾问、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荣誉顾问、香港徐氏艺术馆顾问、新加坡收藏家学会海外高级顾问、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前中华文物馆客卿顾问、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会员、玻璃委员会会员。

2现在职务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宝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特邀嘉宾。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大师杨之光五十八幅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大师杨之光五十八幅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大师杨之光五十八幅经典绘画作品赏析伟大的历程,壮丽的画卷,值此庆祝之际,本人精心为广大朋友挑选杨之光经典绘画作品。

对于今天的欣赏者来说,新中国经典主题绘画创作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提炼出视觉化的时代精神,触动人们的思想,引导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旋律,而新中国经典主题绘画就像是时代的乐谱,通过严谨的创作、精湛的艺术表达和饱满的创作热情,使时代精神成为经典作品,让民族精神和文化精髓在传播和继承的过程中发扬光大。

——题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百年风雨,砥砺前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追忆峥嵘岁月,缅怀先辈风范,一幕幕如在眼前,令中华儿女倍感震撼和骄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由于处于半封闭的状态,所以这一个时期的中国画创作是在一种相对狭小的空间中进行的。

处于美术的正统地位的是由延安革命美术传统、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新中国模式的现实主义形式。

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色,主要是由这一历史主线规定的。

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时代和革命的要求与艺术自身规律间的矛盾,启蒙需求与救亡主题的相互制约等,都围绕上述主线对美术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现代历史文化和包括革命斗争、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在内的社会运动的种种曲折、变异,都可以在现代美术的山谷中听到回声。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许多已有成就的老画家的艺术更加臻于成熟,一批新人也开始登上画坛。

今天我们来分享著名画家杨之光经典人物绘画作品。

杨之光(1930年10月—2016年5月16日),又名焘甫,男,汉族,1930年10月生于中国上海,广东揭西人。

1949年入广州艺专及南中美院,1950年入苏州美专上海分校中国画科学习,1950年夏考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

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系主任、副院长。

杨照作品集(套装9册)

杨照作品集(套装9册)

那些音符以外的声音
I黑白之间钢琴独奏 曲 Piano Solo
II深沉之奏大提琴曲 Cello
III王者之声小提琴 协奏曲 Violin Concerto
01
IV清朗之 音钢琴协奏 曲 Piano Concerto
02
V澎湃之潮 交响曲 Symphony
03
VI缭绕之 奏小提琴独 奏曲 Violin Solo
X魔鬼之音李斯特的音乐 Music by Liszt
魔性与神性的统一 钢琴演奏的终极挑战 被借用的吉卜赛灵魂 借音乐壮游浪漫圣境 加了注解的贝多芬 爱与信仰的法则 新瓶装旧酒 永恒生命的前奏 要求太高的交响曲
1
写给女儿的情 书
2
自序/成长的不 只是女儿
3 之一 /听你,
说生命中重要 的事
4 之二 /不把你
杨照作品集(套装9册)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历史
政治
世界
人生
权力
音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史记
集套
迷路
司马迁 美国
世界
杨照
社会
钢琴
生命
上帝
精神
英雄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此次收录杨照作品集有以下9部作品:1.《史记的读法:司马迁的历史世界》2.《呼吸:音乐就在我们 的身体里》3.《打造新世界:费城会议与》4.《以平等之名:托克维尔与论美国的民主》5.《寻路青春》6.《想 乐:聆听音符背后的美丽心灵》7.《我想遇见你的人生》8.《迷路的诗》9.《故事照亮未来:通往开放社会的 100个观念》。

大美不言书画自知

大美不言书画自知

生。
五 之 蘑 目 ,五 团 的 要 子 五 斟 是 子 队 主
策划人 。起初 涉猎甚 广 , 法 、 笔 、 鸟 、 书 工 花 篆刻 、 山水 无一 不能 。 剖之作 精妙 有加 。 所 由于 久居 苍 洱 . 为点 苍 山之雄 浑气 势所 感 悟 , 年来 更倾心 于山水画创作 。其山水画 近 由董其 昌 、 四王人 手 , 汲取 近代 山水大 家陆 俨少 之风 , 构图 奇妙险峻 。 但不 失稳健 笔
银苍玉洱之 间书画之风甚为浓 厚, 家藏家 辈出 , 书
他们隐逸 苍洱 , 避之世 俗 . 心书画 , 自然 之灵 糟 悟
秀 , 畅神 之 佳 作 给 人 以 美 之 享 受 。 近 年 来 在 云 南 写
书画届甚为活跃 的“ 点苍五子” 即是如此 。 “ 点苍 五子”是大理五位酷爱中国画艺术的青
大理 自古及今 儒释兴盛 , 风淳朴 . 文 文人雅士
云集于斯 。大理 国时的张 胜温 即留下 了《 梵像 图 卷》 大理名僧 妙光和尚题跋 日: 大理国描工张胜 . “ 温 …一 实如神慕张 吴之遗 风, 怜武 氏之 美迹 者耳 ” 及至明清更有赵 藩 、 周钟岳之辈 文采飞扬 , 其书 法 艺术流传甚广。有着这样的文化传承 , 时至今日的
墨 润 泽 , 披 麻 皴 为 主 , 复 皴 擦 . 现 出 山 以 反 表
当. 色彩 明艳, 用笔繁筛适中 。构思精妙 , 意 趣盎 然。他的山水画 , 层次分明 , 以书如 画,
笔法洗练 。 陡崖峭壁 , 将 淙淙溪流 , 以一种 新
的 笔墨结构表 现得淋漓 尽致 正如寇铭 勋 先 生评价其书 画为 : 寄情和 简约之气 于笔 “ 外. 寓淡泊 自适之 心于 幅中。 ”
现出山水画那种苍茫。

独特的视角——杨参军先生的油画艺术

独特的视角——杨参军先生的油画艺术

独特的视角——杨参军先生的油画艺术作者:陈莉来源:《美术界》 2012年第9期一、具象表现在油画中的运用在我所看到的很多艺术门类的作品中最具表现力的应该是油画了,以独具的表现力和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表达其画面,从达·芬奇到米开朗基诺、从伦勃朗到德拉克罗瓦,从拉菲尔到凡高等艺术家早以把画绘画分成了很多派别,杨参军先生的画没有梵高的那样狂放,也没有莫奈作品中的光感,只是表现的是一种稳重和成熟,一种用写实色彩堆积的量感。

是自然生活的提炼和研磨时光之后生产的果实。

艺术源于一种心境,是画家心灵境界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这种以棉、麻布为材料的木框上面的艺术,杨参军绘制了他生命的每一个瞬间,画面里每一块笔触都是他心灵的再现。

在艺术门类中最具表现力的油画,独具魅力的技法表达,让这样一个不分国界的视觉艺术沟通了国内外众多专家,是长期以来艺术实践经验的结果,是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表现的一种手段,作品表达着作者长期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有价值的和有责任的美学活动,他写实风格的古典油画作品中透露着淡淡的含蓄,娴熟的技法和熟练的绘画技巧将写实人物表达到了极致,他的思想是积极的,对老家风景和人物描绘表现的写实而生动。

他创造了生活中很难遇见到的完美,在形与体的把握上他娴熟的功底让形体巧妙的结合,潇洒多变的语言抒情画意,他的油画在整体上是色彩与画布经过灵巧的手作用的结果,隐藏着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艺术思想和作者成长的记录。

他的画继承了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画家的明暗的表现手法让画面浑然一体,作品里也透露着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油画中有序和谐的光感,,笔触的运动反映作者创作时期的心境和创作情感,画家在作画时能熟练自如控制笔触动势的情感,笔触的轻、重、缓、急和方向使形象生动。

自由奔放、轻快、灵活的笔触使肖像具有人物的生动,他的画没有荷兰画家维米尔那样珍珠般的细碎和圆润,而在画室的角落里却显得格外宁静与温馨。

二、油画艺术的意象感觉杨参军含蓄的色彩继承了19 世纪油画的风格。

当代画家杨晓阳四十三幅阳刚壮美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当代画家杨晓阳四十三幅阳刚壮美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当代画家杨晓阳四十三幅阳刚壮美经典绘画作品赏析重读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幅幅熟悉的、带有经典意义的作品,欣赏改革开放时期成长起来的艺术新锐们的创作,使我们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文化自信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题记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巨大社会变革,美术如何适应社会进步,满足广大人民的审美需求。

毛泽东同志1942年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服务于人民大众,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论述,才为中国现代美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中央制定的艺术“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推动艺术发展的基本原则。

50年代,为了使包括亿万文盲和半文盲的人民大众享用美术,遵照党中央指示精神,美术界和出版部门经过调查研究,决定大力发展在群众中易于传播的连环画、年画和宣传画艺术。

其中以图为主、辅以文字,既能传播文化知识,又能普及美育的连环画,尤其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50年代中期,李可染、傅抱石、石鲁、赵望云、关山月等艺术名家外出写生,在全国美术界掀起写生热潮,创造了许多反映祖国山河面貌的新作品,促进了中国画的前进步伐。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美术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冲击,美术界开展的关于中国艺术如何走向现代的学术讨论,使大家认识到,西方艺术的现代创新之路值得我们研究,其中某些观念和技巧可以适当借鉴,但它反传统的激进思想和一些违背艺术规律的实践,不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范本,中国现代艺术应该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从现实社会人们审美需求出发,参照国际视野,探求自己的前行之路。

中国艺术家以平和、镇定的心态对待之,关注和吸收其利用新信息媒介丰富艺术创造手段的一些新成果,为我所用。

他们坚信兼重理性和感情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更具有永恒价值。

属于视觉艺术的美术创造,乃依靠形式承载思想感情,刺激人们的视觉和感动人们的心灵,只有创作者运用心、眼、手合作的创造,作品才能有动人肺腑的艺术感染力。

诚恳劝告的画家

诚恳劝告的画家

诚恳劝告的画家听从徐悲鸿劝说的杨之光《矿山新兵》国画1950年,19岁的年轻画家杨之光从上海来北京,拜见已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的徐悲鸿。

杨之光此次北京之行的目的,是要求投考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班。

百忙之中的徐悲鸿接待了这位“出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

他打开杨之光带来的他最新出版的画册,翻阅了他画的那些在台湾写生的山水画后,看出杨之光是个很有天才的年轻人,但需要很好的培养,就先说了几句鼓励的话。

“19岁就能出画册是少见的,画得也不错。

”他接着又说,“不知道你听不听得进我的话?”“当然听得进,您说吧。

”年轻的杨之光真诚地回答。

“那么,我劝你不要投靠研究班,而是投靠中央美术学院一年级,从头学起,打好基础,先学好造形的基本功,怎么样?”杨之光信服地点头说:“我一定遵照您的话去做。

”于是,他听从徐悲鸿的劝说,投考了中央美术学院,从一年级开始学起,画几何形体,画石膏头像,画人体习作……循序渐进地学习。

他的素描成绩很好,每次考试成绩都是满分。

有一次,徐悲鸿来到教室,看学生们画的人体素描习作。

杨之光画的那张人体,头部已经画得很完整,全身也画好了,只有膝盖那一部分没有画,但用线勾了几个方形的框框。

徐悲鸿站在这幅画前看了看,便问徐悲鸿杨之光:“你看,这幅画什么地方画得好?”杨之光想了想,没有敢轻易回答。

他想说头部画得最好,因为他觉得头部画得最完整,可是又觉得不好意思说。

看到杨之光没有回答,徐悲鸿才说:“你这张画上最好的部分是膝盖,虽然它还有画出来,但是,可以画得很好,而你那些已经画好了的部分,却无法画得更好一些了。

”徐悲鸿对杨之光的指导就是这样严格,常常以最高的标准来要求和督促他。

在徐悲鸿的启发和教育之下,加上杨之光的刻苦钻研,很快成为徐悲鸿学生中的佼佼者,后来成为了我国优秀的画家。

那些生活中常见的普通人、劳动者以及文学家、艺术家、舞蹈演员等,在杨之光的笔下都能够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如果没有听从徐悲鸿的劝说,杨之光没有从一年级开始从头学起;如果没有听从徐悲鸿的要求,杨之光没有练好扎实的基本功,那么杨之光是绝对不可能有今后的成就的。

网课-文化之旅答案

网课-文化之旅答案

单选题1.下列哪个短语与“吃”文化无关?A.秀色可餐B.一席之地C.飞黄腾达D.食古不化你的答案: C2.在中国, 丢了工作叫做A.混口饭吃B.养家糊口C.端饭碗D.砸饭碗你的答案: D判断题3.中西方在选择自己文化发展本源诉求的时候是完全相同的。

对错你的答案: 错4.一切以文艺的形式实现价值引领的就是文化。

对错你的答案: 对单选题1.以下哪个不属于京剧艺术的三性?A.虚拟性B.综合性C.真实性D.程式性你的答案: C2.世界上的表演三大艺术体系不包括A.斯氏体系B.梅兰芳体系C.荀学体系D.布氏体系你的答案: C判断题3.京剧是分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

对错你的答案: 错4.全国各省市的不同方言产生了不同的地方戏。

对错你的答案: 对单选题1.《西游记》最伟大的地方在于A.叙述故事的态度和立场是多元化的B.它可以无限阐释C.它是充满讽刺意味的D.思想趣味非常丰富你的答案: B2.《西游记》最重要的特点不包括A.极其活跃的想象力B.充满神奇色彩的人物形象C.思想宗旨的多元性D.贴近生活的亲切你的答案: B判断题3.中国的神话是经过文学化的, 而欧洲的神话是没有经过文学化的。

对错你的答案: 错4.忠实无限生机和想入非非就是对《西游记》最大的忠实。

对错你的答案: 对单选题1.以下哪个不是齐白石的画作?A.不倒翁B.芥子园画谱C.自称D.挖耳图你的答案: B2.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米勒----《晚钟》B.唐云----《他日相呼》C.吴作人-----《长空》D.徐江----《秋风过》你的答案: B判断题3.艺术是最高的养生法。

你的答案: 对4.唐云是海派花鸟画的一个代表人物。

对错你的答案: 对单选题1.“我不是藏家, 我是玩家。

”这句话出自哪位收藏家?A.陆俨少B.王世襄C.李大鸣D.坂田武雄你的答案: B2.新加坡四大收藏家之一是A.袖海楼主B.王一平C.梅洁楼主D.张宗宪你的答案: A判断题3.三槐堂主指的是香港的王良辅。

生活之路光芒四射

生活之路光芒四射
他 的 作 品 先 后 多 次 在 国 内 外 举 办 联 展 、个 展 等 多 种 展 览 活 动 ,并 被 北 京 人 民 大 会 堂 、中 国 画 研 究 院 、炎 黄 艺 术 馆 以 及 阿 根 廷 球 王 梅 西 、 巴 基 斯 坦 总 统 阿 西 夫·阿 里·扎 尔 达 里 、 巴 基 斯 坦 总 理 赛 义 德·优 素 福·拉 扎·吉 拉 尼 等 部 门 及 个 人 收 藏 。
师母郑闻慧评审杨秀坤的新作
《球王梅西》等有份量的作品。因为他是以 健康 和 愉快的心情到现实的革命老区,那里的乡亲那种 朴实热情以及对今天生活的满意度使他受到感染 和教育,他看见他们比 他的父辈生活得愉快,那 些 快乐和谐的情景使他感动。他时时有一种冲动要 把这些新农村的景象介绍给人们,让人们与他一 起 分 享 。他 画 的《我 的 父 老 乡 亲》《秋 天 的 故 事》《春 晓》《天 降 吉 祥 系 列》等 就 是 这 样 产 生 的 。他 每 到 一 个地方,好的场景、好的人物形象、好的 故事情节 , 他大量地收集在他的速写本里。这让他在创作时 就 能 得 心 应 手 ,成 功 的 作 品 也 就 越 来 越 多 。同 时 我 也注意到杨秀坤在中国画传统笔墨方面更见功夫 了 ,他 的 线 条 刚 健 有 力 了 。为 了 突 出 画 面 上 的 主 人 翁,他 省 去了 生 活 中 琐 碎的 细 节 ,不 乱 画 每 一 笔, 都要求使画面更清晰更一目了然。这应该是现代 所 提 倡 的 不 说“废 话 ”的 文 风 。人 们 说“ 看 杨 秀 坤 的 画看得清楚 ,看得明白、也看得很舒服”,其 实这 样 的赞赏是多么重要的艺术评价啊。
Big shot
大家
《慈母手中线》
泥土每日相伴的农村生活已无可奈何地渐行渐远了。当 他们看到秀坤兄的作品的时候,他们会生出一种怎么样 的思想和感情呢?相信秀坤的画,定会触动他们心中最 隐秘部分的一根敏感神经。

杨大鲁:与梵高邂逅 绘彩色人生

杨大鲁:与梵高邂逅  绘彩色人生

杨大鲁:与梵高邂逅绘彩色人生杨大鲁,一个位于中国的画家,他的绘画作品被誉为“绘彩色人生”。

他与梵高的邂逅,让他的绘画之路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让他的人生变得更加高远。

杨大鲁出生在中国的一个艺术世家,从小就被艺术氛围所包围。

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而母亲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杨大鲁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定将其作为终身事业。

他在艺术学院学习绘画,专攻油画。

在杨大鲁的绘画作品中,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色彩的魅力。

他擅长运用饱和度高的颜色,创造出绚丽多彩的画面。

他喜欢在画布上大胆地涂抹色彩,让作品充满活力和动感。

他的绘画作品中,常常出现充满神秘感和浪漫主义情怀的主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上的共鸣。

杨大鲁的绘画作品被人们称为是“绘彩色人生”,因为他的作品仿佛在讲述着色彩斑斓的人生,充满着梦幻和希望。

在杨大鲁的绘画生涯中,他遇到了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梵高。

梵高是一位伟大的后印象派画家,他的绘画风格深受杨大鲁的喜爱。

梵高的作品给了杨大鲁极大的启发,他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梵高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个性和情感,他善于运用色彩和笔触,创造出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杨大鲁深受梵高的影响,开始尝试运用梵高式的笔触和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他发现,这种方式让自己的作品更加丰富和有深度,让自己的创作更加得心应手。

通过与梵高的邂逅,杨大鲁的绘画风格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升。

他开始尝试运用梵高式的笔触和色彩,将这种技法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他发现,这种方式让自己的作品更加有力量和表现力,让自己的绘画创作更加具有独特的魅力。

他的作品开始受到更多人的欢迎和认可,他的名声也逐渐传播开来。

杨大鲁的绘画成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喜欢用画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他相信,艺术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内心深处的美好和温暖。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绘画作品,能够给人们带来一丝希望和力量,让人们在艰难的生活中找到一丝慰藉和宽慰。

杨志成插画艺术中的“杨氏风格”探析

杨志成插画艺术中的“杨氏风格”探析

杨志成插画艺术中的“杨氏风格”探析作者:程凯乐张康夫来源:《艺术评鉴》2019年第24期摘要:杨志成(ED YOUNG),华裔画家,他将现代绘画技巧与西方建筑美学对空间的架构观点恰到好处的结合,把中国绘画写意的意境成功带出,是中西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他著作颇丰,曾三度获得美国图画书最高荣誉凯迪克奖。

这篇文章通过对杨志成的绘画作品《狼婆婆》《七只瞎老鼠》《饥饿山的猫》等多元化的艺术创作手法进行客观系统的分析。

从而指出其对儿童绘本创作所产生的积极意义,以及其在传播中华故事过程中发挥的桥梁作用和积极影响。

关键词:“杨氏风格” 插画艺术语言中西合璧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4-0041-03一、“杨氏风格”的形成背景杨志成,华裔画家。

美好的童年时光和优渥的家庭条件,使杨志成从小便接受艺术的浸染,这对他的绘画艺术创作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影响,十七岁的他在中国完成了基础学业,后移民美国。

他的第一本绘本作品是《自私的老鼠和有关自私的故事》。

从他的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深受到中国民间艺术,尤其是剪纸和偶戏的影响。

十七岁以后的他远赴美国,在美国生活多年。

因此,他对西方艺术有着很深的理解。

距今已过去整整半个世纪,杨志成创作了一百余部作品,杨志成在创造中追求不同风格他的1967年的作品《国王和风筝》,就大胆的采用了文人画中大量留白的手法,来衬托精美,色彩风富的剪纸图像。

在1989年《狼外婆》之后,他自写自画的作品近二十部。

仔细地摸索和分析他的儿童绘本作品我们会发现很多典型的绘本创作技巧和明显的风格特征,我们将其称之为“杨氏风格”。

纵观杨志成的众多儿童绘本作品,在选材方面,他更钟情于东方尤其是中国题材的作品。

例如其代表作品《七只瞎老鼠》和《狼外婆》。

除此之外,《田螺姑娘》《叶限》《促织》《塞翁失马》《美猴王孫悟空》等作品也都是来源于古老的中国神话故事或者寓言故事。

纵观杨志成的生长和生存环境,不难发现杨志成身上流淌着中国古老的精神文明的血脉,他受到书法,太极和国画等东方文化的影响和熏陶。

达青书法家书法

达青书法家书法

达青书法家书法杨达青男著名画家,师从我国著名画家王成喜,杨氏红梅画法的创始人。

中国专家学者协会会员。

自幼酷爱书画同,少负盛名,热衷于书画方面的活动,多次在海外举办各种书画展览。

此外他政治家新开业持大型书画展及公益性书画活动60多次。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达青书法家书法,希望对你有用!杨达青个人简介1951年生于河南农村,自幼酷爱书画同,少负盛名,热衷于书画方面的活动,多次在海外举办各种书画展览。

此外他政治家新开业持大型书画展及公益性书画活动60多次。

杨达青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其事迹曾200多次被海内外媒体报道,他也荣获"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等各类荣誉大奖数百次。

2006年被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大方化人物"。

中国历史博物馆画廊艺委会委员、客座教授,中国书画世术研究会理事,上海海墨画院高级画师,中国书画档案编纂工程委员会委员。

其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书画大赛中获得金奖和一等奖,并被国内3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60多个外国大使馆收藏,被书画界誉为"中原梅花第一支"。

曾编著《大写红海》、《中国书画家作品集》、《书写中华--名家书画展作品集》等书画作品集。

书法中单体动作练习横竖摆和交叉摆我们都讲过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忍受枯燥的动作训练。

很多人是实战派,想练好几招就能实用的。

最近我想到了几个字,通过不断练习这几个字,能够掌握基本的书写动作,同时还不至于过分枯燥。

如果系统的话,大概要至少整个二十四法之类的,要是办班的话,最好是整个七十二法或者密传一百单八字……但是,我目前只想到三个字:吾、州与龙。

“吾”字的练习就是专攻横摆,我们可以把草书的“吾”理解为两个横摆的交错。

最为好玩的地方在于,第一个横摆接第二个横摆的时候是往上走的笔,这吸收了文彬同学的见解,更容易体现力走外缘的原理。

“州”字专门用来练习竖摆,楷书的“州”其实就是三个立刀。

杨玉明作品欣赏

杨玉明作品欣赏

杨玉明作品欣赏
杨玉明
【期刊名称】《中老年保健》
【年(卷),期】2018(0)8
【总页数】1页(P64-64)
【作者】杨玉明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艺术家画院;中国华夏万里行书画家协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西方现代绘画大师雕塑作品欣赏系列之一安详的野兽——马蒂斯雕塑作品欣赏[J], 朱智伟
2.西方现代绘画大师雕塑作品欣赏系列之二朦胧与克制——德加雕塑作品欣赏 [J], 朱智伟
3.谈高校音乐欣赏课中的钢琴作品欣赏——以柴可夫斯基钢琴作品欣赏为例 [J], 梁智源;
4.西方现代绘画大师雕塑作品欣赏系列之四古拙的反叛——马里尼雕塑作品欣赏[J], 朱智伟
5.西方现代绘画大师雕塑作品欣赏系列之三存在与消逝——贾科梅蒂雕塑作品欣赏[J], 朱智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齐白石《达摩祖师像》-1922作达摩祖师站立全身像高清大图赏析

齐白石《达摩祖师像》-1922作达摩祖师站立全身像高清大图赏析

齐白石《达摩祖师像》-1922作达摩祖师站立全身像高清大图赏析《达摩祖师像》,1922年,齐白石,纸本设色,立轴,纵92厘米,横33厘米,私人收藏款识:汉章先生供养。

齐璜谨绘以赠。

时壬戌八月小住保阳。

钤印:木居士、白石翁。

这件齐白石达摩乃是其以好友瑞光和尚为原型所造。

齐白石通常画达摩均坐于蒲团之上,少有直立像,此为创新之作。

达摩面部的刻画,造型夸张,笔墨概括,用色单纯,观者一望便知是老顽童式的诙谐之作,令人难以忘怀。

它的确达到了陈师曾此前劝告他所说的“变通画法,要独创风格”。

民国十一年(1922年)八月初十,齐白石应夏午诒之邀,携夫人宝珠赴保定,住双彩五道庙街七号。

此画即是此间居保定时所作。

1922年前后,对齐白石来说也是颇为辛苦的一段时日,而保定是这段时日的中转站。

齐白石在1920年10月从保定回到湘潭省亲,到了1921年的1月北上京城,5月应夏午诒邀请赴保定,8月从保定回湘潭,9月返回北京,11月再回湘潭。

到了次年即1922年的5月方回到北京,不久又去了保定。

可见保定也是他人生旅途中的休憩之地。

此际作达摩赠送好友,未必不是他本人的心灵写照。

1922年对齐白石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年份。

这一年,他的知己陈师曾携中国画家作品东渡日本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齐白石的画引起画界轰动,并有作品选入巴黎艺术展览会。

这在齐白石的艺术生涯中是一个转折点,从此,他在北京画坛慢慢浮出,声誉渐起。

诚如郎绍君先生所说:齐白石画佛像,有些如观音,是模仿来的,有的受金冬心影响。

但多数为自创。

他的自创形象,不在意是否合乎法相规范,如袈裟如何,发髻如何,手印如何,法器如何等等,不过大致近似就是了。

所以同一个形象,有时题作《达摩》,有时又题作《无量寿佛》。

多数情况下,他的“佛像”都有胡须,深目高鼻,是罗汉而非佛。

这种随意的态度,与重心悟不重修行的禅宗观念也有一定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