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资料解释实验
地震实验报告
地震实验报告地震实验报告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
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害。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震的特点和对建筑物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地震实验。
实验一:地震波传播我们首先进行了地震波传播的实验。
在实验室中,我们利用地震模拟装置产生了一系列地震波。
通过地震仪器,我们记录了不同距离和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幅度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地震波在固体介质中传播速度较快,而在液体介质中传播速度较慢。
同时,地震波的幅度会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这些实验数据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地震的传播机制和地震波的衰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实验二:建筑物抗震性能为了研究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我们设计了一座模型建筑物,并进行了地震模拟实验。
我们使用了不同材料和结构的建筑模型,模拟了不同地震强度下的地震波。
实验结果显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与其结构和材料的选择密切相关。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在地震中表现出较好的抗震能力,而木结构的建筑物则容易受到较大破坏。
此外,增加建筑物的抗震支撑和减震装置可以显著提高其抗震性能。
实验三:地震预警系统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通过监测地震前兆来提前发出警报的技术。
为了验证地震预警系统的可行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中,我们设置了多个地震监测点,通过监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幅度变化来判断地震的发生和强度。
当地震前兆出现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实验结果显示,地震预警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地预警地震的发生,为人们逃生和采取防护措施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结论通过一系列地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地震的特点和对建筑物的影响。
地震波传播的实验结果为我们研究地震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实验结果提示我们在设计和建造建筑物时应注重结构和材料的选择,以提高其抗震能力。
地震预警系统的实验结果表明,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预警和保护。
然而,地震仍然是一种难以预测和控制的自然灾害。
地震模拟小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的破坏。
为了提高人们对地震的认识,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我们进行了一次地震模拟小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地震的成因和传播过程;2. 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3. 掌握地震模拟实验的操作方法。
三、实验原理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应力作用下发生突然破裂,释放出巨大能量,产生地震波的一种地质现象。
地震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其中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
当地震波传播到地面时,会引起地面的震动。
四、实验材料1. 地震模拟仪(含震源、地震波传播通道、接收器等);2. 模拟地震波传播的沙子;3. 模拟地面的木板;4. 量角器、尺子等测量工具。
五、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场地,将沙子铺在木板上,形成模拟地壳;2. 将地震模拟仪放置在沙子中心,作为震源;3. 启动地震模拟仪,模拟地震波传播;4. 观察地震波在沙子中的传播过程,记录沙子表面震动的幅度;5. 使用量角器和尺子测量地震波传播的距离;6.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地震波传播规律。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当启动地震模拟仪后,沙子表面出现明显的震动,模拟地震波传播;2. 观察到地震波在沙子中传播的速度较快,传播过程中沙子表面震动幅度逐渐减小;3. 通过测量,地震波传播的距离与沙子厚度成正比,即沙子越厚,地震波传播距离越远;4. 实验结果表明,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介质的影响,传播速度和幅度都会发生变化。
七、实验结论1.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介质的影响,传播速度和幅度都会发生变化;2. 地震波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有关,介质越硬,传播速度越快;3.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会衰减,传播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4. 通过地震模拟实验,增强了我们对地震的认识,提高了防震减灾意识。
八、实验总结本次地震模拟小实验让我们直观地了解了地震的成因和传播过程,提高了防震减灾意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地震模拟仪的操作方法,为今后进行类似实验奠定了基础。
地震灾害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地震是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它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提高人们对地震灾害的认识,掌握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我们进行了本次地震灾害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包括地震的成因、震级、震中、震源等。
2. 掌握地震发生时的逃生技巧,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 了解地震灾害的次生灾害,如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等,提高应对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地震知识讲座2. 地震模拟实验3. 地震逃生技巧演练4. 地震次生灾害应对演练四、实验过程1. 地震知识讲座首先,我们邀请地震专家进行讲座,向参与者讲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包括地震的成因、震级、震中、震源等。
讲座过程中,专家还结合实际案例,让参与者了解地震灾害的危害。
2. 地震模拟实验在模拟实验环节,我们使用地震模拟仪模拟地震发生的过程。
参与者分组进行实验,模拟地震发生时的场景,包括房屋倒塌、地面裂缝、山体滑坡等。
通过实验,参与者亲身体验地震灾害的威力,提高对地震灾害的认识。
3. 地震逃生技巧演练在地震逃生技巧演练环节,我们教授参与者地震发生时的逃生方法和注意事项。
演练内容包括:如何判断地震发生、如何快速找到安全的避难所、如何自救互救等。
通过演练,参与者掌握了地震发生时的逃生技巧。
4. 地震次生灾害应对演练在地震次生灾害应对演练环节,我们模拟地震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等灾害场景。
参与者分组进行演练,学习如何应对这些次生灾害。
演练内容包括:如何扑灭初期火灾、如何处理水灾、如何应对毒气泄漏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地震知识讲座,参与者对地震的基本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对地震灾害的认识。
2. 地震模拟实验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地震灾害的威力,增强了他们的自救互救意识。
3. 地震逃生技巧演练使参与者掌握了地震发生时的逃生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了他们的逃生能力。
4. 地震次生灾害应对演练使参与者学会了如何应对地震发生后可能出现的次生灾害,提高了他们的应对能力。
地震资料解释实验报告
地震资料解释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序号:学院:一、实验目的:●加强对地震勘探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认识;●了解地测井数据加载方式;●熟悉地震资料解释的流程和方法;●熟悉同相轴的追踪和断层的识别;●了解地震资料解释的成果,掌握地质分析的基本内容。
二、工区概况:该油田所在的区域属典型的内陆性气候;油田所处地表为戈壁滩,地面海拔在290~460m之间,地势相对平坦,总的地势为北高南低的斜坡。
红南9块构造位于红南2号构造西边,整体为一个被近南北走向和近东西走向的两组断层切割所成的低幅度断块圈闭群。
控制红南9块复杂断块构造的是一组近南北走向的四条正断层;断层断面倾角较大,近似直立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又是控制构造演化形成的主力断层。
研究区沉积盖层主要由上侏罗统喀拉扎组及白垩系三十里大墩组、胜金口组、连木沁组四套地层组成,最大沉积厚度达1466m;地面露头与钻井资料揭示,喀拉扎组、三十里大墩组储集层丰富,为凹陷的油气资源和成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次研究的目的层段为属于下白垩统的三十里大墩。
三、Discovery资料解释操作步骤:1.建立工区:启动GeoGraphix Discovery:在桌面上点击GeoGraphixDiscovery图标或选开始 >> 所有程序>> GeoGraphix >> Discovery >> ProjectExplorer. 打开 ProjectExplorer窗口。
如果是第一次启动ProjectExplorer,只有实例工区列出。
输入工区名、确定工区位置:2.地震数据加载:导入井头信息:导入分层数据:用Prizm导入测井曲线:(调整单位、上下限)打开SeisVision:填写侧线起始位置:工区概况:在工区中加载井头和分层数据:对hn9-21井位南北走向侧线进行合成地震记录操作: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到对比识别合成地震记录:5.对比解释:在本实验中,通过横纵测线上对地层的标识之间进行对比,来确定地质构造,进行地质解释。
关于地震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地震的基本原理和地震波的传播特性;2. 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现象;3. 掌握地震波的检测和记录方法。
二、实验原理地震是一种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现象,当能量释放时,会形成地震波。
地震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它们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衰减特性不同。
本实验通过模拟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观察地震波的传播现象。
三、实验器材1. 地震模拟仪;2. 纵波和横波发射器;3. 水槽、沙槽、木槽等不同介质;4. 振动传感器;5. 记录仪;6. 电脑及数据采集软件。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地震模拟仪放置在实验台上;2. 将水槽、沙槽、木槽等不同介质放置在地震模拟仪下方;3. 将振动传感器固定在实验台上,确保其与地震模拟仪平行;4. 打开地震模拟仪,启动纵波发射器,观察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现象;5. 记录地震波在各个介质中的传播时间、振幅和衰减情况;6. 重复步骤4,观察横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现象;7. 将实验数据输入电脑,使用数据采集软件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纵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其中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2. 横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不同,其中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不能传播,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3. 地震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中,振幅和衰减程度不同,这与介质的密度、弹性模量等因素有关;4. 实验结果表明,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与地震灾害的分布和传播规律密切相关。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地震的基本原理和地震波的传播特性;2. 实验结果表明,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振幅和衰减程度不同,这与介质的密度、弹性模量等因素有关;3. 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与地震灾害的分布和传播规律密切相关,为地震预测和防灾减灾提供了理论依据。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确保实验器材安全可靠,防止发生意外事故;2. 操作地震模拟仪时,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振动;3. 实验数据采集过程中,确保传感器与地震模拟仪平行,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4. 实验结束后,及时整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地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熟悉UNIX基础知识;加强对地震勘探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认识;了解地震数据、测井数据加载方式;熟悉地震资料解释的流程和方法和掌握地球物理资料的常规解释方法;熟悉同相轴的追踪和断层的识别;了解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成果。
二.实验内容1.UNIX基础知识与工区建立;2.地震数据加载;3.测井资料加载;4.层位标定与追踪对比;5.解释成图;6.编写解释报告。
三.操作过程及步骤首先,进入Geoframe ,在上面的图标中打开Geoframe 4.0.3选Geoframe 打开该系统。
1.建立一个新工区1、在Project Manager中选Project Management 选Create a new project ,在Create a new project中输入工区名(名字不能以数字开头),密码(密码与工区名一致),验正密码,OK。
在storage setting中点OK。
系统问是否做地震工程延展(Create charisma project extension)选NO,→OK。
2、Edit project parameter中unit/coordinate:①display→set unit→选Metric→OK,set projectont→create出现Create Coordinate System对话框在其中的Projection中选UTM Coordinate system。
Hemisphere选项选Northern Tg。
UTM zone number写50→OK。
②Storage set unit→选Metric→OK,set projection→create,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UTM Coordinate system.选中Hemisphere 中的Northern Tg. UTM zone number 写50→OK。
2.3D地震数据加载1、应用管理对话框中(Application manager)选中用鼠标1键单击seismic 出现seismic对话框,在该目录中用鼠标1键双击IESX(多探测地震综合解释)。
地震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地震波传播特性研究实验目的:1. 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性。
2. 掌握地震波的记录和分析方法。
3. 熟悉地震仪器的使用。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地震实验室实验仪器:地震仪、地震波记录系统、地震波发生器、传感器、信号放大器、计算机等。
实验原理: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主要包括纵波(P波)和横波(S波)。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会携带地震源的信息,通过分析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可以了解地震的成因、震源位置和震级等信息。
实验步骤:一、地震波发生器的安装与调试1. 将地震波发生器安装在实验室内,确保其固定牢固。
2. 调整地震波发生器的频率和振幅,使其符合实验要求。
3. 连接地震波发生器与传感器,确保信号传输稳定。
二、传感器的布置与连接1. 在实验室内布置多个传感器,确保其分布均匀。
2. 将传感器与信号放大器连接,放大地震波信号。
3. 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入地震仪,记录地震波传播过程。
三、地震波记录与分析1. 启动地震仪,记录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纵波和横波信号。
2. 利用地震波记录系统,对地震波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数字化等处理。
3. 分析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速度、振幅、频率等参数,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性。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地震波传播曲线,分析地震波在实验室内传播过程中的速度、振幅、频率等参数。
2. 比较不同传感器的记录结果,分析地震波在实验室内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路径和传播速度。
3. 结合地震学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规律。
实验结果:一、地震波传播速度实验结果显示,地震波在实验室内传播速度约为V=2000m/s,与理论值相符。
二、地震波振幅与频率实验结果显示,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振幅逐渐减弱,频率逐渐降低,符合地震波传播规律。
三、地震波传播路径通过分析不同传感器的记录结果,发现地震波在实验室内传播过程中,传播路径基本呈直线,说明实验室内环境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较小。
地震资料解释实验报告
地震资料解释实验报告
一、前言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地震勘探原理》课程设计是地球物理,应用物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训练环节。
通过本次实验主要训练学生对地震资料进行常规构造解释的实际能力,具体要求为:
1.初步学习、认识与熟悉Discovery软件;
2.初步学会在工作站进行地震工区的建立;
3.初步学会在工作站进行地震资料的加载;
4.初步学会在工作站进行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
5.初步学会在工作站进行地震剖面的解释对比工作;
6. 初步学会绘制等t0构造图;
7. 初步学会进行地震成果的地质分析;
8. 初步学会编写地震资料解释文字报告。
(二)实验内容
为了加强对地震勘探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认识,本实验中,利用Discovery软件,首先建立工区进行地震数据、测井数据的加载和显示,然后进行层位标定、同相轴追踪和断层识别,并绘制出等t0构造图。
(三)实验的主要流程:
1.建立工区→
2.加载测井数据→3导入分层数据→4.加载地震数据→5.建立地震解释工区→6. 导入和井坐标→7.制作单井的人
工合成地震记录→8.标定目的层位→9.追踪、解释目的层位→10.生成工区解释后的图→11.绘制工区目的层等t0构造图
(四)实验成果
1测井曲线图
2.工区平面图
2.sea908井人工合成地震记录
3.追踪、解释目的层位(即sy_t层)
4等时间图
5深度构造图。
关于地震形成的科学小实验
关于地震形成的科学小实验
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地球表面的振动,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
要进行地震形成的科学小实验,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材料准备,需要一块大理石板或木板作为地壳板块,一些小石块或者砂粒作为地表的岩石或土壤,还需要一些小弹簧或橡胶带作为地壳板块之间的构造边界。
2. 模拟地壳板块运动,将地壳板块放在平坦的表面上,然后用手轻轻推动板块,模拟地壳板块的运动。
可以观察到板块之间的摩擦和位移。
3. 构造边界模拟,在地壳板块的接触处使用小弹簧或橡胶带来模拟构造边界,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示地壳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
4. 施加压力,可以用手指轻轻施加压力在地壳板块上,观察板块之间的位移和压力的释放。
5. 观察结果,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地壳板块的运动、位
移和压力释放,模拟地震的发生过程。
通过这个小实验,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地震是如何形成的,
以及地壳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时也可以加深对地震现象的理解,从而更好地预防和减轻地震带来的危害。
关于地震的小实验
关于地震的小实验1.引言在1.1 概述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地震的基本概念和背后的原因。
地震是指地球表面的振动或晃动,通常是由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所引起的现象。
地震是地球上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它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而且也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地震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板块运动。
地球的外部被分为许多大的板块,这些板块在地球的热浮力和地球自转的作用下不断运动着。
当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超过岩石的强度时,就会发生地震。
地震可以发生在板块边界的地震带上,也可以发生在板块内部。
此外,地球的内部也存在着岩浆的上升和大规模岩石运动等现象,这些也可能引发地震。
地震的破坏力十分巨大。
它不仅能够造成建筑物、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损坏,还经常导致山体滑坡、土壤液化、海啸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此外,地震还会破坏人们的居所,使得大量人员失去家园,造成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的重大损失。
因此,了解地震的产生和破坏原理,掌握地震的预测和预防方法,对于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地震现象,我们将进行一项小实验,通过模拟地震的过程和效果,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地震的原理和影响。
这个小实验将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地震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预防地震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相信我们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和应对地震,从而为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作出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以介绍关于地震的小实验为主题,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来阐述地震的定义、原因、影响和破坏,以及地震的重要性、预防和小实验的意义和结果。
具体而言,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概述,简要介绍地震是什么以及它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其次是文章结构,详细说明了本文的整体组织和内容安排,为读者提供了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框架。
地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模拟地震发生的过程,通过实验观察地震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分析地震波的振幅、频率、速度等参数,了解地震波的传播规律,为地震预测和防震减灾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地震是由于地壳内部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突然释放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地壳内部能量传播的方式。
根据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可以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
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本实验主要研究纵波和横波在实验装置中的传播特性。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地震波模拟装置:用于产生地震波,包括地震波发生器、振动台、放大器等;2. 地震波接收器:用于接收地震波,包括加速度计、位移传感器等;3.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地震波数据,包括数据采集卡、计算机等;4. 分析软件:用于分析地震波数据,如MATLAB、Origin等。
四、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装置,确保各部件工作正常;2. 将地震波模拟装置中的地震波发生器设置为特定的振幅和频率,产生地震波;3. 将振动台放置在实验装置的底部,将地震波接收器放置在振动台上;4. 启动数据采集系统,开始采集地震波数据;5. 改变地震波发生器的振幅和频率,重复步骤3-4,采集不同条件下的地震波数据;6. 利用分析软件对采集到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振幅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地震波数据进行振幅分析,发现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幅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分散,导致振幅减小。
同时,振幅与地震波传播距离成正比,即传播距离越远,振幅越小。
2. 频率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地震波数据进行频率分析,发现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频率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分散,导致频率降低。
同时,频率与地震波传播速度成反比,即传播速度越快,频率越高。
3. 速度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地震波数据进行速度分析,发现地震波在固体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
地震资料解释实习报告(SMT软件学习)
本科生实习报告实验类型生产实习题目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实习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专业名称勘查技术与工程学生姓名00000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唐湘蓉、吴朝容、李晶、林凯、李勇、林春实习地点成都理工大学实验成绩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一、实习目的进行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实习的目的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通过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实习可以让我们学会SMT软件的基本操作步骤,能够对数据进行基本处理;其次,通过解释过程中的处理方法结合得到的结果,我们可以更加形象的理解每个处理过程的含义;最后,结合所学的专业课知识与SMT软件的处理解释,对地震资料解释的内在含义有更深入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二、实习要求及安排地震资料解释实习主要是要求学生熟悉并掌握SMT软件的基本使用,完成某实际三维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主要完成地震、井等数据的显示和分析、合成地震记录制作过程和成果展示、层位和断层解释、网格计算和生成等值线,以及完成属性提取及分析)。
本次实习为期四天,全程由唐湘蓉、李晶、李勇、吴朝容、林凯、林春等六位老师指导,实习地点安排在东区教室,主要是在这四天对SMT软件的基本操作步骤熟悉,能够进行基本的资料解释。
三、实习内容1、建立新项目a.当完成SMT软件安装之后在解释系统主窗口,选择“Create New Project”;选择建立项目的路径201405060126 meijie并键入工区名称;图3-1-1 工区建立图示b.接着选择管理井数据的数据库类型,选择MS Access 2003,点击ok然后开始进行工区的新建,下图的对话框为“Project Options”即工区选项,选择XY 坐标、深度及注释的单位(米制或英制),并填如工区海拔和工区底图上网格增量(一般为200 英尺或60 米,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这将影响到底图上层位和断层的显示),点击<确定>;图3-1-2 工区建立的属性选择图示c.当完成工区的项目新建后便可得到新建工区,如下图。
五年级科学上册《地震》实验报告单
岩层在巨大的压力下,会动来到地面,就是我们说的地震了。
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五
实验名称
地震
实验时间
记录人
实验器材(药品)
木棍,毛巾,(每组各一个)
实验步骤
1、把毛巾叠成几层当岩石平铺在桌面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观察现象。
2、用手握住木棒两端,用力压。观察现象。
我的发现
毛巾有的地方向上了,有的地方向下了,毛巾不平了,一褶一褶的。越是用力,毛巾褶皱的越厉害。
科学实验:地震原理
地震是怎么产生 的呢?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
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 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造成海底地 层猛然上升或者 下沉,使海平面 上升,从而引发 海底地震。
地震原理的实验主要是通过拉
动表示海洋板块的纸片,模仿海底地震发生 时,板块被抬升后的情况。还能通过岸上两 所房子被破坏的现象,想象地震的威力。
在生活中……
和父母一起查 找资料,进一 步了解有关地 震的知识
认真参加学校、 社区组织的地 震逃生演习, 学会
地震资料实习解释报告
地震资料实习解释报告姓名:叶平学号:200805060307指导教师:唐湘蓉完成时间:2011—12—2建立观测系统在具体施工中,每条侧线都分成若干观测段,逐段进行观测,每次激发时所安置的多道检波器的观测地段称为地震排列。
激发点与接收排列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称为观测系统。
其中多次覆盖观测系统是对反射界面上的反射点重复采样多次的观测系统,炮点和排列向前移动是有规律的。
其移动距离与覆盖次数和地震仪器的接收道数有关,应满足下列关系式;γ=SN/2n。
式中;γ表示炮点距道数,N是地震仪器的接收道数,n是覆盖次数S=1表示单边放炮,S=2表示双边放炮。
多次覆盖观测系统测线两端有附加段。
本次实验所需要的观测系统分为两种:6次覆盖,12次覆盖。
6次覆盖:覆盖次数n=6;最小偏移距x=600m;排列长度是24道接收;道间距为50m;侧线起始桩号为100;炮点的激发方式是小号放炮,大号接收;6次覆盖炮数为15炮。
12次覆盖:覆盖次数n=12;最小偏移距x=600m;仪器接收道数为24道接收;道间距是50m;侧线起始桩号为100;炮点的激发方式是小号放炮,大号接收;12次覆盖炮数为30炮。
绘制观测系统6次覆盖:以100桩点为起始点,检波点从第112桩开始,检波器之间间隔一个桩点,比例尺为1:5000(即图上1厘米实际50米),炮点用o表示,检波点用三角形表示,地震波激发波用实线表示,反射波用虚线表示,在图上要标注出6次覆盖区域。
12次覆盖:以100桩点为起始点,检波点从第112桩开始,比例尺为1:5000(即图上1厘米实际50米),炮点用o表示,检波点用三角形表示,地震波激发波用实线表示,反射波用虚线表示,在图上要标注出12次覆盖区域。
层位对比利用实习提供的横,纵8跳地震测线剖面,及有关剖面参数,对剖面层位进行层位对比解释,选层作构造图,根据相关资料和所作构造图进行解释对比,地震时间剖面的对比解释---选择对比层位选择与地质构造有关、规律性较强的反射波进行对比:①选基干剖面;基干剖面包括主测线和联络测线,构成了基干剖面网,其要求;全区剖面中反射标准层特征明显,且层次齐全、可连续追踪;剖面构造简单,断层少;在工区内分布均匀、可控制全区;此外,最好是过井剖面;②选择对比层位;在各基干剖面上都能出现的特征明显的反射波作为主要对比层位。
小学科学实验地球的造成地震的原因
添加 标题
作用: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对于减少地震灾害损失和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具有重 要意义。
添加 标题
现状和发展: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地震预警系统,并且技术不断发展,预警时间也在逐渐 缩短。同时,一些民间组织和个人也在积极探索更加高效和准确的地震预警方法。
建立地震监测网络:通过地震监测网络, 可以实时监测地震活动,为地震预测提供 数据支持。
避难场所应选择开阔地、坚固的结构、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免高大建筑物、高压线、 玻璃墙等易造成伤害的地方。
保持与外界联系畅通,及时获取地震信息和其他安全信息。
避开玻璃、窗户、悬挂物件 等易碎易落物品
寻找结实的遮挡物:如桌子、 椅子、柜台等,避免被掉落物 品砸伤
保持重心稳定:蹲下或坐下, 用手护住头部,保持镇静
制定家庭防震计划:包括确定紧急集合地点、明确联络方式等。 准备应急包:包括食品、水、急救用品、防寒用品等。 固定高处物品:防止物品掉落造成伤害。 确保逃生通道畅通:不堆放杂物,保持出口通畅。
保持镇静,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选择承重墙的墙角蹲下或趴下,利用床沿、桌椅等掩护身 体。
避免使用电梯或扶梯,优先选择楼梯逃生。
添加 标题
定义:地震预警系统是通过监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提前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并向可能受影 响的地区发出预警信息。
添加 标题
工作原理:地震预警系统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之间的差异,通过监测地震波的到达时 间,计算出地震发生的位置和时间,然后利用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更快的特点,提前发出预警信息。
避开高大建筑物、广告牌、 电线杆等危险物品
保持冷静,不要惊 慌失措
尽快找到安全出口 或避难所
地震技术实验报告
地震技术实验报告地震是地球表面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由于构造板块运动以及地壳内部能量的释放而引起。
地震不仅对地质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也构成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震的机制以及预测和防范地震灾害,科学家们发展了各种地震技术。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地震技术的背景、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并对地震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1. 背景地震是一种能量释放、波动传播的现象,它对地壳、构造板块和岩石的运动方式等都有重要影响。
地震学是研究地震现象以及地震波传播与地震源特征的学科。
通过对地震学的研究,可以揭示地震的成因和机制,预测和防范地震灾害,以及探测地下构造和矿产资源。
地震技术是地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地震波观测、地震仪器和设备的开发、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等。
2.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模拟地震波传播的实验,研究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并了解地震波传播对地震学研究的重要性。
3. 实验方法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震源模型:将地震波震源模拟为一个振动装置,如震源产生器;- 介质模型:使用水槽、土壤或模型岩石等材料模拟地球内部的不同介质;- 接收器:使用地震仪器记录地震波的传播情况。
3.2 实验步骤- 设置地震波震源,并确保其振动参数和频率的稳定性;- 将震源放置于水槽、土壤或模型岩石中,并确保介质的稳定性;- 放置地震仪器接收地震波信号,并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或其他数据处理设备中;- 启动震源装置,产生地震波,并记录地震波通过不同介质的传播情况;-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4.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我们观察到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地震波传播受到介质的密度、速度以及介质性质的影响。
在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地震波会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等现象,产生不同的波动形态和振幅变化。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地震波传播的机理,为地震学的研究和地震灾害的预测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基础。
地震资料解释 实习报告
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2010级本科生地震资料解释实习报告目录一.实习工具1.Unix系统简介2.GeoFrame软件介绍二.实习流程三.实习内容四.实习过程五.心得体会一.实习工具Unix系统简介UNIX ,是一个强大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支持多种处理器架构,按照操作系统的分类,属于分时操作系统,最早由KenThompson、DennisRitchie和DouglasMcIlroy于1969年在AT&T的贝尔实验室开发。
UNIX的特性:UNIX系统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
UNIX 的系统结构可分为两部分:操作系统内核(由文件子系统和进程控制子系统构成,最贴近硬件),系统的外壳(贴近用户)。
外壳由Shell 解释程序,支持程序设计的各种语言,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实用程序和系统调用接口等组成。
UNIX系统大部分是由C语言编写的,这使得系统易读,易修改,易移植。
UNIX提供了丰富的,精心挑选的系统调用,整个系统的实现十分紧凑,简洁。
UNIX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可编程的Shell语言(外壳语言)作为用户界面具有简洁,高效的特点。
UNIX系统采用树状目录结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保密性和可维护性。
UNIX系统采用进程对换(Swapping)的内存管理机制和请求调页的存储方式,实现了虚拟内存管理,大大提高了内存的使用效率。
UNIX系统提供多种通信机制,如:管道通信,软中断通信,消息通信,共享存储器通信,信号灯通信。
GeoFrame软件介绍GeoFrame 4.0系统是schlumber 公司针对解决测井、地震、油藏、地质以及综合研究等问题开发的较为完整的集成软件。
如图所示,本软件共划分井眼地质(geolog )岩石物理(petrophysics)、油藏描述(reservoir)、地震(seismic)、可视化地震(visualization)和工具(utility)等六个部分。
系统管理配备3个基本管理工具:项目管理工具(project mandge)、工作流程管理器(process manage)及数据管理器(data manag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彭晓波
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实验目的:
加强对地震勘探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认识; 了解地测井数据加载方式;震数据、熟悉 地震资料解释的流程和方法;熟悉同相轴 的追踪和断层的识别;了解地震资料解释 的成果,掌握地质分析的基本内容。
实验内容:
(一)、基础知识 (二)、工区建立; (三)、地震数据加载; (四)、测井资料加载; (五)、层位标定与解释; (六)、解释成图(等t0构造图、等深 度构造图)。 (七)、地质分析。
字号 8
字节号 29-30
说明 Trace sorting code: 1 = as recorded (no particular sorting)(炮集) 2 = CDP ensemble(CMP道集成) 3 = single fold continuous profile(单次覆盖连续剖面) 4 = horizontally stacked(水平叠加) vertical sum code:(垂直叠加代码) 1 = no sum; 2 = two sum ...; N = N sum
8
31 -32
9
10
33 -34 35-36
37-38 39-40
starting sweep frequency(起始扫描频率) ending sweep frequency(终止扫描频率)
sweep length in ms (以毫秒为单位的扫描长度) sweep type code: (扫描类型码) 1 = linear; 2 = parabolic; 3 = exponential 4 = something else(线型,抛物线型,指数型) trace number of sweep channel (扫描辅助道数) sweep trace taper length at start if tapers. sweep trace taper at the end (扫描类型码) sweep trace taper type code: (扫描斜坡类型码) 1 = linear; 2 = cos-squared ;3 = other
9~ 13
14 …
100
19 ~ 22 60
X坐标(字节73-76 or 81-84)经度 Y坐标(字节77-80 or 85-88)纬度 ~ (字节237~240)
二、Unix or Linux 命令
1、文件目录
树状结构
/ root
/ hom e
/ dev
/ etc
/ usr
当前目录
上一级目录
在测线的开始或者结束处的覆盖斜坡位置 1=在后面(下行); 2=在前面(上行)
SEG_Y 格式:
40行说名信息
(80字符/行,共3200 字节)
卷头(4字节/字,共100字):
1
道头(4字节/字,共60字):
1 测线内道序号 (字节1 ~ 4)
任务号(4字节)
2
3 4 5 6
测线号(4字节)
卷号(4字节) 道数/炮或总道数 采样间隔\采样间隔us 样点数/道 数据格式码:1—浮点(4字节) 2—定点(4字节) 3—定点(2字节) 记录类型码:0—叠后道 1—炮集 2—CDP道集 备用 计量系统代码:1——米 2——英尺 备用 备用
14 15
55 -56 57 -60
~
~
100
397-400
4、 Trace Header (240 bytes) :
线内道顺序号 卷内道顺序号
原始的野外记录号 原始野外记录中的道号 炮点号 CDP号 CDP道集内的道序号
道识别码
l=地震数据; 2=死道; 3=无效道(空道); 4=爆炸信号; 5=井口道; 6=扫描道; 7=计时信号;
相关码:1=没有相关;2=相关 起始扫描频率 结束扫描频率 扫描长度,以ms表示 扫描类型:1=线性;2=抛物线;3=指数; 扫描道起始斜坡长度,以ms表示 扫描道终了斜坡长度,以ms表示 斜坡类型:1=线性;2=COS² ;3=其他 滤假频的频率 滤假频的陡度 陷波频率(如果使用) 陷波陡度 低截频率(如果使用)
垂直叠加道数 水平叠加道数 数据类型:1=生产;2=试验 炮点到接收点的距离(如果排列 与激发前进方向相反取负值)(分米) 接收点的地面高程。 高于海平面为正, 低于海平面为负(cm) 炮点的地面高程(cm) 炮井深度(正数,cm) 接收点基准面高程(cm) 炮点基准面高程(cm) 炮点的水深(cm) 接收点的水深(cm)
11 12
41 -42 43-44 45-46 47-48
字号 13 14
字节号 49 -50 51-52 53 -54
说明 correlated data traces code, 1 = no 2 = yes binary gain recovered code, 1 = yes 2 = no amplitude recovery method: 1 = none; 2 = spherical divergence(球面扩散); 3 = AGC(自动增益补偿) Measurement system: 1=meters; 2=feet (for trace offset information). impulse signal polarity code. (脉冲信号极性码) 1 = increase in pressure or upward geophone case movement gives negative number 2 = opposite to 1 (检波器向上运动为负数) vibe polarity code(振荡极性码)(signal lags 信号延迟) 1 = 337.5 - 22.5 degrees;2 = 22.5 - 67.5 degrees 3 = 67.5 - 112.5 degrees; 4 = 112.5 - 157.5 degrees 5 = 157.5 - 202.5; 6 = 202.5 - 247.5; 7 = 247.5 - 292.5; 8 = 292.5 - 337.5
GeoFrame
Ey
K1sh
K1yf
上
K1yf
下
图6-1
谭庄凹陷周参12井声波合成记录层位标定图(494.5测线)
LandMark
Epos
Paradigm 产品一体化解决方案
T82
L1III L1V
T83
T86 T90
Disc件格式
高截频率(如果使用)
低截频率陡度 高截频率陡度
数据记录的年 日 时(24小时制) 分 秒 时间代码:1=当地时间;2=格林威治时间
道加权因子
覆盖开关位置1处的检波器串(道)号
在原始野外记录中第一道的检波器串号
在原始野外记录中最后一道的检波器串号
缺口大小(覆盖滚动的总道数) (=1,单边激发;=2,中间激
2、 (text header)40行说名信息实例:
石东1井西区
准格尔盆地腹部石东1井西 处理类型:偏移
处理系统: FOCUS 4.3
client :客户
新疆石油管理局
采样间隔2ms,记录长度6000ms
3、 Reel Header or binary header (400 bytes):
字号 1 字节号 01 -04 说明 job id numbe
接收点的野外一次静校正值(ms) 总野外一次静校正量 (若未用静校时为零,ms)
延迟时间—A,以ms表示 时间延迟—B,以ms表示 延迟记录时间,以ms表示 起始切除时间(ms) 结束切除时间(ms) 本道的采样点数 本道的采样间隔,以us表示 野外仪器的增益类型 仪器增益常数 仪器起始增益(db)
2、常用命令
(1) pwd
显示当前目录
(2) cd cd ..
改变当前目录
cd /home /usrs/jason1 e
(3) l s 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文目录和文件 件 - a 列出所有的文件和目, 包括隐含文件 录 例 如: ls l s - al
1 = floating point, 4 bytes;
2 = fixed point, 4 bytes 3 = fixed point, 2 bytes; 4 = fixed point with gain code, 4 bytes 7 27-28 Data sample format code:
2
3 4 4 5 5 6 6 7
05 -08
09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line number, one line per reel
Reel number number of traces in a record number of auxiliary traces in a record sample interval in microsec for this reel sample interval in microsec for original field recording number of samples per trace for this reel number of samples per trace for oroginal field recording Data sample format code:
IBMF (1) s 16(e 64) 0. f
ieee (1) s *16(e 64) * f / 166
例如 : (1.0)10 , (41100000IBM , (0.5) ; (40800000IBM ) ) 10 (4.0) , (00008040IEEE 颠倒字节号40800000IEEE ) (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