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先进文化推动民族振兴
初三政治文化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政治文化试题答案及解析1. 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莫言的作品继承了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传统,也敢于批评社会现实,阅读他的小说,让人情不自禁联想<水浒传>、<西游记>、<聊斋>等中国古代伟大的小说,在我看来,莫言讲故事的能力是向中国的古人学来的.当然,他也受到一些西方作家的影响.”马悦然评价道.这启示我们,发展先进文化( )A.需要面向世界B.必须全盘西化C.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D.应该彰显民族特征【答案】ACD【解析】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莫言的作品既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又吸收了外来文化。
所以选择ACD选项。
在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中,要把握前进的方向,我们不能全盘西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所以B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如何发展先进文化。
2.“二人转”产生并盛于东北三省,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东北民间更是有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之说。
2011年2月,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赵本山率弟了赴美国巡回演出,他们的精彩演出受到了美国观众的一致好评“二人转”走出国门()①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益探索②有利于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③是吸收国外一切文明成果的具体体现④体现了我国在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二人转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是吸收国外一切文明成果的具体体现,所以③说法错误,把含③的答案排除,正确答案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请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4分)【答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4分)【解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
2013年文化生活专题四第二轮复习学案
必修三文化生活专题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考点再现】1、走进文化生活文化市场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3、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二、【网络钩建】三、【重点整合】(一)走进文化文活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许多可喜的变化;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的忧虑现象。
措施: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提高眼力,拒绝污染)①落后文化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
态度: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②腐朽文化。
态度:必须依法取缔,坚决抵制。
3、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4、文化建设的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落后腐朽文化。
(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①指导思想:②目标:③特征:④本质:)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①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②地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先进文化)(1)根本目标:培育“四有”新人(2)内容:①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A、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新时期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要性
新时期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要性重要性: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首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
我们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高度,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极端重要性。
其次,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
关于文化建设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刻揭示,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现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
最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发展经济,完善民主法制,而且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紧迫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重大战略目标郑重提出,这是一项高瞻远瞩的文化强国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速长期高于世界经济增速,经济规模不断增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
《学习强国》考试题库100题EMX【含答案】
《学习强国》测试题库100题[含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温馨提示:注意添加双引号“”3.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
4.目前地震是可以精确预报的,这种说法是【B 错误】5.关于伪科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伪科学也是科学,有科学依据】6.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大家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7.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8.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9.要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确保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0.党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1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陈独秀.(李大钊)等…。
12.中央指出,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13.我们经常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扫一扫”这一功能使用了【A 图像识别】识别方式14.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要把优秀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南方网讯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发展先进文化
南方网讯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务。
正如江泽民同志所强调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
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145页)民族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作用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赖以存在的深厚土壤和现实基础,而民族精神则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着本民族大多数成员的思维方式、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
在当代中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首先,民族精神是克服困难的强大推动力。
每当遇到灾难或陷入困难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会从不同的角度聚集起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战胜灾害、克服困难的强大动力。
1998年我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全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表现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顽强精神,充分显示了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
第二,民族精神是加快发展的强大凝聚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把民心凝聚到“发展是硬道理”上来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成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力量、维系国家统一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全国各族人民群众想发展、盼发展,全党上下抓发展、促发展,这才有了今天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大好局面。
第三,在当今国际社会,民族精神还是捍卫国家主权、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文化资源。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地位显得更加重要。
没有民族精神作支撑,一个国家就形不成合力,就难以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有强大的竞争力。
有了经济实力,又有国防实力,再加上强大的民族精神,就不仅不惧怕任何霸权主义的恐吓和挑衅,而且能够有效地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关于文化强国的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关于文化强国的话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在此,我愿就文化强国的重要性、现状及发展策略发表几点看法。
首先,文化强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是民族精神的传承。
一个文化繁荣的国家,能够凝聚人心、激发斗志,为国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以下是文化强国的重要作用:1. 提升国家形象。
文化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一个文化繁荣的国家,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2. 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
3. 传承民族精神。
文化强国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4. 培育人才。
文化强国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然而,我国文化发展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文化产业规模不大,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文化创新能力不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不够。
针对这些问题,以下是我对文化强国发展的几点建议: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制定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大对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2.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进文化单位改革,打破行政垄断,培育市场竞争主体,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3.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鼓励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4. 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文化成果,提升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5. 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养,为文化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建设文化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建设一个文化繁荣、民族振兴的文化强国而努力拼搏!谢谢大家!。
高中思想政治总复习及答案26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考点规范练2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选择题1.(2020·北京延庆期末)“和”“合”二字最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出现,并被引申为和谐、融洽。
先秦时期的人们开始使用“和合”这一表达,并初步阐述了如何实现“和合”状态以促进事物发展。
此后,经过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的阐释、倡导和弘扬,“和合”思想逐渐浸润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各个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人文标识和价值追求。
下列能够体现出“和合”的理念精髓的有()①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③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④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一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2.(2020·辽宁大连期末)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发声器”。
传播渠道呈现出多点扩散、进程加速、途径隐蔽等特点。
这要求每个人都应()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③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之基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针对自媒体传播渠道呈现多点扩散、进程加速、途径隐蔽等特点,我们每个人都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积极传播正能量,①③符合题意。
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是对政府的要求,不是对公民的要求,②错误。
材料强调自媒体时代“多元”背景对公民个人提出的要求,但并不是每个公民都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④错误。
故选A项。
3.(2020·山东滨州期末)理想信念是精神之柱、力量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
”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 ①高举理想信念旗帜,用实践滋润和支撑我们的理想②把理想信念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③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把理想信念融入自身的奋斗中④把理想信念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4.(2020·山东威海期末)北斗系统从立项论证到启动实施、从双星定位到区域组网,再到覆盖全球,一代代“北斗人”以志不改、道不移的拼搏精神,在星空中织就了一张不会迷失的“路网”。
先进文化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先进文化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外国语学院2012级俄语专业 1210110502020880张雨先进文化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一.什么是社会文化社会文化是与基层广大群众生产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由基层群众创造,具有地域,民族或群体特征,并对社会群体施加广泛影响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的总称.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上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化属于历史的范畴,每一社会都有和自己社会形态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
作为观念形态的社会文化,如哲学、宗教、艺术、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伦理道德等,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又给社会的经济、政治等各方面以巨大的影响作用。
在阶级社会里,观念形态的文化有着阶级性。
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又具有民族性,形成传统的民族文化。
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延续性决定着社会文化的历史连续性。
社会文化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社会文化自身的不断扬弃来获得发展的。
二. 社会文化的重要作用社会文化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保障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巩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群众基础,促进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文化是社会变革的内燃机,文化是社会常态的调控器,文化是凝聚社会的粘合剂,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对一个国家而言,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
它事关立国之本、治国之道、兴国之路。
为国家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增强向心力,提供精神动力,形成凝聚力,提供智力支持,开发创造力。
1.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专题八 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人教版)
媒体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就是把报纸、电视台、 电台和互联网站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 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由此可见,“媒体融 合”( ) ①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传递共享文化 ②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能借助科技手段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④能够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和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前挂后连
三个角度正确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1)从世界文化发展看: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从文化传承看: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对文 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为文化创新奠定根基。 (3)从民族文化发展看: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一个 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维系民族的 生存与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人生观和价值观
塑造 人生
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侧重 广度),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侧重力
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接受优秀文化,自觉改造或剔 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 取缔腐朽文化,全面提升个人
素质
前挂后连 文化的作用在文化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民族文化→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传统文化→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教育→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力量之源 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之魂 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满足人们多样需求 精神文明→保障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两个修养” 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论述社会主义文化总政策
论述社会主义文化总政策
社会主义文化总政策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进行的一系列全面、系统和长远的规划和指导。
这一政策旨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首先,社会主义文化总政策强调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它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道德品质的升华。
其次,社会主义文化总政策注重创新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繁荣。
政策鼓励创作出更多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文化产品,加强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
再次,社会主义文化总政策强调文化平等和多样性,尊重和保护各族人民的文化权益。
政策鼓励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民族独特文化的发展,实现全民共享文化成果的目标。
最后,社会主义文化总政策强调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政策提出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在这一过程中,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坚决抵制对中国文化的扭曲和污名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总之,社会主义文化总政策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措施,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它是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进行的全面规划,旨在为人民创造更好的文化环境,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
振兴民族文化PPT课件
请你简答2:、世界文化各有千秋、各有优点、各具特色。
2008年1月1日,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开始施行,“五一”黄金周取消,改为短假期,共三天, 增加清明、 端午、中秋三个民族传统节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请你谈谈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C、既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又要直面外来文化。
D、既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剔除传统文化的糟粕。
请你辨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部《诗 经》 开创了中国光辉灿烂的是个传统,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500 多年的诗歌300多首。2010年,《诗经》一书荣获”世界最美的 书“ 称号。
配乐欣赏
语言文字
中国瓷器
中国丝绸
文学典籍
哲学思想
中国建筑
山西大院
北京天坛
安徽民居
福建土楼
苏州园林
中国传统工艺
中 国 传 统饮 食 文 化
中 国 古典 家 具
京剧
黄梅戏
川剧变脸 越剧
中中中中国国国国皮皮皮皮影影影影
中国木偶
中国剪纸
中国民间舞蹈
中国纸艺
中国盘扣
土家族
基诺族
振兴民族文化
介淑云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的特点。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 力,中华文化在不 断发展和融合中,成为团结整个民族的重要力量,并且 表现出极大地创造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同样也面临 着外来文化的冲击。 4、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应该在文化交往中自觉增 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 5、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树立民族 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 同感,并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2023届高考政治时政复习热点:航天30周年
2023届高考时政复习热点5:航天30周年一、航天器命名背后的传统文化二、航天成就的文化价值知三、航天成就背后的精神密码:航天精神和理想信念的力量、*四、航天人事迹的启示五、世界航天事业中的中国色彩—、航天器命名怀♦“沟通连4#万物、全球永不夹联-的凳好埋景在太空中构it一条Bii八达、ItH全球的路-航天器命名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相对稳定性,能顺应时代变迁,满足人民需求,蕴含着深刻的传统思想,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选择。
祝愿美好未来、融汇古今中外,我国首辆火星车在第六个中国航天日之际正式拥有了自己的名字一一祝融号。
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三皇五帝时掌火之官。
在《左传》《史记》《山海经》《礼记》等数十部古书中均有记载,象征着我们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
首辆火星车命名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我国其他航天器命名思路一脉相承,例如,嫦娥、墨子、悟空、北斗、天问等。
专家介绍,新时代背景下赋予了这一名称新的内涵。
"祝",表达了对人类踏进星辰大海的美好祝愿,激励航天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
〃融",体现融合、协作,表达中国人和平利用太空、增进人类福祉的格局和愿景,融合国内、国际,融合历史、现代和未来,旨在为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航天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航天器为什么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命名。
参考答案: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航天器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命名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传统文化的时代味。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鲜明的中国味命名的航天器,展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③彰显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坚定文化自信。
④传统思想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行为选择产生深刻影响,内涵丰富的航天器名字,有利于繁荣世界文化,推动和平利用太空、增进人类福祉。
论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论先进文化的圜圜圜呵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首要前提,也是我们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
文化并不都是先进的。
文化是否先进,关键在于它是否从根本上反映和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先进文化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旗帜,是推动人类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因为在当代中国,只有这种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方向的问题是根本的问题。
发展先进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先进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先进的思想道德特别是先进的世界观,处于先进文化的核心地位,决定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因此,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先进的世界观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科学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胜利前进,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两大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口王莉莉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民族振兴的根本,也是我们文化建设的根本。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旗帜鲜明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1◆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乏,精神上也不能空虚,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我们进行文化创造、实现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创建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不断繁荣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除了传统的经济力量、政治力量、军事力量、外交力量外,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因此,文化竞争力备受世界各国关注。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科技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竞争力备受世界各国关注。
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力量,其中科技与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文化的意义及其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
文化的意义及其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具体来说,文化的意义及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化作为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具有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并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创新,能够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其次,文化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同时,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能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
第三,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智力支持。
因此,加强文化建设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在人类社会中,不同的文化都包含了人生价值判断的内容。
文化不仅塑造着个人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共同记忆和精神家园。
因此,保护和传承本民族文化,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最后,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加强文化建设等途径,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作文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度。
从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崇尚并发展自己的文化传统。
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耕种,用智慧的头脑发明创造,用虔诚的心灵崇拜天地日月。
在遥远的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等伟大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还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如孔子、老子、庄子、孙子、张衡、李冰等,他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使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延绵至今,除了我们祖先的智慧,更因为他们对文化的执着追求和对民族的热爱。
很多伟人家贫如洗,却依然勤奋求学;很多人不远万里,托身异国他乡,只为了探求智慧真谛;还有许多先哲们,甘愿葬身大海,只求文明得以东传。
可见中华儿女对文化的执著,体现出了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
长期以来,中华文化一直是我们民族团结、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正是优秀的中华文化凝聚了全国人民、鼓舞了民族精神,才最终取得了抗战胜利。
改革开放以后,中华传统文化又成为我们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
可见,文化兴则国运兴,中华民族走到今天,文化的作用是多么巨大。
虽然我只是一个小学生,但是我也懂得学习和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每当看到唐诗宋词的飘逸,《三国演义》的精彩,我就会对这些瑰宝由衷赞叹。
我会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如书法、国画、武术、诗词歌赞等,去领会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核。
同时,我也会努力学习当代科学文化知识,因为科学文化知识,是我们民族自强的根本。
而且科学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并不对立,相反,二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只有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文化双臂并举,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重视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家长要从小给孩子们熏陶薰染,学校也要加大文化教育力度。
对于已经步入社会的成年人来说,更要勤于学习、潜心钻研,推陈出新。
振兴民族文化五四运动与中国文化复兴
振兴民族文化五四运动与中国文化复兴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五四运动是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思想潮流和文化运动。
它在1919年五月爆发,最初起源于对《凡尔赛和约》中中国利益受损的抗议,后来演变成了一场为振兴民族文化而奋斗的运动。
五四运动对中国文化复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人民振兴民族文化树立了榜样。
五四运动的爆发是民族危机的表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都以民族自决的原则为基础重建国家秩序,然而中国在《凡尔赛和约》中的利益却被其他大国裁剪,引发了中国人民的不满和愤慨。
这次危机迫使中国人民认识到,要实现民族振兴,就必须彻底改变封建文化的束缚,引进先进的西方文化,推动中国的文化复兴。
五四运动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对传统儒家文化的批判。
儒家文化自封建社会以来一直是中国主流思想体系,塑造了社会结构和道德伦理的基础。
然而,五四运动中的学者和青年们开始对儒家文化进行反思,认为其思想体系已经落伍,不能满足当代中国的需求。
因此,他们提出了“反对儒家,提倡科学”、“学以致用”等口号,旨在拓宽中国文化的发展道路,并向世界先进文化取经。
这种对儒家文化的批判为中国文化复兴提供了理论支持。
五四运动还倡导了一种新的文化观念,即“新文化运动”。
这种文化观念以民主、科学、自由为核心,主张打破传统封建文化的束缚,追求个人独立和人权,提倡新的艺术形式和价值观念。
在新文化运动中,学者们大胆探索,推动了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形成了现代文学的新格局。
五四运动的一位重要代表是胡适,他提倡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五四运动对中国文化复兴产生的最大影响之一是推动了女权运动。
在五四运动中,女性开始站出来争取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现代主义思想的传播使更多的女性接触到现代教育和先进思想,激发了她们对平等和自由的渴望。
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对妇女地位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妇女解放运动逐渐兴起,妇女开始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为社会进步和文化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时俱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与时俱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作者:申联红来源:《科学导报》2022年第19期关键词:与时俱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梳理党百年来的历史,党总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始终把先进文化建设作为工作重心,以此引领人民把握方向,凝聚力量。
回望走过的百年历程,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独特魅力和强大影响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复兴,当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
系统论认为文化在整个国家系统中是协调政治、经济、社会及其它要素的关键,当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时,会推动经济发展。
否则就会起迟滞甚至相反作用。
可见,发展先进文化,持续保障文化先进性,大大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纵观中华民族发展史,从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汉魏六朝的风云际会、唐宋大家的绚丽篇章,到明清之际的时代变迁,仁爱知礼等为代表的向上向善优秀文化理念已深深融入中华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基因图谱。
从人类历史广阔视角来看,时代变迁抑或王朝更迭,无不是文化重构且与时俱进的过程。
很明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作用是重要的,是潜移默化的。
没有它的支撑,发展将变得黯然失色,强盛更无从谈起。
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岁月,毛泽东同志从来没有放松文化建设工作。
他认为,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
由此,党领导开展了促进文化建设的工作,产生了延安文化、左翼文化、抗日文化等,开辟了促进革命胜利的第二条战线,起到了“轻骑兵”作用。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文化建设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放在了重要位置来抓,社会各个领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各种人才相继涌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得到大力提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市场竞争和有序开放的持续深入,使发展要素被充分调动,促使中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但也出现了一些精神颓废、道德滑坡的客观现象。
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坚持发展好经济,还需抓好文化的建设,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实现“中国梦”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实现“中国梦”【摘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培育优秀文化产品、倡导健康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步骤。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可以为国家发展注入新的内在动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更是推动中国发展的内在动力。
只有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我们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所以,我们要牢记实现中国梦必须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特色鲜明的中国文化强国。
【关键词】关键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国梦、核心价值观、文化产业发展、优秀文化产品、健康文化生活方式、国际文化交流、实现中国梦、内在动力。
1. 引言1.1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力量。
它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凝聚力、引领力和影响力,可以为全社会提供准则和标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可以不断丰富和发展,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文化方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培育优秀文化产品,倡导健康文化生活方式,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不断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只有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文化领域得到更加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1.2 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中国梦的内涵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其中包括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生态美好等方面。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摘要:1.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是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2.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性3.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性4.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措施正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密不可分的。
其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工程,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首先,建设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
物质文明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我们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其次,建设精神文明同样重要。
精神文明是民族精神、民族道德和民族意识的体现,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我们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文化建设,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民族的精神风貌。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确保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其次,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更多的文化精品。
再次,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在参与中享受文化建设成果。
总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战略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先进文化推动民族振兴摘要:胡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特别强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其战略意义。
从思想上增强发展先进文化的紧迫感使命感;从理论上全面理解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强化核心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使命。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这是在深刻认识我国当前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冲突不断冲击着人们原有的政治信仰、民族认同.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新形势下,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使命。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一个民族的发达振兴,不仅要依靠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和谐来推动,更要依靠文化力量的不断强化和提升。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先进文化发挥着不可缺少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创造。
”把先进文化作为“思想精神上的旗帜”,表明我们党把先进文化建设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对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其战略意义。
首先,从思想上要增强发展先进文化的紧迫感使命感。
九十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表明,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对文化的本质性力量有着深刻的把握,对人类文明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洞察,对自身所肩负的文化使命有着深刻的自觉。
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既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长期战略任务,又是紧迫的现实课题,用先进文化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和兴盛,是当代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了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对于一个民族来讲,文化是特有的历史创造和精神积淀,是特有的生存方式。
就一时一事而言,文化的力量也许是弱小的,但就长久长远来看,文化的力量却是无坚不摧的。
一个民族能强盛不衰,必然有文化的繁荣为其提供发展的强劲活力,而一个民族文化发展产生的危机,也必然是它生命力衰落的开始,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说到底是它所代表的文化的兴衰存亡。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诞生之后的28年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由小到达,由弱到强,夺取全国政权,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从一开始就把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克服中国社会文化的危机,实现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当做自己的神圣使命。
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里,在世界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折的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充满活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把社会主义的文化理想与振兴中华文明的事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的先进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继承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人类社会已经处在了一个刻不容缓的历史转折点,朝着一个新的时代迈进,这便是文化时代。
在文化时代,文化创造、人文关怀、共享、平等、合作等精神文明以及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将获得更大的优先发展地位;在文化时代,文化在社会历史舞台上已从边缘走向中心,由配角变为主角;发展最终要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终目标;我们必须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和文化旗帜,增强自己的文化影响力,以先进的文化理念,对内强化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自信心,对外抑制西方国家的文化霸权主义,在世界文化的相互激荡中把我国建设成文化强国,使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次,从理论上要全面理解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
先进文化,是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相对而言的。
这种区分是根据我们对文化的现实功能所作的价值判断得出的,它取决于文化对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生活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如果说腐蚀人的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文化是腐朽文化,那么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文化就是先进的文化。
胡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应该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时代要求,继承中华民族深厚历史文化传统,体现当前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新特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多样的精神要求的文化。
先进文化是面向现代化的文化。
先进文化必须具备现代性,必须能够引领时代潮流。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离不开文化的现代化,现代化既是二百年来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潮流,西方国家近百年来社会发展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原因之一,就是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为整个社会的发展作了充分的文化准备,锻造出了科学、民主、自由、个性解放等现代文化价值。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当然也应具备这些人类共享的现代价值。
先进文化是面向世界的文化。
这是对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国家世界性生存的客观现实的文化自觉,也是对中国先进文化在空间上的开放性特征的确认。
《共产党宣言》早就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在世界连成一体的今天,经济建设如此,文化建设同样如此。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应该具有吞吐万象包容宇宙的恢弘气象,立足世界文明发展的潮头,吸纳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让本民族文化焕发出新的创造活力,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先进文化是面向未来的文化。
引导人类不断超越现象、个别和眼前,进入本质、普遍和久远,为人类提供力量之源和秩序之源,是文化特有的功能。
先进文化,不能目光短浅、只记眼前的利害得失,而应目光远大、依据现实发展趋势描绘出未来的蓝图,肯定社会和人生的意义,鼓舞人的士气,坚定人的信心。
面向未来的文化,就是有高远理想追求和明确战略目标的与时俱进的文化。
先进文化是民族的文化。
先进文化的民族性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
应从三方面理解:一是先进文化必须能表达和维护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此决定对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的取舍,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二是先进文化在内容上要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要表现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记忆、精神创造和积累,在形式上要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要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三是先进文化要以自己独特的风格气质和创造性成果,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先进文化是科学的文化。
科学性主要指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这是构成先进文化的基石。
可以说,没有16世纪后科学技术在西方诸国的迅猛发展,就不会有西方国家的现代化,也不会有西方文化和文明的进步。
在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大力培育弘扬科学和理性精神。
先进文化是大众的文化。
人民化大众化是现代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大众性,主要体现在这种文化是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是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迸发,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文化。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胡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思想基础,党就要瓦解、国家就要分裂、民族就要解体。
我们党历来重视共同思想基础的建设。
从毛泽东强调党要有“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的意志”;到邓小平的“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获得成功”;到江泽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历代领导人强调的都是共同思想基础建设。
特别是胡锦涛提出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加深刻的反映了我们党引领全社会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维护共同的思想基础。
“七一”讲话,胡书记再次重申了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作用,再次向世界人民展现了我们党思想精神上旗帜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装。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党要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最根本的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用共同理想来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
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朽源泉,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精神动力,是激发人民创造力推动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胡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以党员干部和青少年为重点对象。
我们党是执政党,是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力量,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直接关系现代化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重点要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加强对青少年一代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青少年一代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
因此必须实现对青少年一代强制信念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努力引导青少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又希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才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