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温度第一部分: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a)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b)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c)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二、重、难点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一)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如下:1.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用手拿温度表的一端,可以避免手的温度影响表内液体的胀缩。

如果温度表的玻璃泡碰到容器的底或壁,测定的便不是水的温度;如果不等温度表内液柱停止升降就读数,或读数时拿出水面,所读的都不是水的真正温度。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章节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章节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章节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 米,课桌的高度约0.75 米。

2.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1千米=1000米=103米;1 分米=0.1米=10-1米;1 厘米=0.01米=10-2米; 1 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 1 微米=10-6米。

3.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有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4.刻度尺的使用规则: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5.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

(答案:可先用小绳测出楼的高度,再用刻度尺测出小绳的长度)(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答案: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曲线的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6.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2012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doc

2012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doc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提纲 一、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另外还有光年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门高大约2m ,课桌高大约0.7m=70cm ,教室内高大约3.5m ;一中学生身高大约160cm4、时间的测量①国际单位:秒,符号s ②秒表 停表:5、古代利用日晷(gui )和沙漏测量时间。

5、误差①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②误差产生原因: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

例如:两人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结果可能不相同。

③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④误差与错误区别: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2、参照物: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①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②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船 和 山 。

3、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三、运动的快慢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

速度图象 V 甲>V 乙2、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1. 运动与力
- 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
返运动等。

- 力的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状,包括推力、拉力、重力、弹力等。

-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合力为零。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
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
用在不同物体上。

2. 声与光
- 声的传播: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传播,包括声
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 声的特性:音调、音量、音色等。

- 光的传播:光是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通过介质传播
时会发生折射。

- 光的特性:反射、折射、色散、光的直线传播等。

3. 电与磁
- 电流与电路:电流由正电荷向负电荷的流动形成,电路是电流的路径,包括导体、电源、开关、负载等。

- 电阻与电压: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电压是电流的推动力。

- 磁场与磁力:磁场是磁力的作用区域,磁力是由磁场对物体的作用力。

- 电磁感应:当导体相对磁场运动或磁场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4. 科学与社会
- 科学方法:观察、提问、假设、实验、总结等。

- 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交通、通信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 科学伦理:科学研究应遵守的伦理规范,包括诚实、公正、保密等原则。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重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说明:物体在振动时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且V固V液V气),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3)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4)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5)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3.回声:人耳能辨别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至少为0.1S 或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4.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应该在看见发令枪冒白烟时计时,若再听见枪声计时,则会少记0.294S(约为0.3S)。

5.人类怎样听到声音: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非神经性耳聋——鼓膜或听小骨损坏——可以治愈6.耳聋神经性耳聋——听觉神经损坏——不易治愈。

7.骨传导及实例: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导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上把这样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骨传导实例: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

8.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二、声音的特性1.频率: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赫兹,符号HZ。

2.超声波和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大象可以用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发生,一些机器在工作时也会产生次声波;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

3.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4.音调:(1)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3)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4)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5)一般来说,女士的音调高于男士的音调;小孩的音调高于成人的音调。

物理八年级上册1—3章基础知识总结

物理八年级上册1—3章基础知识总结

物理(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1—3章 基础知识总结第一章 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2、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20Hz —20000 Hz ; 超声波:高于20000 Hz 的声音,人耳不能听到; 次声波:低于20 Hz 的声音,人耳不能听到。

3、噪声的来源: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声音强弱的单位:分贝(dB )。

声音强弱的等级:(1)小于90分贝,保护人的听力; (2)小于70分贝,保证工作和学习; (3)小于50分贝,保证休息和睡眠。

控制噪声的方法: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4、声的利用: (1)传递信息回声定位: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纳。

利用声纳系统,能够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在捕鱼时,能够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能够准确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2)传递能量声波能够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能够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第二章 光现象1、光源:太阳、电灯等物体能够发光,这些物体就是光源。

2、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条直线叫光线。

3、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速度为:c=3*108m/s,它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c的3/4。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c的2/3。

4、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漫反射: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5、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即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6、光的色散(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2)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完美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完美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完美版)本文档是对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

第一章:机械的基本概念- 机械是指利用物体的力和运动进行能量转化和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

- 力有大小和方向,用矢量表示,单位是牛顿。

- 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 加速度是速度单位时间内的变化率。

-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合力为零。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二章:机械运动的描述- 位移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变动到另一个位置的矢量量,与路径无关。

-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是物体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 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 平均加速度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图线是一条直线。

- 物体匀加速度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图线是一条抛物线。

第三章:重力与压强- 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引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 重力的作用方向是向下的,符号为负。

- 在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²。

-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 压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力和受力面积成正比。

- 压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scal)。

第四章:浮力与飞行- 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浸没物体的上向力,大小等于排除所占的液体或气体体积。

- 物体完全或部分浸没时浮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 飞行是物体在空气中受到浮力的支持而保持在空中的运动状态。

- 机翼形状和空气动力特性是飞行器飞行的基本要素。

第五章:电的基本概念- 电是物质带电后产生的现象。

- 带电物体之间存在电力相互作用。

- 电荷是电的基本物理量,单位是库仑(Coulomb)。

- 电荷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单位是安培(Ampere)。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章运动的基本概念
- 运动的定义
- 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
- 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特点及判断方法
-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及公式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
-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的概念及说明
-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的概念及公式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的概念及应用
第三章力的概念与测量
- 力的定义及单位
-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计算
- 摩擦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 力的合成与分解
第四章能量与机械功
- 功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 功与能量的关系
- 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第五章物体的机械震动
- 物体的周期、频率和振幅的定义
- 简谐振动的特点及公式
- 波的定义及波的传播特性
-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以上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整理,内容涵盖了运动的基本概念、牛顿运动定律、力的概念与测量、能量与机
械功以及物体的机械震动等方面。

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对于理解物理世界的运动规律和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一部分: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声音的产生①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②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速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二、重、难点重点: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难点: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1、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是液体;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

四、知识拓展1、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0.29s (当时空气15℃)。

2、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3、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第二部分:相关中考题及解析1.(2011•葫芦岛)以下事例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声波可以清洗钟表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C.将正在发声的交叉接触平静水面,在水面上激起水波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次,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2.(2012•菏泽)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以下是该课程的重点内容:
1. 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 原子的组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分类
- 物质的混合与纯净
2. 运动的描述和测量
- 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物体的位置
- 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 运动的图像表示方法
3. 力的作用和效果
- 力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物体的平衡和力的平衡条件
- 力的合成和分解
4. 摩擦力和浮力
- 摩擦力的产生和特点
- 浮力的产生和物体浮沉的条件- 船舶的浮力和排水原理
5. 压力和密度
-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压力传递和液体压强
- 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6. 物体的功和能
- 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 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
7. 热与温度
- 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 热传递和物体的热平衡
- 热量的传递和热能的转化
8. 电学知识
- 电流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 电阻和电阻的影响因素
-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
9. 光的传播和成像
- 光的直线传播和折射
- 光的成像和镜类的特点
- 光的颜色和光的反射
10. 声的传播和声音的特征
- 声的产生和传播方式
- 声音的特征和频率
- 声的反射和音箱的原理
以上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程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机械运动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的单位:米(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时间的单位:秒(s),常用单位还有小时(h)、分钟(min)。

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停表等。

2、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3、运动的快慢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

公式:v = s/t,其中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单位:米每秒(m/s)、千米每小时(km/h),1m/s = 36km/h。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二、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 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2、声音的特性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声音的强弱,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3、声的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例如:B 超、声呐等。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超声波碎石等。

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三、物态变化1、温度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单位:摄氏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 100℃。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与液化第一部分: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①蒸发A、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B、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C、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②沸腾A、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B、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C、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D、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①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②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③作用:液化放热。

二、重、难点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难点:1、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对液化的理解。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蒸发、沸腾异同比较表项目蒸发沸腾不同点1、任何温度下;2、缓慢的;3、只在液体表面;4、液体蒸发时要吸热,温度上升。

1、在一定的温度(沸点)下;2、剧烈的;3、在液体表面和内部;4、液体沸腾时要吸热,温度不变。

相同点1、都是汽化现象;2、都要吸热。

水的沸腾水在沸腾前水在沸腾后气泡由大变小由小变大温度逐渐升高保持不变声音大小四、知识拓展电冰箱的制冷过程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

液态的氟利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之后,生成的蒸汽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

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相当于热的“搬运工”,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向当地的温度。

第二部分:相关中考题及解析1、(2012•肇庆)如图所示,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开酒精灯,下列说法:①用注射器往瓶内打气,水继续沸腾;②用注射器往瓶内打气,水停止沸腾;③用注射器往瓶外抽气,水继续沸腾;④用注射器往瓶外抽气,水停止沸腾,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1)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液体温度达到沸点,液体继续吸热,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2)液体的沸点与气体的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液体沸点越高,压强越小,液体沸点越低,减小压强液体沸点降低。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以下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的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描述1.位置的描述:用参照物和位置矢量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时间的描述:使用时钟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间。

3.速度的描述: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与所用的时间的比值来描述物体的速度。

4.加速度的描述:用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来描述物体的加速度。

5.速度-时间图象: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6.加速度-时间图象:用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来描述物体的加速情况。

二、力和运动1.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发生形状、速度或者方向有所改变的原因。

2.力的计算: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3.力的合成与分解:将力分解为几个力的合力等于这些力的矢量和。

4.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5.摩擦力的计算:计算摩擦力时一般采用标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最大值。

6.弹力:物体因受到弹簧形变的作用力而产生的力。

7.斜面上的力:斜面上的作用力可以分解为垂直于斜面的力和平行于斜面的力。

8.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叫做重力。

9.等效重力:在垂直向下和垂直向上的力的合力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用等效重力来替代这两个力的合力。

三、机械功和机械能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功的概念:功是力对物体作用引起物体速度、形状或位置改变时所做的功。

2.功的计算:功等于力的大小乘以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的余弦值乘以物体的位移。

3.功率:功率是功对时间的比值。

4.机械能:机械能是物体的位能和动能之和,它是物体进行做功的能力。

5.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6.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不受外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四、静电和电流1.电与电荷:原子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静电仪的原理:静电仪通过将金属雷达接触到地球,使其与地球保持相同的电势差,使金属球的电荷不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的测量1、⑴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

⑵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⑶换算关系:1km=1000m;1m=10dm;1dm=10cm;1cm=10mm;1m=106μm;1m=109nm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⑷常识: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手掌宽度1dm、墨水瓶高度6cm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3、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练习: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

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

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则乙同学的结果错误。

原因是:没有估读值。

4、特殊的测量方法:A>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本文档总结了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各个单元的知识点概述。

第一单元:力和压力
- 力的概念和特点
- 力的单位和测量
- 力的合成与分解
-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二单元:机械效应和杠杆
- 机械效应的概念和分类
- 杠杆的定义和结构
- 杠杆的运动特点和计算方法
- 杠杆的应用和例题分析
第三单元:浮力和密度
- 浮力的概念和原理
- 物体浮沉的条件和判别方法
- 密度的计算和性质
- 密度的应用和测量方法
第四单元:运动的描述和测量
-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 速度与时间图像的分析
- 位移与时间图像的分析
第五单元: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概念
-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和计算方法- 牛顿第三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各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六单元:力的合成与分解
-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基本原理
- 多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 平衡力和力的平衡条件
-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场景
第七单元:简单机械原理
- 斜面的概念和分类
-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 机械优势和机械效率的计算
- 机械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第八单元:热传递和温度计
- 热传递的方式和规律
- 温度和热量的概念
- 温度计的原理和种类
-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误差计算
以上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程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八年级上物理书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八年级上物理书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八年级上物理书知识点
第一单元运动
- 运动的概念及特征
- 速度与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
-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 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计算
-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
第二单元力和压力
- 力的概念和单位
- 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 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
-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
- 杠杆原理和浮力的概念
第三单元密度和压强
- 密度的概念和计算
- 浮力和物体的浮沉
-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
- 脉搏计算和心脏的作用- 气压和大气压强的概念
第四单元热学
- 热量的概念和单位
- 导热和导电的区别
- 直热和不直热的传递方式- 物体的热胀冷缩
- 相变现象和相变过程
第五单元声音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特性和声音的音调- 声音是如何扩散的
- 如何保护听力健康
- 噪声污染的危害和预防
第六单元光学
- 光的传播和直线传播
- 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 光的成像和透镜的原理
- 镜子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 光的色散和波长的概念
第八单元电学
- 电荷和电流的概念
- 电阻和电阻的计算
-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点- 静电场和电场强度
- 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感应规律第十单元科学与技术
-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
- 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
- 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应用
- 技术改变社会生活的方式
- 运用科学与技术解决问题
以上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整理,详细内容请参考教材。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第一部分: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速度①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A、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B、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

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v=S/t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

v=S/t,变形可得:s=vt,t=S/v。

2、匀速直线运动①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应该是一个定值,与路程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无关,所以这时不能将v=s/t理解为v与 s成正比,与t成反比。

②物体速度改变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可以用v=s/t来计算,s是物体通过的某一段路程,t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求出的v就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③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二、重、难点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难点:速度的有关计算。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把速度公式v=s/t变形得出s=vt、t=s/v可求路程和时间。

在利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解题时,需要注意下列问题:1)要写出依据的公式;2)应该统一单位;3)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时,既要代数值,又要代单位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公式:v= s/t速度单位:米/秒(m/s,m·s-1)千米/时(km/h)s=vt计算:v=s/tt=s/v匀速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机械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四、知识拓展用图像来表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就得到了路程—时间图像.(如图a)(2)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就得到了速度—时间图像.(如图b)图a 图b第二部分:相关中考题及解析1.(2012•上海)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A、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B、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C、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D、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解析: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

本文将对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章:力和压力
1. 力的概念和性质
2. 力的计算
3.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
4. 杠杆原理
5. 水压和大气压
第二章:运动和力
1. 运动的分类
2.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3. 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合成
4. 牛顿第三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5. 弹力和重力
第三章:速度和加速度
1. 速度和速度的计算
2. 加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3. 自由落体运动
4.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第四章:能与功
1. 功的概念和计算
2. 机械能和能量守恒定律
3. 机械能的转化
4. 做功和功率的计算
5. 机械效率和机械功率
第五章:简单机械设备
1. 杠杆
2. 机械臂和齿轮
3. 摩擦和滑动摩擦力
4. 斜面和斜面的应用
第六章:光的传播
1. 光的传播路径和速度
2. 阴影的形成
3. 物体的看见和被看见
4.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5.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第七章:声和听觉
1. 声的产生和传播
2. 声的干涉和共鸣
3. 声的吸收和反射
4. 声音的大小和音调
5. 听觉和声的保护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上下册)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上下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下册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 m),其他单位有:千米 ( km)、厘米) 、分米 (dm)、微米 (μm ) 、纳米 ( nm; 1cm=0 。

01m ;1mm=0.001m ;) 。

1km=1 000m ; 1dm=0 。

1m(cm) 、毫米 (mm1μm=0 。

000 001m ;1nm=0 。

000 000 001m 。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 ( h)、分 (min ).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第2节 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第3节 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科学之旅序言1、物理学是一门学习有关力、、、、等知识的学科。

物理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密切相关。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2、学习物理有趣,更有用。

3、要学好物理应做到:①勤于,乐于;②勤于,重在理解;③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即归纳为:多观察、、、理论联系实际。

同时还要做到:多读课本、多感知物理情景和过程、记写得法、多巩固应用。

4、要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如:观察法、、讨论法等。

5、会判断:自人界、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哪些与力有关、与热、与电、光、声有关。

第一章机械运动(共4节)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为。

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

1k m=m,1m=dm=cm=mm=um=nm,。

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的工具;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2)测量时的方法: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多次测量取作为测量结果。

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一本书的厚度为10,一张纸的厚度为100。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18.41cm 。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单位是。

5、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cm,其中的估读值为 cm。

(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cm。

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 cm。

(图1)(图2)(图3)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右图圆的直径为cm。

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mm。

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度如图,则细铜丝的直径为mm。

7、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

其中国际制单位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你知道哪些类型的钟表?答:。

1h= min= s;1min= s;30min= h(2)、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走、二、三恢复。

外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内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分或秒)8、误差是与之间的差异。

误差与错误不同,能消除,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2)、减小误差的方法有、、。

其中取平均值时,平均值的位数与已知测量值位数相同,多余的四舍五入。

第2节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的变化叫做。

2、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的世界。

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3、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的物体叫。

一切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但人们通常选为参照物。

4、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选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一般会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

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5、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_______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_______没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_________的。

第3节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相同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的物体运动得快。

另一种是经过相同比较他们所花的时间,所花的时间的物体运动得快。

(2)物体运动的快慢,还可以用速度来表示,速度值的物体运动得快。

2、速度(1)定义:。

(2)公式:。

(3)速度的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内通过的路程。

(4)速度的国际单位:,交通中的常用单位:。

速度的单位是由的单位和的单位组合而成的。

1m/s=____km/h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15m/s,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 _ ___. (5)单位换算:10m/s=_____km/h 54km/h=____m/s3、机械运动按运动路线的曲直分为运动和运动。

4、直线运动按速度是否变化分为直线运动和直线运动5、(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是,这种运动叫做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速度来表示。

6、在匀速运动中速度的公式是,公式中V的大小是的(不变、变化),路程与时间成比,函数图像为:。

变速运动中求平均速度的公式为V= =,平均速度的大小反应了运动的粗约或平均快慢程度。

变形公式有:路程S=,时间t=7、用速度公式计算,是重点和难点。

灵活应用,用规范格式解题。

第4节测平均速度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3、实验时用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在用公式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车的平均速度。

4、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具体测量过程和记录表格:得出的结论:第二章声的世界(共4节内容)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产生: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

震动发的声音可以记录下来,早期的机械唱片、近期的磁带、激光唱盘、存储卡等都能记录声音。

2、传播:声由传播,一切固体、、都可作为介质来传播声音。

通常听到的声是靠作介质传播的;不能传声,所以月球上不能面对面的交谈。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

3、声速:(1)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

声速的大小跟有关,还跟介质的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m/s 。

在不同介质中声速(同、不同)。

声在中传播最快,在中传播最慢(固体、液体、气体)。

(2)、在装水的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同学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敲击声是传来的,第二、三次敲击声依次是、传过来的。

4、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回来,再次听到声音,通常称为回音或。

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0.1s,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加强,觉声音更响亮。

发声体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大于米才能产生回声。

利用回声测距离:s= .,利用回声探测鱼群、测海的深度等。

*5、人耳的构造和人耳感知声的过程:物体产生的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的形式传播,引起振动,然后通过传到大脑,这样我们便听见了声音。

这是耳传导感知声。

感知声还有一种途径:就是骨传导感知声。

P31第2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要素指的是音调、、①,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越大,音调越高。

②,它是指声音的大小、强弱,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越大,距发声体越近,越大。

③,它是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是不同的。

用来判断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它的单位是。

3、超声和次声:人能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HZ~ HZ。

人们把高于HZ的声叫做波;把低于HZ的声叫做波,它们都统称为声,但人们都听不见。

蝙蝠、海豚发出的声常为声;地震、海啸、台风,还有大象发出的声是声。

动物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广、窄)。

4、音乐委员起的音太高我唱不上去,指的是声音的,夜晚有一个人在操场上引吭高歌指的是声音的;我们能辨别是数学老师的生音还是语文老师的声音是用辨别的。

5、用相同的瓶子,装上高低不同的水位,对着瓶口吹起,产生的音调高低为 ;敲击瓶子产生的音调高低为 。

p37第3节 声的利用1、 声作为一种波,利用声既可以传递 ,还可以传递 。

2、 利用声来传递 的例子很多:蝙蝠利用回声定位;利用声呐探测海洋的深度和鱼群;医生借助B 超获得体内器官的信息。

利用地震发出的次声波,确定发生的方位和强度…3、利用声可以传递 。

超生洗碗、超声碎石,都是利用声来传递 的例子。

第4节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1、(1)乐音: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 。

(2)噪声: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看:凡影响人们 的声音为噪声。

2、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人们以 为单位 来计量噪声的强弱。

Db 是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 分贝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分贝;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应超过70分贝;为保证休息和眠噪声不应超过 分贝。

3、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声源的 产生声音---空气等 传播声音---鼓膜的 引起听觉。

4、控制噪声的途径:(1)三方面着手控制噪声:(1)防止噪声的 (2)阻断噪声的 (3)防止噪声进入 人耳 。

(1)如安装消声器,禁止鸣笛是在 处减弱 噪声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 。

(3)在 人耳 处减弱 如用手指堵住耳朵。

(你的建议?)5、右图是 的标志。

第三章 物态变化(共4节)第1节 温度、温度计1、温度:物理学中把物体的 叫做温度。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

2、摄氏温度(t ):温度计上的符号0C 表示的是 温度。

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 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00C 和1000C 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个等分代表摄氏温度的 0C 。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

“-4.70C ”读作 或读作 。

3、温度计的正确使用:1)、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2)、认清它的 和 ;3)、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 被测液体中,不接触 ,待温度计示数 后再读数;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 温度计,视线要与液柱 相平。

如图4中 正确..、 和 错误..4、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 ,每10格是 ,分度值为 0C 。

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有很细的缩口)读数时体温计可以 ,第二次使用时要 。

5、温度计读数:如图5中左温度计的示数为 ℃ ;右温度计的示数为 ℃ 。

图6图4图4第2节 熔化和凝固 图51、物态变化: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指的是 、 、 。

物质处于何种状态由决定。

图6、体温计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

2、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变为叫做熔化,要热;从变为叫做凝固,凝固过程要热。

3、探究实验的7分析与论证、得出结论。

评估、交流与合作。

4、晶体:冰、海波、各种金属,在熔化过程中热,温度却保持,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

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在熔化过程中热,温度却不断,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

5、熔点:晶体熔化时的叫做熔点,6、凝固点: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叫做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

7、辨认熔化、凝固图像:(1)是熔化图像的是,是凝固图像的是,是晶体图像的是,非晶体图像的是(2)丙图中,EF段物质处于状态,FG段处于态,GH段处于态,该物质的熔点为 c ,表示熔化过程的是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