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写作感悟能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感受能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感受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一直备受关注。
在传统观念中,作文教学主要注重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人们开始更加重视作文教学中感受能力的培养。
感受能力是指学生对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能力,是作文表达的内在动力和情感基础。
作文教学中感受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作文教学中感受能力的意义作文是一种文字表达形式,是学生将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文字进行传达的一种方式。
而感受能力正是作文表达的内在源泉,是学生思想情感的根基。
感受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领悟人生,触发内心情感,激发创作灵感。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感受能力,学生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作品,才能让作文的意境更加深邃,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感受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作文教学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感染力。
1. 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生活是最丰富的感受源泉,而作文正是将这些感受通过文字进行表达的过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走出教室,多走进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去感受平凡生活中的真实情感。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激发内心的情感表达欲望,从而为作文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素材。
2. 注重阅读积累,拓宽学生的感受领域。
阅读是感受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才能拓宽自己的感受领域,增加感受的厚度和深度。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名家作品,感受作家的情感表达方式,领悟作品的内在情感。
也可以引导学生多读社会纪实作品,感受社会的冷暖,锻炼对社会的洞察力和感悟力。
3. 感受情感培训,激发内心的写作欲望。
作文创作需要内心的情感支撑,而情感的激发往往需要培训和引导。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情感激发的训练,如情感体验、情感表达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自己内心的情感,激发内心的写作欲望,从而让作文更加真实、生动。
培养感悟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培养感悟能力提高写作水平一、感悟的内容感悟是连接生活、阅读和写作之间的一座不可缺少的桥梁,没有感悟就不会有写作。
所以说,感悟是写作的生命。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去感悟。
(一)感悟自然。
大自然丰富多彩,给我们无穷的启示:“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忙碌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那是在教我们勤劳;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教师要让学生与自然对话,引导学生投身自然的怀抱,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敬畏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二)感悟自我。
引导学生与自我对话,倾听自我的诉说,发现自我的烦恼,发现自我的快乐,发现自我的特长,审视自我的价值追求,畅想自我的美好未来。
(三)感悟社会。
引导学生与社会对话,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学会尊重、关爱他人,尊重、珍惜生命,形成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积累鲜活的写作素材,种下创新的种子,写作的源泉就会永不枯竭。
(四)感悟大师。
所谓大师,包括思想大师、文学大师、科学大师等,这些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具有深远影响的顶尖人物留下的诗文,他们的传记言论,都是人类智慧宝库中最鲜活的东西。
走进大师,与大师对话,可以丰富自我的精神世界,可以启迪自我的智慧和灵气。
二、培养感悟能力(一)用心去观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轰轰烈烈、惊险奇特的大事,也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事。
大事当然要关心,但毕竟为数较少,且引人注目;小事细小琐碎,为数很多,并不引人注意,我们更要关心。
我们要关心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平平常常的事,用细腻的心灵寻觅真、善、美,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
(二)要多思,深思,善思。
1.多思。
事物总是多侧面存在的,人们对生活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所以我们对生活一定要从多角度、多侧面去展开联想和思考。
如对杨万里《小池》中的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认识:从整体看,可以说“平凡的景物充满了生机”;从荷叶的角度看,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默默奉献精神;从蜻蜓的角度看,有求新求美,充分展现自己的内涵。
浅谈在创新写作中如何培养感悟能力
浅谈在创新写作中如何培养感悟能力作者:黎勇江来源:《语文周报·教研版》2020年第38期感悟就是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中的人、事、物、景的内蕴产生的一种顿悟性认识。
学生阶段是一个人综合能力(包括感悟能力)形成与提高的关键时期。
语文老师应该从哪些途径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平时,我们除了教育学生养成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等好习惯以外,还要告诉他们,他们所记录的那些现象、那些事情往往是很有哲理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悟,反复琢磨,便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值得阐述的并能给人启迪的哲理。
这一点对于目前比较流行的话题作文尤为重要。
比如,面对滔滔河水,孔子有了“逝者如斯”的感喟;朱自清看到父亲的背影,领会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感情;华兹华斯从收割姑娘孤独的背影和美妙的歌声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作者的这些感悟都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用“心”观察。
我们也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心观察生活,也就是说,不要满足于纯客观地搜集材料,而应亲身加以体验,融入自己的感受。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他们的感悟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也才可能写出感动自己乃至感动别人的文章。
二、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的。
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对于中学生来说,知识更多的是来源于书本,从大量的阅读中获取写作的素材。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很注意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三、教给学生一些感悟的方法,培养学生善于感悟的习惯1.引导学生学会联想这是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最重要的方法。
学生的思路打开了,灵感自然就会涌现。
联想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相似联想,如由大海想到人的胸怀,抓住了二者“广阔”的相似点;二是相关联想,如刘征的《过万重山漫想》,由过三峡联想到第一个过三峡的人,再想到历史上许许多多的“第一个”,从而联想到具有首创精神的人;三是相对(相反)联想,由安乐想到忧患,由失败想到成功等等,抓住了二者在实质上的相反。
浅析中学生写作中感悟能力的培养
浅析中学生写作中感悟能力的培养一、引言写作是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作为中学生的写作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感悟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写作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中学生写作中感悟能力的重要性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充满了矛盾和情感,写作是他们表达自己情感的一个重要方式。
在学习中,写作也是中学生必修的一种技能,写作能力的好坏不仅影响着自己的学习成绩,更影响着自己的未来发展。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写作已经成为了人们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中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不仅关系到他们的个人成长,更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中学生写作中感悟能力的培养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兴趣是中学生学习写作的第一步,只有充满写作兴趣的学生才能在写作中获得乐趣。
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有趣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可以把写作活动化妆成有趣的游戏,或者通过阅读名著、名人散文、名言名句等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生的写作中,语句的简洁、准确、生动是基本要求。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语文课堂的训练、阅读和写作练习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情感是写作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情感的真实、深刻和体验化是中学生写作的评价标准。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接触、多体验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写作中能够准确且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注重学生的写作技巧训练。
写作技巧是中学生写作中的关键要素,对于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写作类型、不同的写作任务,针对性地进行技巧训练,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写作方法和习惯。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育心得与感悟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育心得与感悟写作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它不仅在学术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同时也是生活中必备的技能。
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从中获得了一些经验和体悟。
首先,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和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从基础开始,例如词汇的积累和语法的掌握。
只有学生具备了足够的语言基础,才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因此,我经常组织一些词汇和语法的练习,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其次,我强调写作的过程性。
写作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反复的修改和完善。
因此,我鼓励学生在完成初稿后,进行反思和修改。
在这个阶段,我会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问题。
通过反复的修改和完善,学生的写作水平将会有显著的提高。
此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并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应该成为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我会组织一些有趣的写作活动,例如写作比赛和作文分享会。
这些活动能够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加他们对写作的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与语言水平相关,也与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息息相关。
因此,我会引导学生在写作前进行充分的思考和构思。
我会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帮助学生启发灵感,拓展思路。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尽可能展示个人独特的思维和观点。
除了课堂教学,我还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字和观点,拓宽自己的视野。
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写作能力,同时也能够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启示。
我会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大众读物,鼓励学生多读多思考。
最后,作为一名教师,我也在不断学习和反思中成长。
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过程中,我时刻保持着谦卑的心态,愿意接纳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从每一次的教学中,我都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总的来说,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系统的训练和指导,同时也需要注重过程性和兴趣培养。
如何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如何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该如何培养训练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更能促进其情感、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以下从教育专家的角度,探讨一番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解和感悟能力:一、共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1. 激发泛读兴趣: 采用多样的阅读形式,如诗歌朗诵、戏剧表演、电影赏析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
2. 创造和谐阅读环境: 成立校园图书角、班级图书漂流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并营造和谐浓厚的阅读氛围,鼓励学生乐于阅读。
3. 鼓励自主阅读: 勉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根据个人兴趣和学习目标进行泛读,最终达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1. 把握文本内容: 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提取关键词的能力,并能对文本内容进行简要概括,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 理解写作技巧: 帮助学生识别作者的写作手法,如借喻、拟人、反讽等,并通过这些技巧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深层含义。
3. 分析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命运遭遇、思想变化,并思考人物关系和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
4. 领悟作品主题: 通过分析文本内容、写作技巧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主题和价值观,并与自身生活经验相结合。
三、进阶深度理解和感悟能力1. 多角度解读: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度解读作品,如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作者经历等,并尝试用不同的理论框架分析作品,提升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2. 感悟作者意图: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创作作品的动机和目的,并分析作品中蕴涵的情感和思想,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3. 联系生活经验: 帮助和鼓励学生将阅读理解内容与自身生活经验相联系,通过思考、联想和感悟,切身体会作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4. 注重表达和交流: 通过口头表达、写作、绘画等多种形式,帮助和鼓励学生表达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并与他人交流,互相启迪和碰撞思维。
习作教学要注重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推荐五篇][修改版]
第一篇:习作教学要注重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习作教学要注重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特点、功能、地位的概括。
与历次教学大纲相比,新的《课标》在习作教学中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就是提倡自由表达,提倡想像作文,提倡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注重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
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目前小学生习作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虽然许多语文教师多年来不断的探索,提出了多种设计方案与训练体系,就表达技巧和写作技法来看,这些方案和体系确有许多可取的东西。
但是,仅用这样的习作训练体系训练出来的小学生,语言干巴巴的,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思想观点。
须知,“言为心声”。
习作在情感的表现方式上有的恬淡,有的炽烈,有的直露,有的委婉,语言风格上也有朴实和华丽的区分,但是,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无不是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
什么叫感悟呢?字面的解释是有所感触而领悟。
实际上它是一种敏感细腻的习惯,一种满怀兴趣的态度,也是一种自求自得的境界。
杨绛先生说过,再俗的书到了钱钟书手里,他也会看得哈哈大笑。
确实,人情练达,洞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也就雅俗共赏、深浅不计,看什么都有滋有味了。
习作追求的就是这种“感的随意而发”。
习作本质上的主观性、形象性、人文性,决定了习作必然是品位的、咀嚼的、揣摩的、感悟的。
所谓感悟能力,就是热情投入生活、细心观察的能力,就是遇事敏感、主动思考的能力,就是习惯于由此及彼、由古及今、由物及人、推己及人的联想能力和善于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熟悉的形象来创造新形象及展开合情入理的奇思异想的想象能力。
一位哲人说过,比大地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是人的心灵。
不具备这样的心灵,你将心如止水,激不起一点波澜;有了这样的心灵,写起文章来何愁无话可说,言之无物?如果说习作是只鸟儿的话,那么,掌握各种表达能力和诸种文体的章法结构仅仅是它的一翼,还有重要的另一翼,那就是对人、对事、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能力。
作文教学中感受能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感受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而在作文教学中,感受能力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作文教学中感受能力的培养入手,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
做好素材的搜集和整理。
作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就必须积极搜集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接触更多样的内容,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认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多读一些优秀的文章,多听一些优秀的演讲,甚至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通过这些方式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素材,并且对所见所闻产生更深刻的感受和体会。
注重情感的引导和激发。
在感受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感情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生活中的细节、人物以及事物产生更加深刻的感受。
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感性的语言诠释自己的情感与观点,从而加深对文学的感受和理解。
注重细节的分析和训练。
感受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不断地观察、思考和总结。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一些文学作品中的细节进行分析和引导,让学生慢慢培养起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分析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感受能力。
可以对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等细节进行详细地揣摩和分析,让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思想。
第五,注重情景的创设和体验。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情景和活动,帮助学生更立体地感受事物的本质和美好。
可以通过一些文学作品的朗诵和表演,让学生深入体验作品的情感和氛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生活体验活动,让学生深入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义;甚至可以设置一些写作情景,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和感受,激发更加丰富的写作灵感和情感。
在作文教学中,感受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创新,同时也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和积极参与。
只有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才能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使他们在写作中更加有深度和韵味。
培养作文中的感悟能力
作文中的感悟,就是通过对人、事、物、景与生活现象的描写叙说来表达自己的一种领悟。
它或者动人心弦,或者富有情致,或者启人思索。
对事物敢于且善于深入思考认真分析,品悟其中蕴含的哲理,会令我们充满智慧。
我们应该怎样培养感悟能力呢?【方法归纳】1、知识是感悟的前提。
多读书才能激发感悟,特别是对于生活阅历不丰富的中学生来说,阅读更是作文素材的主要来源。
课文是我们积累知识的最好版本;课外多阅读名家名作,摘录好令人心动的特色材料。
创建自己的素材库【我的示例】(记录下由现有素材联想到的你自己的相关示例或活动)【特色材料】(摘抄下当你阅读文章时,令你心有所动的内容)【名言警句】(摘抄下当你背诵古诗文或阅读文章时,遇见的名言警句)2、思维是感悟的灵魂。
从多方面、多角度、多方向去思考问题,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如九上的《唐雎不辱使命》,从唐雎出色地完成了出使任务。
可以有多种感悟和启示:①学习唐雎为真理正义而斗争的凛然正气。
②古往今来有许多像唐雎那样的仁人志士为国家正义而不惜生命。
③在现实社会中做一个坚持原则、让心灵站立的人。
④唐雎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他有勇敢的爱国行为,还有他那言之有节、有据、有力的说话技巧。
课外美文《生命的出口》,作者也运用了发散思维,并层层递进顺势而下,使说理透彻而深刻:①情感的发展只是一个过程接一个过程,没有必要因为一点因缘不如意就自杀。
②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世界并不会有什么改变,情感也不会变得深刻,反而会失去再创造、再发展的机会,斩断了一切幸福的可能。
③生命可以有多种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比死亡更生动有趣。
④多体验失败可能找到更深刻的情感,更幸福的人生,更触及灵性的深度。
⑤世界上并没有想象中的来生。
3、生活是感悟的源泉生活中的东西,很多事很有哲理性,如果我们用心去品味,反复琢磨,便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值得阐述、给人以启迪的哲理。
看见恶心的“蜘蛛”,我们常想:蜘蛛结网可能逮不到昆虫,但不结网就永远逮不到昆虫。
培养学生的读后感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后感写作能力读后感写作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读后感写作,学生不仅可以深入思考阅读材料,还能够锻炼自己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后感写作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是培养学生读后感写作能力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选择适合学生阅读并且有趣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建议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定期安排阅读时间,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和成长,从而更有动力去写读后感。
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阅读材料好的读后感需要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思考作者的意图、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以及所传递的主题等。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促使学生在阅读材料中发现更多的亮点和深意。
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读后感写作不仅仅是对阅读材料的简单描述,更需要学生表达对其中观点或主题的评价和思考。
因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并鼓励他们思考和表达自己对材料的看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倡导到图书馆或在线资源中寻找更多信息,拓宽学生的思考视野。
四、指导学生合理组织和表达读后感写好读后感需要学生具备合理组织和表达的能力。
在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大纲规划,确定写作结构和主题句。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常用的表达手法和句型,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五、鼓励学生分享读后感作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读后感作品是培养他们读后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设置读后感分享的时间和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
同时,教师和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评价,共同进步。
六、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和写作机会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和机会。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展览、观看电影等,鼓励他们撰写相关的读后感。
此外,学校图书馆和网络资源也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宝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这些资源。
浅析写作教学中感悟能力的培养(全文)
浅析写作教学中感悟能力的培养XX】G632 XX】想要学生写好作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做个有心人,用心去观察生活、挖掘素材、训练学习的思维,使学生学会自由、有创意的表达,走个性化之路,展现自我,写出个性化作文。
那么,我们如何指导学生做到这一点呢?一、引导学生悟课文XX之悟,进而从中受到启发教师要根据不同学年学习的不同体裁的文章,提出学习目标,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在反复的语言实践中寻找规律,为培养读写能力打下基础。
以“基础训练”为抓手,注意以下几点:(一)明确训练目的教师要把握课标要求,充分钻研教材,明确“基础训练”各项练习的目标,课堂上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恰当地指导学生练习,准确无误地达到训练要求。
如:七年级《看云识天气》一课中,训练问题主要有:一是本文生动地介绍了云的哪些形态及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与天气有何关系?二是课文在介绍云时,先从写起,进而说到,这样由及,由及地说明。
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问题的方向和要求,有目的地进行训练。
(二)注重训练的多样化教学内容要全面丰富,形式灵活多样,一类以巩固知识为目的,即通过丰富具体的材料,对课文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训练;另一类则是以运用为目的,即把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如《在山的那边》一课,训练内容有:你是怎样理解诗中的“山”和“海”的?读后你明白XX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这是以巩固知识技能为目的的训练。
又如:以“找终于见到大海”为题写一段话,提示:这个大海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的;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涩的;可以是开朗的,也可以是阴郁的……这样不但能通过实践运用提升技能的拓展训练,而且也能升华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发表自己的见解,写出优美的文章。
(三)训练要有梯度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时要前后照顾,有意识地将训练内容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适时引导学生揭示规律。
如《我的叔叔于勒》拓展材料为《银行里的男孩》,主题之间有对比作用,一是金钱至上的人情冷漠,一是陌生人之间的热切关怀。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感悟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感悟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感悟力写作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然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中学生怕写作、厌倦写作的情况却比比皆是。
要想摆脱作文训练的被动性,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教师就应当生动而深刻地启发学生感悟生活、感悟人生,积累情愫。
学生只有“以情绪为动力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才能有生活可写,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真情实感。
“感悟”即“有所感触而领悟”,本是人们对自然与社会某现象产生的一种顿悟性认识。
在写作中,就是面对生活,进行深思感悟,用准确精当的文字将情感表述出来,一切能触发出写作欲望与灵感的东西都是感悟的内容。
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并未重视这种感悟,没有把它作为思维——一种最活跃、最高质高效的创造性思维来训练,致使作文训练费时低效。
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明白,实施“感悟作文”,就如同在构建作文素质教育的立体花园。
那么,呢?一、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就活泼地流个不停。
”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生习作自然也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
只有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才会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习作才能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颇富哲理的,如果我们用心体悟,反复琢磨,便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值得阐述、并给人以启发的哲理。
比如,原本在一块方场上的一堆沙,经过一些时日,有的粘附于行人的鞋底带走了,有的陷入泥土里和泥土相混杂了。
如果你感知了这样的一个生活现象,能够悟出点什么来吗?现代作家丰子恺就从中悟出了这样一个哲理:一堆沙之所以容易散失,是因为缺少约束,如果用沙袋装起来,便不会散失了。
并进一步告诉人们,只有团结,才能有强大的力量,才能求得抗战的胜利,丰子恺凭着这一感悟而创作的《散失与沙袋》便蕴涵了哲理,具有了启发意义。
二、引导学生多层面感悟生活感悟要面对生活,人们在思想上、心灵上深刻的感动、感受和感慨中,悟出某种人生意义、价值或道理。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感悟能力-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如何培养先生的写作感悟能力
感是感受,悟是考虑。
培养先生的感悟能力,就是在培养想象力,由于写作中有了感悟,就有了想象力。
作者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中描写茂盛的紫藤萝花时这样写道“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7]。
作者之所以能将紫藤萝花描写的如此富有诗意,正是由于他在感受考虑中想象。
让读者感遭到了紫藤萝瀑布的美丽,更考虑出了它那顽强不息、流动不止的生命。
在写想象作文时,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先生本人去感悟,去发现,去获得知识,这样的想象才是深沉的、持久的。
感悟与简单的模仿不同,模仿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没有心的参与,是一个类似复印的过程。
模仿别人的想象力写作可能也能写好,但笔上里有想象而心里没想象,感悟能力越来越差,想象力会越来越差。
模仿的想象力只能是别人的,心中所感悟到的想象力才是本人的。
有感悟能力的先生会用心去想象,只需在写作中不断感悟,才能加强写作的创造力。
作文在想象中有了感悟,才能迸发出创作的灵感,让先生在写作中从想写转变到会写。
这也使得在培养先生的感悟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先生的想象力,想象作文在感悟中添加的是活力与活力,先生的感悟不断由已知到新知,使认识能力与想象力逐渐得到进步,彼此促进,相反相成。
作文教学中感悟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作文教学中感悟能力的培养反思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作文教改返璞归真、正本清源的成功之路。
一、什么是感悟力感悟力是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美国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威廉?福克纳说过:“写作需要独特的感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秀的表现力。
”所谓“感悟力”就是获得感悟的能力。
“感悟”一词在本质上来说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一直强调的领悟、顿悟相通。
朱熹的“一旦豁然贯通”的说法,便是这个意思。
感,即是感知,感受。
悟,即是领悟,顿悟。
也就是学习者通过对情感、事物、行为的内省体察有所感触,从而悟出某种可以言说或不能言说的情感、思想、知识等。
二、培养感悟力的重要意义1、培养感悟力是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学生应该“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这些都对感悟力的培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2、培养感悟力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无论如何挖空心思找最适合学生的话题来让他们写作,学生都总是咬破笔端无写处,而随笔和书信之类却能洋洋洒洒,下笔千言。
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有了某些感悟,于是就有了倾吐的欲望和冲动,是他们的真情实感。
由此可见,作文最主要的不是生活贫乏,而是对生活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即缺乏对生活的感悟力。
3、培养感悟力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指出:“中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发展阶段。
”但这种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学生总是通过感性认识获取表象,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活动,有所领悟,可见感性形象在学生思维发展中具有重大作用。
三、培养感悟力的一般方法1、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记录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轰轰烈烈、惊险奇特的大事,也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事。
总结一生的心得:感悟能力的培养
总结一生的心得:感悟能力的培养。
我认为,总结一生的心得,需要培养感悟能力。
感悟能力是一个人的一种能力,它包括了感知力、想象力、联想力、感情表达力和创造力等多种能力。
感知力是感悟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它涉及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
人的感知力大小不一,但每个人应该都能够通过心理训练,提高他们的感知力。
例如,当一个人在看电影时,他可以透过片中的画面和音乐,感知到导演和编剧所想表达的深层次信息。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并理解他人的言行举止,提高我们的感知力,以更好地理解和交流。
想象力是感悟能力中另一个重要的能力。
人类的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能力,它使人们能够构建出自己的世界观。
在人类发展史上,想象力被誉为是创意的源泉之一。
通过想象力,人们可以产生出各种重大发现和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创意。
比如,牛顿在看到苹果落下时,想象力激发他对万有引力的深入思考,最终导致了他关于引力的理论发现。
因此,良好的想象力能够帮助我们通过创意和创新去达到更高的成就。
此外,联想力和感情表达力也是感悟能力中重要的部分。
联想力是从一个事物或话题,联想到其他相关、类似或相似的事物或话题的能力。
一个人的联想力通常反映了他的生活经验,以及他的思考方式和思维定式。
感情表达力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想法的表达能力。
无论是书写还是口语,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会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交流。
情感表达的是感情、意志和思想的结合。
创造力是感悟能力的又一个关键因素。
良好的创造力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并开发他们的潜力和创新能力。
创意不仅可以让人们事半功倍,还可以激发他们的灵感和创造性,从而在某一个领域内产生突破和发展。
人们应该努力去培养感悟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智慧和经验。
通过提高他们的感知力、想象力、联想力以及感情表达与创造能力,他们可以更好地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得成功和成就。
提高作文的感受能力
提高作文的感受能力作文是学习中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检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然而,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提高作文的感受能力是一个相对较难的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给出一些建议,帮助大家提高作文的感受能力。
一、培养阅读兴趣阅读是提高作文感受能力的基础。
通过阅读能够拓宽视野,积累知识和体验各种不同的观点和风格。
因此,我们要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除了学科书籍外,可以多读一些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专业书籍等。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刻意观察和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思路,思考作者的观点和论证逻辑,这样能够逐渐增强对作文的感受能力。
二、注重写作思维的培养写作思维是指思考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要提高作文的感受能力,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写作思维。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进行观察和思考,并用文字记录下来。
可以选择一些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头脑风暴,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
此外,在写作时要注重整理思路,合理组织文章结构,这样能够提高作文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三、多练习写作提高作文的感受能力,光看不练是不行的。
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
可以根据不同的题目要求,展开不同的思考和论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用词准确,句子通顺,表达清晰。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个性化表达方式,使作文独具风格和个性。
四、参加作文比赛参加作文比赛是另一种提高作文感受能力的方式。
通过比赛,可以了解到其他同学的写作风格和思路,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同时,比赛的评审过程也会给予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对提高作文感受能力大有裨益。
五、寻求他人的建议和意见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请家人、朋友或老师给予意见和建议。
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经验出发,对我们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
这些反馈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同时,通过与他人交流,我们也能学习到更多的观点和写作技巧,提高作文的感受能力。
谈作文训练中感悟能力的培养
谈作文训练中感悟能力的培养纵观中外古今,凡不朽之作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真情的流露。
学生作文,虽非文学创作,也强调真情实感。
可是面对初中生的作文,却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不少学生觉得作文没有东西可写;二是不少学生作文中出现了假大空的现象。
我经过一段教学研究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素材的平时观察积累,因而感悟生活的能力不强。
因此,切实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呢?一、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本源,只有积极地投入生活,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把自己的感情融入生活之中,才能产生深切的感受。
一些学生往往感到写作文时写不出东西来,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对生活缺乏理解,缺乏热情,对周围许多生动的人和事不了解,不熟悉,置身事外,漠然处之;二是观察和感悟能力不强,不会体察生活,不善于在观察中思考。
往往有这样的现象:有的同学在作文中所写的人和事是从别人的文章中“借鉴”得来的,不仅材料是“借”的,连感受也是“借”的,出现了假、大、空的现象,甚至有时是胡乱“嫁接”,让人看了感到啼笑皆非、摇头叹息。
这类现象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我们对学生缺少正面的指导。
应该说,这是当前作文教学诸多问题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投入生活,就是要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校外活动,就是要把作文教学以至整个语文教学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积累对生活的实践和独特的感悟。
二、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要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
从作文教学的角度说,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并从中增强感悟能力,是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切实可行的做法。
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为了培养学生写作的这种“诗外功夫”,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宏观上理解生活,热爱生活,另一方面则要指导学生去熟悉身边的人物,洞察周围的事物。
尤其要激发他们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养成其感受生活的习惯。
感悟能力培养浅议
感悟能力培养浅议感悟能力培养浅议不少同学总抱怨生活平淡,作文不知写什么好,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那么,感悟就是写作的生命,也就是说没有感悟就不会有写作。
我们该怎样培养自己的感悟能力呢?首先,要经常观察生活,留意生活。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惊险奇特的大事,也有平常普通的小事,大事我们要关注,小事我们更要留意。
比如说一家人散步这一极平常的小事,《散步》的作者莫怀戚却从中感悟到了家庭伦理;作家张晓风看见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满天飞舞”,她想到生命的代价,生命的投资是“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敬畏生命》))生命值得敬畏。
如果作家不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怎能有此独特的发现?考场佳作《窗外》写道:“从我居室的窗外望出去,可以看见一株高高的芙蓉树,在那烟树参差的春日里,花红点点,煞是迷人,牵动着我的文思。
”可是一个早晨,“蓦然发现,昨夜的一场风雨已将它剥蚀得面目全非,这时,一种繁花落尽的悲凉掠过我的心头,我不由感慨系之”。
过了些日子,也就淡忘了。
一次从乡下回来,不经意打开窗户,顿觉眼前一亮:“一树火红的三角梅映入眼帘,对观察到的生活细节进行想象。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合情合理又符合科学的想象是有利于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的。
有篇佳作《坎坷也美丽》,作者通过对波浪曲线的想象而产生了“坎坷也美丽”的人生感悟,作者写道:“波浪形的曲线真美,它是人生的脚印,波峰上闪烁的是金光闪闪的奖杯,波谷中盛满的是自强者的汗水。
”这个想象生动形象而又合乎实际,作者由此得到启示并悟出人生真谛:“人生的道路,就像波浪形曲线那样高高低低起起伏伏,虽然走起来辛苦,但它却通向幸福。
只有攀过那座座高峰,越过那条条深谷,才会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幸福。
”“假如人生之路是坎坷的,也许我们会拥有更多的美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 、文 能 力 、 活 经 验 、 识 基 础 、 想 能 让 学 生 感 悟 那 本 来 “ 而 不 见 ” 生 看 到 几 个 三 轮 车 夫 争 抢 一 个 顾 生 知 思 于 从 认 识 等 方 面 的 水 平 , 此 . 们 常 的 生 活 . 而发 现 生 活 ? 笔 者 想 从 客 的情 景 , 是 他感 悟 到现 夸 杜 会 因 人
无处 不 存在 竞 争 , 为学 生 确 实 不 作 把 学 生 作 文 的 质 量 看 作 是 衡 量 语 以 下 五个 方 面展 开 粗姨 的论 述 。 用 心 观 察 生 活 , 学 会 瞎 应该 荒 废 时光 了 , 该学 好 竞 争 的 是 应 文程 度 的 重 要 客 观 标 志 。 我 国 自
蕊 每 两周 写 一 篇 大作 文 . 加 语 文 教 恰 恰 是 一 些 小 事 之 中 . 含 着 不 同 的 切 实 可 行 的 做 法 。 但 不 可 忽 视 外 百 , 师 自己 布 置 的 随 笔 、 记 等 . 学 寻 常 的 哲 理 , 同 寻 常 的 真 、 、 的 是 课 文 是 一 部 科 全 书 ” 它 是 日 但 不 善 生 对作 文 仍望 而 生 畏 。 学 杜 美 。 如 一个 学 生写 ‘ 她 喝 彩 ) 观 家 庭 、 校 、 会 等 等 方 面 生 活 的 为 , ② 学 生 写 作 的 句 子 是 通 顺 的 . 察 到 一 个 行 走 的 嗓 亮 姑 娘 不 小 心 缩 影 . 概 括 生 活 的 典 范 之 作 。 因 是 没 没 文 法 之 类 也 从 课 本 中 学 了 不 少 凉 鞋 破 了 , 有 半 点 惊 慌 . 有 半 此 教 课 文 不 能 忽 视 对 真 生 活 内 涵 但 点 迟 疑 , 拎 起 凉 鞋 大 大 方 方 地 赤 的 揭 示 和 对 其 表 现 生 活 技 巧 的 点 就 他 们往 往 为 没 事 可 写 而 苦 恼 。 他 暮 , 们 每 天 都 生 活 在 生 活 中 , 而 脚 走 在 大 街 上 文 章 经 过 一 番 描 拨 。 如 教 刘 绍 棠 的 ‘ 春 > 我 们 除 当 然
令 人 担忧 :
生 活 是 写 作 的 车 源 。 引 导 学
并 目; 事细 小 琐 碎 . 数 很 多 . 不 生 观察 身 边 的人 和事 . 从 中增 强 小 为 并 是 0 作文 练 得 不少 . 教 材要 求 引人 注 目, 们 更 要 关 心 。 而 且 , 感 悟 的能力 , 提 高 他们 写 作 能 力 按 我
写 。
过最 后 的 议论 + 多 么深 刻 的感 悟 切 不可 忽 视 如 “ 奠 大 于 心 死 是 哀 这
要 @ 为 了 提 高学 生 的 写 作 水 平 , 呀 , 感悟 的 来源 却 是 一 件 非 常 细 种 聋 吉真生 活 内 插 的人 物 语 言 , 而 要 从 语 文 教 师常常 推荐 一些 优 秀 习 作 , 小的 琐 事 。这 种琐 事 + 活 中多 得 进 行 启 发 , 让 学 生 自由 议 论 , 生 厶 视 信 心 是 甚 至 让 学 生 背 一 些 佳 作 ; 长 也 往 很 +但 为 什 , 有 的 同 学 “ 而 不 而 归 纳 出 几 点 人 生 感 悟 : 家 往 给 子 盘 买 一 些 作 文 选 之 类 的 书 。 见 有 的 同 学 却 能 产 生 棵 剡 的 感 通 向成 功 的第 一 秘 诀 。 有 信 心 的 …
这 些 作 文 虽 然 有 一 定 的 模 仿 价 值 , 悟 , 键 就 在 于 是 否 能 用 心 观 察 生 人 , 以 化 渺 小 为 伟 大 , 平 庸 为 关 可 化
做 但 也 会带 来 很 大 的 负 效应 : 生 作 活 , 生 活 的有 心 人 。 学 文 无 真 情 实 感 . 的 是 候 事 , 的 写 说 文 千 人 一面 , 人 望 而生 厌 。 让 是假话 , 的是 假 情 。而 且 写 的 作 目的地 引导 , 者 曾经 叫学 生写 街 抒 笔 上 最 常 见 的三 轮 车夫 的 观感 , 生 学 神奇 。 “ 有 人 可 以 打 败 体 , — ” 没 —
维普资讯
作 文 是 学 生 文 字 表 达 能 力 和 为 动 力 进 行 积 极 的 创 造 性 思 维 活 有 个 学 生 写 一 个 年 轻 的 三 轮 车 夫 , 动 ” 才能 有 生活 可 写 , 出来 的 文 从 他 坚 实 的 臂 膀 里 看 到 了 劳 动 的 , 写 思 想 水 平 的 表 现 。 学 生 的 作 文 相 赞 怎 当明 显 而 集 中 地 反 映 出 他 们 的 语 章 才能 有 真情 实感 。那 么 , 样 才 伟 大 , 美 劳 动创 造 了 美 。有 个 学
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恢 复 高 考 中考 锚 度 以来 , 文 作 文 悟 生 活的先 决 素件 语 的分 值 逐年 提 高 , 且 随 着 素 质教 而
本 领 ……事 实 证 明 , 悟 生 活 的先 感
生活 是 丰 富 多彩 的 , 轰 轰 烈 决 条件 就是 学 会 观察 生 活 。 有
惊 也 = 、 鉴 别 人 的 “ 悟 。 培 借 感 是 育 的全 面 实 施 , 文 分 值 还 有增 加 烈 、 险 奇 特 的 大 事 , 有 平 平 常 作 常 、 普 通 通 的小 事 。大 事 当 然 要 养 瞎悟 力 的基 本 逢径 普 的趋 势 。 但 然而 . 目前 中学 生 写 作 现 状 却 关 心 , 毕 竟 为 数 较 少 却 引 人 注
晟 “ 却 对 生 活 视 而 不 见 , 听 而 不 述 后 . 后 抒 情 议 论 : 走 自 己 的 了 要 引 导 学 生 分 析 何 梅 苓 的 性 格 “ 插 闻 ”, 致 守 着 生 活 ” 没 生 活 可 路 . 必 顾 忌 别 人 的 眼 光 和 评 论 。 特 点 、 叙 的 文 章 结 构 等 内 容 外 , 以 而 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