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的完善》导学案

合集下载

《写人要抓住特点》 导学案

《写人要抓住特点》 导学案

《写人要抓住特点》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会观察人物特点,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

2、能够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3、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提高写作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特点。

(2)学会选取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性格。

2、难点(1)如何将多种描写方法综合运用,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

(2)如何选取恰当的典型事例,更好地展现人物特点。

三、学习方法1、观察分析法:观察身边的人物,分析其特点。

2、阅读借鉴法:阅读优秀的写人作品,学习他人的写作技巧。

3、写作实践法:通过写作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知识链接1、人物描写方法(1)外貌描写: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等进行描写,展现人物的外在形象。

例如:“他身材高大,穿着一件黑色的风衣,戴着一副墨镜,看起来很酷。

”(2)语言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其性格、思想和情感。

比如:“‘别担心,我会帮你的!’他拍着胸脯说道。

”(3)动作描写:对人物的动作进行细致的刻画,反映其内心活动和性格特点。

像这样:“他紧紧地握着拳头,牙齿咬得咯咯响。

”(4)神态描写:描写人物的面部表情,展现其心理状态。

如:“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5)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其思想和情感。

“我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2、选取典型事例典型事例是指能够集中反映人物特点的事件。

选取典型事例时要注意事例的真实性、代表性和新颖性。

五、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

有的人活泼开朗,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善良勇敢,有的人自私怯懦。

那么,如何用文字将这些各具特色的人物生动地展现出来呢?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抓住人物的特点来进行描写。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写人要抓住特点”。

(二)观察与思考1、观察身边的同学,说说他(她)有什么特点。

可以从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入手。

2、思考:这些特点是通过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三)方法指导1、外貌描写(1)外貌描写要抓住人物的独特之处,不要面面俱到。

道德与法治-七下导学案-1.1悄悄变化的我

道德与法治-七下导学案-1.1悄悄变化的我

七下1.1《悄悄变化的我》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能说出青春期的一些基本的生理和心理常识;了解青春期特有的一些心理矛盾和心理特征。

2.能从容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正确对待自己的心理变化,自觉减少心理上的混乱与恐慌,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促进生理和心理协调发展。

3.能正确认识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摆脱不必要的烦恼和忧虑,正确处理自己的心理矛盾,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悦纳生理变化;直面矛盾心理。

难点:直面矛盾心理。

三、自主预习【知识梳理】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身体的变化;(2)内部的完善;(3)性机能的。

2.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1)带给我们旺盛的,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

(2)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

3.我们应如何悦纳青春期的生理变化?(1)受、、影响,我们的身体发育各不相同。

(2)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的绽放。

(3)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

4.产生青春心理困惑和矛盾的原因主要有哪些?(1)得到发展;(2)不断增强;(3)愈加丰富。

5.如何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青春期心理矛盾?(1)参加,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2)通过,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3)通过培养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4)学习,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拓展】心理学家把青春期称为“心理断乳期”。

提示:进入青春期,由于青少年自我意识、成人意识、独立意识的不断增强,要求从心理上脱离对父母的依赖,出现了“心理断乳”,表现出对父母的反抗,又称为“第二反抗期”。

这一年龄阶段,是青少年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也是青少年心理转变成熟的关键时期。

【思考】1.你更希望追求内在美还是外在美?怎样才能兼顾好两种美?2.你现在遇到了哪些青春期的心理矛盾?你是如何处理的?【疑问】预习后,哪里不理解?【初步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四、学习新知(一)悦纳生理变化观看视频《青春期的变化》1.你是否了解自己身体的变化?填写并补充表格内容。

历史导学案(1-4课)

历史导学案(1-4课)

【学习目标】(1)知识与水平: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理解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主动学习课本及上网搜集资料,学会学习政治制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

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操,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深对国情的理解。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第4—7页,并熟VV和容易忘记、容易出错的知识点,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

或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1)重点: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2)难点: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第一部分课前延伸案【知识衔接】1、你知道自己姓氏的由来吗?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如郑捷;有以受封的邑名为氏,如屈完;或以居住的地名为氏,如东门襄仲;或以官员为氏,如司马牛;或以祖先的字或谥号为氏的,如孔丘;还有以技艺为氏,如陶等等。

2、血浓于水的天然归属感和亲切感,不忘家,不忘家族,不忘民族,不忘国家的价值理念,即使在重选择、重自身价值的今天依然积淀于中华儿女的心中。

这个切都源于三千多年的宗法制。

请同学们就宗法制在我们今天社会的影响做一个调查,还有哪些影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逢年过节拜祖;清明节祭祖;人们姓名中的辈分和排行;族谱;宗祠;居住的乡村中几乎是同姓等。

【自主学习】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内容①王位世袭制:夏代禹传位于其子_______,王位___________取代了__________。

②行政管理制度:商代中央设有________、卿士、卜、祝、史、等官职;地方封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西周分封制目的: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1)内容:分封________和人民。

(2)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先代贵族。

(3)瓦解:①原因:受封的_________势力日益强大,_____________衰弱。

②表现:出现了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的混乱局面。

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导学案--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导学案--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课程标准】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

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重点难点】1.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难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知识梳理】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意义:这次讨论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2、召开:1978年12月北京(1)指导思想: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2)内容:①工作中心: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①战略决策:实行改革开放。

①恢复路线: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

①拨乱反正:审查解决了历中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3)意义:①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①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1、原则:实事求是、有错必纠2、表现:①“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

①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等恢复了名誉。

①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

①将小商小贩、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同原工商业者区别开来。

①支持民主党派恢复活动,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重申侨务政策,等等。

高效课堂教学如何设计和如何使用导学案

高效课堂教学如何设计和如何使用导学案

高效课堂教学如何设计和如何使用导学案为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以转变教师观念为切入点,以教师的全员积极参与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全面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特就如何使用导学案,构建“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作以简要要求。

一、使用导学案的现实意义1、使用导学案是转变教学观念,实现学生学为中心的需要。

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导学案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按照从易到难,从外表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目的、有层次安排学习活动,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指导学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

2. 使用导学案是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优化的需要。

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学习方式。

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

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小组合作学习为方式,教师的精讲点拨为主导,学生稳固练习、当堂达标为目的,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学案导学〞有助于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实效,到达减负增效。

二、导学案的种类。

分预习学案和课堂导学案。

三、导学案的编写编写导学案的根本要求是集体备课组各成员们集思广益,学习?课标?,分析教材,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每节课要讲的内容和难度进行把握。

然后根据学情,从知识、技能到运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在编写导学案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指导进行自主学习。

备课:由原先备教案备学案转变。

同一学科教师集体备学案。

由预习学案、课堂导学案组成。

预习学案为第一步,预习什么,即学情分析,从了解学生知识根底、主要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等方面设计。

课堂导学案为第二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设计,1.对知识结构逻辑梳理,搞准知识衔接点、新知识生发点,以问题形式由浅入深地呈现。

哲学思想(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在培养物理思维能力中的应用研究

哲学思想(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在培养物理思维能力中的应用研究

间ꎬ避免学生因为预习时间过短所导致的预习效果不足的情况发生ꎬ也同样避免学生因为预习时间过长所导致的运用到其他学习任务上的时间不足的情况发生.其次ꎬ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ꎬ比如通过演示法让两名体型相当的男同学进行互推实验ꎬ借此来考察力的相互性.最后教师还要充分地营造课堂范围ꎬ提高大家的学习注意力.㊀㊀三㊁从考核出发评价导学案导学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ꎬ其制定和完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导学案的创建和应用过程中不断地对于导学案的适用性和正确性进行反复的考察ꎬ比如考察教师集体对于导学案的认可程度㊁学生对于导学案的应用程度㊁学生对于导学案的认可程度等.这样才能够使导学案朝着更加合理㊁科学的目标迈进ꎬ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ꎬ在讲述完 加速度 章节内容之后ꎬ教师可以通过发放试题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并对于学生们易错的题目进行全面的分析ꎬ这样才能够发现导学案编排和实施中所产生的问题.此外ꎬ教师还要征求教师集体的意见并在教师集体进行充分的研讨之后进行综合的修改和完善.总之ꎬ"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充分地锻炼学生自主学习㊁探究学习㊁合作学习的能力ꎬ此外还能够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首先要从学生出发编写导学案并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规律ꎻ其次教师要从教学出发应用导学案ꎻ最后教师要从考核出发评价导学案.㊀㊀参考文献:[1]巫达文.高中物理 导学案 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ꎬ2018(43):165.[2]赵辉.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ꎬ2018(30):177.[3]朱斌ꎬ杨晓梅. 学案导学法 在民族中学高中物理课堂中的运用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ꎬ2018ꎬ32(05):99-103+128.[4]邹阳鑫.基于导学案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ꎬ2018(16):153-154.[责任编辑:李㊀璟]哲学思想(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在培养物理思维能力中的应用研究闫新芳(河北省邢台市第十九中学㊀054000)摘㊀要:很多学生感觉高中物理难学ꎬ一个重要原因是思维方式存在问题.如何培养ꎬ可充分利用哲学的指导思想.利用唯物辩证法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ꎬ局部离不开整体ꎬ整体高于局部ꎬ起着统帅和主导地位ꎬ二者不可分割培养学生想问题和办事情时要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ꎬ从整体着眼ꎬ让学生树立整体优先的意识.对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效果很好.关键词:哲学思想ꎻ整体优先ꎻ物理思维能力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2-0055-02收稿日期:2020-01-25作者简介:闫新芳(1978.6-)ꎬ女ꎬ河北省邢台人ꎬ本科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㊀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ꎬ很多学生感觉物理难学ꎬ尤其是高一阶段ꎬ由于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跨度比较大ꎬ很多学生转变比较慢ꎬ会导致后期选课时直接放弃物理.学生感觉物理难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物理思维方式存在问题ꎬ怎样解决?我们先来看一下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ꎬ弄清它的特点ꎬ找到解决的方法.㊀㊀㊀一㊁高中物理的特点1.相比于初中物理高中物理注重更深层次的研究(1)知识更深入更综合ꎬ需要的辅助手段更多比如数学知识ꎻ(2)能力要求更多更综合ꎬ(高考物理的五项能力要求:理解能力㊁推理能力㊁分析综合能力㊁实验能力㊁利用数55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高中物理能力要求跟初中能力要求相差不是很多但要求更加综合ꎬ更深层.2.高中物理本身具有很强的整体性(1)首先高中物理所学知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ꎬ知识环环相扣ꎬ比如从高一开始先学运动ꎬ再学相互作用力ꎬ之后是力和运动综合的动力学ꎬ知识间环环相扣ꎬ那一个环节拉下都会影响下一环节的学习ꎻ又比如学好力学才能学好电磁学ꎬ力学知识是整个高中物理的骨骼是学好电学的基础.正如霍尔顿说: 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历史上讲ꎬ力学都是物理学的基础ꎬ也是物理学及其他科学研究的典范 力学之于物理学如同骨骼之于人体.(2)再者高中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也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ꎬ比如力学的解题思路(力与运动和功与能的解题思路)是整个高中各个模块解题的思路的基础ꎬ力学学好了ꎬ高中物理也就学透了ꎻ建立模型来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ꎬ物理是通过建立模型建立起来ꎬ那我们研究问题时要抓住根本将要研究的问题中所描述的情景转化为模型ꎬ再去分析问题ꎬ这个分析问题思路在高中物理是统一的思路.㊀㊀二㊁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ꎬ局部离不开整体ꎬ整体高于局部ꎬ起着统帅和主导地位ꎬ二者不可分割.所以我们在想问题和办事情要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ꎬ从整体着眼.我们物理本身就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树立整体优先的意识.下面从三个方面介绍怎样利用整体优先进行思维训练1.对于多个物体在选择研究对象时要先整体再隔离ꎬ整体优先.比如ꎬ在学完力学规律(牛顿第二定律ꎬ动能定理ꎬ机械能守恒ꎬ功能关系ꎬ能量守恒ꎬ动量定理ꎬ动量守恒)之后解题时.很多学生对力学规律的综合应用感到无从下手ꎬ如果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应用于力学规律的综合应用中ꎬ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快速培养起来.2.对于过程的选择也要做到整体优先比如使用动能定理解题在选择过程时要先全过程列式ꎬ再分段列式.如图1所示ꎬ质量m=2kg的小球(视为质点)以v0=3m/s的初速度从P点水平飞出ꎬ然后从A点沿切线方向图1进入圆弧轨道运动ꎬ最后小球恰好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C.B为轨道的最低点ꎬC点与P点等高ꎬA点与D点等高ꎬ轨道各处动摩擦因数相同ꎬ圆弧AB对应的圆心角θ=53ʎꎬ已知R=0.5mꎬsin53ʎ=0.8ꎬcos53ʎ=0.6ꎬ不计空气阻力ꎬ取g=10m/s2.求:小球沿圆弧轨道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㊀解析㊀我们在列方程时ꎬ不要分段列ꎬ而要做到整体优先ꎬ小球从P点经平抛到A点ꎬ再圆周过C的全过程列动能定理.让学生逐渐养成整体分析问题的习惯.解㊀由动能定理:-Wf=12mv2C-12mv20圆周运动恰好在C点ꎬ只有重力提供向心力ꎬ有:mg=mv2CRꎬ可得:vC=gR=5m/sꎬ解得:Wf=4J3.恒定电流在这一章ꎬ分析电路时ꎬ也要有整体优先的意识ꎬ让学生先分析闭合电路再分析部分电路.这样经常引导和训练学生让学生形成这种从整体出发的良好思维习惯.图2如图2所示电路ꎬ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闭合后ꎬ在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向下滑动的过程中(㊀㊀).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ꎬ电流表的示数减小B.电压表的示数减小ꎬ电流表的示数增大C.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D.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解析㊀(先分析闭合电路):当滑片下移时ꎬ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减小ꎬ则外电路总电阻减小ꎬ电路中总电流增大ꎬ电源的内电压增大ꎬ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ꎬ电路的路端电压减小ꎬ故电压表示数减小ꎻ(再分析部分电路):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知ꎬR1上的分压增大ꎬ而路端电压减小ꎬ故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ꎬ则电流表示数减小ꎬ故D正确ꎬABC错误ꎻ故选D.经常这样思考问题ꎬ那么潜移默化中同学们就会形成习惯ꎬ会觉得物理并不难ꎬ而且很有趣.德国物理学家劳厄说 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ꎬ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 ㊀㊀参考文献:[1]钟荣岳.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J].生活教育ꎬ2017(5):105.[2]戴敬好.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ꎬ2017(10):123-124.[责任编辑:李㊀璟]65。

《这儿真美》 导学案

《这儿真美》 导学案

《这儿真美》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生活中的美。

2、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生动形象地描述所观察到的美景。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景物,并能够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2)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2、难点(1)如何在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让读者产生共鸣。

(2)如何处理好景物之间的关系,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三、学习方法1、实地观察法组织学生到校园、公园或郊外等地方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积累写作素材。

2、阅读积累法推荐一些描写美景的优秀范文或书籍,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交流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描写美景。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美丽的风景图片或视频,如壮丽的山川、宁静的湖泊、繁华的城市夜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地方美在哪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这儿真美。

(二)观察与思考1、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去过的一个美丽的地方,可以是家乡的某个角落、旅游景点或者校园的一角等。

2、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如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等。

3、思考以下问题:(1)这个地方有哪些景物?(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3)你在这个地方的感受是什么?(三)写作指导1、开头(1)开门见山式:直接点明要描写的地方,如“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家乡的小河,那儿真美!”(2)悬念式: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如“在一个神秘的地方,隐藏着一份令人陶醉的美,你想知道它在哪里吗?”(3)引用式:引用诗句、名言等,为文章增添文采,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的美,真是名不虚传。

”2、中间(1)按照观察的顺序,依次描写景物。

在描写景物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如形状、颜色、声音、味道等,运用恰当的形容词和动词,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第16课时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

第16课时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

第16课时《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学习目标】【重点】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难点】系统优化的方法。

【知识梳理】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P57-58)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1)区别:①含义不同;②地位、作用不同;③功能不同(2)联系:①相互依赖;②相互影响。

2、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的方法论:①全局观念;②重视局部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P58-59)1、系统的含义、基本特征2、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原则3、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合作探究】1、球队和队员之间什么关系?谁处于主导统帅地位,谁处于被支配地位?谁服从服务于谁?其间蕴含什么哲理?2、一个队员无法单独完成发球、抢球、传球、投球整个比赛,而一个球队就可以做到。

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3、2013赛季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进入第四轮争夺,中国队1-3不敌土耳其。

教练认为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我们队员在配合默契程度上和对手有差距。

为何实力相当我们却输给了对方?体现了什么哲理?【学以致用】总结以上三个问题体现的哲理,说说我们在球赛中该怎么办(方法论)?4、在球队中守门员、前锋、中场、后卫缺一不可,说明了什么道理? 进球了,能不能说功劳都是前锋的,为什么?5、科比是当今篮坛最优秀的球员之一,如果让他加入我们班的篮球队,我们球队的整体水平会有所提高吗?为什么?由科比带领我们班同学组成一个球队去参加NBA比赛,科比还能频频进球吗?为什么?【学以致用】总结问题4、5体现的哲理,说说我们在球赛中该怎么办(方法论)?【思考判断】(1)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2) 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总是大于部分。

(3) 部分的地位是无足轻重的。

(4 )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与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是完全等同的。

【预习检测】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年4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围绕发展现代农民,推行综合配套改革,推动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民收入。

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九年级上册82《共圆中国梦》教学设计

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九年级上册82《共圆中国梦》教学设计

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九年级上册 82《共圆中国梦》教学设计张丹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框《我们的梦想》,同学们知道了,中国梦指的是?它的根本内涵是?过渡语:中国梦是国家的,是民族的,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我们要共圆中国梦。

板书课题——《共圆中国梦》二、讲授新课〔一〕目题一圆梦大舞台导语:下面我们就来跟随几组镜头,品味一下烟火味里平凡人的梦想,同时思考:他们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都需要哪些条件?1.视频展示。

生答。

小结:对,梦想的实现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国家的开展为我们提供一个圆梦的大舞台。

〔板书:圆梦大舞台〕过渡语:这个舞台,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个舞台上的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那么究竟如何实现中国梦?2.进入自主学习环节,明确学习任务。

请同学们独立阅读教材112 页第二自然段,完成导学案第一局部内容。

3.学习成果汇报,一生板书,展示图片小结。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所以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完成各项工作。

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明确分别指的是什么?4.看视频:播放抗疫歌曲。

共同回忆抗疫历程,体会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精神和力量。

学生说说,你准备继续为抗疫做些什么?〔二〕目题二自信的中國人1.看视频和图片,学习自信的中国人表现。

观看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

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对开展有信心〕小结:老学者的话表达出一种自信,是对开展的自信。

继续学习中国人自信的特征,展示董明珠、莫言系列图片,分别从国家认同、文化自信方面表达自信的中国人的特征。

小结:自信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自信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自信中国人对开展有信心。

〔板书〕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他们,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展示农民和工人事迹材料。

他们都赢得了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时机。

在他们身上我们都看到了一股劲儿,这股劲儿是什么?板书:自信的中国人学生完成导学案第二局部内容。

四川宜宾县双龙镇初级中学校高中历史《专题七 第1节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导学案 人民版必修1

四川宜宾县双龙镇初级中学校高中历史《专题七 第1节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导学案 人民版必修1

四川宜宾县双龙镇初级中学校高中历史《专题七第1节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导学案人民版必修1预习培训】用20分钟时间从头到尾认真仔细地阅读一遍教材内容;然后用15分钟时间依托导学案上的知识梳理部分勾划标注课本基础知识,写上提示语,标明序号。

完成相关题目和知识体系归纳。

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写入我的疑问一栏,以备课上重点探究和讨论。

【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责任内阁制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以及英国议会的选举规则和程序;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议会和内阁权力的消长情况及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课可以运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以今天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为切入点,去寻找其历史的渊源,从而加深学习历史的现实性、对历史认识的深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其代议制度的确立是人权对抗神权、王权的一次重大胜利,其在世界民主化的进程中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和示范意义;【预习案】一、背景:“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2.时间:1640~1688年3.过程①开始:1640年革命爆发。

②内战时期:资产阶级和联合起来,反对以为首的封建势力;1649年1月,英国国王被送上断头台。

③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斯图亚特王朝被推翻后,实行独裁统治。

④复辟时期: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⑤“光荣革命”:1668年,结束了,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了。

4.意义:为民主政治建立创造了条件。

二.英国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限制王权的法案法案《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时间内容①国王无权废止②不得侵犯议会③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④国王不得⑤未按,不得拘捕臣民⑥必须定期召开对王权作了进一步的限制,并且把包括和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掌握在手里。

共性作用颁布这些文献的目的在于。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导学案(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导学案第【1】篇〗活动设计背景让幼儿体验秋天的美,美在哪里。

活动目标1.认真聆听雨的声音,比较不同的雨的生意特点。

2.感受散文中秋天的美。

3.跟读并理解散文的美。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散文中学习,感悟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感知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

难点:为散文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1、不同大小、不同季节的雨声录音。

2、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秋天图景。

3、秋天的叶子、果实等的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1、第一关:听雨辨不同(感受雨声) 听放音乐,先放不同大小的下雨声,再不同季节的雨声,引导小朋友去感受雨声的变化与不同之处,使用‘_____的’的形式描述雨的特点。

小结:教师要帮助小朋友丰富和补充语言以及纠正不正确用词,启发他们去感受音乐中雨声的细微变化,为他们打开一个新的观察视角。

2、第二关:说说‘我与秋天’的故事说2.1请小朋友举手发言,说一说‘我’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秋天。

教师小结,引导幼儿用“______的”的表达方式叙述。

2.2 秋天和其他的季节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知道的或是发现的?天气、穿的衣服厚薄、树叶的颜色、开的花儿、成熟的果实、粮食等等,春夏秋冬各举一到二个例子。

2.3 秋天的树木和花草有什么变化?2.4秋天成熟的果实和丰收的粮食都有哪些?举例说明。

2.5 秋天的小动物在干什么?小结:本阶段既是对已有经验的再感知,又是为学习散文作铺垫,教师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小朋友用散文中的话将自己的故事,初步接触散文的语言。

3、第三关:学我说话(走近散文) 仿3.1放配乐散文,跟随音乐一同走进秋天,感受来自散文的美。

师:散文听完了,小朋友感觉秋天的雨美不美?美在哪里?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

3.2结合画面,分段理解散文。

1)欣赏下雨前后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导幼儿把雨比作一把钥匙。

!.屈老师.教案网!可对幼儿进行反问,进而帮助他们理解雨的清凉和温柔。

导学案教研资料教师撰写导学案

导学案教研资料教师撰写导学案

导学案教研资料老师撰写导学案1、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是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教学方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

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

导学案是师生共用、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

2、出示〔口述〕学习目的和重点难点有什么意义?明确学习目的〔无需三维目的〕、重点和难点,能做到课内明确任务,课后复习有方向,进步自主学习效率。

教学的重点、难点又是启发学生思维探究的最正确切入点。

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能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启示〔如观察、比照、推理、归纳、讨论等〕。

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习才能。

3、导学的主要过程:1〕出示问题,学生自学。

课前老师首先要把文本中的知识点,训练点提供应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教材文本,考虑重点问题,努力完成局部导学目的。

其次,老师进展适当辅导,知道学生学习的方法。

告诉学生那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络才能解决等等。

第三,老师应要求学生把自学中有问题的地方做好记录,让学生擅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才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进步学生自学的有效性。

2〕自学检测,讨论交流。

课堂导学前,老师要对学生自学的结果进展汇报交流,检测、反应学生的自学成效,理解学生自学存在的问题。

同时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对不能解决会存在的共性问题,老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

3〕精讲释疑,当堂训练。

精讲释疑是学生在自学检测、讨论交流的根底上,老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中遇到的问题,进展重点讲解。

精讲释疑,首先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应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老师设计的问题开展。

其次方式要精,要有启发性。

要克制满堂灌、满堂问,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才能。

第二节 《局部的完善》 导学案

第二节 《局部的完善》 导学案

第二节《局部的完善》导学案主备人:付勇审核人:闻冲使用时间:2013年月日【学习目标】1、了解局部性失误的原因2、掌握局部完善的方法技巧。

【课时安排】3课时一、导入二、预习(自主学习)阅读“知识导引”部分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1. 局部的完善指什么?2.局部性失误比较常见的有哪几种?三、互动(一)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选段,先指出存在的毛病,再进行升格修改。

关怀之花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后,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便赶到灾区看望群众。

看到灾区的悲惨景象,温总理流下了泪水,脸上挂满痛苦的表情。

看到总理鬓角的白发,听到总理沙哑的声音,人们感动着,也在思考着,该用怎样的行动来重建家园,让总理放心,让全国人民放心。

……还有许多让我们感动着的事情和画面,让我们感动着,让我们铭记着。

让我们的生命也为他人开一朵花。

相信到那时,漫山遍野都将是奉献之花,生命之花……到那时,将是花的海洋,爱的海洋。

(高考作文《为他人开出一朵花》) 【我来指瑕】2 、阅读下面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改。

放大心灵的舞台(开头)古人强调为人要立志,而志当存高远,其中要达到高远的境界是这句话的重中之重。

而要立高远之志没有开阔的视线是不行的。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杜甫描绘的他的心灵的舞台。

置身五岳之尊之上,诗人的视线中容纳了万里河山,天下苍生…………(结尾)保持长远的视线,放大心灵的舞台。

存在的问题:修改为:3、为下面文段中的句子调整顺序,使之更合理。

因为感动,我们会用心去铭记生活的点点滴滴!心的颤抖,能给文字以生机,给文人以灵感;于是流水有情,落花有意!心灵的震撼,能给战士以勇气,于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于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灵魂的震动能给政客以清廉,于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于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学会感动,为默默的奉献而感动,为阳光的恩泽而感动,为英雄的义举而感动!4、阅读下面文章,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改。

优化导学案的设计,提升导学效果

优化导学案的设计,提升导学效果

优化导学案的设计,提升导学效果作者:郑秀霞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年第31期【中图分类号】G6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自从使用导学案以来,我的语文课有时觉得是胸有成竹,有时觉得是手足无措。

结合我们班的实际来说,每节课里对导学案的内容都是仅能处理三分之二,剩下三分之一的只能留给学生下去自己完成。

因此,我想真正要用好导学案,一定要精心设计好导学案。

而设计好导学案中的问题、学法指导的完善又是设计好导学案的精髓之所在。

下面我就导学案问题的设计、学法指导的完善这两方面来谈谈我的一些认识,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导学案问题的精心设计一)课前导学预习设计——油油地在水底招摇。

语文教学是从课前就开始的教学活动,很多老师都会布置学生预习新课文,但却忽视了预习引导,在学生看来预习也就是看课文,知道这篇文章说了些什么就行了,有些偷懒的学生更是抢在课前十分钟看看课文,根本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思维活动。

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就无法把握新课的内容,上课听讲毫无针对性,抓不往重点,跟不上教学进度,课后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补课,而老师也会因为学生预习不充分感觉课堂进展不顺畅,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要打破这种传统和空洞无物的预习,还得让学生明确预习的内容,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我认为,预习导学大致包括:(1)生字、新词学习;(2)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3)问题探究;(4)精彩句段初步赏析;(5)质疑问难;(6)资料链接。

这六种题型为预习案中的一般题型,其中“问题探究”、“精彩句段初步赏析”、“质疑问难”是真正能够检验学生是否深入文本阅读的关键环节。

努力引导学生油油地在水底招摇。

二)课内探究问题设计——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我曾听一位教师在讲授朱自清的《春》第一自然段时,设计了如下问题:第一个“盼望着”和第二个“盼望着”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东风来了”是什么意思?“春天的脚步近了是什么意思?”课文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这样的问题值得商榷。

《局部的完善》自主学案[工作范文]

《局部的完善》自主学案[工作范文]

《局部的完善》自主学案学习目标通过分析例文,了解造成中心模糊的原因。

通过分析例文,了解造成材料的适当与不足的原因通过分析例文,了解造成局部思路紊乱与重复的原因。

学习重点了解局部性失误的几种情况学习过程导读一、话题探究俗话说:“会做文,还不如善改文.”,古人又说:“世人著述,不能无病”,“改之又改,方成无瑕之玉”,修改,是提高写作的重要手段。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对整体的调整对进行进一步完善,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对进行局部的完善。

下面大家阅读话题探究《北京火车站》,找出错误并进行修改思路点拨:这是一个说明语段,介绍的是一个建筑物,用的是定点写景的方法,需要遵循空间顺序。

大家先画出关键词,所谓关键词就是车站大楼各部位的名称,还要注意代词、关联词语,这些都对句子的衔接起一定的作用,是合理安排语序的指路牌。

找到的关键词分别是:北京火车站、车站大楼、中部和两翼、屋顶、中间顶端、屋顶两旁、钟楼的屋顶、东西两翼的塔楼、每座钟楼上、针和字标、长短针、钟面。

现在我们按照空间顺序来重新排序,①讲北京火车站的地理位置应是句。

②讲正面包括几个部分,属于整体介绍, 放在第二句。

④介绍中间有钟楼,应承接着第二句来说。

④ ⑤⑦⑧⑨⑩这几句都是在讲钟楼,应放在一起说。

再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由外而内的顺序进行调整。

⑥讲两侧,应放在描述钟楼的句子后面。

③是对这座建筑物的评价,放在最后。

正确的排序是:。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空间描写顺序的规律,即先总后分,先大后小,先中间后四周,由远及近,由外而内,也可立足于一点,按东南西北的方位逐一介绍。

描写景物的方法除了上面提到的空间顺序外,还有时间顺序和移步换景。

移步换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

游记一般都采用这种写法。

即随着游览、参观者的立足点不断转移,相应描述不同地点所见的景物。

作者如同导游,领着读者一个点、一个点地游览、参观。

为了使状物绘景更生动、更具体、更形象,还可以米用多种表现手段来丰富描写。

第四章 第二节 局部的完善 学案(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

第四章 第二节 局部的完善 学案(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

第二节局部的完善“中心明确”属于高考作文的技术等级。

“中心明确”是说一篇文章一般只能提出一个主要问题,确立一个中心思想,并让这个中心贯穿文章始终,统率所有的材料。

对文章来说,中心是灵魂,材料是骨肉,能够表现中心的材料就选用,否则就应毫不吝惜地舍弃。

中心突出与否,不在材料的多少,而在材料的质量高低。

做到“中心明确”应把握以下几点:1.抓住主旨:材料作文要以材料本身包含的最佳主旨来立论,联系实际展开议论,或记叙过程以主旨为轴心,有目的有意识地有所侧重。

2.选取一点:为防止文章观点多而论述不深,记叙平均用力而不精,从多个角度中提炼选取感触最深、准备最充分的角度进行论述、记叙很有必要。

3.抽取共性:找出事件的共同特征,或挖掘共同的本质集中笔墨有针对性地行文。

4.一针见血: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直接拿出自己的观点,自始至终围绕这一中心选材。

5.贯通一气:在记叙议论的过程当中,以一种情感、态度贯穿全文,含而不露,但旨意是可确定的,能与读者产生共鸣。

文章不惮千遍改,优秀的作品都是经历打磨才完成的。

完篇之后的修改,除了在内容和文字方面进一步完善外,特别要注意局部性失误。

文章都是由中心思想、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对偏离中心的材料要毫不客气地删除;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一、中心模糊或偏离一篇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一个段落以至一个自然段也要有明确的中心,中心对我们的构思和表达起着导航的作用。

这中心可以写出来,也可以藏在自己心里,但不管怎样,中心必须明确。

如果中心模糊,思路就会混乱。

缺少贯穿全文的中心、主旨,文章就会像一盘散沙。

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文章主题自然难以集中,这种情况下匆匆动笔就会出现一些游离于中心外的句子和段落。

顺着这些内容写下去就可能偏题或跑题。

由此可见中心模糊危害极大。

《局部的完善》示范课教学设计

《局部的完善》示范课教学设计
(二)依据文章的主旨对材料选择失当与不足的加以删补。
1.根据衡量材料质量的三个标准——典型性、新颖性、现实性,一一对材料进行衡量,失当的要替换。如学生作文中“万能材料”——李白、杜甫、司马迁等历史人物以及“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出镜频率极高,而这些材料的运用角度大都陈旧单一,缺少表现力。要尽量关注现实焦点,运用新鲜的材料。当然不是说写文章不能用旧的材料,关键是要在陈旧的材料中注入时代内涵,使文章有新意。如以“付出与回报”为题写一篇文章,对下述材料应进行如下选择
3.段中点明中心。
写记叙文可以描写几个场景,在场景描写之前或之后点明文章中心;写议论文可以把中心论点分解为几个小观点,放于每段醒目位置,强化阅卷老师对文章中心的印象。例如,《放飞孩子》一文,首段先从自然界写起:
“从前有个人,他养了一只鹰,后来这鹰逃走了。几天后,在山上发现了鹰的尸体,主人想不出为什么鹰会无缘无故的死,在守林老人的指引下,他剖开鹰腹,才恍然大悟,原来鹰在笼中,养尊处优,竟失去了猎食的能力,腹中空空如也,活活饿死了。”
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父亲的笛声是我的魂!
【病文分析】
本文的主要问题是在审题上出现了一定偏差。纵观全文,重点是写对父亲的感情,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故乡月色、故乡小路和对父亲笛声的感情。这只是一味的“扬”。文章并没有描述出“感情亲疏对事物认知正误的影响”。严格说来,还是不切题的。要想冲上一类卷,获取高分,还需要对比写出对父亲感情的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事物的影响和变化。可采用“扬—抑—扬”的情节结构来表现由对父亲感情上的变化引起的对事物认知的正误影响。事实上,每一个儿子对自己父亲的感情和认识在每一个年龄段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只要写出了这个变化,就能很好地扣住本次作文要求。
④感动中国人物韩惠民34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初恋情人,用老百姓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为深奥的问题:有比爱情更坚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伟的殿堂。34年的光阴,青丝转成白发,韩惠民用真心的付出,换来了千金难买的真情,换来了全中国人民的感动。

数与代数(精选9篇)

数与代数(精选9篇)

数与代数〔精选9篇〕篇1:数与代数〔教材89~93页〕评价检测一、自学导航专题训练一:完成课本89页第1题。

注意:口算时“满十进一”,加强低于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运算速度。

专题训练二:完成课本89页第2题。

注意:先编数学故事或数学问题,然后进展解答,注意单位名称。

不能解决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日后解决。

专题训练三:完成课本89页第3题。

注意:一样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进一。

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一当十。

专题训练四:完成课本89页第4题。

注意:〔两种方法〕1.先来计算,算出得数,再比拟大小。

2.直接观察和推理,比拟两组算式得数的大小。

专题训练五:完成课本90页第5题。

注意:能口算的可以直接写出得数,不能口算的可以列出竖式计算。

专题训练六:完成课本90页第7题。

注意:每个队有3位老师。

专题训练七:完成课本90页第10题。

注意:计算每组数的第一个等式后,不经过计算直接写出第二个算式的得数。

专题训练八:完成课本93页第15题。

注意:题目要求中的“可能”是什么意思?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摆脱实物学具,纯熟地数100以内的数的顺序;理解数的排列顺序及两位数的组成;会比拟数的大小。

2.才能目的:通过观察,编座位号,语言表达,活泼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进步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目的:让学生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一、预习、质疑看书p89-93,完成学案活动,老师下组指导看书,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

先完成的小组选择展示任务。

二、交流、展示交流5分钟,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25分钟。

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假设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评,老师对重点问题进展点评。

注意:点评时关注易错点:1.2.完善导学案2分钟。

三、检测与反应篇2:数与代数课件数与代数课件【教学目的】知识技能1.在详细情境中,能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1、了解局部性失误的原因2、掌握局部完善的方法技巧。

【课时安排】3课时一、导入二、预??习(自主学习)阅读“知识导引”部分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1.??局部的完善指什么?2.局部性失误比较常见的有哪几种?三、互??动(一)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选段,先指出存在的毛病,再进行升格修改。

??????????????????????????????????关怀之花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后,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便赶到灾区看望群众。

看到灾区的悲惨景象,温总理流下了泪水,脸上挂满痛苦的表情。

看到总理鬓角的白发,听到总理沙哑的声音,人们感动着,也在思考着,该用怎样的行动来重建家园,让总理放心,让全国人民放心。

……还有许多让我们感动着的事情和画面,让我们感动着,让我们铭记着。

让我们的生命也为他人开一朵花。

相信到那时,漫山遍野都将是奉献之花,生命之花……到那时,将是花的海洋,爱的海洋。

(高考作文《为他人开出一朵花》)【我来指瑕】2??、阅读下面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改。

放大心灵的舞台(开头)古人强调为人要立志,而志当存高远,其中要达到高远的境界是这句话的重中之重。

而要立高远之志没有开阔的视线是不行的。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杜甫描绘的他的心灵的舞台。

置身五岳之尊之上,诗人的视线中容纳了万里河山,天下苍生…………(结尾)保持长远的视线,放大心灵的舞台。

存在的问题:修改为:??3、为下面文段中的句子调整顺序,使之更合理。

因为感动,我们会用心去铭记生活的点点滴滴!心的颤抖,能给文字以生机,给文人以灵感;于是流水有情,落花有意!心灵的震撼,能给战士以勇气,于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于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灵魂的震动能给政客以清廉,于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于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学会感动,为默默的奉献而感动,为阳光的恩泽而感动,为英雄的义举而感动!4、阅读下面文章,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改。

????????????????????????????????????????????????????欣赏万物人们常常在听《二泉映月》《高山流水》时,听了一遍还想听,在观赏蒙娜丽莎的微笑、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看了一遍还想看,这就是欣赏。

在清华园一个日过千人的小池塘里,朱自清却能另具慧眼,欣赏到园荷泻露、蛙声虫鸣。

善于欣赏者,不仅会时常沉醉于名山大川,小桥流水,而且能在平常中欣赏到不平常的景致。

对他们而言,观一花即观一世界,见小草而见大精神,与常见之美面对,却有一种故知重逢的欣慰。

世界五彩缤纷绚丽多彩,却也有悲欢离合,失败与挫折。

最伟大的欣赏是在身处逆境的时候,也同样能欣赏到美好的景致。

心情好的时候,看到的是蒙娜丽莎迷人的眼睛,甜美的微笑。

当失败的时候,也不把它当作对自己的嘲讽,而是把它当作对自己的鼓励。

在得意的时候就会使马蹄生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在失意的时候,也能对酒当歌,用另一只眼去对待失意。

欣赏能使人气质超脱俗韵,能够胜不骄,败不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生在世总会有失败,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正确对待失败。

当别人嘲笑爱迪生做了上千次试验也未能发明电灯时,他却坦然地回答:“虽然我失败了,但我却发现了一千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在这方面我是成功的。

”这是多么伟大的欣赏者!春风得意时,欣赏者应该谦虚谨慎,兢兢业业面对人生;遭受挫折时,欣赏者切不可消极彷徨。

用欣赏的眼光去对待身边的万事万物,你将会活得更轻松。

【我来指瑕】5、下面的短文有诸多毛病,请对标有序号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

并试写一篇升格作文。

宝钗离婚话说那宝玉与宝钗婚事,原以为金玉良缘一夜成就,谁知由此埋下孽根,又添憾事。

宝钗婚后产下一子,取名贾圭。

①待此儿渐渐长大,宝钗发现这贾圭目光呆滞,嘴角涎水不断,一只手指常抵着下巴,自顾自地嘻嘻傻笑。

自知不妙,急忙寻医问药。

丫环、老妈子熬药、喂药,可病情无好转,随着贾圭长大,涎水流得更欢,傻笑之声更甚了。

那宝玉有些呆根,心中只有林妹妹,仍移榻至外间去睡,夜间吆三喝四地折腾。

几年下来,宝钗竟与40岁的小户人家妇人一般。

宝钗经常向母亲倾诉哀怨。

薛姨妈只得好言安慰。

一日,宝钗又回娘家,突然被“荣宁街妇女联合委员会”几个大字吸引。

遂停下脚步,仔细打量。

此时,屋内走出个年轻女子,将宝钗请进屋内,②几句话下来,热泪止不住,遂将自己如何与宝玉成婚的事全盘托出。

那姑娘听完,慢慢讲出一番道理来,令宝钗惊骇不已。

她说,你们二人由于血缘太近,故有贾圭之苦果。

宝钗向她讨教有何良策。

③姑娘建议她将贾圭送到某弱智儿童康复中心,那里有医师、教授。

至于这门婚姻,最好是“离婚”。

宝钗当时十分震惊,回家一夜无眠,终于想明白。

④次日清晨,宝钗趁请安的机会,将离婚之事提出,二位老人爽然应允,很快就财产、贾圭去向等达成协议。

至此,这段红楼憾事画上了句号。

(二)技??法??点??拨一、针对中心模糊或偏离的失误增加点题的语句或语段,反复扣题。

1.话题作文要有点明话题的语句。

话题尽管不是中心思想,但在文中应该得到有效的彰显,这也是突出中心的一种方法。

2.命题作文要有点击标题的语句。

标题或标题中的关键词语,通常应该出现在文章的首尾,以及主体部分的显要位置,配合文章观点的表述,突出文章的中心。

3.材料作文要有涉及材料的语句。

材料作文并不要求表述全部材料,只要涉及材料即可。

如果一点材料都不提,容易让阅卷老师认为是“另起炉灶”。

4.所有作文都要有表述文章中心的语句。

有的考生在作文中没有明确中心的句子,这是非常危险的,应该在文章的显著位置明确地表述出来。

巧妙设置“文眼”、卒章显志等,都是突出中心的有效方法。

二、依据文章的主旨对材料选择失当与不足的加以删补。

根据衡量材料质量的三个标准——典型性、新颖性、现实性,一一对材料进行衡量,失当的要替换。

如学生作文中“万能材料”——李白、杜甫、司马迁等历史人物以及“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出镜频率极高,而这些材料的运用角度大都陈旧单一,缺少表现力。

要尽量关注现实焦点,运用新鲜的材料。

当然不是说写文章不能用旧的材料,关键是要在陈旧的材料中注入时代内涵,使文章有新意。

三、理顺各部分内容的关系,调整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的顺序,合并重复多余的语句或段落产生局部性紊乱的原因往往是头绪太多,思路纷繁,结果纷杂交错。

要使文章思路清楚,条理分明就要调整内容的顺序,使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有明晰的逻辑关系,如果文中内容有叠合的现象要加以合并。

四、写完后,审视全文,把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有的同学在写作前思考不足,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就急于动笔,还有的同学因为对材料喜爱,难以割舍,导致文中出现偏离主题之外的句子。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像鲁迅要求的那样——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把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毫不足惜。

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一、二、三、四[参考答案]1??提示本段从总理为人民开出关怀之花,表明党和国家对灾区人民的关注之切;但文中没有点明这一中心。

结尾回扣题目,坚定信念,期盼花儿盛开。

但中心游离,语言平淡,感召力不强。

可以设为一个独立的语段,在第一段后和结尾处添加点题的语句。

【升格例文】????????????????????????关怀之花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后,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便赶到灾区看望群众。

看到灾区的悲惨景象,温总理流下了泪水,脸上挂满痛苦的表情。

看到总理鬓角的白发,听到总理沙哑的声音,人们感动着,也在思考着……总理用他那慈悯的心为灾区人民开了一朵关怀之花,这花儿洁白无瑕,又卓然挺立,感动了全国人民,鼓舞了抗灾斗志,也赢得了世界人们的敬仰。

……还有许多让我们感动着的事情和画面,让我们感动着,让我们铭记着。

让我们的生命也为他人开一朵花吧:奉献之花,救助之花,生命之花,关怀之花……为他人开一朵花,你会得到漫天的花香。

为他人开一朵花,你会发现:我们的世界到处都是花的海洋,爱的海洋。

2答案:存在的问题:这篇文章的题目为“放大心灵的舞台”,可文章开头没点题,令读者摸不着头脑,第二段的展开也很突兀,不知是由什么观点展开议论的。

修改为:在第一段的末尾添加:所以放大心灵的舞台决定一个人理想的高度,进而决定他人生的高度。

(既起到点题作用,又自然过渡到下一段)3答案:(1)把“能给文字以生机,给文人以灵感”改为“能给文人以灵感,给文字以生机”。

(2)把“于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于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改为“于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是‘岂因祸福避趋之’”。

(3)最后一句改为“学会感动,为阳光的恩泽而感动,为英雄的义举而感动,为默默的奉献而感动!”4病文分析:本文最大的不足就是材料组合无序,排列杂乱无章。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其实,这“形散”指的是材料的选择方面,也就是说构思时我们可以运用联想和想象拓展思路,选择繁杂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类材料,但在行文时,所选择的各类材料是需要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

只要将失误文中的材料顺序调整好,并且注意段落之间的连贯、过渡,就可以修改为一篇线索分明,颇具文采的佳作。

【升格作文】??????????????????????????????万物可欣赏蒙娜丽莎的微笑、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你看了一遍还想看;《二泉映月》《高山流水》你听了一遍还想听,这就是欣赏。

可是欣赏却远不止这些。

善于欣赏者,不仅会时常沉醉于名山大川、小桥流水,而且能在平常中欣赏不平常的景致。

对他们而言,观一花即观一世界,见小草而见大精神,与常见之美面对,却有一种故知重逢的欣慰。

在清华园一个日过千人的小池塘里,朱自清却能另具慧眼,欣赏到园荷泻露、蛙声虫鸣。

欣赏并不在于美好的景致,而在于欣赏者的气质。

游名山大川自然可喜,即便是平常山水,亦可觅出无穷情趣,因为山水之乐存乎一心,情由心生,景由情设,哪怕是短松岗、野草径、几堆乱石、数丛小花,情之所至,即为胜景。

世界五彩缤纷绚丽多彩,却也有悲欢离合,失败与挫折。

最伟大的欣赏是在身处逆境的时候,也同样能欣赏到美好的景致。

心情好的时候,看到的是蒙娜丽莎迷人的眼睛,甜美的微笑。

当失败的时候,也不把它当作对自己的嘲讽,而是把它当作对自己的鼓励。

在得意的时候就会使马蹄生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在失意的时候,也能对酒当歌,用另一只眼去对待失意。

人生在世总会有失败,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失败。

当别人嘲笑爱迪生做了上千次试验也未能发明电灯时,他却坦然地回答:“虽然我失败了,但我却发现了一千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在这方面我是成功的。

”多伟大的欣赏者!欣赏能使人气质超脱俗韵,能够胜不骄,败不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遭受挫折时,欣赏者见苍松擎天,芳草铺地,万绿竞发,勃勃生机,悟人生必须奋进,切不可消极彷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