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学构建问题的再思考_谭力文

合集下载

中国管理学构建问题的再思考

中国管理学构建问题的再思考
的 创 造 和 分 配 有 关 的 过 程 。 德 鲁 克 也 发 现 了 ” 同 样 的 问 题 , 说 : 显 然 , 司 是 人 为 建 立 的 机 他 “ 公 构 , 而 它 不 可 能 长 盛 不 衰 。对 一 个 人 为 建 立 因 的机 构 而 言 , 使 是维 持 5 即 0年 或 一 个 世 纪 的 短 暂 时 光 又 谈 何 容 易 , 此 , 主 教 意 味 深 长 地 指 因 天 出 , 的 缔 造 者 是 上 帝 而 不 是 人 类 。 从 这 里 可 它 ” 以看 出 , 构 建 管 理 学 理 论 大 家 们 的 眼 中 , 类 在 人 的 大 多 数 组 织 的 短 命 、 亡 、 产 、 灭 完 全 正 消 破 毁 常 , 其 中 的 问题 就 是 : 类 “ 为 ” 立 的组 织 而 人 人 建 难 以逃 脱 人 自身 带 来 的 诸 多 问 题 ; 以 避 免 组 难 织 发 展 与 环 境 变 化 的 不 协 调 ; 以 长 期 维 系 组 难 织 整 体 目标 与 组 织 成 员 个 人 目 的 的 一 致 性 。 关 于这一点 , 国春秋 时期 的苟子 在《 制篇 》 中 王 中
类 组 织 的 管 理 过 程 中也 处 心 积 虑 、 尽 脑 汁 、 绞 采
用 了 多 种 方 法 维 系 组 织 的 有 效 运 转 , 人 类 组 但 织 中 的绝 大 多 数 组 织 的 寿 命 却 是 极 其 有 限 的 。 无 论 是 强 大 的 国 家 , 是 成 功 的 企 业 , 有 其 寿 还 都 命 , 寿 命 之 短 , 般 超 出 了 人 们 的 想 象 。 这 似 且 一
败 , 织 的失 败 。组 织 的解 体 、 坏 和破 坏 。他 组 崩 ”
认 为 , 回答 和 解 决 这 样 一 个 问 题 的 基 本 假 设 要 之 一 是 :协 作 的 存 续 取 决 于 以 下 两 种 相 互 关 联 “

谭力文《管理学》第七章 组织理论和组织结构

谭力文《管理学》第七章  组织理论和组织结构

户和中小企业客户,那么加强渠道营销模式,为此,
联想在原有的四个大区下加设18个省级小区。
联想当前组织架构图
问题
❖ 什么是企业组织结构? ❖ 企业的组织结构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 如何设计企业的组织结构? ❖ 为什么要进行组织变革?
1、合理分工与有效协作
“一个人抽铁丝,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铁丝 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磨出一个圆头需要两到三种不 同的操作,安装上源头又是一种操作,以及涂色、包装等。 这样一枚针的制造要经过18道工序。在有的工厂里,每道 工序都由不同的人完成,而有的小厂中可能会有工人身兼 两三种操作。我曾经访问过一个只有10个工人的小工厂… 他们工作努力,所以一天可以制造12磅的针,以平均每磅 4000枚计算,10个人每天就能做出48000枚针,平均每个 工人每天可以制作出4800枚针。但是如果他们都是独立完 成所有工作,他们中没有一个人一天能制作出20枚针,也 许一枚都不行。〞
组织架构变迁图:联想的三个时代
C、第一个三年规划时期〔2001.4~2004.2〕 尝到了甜头的联想开始了更长远的规划。2001年4月,杨元 庆宣布了联想新世纪第一个三年规划,联想的战略被确立为 以互联网为核心,以全面客户导向为原那么,以满足消费类 〔包括家庭及个人〕客户和商用类〔包括中小企业、大行业 大企业〕客户的需求为目标,从产品和效劳两个维度构筑多 元化业务。而为了完成这个战略,联想的组织机构也随之进 行调整,按业务划分,成立了6大业务平台:消费IT、手持 设备、信息效劳、企业IT、IT效劳和部件/合同制造6大业 务群组,各业务平台分别有各自的销售渠道和运营系统。在 此阶段,尝试多元化开展的联想还不断并购了新的公司。
❖ 职责〔Responsibility〕:在某个职 位上所必须承担的完成一定工作任 务的责任与义务。

-谭力文《管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谭力文《管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谭力文《管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目录内容简介目录第一编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管理学理论的演进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中国的管理思想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编计划第四章管理环境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章计划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决策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编组织第七章组织设计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第八章组织的变革与创新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编领导第十章领导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一章激励11.1复习笔记11.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二章管理沟通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编控制第十三章控制的基础13.1复习笔记13.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四章组织中的控制系统14.1复习笔记14.2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编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1.1复习笔记一、管理1管理的定义(1)管理的各种观点①亨利·法约尔提出:管理就是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②H.唐纳利提出:管理就是由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

③L.西蒙提出:管理就是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的目标。

④哈罗德·孔茨:管理是在正式组织中通过别人完成任务的艺术,这是在这样组织的团体中创造环境的艺术,是在组织中能够以个人和合作的方式完成组织目标的艺术,是在完成这些工作中消除障碍的艺术,是在有效地达到目标时获取最优效率的艺术。

⑤丹尼尔·雷恩给管理下一个广义而又切实可行的定义,可以把它看成是这样的一种活动,即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

⑥斯蒂芬·罗宾斯管理指的是协调和监督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他们有效率、有效果地完成工作。

管理学理论分析与再思考

管理学理论分析与再思考

管理学理论分析与再思考汇报人:2023-11-21CATALOGUE目录•管理学经典理论回顾•现代管理学理论探索•管理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对管理学理论的再思考与未来发展•基于中国情境的管理学理论创新与案例研究•结论与展望管理学经典理论回顾提高劳动生产率他提倡将工作分解为一系列标准化的动作,并针对每个动作找到最有效的方法,以确保工人以最高效率完成工作。

工作标准化时间和动作研究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理想的行政组织层级制度专业化分工030201行政管理理论(韦伯)人类关系理论(马约尔、赫茨伯格)现代管理学理论探索情境适应性情境多样性情境认知敏感性于初始条件该理论认为管理决策对初始条件极为敏感,微小的初始差异可能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

非线性关系混沌理论强调组织内部的非线性关系,即微小的输入变化可能导致巨大的输出变化。

长期不可预测性混沌理论指出,由于系统的复杂性,长期预测往往不准确,管理者应关注短期内的可调控因素。

消除浪费持续改进以客户为中心精益管理管理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组织行为学领导力战略管理03政策分析01新公共管理理论02治理理论资源依赖理论指导非营利组织如何获取和维持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利益相关者理论帮助非营利组织平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以实现组织使命和愿景。

志愿者管理研究如何有效招募、培训、激励和管理志愿者,提升非营利组织的运作效能。

理论在非营利组织管理中的应用对管理学理论的再思考与未来发展信息化、数字化对管理学理论的影响数据驱动决策人力资源管理变革跨文化管理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全球化背景下管理学理论的普适性与特殊性未来管理学理论发展的方向与趋势预测智能化管理01绿色发展与社会责任02个性化与柔性管理03基于中国情境的管理学理论创新与案例研究传统文化融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导向情境适应性中国特色管理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1 2 3企业文化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创新驱动发展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的理论应用与创新中国管理学理论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与贡献学术交流与合作案例研究与经验分享推动发展中国家管理学研究结论与展望管理学理论分析与再思考的意义与价值知识体系完善指导实践推动学科发展未来管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挑战与机遇多元化和全球化技术和数字化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感谢观看。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分析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分析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分析中国的管理学理论体系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建设,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备受瞩目的研究领域之一。

中国的管理学理论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和认可,同时也受到了政府和企业界的支持和重视。

这种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改革开放的助力和中国社会变革的需求。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管理思想借鉴和引进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通过吸收西方管理学的成果,逐渐建立了与国情相适应的管理学理论和框架。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在管理学领域开展独立的研究和理论创新。

以“现代企业管理”为核心内容的管理学体系开始形成。

这个体系主要关注企业的组织、决策、生产、营销等方面的问题,并且结合中国特色和实际,逐步形成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学理论。

80年代以后,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中国的管理学理论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管理学理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涉及到了更广阔的领域和更深层次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管理学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了多元化和综合性的特点。

从学科上划分,中国的管理学涉及到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等多个领域。

从理论上划分,中国的管理学理论体系包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理论、企业家精神理论、国情理论等多个方面。

在实践中,中国的管理学理论体系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

许多中国企业和组织通过运用管理学理论,实现了良好的管理效果和经营绩效。

中国的管理学理论体系也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中国的管理学理论体系与西方管理学理论之间存在差距和不足。

尽管中国在管理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需要加大对国际管理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中国管理学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仍然有待提高。

当前中国的管理学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层面,缺乏对管理学理论本质的深度挖掘。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分析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分析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分析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着庞大的经济体系和复杂的社会结构,因此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挑战。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一直是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何将西方管理理论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如何创造出适合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一直是中国管理学者不断努力的方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历程、主要内容及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对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那时,中国学者开始引进西方管理学理论,学习和研究西方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论,并尝试将其运用到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去。

这一时期的中国管理学以翻译、传播和吸收西方管理理论为主,学者们在管理学研究领域的主要任务是将西方管理理论翻译成中文,供国内学习和参考。

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初,中国开始建立自己的管理制度和理论,主要是在国营企业的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

在这一阶段,中国的管理学开始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创新,积极开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理论的研究。

典型的代表作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走自己的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管理”的理论。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国营企业实行了改革,这为中国管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管理学理论,并开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学体系。

中国管理学的研究开始向更加系统化、理论化的方向发展。

之后,中国管理学在不断的发展中,开始逐渐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

许多学者开始转变研究的角度,开始探索中国管理学的本土化道路,试图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理论。

这一时期的中国管理学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理论体系,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和应用。

二、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国管理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西方管理理论的引进与吸收、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创新与发展、中国传统管理理论的回归与重构三个方面。

在西方管理理论的引进与吸收方面,中国学者在中国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离不开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引进与吸收。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分析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分析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分析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管理学理论在中国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中国的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实证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以对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引进和研究为主要特点。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管理学的研究主要依赖于对西方管理学理论的翻译和引进。

在这一阶段,中国的管理学研究者主要学习和借鉴了美国的管理学理论,如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亨利·福特的流水线生产等。

这些理论的引进不仅为中国管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为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很多借鉴。

二、实践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后的阶段。

中国的管理学研究者开始逐渐意识到西方管理学理论与中国的国情和实践存在一定的差异。

他们开始将西方管理学理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一些新的管理模式和理论。

中国的管理学研究者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强调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培养。

他们还研究了中国企业的家族管理模式和政府企业的管理模式,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管理学的理论。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总结和创新。

目前,中国的管理学研究者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并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理论体系。

但与西方管理学理论相比,中国的管理学理论体系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继续努力。

未来,中国管理学的发展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推动中国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分析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分析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分析中国管理学的理论体系构建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为管理学的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中国在经济建设、政治改革、社会制度建设、文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都离不开科学的管理。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的核心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研究。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注重加强对中国特色的研究。

中国的管理实践存在一些独特性,如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家族企业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需要对这些独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实践。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注重国际视野和跨学科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也需要与国际接轨。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需要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管理理论,同时也需要将中国的管理实践和理论经验传播到国际上。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还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以提高管理理论的深度和广度。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注重实践和应用。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和改进管理实践。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需要紧密结合实际管理问题,推动管理科学与管理实践的有机结合,为中国的管理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国内外先进管理理论、学科交叉融合等多个因素。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应该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的结合,以适应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

只有不断完善和创新管理学理论体系,才能为中国的管理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管理学理论分析与再思考

管理学理论分析与再思考

管理学理论分析与再思考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管理和运作的学科,其目的是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在过去几十年里,管理学的理论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再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管理学的理论分析和再思考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管理学的理论分析是指对管理问题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以深入理解管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管理学的理论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揭示组织内外环境对管理决策的影响,以及不同管理方式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例如,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了如何通过招聘、培训和激励措施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

另一个例子是战略管理理论,该理论研究了如何制定和实施组织的长期目标和战略以确保其竞争优势。

然而,管理学的理论分析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再思考的问题。

首先,管理学的理论往往过于抽象和理想化,无法完全解决实际管理中的复杂问题。

例如,在跨国公司的管理中,文化差异和制度差异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但这些因素很难被纳入传统的管理学理论框架中。

其次,管理学的理论往往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支持,难以验证其有效性和普适性。

例如,很多管理学理论是通过案例研究等定性方法得出的,缺乏大样本量的定量研究支持。

因此,我们需要对管理学的理论进行再思考和完善。

首先,需要加强跨学科研究,将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管理学研究中。

例如,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员工行为和组织文化。

其次,需要加强实证研究,利用大数据和实验研究方法来验证管理学理论的有效性。

例如,可以通过分析大规模的员工和组织数据来研究不同管理方式对员工绩效的影响。

最后,还需要关注管理学的实践应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更多能够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管理人才。

综上所述,管理学的理论分析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管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然而,也需要对管理学的理论进行再思考和完善,以提高其应用价值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跨学科研究、实证研究和实践应用的方式,我们可以不断推动管理学的发展,并为组织提供更好的管理指导。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分析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分析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分析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是指在本土环境中形成的与管理学相关的理论、观念、方法论的
体系。

其构建需要综合考虑中国特色、民族文化、历史传统和现实问题等因素,从而与西
方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形成不同的思想体系。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本主义思想的强调
中国管理学强调人本主义的思想,即由人为主体参与和建设组织,并在组织中创造实
践性的知识,以强化组织的协作、效率和效力。

这种思想注重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发挥,推
崇“以人为本”,追求优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管理。

二、整体观念的重视
中国管理学强调整体观念,把管理视为一种综合的系统思维,并将组织视为生态系统,根据环境的不同变化灵活调整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管理学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倡导创新和创造性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同
时也尝试用“和谐”的方式协调和解决利益冲突。

四、政策能动性的强化
中国管理学注重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主动性和策略性,强调政策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重视政治因素对管理决策的影响。

五、民主化和市场化的呼声
中国管理学在不断把握人们需求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不断强化市场化和民主化
意识,尝试寻求新的管理观念和实践。

总之,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需要根据本土环境进行体系化思考,适应中国国情
的实际需要,遵循人本主义,推崇创新创造,追求和谐与民主,坚持整体和政策性,从而
形成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充满活力的管理学体系。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分析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分析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管理学的发展在中国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管理学理论的构建不仅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很大的作用。

论文旨在对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进行分析,探讨其构建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1. 理论体系的不完善性中国管理学的发展起步较晚,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但理论体系的建立还存在一些不足。

中国管理学的理论模式和方法体系仍然以西方理论和方法为主导,中国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不完善。

此外,由于中国文化和传统的独特性,中国管理学的内涵和外延需要不断深化和扩展。

2. 缺乏实践基础中国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缺乏深度与广度的实践支持。

在实践中,许多中国企业面临的管理问题不一定可以通过现有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解决。

因此中国管理学的理论研究需要深入实践,并将产生的实践经验融入到理论创新中。

3. 学术交流问题当前,中国管理学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不充分。

虽然有众多优秀的中国管理学者和研究机构,但尚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排名与认可。

在国际理论与方法的传播方面,中国管理学还存在一些局限,对国际学术界的关注程度也需要提高。

1. 理论上实践结合中国管理学必须突破学术套路,发掘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和所由特殊背景下的思考方法。

同时,必须也兼听则明,从西方理论中汲取营养,并将中国传统思想和现代管理理论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中国管理学必须深入实践,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更好地服务于实践。

2. 国际化思维与视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管理学必须适应国际化,提高对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度。

在学术交流和学科国际化方面,应加强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积极与世界各地的管理学者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从中汲取营养,学以致用,提高管理实践的水平。

3. 多学科交叉当前,许多管理问题都需要多领域能力的综合运用,只有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研究,才能真正理解和解决。

论管理学的普适性及其构建

论管理学的普适性及其构建

On Constructing Generally Management Theory
作者: 谭力文[1] 作者机构: [1]武汉大学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管理学报 页码: 285-290页 主题词: 管理学;普适性;构建
摘要:在回顾人类管理活动产生和变化的基础上,梳理了人们对管理活动描述、分析以及由 此而提出的定义和基本理论。认为在社会科学的领域存在着可以视同为普适性的管理理论,构 建它的基本条件有二:①充分注意管理理论的社会科学特征,以此为基础,从人类实践活动中 了解人类群聚建立组织的基本规律和人类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②从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了解 管理学经典专著中对人类管理活动的描述、抽象、总结以及分析和论证过程。

中国管理学的思考

中国管理学的思考

中国管理学的思考一段时间以来读了几本中国管理学的著作,包括胡祖光写的《中方管理学十三篇》、苏东水写的《中国管理学》和《东方管理学》、曾仕强写的《中国式管理》、胡海波写的《中国管理学原理》以及吴照云写的《中国管理思想史》。

通过研读这些书籍,我对中国管理有了一个大概的理解,形成了关于中国管理的初步看法。

第一,目前只存在中国管理哲学,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中国管理科学。

历史上中国只有管理文化或者说条框性的管理哲学,如管理的宗旨、管理的原则、管理的特点和管理的思路等,没有形成类似西方包括决策(含计划)、组织、沟通、指挥、监督、反馈等一系列的管理思想,也没有发展出西方如组织架构方式等那样具体的管理技术。

传统的中国管理只是一些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具体管理的方式方法往往因人而异。

当代,受到西方一流的管理思想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管理者已经开始拒绝接受西方一些一流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比如说已经开始注重管理的效率,自学提及西方的考核办法,自学创建西方的财务制度等。

但是这种自学、先进经验还只是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上的自学先进经验,中国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仍然非常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管理犯罪行为,中国还没创建西方式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

从理论的角度上,关于中国管理学的书出版了不少,这些关于中国管理理论的研究还有很大的不足。

一则中国管理学研究在试图建立管理体系过程中借鉴了西方管理学中的一些内容,这些内容在中国的管理实践中并不多见;二则中国管理学研究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时,总结的很好,但这些总结在如何指导中国的管理实践,如何面向未来上做的还不够。

比如早些年曾仕强先生写的《中国式管理》,以“修己安人”为核心很好地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但这些思想现在好多已经过时了,对于一些已经开始受西方管理思想影响的新形势下的中国人来说,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他们并不严格秉承“修己安人”这些原则,这些东西不能指导他们的管理实践,更不能指导他们如何面向未来。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分析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分析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分析一、引言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和管理活动的学科,旨在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

在世界各国管理学理论体系中,中国的管理学理论体系独具特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传统文化、现代管理理论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管理学的特点和优势,也可以为中国管理学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注重以人为本、发展为要,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管理方法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深刻影响了中国管理学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些理论观点为中国管理学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2.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还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忠诚、勤奋、求实、务实,注重人情、情感,提倡合作、谦逊、自省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对中国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管理学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管理实践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尊严,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秉持了“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价值观念。

3. 现代管理理论的融合与创新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中,也积极吸收和借鉴了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经验,不断融合和创新。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引进和消化各国的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加强与国际接轨,创新管理模式和方法,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推动了中国管理学的发展。

1. 经济管理理论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经济管理理论。

中国经济管理理论深入研究了企业的经营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注重实践应用和总结经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理论。

寻找管理学理论的科学性

寻找管理学理论的科学性

寻找管理学理论的科学性
谭力文
【期刊名称】《管理学报》
【年(卷),期】2014(11)2
【摘要】管理学理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其适应当前管理工作的基本的概念、理论和知识结构已经建立,理论的普适性问题已经解决;目前在管理学理论上的多重分歧和争论既是管理学理论特有的现象,更是学科自身特点和规律的体现;管理学理论这一特有现象和问题在可以预知的将来不可能解决,这是管理学最有魅力,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总页数】8页(P190-197)
【作者】谭力文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
【相关文献】
1.寻找管理学理论的科学性 [J], 董星
2.寻找管理学理论的科学性 [J], 董星;
3.论增量共变指数体系的非科学性——兼论均值加权指数体系的科学性 [J], 任栋
4.科学性为体艺术性为用——浅析科教片科学性与艺术性 [J], 董成双;孔令智
5.寻找改革榜样寻找“懂爱”的人寻找扶贫榜样“三个寻找”树起农资行业“三
面旗帜”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中国化肥流通体制改革20周年”系列活动正式起航 [J], 魏萌;李昕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何推进中国企业的战略管理创新

如何推进中国企业的战略管理创新

如何推进中国企业的战略管理创新——专访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谭力文教授■专家访谈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是中国经济力量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主要载体,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也直接影响着中国综合国力尤其是经济实力的盛衰。

和通过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来提升政府效率一样,通过持续而有效的战略管理创新来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是扩大改革开放成果、使中国早日成为现代化发达国家的必然选择。

正是鉴于此,建设创新型国家业已成为中国的一项重要国策。

日前,带着如何增强中国企业在战略管理方面的创新能力,如何推进中国企业增长模式转型等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谭力文先生。

中国企业近年来业绩不菲,但其所导致的社会不和谐及环境问题亦更为凸显中国经济时报:您是研究战略管理的,能否从战略管理的高度就中国企业的发展现状做一个判断和评价?谭力文:好的。

我们应该看到,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企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在2002年-2006年,工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68%,从2002年的47431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06年的90351亿元人民币;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率达到24.18%,从2002年的43,50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06年的109870亿元人民币;进出口总额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8.34%,从2002年的6208亿美元增长至2006年的17652亿美元。

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9752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增长16.6%。

相关分析表明,有150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07半年报,扣除掉无期初同比数据的32家公司,1471家公司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19元;如果剔除新股因素,则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22元,比去年同期的0.134元增长不少;1471家公司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总收入35738.24亿元,同比增长24.50%;实现营业利润4603.59亿元,同比增长65.91%;实现利润总额4687.30亿元,同比增长66.78%;完成净利润3191.38亿元,同比增长70.7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管理学构建问题的再思考谭力文(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要:经过人类自身的不懈努力,管理学理论已经形成科学的体系、基本的概念和研究方法,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尚不足以支撑中国现代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建设,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值得商榷的命题。

在系统研究管理学科学理论的同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分析,实实在在地解决中国各个组织层面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是中国管理学界最为紧迫和现实的任务。

关键词:中国管理学;构建;再思考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4X(2011)11-1596-08Rethink about C onstruction of Chinese ManagementTAN Liw en(Wuhan Univer sity,Wuhan,China)Abstract:The manag em ent theory has for med scientific sy stem ,basic principles and resear ch methods,how ever the traditio nal Chinese thoughts of management is still insufficient to support the Chinese sy stem o f moder n management theo ry co nstructio 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anage -m ent theor y sy stem is debatable topic.T his paper arg ues that it is the mo st ur gent and realistic task in China manag ement secto r to analy ze the actual situation,so lve the real practical pro blems in the many dimensions of the various org anizatio ns in China,w hile researching in m anagement science theo ries system atically.Key words:Chinese m anagement;construct;r ethink收稿日期:2011-07-2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0&ZD136)管理学在中国 学术研讨会已经召开了3届。

由于得到了教育部科技委员会管理学部的支持,会议已逐渐成为国内管理学界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会议。

从《管理学报》上刊登的会议情况综述和随后转发的多篇论文可以看出,面对 管理学在中国 这个硕大的命题依然存在不同的意见,各种观点的研究基础不够一致,对管理学理论构建的基础认识不同,也还存在研究不够深入等现象。

1 管理学理论的科学体系在经典的管理学理论中,一般将企业中涉及人的工作视为管理职能,而将其他涉及物的工作看作商业、技术、财务、会计等职能[1],在管理领域需要划出 一条比现在更清晰的界限 [2]。

在国内探讨中国管理学构建的问题时,可能是受国家学科设置的影响,学者们往往对中国管理学的研究范畴有不同的见解,有的视为一个学科,有的看作一个一级学科或一个专业,有的就当作一门课程。

在本文,对中国管理学构建的分析主要基于涉及人的管理职能,即与各类组织管理工作相关的管理学理论。

探究或谈及中国管理学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白的是管理学理论经过数千年的积累,特别是经过100年的发展,是否已经有了自己的科学体系,是否有了围绕科学体系形成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边界,这是用科学的方法开展研究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管理学界在对该问题研究过程中议论纷纷、见解不断、众说纷纭、充满歧义、难以统一的症结所在。

为更好地研究上述问题,应该首先回顾已在当前得到公认的有关管理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取得的显著成果。

群 是人类为了克服自身在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凶险的内外势力中个体力量的单薄,维护自我生存与发展而出现的社会现象,而管理活动则是人类为了维护自我建立的适应 群 的各类组织稳定、持续、有效与发展的社会活1596第8卷第11期2011年11月 管 理 学 报Chinese Jo ur nal of M anag ement V ol.8N o.11N ov.2011动。

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马克思[3]曾经有过十分精确的描述: 一般来说,人们不结合在一起就不能共同劳动。

他们集结在一起就是他们进行协作的条件。

美国的管理学家巴纳德[4]也曾讲过: 协作存在的理由就是克服个人能力的限制。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时也谈到: 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 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 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

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

这些表述应该就是对人类群聚,建立组织后,管理活动出现的必然性、特点及其作用的描述、抽象和归纳。

虽然人们十分清楚,建立有效的组织,实施有效的管理是克服人类自我力量单薄,应对自然挑战、战胜敌人侵犯的唯一方法,人类在各类组织的管理过程中也处心积虑、绞尽脑汁、采用了多种方法维系组织的有效运转,但人类组织中的绝大多数组织的寿命却是极其有限的。

无论是强大的国家,还是成功的企业,都有其寿命,且寿命之短,一般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这似乎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社会现象对人类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挑战。

例如,中国历史上在国家制度设计、度量衡、文字统一等方面发挥过巨大作用的秦朝,其统一中国后政权维系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5年,强盛的汉朝与唐朝,分别也只生存了426年和289年。

作为当今社会创造、聚集财富最为巨大的企业,其寿命之短,更是令人惊讶。

根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大约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只有2%的企业存活达到50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一般的跨国公司平均寿命为10~12年;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40~42年,10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30年。

日本《日经实业》的调查显示,日本企业平均寿命为30年[5]。

中国企业的寿命,不算国有企业,处于完全竞争状态的民营企业的寿命,虽估计不甚精确,但 有研究表明,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为7.5年 [6]。

人类组织的这种现象很早就引起管理学理论研究者的高度注意。

早在1938年,巴纳德[4]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中开篇就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关注和见解: 在我们的西方文明中,只有一个正式组织 罗马天主教会 存在了很长时间。

有少数大学、极少数的民族政府或正式组织起来的国家,超过了200年,有些市政当局稍微长寿一些,但其他法人组织很少有超过100年历史的。

在正式组织中,或由正式组织进行的成功的协作是非正常的,而不是正常的。

在人类的历史中,显著的事实是,协调的失败,协作的失败,组织的失败。

组织的解体、崩坏和破坏。

他认为,要回答和解决这样一个问题的基本假设之一是: 协作的存续取决于以下两种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的过程:①同整个协作体系和环境的关系有关的过程;②同满足个人需要的成果的创造和分配有关的过程。

德鲁克[7]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他说: 显然,公司是人为建立的机构,因而它不可能长盛不衰。

对一个人为建立的机构而言,即使是维持50年或一个世纪的短暂时光又谈何容易,因此,天主教意味深长地指出,它的缔造者是上帝而不是人类。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构建管理学理论大家们的眼中,人类的大多数组织的短命、消亡、破产、毁灭完全正常,而其中的问题就是:人类 人为 建立的组织难以逃脱人自身带来的诸多问题;难以避免组织发展与环境变化的不协调;难以长期维系组织整体目标与组织成员个人目的的一致性。

关于这一点,中国春秋时期的荀子在《王制篇》中讲得十分透彻: 人何以能群?曰:分。

分何以能行?曰:义。

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

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

在这里,荀子将人群之的成功之道归结于必须的 义 与 分 ,若人们建立的 群 (组织)失去了 义 与 分 ,则必将因 争 、 乱 和 离 而走向衰败和灭亡。

不同的解释在说明一个十分容易觉察的问题,人类所建立组织的消亡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根本的原因在于组织的构建者 人难以高瞻远瞩,有效预测未来;难以战胜自我,抵制私欲膨胀。

管理理论思想的出现、成熟,乃至管理学理论的构建就是为了应对和解决人类组织出现的种种问题。

从它诞生的初始就一直围绕着 人 、 组织中的人 和 组织 的问题展开,无论荀子或西方学者皆如此。

就其差异,主要体现在管理的目的、管理的对象、管理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对构成组织的基本元素 人的认识上。

由于在这些问题上的不同认识,于是就出现了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经验管理与科学管理的巨大差异。

笔者认为,在管理学界1597中国管理学构建问题的再思考 谭力文公认的一百年来由西方学者建立的管理学理论实现了从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巨大转变,是迄今为止能够合理解释各类组织运行特点,解决各类组织管理问题的理论和体系。

下面就列举一些经典的论述来看看他们在如何探讨人、组织中的人和组织的问题,并验证以上的结论。

泰罗[8]在讲述自己对管理的认识时明确提出: 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也联系着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

在一切企业中,劳资双方必须实现这样的思想态度的改变:双方合作尽到生产最大盈利的责任;必须用科学知识来代替个人的见解或个人的知识经验。

否则,就谈不上科学管理。

这就是科学管理的两个绝对需要具备的要素。

虽然法约尔[1]认为企业中的管理职能不易说明和解释,但他还是给出十分精确的划分,将企业的活动分为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活动,由此而对应的就是基于这些活动的6种职能;并率先地给出了管理的工作内容及其特殊的内涵: 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管理职能只是作为社会组织的手段和工具。

其他职能涉及原料和机器,而管理职能只是对人起作用。

由机智和经验合成的掌握尺度的能力是一个管理人的主要才能之一。

巴纳德[4]在其研究中首先对构成组织的基本元素 人进行了研究,然后提出了迄今为止被人们认为最为权威的组织定义: 组织的定义就是,一个有意识地对人的活动或力量进行协调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