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崇情,宋诗尚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崇情,宋诗尚理

第九课(164-172)

唐诗崇情,宋诗尚理

【教师讲授,学生见识】

先我们看两首诗,第一首: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望月怀人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中句句可以说是写景,情景如画。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赞王维诗“着壁成绘”,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画”。这一评语也可移用来评一切有景、有情、有意境的唐诗。这首诗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抒情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又看宋诗: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如果把这首诗意解读一下: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不难看出,整首诗虽然没有带一个“月”字,句句表现“月”,而且三四句,偏重议论,明显尚理。当然,唐诗中也有类似的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天际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但诗中字面只是写登高望远。至于引发哲思,那是读者的遐想。如果还嫌不够明显,再看宋诗:

观书有感二首

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全诗读来无半点唐诗的风采,既没有引人入胜的景致描写,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感情抒发,而是洋溢着一种理性思维的气息。设问句的使用既提出了问题,又给出了答案,虽是观水有悟,却是观书有感,意思是说要做到事理通达,心境透明,必须不断地学习与提高。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

中流自在行。

前两句仅是对江水上涨,蒙冲变得像羽毛一样轻盈的现象进行描述,后两句即为转为议论,揭示了一定的道理,即告诫人们孜孜以求,功夫到家自然就能达到豁然开朗、自由自在的境界,也就是诗中所说“此日中流自在行”。

仰望唐诗,她有如一座神女峰,空灵浑雅,以情辞丰腴胜。无论是初唐的“四杰”及稍后的张若虚,还是中唐的李白乃至晚唐的李商隐,他们的诗作相对宋诗都呈现出丰腴。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式的丰腴;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景象壮阔,气势雄伟的丰腴;李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壮怀在胸,想象丰富式的丰腴;甚至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层次丰富,沉郁苍凉式的丰腴;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式的丰腴;还有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形象美丽,意境朦胧式的丰腴。难怪鲁迅看了也发出感叹:“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过,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清人蒋士铨也为之担忧:“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辨诗》)而宋人呢,继唐诗之后,又成一高峰,节骨遒劲,以才学理趣胜。宋人以多才而善于思考,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深层意蕴,从而给人们以新的启迪,无穷“理趣”不胜枚举,然而在这些诗作中,宋代理

家之集大成者朱熹的诗作《观书有感二首》更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不容忽视,因此当我们阐述宋诗以理趣为特点时,自然而然就会推其为代表。

这是因为唐代是一个兴旺发达的社会,生活本身就容易激起人们的诗情,在时代精神的影响下,唐朝的诗人往往更多地带着一种诗意的眼光看生活,因而即使在平常习见的生活中他们也发现了丰富多彩的美,所以唐诗显得丰腴,以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意象及语言,或者炫丽的色彩给世人带来无愧于时代的审美情趣。

而宋代呢,虽然也有过兴盛的年代,但宋诗要创新,必须走出一条与唐诗不同的路子。比如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都可以视为新生。而这种新生还有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从平淡无奇中生发灵秀,豁出哲理。

请读: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古今把雪、梅并写多多,而卢梅坡却不同凡响。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

花却没有梅花的清香。诗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北宋诗人喜欢哲思,如,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诗妙处,不在抒情、写景,而在理趣,于日常生活中揭示深刻的哲理。同一个庐山,从正面看,从侧面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各有不同的形态,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发现。这本身就富有哲理。可是,诗人并没有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而是进一步深化题旨:这种现象的形成,并不在于庐山本身,乃是由于观察者所处位置的不同。换句话说,由于观察者"身在此山中",无法摆脱所处位置的局限,只能从各自的角度看到一些局部现象。那么,如何才能认识"庐山真面目"呢?回答是:必须跳出此山之外。

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年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前两句从古人的经验谈起:做学问必须竭尽全力,而且要持之以恒;从小就下苦工夫,到老才能有所成就。这里突出讲了"少壮工夫"。后两句强调了亲身实践的极端重要性。这里没有轻视书本知识的意思,只是说单有书本知识还不行。纸

上得来的东西毕竟根柢不深,必须经过亲身的实践才能加深认识,化为己有。

诗歌到了宋,更多的赋予了诗人入世的感慨。

请读: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

王安石北宋诗文大家。拜相后,积极推行新法,列宁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这首诗通篇都是对杏花的赞美,但不失哲思。头两句写花开,后两句写花落。花开时繁英缀锦,分外妖娆;花谢后,随风飘散,宛如雪片纷飞,即使落入陂池,也胜过飘零南陌,碾成尘土,遭人践踏。诗中寄寓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时宁受贬逐也不改变志节的高尚情怀。宋朝到了南宋时期,已是中原沦丧,山河破碎,积贫积弱,不少爱国诗人表现出北伐出征,“还我河山”,誓死报国的哲思和热情。

请读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绝笔诗,其中有对生死的哲思,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再读文天祥《过零丁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