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崇情,宋诗尚理

合集下载

唐诗与宋诗之比较

唐诗与宋诗之比较

唐诗与宋诗之比较作者:魏沁琳来源:《好日子(中旬)》2017年第12期摘要:古往今来,唐诗犹如文学史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宋诗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虽与唐诗一脉相承,但却少了些许唐诗的张扬与夸张,变得更加平淡与内敛。

宋诗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不断地进行发展与创新。

从整体而言,唐诗波澜起伏、绝美华丽,喜用奇字重字,充满大唐盛世的夸张色彩;宋诗则平易自然、清新婉转,喜用明白如话的常用字,叙易被人忽略的锁细物象。

本文将分别从宋诗对唐诗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阐述唐诗与宋诗的异同。

关键词:唐诗;宋诗;继承1.宋诗是对唐诗的模仿与继承首先最突出的是宋人对于杜甫的学习与继承。

王安石的《舟夜即事》中“水明鱼中饵,沙暖鹭忘眠”一定程度上是对杜甫《绝句》中“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模仿。

黄庭坚追摹的典范是杜甫晚期作品,所学重点是杜诗的“句律精深”,主要在于杜甫“晚节诗律”与“夔州句法”的“不烦绳削而自合”的规范性,力求达到浑然天成的境界。

陆游对杜甫的追摹是超乎于字句之外的境界,如他的“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度浮桥至台南》)与杜甫的《登高》有相似的境界,充溢着触景生情的豪气。

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大诗人都曾极力赞扬杜甫,学习杜甫。

从这一角度而言,杜甫的地位在唐代还未能确立,而如今能获得如此坚实的文学地位,与宋人对其的表彰与继承是密不可分的。

其次,宋人对于白居易、李白的学习与继承也是不容忽视的。

宋初文坛盛行的是唱和诗,白居易的元和体成为了时流学习的榜样,以王禹偁为代表的白体诗人,推许白居易浅白晓畅的诗风。

陆游的《自咏》中提到:“闭门谁共处,枕藉乐天诗”,自言受白居易的影响就较大,形成了晓畅、精炼、自然的语言特色。

欧阳修重在模仿李白的语言,他创作的《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模仿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长短句夹杂,诗风更趋自由。

重庆市两江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重庆市两江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下期期末抽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将试题卷及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今年,革命历史题材剧《追风者》热播。

该剧聚焦20世纪30年代惊心动魄的金融战场,以小人物魏若来在迷máng ( )中找寻正确救国道路为主线,让观众跟随这名金融新人的“沪漂”奋斗史,感受有志青年何以“长风破浪”。

从一名血气方刚的夜校毕业生,到我党经济战线上独当一面的金融工作者,魏若来不断追寻,不断成长【甲】观众从这位民国“00 后”的身上,看到了一股由才华、理想、担当汇聚出的澎湃( )力量:他的信仰源泉来自对国家炽( )热的爱,认为“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乙】他兼具胆识、智商,考场遭遇大火,他不仅做完笔试,还救下了所有人;他拥有坚rèn( )、刚强的意志,在浩浩荡荡的时代背景下,相信“乘长风者破万里浪,你们所看到的贫瘠土地只要给予时间和耐心,一定会长成足以支撑世界的经济良田”……作品主创表示:“魏若来这个名字,象征着‘若有未来’。

那个年代的‘00后’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未来呢【丙】若有未来,必是因为他们用智慧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崭新而美好的未来。

”1.填写文段中空缺的字音、字形。

(4分)迷máng ( ) 澎湃( ) 炽.( )热坚rèn ( )2.文段中画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3分)A.惊心动魄B.血气方刚C.浩浩荡荡D.可歌可泣3.在【甲】【乙】【丙】三处分别填入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 【甲】, 【乙】, 【丙】。

B. 【甲】。

【乙】, 【丙】?C. 【甲】, 【乙】; 【丙】。

古诗《雪梅》教学中的“趣”

古诗《雪梅》教学中的“趣”

古诗《雪梅》教学中的“趣”作者:臧琴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0年第09期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如何让学生轻松感受古诗的意境深远之美、内容丰富之美、文字凝练之美?丰盈课堂内涵,让古诗课堂变得有趣起来,是必由之路。

笔者结合四上《雪梅》一诗谈谈自己的古诗文教学实践。

一、知人论诗:设疑猜志趣诗歌大多为诗人一时兴起而情发,因此,很多诗歌的产生都与当时的情境或人生的志趣有关。

人们常说“知人论诗”,意思是说知道诗人的背景经历、思想情感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

在常态教学中,“知诗人”会成为古诗课堂中的一个常规环节。

如何将这一常规环节教出趣味来呢?卢钺的《雪梅》一诗千古流传,可是史料对于卢钺其人并无太多记载。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卢梅坡,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里籍不详,《全宋诗》亦无小传。

”接着,话风一转:“诗作留名,诗人却为何如此默默无闻?”这时,学生心目中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反差,吊足学生的胃口。

在学生带着疑惑等着教师解释时,适时在屏幕上出示钱锺书先生《宋诗纪事补正》中对卢钺的一段记述:“卢钺,字威仲,永福人也,疑梅坡其号也。

”虽是“疑”,但梅坡之号确实值得玩味。

话题一抛,学生讨论得兴致盎然:卢钺可能爱梅,喜种梅、赏梅、写梅……由此,诗人的志趣跃然于心。

此处,诗人志趣的讨论看似“旁逸斜出”,实则别有用心。

课始猜测的环节能调动学生学诗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为下面“钟情于谁”的讨论环节埋下伏笔。

二、雪梅争锋:还原感情趣这里的情趣,是指在鲜活生动的形象描写中透露出独特个性、情感的审美趣味。

这既指向于诗人,也指向于由作品而传递给读者的一份特殊的感受。

《雪梅》一诗以“梅雪争春”开篇,一下子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极具戏剧风格的情境中,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凛冬未尽,春天将至。

瑞雪纷飞,红梅早已在枝头绽放,飘送清香。

静谧的画面,却掩不住雪、梅二位的纷争。

“它们在争论什么呢?谁愿意来扮演梅,谁又来扮演雪呢?”教师以一问将学生带入“梅雪争春”的情境中去。

第一模拟-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南京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第一模拟-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南京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第一模拟-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南京专用)(原卷版+解析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南京专用)第一模拟(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综合(共30分)1.(本题6分)小天作为活动的主持人,需要准备一段开场白,请阅读推敲下面语段,和他一起完成任务。

“天下国家”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讨论。

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

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这些都是家国情怀的表现。

家国情怀,与其说是一种宏大的英雄气概,不如说是一种妇①rú皆知的、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

一代代有志之士③锲而不舍地投身到民族复兴的浪潮中,用他们悲天悯人的情怀点缀着④亘古绵延的历史长河。

亿万次锤炼的民族精神就像珠穆朗玛峰一样傲然挺立,气冲②xiāo汉。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1)(2分)根据上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rú____________ ②xiāo________(2)(2分)给上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

③锲而不舍_________ ④亘古_________(3)(2分)下列表述恰当的一项是()A.上面材料中的加点词“古老”“经常”“一直”都是副词。

B.材料中画横线的两个“热爱”词性相同。

C.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阐释了“国”“家”“身”之间的关系。

宋诗选——寄黄几复;观书有感;书愤

宋诗选——寄黄几复;观书有感;书愤

宋诗选一、唐诗主情,宋诗尚理(一) 寄黄几复 黄庭坚 (二) 观书有感 朱 熹 (三) 书 愤 陆 游二、黄庭坚‧朱熹‧陆游※反刍时间下列诗词句中,有关咏怀三国时期孔明事迹的选项是:(A)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B)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C)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D)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E)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86日大】答:(B)(C)(E)。

解析:(A)咏周瑜卓越不凡的言谈举止。

出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B)歌颂诸葛亮,并惋惜统一大业功败垂成,“八阵图”是诸葛亮创作出来的一组兵力部署和作战阵形。

出自杜甫‧八阵图。

(C)写诸葛亮忠心扶助刘备及刘禅,惜未能成功。

从“三顾”、“两朝开济”、“出师”知是诸葛亮。

出自杜甫‧蜀相。

(D)曹操建铜雀台为锁大小二乔,而小乔是周瑜之妻,故若东风不给周瑜方便,使他在赤壁之战打败曹操,那小乔就会被曹操夺去锁在铜雀台。

出自杜牧‧赤壁。

语译:断戟沉埋在泥沙里,还未完全销蚀,我把它捡起来磨洗干净,认出是前代的遗物。

东风若不助周瑜一臂之力,让他火烧曹操的战舰,那天姿国色的大乔、小乔恐怕要被幽闭在曹操所建的铜雀台中了。

(E)写伤老忧时的愤懑感慨。

“出师表”是诸葛亮上给后主刘禅的。

出自陆游‧书愤。

三、文学史上的“数人并称”四、双叠法‧三叠句法没有主词、动词,只用一连串的名词排列,这种叠用名词的句法,在韵文中常出现。

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不但对仗工整、顿挫铿锵,而且可以让读者凭借着诗人连用的三个名词所提供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描画出一幅威武壮观的图景,正是“气如山”的最好注脚。

2.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这些极普通的词语经由巧妙的串联,竟能构筑成一个全新的意境,让最熟烂的词语“点铁成金”,余味无穷,此即江西诗派的风格。

唐诗的志情美与宋诗的哲理美

唐诗的志情美与宋诗的哲理美

扫叶林风后,拾薪山雨前。——语出孟贯《寄张山人草堂》。大意是:树林风 过之后,山林雨来之前,枝叶都被刮在地上,是拾柴的好时机。现在用来说明做 事一定要根据矛盾发展的实际情况,要抓住有利时机,才能事半功倍。 惯乘云汉鹤,翻说淤泥莲。——语出范缜《和王朝尉》。大意是:惯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着直 冲云霄的鹤在天上飞翔、遨游,说的却反是生长在污泥中的莲花。这两句诗告诉 我们:客观事物的现象就是这么复杂,有些现象是以歪曲的、颠倒的形式来表现 事物本质的,这类现象叫做假象。我们始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听其言更要 观其行,不能被假象所迷惑。 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语出王溥《谢进士张翼投诗两轴》。 大意是:登上高山才觉得天的高远广阔,置身大海方知道浪的遥远渺茫。这两句 诗意在说明:人的认识往往受着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也就必然带有一定的 片面性和表面性;如果能冲破限制,站在更高、更开阔的地方来观察事物,其认 识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就会大大提高。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语出朱熹《水口行舟》。大意是:昨夜,漆黑的江面飘摇着一叶孤舟,风狂、雨 骤、浪急,危机四伏。今早试卷帘子看时,两岸依然是充满生机的青山绿树。这 首短诗告诉我们: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终归会平息,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 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止。或:人生道路总不会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 ,搏击风雨,就能达到青山绿树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云为山态度,水借月精神。——语出苏轼《荆州》。大意是:山峰有云衬托就 显出气象万千的姿态,月亮借助水才能表现出明净皎洁的精神,这两句诗现在常 常用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虽然内容决定形式,但形式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因 素,它对于内容往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适合于内容的完美形式,对内容的表达 起着积极的作用。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语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大意是 :竹林旁边的桃树才有两三枝开花的,鸭子常在水中,水开始变暖,它就首先感 觉到。“春江水暖鸭先知”现在用来表示深入生活,参加实践的重要,只有深入 体验生活,才能预见事物发展的新动向。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出朱熹《观书有感》。大意是:池 塘里的水怎样才能清澈透底,只有源头不断的注入活水。现在这两句诗比喻学要 有根本,要从基础做起,学贵有恒,锲而不舍,持续不断,方能获得大学问。也 可用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事业的成就,自有其道理来源。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语出卢梅坡《雪梅》。大意是:梅花 不如雪花那样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那样香。现在用来形容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 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语出守璋《晚春》。大意是:不下雨,花瓣还 是纷纷落下;没有风,柳絮自会四散飘飞。现在用来指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内 部的新质否定了旧质,事物必然就要引起质的变化。

唐诗与宋诗的区别

唐诗与宋诗的区别

宋诗唐诗唐诗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据了最光彩的一页。

宋诗在继承唐诗传统的基础上,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宋诗和唐诗相比,也有创作风格的不同。

(1)唐诗善于言情,即使说理也多以抒情的方式出之,以情韵取胜;宋诗则多喜说理,尚议论,以理趣见长。

(2)唐诗多以强烈的激情去感受现实生活,重视生活感受的直接抒发和描写,显得浑厚博大;宋诗多以冷静的态度去体察客观事物,“以方学为诗”比较喜欢用典,书卷气较浓,显得委曲精深。

(3)唐诗语言流丽;宋诗则往往把散文的章法,句法引入诗中,结构手段,叙述方法和语言风格具有散文化倾向。

马积高、黄钧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概括简单概括了两者的特点:唐诗和宋诗,不仅是两个朝代诗歌的总名,而且代表了我国诗歌史上两种诗法和诗歌。

它们不同之处在于:唐诗主言情,即使说理,也多以抒情方式出之;宋诗喜说理,崇尚议论。

唐诗多含蓄;宋诗多直露,言尽意亦尽。

唐诗多注重生活感受的直接描写和抒发;宋诗的优秀之作也来自生活,但往往先从理性上把握,然后再选择恰当的形式。

所以宋诗即令句句生动具体,总是有某种逻辑思维的潜流贯穿其中,不像唐诗的意境大都以直观形式表现出来。

总之,唐诗总用感性形象来把握现实,宋诗则多借助理性思维来解剖现实;唐诗诗味较浓,宋诗诗味较淡,但却以思想的细致深刻、技巧语言的精益求精弥补之。

由于这些原因,宋诗比唐诗好学。

唐诗靠灵感,宋诗靠才学;才学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灵感却不能勉强。

唐诗靠感性,宋诗靠理性;理性可以深思熟虑获得,而感性(形象思维)却比较难于捕捉。

而且,清代学宋者并不排斥唐诗,往往还由宋窥唐,故用力较易,又不致造成粗犷肤廓之弊。

因此,宗宋往往比宗唐获得的成就要大。

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绪论中分析了二者一脉相承性:事实上,从中唐开始,唐诗就有向日后的宋诗演变的趋势。

而宋诗的许多特征,都可在杜甫、韩愈的诗中找到滥觞。

从整个诗歌史来看,宋诗正是唐诗发展的必然结果。

散论唐宋诗之争

散论唐宋诗之争

散论唐宋诗之争摘要唐宋诗之争,实际上是涉及到一个中国文学的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就是从古典文学进入到现当代文学的一种转折时期。

钱钟书先生《谈艺录》“唐诗、宋诗,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态性分之殊。

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

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之论出,唐宋诗之争暂告一段落。

然而人们对于宋诗的认识一直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

笔者认为宋诗有一定的必要性,因为由唐宋诗之争的持续可以看出,唐诗的发展空间甚大,宋诗崇明尚理,乃唐诗影响之下的感性转化成果,若以文为诗,以教益启示为一种使命,必定使诗歌创作有所突破。

关键词:唐宋诗之争,“同光体”,主要观点,宋诗特点唐宋诗之争,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学唐与宗宋的问题,主要指的是古典诗歌创作当中,你是向唐人还是向宋人学习。

历代的唐宋诗之争,实质上并不旨在谈论唐宋诗哪个更好的问题,而是说唐以后的宋诗是不是也有存在的必要,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对于唐诗而言,宋诗是否具有其独特的超越意义。

唐宋诗之争,实际上是涉及到一个中国文学的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就是从古典文学进入到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文学或者是近代文学的这样一种转折时期。

这个转折时期,当时就有所谓的“同光体”。

“同光体”的代表人物是陈衍。

陈衍主张宋诗“学人之诗”,尤其是古体诗,古体诗当中又主要以文为诗,诗歌创作的散文化,所以更多地认为宋诗写得好的是古体,特别是“七古”。

陈衍在《宋诗精华录》里面提及:“宋诗的精华,不在古体而在近体诗”。

钱钟书在《谈艺录》当中,认为唐诗和宋诗不应该按朝代来划分,不应该按朝代划分。

历代的宋诗选本,对于宋诗的态度,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几种:一、站在尊唐的立场上,认为宋诗也有似唐诗者。

二、认为宋诗既有对唐诗的继承,更有对唐诗的发展,强调宋诗与唐诗之异。

这在宋诗的认识史上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唯其如此,宋诗方有可能取得与唐诗分庭抗礼之资格。

三、在充分肯定宋诗价值的同时,以唐诗矫宋诗之失,并进而将唐宋诗视作一个整体的审美范畴,力图兼融唐宋,自立一家,如晚清之宋诗派。

浅析宋诗与唐诗的风格差异

浅析宋诗与唐诗的风格差异

浅析宋诗与唐诗的风格差异唐诗与宋诗,它们本是一脉相承的,从整个诗史来看,宋诗正是唐诗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又存在很大差异,宋诗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在其基础上变革、创新发展起来的。

本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唐宋诗歌的差异在于:“唐诗以韵胜,宋诗以意胜”、“唐诗丰腴多彩,宋诗瘦劲平淡”。

(一)宋诗“以平淡为美”,唐诗“以丰腴为美”仰望唐诗,犹如一座巨大的山峰,唐诗表现社会生活几乎达到了巨细无遗的程度,而且写景抒情信手拈来,读来有深情远韵,有一唱三叹的感觉。

唐诗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熟”的特点。

宋代诗人可以从中发现无穷的宝藏,作为学习的典范,这座山峰同时给宋人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他们必须另辟蹊径,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

因此,宋代诗人走出了一条与唐诗不同的路子,其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新生的。

比如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都可以视为对唐诗风格的陌生化的结果。

宋代诗坛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以平淡为美。

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苏试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试、黄庭坚的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

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见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与王观复书〉〉之二)。

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

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显然是对唐诗的深刻变革。

这也是宋代诗人求新求变的终极目标。

宋朝历经了三百多年的历史,宋诗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及派别,下面就分别以各阶段的诗人及诗作为例,进一步阐释“以平淡为美”这一整体性风格追求。

北宋初年,以王禹偁、林逋为代表的“白体”诗人的诗作。

王禹偁在文学主张上不满五代浮靡文风,积极倡导革弊复古,所作诗文内容较为充实,风格平易淡雅,对后来宋代文学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简谈宋诗“尚理”

简谈宋诗“尚理”

“尚理”是宋朝诗人苏轼的代表作,被誉为宋前期晚诗的精品。

该诗歌描述生活中发生的一件小事,但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诗中唤醒大家学会容忍,表达了理智可以胜过动荡的情感,同时也提醒大家要记住理性高于自私情感。

诗中通过芝兰之室的故事,用典雅的语言深情地勾勒出“尊重理性”的画面。

诗人像在给大家上一堂礼训一般:“俯首帖耳顺从自然,须臾不变样自偏”。

正如诗中所言,积极的理性主义态度应当超越痛苦的自私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记住理智可以胜过情感,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保持克制感情、遵循常理、放得开,相处融洽,和谐平和。

唐诗之美在情辞,宋诗之美在气骨

唐诗之美在情辞,宋诗之美在气骨

唐诗之美在情辞,宋诗之美在气骨用叶朗的话:总的趋势和风貌是:在审美旨趣上,由外向狂放转向了内敛深沉;在审美创造的视角上,由更多地关注和表现情景交融的山水境界,转向更多地关注和抒写性情寄托的人生气象;在美学境界上,由兴象、意境的追求转向逸品、韵味的崇尚,“境生于象”的探讨逐渐转向“味归于淡”的品析。

如果说唐代美学的核心范畴是“境”,是“神”,那么宋代美学的核心范畴则是“意”,是“韵”。

因而,宋代美学主“韵”、尚“意”、重“气象”,追求以神造形、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性情”、“胸次”、“气象”等等与人生境象直接相关的范畴,更多地进入宋代美学家法眼,“圣贤气象”成为宋人普遍崇尚乃至是最高的人生境界。

宋人区别于唐诗就是讲究“理趣”,不管是诗画书法皆然。

如钱钟书所评:“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带着佛家的禅机,读来趣味盎然,却不同于禅机,读过既罢而是带着某种生活的感悟与人生的境界。

宋诗中如程颢《春日》“万物静观皆自得”、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处”、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名句,均表现了融一种审美本体情感与宇宙人生哲理为一体的透悟性意会理趣,具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

日本学者青木正儿有这样的议论:“盖唐诗蕴借,总觉得有一种悠悠倘恍之感,纵令意义有缺少明快者,但风韵是足供玩味的。

然宋诗过于通筋露骨,受浅露之诽,即以此也。

”然而他接着说:“唐诗犹如管弦之乐,在断想的调和上多少有其妙味;宋诗宛如独奏之曲,在思想贯通上有其快味。

而前者典丽婉曲,后者素朴直截,这是时代思潮所使然,趣味是有差异的,而不一定能分别甲乙。

总之,其在诗学上是不同的两派。

”缪钺则如是说:“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雪梅教学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雪梅教学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雪梅教学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雪梅教学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1.在教学诗句时,我首先找出诗句中关键和难理解的字词,扫平障碍,继而再理解诗句就非常容易了。

2.古诗朗读同样也要读出感情和抑扬顿挫。

除了老师示范,我还利用本课现成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连听几遍,示范效果挺好。

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朗读的效果的确好多了,真还有些古人吟诗的味道呢!其次老师还在古诗释义的基础上再加以联想和想象,另配上悦耳的轻音乐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边听边体会诗中的意境,这样既能把学生带到美好的境界之中,又为学生后面能顺利改写古诗作了良好的铺垫,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雪梅教学反思第【2】篇〗面对这些现状,我们应该做出反思:1、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吟诵来体味古诗词的情感。

要体味古诗词的情感,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或许就是吟诵。

诗词格律所表现的音乐性和由此表达的感情,都必须在吟诵中体现。

在教学中还应传授一些有关吟诵的知识,比如平声读得长而轻,仄声短而重;四言诗一句两顿,五言诗两顿,七言诗三顿,顿的位置略延长、提高、加重等。

此外,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好的范读能直接打动学生,使他们克服害羞心理。

2、运用艺术通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艺术通感,化实物为情思,化情思为实物,化抽象为直观,调动并贯通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加深对诗词意境的理解感受。

用音乐来配合古诗词,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对古诗词的感受,往往就是这样朦胧含混而涌动着情感的,而流动不居、情感充沛的音乐,正适合于帮助学生增强这种感受。

例如,讲授《春江花月夜》一诗时,配以《春江花月夜》的古筝曲,无疑是相得益彰、境界顿生。

又如,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然后找出与之相合的音乐,甚至自己创作一段音乐,也是很好的方法。

苏轼评王维的诗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与画的相通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教学通道。

例如,在上白居易的《忆江南》时,展示一些江南风光的,为欣赏《忆江南》一词营造出了韵味十足的背景氛围。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雪梅》教案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雪梅》教案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雪梅》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读出诗的韵味。

2.了解诗的大意,领悟诗歌所蕴含的道理。

3.了解有关雪梅的古诗词,学习梅花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梅花的品质,懂得诗中蕴含、道理。

教学难点:了解有关雪梅的古诗词,学习梅花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王老师跟你们做个小游戏,请你在诗句里填上一种花的名称。

看题目,第一句谁来填。

出示: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2.谁能完整的背诵这首诗?举手,(指名背)非常好,我们一起来齐背。

3.出示:《梅花》提问:王安石凭什么判断这不是雪?这是梅?(因为梅花有清香,雪没有味道。

)所以他就说这是梅而不是雪,我们再来诵读这首诗。

二、读其诗品其意悟其理1.关于雪和梅,宋代有位诗人写过一首诗,题目就叫《雪梅》,谁来读读这位诗人的名字?生读。

齐读。

2.我请一个同学来为我们朗读这首诗,谁来读读。

你先别急着坐下,你能推荐一位再来读读这首诗吗?(师:果不其然,朗读高手)两位男同学读的非常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请大家看这首诗每句的最后一个字,(降章白香),你发现了什么?确实把ang的韵读出来了,我们也像他这样来读一读。

4.学古诗我们要借助注释来学,我们先看注释。

看了注释,你有没有疑问啊?谁能够提出疑问,水平就很高了。

预设一:“降”在这里为什么读“xiang”不读“jiang”。

预设二“阁”楼为什么在这里读成了ge?师:其他同学还有疑问吗?那老师也提一个问题,我问你们:骚人是什么意思?那为什么把诗人称为骚人呢?你们知道有个诗人叫屈原吗?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屈原写过一首诗,你知道是什么吗?《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所以后来啊,就把诗人称为骚人。

5.合作探究。

现在我们来讨论他们提出的问题。

①“降”在这里为什么读xiang ,而不读jiang。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雪梅反思(精推2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雪梅反思(精推2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雪梅反思(精推2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雪梅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1.在教学诗句时,我首先找出诗句中关键和难理解的字词,扫平障碍,继而再理解诗句就非常容易了。

2.古诗朗读同样也要读出感情和抑扬顿挫。

除了老师示范,我还利用本课现成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连听几遍,示范效果挺好。

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朗读的效果的确好多了,真还有些古人吟诗的味道呢!其次老师还在古诗释义的基础上再加以联想和想象,另配上悦耳的轻音乐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边听边体会诗中的意境,这样既能把学生带到美好的境界之中,又为学生后面能顺利改写古诗作了良好的铺垫,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雪梅反思第【2】篇〗古诗的学习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这首《雪梅》的学习,我让学生列举,站在课堂的中央,我让他们看注释——我们学古诗都要借助注释来学习,但我这个借助注释,我想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或者提问,结果孩子们发现了四处疑问:雪梅是组诗,有两首,为什么只出现了一首;“阁”为什么读“搁”?为什么“阁”是放下的意思?“降”这个多音字读“xiang”而不读“jiang”还有一个问题是我提的:骚人为什么叫诗人。

我觉得要让孩子们发现问题,所以大家发现我在堂课的教学就是围绕孩子们这几个问题来展开讨论,在孩子们问题的基础上来充分讨论,这样孩子们对诗歌的理解会更好。

另外这两首诗都是说理诗,我觉得“唐诗尚情,宋诗尚理”。

宋诗,他在情感上不可能超过唐人,所以他就说理了,所以要把说理诗的特点告诉学生。

统编本教材选梅花诗,一共选了四首,在低年段就是王安石的《梅花》,中年段就是四年级选了《雪梅》,另外在四年级下学期还选了两首梅花,一首王冕的《墨梅》,一首是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我想借助统编本教材的梅花诗,给学生开发一个课程,我就构想过这样一个课程,就是学生学了梅花诗,能不能对梅花诗有个构成的理解,所以我做一个课程叫“梅花三弄”——梅花一弄,自然之美,写自然界的梅花,王安石的梅花就是自然之美,卢钺的《雪梅》两首也是自然之美;梅花二弄,友情之美,是表达诗人对家乡、对亲人、对朋友怀念的诗,比如《杂诗》,王维的:“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唐诗崇情,宋诗尚理

唐诗崇情,宋诗尚理

唐诗崇情,宋诗尚理第九课(164-172)唐诗崇情,宋诗尚理【教师讲授,学生见识】先我们看两首诗,第一首: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望月怀人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中句句可以说是写景,情景如画。

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赞王维诗“着壁成绘”,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画”。

这一评语也可移用来评一切有景、有情、有意境的唐诗。

这首诗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抒情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又看宋诗:中秋月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如果把这首诗意解读一下: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不难看出,整首诗虽然没有带一个“月”字,句句表现“月”,而且三四句,偏重议论,明显尚理。

当然,唐诗中也有类似的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天际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但诗中字面只是写登高望远。

至于引发哲思,那是读者的遐想。

如果还嫌不够明显,再看宋诗:观书有感二首朱熹(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全诗读来无半点唐诗的风采,既没有引人入胜的景致描写,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感情抒发,而是洋溢着一种理性思维的气息。

设问句的使用既提出了问题,又给出了答案,虽是观水有悟,却是观书有感,意思是说要做到事理通达,心境透明,必须不断地学习与提高。

(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前两句仅是对江水上涨,蒙冲变得像羽毛一样轻盈的现象进行描述,后两句即为转为议论,揭示了一定的道理,即告诫人们孜孜以求,功夫到家自然就能达到豁然开朗、自由自在的境界,也就是诗中所说“此日中流自在行”。

唐诗宋诗理趣

唐诗宋诗理趣

唐诗宋诗理趣
唐诗和宋诗在理趣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唐诗以意兴取胜,而宋诗以理趣取胜。

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而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唐诗表现上韵流言外,风格上多比兴,作法上婉而微,而宋诗表现上意尽其中,风格上多赋,作法上径以直。

在理趣方面,宋诗更胜一筹。

宋人从万物中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包括一些生活的哲理。

例如苏轼的诗就始终理趣盎然,例如《琴诗》中“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通过琴声的来源提出了主观意识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发生的感应与交流的问题。

唐诗和宋诗在理趣方面各有千秋,但宋诗在理趣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

1/ 1。

【诗词赏析】唐诗多含蓄,宋诗多直露,言尽意亦尽!

【诗词赏析】唐诗多含蓄,宋诗多直露,言尽意亦尽!

【诗词赏析】唐诗多含蓄,宋诗多直露,言尽意亦尽!我们常说唐诗宋词,其实,在宋代,诗的发展也令人瞩目。

唐诗主言情,即使说理,也多以抒情方式出之;宋诗喜说理,崇尚议论。

唐诗多含蓄;宋诗多直露,言尽意亦尽。

从文化史的立场上讲,宋诗在唐代诗歌格律完备,意象纯熟,臻于顶峰的情况下另辟蹊径,为近世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富有时代意义的榜样,是它的成功之处。

通俗点说,唐诗感性,而宋诗理性。

当你朗朗诵读的时候,一定可以体会唐诗和宋诗的区别了。

《江上渔者》北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

全诗用词精练,无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和人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

《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人写梅花不惧严寒,凌寒独开,暗香沁人。

亦是梅花比喻那些具有高洁品质的人,全诗语言朴素,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淮中晚泊犊头》北宋·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诗人一路行来,看着田野到处绿草青青,不时看到幽香的,特别明亮美丽。

黄昏时,将船靠在古旧的祠堂里,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夜景。

诗人有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

《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站在瓜洲渡口,回望钟山,隔岸的景物虽然消失在朦胧的月色之中,而对钟山的依恋却愈益加深。

他知道,终有一日,他还是会回到让他依恋的故乡的。

唐诗与宋诗的不同

唐诗与宋诗的不同

唐诗与宋诗的不同唐诗与宋诗的不同⽐较⽂学与世界⽂学黄⽂丽405000911099在中国古代⽂学史上,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学样式,不同的时代相同的⽂学样式亦有不同的特点。

⼀般⽽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说是⽐较⼤的⽂学样式。

在宋代,虽然词的发展达到了⿍盛,但在⼀个诗的国度⾥,宋诗的发展也并未停滞不前,⽽是继承和发展了唐诗,它并⾮唐诗的遗留产物,更确切地说是唐诗⾼度发展下的必然结果。

但是,⼆者在很多⽅⾯也存在巨⼤的不同。

在唐诗的继承上,宋诗另辟蹊径,⾛出了⾃⼰的⼼路⼦。

⽂学史上⼀直存在着唐宋诗之争的问题,实际上它主要涉及两个⽅⾯:⼀个⽅⾯是学唐与宗宋的问题,主要指的是在古典诗歌创作当中是向唐⼈学习还是向宋⼈学习。

这个问题的争论主要是在古代,特别是宋代就开始了,⼀直到清代,⼀直到近代。

这在当时学诗的⼈当中,是有着很现实的实际意义的。

另⼀⽅⾯,唐宋诗之争实际上涉及的⼀个问题,就是说唐以后的古典诗歌宋诗是不是也有存在的必要、也有它存在的价值。

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来看,李⽩、杜甫、苏东坡、黄庭坚,前两位诗⼈是唐诗的代表,后两位诗⼈是宋诗的代表。

实际上,宋诗是唐诗之后中国古典诗歌的另外的⼀种典范,所以宋以后学习诗歌创作的⼈,不是⼊于唐,就是出于宋,没有其它的。

唐诗与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种典范,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种互补的形式存在的。

在这⾥主要讨论的是唐诗与宋诗的不同之处。

现当代学者论唐诗与宋诗,最有名的当属缪越和钱钟书两⼈的精彩论段:“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贵深析透辟。

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故瘦劲。

唐诗如芍药海棠,华茂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

读唐诗如啖荔枝,⼀颗⼊⼝则⽢芳盈颊;读宋诗如⾷橄榄,初觉⽣涩,⽽回味隽永。

譬如修园林,唐诗如叠⽯凿池,筑亭辟馆;宋诗则如亭馆之中,饰以绮疏雕槛,⽔⽯之侧,植以异卉明葩。

譬如游⼭⽔,唐诗则如⾼峰远望,意⽓浩然;宋诗则如曲涧幽寻,情境冷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崇情,宋诗尚理第九课(164-172)唐诗崇情,宋诗尚理【教师讲授,学生见识】先我们看两首诗,第一首: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望月怀人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中句句可以说是写景,情景如画。

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赞王维诗“着壁成绘”,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画”。

这一评语也可移用来评一切有景、有情、有意境的唐诗。

这首诗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抒情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又看宋诗:中秋月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如果把这首诗意解读一下: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不难看出,整首诗虽然没有带一个“月”字,句句表现“月”,而且三四句,偏重议论,明显尚理。

当然,唐诗中也有类似的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天际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但诗中字面只是写登高望远。

至于引发哲思,那是读者的遐想。

如果还嫌不够明显,再看宋诗:观书有感二首朱熹(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全诗读来无半点唐诗的风采,既没有引人入胜的景致描写,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感情抒发,而是洋溢着一种理性思维的气息。

设问句的使用既提出了问题,又给出了答案,虽是观水有悟,却是观书有感,意思是说要做到事理通达,心境透明,必须不断地学习与提高。

(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前两句仅是对江水上涨,蒙冲变得像羽毛一样轻盈的现象进行描述,后两句即为转为议论,揭示了一定的道理,即告诫人们孜孜以求,功夫到家自然就能达到豁然开朗、自由自在的境界,也就是诗中所说“此日中流自在行”。

仰望唐诗,她有如一座神女峰,空灵浑雅,以情辞丰腴胜。

无论是初唐的“四杰”及稍后的张若虚,还是中唐的李白乃至晚唐的李商隐,他们的诗作相对宋诗都呈现出丰腴。

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式的丰腴;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景象壮阔,气势雄伟的丰腴;李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壮怀在胸,想象丰富式的丰腴;甚至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层次丰富,沉郁苍凉式的丰腴;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式的丰腴;还有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形象美丽,意境朦胧式的丰腴。

难怪鲁迅看了也发出感叹:“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过,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

”清人蒋士铨也为之担忧:“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

”(《辨诗》)而宋人呢,继唐诗之后,又成一高峰,节骨遒劲,以才学理趣胜。

宋人以多才而善于思考,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深层意蕴,从而给人们以新的启迪,无穷“理趣”不胜枚举,然而在这些诗作中,宋代理家之集大成者朱熹的诗作《观书有感二首》更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不容忽视,因此当我们阐述宋诗以理趣为特点时,自然而然就会推其为代表。

这是因为唐代是一个兴旺发达的社会,生活本身就容易激起人们的诗情,在时代精神的影响下,唐朝的诗人往往更多地带着一种诗意的眼光看生活,因而即使在平常习见的生活中他们也发现了丰富多彩的美,所以唐诗显得丰腴,以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意象及语言,或者炫丽的色彩给世人带来无愧于时代的审美情趣。

而宋代呢,虽然也有过兴盛的年代,但宋诗要创新,必须走出一条与唐诗不同的路子。

比如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都可以视为新生。

而这种新生还有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从平淡无奇中生发灵秀,豁出哲理。

请读:雪梅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古今把雪、梅并写多多,而卢梅坡却不同凡响。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没有梅花的清香。

诗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北宋诗人喜欢哲思,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诗妙处,不在抒情、写景,而在理趣,于日常生活中揭示深刻的哲理。

同一个庐山,从正面看,从侧面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各有不同的形态,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发现。

这本身就富有哲理。

可是,诗人并没有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而是进一步深化题旨:这种现象的形成,并不在于庐山本身,乃是由于观察者所处位置的不同。

换句话说,由于观察者"身在此山中",无法摆脱所处位置的局限,只能从各自的角度看到一些局部现象。

那么,如何才能认识"庐山真面目"呢?回答是:必须跳出此山之外。

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年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前两句从古人的经验谈起:做学问必须竭尽全力,而且要持之以恒;从小就下苦工夫,到老才能有所成就。

这里突出讲了"少壮工夫"。

后两句强调了亲身实践的极端重要性。

这里没有轻视书本知识的意思,只是说单有书本知识还不行。

纸上得来的东西毕竟根柢不深,必须经过亲身的实践才能加深认识,化为己有。

诗歌到了宋,更多的赋予了诗人入世的感慨。

请读:北陂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

王安石北宋诗文大家。

拜相后,积极推行新法,列宁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

这首诗通篇都是对杏花的赞美,但不失哲思。

头两句写花开,后两句写花落。

花开时繁英缀锦,分外妖娆;花谢后,随风飘散,宛如雪片纷飞,即使落入陂池,也胜过飘零南陌,碾成尘土,遭人践踏。

诗中寄寓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时宁受贬逐也不改变志节的高尚情怀。

宋朝到了南宋时期,已是中原沦丧,山河破碎,积贫积弱,不少爱国诗人表现出北伐出征,“还我河山”,誓死报国的哲思和热情。

请读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绝笔诗,其中有对生死的哲思,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再读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由读书入仕,就有一腔报国热血,他于国难当头入相,朝廷已是岌岌可危,五坡岭被俘,押至崖山,途径零丁洋写了这首诗。

诗中抒写国家的危难,身世的回眸,生死的哲思,渎之让人回肠荡气!【学生习得,教师评定】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饮酒(第十七首)陶渊明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王夫之在《古诗评选》中称赞这首诗是“真理真诗”,请结合诗句赏析:答:此诗后半亦纯是说理,然亦不入“理障”,而有“理趣”。

陶渊明讲的是应当急流勇退,脱离黑暗官场,隐居田园的道理。

它使前四句形象描写的寓意更加鲜明,并且深化了。

所以王夫之在《古诗评选》中称赞这首诗是“真理真诗”,“说理诗必如此,乃不愧作者”。

2.阅读下面的诗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①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

“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②“风正一帆悬”“风正”改“风顺”好不好?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又有哲理的思索?同时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答:“风正”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又有哲理的思索。

同时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同时诗句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从全诗来说,这是一首游记般的描写农村风光的诗歌。

可是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既是实景描绘,却又包含着很深刻的道理。

谈谈你的理解?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走过了重重的山峦,曲折的河水,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花红柳绿的小山村.。

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由于这两句诗的深刻的哲理内容,使这首诗也被传诵千古了。

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惠崇春江晓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其中的理趣答:从描写春景来说,此诗亦无特别出色之处。

然而“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则生动地写出了一个很普通的客观真理:由于鸭子喜欢游水觅食,故而能最先体会到春天的来临,水温的上升。

它告诉我们:只有经常和某种事物相接触,也最熟悉它的人,才能最敏锐地发现它的任何细微的变化。

正是“理趣”使苏轼、陆游的这些诗中名句得到了家喻户晓的广泛传播。

5.阅读下面的诗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三月晦日偶题秦观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元好问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澡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1)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

青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5分)秦诗之理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词之情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

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