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八下第四单元《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word说课稿
神州大地森林之歌教学设计
神州大地——茂密的森林教学设计
金渠中学邓丽娟
【教师寄语】保护一片绿地,撑起一片蓝天。
【教学内容】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唱歌《森林之歌》
【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A、能够熟练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森林之歌》。
B、通过歌曲的学习能够了解音乐知识——三连音;通过节奏
训练掌握歌曲中的难点。
过程与方法:聆听、分析、讨论、学唱感受音乐的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歌曲《森林之歌》,激发学生对祖国森林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了解森林——喜爱森林——爱护森林林
的意识。
【教材分析】
《森林之歌》是纪录片《绿色的祖国》插曲。
歌曲以肺腑之言,表达了对绿色森林的无比热爱。
歌曲在音乐结构上分为两段。
第一段为三大句六个小分句,旋律起伏不大,但若起、附点、切分等节奏的运用,使音乐语言似连似断,真切的表现了不平静的内心世界。
第二段有四句,其中前两句是全曲最为重要的旋律音调,后两句是第一段开头两句的变化再现。
乐段由低到高的三连音具有很强的推动力,直抒胸臆,是对森林的赞美,感情浓郁,情绪激动。
全曲音调统一,情绪推进自然,具有感人得力量。
歌词:含蓄深邃、情景交融。
曲调:基本统一、情绪自然。
总之:本节课承上启下,是学好本单元的关键。
【教学重点】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喜爱森林—爱护森林—植树造林意识。
【教学难点】能够熟练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森林之歌》。
【教学过程】
神州大地——茂密的森林教学设计人民教育出版八年级下册
唱歌《森林之歌》
金渠中学
邓丽娟。
八年级音乐下册说课稿 茂密的森林
八年级音乐下册说课稿茂密的森林
神州大地茂密的森林说课稿
尊敬的专家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音乐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神州大地—茂密的森林。
该单元是一个贯穿中学音乐教材的一个固定单元。
共分六个模块,集中展现一些咏颂祖国大好河山的音乐作品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思想教育。
本单元为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森林为主题,教学内容安排有歌曲《森林之歌》《大森林的早晨》交响乐《山林之歌》钢琴协奏《山林》交响乐《北方的森林》。
本节课选择歌曲《森林之歌》、《大森林的早晨》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学唱、欣赏歌曲,让学生感受作品表达的“赞“颂”之情,激发学生对森林、自然、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目标:赏析《森林之歌》《大森林的早晨》两首作品,简单分析作品的要素、结构。
2、能力目标:学唱歌曲《森林之歌》,解决旋律中的弱起、三连音等技术问题。
并能准确、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赏析作品,感受作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激发学生热爱森林、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情感。
在教学目标中我把学唱歌曲《森林之歌》赏析《大森林的早晨》,分析作品的要素、结构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把感受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森林、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作为本节课的难点,这是因为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爱好和实际情况,学生对本节课中的歌曲不感兴趣,教学内容也比较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所以在教法的确立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
音乐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四单元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汇总
单元分析单元课题名称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单元教学内容1.唱歌:《森林之歌》。
2.欣赏:《大森林的早晨》《山林之歌》《山林(第一乐章)》《北方森林》。
3.创编音乐剧:《植树》。
单元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森林之歌》,表达对森林、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之情,体验这首抒情歌曲的风格特点。
2.了解《森林之歌》的曲式结构及歌曲不同段落速度变化对情感的影响。
3.欣赏歌曲《大森林的早晨》,感受大森林早晨美丽的景色。
4.欣赏交响组曲《山林之歌》、钢琴协奏曲《山林》、交响乐《北方森林》,感受用音乐所描绘的不同地区的森林美景。
5.了解音乐体裁──交响组曲和协奏曲知识。
6.尝试选择音乐创编音乐剧《植树》。
单元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森林之歌》,感受和体验抒情歌曲的风格特点。
2.欣赏歌曲《大森林的早晨》,分辨乐曲的段落及旋律特点,了解歌曲不同段落速度变化对情感的影响。
3.欣赏交响组曲《山林之歌》、钢琴协奏曲《山林》、交响曲《北方森林》,感受和体验用音乐所描绘的不同地区的森林美景。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视唱法、听辨法、对比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重难点指导1.本单元歌曲教学重点在于准确把握《森林之歌》的弱起节奏和三连音节奏,及乐句中的休止符和跨小节节奏。
可以通过教师范唱和指导学生边划拍边演唱的方式进行练习。
2.欣赏歌曲《大森林的早晨》时,体验音乐描绘的大森里早晨的美丽景色,通过比较音乐的变化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在器乐作品的欣赏教学中,既要注意介绍不同作品中所运用的不同地区的不同音乐风格特点,如:刘敦南的钢琴协奏曲《山林》中的西南地区苗族音乐特色音“b3”“b7”;张千一的《北方森林》中的主题的鄂伦春族音乐风格色彩。
还要注意介绍相关作品中所蕴含的历史及人文知识,如:马思聪的《山林之歌》中的历史和人文知识。
启发学生在听赏时关注主题的旋律,主题的变奏,音乐风格,乐器的音色,曲式结构,音乐的意境(情绪)等音乐要素及作品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及人文知识,养成良好的听赏习惯。
《神州大地──茂密的森林》教案模板
《神州大地──茂密的森林》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森林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地理知识和自然生态保护知识。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了解我国主要的森林类型及其分布区域。
2. 森林的特点:掌握森林的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等特点。
3. 森林的作用:认识森林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提供氧气等方面的作用。
4. 森林保护:学习森林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特点和作用。
2. 教学难点:森林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我国森林资源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森林保护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森林保护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森林保护的方法和措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4. 知识讲解:讲解森林资源的分布、特点和作用,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五、教学准备1. 图片资料:收集我国森林资源的图片,用于展示和教学。
2. 案例资料:准备典型的森林保护案例,用于分析讨论。
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4. 学习卡片:制作相关知识的学习卡片,方便学生复习和巩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森林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森林的美景,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特点和作用,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森林保护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森林保护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森林保护的方法和措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七、课堂练习1.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知识的填空题。
2. 结合案例,分析森林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八、课后作业1. 调查身边的森林资源,了解其分布、特点和作用。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音乐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四单元(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教学设计
音乐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四单元(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讨论:歌曲的节奏,速度,旋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注意后半排起唱,唱好并唱准波音,要掌握好三连音的节奏以及强弱记号,使学生能够盛情并茂地演唱歌曲.
3,老师伴奏,学生演唱,演唱形式可采纳领唱,齐唱等.也可分小组演唱,自选演唱形式.
二,观赏《大森林的早晨》
1,分析:歌曲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大森林魅力景象的描绘,第二部分抒发了作者的感情.第三部分是全曲的高潮段,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音调较第二部分更加强烈,其中从“我要歌唱,我要赞美,歌唱这大自然的景色”速度突快,音调上由模进开始,与前面自由舒展的旋律形态成鲜亮对比,在倒数第九小节处重又回到宽广的节奏上来,与第一,二部分形成呼应.
2,听录音,学生自由讨论歌曲的情绪,演唱形式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清新优美的,深情歌颂的,表达了对大森林的无比热爱.
3,学生可随录音哼唱以熟悉曲调.
4,分析歌曲的结构,前后曲调有何不同什么原因会出现这种不同
5,注意歌谱中的各种表情记号,谈谈它们的作用.
3.课堂小结
4.课堂练习
小设计
通过对以上两首歌颂森林的歌曲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依照书上的提示,按不同的调式,不同的表演形式各设计(或查找)一首关于森林的歌曲,为下一节课观赏不同体裁,不同调式,不同表演形式的乐曲作好预备.。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 第二节 文本综述
组曲组曲是指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乐章,在统一艺术构思下排列、组合而成的器乐套曲。
早期组曲是最古老的器乐套曲形式,源于对比性舞曲的组合。
早在14世纪,舞会里盛行“慢──快”的对比性舞曲的组合。
16世纪初,演奏家仿此以一首庄严的2拍子舞曲与一首轻快的3拍子舞曲联合成套。
许多作曲家还按自己的艺术构思,进行各种组合的试验。
从当时编纂的琉特曲集中,经常可以发现3个或更多舞曲的组合形式。
古典组曲是按“阿勒芒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吉格”的次序排列构成,间或冠有前奏曲和插入布雷、加沃特、小步舞曲等乐曲,有时甚至插入特性曲及标题小曲。
各乐章均使用同一种调性,都以二段式写成,每段各自反复演奏 1次。
当时许多著名的作曲家,如英国的H.珀塞尔、法国的F.库普兰、意大利的A.科雷利、德国的J.S.巴赫及G.F.亨德尔等,都创作了不少组曲,其中以巴赫的《英国组曲》及《法国组曲》最为著名。
古典乐派的大师们大都作有这类乐曲。
现代组曲 19世纪70—80年代,现代组曲兴起。
这类组曲亦由若干不同体裁、不同性格、不同调性的乐曲集合而成。
组曲分类1.集锦式组曲:由配剧音乐、舞剧、歌剧、电影音乐或配乐朗通等音乐中选出若干乐曲组成,如G.比才的《阿莱城姑娘》组曲、E.格里格的《彼尔·英特》组曲、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等。
2.独立的标题性组曲:如Н.А.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交响组曲《山鲁佐德》、G.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等。
3.特性曲组曲:由19世纪出现的各种特性曲及标题小曲组成,如R.舒曼的《狂欢节》、柴可夫斯基的《第三管弦乐组曲》(1884)等。
4.民族风格的组曲:随19世纪民族意识的高涨而产生,如德沃扎克《捷克》组曲等。
5.仿古组曲。
这类组曲,19世纪已有,至20世纪,因受新古典主义思潮影响,更为突出,如:格里格的钢琴组曲《霍尔堡时代》、M.拉威尔的《库普兰之墓》、P.欣德米特的《1922》等。
中国的近代组曲中国的近代组曲始见于20世纪30年代。
八年级音乐下册 茂密的森林课件
----- 茂密的森林
第四单元 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 2.歌曲的调式及表演形式是什么?
森林-祖国绿色的宝库,闪耀着绿 色的光辉.让我们以深挚的情谊来爱护 森林,以满腔的热情来歌唱森林.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242022/1/242022/1/241/24/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242022/1/24January 24,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242022/1/242022/1/242022/1/24
小设计
请你根据提示,选择调式和表演形式, 表现“山林的呼唤”、“广袤的森林”的 主题。
调 式: 表演形式:
大调 独唱
小调 独奏
五声调式 合唱 合奏
《神州大地──茂密的森林》教案模板
《神州大地──茂密的森林》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森林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对地理、生态知识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东北林海、西南丛林、东南丘陵、华南雨林等。
2. 森林的特点:生物多样性、碳氧平衡、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
3. 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合理采伐、森林防火、盗伐盗猎防范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作用,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2. 教学难点:森林资源分布的原因,森林生态保护的措施。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森林景观,引发学生兴趣。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森林资源利用与保护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森林资源保护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我国森林资源的概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森林资源的分布:介绍我国不同地区的森林资源特点,展示相关图片。
3. 分析森林的特点及其作用:讲解森林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森林的价值。
4. 讲解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介绍合理采伐、森林防火等措施,分析盗伐盗猎的危害。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如何为保护森林资源做出贡献。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图片展示:展示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图,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地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森林资源利用与保护案例,如东北林海的保护、西南丛林的可持续发展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某个森林资源保护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4.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的思考。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 第二节 教学设计.
第二节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交响组曲《山林之歌》、钢琴协奏曲《山林》和《北方森林》,进一步加深对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发展的认识。
同时,体验山林为音乐创作带来的丰富元素和灵感。
2.在欣赏教学中,认识交响组曲、协奏曲,了解不同音乐体裁。
3.在创编音乐剧《植树》的场景音乐中,加深对音乐表现手段的认识,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认识交响组曲和钢琴协奏曲不同的音乐体裁和演奏方式。
2.听辨乐曲的主题、曲式结构及主奏乐器的音色。
3.感受音乐在表现场景时的艺术效果。
教材分析1.交响组曲《山林之歌》《山林之歌》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演奏家马思聪于1954年创作的一首管弦乐组曲,是我国当代管弦乐作品中最优美的篇章之一。
作者以诗人般的敏锐和丰富的想象力,及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独具匠心的表现手法,对山林的形象做出了诗意的描绘。
这首乐曲属于标题性音乐,共有五个乐章。
第一乐章:“山林的呼唤”,行板,自由地交替节拍,单三部曲式。
第二乐章:“过山”,快板,行进式的诙谐曲,曲式为A B A1B1 C B2A2尾声。
第三乐章:“恋歌”,行板,交替节拍,奏鸣曲式。
第四乐章:“舞曲”,活泼的快板,自由的回旋曲式,是第一乐章的延伸和发展。
第五乐章:“夜”,行板,自由交替节拍,单三曲式,是第一乐章的变化再现。
第一乐章:“山林的呼唤”,行板,自由地交替节拍,单三部曲式。
乐曲开始由双簧管演奏一段悠长、呼唤性音调。
在木管和圆号的陪衬下,音乐描绘了幽深、静谧、神秘的森林景象。
作曲家在乐曲的中部借我国古代诗人屈原在抒情诗集《九歌》中关于山鬼呼唤情人的描写,拟人化地通过想象描绘山林在夜深人静时的凄厉啸声。
你听,低音弦乐器沉闷、暗淡的音色有如山鬼的出现。
她的呼唤先是由圆号奏出,然后转到小提琴来表现山鬼女性的温柔形象。
乐曲进入高潮后,先由长笛演奏再现部,主题与开始完全一样,但音区提高了八度。
呼唤的主题依然持续不断,大管回应着山林的音乐,结束在静谧的弱音中,描绘山鬼执着地等待着她的情人到来。
2020年八年级音乐 第四单元《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第1节)教案.doc
2020年八年级音乐第四单元《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第1节)教案教学年级:八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执教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在歌唱教学中逐步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并有感情地歌唱。
2.在欣赏教学中,能听辨作品的主题和乐器的音色,并为作品分段。
教材分析1.《森林之歌》这是记录片《绿色的祖国》的插曲,表达了对绿色森林的无比热爱之情。
歌曲采用二段体结构。
第一段为三大句六个小分句,旋律线起伏不大。
弱起、附点、切分等节奏的运用,使音乐语言连断结合,表现了不平静的内心世界。
第二段有四句,前两句是全曲最为重要的旋律音调,后两句是第一段开头两句的变化再现。
乐段开头由低到高的三连音具有很强的推动力,全曲音调统一,情绪推进自然,具有感人的力量。
2.《大森林的早晨》歌曲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大森林美丽景象的描绘;第二部分抒发了作者热爱大森林的感情;第三部分是全曲的高潮,表达了作者对大森林的赞美之情,音调较第二部分更为强烈,从“我要歌唱、我要赞美,歌唱这大自然的景色”速度突快,音调开始上行模进,与前面自由舒展的旋律形成鲜明对比,在倒数第九小节处又回到宽广的节奏上,与第一、第二部分形成呼应。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学唱歌曲《森林之歌》1.欣赏森林之歌视频。
师:森林——祖国绿色的宝库,是我们人类离不开的“朋友”。
让我们以深挚的情谊来爱护森林,以满腔的热情来歌唱森林。
师:出示《森林之歌》歌谱,播放歌曲《森林之歌》,请同学们在聆听时思考和听辨两个问题:(1)歌曲是属什么演唱形式?(2)歌曲是怎样的情绪和速度?师:歌曲的演唱形式是男声独唱。
歌曲表达了我们对森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歌曲的速度为中速。
2.教师播放范唱音频《森林之歌》,请学生谈对歌曲的感受,教师归纳和鼓励。
3.师:刚才几位同学都谈到了自己对歌曲的感受,下面我们再聆听一遍这首歌曲,请大家注意:(1)歌曲的内容是什么?(2)这首作品采用什么样的曲式结构?师:这首歌曲为二段体结构。
2019-2020年八年级音乐《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教案 人音版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文库作删除处理!2019-2020年八年级音乐《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教案人音版教学内容:1、《森林之歌》2、《大森林的早晨》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而有热情地演唱歌曲《森林之歌》2、欣赏《大森林的早晨》,并分析歌曲的旋律进行特点3、通过学习演唱和欣赏赞美大森林的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森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森林之歌》难点: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以及旋律的特点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导入:同学们见过森林吗?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去看一看森林(看森林的课件)。
同学们能够用语言描述一下吗?教师播放关于森林的一些图片,背景配以《维也纳的森林》2、同学们都描述的非常好!这节课老师带领同学们从音乐的角度来看一看森林。
听录音。
结合看到的课件画一幅你心中的森林美景。
二、歌曲教学《森林之歌》1、教师范唱歌曲,同学们可以小声跟唱熟悉歌曲。
通过教师范唱,学生能够更加清晰了解歌曲的演唱情绪及方法2、同学们看课件听歌曲,进一步熟悉歌曲。
3、试唱歌曲的乐谱。
(教师讲易错、节奏较难的部分出示)3、教师弹琴学生跟唱,容易唱错的地方(三连音和切分、附点节奏)要及时纠正。
6、学生讨论:音乐作品三要素:(节奏、速度、旋律)特点。
7、学生分组互相学唱,教师弹琴伴奏。
8、教师伴奏,学生集体有表情的演唱。
三、欣赏《大森林的早晨》1、教师提问一年之季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
森林的早晨是什么样的呢?2、看课件:《大森林的早晨》画面及音乐。
提问:作品的情绪、节奏、速度、旋律、结构、强弱等特点。
(此步骤可讨论)3、看《大森林的早晨》画面,集体演唱《森林之歌》。
四、课堂小结:描写森林的音乐作品很多,我们今天只见识到两首作品,以后的课堂上老师请大家欣赏到更多的音乐作品。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1 / 1。
《神州大地──茂密的森林》教案模板
《神州大地──茂密的森林》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种类及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对地理、生态知识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森林资源的分布:介绍我国森林资源的地理位置、分布特点。
2. 森林种类:介绍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等不同类型的森林。
3. 森林特点:介绍森林的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碳汇作用等。
4. 保护森林:介绍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保护措施及法律法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种类及特点。
2. 教学难点:森林的生态功能及保护措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利用地图、模型等教具,直观地展示森林资源的分布。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参与保护森林的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森林资源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 讲解森林资源的分布:利用地图、模型等教具,介绍我国森林资源的地理位置、分布特点。
3. 讲解森林种类:介绍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等不同类型的森林。
4. 讲解森林特点:介绍森林的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碳汇作用等。
5. 保护森林:介绍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保护措施及法律法规。
7. 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有关森林资源的资料,进行分组讨论,提出保护森林的措施。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评估学生对我国森林资源分布、种类及特点的掌握程度。
2. 能力提升:评估学生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的思考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对大自然和森林资源的热爱程度,以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含图片、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料。
2. 地图、模型等教具:用于展示森林资源的分布和种类。
3. 资料收集:学生分组收集关于森林资源的资料,用于课后讨论。
八、教学课时:本节课计划教学时间为45分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如参观森林、植树造林等。
《神州大地──茂密的森林》教案模板
《神州大地──茂密的森林》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功能。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森林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森林的重要性。
学会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了解周围环境的森林资源。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神州大地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珍惜森林资源,积极参与森林保护的行动。
二、教学重点1. 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与特点。
2. 森林的重要功能及其保护意义。
三、教学难点1. 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
2. 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施。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图片等资料。
2. 学生分组调查周围森林资源的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我国茂密的森林景观,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森林有什么了解?森林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2. 知识讲解讲解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与特点。
介绍森林的重要功能,如净化空气、保持水源、减缓气候变化等。
3.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共同总结保护森林的方法。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调查周围森林资源的状况,了解森林的保护现状。
5.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保护森林的意识。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调查结果,思考如何保护周围的森林资源。
六、教学拓展1. 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森林实地考察,加深对森林的认识。
2. 邀请林业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专业地了解森林资源保护。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交流的表现等。
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调查报告的质量,以及对保护森林措施的思考。
3. 学生自评: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八、教学反思1. 教师需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课堂互动等。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延伸1. 开展森林主题的绘画、写作等活动,让学生发挥创造力,表达对森林的情感。
《神州大地──茂密的森林》教案模板
《神州大地──茂密的森林》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森林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森林生态知识。
二、教学内容:1. 森林资源的分布:介绍我国各地的森林资源分布情况,如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等。
2. 森林的特点:阐述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如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提供木材等。
3. 森林的作用:讲解森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碳循环和氧气等方面的重要性。
4. 森林生态知识:介绍简单的森林生态原理,如食物链、食物网等。
5. 保护森林的意义:强调保护森林对于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倡导绿色出行、减少木材消耗等。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各地森林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森林的美丽和丰富多样性。
2. 视频播放:播放有关森林的纪录片,让学生深入了解森林的生活环境和生态功能。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森林破坏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原因和后果,提高环保意识。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森林保护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能力。
5. 课外实践:鼓励学生参加植树造林、环保志愿者等活动,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森林保护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逻辑分析和团队合作等方面。
4. 课外实践报告:检查学生参加植树造林、环保志愿者等活动的情况,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收集各地森林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
2. 视频素材:选取有关森林的纪录片,用于课堂播放。
3. 案例素材:整理典型的森林破坏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4. 课外实践活动:联系相关部门,安排植树造林、环保志愿者等活动。
5.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片茂密的森林图片,引发学生对森林的兴趣,导入新课《神州大地──茂密的森林》。
《神州大地──茂密的森林》教案模板
《神州大地──茂密的森林》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种类及特点;(2)掌握森林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3)学会保护森林资源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观察、分析等方法,了解周围森林资源的状况;(2)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探究森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采用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2)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情操;(3)增强责任意识,积极参与森林保护活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种类及特点;(2)森林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3)保护森林资源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及森林保护的紧迫性;(2)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我国森林资源的资料;(2)准备教学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具;(3)设计教学活动方案。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搜集有关森林资源的资料;(3)准备课堂分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课件等展示我国森林资源的美丽景象;(2)引导学生关注森林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2. 探究与分享:(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搜集的森林资源资料,了解不同地区的森林特点;(2)全班交流:总结各组的探究成果,引导学生认识森林资源的多样性。
3. 知识讲解:(1)介绍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种类及特点;(2)讲解森林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如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提供生物多样性等;(3)阐述保护森林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4. 实践与感悟:(1)组织学生进行森林保护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垃圾等;(2)引导学生总结实践经验,提高环保意识;(3)分享保护森林资源的成功案例,激发学生的信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等;2. 同伴评价:互相评价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合作精神、贡献度等;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参与度等,给予综合评价。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 第二节扩展资源 文本.
鄂伦春民歌鄂伦春族在长期狩猎生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风格的民歌。
民歌内容广泛,但在传统的民歌中,大量反映的是以游猎为主的各种劳动生活。
如《撅下映山红枝当马鞭》:“我们鄂伦春民族,世世代代游猎在深山,把篮天当被盖,黑地当床铺,世世代代,就是这样过来的!登高山,过河川,走草滩,撅下映山红枝当马鞭,不但能当鞭,连赶蚊虫的扇子都有啦!”;《打猎归来》表现的是满载猎物凯旋时的欢喜,《歌唱劳动的人》是对劳动人民的衷心赞美;《生长在兴安岭上》是对家乡美好生活的热情歌颂。
同时,在民歌中,还有表现爱情婚姻等内容的歌曲。
如《心心相印的人》:“喜鹊愿落在美丽的白桦林,我只嫁给心心相印的人。
蚂蚁安身在高大的松树干,我只嫁给聪明能干的心上人。
”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痴心相爱;《你知道吗》和《为什么不爱我》则反映被抛弃和失恋后的痛苦等等。
此外,还有在劝酒、定亲、出嫁、祭祖等场合唱的各种仪式歌。
如《酒歌》《定亲礼上亲家的对唱》《出嫁歌》等。
鄂伦春民歌的传统形式主要有赞达仁、吕日格仁和萨满调等。
赞达仁多指山歌体民歌、包括各类小调歌曲。
赞达仁具有旋律高亢刚健、悠扬跌宕等特点,如《黄骠马的乳汁》《打猎归来》《渡口》等。
吕日格仁指民间歌舞,其形式是二人或多人手拉手随歌曲节奏上下晃动,在原地踏动脚步按圆圈移动,如《额呼兰、德呼兰》《依贺如》《阿索亚》等。
萨满调是萨满教巫师在请神、跳神以及进行其它宗教祭祖活动时唱的歌曲,有歌唱性的、叙述性的和歌舞性的几种,曲调具有神秘、粗犷、阴沉的色彩。
如《德呀米德呀》《跳神曲》等。
鄂伦春民歌多是即兴填词,或仅用“那耶希耶”等虚词唱,曲调游移性较大,异体较多,但比较优美的传统民歌以及新民歌也有较固定的歌词和曲调。
在表现手法上,形象深刻,具有鲜明的地方和民族特点。
1978年,已编辑成《鄂伦春民歌集》,含传统民歌、新民歌、创作歌曲三部分。
《山林》创作背景钢琴协奏曲《山林》作于1979年五月,刘敦南作曲,此曲以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歌舞的音调为基础,描绘了祖国南方的山山水水和各族人民的风土人情,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山林──故乡的热爱。
人教版音乐八下《森林之歌》word教案
人教版音乐八下《森林之歌》word教案(一)、说教材。
《森林之歌》是赣美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的内容,这一课以森林的四季为主导,引导同学们领会自然界中四季的更替,森林的色彩变化带来的不同韵味,同时教授学生色彩的专业知识,感受色彩的变化与自然界中森林的美。
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术、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说教法。
《森林之歌》这一课既有生活的一面,即同学们对自然的个人认识,生活的体验;又有美术专业知识的渗透,即十二色相环的认识,包括色彩的三原色,三要素等理论知识的学习。
因此,在教学生《森林之歌》这一课时,能够采取“图片+音乐”的方式导入。
(森林四季变幻的图片加上《森林狂想曲》这首轻音乐为背景)。
让同学们认识自然的同时,谈谈自己对森林的印象,说说自己对森林的体会,讲讲四季色彩的变化。
从而进入色彩专业知识的教学这一环节。
在这一环节,让学生探究色彩的隐秘,明白得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学习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依照自己对森林四季变化的明白得,运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手法描画一幅自然风景画。
(三)、说学法。
学生依照教师提供的素材,结合自身的体验,先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对森林的印象,森林对人类的作用,森林对大自然中的作用。
讲讲如何感受自然界中森林的美,如何表达这种森林之美,通过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学习色彩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探究色彩的隐秘,结合专业知识,把对森林的明白得、感受,运用各种色彩元素、各种绘画手法进行表达,完成一幅讴歌森林的自然风景画。
(四)、说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及十二色环等,进而初步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对色彩知识的了解、把握,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鉴赏力及表达情感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看、分析、明白得的能力,让学生把握原色与间色的关系及色彩的差不多要素。
最新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word说课稿
神州大地--------《森林之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森林之歌》本首歌从森林、海洋与我们每个人的关系写起,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人类对绿色森林的无比热爱之情。
歌曲欣赏《大森林的早晨》教材分析: 歌曲在音乐结构上分两段。
第一段为三大句六个小分句,旋律线起伏不大,但弱起、附点、切分等节奏的运用,使得音乐语言似连似断,真切地表现了不平静的内心世界。
第二段有四句,前两句是全曲最为重要的旋律音调,后两句是第一段开头两句的变化再现。
歌词:含蓄深邃、情景交融。
曲调:基本统一、情绪自然。
总之:本节课承上启下,是学好本单元的关键。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喜爱森林、爱护森林、保护森林的自觉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注意后半拍起唱,唱好并唱准波音,切分及三连音的节奏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教学关键点:教师的良好示范和引导。
二说教学方法(一)情景教学法多媒体制作的图片,形象具体、形神兼备,八年级学生感情丰富,模仿能力又强,教学中教师利用正确的范唱,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听唱法听唱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兴趣从音响中来。
(三)启发开放式教学音乐具有不确定性,学生的感受不可能完全相同。
三说学法指导(一)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分小组进行并个别回答,让其发挥独创精神。
(二)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并给予表现机会。
(三)教师适当点拨和评论,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歌曲的听赏及感受。
(二)学生自我学习,初步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
(三)启发情绪,处理演唱歌曲。
(四)把音乐与环保有机结合,进行德育渗透。
(五)再次听赏歌曲,培养学生追求美的目标。
步骤一用心听音响感受及设想主要通过老师富有感情的范唱,学生听唱来感受音乐的悦耳动听,感受音乐的内涵,感受绿色森林这一自然宝库,既装扮了地球,又为人类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资源,从而完成音乐所描写的思想和意境,能被学生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为了吸引学生,只有被吸引,学生才会更投入。
初二下册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2
第四单元神州大地——茂密的森林
宁海中学贺虹
教材分析:
《山林之歌》是管弦乐组曲,马思聪作曲,1954年完成。
这部作品是我国当代管弦乐作品最优美的篇章之一。
作者在作曲技法上既借鉴了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成果,又保持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这首乐曲属于标题性音乐,有五个乐章,第一乐章“山林的呼唤”,第二乐章“过山”,第三乐章“恋歌”,第四乐章“舞曲”,第五乐章“夜”。
马思聪不仅注意到这五个乐章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中尽可能求得在音调、形象,风格、色彩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同时,在和声语言、配器技法的运用上也力求新颖,富于独特的个性,这在当时是相当大胆的创新。
《北方森林》,张千一作曲,采用奏鸣曲式写成。
通过对大森林瑰丽的色彩变化的描绘,表现出祖国北方森林中一天之间的灿烂景色。
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于受阅历、经验、知识能力的影响,接受能力各不相同。
初二年级学生随着音乐知识不断积累,对各种音乐要素的分析能力逐渐增强,具有一定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本课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州大地--------《森林之歌》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森林之歌》本首歌从森林、海洋与我们每个人的关系写起,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人类对绿色森林的无比热爱之情。
歌曲欣赏《大森林的早晨》
教材分析: 歌曲在音乐结构上分两段。
第一段为三大句六个小分句,旋律线起伏不大,但弱起、附点、切分等节奏的运用,使得音乐语言似连似断,真切地表现了不平静的内心世界。
第二段有四句,前两句是全曲最为重要的旋律音调,后两句是第一段开头两句的变化再现。
歌词:含蓄深邃、情景交融。
曲调:基本统一、情绪自然。
总之:本节课承上启下,是学好本单元的关键。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喜爱森林、爱护森林、保护森林的自觉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注意后半拍起唱,唱好并唱准波音,切分及三连音的节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教学关键点:教师的良好示范和引导。
二说教学方法(一)情景教学法多媒体制作的图片,形象具体、形神兼备,八年级学生感情丰富,模仿能力又强,教学中教师利用正确的范唱,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听唱法听唱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兴趣从音响中来。
(三)启发开放式教学音乐具有不确定性,学生的感受不可能完全相同。
三说学法指导(一)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分小组进行并个别回答,让其发挥独创精神。
(二)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并给予表现机会。
(三)教师适当点拨和评论,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歌曲的听赏及感受。
(二)学生自我学习,初步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
(三)启发情绪,处理演唱歌曲。
(四)把音乐与环保有机结合,进行德育渗透。
(五)再次听赏歌曲,培养学生追求美的目标。
步骤一用心听音响感受及设想主要通过老师富有感情的范唱,学生听唱来感受音乐的悦耳动听,感受音乐的内涵,感受绿色森林这一自然宝库,既装扮了地球,又为人类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资源,从而完成音乐所描写的思想和意境,能被学生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为了吸引学生,只有被吸引,学生才会更投入。
只要有音响就要伴随着情感。
(1)视唱节奏练习打节奏是唱好旋律的基础,只有把握好节奏,方能更好地视唱旋律与表现歌曲。
本节课重点针对后半拍起唱,切分及三连音的节奏进行练习。
可以采用击掌打拍、口念节奏等方法。
(2)旋律特点这一环节要给学生说明后半拍起唱,切分及三连音的作用及唱法,通过老师的示范,让他们充分认识后半拍起唱,切分及三连音的音乐效果,提醒学生注意乐句中“休止符”的作用,体会“语断意不断”的特殊效果。
教师应以信任、鼓励的语气提出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进入自主探究环节。
(3)展示与交流快来露一手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已善长的方式,比如自选演唱形式(独唱、领唱、齐唱等)也可以根据对乐曲的理解探讨交流。
这一环节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同时,也可以使他们的思维互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
都有参与体验的愿望与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4)为了不让学生在唱歌方面局限与外在和表面而忽视了它内在本质的内容,为了揭示歌曲的真正内涵,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森林,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6)歌曲《大森林的早晨》欣赏并分析歌曲的结构及旋律特点。
五说教学评价对音乐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应重视参与实践,鼓励探究创造,更要关注他们在音乐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本节课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评价学生:
(一)学习过程中的认真程度如何,兴趣是否浓厚;
(二)能否进行独立思考,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在探究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是否强烈;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能否进行有效的沟通;
(四)展示自己的愿望是否强烈;能否认真聆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要努力创设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热情的学习情境,要认真观察发现每个学生的课堂进步,及时给予真诚表扬和鼓励,将课堂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利工具,科学而全面,真实而真情. 本课创新凭借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神州大地---茂密的森林教案(第一课时)
【教师寄语】森林—祖国绿色的宝库,让我们以满腔的热情来歌唱森林。
【学习知识】唱歌《森林之歌》
欣赏《大森林的早晨》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学唱《森林之歌》,了解歌曲背景
2. 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而有热情的演唱《森林之歌》
3.情感目标:通过演唱与欣赏,激发学生对祖国森林的热爱之情
【学习过程】
导入:(森林图片)首先让大家看几组图片,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森林资源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简单了解森林的作用以及森林树木的破坏给生态造成的影响。
引入本节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今天我们进入神州大地——茂密的森林。
我们首先学习一下《森林之歌》这首歌曲
(一)学唱歌曲<<森林之歌>>
请大家读一下歌词,说一下歌词表达的内容及情感。
好,哪位同学说一下?(提问两个同学)老师:非常好!都说的很好!
2.歌曲背景
这首歌曲是纪录片《绿色的祖国》插曲,歌曲以肺腑之言,表达了对绿色森林的无比热爱。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听一下这首歌曲(放歌曲森林图片)听这首歌曲的时候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3.知识小闯关(各显身手)
1 歌曲的演唱情绪?(深情地赞美地热爱地自豪地)
2 歌曲用到的节奏?(弱起小节切分符点三连音)
3 歌曲的演唱速度?(舒缓中速稍慢)
4.歌曲分析(请同学读一下?)
这首歌曲旋律线起伏不大,但弱起、附点、切分等节奏的运用以及偶尔的跳进,使得音乐语言似连似断,真切地表现了不平静的内心世界。
乐段开头由低到高的三连音具有很强的推动力,直抒胸襟,是对森林的赞美,感情浓郁,情绪激动。
全曲音调统一,情绪推进自然,具有感人得力量。
那么我们接下来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歌曲:
5看节奏: 关于节奏的乐理知识(弱起小节、符点,切分音,三连音)
节奏单练:弱起小节、符点,切分音,三连音打歌曲的节奏
6逐句教唱:1、用节奏唱歌词
2、跟音频唱旋律
3、唱歌词
老师:好,大家都基本会唱了,不过仅靠我们可养这点事件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我们在课下呢要继续学习这首歌曲,准确的表达歌曲情感!
《大森林的早晨》
(二)欣赏《大森林的早晨》
聆听歌曲,(小提示:歌曲共三个部分)并回答:
1 描绘了什么景色?(清晨淡淡晨雾鸟语花香溪水潺潺的森林景色)
2 抒发了什么情感?(对森林的热爱赞美之情)
3. 赞美了什么?(赞美了自然的美好景色)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森林的重要性,所以呢我们就要怎么着?对保护森林,为我们的家园增加色彩.就让我们以真挚的情谊来保护森林,以满腔的热情来歌唱森林吧!总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