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精编)17《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假如你也有像孙悟空那样的能力,你想变成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她叫英英,拥有超能力的她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识字解词1.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标注自然段序号,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预习。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2)汇报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相机正误、补充,并小结。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受1.学生默读课文,观察课文插图。
2.小组交流,自己通过默读课文和观察课文插图都了解到了什么。
(英英厌烦妈妈的唠叨,想变成一棵大树,当她梦想成真时,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她邀请了许多小动物住进来。
这时,妈妈也住了进来,还和大家分享美食,英英却饿得流口水,最后英英明白了原来妈妈早就发现她就是这棵大树。
)3.小组派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
4.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5.问题导学,探究交流。
(1)“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①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厌烦妈妈的唠叨。
②课件出示第1—4自然段。
(指导朗读:读出不耐烦的语气。
学生练习朗读。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2)“我”想变成一棵树的愿望实现了吗?①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课件出示句子)②指导朗读:读出惊喜的语气。
③学生练习朗读。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3)“我”变成了一棵什么样的树?①全班交流,教师小结: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第【1】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认识新偏旁“反犬旁”和“爿字旁”。
指导写好带有这类偏旁的字。
3.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4.初步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戏剧尝试。
5.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学难点: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播放音乐,导入新课1.欣赏歌曲《想变成一棵树》2.歌曲中我想变成什么3.如果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4.板书课题,认识作家顾鹰.二.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课文一至四自然段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英英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2.全班交流,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2文中“冒”字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体会作者用词之精确.3再读,读出有意思4全班加动作齐读学习课文五至八自然段1.默读5-8自然段,画出“我”变成的这棵树的与众不同之处2.全班交流(1)第五自然段生读。
交流有意思的描写:树上长鸟窝如果你是一棵树,你想让树上长什么(2)第六段1 学习生字“状”认识偏旁“爿”字旁,并书写汉字2鸟窝的形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3还会有什么形状?4 学习文中的拟人句,体会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并学会在习作中运用.(3)第七段树上都住了谁?有什么有趣的地方(4)第八段①你觉得哪里有意思?“我会弯下腰”②找出连动词:“弯”“跳”“爬”并体会连动词的妙用.学习十一至十三自然段(1)第十二自然段①妈妈把食物分给小动物们,说明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②小动物们怎么吃起了食物说说词语“津津有味”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举例AABC式的词语(2) 第十三自然段学习拟声词“咕噜噜......”并体会省略号的作用表示声音的延长读一读学习十五---十九自然段(1)师生分角色朗读这几自然段(2)体会语言描写的作用学习二十至二十三自然段(1)比较句子:“我真变成了一棵树”和“唉,变成了树真麻烦.”(2)学习对比写作方法的作用(3)故事里的妈妈你喜欢吗?为什么?三、总结写法,拓展想象1.理清故事创作思路:变树经过——变树后的趣事。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题。
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用词语造句。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观察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想象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
2. 生字词: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朗读、书写、运用。
3. 课文主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学会生字词,并能用词语造句。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录音机等。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朗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指导学生注意停顿、语气、节奏等,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掌握字词的读音、书写和运用。
4.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5. 分析修辞手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6. 小组合作: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2. 结构:课文主题、生字词、修辞手法、小组合作等。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反思这一课时的教学,我认为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一是充分准备,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确保了自己能够清晰地向学生传达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二是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三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获得成长和进步。
二、研读文本
1.(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标注。
(3)学生由教师检查自读情况。
2.(1)学生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记住“鳄”字。
(2)学生朗读课件上的句子。
(3)学生按照顺序记忆生字,记忆儿歌。
生读课件上的段落。
(4)学生回忆自己执导的象声词,小组内分享,练写。
(5)学生学习“痒”“醋”“馋”,尝试练写。
教材分析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它出自第五单元,一个以“大胆想象”为主题的习作单元。这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出发,通过主人公的想象,讲述了自己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经历。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教材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同时提升学生的想象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和热爱。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好奇和想象的年龄阶段。通过前期的学习,他们已经对想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能够依托文本内容展开想象。然而,在思维方面,三年级的学生还相对单一,创新能力和概括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时,需要着重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概括能力。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希望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说课稿(精选5篇)
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说课稿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说课稿(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说课稿(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说课稿1一、说教材。
《我变成了一棵树》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以围绕想象为主题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大胆而新奇的想象,描写了“我”变成一棵树以后的情景:“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树上有各种形状的鸟窝”“水珠从我嘴巴里流出来”……十分有意思。
同时,文中也深深地透露着“爱”与“童心”。
“我”有一颗纯净的童心,所以变成树、还和好多动物交上了朋友,而妈妈到底是发现了“我”的秘密,令人感受到幸福的母子之爱。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并能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所以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会认“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傍晚”“丁零”“秘密”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文中妙趣横生的情节。
3.在阅读中感受文中丰富而新奇的想象,并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说说“我”想变成什么,发生了什么新趣的事。
重点:在阅读中感受文中丰富而新奇的想象。
难点: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说说“我”想变成什么,发生了什么新趣的事。
二、说学法。
三年级的学习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想象丰富,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标尤其强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而本课想象新奇、有趣,更能让学生在读中产生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联想。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任务驱动、朗读感悟、思维启发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加深对学生文本的理解。
除了“初读、精读、赏读、活读”等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质疑、勾画、想象等方法,以读促写,读思议结合,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情语言,体验情感。
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
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一、说教材《我变成了一棵树》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的题目是《我变成了一棵树》,其实,这并非是作者奇思妙想,而是一个童心童趣的美好想象。
课文主要讲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生活,全文想象奇特,充满童趣。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斜、倒”等13个生字,会写“变”这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特别是在人物的语言对话中能读出人物的心情和心声。
3.能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生活,从中感受童心的可贵。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课文中“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生活,从中感受童心的可贵。
四、说教法与学法1.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出奇妙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
2.朗读感悟:引导学生朗读课文,通过语调、表情、动作等方式来感悟课文内容。
3.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4.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新思维,让他们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飞翔。
五、教学程序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并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将进入这个童话世界,开始一段奇妙的旅程。
2.学习生字:出示本课的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并组词。
然后进行听写练习,让学生巩固生字。
3.朗读感悟: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变成一棵树?•“我”变成一棵树后都经历了哪些有趣的事情?•你从这篇课文中感受到了哪些童心的可贵之处?4.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随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最后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总结。
5.拓展延伸:让学生发挥想象,如果他们变成了一棵树,将会经历哪些有趣的事情。
然后让他们将自己的想象画下来或者写下来。
6.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同时教师对本课的教学进行总结评价。
7.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再次朗读课文,并将本课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勇敢与自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面对困难时的乐观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知识。
2. 语文知识:学习并运用本文中的词汇、句型、修辞手法等语文知识。
3. 思想教育: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勇敢、自信、乐观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习并运用本文中的语文知识。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精讲课文: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提炼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2. 课文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局3. 人物性格:主人公的勇敢、自信、乐观4. 主题思想:面对困难时的勇敢与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记生词。
2. 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生字词的学习。
3. 课文的朗读与复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大自然中的树木,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树木的特点,引出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表情,教师给予指导。
3. 理解课文:学生分小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4.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进行书写练习。
5. 朗读与复述:学生分组进行朗读和复述练习,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6. 想象与表达:学生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场景和角色,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7.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2. 课文内容梳理:学生通过板书展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并写一篇关于保护大自然的短文。
2. 课堂作业: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描绘大自然中树木的图画。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朗读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2.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
6
5 说教学过程
①自由朗读第15—20自然段,试着填一填: 从大树嘴巴里流出来的水是什么呢?
小狐狸认为这是_______,小鳄鱼以为这是 ______,小白兔却说这是______,实际上 是_______。 ②分角色朗读第15—20自然段。
《我变成了一棵树》
1 说教材分析 2 说学情
3 说教学目标 4 说教法学法 5 说教学过程 6 说板书设计
1 说教材分析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第17课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以妈妈 叫“我”吃饭开头,引出“我”想变成一棵树 的奇特愿望,没想到愿望真的实现了,“我” 变成了一棵长满鸟窝的树。课文想象大胆有趣, 紧扣单元主题“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 神奇”,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整个单元 板块都在为学生的习作铺路,聚焦表达方法的 学习,体会作者如何把想象内容写得有意思非
(2)过程与方法: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 的奇妙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及有趣。(重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
成什么及会发生6什么奇妙的事。(难点)
4 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①朗读体会法:简化讲读环节,扣住关键句,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以读促思,以读促悟,从 而体会作者想象的神奇与有趣。 ②启发想象法:有利于培养创新的思维,也有 利于突破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6
4 说教法学法
(2)说学法
①诵读法: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 解主要内容。 ②勾画圈点法: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标 出关键词、句,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 良好阅读习惯。 ③品味联想法: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抓 住关键词句发挥想象,将自己觉得想象特别有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7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变成了一棵树》,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我变成了一棵树》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共两篇文章,学习本单元的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写作能力。
这篇课文叙述了我变成一棵树后经历的有趣的事情,告诉人们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在母亲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会被错认的天使。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几年的学习,较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同学通过自身的学习,就能掌握文章的基础知识,可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想象力处于初级阶段,基于以上特点,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会采用更加形象,更加直观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标强调,应使得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将从以下三方面确定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狐狸丁零丁零等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与交流,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体会作者变成“树的乐趣,领悟妈妈的爱。
四、说教学重难点为了科学地确定教学重难点,我分别站在师和生的角度:将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说出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将教学难点确定为:明白妈妈永远是最了解孩子的,体会伟大的母爱。
五、说教学方法新课标要求,教师应由原先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因此,我将教学方法确定为: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合作讨论法。
这样做,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构建起课本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更高效的接受本节课的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将教学过程设置为如下环节。
环节一:巧谈“变身”,激趣导入上课伊始,我会询问学生:如果他们有孙悟空“72变的能领,他们最想变出什么?从而引出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
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的说课稿
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一篇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课文,它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经历。
文章以一颗小树的视角,观察和感受周围的世界,展现了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通过对小树生长过程的描绘,文章传递了生命的力量和环保意识,让读者在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经历,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2. 通过阅读,引导学生体会小树生长的过程,感受生命的力量。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4. 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独特的想象力。
2. 难点:体会小树生长的过程,感受生命的力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境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强课堂互动性;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环保知识的讲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优美的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感受,进而导入新课《我变成了一棵树》。
2. 阅读理解: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读后的感受,并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3.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文的情境中来。
通过扮演小树的角色,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小树的生长过程和作者的想象力。
4. 环保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环保知识的讲座,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学到的环保知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以及想象力的价值。
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
大胆想象,助力孩子表达——三年级下册第我五单元《我变成了一棵树》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要说的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变成了一棵树》。
我的说课题目是“大胆想象,助力孩子的表达”。
我将从“教材解读”“学情分析”“目标定位”“教学过程”四方面来展开我的叙述。
一、教材解读本单元为习作单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大胆想象”,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我变成了一棵树》想作为本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语言轻松活泼,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奇妙经历,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
文章以妈妈叫“我”吃饭开头,引出“我”先变成一棵树的奇特愿望,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没想到愿望真的实现了,“我”变成了一棵长满鸟窝的树。
住进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妈妈坐在鸟窝里给小动物分食物,我馋的直流口水,最后回到了现实生活中。
课文结构一环紧扣一环,内在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学生通过阅读,体会想象的大胆,学习想象作文的表达,为单元习作提供策略和方法。
关于想象其实学生并不陌生,二上第七单元,学习了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二下第四单元“童心”,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第八单元“世界之初”,学习了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三上第三单元“童话世界”,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又因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已经在第一篇《宇宙的另一边》感受了想象的神奇,有了以上关于想象的学习,学生学起本课已经有了良好的铺垫。
同时,这篇课文作为本单元的精读课文,肩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回顾前文学习的大胆想象,感受神奇,又要为习作单元的发挥想象写故事做准备。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于想象充满了好奇,想象力也特别丰富。
因此很容易从本课神奇的想象中找到情感共鸣,又因本课想象源于生活,贴近孩子的生活,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容易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想象的神奇。
对于语言有一定的感悟和积累,也能尝试运用。
三、目标定位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解读和对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自主认识“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2个字,会写“形状、狐狸”等词语。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第1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多种方法认读“鳄、零、肠、醋、秘”等生字,会写“狐、狸、继、续”等13个生字。
2. 能读出“咕噜噜、糖醋排骨”等词语的味道。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主人公变成树的原因。
根据关键字词,概括出有意思的想象,连成一段总分总的话。
4. 知道故事的“有趣”可以从题目、字词、想象多方面去展开。
5. 开启想象大门,模仿课文,试着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写下来。
二、教学重点1. 能读出“咕噜噜、糖醋排骨”等词语的味道。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主人公变成树的原因。
根据关键字词,概括出有意思的想象,连成一段总分总的话。
3.知道故事的“有趣”可以从题目、字词、想象多方面去展开。
三、教学难点1. 根据关键字词,概括出有意思的想象,连成一段总分总的话。
2. 模仿课文,能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写下来。
四、教学准备课件、写话纸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如果你能变,想让自己变成什么?有个姑娘叫英英,她变成了一棵树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我变成了一棵树》(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猜猜看,这将是个怎样的故事?用一个词来形容(板书:有趣、课题)原来从课题中就能看出这将是个有趣的故事。
(二)认识作家写出这么有趣故事的作家是谁呢?看着课件,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顾鹰,女,当代童话作家。
代表作:《小妖怪的彩色糖纸》、《兔子爱吃胡萝卜》。
成就:作品多次入选各出版社的年选,获2008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三)总览全文,学习有趣的事1. 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找找英英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画出关键词。
2. 这个故事不仅题目让人觉得有趣,它的字词也很有趣。
一排一排出示词语:“菱形、椭圆形”——形状“鳄鱼、狐狸、刺猬”——动物(让学生评价学生的朗读,两个要读轻声)“香肠、巧克力、糖醋排骨”——食物“嗵嗵、丁零、咕噜噜”——声音其实每一个词语都有它自己的情绪,读起来可不一样哦!举例“狐狸”,可以读出狡猾,“咕噜噜”可以读出饥饿(请三个同学读三个食物的词,比较谁读得有味道)。
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
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运用不同的方法积累词语,并在书写上加强指导,提高写的正确性、美观性。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动物和昆虫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和热爱。
3.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细节描写体会“我”的内心世界,并从中获得启迪。
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2.引导学生运用各种阅读方法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在情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挂图等。
学生准备:一些生物和昆虫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等。
五、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导入同学们,我们经常都会想到变成另外的东西。
假如你可以变,你会想变成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变成了什么吧!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自由读文,思考:作者变成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交流汇报。
2.读准字音,重点指导“乙”字。
3.自主识字: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重点指导:“盖”、“怀”、“每”、“念”等字的书写。
4.词语积累:用多种方法积累词语。
如:多音字“盖”;近义词“思念——想念”;反义词“高兴——难过”。
5.重点指导书写:“盖”、“怀”、“每”、“念”等字的书写。
6.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作者变成了什么?他为什么会变成树?他变成了树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情?7.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互相评价。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文,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我”对动物和昆虫的好奇心?画出相关的句子。
2.指名汇报,相机指导朗读。
重点抓住以下句子体会:(1)我装作一本书的模样,“我”为什么装作一本书的模样?这说明了什么?(2)妈妈会认出“我”吗?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3)妈妈会认出“我”吗?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4)妈妈会认出“我”吗?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5)妈妈会认出“我”吗?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3.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细节描写体会“我”的内心世界,并从中获得启迪。
三年级下册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
三年级下册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
一、教材分析
1. 本课是《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名为《我变成了一棵树》。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变成树后,经历了四季的变化,最后又变回人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教学难点是通过描写四季的变化,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表达。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四季的变化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教学难点:通过描写四季的变化,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遇上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做好记号。
2. 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记忆。
3. 理解课文: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小男孩变成树后的经历,以及他从中学到的道理。
4.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行创意绘画,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四季变化。
三年级下册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1设计说明本文从“我”的愿望出发,展开大胆想象,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
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在本课教学中,主要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同时,关注文章写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语言美、想象美,练习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如,一棵有各种形状鸟窝的大树。
学生准备:结合预学案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导入:同学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瑰丽的梦。
如果你会七十二变,你最想变成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2.揭题:无独有偶,当代儿童文学家顾鹰也喜欢七十二变,她最喜欢变成什么呢?(动画:人变成了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导思: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我”变成了一棵什么样的树?“我”变成树后发生了怎样的故事?4.过渡: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由畅谈“如果你会七十二变,你最想变成什么?”引入新课,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
2.学习会认字:希痒鳄丁零肠醋(1)教师对学生进行生字卡片抽读,开火车轮读。
强调:“醋”是平舌音,“肠”是翘舌音,“鳄”是零声母音节。
学习会写字。
课件出示含会写字的词语:形状、狐狸、丁零、巧克力、继续、麻烦。
强调:“丁零”一词的“零”读轻声。
“狐、狸”两字都有反犬旁,“继、续”两字都有绞丝旁。
(2)请同学当小老师领读。
3.理解词语。
(1)找一找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全班进行交流。
请小老师来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①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痒痒”。
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我变成了一棵树的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我变成了一棵树》的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我变成了一棵树》的说课内容。
本篇课文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呈现了一个孩子的幻想世界,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材分析《我变成了一棵树》选自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是一篇童话类文章。
文章通过一个孩子变成树后的经历,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全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童趣,适合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和兴趣爱好。
本文在教材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对景物描写和心理活动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知识,但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目标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认读“幻想、枝条、茂密”等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情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通过幻想体验,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法与学法教法: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角色,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学法: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通过朗读、交流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第1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及想象需根据事物特点展开。
2.能大胆想象自己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1. 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及想象需根据事物特点展开;2. 能大胆想象自己变成什么,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激发想象兴趣1. 同学们,还记得二下11课中那只虫子,那只认为做虫子很快乐、很幸福的小虫子吗?他的快乐是什么?(可以用露珠梳洗打扮,可以跳到狗狗身上旅行,快乐时想唱就使劲唱的……)有一位小朋友,她的想法也很奇特,她想变成一棵树,这又是为什么呢?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特别好奇的?(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二、初读课文,感知想象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词,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文中的英英都进行了哪些想象?2.交流,完成练习:英英因为,就幻想自己,上面长满了,英英邀请许多小动物,当妈妈住进鸟窝后,英英因为肚子饿而(心情),原来妈妈知道英英的秘密。
三、深入研读,感受想象奇特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想象特别有意思?(课后第1题)(一)感受起因的新奇(1-4自然段)1.“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原因是什么?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理由新奇)2.哪些描写让你觉得有意思?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1)“痒痒的”写出了树木长枝丫的感觉;仿写描写感觉的词语、、。
(2)“冒”是什么意思?(长、生……)能换成“长”“生”吗?为什么?3.感情朗读,读出感到好玩,感到惊奇的语气。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1. 会认本课 7 个生字,会写 13 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有趣的想象。
3.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知道该如何去写想象故事。
4.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经历,并感受其中神奇有趣的想象。
熟悉掌握生字、词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知道该如何去写想象故事。
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导入教师口述:同学们,你可有过奇思妙想,希望自己变成别的什么?文中的小朋友,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这样,玩的时候就没人打扰了。
在这个小朋友真的变成树后,发生了许多奇妙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我变成了一棵树)介绍作者顾鹰,儿童文学作家,幼儿园教师。
在《儿童文学》上发表过《阁楼上的熊皮外套》《粉红色的漂流瓶》;在《儿童文学下》上发表过《请进山猫的雏菊花铺》。
已出版多部长篇童话、中短篇童话集、绘本等。
曾获 2008 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初读课文1. 听范读。
边听边画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2. 学生初读。
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3. 检查初读情况(1)会读生字。
希(xī)痒(yǎng)鳄(è)丁(dīng)零(líng)肠(ch áng)醋(cù)(2)会写生字,并组词。
(3)积累词语。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整体把握思考:阅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预设:这篇课文通过叙述“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告诉人们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2. 小组交流以下问题:(1)“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预设:“我”因为想好好玩,不想回家吃饭而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
(2)“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预设:变成树后,“我”身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小动物们搬进了鸟窝;妈妈坐在鸟窝里给小动物们分食物;“我”馋得直流口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回顾复习,激趣导入 1. 同学们都被小真的奇思妙想深深地吸引了。你们还想听这样的故事吗? 2.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 63 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出示本课生词,排火车读。 痒痒的 椭圆形 菱形 鳄鱼香肠 糖醋排骨 丁零丁零 秘密 3. 排火车接读课文。 三、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 状 : 认识爿字旁 , 了解爿字旁的含义。与“壮”字进行对比。 2. 继续:强调“继”字的笔顺。 3. 狐狸:左窄右宽,反犬旁的笔顺。 4. 秘密:理解两个同音字的意思。 秘:不公开的,不让大家知道的。可组词秘方、秘诀、神秘、奥秘。
( 4)第七段
树上都住了谁?
( 5)第八段
①你觉得哪里有意思?“我会弯下腰”
②指导读。
( 6)十三 --- 十四段
一棵饿得肚子“咕噜噜”直叫的树
( 7)十五 --- 二十段
①分事里的妈妈你喜欢吗?为什么?
二、总结写法,拓展想象
1. 理清故事创作思路:变树经过——变树后的趣事。
17《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
一、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认识新偏旁“反犬旁”和“爿字旁”。指导写好带有这类偏旁的字。 3. 抓“痒痒的” “冒”“弯”等关键词, 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 并进行语言 文字训练。 4.初步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戏剧尝试。 5.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二、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 言文字训练。 难点: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密:不公开的,不公开的事物。组词保密、密信、密谋、密探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用了解偏旁含义, 形近字区分和同音字的不同含义来区分 相像的汉字,加深学生印象。 】
5. 在田字格中各写一个,教师巡视指导。 6. 当堂听写。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1. 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哪些情节写得很有意思? 2. 师范读课文。 3. 交流写得有意思的情节。 预设: (1)第四段 ①指名读。 ②哪些描写让你觉得有意思? 是啊,“痒痒的”和“冒”我把变成树的感觉写活了。 ③再读,读出有意思。 (2)第五段 ①生读。 ②交流有意思的描写:树上长鸟窝 (3)第六段 ①鸟窝的形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 ②还会有什么形状? ③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你会变成一棵什么样的树呢? ④出示句子练习: 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 梨也不对——对了, ____________! 我变成了一棵 ____________的树;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孩子天生就有丰富的想象。 我还会变成一棵什么样的树?问题一抛 出,孩子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仿照课文说一说,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2. 假如你也会变,你会变成什么?又会有怎样的奇特经历呢?
3. 把你想到的以《我变成了 _____》为题写下来。
【设计意图: 学完课文, 学生头脑中一定有许多遐想不吐不快, 适时进行拓展练
笔,给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 】
六、板书设计 :
17. 我变成了一颗树
痒冒
变树
各种形状
弯
“咕噜噜”
趣事
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