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科技版四年级上册19.我的小灯笼教学设计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9课我的小灯笼教案教学设计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9课我的小灯笼教案教学设计第19课《我的小灯笼》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简单电路”的第1课。
本课活动是通过拆卸电灯笼,知道电灯笼里装有电池、灯泡、导线和开关,这些都是构成电路必要的元件和材料,是电灯笼能发光的重要原因。
接着让学生通过活动,与同学合作、交流等,对电路有一个初步认识,知道常见的用电器工作需要完整的闭合回路,也就是说用导线把电池和用电器(灯泡)连接起来,形成闭合回路,灯泡才会发光。
本课共由2个活动和1个实践活动组成。
其中活动1“认识电路元件”,主要是观察常见的电池、导线、灯泡、开光等电路元件,了解不同电路元件的特点和作用。
活动2“让灯泡亮起来”是让学生利用导线把灯泡和电池连接起来,使灯泡发光。
实践活动“闯关游戏”是让学生利用闭合回路的特点,自制“电路闯关”游戏装置。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对电灯笼和纸灯笼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电灯笼和纸灯笼有什么不同,是照明的工具不同。
学生对每一个电路元件不会陌生,因此对了解电路元件的特点和作用有一定的基础,不过其中对灯泡的几个连接点这一点会比较陌生,需要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进行认识。
同时学生也比较少会将这些电路元件组装在一起形成简单电路,具体怎么连接呢?学生还是需要进行引导和多次尝试才能成功。
而对于自制“电路闯关”游戏装置的实践活动,学生会十分感兴趣的,积极性会很高。
三、教学目标1.能说出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
2.能用电路元件连接简单的闭合回路,初步了解形成电路的条件。
3.对观察电的现象产生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
教学难点:怎么用导线连接电池、灯泡,使灯泡亮起来。
2 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五、教学准备教具准备:纸灯笼、电灯笼、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小灯泡实物和图片、导线、电池、开关、铁丝、电工胶布、纸板(或软木板)。
粤教粤科版(2023秋)科学四上 4.19 我的小灯笼教案
粤教粤科版(2023秋)科学四上 4.19 我的小灯笼教案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的小灯笼》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简单电路的第1节《我的小灯笼》。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到简单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了解电流的流动方向和电路的开关原理,并能够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简单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了解电流的流动方向和电路的开关原理。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观察电路中灯泡的亮灭情况,并能够解释原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简单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了解电流的流动方向和电路的开关原理。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观察电路中灯泡的亮灭情况,并能够解释原因。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电流的概念和电路的构成要素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电路中灯泡的亮灭原因可能存在一定的疑惑,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践探索。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引入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电灯为什么能亮起来吗?有没有想过电灯是如何工作的呢?2. 让学生自由讨论,了解学生对电灯的认识和疑惑。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电灯是由什么组成的?-电灯是如何亮起来的?-电灯的亮度和电流有关系吗?第二环节:学习新知1. 教师出示一幅电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电灯的形状和构造。
2. 教师解释电灯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电灯是由一个灯泡和两根导线组成的,当电流通过灯泡时,灯泡就会发光。
3. 教师出示电路的示意图,解释电路的构成要素:电源、导线和电器。
4. 教师解释电流的流动方向: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教师可以使用实物或图片来辅助讲解,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电灯的构造和电流的流动方向。
第三环节:实验探究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9课《我的小灯笼》教学设计
教具准备:纸灯笼、电灯笼、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小灯泡实物和图片、导线、电池、开关、铁丝、电工胶布、纸板(或软 木板)。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晚上,两个小朋友在玩灯笼,彬彬手上是电灯笼,波波手上是蜡烛灯笼。 问题:电灯笼是用小灯泡照明的吗? 交流:对波波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任务:电灯笼是怎么用小灯泡照明的?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认识电路元件 出示:纸灯笼、吊灯笼的实物或图片。 提示:为了方便和安全,现在很多灯笼都是电灯笼,在灯笼里安装一个简单电路, 用灯泡来照明。 任务:观察灯笼里的各种电路元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要求:灯泡的内部构造需要结合图片一起进行观察。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电路元件。 交流:结合实物和图片交流各个电路元件的特点和作用。 评价:根据学生是否能准确描述出电路元件的特点,并能结合观察到电路元件的特 点提出其作用进行评价。 小结:灯泡具有照明的作用,它有两个连接点;导线有两层,一层金属芯,一层塑 料外皮,起到连接作用;电池能提供灯泡照明的能量,是电路里的电源,电池有正极和 负极,正极是凸起来那端,电池还有很多种不同的类型;开关可以开关灯笼;等等。 2.活动2:让灯泡亮起来 提示:灯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除了灯泡还有其他的用电器。如果用导线 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就能组成简单电路。 任务:用导线把灯泡、电池、开关连接起来,让灯泡能亮起来。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连接电路的探究活动。 汇报:展示连接成功的连接方法。
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对电灯笼和纸灯笼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电灯笼和纸灯笼有 什么不同,是照明的工具不同。学生对每一个电路元件不会陌生,因此对了解电路元件 的特点和作用有一定的基础,不过其中对灯泡的几个连接点这一点会比较陌生,需要引 导学生结合图片进行认识。同时学生也比较少会将这些电路元件组装在一起形成简单电 路,具体怎么连接呢?学生还是需要进行引导和多次尝试才能成功。而对于自制“电路 闯关”游戏装置的实践活动,学生会十分感兴趣的,积极性会很高。
《我的小灯笼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我的小灯笼》导学案
一、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小灯笼模型、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2. 学生准备:提前了解小灯笼的制作过程和意义,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二、导入
1. 师生互动:教师出示小灯笼模型,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东西,引出小灯笼的话题。
2. 观看视频:播放关于小灯笼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小灯笼的起源和传统意义。
三、进修内容
1. 小灯笼的制作:教师讲解小灯笼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材、制作工具和步骤等。
2. 小灯笼的寓意:讲解小灯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小灯笼的重要性。
四、活动设计
1. 制作小灯笼:学生分组制作小灯笼,体验传统手工艺的乐趣。
2. 创作小灯笼故事:学生根据小灯笼的寓意,创作小故事,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室总结
1. 回顾进修内容:让学生回顾小灯笼的制作过程和寓意,加深对小灯笼的理解。
2. 总结进修收获:让学生分享制作小灯笼的心得体会,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六、课后作业
1. 完成小灯笼制作: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小灯笼带回家展示。
2. 撰写小灯笼心得:学生写一篇小灯笼心得体会,反思小灯笼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
七、延伸阅读
1. 《小灯笼》故事书:推荐学生阅读与小灯笼相关的故事书,拓展对小灯笼的认识。
2. 《小灯笼》手工书:推荐学生阅读小灯笼手工书,进修更多小灯笼制作技巧。
通过本次进修,学生不仅了解了小灯笼的传统意义和制作过程,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希望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够珍惜传统文化,传承小灯笼的美好传统。
《我的小灯笼》 教学设计
《我的小灯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小灯笼的制作材料和基本结构。
学生能够掌握小灯笼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小组合作中,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小灯笼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创意,制作出个性化的小灯笼。
处理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纸张破裂、结构不稳定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小灯笼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制作原理。
2、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小灯笼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3、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小灯笼,在实践中掌握制作技巧。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小灯笼,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彩色纸张、剪刀、胶水、细绳、蜡烛(或电子灯)等。
2、工具准备直尺、铅笔等。
3、教学环境准备安排宽敞、明亮、安全的教室,方便学生进行操作。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展示一些精美的小灯笼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是否见过小灯笼,在哪里见过,以及对小灯笼的印象。
2、知识讲解(10 分钟)介绍小灯笼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让学生了解小灯笼不仅是一种装饰品,还承载着人们的美好祝福。
讲解小灯笼的基本结构,如灯罩、灯身、提手等。
展示制作小灯笼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并简单介绍其用途。
3、教师示范(10 分钟)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小灯笼的制作过程,步骤如下:第一步,选择一张彩色纸张,将其对折,然后用铅笔在对折处画出半椭圆形状,作为小灯笼的灯罩。
第二步,用剪刀沿着铅笔线剪下半椭圆形状,展开后得到一个完整的椭圆形灯罩。
第三步,在灯罩的边缘涂抹胶水,然后将灯罩的两端对接粘贴,形成一个圆柱体。
第四步,制作灯身,选择另一张彩色纸张,剪成与灯罩底部相同大小的圆形,然后在圆形边缘涂抹胶水,将其粘贴在灯罩底部。
《我的小灯笼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我的小灯笼》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我的小灯笼》这首儿歌;2. 能够用简单流畅的语言描述小灯笼的形状、颜色、亮度等特点;3. 能够动手制作一个小灯笼,并展示出来。
二、教学内容:1. 儿歌《我的小灯笼》的内容;2. 小灯笼的形状、颜色、亮度等特点;3. 制作小灯笼的步骤。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并背诵儿歌《我的小灯笼》;描述小灯笼的特点;制作小灯笼。
难点:用简单流畅的语言描述小灯笼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包括《我的小灯笼》的歌词和图片;2. 制作小灯笼所需材料,如纸张、剪刀、胶水、彩笔等;3. 小灯笼制作的示范作品;4. 奖励小礼品。
五、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5分钟):播放《我的小灯笼》的音频,让学生跟着歌曲听一遍。
2. 进修儿歌《我的小灯笼》(10分钟):通过PowerPoint课件展示歌词和图片,指挥学生一起学唱儿歌。
3. 讨论小灯笼的特点(10分钟):让学生描述小灯笼的形状、颜色、亮度等特点,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4. 制作小灯笼(20分钟):教师示范制作小灯笼的步骤,然后让学生动手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逐个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完成作品。
5. 展示小灯笼(1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小灯笼,让其他同砚欣赏并评判。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礼品作为奖励。
6. 总结反思(5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进修内容,让他们总结所学知识,感受到进修的效果。
七、课后作业:1. 背诵《我的小灯笼》这首儿歌;2. 描述小灯笼的形状、颜色、亮度等特点,写成一篇小短文。
八、教学评判:1. 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2. 学生制作的小灯笼作品。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不仅仅学会了一首儿歌,还学会了描述物体的特点和动手制作小手工。
同时,通过展示和交流,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希望通过这次《我的小灯笼》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能够激发学生进修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我的小灯笼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我的小灯笼》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灯笼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2.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认识,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
二、教学内容: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灯笼文化;2. 进修制作小灯笼的方法和技巧;3. 制作小灯笼,并展示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播放关于中国传统灯笼文化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灯笼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灯笼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介绍制作小灯笼的材料和工具,讲解制作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制作小灯笼的步骤。
3. 制作环节(4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师的指导和示范,利用提前准备好的材料和工具,制作小灯笼。
教师在旁边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 展示环节(20分钟):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小灯笼,分享制作的心得和体会,互相欣赏和进修。
5. 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指挥学生总结今天的进修内容,回顾制作小灯笼的过程,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进修收获和不足的地方。
四、评判方式:1. 学生个人评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效果,自评并写下制作小灯笼的感想;2. 小组评判:小组成员互相评判,评选出最佳小组和最佳作品;3. 教师评判:教师根据学生的制作过程、作品展示和表现,给予综合评判。
五、拓展延伸:1. 让学生在家中制作更加复杂精美的灯笼,展示给家人和朋友;2. 组织学生参观灯笼展览,了解更多不同风格和材质的灯笼。
六、教学资源:1. 视频资源:关于中国传统灯笼文化的视频;2. 材料资源:纸张、剪刀、胶水、彩色笔等;3. 工具资源:制作小灯笼所需的工具。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灯笼文化,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更好地传承和宏扬中国传统文化。
小学科学419《我的小灯笼》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419《我的小灯笼》教学设计我的小灯笼-小学科学419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小灯笼的制作材料和制作工具;2. 能够了解小灯笼的结构和灯笼的功能;3. 养成动手制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小灯笼的制作材料和制作工具,了解小灯笼的结构和灯笼的功能。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进行小灯笼的制作。
三、教学准备:制作小灯笼所需材料和工具:纸板、剪刀、胶水、彩纸、线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小灯笼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让学生了解小灯笼的基本概念。
2. 知识讲解(10分钟)老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小灯笼的制作材料和工具,并解释它们的用途。
例如,纸板可以用来做小灯笼的骨架,剪刀用于剪纸板和彩纸,胶水用于粘合,彩纸用于装饰,线用于悬挂等。
3. 示范制作(10分钟)老师现场进行小灯笼的制作示范,同时解释每个步骤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制作的过程。
4. 学生操作(30分钟)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动手制作自己的小灯笼。
老师在学生制作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5. 分享展示(10分钟)学生将制作完成的小灯笼展示给全班同学,分享制作过程和体验感受。
并由学生提问、讨论小灯笼的结构和功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思考和探索。
6. 总结归纳(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回顾小灯笼的制作过程,总结制作小灯笼的步骤和要点,并引导学生总结小灯笼的结构和功能。
7. 拓展延伸(10分钟)根据时间的安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老师可以进行相关的拓展延伸。
例如,向学生介绍其他不同材料制作的灯笼,了解不同灯笼的特点和文化。
五、课堂评价:1. 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制作过程,了解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小灯笼的制作过程和灯笼的理解程度。
3. 鼓励学生展示并分享制作的小灯笼,评价其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我的小灯笼》作业设计方案
《我的小灯笼》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民俗文化,体验中国传统节日氛围;2.培养学生绘画、手工制作、表演的兴趣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学会绘画小灯笼的基本形状和图案;2.制作小灯笼的过程及技巧;3.学习小灯笼的背景和意义。
三、教学内容1. 小灯笼的形状和图案;2. 小灯笼的制作步骤;3. 小灯笼的背景和意义。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讲解小灯笼的起源和意义;2. 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小灯笼的形态和制作方法。
第二步:学习小灯笼的形状和图案1. 教师展示小灯笼的不同形状和图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2. 让学生动手尝试画出自己心中的小灯笼形状和图案。
第三步:制作小灯笼1. 教师示范制作小灯笼的步骤和技巧;2. 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动手制作自己的小灯笼;3.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法,在小灯笼上添加个性化的装饰。
第四步:表演1. 学生们将自己制作的小灯笼挂在教室或学校的指定位置,展示给其他同学和老师;2.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编写小灯笼的相应故事或信息,并进行展示表演。
五、教学方法1. 演示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让学生掌握小灯笼的制作技巧;2.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小灯笼,培养团队合作精神;3. 创意教学法: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在小灯笼制作过程中体现个性化。
六、教学资源1. 小灯笼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2. 制作小灯笼所需材料:红纸、剪刀、胶水、彩色笔等。
七、评价方式1. 老师根据学生的小灯笼作品的形状、图案和创意程度进行评价;2. 学生互相评价,鼓励分享和交流。
八、作业要求1. 完成一份小灯笼的绘画作品;2. 制作一只小灯笼,并在班级或学校内进行展示。
九、教学反思1. 检查学生对小灯笼制作步骤和技巧的掌握情况;2. 收集学生对小灯笼制作过程的反馈意见,以便今后改进教学策略。
以上是《我的小灯笼》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培养艺术创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的小灯笼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我的小灯笼》导学案一、导入在这个导学案中,我们将进修一首闻名的孩子歌曲《我的小灯笼》,通过进修这首歌曲,我们将了解到灯笼的制作过程、用途以及传统文化背景。
二、整体目标1. 了解灯笼的制作过程及用途。
2. 进修歌曲的歌词及旋律。
3.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灯笼相关的习俗和意义。
三、进修内容1. 灯笼的制作过程及用途灯笼是一种传统的灯具,用来照明和装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灯笼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常常出此刻节日庆典和民间活动中。
制作灯笼的材料多样,可以用纸、竹子、丝绸等材料制作,形状也各异,有圆形、方形、动物形等。
2. 《我的小灯笼》歌词及旋律歌词:我的小灯笼,灯笼亮晶晶,夜里放光明,照亮好心情。
我的小灯笼,灯笼亮晶晶,夜里放光明,照亮好心情。
旋律:(这里可以进行歌曲的演唱和跟唱练习)3. 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灯笼相关的习俗和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灯笼象征着光明、团圆和幸福。
人们在节日庆典或喜庆场合常常挂灯笼,以示祈福和庆祝。
此外,灯笼还有驱邪避凶的寓意,在一些传统节日或民间活动中,人们会点亮灯笼以驱赶邪恶之气。
四、进修活动1. 制作灯笼让学生动手制作灯笼,可以准备好纸、剪刀、胶水等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灯笼,并在灯笼上写上自己的心愿或祝福。
2. 听歌曲并跟唱播放歌曲《我的小灯笼》,让学生跟唱,并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3. 探讨灯笼的意义让学生盘绕灯笼的意义展开讨论,了解灯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并分享自己对灯笼的理解和感受。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到了灯笼的制作过程及用途,进修了《我的小灯笼》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灯笼相关的习俗和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关注和传承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珍贵资源。
六、作业1. 完成一篇关于灯笼的作文,可以包括自己对灯笼的理解、与灯笼相关的故事或经历等内容。
2. 制作一盏灯笼,并在灯笼上写下自己的祝福或心愿。
七、拓展可以邀请学生一起参与灯笼制作活动或参观灯笼展览,进一步了解灯笼的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
《我的小灯笼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我的小灯笼》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2.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3.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学生将学习制作一个小灯笼,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的乐趣;2.学生将了解小灯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和历史渊源;3.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基本的手工技能和工艺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中小灯笼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小灯笼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2.制作小灯笼(40分钟)步骤:a.准备材料:红色纸、黄色纸、剪刀、胶水、细绳等;b.根据教师示范和指导,学生按照步骤将纸折叠、剪裁、粘贴成小灯笼的形状;c.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装饰,如画上中国传统图案或写上祝福语。
3.展示交流(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小灯笼,互相欣赏、交流,分享制作心得和体会。
4.反馈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成果,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小灯笼的文化意义和传统价值。
四、课后作业1.写一篇心得体会:学生回家后用文字记录制作小灯笼的过程和体会,表达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理解和热爱;2.展示小灯笼:学生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小灯笼带回学校展示,与同学分享。
五、评价方式1.制作作业评价: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表现出色的同学给予表扬奖励;2.口头表达评价:观察学生在展示交流环节中的表现,表达自信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
六、延伸活动1.参观民间手工艺展览;2.学习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传统文化;3.制作其他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折纸等。
通过本次小灯笼制作活动,学生将不仅仅获得实际动手能力的提升,更将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愿我们的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我的小灯笼》这首儿歌,正确掌握其内容和节奏。
灯笼教案设计(优秀
灯笼教案设计(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民间工艺”中的第一课“美丽的灯笼”。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灯笼的历史、种类、制作工艺以及装饰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传统工艺的魅力,并学会制作简单的灯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灯笼的历史、种类和制作工艺,提高学生对民间工艺的认识和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会制作和装饰灯笼。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灯笼的制作过程,学会制作和装饰灯笼。
难点:如何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创新设计,使灯笼更具个性和美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灯笼制作视频、图片、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彩纸、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各种灯笼,让学生初步了解灯笼的美丽和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灯笼的历史、种类、制作工艺和装饰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民间工艺。
3. 实践操作(15分钟)1)教师示范灯笼的制作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自己的灯笼。
3)学生动手制作灯笼,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独立制作和装饰灯笼。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师生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灯笼的历史、种类、制作工艺和装饰方法。
2. 灯笼制作步骤:设计、剪裁、折叠、粘贴、装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灯笼。
2. 答案:根据个人设计,完成一个美观、有创意的灯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动手操作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民间工艺,如剪纸、泥塑等,并尝试将其运用到灯笼制作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的小灯笼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我的小灯笼》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的:1. 了解并理解《我的小灯笼》这首儿歌的内容和意义。
2.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导学内容:1. 介绍《我的小灯笼》这首儿歌的背景和作者。
2. 分析歌词,并领会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3. 学唱歌曲并加入手语动作。
4. 学生分组表演歌曲,展示团队合作和表现能力。
导学步骤:1. 导学引入:播放《我的小灯笼》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先感受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 歌曲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我的小灯笼》是中国传统儿歌,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并介绍歌曲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3. 歌词分析:带领学生逐句分析歌词,引导他们理解其中的意义和情感。
并讨论如何通过歌曲表达爱国情怀和对文化传统的尊重。
4. 学唱歌曲:学生跟随老师的节奏学唱歌曲,重点训练发音和情感表达。
5. 加入手语动作:教导学生一些简单的手语动作,配合歌词和旋律,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6. 分组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行设计表演形式,包括唱歌和手语动作,并进行表演,展示团队合作和表现能力。
7.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分享感想和体会,加深对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导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鼓励学生在家里也和家长一起学唱《我的小灯笼》,增进亲子关系。
2. 制作手工小灯笼:引导学生用纸张或其他材料制作小灯笼,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理解。
3. 拓展学习:介绍其他与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相关的歌曲或故事,继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心。
通过本次导学,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并理解《我的小灯笼》这首儿歌的内容和意义,还能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课时一、课程背景与目标《我的小灯笼》是一首儿童歌曲,通过描述小朋友对自己小灯笼的喜爱和热情,展现了孩子天真无邪的快乐生活态度。
《小灯笼教学设计》doc版
《小灯笼教学设计》doc版《小灯笼教学设计》doc版蚆肆莂蒆螈节芈蒅袁肅膄蒄肃袇薂蒄螂膃蒈蒃袅羆莄蒂羇膁芀蒁蚇羄膆薀蝿腿蒅蕿袁羂莁薈羄膈莇薈螃羁芃薇袆芆腿薆羈聿蒈薅蚈芄莄薄螀肇艿蚃袂芃膅蚂羅肅蒄蚂蚄袈蒀蚁袆肄莆蚀罿羇节虿蚈膂膈蚈螁羅蒇蚇袃膀莃螆羅羃艿螆蚅腿膅螅螇羁薃螄羀膇葿螃肂肀莅螂螂芅芁荿袄肈膇莈羆芃蒆蒇蚆肆莂蒆螈节芈蒅袁肅膄蒄肃袇薂蒄螂膃蒈蒃袅羆莄蒂羇膁芀蒁蚇羄膆薀蝿腿蒅蕿袁羂莁薈羄膈莇薈螃羁芃薇袆芆腿薆羈聿蒈薅蚈芄莄薄螀肇艿蚃袂芃膅蚂羅肅蒄蚂蚄袈蒀蚁袆肄莆蚀罿羇节虿蚈膂膈蚈螁羅蒇蚇袃膀莃螆羅羃艿螆蚅腿膅螅螇羁薃螄羀膇葿螃肂肀莅螂螂芅芁荿袄肈膇莈羆芃蒆蒇蚆肆莂蒆螈节芈蒅袁肅膄蒄肃袇薂蒄螂膃蒈蒃袅羆莄蒂羇膁芀蒁蚇羄膆薀蝿腿蒅蕿袁羂莁薈羄膈莇薈螃羁芃薇袆芆腿薆羈聿蒈薅蚈芄莄薄螀肇艿蚃袂芃膅蚂羅肅蒄蚂蚄袈蒀蚁袆肄莆蚀罿羇节虿蚈膂膈蚈螁羅蒇蚇袃膀莃螆羅羃艿螆蚅腿膅螅螇羁薃螄羀膇葿螃肂肀莅螂螂芅芁荿袄肈膇莈羆芃蒆蒇蚆肆莂蒆螈节芈蒅袁肅膄蒄肃袇薂蒄螂膃蒈蒃袅羆莄蒂羇膁芀蒁蚇羄膆薀蝿腿蒅蕿袁羂莁薈羄膈莇薈螃羁芃薇袆芆腿薆羈聿蒈薅蚈芄莄薄螀肇艿蚃袂《小灯笼》教学设计滨城区实验小学李玲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小灯笼》,表达对美妙景色的赞美,通过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2、通过欣赏管弦乐曲《雷鸣电闪波尔卡》,使学生能选择适当的词语和乐器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与鉴赏。
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一年当中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说到夏天,我想问问同学们喜欢夏天吗?谁来说说为什么喜欢夏天?你们眼中的夏天是什么样子的?生:游泳、吃雪糕、可以穿漂亮的花裙子····师:夏天是有趣的多彩的,也是我们最喜欢的季节。
那个时候已经放了暑假,可以去跟家人外出旅游度假,到了晚上可以去散步、在广场上跳跳舞,健健身····)1、下面就请同学们跟随音乐和老师一起来来活动活动吧,注意老师脚上的动作,脚也要动起来,(生跟老师来跳舞,放伴奏音乐)同学们跳的真棒。
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单电路》《我的小灯笼》教学设计
《我的小灯笼》教学设计【教材版本】《我的小灯笼》是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单电路》的第1课时。
【教材分析】《我的小灯笼》是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单电路》的第1课时。
学生第一次接触简单电路,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电路元件,学习让灯泡亮起来的方法是形成闭合回路,为后面电路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活动1“认识电路元件”,认识电池的正负极、导线、灯泡的两个连接点。
活动2“让灯泡亮起来”,让学生知道把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等连接起来,形成闭合回路,灯泡就能亮起来。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在此之前对电路比较陌生,虽然电路在生活中处处存在,但学生对闭合回路没有经过系统的研究,对电路的认识只停留在生活经验,对抽象的电流也难以理解。
【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1)知道电池、导线、用电器(灯泡、电机)是构成电路的元件。
(2)了解用导线把电池的正极、负极正确连接用电器的两个连接点,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2、科学探究:(1)能用一些基本的元件连接简单的闭合回路。
(2)根据闭合回路的连接方法,想象电路中电流的流动。
(3)初步学会用图示法记录电路的连接方式。
3、科学态度:(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地观察的乐趣。
(2)勇于猜想,并认真尝试去验证想法,提高对电路连接的探究兴趣。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2)了解用电与安全,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把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等连接起来,形成闭合回路,灯泡就能亮起来。
难点:尝试不同的连接方式,让灯泡亮起来。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PPT课件、小灯笼、灯泡、导线、电池、开关2.学具准备:《让灯泡亮起来》活动单【教学流程】问题驱动→提出猜想→实验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知识应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用实物小灯笼引入,激发学生思考。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19课《我的小灯笼》教案
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时教学设计
4、出示电灯笼的图片,思考:电灯笼是如何发光的呢?
5、任务:观察灯笼里的电路元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6、灯笼里的电路元件有:电池、小灯泡、导线。
7、出示小灯泡,观察灯泡的结构
8、出示各种各样的电池,观察电池的结构
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源,由于用途和功能不同,电池的外形、大小等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电池都有正极和负极。
9、思考:是什么将电池和灯泡连接起来的呢?
出示导线
10、观察导线的结构:塑料外皮和铜芯
11、汇报总结:
灯笼里的电路元件的作用:
电池——提供电
小灯泡——用电发光
导线——传输电
活动二:让灯泡亮起来
1、灯泡是常见的一种电器。
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简单电路。
2、任务:怎样连接才能让灯泡亮起来?
3、出示实验器材:电池、灯泡、导线
4、出示各种连接方法,学生实验,观察是否能够让灯泡亮起来。
观察思考
明确任务
观察交流
观察灯泡结构
观察电池结构
思考交流
观察导线结构
汇报总结
指名读
明确任务
学生实验
活动2“让灯泡亮
起来”是让学生
利用导线把灯泡
和电池连接起
来,使灯泡发光。
通过实验探究形。
4.19《我的小灯笼》教学设计-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本节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核心素养目标。通过学习制作小灯笼,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动手实践技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实施:为了确保这些改进措施能够得到有效实施,我将在未来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措施:
(1)提前规划:在备课时,我将提前规划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以确保它们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并提高教学效果。
(2)持续监控: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持续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参与度,以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关键概念。
(2)加强学生指导:如果学生在实验操作中遇到困难,我将提供更多的个别指导和反馈,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关键步骤。
(3)增加实践机会:如果学生反馈表明他们希望有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我将尝试增加实验和实践活动的时间,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4)调整评估方法:如果学生反馈表明他们对传统的测试和评估方法不满意,我将考虑采用更多形式多样的评估方法,如口头报告和项目作业,以更好地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
2.教学手段
本节课的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和教学软件。
(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制作小灯笼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2)实物展示:展示制作好的小灯笼样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教学软件:使用教学软件进行实验操作的模拟,帮助学生熟悉实验流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的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有一定的影响。首先,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不一,部分学生容易在课堂上分心,影响学习效果。其次,学生的动手操作习惯有待改善,部分学生动作不够规范,影响实验结果。此外,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不强,小组合作时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
《我的小灯笼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我的小灯笼》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我的小灯笼》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2.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于传统价值观的尊重。
导学过程:第一步:导入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传统文化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提出问题:你对传统文化有何看法?第二步:导读让学生快速阅读《我的小灯笼》,理解文章的大意。
然后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1. 文中的小灯笼代表着什么?2. 故事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3. 文中的主题是什么?第三步: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上问题,并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做汇报。
第四步:个人思考让学生个人思考以下问题:1. 如果你是文章中的主人公,你会怎样处理小灯笼的事情?2. 你觉得文中的家庭关系和传统价值观有何反映?3. 你对于文中的主题有何自己的理解?第五步:展示分享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和答案,并与同学分享。
老师可适时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第六步:拓展延伸让学生自行选择一个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文章和故事,拓展自己的视野。
第七步: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这堂课的收获和体会,思考传统文化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并对这篇文章的主题进行深入思考。
通过这样的导学过程,相信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我的小灯笼》,同时也能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体验。
希望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和人文情怀。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故事《我的小灯笼》的内容;2. 能够描述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3. 能够思考故事中传达的主题和寓意;4. 能够运用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创作相关作文。
【导学重点】1. 故事《我的小灯笼》的内容理解;2. 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3. 故事的主题和寓意;4. 作文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科技版四年级上册
19.我的小灯笼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同江市第一小学刘正学
一、教材分析
我的小灯笼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简单电路”的第1课。
本课活动是通过拆卸电灯笼,知道电灯笼里装有电池、灯泡、导线和开关,这些都是构成电路必要的元件和材料,是电灯笼能发光的重要原因。
接着让学生通过活动,与同学合作、交流等,对电路有一个初步认识,知道常见的用电器工作需要完整的闭合回路,也就是说用导线把电池和用电器(灯泡)连接起来,形成闭合回路,灯泡才会发光。
本课共由2个活动和1个实践活动组成。
其中活动1“认识电路元件”,主要是观察常见的电池、导线、灯泡、开光等电路元件,了解不同电路元件的特点和作用。
活动2“让灯泡亮起来”是让学生利用导线把灯泡和电池连接起来,使灯泡发光。
实践活动“闯关游戏”是让学生利用闭合回路的特点,自制“电路闯关”游戏装置。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对电灯笼和纸灯笼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电灯笼和纸灯笼有什么不同,是照明的工具不同。
学生对每一个电路元件不会陌生,因此对了解电路元件的特点和作用有一定的基础,不过其中对灯泡的几个连接点这一点会比较陌生,需要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进行认识。
同时学生也比较少会将这些电路元件组装在一起形成简单电路,具体怎么连接呢?学生还是需要进行引导和多次尝试才能成功。
而对于自制“电路闯关”游戏装置的实践活动,学生会十分感兴趣的,积极性会很高。
三、教学目标
1.能说出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
2.能用电路元件连接简单的闭合回路,初步了解形成电路的条件。
3.对观察电的现象产生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知道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
教学难点是怎么用导线连接电池、灯泡,使灯泡亮起来。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纸灯笼、电灯笼、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小灯泡实物和图片、导线、电池、开关、铁丝、电工胶布、纸板(或软木板)。
六、教法:
基于上述教材分析,我根据自己对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将从以下几点展开教学:观察法、讲述法、实验法。
七、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晚上,两个小朋友在玩灯笼,彬彬手上是电灯笼,波波手上是蜡烛灯笼。
问题质疑:电灯笼是用小灯泡照明的吗?
学生交流:对波波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布置任务:电灯笼是怎么用小灯泡照明的?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认识电路元件
媒体出示:纸灯笼、吊灯笼的实物或图片。
教师提示:为了方便和安全,现在很多灯笼都是电灯笼,在灯笼里安装一个简单电路,用灯泡来照明。
布置任务:观察灯笼里的各种电路元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明确要求:灯泡的内部构造需要结合图片一起进行观察。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电路元件。
师生交流:结合实物和图片交流各个电路元件的特点和作用。
评价:根据学生是否能准确描述出电路元件的特点,并能结合观察到电路元件的特点提出其作用进行评价。
活动小结:灯泡具有照明的作用,它有两个连接点;导线有两层,一层金属芯,一层塑料外皮,起到连接作用;电池能提供灯泡照明的能量,是电路里的电源,电池有正极和负极,正极是凸起来那端,电池还有很多种不同的类型;开关可以开关灯笼;等等。
2.活动2:让灯泡亮起来
教师提示:灯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除了灯泡还有其他的用电器。
如果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就能组成简单电路。
布置任务:用导线把灯泡、电池、开关连接起来,让灯泡能亮起来。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连接电路的探究活动。
交流汇报:展示连接成功的连接方法。
提示:电路的电流方向是从电池正极→导线→灯泡其中一个连接点→灯泡内部线路→灯泡另外一个连接点→导线→开关→导线→电池负极→电池内部→电池正极。
连接成的这个电路是简单电路。
布置任务: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的判断小灯泡是否能亮的内容。
师生交流:就不同的连接是否能让小灯泡亮起来进行解释。
学习评价:根据学生是否能从能否形成闭合、联通等方面解释进行评价。
拓展学习:设计一个电灯笼,怎么给这个电灯笼安装简单电路呢?把设计图画下来,完成学生活动手册内容。
交流:介绍电灯笼的设计图。
教师评价:根据简单电路是否连接正确进行评价。
3.实践:闯关游戏
媒体出示:闯关游戏的图片。
布置任务:根据电路组成的条件,自制“电路闯关”游戏装置。
学习要求:先构思再制作。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自制“电路闯关”装置。
交流汇报:一边试玩一边展示游戏装置。
八、板书设计
19.我的小灯笼
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组成简单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