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社会人时代》课件

合集下载

人类与社会绪论26页PPT

人类与社会绪论26页PPT
一、为什么要开设《人类与社 会》课程?
二、《人类与社会》课程内容 构成的特征
三、如何学习《人类与社会》 课程?
一、为什么要开设《人类与社 会》课程?
首先,进入新世纪之后,经济和社 会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这是开设 综合性课程的时代背景。
知识经济时代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提出了挑战,要求大学教育改变注重培 养“专才”的传统做法,而应该加强 “通才”教育,培养具有适应社会发展 需要的复合性的人才。
在《人类与社会》课程的学习中, 应做到学习与研究并重,特别强调学员 自己的自主研究。
谢谢!
另一方面,这类课程打破了学科 间的壁垒,以社会现实问题或小学教 育教学中的问题为中心,进行学科知 识的重组,有利于培养综合型的思维 模式,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人类与社会》课程内 容构成的特征
1、《人类与社会》课程不是分科知 识的拼盘,而是学科知识的有机综合, 它以所要解决的问题为中心,以学科知 识之间的联系为线索,来构建自己的课 程知识体系框架。
《人类与社会》课程将人文地理学、 人类文明史、经济史、科技史以及社会 学、政治学、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和国际 关系等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 起,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具体内容分 为九章,每一章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 论述。
三、如何学习《人类与社会》课 程?
1、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
《人类与社会》的知识体系是一种历史 和逻辑交织的网状结构,学习时应遵循历史 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更好地把握本课程的 知识内容。
2、《人类与社会》课程以小学教 师的职业需要为前提,问题的选择以小 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 程的教学,以及文科类综合实践活动为 依据,因而课程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覆 盖性。
3、《人类与社会》课程以培养人 文精神和综合思维的素养为中心,注意 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结合,在强调科学知 识的学习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时,注意人 文知识的学习和价值观的培养,并注意 方法论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8.3 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优质课件PPT

8.3 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优质课件PPT

回归生活
你了解你的家庭成员拥有的 社会身份及社会责任吗?
请你填写课本P88的空格。
2021/01/31
7
• 在一次社会调查中,同学们发现了很多 不良现象和行为:、
• 有些同学看到同学无辜被欺负,却视而 不见,只怕招惹麻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有些同学轮到值日时,出钱雇其他同学 代劳,或是敷衍逃避。
• 有些同学考试经常作弊,甚至以技术高 超为荣,沾沾自喜地“传授”给低年级 同学。
• 有些同学看不起成绩不佳、家境贫寒的 同学,不愿与他们交往。
• 有些同学不愿意在公开场合与在家务农
20的21/01/父31 母说话,嫌父母没地位。
8
二、不同的社会身份意 味着不同的社会责任
1、责任、负责、社会责任的内涵
(1)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做的事;
(2)对责任的承担就叫做负责;
(3)社会责任是指人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社 会环境中,对社会生活各相关方面需负的 各种责任。(抄)
2021/01/31
9
• 05年8月8日下午,在青岛崂山海滨广场防海堤坝,一
名看海的姑娘被巨浪卷走。正在附近散步的魏青刚知道
后,3次跳入海中救人,经过40多分钟与海浪搏斗,
在当地民警的协助下,终于将姑娘救出。
2021/01/31
10
• 魏青刚:那时根本我没有想到什么会害怕, 就是想有人掉下去,毕竟是个人,掉下去了。 早一秒钟救上人,就早一秒钟脱离生命危险。
• 在那个时间我就是想救人,拼了自己最 后的力量往前游,加上最后的一口气往前游, 想游到她身边,本来很远,我自己想,到了 到了,就快到了,再游几步就到了,就这样 想往前游。
• 你有困难的时间,别人可以帮你,人家有

《人的社会化》课件2

《人的社会化》课件2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社会化的全球化影响
全球化进程
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将使得 人们更加容易接触到不同 文化,促进人的社会化进 程。
跨国交流
跨国交流的增加将使得人 们更加了解不同国家和文 化,对人的社会化产生积 极影响。
文化冲突
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化 之间的冲突和碰撞将不可 避免,对人的社会化产生 挑战。
社会化的未来趋势
个性化发展
同龄群体的负面影响也可能包括 不良行为、攀比等现象的出现, 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引导和监管。
PART 03
社会化的结果
形成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社会规范
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学习和模仿,逐渐习得社会成员所遵循的行为准则 和规范,这些规范包括道德、法律、习俗等,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础。
价值观
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对事物和行为的价值判断和取向,这些价值观 念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和决策。
形成角色和身份认同
角色
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通过学习扮演 不同的社会角色,如子女、学生、工 作者等,逐渐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 置和职责。
身份认同
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对自 己身份的认知和认同,这种认同包括 自我概念、自尊心等,对个体的心理 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影响。
形成人际关系和社交网络
人际关系
社会化的未来发展
社会化的技术影响
01
02
03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改变人 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 ,对人的社会化产生深远 影响。
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人们 可以更方便地交流和分享 信息,对人的社会化产生 积极影响。
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将为 人们提供更加真实的虚拟 体验,对人的社会化产生 挑战。

做一个社会的人课件

做一个社会的人课件
增强竞争力
掌握更多技能和知识,增强个人在就业、升学等 方面的竞争力。
激发潜能与创新
课件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激发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
推动社会进步与文明
传承优秀文化
课件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 动文化多样性和文明交流。
引领社会风尚
通过课件传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引领社会风尚的健 康发展。
社会人的特征
01
社会人具有社会性
他们与他人互动、合作、竞争,形成各种社会关系和网 络。
02
社会人具有文化性
他们继承和传递着特定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
03
社会人具有主体性
他们有自我意识和自主性,能够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和 决策。
社会人的角色与责任
社会人的角色包括家庭成员 、职业人士、公民等,每种 角色都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
优秀社会活动家的贡献
总结词
优秀社会活动家通过参与公益事业、倡导 社会正义等方式,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 献。
影响力
优秀社会活动家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吸引 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进步事 业,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公益事业
优秀社会活动家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弱 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推动社会公平与 进步。
提升社会教育水平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缩小教育差距,促进 教育公平。
04 社会人的挑战与应对
面对困境与挫折
1 2
接受现实
首先需要认识到困境与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不 要逃避或否认它们。
积极心态
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 。
3
寻求支持
与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困境,寻求他们的支持和 建议。

社会人与人的社会化课件

社会人与人的社会化课件
❖ “主我”(I)包括每个人自发的、独一无二 的、“自然”特征,如在每个正常婴儿和儿 童那里都有的无约束的冲动和动力。
❖ “客我”是自我的社会部分——对社会要求 的内化和对那些要求的个人意识。
社会人与人的社会化课件
2、米德——角色借用
❖ 米德认为自我的发展包含主我与客我之间的 一系列连续交流,在这种交流过程中,主我 不断对变化着的客我做出反应。
社会人与人的社会化课件
二、社会化概述
❖ 预期社会化(Anticipatory socialization) ❖ 预期社会化: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
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 比如,学生在大学里进行的大量学习都是为
将来在工作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做准备,这种 学习过程就是预期社会化。 ❖ 预期社会化大量发生在青年时期。
❖ (1)我们观察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 (2) 我们领悟了别人对我们的行为的判断 ❖ (3)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评价自我的行

社会人与人的社会化课件
1、库利——镜中我
❖ 我们根据想象别人对我们自己的行为及外表 的感觉来理解自我。
❖ 如果一个对我们很重要的人赞成我们的行为, 我们也许会赞成自己所作的这一行为。
社会人与人的社会化课件
3、弗洛伊德——无意识
❖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有三部分: ❖ 本我(id):人的基本需求和冲动 ,遵循快
乐原则 ; ❖ 自我(ego):社会现实的限制,遵循现实原则 ; ❖ 超我(superego):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遵
循完美原则 。 ❖ 三者必须处于和谐状态。
社会人与人的社会化课件
6、生命历程理论
❖ 生命历程理论在考察宏观的社会结构与个体 的生命历程之间的关系时,有以下四个要点:

人的社会化获奖课件

人的社会化获奖课件

第一节 人旳社会化旳含义与内容
狼孩与野孩
人旳社会化
在狼旳环境中
,她“狼化”得相 当快。她不但学会 了像狼一样用四肢 飞快地奔跑,而且 学会像狼一样生吞 活剥、撕咬食物。
第三章 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 人旳社会化旳含义与内容
人旳社会化
狼孩与野孩
——1799年,在法国南部亚维伦旳山中, 三个猎人发觉了一种约11岁旳裸体小朋 友,他们将他强行带回,交附近乡村一 寡妇看守,数后来他逃至山上, 六个月后 又被强行送入医院。他行走如禽兽,喜欢 生吃菜果和小动物,不辨冷热, 不了解语言。 经过心理学家测试,他旳智力还不如1岁旳 小朋友。
第三章 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 人旳社会化旳含义与内容
社会化旳必要性和可能性
社会化旳可能性: (1)人有较长旳依赖生活期 (2)人有较强旳学习能力 (3)人有语言旳能力
第三章 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 人旳社会化旳含义与内容
人旳社会化旳基本内容
第三章 人的社会化
人旳社会化旳内容
学习生活旳基本技能 学习谋生旳基本手段 学习社会行为规范
第三章 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 人旳社会化旳含义与内容
人旳社会化
什么是人旳社会化
社会学中所讲旳“社会化”主要是指人旳社会化。人 旳社会化是一种人学习社会旳文化、增长自己旳社会性、 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旳过程。这里所说旳“社会旳文化”, 涉及了他生活于其中旳群体(社会)旳多种形式旳文化, 主要是该群体、该社会旳价值观和多种规范。在这一过 程中不是人旳生物体被压制,而是人旳先天就有旳生物 性冲动在一定程度上被克制,代之以用人旳社会性去指 导人旳行为。
第三章 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 人旳社会化旳含义与内容
人旳社会化 在被隔离旳情况下长大旳猴子

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南大学期末考试知识总结

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南大学期末考试知识总结

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南大学期末考试知识总结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体统地初步回答了只能刚过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建立在基本政治经济制度上的其他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其他各方面机制体制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民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社会人时代

社会人时代

社会人假设 • 交往需要是人们行为的主要动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认 同感的的主要因素。 • 专业化分工和机械化使劳动失去了内在的乐趣而趋于单 调,因此,必须从工作的社会意义寻找安慰。 • 非正式组织通过人际关系所形成的影响力,比正式组织 的管理措施和奖励对人具有更大的影响。 • 组织领导者应当满足职工归属、交往和友谊等社会性需 要。
科学管理的发展
戴维斯
• 计划、组织和控制的有机职能概念 • 经理人的领导职能,并强调“职业”经理人 • 管理思想从车间管理转向高层管理 古利克的POSDCORB • 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预算
科学管理与行为科学的桥梁
• • •
• • • •
福莱特 群体原则的过程 情境规律:权威、控制与领导方式方面的创造性思想 其动态研究,具有社会人时代的特征,在古典理论与行 为科学之间架起了桥梁。 巴纳德 组织的本质 正式组织的3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 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融合在一起
西蒙的决策组织理论 • 管理就是决策 • 有限理性 • 满意原则
• 问题 • 非正式组织在协调组织管理中的作用,我 们应如何对待企业中的小团体? • 试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论述 管理创新的条件。 • 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国有上市公司应当 如何对高管实现有效激励?
谢谢!
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需要 自尊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阿尔德弗的ERG理论

成长 需要
关系需要Βιβλιοθήκη 生存需要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 权力需要 • 归属需要 • 成就需要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激励水平=效价(效果的价值)×期望值(实现效果的可能性)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PPT课件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PPT课件
在我们刚出生的时候作为婴儿的我们并不具备自我意识我们的所作所为完全就如同低等生物那样是根据他人的姿态做出的条件反射我们会哭泣但这样的哭泣并不能准确的指明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是食物水还是其他什么东西同时由于不能准确解读其他人在特定环境中发出的声音或姿态我们经常会产生适应上的问题
第三章 人的社会化
目录
第一节 社会化的含义和内容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和特点 第三节 社会化的理论和过程
基本理论
(一)潜意识理论 (二)人格结构理论 (三)驱力理论 (四)性欲学说
“角色扮演”理论
米德:美国心理学家是美国 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 哲学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
米德于1863年2月27日生于 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南哈 德利,就读于哈佛大学,在 W.詹姆斯指导下从事研究, 并于1894年和J.杜威同时进 入芝加哥大学期间,米德受 到机能主义运动和早行为主 义理论的影响,从而涉足社 会科学领域,研究自我理论 ,是20世纪最重要的自我理 论家之一。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1856-1939 ),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 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 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人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 是受“无意识”驱动的。 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 (id)、自我(ego)和超我 (superego)。 人格发展五个时期。
精神分析理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 《自我和伊底》《文明及其缺陷》 等。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 担社会角色,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的 过程。
社会化特性:社会强制性 个体能动性
终身持续性
案例一
狼孩
狼孩是从小被狼攫取并由狼抚育起来的人类幼童 。世界上已知由狼哺育的幼童有10多个,其中最 著名的是印度发现的两个。

人的社会化4-37页PPT精品文档

人的社会化4-37页PPT精品文档
这个生活依赖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 青年期;
在这种较长的依赖期内,使得个体接受社会规 范,了解社会环境,塑造自身的行为方式。
2019/11/23
17
(三)学习能力
人类所具有的学习能力是一种具有创造性 的能力;
学习能力的作用: 理解社会事物和社会环境 确立思想观念、态度和行为模式; 加强学习动机,使活动更主动、有目的、 有计划。
2019/11/23
30
第四节 社会化与个性发展
人的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理素质的基础 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 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
世界上不存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人有独特的 个性,即使是孪生子。但不排斥人与人之间在 心理上还有共同性。大而言之,就是民族性、 阶级性。
前提和手段——个人将社会的教化内化为自身 的观念、准则、行为方式
目的——个人将内化的……外化出来
2019/11/23
11
内容和结果: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 接受社会共同性的、一致性的、认可的、制 度化的,形成基本的、共同性的方面。
• 社会生活具体条件或社会化环境的差异性,接 受的内容和结果具有差异性;个人的生理条件、 素质等有差别,接受的可能性程度、范围有差 别,结果会有差异性。
2019/11/23
36
动社会化、养老社会化——某方面活动的集中 化、统一化、标准化。
• 狭义:指个人从出生到基本成熟或独立走向社 会生活——儿童、青少年期时期的过程。
• 广义:指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终身期的过程。
2019/11/23
4
第一节 社会化的含义及必要性
2019/11/23
5
第一节 社会化的含义及必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霍桑研究
继电器绕组的工作室实验—群体实验 继电器绕组的工作室实验 群体实验
I1 W1 W2 W3 W4 W5 W6 I2 W7949)
1899,阿德莱得大学,逻辑学和哲学的硕士学位。 1919,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讲择逻辑学和哲学,澳大利亚心理疗法 的创始人 在苏格兰的爱丁堡研究医学,成为研究精神病理学的副研究员,由于 洛克菲勒基金的一笔资金的资助, 1922,移居美国 1923-1926,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华顿财贸学院从事教学工作。 为洛克菲勒基金进行工业研究 1926,哈拂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工业研究室副教授 1929,工业研究无任期限制教授 1933,《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
工作中的人: 工作中的人:微观观点
1、群体分析结构的制定
爱德华·林德曼 爱德华 林德曼 雅各布·L·莫雷诺 莫雷诺( 雅各布 莫雷诺(1892-1974年) 年 库尔特·勒温 勒温(1890-1947年) 库尔特 勒温 年
福利特(1868-1933)的管理思想
管理思想之母 管理及管理者如何对待工人,关注人性方面 管理者若能让员工更多地参与到日常工作中,注意发挥员工的积极性,那 么,就不会看不到潜藏在员工那里的可对组织做出贡献的许多办法。 由于工人最了解自己的工作,他们应介入工作分析活动,管理者应该让员 工参与到工作开发过程中去。 职权应该与知识相对应……无论是在组织高层还是基层的员工中都应该是 这种情况。 如果工人拥有相应的知识,就应该是工人自己而不是管理者来控制有关工 作过程;管理者的角色应该是教练和援助者,而不是监控者和督查者。 主张“跨部门运作”:不同部门的成员以跨部门团队的形式为完成将定的 项目而一同工作。 在某一特定时刻应该由谁来行使领导职权应取决于知识、专长,而不是管 理者在一定的职位上而拥有的正式职权。 权力不应该由固定的人来掌握,有助于组合子实现其目标的人,就应该是 权力的掌管者。
需 要 的 相 对 强 度 尊重 社交 安全 生理 自我实现
A
B
C
D
心理的发展水平
优势需要:
处在需要结构主导地位的,对人的行为积极性 影响最大的需要。
四点基本假设: 四点基本假设:
1、一种需要如果已经得到满足, 就会被另一种需要替代,原来的需要将 不再是激励因素; 2、大多数人的需要都是复杂的, 因此,在任何时刻都有许多需要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3、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 才会产生较高层次的需要,激励人们去从事某种行为; 4、满足较高层次需要的途径,比满足较低层次需要的 途径多。
生产效率的提高, 生产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满足职工的社 会欲望,提高职工的士气。 会欲望,提高职工的士气。
士气是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协 作精神等结合成一体的精神状态。 士气的高低取决于安全感、归属感等 社会、心理方面的欲望的满足程度。 职工的满足程度依赖于两个因素:一是职工个人的情 况,即由于个人历史、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影响而形成 的个人的态度;二是工作场所的环境因素,即工人之间、 工人与管理当局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
社会人时代
行为科学的建立和发展
行为科学的建立 个体行为的研究 组织行为的研究 领导行为的研究
科学管理时代行为心理的研究
胡戈·明斯特贝格 胡戈 明斯特贝格 心理学与工业效率” 最最合适的人、最最合适的工作、 “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最最合适的人、最最合适的工作、 最最理想的效果 亨利·丹尼森 丹尼森: 亨利 丹尼森: 重视管理中人的因素,提出4类激励因素: 重视管理中人的因素,提出4类激励因素:对本人和家属 福利、地位的关心;对工作本身的热爱;对组织中一个/ 福利、地位的关心;对工作本身的热爱;对组织中一个/ 多个成员及其良好评价的关心; 多个成员及其良好评价的关心;对组织目标的尊重和关心 主张自下而上的组织设计方法 创办交换管理信息的组织 卡特·勒温 卡特 勒温 场论:现象原则,整体论原则, 场论:现象原则,整体论原则,动力学原则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通过考查人们的努力行为与其所获得 的最终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激 励过程并选择合适的行为,以达到最终 奖酬目标的理论。 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既定结果,且这一 结果对个体具有吸引力,,又有达到结果的可能性时,个 人才会有高积极性采取这一特定行为。
VIE激励模型 激励模型
保健因素 技术监督 公司政策与行政管理 与监督者关系 工作环境 同事关系 个人生活 与下属关系 地位 工作安全感
•工资 非常满意 中等 非常不满意
双因素理论与需要层次理论:
激励因素 自我实现需求 尊重需求 社交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保健因素
满意-不满意观点的对比 满意 不满意观点的对比
传统观点 满意 不满意 赫茨伯格的观点 激励因素 满意 没有满意 保健因素 没有不满意 不满意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激发人的动机有两种因素:
保健因素
--工作环境、工作关系的因素 --处理不当,严重挫伤积极性 --处理得当,能消除不满,不能调动积极性
激励因素
--工作本身、工作内容的因素 --处理得当,有助于充分、有效、持久地调动积极性 --处理不当,不会产生满足感
激励因素 • 工作上的 成就感 • 得到的承认 • 工作本身 • 责任 • 晋升 • 个人成长的可能性 • • • • • • • • •
行为科学的建立
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 ,正式命名于1949年 广义:指研究人的行为以及动物的行为,是一个学科群。 《管理百科全书》定义:行为科学是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 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以及低级动物的行为)的一切科学。 已经确认的学科包括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中类 似的观点和方法。 狭义:指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 管理过程中人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关系规律的一门科学。 研究人类行为产生的原因,及人的行为动机和发展变化规律,目的在于 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推动人类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研究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及群体与群体的关系,目的在于创造一个 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霍桑研究
大规模的访谈计划—访谈实验 大规模的访谈计划 访谈实验 基本前提:新的监督作用是一种坦率的、让人感到关怀的、 愿意倾听意见的监督。 结论: 存在着两种不同级别的诉苦,表现出来的或物质内容的诉 苦以及潜在的或心理形式的诉苦 工人由于关心自己的个人问题而影响了工作成绩 对监工进行训练,使之能倾听并理解工人的个人问题。
激励力量 = ∑ (效价、关联性) 期望概率 ×
高期望×高效价=高激励 中期望×中效价=中激励 高期望×低效价=弱激励 低期望×高效价=弱激励 低期望×低效价=极弱激励或无激励
期望理论基本模式
努力 第一阶段结果 绩效 第二阶段结果 增加工资 提升 公认(赏识)
期望值 (这件事我能 做吗?)
关联性 (根据我的绩 效能得到什么 报酬?)
人际关系学说的建立
企业职工是“社会人” 企业职工是“社会人”; 生产效率的提高, 生产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满足职工的社 会欲望,提高职工士气 士气; 会欲望,提高职工士气; 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建立新的领导艺术。 建立新的领导艺术。
职工是社会人
影响人劳动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利益,还有社会心理因 素 每个人有自己特点,个体观点和个性影响员工对上级命令 反应和工作表现 应把职工作为不同个体看待,当作社会人对待 “人是独特的社会动物,只有把自己完全投入到集体之中 才能实现彻底的自由。” 强调人际关系重要性
激励过程
未满足 的需要
紧张
动力
行为
满足
紧张解除
需要决定动机,动机产生行为 调查需要,了解动机,引导行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人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 一旦一种需要被满足,另一种需要就会 出现,并要求满足。人就是为了满足需 要而不断工作的。 人类的基本需要是一种有相对优势的层系结构。 激励可以看作是对具体的社会系统中未满足的需要进行 刺激的行为。 在特定的时刻,人的一切需要如果都未得到满足,那么 满足最主要的需要就比满足其他需要更迫切。只有前面的需 要得到充分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非正式组织促进组织协作的利弊分析:
利 弊
1、抵制管理层政策和目标 2、限制个人自由,强求一致 3、反对革新 4、限制产量 1、积极支持管理当局政策目标 2、使个人有表达思想的机会 3、提高士气,减少流动率 4、对个人进行补偿的社会报酬 方式 5、使组织的情报工作得到改善 6、使员工有维持个人特点的机 会 7、提高自信心,减少紧张 8、改善人群关系
效价 (奖酬对我有 多大价值?)
在什么情况下应用期望理论对人的 激励作用最大? 同时达到以下三个要求: 一是当事人认为自己的努力将可能产生高绩效时; 二是当事人认为高绩效能导致某种特定结果时; 三是当事人认为某种特定结果对本人具有很大吸引力时。
组织和领导行为的研究
人和组织
工作中的人: 工作中的人:微观观点 工作中的激励 工作中的人: 工作中的人:宏观观点
M = E ⋅ ∑VI
M:激励力量,推动被激励者做出绩效的动力 E:期望概率, 根据个人经验,对自己经过努力能否 导致所想得到的工作绩效的主观估计 V:效价,被激励者对某一目标(奖酬)的重视程度 与评价高低(满足度) I:工作绩效与奖酬之间的关联性
三种联系: 三种联系:
1、努力—绩效的联系(E) 2、绩效—奖励的联系(I) 3、奖励—需要的联系(V)
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在组织内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人们 形成的特定的相互之间的关系,所组成 的非正式团体;在这个团体里,又形成 了共同的感情,进而构成一个体系,即非正式组织。 作用:对内约束内部成员的行为,保护工人免受内部 成员忽视所造成的损失;对外保护工人免受外部管理人 员的干涉所造成的损失。 与正式组织的区别:在正式组织中以效率逻辑为行为 标准;而非正式组织则以感情逻辑为重要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