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几点尝试
小学自然科学实验课教学的几点尝试
海中关于新疆奇特景观的形成原因浮想出来,培养了逆向思维能力。
2 在教学中应用“联想”能起到“以线串面”的作用在“分想”的基础上,通过对若干地理事物赋予新的巧妙的关系,从而形成知识网络,这就是联想。
联想能使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可以起到“以线带面”的作用,使学生易于掌握各种知识。
联想可以分成几种:2.1 接近联想,是借助地理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接近而产生的。
如通过亚欧大陆东岸的热带季风气候类型的特征和成因进而联想到同是东岸的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类型的特征和成因,归纳它们的共性和差异性,简化知识。
又如在空间分布上某个地形区与其所属气候类型、植被类型、自然带的联想等。
(如中国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荒漠———温带荒漠带)。
2.2 类似联想,是某些方面有类似之处的地理事物的联想。
如从亚马孙平原联想到刚果盆地,从塔里木盆地联想到准噶尔盆地,从东北信风带联想到东南信风带,从天山山麓的草原到安第斯山脉南端西侧的荒漠、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热带雨林、澳大利亚西侧的荒漠等一系列非地带性因素的案例,从副热带高气压带联想到极地高气压带,从大牧场放牧业联想到乳畜业等,把它们放在一起思考,掌握共性,区别差异性,找到知识间的联系,可达到扩大思维、触类旁通的效果。
2.3 对比联想,与类似联想截然不同,是指某地理事物与其相反相异的事物的联想,如从吐鲁番盆地到珠穆朗玛峰,从亚马孙河流域到撒哈拉沙漠,从冷锋到暖锋,从夏季风到冬季风,从气旋到反气旋,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的差异及其原因,从亚欧大陆东西两岸的不同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成因等,通过比较地理事物的差异性,寻找他们的共性,使知识明朗化、清晰化。
2.4 因果联想,是指事物之间有因果关系的联想。
地理与实际生活关系密切,在教学中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联想进行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因为气候与地形条件对建筑有影响,教学时播放各地传统的建筑图片,引导学生通过直观图片联想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差异:我国北方冬季严寒,因此墙体严实厚重窗小;东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民居的墙体轻薄,多高脚楼;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房屋多是窑洞;降雨多的地区,房顶坡度普遍很大,以加快泻水,因此我国民居屋顶的坡度从北方向南方逐渐增大,隐藏了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从南向北递减。
探讨小学科学实验教育方法[五篇示例]
探讨小学科学实验教育方法[五篇示例]1. 实践为主的研究方法小学科学实验教育应以实践为主,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奥妙。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让他们亲自操作实验器材,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2. 合作研究的方式小学科学实验教育可以采用合作研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实验。
通过合作研究,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实验结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验课题进行研究,然后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3. 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小学科学实验教育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通过给学生一个实际问题或情境,让他们进行实验探究,从而激发他们的研究动机和探索欲望。
例如,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如“为什么太阳能可以发光?”,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太阳能的特点,从而引发他们对光学知识的兴趣。
4. 多元素素材的运用小学科学实验教育可以运用多种元素素材,如图表、实物模型、多媒体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通过多元素素材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科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例如,可以使用实物模型来演示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学中的力学知识。
5. 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小学科学实验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和控制变量的过程,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生态实验,观察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以上是五种探讨小学科学实验教育方法的示例,通过实践为主的研究方法、合作研究的方式、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多元素素材的运用和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可以提高小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关于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教学的方法探究
关于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教学的方法探究一、实验设计在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时,首先要进行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实验内容的选择、实验目的的明确、实验材料的准备和实验步骤的设计。
1. 实验内容的选择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合理选择实验内容。
应该选择那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实验内容,例如:水的性质、物体的浮沉、空气的性质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2. 实验目的的明确在实验设计中,也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
实验的目的应该能够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
3. 实验材料的准备在进行实验教学前,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
这些材料应当安全、易得、易用,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4. 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步骤的设计对于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实验步骤应当简单清晰,易于操作,同时要注意安全保障。
还要让学生明白每一步的操作内容,以便能够更好地完成实验。
二、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教学时,需要组织好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实验。
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实验操作,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还需要充分展示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可以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实验结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老师需要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实验指导,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操作步骤,并注意安全事项。
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老师需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还可以通过辅助工具或辅助设备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操作。
可以利用实验箱、示波器、显微镜等设备来帮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高实验效果。
三、实验讲解1. 实验结果的解释在进行实验讲解时,需要对实验现象进行适当的解释。
可以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原因,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实验的内在含义。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的好方法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的好方法引言科学实验教学在小学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要想让小学生对科学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获得实质性的学习,教师需要采用一些好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是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可以利用彩色溶液混合、气球充气等简单而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验技能需要逐步培养。
教师可以从简单的实验开始,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掌握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例如,在进行酸碱中和实验时,教师可以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并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
三、提供实践机会除了课堂上的实验,教师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科学知识。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博物馆、实验室等,让他们亲眼目睹科学的魅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
四、注重实验与理论的结合科学实验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还需要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发现规律,理解科学原理。
例如,在进行光的折射实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光线会发生折射,从而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规律。
五、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科学实验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重复他人的实验,还需要鼓励他们进行创新。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开放性的实验问题,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能够测量温度的简易仪器,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科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实验技能、提供实践机会、注重实验与理论的结合以及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教师可以使科学实验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正的学习。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进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不匹配、实验操作流程复杂等。
为了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是必要的。
一、综合实践教学法传统的实验教学常常将实验从课堂中割裂出来,使学生更多地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我们可以采用综合实践教学法。
即将实验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通过观察、实际操作、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科学原理,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例如,在学习物体密度时,可以设计一个水果密度的实验。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水果的外形、质地等特点;然后,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将水果浸入水中,观察水果的浮沉情况;最后,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水果密度的大小。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既能了解物体密度的概念,又能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性学习法小学生的好奇心非常旺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疑问。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以学习声音传播为例,可以设计一个声音传播的实验。
首先,让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搜集材料、设置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出声音传播的规律。
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声音传播的过程,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实验设计能力。
三、情境教学法小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力相对较弱,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地理解和记忆科学知识。
以学习水的凝固为例,可以设计一个情境实验。
首先,设置一个冬天冰湖结冰的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站在冰湖上;然后,让学生亲自体验将水放入冰箱冷冻的过程,观察水的变化;最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水会变成冰,并帮助他们理解凝固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尝试_小学科学课本
关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尝试_小学科学课本在科学试验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参加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思维,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采纳踊跃主动的看法,克制心理上的障碍,把自己置于主体的位置,动手参加,动脑思索,动心探究,去自我发觉或获得学问,方为小学科学教学的真谛。
下面是我对科学试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细心打算试验材料,激发学生动手欲望试验前的细心打算能保证明验课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是确保课堂胜利的重要环节。
同时,试验材料打算新奇,能激发学生迫不及待想试一试、动一动的愿望,为试验的深化进展埋下伏笔,我觉得试验打算应做到以下几点:1.吃透教材,谨慎备课,把握好重点、难点,确定好试验目的,程序及方法。
2.对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做到心中有数。
假如试验前打算匆忙、草率,试验过程中缺这少那,或对学生提问没有重点,这样就达不到目的。
因此,老师要事先试验,娴熟精确地驾驭仪器的性能与运用方法。
3.打算好试验器具和材料,有些器材的打算也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课间组织学生踊跃打算,使打算过程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
材料打算的方法大致是:领:到试验保管室领取所需的仪器和材料。
购:学校没有的,到批市场上购置。
制:除老师自制教具,补充学校不齐全的设备外,还应鼓舞学生自制教具,激发学生学习爱好,造就动手实力。
带:发动学生自带所需的材料。
4.做好试验的超前打算工作。
有些课的材料要在超前一周或较长时间才能打算好。
如在学习《植物的繁殖》一课时,要提前打算好一些用不同繁殖方式育出幼苗,看着那些绿油油的小幼苗,学生急于想学习繁殖技术的欲望就会勃然而发。
二、细心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课堂试验是小学科学试验课中的中心环节,是学生最感爱好的教学活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视察、操作、思索、研讨为主线,通过老师的启发诱导,学生动脑动手,主动踊跃地获得学问。
奇妙引导,放手活动是本环节的重要策略。
1.向学生讲清本课试验的目的和要求。
小学科学实验探索
小学科学实验探索科学实验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小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动手实践,探索科学的奥秘。
本文将从实验设计和实施、实验结果观察和总结等方面,探讨小学科学实验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实验设计和实施小学科学实验的设计需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适合小学生的实验主题,如植物生长、水的循环等。
其次,我们应该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图片,向学生解释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在实施过程中,老师应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引导他们正确操作实验器材,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二、实验结果观察与记录在小学科学实验中,正确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可以借助实验记录表格,记录实验前后的情况,比较实验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例如,在观察植物生长实验中,学生可以记录每天浇水的次数、植物生长的高度,从而了解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三、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实验结果分析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关键环节之一。
学生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总结和分析,能够理解科学原理,培养观察力和判断力。
同时,通过讨论和分享实验的结果,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启发。
小学科学实验的效果也可以通过展示或报告的方式进行呈现。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海报、PPT等形式,向同学和家长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和心得体会。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科学的奥秘,培养观察、推理和实验设计等能力。
学校和家长应共同重视科学实验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促进全面的科学教育。
只有通过实践,孩子才能真正体验到科学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几点尝试
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几点尝试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实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通过认真观察、认真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多年的科学课教学中笔者作了如下几点尝试,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探究潜能教学中有些内容不便于直观讲解,特别是一些抽象的知识,就需要老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演示实验,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师运用直观教具,演示给全体学生的实验,使学生的受到教育,提高科学教学的实效性,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探究的潜在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冷与热》中的《温度和温度计》时,我采用演示实验教育学生怎样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读取温度的温度数。
在第四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中《蚕的生命周期》一课中我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电教手段的作用,图文并貌、形象直观的演示了蚕宝宝的一生。
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发掘了学生的潜能。
二、创造条件开展分组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学生课堂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
通过学生实验,学生能更细致地观察和研究一些自然现象,验证一些规律,熟悉一些简单仪器的使用和性能。
为此,在指导学生分组时实验时,我都提出明确的要求,讲清楚实验的目的和研究的问题,交代仪器的名称以及使用方法,并提供材料超市供学生自由选材,为学生分组实验创造良好的条件。
例如我在教学《磁铁》一课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磁铁和各种材料如铜片、铁片、木片、塑料、玻璃等,放到材料超市,并告诉学生们尽可能的多去设计试验方法,来探究磁铁的性质。
学生开始设计实验,选取材料,开始实验。
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经过一阶段实验,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实验结果,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完成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技巧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技巧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然而,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以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达到教学目标。
本文将分享一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技巧和要点。
一、合理规划实验内容在进行科学实验时,教师首先需要合理规划实验内容。
要选择与学生年龄相适应、关联性强的实验主题,确保实验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且与学科教学大纲相契合。
在确定实验内容时,可以参考教材或借鉴一些优秀的实验案例,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意义的科学实践体验。
二、准备充足的实验材料和器材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充足的实验材料和器材。
在实验前,教师应该对所需的材料进行清单核对,确保没有遗漏,而且要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应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合理安排时间和空间布置,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力科学实验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鼓励学生探索和实践科学实验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积极实践,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主权,让他们能够尝试不同的实验方法和思路,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及时总结和归纳实验结束后,教师应该及时总结和归纳实验结果,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梳理实验数据,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通过及时的总结,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实验内容,提供反思和改进的机会,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六、注意安全和环保在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时,教师要始终将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
教师应该在实验前向学生讲解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并告知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材料。
小学生科学实验实践策略
小学生科学实验实践策略科学实验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科学原理,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为了让小学生在科学实验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 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在开展每个实验前,教师可以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对实验内容的兴趣。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展示引人入胜的实验现象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应相结合。
教师应先向学生普及相关的科学原理和知识点,然后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3. 学生主导实验过程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实验方法,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调整实验条件、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等。
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鼓励小组合作科学实验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参与实验的设计与操作,并协作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和合作,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 引导学生思考与归纳科学实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思考,并引导他们从实验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6. 实验应用与拓展科学实验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还应该让学生能够将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实验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拓展活动,让学生将实验中学到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小学生科学实验实践中,以上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时也要注重安全,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操作。
通过科学实验的实践,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几点尝试
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几点尝试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同时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
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激起学生的创新潜能。
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加强并改进实验教学,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
本人在几年的科学课程的教学中,总结了一些实验教学的心得,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一、关于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观察实验、思考与结论等多侧面显性活动背后的则是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思维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性学力。
培养科学思维,教学中我就注意到:1、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小学科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思维是其最为重要的组成,是过程方法目标最具体直接体现,教师要自觉地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2、注意教学民主,创设学生科学思维的心理安全氛围。
小学生的思维有时看起来是十分幼稚可笑的,粗看起来这些想法似乎很不对头,但很多时候是合乎思维发展之理的。
教师要多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这样想,呵护并引导学生的思维。
3、动手之前先动脑,动手动脑相结合。
动脑是为了动手的顺利进行,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让学生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起来,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才能随之提高,也才能在动手动脑中提高科学素养。
4、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各阶段中提出合理的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反映,也是探究活动的助推力,探究活动的深入正是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进行的,教师要训练学生在探究活动进程中提出一个个恰当的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深入。
5、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学生回答问题往往是他们思维活动最活跃之时,也是培养他们思维能力最好之时。
现实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往往不给学生较多的思考时间,造成思维活动参与面和参与深度的不足,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后的等待,让更多学生有更多时间去动脑筋,围绕问题作全面思考,这也是科学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
小学科学实验的几点建议
小学科学实验的几点建议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的参与率,促进实验活动持续、高效地开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科学素养,可以如下尝试:1、兴趣是最好的动力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将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
小学生天生对周围的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让学生长时间的将这个兴趣长时间的作用在学习上。
2、习惯探究是最终的目标(1)团队合作,互动交流:实验前,教师应鼓励学生找好伙伴,以组为单位协作完成探究活动。
这样既可以实现学习资源的互补,也可以相互监督、互相促进。
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可以针对实验现象展开讨论,交流经验,畅谈感受。
在交流中得以促进、得以提升。
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2)重视过程,学会记录:对于小学生来说,设计记录单来记录实验现象是困难的。
即使有部分学生上交记录单,也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
因此,在前期,教师应尽量设计好实验记录表,帮学生理清实验的侧重点和难点。
经过多次指导之后,学生便会慢慢的去设计实验,弄清实验的目的,注重实验的过程,用文字、图画、照片等形式来记录,整理分析数据最后得出实验的结论,最终的科学概念将是以一个情境的形式在脑中呈现。
(3)实时了解,及时指导: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将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
即使在课外,教师不能全程参与学生的课外实验,但也要随时掌握他们活动中取得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
对活动的状况及时作出判断,并决定应当采取的指导策略”。
确保课外实验得以开展,同时也表明教师对课外实验的重视程度。
可以通过QQ、电话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验动态,及时引导,以确保课外实验的有效开展。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进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进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索和创新能力。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对实验不够感兴趣,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脱节,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探索和改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提倡探究学习模式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将实验过程和结果告诉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缺乏实际参与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推崇探究学习模式。
教师提出问题或者设定实验目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方案,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来探索问题的答案。
这种学习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设计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实验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实验设计应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
例如,在学习金属导电性质的时候,可以设计实验让学生探索不同金属的导电特性;在学习植物生长的时候,可以设计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状况。
这样的实验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实验相结合,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三、引入多媒体技术辅助实验教学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工具。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实验教学。
比如,在进行危险实验或者观察不便的实验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实验;在实验结果呈现方面,可以使用动画、视频等方式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实验原理和结论。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强调实验安全教育实验安全是实验教学的重要方面。
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我们应该注重实验安全教育,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安全意识。
教师要详细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引导学生正确佩戴实验器材,正确使用实验化学品,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等。
同时,也要加强对实验室安全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
五、开展实验项目和科学展示活动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我们可以开展实验项目和科学展示活动。
探索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法
探索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法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身参与,观察现象,进行推理和实践,从而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和概念。
然而,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是一个需要教师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法,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考。
一、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在进行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之前,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故事,或者展示一些有趣的实验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实验室,让他们亲眼目睹科学家们进行实验的过程,激发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二、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实验在进行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时,教师应该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实验。
实验的内容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境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其中。
例如,在学习水的沸腾点时,可以设计一个水沸腾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水的沸腾温度和时间,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水的沸腾过程,加深对沸腾点的理解。
三、注重实践操作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中,实践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的过程和原理。
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和材料,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实验思维和观察能力。
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探索答案科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因此,在进行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探索和实践,寻找答案。
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加强实验的安全意识在进行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时,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小学生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方法探索
小学生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方法探索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科学原理,培养科学探索的能力。
然而,在小学生科学实验课的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参与度低、教学内容理解难度大等。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一、引入活动增强学生参与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应当注重引入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展示实验器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在讲解火焰的时候,教师可以出示一个蜡烛,并询问学生:你们有没有见过蜡烛烧的是什么?这样的提问可以引发学生对火焰的探究欲望,进而增加他们在实验中的参与度。
二、简洁明了的实验讲解在小学生科学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简洁明了地讲解实验内容。
语言应简单易懂,用具体的例子和图片来解释实验原理。
教师可以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呈现实验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实验操作。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模型、实例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
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小学生科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仅能够促进他们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及时回答他们的问题,并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课堂的问答环节,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相互交流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巩固实验理论知识小学生科学实验课的教学中,除了实验操作外,还需要巩固实验理论知识的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实验原理、展示实验结果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实验所涉及的科学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实验报告或写实验总结等任务,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实验原理和总结实验结果。
通过这些任务,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实验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总结起来,小学生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应当注重增强学生的参与度、简洁明了地讲解实验内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以及巩固实验理论知识的学习。
小学生科学实验技巧
小学生科学实验技巧科学实验技巧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参与各种实验活动,小学生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小学生科学实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索。
1. 实验前准备在进行实验之前,小学生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他们需要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可以通过阅读科学书籍、观看教育视频或向老师请教来获取相关知识。
其次,他们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材料,如试管、滴管、量筒、酒精灯等。
确保所有器材干净整洁,并准备好足够数量的材料,以免在实验进行中出现意外。
2. 安全意识实验时,小学生需要时刻保持安全意识。
首先,他们应该佩戴实验室服装,如实验服、手套和护目镜。
这样可以避免实验物质对皮肤和眼睛的伤害。
其次,小学生应该远离火源,并正确使用实验器材。
切记不要在没有成年人的监护下进行危险实验,如化学实验或高温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意外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实验并求助于老师或家长。
3. 观察与记录观察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之一。
小学生应该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出准确的记录。
可以使用实验笔记本或工作表来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记录可以包括实验的目的、所用材料、步骤、观察到的变化以及得出的结论等。
通过记录,小学生可以更好地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4. 创造性实验除了按照指导进行实验外,小学生还可以尝试一些创造性的实验。
他们可以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来解决问题,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例如,他们可以探究不同材料的磁性、不同温度对水的影响等。
这样的创造性实验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并增强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5. 团队合作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小学生可以选择与同学组成小组进行合作。
团队合作可以增加实验的乐趣,也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小学生可以一起讨论实验的目的和步骤,合理分工并互相协作完成实验。
通过团队合作,小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和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的实用建议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的实用建议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科学的奥妙,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而,在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实用建议,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安全。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实用建议。
一、实验前准备在进行科学实验之前,老师需要提前进行充分的实验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防护科学实验中可能涉及到一些危险品或者较为危险的操作。
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老师应该提前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例如戴好防护眼镜、穿戴实验服、配备灭火器等。
同时,需要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安全操作的演示,确保学生能正确地使用实验器材和工具。
2. 实验器材准备老师在进行实验前,需要检查实验器材的完好性和数量是否足够。
同时,还要确保实验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可以提高实验的顺利进行。
3. 实验操作流程设计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老师需要提前设计好实验操作流程,包括实验步骤、所需材料和操作方法等。
每个步骤都应该清晰明了,避免学生出现困惑和错误操作。
二、实验教学技巧在进行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时,老师要注意以下几点教学技巧。
1. 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在向学生介绍实验内容和操作方法时,老师要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讲解形象具体的实验原理。
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能够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增加他们的参与度。
2. 简化实验步骤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
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老师要尽量简化实验步骤,将复杂的实验过程分解为简单易懂的部分,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并顺利完成实验。
3. 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验完成后,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并与他们进行讨论。
通过思考和讨论,学生可以对实验现象产生更深入的理解,并从中培养出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实验后的总结与评价实验结束后,老师应该对实验进行总结和评价,并给出适当的反馈。
1. 总结实验结果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并进行适当的归纳概括。
探索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方法
探索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科学实验课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因此,在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中,如何探索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成为了每一位老师都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一、全面准备任何一堂科学实验课之前,老师应该进行全面的准备工作。
首先,老师需要充分了解实验的内容、目的和步骤,确保自己对实验的要点和关键步骤有充分的理解。
其次,老师还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器材,确保实验进行的顺利。
最后,老师需要提前与学生们进行一次简短的预习,让学生对实验有一定的了解和期待。
二、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小学科学实验课中,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创意和生动的方式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例如,可以给学生们讲一些有趣的科学故事,或者通过展示一些引人入胜的实验现象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这样一来,学生们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注重实践操作科学实验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实践操作。
在课堂中,老师应该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科学原理的奥妙。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们能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引导学生思考在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们去思考和探索,能够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让他们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考,提高学习的效果。
五、巩固与评价每一堂科学实验课的结束,老师都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巩固和评价。
可以通过一些小测验或者讨论来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同时,老师还可以让学生们针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回顾和总结,加深他们对科学原理的理解。
探索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方法
探索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方法科学实验课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学生提供了锐利的观察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机会。
然而,如何教授和引导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积极参与并真正理解科学原理,是一个需要探索和改进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方法。
一、前期准备在进行实验课之前,教师需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包括确保实验室设备及材料的齐备、制定详细的实验课教案以及组织好学生的实验小组等。
这一步骤的核心目标是确保学生能够安全地参与实验,并从中获得最大的学习收益。
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目的和预期结果。
例如,在进行水的沸点实验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使用不同温度的水将会发生什么,并引导学生提出相关假设。
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将被激发兴趣并主动参与实验。
三、观察与记录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培养观察力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绘图、写文字或拍摄照片的方式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将能够更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并从实验数据中总结出规律。
四、团队合作科学实验通常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并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将能够相互学习和启发,提高问题解决和合作能力。
五、实验结果的讨论与分析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实验结果,并引导他们分析实验数据。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实验结果进行思考,并引导他们总结出规律和结论。
这一阶段的讨论将帮助学生将实验与科学知识的学习相结合,加深对于科学原理的理解。
六、关注学生的实验思维在实验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
例如,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提出结论等。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将培养出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七、引导学生拓展实验应用在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将实验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几点尝试.02
科学课实验教学和生活实际【摘要】科学课实验教学旨在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将学生的科学探究植于熟悉的生活土壤之中。
①从周围生活实际及其它学科中挖掘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信息,让学生探究;②构建科学课大课堂、大实验室的活动模式,即学生在课前准备生活化材料尝试活动,教师课堂创设生活情景引导探究,最后课后延伸生活探究;③纸上谈兵古来多,掌底试剑今恨少。
注重引导学生把科学知识学以致用,让活动内容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科学活动贴近生活,学习活动使用验证于日常生活。
不断向学生渗透科学的意识,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解决身边问题。
【关键词】科学课实验教学探究生活实际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素养如同人的气质。
博览群书的人气质典雅不俗,非一日之功,不是有人“教”的。
科学素养也不是教师一节课、两节课“教”的,必须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和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以使潜移默化。
作为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缭乱而奥妙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向往和兴趣。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
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长方体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遨游科学世界的乐土。
1、正确引导学生观察、探究生活中的科学。
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经历一个个的观察、实践。
在科学学科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科学内容和材料。
例如:观察蚂蚁搬家、比较体积一样大的物体的质量以初步体会密度的意义、对不同稻米形状的观察等。
注重使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在对问题的探索、尝试、和解决中获得积极的创造性的人格发展。
让学生知道科学源于身边生活,了解科学使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形态。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孩子的问题意识,而容易忽视引导学生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整理,从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几点尝试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DIV.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DIV.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实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通过认真观察、认真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多年的科学课教学中笔者作了如下几点尝试,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设计新颖的实验,培养科学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实验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正是学生主动的进行探索活动的基础。
如果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能利用和保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加以引导,就能引起学生对科学课和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沉与浮》这单元时,我告诉学生我有一支听话的滴管,然后演示实验:将滴管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中(滴管口朝下),盖紧瓶盖,我说沉,就用力挤压瓶子,滴管就会往下沉;我再说浮,就松开手,滴管又会上浮。
这个实验引起了每一个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对整堂课产生巨大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
二、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探究潜能。
教学中有些内容不便于直观讲解,特别是一些抽象的知识,就需要老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演示实验,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师运用直观教具,演示给全体学生的实验,使学生的受到教育,提高科学教学的实效性,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探究的潜在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冷与热》中的《温度和温度计》时,我采用演示实验教育学生怎样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读取温度的温度数。
在第四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中《蚕的生命周期》一课中我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电教手段的作用,图文并貌、形象直观的演示了蚕宝宝的一生。
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发掘了学生的潜能。
三、创造条件开展分组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学生课堂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
通过学生实验,学生能更细致地观察和研究一些自然现象,验证一些规律,熟悉一些简单仪器的使用和性能。
为此,在指导学生分组时实验时,我都提出明确的要求,讲清楚实验的目的和研究的问题,交代仪器的名称以及使用方法,并提供材料超市供学生自由选材,为学生分组实验创造良好的条件。
例如我在教学《磁铁》一课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磁铁和各种材料如铜片、铁片、木片、塑料、玻璃等,放到材料超市,并告诉学生们尽可能的多去设计试验方法,来探究磁铁的性质。
学生开始设计实验,选取材料,开始实验。
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经过一阶段实验,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实验结果,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完成实验报告。
四、多种渠道开展实验,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学生要开展除课堂实验以外的多种形式是的科学实验,实验内容一般是指那些简单易做的,取材容易的,没有危险的,或是长期坚持的,用一些简单的器材可以独立完成的实验,课外实验和学生生活关系更为密切,更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继而将其培养成习惯。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第三单元《种子的一生》一单元时,我让学生在家里自己种一些植物的种子,让他们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
由种子到一株幼苗,再到一棵成苗,直到开花结果,并收获种子,每一点的变化都让学生细致地观察并作详细地记录。
最后,将所有学生的实验成果都拿到课堂上来进行评比。
这不仅让学生完成了实验任务,并培养了学生的热爱劳动的习惯,懂得了植物生长的一生。
再实验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仔细观察和认真实验的习惯。
科学课实验教学可以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新课程理念的受益者,有较强的好奇心,而且能保持较长的时间;他们在面对一个科学研究任务前,会提出问题,会制定一个周到的计划,会付诸研究活动;他们在面对一个科学甚至社会问题的时候,会用质疑的眼光去审视。
这些起步教育对于学生、老师,乃至我们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上述就是笔者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一些看法。
2007-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