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实验三
华南理工大学 -- 嵌入式实验报告
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平台上生成另一个平台上的可执行代码。通过交叉编译工具, 我们就可以在 CPU 能力很强、存储空间足够的主机平台上(比如 PC 上)编译出针对其 他平台的可执行程序。
六、主要代码注释
1、动态加载的内核模块的编程实现 Code:
/* helloModule.c */ #include <linux/init.h>//包含了宏_init,_exit 的定义,_init 告诉编译程序相关的函数和变量仅 用于初始化 #include <linux/module.h>//该文件包含了对模块的结构定义以及版本控制,任何模块程序都 应该包含此头文件 #include <linux/kernel.h>//包含常用的内核函数 MODULE_LICENSE("Dual BSD/GPL");//将模块的许可协议设置为 BSD 和 GPL 双许可. static int __init hello_init(void)//内核模块初始化函数 {
clean: rm -rf hello *.o
开发板 Mak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file 文件:
# test for makefile
#CC = arm-linux-gcc #CFLAGS =
all : hello
hello: hello.o arm-linux-gcc hello.o -o hello
hello.o: hello.c arm-linux-gcc -c hello.c -o hello.o
嵌入式系统原理实验三跑马灯
嵌入式系统原理实验三跑马灯(共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实验三跑马灯实验实验目的:通过一个经典的跑马灯程序,了解 STM32F1 的 IO 口作为输出使用的方法。
通过代码控制 ALIENTEK 战舰 STM32 开发板上的两个 LED: DS0 和DS1 交替闪烁,实现类似跑马灯的效果内容要点:1.硬件设计本章用到的硬件只有LED(DS0 和DS1)。
其电路在ALIENTEK 战舰STM32F103 开发板上默认是已经连接好了的。
DS0 接PB5,DS1 接PE5。
所以在硬件上不需要动任何东西。
其连接原理图如图:2.软件设计跑马灯实验我们主要用到的固件库文件是:/stm32f10x_usart /其中头文件在每个实验中都要引入,因为系统时钟配置函数以及相关的外设时钟使能函数都在这个其源文件中。
和头文件在我们SYSTEM 文件夹中都需要使用到,所以每个实验都会引用。
首先,找到之前新建的Template 工程,在该文件夹下面新建一个HARDWARE 的文件夹,用来存储以后与硬件相关的代码,然后在HARDWARE 文件夹下新建一个LED 文件夹,用来存放与LED 相关的代码。
新建和文件,一个外设对应一个.h和.c文件。
在Manage Components 管理里面新建一个HARDWARE 的组,并把加入到这个组里面,将头文件的路径加入到工程里面一般的头文件有固定的格式,多个地方调用头文件会重复引用,为了避免头文件内容重复引用,一般通过预编译的方式来写头文件。
一般的格式如下:#ifndef __LED_H#define __LED_H……#endif第一次调用时会将#define下面这一节全部定义,重复调用时,下面的东西就不会被引用。
头文件里一般用来写函数声明或者宏定义,在源文件中再去定义具体的函数。
#ifndef __LED_H#define __LED_Hvoid LED_Init(void);#endif然后我们打开USER 文件夹下的工程(如果是使用的上面新建的工程模板,那么就是Template. uvprojx,大家可以将其重命名为LED. uvprojx),按新建按钮新建一个文件,然后保存在HARDWARE->LED 文件夹下面,保存为。
嵌入式实验
返
Group;联合测试行动小组 联合测试行动小组) 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联合测试行动小组)是一种国际标准测试协 1149.1兼容),主要用于芯片内部测试 兼容),主要用于芯片内部测试。 议(IEEE 1149.1兼容),主要用于芯片内部测试。现在多数的高级器件都 支持JTAG协议, DSP、FPGA器件等。标准的JTAG接口是5 支持JTAG协议,如DSP、FPGA器件等。标准的JTAG接口是5线:TMS、TCK、 JTAG协议 器件等 JTAG接口是 TMS、TCK、 TDI、TDO,TRST分别为模式选择、时钟、数据输入和数据输出及复位线。 TDI、TDO,TRST分别为模式选择、时钟、数据输入和数据输出及复位线。 分别为模式选择 JTAG最初是用来对芯片进行测试的,JTAG的基本原理是在器件内部定义 JTAG最初是用来对芯片进行测试的,JTAG的基本原理是在器件内部定义 最初是用来对芯片进行测试的 一个TAP( Port;测试访问口 通过专用的JTAG 测试访问口) JTAG测试工具对进行 一个TAP(Test Access Port;测试访问口)通过专用的JTAG测试工具对进行 TAP 内部节点进行测试。JTAG测试允许多个器件通过JTAG接口串联在一起, 内部节点进行测试。JTAG测试允许多个器件通过JTAG接口串联在一起,形成 测试允许多个器件通过JTAG接口串联在一起 一个JTAG链 能实现对各个器件分别测试。现在,JTAG接口还常用于实现 一个JTAG链,能实现对各个器件分别测试。现在,JTAG接口还常用于实现 JTAG ISP(InProgrammable�在线编程),对FLASH等器件进行编程 在线编程), 等器件进行编程。 ISP(In-System Programmable�在线编程),对FLASH等器件进行编程。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嵌入式系统实验03
SetRelAlarm(Alarm200ms, 0, 200);
SetRelAlarm(Alarm500ms, 0, 500);
SetRelAlarm(Alarm1000ms, 0, 1000);
/*设置转换组0的结果缓存*/
Adc_SetupResultBuffer(0, &adc_buffer[0]);
0 ,
0,
0,
15,
1
},
{
(T_OSEK_TASK_Entry)FuncTask200ms,
Task200ms,
0 , //
0,
0,
14,
1
},
{
(T_OSEK_TASK_Entry)FuncTask500ms,
Task500ms,
0 ,
0,
0,
13,
1
},
{
(T_OSEK_TASK_Entry)FuncTask1000ms,
{
{
Task1ms,
#if (defined(OCC_ECC1) || defined(OCC_ECC2)) && defined(OCC_ALMSETEVENT)
0,
#endif
Counter1,
},
{
Task10ms,
#if (defined(OCC_ECC1) || defined(OCC_ECC2)) && defined(OCC_ALMSETEVENT)
MPC5634开发板接收,后者又将收到的字符重新通过串口输出。
本测试程序的目的是为验证MPC5634上的SCI驱动程序的正确性,主要验证其
嵌入式系统 实验报告
使能 IRQ 中断。
4 装载并使能外中断;
5 选用 DebugInExram 生成目标,然后编译连接工程。
6 选择【Project】->【Debug】,启动 AXD 进行 JTAG 仿真调试。
7 全速运行程序,LED 闪烁;
8 每一次按键 Key,蜂鸣器就会转换静音或鸣响状态。
四.测试数据及运行结果
1
五.总结
1.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由于本次实验较简单,且我们之前学习的微机原理课程也进行了流水灯的设
计实验,所以对于本次实验,我完成地很顺利,在实验中没有遇到问题。
2.对设计及调试过程的心得体会。
本次实验是本学期该课程我们进行的第一次实验,总的来说,实验不是很难,
设计过程也相对简单,其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熟悉一下实验环境,并且能在实验环
6
五.总结 1.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实验第一次运行时,蜂鸣器一直处于鸣响状态,及时按了按键,蜂鸣器还是 一直鸣叫,不产生外中断。后来仔细检查了程序,发现原来是忘记使能 EINT0 中 断了,加上 VICIntEnable = 1<<0x0e 代码,程序就能正常运行了。 2. 对设计及调试过程的心得体会。
境下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为之后的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附录:源代码(电子版)
#include "config.h"
const uint32 LEDS8 = 0xFF << 18;//P1[25:18]控制 LED1~LED8,低电平点亮
const uint32 KEY = 1 << 16;
//P0.16 连接 KEY1
三.方案设计
① 启动 ADS1.2IDE 集成开发环境,选择 ARM Executable Image for lpc2131
嵌入式实验三 键盘检测控制实验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嵌入式技术及应用 实验三
实验三 键盘实验
一、 实验目的 掌握单片机系统中矩阵键盘的编程控制方法,学会实时程序的调试技巧。
二、 实验原理 键盘是单片机应用中常用的输入设备,在应用系统中,操作人员可通过键盘
向系统输入指令、地址和数据,实现简单的人机通信。 键盘实际上是一组按键开关的集合,平时总是处于断开状态,当按下键时它
才闭合。按键在闭合和断开时,触点会存在抖动现象,抖动时间一般为 5-10ms, 如下图示:
键盘的处理主要涉及以下 3 个方面的内容: 按键的识别
所接 I/O 口线是高还是低电平(根据连接情况) 抖动的消除
硬件消抖 软件消抖(延时) 判断键值 独立式键盘 矩阵式键盘 实验板电路原理图如下:
1
嵌入式技术及应用 实验三
三、 实验内容 按下 16 个矩阵键盘依次在数码管上显示 1-16 的平方。如按下第一个显示 1,
第二个显示 4...
四、
实验步骤 1、 按实验内容要求在 µ Vision 中创建项目,编辑、调试、编译程序。 2、 将编译生成的目标码文件(后缀为.Hex)下载到实验板上。 3、 观察实验运行结果并记录。
《嵌入式接口技术》实验报告3-LED点阵显示
void HC595_Init(void)
{
PINSEL0=(PINSEL0&0xffff00ff)|0x00005500;
PINSEL1=PINSEL1&0xfcffffff;
PINSEL1=PINSEL1&0xfffffffc;
IO0DIR=IO0DIR|HC595_nCS;
if(data>0x07)data=0x00;
NumbTube_Bit(data++);
HC595_SendData(NumberTube_TAB[6]);
for(j=0;j<6800;j++);
if(data>0x07)data=0x00;
NumbTube_Bit(data++);
HC595_SendData(NumberTube_TAB[7]);
for(j=0;j<6800;j++);
if(data>0x07)data=0x00;
NumbTube_Bit(data++);
HC595_SendData(NumberTube_TAB[3]);
for(j=0;j<6800;j++);
if(data>0x07)data=0x00;
NumbTube_Bit(data++);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内容:利用8*8LED点阵显示模块以及LPC2000处理器实现显示“小”字的实验,并且要求“小”字可以左或右移动显示。
实验步骤:
1 搭建实验平台
2根据要求编写程序
3在仿真平台上,画图连接线路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学号:姓名:班级:13电子信息工程指导老师: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2016年12月实验一:一个灯的闪烁1、实验要求实现PF6-10端口所连接的任意一个LED灯点亮2、电路原理图图1 LED灯硬件连接图3、软件分析RCC_Configuration(); /* 配置系统时钟*/GPIO_Configuration(); /* 配置GPIO IO口初始化*/ for(;;){GPIOF->ODR = 0xfcff; /* PF8=0 --> 点亮D3 */Delay(1000000);GPIOF->ODR = 0xffff; /* PF8=1 --> 熄灭D3 */Delay(1000000);4、实验现象通过对GPIOF8的操作,可以使LED3闪烁5、实验总结这是第一次使用STM32开发板,主要内容是对IO端口进行配置,点亮与IO端口相连接的LED灯,闪烁周期为2S。
通过本实验对STM32开发板的硬件原理有了初步了解。
实验二:流水灯1、实验要求实现PF6-10端口所连接的5个LED灯顺次亮灭2、电路原理图图1 流水灯硬件连接图3、软件分析int main(void){RCC_Configuration();/* 配置系统时钟*/GPIO_Configuration();/* 配置GPIO IO 口初始化*/for(;;){GPIOF->ODR = 0xffbf;/* PF6=0 --> 点亮LED1 */Delay(5000000);GPIOF->ODR = 0xff7f;/* PF7=0 --> 点亮LED2 */Delay(5000000);GPIOF->ODR = 0xfeff;/* PF8=0 --> 点亮LED3 */Delay(5000000);GPIOF->ODR = 0xfdff;/* PF9=0 --> 点亮LED4 */Delay(5000000);GPIOF->ODR = 0xfbff;/* PF10=0 --> 点亮LED5 */ }}4、实验现象LED1~LED5依次点亮,亮灭的时间间隔都为1S。
嵌入式实验报告
实验一 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了解IAR Embedded Workbench 集成开发环境2.掌握ARM汇编指令程序的设计及调试二、实验设备1.PC操作系统WIN98或WIN2000或WINXP,ADSI.2集成开发环境,仿真驱动程序三、实验内容1.熟悉IAR Embedded Workbench 集成开发环境2.理解下列程序,新建工程,加入下面的程序,并观察实验结果,解释程序实现的功能分析:该程序实现的功能是程序功能:Y = A*B+C*D+E*F程序代码:AREA Examl, CODE,READONLY ;定义一个代码段ENTRY ;程序入口MOV R0,#0;设置R0寄存器的值为0MOV R8,#0;设置R8寄存器的值为0ADR R2,N;将R2寄存器的值设为数据域N的地址LDR R1,[R2];将以R2的值为地址的数据读入R1MOV R2,#0;设置R2的值为0ADR R3,C; 将R3寄存器的值设为数据域C的地址ADR R5,X; 将R5寄存器的值设为数据域X的地址LOOPLDR R4,[R3,R8];将R3+R8的数据读入R4LDR R6,[R5,R8];将R5+R8的数据读入R6MUL R9,R4,R6;R9 = R4*R6ADD R2,R2,R9;R2 = R2+R9ADD R8,R8,#4;R8 = R8+4ADD R0,R0,#1;R0 = R0+1CMP R0,R1;比较R0和R1的值BLT LOOP;R0<R1的话执行循环N DCD 0X03;C DCD 0X01,0X02,0X03,0X04,0X05,0X06;X DCD 0X01,0X02,0X03,0X04,0X05,0X06;END程序结果:各个寄存器的结果执行结果如下:3.实现1+2+3+4+····+100,求的值,并保存在地址0x90018的地址里面程序代码:MOV R0,#100;设置R0寄存器的值为100LDR R2,=0X90018;设置R2寄存器指向地址0x90018MOV R1,#0;设置R1的值为0MOV R3,#0;设置R3的值为0LOOPADD R3,R3,R0;R3 = R3+R0SUB R0,R0,#1;R0 = R0-1CMP R0,R1;将R0和R1的值比较BNE LOOP;不相等的话继续执行循环STR R3,[R2];将R3的值装入到R2指向的地址块中。
嵌入式系统原理实验三跑马灯
实验三跑马灯实验实验目的:通过一个经典的跑马灯程序,了解STM32F1 的IO 口作为输出使用的方法。
通过代码控制ALIENTEK 战舰STM32 开发板上的两个LED:DS0 和DS1 交替闪烁,实现类似跑马灯的效果内容要点:1.硬件设计本章用到的硬件只有LED(DS0 和DS1)。
其电路在ALIENTEK 战舰STM32F103开发板上默认是已经连接好了的。
DS0 接PB5,DS1 接PE5。
所以在硬件上不需要动任何东西。
其连接原理图如图:2.软件设计跑马灯实验我们主要用到的固件库文件是:stm32f10x_gpio.c /stm32f10x_gpio.hstm32f10x_rcc.c/stm32f10x_rcc.hmisc.c/ misc.hstm32f10x_usart /stm32f10x_usart.h其中stm32f10x_rcc.h 头文件在每个实验中都要引入,因为系统时钟配置函数以及相关的外设时钟使能函数都在这个其源文件stm32f10x_rcc.c 中。
stm32f10x_usart.h 和misc.h 头文件在我们SYSTEM 文件夹中都需要使用到,所以每个实验都会引用。
首先,找到之前新建的Template 工程,在该文件夹下面新建一个HARDWARE的文件夹,用来存储以后与硬件相关的代码,然后在HARDWARE 文件夹下新建一个LED 文件夹,用来存放与LED 相关的代码。
新建led.h和led.c文件,一个外设对应一个.h和.c文件。
在Manage Components 管理里面新建一个HARDWARE 的组,并把led.c 加入到这个组里面,将led.h 头文件的路径加入到工程里面一般的头文件有固定的格式,多个地方调用头文件会重复引用,为了避免头文件内容重复引用,一般通过预编译的方式来写头文件。
一般的格式如下:#ifndef __LED_H#define __LED_H……#endif第一次调用时会将#define下面这一节全部定义,重复调用时,下面的东西就不会被引用。
嵌入式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嵌入式系统涉及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自动化等多个学科,具有实践性强、技术更新快等特点。
为了提高学生的嵌入式系统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我国高校纷纷开展了嵌入式教学实践。
本文以某高校嵌入式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嵌入式教学实践的有效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 为学生未来从事嵌入式系统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实践内容1. 嵌入式系统概述(1)嵌入式系统定义及特点;(2)嵌入式系统发展历程;(3)嵌入式系统分类;(4)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
2. 嵌入式处理器与硬件平台(1)ARM架构概述;(2)ARM处理器核心技术;(3)常用ARM处理器型号及特点;(4)硬件平台搭建与调试。
3. 嵌入式软件开发(1)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2)Linux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3)嵌入式C语言编程;(4)驱动程序开发。
4. 嵌入式系统设计实践(1)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2)项目选题与需求分析;(3)硬件电路设计与仿真;(4)软件编程与调试;(5)系统集成与测试。
四、教学实践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提高实践能力。
2. 项目驱动教学以项目为驱动,将教学内容融入项目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如PPT、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实际嵌入式系统案例,让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5. 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氛围。
五、教学实践效果1. 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更加深入,掌握了嵌入式系统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 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显著提高;3. 学生在团队协作和沟通方面取得明显进步;4. 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相关岗位的就业竞争力得到提升。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合稿+习题)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南航金城学院2013.2目录目录 (1)第一部分试验箱硬件结构 (2)第二部分实验 (11)实验一ADS1.2集成开发环境练习 (11)实验二汇编指令实验1 (17)实验三汇编指令实验2 (20)实验四汇编指令实验3 (23)实验五ARM微控制器工作模式实验 (28)实验六 C语言程序实验 (33)实验七 C语言调用汇编程序实验 (36)实验八GPIO输出控制实验 (39)实验九GPIO输入实验 (46)实验十外部中断实验 (50)实验十一UART通讯实验 (56)实验十二I2C接口实验 (64)实验十三定时器实验 (75)实验十四PWM DAC实验 (81)实验十五ADC实验 (87)实验十六RTC实验 (94)实验十七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101)实验十八直流电机控制实验 (105)附录1 DeviceARM2410 专用工程模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试验箱硬件结构MagicARM2410教学实验开发平台是一款可使用μC/OS-II、Linux和WinCE操作系统、支持QT、MiniGUI图形系统、集众多功能于一身的ARM9教学实验开发平台。
采用Samsung公司的ARM920T内核的S3C2410A微处理器,扩展有充足的存储资源和众多典型的嵌入式系统接口。
MagicARM2410实验箱参考如图1.1所示。
图1.1 MagicARM2410实验箱外观图MagicARM2410实验箱功能框图如图1.2所示。
图1.2 MagicARM2410实验箱功能框图1.1 S3C2410A芯片简介S3C2410A是Samsung公司推出的16/32位RISC处理器(ARM920T内核),适用于手持设备、POS机、数字多媒体播放设备等等,具有低价格、低功耗、高性能等特点。
嵌入式系统实验三-按键中断实验
《嵌入式系统》课程实验报告学生姓名:所在班级:指导教师:记分及评价:一、实验名称按键中断实验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S3C2410X的中断控制寄存器的使用;通过实验掌握S3C2410X处理器的中断响应过程;通过实验掌握ARM处理器的中断方式和中断处理过程;通过实验掌握ARM处理器中断处理的软件编程方法。
三、实验内容编写程序,当用户在实验箱按下KEY1键或KEY2键时在中断服务子程序中将相关信息打印到串口中,显示在超级终端上。
四、实验原理在本实验平台的主板上设计了两个外部按键,电路原理图如下:EXINT0和EXINT1信号作为CPLD芯片的输入信号。
CPLD内部逻辑图:五、实验结果超级终端上显示以下信息:按下KEY1键或KEY2键,超级终端上显示以下信息。
六、练习题编写程序实现:按下KEY1或KEY2后点亮实验系统的LEDs一段时间后熄灭。
任务:按下KEY1键后LED1点亮一段时间后熄灭;按下KEY2键后点亮LED2一段时间后熄灭。
#define rCPLDIntControl (*(volatile unsigned char*)0x22600000)#define rCPLDIntStatus (*(volatile unsigned char*)0x22200000)#define rCPLDLEDADDR (*(volatile unsigned char*)0x21180000)void __irq int_int(void){unsigned char Status;int i;Status = rCPLDIntStatus;Status = ~(Status & 0x6);if(Status & 0x2){uart_printf(" Eint0 interrupt occurred.\n");rCPLDLEDADDR = (rCPLDLEDADDR | 0xFF )& 0xFE;for(i = 0; i < 100000; i++);rCPLDLEDADDR = rCPLDLEDADDR | 0xFF ;}else if(Status & 0x4){uart_printf(" EINT1 interrupt occurred.\n");rCPLDLEDADDR =(rCPLDLEDADDR | 0xFF) & 0xFD;for(i = 0; i < 100000; i++);rCPLDLEDADDR = rCPLDLEDADDR | 0xFF ;}rEINTPEND=(1<<9);ClearPending(BIT_EINT8_23);}。
北航ARM9嵌入式系统实验实验三uCOS-II实验
北航ARM9嵌⼊式系统实验实验三uCOS-II实验实验三 uCOS-II实验⼀、实验⽬的在内核移植了uCOS-II 的处理器上创建任务。
⼆、实验内容1)运⾏实验⼗,在超级终端上观察四个任务的切换。
2)任务1~3,每个控制“红”、“绿”、“蓝”⼀种颜⾊的显⽰,适当增加OSTimeDly()的时间,且优先级⾼的任务延时时间加长,以便看清三种颜⾊。
3)引⼊⼀个全局变量BOOLEAN ac_key,解决完整刷屏问题。
4)任务4管理键盘和超级终端,当键盘有输⼊时在超级终端上显⽰相应的字符。
三、预备知识1)掌握在EWARM 集成开发环境中编写和调试程序的基本过程。
2)了解ARM920T 处理器的结构。
3)了解uCOS-II 系统结构。
四、实验设备及⼯具1)2410s教学实验箱2)ARM ADS1.2集成开发环境3)⽤于ARM920T的JTAG仿真器4)串⼝连接线五、实验原理及说明所谓移植,指的是⼀个操作系统可以在某个微处理器或者微控制器上运⾏。
虽然uCOS-II的⼤部分源代码是⽤C语⾔写成的,仍需要⽤C语⾔和汇编语⾔完成⼀些与处理器相关的代码。
⽐如:uCOS-II在读写处理器、寄存器时只能通过汇编语⾔来实现。
因为uCOS-II 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充分考虑了可移植性,所以,uCOS-II的移植还是⽐较容易的。
要使uCOS-II可以正常⼯作,处理器必须满⾜以下要求:(1)处理器的C编译器能产⽣可重⼊代码可重⼊的代码指的是⼀段代码(如⼀个函数)可以被多个任务同时调⽤,⽽不必担⼼会破坏数据。
也就是说,可重⼊型函数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被中断执⾏,过⼀段时间以后⼜可以继续运⾏,⽽不会因为在函数中断的时候被其他的任务重新调⽤,影响函数中的数据。
(2)在程序中可以打开或者关闭中断在uCOS-II中,可以通过OS_ENTER_CRITICAL()或者OS_EXIT_CRITICAL()宏来控制系统关闭或者打开中断。
这需要处理器的⽀持,在ARM920T的处理器上,可以设置相应的寄存器来关闭或者打开系统的所有中断。
北邮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实验报告
北邮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实验报告嵌入式试验报告学院:xxx班级:xxx学号:xxx姓名:xxx成员:xxx一、基础学问部分1.多线程试验本章主要讲解线程的概念和线程间的同步方式。
试验一主要介绍线程的概念和线程的创建,试验二、试验三、试验四分离介绍了信号量、互斥锁、条件变量的作用和使用。
1.1 线程的介绍线程,有时被称为轻量级进程(Lightweight Process,LWP),是程序执行流的最小单元。
线程是程序中一个单一的挨次控制流程。
进程内一个相对自立的、可调度的执行单元,是系统自立调度和分派CPU 的基本单位指运行中的程序的调度单位。
在单个程序中同时运行多个线程完成不同的工作,称为多线程。
线程是允许应用程序并发执行多个任务的一种机制,是程序运行后的任务处理单元,也是SylixOS操作系统任务调度的最小单元。
在多核CPU中,同时可以有多个线程在执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并行处理。
线程入口函数是一个能够完成特定任务的函数,因此线程入口函数的编写上与一般函数没有太多区分。
线程的创建函数如下:●创建线程失败,函数返回非0的错误代码,胜利返回0;●*thread pthread_t类型的缓冲区,保存一个线程的线程ID;●*attr 设置线程属性,设置为NULL标识创建的新线程使用默认属性;●*(*start_routine) 线程入口函数函数名●*arg 向所创建线程传入的参数1.2 信号量的概念信号量(Semaphore),有时被称为信号灯,是在多线程环境下使用的一种设施,是可以用来保证两个或多个关键代码段不被并发调用。
在进入一个关键代码段之前,线程必需猎取一个信号量;一旦该关键代码段完成了,那么该线程必需释放信号量。
其它想进入该关键代码段的线程必需等待直到第一个线程释放信号量。
信号量是一个在进程和线程中都可以使用的同步机制。
信号量类似于一个通知,某个线程发出一个通知,等待此通知的线程收到通知后,会执行预先设置的工作。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嵌入式系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开发流程,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提高对嵌入式系统的设计、编程和调试能力。
二、实验设备与环境1、硬件设备嵌入式开发板:_____计算机:_____调试工具:_____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_____开发工具:_____编译环境:_____三、实验内容1、基础实验熟悉开发板的硬件结构和接口,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端口等。
学习使用开发工具进行程序编写、编译和下载。
2、中断实验了解中断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编写中断处理程序,实现对外部中断的响应和处理。
3、定时器实验掌握定时器的配置和使用方法。
利用定时器实现定时功能,如周期性闪烁 LED 灯。
4、串口通信实验学习串口通信的协议和编程方法。
实现开发板与计算机之间的串口数据传输。
5、 ADC 转换实验了解 ADC 转换的原理和过程。
编写程序读取 ADC 转换结果,并进行数据处理和显示。
四、实验步骤1、基础实验连接开发板与计算机,打开开发工具。
创建新的项目,选择合适的芯片型号和编译选项。
编写简单的程序,如控制 LED 灯的亮灭,编译并下载到开发板上进行运行和调试。
2、中断实验配置中断相关的寄存器,设置中断触发方式和优先级。
编写中断服务函数,在函数中实现相应的处理逻辑。
连接外部中断源,观察中断的触发和响应情况。
3、定时器实验初始化定时器相关的寄存器,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和定时周期。
在主程序中启动定时器,并通过中断或查询方式获取定时时间到达的标志。
根据定时标志控制 LED 灯的闪烁频率。
4、串口通信实验配置串口相关的寄存器,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参数。
编写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程序,实现开发板与计算机之间的双向通信。
使用串口调试助手在计算机上进行数据收发测试。
5、 ADC 转换实验配置 ADC 模块的相关寄存器,选择输入通道和转换精度。
启动 ADC 转换,并通过查询或中断方式获取转换结果。
嵌入式实验报告
嵌⼊式实验报告实验⼀流⽔灯实验1实验⽬的1、掌握如何利⽤STM32F407IGTb芯⽚的I/O⼝控制LED。
2、了解掌握STM32F407GPIO的使⽤。
3、点亮⼀个led,使4个LED灯循环流动,达到流⽔效果。
2实验环境FS-STM32F407开发平台ST-Link仿真器RealView MDK5.10集成开发软件STM32CUBEMX图形开发软件PC机Xp3实验内容熟悉开发环境,构建基于固件库的⼯程,编写实验代码实现流⽔灯⼯程,实现FS-STM32F407开发平台上的LED循环闪烁。
调试编译好固件程序后,将程序下载到开发板,按复位键观察实验结果。
4实验步骤1.new project-stm32f4-stm32f407/417-LQFP176-STM32F407IGTX然后点⿏标⽣成。
2.将4个引脚设置为GPIO_Output。
3.如图所⽰设置RCC。
4.将下图时钟频率改为168。
5.点击⽣成按钮--选择⼯程路径Project Location-⼯程名字Project Name-⼯具/开发集成⼯具(Toolchain/IDE)(MDK-ARM V5)。
6.在Code Generator当中,在Generated Files当中,将Generate peripheral。
勾上然后OK。
5实验结果编译完程序后,下载到实验箱,按RESET键,按键数码管附近D4,D3,D2,D1附近四个灯循环亮灭,⽽且每次只有⼀个灯亮,达到流⽔效果。
实验⼆串⼝实验1实验⽬的1、了解TM32F407GPIO的配置过程及使⽤⽅法。
2、查找到串⼝对应的引脚,达到串⾏的效果。
3、了解实验箱底板图等。
2实验环境FS-STM32F407开发平台ST-Link仿真器RealView MDK5.10集成开发软件PC机XP、Window7/8(32/64bit)串⼝调试⼯具串⼝交叉线3实验内容1、了解keil的使⽤2、STM32CUBEMX软件的使⽤3、查找到串⼝对应的引脚,达到串⾏的效果。
嵌入式系统实训报告范文3篇
嵌入式系统实训报告范文嵌入式系统实训报告范文精选3篇(一)以下是一份嵌入式系统实训报告范文,供参考:实训报告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实训姓名:XXX学号:X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实训目的和背景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专门用于控制和执行特定任务的计算机系统。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设计、搭建并测试一个简单的嵌入式系统,帮助学生理解嵌入式系统的根本原理和应用,并提供理论时机来加深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和应用才能。
二、实训内容1. 系统设计本实训的目的是设计一个简单的温度监测系统。
该系统包括一个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并将温度值传输到单片机上进展处理。
单片机再将处理后的数据显示在LCD屏幕上。
2. 硬件搭建根据系统设计,我们首先需要准备以下硬件器件:传感器、单片机、LCD屏幕、电等。
实际搭建时,我们按照电路图连接各个硬件器件,并进展电接入和信号连接的测试。
3. 软件编程完成硬件搭建后,接下来需要进展软件编程。
我们使用C语言来编写嵌入式系统的程序。
主要编程内容包括读取传感器数据、对数据进展处理和计算、将计算结果显示在LCD屏幕上等。
4. 系统测试完成软件编程后,我们进展系统测试。
主要测试内容包括:检测传感器是否能准确读取温度数据、单片机是否能正确处理数据、LCD屏幕是否正常显示等。
通过测试,可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实训收获通过参与本次实训,我收获了以下几点:1. 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更加深化:通过实操,我对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化的理解。
2. 掌握了硬件搭建和连接的技能:我学会了如何搭建和连接硬件器件,进步了理论操作才能。
3. 锻炼了软件编程才能:通过编写嵌入式系统的程序,我熟悉了C语言的应用,并提升了编程才能。
4. 增加了问题解决才能:在搭建和编程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通过不断调试和学习,我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和排除故障。
综上所述,本次嵌入式系统实训对于进步我的理论操作才能、编程才能和问题解决才能具有重要意义。
嵌入式系统实验
嵌入式系统实验指导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2007-9-1目录实验一JediView调试环境及软件编程 (3)实验二系统初始化和存储器实验 (8)实验三键盘和中断实验 (12)实验四S3C44B0X定时器实验 (19)实验五LCD显示实验 (22)实验六、uclinux文件系统实验 (26)实验一JediView调试环境及软件编程一、实验目的1. 了解调试软件JediView,掌握在JediView环境中新建工程,及其编译,调试工程的方法。
2. 掌握在JediView环境下arm系统中C语言编程及调试方法3. 掌握arm汇编语言编程及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1.学习使用JediView集成开发环境:新建一个工程arm1_1,设置并编译该工程,通过JEDI仿真器下载已经编译好的文件到实验仪中运行。
观察实验仪上的执行结果。
掌握调试程序方法,为下面调试应用程序打下基础。
2. 建立工程arm1_2,编写C语言程序arm1_2.c实现1+2+3+…+N(arm1_2.c写在预习报告上)。
3. 建立工程arm1_3,用arm汇编语言编写程序arm1_3.s,实现带参数的子程序调用(用程序跳转表实现),调用参数r0=0,做r1+r2=>r0;r0=1,做r1-r2=>r0(arm1_3.s写在预习报告上)。
三、预备知识1.关于JediView调试环境基本使用方法。
JediView具备一个标准调试软件的绝大部分功能,主要由以下模块组成:源程序编辑器(Editor):用来完成源程序的编辑、修改等任务。
编译器(Build System):把源程序(包括C,C++,汇编)编译生成机器码和可调试代码。
调试器(Debugger):对编译成功的源程序进行调试,如走单步,设断点,全速运行等。
项目管理器(Project Manager):管理项目设置,包括运程序路径,编译选项等。
2.ARM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编程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实验三组员:软件94班牛添识09161072软件94班谭坛09208014实验名称:嵌入式平台操作系统编译与驱动开发实验目的:了解Android系统的架构了解嵌入式系统的物理存储结构以及启动过程了解U-boot更新与启动运行了解Linux内核的驱动开发实验原理:ANDROID系统构成EMBV210开发平台Android映像固化在Nand Flash中,具体存储分配图如下:EMBV210平台上电后,CPU首先执行bootloader程序,Linux Kernel由bootloader加载U-boot:Bootloader代码是芯片复位后进入操作系统之前执行的一段代码,主要用于完成由硬件启动到操作系统启动的过渡,从而为操作系统提供基本的运行环境,如初始化CPU、堆栈、存储器系统等。
Bootloader代码与CPU芯片的内核结构、具体型号、应用系统的配置及使用的操作系统等因素有关,其功能类似于PC机的BIOS程序。
由于Bootloader和CPU及电路板的配置情况有关,因此不可能有通用的bootloader,开发时需要用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移植。
嵌入式Linux系统中常用的bootloader有armboot、redboot、blob、u-boot等,其中u-boot是当前比较流行,功能比较强大的bootloader,可以支持多种体系结构,但相对也比较复杂。
Bootloader的实现依赖于CPU的体系结构,大多数bootloader都分为stage1和stage2两大部分,U-boot也不例外。
依赖于cpu体系结构的代码(如设备初始化代码等)通常都放在stage1且可以用汇编语言来实现,而stage2则通常用C语言来实现,这样可以实现复杂的功能,而且有更好的可读性和移植性,这样可以实现复杂的功能,而且有更好的可读性和移植性。
stage1u-boot的stage1代码通常放在start.s文件中,它用汇编语言写成,其主要代码部分如下:(1)定义入口。
由于一个可执行的IMage必须有一个入口点,并且只能有一个全局入口,通常这个入口放在ROM(flash)的0x0地址,因此,必须通知编译器以使其知道这个入口,该工作可通过修改连接器脚本来完成。
(2)设置异常向量(Exception Vector)。
(3)设置CPU的速度、时钟频率及中断控制寄存器。
(4)初始化内存控制器。
(5)将ROM中的程序复制到RAM中。
(6)初始化堆栈。
(7)转到RAM中执行,该工作可使用指令Ldr PC来完成。
stage2Lib ARM/board.c中的start armboot是C语言开始的函数,也是整个启动代码中C语言的主函数,同时还是整个u-boot(armboot)的主函数,该函数主要完成如下操作:(1)调用一系列的初始化函数。
(2)初始化Flash设备。
(3)初始化系统内存分配函数。
(4)如果目标系统拥有NAND设备,则初始化NAND设备。
(5)如果目标系统有显示设备,则初始化该类设备。
(6)初始化相关网络设备,填写IP、MAC地址等。
(7)进入命令循环(即整个boot的工作循环),接受用户从串口输入的命令,然后进行相应的工作。
U-Boot的工作模式有启动加载模式和下载模式。
启动加载模式是Bootloader的正常工作模式,嵌入式产品发布时,Bootloader必须工作在这种模式下,Bootloader将嵌入式操作系统从FLASH中加载到SDRAM中运行,整个过程是自动的。
下载模式就是Bootloader通过某些通信手段将内核映像或根文件系统映像等从PC机中下载到目标板的FLASH中。
用户可以利用Bootloader提供的一些命令接口来完成自己想要的操作。
Linux kernelLinux kernel其基础为linux平台,linux为C语言编写的内核,基于此内核又衍生出了具体的Red hat linux 、open suse linux等具体的操作系统,一套基于Linux内核的完整操作系统叫作Linux操作系统,或是GNU/Linux。
由于Linux使用C编写而成,因此可以直接对计算机的底层硬件进行操作。
Linux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而且以linux为内核的GUI+CLI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因此很多的网络公司大多采用以linux操作内核的网络终端操作系统。
相对于windows server系列linux的网络终端操作起来效率较高,相比于linux的前身Unix,Linux操作系统不仅优化了操作界面,和操作的简易性,更是提高效率一个优秀的操作系统内核。
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对一个存储设备上的数据和元数据进行组织的机制。
这种机制有利于用户和操作系统的交互。
在一篇oracle的技术文章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尽管内核是Linux的核心,但文件却是用户与操作系统交互所采用的主要工具。
这对Linux来说尤其如此,这是因为在UNIX传统中,它使用文件I/O机制管理硬件设备和数据文件”,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Linux没有文件系统的话,用户和操作系统的交互也就断开了,例如我们使用最多的交互shell,包括其它的一些用户程序,都没有办法运行。
在这里可以看到文件系统相对于Linux操作系统的重要性。
下面是Linux文件系统组件的体系结构。
用户空间包含一些应用程序(例如,文件系统的使用者)和GNU C库(glibc),它们为文件系统调用(打开、读取、写和关闭)提供用户接口。
系统调用接口的作用就像是交换器,它将系统调用从用户空间发送到内核空间中的适当端点。
VFS是底层文件系统的主要接口。
这个组件导出一组接口,然后将它们抽象到各个文件系统,各个文件系统的行为可能差异很大。
有两个针对文件系统对象的缓存(inode和dentry)。
它们缓存最近使用过的文件系统对象。
每个文件系统实现(比如ext2、JFS等等)导出一组通用接口,供VFS使用。
缓冲区缓存会缓存文件系统和相关块设备之间的请求。
例如,对底层设备驱动程序的读写请求会通过缓冲区缓存来传递。
这就允许在其中缓存请求,减少访问物理设备的次数,加快访问速度。
以最近使用(LRU)列表的形式管理缓冲区缓存。
注意,可以使用sync命令将缓冲区缓存中的请求发送到存储媒体(迫使所有未写的数据发送到设备驱动程序,进而发送到存储设备)。
当我们在Windows下,提到文件系统时,你的第一反应是想到的是什么?是不是Windows下的一些Fat32、NTFS等的文件系统的类型。
而在Linux中,你可能会想到Ext2、Ext3,但你还必须要有一个根文件系统的概念。
根文件系统首先是一种文件系统,该文件系统不仅具有普通文件系统的存储数据文件的功能,但是相对于普通的文件系统,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内核启动时所mount的第一个文件系统,内核代码的映像文件保存在根文件系统中,系统引导启动程序会在根文件系统挂载之后从中把一些初始化脚本(如rcS,inittab)和服务加载到内存中去运行。
我们要明白文件系统和内核是完全独立的两个部分。
在嵌入式中移植的内核下载到开发板上,是没有办法真正的启动Linux操作系统的,会出现无法加载文件系统的错误。
那么根文件系统在系统启动中到底是什么时候挂载的呢?先将/dev/ram0挂载,而后执行/linuxrc,等其执行完后,切换根目录,再挂载具体的根文件系统,根文件系统执行完之后,也就是到了Start_kernel()函数的最后,执行init的进程,也就第一个用户进程。
对系统进行各种初始化的操作。
如果要能明白这里的过程的话,可要好好的看看Linux内核源码了。
根文件系统之所以在前面加一个“根”,说明它是加载其它文件系统的“根”,既然是根的话,那么如果没有这个根,其它的文件系统也就没有办法进行加载的。
它包含系统引导和使其他文件系统得以mount所必要的文件。
根文件系统包括Linux启动时所必须的目录和关键性的文件,例如Linux启动时都需要有init目录下的相关文件,在Linux挂载分区时Linux一定会找/etc/fstab这个挂载文件等,根文件系统中还包括了许多的应用程序bin 目录等,任何包括这些Linux系统启动所必须的文件都可以成为根文件系统。
Linux启动时,第一个必须挂载的是根文件系统;若系统不能从指定设备上挂载根文件系统,则系统会出错而退出启动。
成功之后可以自动或手动挂载其他的文件系统。
因此,一个系统中可以同时存在不同的文件系统。
在Linux中将一个文件系统与一个存储设备关联起来的过程称为挂装(mount)。
使用mount命令将一个文件系统附着到当前文件系统层次结构中(根)。
在执行挂装时,要提供文件系统类型、文件系统和一个挂装点。
根文件系统被挂载到根目录下“/”上后,在根目录下就有根文件系统的各个目录,文件:/bin /sbin /mnt等,再将其他分区挂接到/mnt目录上,/mnt 目录下就有这个分区的各个目录文件。
设备驱动:Linux设备驱动与底层硬件直接打交道,按照硬件设备的具体工作方式,读写设备的寄存器,完成设备的轮询、中断处理、DMA通信,进行物理内存向虚拟内存的映射等,最终让通信设备能收发数据,让显示设备能显示文字和画面,让存储设备能记录文件和数据。
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内核和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设备驱动程序是操作系统内核和机器硬件之间的接口。
设备驱动程序为应用程序屏蔽了硬件的细节,这样在应用程序看来,硬件设备只是一个设备文件,应用程序可以像操作普通文件一样对硬件设备进行操作。
用户进程利用系统调用在对设备文件进行诸如read/write操作时,系统调用通过设备文件的主设备号找到相应的设备驱动程序,然后读取这个数据结构相应的函数指针,接着把控制权交给该函数。
设备驱动程序的特点:⑴核心代码:设备驱动程序是核心的一部分,像核心中其他的代码一样,出错将导致系统的严重损伤。
一个编写不当的设备驱动程序甚至能够使系统崩溃导致文件系统的破坏和数据的丢失;⑵标准接口:设备驱动程序必须为Linux核心或者其从属的子系统提供一个标准的接口(比如open(),read()等等)。
⑶核心机制:设备驱动程序可以使用标准的核心服务比如内存分配、中断发送和等待对列等;⑷动态可加载:多数的Linux设备驱动程序可以在核心模块发出加载请求时进行加载,同时在不使用设备时进行卸载,这样核心可以有效地利用系统的资源。
⑸可配置:Linux设备驱动属于核心的一部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配置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驱动。
设备驱动的分类:Linux下设备驱动分为三类:字符设备驱动、块设备驱动、网络设备驱动。
LED硬件原理图Linux下的设备驱动程序即是对具体硬件进行操作的程序,是操作系统内核和机器硬件之间的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