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8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分析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数学说课稿《捉迷藏》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数学说课稿《捉迷藏》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数学说课稿《捉迷藏》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主要介绍了隐藏和寻找的基本概念。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隐藏和寻找的关系,掌握简单的隐藏和寻找方法,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善于观察和发现,但对于隐藏和寻找的概念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隐藏和寻找的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隐藏和寻找的概念,掌握简单的隐藏和寻找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隐藏和寻找的概念,掌握简单的隐藏和寻找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隐藏和寻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隐藏和寻找的概念。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游戏道具,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捉迷藏游戏,引出隐藏和寻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隐藏和寻找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隐藏和寻找的关系。

3.实例讲解: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隐藏和寻找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隐藏和寻找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隐藏和寻找的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6.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7.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隐藏和寻找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隐藏和寻找的概念和方法。

可以采用流程图、图示或关键词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捉迷藏》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捉迷藏》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捉迷藏》1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物体的遮挡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这一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他们对于生活中的遮挡关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捉迷藏的游戏,让学生感知和理解物体的遮挡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物体的遮挡关系。

2.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小物品,如玩具、书本等,用于遮挡和寻找。

2.教学场地:选择一个宽敞的场地,便于学生进行游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捉迷藏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哪里?是怎么藏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示如何进行捉迷藏游戏,让学生观察和理解物体的遮挡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捉迷藏游戏,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物体的遮挡关系。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物体遮挡关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哪些物品进行捉迷藏游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新游戏方式。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物体的遮挡关系和空间观念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捉迷藏游戏,感知和理解物体的遮挡关系。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道“加法交换律”和“数的归纳法”两个概念。

2.掌握1~20之间两位数的加减法口算。

3.能够在游戏中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掌握1~20之间两位数的加减法口算。

2.学生能够掌握“加法交换律”和“数的归纳法”两个概念。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游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2.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课件和教具。

2.学生预习教材。

2.引入老师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自由玩耍,引导他们注意到游戏的规则。

在游戏中,许多学生都喜欢玩“捉迷藏”这个游戏。

老师就利用这个游戏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3.学习过程(1)概念讲解1.老师通过展示课件,向学生讲解“加法交换律”和“数的归纳法”的概念和作用。

2.老师向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目,并且让学生在白板上写出答案。

(2)游戏环节老师可以在教材中选择一些数学小游戏,例如《捉迷藏》。

其中,捉迷藏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好的游戏,它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合作能力。

在这个游戏中,学生被分成两组。

一组是“藏在房子里”的学生,另一组则是“找房子”的学生。

游戏开始后,每个“藏在房子里”的学生都会选择一个数字在1~20之间,并告诉老师他们选择了什么数字。

然后,他们会在不同的房间里找到一个与所选数字相加等于指定数字的同学,让同学成为他们的“捕猎目标”。

其他学生可以通过不断猜测“藏在房子里”的学生所选的数字,来寻找他们的“捕猎目标”。

当所有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捕猎目标”时,游戏就结束了。

(3)总结反思老师在游戏结束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总结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最后,老师针对性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加法交换律”和“数的归纳法”两个概念,而且通过游戏的形式锻炼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一下《捉迷藏》word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下《捉迷藏》word教案

一年级数学《捉迷藏》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环境中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多样性。

教学重点: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8的减法算理。

教学方法:讨论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小棒20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引入:小朋友们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吗?这节课我们通过捉迷藏这个游戏来学习数学知识。

2、出示课题: 捉迷藏。

3、出示主题图:说说图中的信息。

我们一共来了(13 )人;现在只能看到(8)人。

4、提出问题:藏起来的有几人?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2、列出算式:13-8=?3、试一试,你会计算得数吗?13-8=54、集体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

学生的算法可能有A 10-8=2,3+2=5B 8+5=13,13-8=5C 13-3=10,10-5=5D 13分成10和3,3-8差5个不够减,10-5=5。

…………5、摆一摆、圈一圈。

摆13根小棒,从中拿出8根,可以怎样拿?在桌子上摆一摆,圈一圈。

让学生理解13-8=5的算理。

6、看一看,说一说。

看线段图,说一说13-8在图中表示的含义,并带着学生亲自数一数13往前数8个数,是5。

7、算一算。

12-8= 17-8=这两题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然后再说一说计算方法。

三、练一练1、用小棒和计数器做一做、算一算。

11-8= 14-8=让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计算出这两题的得数。

(也可以用计数器做一做)2、画一画,填一填。

让学生在数线上画出计算过程。

3、看图列式让学生说出图义,并尝试提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列式计算。

4、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先让学生算出得数,再尝试让学生说出每组算式的规律。

5、摘苹果。

把算式和得数连起来。

四、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数学知识?教学反思:教学时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捉迷藏,让学生从这一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一个有趣的捉迷藏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喜爱的游戏为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游戏充满兴趣。

同时,他们对加减法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是很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计算简单的加减法,并能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参与捉迷藏游戏,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2.难点:学生能通过观察、思考,解决简单的加减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捉迷藏游戏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展示捉迷藏游戏情境。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物品,用于捉迷藏游戏。

3.练习题:准备一些简单的加减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短的捉迷藏游戏,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课件,呈现捉迷藏游戏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捉迷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和理解加减法。

4.巩固(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加减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进行讲解和反馈。

5.拓展(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复杂的加减练习题,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教师进行讲解和反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2《捉迷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2《捉迷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2《捉迷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第1.2节,主要介绍了隐藏和发现的基本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隐藏与发现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学的概念和逻辑思维还在初级阶段,但是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善于模仿,因此,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隐藏与发现的关系,掌握基本的生活中的隐藏与发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隐藏与发现的关系。

2.基本的生活中的隐藏与发现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隐藏与发现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隐藏的物品,如玩具、书籍等。

2.准备一些图片,如隐藏的动物、人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些隐藏的物品,如玩具、书籍等,让学生找出来,引出隐藏与发现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图片,如隐藏的动物、人物等,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理解隐藏与发现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图片,找出隐藏的物品,然后换一张图片,继续找出隐藏的物品,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隐藏与发现的关系。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自己想一些隐藏的物品,然后找出来,或者让学生自己画一张图片,找出隐藏的物品,通过巩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隐藏与发现的关系。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生活中的隐藏与发现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隐藏与发现的关系,以及基本的生活中的隐藏与发现的方法。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2 《捉迷藏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2 《捉迷藏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2 《捉迷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一单元第二节。

本节课主要通过捉迷藏游戏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概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空间方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空间方位有了初步的认识,例如能够辨别自己和他人所在的位置,知道物品的存放位置等。

但他们在数学课堂上对空间方位的认识还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活动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兴趣是激发他们学习的关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和理解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概念。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游戏活动,认识和理解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概念。

2.难点:培养学生对空间方位的观察和理解,以及运用空间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通过捉迷藏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和理解空间方位。

2.情境教学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空间方位。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游戏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捉迷藏游戏的道具(如图片、卡片等)。

2.学具:学生分组使用的游戏道具。

3.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捉迷藏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捉迷藏》。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位置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捉迷藏游戏,要求在游戏中注意观察和理解空间方位。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空间概念。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捉迷藏游戏,让其他学生判断他们的动作是否正确。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此教学设计是为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的小学生教授《捉迷藏》一课所准备的。

此课程是人教版小学英语第一册的第四个单元,是一个十分基础的单元,通过对这个单元的教育,我们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英语。

这个单元的语言功能是“play”,内容相对简单,有八个单词和三个短语。

二、教学目标1.语言技能:•能够熟练使用单词 hide, seek, count•能够使用句型“Let’s play hide-and-seek.”2.知识技能:•能够有效地与同伴协作玩捉迷藏游戏•能够遵守游戏规则并积极参与游戏•能够培养英语听说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单词:hide, seek, count•短语:play hide-and-seek•句型:“Let’s play hide-and-seek.”教学方法•媒体资源(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的展示•唱游、互动、角色扮演以及其他游戏•讲解游戏规则并给予指导与较长时间的活动让学生们充分参与游戏四、教学过程设计Step 1. 游戏准备初步准备好教学所需的资源,如录音机、音响、画板、段视频等等。

Step 2. 热身游戏让孩子们变换姿势、打拍子,热身体育课。

Step 3. 给语言环节介绍前置任务让孩子们看视频或通过照片来了解“hide-and-seek”这个游戏。

Step 4. 教授基础优酷通过唱游、互动、角色扮演等方式,来让学生们了解单词和必要短语。

Step 5. 游戏实践讲解捉迷藏的规则并且进行该游戏。

两组先后顶替捉、躲。

每一组轮流躲藏和寻找。

Step 6. 游戏总结新的游戏现在已经结束了,那么性能如何?孩子们是否学到了新单词和短语?孩子们是否能够协作,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游戏过程中,是否遵守了规则和奉行积极乐观心态?五、教学反思这次教学没有太大问题,大多数的孩子们都能较好地理解和遵守规则,即使有少部分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不认真跑到了错误的地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2《捉迷藏》(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2《捉迷藏》(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2《捉迷藏》(1)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个知识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物体的遮挡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体验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现象,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但对物体的遮挡关系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实践,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理解物体的遮挡关系,能够用语言描述和表达。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理解物体的遮挡关系。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实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捉迷藏》的游戏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你们能看到藏起来的物体吗?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探究新知(1)教师演示:利用实物模型展示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2)学生操作:让学生自己尝试摆放实物模型,体验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3)语言表达: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和表达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3.巩固练习(1)游戏环节:学生进行《捉迷藏》游戏,加深对物体遮挡关系的理解。

(2)练习题: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4.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本节课的主题《捉迷藏》和物体遮挡关系的关键词。

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完成情况和游戏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捉迷藏》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捉迷藏》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捉迷藏》1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十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体验物体的遮挡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教材以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捉迷藏”为背景,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学中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于物体的遮挡关系,他们可能会有直观的感受,但还不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设计一些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感知和体验物体的遮挡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探究物体的遮挡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感知和体验物体的遮挡关系。

2.难点:让学生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物体的遮挡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教学游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捉迷藏”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物体遮挡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3.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观察和体验物体的遮挡关系。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出物体的遮挡关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直观、简洁为主,突出物体的遮挡关系,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2《捉迷藏》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2《捉迷藏》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2《捉迷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这一课时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单元的第2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体验物体的隐藏与显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他们对新环境充满好奇,学习积极性高。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逐渐发展,他们喜欢通过游戏来学习。

但同时,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手段维持课堂纪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体验物体的隐藏与显现,培养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游戏中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乐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体验物体的隐藏与显现。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隐藏与显现过程,培养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游戏道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动画故事,引入捉迷藏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展示一些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隐藏与显现过程。

3.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物体的隐藏与显现原理。

4.游戏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捉迷藏游戏,实际操作体验物体的隐藏与显现。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游戏过程中的隐藏与显现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6.课后作业:学生绘制一幅关于捉迷藏游戏的画,并用文字描述其中的隐藏与显现过程。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简洁明了为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课题:捉迷藏2.教学重点:感知物体隐藏与显现3.教学难点:描述物体隐藏与显现过程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堂笔记-1.2《捉迷藏》_(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堂笔记-1.2《捉迷藏》_(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堂笔记-1.2《捉迷藏》一、教材分析《捉迷藏》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加与减(一)》单元的第二课时内容。

本节课通过学生熟悉的捉迷藏游戏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教材借助三个问题从具体到抽象的引导,让学生进一步学习退位减法。

学生在掌握了十几减9的基础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的思考方法,培养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在掌握十几减9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8,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的思考方法。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

在说、摆、放中,理解退位的道理,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8的计算算理。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解一个有趣的捉迷藏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小动物们一共藏了多少个地方?小猴子和松鼠一共藏了多少个地方?”学生通过数数的方法,得出答案。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信息,并提出十几减8的数学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尝试解决十几减8的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动手操作、交流等多种方式,探索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对比各种方法的优劣。

学生在交流中发现,十几减8的计算可以借助十几减9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加法来解决。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试着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捉迷藏》(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捉迷藏》(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捉迷藏》(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捉迷藏”的游戏规则和数
学概念。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
其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游戏和数学的兴趣,培养其爱好和自
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游戏规则的解释和数学概念的介绍。

2.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并掌握游戏规则。

三、教学方法
1.游戏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
的参与度。

2.讲解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数学
概念的理解。

3.情景教学法:通过身体语言和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游戏规则。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
教师通过介绍一些常见的游戏来引入本课讲解。

例如猜数字、
快速记忆、石头剪子布等。

2.游戏介绍
老师给出“捉迷藏”的游戏规则,示范一下如何玩。

并教给学
生怎样选择藏身的位置。

3.游戏体验
学生按照规则分为“求”和“藏”两组,掌握规则后开始游戏。

4.总结
老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对游戏规则和数学概念进行概
括和复习。

五、教学反思
本课使用了“游戏式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使得学生能
够通过游戏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同时,也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
中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其注意力和参与度。

通过该
教学方式的应用,使得学生在快乐中愉快地学习到了有关数学的知识。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说课稿设计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说课稿设计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说课稿设计如下:一、教材分析1. 内容简介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节《捉迷藏》。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捉迷藏”为背景,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情境图等多种方式呈现数学信息,旨在让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2. 教材处理(1)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教学重难点: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3)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等。

(4)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探究新知、巩固训练、课堂总结。

二、学情分析1. 生活经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日常生活经验,对“捉迷藏”游戏有一定的了解。

2. 知识特征:学生已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和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3. 能力特征: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需要给予更多的时间和指导。

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探索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2. 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五、教法学法1. 教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

2. 学法: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5分钟)(1)复习8的进位加法。

(2)复习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3)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什么?2. 探究新知(15分钟)(1)展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用破十法、平十法、加减互逆法、数线图等方法计算十几减8。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4)全班交流,总结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3. 巩固训练(10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答案展示和讲解。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捉迷藏》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捉迷藏》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捉迷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隐藏和寻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教材以游戏的形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玩游戏,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

但在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中,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捉迷藏游戏,体会隐藏和寻找的过程,提高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隐藏和寻找的过程,提高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教具、学具、多媒体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有趣的捉迷藏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捉迷藏的规则,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3.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进行游戏,体验隐藏和寻找的过程。

4.分享交流:学生汇报游戏结果,分享心得体会。

5.教学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寻找过程更加公平,引入数学知识。

6.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的重要性。

7.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捉迷藏的数学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成一张游戏场景图,图中包含隐藏和寻找的过程,以及相关的数学知识。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积极参与情况,评价其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2.学生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分享交流环节的表达能力。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2《捉迷藏》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2《捉迷藏》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2《捉迷藏》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这一课时主要针对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旨在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来理解和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知识。

本节课通过捉迷藏的游戏,引导学生观察和识别不同的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他们在数学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

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起来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有趣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识别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让学生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捉迷藏的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参与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识别,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空间想象力,以及将几何图形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将以情境教学法为主,结合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捉迷藏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让学生观察和识别游戏中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

3.巩固新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应用。

捉迷藏-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捉迷藏-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捉迷藏-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并掌握数学中的“捉迷藏”游戏。

2.能够在游戏中加强数学计算的练习和思考。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让学生理解游戏规则和数学原理,积极参与游戏。

2.难点:如何在游戏过程中进行数学计算,并能够帮助小组取得胜利。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3.1 教学内容
1.学生理解游戏规则和数学原理。

2.分组进行游戏。

3.2 教学方法
1.探究式教学法。

2.团队合作学习法。

3.游戏教学法。

3.3 教学步骤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数学原理。

2.分组进行游戏。

3.整理游戏思路,讨论数学计算方法。

四、教学评价
1.加深学生对数学相关概念的理解。

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际能力。

3.学生能够根据规则计算正确的数学答案,获得游戏胜利。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在游戏中更容易接受数学这门学科,而且游戏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原理,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让学生分组对战,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和交际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在游戏中投入不足,导致整体参与度不高。

针对此问题,我会更加注重精准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创设更加吸引学生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其中。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2《捉迷藏》 (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2《捉迷藏》 (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2《捉迷藏》(1)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这一节内容属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五单元《有趣的游戏》,主要介绍了捉迷藏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通过学习这一节内容,学生可以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喜欢游戏,对于捉迷藏这样的游戏更是充满了兴趣。

他们在生活中也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捉迷藏的经验,但可能对于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进行捉迷藏还不够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捉迷藏游戏的规则,学会如何数数和藏匿。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掌握捉迷藏的玩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捉迷藏游戏的规则,学会如何数数和藏匿。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来进行捉迷藏游戏,培养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捉迷藏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主动探索捉迷藏的玩法。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捉迷藏游戏,提高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捉迷藏游戏的道具,如帽子、书包等。

2.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学场地,便于学生进行游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捉迷藏游戏的规则,引导学生了解捉迷藏的基本玩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示捉迷藏游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游戏的乐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捉迷藏游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规范的操作。

4.巩固(10分钟)学生再次进行捉迷藏游戏,加深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捉迷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藏匿的技巧。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捉迷藏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捉迷藏游戏,分享学习成果。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捉迷藏》4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捉迷藏》4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捉迷藏》4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主要教学内容是根据物体的大小、颜色和形状等特点进行分类。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分类的概念,提高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类经验,能够根据物体的某些特点进行简单的分类。

但在分类时,学生往往只关注物体的某一个特点,如颜色或形状,而忽视其他特点。

此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强,因此在描述分类标准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根据物体的大小、颜色和形状等特点进行分类,并能够清楚地表达分类标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分类、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根据物体的大小、颜色和形状等特点进行分类。

2.难点:学生能够清楚地表达分类标准,并能够灵活运用分类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分类活动。

2.游戏教学法:通过捉迷藏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分类的意义和乐趣。

3.交流互动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大小、颜色和形状不同的玩具或物品,用于分类实践活动。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捉迷藏的游戏情境和分类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捉迷藏的游戏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问题。

师:大家看,这些小动物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躲在哪些地方呢?生:小兔子躲在草丛里,小猴子躲在树上,小鸭子躲在水中。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大小、颜色和形状不同的物品,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分类。

师:请大家看看这些物品,你们能它们按照什么特点进行分类呢?生:可以按照大小分类,也可以按照颜色分类,还可以按照形状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2018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
教案分析
第二课时
捉迷藏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4-5页。

学习目标:
.在捉迷藏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培养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
算法。

学习重点: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学习难点: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小棒、圆片
学习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公园里春游了,让我
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吧!
二、引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出示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请看这副图,在图中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呢?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生:我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13人玩捉迷藏,外面有8人,藏起来的有几人?
师:刚才这位小朋友发现的这个问题,谁能帮他解答呢?请大家列出算式自己试一试。

(学生列算式,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
生:这里有两个信息,信息1:13人玩捉迷藏;信息2:外面有6人;那么有找到藏起来的人,就应该用减法。

13-8=5(人)
师:说得非常好!加一颗星!今天我们就用数学来解决问题!
(让学生看着这图文应用题,不断的说,进一步明确减法运算的意义,加深对减法运算的理解。


师:13-8怎样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请小朋友们和同桌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同桌交流,老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全班交流,师整理板书。

(1)数数法
从13里面1根1根地减。

师板书:数
(2)把8分成3和5
师:你为什么要分成3和5呢?
师板书:13-3=10
0-5=5
(3)破十法
把13分成10和3
先用10-8=2,再用2+3=5
师板书:10-8=2
2+3=5
(4),想加法算减法
因为8+5=13,所以13-8=5
师板书:8+()=13
师:孩子们真棒,想出这么多的算法,说明你们都是爱东脑筋的孩子。

你最喜欢哪一种?
师:现在老师来考考你,用你喜欢的方法算算“16-8=”你是这样算的?
师板书:16-8=(8)
0-8=2
2+6=8新课


一网
4.尝试练习课本算一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2―8=
7-8=
请两位小朋友板演,其余小朋友做在自己本子上,师巡回指导。

并请两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三、巩固算法
.完成课本第5页练一练第1题。

生独立做,师巡回指导。

请2位小朋友说得数,你是怎么算的?生生评价,师写过程和得数。

2.完成课本第5页练一练第2题
生独立完成,说一说是怎么画的。

3.游戏“摘苹果”(3页第4、5题)
师:苹果树上结了许多大苹果,可是每个苹果上有一个算式,同学们必须准确的计算出得数才能顺利的把苹果摘下来。

比比看今天谁的苹果摘得最多。

当同学摘苹果时其他同学当裁判。

四、发展练习(3页第3题)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展示学生结果)Xk
五、总结评价
师:这节数学课你学地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补充课题: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七、作业布置:
巩固并练习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板书设计:
捉迷藏
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3人玩捉迷藏,外面有8人,藏起来的有几人?
3-8=5
方法:(1)数
一根一根的减
(3)把15分成10和5
(2)把8分成3和5
0-8=2
3-3=10 2+3=5
0-5=5
(4)8+()=13 13-8=5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