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最新高考总复习资料金榜学案化学(第六章 第一节)

合集下载

2014最新高考总复习资料金榜学案化学(第三章 第二节)

2014最新高考总复习资料金榜学案化学(第三章 第二节)
可推断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也无沉淀生成( )× ) 10.(2012· 肇庆一模)除去CO2中的少量SO2,可将混合 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 11.(2011· 江苏高考)常温下浓硫酸能与铝发生钝化,可
在常温下用铝制贮藏贮运浓硫酸( √ )
梳理·判断 热点·典例 实验·操作 巩固·演练
◆高考总复习•化学◆
第二节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高考总复习•化学◆
考纲·网络—掌控全局 考纲点击 1.了解硫元素单质 及其重要化合 物的主要性质 及应用。 2.了解硫元素单质 及其重要化合 物对环境质量 的影响。 网络构建
梳理·判断
热点·典例
实验·操作
巩固·演练
◆高考总复习•化学◆
梳理·判断—突破点面
【例1】
(2012· 天津南开区模拟)如图装置可用于收集
)
SO2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梳理·判断
热点·典例
实验·操作
巩固·演练
◆高考总复习•化学◆
选项 试剂 酸性KMnO4溶 液 品红溶液 NaOH溶液 现象 结论 SO2有氧化 性 SO2有漂白 性
A
B C
溶液褪色
溶液褪色
D
紫色石蕊试液
巩固·演练
◆高考总复习•化学◆
三、硫酸
1.物理性质。 难 黏稠油 状态:________状液体,挥发性:________挥发。
溶解性:浓H2SO4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溶于水时可放出 大量的热 将浓H2SO4沿器壁缓缓地 ________。浓H2SO4稀释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倒入水中 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版学案】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节 合 金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金版学案】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节 合 金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变式应用 (
2.为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可选用的试剂为 )
A.稀硝酸 C.浓盐酸 B.浓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根据金属的性质,铜能与浓硝酸、稀硝酸反 应,而铝常温下能与稀硝酸、浓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 应,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故选B。 答案:B
水平测试 1.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2.铝合金和铜合金
(1)硬铝:合金元素含____________等。硬铝密度小, 硬度高、抗腐蚀性强。适用于制造飞机和航天器。
答案:1.1.2% ~4.3% 2.(1)Cu、Mg、Mn、Si 0.03%~2% 大 强 铬 镍
(2)黄铜:合金元素是__。 青铜:合金元素是__。
3.新型合金
(1)储氢合金 ①储氢合金:能够__________,并与H2结合成金属氢化 物的材料。 ②具有实用价值的储氢合金要求______,金属氢化物既 容易形成,稍稍加热又容易分解,室温下吸、放氢的速率快, 如Ti-Fe合金、La-Ni合金等。 (2)钛合金:重量轻、强度高、韧性好、耐____。 (3)耐热合金、形状记忆合金等。 答案:2.(2)Cu-Zn Cu-Sn 3.大量吸收H2 储氢量大 腐蚀
答案:D
能力提升 7.(双选)有一铁铜合金,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反 应后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KSCN溶液,发现溶液变为血红 色,根据此现象可知( )
A.溶液中一定存在Fe3+
B.合金一定全部溶解 C.溶液中一定存在Fe2+ D.溶液中一定不存在Fe2+ 解析:加入少量KSCN溶液有血红色现象产生,表明反 应后溶液中一定存在Fe3+,而Fe3+可以与铁和铜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故合金一定全部溶解,但可能有Fe2+。
(2)加入试剂时注意反应的单一性,即加入一种试 剂是(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学案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学案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教材复习——打牢基础,基稳才能楼高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热能、光能、电能等。

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2.反应热、焓变(1)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ΔH=H(生成物)-H(反应物),单位:kJ·mol-1。

(3)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焓变。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两角度理解①从能量高低角度理解:ΔH<0,放热反应ΔH>0,吸热反应②从化学键角度理解:(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①放热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所有的燃烧反应、物质的缓慢氧化。

②吸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盐类的水解反应、C与CO2反应、Ba(OH)2·8H2O和NH4Cl反应、C与H2O(g)反应。

4.反应热、活化能图示(1)在无催化剂的情况,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E2为逆反应的活化能,ΔH=E1-E2。

(2)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影响焓变的大小。

微点拨(1)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任何化学反应都有热效应。

(2)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对点练习]1.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电解水制氢B.铝热法制铁C.焦炭和水反应制水煤气 D.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解析:选B 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其余均为吸热反应。

2.下列图示变化过程为吸热的是( )解析:选A A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A为吸热反应;B中,N2和H2必须先吸收能量断裂旧化学键,再放出能量形成新化学键,由于放出的能量大于吸收的能量,故B为放热反应;C中,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D中,锌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2014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第六章 第3讲.pdf

2014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第六章 第3讲.pdf

第3讲 电解池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考纲要求] 1.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考点一 电解的原理 1.电解定义 在电流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

2.能量转化形式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电解池 (1)构成条件 ①有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盐)。

③形成闭合回路。

(2)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式(如图) (3)电子和离子移动方向 ①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向电解池的阴极;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向电源的正极。

②离子:阳离子移向电解池的阴极;阴离子移向电解池的阳极。

4.分析电解过程的思维程序 (1)首先判断阴、阳极,分析阳极材料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泼电极。

(2)再分析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找全离子并分阴、阳两组(不要忘记水溶液中的H+和OH-)。

(3)然后排出阴、阳两极的放电顺序 阴极:阳离子放电顺序:Ag+>Fe3+>Cu2+>H+(酸)>Fe2+>Zn2+>H+(水)>Al3+>Mg2+>Na+>Ca2+>K+。

阳极:活泼电极>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

注意 ①阴极不管是什么材料,电极本身都不反应,一定是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的阳离子放电。

②最常用、最重要的放电顺序是:阳极,Cl->OH-;阴极:Ag+>Cu2+>H+。

③电解水溶液时,K+~Al3+不可能在阴极放电,即不可能用电解水溶液的方法得到K、Ca、Na、Mg、Al等金属。

(4)分析电极反应,判断电极产物,写出电极反应式,要注意遵循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

(5)最后写出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深度思考 1.用分析电解过程的思维程序分析电解下列物质的过程,并总结电解规律(用惰性电极电解) 电解质(水溶液)电极方程式被电解的物质总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电解质浓度溶液pH电解质溶液复原含氧酸(如H2SO4)阳极:4OH--4e-O2↑+2H2O阴极:4H++4e-2H2↑水2H2OO2↑+2H2↑增大减小加H2O强碱(如NaOH)阳极:4OH--4e-O2↑+2H2O阴极:4H++4e-2H2↑水2H2OO2↑+2H2↑增大增大加H2O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如KNO3、Na2SO4)阳极:4OH--4e-O2↑+2H2O阴极:4H++4e-2H2↑水2H2OO2↑+2H2↑增大不变加H2O无氧酸(如HCl) ,除HF外阳极:2Cl--2e-Cl2↑ 阴极:2H++2e-H2↑酸2HClCl2↑+H2↑减小增大通入HCl气体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如CuCl2),除氟化物外阳极:2Cl--2e-Cl2↑ 阴极:Cu2++2e-Cu盐CuCl2Cu+Cl2↑减小加CuCl2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如NaCl)阳极:2Cl--2e-Cl2↑ 阴极:2H++2e-H2↑水和盐2Cl-+2H2OCl2↑+H2↑+2OH-生成新电解质增大通入HCl气体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如CuSO4)阳极:4OH--4e-O2↑+2H2O阴极:2Cu2++4e-2Cu水和盐2Cu2++2H2O2Cu+O2↑+4H+生成新电解质减小加CuO或CuCO32.电解过程中放H2生碱型和放O2生酸型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 放H2生碱型的实质是水电离出的H+放电,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OH-浓度增大,放O2生酸型的实质是水电离出的OH-放电,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H+浓度增大。

【化学】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题讲座电化学组合装置的问题分析

【化学】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题讲座电化学组合装置的问题分析

【关键字】化学专题讲座电化学组合装置的问题分析将原电池和电解池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等知识,是高考试卷中电化学部分的重要题型。

该类题目的考查内容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电极的判断、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实验现象的描述、溶液离子的移动、pH的变化以及电解质溶液的恢复、运用电子守恒处理相关数据等。

解答该类试题,透彻理解电化学原理是基础,准确判断电池种类是关键,灵活利用电子守恒是处理数据的法宝。

具体可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多池串联装置中电池类型的判断1.直接判断:非常直观明显的装置,如燃料电池、铅蓄电池等在电路中,则其他装置为电解池。

如下图:A为原电池,B为电解池。

2.根据电池中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判断:原电池一般是两种不同的金属电极或一种金属电极一个碳棒做电极;而电解池则一般都是两个惰性电极,如两个铂电极或两个碳棒。

原电池中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之间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电解池的电极材料一般不能和电解质溶液自发反应。

如图:B为原电池,A为电解池。

3.根据电极反应现象判断:在某些装置中根据电极反应或反应现象可判断电极,并由此判断电池类型,如图:若C极溶解,D极上析出Cu,B极附近溶液变红,A极上放出黄绿色气体,则可知乙是原电池,D是正极, C是负极;甲是电解池, A是阳极,B是阴极。

B、D极发生还原反应,A、C极发生氧化反应。

第二步:利用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在确定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后,有关概念的分析和判断如:电极的判断、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实验现象的描述、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pH的变化及电解质溶液的恢复等。

只要按照各自的规律分析就可以了。

第三步:串联装置中的数据处理原电池和电解池综合装置的有关计算的根本依据就是电子转移的守恒,分析时要注意两点:①串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②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在此基础上分析处理其他各种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解答此题不能单纯从题干所提供的反应速率的数
值来判定。因为它是在不同条件下测定的,必须首先根据同 一化学反应,各物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该反应方程式的系数
之比的规律,求出相应物质在不一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再比
较谁最快。根据A+3B2C+2D可得vB=3vA=3×0.15 mol· -1·-1=0.45 mol· -1·-1,而在②条件下vB=0.6 mol· L s L s L
◆高考总复习•化学◆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高考总复习•化学◆
考纲·网络—掌控全局
考纲点击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 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 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 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 大作用。 3.理解浓度、温度、压强、 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的一般规律。 4.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调 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 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②找出各物质的起始量、转化量、某时刻量; ③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式计算。
例如:反应 起始浓度(mol/L) 转化浓度(mol/L) 某时刻浓度(mol/L)
mA + nB pC a x a-x b nx m nx b- m c px m px c+ m
梳理·判断
热点·典例
实验·操作
巩固·演练
◆高考总复习•化学◆
能加快O2的生成速率( 的速率逐渐加快( ) ) × 2NH3

2.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 3.(2012· 江苏高考)N2(g)+3H2(g) 均增大( × )
H<0,
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H2的平衡转化率
梳理·判断
热点·典例
实验·操作
则A表示的反应速率比B大。 梳理·判断 热点·典例
a
b
a
b
实验·操作
巩固·演练
◆高考总复习•化学◆
♨特别提醒 (1)浓度变化只适用于气体和溶液中的溶质,不适用于固 体和纯液体。 (2)化学反应速率是某段时间内某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 而不是即时反应速率,且计算时取正值。 (3)同一反应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如下:
欲增大压强,可向容器中通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如稀有气
体),因此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 ) 9.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升高温 度,正反应速率增大,但逆反应速率不变( × )
梳理·判断
热点·典例
实验·操作
巩固·演练
◆高考总复习•化学◆
热点·典例—融会贯通
热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2 min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________。在2 min时,图象发生改变的原因是________(用 字母表示)。
A.增大压强
C.加入催化剂
B.降低温度
D.增加A的物质的量
梳理·判断
◆高考总复习•化学◆
(4)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增大正、逆反应速率,但对化
学平衡无影响。 ♨特别提醒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有以下几种情况: 1恒温时:增大压强→体积减小→浓度增大→反应速率 增大。 2恒容时:充入气体反应物→反应物浓度增大→总压强 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充入无关气体稀有气体或与本反应 无关的气体→总压强增大,但各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反应 速率不变。 3恒压时:充入无关气体稀有气体或与本反应无关的气 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梳理·判断 热点·典例 实验·操作 巩固·演练
2.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方法。
由于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
所以比较反应的快慢不能只看数值的大小,而要进行一定的
转化。 (1)看单位是否统一,若不统一,换算成相同的单位。 (2)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再比较数值的大小。 (3)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即对于一般
反应aA+bB===cC+dD,比较 v(A)与v(B),若v(A)>v(B),
2 v =2 B 3 3
3
3
mol· -1·-1,可见④的反应速 L s
率大于②、③的反应速率,而②、③反应速率大于①的反应 速率。答案:D 梳理·判断 热点·典例 实验·操作 巩固·演练
◆高考总复习•化学◆
热点二
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际是通过影响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量,改变有效碰撞次数来实现的。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主要有温度、浓度、压强和催 化剂,我们可以将其进行归纳:
巩固·演练
◆高考总复习•化学◆
编号 第1组 第2组 反应物 O3+I- O3+I-+Fe2+ 反应前pH 5.2 5.2 反应后pH 11.0 4.1
据上图,计算3~18 s内第2组实验中生成I的平均反
应速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梳理·判断
热点·典例
实验·操作
巩固·演练
◆高考总复习•化学◆
答案:(1)4A+5B 6C+4D
0.4 mol 2L 2 min
(2)0.1 mol/(L· min)
梳理·判断
AC
实验·操作 巩固·演练
热点·典例
◆高考总复习•化学◆
2.(2012· 湖北联考)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
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 2C(g),达到 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 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ΔH2>0。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等
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
6.(2012· 山东高考)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 时间( √ ) 热点·典例 实验·操作 巩固·演练
梳理·判断
◆高考总复习•化学◆
7.升高温度可使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使放热反应
的反应速率减小( × )
8.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的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1.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方法。 (1)根据定义式v=来计算。 (2)对某一具体反应,知其中一种物质的反应速率,其余 物质的反应速率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求算。 (3)对于较为复杂的题目,采用以下步骤计算: ①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梳理·判断 热点·典例 实验·操作 巩固·演练
◆高考总复习•化学◆
解析:第3 s时,c(I)为3.5×10-3 mol· -1,第18 s时, L
c(I)为11.8×10-3 mol· -1,根据速率的计算公式可计算出 L
结果。 答案:5.5×10-4 mol· -1·-1 L s
梳理·判断
热点·典例
实验·操作
巩固·演练
◆高考总复习•化学◆
1.可逆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 条件下测得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梳理·判断 热点·典例
网络构建
实验·操作
巩固·演练
◆高考总复习•化学◆
梳理·判断—突破点面
梳理基础 一、化学反应速率
1.概___程度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 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反应物浓度的减小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v mol/(L· min) 来表示。符号为____,单位为____________或mol/(L· s)或
巩固·演练
◆高考总复习•化学◆
4.(2012· 安徽高考)SO2(g)+2CO(g)
催化剂
2CO2(g)+ ) ×
S(l)
Δ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时,其
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5.(2012· 重庆高考)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 发 生 两 个 反 应 : a(g) + b(g) 2c(g) 3y(g) 2z(g) ΔH1<0 ; x(g) + √)
mol/(L· h)。
梳理·判断 热点·典例 实验·操作 巩固·演练
◆高考总复习•化学◆
3.表达式。
Δc v=________。 Δt
4.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关系。 对于反应aA+bB cC+dD在同一时间段内用不同物质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为:v(A):v(B):v(C):v(D)= a:b:c:d 不 相同 ____________,数值有可能______同,但表示的意义_____。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1)有效碰撞。 发生反应 反应物分子间能__________的碰撞。 梳理·判断 热点·典例 实验·操作 巩固·演练
◆高考总复习•化学◆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减小
相同 接触面积
梳理·判断
热点·典例
实验·操作
巩固·演练
◆高考总复习•化学◆
3.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度影响的原因分析。
梳理·判断
热点·典例
实验·操作
巩固·演练
◆高考总复习•化学◆
判断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对于反应2H2O2===2H2O+O2↑,加入MnO2或升高温度都
热点·典例
实验·操作
巩固·演练
◆高考总复习•化学◆
解析:(1)从前2 min看,A、B、C、D改变的物质的量分 别为0.4 mol、0.5 mol、0.6 mol、0.4 mol,且A、B的物质 的量减少,应为反应物;C、D的物质的量增加,应为生成物。 故方程式为4A+5B 6C+4D。
(2)前2 min时,v(A)= =0.1 mol/(L· min), 从图 象看,2~3 min时的图象斜率变大,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变快。 增大压强、加入催化剂均增大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减小反应 速率。增加A的用量,虽能加快反应速率,但图象要产生突变。 故正确答案为A、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