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猴子的烦恼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应用简便方法,解决一步加减乘除运算,理解加减原则;2.能够理解和简单应用“有余不足”的概念;3.能够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学重点1.加减乘除运算;2.“有余不足”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1.通过猴子的烦恼故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2.运用简便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方法;2.故事情境分析法;3.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在黑板上写出以下运算式,让学生自己算出答案:4 + 6 + 3 - 5 = ?2. 课堂探究1.阅读故事《猴子的烦恼》;2.谈谈猴子为什么会有烦恼,以及他想要算什么问题;3.让学生自己算出猴子问题的答案,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算法;4.分组合作,互相讲解自己的算法,找出更简便的方法;5.小组报告,分享自己找到的简便方法。

3. 巩固练习让学生进行下列题目的练习:1.28 - 19 = ? (有余不足)2.35 - 17 = ? (有余不足)3.47 - 25 = ? (有余不足)4.63 - 49 = ? (有余不足)5.28 + 15 + 26 - 9 = ? (加减混合运算)4. 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学过的知识点:加减乘除,有余不足;2.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故事情境分析法,合作探究法;3.以猴子的烦恼故事为例,让学生体会到了运用简便方法解决问题的奥妙,以及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后拓展1.在家庭中寻找加减乘除的实际应用,如:超市购物计算;2.自己编写一个类似猴子的烦恼的数学问题,与同学分享并找出最简便的解决方法;3.在课外阅读中寻找与数学相关的故事,与同学分享并升华;4.创设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数学游戏,通过游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板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猴子的烦恼》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猴子的烦恼》说课稿

THANKS
开展校际合作
利用网络平台
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 立数学教师交流平台,实现线上线下 的互动交流,促进教学经验的分享与 传播。
与其他学校的数学教师建立合作关系 ,共享教学资源,相互借鉴教学经验 ,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关注学生需求,优化课堂管理策略
了解学生特点
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风 格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根据
体重”等。
02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动物 园或自然环境中观察和研究 猴子的生活习性,将数学知
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03
在实践活动中,要注重培养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
和解决方案。
04
05
06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途径探 讨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
持续学习数学知识
深入研读数学教材,掌握数学领 域的前沿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
03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学 习过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 帮助,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和进步。
05
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课件制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课件内容要紧密结合教材和教学目标, 突出重点和难点。
课件中可以插入图片、动画、视频等多 媒体元素,增加课堂趣味性。
课件设计要简洁明了,色彩搭配合理, 字体大小和颜色要适中,方便学生观看 。
和练习加以澄清。
02
疑点
教学方法选择及依据
01
02
03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 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 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探究式教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等方式,发现数 学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 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4 猴子的烦恼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1.4章,主题是"猴子的烦恼"。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一只猴子在分水果时遇到的烦恼,通过这个问题引入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

具体内容包括:分数的定义,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特别是不同分母的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重点:分数的概念,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讲述猴子的烦恼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猴子分水果。

2. 学生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二、例题讲解(10分钟)1. 使用多媒体展示分数的定义,解释分数的概念。

2. 通过具体例子,讲解如何读写分数。

3. 讲解分数的比较方法,如何判断两个分数的大小。

三、随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分数的概念和比较方法。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分数的加减法运算(10分钟)1. 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讲解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运用分数进行加减法运算。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5分钟)1.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分数的定义,分数的比较方法,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加深记忆。

七、作业设计(5分钟)1. 布置练习题,巩固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提供答案,方便学生自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第4课时 猴子的烦恼 (导学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4课时 猴子的烦恼 (导学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4课时猴子的烦恼(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猴子的烦恼问题及提法;2.能够组合出新的数字组合;3.能够较为熟练地使用小学奥数基础知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猴子的烦恼问题及提法;2.掌握组合的概念;3.能够使用小学奥数基础知识解决组合问题。

三、教学难点1.通过猴子的烦恼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数字组合能力;2.学生均能熟练掌握小学奥数基础知识,在组合问题中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介绍“猴子的烦恼”。

猴子有3个桃子,但它只能一下拿走1个或2个,于是它很难做出决定。

如果有4个桃子呢?如果有5个桃子呢?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呢?2. 探究新知识问题1:“猴子的烦恼”是什么?猴子的烦恼是一个组合问题,旨在通过排列组合的方式,寻找数字组合,找到所有符合条件的方案。

问题2:数字组合怎样才是正确的?组合问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才是正确的:1.数字组合不能重复;2.数字组合必须是有限的;3.数字组合的顺序不影响结果。

问题3:如何进行不重复的数字组合?数字组合的组合数可以使用排列组合公式计算,即C(n,m) = (n!)/[m!*(n-m)!],其中n为总数,m为选出的数的个数。

例如,要从1,2,3中选2个数,组合数为C(3,2) = (3!)/[2!*(3-2)!] = 3。

3. 拓展练习完成下列题目:题目1小白兔的胡萝卜总数有7个,他每天吃掉1个或2个。

那么,小白兔能吃完所有的胡萝卜吗?题目2书包里有8本书,其中必须选3本,有几种选法?题目3一个水果摊上有10个桃子,要送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至少要分到1个,有几种分法?4. 总结归纳通过猴子的烦恼问题及多个拓展练习,学生们更加熟悉了组合的概念,掌握了组合公式的计算方法,并锻炼了数字组合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1.复习组合的概念及公式的计算方法;2.独立完成2-3道组合练习题目,巩固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除法《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除法《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除法《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的除法部分,具体是《猴子的烦恼》这一节。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主要内容是除法。

我们将通过《猴子的烦恼》这个故事来引入除法的概念,并学习如何进行除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如何进行除法运算,并能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除法的基本概念和除法运算的步骤。

难点是理解除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进行除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卡片,用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除法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我会给大家讲述《猴子的烦恼》这个故事,通过故事让大家了解除法的概念。

然后,我会给大家介绍除法的基本概念和除法运算的步骤。

接着,我会给大家演示如何进行除法运算,并让大家进行一些随堂练习。

我会给大家一些作业,让大家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黑板来展示除法的基本概念和除法运算的步骤,让大家更加清晰地理解除法的概念。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是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包括除法的概念理解和除法运算的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除法运算的步骤,并能够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作业和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

如果大家有时间和兴趣,可以尝试解决一些与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加深对除法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需要大家特别关注的。

一、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是数学中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一种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运算。

在除法中,被除数是要被分成的数,除数是每一份的大小,商是分成的份数。

这个概念是除法运算的基础,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和掌握。

二、除法运算的步骤进行除法运算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我们需要确定被除数和除数,然后进行除法运算,得到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第1.4节,主题是“猴子的烦恼”。

我们将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引入这个主题。

故事中,猴子们遇到了一个问题:他们有一堆水果,但是不知道如何平均分配给每个猴子。

我们将通过这个问题来学习如何进行除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除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难点是让学生们能够将除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并能够理解和解释除法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除法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水果模型和除法运算的卡片。

学生们需要准备一张纸和一支笔来记录他们的答案。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给学生们讲一个关于猴子分水果的故事,引发他们的兴趣,并提出猴子们遇到的问题,即如何平均分配水果。

3. 练习:然后,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运用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会鼓励学生们互相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1) 有12个苹果,要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猴子能得到几个苹果?(2) 有18个橘子,要平均分给6只猴子,每只猴子能得到几个橘子?2. 答案:(1) 12 ÷ 3 = 4,每只猴子能得到4个苹果。

(2) 18 ÷ 6 = 3,每只猴子能得到3个橘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除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运用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来加深对除法的理解。

然而,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存在困难,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些学生的个别辅导。

对于拓展延伸,我可以在下一节课中引入一些更复杂的问题,让学生们运用除法来解决。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教案:猴子的烦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讲述了猴子的烦恼这一主题。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猴子分桃子的故事,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问题。

例如,一只猴子有32个桃子,它要把这些桃子平均分给8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能得到多少个桃子?2. 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计算32乘以8的结果。

鼓励学生动笔实践,尝试不同的计算方法。

3. 集体交流:4.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刚刚掌握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并及时给予反馈,巩固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及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对疑难问题进行讲解。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例:32 × 8步骤1:先将32分解为30和2步骤2:30 × 8 = 240步骤3:2 × 8 = 16步骤4:将步骤2和步骤3的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答案七、作业设计(1)32 × 8 =(2)45 × 7 =(3)23 × 6 =2. 答案:(1)32 × 8 = 256(2)45 × 7 = 315(3)23 × 6 = 138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猴子的烦恼这一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猴子的烦恼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猴子的烦恼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猴子的烦恼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百分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意识;陶冶学生的品德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2.了解百分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3.1 思路引导本堂课要和学生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猴子的烦恼。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聪明的猴子,在森林里遇到一个难题。

猴子不知道如何将一大堆香蕉分给其他动物。

在故事中,我们将学习如何用百分数来表示猴子分配香蕉的方法。

3.2 讲解概念简要介绍百分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让学生知道100%表示全部、50%表示一半、25% 表示四分之一等。

在计算不同百分数的值时,需要理解分子、分母和整体三个概念。

这些概念是计算百分数的基础。

3.3 故事解析介绍故事的情节,让学生了解到猴子用百分数的方法将香蕉分给了其他动物。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计算方法,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4 小组讨论和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解决几个实际问题。

这些问题将帮助学生巩固他们所学,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应用,教师可以提供不同样式的习题。

授课时,老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他们理解且解决有难度的问题。

3.5 复习巩固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要点,了解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问题。

向学生介绍百分数的其他实际应用,例如价格折扣、统计数据等,以巩固学生的知识。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检查学生的作业等方法来评估他们对百分数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手段1.随机抽问:教师可随机抽选学生回答问题。

2.演示教学:教师可以采用演示教学、互动讨论等方式。

3.实例练习: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的练习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1.4猴子的烦恼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1.4猴子的烦恼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时《猴子的烦恼》导学案学习目标:1.创设具体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带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创设的具体情景,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体验。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带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新龟兔赛跑2.用竖式计算。

248÷2= 868÷7=我知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从被除数的最()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除时,就看前()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

二、探究新知1.探究关于0的除法()只猴子平均分()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猴子平均分()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猴子平均分()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发现了:0做()没有意义,所以0除以任何不是()的数都得()。

2.探究商中间有0的除法(1)()只猴子要分()个桃子,平均每只猴子能分到多少个桃子呢?(2)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算一算方法一:我是这样算的,把306分成()和()。

()÷3=()()÷3=()()+()=()方法二:用竖式计算。

百位上:()除以3等于(),然后把十位上的()拉下来。

十位上:()除以3等于()。

个位上:()除以3等于()。

竖式:我发现:0和除数3相乘得(),()减()得(),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但商在十位上的()必须写,起()作用。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猴子的烦恼》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猴子的烦恼》教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这些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如使用教具、举例子、分组讨论等,帮助学生理解并突破这些难点。同时,通过反复练习和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猴子的烦恼》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分配物品的情况?”比如分水果、分糖果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混合运算的奥秘。
(3)理解混合运算中括号的作用,学会运用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举例:在计算“3 + 4 × 2”时,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得出结果为“11”。在解决猴子分桃问题时,能够正确地将问题转化为混合运算算式并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
(1)理解并熟练运用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特别是含有括号的算式。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识别运算顺序,避免因运算顺序不当导致的错误。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表达自己对运算顺序和法则的理解,倾听他人意见的能力。
4.增强学生数学情感,激发学习兴趣,使其在探索混合运算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树立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猴子分桃问题。
另外,我在课堂上也尝试了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但有时候问题的开放性可能让学生感到困惑,他们不知道从何下手。我反思自己,可能需要更加精细地设计问题,使之既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又不会让他们感到过于困难。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询问学生们是否有疑问,很高兴看到有几个学生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这说明他们在课堂上有所思考,也敢于表达。但我也担心,可能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害羞或者害怕犯错而没有提问。我需要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鼓励的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感到安全和自信。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1.4猴子的烦恼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1.4猴子的烦恼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1.4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 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2. 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有余数的概念。

2. 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具(如猴子玩具、水果等)。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猴子玩具和水果,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将水果平均分给猴子们。

2.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探究如何将水果平均分给猴子们,并记录下每组的分配方法。

2.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并记录分配方法。

三、讲解(10分钟)1. 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讲解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并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的概念。

2.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四、练习(10分钟)1.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解决问题。

2.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的重要性。

2.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发言,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有余数的除法现象,并与家长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猴子分水果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并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1.4 猴子的烦恼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1.4  猴子的烦恼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1.4 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猴子的烦恼这一数学问题的背景,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问题。

(2)掌握解决猴子烦恼问题的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3)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类似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猴子的烦恼问题的背景和数学意义。

(2)掌握解决猴子烦恼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

(2)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猴子故事,引出猴子的烦恼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

3.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成果展示(1)每组派代表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2)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给予评价和反馈。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2)学生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6.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精神等。

(2)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 结果评价(1)检查学生的课后练习题完成情况。

(2)评价学生对猴子烦恼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 辅助材料(1)猴子故事相关图片或视频。

(2)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建议1. 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年级下数学导学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数学导学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数学导学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课程背景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学习科学、技术和社会学科的重要工具。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数学课程,北师大版《数学》教材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美,通过情境教学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本文所涉及的课程是《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8课“猴子的烦恼”。

课程目标•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掌握用 < , > , = 表示数字的大小关系;•练习对比数字大小,提高对数字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导学内容猴子面临了一大堆水果,但他不知道如何分配,因此需要我们的帮助。

在动手帮猴子分配水果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数字之间的比较方法。

数字比较方法在数学中,我们通常使用以下符号来表示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比较小于)•(比较大于)•= (等于)例如:•3 < 5 (3小于5)•4 > 2 (4大于2)•6 = 6 (6等于6)数字比较练习下面是一些数字比较的例子,请你判断出哪个数字是最大的和最小的。

在每个例子中,将符号(< , > , =)填入空格中。

1.4 ___ 32.7 ___ 113.2 ___ 24.20 ___ 195.1 ___ 0解决猴子的烦恼回到刚才的场景,猴子面临一堆水果需要分配。

他希望每个猴子分配到的水果数量相等。

我们需要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每个猴子分配到的水果数量。

题目描述如下:猴子有 18 个水果,它想平分给 3 只猴子。

每只猴子可以得到几个水果?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我们可以列出以下等式:18 ÷ 3 = ?附:÷ 是数学中的除号,表示除法。

我们可以使用除法计算出每个猴子能获得的水果数量:18 ÷ 3 = 6因此,每只猴子可以得到 6 个水果。

课后练习1.姚明比王海高,王海比刘强高,请问谁最矮?2.2个9相加和17比,哪个数字更大?3.把100元钞票分给10个人,每个人可以得道几元?教学总结本课程通过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字比较的重要性。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五章《猴子的烦恼》。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简单的加减法和应用题。

我们会通过小猴子的故事来引导大家学习,让大家在实践中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培养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于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到不同的情境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学习,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练习题,还有一些小道具,比如小猴子玩偶和小卡片。

大家也可以带上自己的计算器,以便在实践中进行计算。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给大家讲一个小猴子的故事,故事中小猴子遇到了一些加减法的问题,引起了它的烦恼。

通过故事,让大家对加减法产生兴趣。

2. 讲解:然后我会向大家讲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通过示例让大家明白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4. 讨论:在大家练习的过程中,我会组织大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互相学习和帮助。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一些重要的解题步骤和公式,让大家能够直观地看到和理解。

七、作业设计答案:23 + 17 = 40,40 15 = 252. 小明有10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3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答案:小明现在有10 + 3 = 13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大家对加减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但在解题过程中,有些同学还是存在一些困惑,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巩固。

在课后,大家可以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提高自己的运算速度和准确率。

同时,也可以尝试解决一些更复杂的问题,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关注在教学内容方面,我特别关注了教材中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例题和练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猴子的烦恼》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猴子的烦恼》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猴子的烦恼》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猴子的烦恼。

(教材第8~9页)《猴子的烦恼》是位于北师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4课时,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竖式计算后进行学习的,结合具体的情景理解并且会计算商中间有0或者末尾有0的除法,结合实际问题探索并理解算理,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二、说学情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了,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者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理解除法竖式的算理,引导学生说一说竖式的每一步意思,再说的过程中既能促进学生思考,又能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创设,学生能说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能正确进行有关0的除法的口算。

2.在小组探究、交流的过程中,能发现被除数的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的竖式简便写法,学会正确计算被除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除法。

3.通过独立思考,会解决生活中相关的简单问题,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计算被除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除法。

难点:理解0的占位作用。

五、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1.回忆旧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个口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用课件出示题目,先点几名学生进行口算比赛,其余学生心里默算练习)①口算。

28÷2240÷836÷384÷7 32-0 48+00×2 3×0 0×9 8×0 0+25 29+0②出示:14 104 140师:0能去掉吗?0在后两个数中的位置有什么不同,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设计意图:用简单的口算比赛既可以复习旧知,也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2.情境引入。

师:有三只可爱的小猴子,遇到了烦恼的事儿,什么事儿呢?(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例1的情境图)图片1:树上有6个桃子,平均分给三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到几个桃子呢?图片2:树上有3个桃子,平均分给三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到几个桃子呢?图片3:树上没有桃子,三只小猴子可以分到桃子吗?师:同学们帮一帮小猴子们吧!生1:第一幅图中是把6个桃子平均分成3份,列式为6÷3。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秋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秋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并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和合作,学生应能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猴子的烦恼”这一主题,通过故事情境引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1. 有余数除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知道在除法中,当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时,会产生余数。

2.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掌握计算步骤和规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2. 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故事书。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1. 导入:通过播放“猴子的烦恼”的故事视频,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如何解决猴子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讲解与示范:教师通过PPT课件和讲解,详细解释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示范。

4. 练习与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猴子的烦恼2. 重点概念: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 计算步骤: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步骤和规则4. 示例:一到两个有余数除法的示例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布置一些有余数除法的计算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2. 思考题: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有余数除法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猴子的烦恼 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猴子的烦恼 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猴子的烦恼一、教学目标1.了解简单的加减法;2.了解数字在图形中的表现形式;3.锻炼观察能力,提高运算能力;4.认识猴子患得患失、措手不及的模样,学会规划思路,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加减法的初步学习。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概念。

2.数字在图形中的转化。

让学生认识数字与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体验数字的实际意义。

3.猴子的烦恼。

通过猴子的故事情境,让学生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教学过程3.1 加减法的初步学习3.1.1 课前活动教师可以通过素材、图片、实物等来触发学生对于加减法的初步印象,让学生了解“加法”与“减法”的概念。

3.1.2 讲解1.什么是加法?例如:两个小球加起来是什么?两块方糖加起来是什么?2.什么是减法?例如:从一堆纸片中拿走几张纸,剩下几张纸?桌子上有几只苹果,拿走几只,剩下几只?让学生上课前做一个简单的练习题。

例如:小明腰间系了三根篮球绳,他给妈妈送了一根,送给了小张一根,他还剩几条篮球绳?3.2 数字在图形中的转化3.2.1 课前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一系列具有数字代表意义的图片或者模型,让学生思考数字与图形之间的关系,认知数字的实际含义。

3.2.2 讲解1.各种形状的物体可以随意排列组合,表示不同数量的物品。

例如:两个圆形的橘子表示数字2。

以此类推,三个三角形表示数字3。

2.量的数量可以用相应的物品堆叠的方法表示。

例如:三块巧克力表示数字3。

以此类推,五块糖表示数字5。

3.2.3 讲练结合让学生完成一道数字与实物或图形之间的转化题目。

例如:用桔子堆在一起表示数字几?3.3 猴子的烦恼3.3.1 课前活动观看一段短视频,来引发学生们的好奇心。

3.3.2 讲解1.玩具店里的一只猴子要买一把气球,但是他的钱只够买三个,猴子该怎么办?2.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出来。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022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除法第4课时猴子的烦恼教案北师大版

2022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除法第4课时猴子的烦恼教案北师大版

猴子的烦恼教学内容:猴子的烦恼(教材第7、8页)教学目标:1.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教学难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48÷2= 868÷7= 896÷8=二、导学新课出示主题图,你发现了什么?1.看图后,说一说图中的信息。

你发现了什么?3只猴子平均分6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3只猴子平均分3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3只猴子平均分0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一个桃子也没有了,用什么算式表示?这时3个猴子还能分到桃子吗?0÷3=0。

如果一个桃子也没有,10个猴子来分,怎样列式。

100个呢?你有什么发现?0÷10=0。

0÷100=0。

你发现了什么?能举例说说吗?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现在3个猴子要分306个桃子,平均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桃子?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中间有0)列式:306÷3=口算:300÷3=100,竖式百位上商1,0÷3=0,竖式十位上商0,6÷3=2,竖式个位上商2,100+0+2=102。

竖式计算:1 0 2可以这样写:3 3 0 6 1 0 233 3 0 60 30 66 66 0十位上是0怎么办呢?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十位上的0÷3=0,因此商的十位上要写0。

练习402÷2 702÷3总结:被除数中间有0:遇到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一位没有余数时,这一位上的商就写0。

如果前一位上有余数,把余数和0合起来继续除以一位数。

3.算一算,想一想。

(末尾有0)840÷6=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说一说你在计算时碰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式:306÷3=口算:http://www. xkb
教 学 过 程
个人再探索修改
集体修改建议
竖式计算: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十位上的0÷3=0,因此商的十位上要写0.
3.算一算,想一想(末尾有0)
840÷6=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说一说你在计算时碰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你是怎样解决的。
三、”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难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教 学 过 程
个人再探索修改
集体修改建议
一、导入新课
248÷2= 868÷7= 896÷8=。
二、导学新课
出示试一试主题图,你发现了什么?
1.看图后,说一说图中的信息。你发现了什么?
3只猴子平均分6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
3只猴子平均分3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
3只猴子平均分0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
一个桃子也没有了,用什么算式表示?这时3个猴子还能分到桃子吗?
0÷3=0.
如果一个桃子也没有,10个猴子来分,怎样列式。100个呢?你有什么发现?
0÷10=0. 0÷100=0.
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现在3个猴子要分306个桃子,平均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桃子?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中间有0)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教材练一练第1题、第2题。
2.课后作业:练习册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第周星期第节本学期累计总课时年月日
课题
猴子的烦恼(被除数中有0)
主备人
教学
目的
1.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