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具体会计准则若干问题的思考
对新会计准则执行情况的分析与思考
厂 ~
。
对 新 会计 准则 执行 情 况 的分 析 与思 考
刘 玉 廷/ 财政 部 会 计 司 司 长
成 。香 港 组 织 了 一 批 强 有 力 的 技 术 力 量 , 国 际 会 计 准 对 则 、 计 准 则 进 行 系 统 深 入 研 究 , 财 政 部 会 计 司 、 审 而 中 注 协 也 组 织 了 精 干 力 量 , 行 纵 横 向对 比 、 究 并 最 后 进 研 形 成 结 论 : 会 计 准 则 问 题 上 , 地 准 则 和 香 港 准 则 认 在 内
美 经 济 联 委 会 的 框 架 之 中 。 欧 盟 和 美 国是 重 要 的 经 济
谨 慎 的做法 , 港方 面也 认 为我 国更 严格 , 这并 不作 香 但 为 差 异 。还 有 企 业 退 休 福 利 计 划 。 涉 及 到 的 是 企 业 年
一
、
关 于 会 计 准 则 的 等 效 问 题
金 , 企 业 年 金 是 一 个 独 立 的 会 计 主 体 。 国 的 企 业 年 而 我 金 基金 类似 于 国际准 则 中的设 定 提存 计划 , 企业 、 跟 上
务 报 告 准 则 具 有 同等 效 力 。 现 在 双 方 正 就 技 术 层 面 进 行 磋 商 。接 下 来 要 和 美 国 商 淡 , 们 也 开 始 了 接 触 。大 我 家 知 道 。 国 在 最 近 已 经 正 式 确 认 、 布 了 非 美 国 公 司 美 宣 到 美 国 上 市 可 以 采 用 国 际 准 则 编 制 报 告 ,这 是 一 个 值 得 特 别 关 注 的 动 向 , 它 为 中 美 会 计 准 则 的 等 效 奠 定 了 基 础 。 财 政 部 这 方 面 的 ] 作 也 已 经 启 动 并 把 它 列 人 中 -
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实施和完善
浅谈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实施和完善摘要: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在某程度上,并且还发挥了不可估量的角色用于企业公司会计信息披露。
然而,在目前的情况的国家,在这个过程具体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现在开始学习各种这一点。
关键词:会计;准则;实施;完善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一、具体会计准则实施的若干思考明确的会计准则企业会计标准。
企业会计法规的基本核算准则,项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该行业,企业财务规则及业界的金融体系。
不同的核算及报告行为准则的,发挥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
基本的会计准则作为指南具体之会计准则于,这是一个基本的核算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它也提供了开发内部会计系统的基础和指导。
按行业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行业和企业的会计核算,会计报告的主要规定的内容,方法产业的会计制度配套企业的会计制度。
发挥主导作用,于的两种不同形式项具体会计准则,及行业会计制度是行业内的会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不占用回归合适的用途。
这是因为基本的会计准则,及行业会计制度之间的特殊关系。
具体会计准则用于执行对会计人员素质,工作能力的放在提出更高的要求。
是由于对社会发展的大量需要在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的会计人员。
增强新的概念来新的会计标准,中国会计人员对本,但是,由于的质量参差不齐的指导原则,制度理解的差异以,不同会计职业判断提供了,决策有用的会计讯息给市场投资和公众人士,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的影响改进会计资讯的质量和利用的会计准则。
会计人员的专业操守和适当的专业,判断企业极为关注的,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更高层次。
在中国的对会计人员的实际等级远没有达到项具体会计准则的要求。
新的会计标准的执行情况,将会导致在会计的监管成本提高。
很容易看到,以及加强和标准化的企业信息的披露,会计标准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在是如何加强和规范企业的信息披露,会计工作带来困难。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思考
一
以提 供 更 加 符 合 时 宜 的 会计 信 息 。为 了增 强 我 国会 计 信 息 的可 靠 这 与分 步 实 现 合 并 时候 的7 0 万 不 一 致 , 二者 的交 易 结 果 是 20 性 、 可 比性 、 相 关 性 , 制定 出高 质 量 的 会 计准 则 ,成 为 了我 们 准 致 的 , 只是 实现 交 易 的 形 式不 一 样 。新 会 计准 则 中只 提 到 非 同 则 制 定 机 构 的 紧 急 任 务 。经 过三 年 的 实 施 ,也 证 实 了新 企 业 会 计 控 制 下 分步 实现 企 业 合 并 作 出 了处 理 意 见 , 而对 同一 控 制 下 分 准 则 在 降 低 交 易 成 本 、 完 善 资本 市 场 、维 护 国 民经 济 的健 康 有 序 步 实现 企业 合 并却 没 提到 解 决方法 。 发 展 起 到 了重 要 作 用 , 是深 化 企 业 改 革 、 金 融 改革 和 资本 市 场 健 ( )关 于 公允 价值 变 动损 益 的结 转 三
一
、
司 4 % 期股 权 投 资 时 , 达 到对 C 司 的控 制 ,属 于 同 一控 制 下 企 0长 公 业 合 并 ,该 长 期股 权投 资应 当 按照 享 有c 司所 有 者权 益 账面 价 值 公 份 额 计 量 , 即 为3 0 万 。此 时 ,A 司 对 于c 司 的 长期 股 权 投 资 20 公 公 账 面金 额 为7 0 ( 0 0 3 0 )万 。 2 0 4 0+ 20 而 如 果A 司 于2 0 年 1 月3 日一 次 性支 付 8 0 万 ,购 得C 公 09 2 1 00 公 司 8% 权 ,实 现 企业 合 并 ,此 时的会 计 处 理为 :长 期股 权投 资应 0股 该 按 照A 司 占有C 司合 并 日所 有者 权 益 账 面 价值 份 额 却 定 ,即 公 公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问题分析与思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业仍然可以沿用原来的《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同 , 样 作 为 指导 金融 企 业 的会 计 核算 标 准 , 者所 导 二 致 的会计信息质量与数量差距增大 , 会计信息的 横 向可 比性 可能 进一 步 降低 。
( )新会 计准 则 的实施 对 会 计信 息 质 量提 二
准 则的处 理 。由于新会 计 准则 赋予 企业在 会计 处
理 上更 多 的 职业 判 断 , 相应 地 会 计监 督 的 水平 也 必 须相 应 提 高 ,财 政部 同时发 布 4 8项 注册 会 计 师 审计 准 则 的 目的 不 言而 喻 : 提 高事 务所 审计 为 质量 , 一步 强化 专业 监督 提供 有力 支持 。然 而 , 进 由于新 会计 准 则 给 予企 业更 多 的“ 计 空 间 ”提 会 , 高 会计 监 督 水 平 必 然 要 求 更 多 的 人 力 和 物 力 的 投入 , 监督 成本 相 应也会 增 加 。此 外 , 中国证监会 宣称 已开始 着 手研 究 和 制定 相 应 的措 施 , 期将 近 选 择 部 分上 市公 司进 行 现场 调 查 , 测算 实 施 企业 会 计 和 审计 准则 体 系 可 能对 资本 市场 产 生 的影 响, 研究 制定 切 实可 行 的衔接 办法 。因此 , 计准 会 则 的高 效 运 用 还 必 须 有 其 他 相 关 部 门 的监 督 和 配和 , 这样一 来 无疑会 进 一步 提高 监管 成本 。 ( ) 计 准则 的学 习成 本 增 加 , 四 会 会计 教 育 的
财 务 会 计
新 疆 农 星 经 济
20. o 81 0
新企业 会 计准则 实施 中问题 分析 与思 考
企业会计准则若干问题的思考(一)
会计理论 与 实践 紧密结合 , 在 企业会 计改 革过程 中提 出了许 多建设性 意见。 本 文是林 钢教授 根 据 多年 的教 学和 实际3 - 作 经验 , 在对现 行 企业会 计准 则进行梳 理 的基础 上 , 对 常 用的十个 企业会 计 准则存 在的 问题 进行 了探 讨 , 并提 出相应 的解 决对策 , 体现 了“ 小题 大做 ” 的研 究方 法 , 对提 高企业 会计
林
钢
《 企业会计 准则( 2 0 0 6 ) 》 ( 以下简称新准则 ) 自2 0 0 7年在我 国上市公 司以及 大型国有或 国有控股 企业执行 以 来, 经过 7 年 的实践和 不断完善 , 对提 高会计信息质量 、 实现会计 目 标起 到 了 很 大的促进作 用。然 而, 新 准则中仍然存在一 些 问题 , 对企 业提供 的会计信 息质量产 生一定 的影响 。文辛拟对部分常 用的新准则存在 的问题进行探讨 , 提 出相厘的建议 , 供广 大会计理论与 实务 I - 作 者参考。文辛主要 探讨 : 《 金融 I - 具确认 和计量》 准则的金融 负债初始计 量、 持有至到期投资 未 到期利 息确认 、 可供 出售金 融资产减值确认等问题 ; 《 长期股权投 资》 准则的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初 始投 资成本与享有份额 差额确认 、 可辨认净 资产公 允价值计 量、 交叉持股情况下权益 法投 资收益计量等 问题 ; 《 固定 资产》 准 则的固定资产分类 、 计 提折 旧起 止时间、 分类折旧方式 、 修理 费确认 、 改扩建拆除部 分残值确认 、 预付 出包I - 程款确认 等问题; 《 投 资性屠 地产》 准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赵丽【摘要】为促进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并融入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随后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对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本文主要论述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影响。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作者简介】赵丽(1979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展亨科贸有限公司会计师;研究方向:企业财务管理会计准则是会计理论的具体化,会计实践的总结,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是制定各种会计制度的主要依据,它是在会计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是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整个会计改革的突破口。
新会计准则更有利于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新会计准则顺应了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在关键环节和根本实质上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能够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可比的企业财务信息。
这种制度安排,有利于进一步夯实企业资产质量,充分揭示财务风险,正确衡量经营业绩,为实现向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铸牢了基础。
同时可比性的提高还会降低中国投资者了解境外上市公司的成本,有助于促进中国企业在境外融资,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市场效率,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市场化和国际化。
我国原有的会计准则是16项,基本上是在2001年颁布或修订成型的。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内,财政部出台了新会计准则20多项,加上对现行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进行全面梳理、调整和修订,最终在2006年初构建起一套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完善体系。
新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起基本财务框架概念作用的《基本准则》(以财政部令形式发布)和37项具体会计准则以及1项首次采用新准则时与原准则进行实务衔接的办法组成。
新准则的数量达到39项,在体系的完整性方面得到了巨大的提高,是一个在数量以及质量上均与国际会计准则看齐的准则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若干问题的思考
李 秋 红 刘 颖 ( 拜泉县公 路管理站; 哈 尔 公路管理处) 齐齐 市
摘 要 : 计 政 策在 形 式上 表 现 为 会计 过 程 的 一 种 技 术 规 范 , 其 本 质 上 动机 以谋求总报酬 的最大化 ; 若实际利润处于 目标利润的弹性区 会 但 ② 是一项社会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 弈规则和制度安排 , 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产 间 , 经理人员会使报告盈利达到上 限, 以即时获得好处 ; 若实际利 ③ 业企 业 不 同 结 果 的会 计 信 息 , 会对 企 业 利 害 关 系 集 团产 生不 同的 利 益 分 配 结 润低于 目标利润的下 限, 经理人员则可能有“ 巨额 冲销 ” 的动机 ; ④如 果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 因此会计政策选择不仅具有广泛 的经济后 果 , 而且 果 管 理 者 的 报 酬契 约 中包括 了认 股 权 ,那 么管理 当局 则 选 择能 平 滑 还是 各 相 关 利 益集 团为 转 移 财 富 而进 行 的政 治 博 弈 和竞 争 。 收 益 的会 计 方 法 , 保持 其 股 票 价格 的稳 定增 长 。 以 企业 管 理 当局 对 会 关 键 词 : 政 策 选 择 .原 则 特 点 思 考 会计 计 政 策 的选 择 是 以维 护 个 人 收益 最 大 化 为企 业 立 场 。 O 引 言
32 债务 契 约 。 债 务契 约对 企 业 会 计政 策选 择 的 影 响 主要 体 现 . 我 国制定的《 企业 会计; 隹则—— 会计政策、 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 为 : ( 假定其他条件保持 不变 , 1 企业 的负债权益率越高 , 企业 的经理 差 错 更正 》 这 样 定 义 会计 政 策 的 : 企 业 在 会计 核 算 时所 遵 循 的具 是 指 人 员便 越 有 可 能 选 择 将 报 告 收 益 从 未 来 期 间 移 到 当期 的 会计 政 策 , 体 原 则 以及 企 业所 采 纳 的 具体 会 计 处 理 方 法 。 这个 定 义 包括 了两 个 如利 息 费 用 的 处理 、 究和 开 发 费 用 的 处理 、 旧的计 提 等 会计 政 策 研 折 层 次 的涵 义 : 是 政 府 必须 制定 可 以供 企 业 选 择 的原 则 和 方 法 , 一 它们 都 可帮助企业达到调节收益的 目的:② 如果在某种会计 方法下将发 主 要 是通 过 会 计 准 则 { 基 本 准 则 和 具 体 准 则 ) 现 行 的会 计 制 度 的 含 和 生违 约 行 为 , 理 当局 一般 会 变 更 会计 政 策 , 管 以避 免 这种 违 约行 为的 制 定和 实施 来体 现 ; 是企 业 必 须 根 据 自己 的实 际 情 况 , 政府 所 提 二 在 发 生 ; 企业 越 是 与 特定 的 、 基于 会 计 数据 的 限制 性 契 约条 款联 系紧 供 的 原则 和 方 法 中 , 择适 合 于 自身 的原 则 和 方法 。 因 此 , 选 我们 可 以 密, 企业经理人 员便越有可能采用可增加 当期收益 的程序。 直 接 明确 地 得 出的结 论 是 :会计 政 策 的制 定 主体 是 政 府 ,而 不是 企 33 政治成本。政治活动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 的影响主要体现 . 业 : 业 只 能是 选 择 、 行 、 用 会 计 政 策 的主 体 。 企 执 采 为 : 收 。 收 会增 加企 业 的成 本 , 少其 现 金 流量 。因此 , 司管 ,税 1 税 减 公 1 企 业会 计 政 策选 择 的客 观 必 然 性? 理 人 员 总是 希 望 通过 各 种 努 力 降低 现 实 和 潜在 的税 负 ,包 括 对 现行 企业 会 计 政 策 的选 择 ,既 包括 某 项 经 济 业务 事项 初 次 发 生 时 的 会计 方法的选择和可能出台准则的游说。 ②收费管制。 政府机构依据 初 始 选择 , 也包 括 由于 客 观环 境 的变 化 而 变更 原 会 计政 策 , 而选 择 转 有关会计数据对某些企业的产品价格和收费标准加 以限制 ,受限制 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 立 , 改变了国家与企业的 的企业 一般会游说管理机构和准 则制定机构,以便制定出最有利于 关 系 , 大 了企 业 的 自主权 。 同时 宏 观 经 济环 境 复 杂 多 变 , 些均 对 扩 这 公 司 的 会计 准 则 。 不 对 称 损 失 函数 。在 现 实经 济 活动 中 , 们 对 损 人 企 业 的 会计 工 作 提 出 了许 多 新 的 要 求 ,从 而 形成 了企 业 会 计 政 策选 失、 失败 的敏 感 度 总 是 高 于成 功 和 收 益 。 因此 , 治 活 动 之一 就 是 限 政 择 的 客 观环 境 , 会 计 政 策选 择 这 项 工 作 变得 十 分 必 要 。 使 制 一切 造 成 损 失 的 可 能性 。 体 地 说 , 具 大公 司 的 失败 或 破产 会 产 生一 11 会 计 政 策选 择 是 企 业 会计 信 息 揭 示 的基 础 。 会计 的核 心 问 . 种 潜 在 的政 治 危 机 , 而把 公 众 的 注 意 力 引 向某 一 政治 机 构 。 因此 , 从 题 是 确认 和 计 量 , 济 业 务 事项 的初 始 确 认和 计 量 , 经 以及 在 此 之 后 的 政府机 构宁可消除高估 资产的潜在根源 ,也不愿消除低估 资产的可 再 确 认和 计 量 , 本 身 就 是 对具 体 会 计 原 则 、 其 具体 方 法和 程 序 的 选择 能 。 潜 在 危 机 的影 响 。政治 家们 总 是 为 各种 危 机 寻 找 “ 替罪 羊 ”企 , 和运用 , 因此 , 计 政 策 的选 择 是 企业 会计 信 息 揭 示 的基 础 。 会 业会计信息 中的报告盈利往往会引起政治家和管制人员的注意。 12 会 计 环境 的变 化 要 求 企业 的财 会 人 员探 索 和 选 择 适 宜 的 会 。 4 企 业 会计 政 策 选 择 的原 则 计政策 , 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公允。 企业在选择会计政 策时 , 不能只考虑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 而必须 13 会计 政 策 的选 择是 完成 企 业 目标 和 贯 彻 经 营思 想 的 手 段 。 . 兼 顾 方 方面 面 。 以 , 所 企业 在 进 行 会计 政 策 选 择 时应 同时 遵循 以下几 每 个 企 业都 有 其 自身 的发 展 目标 ,即使 同一 企 业 在 不 同 的发 展 阶段 项 原 则 又 有 可 能 具 有不 同 的 目标 。 41 合 法 性和 相 对 独 立 性相 结 合 。 企 业 会计 政 策 的选 择 应 当是 . 2 会 计 政 策选 择 的 本 质 特征 在; 、 隹则 制度 规 定 的可 供 选 择 的 会 计 原 则 、 体 处理 方法 内 的取 舍 , 具 从 会 计政 策 的 定 义 可 以看 出 ,会计 政 策 在 形 式 上表 现 为会 计 过 这样才能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可 比性和真实可靠性 。否则是 程 的一 组 技 术规 范 ,但其 本 质 上 是 一 种经 济 利 益 的博 弈规 则 和 利 益 违法行为 , 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 分 享 的制 度 安排 。 会计 准 则 的制 订 过程 也 是 财 务 报告 的编 制 者 与财 42一贯性原则。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 当保持一致 l 务报 告 相 关利 益集 团 合作 博 弈达 到均 衡 的过 程 , 已出 台 的会 计 ; 隹则 和连贯 , 不得随意变更。 当然 , 在理解和执行一贯性原则 时, 不能机械 无 不是 相 关 各 方利 益 均衡 与妥 协 的 产 物 。 地 理 解 不 能 变更 会 计 政 策 。如 果 已经 选 用 的 会计 政 策 使其 提 供 的 会 财 务 会计 的 目标 在 于 向外 部 会 计 信息 使 用 者 提供 决策 有 用 的信 计 信 息 不再 具 有 相 关 性 和可 靠 性 ,企 业 就 不 宜 以该 会 计 政 策处 理相 息 , 在现 有 的 以会计 ; 为 会计 政 策 规 范 主体 的模 式 下 , 某 ~ 经 但 隹则 对 关的经济业务事项 , 而应从 目前的经济环境和经营情况出发 , 重新选 济 事项 的会计 处理 有 多 种 备选 的会 计 处理 方法 ,为 企 业进 行 会 计 政 择 最 能 恰 当 反映 企 业 财 务状 况 和 经 营成 果 的会计 政 策 ,企业 应 正确 策选 择 留下 了 一定 的回旋 余 地 和 选 择 空 间 。 以说 , 业 会计 政 策 选 可 企 处理 好 保 持 稳定 和 适 时调 整 的关 系 。 当然 , 业 对于 会 计 政 策 的重 新 企 择 贯穿 于 企 业从 确 认 到计 量 、记 录 、 报告 诸 环 节 构成 的整 个 会 计 过 选 择 , 当按 照 会计 准 则 、 度 要 求 进 行 相 应 的 账 务 处理 , 在 财 务 应 制 并 程 , 计 的过 程 其 实就 是 会 计 政 策选 择 的过 程 。从 这个 意 义 上讲 , 会 会 报 表 附注 中 加 以说 明 ,以使 会计 信 息 使 用者 能 把握 企 业 管理 当局选 计其 实是一门貌似精确但事实上并不精确 的科学 ,会计理论和实务 择会计政策的出发点和具体 影响 , 以正确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 中的好 多问题 并没有一条放 之四海而皆; 隹的取舍标; 隹,因此会计过 43 适用性原则。 . 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时 , 理所当然地应与本企业 程 的最 终 产 品— — 会计 信 息 多半 是 主 观 判 断 的产 物 ,是 有 关各 方如 的 生产 经 营 特点 和 理 财 环境 相 结 合 ,即企 业 在 选 择 会计 政 策 时应 考 股东、 债权人、 政府 、 企业管理 当局等利益博弈均衡 的结果。 不同的会 虑 行 业 特 点 、 业 生 产 经 营规 模 、 企 内部 管理 、 业 经 营 业 绩 、 金
关于新会计准则的若干思考
向财务会计 报告 使用 者 提供企 业 财务状 况 、 营成果 和现金 经 流量等有关 的会计信 息 , 反映企业 管理层受 托责任履 行情况 , 有助 于财务会计 报告 使用者做 出经 济决策 。财务 会计报告使
n w a c u t gsa dad Ota tc nb etru d rto d crid o t e c o n n t i n r sS h ti a eb t n e o d a tg t drs acutgho ; con n ly Ke od ] e conn a a ; conn er ac tg oc i s n d i t y ui pi 20 06年 2月 财政 部颁 布 了《 业会 计 准则— — 基 本准 企 则》 要求 自 2C 年 1月 1日起在上 市公 司范 围内执行 , , 0r 7 同时
U n—v Li e
( u a d s yPltcnc C a gh 12 8 u a ) H N nI ut oy h i, hn sa4 0 0 ,H n n n r e
[ bta t I uneadip m n tn f acutg t drss is n e ee p g io cutg dhv e r k A s c] s ac l eti conn a a mlt enh v oi sr oa onn eh e ・ r s n m e ao on i s n d ia eo i t d l n h ty c i a a t b a f n
关于新会 计准 则的若干思考
李 琳叶
(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00 ) 128
关于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的几点思考
2 0 l 4 年 第6 期l 科技创新与应用
关于我 国会计准则制 定和实施 的几点思考
陈 爱 云
( 北满特钢财务处 , 黑龙 江 齐齐哈 尔 1 6 1 0 0 0 )
摘 要: 经 济 高速 发展 , 我 国的会 计 准 则体 系也 在 适 时的 革新 。在 平 时 的 工作 中 , 由于 经 济的 进 步 , 活动 的 类 型也 在 无 形 中变 多 , 会计准则的 内涵也不断的扩展 , 其不仅仅有人文还包括技术层次。 在 准则设置和使 用的时候 , 必须要将 两个层次都考虑在 内。笔 者接 下来 就具 体 的 阐述相 关的 内容 。 关 键词 : 会 计 准则 ; 实施 ; 制定 ; 改进 ; 思考
1关于会计准则的落实 据 我 国现 阶段 经 济 发 展 情 况 , 展 开新 会 计 准 则 的完 善 , 避免 其 具 体 由 于社会 在 不 断 的进 步 , 此 时会 计 准则 体 系呈 现 出 了相应 的发 会计 准 则 应用 的被 动性 ,从 而 实 现会 计 准 则 与会 计 制 度 的协 调 性 。 展, 它 的 内涵 也 变得 更 为宽 泛 , 何 为会 计 准 则 呢 , 其 是 一 种 何种 类 型 在 当下 会计 准 则 应用 中 ,实现 企 业会 计 制 度 的取 消 是 不 现实 的 , 这 的模 式 呢 。只有 细 致 的分析 它 的 性质 , 才可 以确保 会 计 相 关 的实 践 就需 要 进 行 会 计 准 则 与会 计 制 度 的协 调 , 保证两者的统一性 、 区别 工 作得 以有序 的进行 。 性, 使之部分内容与会计准则尽可能匹配。 本人认为 , 其基本思路应 对于其应用模块来讲 , 一般是显现在单位 的经济工作中的。该 该是 : 根 据企 业 具 体 会 计 准 则 , 对 现 有 的企 业 会 计 制 度 进 行 适 当修 项使用活动不能够脱离规范 以及基础准则等内容而存在 。 它要对各 订 , 订 出一套示范性 的会计准则操作指南 , 以替代现有 的企业会计 种 方 面的 内容 加 以融 会 贯通 , 对 单 位 的核 算 和 报告 等 进 行 细致 的论 制度 和财 务 制 度 , 经 试 行 后 再逐 步取 消 示 范 性 指 南 , 由各 会 计 主 体 述, 进而确保相关的功能得以实现。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 , 要切实的 根据 会 计准 则 , 制定 适 宜 本单 位 的 内部会 计 制 度 。 按 照基 础 的应 用 规 定来 进 行 , 在这 个 前 提 下 , 确 保 单 位 自身 的 会 计 在实际的开展准则应用工作的时候 , 要不断的对公示内容进行 活动能够顺 畅的开展 , 确保准则能够有序的发展 , 为单位会计 制度 优 化 处 理 , 积 极 的 获取 民众 的 心声 。确 保 方 案 和人 民的 思想 之 间 能 的 落实 打下 坚 实 的根 基 。 够 有 效 的协 调 , 然后 进 行合 理 的决 策 , 确保 内容 有 真实 意义 。 要 想 提 当进行准则分析活动的时候 , 经由对规则 的细致论述 , 能够使 升其应用 的品质 , 就要保证在制定的时候 , 增加它的公开性 , 在业界 得基础会计准则内容更 为合理 , 能够促进核算等活动更为有效的开 和学术等领域进行意见 的咨询活动 。包括采纳意见 的原 因、 以及拒 展, 确保相关 的内容和措施更加 的合乎发展的规定 。通过分析该项 绝采纳意见的深层考虑。这样才可能形成一种有效 的交流平台, 切 准则的特性可知 , 我国具体会计准则 的应用建立在会计准则及会计 实的激发出相关 团体参加到准则制定工作 中的热情 , 进 而确保制定 制度的基础之上。在行业会计制度及其具体会计 准则应用过程 中, 工 作 能够 有 效 的开展 。 贯 穿 始 终 的 是行 业 会 计 制 度 ,以满 足 具 体 会计 准则 的发 展 应 用 需 要 想 切 实 的提 升其 应 用 性 ,就 要保 证 其 制 定工 作 体 现 国 际化 , 要, 进 行 不 同时 段 的会 计准 则 及行 业 会计 制 度 的规 范应 用 。 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和别国进行经济活动时的纠纷 , 确保 国家的相 自从使用了新的会计准则之后 , 我们发现其可以在很大的层次 关 信息 板 块得 以有效 的开 展 。经 由对板 块 的使用 , 能够 合 理 的 掌控 上提升单位在处理会计实务 时的灵便性 , 这个发展也离不开监督功 贸 易 的交 易 费用 , 确 保 国家 间 融 资费 用 的 降低 。然 而要 想 真 正 的实 能 的应 用 。 举 例来 看 , 我 们 的政府 机 构 积极 的使 用 全新 的审计 准 则 。 现 国 际 化还 要 做 好 长 远 的 准备 , 该 阶段 必 然 是 很 漫 长 的 , 开 展 好 技 这项内容的使用使得相关机构的审计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 审计 术规范工作 , 尊重相关方 的权益 。 要按照国际会计标准展开优化 , 确 品质 也 得 以 提高 , 进 而为 单 位 打 造 了越 来 越 多 的 应 用 空 间 , 对 于 它 保利益调整利益的最大化。不过最近的几年间 , 其也在结合最新 的 们 监 督 能力 的发 展 有 很 大 的 益处 , 在这 个 应 用 板 块 中 , 由于 全 新 的 发 展态 势积 极 的 进行 调 整 , 并借 助 经 济全 球 化 大力 推广 其会 计 模 式 准则的使用 , 使得监督的成本也在不断的降低 。 举例来看 , 国家证监 和会计准则 , 扩大在国际会计领域的影响。 面对 当前的背景 , 要想确 切实的体现 出国家的作用 , 就要认真努 会如今在不断的发展会计证监法 ,对上市单位进行全方位 的调查 , 保国家的利益不受到干扰 , 确保了审计体系以及测算体 系的发展 ,确保 了两者的有效融合 , 此 力的参加到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 中, 不断的拓宽市场 , 尽可能争 类活动 的开展 , 能够切实的提升监管 的品质。 取在 国际经 济 舞 台上 的 发言 权 。 当应 用 国 际准 则 的时 候 , 要 多 进 行 有效 的交 流 活 动 , 开 展 国际 2 当前 的准则 制 定情 况 分 析 经 由对如今时期 的准则设置状态分析我们能够知道该项 内容 合作 , 不断的吸取 国际上优秀的经验 内容 , 借鉴那些先进的理念和 的具体应用活动由国家财政机构负责进行。 在其项 目起草组应用原 措施 , 确保我国的准则可以成 为合乎经济发展合乎祖 国国情 的优秀 则 中, 需要进行起草组负责制度 的优化 , 进 而确保平时的活动能够 准则 。 经 由多方面的交流 , 确保体系的发展完善 , 确保相关方利益得 国 际化 ” 的主动 权 , 从 而维 护我 国的 经济 利 益 。 得到有效的调节 , 确保准则得 以有效落实。 在这个板块 中, 会计准则 以协 调 。把 握 “ 的草拟需要进行不同阶段 的协调 , 比如征求意见稿模块 、 送审稿模 4结 束 语 块及其应用草案模块的协调 。 这也需要会计准则委员会进行会计准 通过上文的分析得知 , 我们国家应该认真的加入到国际会计准 则的制定 , 保证其咨询结构体 系的健全 。通过对立项模块 、 起 草模 则设置工作 中去 ,只有这样它才 能切实的体现 出我们 国家的利益 , 块、 征求模块及其发布模块的协调 , 来满足我 国现阶段的会计 准则 如 果 只是 单 纯 的按 照 国家 条 例来 开 展 工作 , 一 味 的接 近 国 际 内容 的 应用 的需要 。 话, 我们国家的具体利益就会受到影响。 总的来讲 , 国家要积极的进 在 我 国会 计 准 则 制 定 过 程 中 ,其 是 进 行 政 府集 中制 原 则 应 用 行准则完善工作 ,只有这样才可 以确保 国家的经济发展更上一层 的, 财政部门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 充当着重要的作用。 在会计准 楼 , 该项 内容必须要受到相关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 只有这样才可以 则应用过程 中, 财政部门要进行我 国经济运作环境 的分析 , 要进行 确保应用体系的完善。 参考 文 献 我国各个社会领域模块 的应用 , 比如企业界 、 学术界等 , 这些模块在 会 计 准 则制 定 过程 中 , 扮演 了不 同 的角 色 , 发 挥 着不 同的作 用 。 这就 『 1 ] 刘峰 . 关 于会 计 准 则的性 质 与 制订 [ J 】 . 财 会 月刊 , 1 9 9 6 ( 4 ) . 需要进行会计准则 的人文理性及其技术理眭模块的应用。 [ 2 ] 黄文锋. 论会计 准则 的经济后果 【 J J . 财 经理论 与实践( 双 月刊 ) , 00 3, 2 4. 为了满足会计准则的应用需要 , 在制定过程 中, 进行各种利益 2 方 的协 调是 必 要 的 , 这 需要 进 行 会计 准 则 的人 文 理 性 的优 化 。这 可 以从 美 国 的会计 准 则应 用 环 节得 到 参 照 。 目前来 说 , 我 国会计 准 则 的制定体系是不健全 的,其各个方 的利益均衡性难 以得 到有效控 制, 这受限于历史因素 、 国家经济因素等。 财政部主导着我 国会计准 则 的制定 , 其他参 与方起着促进和咨询的作用 。考虑 到经济业务 的 纷 繁 复 杂 和政府 的有 限理 性不 足 , 为 增 强对 我 国会计 准 则 制定 的技 术理性和人文理性的重视 , 应从加��
对新会计准则及其实施的几点思考
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 响 ,致使该项 目的审计工 作 难度 较大 ,审计 风险 较难 控 制 。
2 2新准贝的实施对 匕 . U 市公司的影响
新 准则的实施对 上市公 司的影响 主要表现 在 两 个 方面 。 第一, 对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利润产生影响 我国实务中出现 的不少企 业合并 均为 同一 控制下的企业 合并 。如 果将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 合并排除在准 则的适用范 围之外 ,将 无法真正 解 决我 国会 计实务 中 出现的 问题 。 因此 ,按 照参与 合并的企业是否受 同一方控制 ,分为同 控制下的企业 合并和非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 合
一
于防止企业通过债务重组和费用资本化等手段 虚 报利润 。而 注册 会计 师和 审计风 险 ( 别 特 是 固定风 险)主要取决于企业会计信 息质量本 身 ,因此 ,新准 则的颁 布和 实施还 有 利于 审 计风险的 降低和审计 环境的改 善。 二是谨慎性原则加强。新准则增加 了对相 关资产 计提减 值准备 的内容 ,虽更符合谨慎性 原则,但 因需较 多地运 用估 计和判断 因素 ,会 计处理 有一 定难 度 ;同时 , 由于没 有明确 的 标 准 ,不同的会计人员对可收 回金 额的估计结 果可 能不 同 ,有较大 的伸 缩性 ,从而 影响 到 会计信息 质量 ; 还由于上述估计和判断因素及其
较 强的 实务 操作性 。
3新准则实施存在的主要障碍
2新会计准贝实施的影响 0
新会计准 则的实施对会计和审计工作 、上 市 公司产生 了重大 的影响 。
2I新 准则的实施对会计和审计工作 的影响 . 是 准则规 范性和可操作性增 强。新准 则 的实施使得会计和审计工作更有据可依 ,会计 处理和审计程序实施的难度相对较小 ,更有利
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_论文
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摘要:2017年,财政部公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新的38项具体准则。
新准则中涉及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债务重组中的利得、非货币资产交换损益、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存货成本计价中取消后进先出法、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动、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金融资产引入公允价值、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等内容,较以往的准则更适应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资产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非货币资产交换;生产性生物资产;合并报表2017年2月15日,财政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新的38项具体准则,2017年10月30日又发布了会计准则指南,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
对于在全球一体化的宏观环境下我国企业更好地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新准则变化较大,其中的一些具体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都有一定的影响,就笔者的体会,下面分项进行分析。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资产发生减值后,资产减值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之所以如此规定是防止公司操纵利润。
但同样也存在问题。
因为,经济的发展具有周期性,当宏观经济处在萧条期,必然导致资产减值,而经济复苏时,资产价值则会回升,此时资产减值不能转回,则会造成企业资产价值低估,从而计提的折旧不能满足企业更新资产的需要,造成企业各期利润增加,而资产使用期满可能无力重臵的局面,特别是当企业的资产剩余年限趋近于经济复苏期与繁荣期之和,问题则更明显。
如允许其转回将会导致转回当期的利润大增,新准则这一规定,确有两难之处。
二、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价值计量新准则规定:在有确凿证据表明其所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的取得的,也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不计提折旧与摊销,应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建议作者:李慧博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学术版》2008年第06期摘要: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但是,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必然给企业的会计处理及其准则的实施带来不同反响的问题,这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实施问题措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将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
会计准则的变革,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财务报表的数据,使企业的利润在短期内发生较大的变化,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会计统一体系,为改进财务报告提供了有益借鉴,对企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新会计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1、新会计准则自身的变化为以后的实施带来了障碍(1)关于减值的规定新准则实施后,有可能会与随后出台的其他法律文件不匹配。
我们的新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准则第十七条:“资产减值损失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而《存货》准则第十九条:“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损益。
”就不难会发现,两项准则对资产减值在以后期间是否转回的规定发生了冲突,因此,在以后的一些相关法律文件再出现类似的不匹配问题也是无法争辩的。
(2)关于投资核算方法的规定我们看看新会计准则中对《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它规定了将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但要为编制合并报表调整为权益法另设完整的账簿记录。
一项投资母公司个别报表上的确认与合并报表上的确认方法不同。
(3)关于所得税会计的规定自财政部1994年发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来,我国企业的所得税会计基本是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并在。
对《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的若干思考——基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盈余管治与企业纳税谋划
纵观国内外学者又 寸 盈余管理的方法主要归类为 几 种: 第一, 对会计原则的选择与运用。E 匕 女 Ⅱ : ( 1 ) i 莹嗅陛原则的运用。即 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 帧 债或费用。( 2 ) 重 要 原则的运用。重要『 生原贝 . 为, 对微不压 韵项目则不值j 导 _ j 时 其进 行精确计量和报告。企 业可 i 亟 用会计职业判断中的重要陛原则通过 ± 勤Ⅱ 或减少 为不重要的会计数据来进行盈余管理。 第二, 会计政策和方法的选用。在选择会计政策时, 企业—般要处 于盈余管理的角度 , 站在有利于企业管理 当局的角度进行选择, 但是会 三、新准则下盈余管理空间研究 计政策一旦 选用不} 导 4 施亩 更 改。 会计的不确定陛是会计本身所固有的, 它使得同— 企 业的经 业 务或经济事项运用不同的计量方法, 或由不同的会计师进行计量, 会产 二 盈余 管理与会计职业判断 生不—致的结果, 这就给合法的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在会计标准的框 定一 套完 善的会 计 内控 体 系 , 可 以采 取 以下的方法 : ( 一)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 的素质培养 在选 拔 会 计人 员 时 , 能 力 固然 重要 , 更 看 重 的是 素养 。 会 计职 责 具 有 两面 性 , 一 方 面代 表 企业 , 一 方 面 代表 其 自身 , 有 良好 素养 的人才 能 更好 的担 任这 两 种角 色 。对于 会 计人 员 的 培养 , 不仅 要 加 强知 识培 训 , 更 要 注 重会 计 职业 道 德 的培 养 , 要使每 一个 从业 人员 熟记相 关法律 , 并做到 自律 。加大 会计 内 部人 员 的奖 罚制 度 , 采 取竞 争上 岗 、内部 下 岗的方 式 , 加 大工 作人 员 的危机 意 识 。此 外 , 还要 不 断完 善企 业 文化 , 加强 企业 内部 制度建设 , 增强 企业 内部 的凝聚力 。 ( 二) 加强电厂 会计风 险预警系统 风险后 的力 挽 狂澜不 如事 先 的未雨绸 缪 , 会 计管 理人 员总 是将 关 注 点放 在 风 险后 的处理 监督 工 作 , 而 忽略 了潜在 的风 险。事 前 的风 险控 制与管 理是企 业 良好运行 的一 个重要 步骤 , 只有 准确 的对 潜在 的风 险进行 识别 , 才 能将企 业 的损 失 降为最 低 。健全 的风 险预警 系统 , 建 立多层 次 的会计 内控监 督评 价体 系, 运用 现 代化 科技 手段 , 对 单位 的会 计 内控 运行 实 况进行 动 态 、全面 监督 , 为 企业 识别风 险 , 并准 确 的定位 风险控 制点 。 ( 三) 使企业会计信息规范 化 , 客观化 提 高对 外 披露 的 会计 信 息质 量 , 可 以避 免 会计 信息 : 改革 开放 带来我 国市 场经 济的 飞速 发展 , 小企业 大量涌现 , 但小 企业的 管理 水平 , 尤 其是会 计核 算 水平不 高 , 影 响 了企业 自身和 国民经 济的健康 发展 。 《 小 企业会计 准则》给 小企业会计核 算 管理 的提 高带来 了新 的契机。 本 文通过 对 于 《 小 企 业 会 计 准 则 》 本 身 的 重 点 对 其 实 施 过 程 中 的 问题 进 行 分 析 和 研 究 , 以求寻找促 进 《 小 企业 会 计 准则》有 效实施 的策略及建议 。 关键 词 : 盈 余管理 所有者权 益 ; 无形 资产 ; 合理避 税 我国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体现出国际趋 同的同时, 也给企 业的财务和会计人员提出了前E 昧 有的挑战, 最显著自 g 就是引 ^ . 公允价 值, 会计 人员职业判断的内容空前扩大, 留给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也相 应 - 大。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不仅要了解准则 制定者的意图, 而目 提供的会计信息也要对企业经营提供更强的决策参 考。研究新准则体系会计职 业判断空间, 运用新准则体系内的会计职业 判断空间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 , 可以为企业的管理当局和会计人员提供 会计职业判断对盈余管理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根据国内外的各种 表述, 本文将会计职业判断定义为 “ 具有会计专业技能知识和经验的会 计人员, 基于客观的 谨 慎的、正直的态度 , 本着为会计信息使用者高 度负责并为之提供高员垦信息自 勺 耳 精神, 在会计职业标准的框架内或 是会计职业标准制定机构的意思指引下, 通过识别、计算、分析、比较 或是咨询等方法, 对不确定 I 生 的会计事项所做的裁决与断定的思维过 程”。虽然盈余暂 哩与 十 耳 则 判断 不喃定性的会计事项后 做 的判断, 但是 寸 职业判断与盈余管理之间还是{ 筝茁善显著的差异: 第一 , 主体不同。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 , 而会计职业判 断的主体是从事会计工作韵会计人员。 第二 , 目的不同。盈余管理的 目的是为了获取管理当局的私人利 益, 但受益者和利益表现非常复杂, 通常有报酬计划、债务契约、政治 成本三大动机 , 也有我国现阶段公开 匕 市发行股票、配股、避免处罚、 炒作股票等动机。而会计职业判断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尊重客观事实, 如 实反映经济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的实际影响, 在做判断 时, 要 保持客观 中立 。
事业单位贯彻实施新政府会计准则的思考
事业单位贯彻实施新政府会计准则的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和优化,事业单位也需要不断地贯彻实施新政府会计准则,以适应新的会计环境,更好地为公众和社会服务。
本文将从事业单位贯彻实施新政府会计准则的必要性、面临的挑战、思考与改进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必要性1. 适应会计环境变化时代在不断变化,新的会计环境不断呈现出来,这就要求事业单位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的会计准则,以适应新的环境变化。
2.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新政府会计准则往往与原有的准则相比更加严格和规范,采用新的准则能够提升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有利于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升。
3. 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政府会计准则是在国家法律法规基础上出台的,贯彻实施新政府会计准则是事业单位履行法定职责的重要举措,也是法律法规的要求。
4. 为公众和社会服务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事业单位需要向公众和社会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只有贯彻实施新政府会计准则,才能更好地为公众和社会服务。
二、面临的挑战1. 技术水平与经验不足在贯彻实施新政府会计准则过程中,事业单位可能面临技术水平和经验不足的挑战,需要加强培训和技术支持。
2. 资金和人力投入不足3. 制度和流程不健全贯彻实施新政府会计准则需要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和流程,但在实践中,事业单位可能存在制度和流程不够健全的问题。
4. 意识和认识不足三、思考与改进1. 加强培训和技术支持2. 合理配置资源在资金和人力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事业单位可以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优化资源利用效率,确保贯彻实施新政府会计准则的顺利进行。
4. 加强宣传和教育对于意识和认识不足的问题,事业单位可以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升员工对新政府会计准则的认识和意识,确保新准则的贯彻实施。
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
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摘要:为了强化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使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从而使公众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会计信息质量得到实质性提高。
对具休会计准则的作用和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墓本模式的逻辑结构、层次、构建原则等进行探索,并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所应具备的中国特色作了深人的思考与分析。
关键词:中国特色会计准则思考早期的会计,只限于记账方法和事项处理程序的研究。
这是同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的。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经济发达到较高程度时,会计理论的研究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一、会计准则定义从现代会计理论来看,会计准则是关于价值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规范。
其中,确认是指对某一种经济业务加以分析判断,是否已经引起了资源和义务的增减变动,从而认定是否能够加以记录并在会计报表中列示;计量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资源和义务的增减变动以什么样的金额加以记录和列示;记录是指用什么账户和程序加以记录;报告是对账户记录进行整理,确定列报内容和方式。
二、关于具体会计准则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中国具体会计准则的地位怎样,其作用是什么?这是影响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目标模式形成的前提。
我认为具体会准则的地位和作用必须置于整个会计规范体系中予以体现。
我国目前的会计规范体系尚不完善,基本会计准则的实施处于磨合时期,会计准则体系的确定处于借鉴、探索过程,会计人员的素质较低,各种经济法规尚处于完善阶段。
所以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应由以下四部分构成,即:《会计法》、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大行业会计制度。
由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已有外国经验可资借鉴,所以从高起点着眼先行制定、颁布基本会计准则,而后研究具体会计准则。
这就在决定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以基本准则为依据,对各项会计核算业务和会计报告事项作出具体规定,使其处于基本准则统驭之下。
又由于具体准则同大行业会计制度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别,具体准则主要规范企业有关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并不涉及帐户的设置、使用和帐户处理等问题,所以即使具体会计准则出台,亦难以立即取消大行业会计制度。
对运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几点思考
一
项资产 , 还包 括交易性 金融资产 , 而 目前 我 国房 地 产
到 预定 可销 售状 态 。在此 准则 中 明确 , 存 货 的生 产 过 市 场 和 资 本 市 场 的泡 沫 已 是 不 争 的 事 实 。 采 用 公 允 价 也 会 使 每 股 收 益 程 在一年 或 者一 年 以上 , 其 借 款 费 用 允 许 资 本 化 。但 值 计 量 不 仅 造 成 当期 损 益 的不 公 允 ,
是 为取得换 人资产 支付 的 , 所以, 以公 允 价 值 计 量 的 情 权 平 均 数 计 算 基 本 每 股 收 益 。 净 利 润 的 组 成 中除 包 括
况 下 并 非 应 支 付 的税 费 都 计 入 资 产 的 成 本 。 营业 收入 、 营业 成 本 、 营业税金 及附加 、 投 资 收益 、 期 间
一 蕊
态, 安 装 期 间 的借 款 费 用 是 否 能 够 资 本 化 呢? 如果不能 收 益 呢 ? 资 本化 , 那 么 固 定 资 产 借 款 费 用 资 本 化 的 范 围 比原 会
( 作 者单位 : 衡 水 市 第 二 人 民 医院 )
( 接 6 4页 ) 在, 因此 , 在 医 院 内应 设 立 管 理 风 险 检 测 系 统 ,医 院 的各 个 部 门都 有 职 责 去 检 查 部 门 内 的 资 金 支 出现状 , 如 发现实 际支 出与预算存 在差 异 , 就 必须严格 按 照规定报 告给会 计部 门 , 共 同分析原 因 , 并及 时处理
是 对 于 固定 资 产 而 言 , 是 否也应遵 守该 时间规定 , 如果 虚 增 或虚 减 。 因此 , 是 不是 可 以在计 算一 项 “ 扣 除 公 允 固定 资 产 需 要 安 装 且 在 一 年 内安 装 完 成 达 到 可 使 用 状 价 值 变 动 损 益 后 的 净 利 润 ” , 并 且 用 此 项 指 标 计 算 每 股
企业新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新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关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问题 (2)1.新准则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加大了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难度 (2)2.可能采用新的盈余管理手段 (2)3.对策建议 (2)二、关于商誉减值测试的问题 (3)三、关于公允价值引入的问题 (4)1.存在的不足 (4)2.对策建议 (4)参考文献: (5)企业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在企业界、会计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经过一年半的正式实施,获得了不少投资者的好评。
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本文仅对其在无形资产处置、商誉减值测试、公允价值引入等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新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开始正式在上市公司实施以来,范围不断扩大,在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方面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但是,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来看,新会计准则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关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问题新会计准则在无形资产处理方面,及时吸收了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既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同时又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体现了国际趋同。
我国无形资产新会计准则在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亦有不尽完善之处。
1.新准则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加大了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难度(1)尽管新准则对“研究”与“开发”进行区分并明确其含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无形资产的研发业务复杂、风险大,要把企业的研发活动清楚地划分为研究与开发阶段显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本身并不精通科学技术的会计人员来说,这项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2)新准则列出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的五个条件,规定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
但是这些条件和标准的表述比较抽象,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出客观合理的判断,加大了会计人员专业判断的难度。
2.可能采用新的盈余管理手段(1)新准则未对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如何处理做出规定,那么,企业可能自主选择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方法来调节利润,如在赢利较大的年度,将后续支出费用化,减少当年利润,达到避税的目的;在赢利较小的年度,将后续支出资本化,增加无形资产价值,以提高当期业绩。
新会计准则若干问题的思考
新 会计 准则 具 有的 一些 特点 分析 新 会 计 准则 与 原 有会 计 准 则 相 比 , 存 有 一 些 明显 的差 异 , 体 现
一
、
漏 洞较 多 , 不够 系统 化 , 而 2 0 0 6年新 的会 计 准则 较 之前 的更加 系 统
三、 所应 采取 的措施 建议
规范, 并 借 鉴 了国外好 的经验 , 更适 合我 国国情 和企 业特 点 。 2 . 新 会计 准则 能 与我 国市 场经 济体 制 相适 应 。 2 0 0 6 年 颁发 的会 计准则注重与国际间的接轨, 同我 国的国情相结合 , 范围广 , 包涵各 类 企业 各 项 经济 业 务 , 借 鉴 了 国际会 计 准 则但 又有 所 区 别 , 在规 范 经济 业 务方 面按 照 我国实 际情 况 , 处 理方 法 的制 定 与 国际会 计 准则 有 所不 同 。 3 . 新会 计 准则体 现 在法 规 与会计 处 理方法 的一致 性 。原 有 的会 计 准 则在 实施 以后 , 有 很多 地方 与 后来 实施 的会 计准 则 的条 款制 度 存 有 矛 盾 ,如 之 前 的会 计 基本 准 则要 求 企 业应 编制 财 务 状 况变 动 表、 资产 负债 表 、 损益表 , 可《 企 业 会计 准 则一现 金 流量 表 》 要 求企 业 编 制 现金 流量 表等 , 造 成 了会计 准 则 内部 间 的矛 盾 。而新 会 计准 则 能 够 充分 考虑 到这 一点 从 而使 二者统 一 。 4 . 新会 计 准则有 更高 的国际化程 度 。 新会 计准则 体 系结 构更趋 同 于 国际性 , 如对 于金 融 资产 的 四项分 类 及 其计 量 , 源 于《 国际 会计 准 则第 3 9 号》 ; 对 于衍生 金融 工具 , 把 以往表外 披露 入 当期 损益或 所有 者权益 。 二、 新 会计 准则 存在 的 一些 问题分 析 新 会计 准则 在 内容 结构 上 虽然 更加 合 理 , 但 在 运 用上 也存 在 着
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
规,虽然它并不 是政府法规 。这 是因为它 能广泛 为人所认可和 对 目前 的情况 ,可 以通过一下一些途径来改善和 体改会计人员
接 受 ,能 被 会 计 界 公 认 成 为 约 束 会 计 行 为 的 要 求 。
的素质状况 :加强从业资格的要求和规定,提高从业条件和门槛 ;
二 、浅 析 具 体 会 计 准 则 颁 布 实 施 的 社 会 经 济 后 果
因为具体会计准则对待企业 收益和资产的稳健性原则 ,必然使 管 ,能有 利 于 披 漏 企 业 内部 问题 ,促 进 企 业 的 改善 和 进 步 ,利 于
收益 和 资 产 信 息 更 加 真 实 可 靠 ,有 利 于 企 业 采 取 更 准 确 的决 策 企 业 的长 远 发 展 ,加 强 企 业 的外 部 监 管 ,需 要 做 好 以下 方 面 :对
重视 学历 ,重视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 知识和综合知识结构:重视
1.具体会计准则实施和执行 以后 ,将对税务部门的征税造成 各项考评和选取,以各种考核来选取 人才 ;加强和重视对会计人
很多影响,它会对税务部门提 出更高 的要求,也需要税收人员具 员的能力培训 ,不断提高会计人员 的知识功底和经验素质 。只
求 更 高 。因 为 实 施 具 体 会 计 准 则 之 后 ,提 供 给 企 业 会 计 人 员 以 核 算 过程 中 的遵 守 和执 行 ,提 高和 较 强 企业 的 内部 监 管 十 分 重
更多 的会计处理办法,使得企业会计方法具备多样性的特点,同 要 ,要加强和提高企业 的内部监管 ,需要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和
法、确认方法和报告方法等各方面 ,这使得具体 会计准则具有 很 并尽可 能的使会计制度 匹配具体会计准则 。在 目前看来 。具体
国有集团企业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若干思考
产负债表观”理念。 4人员观念转变 现 象 。有 些 国有 集 团企 业 最 早是 事 业单 位 ,并 在 国
遍, 即有执行行业会计制度的, 也有执行 《 企业会计制度 》
的 。 国有 集 团 企业 全 面 执行 新 会 计 准则 ,意 味着 集 团下
的所有企业均执行一种制度 ,即 《 企业会计准则 》 。因而 对这些集 团而言 ,执行新准则 的难度远高于 由 《 企业会 计制度 》直接转变到 《 企业会计准则 》的企业。核算体
问题 ,对 国有集 团企业执 行新会 计 准则的 准备 步骤 和难 点对策进行 探 索。
【 关键词 】国有集团企业 会计准则 难点 对策
推 进 国有 企 业 全 面实 施 新企 业 会 计 准则 的意 义 ,至
问题 ,就是 《 企业会计制度 》体系下的特殊行业会计核 算办法如何与新 《 企业会计准则 》实现接轨。
Mo enAco nig 会 dr cu t n
计 准 则
国有集 团企业执行新 《 企业会计准则》的若干思考
姚 静
( 上海 电影 [ 团 ] 集 有限公司 20 3 ) 00 1
【 摘要 】 本文结合上影集团新旧会计准则转换工作 实际,重点剖析 了国有集团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的难点
企改革中经历了事转企的变革 ,其会计核算也 曾走过 了
2 1. 新 会 计 01 6
■
会 计 准 则 M dmA cut g oe coni n
事 业 单位 事 业 核 算 、事 业单 位 企 业 核算 、企业 单 位 企 业 核 算 的过 程 。这种 集 团 企业 中多 种 制度 并 存 现象 比较 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由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组成。
具体会计准则的陆续颁布和实施,对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对于企业有关会计信息的披露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是,鉴于我国目前的现状,在具体会计准则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就此进行探讨。
一、具体会计准则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占据何种地位?
企业会计法规由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行业会计制度、企业财务通则和行业财务制度组成。
这五个方面分别以不同的内容对会计核算和报告行为进行规范,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具体会计准则是以基本会计准则为指导而制定的,它是基本会计准则的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它还为制定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行业会计制度是与基本会计准则配套按行业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主要规定了相应行业及业务的会计核算和会计报告的内容与方法。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目前企业会计准则组成内容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
但是,从实际执行的情况看,在具体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两种不同形式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行业会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并没有占据应有的地位。
这是由过去基本会计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的特殊关系造成的。
《企业会计准则》即基本会计准则发布后,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的仍是行业会计制度。
至于操作性较强的具体会计准则发布实施后是否会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也不尽然。
我国新颁布实施的具体会计准则只适用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仍沿用行业会计制度。
我国上市公司虽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但相对于整个国民经济而言,其所占比重远不及具有成熟资本市场的西方国家,非上市公司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因此,在只占国民经济少量比重的上市公司中运用会计准则,就显得过于超前,其力度和影响自然会受到影响,再加上会计人员对行业会计制度的长期依赖性,更使具体会计准则的实施打了折扣。
而非上市公司的会计人员所遵守的会计规范则是行业会计制度,并且这种“软法律”已经被广大会计工作者所接受和认同,因此,非上市公司的会计准则自然难以占据其应有的地位。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具体会计准则的被动局面,其可行的方法应当是逐步实现会计准则与
会计制度并轨。
笔者认为,其基本思路应该是,根据企业具体会计准则,对现有的企业会计制度进行适当修订,订出一套示范性的会计准则操作指南,以替代现有的企业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经试行后再逐步取消示范性指南,由各会计主体根据会计准则,制定适宜本单位的内部会计制度。
二、具体会计准则是否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
具体会计准则目前只出了10个,但已经显示出其优势,在某些方面弥补了以往会计制度存在的缺陷或不足。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缩短了与国际惯例的差距。
我国经济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日益剧增的趋势,要求会计信息成为国际商业语言,会计处理的程序和方法尽可能多地采用国际会计惯例。
而具体会计准则的出台与实施,缩小了我国与西方国家的距离。
2、更具可操作性。
虽然具体会计准则只出台了一小部分,但均是对涉及具体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和会计报告的有关事宜做出了详细规定,主要包括确认方法、计量方法和报告方法三个方面,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例如,基本会计准则第十三条规定:“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备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应当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但并没有交代哪些情况下“确有必要变更”。
而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会计准则中,则明确规定了“确有必要变更”的两个原因:一是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会计政策;二是变更会计政策能够使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更相关、更可靠,并规定了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即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
3、对表外项目的披露给予了充分关注。
我国对表外披露项目一直没有统一的要求,即使是上市公司,表外信息的披露也并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对有利事项披露较多,对不利事项披露较少或根本不予披露。
而具体会计准则时表外披露作了严格的规定,弥补了以往此方面的不足,可以增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维护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如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了会计报表附注中应当披露以下内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影响数以及变更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重要会计差错的内容;重要会计差错的更正金额等等。
再如,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信息披露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应作以下披露:在存在控制关系的情况下,关联方如为企业时,不论它们之间有无交易,均应当披露与企业有关的主要情况;如与关联方发生交易,应当披露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和交易要素。
4、避免了收入虚增的情况发生。
行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
按此规定,对于一些特殊业务,如回购业务,应确认收入的实现,这会造成营业收入虚增,利润不真实。
收入会计准则着眼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对售出的商品不再实施控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予以计量等,以此来判断收入是否可以确认。
按此会计准则的要求,对于回购业务,由于它并没有相关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因此不能确认收入实现,就可以避免虚增收入的情况发生,相应地就解决了利润不真实的问题。
三、具体会计准则能否顺利实施,并真正发挥作用?
既然具体会计准则本身具有不可代替的优点,那么,在其实施过程中,能否真正发挥其应有
的作用呢?答案是否定的。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会计人员在短期内难以达到具体会计准则的要求,直接影响到具体会计准则的实施。
具体会计准则有一个较明显的特点,即某些经济业务需要会计人员作出职业判断后,再进行会计核算。
如收入会计准则中的收入概念,道出了收入的重要本质,即“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因此会计人员在运用收入准则进行收入核算时,尤其要注意分析形成收入交易的实质是什么,而不能象行业制度一样凭交易的形式来作出判断,这就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
再如,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准则的核心之一是对资产负债表编制日后的重大事项进行处理。
而对“重大性”并未在数量上进行规定,实际上也很难制订这种量化指标,这也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既不能只披露有利事项而回避不利事项,也不能任何事项都全部予以披露。
职业判断能力决定了具体会计准则对财务人员的要求起点更高,而我国目前会计人员的实际水平却远远达不到具体会计推则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实行分部门、分行业、分所有制的会计制度,会计制度留给会计人员选择和判断的空间很小,养成了许多会计人员依样画葫芦的习惯,形成了比较定型的会计思维。
而一旦这种规范变得灵活起来,选择的空间增大后,很多人就不知所措了。
因此,会直接影响到具体会计准则的实施。
2、对具体会计准则的理解程度,也是具体会计准则能否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具体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其中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保证会计披露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以维护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但是会计人员是否能够深刻领会准则的基本含义,吃透准则,将会直接影响到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进而影响到会计披露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如收入会计准则对收入确认原则的改变,使得会计人员在确认时要进行分析。
对于分期收款销售、代销、交款提货销售、预收货款销售、托收承付结算等方式销售,按准则和行业制度来确认形成的收入,结果是一样的,但对于特殊情况,则不一样。
如为保持贸易关系,A公司将一批商品运往国外B公司,获得了收取货款的权利。
当时,B公司所在国正处于政治动荡之中。
按行业制度的规定,A公司完全有理由在获得收取货款的权利时,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
但按收入准则的规定,A公司则不能确认收入的实现。
因为货款是否真的能收回来尚无法确知。
即使可以收回来,是收回全额还是只收取其中的一小部分,现在也难以作出清楚的判断。
因此,需要会计人员认真领会准则的精神,确保收入的确认和计量真实、准确。
另外,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所遵循的会计规范不同,必然会造成一部分会计信息失去可比性。
而会计信息使用者依据财务报告所做出的投资预测和决策,就难以做到准确无误,甚至会出现错误的情况。
要想使具体会计准则顺利实施,并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把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素质作为一个重点工作来抓。
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无疑是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
鉴于目前行业内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存在着巨大差距,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要有严格的规定;对于行业间会计人员存在着知识屏障、综合知识结构匮乏的情况,应在坚持专业资格考评结合制度的基础上,相应提高资格考试的入门条件,重视学历教育在考评中的作用;同时,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终身教育的观念,以不断吸收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