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历史七上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12
思考:半坡人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 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半地穴式房屋。半坡遗址处于黄河流域, 冬季比较寒冷,夏季炎热,半地穴式的房屋冬暖夏凉。13
西安半坡遗址
归纳半坡遗址发现的地点、时间,并探讨 地理环境与半坡遗址产生的关系?
14
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距今约6000年 ;当时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适宜人类居住 。
26
(4)这种地理环境差异是如何影响房屋建筑的 ?
地穴式房屋有利于放风、保暖适合北方的 气候条件;
干栏式房屋既通风又防潮,下层还可以饲 养家畜。
27
课堂小结
原始农业的发展
原 始 农
半坡 居民
居住区 生产工具 生活用具
耕
生 活
河姆
房屋、水井
渡人
农业生产
雕刻艺术
28
随堂训练
D 1.下列现象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西安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 。
11
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呈椭圆形,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包括居住区、制陶窑场
和公共墓地三部分。居住区内房屋密集地排列着,中间一座规模很
大的长方形房屋是氏族的公共活动场所。居住地的周围有一条宽深
各五米的壕沟,在居住区和沟外的空地上,分布着各种形式的窑穴,
是氏族的公共仓库。
30
A.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B.半坡人使用耒耜耕地 C.山顶洞人使用骨针缝制衣服 D.河姆渡人使用弓箭打猎
29
2.很多同学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 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 ,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
D 饭( )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汉口 D.浙江河姆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第一单元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共39张PPT)
劳动工具 农作 物
磨制石器、 骨器、角器 骨耜 水稻
房屋样式
半地穴 式房屋 干栏式房屋 (水井)
河姆渡居民
原始畜牧业: 河姆渡人养水牛 原始手工业: 河姆渡人还会雕刻和使用天然漆
课堂达标
1.在我国古代,较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生活在长江流域 的( )
距今10000-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⑵兴起地区
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⑶发展变化
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 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12/15/2017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的出现 ③聚落④磨制工具的发展
3、兴起和发展的意义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 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读一读
旧 石 器 新 石 器
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展品2号:半坡人使用的工具
石飞索
半坡人还用弓箭、长矛、石球等 捕猎;用渔叉、渔钩、渔网捕鱼
骨制鱼钩、鱼叉
石球
展品3号:半坡人的农作物 ——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种植粟的国家(笔记)
3、代表类型
半坡
北方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生活
展品1号 半坡人的房子
动脑筋:半坡人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子?
名称: 半地穴式房屋
原因: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 大,气候比较寒冷
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 风沙,又可以保暖。
展品2号:半坡人使用的工具
骨铲 石铲
角铲
半坡人制作磨制石器、还制 造骨器和角器等生产工具。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知识梳理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知识梳理本课重点识记内容1、陕西西安半坡村的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
2、半坡居民居住半地穴式的圆形房屋。
3、半坡人使用磨制石器,是新石器时代。
4、半坡人主要生活用具是陶器。
5、半坡人会纺织和制衣。
6、生活在长江流域浙江余姚的河姆渡人,距今7000年左右。
7、河姆渡人居住干栏式建筑。
8、农业工具是骨耜。
会雕刻技术。
9、河姆渡人的木构水井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
10、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水稻的国家。
11、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12、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生活流域:黄河流域。
生活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
距今时间:距今约6000年。
居住环境:居住区有房屋、窑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超值陶器的窑场。
房屋特点: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
使用工具:使用磨制石器,称为新石器时代。
制造骨器、角器等。
生产活动: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粟;饲养猪和狗等家畜;用弓箭、长矛、石球等捕猎斑鹿、獐、兔。
用渔叉、鱼钩、渔网捕鱼。
采集野果作为食物的补充。
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
彩陶以红底黑色纹饰为主,纹饰多为几何图案,还有动植物纹饰,其中鱼纹、鹿纹较多。
还有装饰品和少量的乐器,如陶埙。
还有纺织、制衣用的骨针、骨锥、纺轮。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生活流域: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
生活地点:浙江余姚。
距今时间:距今约7000年。
房屋特点:干栏式房屋,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
木构水井: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
主要作物:水稻,遗址中发现了人工栽培水稻的遗址,说明长江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农业工具:最为典型的农业工具是骨耜。
主要家畜:猪、狗和水牛。
其他器具:会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
艺术品:会运用雕刻等技术,将象牙和兽骨制成艺术品。
懂得使用天然漆。
人教版中学历史第七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二部分:原始的农耕生活一、前言:10000多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
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制作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原始宗教信仰和艺术出现并发展。
中国早期农业是怎样发展的?这一时期的历史遗存又呈现出什么特点?我们接着往下看↓二、半坡居民:1、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属新石器石器晚期,是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代表。
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已经学会纺线,织布和制衣并且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2、半坡文明的特征:(1)半坡文明中发现了粟的种植痕迹,中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2)半坡文明处于母系氏族时期,是我国最完整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
(3)半坡文明手工业发达,制造了大量彩陶,并绘制了美丽的花纹。
(4)半坡文明建筑具有典型的北方特色,采用地穴式建筑。
3、半坡文化所处的时代:半坡村是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建立村落。
处于氏族公社早期的母系社会,尚无贫富分化。
但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中国逐渐进入父系社会。
4、生产生活特征总结:①最早广泛使用磨制石器。
用石铲,石刀从事农业,种植粟,麻,蔬菜。
②饲养猪狗牛羊鸡等,经营原始的畜牧业。
③把粟加工成小米用麻纺织麻布改善了生活。
④能制造各式各样的陶器,取水的尖底瓶独具特色,彩陶美观实用。
⑤住在半地穴房子里。
三、河姆渡居民:1、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2、河姆渡文化的特征:(1)河姆渡居民开始广泛使用磨制石器,并能够制造陶器和简单的玉器,手工业发展。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习题新人教版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01知识管理知识点1半坡居民的生活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我国________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
知识点2河姆渡人的生活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位于________流域,距今7000年左右。
知识点3原始农业的发展考古发现: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________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历史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出现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02基础过关知识点1半坡居民的生活1.英国一文化教育考察团要到西安半坡博物馆实地考察,请你当一名导游,你不会..向客人介绍的是( )A.生活在长江流域B.住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C.种植粮食作物粟D.使用磨制石器生产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3.在半坡遗址挖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罐子里存储了芥菜之类的种子,这个罐子可能是( )A.彩陶 B.白陶C.黑陶 D.青铜器皿知识点2河姆渡人的生活4.农业出现后,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上定居的生活。
下图干栏式房屋是下列哪一个远古人类的房屋样式( )A.元谋人 B.北京人C.河姆渡人 D.半坡人5.中国是水稻的故乡,在下列远古人类中,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C.半坡人 D.河姆渡人6.下面是小刚同学参观河姆渡博物馆时看到的一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这件文物证明了( )A.当时人们过着定居生活B.这里的原始居民种植水稻C.河姆渡居民已经饲养家畜D.人们开始用骨骼制作工具7.下列说法与河姆渡人生活无关..的一项是( )A.种植水稻 B.制作彩陶C.象牙雕刻 D.使用天然漆知识点3原始农业的发展8.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
2016部编版:七上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原始耕种
概括的说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拓展延伸】
1、渡人河姆与半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
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居民种植粟;两者的建筑方式不同:河姆渡居民干栏式;半坡居民半地穴式。
两处的制作陶器的艺术风格不同。
2、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从食物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主要靠采集、渔猎;而河姆渡人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种植水稻,发展原始农业,会挖掘水井,饮水更方便。
从居住条件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住在天然的洞穴里;而河姆渡人已会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能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房屋的结构和样式。
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时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河姆渡人则使用磨制石器,并用耒耜耕地,而且会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
【历史小知识】
小麦种植的历史
小麦种植
小麦起源於西亚,大约距今5000年前左右进入中国。
此前,中国南方和
北方已经分别形成了以种稻饭稻和种粟饭粟的农耕饮食文化。
在这种背景之下,经过漫长的旅程,小麦逐渐适应了中国的风土人情,成为外来作物最成功的一个。
小麦自出现在中国西北新疆等地之后,在中国扩张经历了一个由西向东,由北而南的扩张过程,直到唐宋以后才基本上完成了在中国的定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2原始农耕生活
3.我们中国人见面喜欢问“你今天吃什么菜?”历史上,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这个最早种植地你认为是( ) A.北京周口店 B.浙江河姆渡 C.陕西半坡 D.云南元谋
C
4.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有的情节( )A、种植水稻B、饲养猪狗等家畜C、住半地穴式房屋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今浙江余姚
2、住房
告别洞穴
建房定居
干栏式房子
上面住人
下面养猪
通风防潮
建筑成就
河姆渡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
3、饮水
4、农业
河姆渡出土的稻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5、工具
石凿
石斧
磨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
6、畜牧业、手工业
骨哨
河姆渡陶器
比较
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和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新课讲解
本课小结
随堂训练
新课引入
学习目标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3.比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识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
1.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2.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过程及意义;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议一议:
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如果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猎物为生,会有哪些不便之处?
干栏式 半地穴式水 稻 粟
→
→
→
为什么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房屋建筑不同
因为河姆渡人居住在长江流域,气候湿热,干栏式房屋可以防潮,还可以防蛇虫猛兽之害。半坡人居住在黄河流域,风大、干旱寒冷,半地穴式房屋可以御寒保暖。
知识拓展
良渚古城及其水利工程与长江下游地区文明的形成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农耕生活
原始农耕生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和发展水平。
2.过程与方法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情感上感受远古祖先的勤劳智慧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贡献。
【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原始居民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我们上节课讲到山顶洞人生活的时候,人类社会已经处在氏族公社时期。
那么,继山顶洞人之后,又有哪些居民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什么时候开始种植粮食?什么时候会建造房屋?什么时候有了贫富的差别?什么时候产生了阶级?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授的内二、新课学习(一)半坡居民的生活教师: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我们已经有了基本了解,现在以同样的方式,从时间、地点、工具、生产等方面归纳出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特征。
时间:约五六千年前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建筑:半地穴式的房子,定居生活多媒体展示房子图片动脑筋: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学生: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暖。
顺应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合理。
学生: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木制的耒耜(多媒体展示)教师: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进行生产。
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农业生产:种植粟(世界最早为河北武安磁山)教师: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之国教师:原始饲养业主要以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教师:原始手工业的成就有哪些?学生:彩陶,刻画符号纺织:纺线、织布、制衣多媒体展示陶器图片动脑筋: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汲水的瓶子呢?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这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
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29张PPT
考古镜头二:农作物
半坡遗址出土的粟及陶罐
粟性喜高温,耐旱
考古镜头三:家畜
结论: 半坡原始居民开始饲养家畜; 猪在其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半坡遗址出土的猪骨
考古镜头四:生活工具 飞石索是怎么操作的?
②飞石索 ③陶球、石球
①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渔叉和渔钩
考古镜头五:陶器
主要原因是南北方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的不同
对比这两个地区的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情况,你能得 出哪些共同的特征?
聚落
饲养家畜
种植农作物
使用磨制工具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长江
黄河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证实,在距 今5000年,长江淋雨和黄河流域 进入了早期文明社会,请同学们 课后查询资料谈谈你对“中华五 千年文明”的认识。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结论:
陶猪
河姆渡居民 已经开始了原始畜牧业。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狗头骨
猪下颌骨
考古镜头四:房屋
请问这种房屋有什么优点?
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想象图
➢ 此种建筑通风防潮,也防 蛇、虫、洪水、等的侵害;
➢ 具有有效地利用空间、一 房多用的效能。
考古镜头四:房屋
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结论: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水稻。
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
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
水稻遗存
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
考古镜头二:农业工具
石凿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上历史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人教版:七上历史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标要求】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学习目标】1、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和重要意义。
2、了解河姆渡人、半坡居民的生活特点。
3、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与取得的成就,产生崇敬之情。
【学习重难点】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难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课程讲解】知识点一:原始农业的发展1、原始农业发展的进程:2、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3、原始农业的兴起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原始农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固定的食物来源,人来再也不用为了食物去迁徙,从而过上了定居生活,房屋、村落随之出现,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知识点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发现时间:七八千年前2、所在流域:长江流域3、发现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4、居住房屋:干栏式建筑,木结构水井思考:河姆渡人为什么要建造这种的房子?这样的建筑有什么好处?原因: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气候潮湿温热。
好处:①通风防潮;②防虫蛇猛兽;③上层住人,下层可饲养家禽家畜。
5、种植作物:水稻6、劳动工具:骨耜7、饲养家畜:猪、狗、水牛河姆渡人的原始农业8、原始手工业:制作陶器、玉器、简单的乐器(骨哨)9、制作艺术品: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使用天然漆知识点三:半坡居民的生活1、发现时间:约6000年前2、所在流域:黄河流域3、发现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4、居住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思考:半坡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的房子?这样的建筑有什么好处?原因: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
好处:遮风挡雨,防寒保暖。
5、种植作物:粟6、劳动工具: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从事农业生产;用弓箭、长矛、石球等捕猎;用渔叉、渔沟、渔网捕鱼;采集野果7、饲养家畜:猪、狗8、原始手工业:制作彩陶、乐器(陶埙)、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知识小结】【比一比】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房屋建筑不同的原因?1、因为河姆渡人居住在长江流域,气候湿热,干栏式房屋可以防潮,还可以防蛇虫猛兽之害。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教案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使学生知道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展示出土文物图片设置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逐步积累对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最终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②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并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
2学情分析本课所讲授的对象是初一学生,初一历史的学习是学生学习历史的第一步,初一学生可能对历史这门课程比较陌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教师应多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教学中传授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热爱历史这门学科。
3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教学难点:理解农业的发展标志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1.新课导入复习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本生活情况。
教师设计问题:他们的食物来源主要依赖于何方?单纯依靠自然界提供食物有何不足?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导语:远古居民慢慢学会了种植和饲养,人类文明进入农耕时代。
设计思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思考判断,不仅使问题变得简单,学生很容易参与课题教学,而且使他们认识到历史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大大提高他们学史的兴趣。
2.讲授新课一、新课学习准备:学生小组活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小组解答下列问题问题1:你认为远古居民可能怎么学会种植的?可能种植哪些植物?问题2:你认为远古居民可能怎么学会驯养动物的?可能种驯养哪些动物?问题3:有了农耕和动物驯养,远古居民的社会群体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他们的生活方式又可能发生什么变化?问题4:你认为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哪些地方可信,哪些地方不可信,为什么?设计思路:问题1、2学生已储备的知识完全可以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问题3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提高了一点,学生从火的使用联想到农耕和驯养是人类适应自然的又一大进步,问题4是使学生明白神话、传说与历史的区别,以及其中可能蕴含的历史信息。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基础知识专项复习(部编版)专题02 原始农耕生活(原卷版)
专题02 原始农耕生活知识讲解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时间:距今约6000年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区域:黄河流域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④生活用具:彩陶;⑤生活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区域:长江流域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②生产活动:农作物种植水稻,农业工具骨耜,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⑤生活技术: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会运用雕刻技术和使用天然漆,会制作艺术品。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地。
2、原始农业起于中国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
4、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发展。
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15小题)1.据如图提示可知,描述的是()A.北京人B.河姆渡居民C.半坡人D.禹部落居民2.下列遗址位于长江流域的是()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人遗址3.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下列能反映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是()A.元谋人直立行走用火B.北京人掌握磨光钻孔技术C.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D.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4.“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此时主要的生产工具是()A.石器B.耒耜C.铁器D.青铜农具5.观察下列三幅图片,图中所示文物可以体现我国()A.纺织技术起B.家庭饲养业出现C.原始农耕生活D.商品交易活跃6.下列哪个遗址中的考古发现可以作为水稻起于中国的证据()A.北京人遗址B.河姆渡遗址C.半坡遗址D.龙山文化遗址7.陶器、磨制石器、半地穴式房屋遗存,这三类考古发现最可能出现在()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8.如图所示是陕西半坡遗址出土的石器,根据这些石器遗迹可以推断出,半坡原始居民()A.已从事农业生产B.会人工种植水稻C.以捕鱼狩猎为生D.住半地穴式房屋9.2020年6月8日,袁隆平团队首次尝试在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试种海水稻,这是海水稻首次在高海拔的青藏高原试种植。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节 原始的农耕生活 课件(共21张PPT)
生活比以前进步的是: D
A.农耕已是主要的生产活动。 B.墓葬里有随葬品 C.有了黑陶和白陶 D.已经种植粮食
课堂练习
4、氏族公社繁荣时期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是 C
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5.妇女在母系氏族公社中受到尊敬,是因为
原始的农耕生活
目录
半坡居民的生活 河姆渡人的生活
课堂练习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时间:距今约5000~6000年
地点:陕西西安
社会形态:母系氏族社会
生产力发展状况: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发 明了弓箭,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和渔猎劳动。 文化发展状况:能制作彩陶,上面绘有精 美的图案。陶器上的刻画符号,被认为是 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河姆渡出土的稻谷
河姆渡出土的骨簇
河姆渡出土的猪纹长圆形钵
河姆渡出土的陶猪
河姆渡出土的人首塑
课堂练习
1、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他们是 C
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课堂练习
2.半坡氏族人们生产的陶器劳动工具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时间:距今约7000年 地点:浙江余姚
社会形态:母系氏族社会
生产力发展状况: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发明了弓箭,以原始农业生产为主。 文化发展状况: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 乐器。表明其审美艺术已达到相当水平。
河姆渡文化的骨耜
河姆渡出土的骨镰
河姆渡出土的鹤嘴锄
半坡博物馆
半坡圆形夹顶房屋复原图
半坡人面网纹盆
彩绘船形壶
彩绘船形壶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15.6厘米 ,长24 厘米,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中国社会科 学院考古研究所藏。此壶形状像船,头尾 尖尖,杯口,短颈,平肩,两肩上各有半 环耳可以系绳。在船腹处用黑彩绘有网状 纹饰,像张挂鱼网,应与当时人的渔猎生 活有关。
初中七上历史教案教师用书
初中七上历史教案教师用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认识他们种植的主要农作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分析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粮食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及种植的农作物。
教学难点:如何分析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了解中国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
2. 提问: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有哪些不同?他们种植了哪些农作物?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合作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特点。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方式的记忆。
2. 强调学生要珍惜粮食,热爱生活。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践行珍惜粮食、热爱生活的价值观。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及种植的农作物。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原始居民的生活特点,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强调珍惜粮食、热爱生活的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
在课后作业环节,要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课笔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课笔记
以下是关于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课的笔记: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
1. 半坡居民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 半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他们种植粟,饲养猪和狗等家畜,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还会制造彩陶。
- 河姆渡人居住在干栏式建筑里,他们种植水稻,饲养猪、狗和水牛等家畜,也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擅长制造黑陶。
2. 原始农业的发展:
- 起源:大约在10000 年前,原始农业开始出现。
- 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 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3. 历史遗址反映的社会发展:
- 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原始农耕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址,它们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水平。
- 这些遗址的发现和研究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了解了原始农耕生活的基本情况,包括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的居住环境、生产方式和文化特点。
同时,我们还认识到原始农业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图片、地图和相关史料,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内容。
同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原始农耕生活
时间:距今8 000 多年
• 可知当时农业和畜牧业已经有了初 步的发展
• 墓葬中随葬的部分龟甲,上面 刻画有符号,有的符号与商代甲骨文 具有某些相似之处 • 可以发出七声音阶,能够吹奏乐曲。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
年代最早的笛子
相关史事远古先民在生活中发现,泥土经过火烧后会变得坚硬。 受此启发,他们把用泥捏成的容器放在火堆中烧烤,于是最早的陶 器出现了。陶器发明后,人类不仅可以煮熟食物,而且能储存饮用 水。这有利于人类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因此,陶器的制作和使用, 对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广西、湖南、江西等地,都出 土了距今10 000多年的陶器。
中国 历史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 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
新课导入
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早期人类的历史,了解 了他们是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但大家想想,单纯依 靠采集和狩猎来获取食物,会有那些不足?什么是 阶级食物来源不稳定问题的最好办法呢?
从半坡陶器底部发现的麻布印痕分析,当时最细 的线纹直径0.5毫米,已和今天的线差不多。
知识 加油 站
1、世界最早的铜冶炼技术--陕西西安姜寨遗址冶炼黄铜(6700 年前;4675±135B.C.)。
2、世界最早的农业--江西万年县万年仙人洞遗址驯化水稻、 栽培稻植硅石(1.2万年前)。
世界最早的造船技术--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独木舟(8000年 前)。
➢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 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 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 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