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杂草黑麦居群遗传多样性 研究

合集下载

新疆春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新疆春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c a s sa d 8 s ca s s Th y we e g o p d i t man c a s s b sn n t e c u tr a ay i o a iy ls e n ub l se . e r r u e n o 5 i ls e a i g o h l se n lss f qu lt
新疆农业科学 2 1 , ( )7 6 8 1 0 24 5 :9 — 0 9
Xnin g c l rl c n e ij gA r ut a S i cs a i u e
di1 .o 8ji n 10 — 3 0 2 1 .50 3 o:0 64 /.s .0 1 4 3 .0 20 .0 s
o u l y c a a tr s f m 7 9 t . 7 c ef in fv ra i t a o 3 . 6 fq ai h r c e swa r 0. 0 o0 8 8, o f ce to a i bl y w sf m 8 0 % t . 3 ;b sn t o i i r o8 5 % aig o h l se n l s fa r n mi h r c e t . 3,alt e p o i e tr l e e g o p d i t i n t e c u tra ay i o g o o c c a a tr a 9 s s 3 l h r vd d mae as w r r u e n o 6 man i
新疆春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和 品质性状的 遗传 多样 性 分析
王 小 国 , 梁红艳 张 薇 ,
(. 1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新疆石河子 820 ;. 3 0 32 三门峡职业技 术学I kt"程 系,  ̄ 4 r 5 河南三 门峡 4 20 ) 7 0 0

新疆那拉提山地草甸群落植物多样性初探

新疆那拉提山地草甸群落植物多样性初探

新疆那拉提山地草甸群落植物多样性初探叶尔卡提•米塔哈拖拉;胡安别克•迪汗拜;巴雅尔塔【摘要】本研究选择位于新疆新源县那拉提的喀拉布拉克山地草甸类草原自然保护区管理站退化草地围栏封育区作为野外实验调查区,为样方植物种多度﹑盖度﹑高度﹑物候期观测记录.根据对实验区样方尺度植物种不同采样期的采样和物种分类,结果显示该实验区草地群落植物种由66个物种组成,归属22科.草地群落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是认识草地生态结构与生态功能的基础,它为深入了解草地植物多样性恢复,草地产草量增加和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提供理论基础.【期刊名称】《草食家畜》【年(卷),期】2018(000)003【总页数】5页(P40-44)【关键词】那拉提;草甸;多样性;采样;分类【作者】叶尔卡提•米塔哈拖拉;胡安别克•迪汗拜;巴雅尔塔【作者单位】新疆伊犁师范学院生物与地理科学学院,新疆伊宁 835000;新疆新源县别斯托别乡畜牧兽医站,新疆新源县 835800;新疆伊犁师范学院生物与地理科学学院,新疆伊宁 8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2.21 引言生境破坏、气候变化、物种入侵、破坏性资源开发和环境污染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使生态系统中物种陷入灭绝债务[1],物种多样性的丧失客观上导致人类生态收益的削减[2]。

草地生态系统的供给功能、支撑功能、调整和文化服务功能均依赖于植物种丰富度与多度[3]。

根据质量比率假说,针对即时控制效应在初级生产量中所占比例而言,其效应大小取决于优势植物种的功能性状及功能多样性,而对从属种和短命植物种的丰富度的反应却不敏感。

但是,即时控制效应对优势种的依赖性并不排斥从属种和短命植物种在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中所承担的生态作用。

根据在天然草地利用梯度150个样点植物多样性与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显示植物多样性增强草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草地群落稀有植物种也同样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4]。

故本文认为对草地系统植物多样性的调查、采样、分类是对草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及其功能保护的基础性工作[5]。

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

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

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在新疆地区,由于气温干燥,土地地貌多样,因此导致其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也有相应的变化,其中玉米作为新疆地区中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生产能力和产量极高,但如果玉米田间的杂草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就会随着其生长而繁殖,导致玉米的生长受到威胁,最终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

玉米田间的杂草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禾本科牧草、莎草科杂草、菊科杂草、豆科杂草、茎叶类杂草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茎叶类杂草,其主要分布于玉米靠近地面的底层,最常见的茎叶类杂草有青苗、哥白尼等。

禾本科牧草主要分布在地表层,常见的有早熟禾、羊草等。

莎草科杂草喜好阴凉潮湿泥质土壤,主要分布在地表下2-20厘米处,最常见的莎草科杂草有茭白苗等。

豆科杂草则主要分布在小麦、玉米等作物的农田中,由于其根系发达,容易竞争养分,最常见的豆科杂草有水稻野生亲缘植物、野杂草等。

菊科杂草则主要分布于微坡、块状和排水不好的区域,最常见的菊科杂草有星刺菊、金鸡菊等。

玉米田间的杂草在群落结构上主要分为单层群落和复层群落。

单层群落指的是在玉米田地中只分布着一种鲜明的杂草,比如普通的茎叶类杂草;而复层群落则指在同一块田地内分布两种及以上的不同杂草。

在不同类型的群落中,存在着其独特的物种构成、数量比例和垂直分布。

对于单层群落而言,其物种数量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玉米田中下部,为较矮的禾本科牧草和茎叶类杂草。

而复层群落的物种数量相对较多,常常包括两种或以上的杂草构成,且各杂草物种之间并不会呈现明显的优势,而是按照一定的空间分布合理拓展。

同时,在玉米田间的杂草群落结构中,还存在着相应的竞争关系。

一方面,不同类型的杂草所需的养分、水分等资源会相互竞争,对于适应性更高的杂草,其存在的优势也更为明显;另一方面,由于每个生长季节的环境条件不同,也会对杂草的生长情况产生影响,这些都会在不同类型的杂草间产生一定的竞争关系。

因此,在制定玉米田间杂草控制的策略时,还需要对其群落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全面考虑,保证有效控制田间的杂草数量和分布,更好地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濒危药用植物新疆阿魏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_徐海燕

濒危药用植物新疆阿魏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_徐海燕
供试材料为实地调查中在4个居群采集的新疆阿魏的幼 叶,每个居群随机选取22株健康生长的植株幼叶适量为1份, 硅胶干燥后,于-80℃保存备用。样地依次编号为:XJAW-1、 XJAW-2、XJAW-3、XJAW-4。 1.2 ISSR研究方法 1.2.1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PCR扩增
用DNA抽提试剂盒(BioMed公司提供)抽提植物叶片 DNA。PCR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 55℃~58℃退火30s,72℃延伸30s,共30个循环;72℃延伸 5min;4℃保存。 1.2.2 引物筛选
Hamrick和Godt认为,物种分布的地理范围与遗传多样性 紧密相关[4],特有种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低水平的遗传多样 性[5]。但近年来,有许多研究发现,珍稀濒危植物具有较高的 遗传多样性,如濒危植物Leucopogon obtectus,云南特有
濒危植物Primula interjacens。本研究通过ISSR法分析物 种的遗传多样性,发现新疆阿魏尽管种群小,分布狭窄,但 其在物种水平上的多态位点百分比为97.22%,I为0.6221,H 为0.4313,体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珍稀植物表现出的高 水平遗传多样性与很多因子有关系,推测新疆阿魏曾经广泛 分布,其祖先具有比较丰富的遗传基础,幸存种群保留和进 化了高水平遗传多样性。
间,平均为0.4431。其计算结果与Neil's基因多态性指数计算
结果一致。两种多样性指数都表明,XJAW-3具有相对较高的
遗传多样性。
由表3可见,4个居群间遗传一致度较高,I为0.9456~
0.9720,D为0.0285~0.0559。其中XJAW-1和XJAW-2间的
遗传距离最小,为0.0285;XJAW-3和XJAW-4间的遗传距离最

新疆小麦白粉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新疆小麦白粉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23,43(9):1135-1141J o u r n a l ofT r i t i c e a eC r o p s d o i :10.7606/j.i s s n .1009-1041.2023.09.06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3网络出版地址:h t t ps ://k n s .c n k i .n e t /k c m s 2/d e t a i l /61.1359.s .20230712.1503.004.h t m l 新疆小麦白粉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收稿日期:2022-11-17 修回日期:2022-12-24基金项目:新疆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骨干创新能力培养项目(x j n k q-2020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协同创新专项(2020E 0215);新疆自治区重点研发专项(2021B 02002-1);农业科技创新稳定支持项目(x j n k yw d z c -2022004);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 A R S -03-88)第一作者E -m a i l :930062867@q q.c o m 通讯作者:高海峰(E -m a i l :g h f 20044666@163.c o m );崔燕华(E -m a i l :1319693372@q q.c o m )来汉林1,沈煜洋2,李月1,陈利2,李广阔2,崔燕华3,高海峰2(1.新疆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2.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西北荒漠绿洲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库尔勒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91;3.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新疆乌鲁木齐830012)摘 要:为了解新疆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多样性及其间关系,利用I S S R 分子标记对2020年喀什㊁阿克苏㊁和田㊁昌吉㊁塔城共5个地区13个县市小麦白粉病菌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㊂结果表明,喀什㊁阿克苏㊁和田㊁昌吉㊁塔城小麦白粉病菌群体的遗传距离为0.0317~0.0945,塔城与阿克苏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近,和田与喀什的遗传距离最远;总体N e i s 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2571,群体N e i s 内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2175,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占总体变异的84.60%,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㊂群体间基因流N m 值为2.7490,表明新疆不同区域群体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㊂N o r m a l i z e d M a n t e l S t a t i s t i c 分析表明,小麦白粉病菌群体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不大㊂关键词:新疆;小麦;白粉病菌;遗传多样性中图分类号:S 512.1;S 3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41(2023)09-1135-07A n a l y s i s o fG e n e t i cD i v e r s i t y o fB l u m e r i a g r a m i n i s f .s p.t r i t i c i P o p u l a t i o n i nX i n j i a n g Pr o v i n c e L A IH a n l i n 1,S H E NY u y a n g 2,L IY u e 1,C H E NL i 2,L IG u a n g k u o 2,C U IY a n h u a 3,G A O H a i f e n g2(1.C o l l e g e o fL i f eS c i e n c e s ,X i n j i a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 ,U r u m q i X i n j i a n g 830052,C h i n a ;2.I n s t i t u t e o f P l a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X i n j i a n g A c a d e m y 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I n t e g r a t e dP e s tM a n a g e m e n t o nC r o p i nN o r t h w e s t e r nO a s i s ,M i n i s t r yo fC h i n a /S c i e n t i f i cO b s e r v i n g a n dE x p e r i m e n t a l S t a t i o no fK o r l a ,M i n i s t r y o fA g r i c u l t u r e ,U r u m q i X i n j i a n g 830091,C h i n a ;3.X i n j i a n g A c a d e m y 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T e s t i n g G r o u n d ,U r u m q iX i n j i a n g 830012,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I no r d e r t o c l a r i f y p o p u l a t i o n g e n e t i c d i v e r s i t y o f t h ew h e a t p o w d e r y m i l d e w p a t h o ge n i nX i n -j i a n g ,s i m p l e r e p e a t s e q u e n c e i n t e r v a l s (I S S R )m o l e c u l a rm a r k e r sw e r eu s e d t o a n a l y z e p o p u l a t i o n g e -n e t i c d i v e r s i t y of t h ew h e a t p o w d e r y m i l d e w p a t h og e n i s o l a t e s f r o m13c o u n t i e s i n f i v e r e gi o n s ,i n c l u -d i n g K a s h g a r ,A k s u ,H o t a n ,C h a n g j i ,a n dT a c h e n g i n 2020.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ge n e t i c d i s t a n c e of f i v e p o p u l a t i o n s o fK a s hg a r ,A k s u ,H o t a n ,Ch a n g ji ,a n dT a c h e n g r a n g e d f r o m0.0317t o 0.0945,a m o n g w h i c h g e n e t i cd i s t a n c eb e t w e e n T a c h e n g a n d A k s u p o p u l a t i o n sw a s m i n i m u m ,a n dt h a tb e -t w e e nH o t a na n dK a s h g a rw a sm a x i m u m.G e n e t i c d i v e r s i t y i n d e xo f o v e r a l l p o p u l a t i o nw a s 0.2571,a n d t h a tw i t h i n p o p u l a t i o nw a s 0.2175.G e n e t i c v a r i a t i o nw i t h i n p o pu l a t i o n a c c o u n t e d f o r 84.60%o f t h e t o t a l v a r i a t i o n s ,i n d i c a t i n g t h a t t h e g e n e t i c v a r i a t i o nm a i n l y o r i g i n a t e dw i t h i n t h e p o p u l a t i o n .T h e v a l u e o f g e n e f l o w (N m )b e t w e e n p o p u l a t i o n sw a s2.7490,i n d i c a t i n g th a t t h e r ew a sac e r t a i n g e n e e x c h a n g e a m o n gp o p u l a t i o n s i nd i f f e r e n tr e g i o n so fX i n j i a n g .N o r m a l i z e d M a n t e lS t a t i s t i ca n a l ys i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r ew a sn o tas t r o n g c o r r e l a t i o no f g e n e t i cd i s t a n c ea n d g e o g r a ph i cd i s t a n c eb e t w e e n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p o p u l a t i o n s o f t h ew h e a t p o w d e r y m i l d e w p a t h o g e n.K e y w o r d s:X i n j i a n g;W h e a t;B l u m e r i a g r a m i n i s f.s p.T r i t i c i;G e n e t i c d i v e r s i t y由专性寄生菌B l u m e r i a g r a m i n i s f.s p.t r i t i c i 引起的小麦白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传病害,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1-2]㊂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矮秆品种㊁密植技术的推广和氮肥使用量的增加,导致小麦白粉病的危害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3]㊂近年来,受菌源变异㊁气候变化㊁种植条件改变及部分主栽品种抗病性丧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新疆地区小麦白粉病严重发生[4]㊂培育和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㊁有效的措施[5],研究小麦白粉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对选育抗病品种和病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㊂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D N A分子标记在小麦白粉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㊂用于白粉病菌研究的D N A分子标记技术有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 e s t r i c t i o nf r a g m e n t l e n g t h p o l y m o r p h i s m,R F L P)㊁随机扩增多态性(r a n d o m a m p l i f i e d o f p o l y m o r p h i c D N A, R A P D)㊁简单重复序列(s i m p l e s e q u e n c e r e p e a t s, S S R)㊁简单重复序列区间(s i m p l er e p e a ts e-q u e n c e i n t e r v a l s,I S S R)㊁扩增片段长度多态分析(a m p l i f i e d f r a g m e n t l e n g t h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A F L P)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 i n g l en u c l e o t i d e p o l-y m o r p h i s m,S N P)分析等[7-8]㊂雷雨等[9]在2013年利用R A P D分子标记对四川西南部小麦白粉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地区的遗传多态性丰富,毒性多样性与遗传多样性不存在线性关系㊂曹志强等[10]利用A F L P技术对2009 2015年安徽省各地区小麦白粉病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研究,发现不同年份的白粉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㊂马原里等[11]用S N P结合S S R分子标记对小麦抗白粉病基因进行了定位㊂I S S R技术具有操作简单㊁重复性高㊁无需同位素㊁精准度高㊁能高程度揭示D N A 多态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分子检测中[12]㊂贾少锋等[13]构建了小麦白粉病菌I S S R-P C R体系,并首次将其应用到小麦白粉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中㊂刘娜等[14]采用I S S R和S R A P分子标记对四川省小麦白粉病菌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这两种标记均可用于研究小麦白粉病菌的遗传多样性㊂李莹等[15]和李强等[16]用I S S R技术分析了陕西省不同年份小麦群体的遗传多样性㊂有关新疆小麦此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㊂为此,本研究利用I S S R分子标记技术对2020年喀什㊁阿克苏㊁和田㊁昌吉㊁塔城小麦白粉病菌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以期为新疆小麦白粉病流行监测㊁抗病育种及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据㊂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菌株:2020年5月初至6月中旬小麦白粉病发病高峰期,分别从新疆5个地区13个县市采集小麦白粉病菌样品,地点为:和田地区的墨玉县(1)和洛浦县(2),喀什地区的泽普县(2)和叶城县(2),阿克苏地区的温宿县(7)㊁拜城县(2)和阿瓦提县(3),塔城地区的额敏县(6)㊁塔城市(5)和托里县(6),昌吉州的阜康市(8)㊁木垒县(5)和奇台县(5),经分离纯化,共获得54株白粉病菌菌株(表1)㊂扩繁小麦品种:感病品种新春6号,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提供㊂1.2方法1.2.1菌株D N A提取将获得的54株菌株用新春6号扩繁,收集叶片上小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称取10~15m g,用天根微生物基因组D N A提取试剂盒D P302(中国)提取基因组D N A,用N a n oD r o p610检测D N A浓度, O D260/O D280为1.65~1.85之间,4ʎC保存待用㊂1.2.2I S S R-P C R检测对小麦白粉病菌利用I S S R标记进行P C R 检测,预试验从P1~P18[15]中筛选出8条扩增条带明显且多态性稳定的引物P3㊁P5㊁P7㊁P9㊁P15㊁P16㊁P17和P18(表2),引物由上海生工合成,目标片段在100~2000b p之间㊂P C R反应体系25μL:2ˑP C R M i x12.5μL,菌株D N A模板1μL,上下游引物各0.25μL,d d H2O11μL㊂反应条件:94ħ预变性5m i n;94ħ变性30s,50~54ħ退火35s,72ħ延伸40s,35个循环;72ħ延伸3m i n,4ħ保存㊂扩增结果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㊂1.2.3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54个小麦白粉病菌菌株的扩增条带结㊃6311㊃麦类作物学报第43卷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表1 采样位置信息T a b l e 1 I s o l a t e s l o c a t i o n i n f o r m a t i o n县(市)C o u n t y (c i t y )样品数N o .o f s a m pl e s 菌株数N o .o f i s o l a t e s海拔E l e v a t i o n /m 地理位置L o c a t i o n东经E a s t l o n gi t u d e 北纬N o r t h l a t i t u d e墨玉县K a r a k a xC o u n t y 51124579ʎ37'26ᵡ37ʎ13'43ᵡ洛浦县L o p C o u n t y32134479ʎ59'44ᵡ37ʎ5'44ᵡ132580ʎ1'3ᵡ37ʎ5'54ᵡ泽普县P o s k a m C o u n t y42119877ʎ17'29ᵡ38ʎ13'0ᵡ120977ʎ21'0ᵡ38ʎ11'10ᵡ叶城县Y e c h e n g C o u n t y82141277ʎ17'11ᵡ37ʎ51'10ᵡ140077ʎ21'18ᵡ37ʎ49'32ᵡ温宿县W e n s uC o u n t y87108380ʎ9'42ᵡ41ʎ17'40ᵡ114180ʎ4'21ᵡ41ʎ22'39ᵡ117780ʎ1'27ᵡ41ʎ24'45ᵡ119879ʎ56'23ᵡ41ʎ25'44ᵡ123079ʎ54'27ᵡ41ʎ27'53ᵡ118979ʎ59'5ᵡ41ʎ24'13ᵡ114080ʎ3'54ᵡ41ʎ23'7ᵡ拜城县B a i c h e n g C o u n t y 72125481ʎ34'5ᵡ41ʎ41'14ᵡ115981ʎ53'25ᵡ41ʎ41'44ᵡ阿瓦提县A w a tC o u n t y5397580ʎ22'46ᵡ40ʎ33'28ᵡ98280ʎ22'30ᵡ40ʎ33'43ᵡ100680ʎ20'37ᵡ40ʎ46'4ᵡ额敏县E m i nC o u n t y8665684ʎ2'37ᵡ46ʎ37'40ᵡ61783ʎ59'40ᵡ46ʎ37'46ᵡ63784ʎ0'18ᵡ46ʎ37'7ᵡ66784ʎ5'10ᵡ46ʎ41'6ᵡ73184ʎ9'43ᵡ46ʎ42'14ᵡ78984ʎ9'47ᵡ46ʎ39'44ᵡ塔城市T a c h e n g C i t y9559083ʎ23'21ᵡ46ʎ40'41ᵡ75583ʎ24'59ᵡ46ʎ46'28ᵡ74083ʎ23'4ᵡ46ʎ46'58ᵡ70783ʎ19'9ᵡ46ʎ47'45ᵡ60783ʎ2'41ᵡ46ʎ49'5ᵡ托里县T o l i C o u n t y86136583ʎ21'59ᵡ45ʎ51'10ᵡ138883ʎ19'54ᵡ45ʎ49'58ᵡ139683ʎ19'24ᵡ45ʎ49'52ᵡ142583ʎ20'30ᵡ45ʎ47'56ᵡ84083ʎ48'40ᵡ46ʎ5'5ᵡ79383ʎ46'40ᵡ46ʎ5'4ᵡ阜康市F u k a n g C i t y8853988ʎ14'3ᵡ44ʎ9'7ᵡ53788ʎ16'18ᵡ44ʎ9'56ᵡ51588ʎ17'28ᵡ44ʎ11'46ᵡ53288ʎ18'52ᵡ44ʎ11'4ᵡ54088ʎ20'20ᵡ44ʎ10'47ᵡ53588ʎ30'14ᵡ44ʎ11'22ᵡ53588ʎ29'7ᵡ44ʎ11'56ᵡ53088ʎ23'59ᵡ44ʎ11'9ᵡ木垒M u l e i h a s a k eC o u n t y75104190ʎ6'32ᵡ43ʎ49'20ᵡ114490ʎ9'15ᵡ43ʎ47'27ᵡ103690ʎ5'51ᵡ43ʎ49'11ᵡ109590ʎ5'7ᵡ43ʎ49'46ᵡ103990ʎ3'13ᵡ43ʎ49'4ᵡ奇台县Q i t a i C o u n t y7562889ʎ31'22ᵡ44ʎ5'47ᵡ62689ʎ29'37ᵡ44ʎ4'34ᵡ78889ʎ50'58ᵡ43ʎ58'19ᵡ78989ʎ51'48ᵡ43ʎ58'18ᵡ60887ʎ28'48ᵡ43ʎ56'52ᵡ㊃7311㊃第9期来汉林等:新疆小麦白粉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果,有条带的记为1,无条带的记为0,表示等位基因的有或无㊂将转换的0/1数据矩阵用N T S Y Spc (2.10e ,W I B ,C A S )统计软件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通过N o r m a l i z e dM a n t e l S t a t i s t i c 进行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相关性分析㊂采用非加权类平均法(u n w e i g h t p a i r g r o u p m e t h o du s i n g ar i t h m e t i c a v e r a ge s ,U P GMA )构建小麦白粉病菌遗传多态性聚类分析树状图㊂用p o p ge n e (1.32,U A ,C I F O R )软件对菌株群体进行等位基因数㊁有效等位基因数㊁N e i s 遗传多样性指数㊁香农指数㊁多态性位点数㊁遗传距离㊁遗传一致度和基因流N m 群体遗传分化系数的计算㊂2 结果分析2.1 I S S R 扩增结果分析供试菌株I S S R -P C R 扩增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图1,表2)显示,引物P 3扩增出了22条清晰条带,数目最多;引物P 5扩增出3条清晰带,数目最少;引物P 7㊁P 9㊁P 15㊁P 16㊁P 17和P 18扩增条带数分别为10㊁12㊁9㊁9㊁7和5条㊂共扩增出条带77条,其中多态条带68条,多态性比率为88.31%㊂M :D L 2000;1~54:菌株㊂M :D L 2000;1-54:I s o l a t e s .图1 小麦白粉病菌I S S R -P C R 扩增结果F i g .1 I S S R -P C Ra m p l i f i c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o f B l u m e r i a g r a m i n i s f .s p.t r i t i c i i s o l a t e s 表2 I S S R 引物序列T a b l e 2 S e qu e n c e o f I S S R p r i m e r s 引物P r i m e r 序列S e qu e n c e (5'-3')退火温度T m /ħ扩增总条带数N o .o f b a n d s多态性条带数P o l y m o r ph i c b a n d s 多态位点频率P e r c e n t a ge of p o l y m o r ph i c l o c i /%P 3C A C A C A C A C A C A C A C A T 50222195.45P 5A C A C A C A C A C A C A C A C T533266.67P 7A G A G A G A G A G A G A G A G Y C 5310770.00P 9G A G A G A G A G A G A G A G A Y C 531212100P 15B D B C A C A C A C A C A C A C A 539777.78P 16D B D A C A C A C A C A C A C A C539888.89P 17V H V G T G T G T G T G T G T G T5277100P 18H V H T G T G T G T G T G T G T G535480.00㊃8311㊃麦 类 作 物 学 报 第43卷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2 群体间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由表3可知,新疆不同区域小麦白粉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㊂5个群体的N e i s 遗传多样性指数介于0.1461~0.2609之间,塔城群体最高,其次是阿克苏群体(0.2467),二者显著高于和田群体,与昌吉群体和喀什群体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昌吉群体和喀什群体分别为0.2234和0.2107,均高于和田群体,但差异不显著;和田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低㊂塔城群体的等位基因数为1.8052,多态位点数和多态位点百分比为62和80.52%,均高于其他4个群体㊂表明塔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其次是昌吉群体,和田群体最低㊂当N m <1时,表明不同群体间基因交流水平低,仅具有遗传分化的潜力;当基因流1ɤN m ɤ4时,表明不同群体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并且遗传分化较小[17]㊂本研究的基因流N m 为2.7490,表明新疆不同地区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㊂表3 新疆5个小麦白粉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T a b l e 3 G e n e t i c d i v e r s i t y o f f i v e B l u m e r i a g r a m i n i s f .s p .t r i t i c i p o p u l a t i o n s i nX i n j i a n g群体P o p u l a t i o n 样本量N o .o f i s o l a t e s等位基因N u m -b e r o f a l l e l e s 有效等位基因E f f e c t i v e n u m b e r o f a l l e l e s N e i s 多样性指数N e i s d i v e r s i t y i n d e x 香农指数S h a n n o n s i n d e x 多态性位点数N u m b e r o f p o l -y m o r p h i c l o c i 多态性位点百分比P e r c e n t a ge of p o l -y m o r ph i c l o c i /%和田H o t a n 31.38961.24860.1461b0.21763038.96喀什K a s h g a r 41.57141.36880.2107a b 0.31314457.14阿克苏A k s u 121.74031.40600.2467a 0.37435774.03塔城T a c h e n g 171.80521.42840.2609a 0.39786280.52昌吉C h a n g ji 181.79221.35350.2234a b0.35026179.22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 <0.05)㊂D i f f e r e n t l o w e r c a s e l e t t e r s f o l l o w i n g d a t a i n s a m e c o l u m n i n d i c a t e s i g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 (P <0.05).2.3 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和一致度分析昌吉㊁塔城㊁阿克苏㊁喀什和和田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和一致度分析结果(表4)表明,其遗传距离介于0.0317~0.0945之间,遗传一致度介于0.9098~0.9688之间,其中,塔城与阿克苏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近,和田与喀什的遗传距离最大;遗传一致性则与对应的遗传距离相反㊂说明塔城与阿克苏群体亲缘关系更近㊂表4 新疆5个小麦白粉病菌群体遗传距离与遗传一致度T a b l e 4 G e n e t i c d i s t a n c e a n d g e n e t i c c o n s i s t e n c y o f f i v e B l u m e r i a g r a m i n i s f .s p .t r i t i c i p o p u l a t i o n s i nX i n j i a n g群体P o p u l a t i o n 和田H e t i a n喀什K a s h i 阿克苏A k e s u 塔城T a c h e n g 昌吉C h a n g j i 和田H o t a n 0.90980.93730.93500.9142喀什K a s h g a r 0.09450.94460.93090.9167阿克苏A k s u 0.06470.05700.96880.9629塔城T a c h e n g 0.06720.07160.03170.9600昌吉C h a n g ji 0.08970.08690.03780.0408对角线左下区域显示为遗传距离,对角线右上显示为遗传一致度㊂G e n e t i c d i s t a n c e i s i n d i c a t e d i n l o w e r l e f t r e g i o n i nm i d d l e d i a g o n a l ,a n d g e n e t i c i d e n t i t y i s i n d i c a t e d i nu p p e r r i g h t r e gi o n i nm i d d l e d i -a go n a l .㊃9311㊃第9期来汉林等:新疆小麦白粉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4 群体遗传变异分析新疆5个区域小麦白粉病菌群体总N e i s 多样性指数为0.2571,群体内N e i s 多样性指数为0.2175,群体遗传分化系数为0.1539,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占总体变异的84.60%㊂由此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群体间存在较大的分化㊂2.5 群体遗传聚类分析U P GMA 聚类分析结果(图2)表明,当遗传距离为0.932时,可将5个群体分为三大分支,第一大分支包含昌吉㊁塔城㊁阿克苏共3个亚群,其中塔城和阿克苏群体归为一小分支;第二大分支是喀什;第三大分支是和田群体㊂建立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位置距离矩阵,通过N o r m a l i z e dM a n t e lS t a t i s t i c 检验分析,相关系数为r =0.1700,表明新疆5个小麦白粉病菌群体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不显著㊂图2 基于非加权组平均法的新疆5个小麦白粉病菌群体聚类分析F i g .2 C l u s t e r a n a l y s i s o f f i v e B l u m e r i a g r a m i n i s f .s p .t r i t i c i p o p u l a t i o n s f r o m X i n j i a n g ba s e d o nu n w e i g h t e d p a i r -g r o u p me t h o dw i t ha r i t h m e t i cm e a n s 3 讨论前人对新疆地区小麦白粉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效评价㊁抗病品种鉴定㊁毒性监测和田间发生流行规律研究方面㊂赵海燕等[18]和李广阔等[19]研究发现,核桃小麦套种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㊂高海峰等[20]筛选出新紫1号和14/8329两个品种(系)对小麦白粉病具有明显抗性㊂王振花等[21]对新疆小麦白粉病菌群体毒性进行了鉴定,发现大部分基因乃存在抗性㊂高海峰等[22]发现新冬60号和新冬57号田间发生危害程度显著低于新冬20号㊂本研究利用I S S R 分子标记对新疆不同区域5个群体54株小麦白粉病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白粉病菌群体之间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部,且不同群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㊂这与李莹等[15]㊁李强等[16]㊁赵紫慧等[23]和石琳等[24]对陕西㊁山东㊁河北㊁四川㊁甘肃等地区的研究结果相似㊂本研究发现,新疆小麦白粉病菌群体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不显著,这与李莹等[15]对2016年陕西省小麦白粉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结果相似,而李强等[16]和Z e n g 等[25]研究发现,小麦白粉病菌群体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显著相关,结果不同可能是由于不同区域之间因地形特征引起的环境不同㊂北疆地区的昌吉和塔城之间白粉病菌群体遗传一致度较高,这可能是由于塔城和昌吉位于准噶尔盆地两缘,中间无山脉阻碍,白粉病菌在高空气流作用下便于基因交流㊂南疆地区的喀什与和田白粉病菌群体遗传一致度最低,这可能是由于喀什与和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白粉病菌很难通过沙漠在两地之间进行基因交流㊂整体分析表明,北疆和南疆小麦白粉病菌群体遗传一致度较低,原因可能是天山山脉把昌吉㊁塔城与阿克苏㊁喀什㊁和田分开,且南疆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阻碍了南㊁北疆小麦白粉病菌基因交流㊂新疆面积大,南㊁北疆小麦主产区相距较远,种植制度不同,且有高山㊁沙漠阻隔,易造成小麦白粉病菌群体遗传差异大,因此,在下一步研究中应扩大样本采集区域和数量,进一步明确南㊁北疆小麦白粉病菌群体遗传特征,为新疆小麦白粉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㊂㊃0411㊃麦 类 作 物 学 报 第43卷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参考文献:[1]王鑫,宋鹏博,王笑笑,等.305份国内外小麦种质条锈病与白粉病抗性鉴定与评价[J].麦类作物学报,2021,41(6):690. WA N G X,S O N GPB,WA N GXX,e t a l.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e-v a l u a t i o no f r e s i s t a n c e t os t r i p er u s ta n d p o w d e r y m i l d e w o f 305d o m e s t i c a n d f o r e i g nw h e a t g e r m p l a s m s[J].J o u r n a l o f T r i t i c e a eC r o p s,2021,41(6):690.[2]武英鹏,原宗英,刘敏捷,等.小麦抗感品种间作和混种对白粉病的控制效果[J].麦类作物学报,2021,41(5):647.WU YP,Y U A NZY,L I U MJ,e t a l.C o n t r o l e f f e c t o f i n t e r-c r o p p i n g a n d m i x e d-c r o p p i n g o f r e s i s t a n t a n d s u s c e p t i b l e w h e a t c u l t i v a r sa g a i n s tw h e a t p o w d e r y m i l d e w[J].J o u r n a l o f T r i t i c e a eC r o p s,2021,41(5):647.[3]B E N N E T TFG A.R e s i s t a n c e t o p o w d e r y m i l d e w i nw h e a t:A r e v i e wo f i t s u s e i n a g r i c u l t u r e a n db r e e d i n gp r o g r a mm e s[J]. P l a n tP a t h o l o g y,1984,33(3):279[4]高海峰,白微微,刘恩良,等.新疆春小麦品种(系)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检测[J].河南农业科学,2017,46(10):76.G A O H F,B A IW W,L I U EL,e t a l.M o l e c u l a rd e t e c t i o no f p o w d e r y m i l d e w r e s i s t a n t g e n e s o fs p r i n g w h e a t v a r i e t i e s (l i n e s)i nX i n j i a n g[J].J o u r n a l o f H e n a nA g r i c u l t u r a lS c i-e n c e s,2017,46(10):76.[5]高煜,程斌,丁延庆,等.西南地区小麦种质资源白粉病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21,41(2):165.G A O Y,C H E N GB,D I N G Y Q,e ta l.G e n o m e-w i d ea s s o c i a-t i o n s t u d y o f p o w d e r y m i l d e wr e s i s t a n c eo fw h e a t g e r m l p a s m i n s o u t h w e s t o fC h i n a[J].J o u r n a l o f T r i t i c e a eC r o p s,2021, 41(2):165.[6]Z H A N G Y,WU X,WA N G W,e t a l.V i r u l e n c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B l u m e r i a g r a m i n i s f.s p.t r i t i c i a n d i t s g e n e t i c d i v e r s i t y b y E S T-S S Ra n a l y s e s[J].P e e r J C o m p u t e rS c i e n c e,2022,10: e14118.[7]朱桂清,迟文娟,吴限鑫,等.东北小麦白粉菌遗传多样性及其地域关联性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5,44(3):77.Z HU G Q,C H IW G,WU X X,e t a l.A n a l y s i so f g e n e t i cd i-v e r s i t y a n d g e o g r a p h i cr e l a t i o n s h i p o f B l u m e r i a g r a m i n i s f. s p.t r i t i c i i n n o r t h e a s t e r n w h e a tr e g i o n[J].J o u r n a l o fH e n a n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2015,44(3):77.[8]C I E P L A K M,N U C I A A,O C I E P A T,e ta l.V i r u l e n c es t r u c t u r ea n d g e n e t i c d i v e r s i t y o f B l u m e r i a g r a m i n i s f.s p.a v e n a e f r o md i f-f e r e n t r eg i o n s o f E u r o p e[J].P l a n t s,2022,11(10):1358.[9]雷雨.四川西南部小麦白粉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间作对白粉病流行的影响[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3:4.L E IY.T h e p o p u l a t i o n g e n e t i c s t r u c t u r eo f B l u m e r i a g r a m i-n i s f.s p.t r i t i c i i n s o u t h w e s t o f S i c h u a n a n d t h e i m p a c t s o f i n-t e r c r o p p i n g o n e p i d e m i co f p o w d e r y m i l d e w[D].Y a a n:S i-c h u a n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2013:4.[10]曹志强.安徽省小麦白粉病菌群体遗传结构A F L P分析[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6:4.C A OZQ.A F L Pa n a l y s i so f p o p u l a t i o n g e n e t i c s t r u c t u r eo f w h e a t p o w d e r y m i l d e wi nA n h u i P r o v i n c e[D].H e f e i:A n h u i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2016:4.[11]马原丽.基于S N P芯片技术的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定位[D].太原:山西大学,2016:8.MA LY.M a p p i n g o f p o w d e r y m i l d e wr e s i s t a n c e g e n eb a s e d o nS N Pc h i p s[D].T a i y u a n:S h a n x iU n i v e r s i t y,2016:8.[12]WU X X,X U XF,M A D X,e t a l.V i r u l e n c e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i t sg e n e t i c d i v e r s i t y a n a l y s e s o f B l u m e r i a g r a m i n i s f.s p.t r i t i c i i s o-l a t e s i nC h i n a[J].B M CE v o l u t i o n a r y B i o l o g y,2019,19(1):2.[13]贾少锋,段霞瑜,周益林,等.小麦白粉菌I S S R分子标记体系构建及其分离菌株的多样性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2007 (5):493.J I ASF,D U A NXY,Z H O U YL,e t a l.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o f I S-S R-P C Rr e a c t i o n s y s t e mf o r B l u m e r i a g r a m i n i s f.s p.t r i t i c ia n d i t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i nd i v e r s i t y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i s p a t h o g e n[J].A c t aP h y t o p h y l a c i c a S i n i c a,2007(5):493.[14]L I U N,L I UZ Q,G O N G GS,e ta l.V i r u l e n c es t r u c t u r eo fB l u m e r i a g r a m i n i s f.s p.t r i t i c i a n di t s g e n e t i cd i v e r s i t y b yI S S Ra n dS R A P p r o f i l i n g a n a l y s e s[J].P L o S O n e,2015,10(6):e0130881.[15]李莹,马康杰,宫丹丹,等.陕西省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结构及遗传多样性[J].植物病理学报,2022,52(3):397.L IY,MA KJ,G O N G D D,e ta l.V i r u l e n c ea n d g e n e t i cd i-v e r s i t y o f B l u m e r i a g r a m i n i s f.s p.t r i t i c i p o p u l a t i o ni n S h a a n x i P r o v i n c e[J].A c t a P h y t o p a t h o l o g i c a S i n i c a,2022, 52(3):397.[16]李强,申雪雪,杨金叶,等.陕西省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结构及遗传多样性[J].植物保护学报,2019,46(2):283.L IQ,S H E N X X,Y A N GJY,e ta l.V i r u l e n c ea n d g e n e t i c d i v e r s i t y o f B l u m e r i a g r a m i n i s f.s p.t r i t i c i c o l l e c t e df r o m S h a a n x i P r o v i n c e[J].J o u r n a l o f P l a n tP r o t e c t i o n,2019,46 (2):283.[17]M I C H A E LC W,D A V I D E M C.I n d i r e c tm e a s u r e so f g e n ef l o wa n d m ig r a t i o n:F S Tʂ1/(4N m+1)[J].H e r e d i t y, 1999,82(2):119.[18]赵海燕.果麦套作系统小麦白粉病发生规律调查及品种(系)抗白粉病鉴定[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6:5.Z HA O H Y.T h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f t h e G r o w t ha n dd e c l i n eo f w h e a t p o w d e r y m i l d e wo f f r u i t t r e e-w h e a t i n t e r c r o p p i n g a n d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 r e s i s t a n c e o fX i n j i a n g w h e a t v a r i e t i e s(l i n e s) t ow h e a t p o w d e r y m i l d e w[D].S h i h e z i:S h i h e z iU n i v e r s i t y, 2016:5.[19]李广阔.核桃 小麦间作对小麦主要病虫草害发生影响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8:4.L IG K.E f f e c to fw a l n u t-w h e a t i n t e r c r o p p i n g o nt h eo c c u r-r e n c e o fm a i n w h e a t p e s t s[D].B e i j i n g:C h i n a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2018:4.[20]高海峰,白微微,刘恩良,等.新疆小麦品种(系)对小麦白粉病抗性的初步鉴定[J].新疆农业科学,2015,52(12):2262.G A O H F,B A IW W,L I U EL,e t a l.P r i m a r y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o f r e s i s t a n c eo fX i n j i a n g w h e a tv a r i e t i e s(l i n e s)t o w h e a t p o w d e r y m i l d e w[J].X i n j i a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2015, 52(12):2262.[21]王振花,刘伟,高海峰,等.新疆小麦白粉病菌群体的毒性监测和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17,54(10):1909.WA N GZH,L I U W,G A O HF,e t a l.M o n i t o r i n g a n d a n a l y-s i s o fv i r u l e n c eo f B l u m e r i a g r a m i n i s f.s p.t r i t i c i i n X i n-j i a n g[J].X i n j i a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S c i e n c e s,2017,54(10): 1909.[22]高海峰,杨雪,陈利,等.不同小麦品种小麦白粉病发病程度及其田间发生动态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20,57(5):900.G A O H F,Y A N G X,C H E NL,e t a l.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p o w-d e r y m i l d e wi nd i f f e r e n tw h e a t v a r i e t i e s a n d i t s f i e l dd y n a m-i c si ns o u t h e r n X i n j i a n g[J].X i n j i a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S c i-e n c e s,2020,57(5):900.[23]赵紫慧,黄江,陆鸣,等.山东省和河北省小麦白粉菌毒性与遗传多样性分析[J].作物学报,2013,39(8):1384.Z HA OZ H,HU A N GJ,L U M,e t a l.V i r u l e n c ea n d g e n e t i c d i v e r s i t y o f B l u m e r i a g r a m i n i s f.s p.t r i t i c i c o l l e c t e d f r o m S h a n d o n g a n d H e b e iP r o v i n c e s[J].A c t a A g r o n o m i c a S i n i-c a,2013,39(8):1384.[24]石琳.川㊁甘㊁陕三省小麦白粉菌的群体遗传结构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1:13.S H IL.P o p u l a t i o n g e n e t i c a n a l y s i s o fw h e a t p o w d e r y m i l d e w f r o mS i c h u a n,G a n s ua n dS h a a n x i[D].C h a n g c h u n:J i l i nA g-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2011:13.[25]Z E N G F,Y A N G L,G O N GS,e ta l.V i r u l e n c ea n dd i v e r s i t y o f B l u m e r i a g r a m i n i s f.s p.t r i t i c i p o p u l a t i o n s i nC h i n a[J].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g r a t i v eA g r i c u l t u r e,2014,13(11):2430.㊃1411㊃第9期来汉林等:新疆小麦白粉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

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

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新疆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大省之一,玉米是新疆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玉米的田间杂草对玉米生长产量有重要的影响。

对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的组成及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对于科学合理的玉米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的种类、数量、分布以及群落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的种类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的种类主要包括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及少量的杂草。

其中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有猪殃殃、马唐、苋菜等,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有蒺藜、仙人掌等,少量的杂草包括稗子、狗尾草等。

这些杂草种类繁多,对玉米生长产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的数量分布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的数量分布主要受降水、温度、土壤类型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降水量较多的地区杂草数量较多,降水量较少的地区杂草数量相对较少。

温度和土壤类型也对杂草数量有一定影响。

根据实地调查,新疆南部地区的玉米田间杂草数量相对较多,而新疆北部地区的玉米田间杂草数量相对较少。

三、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的群落结构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的群落结构主要包括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优势度等指标。

物种丰富度是指玉米田间杂草的种类数量,多样性指数是指玉米田间杂草的种类多样性程度,优势度是指玉米田间杂草群落中优势种的程度大小。

实地调查发现,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的物种丰富度较高,多样性指数较高,但优势度较低。

这表明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的群落结构比较复杂,种类丰富,没有明显的优势种。

四、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的影响新疆玉米田间杂草对玉米生长产量有重要的影响。

玉米田间杂草会占用土壤养分和水分,抑制玉米的生长。

玉米田间杂草会与玉米竞争阳光和空间资源,影响玉米光合作用和通风散热,使玉米生长不良。

玉米田间杂草还会给玉米田地传播病虫害,导致玉米减产。

科学有效地控制玉米田间杂草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遗传多样性与品种改良研究

小麦遗传多样性与品种改良研究

小麦遗传多样性与品种改良研究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作物之一,由于其高产、高质和适应性强的特点,被广泛种植供给人类食用和工业用途。

小麦遗传多样性是小麦品种改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小麦优质、高产和适应性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麦品种改良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改良的品种已经进入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种植。

但是,由于环境、气候、病虫害等因素的变化,目前普遍存在的小麦品种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产量下降、品质下降等。

因此研究小麦遗传多样性成为了小麦品种改良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

小麦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在小麦生物体中存在的不同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差异。

这种遗传多样性涉及到多个方面,如形态、结构、生理、生态等。

小麦遗传多样性对于小麦品种改良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小麦种群中含有丰富的基因型和基因组,从而提高抗病性、耐受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性能。

小麦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既可以从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也可以从形态、生态、生理等方面进行研究。

分子水平上,可以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如RAPD、SSR、SNP等分析小麦的遗传多样性。

在形态、生态、生理等方面,可以通过种质资源的采集和鉴定、现场调查、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小麦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可以为小麦品种改良提供重要的依据。

例如,对现有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表型特征的研究,可以为小麦品种改良提供丰富的遗传素材和多样化的育种途径。

对小麦基因组的研究,可以为攻克小麦遗传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对小麦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还可以为了解小麦生长变化、气候适应性等生态问题提供新的基础数据。

小麦的品种改良已经历一个漫长而且艰苦的过程,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人们对小麦品种改良的期望将会更高。

用多样性研究来促进小麦品种改良,实现小麦的更加高产、高质和适应性强,将会是小麦育种的一个重要方向。

黑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黑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黑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作者:张鹤山刘洋田宏蔡化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08年第05期摘要:对10份黑麦种质资源的12项数量性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黑麦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变异系数在2.10%~26.38%之间;部分农艺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897;通过聚类分析,所有黑麦种质被分为高产型和低产型两大类,其中,高产型又分为强分蘖型、短叶小穗型和中间型,每个类型都可以从不同目的性状进行筛选和利用。

关键词:黑麦;农艺性状;遗传变异中图分类号:S512.5.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08)05-0516-02黑麦(Secale cereale L.),又名粗麦、洋麦,禾本科黑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东及地中海地区,因其抗逆性强于其他作物,曾广布于世界各地[1-3],在我国的东北、内蒙古、华北、西北及青海、云贵高原等地均有栽培[4]。

全世界约有5种,湖北省引进1个栽培种,主要分布在神农架地区及鄂西丘陵山区[5]。

本试验收集了不同生态型的10份黑麦种质资源,研究其遗传变异特征,比较各生态型材料的外部特征和生产性能,从不同利用方面进行聚类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所有材料均野外搜集,存放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种子库,于2006年秋季在该院畜牧所牧草资源圃进行播种。

2)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于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牧草资源圃,地理纬度E114°10′,N30°18′,海拔31 m,属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年平均温度16.7℃,年降水量127 7 mm,无霜期269 d;该地区为丘陵岗地,土壤属丘陵黄土,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18.6 g·kg-1,pH值4.92,速效氮、磷、钾的含量分别为91.8 mg·kg-1、18 mg·kg-1、88.3 mg·kg-1。

大赖草

大赖草

新疆大赖草SSR遗传多样性分析摘要:赖草属(Leymus Hochst. )是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ceae)的一个重要多年生属,该属植物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寒温带,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

该属植物普遍具有抗寒、抗旱、耐盐碱、抗病虫等特点,是小麦改良的理想基因源。

本研究对该属在我国分布最厂的物种之一的赖草(Levmus secalinus )资源进行考察与收集,对从新疆收集赖草的穗部形态学和结实率性状进行了鉴定与评价,并利用Genomic-SSR和EST SSR两种类型的SSR 标记研究了我国西北地区的28个赖草居群的遗传多样性。

Genomic-SSR和ES"I'-SSR两类引物在检测多样性时的效率明显不同,一般情况下,Genomic-SSR比EST SSR明显检测到更多的遗传变异;并非Genomic-SSR检测到多样性最高或最低的居群,EST SSR也会检测到最高或最低的多样性,反之亦然。

但整体上看,Genomic-SSR和EST SSR检测到的遗传变异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赖草居群来说,随着Genomic-SSK检测出变异的增高,EST SSR变异也有增高的趋势。

关键词:赖草属居群遗传多样性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in Xinjiang Leymus racemosus SSRAuthor: Tang WeidongAbstract: Leymus (Leymus Hochst.) is the Gramineae Triticeae (Poaceae)(Triticeae) is an important perennial species, this genus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the northern hemisphere cold temperate zone, mainly distributed in China'snorthwest region. This genus is commonl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 resistance, cold resistance, salt tolerance, disease and insect resistance,is the ideal gene resource for wheat improvement. The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species in genus of the factory in China's (Levmus secalinus) resourcesinvestigation and collection, the panicle morphology in the collection from Xinjiang and seed setting rate were identified and evaluated, and the use of Genomic-SSR and EST SSR are two types of SSR labeling studies 28 Leymusnorthwest area of our country populations.Genomic-SSR and ES&quot; class two I'-SSR primers in the efficiency of detection diversit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Genomic-SSR than EST SSR were detected more genetic variation; notGenomic-SSR detected a diversity of the highest or lowest populations, ESTSSR will detect the diversity of the highest or lowest, and vice versa. But on the whole, there is a certain correlation between genetic variation of Genomic-SSR and EST SSR detected: for Leymus populations, with Genomic-SSK detectedvariation increased, EST SSR variant is also increased.Keywords: Leymus population genetic diversity前言小麦族(Triticeae Dumortier )属于禾本科(Poaceae或Gramineae)植物中一类最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类群,该族包括25个属近400个种,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Bothmer et al.1994)。

新疆拜城冬小麦地主要杂草类型与不同轮作方式杂草种类调查

新疆拜城冬小麦地主要杂草类型与不同轮作方式杂草种类调查
h e r b a c e o u s p e r e n n i a l s a c c o u n t i n g f o r 6 1 % a n d 3 9 %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Do mi n a n t s p e c i e s w e r e E c h i n o c h l o a c r u s g a l l i , S e t a i r a v i r i d i s , a n d C h e n o p o d i u m g l a u c u m a t d e n s i t i e s o f 1 2 1 , 3 3 a n d 1 4 p l a n t s / m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W i n t e r w h e a t— s i l a g e C O n r a n d
XI L i n . q i a o ,L I U Hu i ,J I NG C h u n me i ,YANG J i n g . 1 o n g 2 ,MA C h u n . h u i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T a r i m A n i m a l H u s b a n d r y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X i n j i a n g P r o d u c t i o n a n d
s w e e t c l o v e r s u b s t nt a i a l l y d e c r e se a d w e e d i n f e s t a t i o n s( P< 0 . 0 1 ) .
w i n t e r w h e a t— s w e e t c l o v e r r o t a t i o n s d e c r e a s e d t h e o c c u r r e n c e o f w i n t e r wh e a t we e d s ; w i n t e r w h e a t i n t e r p l a n t i n g w i t h

新疆杂草黑麦赤霉病抗性鉴定及主要农艺性状与其抗性的关系

新疆杂草黑麦赤霉病抗性鉴定及主要农艺性状与其抗性的关系

DOI:10.3969/J.ISSN.1672 7983.2020.02.003新疆杂草黑麦赤霉病抗性鉴定及主要农艺性状与其抗性的关系刘欣欣,穆云森,温晓蕾,杨燕萍,魏 莱,车永和(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秦皇岛,066600)摘要:为了评价新疆杂草黑麦对赤霉病抗性情况,筛选其中优异材料,对36个新疆杂草黑麦居群进行了赤霉病菌接种鉴定和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36个新疆杂草黑麦居群中3个居群89R14,89R51和90R2对赤霉病抗性表现中抗(MR),6个居群表现中感(MS),6个居群表现感(S),21个居群表现高感(HS)。

新疆杂草黑麦粒长、粒宽、病粒率、千粒质量、单穗产量等指标与病情指数显著相关。

由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籽粒感染数目的增多、病粒率增加,病情指数将提高,抗性则不断降低,千粒质量也将下降。

研究为麦类作物赤霉病抗病育种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疆杂草黑麦;赤霉病;农艺性状;抗性鉴定中图分类号:S5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7983(2020)02 0010 09赤霉病(FHB)是由多种镰刀菌侵染引起的小麦病害[1],是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自1884年英格兰首次报道以来,在世界各地持续发生[2]。

我国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发生较重,在大流行年份导致小麦减产达30%~60%,甚至绝收。

镰刀菌侵染小麦产生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等多种毒素,这些毒素进入人或者动物体内就直接危害人或动物健康[3]。

培育抗(耐)赤霉病品种是预防小麦赤霉病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小麦赤霉病抗源的严重匮乏,加之抗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遗传方式的复杂性,使抗赤霉病育种进展缓慢,至今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4]。

我国黄淮冬麦区、西南冬麦区、北部冬麦区以及东北春麦区主栽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普遍较弱。

迄今为止,已从普通小麦及其近缘种属中鉴定出200多个抗赤霉病QTL[5],分布于小麦不同染色体上,但仅有7个主效抗病基因得到精细定位,分别是来自“苏麦3号”3BS上的Fhb1[6]和6BS上的Fhb2[7],“望水白”4B上的Fhb4[8]和5A上的Fhb5[9],以及分别从大赖草7Lr#1S,披碱草1Ets#1S和长穗偃麦草7E上转移的Fhb3[10],Fhb6[11]和Fhb7[12]。

小黑麦新品系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及生产性能研究

小黑麦新品系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及生产性能研究

小黑麦新品系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及生产性能研究小黑麦新品系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及生产性能研究摘要:小黑麦(Triticum compactum Host)是一种耐旱抗逆、优质高产的小麦新品系。

为了研究小黑麦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和相关的生产性能,本研究采用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技术对小黑麦种群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小黑麦新品系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展现出优良的生产性能,这为其进一步的优化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小黑麦;ISSR分析;遗传多样性;生产性能1. 引言小黑麦作为一种近年来培育出的小麦新品系,在旱地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对于其遗传多样性和相关的生产性能的研究仍相对有限。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ISSR技术对小黑麦新品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评估其生产性能,以期为其进一步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材料与方法2.1 小黑麦新品系的选取从培育中心选择了20个不同地理来源的小黑麦新品系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早熟型和晚熟型品系。

2.2 ISSR分析采用ISSR分析对小黑麦新品系进行遗传多样性的评估。

首先,利用9个ISSR引物进行PCR反应,反应体系和条件按照常规方法设置。

然后,将PCR产物经过电泳分析,并使用相应的引物共扩增所有样本。

最后,借助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分析和评估不同样本间的遗传差异。

2.3 生产性能评估采用田间试验的方式对小黑麦新品系的生产性能进行评估。

包括株高、农艺性状、产量等指标的测定,并进行统计处理。

3. 结果与讨论3.1 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通过ISSR分析,得到了小黑麦新品系的遗传多样性数据。

结果显示,20个小黑麦新品系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具有中等到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这表明小黑麦新品系来源地的地理差异是其遗传多样性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3.2 生产性能评估结果对于小黑麦新品系的生产性能评估结果显示,其普遍表现出优良的性状和较高的产量。

多花黑麦草在北疆的生产性能、干草的制作及营养价值分析

多花黑麦草在北疆的生产性能、干草的制作及营养价值分析

2022年1月第1期(总第212期)草食家畜(双月刊)多花黑麦草在北疆的生产性能、干草的制作及营养价值分析蔡云,宋玲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总站,乌鲁木齐830049)摘要:为了探讨多花黑麦草在新疆北疆的生产性能、干草的制作及其营养成分,本研究选择在呼图壁种植多花黑麦草,通过测定株高、茎叶比、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等指标分析其在北疆的生产性能。

通过制作黑麦草干草和测定分析黑麦草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钙、磷等营养指标,揭示黑麦草干草的营养价值。

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的株高为85.86cm ,鲜草产量重为32250kg/hm 2,干草产量为4356kg/hm 2,茎叶比为0.49%;水分、粗脂肪、粗蛋白质、无氮浸出物、粗纤维、钙、粗灰分、磷分别为7.64%、1.38%、12.73%、7.19%、28.92%、0.36%、42.44%、0.14%,说明多花黑麦草在新疆生长性能良好,营养丰富,黑麦草干草在新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多花黑麦草;生产性能;营养成分中图分类号:S54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377(2022)01-0043-04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k )为禾本科黑麦草属,短多年生草本。

秆多数丛生,直立,高50~70cm 。

花果6~7月。

容易栽培、产量高、刈割后再生性强、牲畜消化率高、适口性好且蛋白质含量丰富,是畜牧生产中优良的牧草。

原产欧洲,为我国引种栽培牧草,新疆有少量栽培。

多花黑麦草营养丰富,其中干草粗蛋白含量高达25%以上,可直接喂养牛、羊、马等[3-6]。

在春、秋季生长繁茂。

草质柔嫩多汁,生长快、分蘖多、能耐牧,是优质的放牧用牧草[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牧业结构的调整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尽管牧草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但我国饲草料生产还是难以满足发展迅猛的畜牧业需求。

新疆作为牧业大省,大量天然草场处于退化中,栽培优质高产的牧草,以缓解草原退化和饲作者简介:蔡云(1986-),女,大学本科,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牧草种子质量检验及营养成分分析工作。

新疆杂草黑麦居群形态学性状调查

新疆杂草黑麦居群形态学性状调查

新疆杂草黑麦居群形态学性状调查作者:车永和杨欣明扬燕萍李秀全齐进会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08年第08期摘要:为了解新疆杂草黑麦(Secale cereale subsp. segetale)居群的形态学特征,为种质资源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依据,对采集自新疆的10个新疆杂草黑麦居群的株高、分蘖数、千粒重、单株小穗数、穗长、穗宽和穗下第1节长等性状进行了考察和分析。

结果表明,新疆杂草黑麦居群形态变异丰富,根据形态学数据描述值划分利用DIST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可将10份新疆杂草黑麦居群严格区分,并在遗传距离1.0处将参试材料分为3类,每类群中居群具有相应的形态学特点。

研究还探讨了新疆杂草黑麦居群的进一步保护和利用。

关键词:新疆杂草黑麦;遗传多样性;形态学中图分类号:Q9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08)08-0880-03新疆杂草黑麦(Secale cereale subsp. segetale, R genome,2n=2x=14)是在中国新疆发现的一种杂草型黑麦类型,研究表明其分类地位属栽培黑麦(Secale cereale L.)的一个亚种[1]。

栽培黑麦(又称普通黑麦),隶属于禾本科小麦族黑麦属(Secale L.)的一年生异花授粉类型植物[2],原产于亚洲中部及西南部,在欧洲大量种植,前苏联种植面积最大,北美一些国家也有种植。

中国东北、西北的部分地区、少数山区或高海拔地区、干旱少雨或寒冷地区种植有黑麦。

黑麦属植物是非常重要的植物资源,在畜牧生产、国土资源保护与治理及草坪生产上有着极高的潜在利用价值[3,4]。

黑麦属植物也是改良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抗病虫性(锈病、白粉病、蚜虫等)、品质和产量等性状的重要外源基因供体。

迄今世界各国已对其开展了大量研究,创制了一系列小麦/黑麦双二倍体、附加系、代换系以及易位系[5,6]。

目前,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破坏,一些野生型、杂草型黑麦属物种已经逐渐消失,这无疑是对宝贵基因资源的巨大浪费[3]。

新疆奇台荒漠草地自然保护区多样性初探

新疆奇台荒漠草地自然保护区多样性初探

新疆奇台荒漠草地自然保护区多样性初探
马鸣;穆晨
【期刊名称】《新疆环境保护》
【年(卷),期】1997(019)001
【摘要】1996年7月下旬首次对新疆奇台荒漠草地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综合调查。

初步调查到脊椎动物4纲、21目、39科、约90种,其中有鸟类61种,兽类22种,两栖,爬行类7种,建议实施再引入计划,使原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许多珍稀物种,特别是有蹄类动物,如野马,野驴,赛加羚、野驼、鹅喉羚等,重新返回其家园,以维护该地区独特的动物物种多样性的格局。

【总页数】4页(P62-65)
【作者】马鸣;穆晨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所;新疆草原总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9.9
【相关文献】
1.奇台荒漠草地自然保护区典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J], 刘彬;朱芳艳;王琴
2.新疆荒漠草地自然保护区草地类型特点与分布 [J], 张筱刚;刘霞
3.新疆荒漠类草地自然保护区草地类型特点与分布 [J], 张筱刚;刘霞
4.论如何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以新疆奇台荒漠类草地自然保护区为例 [J], 焦健
5.攀世界荒漠戈壁科学之巅创中国极干草地治理之举——一个有成果有效益有活力的安西荒漠戈壁草地自然保护区通过阶段验收 [J], 李毓堂;孟宪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六倍体小黑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六倍体小黑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六倍体小黑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周福平;孙黛珍;王曙光;李瑞;冀彩萍【期刊名称】《华北农学报》【年(卷),期】2006(021)006【摘要】利用RAPD标记对10份六倍体小黑麦、1份普通小麦和1份黑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9个RAPD引物中,有10个引物(52.63%)可扩增出清晰且具多态性的条带.10个引物共产生385条DNA片段,其中384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99.74%, 不同引物扩增带数变幅为8~71条,平均为38.5条,扩增产物的片段大小为298~3 054 bp,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在0.724~0.833之间.对12份供试材料的遗传关系进行聚类分析,在平均GD值0.77水平上可将12份供试材料分为3类.研究结果为将六倍体小黑麦的优良基因导入到普通小麦中提供了理论依据.【总页数】4页(P33-36)【作者】周福平;孙黛珍;王曙光;李瑞;冀彩萍【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103【相关文献】1.10个小黑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J], 郭晓丽;白丽荣2.禾木科不同属在利用染色体剔除技术诱导小黑麦和小黑麦×小麦杂交种的单倍体中的相对效率 [J], 邱敦莲(摘译)3.新引进小黑麦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J], 张红;苏荣存;李冬梅;王洪刚4.Rht12导入八倍体小黑麦及其对小黑麦株高、单株分蘖数和种子饱满度的影响[J], 程治军;吕知敏5.小黑麦杂交F_1代真假杂种的ISSR标记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J], 郭建文;李冬梅;田新会;杜文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杂草黑麦居群形态学性状调查

新疆杂草黑麦居群形态学性状调查

新疆杂草黑麦居群形态学性状调查车永和;杨欣明;扬燕萍;李秀全;齐进会【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08(47)8【摘要】为了解新疆杂草黑麦(Secale cereale subsp.segetale)居群的形态学特征,为种质资源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依据,对采集自新疆的10个新疆杂草黑麦居群的株高、分蘖数、千粒重、单株小穗数、穗长、穗宽和穗下第1节长等性状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杂草黑麦居群形态变异丰富,根据形态学数据描述值划分利用DIST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可将10份新疆杂草黑麦居群严格区分.并在遗传距离1.0处将参试材料分为3类,每类群中居群具有相应的形态学特点.研究还探讨了新疆杂草黑麦居群的进一步保护和利用.【总页数】3页(P880-882)【作者】车永和;杨欣明;扬燕萍;李秀全;齐进会【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系,河北,秦皇岛,066600;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系,河北,秦皇岛,066600;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系,河北,秦皇岛,06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4.3【相关文献】1.新疆杂草黑麦农艺性状研究 [J], 戚家华;董玉琛2.小叶锦鸡儿天然居群形态学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J], 陆景伟;王赞;张新全;裴玉红;高洪文3.新疆杂草黑麦赤霉病抗性鉴定及主要农艺性状与其抗性的关系 [J], 刘欣欣;穆云森;温晓蕾;杨燕萍;魏莱;车永和4.新疆杂草黑麦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J], 车永和;杨欣明;杨燕萍;张珊珊;李秀全;李立会5.一个新疆杂草黑麦居群的细胞学分析 [J], 车永和;申雅婷;杨燕萍;李旭青;宋楠;徐荣蕊;刘伟华;李秀全;杨欣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RAMP标记研究黑麦属遗传多样性

应用RAMP标记研究黑麦属遗传多样性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快速反应支持项目、国家教育部重点项目和四川省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尚海英:女,1978年生,硕士研究生,E-mail:〈sauhyshang@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grmb@ 〉.收稿日期:2002-12-02接受日期:2002-03-17农业生物技术学报Journal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2003,11(6):566~571·研究论文应用RAMP 标记研究黑麦属遗传多样性*尚海英郑有良**魏育明吴卫颜泽洪(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都江堰611830)摘要:对黑麦属(L.)10个野生居群和11个栽培居群共21份材料进行了RAMP(random amplified microsatellitepolymorphism )标记分析,结果表明,被测材料间RAMP 标记多态性较高。

80个RAMP 引物中,有41个引物(占50.5%)可扩增出清晰且具多态性的条带。

这41个引物共扩增出445条带,其中428条(占95.9%)具有多态性,每个引物可扩增出3~19条多态性带,平均10.4条。

RAMP 标记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异范围为0.266~0.658,平均值为0.449。

RAMP 标记可将所有21份黑麦材料完全区分开,聚类结果与材料的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但与黑麦属传统的系统分类体系存在明显差异。

据此认为,RAMP 标记可以有效地评价黑麦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并为其物种亲缘关系的界定提供信息。

关键词:黑麦属;RAMP 标记;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Genetic Diversity of Based on RAMP MarkersShang Haiying Zheng Youliang**Wei Yuming Wu Wei Yan Zehong(Triticeae Research Institute,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ujiangyan 611830,China)diversity of 21accessions ofL.,including 10wild and 11cultivated species or subspecies,wasevaluated by using random amplified microsatellite polymorphism (RAMP)markers.Forty-one out of 80(50.5%)RAMP primers,which could amplify polymorphic bands clearly,were selected for the PCR amplification of genomic DNA.A total of 446bands were amplified from 41primers,while 428bands (about 95.9%)were polymorphic.Three to 19polymorphic bands could be amplified from each primer,with an average of 10.4bands.The RAMP-based genetic similarity ()among 21accessions ranged from0.266to 0.658,with a mean of 0.449.A high level of genetic variation was found between or within the wild populations and thecultivars.Based on thematrix,a dendrogram was constructed using the 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average(UPGMA).All the 21accessions could be distinguished by RAMP markers.Cluster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based on RAMP markers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Six rye cultivars,originated respectively from Poland,Portugal,Maxico,Hungary,Armenia and Ukraine,were clustered into one group.The six countries are all located in the transition region between maritime temperate broad-leaved forest climate zone and continental temperate broad-leaved forest climate zone,with narrow latitude span.In comparison,the other five cultivars from countries scattering over the region with large latitude span were distributed within different groups or subgroups.Genetic relationships based on RAMP markers had much deviation from original taxonomy.Some subspecies of the same species were distributed within different groups,while some accessions of different species were closely clustered into one subgroup.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RAMP markers could be used as an effectivemolecular technique for detecting the genetic diversity amongand give som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phylogenic studyofRAMP;genetic diversity;cluster analysisRAMP (random amplified microsatellite poly-morphism )是Wu 等[1,2]1994年提出的一种分子标第6期尚海英等:应用RAMP标记研究黑麦属遗传多样性记技术。

新疆禾本科2种中国外来植物新记录

新疆禾本科2种中国外来植物新记录

新疆禾本科2种中国外来植物新记录
孟岩;邱娟
【期刊名称】《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年(卷),期】2024(43)3
【摘要】目的:报道新疆2种禾本科(Poaceae)新记录植物。

方法:通过近年来的野外调查、标本采集与形态解剖,查阅相关资料对发现的2种新疆禾本科新记录植物进行鉴定。

结果:鉴定结果显示,2种新疆禾本科新记录植物为芒颖大麦草(Hordeum jubatum)和长刺蒺藜草(Cenchrus longispinus),均为新疆外来植物。

其中长刺蒺藜草为检疫性杂草,且蒺藜草属(Cenchrus)为新疆新记录属。

结论:该发现对新疆禾本科植物区系和物种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该新记录属种的地理分布研究、入侵杂草的扩散与有效监控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新资料。

凭证标本存放于新疆农业大学植物标本馆(XJA)。

【总页数】4页(P110-113)
【作者】孟岩;邱娟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极端环境生物生态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9
【相关文献】
1.新疆禾本科野青茅属一新记录种——矮野青茅
2.中国弯孢属分类研究Ⅰ.生于禾本科植物上的一个新种和一个中国新记录种
3.中国禾本科植物一新记录种——日本小丽草
4.西藏禾本科植物新分类群与新记录种
5.新疆3种外来禾本科新植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类作物学报 2008,28(5):755-758Journal o f T riticeae Crops新疆杂草黑麦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车永和1,杨欣明2,杨燕萍1,张珊珊1,李秀全2,李立会2(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系,河北秦皇岛066600;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摘 要: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新疆杂草黑麦(Secale cer eale subsp.Segetale)居群的遗传结构和差异,对采集自新疆的10个新疆杂草黑麦居群共计300个单株的5个形态学性状即穗长、穗宽、穗轴第一节间长、小穗数和小花数进行了考察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各居群均在穗轴第一节间长性状上表现出最大变异(C V=12.76%),在小穗数上表现出最小变异(CV=9.19%)。

以Shannon Weav er信息指数计算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表明,新疆杂草黑麦居群在形态学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H =1.9758)。

在遗传多样性的分布上,居群间虽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2.96%),但遗传多样性主要集中在居群内部(97.04%),这种居群内遗传变异大于居群间遗传变异的特性是由该类黑麦居群异花、风媒传粉的外繁育系统所决定的。

形态聚类分析表明,居群间遗传距离与居群间地理距离没有相关性。

本文还探讨了新疆杂草黑麦居群的保护和利用。

关键词:新疆杂草黑麦;遗传多样性;形态学;生物学特性中图分类号:S512.5;S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1041(2008)05 0755 04Genetic Diversity of Secale cereale subsp.S egetalePopulations in XinjiangCHE Yong he1,YANG Xin ming2,YANG Yan ping1,ZHANG Shan shan1,LI Xiu quan2,LI Li hui2(1.Departm ent of Agronomy,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 ology,Qinh uan gdao,Hebei066600,China;2.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Chinese Academ 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100081,C hina)Abstract:T 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 as to investig ate the g enetic variatio n and structur e o f S ecale cer eale subsp.Seg etale po pulations w ere collected from Xinjiang province,China.T en populations of S.cer eale subsp.Segetale had been used to assess the genetic diversity based on mo rpholo gical char acters.T he results show ed that the v ar iation o f rachis internode length w as m ax imum(C V= 12.76%),the minimal v ar iation w as appeared in the spike num ber(CV=9.19%).The div ersity in dex indicated there w as an abundant g enetic div ersity(H'= 1.9758)in m orpho logical characters of these populations.As fo r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genetic diversity,the g enetic v ariation w ithin populations(97.04%)w as g reater than that amo ng populatio ns(2.96%).Genetic distance and den drog ram indicated that the genetic distance among populations w ere unrelated w ith their eco geog raph ical situations.Additionally,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S.cer eale subsp.Segetale po pulations w as dis cussed.Key words:S ecale cereale subsp.Seg etale;Genetic Diversity;Mo rphology新疆杂草黑麦(Secale cer eale subsp.Seg etale,R R,2n=2x=14)是在中国新疆发现的一*收稿日期:2008 02 24 修回日期:2008 05 15基金项目: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子项目(2005CC A02300 3);河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ZH200600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博士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车永和(1970-),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作物种质资源利用及麦类作物遗传育种研究。

E mail:chey on ghe2002@ 种杂草型黑麦类型,研究表明其分类地位属栽培黑麦(Secale cer eale L.)的一个亚种[1]。

栽培黑麦(又称普通黑麦)是隶属于禾本科小麦族黑麦属(Secale L.)的一年生异花授粉类型植物[2],原产于亚洲中部及西南部,在欧洲大量种植,前苏联种植面积最大,北美一些国家也有种植。

中国东北、西北的部分地区、少数山区或高海拔地区,干旱少雨或寒冷地区也有种植。

黑麦属植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植物资源,适应范围广、营养价值全面,在畜牧生产、国土资源保护与治理及草坪生产上有着极高的利用价值[3,4]。

黑麦属植物是改良小麦(Tr iticum aestivum L.)抗病虫性(锈病、白粉病、蚜虫等)、品质和产量等性状的重要外源基因供体,世界各国已对其开展了大量研究,迄今已创制了一系列小麦/黑麦双二倍体、附加系、代换系以及易位系[5,6]。

目前,由于自然或人为破坏,一些野生型、杂草型黑麦属物种已经逐渐消失,这无疑是对宝贵基因资源的巨大浪费[3]。

以居群为对象进行野生近缘植物的收集与遗传多样性研究,不仅有利于阐明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而且对于确定多样性分布中心、制定野外考察收集取样及保存策略﹑有效利用均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7,8]。

但目前关于黑麦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还不多见。

本研究通过形态学分析检测中国新疆杂草黑麦这一特殊类型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状况及其遗传多样性的分布格局,旨在为其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研究材料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组织的植物资源考察组在新疆野外考察收集所得,共计10个居群,居群代号分别为89R4、89R14、89R15、89R24、89R30、89R48、89R51、89R60、89R62、89R64。

目前,这些种子和标本被保存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复份库中。

1.2 试验方法材料种植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实验站,成熟期每个居群随机取样30株,每株各选择一个主穗进行测定。

在性状选取中,主要选择在分类学中认为比较保守的花序各部性状,即穗长、穗宽、穗轴第一节间长、小穗数和小花数进行测量。

并对这些性状行进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极差、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的统计分析。

1.3 数据处理基本统计分析主要根据马育华的方法[9]进行。

多样性指数计算采用Shanno n-Weaver信息指数,其划级方法如下:先计算参试材料总体平均数(X)和标准差( ),然后划分为10级,从第一级[X i<(X-2 )]到第十级[X i>(X+2 )],每0.5 为一级。

每一级的相对频率用于计算多样性指数。

多样性指数H'=-P i ln P i,式中P i为某性状第i级别内材料份数占总份数的百分比, ln为自然对数。

多样性指数在生态学和遗传学研究中广泛应用,具有加权性,可以用来合并不同性状、位点或者不同地区材料变异,能较好的比较某一作物,某一物种或某一地区的遗传变异性[10]。

用NTSYS2.0版本[11]分析数据矩阵。

计算居群间DIST遗传距离,采用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分析材料间的遗传关系。

2 结果与分析2.1 新疆杂草黑麦各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由表1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新疆杂草黑麦10个居群的穗长、穗宽、小穗数、穗轴节间长5个形态学性状的平均数、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极差、变异系数均存在较大的变异。

新疆杂草黑麦变异程度大小依次为穗轴第一间节长(C V= 12.76%)、穗宽(C V=12.50%)、小花数(C V= 12.39%)、穗长(C V=9.73%)和小穗数(CV= 9.19%)。

说明新疆杂草黑麦居群的各个形态学性状均存在着较丰富的遗传变异。

5个形态学性状的变异程度差异较大,穗轴第一间节长这一性状表现出最大变异,在小穗数上表现出最小变异。

新疆杂草黑麦居群的各个形态学性状均存在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居群总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H =1.9758。

采用Shannon Weaver信息指数,分别对新疆杂草黑麦10个居群的穗长、穗宽、小穗数、小花数、穗轴第一节间长5个形态学性状的多样性指数的统计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就每一个性状而言,遗传多样性指数H 的变幅都较大,穗长在1.6957~2.1835之间,穗宽在1.5048~2.1845之间,小穗数在1.6385~ 2.1638之间,小花数在1.7636~2.1789之间,穗轴第一节间长在1.6957 ~2.1884之间。

对于同一个居群,不同的形态性!756!麦 类 作 物 学 报 第28卷状其多样性指数不同,同一性状在不同居群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以89R30为例,穗长多样性指数H =1.6957,穗宽多样性指数H = 1.5048,小穗数、小花数、穗轴第一节间长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0253、1.9260和1.6957,可见其差异是很大的。

又以穗轴第一节间长的多样性指数H 为例,在10个居群中也各不相同,最高的为89R60(H =2.1884),最低的为89R30(H =1.69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