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酸方25首学习辑要
名老中医临床实战经验集2
61.关于泛酸之理解1)因积滞而至,消之宜用神曲,麦芽之流。
2)因中寒泛清水兼酸宜吴芋,干姜之辈。
3)因胃酸水过多而致者,乌魚骨,瓦楞子之类。
4)因肝热而灼胃者,用黄连,吴芋(左金丸)62.蒲辅周治外感热病,肺胃津伤,高热烦渴者,发明二鲜饮:鲜竹叶+鲜芦根。
63.常用复方图治举例:1)葱豉汤合止嗽散2)止嗽散合二陈汤3)銀翘散合葱豉汤4)葱豉汤合升降散5)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6)藿香正气丸合保和丸7)金铃子散合失笑散8)六一散合葛根芩连汤9)三拗汤合二陈汤10)酸枣仁汤合温胆汤64.葱豉汤(连须葱白,最好是大葱葱白)为肘后方,看似平淡无奇,然诚被历代医家所推崇,我亦喜用之。
前人谓,该方通阳解表,用于一切外感病初起,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脉浮者。
65.《诊余医话》细思今日之一些中医为什么治外感发热不見效?实属西医思维主导,举国医疗大法,一见发热均遒下法。
中医应发挥特长→《伤寒论》→《温疫论》→《温病条辨》→《时病论》→《湿热病篇》(包括叶,薛,吴,王等温病大家)将热病这块阵地夺回,以彰显中医的独特疗效。
66.孙老一案:孙老认为麻杏石甘汤系主治肺热喘咳,该女乃干咳无痰剧刻时作,咳已半月之久,多属阴虚肺燥。
故拟下方三,五剂,以观动静(仅参)。
百合20川贝9甜杏仁9炙百部9炙紫苑9炙冬花15桔梗3五味子9甘草567.小儿发热思路发热↗表热↘里热→表里皆热→表轻里重→表重里轻关于恶寒→多兼表邪关于口渴,心烦→里热→胃热症↘身热,咳喘剧肺热症↘壮热,谵语,神昏→热入心包(夜剧)↘便秘腹胀→阳明结实68.我儿科处方每每选用僵蚕+蝉衣颇有深意,实系拈升降散之君臣两味,又加杏仁,射干,桔梗,甘草,作为打底,广泛用于一切外感初起,无论风寒或风热,若更合葱豉汤,通阳解表,其功伟矣,近两年半,凡入群者,或来抄方者,一但领悟,用之,屡获其效,无不拍手称奇,手舞足蹈,故应推而广之,广而告之,总而言之,好自为之。
69.湖南中医附属医一协定处方,抗病毒合剂治发热效好。
中医内科120方必背歌诀之欧阳治创编
中医内科120方必背歌诀前言:方歌是如此美丽,以至于不和大家分享就觉得可惜。
中医人,不要迷失自己,要打造自己。
中医内科120方必背歌诀一、感冒1.葱豉汤《肘后备急方》加味:(荆防葱豉苏叶杏)葱豉汤原助汗方,同煎葱豉代麻黄,莫云二味皆平易,升散通阳效力彰。
2.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新加香薷朴银翘,扁豆鲜花一起熬,暑温口渴汗不出,清热化湿又解表。
3.葱白七味饮《外台秘要》麦冬干地劳水添,葛根生姜葱豉选,产后出血兼外感,养血解表七味痊。
二、咳嗽4.清金化痰汤《统旨方》桑白栀芩肺热清,瓜蒌橘桔草贝苓,麦冬知母肺阴养,清中有养化痰灵。
5.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加百合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肺胃阴虚燥象见,胃嘈干咳最堪当。
三、哮病6.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姜辛五味麻黄射,紫苑冬花半夏和,大枣和中调诸药,温肺散寒平喘咳。
7.加味过敏煎(验方)柴胡防风五味梅,白芍甘草敛阴配,钩藤地龙僵蚕白,桑皮降肺过敏备。
8.定喘汤《摄生众妙方》定喘白果与麻黄,冬花半夏白皮桑,苏子黄芩甘草杏,宣肺平喘效力彰。
9.平喘固本汤《南京中医学院验方》平喘固本党参味,胡桃虫草坎脐配,沉磁橘夏冬花苏,肺肾双疗此方推。
四、喘病10.华盖散《和剂局方》华盖麻黄杏橘红,桑皮苓草紫苏供。
三拗只用麻甘杏,泻肺平喘痰立通。
11.桑白皮汤《景岳全书》桑白皮汤芩连栀,贝母苏杏姜夏施,火炎痰盛咳喘急,清泄痰热效可睹。
12.五磨饮子《医方集解》五磨饮子沉木香,乌药枳实加槟榔,白酒浓磨煎温服,理气降逆功效强。
四、肺痈13.如金解毒散《景岳全书》(黄连解毒汤加桔梗、甘草)黄连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火热烦狂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
14.加味桔梗汤《医学心悟》加味桔梗重桔梗,苡仁贝母芨橘红,银花甘草葶苈子,清肺化痰排脓壅。
15.沙参清肺汤(验方)太子沙参芪阴气,冬瓜薏仁甘草桔,白及合欢化止血,沙参清肺痈后期。
五、肺痨16.月华丸《医学心悟》月华丸方擅滋阴,二冬二地沙贝苓,山药百部胶三七,獭肝桑菊保肺金。
药剂学300首方剂汤歌诀
药剂学300首方剂汤歌诀药剂学—经产之剂妊娠六合汤海藏妊娠六合汤四物为君妙义长伤寒表虚地骨桂表实细辛兼麻黄少阳柴胡黄芩入阳明石膏知母藏小便不利加苓泻不眠黄芩栀子良风湿防风与苍术温毒发斑升翘长胎动血漏名胶艾虚痞朴实颇相当脉沉寒厥亦桂附便秘蓄血桃仁黄安胎养血先为主余因各症细参详后人法此治经水过多过少别温凉温六合汤加芩术色黑后期连附商热六合汤栀连益寒六合汤加附姜气六合汤加陈朴风六合汤加艽羌此皆经产通用剂说与时师好审量胶艾汤(药剂学)胶艾汤中四物先阿胶艾叶甘草全妇人良方单胶艾胎动血漏腹痛全胶艾四物加香附方名妇宝调经专当归散当归散益妇人妊术芍芎归及子芩安胎养血宜常服产后胎前功效深黑神散黑神散中熟地黄归芍甘草桂炮姜蒲黄黑豆童便酒消瘀下胎痛逆忘清魂散清魂散用泽兰叶人参甘草川芎协荆芥理血兼祛风产中昏晕神魂贴羚羊角散(药剂学)羚羊角散杏薏仁防独芎归又茯神酸枣木香和甘草子痫风中可回春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生姜羊肉汤产后腹痛蓐劳匡亦有加入参芪者千金四物甘桂姜达生散达生紫苏大腹皮参术甘陈归芍随再加葱叶黄杨脑孕妇临盆先服之若将川芎易白术紫苏饮子子悬宜参术饮(药剂学)妊娠转胞参术饮芎芍当归熟地黄炙草陈皮兼半夏气升胎举自如常牡丹皮散牡丹皮散延胡索归尾桂心赤芍药牛膝棱莪酒水煎气行瘀散血瘕削固经丸固经丸用龟板君黄柏樗皮香附群黄芩芍药酒丸服漏下崩中色黑殷柏子仁丸(药剂学)柏子仁丸熟地黄牛膝续断泽兰芳卷柏加之通血脉经枯血少肾肝匡交加散用姜地捣二汁交拦各自妙姜不辛散地不寒产后伏热此为宝天仙藤散(药剂学)天仙藤散治子气香附陈甘乌药继再入木瓜苏叶姜足浮喘闷此方贵白术散白术散中用四皮姜陈苓腹五般奇妊娠水肿肢浮胀子肿病名此可医竹叶汤竹叶汤能台子烦人参芩麦茯苓存有痰竹沥宜加入胆怯闷烦自继根紫苑汤紫菀汤方治子嗽天冬甘桔杏桑会更加蜂蜜竹茹煎孕妇咳逆此为最失笑散(药剂学)失笑蒲黄及五灵晕平痛止积无停山楂二两便糖入独圣功同更守经如圣乌梅棕炭姜三般皆煅漏崩良升阳举经姜栀芍加入补中益气尝生化汤(药剂学)生化汤宜产后尝归芎桃草炮姜良倘因乳少猪蹄用通草同煎亦妙方保产无忧方保产无忧芎芍归荆羌芪朴菟丝依枳甘贝母姜蕲艾功效称奇莫浪讥泰山磐石饮泰山磐石八珍全去茯加芪芩断联再益砂仁及糯米妇人胎动可安痊抵当丸(药剂学)抵当丸用桃仁黄水蛭虻虫共合方蓄血胞宫少腹痛破坚非此莫相当安胎饮子安胎饮子建莲先青宁还同糯米煎神造汤中须蟹爪阿胶生草保安全固冲汤(药剂学)固冲汤中芪术龙特蛎海蛸五倍同茜草山萸棕炭芍益气止血治血崩附:(一)便用杂方望梅丸望梅丸用盐梅肉苏叶薄荷与柿霜茶末冬冬糖共捣旅行赉服胜琼浆骨灰固齿散骨灰固齿猪羊骨腊月腌成煅碾之骨能补骨咸补肾坚牙健啖老尤奇软脚散(药剂学)软脚散中芎芷防细辛四味碾如霜轻撒鞋吉行远道足无箴疮汗皆香附:(二)幼科回春散回春丹用附雄黄冰麝羌防蛇蝎襄朱贝竺黄天胆共犀黄蚕草钩藤良抱龙丸(药剂学)抱龙星麝竺雄黄加入辰砂痰热尝琥珀抱龙星草枳苓淮参竺箔朱香牛黄抱龙星辰蝎苓竺腰黄珀麝僵明眼三方凭选择怠惊风发保平康肥儿丸肥儿丸用术参甘麦曲荟苓楂二连更合使君研细末为丸儿服自安然验方别用内金朴苓术青陈豆麦联槟曲蟾虫连楂合砂仁加入积消痊八珍糕(药剂学)八珍糕与小儿宜参术苓陈豆薏依淮药欠莲糯粳米健脾益胃又何疑保赤丹保赤丹中巴豆霜朱砂神曲胆星尝小儿急慢惊风发每服三丸自不妨痈疡之剂真人活命饮真人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节加贝母天花兼乳没穿山角刺酒煎嘉一切痈疽能溃散溃后忌服用毋差大黄便实可加使铁器酸物勿沾牙金银花酒金银花酒加甘草奇疡恶毒皆能保护膜须用蜡矾丸二方均是疡科宝托里十补散托里十补参芪芎归桂白芷及防风甘桔厚朴酒调服痈疡脉弱赖之充托里温中汤(药剂学)托里温中姜附羌茴木丁沉共四香陈皮益智兼甘草寒疡内陷呕泻琅托里定痛汤托里定痛四物兼乳香没药桂心添再加蜜炒罂粟壳溃疡虚痛去如拈散肿溃坚汤(药剂学)散肿溃坚知柏连花粉黄芩龙胆宣升柴翘葛兼甘桔归芍棱莪昆布全醒消丸醒消乳没麝雄黄专为大痈红肿尝每服三钱陈酒化醉眠取汗是良方小金丹小金专主治阴疽鳖麝乌龙灵乳储黑炭胶香归没药阴疮流注乳癌除梅花点舌丹梅花点舌用三香冰片硼珠朱二黄没药煎葶蟾血竭一丸酒化此方良保安万灵丹(药剂学)万灵归术与三乌辛草荆防芎活俱天斛雄麻全蝎共阴疽鹤膝湿痹须蟾酥丸蟾酥丸用麝蜗牛乳没朱雄轻粉俦铜绿二矾寒水石疔疮发背乳痈瘳一粒珠一粒珠中犀甲冰珍朱雄麝合之能痈疽发背无名毒酒化一丸力自胜六神丸六神丸治烂喉痧每服十丸效可夸珠粉腰黄冰片麝牛黄还与蟾酥加阳和汤(药剂学)阳和汤法解寒凝外症虚寒色属阴熟地鹿胶姜炭桂麻黄白芥草相承杀虫之剂乌梅丸乌梅丸用细辛桂人参附子椒姜继黄连黄柏及当归温藏安蛔寒厥剂化虫丸化虫鹤虱及使君槟榔芜荑苦楝群白矾胡粉糊丸服肠胃诸虫永绝氛集效丸(药剂学)集效姜附与槟黄芜荑诃鹤木香当雄槟丸内白矾入虫啮攻疼均可尝收涩之剂金锁固精丸金锁固精芡莲须龙骨蒺藜牡蛎需莲粉糊丸盐酒下涩精秘气滑遗无茯菟丸(药剂学)茯菟丸疗精滑脱菟苓五味石莲末酒煮山药为糊丸亦治强中及消渴治浊固本丸治浊固本莲蕊须砂仁连柏二苓俱益智半夏同甘草清热利湿固兼驱诃子散诃子散用治寒泻炮姜粟壳橘红也河间木香诃草连仍用术芍煎汤下二者药异治略同亦主脱肛便血者桑螵蛸散(药剂学)桑螵蛸散治便数参茯龙骨同龟壳草蒲远志及当归补肾宁心健忘觉真人养脏汤真人养脏诃粟壳肉蔻当归桂木香术芍参甘为涩剂脱肛久痢早煎尝当归六黄汤当归六黄治汗出芪柏芩连生熟地泻火固表复滋阴加麻黄根功更异或云此药太苦寒胃弱气虚在所忌柏子仁丸柏子仁丸人参术麦夫牡蛎麻黄根再加半夏五味子阴虚盗汗枣丸吞牡蛎散(药剂学)阳虚自汗牡蛎散黄芪浮麦麻黄根扑法芎藁牡蛎粉或将龙骨牡蛎扪桃花汤桃花汤用石脂宜粳米干姜共用之为涩虚寒少阴利热邪滞下切难施威喜丸威喜丸治血海寒梦遗带浊服之安茯苓煮晒和黄蜡每日空心嚼一丸济生乌梅丸济生乌梅与僵蚕共末为丸好醋参便血淋漓颇难治醋吞惟有此方堪封髓丹失精梦遗封髓丹砂仁黄柏草和丸大封大固春常在巧夺先天报自安除痰之剂(药剂学)二陈汤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成利气调中兼去湿一切痰饮此方珍导痰汤内加里枳顽痰胶固力能训若加竹茹与枳实汤名温胆可宁神润下丸仅陈皮草利气祛痰妙绝伦涤痰汤涤痰汤用半夏星甘草橘红参茯苓竹茹草蒲兼枳实痰迷舌强服之醒青州白丸子(药剂学)青州白丸星夏并白附川乌俱用生晒露糊丸姜薄引风痰瘫痪小儿惊清气化痰丸清气化痰星夏橘杏仁枳实瓜蒌实芩苓姜汁为糊丸气顺火消痰自失顺气消食化痰丸顺气消食化痰丸青陈星夏菔苏攒曲麦山楂葛杏附蒸饼为糊姜汁抟礞石滚痰丸(药剂学)滚痰丸用青礞石大黄黄芩沉水香百病多因痰作祟顽痰怪症力能匡金沸草散金沸草散前胡辛半夏荆甘赤茯因煎加姜枣除痰嗽肺感风寒头目颦局方不用细辛茯加入麻黄赤芍均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参芪橘柏及干姜苓泻麦芽苍术曲太阴痰厥头痛良常山饮(药剂学)常山饮中知贝取乌梅草果槟榔聚姜枣酒水煎露之劫痰截疟功堪诩截疟七宝饮截疟七宝常山果槟榔朴草青陈伙水酒合煎露一宵阳经实疟服之妥三子养亲汤(药剂学)三子养亲痰火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外台别有茯苓饮参术陈姜枳实尝指迷茯苓丸指迷茯苓丸最精风化芒硝枳半并臂痛难移脾气阻停痰伏饮有嘉名紫金锭紫金锭用麝朱雄慈戟千金五倍同太乙玉枢名又别祛痰逐秽及惊风小陷胸汤(药剂学)小陷胸汤连夏蒌宽胸开结涤痰周邪深大陷胸汤结甘遂硝黄一泻柔大陷胸丸加杏苈项强柔至病能休十枣汤十枣汤中遂戟花强人伏饮效堪夸控涎丹用遂戟芥葶苈大枣亦可嘉千金苇茎汤千金苇茎生薏仁瓜瓣桃仁四味邻吐咳肺痈痰秽浊凉营清气自生津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痰饮尝和之温药四般良雪羹定痰化痰热海蜇葶荠共合方金水六君煎金水六君用二陈再加熟地与归身别称神术丸苍术大枣芝麻停饮珍止嗽散(药剂学)止嗽散中用白前陈皮桔梗草荆添紫菀百部同蒸用感冒咳嗽此方先泻火之剂黄连解毒汤(药剂学)黄连解毒汤四味黄柏黄芩栀子备躁狂大热呕不眠吐衄斑黄均可使若云三黄石膏汤再加麻黄及淡黄此为伤寒温毒盛三焦表里相兼治栀子金花加大黄润肠泻热真堪倚附子泻心汤(药剂学)附子泻心用三黄寒加热药以维阳痞乃热邪寒药治恶寒加附治相当大黄附子汤同意温药下之妙异常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甘草与人参大枣和之治虚痞法在降阳而和阳白虎汤白虎汤用石膏偎知母甘草粳米陪亦有加入人参者躁烦热渴舌生苔竹叶石膏汤(药剂学)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竹叶灵甘草生姜兼粳米暑烦热渴脉虚寻升阳散火汤升阳散火葛升麻羌独防风参芍侪生炙二草加姜枣阳经火郁发之佳凉膈散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竹叶蜜煎疗膈上中焦燥实服之消清心莲子饮(药剂学)清心莲子石莲参地骨柴胡亦茯苓芪草麦冬车前子躁烦消渴及崩淋甘露饮甘露两地与茵陈芩枳枇杷石斛伦甘草二冬平胃热桂苓犀我可加均清胃散清胃散用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或益石膏平胃热口疮吐衄及牙宣泻黄散(药剂学)泻黄甘草与防风石膏栀子藿香充炒香蜜酒调和服胃热口疮并见功钱乙泻黄散钱乙泻黄升防芷芩夏石斛同甘枳亦治胃热及口疮火郁发之斯为美泻白散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参茯知芩皆可入肺炎喘嗽此方施泻青丸(药剂学)泻青丸用龙胆栀下行泻火大黄资羌防升上芎归润火郁肝经用此宜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当归龙荟丸(药剂学)当归龙荟用四黄龙胆芦荟木麝香黑栀青黛姜汤下一切肝火尽能攘左金丸左金茱连六一丸肝经炎郁吐吞酸再加芍药名戊已热泻热痢服之安连附六一治胃痛寒因热用理一般导赤散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攻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清骨散(药剂学)清骨散用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符地骨青藁知母草骨蒸劳热保无虞普济消毒饮普济消毒芩连鼠玄参甘桔板蓝根升柴马勃连翘陈僵蚕薄荷为末咀或加人参及大黄大头天行力能御清震汤(药剂学)清震汤治雷头风升麻苍术两般充荷叶一枚升胃气邪从上散不传中桔梗汤桔梗汤中用防已桑皮贝母瓜蒌子甘枳当归薏杏仁黄芪百合姜煎此肺痈吐脓或咽干便秘大黄可加使清咽太平丸(药剂学)清咽太平薄荷芎柿霜甘桔及防风犀角蜜丸治膈热早间咯血颊常红消斑青黛饮消斑青黛栀连犀知母玄参生地齐石膏柴胡人参草便实参去大黄跻姜枣煎加一匙醋阳邪里实此方稽辛夷散(药剂学)辛夷散里藁防风白芷升麻与木通芎细甘草茶调服鼻生息肉此方攻苍耳散苍耳散中用薄荷辛荑白芷四般和葱茶调服疏肝肺清升浊降鼻渊瘥妙香散妙散山药与参芪甘桔二茯远志随少佐辰砂木香麝悸悸郁结梦中遗紫雪散紫雪犀羚牛朴硝硝磁寒水滑和膏丁沉木麝升玄草更用赤金法亦超至宝丹(药剂学)至宝朱砂麝息香雄黄犀角与牛黄金银二箔兼龙脑琥珀还同玳瑁良万氏牛黄丸(药剂学)万氏牛黄丸最精芩连栀子郁砂并或加雄角珠冰麝退热清心力更宏玉女煎玉女煎中地膝兼石膏知母麦冬全阴虚胃火牙疼效去膝地生温热痊清瘟败毒散清瘟败毒地连芩丹石栀甘竹叶寻犀角玄翘知芍桔瘟邪泻毒亦滋阴化斑汤化斑汤用石膏元粳米甘犀知母存或入银丹大青地温邪斑毒治神昏神犀丹神犀丹内用犀芩元参菖蒲生地群豉粉银翘蓝紫草温邪暑疫有奇勋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知地丹阴分伏热此方攀夜热早凉无汗者从里达表服之安润燥之剂炙甘草汤(药剂学)炙甘草汤参姜桂麦冬生地大麻仁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效如神滋燥养营汤滋燥养营两地黄芩甘归芍及艽防爪枯肤燥兼风秘火燥金伤血液亡活血润燥生津散活血润燥生津散二冬熟地兼瓜蒌桃仁红花及归芍利秘通幽善泽枯韭汁牛乳饮韭汁牛乳反胃滋养营散瘀润肠奇五汁安中姜梨藕三般加入用随宜润肠丸(药剂学)润肠丸用归尾羌桃仁麻仁及大黄或加艽防皂角子风秘血秘善通肠通幽汤通幽汤中二地俱桃仁红花归草濡升麻升清以降浊噎塞便秘此方需有加麻仁大黄者当归润肠沁名殊搜风顺气丸搜风顺气大黄蒸郁李麻仁山药增防独车前及槟榔菟丝牛膝山茱仍中风风秘及气秘肠风下血总堪凭消渴方消渴方中花粉连藕汁地汁牛乳研或加姜蜜为膏服泻火生津益血痊白茯苓丸白茯苓丸治肾消花粉黄连萆解调二参熟地覆盆子石斛蛇床篦至要猪肾荠尼汤(药剂学)猪肾荠尼参茯神知芩葛草石膏因磁石天花同黑豆强中消渴此方珍地黄饮子地黄饮子参芪草二地二冬枇斛参泽泻枳实疏二腑躁烦消渴血枯含酥蜜膏酒酥蜜膏酒用饴糖二汁百部及生姜杏枣补脾兼润肺声嘶气惫酒喝尝清燥汤(药剂学)清燥二术与黄芪参苓连柏草陈皮猪泽升麻五味曲麦冬归地痿方推沙参麦冬饮沙参麦冬饮豆桑玉竹甘花共和方秋燥耗伤肺胃液苔光干咳此堪尝清燥救肺汤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芝麻经霜收下干桑叶解郁滋干效可夸琼玉膏琼玉膏中生地黄参苓白蜜炼膏尝肺枯干咳虚劳症金水相滋效倍彰黄连陈胶汤黄连阿胶鸡子黄芍药黄芩合自良更有驻车归醋用连胶姜炭痢阴伤滋肾通关丸滋肾通关桂柏知溺癃不渴下焦医大补阴丸除肉桂地龟猪髓合之宜增液汤(药剂学)增液汤中参地冬鲜乌或入润肠通黄龙汤用大承气甘桔参归妙不同利湿之剂五苓散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茯苓膀胱化气添官桂利便消暑烦渴清除桂名为四苓散无寒但渴服之灵猎苓汤除桂与术加入阿胶滑石停此为和湿兼泻热疸黄便闭渴呕宁小半夏加茯苓汤小半夏加茯苓汤行水散痞有生姜加桂除夏治悸厥茯苓甘草汤名彰肾着汤(药剂学)肾着汤内用干姜茯苓甘草白术襄伤湿身痛与腰冷亦名干姜苓术汤黄芪防已除姜茯术甘姜枣共煎尝此治风水与诸湿身重汗出服之良舟车丸舟车牵牛及大黄遂戟芫花又木香青皮橘皮加轻粉燥实阳水却相当疏凿饮子疏凿槟榔及商陆苓皮大腹同椒目赤豆艽羌泻木通煎益姜皮阳水服实脾饮实脾苓术与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蔻附姜兼厚朴虚寒阴水效堪夸五皮饮(药剂学)五皮饮用五般皮陈茯姜桑大腹奇或用五加易桑白脾虚肤胀此方司羌活胜湿汤羌活胜湿羌独芎甘蔓藁木与防风湿气在表头腰重发汗升阳有异功风能胜湿升能降不与行水渗湿同若除独活芎蔓草除湿升麻苍术充大橘皮汤大橘皮汤治湿热五苓六一二方缀陈皮木香槟榔增能消水肿及泄泻茵陈蒿汤茵陈蒿汤治疸黄阴阳寒热细推详阳黄大黄栀子入阴黄附子与干姜亦有不用茵陈者仲景柏皮栀子汤八正散(药剂学)八正木通与车前匾蓄大黄滑石研草梢瞿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萆解分清饮萆解分清石菖蒲草梢乌药益智俱或益茯苓盐煎服通心固肾浊精驱缩泉益智同乌药山药糊丸便数需当归拈痛汤当归拈痛羌防升猪泽茵陈芩葛朋二术苦参知母草疮疡湿热服皆应五淋散五淋散用草栀仁归芍茯苓亦共珍气化原由阴以育调行水道妙通神三仁汤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白通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法堪遵甘露消毒丹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草芩翘贝母射干薄暑疫湿温为末尝鸡鸣散鸡鸣散是绝奇方苏叶茱萸桔梗姜瓜橘槟榔煎冷服肿浮脚气效彰彰中满分消汤(药剂学)中满分消泊朴乌归萸麻夏荜升胡香姜草果参芪泽连柏苓青益智需丸用芩连砂朴实夏陈知泽草姜俱二苓参术姜黄合丸热汤寒治各殊二妙丸二妙丸中苍柏煎若云三妙膝须添痿痹足疾堪多服湿热全除病自痊祛暑之剂三物香薷饮三物香薷豆朴先若云热盛加黄连或加苓草名五物利湿祛湿木瓜宣再加参芪与陈术兼治内伤十味全二香合入香苏饮仍有藿香葛传清暑益气汤(药剂学)清暑益气参草芪当归麦味青陈皮曲柏葛根苍白术升麻泽泻姜枣随缩脾饮缩脾饮用清暑气砂仁草果乌梅暨甘草葛根扁豆加吐泻烦渴温脾胃古人治暑多用温暑为阴证此所谓大顺杏仁姜桂甘散寒燥湿斯为贵生脉散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六一散(药剂学)六一滑石同甘草解肌行水兼清燥统治表里及三焦热渴暑烦泻痢保益元碧玉与鸡苏砂黛薄荷加之好祛寒之剂理中汤理中汤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黑姜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回阳真武汤(药剂学)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少阴腹痛有水气悸眩润惕保安康四逆汤四逆汤中姜附草三阴厥逆太阳沉或盖姜葱参芍桔通阳复脉力能任白通加猪胆汁汤白通加尿猪胆汁干姜附子兼葱白热因寒用妙义深阴盛格阳厥无脉吴茱萸汤吴茱萸汤人参枣重用生姜温胃好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皆能保益元汤(药剂学)益元艾附与干姜麦味知连参草将姜枣葱煎入童便内寒外热名戴阳加阳急救汤加阳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五味群加麝三厘或胆汁三阴寒厥见奇勋四神丸四神故纸吴茱萸肉蔻五味四般须大枣百枚姜八两五更肾泻火衰扶厚朴温中汤(药剂学)厚朴温中陈草苓干姜草蔻木香停煎服加姜治腹痛虚寒胀满用皆灵导气汤疝气方用荔枝核栀子山楂枳壳益再入吴茱入厥阴长流水煎疝痛释橘核丸橘核丸中川楝桂朴实延胡藻带昆桃仁二木酒糊合颓疝痛顽盐酒吞参附汤参附汤疗汗自流肾阳脱汗此方求卫阳不固须芪附郁遏脾阳术附投天台乌药散(药剂学)天台乌药木茴香川楝槟榔巴豆姜再用青皮为细末一钱酒下痛疝尝黑锡丹黑锡丹能镇肾寒硫黄入锡结成团胡芦故纸茴沉木桂附金铃肉蔻丸半硫丸半硫半夏与硫黄虚冷下元便秘尝金液丹中硫一味沉寒厥逆亦兴阳浆水散浆水散中用地浆干姜附桂与良姜再加甘草同半夏吐泻身凉立转阳来复丹(药剂学)来复丹用玄精石硝石硫黄橘红着青皮灵脂复元阳上盛下虚可镇宅祛风之剂小续命汤小续命汤桂附芎麻黄参芍杏防风黄芩防已兼甘草六经风中此方通大秦艽汤(药剂学)大秦艽汤羌独防芎芷辛芩二地黄石膏归芍苓甘术风邪散见可通尝三生饮三生馀用乌附星三皆生用木香听加参对半扶元气卒中痰迷服此灵地黄饮子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菖蒲远志茯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喑厥风痱能治之虚阳归肾阴精足独活汤独活汤中羌独防芎归辛桂参夏菖茯神远志白薇草瘛从昏愦力能匡顺风匀气散顺风匀气术乌沉白芷天麻苏叶参木瓜甘草青皮合剐僻偏枯口舌喑上中下通用痛风方(药剂学)黄柏苍术天南星桂枝防已及威灵桃仁红花龙胆草羌芷川芎神曲停痛风湿热与痰血上中下通用之听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屈能伸若去寄生加芪续汤名三痹古方珍消风散消风散内羌防荆芎朴参苓陈草并僵蚕蝉蜕藿香入为末茶调或酒行川芎茶调散(药剂学)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攻上正偏头痛悉能康方内若加僵蚕菊菊花茶调用亦臧清空膏(药剂学)清空芎草柴芩连羌防升之入顶巅为末茶调如膏服正偏头痛一时蠲人参荆芥散人参荆芥散熟地防风此枳芎归比酸枣鳖羚桂术甘血风劳作风虚治资寿解语汤资寿解语汤用羌专需竹沥佐生姜防风桂附羚羊角酸枣麻甘十味详小活络丹小活络丹用二乌地龙乳没胆星俱中风手足皆麻木痰湿流连一服驱大活络丹多味益恶风大症此方需羚角钩藤汤俞氏羚羊钩藤汤桑叶菊花鲜地黄芍草茯苓川芎茹凉肝增液定风方镇肝熄风汤张氏镇肝熄风汤龙牡龟牛制亢阳。
方剂速记(新版方剂歌诀)
1 1.解表剂 1.1辛温解表 1麻黄汤★《伤寒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麻黄君、甘草、桂枝、杏仁麻黄杏甘桂。
麻黄心肝贵。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桂枝汤★《伤寒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桂枝汤三勺。
桂枝汤三芍。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小青龙汤★《伤寒论》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内饮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薄白脉浮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半夏、五味子小青龙麻辛甘味子干姜芍桂夏求饶小青龙骂心肝味子干姜嫂跪下求饶。
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2九味羌活汤P《此事难知》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防芷芩芎草地苍细饮九味羌活汤。
防止秦琼草地藏细饮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香苏散P《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恶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薄白脉浮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炙甘草香苏陈草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止嗽散P《医学心语》宣利肺气疏风止咳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紫苑、百部、桔梗、荆芥、白前、甘草、陈皮陈梗芥前百菀买止嗽草。
百草苑陈桔芥前陈更借钱百万买止嗽草。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枯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辛凉解表1.银翘散P《温病条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脉浮数金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银翘荷牛桔豉穗叶草根。
银翘河牛急吃穗叶草根。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2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P《伤寒论》辛凉宣泄宣肺平喘外感风寒邪热壅肺证发热喘急苔薄黄脉数麻黄、石膏、杏仁、甘草、麻杏石甘清肺平喘。
学开方要背诵-药性赋歌诀收藏
学开⽅要背诵-药性赋歌诀收藏“往尝向学,以未博医为⽋事。
⼀⽇,思取古⼈既⽬医类为⼩道,⼜谓⼈不可以不知医,噫嘻!医不可以不知也,亦不必于尽知也,⾮尽知不可也。
顾吾所事者⼤,其余所谓医者,精神有分数,⽇⽉不长居也。
君⼦于医,苟知其概,以知之者付之专之者,斯固不害为知也,此吾有取于《药性赋》也。
虽然,吾为专于⼤者⾔也,苟有奇世之⼈,囊⼩⼤⽽⽆不知者,奚必尽守乎吾⾔。
或⽈,斯⼈也,吾见亦罕矣,此吾有取于《药性赋》也。
元⼭道⼈识”学习开⽅⽤药的基础,不仅仅是懂得医理会⼋钢辩证,同时⼀定要熟知中药的四⽓五味,升降浮沉,经络⾛⾏。
今特别摘录蔡德亨恩师要求背诵的“中医⼊门”中的第⼀篇歌诀《药性赋》,希望学员们可以背诵牢记。
⼀、寒性类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犀⾓解乎⼼热,羚⽺清乎肺肝。
泽泻利⽔通淋⽽补阴不⾜,海藻散瘿破⽓⽽治疝何难。
闻之菊花能明⽬⽽清头风,射⼲疗咽闭⽽消痈毒,薏苡理脚⽓⽽除风湿,藕节消瘀⾎⽽⽌吐衄。
⽠篓⼦下⽓润肺喘兮,⼜且宽中;车前⼦⽌泻利⼩便兮,尤能明⽬。
是以黄柏疮⽤,兜铃医嗽。
地⾻⽪有退热除蒸之效,薄荷叶宜消风清肿之施。
宽中下⽓,枳壳缓⽽枳实速也;疗肌解表,⼲葛先⽽柴胡次之。
百部治肺热,咳嗽可⽌;栀⼦凉⼼肾,⿐衄最宜。
⽞参治热结毒壅,清利咽膈;升⿇消风热肿毒,发散疮痍。
尝闻腻粉抑肺⽽敛肛门,⾦箔镇⼼⽽安魂魄,茵陈主黄疸⽽利⽔,瞿麦治热淋之有⾎;朴硝通⼤肠,破⾎⽽⽌痰癖;⽯膏治头疼,解肌⽽消烦渴。
前胡除内外之痰实,滑⽯利六腑之涩结。
天门冬⽌嗽,补⾎涸⽽润肝⼼;麦门冬清⼼,解烦渴⽽除肺热。
⼜闻治虚烦,除哕呕,须⽤⽵茹;通秘结,导瘀⾎,必资⼤黄。
宣黄连治冷热之痢,⼜厚肠胃⽽⽌泻;淫阳藿疗风寒之痹,且补阴虚⽽壮阳。
茅根⽌⾎与吐衄,⽯苇通淋於⼩肠。
熟地黄补⾎且疗虚损,⽣地黄宣⾎更医眼疮。
⾚芍药破⾎⽽疗腹疼,烦热亦解;⽩芍药补虚⽽⽣新⾎,退热尤良。
若乃消肿满逐⽔于牵⽜,除毒热杀⾍于贯众。
⾦铃⼦治疝⽓⽽补精⾎,萱草根治五淋⽽消浮肿。
学经方必背的《长沙方歌括》
长沙方歌括桂枝汤项强头痛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藉粥之功。
桂枝加葛根汤葛根四两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只取桂枝汤一料,加来此味妙相须。
桂枝加附子汤汗因过发漏漫漫,肢急常愁伸屈难,尚有尿难风又恶,桂枝加附一枚安。
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芍义何居,胸满阴弥要急除,若见恶寒阳不振,更加附子一枚俱。
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十六铢,甘芍姜麻一两符,杏廿四枚枣四粒,面呈热色痒均驱。
桂枝二麻黄一汤一两六铢芍与姜,麻铢十六杏同行,桂枝一两铢十七,草两二铢五枣匡。
白虎加人参汤服桂渴烦大汗倾,液亡肌腠涸阳明,膏斤知六参三两,二草六粳米熟成。
桂枝二越婢一汤桂芍麻甘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俱,膏铢廿四四枚枣,要识无阳旨各殊。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术芍苓姜三两均,枣须十二效堪珍,炙甘二两中输化,水利邪除立法新。
甘草干姜汤心烦脚急理须明,攻表误行厥便成,二两炮姜甘草四,热因寒用奏功宏。
芍药甘草汤芍甘四两各相均,两脚拘挛病在筋,阳旦误投热气烁,苦甘相济即时伸。
调胃承气汤调和胃气炙甘功,硝用半升地道通,草二大黄四两足,法中之法妙无穷。
四逆汤生附一枚两半姜,草须二两少阴方,建功姜附如良将,将将从容藉草匡。
葛根汤四两葛根三两麻,枣枚十二效堪嘉,桂甘芍二姜三两,无汗憎风下利夸。
葛根加半夏汤二阳下利葛根夸,不利旋看呕逆嗟,须取原方照分两,半升半夏洗来加。
葛根黄芩黄连汤二两芩连二两甘,葛根八两论中谈,喘而汗出脉兼促,误下风邪利不堪。
麻黄汤七十杏仁三两麻,一甘二桂效堪夸,喘而无汗头身痛,温覆休教粥到牙。
大青龙汤二两桂甘三两姜,膏如鸡子六麻黄,枣枚十二五十杏,无汗烦而且躁方。
小青龙汤桂麻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记要谙,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发热句中探。
若渴去夏取蒌根,三两加来功亦壮;微利去麻加荛花,熬赤取如鸡子样;若噎去麻炮附加,只用一枚功莫上;麻去再加四两苓,能除尿短小腹胀;若喘除麻加杏仁,须去皮尖半升量。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下后喘生及喘家,桂枝汤外更须加,朴加二两五十杏,此法微茫未有涯。
刘渡舟《新编伤寒论类方》歌诀,要点突出,...
刘渡舟《新编伤寒论类方》歌诀,要点突出,...刘渡舟《新编伤寒论类方》歌诀,要点突出,推荐背诵按:方歌出自刘渡舟《新编伤寒论类方》,蕴含了先生对经方应用的心得,要点突出,毫不含糊。
一、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桂枝汤: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和大枣。
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桂枝加葛根汤: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
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桂枝加附子汤: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
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
若见咳逆和短气,桂甘姜枣治无遗。
桂枝去芍加附子汤: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
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
桂枝麻黄各半汤: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
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桂枝二麻黄一汤: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
大汗之后表未解,去邪同时正亦匡。
桂枝二越婢一汤: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
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
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
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
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
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小建中汤:桂加饴糖小建中,倍加芍药方奏功。
虚劳里急心烦悸,伤寒尺迟梦失精。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去芍恐助阴,痰水犯心狂躁纷。
龙牡安神桂枝助,蜀漆涤饮有奇勋。
桂枝加桂汤:桂枝加桂剂量增,奔豚冲心来势凶。
平冲降逆解外寒,补心代肾立奇功。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
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
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寒痹痛,去芍加附量要重。
扶阳散寒应兼顾,脉浮虚涩是其应。
去桂加白术汤:去桂加术大便硬,寒湿相搏身疼痛。
我们一起学中医中药药性赋(速记歌)
我们一起学中医中药药性赋(速记歌)中药药性赋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容养卫。
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赤芍酸寒,能泻能补,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生地甘寒,养阴清热,骨蒸烦劳,又可凉血。
10、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添精,乌须黑发。
11、麦冬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甘寒,能治肺痈,消痰止嗽,喘气有功。
13、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泻。
14、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苦寒,降火坚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可逐。
18、石膏大寒,善泻胃火,发渴头痛,解肌立妥。
19、滑石甘淡,性寒解暑,通淋敛疮,解渴除烦。
20、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痰润燥,疏通便闭。
22、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3、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4、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5、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化痰利壅。
26、紫苏叶苦,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7、麻黄味辛,解表发汗,利水消肿,止咳平喘。
28、葛根味甘,解肌生津,清热活络,解酒止泻。
29、薄荷辛凉,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清利疏肝。
30、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31、独活辛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32、知母味苦,热渴能除,骨蒸有汗,痰咳皆舒。
33、白芷辛温,阳阴头痛,风热瘙痒,排脓圣药。
34、藁本气温,除头颛顶,寒湿可祛,风邪可屏。
35、香附辛苦,快气开郁,止痛调经,更消宿食。
施今墨临床经验选辑
施今墨临床经验选辑? ?? ?笔者在1996年时在市医院实习时曾跟随一位副主任医师,发现这位老师有一本《施今墨临床经验集》,且常在患者身上试用,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笔者跑遍市内所有书店也没有觅得这本书,只得找老师借阅,并在空闲时将其摘抄下来,以备参考!? ?? ?现在这本书已经再版,中医方面的爱好者不妨一阅。
不过笔者未购买到这本书,现摘抄一些病案,供同道者共同学习!? ?本选辑是本人一个字一个字的打上去的,绝无转载之嫌!肝阳头痛案(神经衰弱)? ?? ?王某某,男,19岁。
性情粗暴,极易发怒。
在高小读书时用脑过度,入中学后,功课愈繁,急燥易怒更甚,与同学多不能合,时感头昏后头痛。
现晚间睡前后头痛最甚,急燥忧虑,情绪不佳,易怒,不能读书,稍一用脑即头痛头昏不适,睡眠多梦。
????处方:????龙胆草5g??黄菊花10g??苦丁茶5g??酒川芎5g?? ????轻白薇5g??白蒺藜12g??生龙骨10g??草决明10g?? ????生熟地各6g??生牡蛎10g??石决明20g??北细辛3g?? ????白僵蚕5g??鹿角胶6g??黑芝麻20g??霜桑叶10g?? ????三角胡麻12g????二诊:? ?? ?上方服三剂,效果不显,头痛部位有下移项部趋势。
再宗前方加羌活3g,独活1.5g,蔓荆子5g,茺蔚子6g,去三角胡麻、苦丁茶。
? ?? ?三诊:? ?? ?上方服四剂,见效,头痛减轻,再服四剂,后头痛大减,小便黄,大便干,腰膝酸楚,脉稍沉,无力。
? ???龙胆草5g? ? 黄菊花10g? ? 蔓荆子3g? ? 酒黄芩6g??? ???酒黄柏6g? ? 酒川芎5g? ? 白蒺藜16g? ? 川杜仲10g??? ???沙蒺藜10g??川续断10g??晚蚕砂10g(炒皂角子10克同布包)北细辛3g? ???生龙骨10g? ? 生熟地各10g? ? 生牡蛎10g? ?? ?? ?四诊:? ?? ?仍服八剂,头痛已愈,但有时头昏睡眠仍多梦,已能看书,于三诊方中,加天麻5g,再八剂。
方剂学记忆技巧歌诀
方剂学记忆歌诀1.解表剂1.1辛温解表1.麻黄汤★《伤寒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麻黄(君)、甘草、桂枝、杏仁麻黄杏甘桂。
麻黄心肝贵。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桂枝汤★《伤寒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小青龙汤★《伤寒论》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内饮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薄白,脉浮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半夏、五味子小青龙麻辛甘味子,干姜芍桂夏(求饶)小青龙骂心肝味子,干姜嫂跪下(求饶)。
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2.九味羌活汤P《此事难知》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防芷芩芎草地苍,细飲九味羌活汤。
防止秦琼草地藏,细飲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止嗽散《医学心语》宣利肺气,疏风止咳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紫苑、百部、桔梗、荆芥、白前、甘草、陈皮陈梗芥前百菀(买)止嗽草。
(百草苑陈桔芥前)陈更借钱百万(买)止嗽草。
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1.2辛凉解表2.1.银翘散P《温病条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脉浮数金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银翘荷牛,桔豉穗叶草根。
银翘河牛,急吃穗叶草根。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2.桑菊饮Z《温病条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温初起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苇根桑菊杏桔连甘草荷芦根(都除掉)。
桑菊杏姐连甘草和芦根(都除掉)。
泛酸方25首学习辑要
【主治】欲食则呕吐酸水。
2.九味萸连丸(《医学入门卷七》)
【药物组成】吴茱萸、陈皮、苍术、黄连(土炒)、黄芩(土炒)、桔梗、茯苓、半夏各30g。
【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每次20~30丸,时时津液含化送服。
【功能】清火化痰,抑肝和胃。
【主治】吞酸嘈杂。
【制法】上将药末和匀,以前药汁掺入,加适量曲糊为丸,每丸潮重4.5g,阴干,辰砂为衣,白蜡封固。
【用法】每次1丸,重者2丸,开水送服。
【功能】疏肝清热,和胃止痛。
【主治】脘胁作痛,呕吐酸水。
16.快脾散(《普济方》卷二十五引《家藏经验方》)
【药物组成】甘草600g(炙),草果子300g(不去皮),生姜1.2g,盐450g~,
【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丸,如绿豆大。
【用法】每次20~30丸,开水送服,即睡一刻。
【功能】抑肝清胃,化湿制酸。
【主治】呕酸,吞酸。
19.厚朴散(《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七)
【药物组成】厚朴60g(生姜汁炙),吴茱萸30g(汤浸七遍,微炒),白茯苓30g,桔梗30g,川芎30g,白术60g,附子30g(炮裂,去皮、脐),陈橘皮60g(汤浸,去白、瓤,焙)。
1.人参散(《太平圣惠方》卷五十)
【药物组成】人参30g(去芦头),槟榔30g,高良姜15g(锉),陈橘皮30g(汤浸,去白、瓤,焙),荜茇30g,白术30g。
【制法】上为粗末。每次9g,用水300ml,人生姜3片,煎至180ml,去滓。
【用法】温服,不拘时候。
【功能】温中补虚,下气消滞。
【主治】吐酸,胃脘嘈杂。
13.吴茱萸丸(《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中医方剂学歌诀之欧阳历创编
中医方剂学歌诀1 解表剂1.1 辛温解表1.麻黄汤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3.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3.1大羌活汤大羌活汤九味变,去芷加防己知独;再加黄连白术好,散风寒清湿热妙。
4.香苏散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4.1加味香苏散加味香苏陈皮草,荆防艽蔓川芎姜,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
4.2香苏葱豉汤香苏葱豉源香苏,加入豆豉和葱白,解表调气安胎好,妊娠伤寒头身痛。
5.小青龙汤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5.1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苑半夏五味加。
6.止咳散止嗽散中用白前,陈皮桔梗草荆添,紫苑百部同蒸用,感冒咳嗽此方先。
6.1金沸草散******7.正柴胡饮正柴胡饮平散方,芍药防风陈草姜,轻疏风邪解热痛,表寒轻证服之康。
1.2 辛凉解表1.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2.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仲景麻杏甘石汤, 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雍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3.1越婢汤越婢汤中有石膏,麻黄生姜加枣草;风水恶风一身肿,水道通调肿自消。
4.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4.1柴葛解肌汤《医学心悟》程氏柴葛解肌汤,柴葛草芍芩地黄,丹皮知母贝母入,发热口渴宜煎尝。
5.升麻葛根汤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5.1竹叶柳蒡汤竹叶柳蒡葛根知,薄荷粳米荆芥蝉,玄参石膏甘麦冬,风疹急投莫迟疑。
1.3 扶正解表1.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反治法之“酸因酸用”
反治法之 酸因酸用杨翰林1,罗川晋2,吴 伟2摘要:治病求本是中医治疗的原则,由此派生出较多治法,包括正治与反治㊂一直以来反治法并不多,以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为主,吴伟教授在多年临床经验中发现酸味药补肝肾改善腰膝酸软及山楂治疗食积反酸两种 酸因酸用 法符合反治法,故现提出 酸因酸用 之说作为反治法的丰富和补充㊂关键词:酸因酸用;反治法;治病求本;山楂中图分类号:R 22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2102/j .i s s n .1672-1349.2019.08.044 ‘黄帝内经㊃素问“: 治病必求于本㊂ 提示在临床治病时需辨证求因㊁审因论治,针对疾病根本病因病机进行治疗㊂治则是治疗疾病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治疗疾病方法㊂在疾病过程中,本质与征象相一致者,有不一致者,故有正治反治不同㊂‘素问㊃至真要大论“[1]: 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㊂ 正治与反治及所用药物性质的寒热㊁补泻等效用与疾病的本质㊁现象直接从逆关系而言㊂‘素问㊃至真要大论“: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此为正治,正治较常用和熟悉㊂ 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此为反治,反治即顺从病症外在表象而治的治疗原则,由于采用方药性质与病症表象性质相同,故又称从治㊂正治反治同属于治病求本范畴㊂相较于正治,一直以来反治多局限于热因寒用㊁寒因热用㊁塞因塞用㊁通因通用四法㊂1 酸因酸用吴伟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腰膝酸软之肝肾亏虚证常用的补肝肾药物如六味地黄丸等多属于酸味;食积导致反酸证用山楂消食化积取得良好疗效,山楂属于酸味药㊂故酸因酸用之说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㊂1.1 腰膝酸软用酸味药补之 肝肾阴虚㊁肾精不足㊁阴阳两虚证,因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常表现为腰膝酸软㊁胫酸腿软等证㊂膝为筋之府,肝主筋;腰为肾之府,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阴精不足,骨髓不充,筋脉失作者单位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讯作者 吴伟,E -mail :1227334897@ 引用信息 杨翰林,罗川晋,吴伟.反治法之 酸因酸用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8):1265-1267.养,故腰膝酸软无力㊂治法用滋补肝肾,常用方剂有针对肝肾阴虚㊁肾精不足的六味地黄丸㊁大补阴丸㊁左归丸㊁虎潜丸㊁二至丸㊁石斛夜光丸;针对阴阳两虚的七宝美髯丹㊁补天大造丸㊁地黄饮子等㊂其中较多药,如墨旱莲㊁山茱萸㊁白芍㊁山药㊁桑葚㊁五味子㊁覆盆子㊁木瓜性味均有酸性㊂‘素问㊃阴阳应象大论“: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㊂ 腰膝酸软之酸,用酸味药补之以味,以酸治酸㊂腰膝酸软多有乏力易疲劳表现,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茱萸[2]㊁山药[3]㊁五味子[4]㊁桑葚[5]㊁墨旱莲[6]等均具有抗氧化㊁抗疲劳㊁神经保护㊁肝肾保护作用,而且此类补益药在改善病人肝肾亏虚㊁腰膝酸软方面疗效肯定㊂1.2 食积泛酸用酸味药山楂1.2.1 泛酸的概念和证型 泛酸统指胃酸上泛之证,若胃酸过多,随胃气上逆而吐出的谓之吐酸;若自觉酸水上泛至咽,旋即吞咽而下谓之吞酸㊂上泛之酸可吐可吞㊂常规泛酸证多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医林绳墨㊃吞酸吐酸“: 吞酸者,胃口酸水攻激于上,以致咽溢之间,不及吐出而咽下,酸味刺心,有若吞酸之状也㊂ ‘素问㊃至真要大论“: 诸呕吐酸 皆属于热 指出本证多属于热㊂‘寿世保元㊃吞酸“: 饮食入胃,被湿热郁遏,食不得化,故作吞酸㊂ 夫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㊂ 指出本证与肝气有关㊂‘证治汇补㊃吞酸章“: 吞酸为中气不舒,痰涎滞,须先用开发疏畅之品㊂ 大凡积滞中焦,久郁成热,则本从火化,因而作酸者,酸之热也;若客寒犯胃,顷刻成酸,本无郁热,因寒所化者,酸之寒也㊂ 指出泛酸分为寒热两类[7],且相应的以上每种情况有不同治法:热证多用左金丸㊁戊己丸加减治疗;寒证多用香砂养胃丸㊁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气郁化火用越鞠丸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㊂以上情况亦可搭配乌贝散㊁瓦楞子等制酸和胃㊂㊃5621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年4月第17卷第8期此外还有一种是泛酸之食积㊁食滞胃脘证,因饮食不节㊁暴饮暴食㊁脾胃运化失健,致饮食内停,食滞肠胃,刺激胃酸分泌,表现为嗳腐吞酸,反酸烧心等证㊂此酸之味即来自胃肠,‘内经“曰: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㊂ 脾胃是消化食物的重要器官,现代生活条件改善,饮食丰富,多数人常饮食过量,暴饮暴食,或因脾胃虚弱而强食,以致脾胃难于消化转输,即‘素问㊃痹论“所言: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或因小儿脾胃尚未健全,饥饱不能自控,而致消化不良以致宿食内停而嗳腐泛酸㊂饮食偏嗜引起胃肠机能失常,‘素问㊃至真要大论“中: 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日久,夭之由也 即指出若五味偏嗜,也可引起脏腑机能失调,损害健康㊂如过食肉类及甘甜肥美之物,尤其肥甘厚腻不易消化之食物,致肉积为主的食物之有形实邪阻滞胃肠而嗳腐泛酸㊂中医学认为:肥能生热,甘能壅中,肥性滞,甘性缓,肥甘可窒碍胃肠,影响脾胃升降,壅滞中焦,使中阳不运,饮食积滞,用保和丸加减,其中君药即是味酸的山楂,且用量最重㊂有报道表明,山楂可治胃酸[8]㊂1.2.2对山楂的认识山楂,性酸㊁甘㊁微温,归脾㊁胃㊁肝经㊂功效:消食化积㊁行气散瘀㊂山楂可消一切饮食积滞,尤善消肉食油腻之积㊂张秉成‘成方便读“: 山楂酸温性紧,善消腥膻油腻之积,为克化之药㊂ ‘本草纲目“: 化饮食,消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胀痛㊂ ‘日用本草“: 化食积,行结气,健胃宽膈,消血痞气块㊂ 这些均体现山楂强大的消食作用,尤其是消肉积[9]㊂从五行生克理论角度认识山楂消肉积㊂五行生克是调节脏腑之间的平衡治法之一㊂‘素问㊃五脏生成“曰: 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此五味之所伤也 ,提示五味偏盛引起脏腑之间平衡关系失调,如同有过之无不及㊂如酸入肝,脾主肉,其华在唇,‘素问㊃五脏生成“: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㊂ 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此木克土也, 伤己所胜 ㊂反之,告诉如何使用五行生克去调节已存在的偏盛,避免亢之害,达到平衡㊂‘黄帝内经“又曰: 味归形 味伤形 味浓则泄 甘生脾,脾生肉 甘伤肉,酸胜甘㊂ 山楂味酸入肝属木,肉归脾属土,山楂能消肉积,即木来克土也㊂生山楂消食力强,炒山楂性缓,刺激性减弱,且山楂炒香后香能醒脾,炒则暖土,更宜脾胃㊂因此胃肠积滞㊁食积不化导致泛酸,使积滞食物刺激胃壁细胞分泌胃酸,是机体的一种代偿,若一味用制酸药,虽一时无泛酸,但由于积滞食物还在,根本问题未解决,可刺激胃酸的分泌,引起症状反复㊂现代研究表明,食积反酸证多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单纯抑酸治疗,可能延缓胃对固体食物的排空[10],停药后胃酸再次分泌增多[11]㊂山楂有明显的助消化㊁正性肌力㊁增强消化酶活性㊁改善胃肠蠕动[12]作用,使用山楂消除食积,直接针对病因,无食物刺激胃壁细胞分泌胃酸,则泛酸随之好转,用山楂治疗食积型胃酸,这类似中医通因通用,反映中医治病求本之理,又有反治法特征,故命名酸因酸用㊂1.2.3禁忌需注意脾胃虚弱而无积滞者或胃酸分泌过多者均慎用㊂阴虚㊁湿热㊁消化道溃疡病人不建议用山楂㊂山楂促进胃酸分泌,易加重消化道溃疡,加重胃灼热感㊂因此不可一概见酸即用酸,按照 谨守病机 ,分析病人是否有食积,辨证求因,对症下药㊂否则可能加重病情,孙思邈‘千金要方㊃大医精诚第二“: 若盈而溢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 提示值得注意㊂2例外情况有一种酸不在此列,即风寒湿侵袭肌表,尤其是湿邪较甚,郁遏卫阳,闭塞腠理,留滞肌肉,痹阻经络,经脉不通,引起肢体酸楚疼痛㊂此类应治以发汗祛湿解表等法,方用九味羌活汤㊁败毒散㊁大羌活汤㊁羌活胜湿汤等,药用辛温发散之羌活㊁独活㊁川芎㊁威灵仙㊁姜黄㊁苍术等㊂并非用酸味药收敛㊁消导㊁补益,如不可见通证概用通法㊂3反治法之延伸吴伟教授认为,中医讲究取象比类,举一反三,由酸因酸用之说可引申,如苦因苦用,苦入心,心火亢盛可有口苦之证;另外胆贮存胆汁,胆汁味苦,故有苦胆之名㊂‘灵枢“: 胆者,足少阳也,是动则病口苦, 若胆火内炽,胆汁上溢,也可出现口苦㊁呕吐黄绿苦水,常用苦寒的黄连清心火,黄芩㊁龙胆草清肝胆之火,清心火亦可清肝胆之火,此乃母实泻其子之理,因此口苦用苦寒药清肝胆心经之火,苦因苦用㊂酸因酸用 之说前人未提,作为反治法补充,一是针对肝肾阴虚㊁肾精不足㊁阴阳两虚证之腰膝酸软㊁胫酸腿软,用墨旱莲㊁山茱萸㊁白芍㊁山药㊁桑葚㊁五味子㊁覆盆子㊁木瓜等酸性味药物补之,以酸治酸㊂二是食积肉积㊁食滞胃脘证之嗳腐吞酸,反酸烧心,用山楂消食化积,消除食积证泛酸之根源,以酸治酸㊂但风寒湿尤其是湿邪侵袭肌表,闭塞腠理,留滞肌肉,痹阻经络,经脉不通,引起的肢体酸楚疼痛不在此列㊂4典型病例病例[1],男,52岁,2017年5月18日就诊,主诉头晕伴腰膝酸软乏力1月余㊂病人诉2个月前曾不慎㊃6621㊃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I N T E G R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 O N C A R D I O-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A p r i l2019 V o l.17 N o.8感冒发烧,自服退热药后好转㊂1个多月前出现头晕,腰膝酸软,下肢乏力,有头重脚轻感,偶有小腿抽筋,口干无口苦,偶有夜间盗汗,无恶寒发热,无天旋地转,无恶心呕吐,纳可,眠差,不易入睡,小便可,大便偏干,日一次㊂舌红,太少,脉弦细㊂既往无高血压等病史,未监测血压㊂门诊测血压:152/83mmHg(1mmHg= 0.133kPa)㊂西医诊断:高血压1级㊁高危组;中医诊断:眩晕㊁肝肾阴虚证㊂中医以补益肝肾为法,方予补肾降压方加减,吴伟教授善用补肾降压方改善高血压[13],其中酸枣仁滋养肝血,敛汗安神,白芍㊁酒萸肉滋阴养血,补益肝肾,淮山补肺脾肾三脏之阴,益肺脾肾三脏之气,墨旱莲㊁女贞子取二至丸之意,滋阴补肾,淫羊藿㊁仙茅谓二仙汤,强筋壮骨,补益肾阳,量少药轻,既防滋阴药伤阳气,在大堆补阴药中又有阳中求阴之意,桑寄生补肾强身,且有良好降压效果,地骨皮清虚热,益母草活血㊁利水消肿,组方:酸枣仁20g,白芍15g,酒萸肉10g,淮山30g,五味子10g,墨旱莲15 g,女贞子15g,仙茅10g,淫羊藿15g,桑寄生30g,益母草15g,地骨皮15g,共14剂,日1剂,水煎至250mL服用㊂2周后病人复诊,诉头晕较前好转,腰膝酸软乏力基本消失,睡眠㊁口干㊁盗汗等症状明显好转,未再出现小腿抽筋,大便正常,测血压128/81mmHg,效不更方,再予14剂,嘱病人继续服用,隔天1剂,水煎至250mL服用㊂1个月后病人复诊诸证皆愈㊂病例[2],女,51岁,2016年10月11日就诊,诉胃胀反酸1周余㊂病人1周前饱食后明显胃胀,继而出现反酸嗳气,剑突下有堵闷感,胃脘部压痛,口气重,伴乏力,头前额胀痛,自觉头部昏沉欲睡,但睡眠质量不佳,恶食,小便偏黄,大便不调,1~2d1次,质烂臭秽,舌红,苔淡黄厚腻,脉滑㊂自服达喜后症状胃酸稍有缓解,但不明显㊂既往高脂血症病史2年,未规律服药治疗㊂门诊测血压128/87mmHg,总胆固醇6.5mmol/L,三酰甘油4.73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42mmol/L,血小板计数336ˑ109/L㊂西医诊断:消化不良㊁高脂血症;中医诊断:食积证㊁食滞胃脘㊂中医以消食导滞和胃为法,因血脂与痰湿相关[14],故加燥湿化痰降浊药,胃不和则寝不安,故以治胃为主,方拟山泽降脂方加减,吴伟教授善用山泽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15-16],其中山楂㊁泽泻为主要药物,有消食利滞化湿㊁活血化瘀之功,荷叶㊁虎杖㊁决明子祛湿化浊;丹参㊁蒲黄㊁赤芍活血化瘀;陈皮燥湿化痰理气,组方:山楂30g,泽泻30g,荷叶30g,丹参15g,赤芍15g,虎杖15g,陈皮15g,决明子15g,蒲黄10g㊂共14剂,日1剂,水煎至250mL服用㊂2周后病人复诊,诉刚服第一股药后感觉胃酸明显,随即感胃脘部胀闷减轻,后未再出现胃酸,睡眠较前好转且复查总胆固醇5.64mmol/L,三酰甘油4.43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68mmol/L,血小板计数226ˑ109/L㊂病人症状好转,血脂较前降低,中药守方同前,继续服用㊂现病人规律于门诊治疗,病情稳定㊂参考文献:[1]王洪图.内经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55.[2]杨明明,袁晓旭,赵桂琴.山茱萸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6,33(5):398-400.[3]邵礼梅,许世伟.山药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17,45(2):125-127.[4]许月本.五味子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5,21(17):104-106.[5]孙乐,张小东,郭迎迎.桑葚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人参研究,2016(2):49-54.[6]方悦,李熙晨,张朝凤.墨旱莲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5,27(6):1-3.[7]王新月,吴勉华.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187.[8]张英栋.山楂可治胃酸[N].中国中医药报,2005-09-20(01).[9]陈蔚文.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23-224.[10]邓葵,刘纯伦.胃酸与功能性消化不良[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6,25(9):1058-1061.[11]王冠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机与治疗的探讨[C].大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六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2004:1. [12]楼陆军,罗洁霞,高云.山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述[J].中国药业,2014,23(3):92-94.[13]王向培,吴伟.吴伟教授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经验简介[J].新中医,2010,42(11):138-139.[14]胡雯,汤毅.浅析痰湿体质与高脂血症[J].天津中医药,2011,28(3):221-223.[15]刘珊珊,吴伟,卿立金,等.吴伟论治血脂异常经验[J].江西中医药,2016,47(9):34-36.[16]吴伟,黄衍寿,李思宁.山泽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65例 附32例对照组疗效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1997,24(10):25.(收稿日期:2018-01-15)(本文编辑薛妮)㊃7621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年4月第17卷第8期。
胃胀、泛酸怎么办?一味中药轻松搞定,专治胃气上逆,痞满泛酸
胃胀、泛酸怎么办?一味中药轻松搞定,专治胃气上逆,痞满泛酸大家好,我是中医人方叔,今天跟大家讲一讲中药旋覆花。
旋覆花这味药非常独特,大家要好好体味,这里头是有道的。
这花带些辛味,但它又偏咸、苦。
凡是花类药,味咸的非常少,为什么?咸是往下走的,我们前面跟大家提到学习草药的一条原理,叫诸花皆升,诸子皆降。
花类药大都味辛发散为阳,子类药质重容易补充下焦。
但有几句话叫:诸花皆升,唯旋覆独降;诸子皆降,唯蔓荆、苍耳独升。
这旋覆花为什么能够打破诸花皆升的常规呢?而且大家看它取名字也太有意思了,旋是螺旋,像螺丝钉一样,覆是什么,是覆盖下去。
就像螺丝钉一样,螺旋往下覆盖。
凡是病人气机上逆的,不管是胸部郁闷,或者肝气郁结,还是胃气上冲,这旋覆花善于把郁结的状态旋转散开来,把上冲、上顶之势覆盖拍下去。
大有天气旋覆于地中之意。
看来这旋覆花行的是天覆之功。
大家听过天覆地载这个成语吧,非常有气派。
你要从天而降,要用富有天覆威力的药;你要从地而生,要选用一些地载的药,即补益脾土,使土壤能承载万物,如山药、白术、茯苓等。
如果你从天覆地载、天地升降来看旋覆花,那你看到的不是草药,而是道。
那你调理的不是疾病,而是人体的气机升降。
大家都知道旋覆花能够主降,大凡药物气味属于咸者非常少,花类药又味咸的,那更是绝无仅有,像普通海产品贝类,味咸能走下焦。
而花类药的味咸,它就能够走上焦,从天而降,所以旋覆花是中上二焦之良药,乃是治疗气逆之神品,不可不知。
不管是咳嗽痰饮,还是肝区肋胀,或者是胃中痞满,用之无不随之旋转覆盖下来。
痰气不上冲,诸症自消。
所以可以用旋覆代赭汤,治疗胃气上逆,痞满泛酸。
有个病人胃胀、泛酸好几年了,严重时边吃饭、边打嗝、边胀,根本没法吃饭,气机上逆上冲得非常快。
但大便又通畅,并没有滞塞。
可见并不是下焦的问题,而是中焦痰浊中堵,胃气上逆,他自己都觉得胃中好像有块东西梗堵在那里,他担心是不是胃癌。
其实大部分胃病是吃出来的、思虑过多想出来的。
中医药同名方学习资料:旋覆花散22方
中医药同名方剂学习资料——旋覆花散旋覆花散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不同来源的中医药方剂22种“旋覆花散”的组成和用法,以供大家参考。
来源:《圣惠》卷四十五。
组成:旋覆花半两,犀角屑1两,大腹皮1两(锉),槟榔1两,前胡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粗散。
功效:干脚气。
欲发恶心,头旋,吐痰水,不思饮食,两脚膝疼痛,渐渐心闷。
用法: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薄荷2-7叶,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来源:《圣惠》卷十二。
组成:旋覆花半两,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前胡1两(去芦头),桂心3分,赤茯苓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石膏1两,甘草2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效:伤寒头痛,心腹痞满,痰壅,不下饮食。
用法: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来源:《圣惠》卷十二。
组成:旋覆花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白蒺藜(微炒去刺)半两,柴胡(去苗)半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半两,桑根白皮(锉)半两,赤茯苓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效:伤寒头痛,心膈痰滞,壅闷不欲饮食。
用法: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来源:《博济》卷三。
组成:菊花3分,旋覆花3分,桑白皮3分,石膏1两1分,甘草半两,地骨皮1两,杜蒺藜1两(去刺)。
制法:上为末。
功效:咽喉热疼,唾如胶粘;头风,目眩头痛,痰涎壅滞,心膈烦满。
用法:每服1钱,水1盏,煎至7分,食后温服。
来源:《圣惠》卷八十九。
组成:旋覆花1分,桑根白皮(锉)1分,羚羊角屑1分,赤芍药1分,玄参1分,甘草半分(炙微赤,锉),黄连半分(去须)。
制法:上为粗散。
功效:小儿眼从下生赤膜,上浸黑睛。
用法:每服1钱,以水1小盏,入竹叶7片,煎至5分,去滓温服,1日3-4次。
方剂歌诀最新版
目录一、解表剂(19首) (1)1.辛温解表 (1)(1)麻黄汤(附:三拗汤、华盖散) (1)(2)桂枝汤(附:加味方) (1)(3)葱豉汤 (1)(4)九味羌活汤(附:大羌活汤) (1)(5)香苏散 (2)(6)大青龙汤 (2)(7)小青龙汤 (2)(8)金沸草散 (2)2.辛凉解表 (2)(9)桑菊饮 (2)(10)银翘散 (3)(11)麻杏石甘汤 (3)(12)柴葛解肌汤 (3)(13)升麻葛根汤 (3)(14)竹叶柳蒡汤 (3)(15)清咽双和汤 (3)3.扶正解表 (4)(16)麻黄附子细辛汤(附:麻黄附子甘草汤) (4)(17)败毒散 (4)(18)再造丸 (4)(19)加减葳蕤汤 (4)二、清热剂(33首) (5)1.清气分热 (5)(1)白虎汤 (5)(2)栀子豉汤 (5)2.清营凉血 (5)(3)清营汤 (5)(4)犀角地黄汤 (5)3.清热解毒 (6)(5)普济消毒饮 (6)(6)黄连解毒汤 (6)(7)化斑汤 (6)(8) 清瘟败毒饮 (6)(9)仙方活命饮 (6)(10)五味消毒饮 (6)(11)四妙勇安汤 (7)4.清热祛暑 (7)(12)香薷散 (7)(13)六一散 (7)(14)清暑益气汤 (7)(15)清暑益气汤 (7)5.清脏腑热 (8)(16)导赤散 (8)(17)龙胆泻肝汤 (8)(18)左金丸 (8)(19)清胃散 (8)(20)牙痛方 (8)(21)泻黄散 (8)(22)泻白散 (9)(23)苇茎汤 (9)(24)玉女煎 (9)(25)白头翁汤 (9)(26)黄芩汤 (9)6.清虚热 (9)(27)清骨散 (9)(28)秦艽鳖甲汤 (10)(29)青蒿鳖甲汤(附:加味方) (10)7.清利湿热 (10)(30)易黄汤 (10)(31)愈带丸 (10)8.清热调经 (10)(32)清经汤 (10)(33)两地汤 (11)三、祛寒剂(10首) (11)1.温中祛寒 (11)(1)理中丸(附:附子理中汤) (11)(2)吴茱萸汤 (11)(3)小建中汤 (11)2.回阳救逆 (11)(4)四逆汤 (11)(5)参附汤 (12)(6)真武汤 (12)(7)黑锡丹 (12)3.温经散寒 (12)(8)当归四逆汤 (12)(9)黄芪桂枝五物汤(附:肩周炎验方) (12)(10)阳和汤 (12)四、泻下剂(12首) (13)1.寒下 (13)(1)大承气汤 (13)(2)大黄牡丹汤 (13)2.温下 (13)(3)大黄附子汤 (13)(4)温脾汤 (13)(5)三物备急丸 (14)3.润下 (14)(6)麻子仁丸(附:润肠丸) (14)(7)济川煎 (14)4.逐水 (14)(8)十枣汤 (14)(9)舟车丸 (15)(10)己椒苈黄丸 (15)5.攻补兼施 (15)(11)黄龙汤 (15)(12)增液承气汤 (15)五、和解剂(8首) (16)1.和解少阳 (16)(1)小柴胡汤 (16)(2)蒿芩清胆汤 (16)2.调和肝脾 (16)(3)四逆散(附:柴胡疏肝散) (16)(4)逍遥散(附:黑逍遥散,丹栀逍遥散) (16)(5)痛泻药方 (16)3.调理肠胃 (17)(6)半夏泻心汤(附:黄连汤) (17)4.治疟 (17)(7)达原饮(附:截疟七宝饮) (17)5.和解厥阴 (17)(8)乌梅丸 (17)六、表里双解(5首) (18)1.解表攻里 (18)(1)防风通圣丸 (18)(2)大柴胡汤 (18)(3)厚朴七物汤 (18)2.解表清里 (18)(4)葛根黄黄连汤(附:石膏汤) (18)3.解表温里 (19)(5)五积散 (19)七、祛湿剂(19首) (19)1.芳香化湿 (19)(1)藿香正气散 (19)(2)平胃散(附:不换金正气散、香砂平胃散) (19)(3)三仁汤(附:藿朴夏芩汤) (19)2.清热祛湿 (20)(4)茵陈蒿汤 (20)(5)甘露消毒丹 (20)(6)八正散 (20)(7)二妙散(附:三妙丸) (20)3.利水渗湿 (20)(8)五苓散 (20)(9)五皮饮 (21)(10)防己黄芪汤 (21)4.温化水湿 (21)(11)苓桂术甘汤 (21)(12)萆薢分清饮 (21)(13)实脾饮 (21)(14)鸡鸣散 (22)5.祛风胜湿 (22)(15)羌活胜湿汤 (22)(16)独活寄生汤 (22)(17) 蠲痹汤 (22)(18) 程氏蠲痹汤 (22)(19)陈氏肩凝汤 (23)八、治风剂(10首) (23)1.疏散外风 (23)(1)川芎茶调散 (23)(2)牵正散 (23)(3)玉真散 (23)(4)小续命汤 (23)(5)大续命汤 (24)2.平熄内风 (24)(6)羚角钩藤汤 (24)(7)镇肝熄风汤 (24)(8)印氏降压方 (24)(9)陆氏降压方 (24)(10)地黄饮子 (25)九、润燥剂(11首) (25)1.清宣外燥 (25)(1)杏苏散 (25)(2)桑杏汤 (25)(3)清燥救肺汤 (25)2.滋润内燥 (26)(4)养阴清肺汤 (26)(5)百合固金汤 (26)(6)麦门冬汤 (26)(7)增液汤 (26)(8)月华丸 (26)(9)益胃汤 (26)(10)当归引子 (27)(11)升阳益胃汤 (27)十、祛痰剂(7首) (27)1.燥湿化痰 (27)(1)二陈汤(附:温胆、导痰、涤痰、十味温胆) (27)2.清热化痰 (27)(2)贝母瓜蒌散 (27)(3)清气化痰汤 (28)(4)小陷胸汤 (28)(5)礞石滚痰丸 (28)3.治风化痰 (28)(6)止嗽散 (28)(7)半夏白术天麻汤 (28)十一、消导剂(5首) (29)1.消食导滞 (29)(1)保和丸 (29)(2)枳术丸(附:曲麦枳术丸) (29)(3)枳实导滞丸(附:木香导滞丸) (29)(4)木香槟榔丸 (29)2.消痞化积 (30)(5)枳实消痞丸 (30)十二、理气剂(11首) (30)1.行气 (30)(1)越鞠丸 (30)(2)半夏厚朴汤(附:加味四七汤) (30)(3)金铃子散 (30)(4)天台乌药散 (31)(5)暖肝煎 (31)(6)桔核丸(附:半咳效方) (31)2.降气 (31)(7)苏子降气汤(附:贝蒌止咳汤) (31)(8)定喘汤 (32)(9)旋覆代赭汤 (32)(10)四磨饮(附五磨饮子、六磨汤) (32)(11)温氏奔豚方 (32)十三、理血汤(18首) (32)1.活血祛瘀 (32)(1)桃红承气汤 (32)(2)抵当汤 (33)(3)通窍活血汤 (33)(4)血府逐瘀汤(附:会厌逐瘀汤) (33)(5)身痛逐瘀汤 (33)(6)膈下逐瘀汤 (33)(7)少腹逐瘀汤 (33)(8)复元活血汤 (34)(9)补阳还五汤 (34)(10)温经汤 (34)(11)失笑散 (34)(12)生化汤 (35)(13)宫外孕方 (35)2.止血 (35)(14)黄土汤 (35)(15)槐花散 (35)(16)四生丸 (35)(17)十灰散 (35)(18)小蓟饮子 (36)十四、补益剂(22首) (36)1.补气 (36)(1)四君子汤 (36)(2)补中益气汤 (36)(3)生脉散 (36)(4)参苓白术散 (36)2.补血 (37)(5)四物汤 (37)(6)当归补血汤 (37)(7)归脾汤 (37)3.气血双补 (37)(8)八珍汤(附:十全大补汤) (37)(9)炙甘草汤(附:加减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37)(10)薯蓣丸 (38)(11)泰山磐石散(附:寿胎丸) (38)4.补阴 (38)(12)六味地黄丸(附:知柏地黄丸) (38)(13)大补阴丸 (39)(14)一贯煎 (39)(15)左归饮(附左归丸) (39)(16)首乌延寿 (39)(17)滋肾通关丸 (39)(18)一阴煎 (39)5.补阳 (40)(19)肾气丸 (40)(20)济生肾气丸 (40)(21)右归饮(附:右归丸) (40)(22)五子衍宗丸 (40)十五固涩剂(11首) (40)1.敛汗固表 (40)(1)玉屏风散 (40)(2)牡蛎散 (41)(3)当归六黄汤 (41)2.涩精止遗 (41)(4)金锁固精丸(附:水陆二仙丹) (41)(5)桑螵蛸散 (41)(6)缩泉丸 (41)3.涩肠固脱 (42)(7)养脏汤 (42)(8)桃花汤 (42)(9)四神丸 (42)4.固崩止带 (42)(10)固冲汤 (42)(11)完带汤(附:治肾虚型带下方) (42)十六安神剂(7首) (43)1.重镇安神 (43)(1)朱砂安神丸 (43)(2)磁朱丸 (43)2.滋养安神 (43)(3)酸枣仁汤 (43)(4)天王补心丹 (43)(5)柏子养心汤 (44)(6)养心汤 (44)(7)甘麦大枣汤 (44)十七开窍剂(6首,歌诀略) (45)1.凉开 (45)(1)牛黄清心丸 (45)(2)安宫牛黄丸 (45)(3)紫雪丹 (45)(4)至宝丹 (45)(5)小儿回春丹 (45)2.温开 (45)(6)苏合香丸 (45)十八运气方 (45)(1) 六甲年附子山萸汤 (45)(2)六乙年紫菀汤 (46)(3)六丙年川连茯苓汤 (46)(4)六丁年苁蓉牛膝汤 (46)(5)六戊年麦冬汤 (46)(6)六己年白术厚朴汤 (46)(7)六庚年牛膝木瓜汤 (47)(8)六辛年五味子汤 (47)(9)六壬年苓术汤 (47)(10)六癸年黄芪茯神汤 (47)(11)子午之岁正阳汤 (47)(12)丑未之岁备化汤 (48)(13)寅申之岁升明汤 (48)(14)卯酉之岁审平汤 (48)(15)辰戍之岁静顺汤 (48)(16)巳亥之岁敷和汤 (48)十九参考备用方 (49)(1)前列腺炎方 (49)(2)降脂方 (49)(3)降糖方 (49)(4)痛风方 (49)(5)求嗣方 (49)(6)朱良春偏头痛方 (50)(7)任应秋虚寒头痛方 (50)(8)加味青娥方 (50)(9)蒲辅周两和汤 (50)(10)治陈发性心动过速 (51)(11)牡甲消瘤 (51)(12)治肩凝 (51)(13)印氏除痰降火方 (51)(14)搜风顺气丸 (51)(15)赭钩制动 (52)(16)葛钩温胆 (52)(17)治骨质增生,肥大性颈椎骨关节炎方 (52)(18)胆道排石 (52)(19)风火牙痛 (52)(20)克白散 (53)(21)朱仁康扁平疣方 (53)(22)荣卫返魂汤 (53)(23)耳鸣验方 (53)(24)延年半夏汤 (54)(25)亢痿灵方: (54)方剂歌诀选一、解表剂(19首)1.辛温解表(1)麻黄汤(附:三拗汤、华盖散)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伤寒无汗服之宜。
方剂学十三五方歌诀
解表剂辛温解表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桂枝汤太阳中风桂枝汤,芍药甘草枣生姜,解肌发表和营卫,啜粥温覆汗易酿。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治水汽,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止嗽散止嗽散中用白前,陈皮桔梗草荆添,紫菀百部同蒸用,感冒咳嗽此方先。
辛凉解表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轻宣温热煮无过。
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麻杏甘石汤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疏泄能清肺,定喘除烦效力彰。
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萎枣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升麻葛根汤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扶正解表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枳桔柴前羌独同,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再造散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含,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无汗法当谙。
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泻下剂寒下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第一方。
温下大黄附子汤金匮大黄附于汤,细辛做寒止痛自,温下治法代表方,寒积里实服之康。
温脾汤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润下麻子仁丸麻子仁用小承气,杏芍麻仁治便秘,胃燥津枯便难解,润肠泻热成效确。
济川煎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肾虚津亏肠中燥,温润通便法堪宗。
增液汤增液汤中玄地冬,热病津枯便不通;补药之体作泻剂,但非重用不为功。
逐水十枣汤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水肿腹胀用无差。
舟车丸舟车牵牛及大黄,遂戟芫花槟木香,青皮橘皮加轻粉,燥实阳水却相当。
和解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百病此方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治】呕酸,吞酸。
19.厚朴散(《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七)
【药物组成】厚朴60g(生姜汁炙),吴茱萸30g(汤浸七遍,微炒),白茯苓30g,桔梗30g,川芎30g,白术60g,附子30g(炮裂,去皮、脐),陈橘皮60g(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散。每次12g,用水300ml,加生姜1.5g,煎至150ml,去滓。
【用法】每次15丸,加至20丸,用熟水或姜汤送服,更看虚实,增损丸数。
【功能】化滞消食。
【主治】吞酸恶心,口吐清水,噫宿腐气。
22.香栀平肝饮(《辨证录》卷十)
【药物组成】炒栀子9g,茯苓、白芍、白术各15g,陈皮、甘草各3g,香附6g。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分二次温服。
【制法】上为细末,神曲糊丸,如绿豆大。
【用法】每次3~6,津唾咽下。
【功能】清热燥湿,疏肝和胃。
【主治】湿热吐酸。
【主治】心腹胀满疼痛,吞酸膈痞。
18.茱连丸(《会约医镜》卷十)
【药物组成】黄连(土炒)15g,吴茱萸30g,陈皮、苍术(米泔浸)、黄芩(土炒)、桔梗、茯苓各36g。
【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丸,如绿豆大。
【用法】每次20~30丸,开水送服,即睡一刻。
【功能】抑肝清胃,化湿制酸。
【用法】每次30丸,食后服。
【功能】燥湿化痰,清热和胃。
【主治】吐酸不止。
12.苍连汤(《万病回春》卷三)
【药物组成】苍术(米泔制)、黄连(姜汁炒)、陈皮、半夏(姜汁炒)、茯苓(去皮)、神曲(炒)各3g,吴茱萸(炒)、砂仁各1.5g,甘草0.9g。
【制法】上锉。加生姜3片,水煎,去滓。
【功能】扶脾抑木,理气和中。
【主治】嗳气吞酸。
23.柴葛平胃散(《症因脉治》卷二)
【药物组成】苍术、厚朴、陈皮、甘草、柴胡、干葛、黄连、山栀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每次6g,水煎,去滓。
【用法】温服。
【功能】清肝和胃。
【主治】呕吐酸水。
24.理中散(《外台秘要》卷六引《必效方》)
【用法】稍热服。
【功能】温中健脾。
【主治】吐白沫清涎,吞酸。
20.保和丸(《杏苑生春》卷四)
【药物组成】山楂肉18g,苍术(米泔浸)、白术、半夏(姜制)、黄芩(土炒)、白茯苓、橘红各9g,萝卜子6g,黄连(土炒,去土)、神曲各12g,吴茱萸、连翘各3g。
【制法】上为末,生姜汁煮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60丸,食远用橘皮汤送服。
【功能】清热燥湿,化痰消滞。
【主治】吞酸嘈杂。
21.黑丸子(《济生方》卷四)
【药物组成】乌梅肉7个,百草霜0.9g,杏仁(去皮、尖,别研)21枚,巴豆(去壳并油)2枚,半夏(汤泡7次)9枚,缩砂仁21枚。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用薄糊为丸,如黍米大。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温服。
【功能】疏肝健脾。
【主治】嗳气吞酸,无有休歇。
11.苍连丸(《古今医鉴》卷五)
【药物组成】苍术(米泔浸,炒)30g,陈皮30g,半夏30g(姜汁炒),黄连45g(夏月倍用),白茯苓30g,吴茱萸(炒)30g(冬月倍用)。
【制法】上为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药物组成】干姜60g,食茱萸60g。
【
制法】上为散。
【用法】每次2g,温酒送服,一日三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功能】温中制酸。
【主治】食后吐酸水。
25.黄芩茱萸丸(《简明医彀》)
【药物组成】黄连30g(陈土炒),苍术22.5g,黄芩(土炒)、陈皮、吴茱萸各37.5g。
【用法】每次20~30丸,用米饮送服。
【功能】温胃散寒,健脾和中。
【主治】吞酸呕逆,腹痛泄泻,不思饮食,脘腹膨胀。
14.吴萸天水散(《方症会要》卷二)
【药物组成】滑石180g,吴萸21g,甘草30g。
【制法】上为末。
【用法】每次6g,温水调服。
【功能】清热利湿,和胃降逆。
【功能】温中化湿,祛痰和胃。
【主治】少进饮粥,便欲吞酸者。
8.加味平胃散(《丹溪心法》卷三)
【药物组成】生料平胃散(术、朴不制)加神曲、麦芽(炒)各1.5g。
【制法】每次15g,加生姜3片,水煎,去滓。
【用法】温服。
【功能】燥湿宽中,健脾消食。
【主治】吞酸呃臭。
9.达郁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
【主治】湿热吞酸。
15.肝胃二气丹(《饲鹤亭集方》)
【药物组成】醋煅赭石、煅石决明、煅瓦楞子、路路通各250g,旋覆花120g,新绛、乌药各60g,青葱管1把(上八味煎浓汁备用),淡附子、吴茱萸、玄胡、五灵脂、蒲公英、佛手柑各30g,当归60g,制香附45g,炙甘草15g(上九味各取净末),沉香、公丁香各30g,木香、砂仁、川连各45g,麝香1.5g(各为细末)。
【药物组成】升麻、柴胡、川芎、香附、桑皮、橘皮、白蒺藜。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温服。
【功能】疏肝解郁。
【主治】肝郁呕酸。
10.安士汤(《辨证录》卷十)
【药物组成】白芍30g,白术30g,柴胡3g,茯苓9g,甘草3g,苍术6g,神曲6g,炮姜3g。
【用法】温服。
【功能】清热燥湿,化痰和中。
【主治】吐酸,胃脘嘈杂。
13.吴茱萸丸(《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药物组成】吴茱萸(汤洗,焙干洗)180g,附子(炮裂,去皮、脐)75g,桂120g,荜茇、厚朴(生姜汁炙)、干姜(炮)、荜澄茄、胡椒(炒)各60g。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人参散(《太平圣惠方》卷五十)
【药物组成】人参30g(去芦头),槟榔30g,高良姜15g(锉),陈橘皮30g(汤浸,去白、瓤,焙),荜茇30g,白术30g。
【制法】上为粗末。每次9g,用水300ml,人生姜3片,煎至180ml,去滓。
【药物组成】沉香(不见火)、神曲(炒)、舶上茴香、陈皮(去白)各30g,甘草(炙)、白术各15g(炒),干姜7.5g(炮裂),草果3个(切)。
【制法】上为细末。每次6g,用水150ml,加生姜3片,紫苏7叶,同煎至105ml,去滓,入盐少许。
【用法】空心食前服。
【功能】温中健脾,行气消胀。
【制法】先以生姜切作片子,余药锉,同盐一处和腌一宿,焙干,为细末。
【用法】每次6g,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功能】温脾和胃
,降逆止呕。
【主治】呕吐酸水。
17.沉香散(《魏氏家藏方》卷二)
【功能】清火化痰,抑肝和胃。
【主治】吞酸嘈杂。
3.三圣丸(《类证治裁》卷二)
【药物组成】半夏、陈皮、黄连。
【制法】上为末,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30丸,生姜煎汤送服。
【功能】清火化痰。
【主治】呕酸嘈杂,心悬如饥。
4.开郁汤(《嵩崖尊生》卷九)
【药物组成】陈皮、半夏、茯苓、姜连、炒栀、苍术、抚芎、香附、砂仁、神曲、山楂。
【功能】清热化痰,降逆和胃。
【主治】吐酸涌出如醋,或食一日半日,腐作酸水吐出,或呕黄臭水。
7.半夏藿香汤(《瘟疫论》卷上)
【药物组成】半夏4.5g,真藿香3g,干姜(炒)3g,甘草1.5g,白茯苓3g,广陈皮3g,白术3g(炒)。
【制法】加生姜4g,水煎,去滓。
【用法】温服。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温服。
【功能】清热化痰,理气和胃。
【主治】吞酸嘈杂,胸闷暖气。
5.半夏丸(《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药物组成】半夏(用生姜同捣烂作饼子阴干)60g,山芋30g,矾石(飞过)60g。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10~20丸,食后、临卧用生姜汤送服。
【功能】祛痰和胃。
【主治】吞酸吐沫,涕唾稠粘。
6.清痰降火汤(《杏苑生春》卷四)
【药物组成】橘皮、半夏、山楂子、茯苓各3g,黄连(和土炒)、甘草1.2g,枇杷叶2.4g,桔梗0.9g,神曲2.1g,南星2.1g,竹茹1.5g,生姜5片。
【制法】上?咀。水煎,滤清。
【用法】加生姜自然汁10ml,食前温服。
【用法】温服,不拘时候。
【功能】温中补虚,下气消滞。
【主治】欲食则呕吐酸水。
2.九味萸连丸(《医学入门卷七》)
【药物组成】吴茱萸、陈皮、苍术、黄连(土炒)、黄芩(土炒)、桔梗、茯苓、半夏各30g。
【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每次20~30丸,时时津液含化送服。
【制法】上将药末和匀,以前药汁掺入,加适量曲糊为丸,每丸潮重4.5g,阴干,辰砂为衣,白蜡封固。
【用法】每次1丸,重者2丸,开水送服。
【功能】疏肝清热,和胃止痛。
【主治】脘胁作痛,呕吐酸水。
16.快脾散(《普济方》卷二十五引《家藏经验方》)
【药物组成】甘草600g(炙),草果子300g(不去皮),生姜1.2g,盐45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