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正、反比例应用题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下册四正比例和反比例4反比例课件北师大版
3×4=12 3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3 36
2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3×4=12 3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3 36
2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王叔叔要去游长城,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时间如 下,请把表填完整。
(一定)
每杯的果汁量× 分的杯数= 果汁总量(一定)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 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 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 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 关系。 XY=K(一定)
判定方法:
判定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主 要是看它们的积是不是一定的。
在加法表上把和是12的方格圈起来,可连成一条直线.
速度/千米 时间/时
自行车
10 12
公共汽车
40 3
小汽车
80 … 1.5 …
速度是10,时间是12;
速度扩大,
速度缩小,
所需时间缩 速度是40,时间是3; 所需时间扩
小。
大。
速度是80,时间是1.5;
速度和所需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所需时 间是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10×12=120 40×3=120 80×1.5=120
3+9=12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3×4=12 3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3 36
2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王叔叔要去游长城,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时间如 下,请把表填完整。
(一定)
每杯的果汁量× 分的杯数= 果汁总量(一定)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 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 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 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 关系。 XY=K(一定)
判定方法:
判定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主 要是看它们的积是不是一定的。
在加法表上把和是12的方格圈起来,可连成一条直线.
速度/千米 时间/时
自行车
10 12
公共汽车
40 3
小汽车
80 … 1.5 …
速度是10,时间是12;
速度扩大,
速度缩小,
所需时间缩 速度是40,时间是3; 所需时间扩
小。
大。
速度是80,时间是1.5;
速度和所需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所需时 间是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10×12=120 40×3=120 80×1.5=120
3+9=12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练习课件-第4单元 正比例与反比例(共37张PPT)
变化而变化,煤炭年均开采量与可开采年数的积是一定 的,所以成反比例。
4.如图是两个互相啮合的齿轮,它们在同一时间内转动 时,大齿轮和小齿轮转过的总齿数是相同的。尝试回答 下面的问题。 (1)大齿轮和小齿轮在同一时间内转动时,哪个齿轮 转得更快?哪个齿轮转的圈数多?
小齿轮
小齿轮
(2)转过的总齿数一定时,每个齿轮的齿数和转 过的圈数是什么关系? 成反比例关系 (3)大齿轮有40个齿,小齿轮有24个齿。如果 大齿轮每分转90圈,小齿轮每分转多少圈?
(2)写出竿影的长和竹竿的高的比,你有什么发现? (3)竹竿的高与竿影的长是不是成正比例?说明理由。
(2) 0.4 = 0.8 = 1.2 = 1.6 = 2.4 = 3.2 =0.4,
1
2
3
4
6
8
它们的比值相同。
(3)成正比例,因为竿影的长随着竹竿的高的变化而
变化,且两者比值不变(0.4)。
2.根据下表中底是6cm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相对应
第4单元·P47~P48练一练
1.
平均每天看的页数
10
15
20
30
40
看完全书所需天数
12
8
6
4
3
(1)把上表补充完整。
(2)说一说看完全书所需天数与平均每天看的页数的变 化关系。(2)看完全书所需天数随平均每天看的页数的增加而减少 (3)平均每天看的页数与看完全书所需天数是不是成反 比例?说明理由。
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物体质量/kg
1
2
3
4
5
6
弹簧伸长的长度/cm 0.4 0.8 1.2 1.6
2
2.4
弹簧伸长的长度随物体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并且
4.如图是两个互相啮合的齿轮,它们在同一时间内转动 时,大齿轮和小齿轮转过的总齿数是相同的。尝试回答 下面的问题。 (1)大齿轮和小齿轮在同一时间内转动时,哪个齿轮 转得更快?哪个齿轮转的圈数多?
小齿轮
小齿轮
(2)转过的总齿数一定时,每个齿轮的齿数和转 过的圈数是什么关系? 成反比例关系 (3)大齿轮有40个齿,小齿轮有24个齿。如果 大齿轮每分转90圈,小齿轮每分转多少圈?
(2)写出竿影的长和竹竿的高的比,你有什么发现? (3)竹竿的高与竿影的长是不是成正比例?说明理由。
(2) 0.4 = 0.8 = 1.2 = 1.6 = 2.4 = 3.2 =0.4,
1
2
3
4
6
8
它们的比值相同。
(3)成正比例,因为竿影的长随着竹竿的高的变化而
变化,且两者比值不变(0.4)。
2.根据下表中底是6cm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相对应
第4单元·P47~P48练一练
1.
平均每天看的页数
10
15
20
30
40
看完全书所需天数
12
8
6
4
3
(1)把上表补充完整。
(2)说一说看完全书所需天数与平均每天看的页数的变 化关系。(2)看完全书所需天数随平均每天看的页数的增加而减少 (3)平均每天看的页数与看完全书所需天数是不是成反 比例?说明理由。
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物体质量/kg
1
2
3
4
5
6
弹簧伸长的长度/cm 0.4 0.8 1.2 1.6
2
2.4
弹簧伸长的长度随物体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并且
北京版六年下《反比例的意义》ppt课件之一
判断下面题中的两种量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 是正比例还是反比例? (1)面粉的重质量一定,每袋面粉的质 量和袋数。 (2)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3)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
(1)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每天播种的公顷数 和播种的天数。
(2)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
(3)从北京到上海,火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4)修一条公路,每天修的米数和所用的天数。
(5)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 的底和高。 (7)长方形的长和宽。 (8)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 工作时间。
20
20
15
25
12
30
10
50 6
…... …...
观察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每本的页数变化,本数怎样变化?
(3)每本的页数和本数的乘积是多少?
(4)乘积有没有变化?
每本页数×装订的本数=纸的总页数(一定)
春季,同学们完成一批植树任务的情况如下表:
每行棵数(棵) 行数(行)
教学目标
1.通过应用反比例关系解决问题,并理解反 比例的意义。应用反比例的意义较熟练 的对两个量进行判断。 2.判断量与量之间相关联,给数量名称赋予 数据并计算,确定比值之间的关系。 3.激发大家用正比例的关系分析问题的习惯。
用300页纸装订同样的练习本。情况如下表:
每本页数(页) 本数(本)
15
xy=k(一定)
显像厂加工一批显像管,每天加工的 数量和所需的天数是不是成反比例? 答:每天加工数量和所需的天数是两种相 关联的量,它们与总数量有下面的关系: 每天加工的数量×加工的天数=总数量(一定) 因为显像管的总数量一定,所以每天加工 的数量和所需的天数成反比例。
(北京版)小学数学六下用比例解决问题 课件
下面的说法对吗?
1、比例尺一定时,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
2、圆的周长公式中当C一定时,π与d成反比例.(× )
× 3、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例。( )
4、y︰8=x(x不是0),y和x成正比例。( √)
谢 谢
答:他们家上个月用了12吨水。
例6:
这批书如果每包20 本,要捆18包. 如果每包30本, 要捆多少包?
例6 有一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 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 想: 因为书的总数一定所以包数和每包的本数成 反比例,也就是说,每包的本数和包数的乘积相等 解: 设要捆X包. 30X=20×18 20×18 X= 30 X=12 答:要捆12包。
70 × 4=56 × 5
例5:
我们家上个月用了8 吨水,水费是12.8元.
我们家用了 10吨水.
张大妈
李奶奶
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元?
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 费是12.8元。李奶奶家上个月用了10 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 钱? 想: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 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 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相等。
一.复习题
1.下面各题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1)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时间. 正比例 (2)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反比例 (3)每块地砖的面积一定,所需地砖的 正比例 块数和所铺的面积. (4)书的总本数一定,每包的本数和包装 的包数. 反比例
2.根据题意用等式表示
(1)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 度,3小时行驶210千米. 210 2 = 3 (2)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 到达.如果每小时行56千米,要5小时到达. 140
北京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1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课件
克的海水含盐多少千克?
解决问题:解:设120千克的海水含盐x千克。
25
=
500 120
500x=25×120
25×120
x=
500
答:120千克的海水
x=6
含盐6千克。
课件PPT
学以致用
3.小明买4支圆珠笔用了16元,小刚想买
9支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
解决问题:
解:设买9支同样的圆珠笔,要用x元。
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
(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
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正比例关系。
2. 怎样判定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第
一要看这两个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其
次看这两个量的商是不是一定的。
课件PPT
复习导入
3.什么是成反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
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
(也就是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
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反比例关系。
4. 怎样判定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关系,第
一要看这两个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其
次看这两个量的积是不是一定的。
课件PPT
情景导入1
刘阿姨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元?
课件PPT
课件PPT
30
x=20
例关系。
答:要用方砖20块。
课件PPT
易错提醒
学校用同样的方砖铺地,铺5平方米
要方砖120块,照这样计算,铺30平
方米,要用方砖多少块?
解决问题:解:设要用方砖x块。
30
5
=
解决问题:解:设120千克的海水含盐x千克。
25
=
500 120
500x=25×120
25×120
x=
500
答:120千克的海水
x=6
含盐6千克。
课件PPT
学以致用
3.小明买4支圆珠笔用了16元,小刚想买
9支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
解决问题:
解:设买9支同样的圆珠笔,要用x元。
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
(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
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正比例关系。
2. 怎样判定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第
一要看这两个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其
次看这两个量的商是不是一定的。
课件PPT
复习导入
3.什么是成反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
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
(也就是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
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反比例关系。
4. 怎样判定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关系,第
一要看这两个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其
次看这两个量的积是不是一定的。
课件PPT
情景导入1
刘阿姨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元?
课件PPT
课件PPT
30
x=20
例关系。
答:要用方砖20块。
课件PPT
易错提醒
学校用同样的方砖铺地,铺5平方米
要方砖120块,照这样计算,铺30平
方米,要用方砖多少块?
解决问题:解:设要用方砖x块。
30
5
=
新版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反比例的应用》课件6套(2020新教材)
1.把两种作物的面积相加,看是否等于总面积。
2.把大豆和玉米的面积化成比的形式,化简后 的结果是不是等于3∶2 。
例题
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 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 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 树多少棵? 想
这道题与前面所做的题有什么区别?
分配什么?按照什么来分?
怎样计算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例题
三个班的总人数 47+45+48=140(人)
一班应栽的棵数
280×
47 140
=94(棵)
二班应栽的棵数
280×
45 140
=90(棵)
三班应栽的棵数
280×
48 140
=96(棵)
答:一班、二班、三班各应栽94棵、
90棵和96棵.
练习
六年级(2)班共有42人,男、女生 人数的比是3∶4,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100×
3 5
=60(公顷)
100×
2 5
=40(公顷)
例题
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 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2 .两种作 物各播种多少公顷?
100÷(1+
2 3
)=60(公顷)
60×
2 3
=40 (公顷)
100-60=40 (公顷)
例题
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 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2 。两种作 物各播种多少公顷?
(3)相对应的总价和米数的比各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例3
每袋面粉的重量一定,面粉的总重量和袋数 是不是成正比例?
面粉的总重量和袋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与每袋面 粉的重量有下面的关系:
2.把大豆和玉米的面积化成比的形式,化简后 的结果是不是等于3∶2 。
例题
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 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 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 树多少棵? 想
这道题与前面所做的题有什么区别?
分配什么?按照什么来分?
怎样计算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例题
三个班的总人数 47+45+48=140(人)
一班应栽的棵数
280×
47 140
=94(棵)
二班应栽的棵数
280×
45 140
=90(棵)
三班应栽的棵数
280×
48 140
=96(棵)
答:一班、二班、三班各应栽94棵、
90棵和96棵.
练习
六年级(2)班共有42人,男、女生 人数的比是3∶4,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100×
3 5
=60(公顷)
100×
2 5
=40(公顷)
例题
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 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2 .两种作 物各播种多少公顷?
100÷(1+
2 3
)=60(公顷)
60×
2 3
=40 (公顷)
100-60=40 (公顷)
例题
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 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2 。两种作 物各播种多少公顷?
(3)相对应的总价和米数的比各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例3
每袋面粉的重量一定,面粉的总重量和袋数 是不是成正比例?
面粉的总重量和袋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与每袋面 粉的重量有下面的关系: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 正比例与反比例 正比例课件
x 已 知 y与成正比例关系,将下表补充完整。
x 20
480 60
y
0.5 6
120 5
作业:
练习册本节内容填完。
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例吗?
S=r2 圆的面积随着半径的变化而变化。
圆的面积 半径
3.14 1
12.56 2
28.26 3
圆的面积与半径的比值不相等。
圆的面积与半径不成正比例。
时间/时 1 2 3 4 5 6 7 8 路程/km 90 180 270 360 450 540 630 720 (1)表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谁? 时间和路程
(2)时间和路程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越长路程越远, 时间越短路程越近。
二、探究新知
一辆汽车以9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行驶的路程与 时间如下。把下表填写完整,你从表中发现了什 么?
三、拓展延伸
下面是正方形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 化情况,把表格填写完整,并说说你分别发现了 什么。
边长/cm 1
2
3
4
周长/cm
4
8
12 16
边长/cm
1
2
3
4
面积/cm2
1
4
9
16
三、拓展延伸
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它们有什么关系?
边长/cm 1 2 3 4 周长/cm 4 8 12 16
2.根据下表中底是6cm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相对 应的数据,判断它们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cm2 6 平行四边形的高/cm 1
12 18 24 30 2345
3.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用比例解决问题 课件(优质课)
大胆尝试
去时每小时行 60千米,2小 时到达株洲。 回来时每小时 行75千米,1.6 小时到达长沙。
选择其中的三个数量编一道正比例或 反比例应用题。
学有所得
所以
不成比例
①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 看谁收集信息的能力最强! ? ②王大爷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我上个月 我们家上个月 我们家用 的水费是 用了8吨水, 了10吨水。 19.2 元 . 水费是12.8元。
张大妈
李奶奶
王大爷
这批书如果每包 20本,要捆18包.
如果每包30本, 要捆多少包?
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一定)反比例
×
解:设χ天可以完成。 30 40 40χ = 30×4 4 x 40χ = 120 χ = 120÷40 30X=160
16 χ= 3 X= 3 答:3天可以修完。
看书 运动
超市购物
我能解决(用比例解答)
这本书,每天读10页,30天可以读完。 如果每天多读5页,多少天可以读完? 每天看的页数×天数=总页数(一定)
1、找 2、设
3、列
4、解
5、验(可用计算的方法验证) 6、答
只列式不计算:
① 一个小组3天加工零件189个,照这样 计算,9天可加工零件x个。 χ 189 = 9 3
②六年级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20人, 正好站12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 站x行。 24χ = 20×12
工程队修一条水渠。每天修30米, 4天修完。如果每天修40米,多少天 可以修完?
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正比例 反比例 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 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①变化方向相同 ①变化方向相反
②比值(商)一 ②乘积一定 不同点 定。 ③y:x=k(一定) ③xy=k(一定)
数学六年级下北京版比和比例课件(共43张)
比例尺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比例尺1∶7000000
0 300km
探究新知
13.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先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再 找出相关联的量对应的数值,最后根据正、 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解答。
用比例尺解答应用题的步骤:①判断题目中两 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② 找出具体的数量,列出等量关系式。③设未 知量为x;列出比例式。④解比例。⑤检验。
解决比例问题
特征:已知总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
解题方法: 按比分配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来 解答。 可以是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 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出各部分量; 也可以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再求出几份是多少。
探究新知
6.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 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比例的两个外项的积
比例的基本性质 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正比例与反比例 比例尺
正比例的意义 反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 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 两个数的比值一定
比例的应用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 比例尺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 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
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
解答:
课堂小结
比 比和比例
比例
比的意义 比的基本性质 比、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比的应用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正、反比例 比例的应用
正反比例的意义、图象
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 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课堂小结
比和比例
比的意义 求比值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反比例》正比例与反比例PPT课件(第1课时)
请把上表补充完整,再回答下列问题。
⑴不同的人在打同一份稿件的过程中,哪个量 没有变? 不同的人在打同一份稿件的过程中,总字 数没有变。
⑵打字的速度和所用的时间有什么关系?
打字的速度随打字所用的时间的变化而变 化,并且它们的乘积一定(总字数为2400个),所 以它们成反比例。
⑶李老师打这份稿件用了24分,你知道她平均 每分打多少字吗? 平均1分钟打100个字。
返回作业设计
作业2
思维创新 提升培优 基础巩固
返回作业设计
1.(基础题)想一想,填一填。
(1)从甲城到乙城,不同车辆行驶的速度和所需时
间有如下关系。
速度/(千米/时) 6 15 20 30 60
时间/时
10 4 3 2 1
由表可知( 速度 )和( 时间 )是两种相关联的
量,( 时间 )随着( 速度 )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的
长方形的一条边长增加,相邻的边长减少。
表2 56 7 8
98 76 54 (1)在表2中,有哪几个变量? 长方形的相邻两边边长(即长和宽)这两个变量。
(2)这两个变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完成表2。
长方形的一条边长增加,相邻的边长减少。
通过表1和表2我们发现,问题中的两个长方 形的相邻两边边长有着相同的变化规律。
题数成反比例。
(×)
3.(易错题)我是聪明的小法官。
(4)完成一项工程,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例。 (√)
(5)将绳子剪成同样长的小段,剪成的段数和每
段的长度成正比例。
(× )
返回作业2
4.(变式题)a,b,c三种量的关系是 b×c=a。(a,b,c非零)
(1)如果a一定,那么b,c成( 反 )比例关系。
新版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2020新教材)
下面是边长不相等的四个正方形,请你计算出 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边长(cm)
1
周长(cm)
4
周长 边长
4
2
3
4
8
12
16
4
4
4
边长(cm)
1
2
3
4
面积(cm2)
1
4
9
16
面积 边长
1
2
3
4
购买同同一一种种碳素笔的数量和总价
总价(元)
36 30 24 18 12 6 0
. . . . . .
2
4
6
8
10
思考:(1)比例尺实际是什么?
比
(2)谁与谁的比?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3)什么叫一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 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 幅图的比例尺。
通常用下面的形式表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际距离
一幅平面图,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米。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填空: (1)表中有(
)和(
)这两种量。
(2)(
)随着(
)的变化而变化。
(3)写出两组路程与时间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观察比值有什么特点?
例如:
4 2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写出数量关系式,并标出不变的量:
( (
) )
=(
)
表2:《故事大王》销售数量与总价 。
数量(本) 4 8 10 16 20 总价(元) 8 16 20 3322 40
(2)小明去书店买书,如果买5元/本的童话书,他 可以买12本;如果买6元/本的科普读物,他可以买 几本?
最新北京课改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优质课件 2.18 反比例的应用
2×16÷4 =32÷4 =8(人)
答:每行有8人。
返回
六年级(1)班的同学上体育课,如果排成2行,每行有16人。如果排成4行,
每行有多少人?
解:设每行有x人。
4x=2×16
班级总人数一定。 行数和每行人数成反比例。 可以用反比例知识解答。
验证:
x=8
总人数 2×16=32(人)
4×8=32(人)
2400÷24﹦100(字)
返回
2.动脑筋,填一填。
速度× 时间 = 路程
(1)当( 路程 )一定时,( 速度 )和( 时间 ) 成反比例。 (2)当( 速度 )一定时,( 路程 )和( 时间 ) 成正比例。 (3)当( 时间 )一定时,( 路程 )和( 速度 )成正比例。
返回
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 行87.5千米,需要几小时到达?
答:每行有8人。
返回
课堂练习
1.电脑兴趣小组4名同学练习打同一份稿件,下表记录的是每人打字所用的时间。
小敏
小峰
小英
小强
打字所用的时间(分) 30
40
60
80
速度(字 分)
80
60
4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0
请把上表补充完整,再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的人在打同一份稿件的过程中,哪个量没有变? (这份稿件的总字数一定) 2、打字的速度和所用的时间有什么关系? (反比例关系) 3、李老师打这份稿件用了24分,你知道他平均1分打多少个字吗?
解:设需要x小时到达。
87.5 x = 70×5
x = 70×5 87.5
x =4
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数 学
正、反比例应用题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学习目标
1.认识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理解、掌 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 题方法,学会正确地解答基本的正、反比 例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应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 力,发展学生思量成什么比例?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正比例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做一做
食堂买3桶油用780元,照这样计算,买8桶油要 用多少元?(用比例知识解答) 每桶油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 解:设买8桶油要用 780 3 3
数 学
x 元。 x =
8
x = 780×8 x = 2080
答:买8桶油要用2080元。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做一做
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 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学生总数一定,每行的人数与行数成反比例。 解:设可以站 24
数 学
x 行。
x = 20×18 x = 20×18 24 x
= 15
答:可以站15行。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数 学
x
140 = 2 2
x
5
x = 140× 5 x = 350
答: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50千米。
怎样检验这道题做得是否正确呢?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变式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甲乙两地之间的公 路长3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几 小时? 解:设从甲地到乙地需要 小时。
数 学
所以两次行驶的(速度)和( 时间)的( 积 ) 是相等的。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例题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 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解:设每小时要行 千米。 4
数 学
x
x = 70×5 x = 70×5 4 x
= 87.5
答:每小时要行87.5千米。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数 学
想
这道题中涉及哪三种量? 路程、速度和时间。 哪种量是一定? 速度一定。 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
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例题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 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 少千米? 解:设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 千米。
变式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 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87.5千米,需要几小时到达? 解:设需要 小时到达。
数 学
x 87.5 x = 70×5 x = 70×5 87.5 x
= 4
答:需要4小时到达。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小结
数 学
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
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成哪种比例 关系,然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数 学
反比例
正比例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 正比例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反比例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例题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 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 少千米? 140 ÷ 2 × 5 = 70 × 5 = 350(千米)
x
140 350 = 2
x
140
x = 350×2 x =5
答:从甲地到乙地需要5小时。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例题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 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70× 5÷ 4 = 350 ÷ 4 = 87.5(千米)
数 学
想
这道题的路程是一定的,( 速度)和(时间)成 ( 反)比例。
数 学
正、反比例应用题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学习目标
1.认识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理解、掌 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 题方法,学会正确地解答基本的正、反比 例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应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 力,发展学生思量成什么比例?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正比例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做一做
食堂买3桶油用780元,照这样计算,买8桶油要 用多少元?(用比例知识解答) 每桶油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 解:设买8桶油要用 780 3 3
数 学
x 元。 x =
8
x = 780×8 x = 2080
答:买8桶油要用2080元。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做一做
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 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学生总数一定,每行的人数与行数成反比例。 解:设可以站 24
数 学
x 行。
x = 20×18 x = 20×18 24 x
= 15
答:可以站15行。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数 学
x
140 = 2 2
x
5
x = 140× 5 x = 350
答: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50千米。
怎样检验这道题做得是否正确呢?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变式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甲乙两地之间的公 路长3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几 小时? 解:设从甲地到乙地需要 小时。
数 学
所以两次行驶的(速度)和( 时间)的( 积 ) 是相等的。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例题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 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解:设每小时要行 千米。 4
数 学
x
x = 70×5 x = 70×5 4 x
= 87.5
答:每小时要行87.5千米。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数 学
想
这道题中涉及哪三种量? 路程、速度和时间。 哪种量是一定? 速度一定。 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
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例题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 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 少千米? 解:设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 千米。
变式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 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87.5千米,需要几小时到达? 解:设需要 小时到达。
数 学
x 87.5 x = 70×5 x = 70×5 87.5 x
= 4
答:需要4小时到达。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小结
数 学
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
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成哪种比例 关系,然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数 学
反比例
正比例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 正比例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反比例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例题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 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 少千米? 140 ÷ 2 × 5 = 70 × 5 = 350(千米)
x
140 350 = 2
x
140
x = 350×2 x =5
答:从甲地到乙地需要5小时。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例题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 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70× 5÷ 4 = 350 ÷ 4 = 87.5(千米)
数 学
想
这道题的路程是一定的,( 速度)和(时间)成 ( 反)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