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石梁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 3.1 机械运动导学案(3)(无答案)(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1节机械运动教案1浙教版
机械运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参照物的定义能力目标:理解并学会解释生活中“动”与“不动”的现象情感目标:让学生明白事物的静和动是相对的,人生中的亦是如此。
重点难点: 参照物的选择教具: 大的铅画纸小吸铁石小车秒表教学方法 : 问题--体验--探究教学法教学课时 : 一课时教学过程和内容新课引入今天的主人公小凯,一个关注时事,钟爱旅游的中学生。
同学们都知道,最近各国媒体都将目光聚焦在了一架由马来西亚飞往北京的客机上,MH370.这架飞机与3月8号凌晨与地面失去联系,至今下落不明,机上载有154名中国游客。
我们的主人公小凯,当然也很关注本次事件,这是他昨晚刚刚从新浪网上获取的有关马航客机的最新消息,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MH370飞机高度突降或暗示有搏斗:3月8日凌晨1点20分,马航MH370航班失去联系前,飞行高度约10500米.据《纽约时报》报道,雷达数据显示MH370客机高度多次突变。
当日2点18分,客机飞至13500多米高度后突然向西转,2点32分,失联客机不平稳降至7000米左右,后又转向印度洋后,3点15分,飞机飞行至9000较高海拔。
这意味着飞行员或劫机者改变航向,或飞机在无驾驶员情况下飞行。
另据美国广播公司分析,飞机高度突降或暗示驾驶室内存在搏斗。
师:文字较为冗长,为了方便我们阅读,请同学将上面的重要信息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梳理师:请同学们再把表格中的信息以点的形式描在老师给你的以时间为横轴,海拔高度为纵轴的铅画纸上,并将这些点相连。
看看你们能不能从图上获得更加直观的信息。
师:板演的同学,你是以什么为标准来定出马航客机的海拔高度在发生变化的?(海平面为基准)师:图表可以极大的将问题简化,我们应该在以后的学习中,适时的进行利用。
师:在科学上我们就把物质的这种空间位置发生改变的运动称为:机械运动新课教学:一、机械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师:你能不能现场表演一些机械运动的例子?或者举一些你所了解的机械运动的例子?二:参照物师:烟花三月,小凯与爸爸相约下扬州。
3.1机械运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机械运动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机械运动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2)新课讲解:在讲解参照物的选择和运动静止相对性时,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的参照物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选择的参照物和分析过程,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实验环节:安排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如观察滑块在斜面上的运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速度的概念,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1.批改作业:我会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对他们的答案进行仔细检查,找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在批改过程中,我会注重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以及他们对核心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2.点评作业:在点评作业时,我会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详细的点评,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对于正确答案,我会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错误答案,我会帮助他们分析错误原因,并提供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等核心素养。具体包括:
1.科学思维:通过学习机械运动的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其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完成实践项目: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实践项目,通过动手制作简单的机械装置,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浙教版七下第三章第一节机械运动教案
课题 3.1机械运动(一)日期 4.1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确认机械运动的判断要有一个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知道什么叫参照物。
能根据物体的运动判断所选的参照物以及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
能根据运动路线的形状将机械运动划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能够根据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同,将直线运动划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2. 过程与方法:了解分类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理解匀速直线运动是一个理想化的运动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让学生接受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确认机械运动的判断要有一个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知道什么叫参照物。
能根据物体的运动判断所选的参照物以及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
能根据运动路线的形状将机械运动划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能够根据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同,将直线运动划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课程资源的准备教学预设调控对策(一)引入新课投影课本第89页阅读材料------《手为什么能抓住飞行中的子弹》。
组织同学阅读。
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1.什么是机械运动?科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也有位置的变化。
科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从事例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提问: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教师: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真的就那么简单吗?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投影课本图3-2观光电梯。
思考:为什么对电梯里的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有不同的看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
浙江省衢州市石梁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 3.3 重力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浙教版
重力班级: 姓名: 学号:(2)地球对周围的一切物体....都有向下吸引的作用, 叫重力。
用字母 表示.(3)静止在树上的苹果有没有受到重力?掉在在地上的苹果呢?(4)你知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吗?2、(1)如图甲,将小球悬挂在铁架台的横杆上,待 球静止时,在图上画出球静止时细线的位置。
(2)如图乙,将铁架台倾斜一定的角度, 在图上画出球静止时细线的位置。
(3)根据实验现象确认重力的方向为实验事实表明:重力的方向总是 即总是和 方向垂直。
3.观察右图建筑工人所用的重锤线的方向是怎样的? 在这里重垂线的作用是什么?你如何利用重垂线来检 验你家墙上的画贴斜了没有?二、重力的大小甲 乙 重锤线4.探究:重力大小的相关因素重力作为一个力,其大小可以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但是,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一只西瓜要比一只苹果重,一桶水要比一杯水重。
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你也许会作出如下假设:①重力可能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②重力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重力越大。
……采用如下两个实验,可以对上述两个假设进行检验。
(1)检验假设①:将体积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铜块的质量较__________。
用弹簧测力计测得铜块受到的重力较___________。
(2)检验假设②:用天平测得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铜块,木块的体积较_______。
用弹簧测力计测得两者受到的重力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以上实验表明,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__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跟物体的体积__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5.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新的问题:重力的大小与质量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请用以下实验步骤探究这个问题。
(1).每小组准备1 个弹簧测力计、4 个质量均为100 克的钩码。
(2).用弹簧测力计依次测出1~4 个钩码受到的重力,把测量结果记录在下表中钩码数(只) 1 2 3 4质量(千克)重力(牛)重力/质量(牛/千克)直角坐标系。
浙教版 七年级下册科学3.1机械运动【共3课时】.
例3、甲、乙两人进行100米赛跑,甲比 乙超前10米到达终点,如果让 甲乙 从原 起跑线 往前后进退1100米米 ,乙甲 仍在原起跑线, 按各自原来的速度进行赛跑,则( )
BA
A、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B、甲先到达终点 C、乙先到达终点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 路程之比为2:3,所用时间之比为2:1, 则速度之比为 ( ) B
汽车和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呢?
根据物体的运动路线,可以将物体运动分为 直线运动和曲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同一底 片上多次曝光拍摄到的一张照片,照片上记录了汽车 在相隔同样时间时所处的不同位置
两车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1、甲车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相同的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即运动快慢 保持不变,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 动。
例题解析
例1、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 它从早上9点出发,中午11:30到达目的地, 一共走过了200千米,你能算出这辆车的速 度吗?
*解:
1、已知
2、公式 v =
s t
3、带单位代入数据
解: 根据速度公式可得:
s 200千米
v= t
= 2.5小时 = 80 千米/时
4、计算结果(附单位)
• 即:物体与参照物 的
相对位置不变化—物体是静止 的
把课本平放在桌子上,课本上放一文 具盒,推动课本,使它在桌面上缓慢 移动。 思考:
1、选取课桌为标准,文具盒和课本是 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选取课本为标准,文具盒是运动的 还是静止的?
1、选取课桌为参照物,文具盒和课本是 _运_动__的__ 。
2、根据物体在相等时 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 等来分直线运动可分为:
浙江省衢州市石梁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 3.4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1,B班)(无答案)(新版)浙教版
牛顿第一定律【课前自学、课中交流】活动1:温故知新1.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2.运动状态改变包括哪两个方面?活动2:小车为什么会停下来3.让小车从某斜面上滑下,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并思考以下问题:(1)小车从某斜面上滑下后,小车的运动速度会发生什么变化?(2)导致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减小的原因是什么?4.探究:阻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建立假设:阻力的大小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2)设计实验:在水平木板上分别铺上棉布和丝绸,如图甲和乙,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或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并将结果记录在表中。
水平木板上不铺任何材料,如图丙,重复上述实验。
水平面的材料小车受到的阻力(大,较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大,较大,小)棉布丝绸木板②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短说明阻力越_____(填“大”或“小”)。
(3)实验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____,通过的距离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
(4)推理:①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阻力很小很小,小车运动距离_______,速度改变_______。
②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不受阻力的作用(即:阻力为0)小车将______________。
活动3:牛顿第一定律5.伽利略、牛顿、笛卡儿都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作出过贡献,按作出贡献时间的先后,他们的排列顺序是()A. 伽利略、笛卡儿、牛顿B. 笛卡儿、伽利略、牛顿C. 牛顿、笛卡儿、伽利略D. 笛卡儿、牛顿、伽利略6.牛顿第一定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7.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原来静止的物体将__________________(填“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2)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将___________________(填“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8.牛顿第一定律是由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吗?活动4:力和运动的关系9.牛顿第一定律为我们深刻地揭示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1节机械运动教案2浙教版
第1节机械运动1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关于参照物而言的;知道什么叫参照物。
能对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照物进行互相的判断。
能对运动进行分类,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认识分类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理解匀速直线运动是一个理想化的运动模型。
经过竞赛情形教课,使学生体验速度观点成立的过程与方法。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让学生接受辨证唯心主义教育。
培育学生的创建性思想能力;培育学生在生活中擅长察看四周事物的优秀习惯;感觉科学与艺术联合所带来的美感。
2学情剖析生活中 , 学生对运动和静止有必定的认识,但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认识上有必定的困难,教课时能够举平常生活中的案例,在矛盾中创建教课情境, 引出参照物的观点。
让学生认识分类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
匀速直线运动是一个理想化的运动模型,是物体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学生接受这个观点是有困难的,主要让学生接受用这类浅显的说法来描绘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运动的快慢比较有定性的比较和定量的比较。
要求指引学生经过生活中的案例获取比较物体快慢的不一样方法。
在学生进行研究活动时,经过只供给一辆小车向学生提出解决两辆小车运动行程和时间不相等的矛盾,为成立速度观点确立基础。
速度公式是教材中出现的第一个用字母来表达数目关系的公式,对此学生可能不太习惯。
速度的单位是一个组合单位,学生也是第一次见到,教课中要注意重申,考虑到七年级的学生学习这块知识,速度公式的变形在此能够降低要求。
3要点难点1、依据所选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状况,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2、会灵巧应用速度的观点,速度公式、变形公式计算4教课过程第一学时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关于参照物而言的;知道什么叫参照物。
能对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照物进行互相的判断。
能对运动进行分类,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浙江省衢州市石梁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 3.2 力的存在导学案(2,A班)(无答案)(新版)浙教版
3.2 力的存在【课前自学、课中交流】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_,简称_________,单位符号__________。
一、弹力1、探究:弹簧发生形变时,对手是否会产生力的作用?(1)在弹簧下端用手往下拉,观察弹簧长度变化。
这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2)将弹簧拉的更长,手的感觉有什么变化?这说明弹簧的被拉伸的长度跟弹簧受到的弹力大小有什么关系?(3)撤去拉力,弹簧的长度将发生什么变化?(4)弹簧受到手的拉力会发生,不受力时会恢复原来的,这种性质叫做。
2、牛刀小试1:(1)归纳总结:物体在发生时产生力,这个力叫。
物体的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
例如,射箭时,要想将箭射得远些,就得将弓拉得开些。
(2)列举生活中常见弹力的实例。
注意:弹簧受到的拉力必须在一定范围内,不能超出弹簧的承受能力二、力的测量3、力的单位(1)测量长度需要单位,长度的国际单位是;力也要有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单位符号是。
(2)测量长度需要工具,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力的测量也要工具,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力的大小工具是,它的内部有一根可以伸缩的。
它是根据在一定的范围内..的原理制成的。
......,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4、观察弹簧测力计。
辨认指针、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1)右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牛,表明该测力计能测量的力不能超过牛;它的最小刻度值为牛,表明该测力计测量的精确度是牛。
(2)右图弹簧测力计的度数为。
(提示:测量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5、弹簧测力计使用中的注意事项A、测量前要观察指针是否对准,明确弹簧秤的测量范围(即量程)和最小刻度。
B、使用时不能超出测量。
C、使用过程中注意弹簧、指针、弹簧下的金属片不要和外壳磨擦,以免影响测量时的精确程度。
(请思考原因)D、若要测重力,弹簧测力计需竖直放置,测其它方向的力则不一定。
但弹簧秤需和外力平行。
6、感受力的大小:(1)感受1牛力的大小。
《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七年级下册
《机械运动》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机械运动”,主要围绕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规律以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机械运动现象展开。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知识,理解运动与力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习目标1. 了解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理解力的作用和力的类型;3. 掌握运动与力的关系,能简单分析生活中的机械运动现象;4. 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增强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评价任务1. 掌握情况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机械运动基本概念和特征的理解程度;2. 理解深度评价:通过分析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对力的作用和类型以及运动与力关系的理解深度;3. 应用能力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后作业和课堂小测验中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其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机械运动现象(如汽车行驶、电梯升降等),引导学生思考物体运动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首先介绍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然后讲解力的作用和类型,重点阐述运动与力的关系。
通过图示、实例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生活中的机械运动现象,探讨其背后的力学原理。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4. 总结归纳: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小测验:进行简单的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机械运动基本概念和力的类型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分析生活中的机械运动现象,并写出其背后的力学原理。
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理解深度。
六、学后反思1. 教学内容的反思:本课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和特征;2. 教学方法的反思: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3. 学生表现的反思: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如何,是否存在普遍性的问题或困难,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教案2.docx
1.议一议:怎样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小组交流后得出: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的两种方法(1)比较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长短,通过路程长的运动较快,反之较慢。
(2)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用的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长的运动较慢,反之运动较快。
2.做一做:定性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
3.想一想:如何定量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需要测量哪些数据?用什么测量工具?4.试一试:每组只给一辆小车,利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有关数据。
提问:你认为可以只用运动时间的长短来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吗?为什么?你认为可以只用通过路程的长短来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吗?为什么?教师可启发学生回答:在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的情况下,1秒内通过的路程多的物体运动得快。
(三)速度1.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2.速度的计算公式广o「和1分别是英语单词速度和时间的第一个字母,s是德语移动距离的第一个字母。
3.关于速度的单位,要说明它是依据公式广得到的。
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所以速度的单位是路程的单位除以时间的单位。
如果路程的单位用米,时间的单位用秒,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
如果路程的单位用千米,时间的单位用小时,速度的单位就是“千米/时”。
问:“米/秒”和“千米/时”这两个单位之间有怎样的换算关系?介绍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并推导出:1米/秒=3. 6千米/时教学中要注意纠正有些学生说“速度是每秒X X米”或“速度是每小时XX千米”的习惯。
5.例题教学分析:(如何通过读图获得解题所要的信息)汽车在两块指示牌之间通过的路程是牌上这两个数据之差。
汽车通过两块指示牌所用的时间是两次时钟读数之差。
根据速度公式统一单位后求解。
(四)平均速度师:虽然无法用一个速度值来描述物体在不同时刻运动的快思考:这两种方法存在着什么缺陷?5.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问:怎样定量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4.读一读:阅读课本图3-9 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感受这些物体的运动快慢。
3.1机械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在教学设计中,我将以课本内容为主线,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同时,我也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 《运动和静止的奥秘》:一篇深入浅出的文章,介绍了运动和静止的物理原理,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参照系下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 《运动和静止的实际应用》:一篇介绍运动和静止在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文章,让学生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是如何应用于实际的。
- 《运动和静止的实验与观察》:一本实验指导书,提供了多个关于运动和静止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器材等,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选择了以下教学方法:
- 讲授法:在课堂上,我会通过讲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相对性原理以及判断方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现实生活中运动现象的观察和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运动和静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浙江省衢州市石梁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 3.1 机械运动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浙教版
机械运动【课前自学、课中交流】一、参照物1、空间位置不断发生着改变,这种运动叫做。
机械运动是绝对的,因为宇宙间找不到一个绝对静止的物体。
但是,对机械运动的描述却是相对的,也就是说,我们具体说哪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或者该物体究竟是做怎样的运动,都是相对于一定的标准而言的。
如果没有这个标准,我们根本无法对机械运动进行描述。
这个标准就是。
2、什么是参照物?如何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3、应用:(1)站在下降的电梯里的人,以电梯为参照物,人是的,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的。
(2)周五离校,你和小鹏、小伟两人一起去车站等公交车,当你和小鹏站在一起看着小伟乘车离开时,以为参照物,小伟是运动的,以为参照物,小伟是静止的;当你和小鹏乘坐同一辆车离开车站时,以地面为参照物,你是的,以小鹏为参照物你是。
坐在开动的火车车厢里的人,以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以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3)地面上的人认为正在行驶的汽车上的司机是的,这是以为参照物;汽车内的乘客是认为司机是,这是以为参照物。
同一物体,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不是绝对的而是。
[说明]:(1)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事先都自觉不自觉地选择一个标准,即;(2)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描述的结果可能是的。
二、机械运动的分类4、(1)甲同学在操场直道上跑,乙同学在弯道上跑,他们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2)课本第90页图3-6中,汽车和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3)根据生活中物体运动的路线不同,我们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如何分类?5、读图:上图中,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下图是两车相隔相等的时间内所处的不同位置的示意图。
比较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请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6、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课堂讲练】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选做参照物B.任何物体都可以选做参照物,但在具体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C.只有地球上的物体才能选做参照物D.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最合适,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2、杭州市某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杭州的美丽景色,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D.以路面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3、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在向上运动,直升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是()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 C.一定静止 D.无法判断4、甲、乙、丙三人各乘二架直升机时,甲看到地面的高楼和丙机都在匀速上升;乙看到甲机也在匀速上升;丙看到乙机在匀速下降,则甲、乙、丙所乘的三架直升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无法确定的是A.甲飞机 B.乙飞机 C.丙飞机 D.都无法确定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浙江省衢州市石梁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 3.1 机械运动导
机械运动【课前自学课中交流】1、探究:怎样比较物体运动快慢?(1)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裁判是通过比较“相同的内所用的”的方法判断出运动员的快慢的。
但是在运动员没有到达终点以前,观众也可以看出运动员之间的快慢,这是通过比较“相同的内所通过的”的方法判断出的。
(2)阅读课本第91页内容,说说比较物体运动有哪两种方法?方法一:方法二:2、若这两位同学所跑的路程不同,并且所用的时间也不同,那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判断他们谁跑快呢?3、速度的概念(1)物理意义:(2)定义:(3)公式:各符号的意义和单位:s——;t——;v——4、速度的单位(1)米∕秒读作:,符号:意义:(2)千米/时读作:符号:意义:(3)说一说为什么速度的单位是m/s。
写出1m/s=3.6km/h的换算过程,并说出3.6km/h的含义。
(4)①1米/秒= 千米/小时②3.6米/秒= 千米/小时③72km/h= m/s (5)几个常见速度:人步行,自行车,高速公路的小轿车。
5、速度的计算注意事项:●公式中,速度、路程、时间三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要么分别用千米、时、千米/时;要么分别用米、秒、米/秒。
●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可以画示意图,在图上标出相关的量,明确运动过程以及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先进行字母运算,再代入数字进行计算。
●要带单位进行运算,计算结果一定要带上单位[练习]石梁镇距城区为6.8千米,小明下午1:50乘坐公交车从石梁车站出发,到达城区时间为2:05,求该公交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请按例题格式规范答题)6、(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每个时间点的速度都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取该物体运动的任何一段距离和它的运动时间来求速度。
公式为v=s/t(2)平均速度:变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大小的直线运动,此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做粗略研究,可用平均速度描述他的快慢,平均速度的公式为:(日常所说的速度一般指平均速度)。
[练习]我正在进行百米赛跑,跑了5s后,被石头绊倒,爬起来花了5s,又接着跑,跑到终点又用了15s,则整个过程中,我的平均速度是多少?8、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100米赛跑中的成绩是9秒63;城市马路上汽车的速度约为30千米/时,非洲羚羊奔跑的速度可达20米/秒。
浙江省衢州市石梁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 4.3 地球的绕日运动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浙教版
地球的绕日运动【课前自学,课中交流】一、地球的公转1、(1)地球的公转方向:,如果从北极上空看方向如何?(2)、地球的公转周期:。
(3)、地球的公转姿势:。
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2.观测标影的发现(1)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当碰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时,会在其背后留下该物体的影子。
在经过路灯的全过程中影子长度是怎么变化的?从中可以说明:影子长短的变化跟有关(2)刚才是物体动,发光物体不动,但是生活中有另一种情形的影子变化情况:物体不动,发光物体动的现象如:操场上旗杆的影子,你能说下一天中随太阳的东升西落杆影的位置和长度的变化?(3)一天中杆影的长度和位置发生改变,最短的是什么时候,此时杆影朝什么方向?(3)当太阳照射到地面的时候,太阳光与地面有一个夹角夹角,我们把这个夹角称为,简称太阳高度。
请你说一下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如果太阳刚好在杆的正上方,杆影的长度是多少?这时的太阳高度角是多少?说明:太阳直射:太阳垂直射到地面的点就是太阳直射点。
3.正午太阳高度(1).季节变化规律(同纬度但不同时间):当太阳直射点远离某地时,其正午太阳高度变;当太阳直射点靠近某地时,其正午太阳高度变。
(填大小)a. 一年中,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的杆影长度是怎么变化的?b. 一年中,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变化?c. 夏至日,太阳直射点M 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冬至日,太阳直射点N 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
d. 比较P 点夏至日、冬至日太阳高度的大小(2).是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太阳直射现象?衢州(北纬28.58度)就没有太阳直射,但一天中总有个最大的太阳高度角,这个最大角度出现在什么时候?这个角叫正午太阳高度角。
地球上哪些地方有太阳直射现象?(3).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是随季节而变化,你说下其规律。
时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我们居民住宅的卧室和阳台大多朝偏南方向,请说明原因?【拓展提升】1..杆影的长度和__________有关,一天中________时候杆影最短,此时杆影朝______________方向。
2019-2020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册 3.1 机械运动复习导学案(新版)浙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册 3.1 机械运动复习导学案(新版)浙教版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复习速度的定义式,单位时间和速度的理解,回顾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
2、复习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方向和速度不变,巩固速度公式的使用3、会根据不同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重点难点】根据不同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公式的使用【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先学1、机械运动指的是,其中叫参照物.物理学中的运动和静止是.2、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的方法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即要研究谁的运动状态)(2)选定参照物并假定其静止;(注: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3)看研究对象到参照物的距离和位置是否改变。
3.运动和静止是,一般为了研究方便选为参照物。
4、速度是描述的物理量,它指的是物体在时间内通过的。
常用公式:;基本单位是米/秒 (m/s),还有常用单位。
人步行的速度是。
1.5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5、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我们常常用速度来表示,公式是,对于这个速度,我们应指明是哪一段路程内或哪一段时间内.在我们用实验来测量这个速度时,常用到测时间和测路程.二、生生合作交流展示1、某人坐在匀速向西行驶的列车中,以列车车厢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此人看到路边的房屋向 _________运动。
2、在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先后离开车站向东行驶,甲车速度最大,乙、丙两车速度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都向西行驶C.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D.以丙车为参照物,乙车静止,甲车向东行驶3、在伦敦奥运会上,博尔特获得男子200m短跑冠军,这表明在比赛全过程中()A.博尔特用的时间最短 B.博尔特跑的路程最长C.博尔特平均速度最大 D.博尔特始终一马当先4、一辆小汽车在京沈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位乘客在车经过如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7h;当车经过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7h48min.则小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 min,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 km/h.写出解题步骤:5、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位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位3600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再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这位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三、师生合作疑难解惑根据不同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公式的使用四、真情体验自主提升1、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越远,表明该物体运动的越;运动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少,表明该物体运动的越。
浙江省衢州市石梁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 2.2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声音的产生1.活动1:(1) 把尺子一端紧贴桌面,用手拨动另一端(伸出桌面部分长度大于尺子一半长度)a.你听到声音了吗?________________b.尺子在做什么运动?________________c.当尺子停止振动,你还能听到声音吗?总结:尺子发出声音是由什么引起的? _________________(2)想办法使橡皮筋发出声音,仔细观察,它发出声音时会怎样?发出声音时用手捏住橡皮筋的中间,它还发声吗?为什么?(3)将手指轻轻放在喉咙发声处,讲话时声带在振动吗?找一找,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会振动而产生声音?归纳总结: 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2.什么叫声源?请举例说明什么状态的物质可以作为声源?3.长笛是靠空气的________ 发声,鼓是靠鼓面的发声。
小溪流水是靠水的发出声音的。
二.声音的传播4.(1)老师在教室前面讲课,坐在教室的同学能听到,这说明声音能在中传播。
(2)用细棍轻轻敲击玻璃鱼缸的外壁,水中的鱼立即受惊游动;这说明声音能在中传播。
5.活动2:(1)把两张桌子紧紧的挨在一起。
一个同学轻敲桌面,另一同学把耳紧贴在另一张桌面上倾听,能听到敲击声吗?(2)将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这时还能听到敲击声吗?这个实验说明:声音能在中传播。
总结:通过上述实验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知道:声音不可以在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
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6. 活动3:(1)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接通电源使电铃发声,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你听到声音有什么变化?(2)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声音又有什么变化?(3)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7.(1)科幻电影中太空飞行器爆炸时,附近飞行器里的人立即看到并听到了爆炸。
你认为这种场景合理吗?(提示:太空中没有空气。
)(2)月球上没有空气,航天员面对面大喊也听不见声音,那他们如何交流呢?为什么?【随堂练习】1、能说明“液体可以传声”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啾啾”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2、用两个纸盒和一根钢线可以制成“土电话”,两个人能在相距不太远的地方用它通话,说明()A.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B.声音是通过钢线传播的C.是通过纸盒子传播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对【拓展提升】1、小槌敲击音叉,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嗡嗡的声音;用手接触一下,手有麻的感觉;放入水中,可以观察到水面有大量水珠被激起来,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运动
2速度的描述的物理量,计算公式是。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常用的速度单位还有和。
1m/s= km/h。
3.“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两个相邻黑点之间,物体运动的时间相等),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4、讲出速度的意义
“4千米/时”表示
“340米/秒”表示
【课中交流】
5.速度计算公式:
将此公式变形,可得时间和路程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时间的计算公式:t=
路程的计算公式: s=
6、全国铁路大提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
在桂林北到南宁之间约437km的铁道线上,运行着
站名桂林北桂林南柳州南宁
到站时间8:17 10:30 13:26
发车时间8:06 8:26 10:34
里程(km)0 11 176 437
请根据列车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N801次列车由桂林南到南宁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km/h?
7.某同学以4米/秒的速度从早上7:20出发上学,他家距学校2千米,问:该同学能否在7:30前赶
到学校?
8.有100人排成140米长的队伍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前进,队伍全部通过40米长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9.闪电后4秒钟听到雷声,问:闪电处距观察者有多远?(V声=340米/秒,V光=3×108米/秒)
10.下面是K808列车的部分时刻表,如果列车行驶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求金华西到义乌的距离。
车次金华西义乌
K808 到达时间开车时间到达时间开车时间
07:35 07:44 08:18 08:22
【拓展提升】
11.一列火车长300米,完全通过一个长1.5千米的隧道,用了1.5分钟,若以同样速度通过相距720千米的甲乙两地,需要多长时间?
12.两辆汽车同时从车站相反方向开出,它们的速度分别是45千米/时和38千米/时,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13某司机开车接近一学校门口时,为了安全踩刹车减速5秒,再轻踩油门继续向前行驶,汽车速度跟时间的关系如图(速度单位为米/秒,时间单位为秒),则
A.在5到10秒之间,汽车是静止的
B.在0到10秒之间,汽车的平均速度为5.5米/秒
C.在0到5秒之间,汽车的速度每秒减小2米/秒
D.第12秒末,汽车的速度为6米/秒
14.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
两人几小时后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