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中药化学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化学ppt课件

中药化学ppt课件

中药新药的药效学与安全性评价
总结词
通过药效学和安全性评价实验,验证中药新 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药物上市提供科学依 据。
详细描述
中药新药的药效学与安全性评价是新药研发 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体内外药效学 实验和毒理学实验,可以全面评估药物的疗 效和潜在风险,为药物上市前的审批提供科 学依据。同时,这些实验结果也是药物上市 后持续监测和再评价的重要参考。
药理与毒理学研究
中药化学在药理和毒理学 研究中发挥关键作用,为 新药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
中药化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挑战
中药化学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活性成分的发现、作用机制的研究、新药的研发以及质量 控制等方面的难题。
对策
加强多学科交叉合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深入挖掘中药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 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中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
标准制定
根据制剂的特点和临床需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规范,为制剂的生产和质量 控制提供依据。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与有效期研究
稳定性研究
通过观察制剂在不同条件下的物理、 化学和生物学变化,评估制剂的稳定 性,为确定有效期提供依据。
有效期研究
根据制剂的稳定性研究结果,结合实 际储存和使用条件,确定制剂的有效 期,保证制剂在有效期内安全有效。
中药化学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中药化学简介 • 中药化学基础知识 • 中药化学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 中药化学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 中药化学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CHAPTER 01
中药化学简介
中药化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中药化学是一门研究中药中化学 成分的学科,旨在揭示中药的药 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中药化学第一章绪论精品PPT课件

中药化学第一章绪论精品PPT课件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8
第1章 绪论
2020/12/13
©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中药
我国人民用于防病治病的药物。 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以及民族药。
化学
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 一。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3
参考教材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4
实验讲义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5
复习资料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6
扩充资料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CH3CO-S-CoA 乙酰辅酶A
CH3
C H3C
CH2
CH
OPP
焦磷酸-γ,γ-二甲基烯丙酯 (DMAPP)
甲瓦龙酸
HO C
H2C
CH3 CH2
COOH
CH2 OH
甲瓦龙酸 (MVA)
CH3
C H2C
CH2
CH2
焦磷酸异戊烯酯 (IPP)
OPP
半萜
焦 磷 酸 异 戊 烯 酯 (IP P )
焦 磷 酸 二 甲 基 烯 丙 酯 (D M A P P )
12
目的要求
《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为什么学习? 《中药化学》发展概况和趋势?
©SOUTHERN MEDI容
1. 中药化学的任务及研究对象 2. 中药化学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中的作用 3. 国内外研究中药及植物药有效成分的概况

中药化学概论PPT课件

中药化学概论PPT课件
3
第二节 中药化学的提取分离一般方法 一、提取
1、原理——相似相溶 2、常用溶剂
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 醇、水。 3、提取方法
溶剂(系统溶剂提取为常用)、水蒸气蒸馏、升华、超临界流体 萃取、超声波、酶法等。 4、注意——未知成分的提取一般避免使用酸或碱接触提取。
二、分离
正相色谱:极性大的Rf小,苷的极性大于苷元。 反相色谱:极性大的Rf小,苷的极性大于苷元。
11
A
HO
O
OH OH O
C
HO
O
OH
OH OH O
E
OH
HO
O
OH OH OH O
B
OH
OO
O
OH
OH
OH
OH
OH O
D
OH
OO
O
OH
OH
OH
OH
OH
OH O
聚酰胺柱色谱分离,流动相 (水:乙醇)。问首先被洗脱的 是(B),最后被洗脱的是(E)。
15
(3)GC-MS分析 分析未知成分,同时又无对照品时采用。
16
峰号
tR/min 化合物名称
相对含量%
1
3.476 乙酸乙酯
13.649
2
3.603 4-甲基-辛烷
0.380
3
5.948 (-)-α-蒎烯
0.385
4
8.536 1,8-桉油精
0.122
5
9.001 2,3-二甲基癸烷
0.900
双重色谱无法解释
12
聚酰胺分离黄酮苷与黄酮苷元的规律性
在不含水的流动相洗脱,聚酰胺表现为正相色谱。 在含水的流动相洗脱,聚酰胺分离规律如下: 1、苷与苷的分离 (1)苷元相同,糖不同,反相色谱; (2)苷元不同,糖相同,氢键吸附色谱。 2、苷与苷元的分离 (1)苷元相同,反相色谱(或氢键吸附色谱); (2)苷元不同。不可比性。 3、苷元与苷元的分离,氢键吸附色谱。

《中药化学课件》

《中药化学课件》
中药化学课件
探索中药化学的奥秘,从基础到应用,带您全面了解中药的成分、提取技术、 质量评价和药效作用。一起走进中药世界,发现其中的化学奇迹。
中药化学的概述与基础知识
深入了解中草药的起源与发展,掌握中药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中药的主要成分与分类
探索中药的复杂成分组成,了解药物分类的原则,以及中草药中常见的活性 化合物类型。
中药的提取与纯化技术
了解中药提取的不同方法和技术,探索中草药中有益成分的纯化过程。
中药药效物质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深入研究中草药中的药效物质,介绍分离和鉴定这些物质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中药的质量评价与标准化方法
了解中药质量评价的重要性,掌握中草药的标准化方法和质量控制技术。
中药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探索中药中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了解其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揭示中药的 神奇功效。
中药化学在药物设计与开发中 的应用
了解中药化学在药物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借鉴中药传统智慧 的现代药物研究。
以中药为口服给药系统,掌握当前研究的新进展和未来发展 方向。
展望中药化学的应用前景,探索中草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您揭示中药化学的无限可能。
中药毒副作用的研究与预防
全面了解中草药的毒副作用,探索研究和预防中药毒副作用的方法。
中药配方的制备与分析
了解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和分析技术,揭示中草药的复杂性和传统药方的魅力。
中药的生物利用度与药代动力 学研究
探索中药的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了解中草药在体内的作用和代谢 过程。
中药化学的应用前景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药化学全共13章PPT

中药化学全共13章PPT
• 紫杉醇——为抗癌新药,但因紫杉为溺邻绝种的 资源,所以大量开展了在相邻属种中寻找紫杉醇 的开发工作。
(2)人工合成和结构改造—— 提高疗效、降 低毒性
• 杜冷丁—— 根据吗啡结构改造合成(其保 留了镇痛作用,降低了成瘾性)。
H3C N
HO
O
OH
吗啡
COOC 2H5
杜冷丁
香菇嘌呤—— 将其含的COOH → COOR(结构 改造后, 使降胆固醇活性提高了10倍)
NH2 N
N
NH2 N
N
N
N
HH
HO H HO H
COOH
N
N
HH
HO H HO H
COOR
香菇嘌呤
香菇嘌呤酯
普鲁卡因(合成的局麻药)——根据可卡 因结构合成。
H2N
CH3 N
COOCH2CH2 N(CH 2CH3) 2
普鲁卡因
C OOC H3 OOCC6H5
H
可卡因
三、国内外研究天然药物有效成分 的概况
(2)探讨中药防病治病的原理
〖1〗中药“热性” 的物质基础的探讨 “热性”中药——附子、细辛、丁香、吴茱萸、
高良姜等均含:dl去甲基乌药碱
HO
HO
NH
H3C O
陈皮、青皮含:辛福林
CHOHCH 2NHCH 3
麻黄中含:麻黄碱
OH
OH NHCH 3 CH3
HH
dl去甲基乌药碱、辛福林、麻黄素均与 肾上腺素结构相似,
中药化学
第一章绪 论 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第三章糖和苷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 第五章苯丙类1 第六章黄酮类化合物 第七章萜类和挥发油 第八章三萜类化合物2 第九章 甾体类化合物 第十章生物碱 第十一章 鞣质 第十二章 其他成分

《中药化学》ppt课件

《中药化学》ppt课件
©2012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一〕黄酮、黄酮醇类UV光谱 ➢ 黄酮〔醇〕在甲醇中的UV光谱特征
HO
O
OH
OH O
带Ⅱ〔nm〕 250~280 250~280 250~280
HO
O
OH
OH OH O
带Ⅰ〔nm〕 304~350 328~357 358~385
黄酮类型 黄酮
O
A环:Ⅱ红移5-10nm〔不含5,6-OH〕 B环:Ⅰ红移12-30nm
©2012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一〕黄酮、黄酮醇类
4. 三氯化铝及三氯化铝/盐酸〔 AlCl3 与AlCl3/HCl 〕 铝盐可与5-OH,4-C=O、3-OH,4-C=O、邻二酚OH络合,红移; 假设络合物不稳定,加酸分解。 络合物的稳定性:3-OH > 5-OH > 邻二酚OH
黄酮醇〔3-O苷〕 黄酮醇〔3-OH游离〕
©2012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一〕黄酮、黄酮醇类
〔1〕黄酮与黄酮醇UV图形类似,仅带Ⅰ位置不同,可用于区别。 黄酮:304-350 nm 黄酮醇:352-385nm〔游离〕,328-357nm〔成苷〕
判别 C3-OH 的有无 有 C3-OH BandⅠ C3-O糖苷 BandⅠ
〔2〕聚酰胺:游离黄酮苷元及其苷。 展开剂:极性强,大多含醇、酸或水。
〔3〕纤维素:分别黄酮苷元及苷。 展开剂:醇性或水性。
显色: UV、UV/AlCl3、UV/NH3等。
©2012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第5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构造测定 一、紫外光谱〔UV〕 二、红外光谱〔IR〕 三、质谱〔MS〕 四 、核磁〔 NMR〕

中药化学总论四节课件

中药化学总论四节课件
糖等。
分子水平活性评价
研究中药成分与靶标分子的相互 作用,揭示其作用机制。
安全性评价和质量控制标准制定
安全性评价
对中药成分进行急性毒性、长期毒性、 生殖毒性等评价,确保其安全使用。
VS
质量控制标准制定
建立中药成分的质量标准,包括性状、鉴 别、检查、含量测定等项目,确保其质量 稳定可控。同时,对中药的采收、加工、 炮制、贮藏等环节进行规范,保障中药质 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应用范围
用于中药中复杂成分的分 子量测定、结构式推断及 同分异构体鉴别等。
案例分享
具体中药成分的结构鉴定 过程及质谱图解析。
细胞水平、动物水平和分子水平活性评价策略
细胞水平活性评价
利用细胞模型评价中药成分的细 胞毒性、抗氧化、抗炎等活性。
动物水平活性评价
通过整体动物实验评价中药成分 的药效学作用,如抗肿瘤、降血
废弃物处理以及环保要求
废弃物分类处理
了解废弃物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对其进行分类处理,如有机废弃 物、无机废弃物、有毒有害废弃物等。
废弃物处理方法
掌握各种废弃物的正确处理方法,如焚烧、填埋、回收等,确保 其处理过程符合环保要求和安全标准。
环保意识培养
加强环保意识培养,减少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降 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抗体药物偶联物
提高药物选择性,增强疗效。
国际化发展和挑战
国际合作与交流
标准化与规范化
加强与国际同行合作,共同推动中药化学 研究发展。
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中药质量控制体系, 提高中药国际竞争力。
知识产权保护
法规与政策
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国家和企业 利益。
关注国际法规政策变化,及时调整中药产业 发展战略。

中药化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中药化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 中药中有什么? ➢ 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有毒的,哪些是中性的? ➢ 如何与众多成分中分离开来? ➢ 在复方中,有哪些应有的成分,限量是多少? ➢ 在复方处,不应有哪些成分?限量多少? ➢ 如何检查复方中的应有、不应有成分?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版社
中药作用靶点的精确化研究
质量标准
中药种植 中药材流通
中药饮片 中医临床用药 中药新药研究
中成药物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中药化学课程的基本学习方法
认识中药化学的应用价值—增加学习的目的性 认识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与结构\理化性质等
3、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原理
新成分的产生 助溶作用 减毒作用。
4、阐明中药炮制原理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二、中药化学在中药产业化中的作用
1、建立和完善中药的质量评价标准
➢确定其有效成分,并以其为指标,建立定 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的方法。
三 中药化学的基本任务与内容
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结构与分类
成分的提取 与分离
药理毒理 研究
确定有效、 有毒、无用
提取、分离方法 提
结构鉴定,化学性质
供 标
及波谱数据


在复杂体系中 定性与定量
化学方法、TLC、HPLC、GC
在体系中主要需要分析化学与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与实验技巧

8-2南方医科中药化学课件

8-2南方医科中药化学课件


三氯乙酸-氯胺T反应(chloramine T反应)
操作:
样品醇溶液点在滤纸(或薄层板上),喷以三氯 乙酸-氯胺T试剂,纸片干后,100℃加热数分钟,紫 外光下观察。
特点:
可利用这一试剂区别洋地黄强心苷的各类苷元。
O O
O O HO 12 16
O O
14 OH 3 HO 洋地黄毒苷元 黄色荧光 HO 3


Resolution: 3.除去不同原料中特有的杂质
种子或含脂多的原料——脱脂 ①先用石油醚或溶剂汽油脱脂,再进行提取 ②先用醇或稀醇提取,回收醇,水提液再用石油醚或 溶剂汽油萃取 叶等含叶绿素的原料——除去叶绿素、树脂

①醇提取,浓缩提取液(如:至含乙醇15%~20%),
静置析胶 ②醇提取,加入活性炭(吸附法)
减压浓缩至体积为1:5,放置,析晶,过滤
亲脂性强心甙
氧化铝柱色谱分离 依次用苯-氯仿,氯仿,氯仿-甲醇洗脱
洗脱液
减压回收溶剂,相同部分合并, 分别用甲醇重结晶
单乙酰黄夹次甙乙 黄夹次甙乙 黄夹次甙甲 黄夹次甙丙 黄夹次甙丁
8.6 结构测定
纸色谱(PC)和薄层色谱(TLC) (1)PC
强心苷的类 型 强亲脂性
减压浓缩至体积为1:2.5 加水使成1:12.5,放置,析晶,过滤
结晶
95%乙醇重结晶,活性炭脱色
乙醇溶液
减压浓缩至小体积 加水,放置,过滤
结晶 (强心灵)
次生苷的分离
极性:黄夹次苷丁>丙>甲>乙>单乙酰黄夹次苷乙
黄花夹竹桃果仁粉
石油醚脱脂
脱脂果仁粉
加水及甲苯于35-40℃酶解 乙醇浸泡提取
提取液

药物化学南方医科hap1-5PPT课件

药物化学南方医科hap1-5PPT课件
药物化学南方医科 hap1-5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药物化学概述 • 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 • 药物合成的基本方法 • 药物分析的基本技术 • 药物评价的基本原则
01 药物化学概述
药物化学的定义与性质
总结词
药物化学是一门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应用性 和创新性的特点。
可行性原则
药物设计应基于实际的实验条件和资源,设计的化合物应易于合成、纯 化和表征。同时,也要考虑化合物的生产成本和可获得性,以便在实际 应用中具有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03 药物合成的基本方法
药物合成的基本步骤
合成中间体和起始原料
设计合成路线
根据药物靶点的结构和性质,设 计合理的合成路线。
准备必要的中间体和起始原料, 确保合成过程的顺利进行。
02 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
药物设计的概念与重要性
药物设计的概念
药物设计是根据药物的生理活性、药效团、受体结构等信息,寻找和发现具有药 理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并进行结构优化的过程。
药物设计的重要性
药物设计是药物研发的关键环节,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大大缩短药物研发周期、 降低研发成本,提高药物疗效和降低副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 献。
实验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原料和试 剂的用量、温度和时间等参数 。
实验结果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找出实验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为后续实验提供改进方向。
04 药物分析的基本技术
药物分析的方法与原理
01
02
03
化学分析法
利用化学反应和化学计量 关系来确定药物或其代谢 产物的量。
仪器分析法
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与特 定仪器结合,对药物进行 定性和定量分析。

《南方医科中药化学》课件

《南方医科中药化学》课件
《南方医科中药化学》 PPT课件
中药化学是研究中草药及其化学成分的领域,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中药化 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以及其在临床中的作用。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探索中草药的化学组成
了解中药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2 揭示中药的药理活性
探索中药的作用机制,为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综合研究
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相结合, 推动中药化学的进一步发展。
中药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生物碱 多糖 挥发油
具有广泛药理活性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能增强免疫力和调节体内代谢的复杂多聚体。 富含芳香物质,具有杀菌和镇静作用。
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
1 治疗疾病
中药通过调节机体功能和抑制病理过程,起到疾病治疗和缓解的作用。
3 发展中药的质量控制标准
建立中药的分析方法和质量评价体系,保证其安全有效的临床应用。
研究方法和过资源中采集中药样本,包括草药部分、提取物和复方制剂。
2
提取与分离
运用化学和生物技术手段,提取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并进行分离纯化。
3
结构鉴定与活性测试
通过光谱和色谱技术,鉴定化学成分的结构和确定其药理活性。
中药化学的基本概念
药材
化学成分
分析与检测
中药制剂的原料,来源于植物、 动物和矿物。
中药中的活性物质,如生物碱、 多糖和挥发油。
使用化学方法和仪器,检测中 药中的化学成分和质量。
中药化学的发展历史
古代经验
千年智慧积累,观察和实践 成为中药化学的基石。
现代科学
化学和药理学的发展,为中 药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和工具。
2 改善生命质量
中药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药物副作用。

2-3南方医科中药化学课件

2-3南方医科中药化学课件
第5节 中药化学成分鉴定和结构研究简介

化合物的纯度测定


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
结构研究的主要方法 结构研究实例
1.化合物的纯度测定
晶形 结晶均匀、一致 熔点 熔点明确、敏锐,熔距0.5-1.0℃ 薄层色谱或纸色谱 三种以上不同展开剂展开,均呈现单一斑点 HPLC、GC等色谱方法 呈现单一色谱峰
8
O
1
OH
2D-NMR

1H-1H
COSY:相邻质子间的偶合关系。

13C-1H
COSY:
HMQC,1H和与其直接相连的13C的偶合关系。 HMBC,1H和与其远程偶合的13C的关系。
乙酸乙酯的1H-1H COSY图谱
核磁共振碳谱( 13C-NMR)

定义
化合物分子在磁场中受电磁波的辐射,有磁距的13C 原子核吸收一定能量产生能级的跃迁,即发生核磁共振, 以吸收峰的频率对吸收强度作图所得。
2.中药制剂浓度表示法
(1)生药量 单味中药:如生附子水煎液 0.125g/ml 中药复方:如麻黄汤水煎液 3 g/ml
(2)有效部位含量 (3)摩尔浓度(mol/L,M)
小结:
1.植物中存在的各类化学成分。
2.各提取方法的原理及操作,重点溶剂法。
3.各分离方法的原理及操作,重点萃取法、色谱法。
未知化合物:用于确定官能团以及芳环取代的判断等。
s-(-)-藏茴香酮的IR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1H-NMR)

定义
化合物分子在磁场中受电磁波的辐射,有磁距的 1 H 原子核吸收一定能量产生能级的跃迁,即发生核磁共振, 以吸收峰的频率对吸收强度作图所得。氢同位素中, 1 H 丰度最大,信号灵敏,1H-NMR易测,应用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1
12
一、 概述 3、生理活性:
萜类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性质各 异,因而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其中不 少化合物是常见的一些中药中的有效成分, 具有较为重要的生物活性。
青蒿素
穿心莲内酯
2021/3/1
13
4、分布:
一、 概述
萜类化合物在中药中分布极为广泛,藻类、 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及 被子植物中均有萜类的存在。
甲瓦龙酸 焦磷酸异戊烯酯(IPP)
焦磷酸二甲基烯丙酯(DMAPP)
半萜
焦磷酸香叶酯(GPP)
焦磷酸橙花酯(NPP)
单萜,环烯醚萜
焦磷酸麝子油酯(FPP) 焦磷酸双牻牛儿酯(GGPP)
倍半萜
×2
三萜
二萜 × 2 四萜
焦磷酸香叶基麝子油酯(GFPP) 焦磷酸多聚异戊烯酯
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图
二倍半萜 多萜
单环倍半萜、三环二萜等。
2021/3/1
6
萜类的分类和存在
名称
碳原子数 (C5H8)n
存在
半萜(hemiterpenoids)
5
n=1
挥发油
单萜(monoterpenoids)
10
n=2
挥发油
倍半萜(sesqniterpenoids) 15
n=3
挥发油、苦味素、树脂
二萜(diterpenoids)
第十章 萜类和挥发油
Terpenoids and essential oils
2021/3/1
1
第一节 萜类(教学目的)
1、了解萜类的含义、生源途径、分布和 生理活性。
2、熟悉萜类的结构特点和分类。 3、掌握萜类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
2021/3/1
2
第一节 萜类
1.概述 2.结构类型 3.理化性质 4.提取分离
2021/3/1
3
C10H16
C10H16
无 环 (开 链 )倍 半 萜
植物醇
α-麝 子 油 烯
C15H21
C20H32
OH
α -樟二萜烯
β-麝 子 油 烯
OH
麝 子 油 醇
O O
新松
CH3
H2C
CH
H2C
CH2
CH
280oC 加热
H3C
CH2
异戊二烯 (isoprene)
CH3
C
H2C
CH
H2C
CH 2
COOH
CH 2 OH
甲瓦龙酸 (MVA)
C H3C
CH 2
CH
OPP
焦磷酸-γ,γ-二甲基烯丙酯
(DMAPP)
H2C
CH 3 C
CH 2
焦磷酸异戊烯酯
(IPP) CH 2
OPP
首先由乙酰辅酶A 与乙酰乙酰辅酶生成甲戊二羟酸单酰辅酶(HMG-CoA),后 者还原生成甲戊二羟酸(MVA)。
MVA经数步反应转化成焦磷酸异戊烯酯(IPP),IPP经硫氢酶及焦磷酸异戊酯异 构酶 转化为焦磷酸r, r-二甲基烯丙酯(DMAPP)。IPP和DMAPP称“活性异戊二 烯”,是萜类成分在生物体形成的真正前体,在生物合成中起着烷基化的作用。
CH2
CH
C
H3C
CH2
二戊烯 (dipentene)
2021/3/1
5
一、 概述 1、含义和分类:
➢ 含义:
以前:萜是由异戊二烯或异戊烷以各种方式连接而 成具有不饱和度的烃及其含氧衍生物。
现代:凡由甲戊二羟酸衍生而来的且分子式符合 (C5H8)n 通式的衍生物均称为萜类化合物。
➢ 分类: 根据异戊二烯数目及碳环数目分类,如无环单萜、
一、 概述 2、生源途径:
萜类化合物的生源主要有如下两种观点:
➢经验的异戊二烯法则:异戊二烯为萜类 的前体。
O O
O H O
艾里木酚酮土青木香酮 扁柏真正前体为IPP、 DMAPP
➢ 1、Ruzicka假设:所有萜类化合物的前体物质是“活 性的异戊二烯”
有些是混杂萜的萜源官能团部分。
柠稀
柠稀
(2)结构类型和重要化合物:
无环单萜:月桂烷型 薰衣草烷型 艾蒿烷型
单环单萜:对薄荷烷型 环香叶烷型 卓酚酮型
双环单萜:蒈烷型、蒎烷型、莰烷型、守烷型、 异莰烷型、葑烷型
2021/3/1
18
无环(开链)单萜
几种不符合异戊二烯法则的情况
少数萜类结构不符合异戊二烯法则,是因为在转变过程 中产生异构化或发生降解反应的结果。
天然的异戊二烯属半萜类(hemiterpenoids),可在植物的 叶绿体中形成,虽广泛存在,但其量极微,其生源途径 尚不清楚。
自然界常有一些半萜结合在非萜类化合物结构的母核上, 形成异戊烯基或异戊基支链,而成为一种混杂的萜类化 合物,多见于黄酮和苯丙素类化合物中。
20
n=4
树脂、苦味素、叶绿素
二倍半萜(sesterpenoids)
25
n=5
海绵、植物病菌等
三萜(triterpenoids)
30
n=6
皂苷、树脂、角质等
四萜(tetraterpenoids)
40
n=8
植物胡萝卜素类
多萜(polyterpenoids) 7.5×103-
n>8
3×105
橡胶、巴拉达树脂等
海洋生物及昆虫的分泌物中存在 海洋生物
2021/3/1
15
二、结构类型
➢ 单萜 ➢ 环烯醚萜 ➢ 倍半萜 ➢ 二萜和二倍半萜 ➢ 三萜 ➢ 四萜和多萜
2021/3/1
16
单萜(monoterpenes)
(1)概述
➢ 单萜: 2个异戊二烯单位的萜烯及
其衍生物。
p pOCH2
p pOCH2 C H3
尤其在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中萜类化合物分 布得更为普遍,种类及数量更多,如被子植 物就在30多个目、数百个科属发现有萜类 化合物。
2021/3/1
14
4、分布:
单萜:唇形科、伞形科、樟科及松科的腺体、 油室及树脂道中多有
倍半萜:最多,在木兰目、芸香目、山茱萸目 及菊目中分布较为集中
二萜:五加科、马兜铃科、菊科和豆科等 二倍半萜:不多,在羊齿植物、菌类、地衣类、
➢ 2、Lynen实验结果:在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过程中 存在IPP(焦磷酸异戊烯酯)。
➢ 3、Folkers(1956)证明:甲戊二羟酸(MVA)是IPP 的关键性前体物质
2021/3/1
9
生源异戊二烯法则内容:
C6H12O6 葡萄糖
CH 3CO-S-CoA 乙酰辅酶A
CH 3
HO
CH 3
C
H2C
CH3
H 2CC H C C H 2
CH
C
H3C
CH3
C H2C CH2
H3C C CH3 C H2O p p
CH2O p p
IPP
D M A PP
IPP
DMAPP
(低沸点挥发油) ➢ 生源途径:
Opp
O
Op p
Op p
➢ 分布:多科植物。 有些单萜以苷存在,
NPP
GPP
NPP
杨梅叶烯
GPP
有些是昆虫或微生物代谢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