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1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的演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八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1课时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
• 【考试标准】 •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 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1)环境问题的
概念和成因(b);(2)环境问题的分类(a)。 •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主
要环境问题(b)。 •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 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成因(b)
人类活动
• (1)概念:由于
或自然原因使环
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
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 (2)成因:人口压力大;资源不合理利用;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 2.环境问题的分类(a)
类型
举例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 、生物 环境污染问题
污染等
由环境污染演 化而来问题
酸雨 、全球变暖、 臭氧层 破坏等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 土地荒漠化 、生 生态破坏问题
物多Hale Waihona Puke 性减少等自然资源衰竭 问题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 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b)
枯竭
• (1)部分资生物源多趋样于性
,人均资源拥有量
减少。
• (2)生态破坏,
受损。
• (3)环境污染,人类生存质量下降。
• 4.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a)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题8.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污境染污、染土 问壤 题污 :染 大、 气生 污物 染污 、染 水等 体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酸雨、全球变 暖、臭氧层破坏等 (3)类型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 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 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表现: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
(3)环境污染
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
后果: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一、人类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方法技巧】 对环境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时,一般来讲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多数是不 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 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辐射污染 环境 污染
海洋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 站泄漏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 渤海湾大赤潮、日本水俣
洋
湾事件、海上石油泄漏
高频考点 考点一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环境问题的 核心突破 表现
【对点演练 1】 (2013·大纲全国)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
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
高频考点 考点一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环境问题的 核心突破 表现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 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 环境的自净能力。如下图所示:
高频考点 考点一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环境问题的 核心突破 表现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二、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3.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观念并不是均分责任。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推进的过程,由于世界各国、 各地区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承担责任 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 任。
第一课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返回目录
考纲展示 要点突破
整体感知 技巧规律总结
复习向导 随堂训练
基础整合 作业手册
(对应学生用书第104页)
测控导航
考点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题号 1、2、3、6 4、5
返回目录
考纲展示 要点突破
整体感知 技巧规律总结
复习向导 随堂训练
基础整合 作业手册
一、单项选择题 1.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多种原因中,难以人为改变的是( )
基础整合 作业手册
返回目录
考纲展示 要点突破
整体感知 技巧规律总结
复习向导 随堂训练
基础整合 作业手册
返回目录
考纲展示 要点突破
整体感知 技巧规律总结
复习向导 随堂训练
基础整合 作业手册
返回目录
考纲展示 要点突破
整体感知 技巧规律总结
复习向导 随堂训练
基础整合 作业手册
返回目录
考纲展示 要点突破
返回目录
考纲展示 要点突破
整体感知 技巧规律总结
复习向导 随堂训练
基础整合 作业手册
【典例】 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在近代,该地区 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 放以来,这一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读材料及表,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 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如表反映的是 2010 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 水资源利用状况。 重工业产 单位工业 单位工业 工业新水 值占工业 增加值能 增加值水 用量占工 总产值比 耗(吨标准 耗(立方米 业用水总 例(%) 煤/万元) /万元) 量比例(%) 76 2.16 27.70 8.48 环渤海地区 70 1.77 119.87 16.34 全国 注:工业新水用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中消耗的新鲜水量 (1)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哪些?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环境问题伴随着人口、资源和发展问题而出
现,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就是发展问题。 三、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对环境 历史阶段 影响 被 人类社会 采集与 极为有限,___ 低下 极为____ 动 适应环境 发展早期 狩猎 以畜力 改 加大,要求___ 农业社 生产力有 和金属 造 自然,出现 较大 发展 工具进 会时期 各种环境问题 行农耕
结束
2.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
(1)城市和乡村的环境问题的差异:
地区
环境问题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形成原因 由于交通、工业生产和人 类聚居地的过度密集,造 成污染物的集中
城市 如大气污染、水污染、 噪声污染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乡村
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
化、土壤盐碱化、森林 减少、物种灭绝
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
常考题型
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为载体,考查不合理
人类活动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 以统计资料或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区域环境问题形
问题的成
因及表现
成原因
地理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一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结束
[例1]
(2012· 安徽高考节选)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问题。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对策
地理
第一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结束
(3)主要的水体环境问题:
环境 问题 水体 富营 养化
成因 分布 危害 对策
含N、P的废液 城镇郊 大量排入池塘、 区,江 湖泊、河流 河湖海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题8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原因
典型事例
资源枯竭
水资源、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能源 短缺
人类对资源的 过度索取
华北平原用水紧张,非 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
水土流失、土地荒 漠化加剧
生态破坏
生物多样性减少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自然植被遭破 中国荒漠化趋势与沙
坏
尘暴,古巴比伦王国
的消失
生物的生存环
境遭到破 大熊猫、藏羚羊等数量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污境染污、染土问壤题污:染大、气生污物染污、染水等体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酸雨、全球变 ? 暖、臭氧层破坏等 (3)类型??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 ? 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 ?? 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二、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3.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观念并不是均分责任。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推进的过程,由于世界各国、 各地区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承担责任 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 任。
高频考点 考点一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环境问题的 核心突破 表现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概念:由于 人类活动 或 自然原因 使环境条件发生变化, 并对人类及 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放出的废弃物和 ?有害物质超过了环境的 自净能力,造成了环 (2)发生机制 ??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加大,造成 资源匮乏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八章 第一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
(3)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人们认识不到或不承认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采取了以
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盲目追求当 前经济增长的结果往往与长期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其结 果是在全球范围内相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与表现 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 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
A.煤炭开采——地面沉降
C.火电厂——大气污染
B.化工厂——水污染
D.冰箱使用——臭氧层被破坏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关系可知,a表示从环境中获取
资源,为资源开发;b表示对资源进行加工,为某种生产活
动;c表示生产活动所获得的产品提供给人口消费,并不表 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d表示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排放到环境中。第(2)题,a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人类从 地下大量开采煤炭,可能会使地下岩层之间出现空隙,引起
4.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及表现
分布 特点 表现
含义 地区 主要环境 问题 形成原因 交通、工业活动、人类聚居地 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集中 资源利用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①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 重压力;②没有足够的能力保 护环境和处理环境问题;③发 达国家污染工业的转移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利用强大 的经济实力对环境问题进行防 治,使环境质量有所好转
地面沉降。
答案:(1)C (2)A
[考点一线串] 时期 生产力 对人地关 水平 系的认识 被动地适 应环境, 对人地关 人类活动 环境问题 生物资源遭破 坏,引起物种 灭绝。但环境 崇拜自 然 人地关 系思想
人类
社会 极为低 发展 下 早期
采集和狩
猎,对环 境的影响 极为有限
第二部分 第八章 第一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3.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
)
B.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 D.随大气CO2浓度而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理坐标图的理解分析能力及对臭 氧层空洞等大气环境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结合图示分 析可知,随着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最大值所在位置北移, 在中纬度,臭氧总量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增,而在高纬度递 减明显。 答案: C
5.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 A.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
)
解析: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由原始的狩猎采集到农业
社会、工业社会及后工业化社会,由此可以判断得出
结论。
答案: A
6.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
)
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 共进的伙伴关系 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
(3)后果:生态恶化。
3.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1)原因: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 有害物质。
(2)表现:水污染、大气污染、 土壤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 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 (3)后果: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三、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历史 阶段 人类 社会 极为 低下 采集与 极为有限, 被动 适应环境 肤浅 生产力水平 人类 活动 对环境影响 对人地关 系认识
从产生的机理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 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 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 境的自净能力。如下图所示:
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从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
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具 体分析见下表: 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
第八章第1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的演
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 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 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 效应、_臭__氧__层__空__洞__和 __酸__雨___等
主要 类型
主要污染物
危害
土壤 污染
有机污染物、 __重__金__属___、放射性 元素、病原体等
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及性状等 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自然功 能失调、__土__壤__质__量____恶化
原生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下列环境问题哪些属于环境污染问题,哪些属于生态破坏问题?
简述理由。
1、核电厂排放热废水
2、臭氧层空洞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全球气候变暖
5、泥石流 6、海啸
环境污染问题:1,2,4。 生态破坏:3。
•易混淆概念: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 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都会造成环境异常和破坏。
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
表现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多指自然现象对
环境和人类的破坏和危害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干旱、暴雨、雪灾、冰雹、 风灾(台风、飓风)、酷热、寒潮、雷电等;海洋灾 害:风暴潮、海啸、海水入侵等;地质灾害:地震、 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裂、地陷等;生 物灾害:外来物种入侵、虫灾、鼠害等。
技能培养专项提升
环境问题解答的方法技巧 典例应用
下面甲图为“某地区地形图”,乙图为“该地区人 口密度分布情况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长城以南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凌汛
B.水土流失
C.森林面积减少
D.泥石流频发
(2)结合甲乙两图分析造成该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课件:第8章 第1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 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 趋势。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1)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2)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 [解析] 第(1)题,既要注意从工业、农业和生活等方面分析乌梁素海污染严 重的人为原因,还要从当地降水少、湖水的流动性差等方面分析自然原 因。第(2)题,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要从控制污水排放、减少农业污 染、清淤、建立环保法规和加强环保意识等方面分析回答。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指数年份
1973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13年
广东省1973~2013年红树林景观指数变化表
NP 斑块数量
PD 斑块密度
LPI 面积指数
LSI 形状指数
487
1.46
6.5
39.22
783
6.93
3.88
42.13
695
9.13
3.66
中的沿
人为原因:含N、P的工农业 海 的生长繁殖和渔业 后排入江河湖
废水、生活污水排入大海
生产、水产养殖 海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4.资源短缺问题
表现
原因
对策
水资源 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 “开源”“节流”相结合
短缺 大及降水少
土地资 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
源短缺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耕地
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
危害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灵犀一点]
(1)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提高,
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自身、环境及相互关系的认识不断
深入,并由人类发展需求出发形成不同的人地关系思想。 (2)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但在“地
理环境决定论”中所说的地理环境仅指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无关,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概念:由于 人类活动或 自然原因 使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并对 人类及其他生物 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类型
[灵犀一点] 环境问题的成因机理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当这种关系被破坏时,环境问 题随之产生。其机理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 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表现为生态破坏和资源短 缺;二是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表现
解析:第(1)题,在①②③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分别是征 服、依赖、友好。第(2)题,在②时期,人类依赖于自然,人类发展水
平低,靠天吃饭,逐水草而居,人地关系协调。
答案:(1)C (2)D
有关环境问题的解答
【例题】 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表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
湿地的变化。
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 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除A、B、C三项。
[答案] (1)C (2)D
考点二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实质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反映了人类 对自然环境和自身价值、地位的认知,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温馨提示] 人类社会的发展目前已进入后工业文明时期,由于 许多国家采取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人口迅猛增长后速度下降,环境 与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 人类在寻找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从而谋求 人地关系的协调。但是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仍很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仍很突出。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和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
大气污染的危害通常表现为: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 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4○5_______、○ 46 ________ 和酸雨等。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 土壤,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的4○7_______和○ 48________能力,从而使 土壤的4○9_______ 、○ 50________及○ 51_________等发生变化,并导 致土壤自然功能失调、5○2________的现象。
【例2】(2009·山东文综)下图是2000年世界 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 物、鸟类种数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 点。
(2)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
解析:依据图示,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 国家均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印度尼西亚地形多 样,物种丰富;位于环太平洋火山的地震带,火 山活动、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多发,危及 濒危物种的生存;人口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生态破坏严重,过度捕猎现象严重,危及野生动 物的生存,致使濒危物种较多。
自我校对:①过度开发利用 ②环境 ③环境破坏 ④环境 退化 ⑤生物 ⑥社会生产力 ⑦强度 ⑧产业革命 ⑨废弃物 ⑩有害物 ⑪环境的自净能力 ⑫环境污染 ⑬生态破坏 ⑭资 源 ⑮环境 ⑯环境污染 ⑰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 ⑱生态破 坏 ⑲自然资源衰竭 ⑳资源枯竭 2○1锐减
○ 22质量 ○ 23砍伐森林 2○4开垦草原 ○ 25生物链 2○6生态失衡 ○ 27水土流失 2○8土地荒漠化 ○ 29生态恶化 3○0环境污染 ○ 31 生物 3○2物理 3○3化学 ○ 34生物 ○ 35有效利用 3○6生态环境
人类生存
逐渐抛弃传统 人类逐渐认识 的以高消耗、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PPT课件 湘教版
3.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 下降。 ①水污染指水体因某些有害物质 的大量进入而导致其 物理 、
读人类社会演化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 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 有哪些?
(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 (4)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解析】 本题涉及历史学科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人地关 系思想演变过程的理解和读图分析能力。联系教材中人地关系 思想知识,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理解掌握人地关系理论产 生的背景及其核心思想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第(1)题,回答该题 首先从乙图入手,乙图中人类社会已经对环境产生了影响,结 合人地关系的发展历史,应为三种社会形态中的农业社会和工 业社会。第(2)题,要注意题目中的“广泛”和“直接”二词。 第(3)、(4)题,主要结合影响人地关系的因素入手,思考人类 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 (1)生活污染 工业污染 (2)BDE (3)主要危害:①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②危害居民身体健康。 (4)防控措施:①水源取水口周围应划定水源保护区;②加强供 水体系的日常管理和维护;③建立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机 制;④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⑤提高公众保护饮用水源的意识。
人地关系思想的转变
破坏导致
产
度超过
环境退化,
破
2021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8章 第1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
[浙江考试标准]节次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必考加试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的概念和成因(2)环境问题的分类ba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b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a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内涵(1)可持续开展的概念(2)可持续开展的根本内涵ab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a 人口规模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开展bb(1)传统经济开展模式的特征(2)可持续经济开展模式的特征b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持续利用的措施b第1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考点一|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1)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开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问题成因表现后果资源枯竭人类长期大规模地开采和破坏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资源不能满足人类需求生态破坏人类长期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人类生产和生活排放有害物质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引起环境质量下降,严重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开展(2021·浙江1月学考)读“美好回忆〞漫画图,完成1~2题。
1.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是()A.土壤污染B.臭氧层破坏C.植被破坏D.矿产资源减少2.防治该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是()A.合理使用农药B.制止土地利用C.合理开采矿产D.退耕还林还草1.C[第1题,漫画的标题是“美好回忆〞,图中椭圆内反映的是“植被、耕牛〞景观,而漫画主体局部那么展示的是“风沙、骆驼〞,说明当地过度垦殖导致植被破坏、环境恶化。
第2题,漫画主题反映的是“过度垦殖导致植被破坏〞,因此其防治措施是:退耕还林、还牧,恢复自然植被,制止过度开垦等。
]1.(2021·嘉兴市选考模拟)该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是()A.水体污染B.植被破坏C.全球变暖D.臭氧空洞C[由图可知,漫画反映的是极地冰川融化,环境问题应是全球气候变暖。
一轮复习湘教版 第8章 第1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doc
第1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本讲复习脉络: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1.环境问题概念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环境问题类型污染也往往引发生态破坏。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2.不同类型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及表现(2014·北京高考)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冶炼厂周边土壤中污染物铜含量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下题。
1.土壤铜含量( )A.因河水稀释而逐渐变小B.从冶炼厂向北递增幅度小C.高值区沿盛行风向延伸D.在居民点大于200 mg/kgC[图中土壤铜含量等值线在上游河段顺河流而下,铜含量不仅没有减小,反而增大,可见河流对土壤中铜含量没有明显的稀释作用,故A错误。
从等值线变化看,从冶炼厂向北铜含量不是递增,而是递减,故B错误。
图中等值线高值区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这与我国北方冬夏季风的方向(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相同,故C正确。
由图可知,在居民点铜含量为150~200mg/kg之间,故D错误。
]2.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变暖。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地带植树造林( )A.增加了对CO2的吸收B.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C.降低了大气相对湿度D.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B[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高纬度造林,降低了地面的反射能力,导致气温升高。
](2016·天津高考)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
据材料回答3~4题。
3.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上游水电站增多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C.下游降水量减少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4.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B .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C .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D .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3.D 4.B [第3题,随着黄河流域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经济的发展,黄河沿岸地区取水量增加,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多指自然现象对
环境和人类的破坏和危害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干旱、暴雨、雪灾、冰雹、 风灾(台风、飓风)、酷热、寒潮、雷电等;海洋灾 害:风暴潮、海啸、海水入侵等;地质灾害:地震、 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裂、地陷等;生 物灾害:外来物种入侵、虫灾、鼠害等。
第八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1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高考考试大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学目标: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类型;掌握人类面临 的主要环境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典型环境问题;
主要 类型
主要污染物
危害
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 水污染 _生__活__污__水__、工业废水、农 ___人__体__健__康_____,破坏
药、化肥及畜禽粪便等 _生__态__环__境___,造成水质恶化
大气 污染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 状态污染物,常见的有 __二__氧__化__硫__、硫化氢、 __一__氧__化__氮__、一氧化碳等
(1)从图中看,北方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_偏__高___(偏高或偏低);其中1月平 均气温偏高明显且采暖耗能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青__海__ (2)近年来,我国北方许多城市逐步把由单位和住户的分散取暖改为市政集中 统一供暖,主要目的是_____减__少__污__染_。物排放,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3)我国北方冬季气温比南方低,采暖耗能多,但酸雨危害的面积却比南方小 很多,主要原因是什么? ①北方降水少;②北方扬沙浮尘偏碱性,中和雨中酸性物质 (4)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 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
原生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下列环境问题哪些属于环境污染问题,哪些属于生态破坏问题?
简述理由。
1、核电厂排放热废水
2、臭氧层空洞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全球气候变暖
5、泥石流 6、海啸
环境污染问题:1,2,4。 生态破坏:3。
•易混淆概念: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 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都会造成环境异常和破坏。
核心归纳重难突破
考点一 环境问题 常考角度
[典题1] (2011·高考浙江卷)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 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 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 些环境问题。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学习目标导航】 1.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类型。 2.掌握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3.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知识梳理自主探究
基础回顾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自然环境
作用
反作用
物质和能量
人类
废弃物
概念: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并 对人类及其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
43、(1)偏高 青海
(2)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3)①北方降水少;②北方扬沙浮尘偏碱性,中和雨中酸 性物质。
(4)①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 使用新能源;②发展并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 ③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 的煤炭利用技术,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生态破坏”产生的原因: 自然: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 人为:三过(伐牧垦)、人口、工矿活动
如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分析西南地区的石漠化
(三)、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气候变暖、酸雨污染、臭氧层破坏
CO2 SO2 含氟气体
环境污染对策:
•保护从不同层面: 政府 (立法、执法、国际合作)、 企业(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 个人(提高环保意识)
• 替代回收: 替代品(如使用清洁能源、新能源)、 回收利用(如煤灰矿渣是建筑材料、二氧化硫回收制取硫酸)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首次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百年我国将继 续变暖。为此,我国计划到本世纪中叶争取实现碳排放量的零增长乃至负增长 材料二 北方15个省(市、区)2008年1月平均气温及采暖耗能变化图。
•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 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 洋污染等;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 盐碱化、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部分资源趋于__枯__竭___,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2.__生__态___破__坏___,生物多样性受损。 3.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解析:选A。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会造成河流流量减
少,湿地萎缩,牧草因缺少水源而生长不良,水生动植
物大量减少;由于墨累—达令盆地气候干旱,大量引用
河水灌溉,会造成土壤盐碱化。
命题探源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 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 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下图所示:
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 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 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 效应、_臭__氧__层__空__洞__和 __酸__雨___等
主要 类型
主要污染物
危害
土壤 污染
有机污染物、 __重__金__属___、放射性 元素、病原体等
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及性状等 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自然功 能失调、__土__壤__质__量____恶化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资源枯竭 资源问题对策
完善运输网,区域外输入 开源: 新能源、新材料和替代品
加强资源勘探
提高利用率 节流:
节约意识
(二)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如: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二)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