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余宽与余宽C值——道路设计中规范要点解析PPT课件
道路勘测设计二PPT课件
.
53
6.2最大横向力系数
3)增加燃料消耗和轮胎磨损 μ使车辆的燃油消耗和轮胎磨损增加
横向力 系数μ
0 0.05 0.10 0.15 0.20
燃料消耗 (%)
100 105 110 115 120
轮胎磨损 (%)
100 160 220 300 390
.
n 横向力系数 为 μ=0.2时,其 燃料消耗 与轮 胎磨损 分别比 μ=0时多20 %和近3倍
.
45
5汽车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
5.2曲线上汽车的受力分析
引入横向力系数μ,作为衡量稳定性程度的指 标,其意义为单位车重的横向力,即
X G
gv2Rih
用V(km/h)表达上述公式,则:
V2 12.7R
ih
46
5汽车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
.
47
6 圆曲线
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圆 曲线
路线平面线形中常用的单曲线、复曲线、双交 点或多交点曲线、虚交点曲线、回头曲线等中
采用的措施 纵坡不应过大,一般应小于3%
同大半径凹型竖曲线结合为宜
两侧地形过于空旷时,宜采取栽植不同树种或 设置一定建筑物等措施
长直线或长下坡尽头的平曲线,应对路面超高、
停 车视距等进行检验,必要时须采用设置标
志、增加路面抗滑. 能力等安全措施
22
4.4 直线的最小长度
定义 相邻两曲线之间应有一定长度的直线,这 个直线是指前一曲线的终点(HZ或YZ)到 后一曲线的起点(ZH或ZY)之间的长度
型
沙
漠
公
路
.
36
香 榭 丽 舍 与 凯 旋 门
.
37
德 国 柏 林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资料(名词解释解析)
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包括铁路、道路、航空、水运和管道运输。
交通运输系统,要符合我国国情:一是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存在长中短途运输;二是东部经济兴旺,西部资源集中,形成北煤南运,西气东输,南梁北调,以及集中的暑运和春运等;三是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生活小康水平,余姚大量运费低廉,平安可靠,便捷的运输方式。
道路运输的作用:1便捷的唯一既有直达功能的运输方式。
2衔接其他运输方式的纽带作用。
3深度光,覆盖面达。
4是实现个助攻运输方式高效快捷转运的重要手段,起主导作用。
5是各国开展速度最快和主要的运输方式。
道路的种类: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乡村道路。
最早的道路——驰道,其次是直道。
我国道路存在的问题:一数量少。
二是质量差,标准低。
1993年正式发布实施?五纵七横规划?里程3.5万公里,投资9000多亿元,2004年发布?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线,18条东西横向线,简称“7918〞网。
道路功能:通过功能和通达功能。
公路按功能分类: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
按行政区划分国道、县道、省道和乡道。
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道路勘测设计主要的技术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标准?〔JTG D20_2006)?城市道路设计标准?〔CJJ 37——90〕道路勘测设计相关的依据:?公路勘测标准?〔JTG C10_2007),道路勘测设计其他的技术依据:?公路工程根本建立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方法??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标准?〔GB 50220——95〕?厂矿道路设计标准?〔GBJ 22——87〕?公路环境保护设计标准?〔JTJ/T 006——98〕。
鞍式列车适用于大型集装箱运输,可作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有大型集装箱运输的公路的设计依据。
其他公路必须保证小客车和载重汽车的平XX利通行,绞式列车使用于城市道路控制之用。
小客车的最小转弯半径6米,载重汽车和鞍式列车的12米。
侧向余宽与余宽C值——道路设计中规范要点解析 ppt课件
宽中分带及 分离式路基
8
10
城 市 道 路 横 断 面
9
缘石25cm高
桥梁规范中车辆 荷载布置示意图
10
道路建筑限界中余宽C值(安全带宽度Wsc)解析
(二)公路、城市道路多本规范中对建筑限界作出了规定,如《公路 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第6.6.1条:公路建筑限界是为了保 证公路上各种车辆的正常运行与安全,在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 得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在公路横断面设计中,公路标志、 护栏、照明灯柱、电杆、绿化、行道树以及跨线桥的梁底、桥台、桥 墩等的任何部分不得侵入公路建筑限界之内。
缘石的主要功能如下:
1 分隔行车区域和其它交通方式运行区
域,或分隔其他用途的区域;
2 支撑路面结构边缘;
3 标出路面边缘的轮廓,诱导交通;
4 排水控制;
5 美化路容。
14
附2-2
城市道路中立缘石设在中间分隔带、侧分隔带及路侧带两侧。当设在中间分隔 带及侧分隔带时,外露高度宜为15~20cm;当设置在路侧带两侧时,外露高度宜为 10~15cm。路侧缘石除引导排水外,其高度尚需考虑人员上下车及车门开启的要求。
在设计速度≥80km/h 的公路上,无论什么形式的缘石几乎都不具有防 止车辆越出路外的功能,特别是垂直的缘石(高度在20cm以上),反而会使 车辆弹起而减弱防撞护栏的功能,甚至会出现翻车等情况,因此不推荐在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中央分隔带上采用栏式缘石。由于缘石没有防止车 辆越出路外的作用,原则上应在公路中分带、路外侧设置防撞护栏。
如路缘石能对失控车辆起到第一道防护作用,则更能有效地降低事
故严重程度,减少事故损失。已有资料表明:如需考虑路缘石对车辆的
《道路勘测设计》重要知识点汇总十一
《道路勘测设计》重要知识点汇总十一301.汽车宽度和富余宽度双车道公路设有上下行两条车道,一条行车道的宽度由汽车宽度和富余宽度组成。
汽车宽度根据载重车车体的总宽度确定,一般取2.5m。
富余宽度主要是汽车行驶过程中所要求的安全宽度,如相邻两车之间保持的安全间隙及车轮胎至路面边缘的安全距离。
302.有中间带的行车道宽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有四条以上的车道,一般设置中间带。
分隔带两侧的行车道只有同向行驶的汽车。
303.中间带的组成中间带由中央分隔带和路线双向的两条左侧路缘带组成。
中央分隔带是分隔高速公路上对向行车道的地带。
分隔带以路缘石线等设施分界,在构造上起着分隔对向交通的作用。
在中央分隔带的两侧设置路缘带,路缘带既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又增加行车安全,还能保证行车所必需的侧向余宽,提高行车道的使用效率。
304.中间带的作用1)将上行、下行车流分开,排除纵向干扰,防止对向车辆碰撞。
2)清晰显示内侧边缘,引导驾驶员视线。
3)防止行车任意转弯调头。
4)可作为设置安全护栏、标志、绿化及其他交通设施之用。
5)设置一定宽度的中间带并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可防止对向车辆灯光炫目,还可起到美化路容和环境的作用。
6)设于分隔带两侧的路缘带,由于有一定宽度且颜色醒目,既引导驾驶员视线,又增加行车所必需的侧向余宽,从而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305.中间带宽度中间带的宽度是根据行车道以外的侧向余宽,防止驶入对向行车道的护栏、种植、防眩网、跨线桥桥墩等所需的设施带宽度而定的。
一般分宽、窄两种中间带。
中间带越宽作用越明显,但投资、占地多,对土地资源十分宝贵的地区要采用宽的中间带是有困难的。
对于用地条件宽裕、环境设计要求高的国家,多采用较宽的中间带,对布置优美的景观,减少噪声及空气污染,降低夜间行车眩光等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对于用地紧张的国家和地区多采用较窄的中间带,同时采用了防撞护栏和防眩板等措施来起到防眩作用。
我国用地紧张,设计规范规定一般均采用窄分隔带,在构造上高出行车道表面。
道路勘测设计第3章1精品PPT课件
纵断面设计。二者是相互关联的,既分别进行,又综合考虑。线形是道路的骨架,
它不仅对行车的速度、安全、舒适、经济及道路的通行能力起决定性的影响,而且
直接影响道路构造物设计、排水设计、土石方数量、路面工程及其它构造物,同时
对沿线的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以及自然景观、环境协调也
有很大影响。道路建成后,要再对路线形进行改造,其困难是较大的。
6 25.10.2020
1)直线的最大长度
由于长直线的安全性差,一些国家对直线的最大长度 作了规定,德国规定不超过20V(V是设计车速,用 km/h表示,20V相当于72S的行程),前苏联规定为 8km,美国为4.83km。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规定。在 运用直线线形并确定其长度时,必须持谨慎态度。总 的原则是:公路线形应与地形相适应,与景观相协调, 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当采用长的直线线形时, 为弥补景观单调的缺陷,应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 技术措施。
的这些优点,在各种线形工程中都被广泛采用。
但是,过长的直线并不好。从行车的安全和线形美观来看,过
长的直线,线形呆板,行车单调,易使司机产生疲劳,也容易 发生超车和超速行驶,行车时司机难以估计车间距离,在直线 上夜间对向行车容易产生眩光等。因而长直线行车的安全性较 差,往往是发生车祸较多的路段。直线虽然路线方向明确,但 只能满足两个控制点的要求,难与地形及周围环境相协调。特 别是在山区、丘陵区,采用过长的直线会破坏自然景观,并易 造成大挖大填,工程的经济性也较差。 在设计中,应根据路线所处地段的地形、地物、驾驶人员的视 觉、心理状态以及保证行车安全等因素合理布设直线。直线长 度是指前一曲线的终点(缓直HZ或圆直YZ)至后一曲线的起点 (直缓ZH或直圆ZY)之间的长度。直线的最大和最小长度应有 所限制。
侧向余宽与余宽C值——道路设计中规范要点解析 ppt课件
(由于防撞等级要求,对于地形陡峻段采用防撞设施更为合适)
道路上的分隔带采用立缘石围砌,需要考虑防撞要求时,应采用相应等级的防 撞护栏。
17
附2-3
高缘石也不一定能阻止车辆跨越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提出的定义相同。
➢分类解析: 路基段、桥梁段、隧道段。
(三)路基段中的余宽C值(安全带宽度Wsc)
13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左为路线规范、右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示图)
与余宽相关联的缘石高度
由上述断面图看,两规范中限界图示是一致的,对于限界图中路缘 石的高度,在路线规范中规定了0.25m的具体数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中对路缘石高度D值解释为:小于或等于0.25m。
如路缘石能对失控车辆起到第一道防护作用,则更能有效地降低事
故严重程度,减少事故损失。已有资料表明:如需考虑路缘石对车辆的
拦护作用,根据不同车速、不同碰撞角度、不同缘石高度条件的路缘石
碰撞仿真试验结果,路缘石对偏驶车辆的拦护效果优劣程度为35>30>
25>40>15>20cm,因此桥涵通用规范建议路侧环境危险时,缘石高度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分离式路基)
由于分离式路基一般在左侧也设 置了相对较宽的硬路肩,因此分离式 路基左侧未明确考虑C值这一问题。
9
宽中分带及 分离式路基
10
10
城 市 道 路 横 断 面
11
缘石25cm高
桥梁规范中车辆 荷载布置示意图
12
道路建筑限界中余宽C值(安全带宽度Wsc)解析
道路设计基础知识 ppt课件
• 4.道路系统布局
10
二 . 城市道路断面规划设计
11
( 一 ) 掌握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
•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宽度称为路幅宽度,即规划的道路用地 总宽度。由车行道、人行道、分隔带和绿地等部分组成。
12
• 1.机动车道设计 • (1)车道宽度 • 宽度取决于通行车辆的车身宽度和车辆行驶十横向的必要安全距离, 即车辆在行驶时摆动、偏移的宽度,以及车身、与相邻车道或人行道边缘 必要的安全间隙,通车速度、路面质量、驾驶技术、交通秩序有关。可取 为1.0~1.4m。 一般城市主干路小型车车道宽度选用2.5m;大型车道或混合行驶车道选 用3.75m;支路车道最窄不宜小于3m,公演路边停靠车辆的车道宽度为 2.5~3.0m。
道路设计基础知识
1
一 . 城市道路设计的准备知识
2
( 一 ) 熟悉城市道路的设计原则
•
•
1.必须在城市规划,特别是土地使用规划和道路系统规划的指导 下进行;
2.要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考虑道路建设的远近结合、分期发展;
•
• • •
3.要求满足交通量在一定规划期内的发展要求;
4.综合考虑道路的平面、纵断面线型、横断面布置、道路交叉口、 各种道路附属设施、路面类型,满足行人及各种车辆行驶的技术要求; 5.应考虑与道路两侧的城市用地、房屋建筑和各种工程管线设施、 街道景观的协调; 6.采用各项技术标准应该经济合理,应避免采用极限标准。
7
• (3)交叉口视距限界 • 保证两条相交道路上直行车辆都有安全的停车视距的前提是必须保证 驾驶员视线不受遮挡,由两车的停车视距和视线组成了交叉口视距空间和 限界,又称视距三角形。要求在视距三角形限界内清除高度超过1.2m的障 碍物。按最不利情况,考虑最靠右的一条直行车道与相交路最靠中间的直 行车道的组合确定视距三角形的位置。
教学PPT城市道路几何尺寸设计
(二)非机动车道宽度
第一条自行车道宽度采用1.5米,,两条三条分别为 2.5、3.5,依次类推
单向自行车道数
单向预测设计小时自行车交通量 一条自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单向自行车道总宽度=一条车道宽度×车道数
非机动车专用道路,单向不宜小于3.5m,双向不宜 小于4.5m。沿道路两侧设置的单向非机动车道宽度不 应小于2.5m。
第一节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 城市道路横断面是指道路中线上各点的法向切面。 • 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
行道、绿化带、分车带(中间带、两侧带)
横断面设计主要任务:合理确定各组成部分的 相互布置关系及各部分几何尺寸,包括路拱坡 度及路拱曲线的确定。
一、横断面设计原则
1、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 2、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为远期工程所 利用, 并预留管线位置。 3、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管理措施结合 的办法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证交通安全。
适用条件
1、单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量均不太大的 城市道路。 单幅路机动车车行道条数不应采用奇数。 2、双幅路,适用于有辅路供非机动车行驶的大城市主干 路或快速路 。双幅路的单向车行道的车道数不得少于2条。
3、三幅路 适用于路幅较宽、交通量大、车速较高、非 机动车多,混合行驶已不能满足交通需要的主要干线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小于40m时,不宜修建三幅路
2.5
2.75
3.0
3.25
3.5
0.5
0.62
0.75
0.88
1.0
2)车道序修正系数 a条
表4-6 车道序修正系数 a条
车道序号
1
2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条文解读 ppt课件
ppt课pp件t课pp件t课件
18
3.1.7 路基设计
——应充分考虑水和冰冻对路基性能的影响;
——设置完善的防排水系统或防冻害设施,以及必要的路基防 护工程,防治路基病害。
ppt课pp件t课pp件t课件
19
3.1.8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高填方路基、陡坡路堤和挖方高边 坡路基
——应采用动态设计法,动态设计必须以完整的施工设计图为 基础,适用于路基施工阶段。
——各级公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应符合表3.1.3 规定。
ppt课pp件t课pp件t课件
15
3.1.4 路基设计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路基横断 面形式和边坡坡度;
——沿河路基不宜侵占河床,根据冲刷情况,设置必要的防护 支挡工程;
——妥善处理好路基废方,应避免河床堵塞、河流改道或冲毁 沿线构造物、农田、房屋等。
ppt课pp件t课pp件t课件
27
3.2.8 标准状态下路基回弹模量值 ——应综合考虑公路等级和设计阶段,根据路床深度范围内路 基土(或粒料)的回弹模量,按下列方法确定:
1 根据路基结构应力水平,采用重复加载三轴压缩试验获得。 2 受试验条件限制时,由附录B表B.1、B.2 查取。 3 初步设计阶段,由(3.2.8-1)、(3.2.8-2)估算。
ppt课pp件t课pp件t课件
33
3.3.3 路堤填料
1 路堤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 应小于150 ㎜。
2 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等,不 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堤。冰冻地区的路床及浸水部分的路堤不应直接采用粉质 土填筑。
3 路堤填料最小强度应符合表3.3.3 的规定。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第五章12-11.
二、分隔带的作用及其宽度
(一)中间带 1.适用场合:高速、一级公路。 四条和四条以上车道的公路应设置中间带。 2.中间带的构成:两条左侧路缘带 中央分隔带 3.中间带的作用: (1)将上、下行车流分开。 (2)可作设置公路标志牌及其它交通管理没施的场地, 也可作为行人的安全岛使用。 (3)分隔带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可防止对向车 辆灯光眩目,还可起到美化路容和环境的作用。 (4)路缘带可引导驾驶员视线, (5)避免掉头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1.单幅路
( 1 )划出快、慢车行驶分车线,快车和机动车 辆在中间行驶,慢车和非机动车靠两侧行驶。 (2)不划分车线。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2.双幅路: 在车道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将车行道分为两半,上、 下行车辆分向行驶。各自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划分快、 慢车道。
4. 平曲线加宽要求:
路面应在曲线内侧进行加宽。 路面加宽后,路基也应相应加宽。 四级公路路基采用6.5m以上宽度时,当路面加宽后 剩余的路肩宽度不小于0.5m时,则路基可不予加宽; 小于0.5m时,则应加宽路基以保证路肩宽度不小于 0.5m。 分道行驶公路,当圆曲线半径较小时,其内侧车道 的加宽值应大于外侧车道的加宽值,设计时应通过 计算确定其差值。
NA b 2R
2
2. 鞍式列车的加宽值计算方法:
A1 b1 2R
2
A2 b2 2 R'
2
式中:b1——牵引车的加宽值; b2——拖车的加宽值; A1——牵引车保险杠至第 二轴的距离(m); A2——第二轴至拖车最 后轴的距离(m);
2. 鞍式列车的加宽值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左侧路肩(路缘带)不宽,设计中需考虑由左侧路缘带和余宽C值 组成的侧向余宽。公路侧向余宽为车辆在高速行驶时,行车道两侧需预留的 富裕余宽度(即车道边线到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它也能起到引导驾驶员视 线的作用。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4.0.4条条文说明
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公路路线设 计细则》(总校稿)、《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和《公路立体 交叉设计细则》中对余宽C值(主要针对左侧)规定是一致的。
如路缘石能对失控车辆起到第一道防护作用,则更能有效地降低事 故严重程度,减少事故损失。已有资料表明:如需考虑路缘石对车辆的 拦护作用,根据不同车速、不同碰撞角度、不同缘石高度条件的路缘石 碰撞仿真试验结果,路缘石对偏驶车辆的拦护效果优劣程度为35>30> 25>40>15>20cm,因此桥涵通用规范建议路侧环境危险时,缘石高度 宜取用较大值。
公路中的路基段右侧一般多设置较宽的右侧路肩带,此部分形成 了公路右侧的侧向宽度,因此公路中右侧多未考虑余宽C值。路基左侧 因左侧路缘带宽度值不大,故考虑余宽C值,并和左侧路缘带构成安全 行车所必需的侧向余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定义,与右侧侧向宽度差C值)。
城市道路中一般右侧也不设宽路肩,因此左右侧均考虑安全带宽 度Wsc值,其与路缘带组成了侧向净宽。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
城市道路横断面
公路横断面
路缘带
路缘带
公路的横断面右侧一般多设置较宽的右侧路肩带,此部分形成 了公路右侧的侧向宽度,因此公路中右侧多未考虑余宽C值。
附4 路肩
限界线
硬路肩
设置 右侧 路肩
少数公路未设右侧宽路肩。这样情况下需要 考虑C值的设置 ,保证外侧车道车辆正常运行。
由于公路中路缘石主要起视线诱导、拦水作用,同时考虑到车辆冲 撞中等高度的路缘石宜导致车辆翻转,常规设计时,公路中路缘石的高 度多小于20cm。《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 60-2015第3.4.2条中规 定:路缘石高度可取0.25~0.35m,当跨域急流、大河、深谷、重要道路、 铁路、主要航道,或桥面常有积雪、结冰时,其路缘石高度宜取用较大 值。(考虑缘石拦护作用时)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分离式路基)
由于分离式路基一般在左侧也设 置了相对较宽的硬路肩,因此分离式 路基左侧未明确考虑C值这一问题。
宽中分带及 分离式路基
10
城 市 道 路 横 断 面
缘石25cm高
桥梁规范中车辆 荷载布置示意图
道路建筑限界中余宽C值(安全带宽度Wsc)解析
(二)公路、城市道路多本规范中对建筑限界作出了规定,如《公路 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第6.6.1条:公路建筑限界是为了保证 公路上各种车辆的正常运行与安全,在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得 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在公路横断面设计中,公路标志、护 栏、照明灯柱、电杆、绿化、行道树以及跨线桥的梁底、桥台、桥墩 等的任何部分不得侵入公路建筑限界之内。
0
道路设计中规范要点解析(I) 2017
--侧向余宽与余宽C值
制作人:广州市政
道路建筑限界中余宽C值(安全带宽度Wsc)解析
(一)公路、城市道路规范中对建筑限界作出了规定,余宽C值(城市 道路中为安全带宽度Wsc值)是限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多本规 范均有规定(规定略有不同),有必要对此值进行对比分析。
缘石的主要功能如下:
1 分隔行车区域和其它交通方式运行区
域,或分隔其他用途的区域;
2 支撑路面结构边缘;
3 标出路面边缘的轮廓,诱导交通;
4 排水控制;
5 美化路容。
附2-2
城市道路中立缘石设在中间分隔带、侧分隔带及路侧带两侧。当设在中间分隔 带及侧分隔带时,外露高度宜为15~20cm;当设置在路侧带两侧时,外露高度宜为 10~15cm。路侧缘石除引导排水外,其高度尚需考虑人员上下车及车门开启的要求。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提出的定义相同。
分类解析: 路基段、桥梁段、隧道段。
(三)路基段中的余宽C值(安全带宽度Wsc)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左为路线规范、右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示图)
与余宽相关联的缘石高度
由上述断面图看,两规范中限界图示是一致的,对于限界图中路缘 石的高度,在路线规范中规定了0.25m的具体数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中对路缘石高度D值解释为:小于或等于0.25m。
附2-1
桥梁段如外侧栏杆不具 备防撞功能,则路缘石高度 宜取用较大值,以对失控车 辆起到第一道防护作用,降 低事故严重程度,减少事故 损失。
当跨域急流、大河、深 谷、重要道路、铁路、主要 航道等,或桥面常有积雪、 结冰时,采用具有相应防撞 等级的防撞护栏则更有利于 安全。
公路硬路肩边缘或凸起式中央分隔带边缘宜用硬材铺筑的凸起缘石。 缘石一般可分为栏式缘石和斜式缘石两种,可单独设计、也可与路面整体 设计。公路上缘石高度一般不大于20cm。
附1 侧向余宽
左侧路缘带和余宽C值提供了安全行车所必需的侧向余宽,并能引 导驾驶员的视线。侧向余宽公路通行车辆在高速行车时,行车道两侧 需预留的富裕余宽度,即车道边线到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附1-a 时为0.5m;设计速度小于或等 于100km/h时为0.25m。 缘 石 高 度 小 于 或 等 于 0.25m , 一般情况小高速公路可不设路 缘石。
部分特殊路段如为保证隧道内线形弯曲段或路外地形陡峻段的行车安全,立缘 石可加高至25~40cm。其埋置深度应能抵抗路侧带荷载的侧压力,保证结构稳定。
(由于防撞等级要求,对于地形陡峻段采用防撞设施更为合适)
道路上的分隔带采用立缘石围砌,需要考虑防撞要求时,应采用相应等级的防 撞护栏。
附2-3
高缘石也不一定能阻止车辆跨越
在设计速度≥80km/h 的公路上,无论什么形式的缘石几乎都不具有防 止车辆越出路外的功能,特别是垂直的缘石(高度在20cm以上),反而会使 车辆弹起而减弱防撞护栏的功能,甚至会出现翻车等情况,因此不推荐在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中央分隔带上采用栏式缘石。由于缘石没有防止车 辆越出路外的作用,原则上应在公路中分带、路外侧设置防撞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