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李世民
唐朝皇帝列表,唐朝历代皇帝谱
唐朝皇帝列表,唐朝历代皇帝谱出处唐朝唐朝,始于高祖李渊,终于哀帝,共20帝。
唐朝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为最。
唐高宗后,武则天称帝,国号“周”。
唐朝皇帝谱高祖李渊618年称帝,在位9年,626年让位于李世民高祖李渊,陕西人,世袭为唐公。
617年出任太原留守。
隋末农民起义时,他乘机起兵攻入长安,建立唐朝。
李渊是一个酒色之徒,并无雄才大略。
退位后死于635年,时年70岁。
太宗李世民626年即位,在位24年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名君。
在唐朝统一全国的一系列战争中,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军队统帅,在即位后,又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实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高宗李治649年即位,在位34年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子。
政治上无所作为,后期被武则天把持朝政。
683年病死,时年56岁。
中宗李显在位,在位6年中宗李显,李治第六子,李治死后即位,但仅仅2月,被武后所废。
705年武后让位与李显,无所作为,被皇后韦氏毒死,时年55岁。
睿宗李旦在位,在位8年睿宗李旦,高宗第八子。
684年被武后拥立为帝,690年被废。
710年其子李隆基剿灭韦后,拥李旦为帝,712年让位与李隆基,死于716年,时年55岁。
玄宗李隆基年在位,在位43年李隆基,睿宗第三子。
在位前期,不失为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使国库丰盈,百姓安乐。
但后期,却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致使政治腐败,“安史之乱”险些葬送大唐江山。
756年他让位与其子李亨,761年死,时年77岁。
肃宗李亨756年即位,在位7年肃宗李亨,玄宗第三子。
“安史之乱”时被拥立为帝。
死于762年,时年52岁。
代宗李豫762年即位,在位17年代宗李豫,肃宗长子。
762年被宦官拥立为帝。
平乱守成,中才之主。
死于779年,时年54岁。
德宗李适779年即位,在位25年德宗李适,代宗长子,他猜忌刻薄,重用奸佞,为唐朝灭亡埋下了祸根。
死于805年,时年64岁。
李世民的简介
李世民的简介1. 引言李世民(598年-649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他在位的时间是626年至649年,被誉为唐朝的“开国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
2. 早年生活李世民于598年出生在隋朝末年的一个将门世家,他的父亲是隋朝的功臣李渊。
李世民自小聪明机智,喜欢读书和学习军事策略。
在李渊发动玄武门之变推翻隋朝后,李世民开始参与政务,对治国理政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3. 登基与统一江山在李渊去世后,李世民继承了父亲的大业,成为了唐朝的皇帝。
他登基后,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包括废除官僚贵族特权、推行科举制度、改革军队以及修建水利工程等。
这些政策增强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使得唐朝逐渐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帝国。
4. 内政与外交李世民在内政方面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他组织编纂了《隋书》和《唐书》,对历史进行了整理和总结,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他还积极开展各种改革,包括推行土地制度改革、优化税收制度,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通商贸易的推广等。
在外交方面,李世民致力于扩大领土,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保持着国家的稳定和强大。
5. 儒学与佛教李世民对于儒学和佛教都有极高的重视。
他鼓励儒学的研究和传承,以儒家思想来约束官员的行为,倡导礼乐之风。
同时,李世民也对佛教非常包容,许多佛教寺庙在他的推动下得以建设和发展,使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6. 李世民的后期统治李世民在位期间,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统治逐渐出现了问题。
他先后发生了两次儿子之争,分别是太子李建成与李世民的次子李元吉之间的夺嫡之争,以及李治与李世民的四子李显之间的夺嫡之争。
这两次夺嫡事件导致了唐朝的衰落和内乱,给后世留下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7. 逝世与评价李世民于649年去世,享年52岁。
他被后人称为“圣武皇帝”,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
他的治理将国家带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公元598年,李世民出生在李家别馆,他的父亲是当时隋朝的官员李渊,而母亲则是北周皇族窦氏。
再来说说李世民名字的由来,他4岁的时候,家里来了个算命先生,对他父亲李渊说:“您是贵人,而且您有贵子。
”那个算命书生见到李世民,看看了他的面相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
”所以,李渊就用“济世安民”里的两个字给儿子取名“李世民”。
公元617年,李世民和父亲起兵反隋,这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晋阳起兵。
他父亲李渊废黜杨侑,创立唐朝,而李世民被封为尚书令、右翊卫大,进封秦王。
本来李渊是答应李世民立他为太子的,但是唐朝建立后,李渊还是立了他的长子李建成为太子,而李世民当然也不肯屈为人臣,所以李世民、李建成等兄弟之间猜忌越来越深。
公元626年,李世民在东宫的眼线打探到消息说,李建成要设计杀自己,所以他决定先发制人,在长安城玄武门附近射杀李建成和李元吉,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玄武门之变,而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决定斩草除根,于是也杀掉了他那几个兄弟的儿子。
所以现在有很多人批评李世民的狠毒,为了皇位,自己的兄弟乃至只有几岁的侄儿都不放过。
李世民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太子,两个月后,李渊退位做太上皇,而李世民登基,年号为贞观。
后人称呼李世民为唐太宗。
李世民之所以可以之所以可以被后人评价为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文学家是有道理的,因为李世民的丰功伟绩让他值得有这样的赞美。
他对唐代立下了很多丰功伟绩,主要有以下的几点:1.人才有很多,但是如果没有慧眼识珠人才就会被淹没,李世民用人不拘一格,让人才有了发挥的机会。
李世民重用人才也是他的功绩,因为他没有让人才埋没。
2.他对政治管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没有独断专行,而是确立了政治管理制度,杜绝了老百姓被不良的决策危害。
3.他胸怀大局,采取四海统一的外交政策,使得不仅是中国之内,四海之内都是一片祥和的局面,人们安居乐业,国家也繁荣富强。
4.李世民在文学上也有很大的作为,他的个人修养极高,精通书法,因此在他大力弘扬之下唐代成了中国历史上书法艺术的鼎盛时代。
秦王李世民的故事_李世民是什么民族
秦王李世民的故事_李世民是什么民族李世民是具有鲜卑族血统的汉族人。
李世民少年时期便从军,曾在雁门关救过被围困的隋炀帝杨广,后又跟随父亲李渊多次出征。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秦王李世民的故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秦王李世民的故事李世民是唐高祖和窦皇后所生的孩子,大哥是太子李建成。
李世民生于公元598年,是窦皇后的第二个儿子。
李世民出生后,父亲李渊在隋朝为官,李世民四岁时,一位会看面相的秀才说,李渊是位贵人,李渊的儿子是贵子。
见到李世民后,这位书生啧啧称赞李世民,从他的面相来看,李世民有龙凤之姿。
李世民在童年时期就显示出了卓越的才能,文学和骑射都很精通,深受李世民的喜爱。
李世民15岁的时候已经娶了长孙氏为妻,有了家庭后的李世民更加有了担当和责任。
公元615年,李世民受率领军队到雁门关去营救隋炀帝。
公元616年,李世民跟随父亲李渊多次奋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曾经成功应对抗突厥人的进攻。
随后,在李世民的劝说自己,父亲李渊决定出兵讨伐隋朝。
李世民被父亲授予重职,统帅右三军,李世民率兵进攻长安,一举灭掉了隋朝。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为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封李世民为右元帅,进封秦王。
李渊下令让李世民他率兵四处征战,扩充唐朝的疆土。
李世民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他率兵击败了刘武周,巩固了北方的势力;随后消灭了王世充和窦建德,获取了华北统治权。
太子李建成认为秦王李世民的功劳太大,会威胁自己的太子之位,屡次加害于李世民。
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杀害了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并且将他们的孩子一网打尽,稳固了自己的权力。
同年,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
李世民是什么民族李世民是具有鲜卑族血统的汉族人。
根据二十四史记载,李世民的父系是汉族,拥有汉族正宗血统,他的曾祖父李虎是西魏大将。
随后,李虎的儿子和鲜卑人孤独信的女儿成婚生下了李世民的父亲李渊。
李渊到了成婚年纪后,娶了鲜卑族人窦氏,随后窦氏生下李世民。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讲,李世民鲜卑族血统会大一些,由于李世民是唐朝的皇帝,后人就认为他的汉族人。
唐朝历代皇帝列表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高祖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
690年,67岁的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史称武周。
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还都长安。
唐玄宗开元年间国力达到极盛,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灭亡。
唐共历经21位皇帝(不含武则天),共290年。
一、李渊谥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庙号:高祖辈份:第一代在位:618——626(8年)生卒:566——635(70岁)皇考:北周唐国公李虎子李昺子生母:独孤氏年号:武德(618——626)陵墓:献陵(今陕西省三原县城东25公里之土原上)二、李世民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庙号:太宗辈份:第二代在位:626——649(23年)生卒:598——649(52岁)皇考:高祖次子生母:窦氏年号:贞观(627——649)陵墓:昭陵(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北)三、李治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庙号:高宗辈份:第三代在位:649——683(34年)生卒:628——683(56岁)皇考:太宗第九子生母:长孙皇后年号:永徽(650——655)显庆(656——661)龙朔(661——663)麟德(664——665)乾封(666——668)总章(668——670)咸亨(670——674)上元(674——676)仪凤(676——679)调露(679——680)永隆(680——681)开耀(681——682)永淳(682——683)弘道(683)陵墓:乾陵(今陕西省乾县西北梁山上,和武则天合葬)四、李显(又名李哲)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庙号:中宗辈份:第四代在位:683——684(1年)705——710(5年)生卒:656——710(55岁)皇考:高宗第七子生母:武瞾年号:嗣圣(684)神龙(705——707)景龙(707——710)陵墓: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龙泉山上)五、李旦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庙号:睿宗辈份:第四代在位:684——690(6年)710——712(2年)生卒:662——716(55岁)皇考:高宗第九子生母:武曌年号:文明(684)光宅(684)垂拱(685——688)永昌(689)载初(689——690)景云(710——712)太极(712)延和(712)陵墓:桥陵(今陕西省蒲城县北之丰山)六、武曌谥号:则天顺圣皇后庙号:无辈份:第三代在位:690——705(15年)生卒:624——705(82岁)皇考:武士彟生母:杨氏年号:天授(690——692)如意(692)长寿(692——694)延载(694)证圣(695)天册万岁(695)万岁登封(695——696)万岁通天(696——697)神功(697)圣历(698——700)久视(700——701)大足(701)长安(701——704)神龙(705)陵墓:与高宗合葬乾陵(今陕西省乾县西北梁山上)七、李重茂谥号:少帝庙号:无辈份:第五代在位:710(十天)皇考:中宗子年号:唐隆(710)唐元(710)八、李隆基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辈份:第五代在位:712——756(44年)生卒:685——762(78岁)皇考:睿宗第三子生母:窦氏年号:先天(712——713)开元(713——741)天宝(742——756)陵墓:泰陵(今陕西省蒲城县东北金粟山)九、李亨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庙号:肃宗辈份:第六代在位:756——762(6年)生卒:711——762(52岁)皇考:玄宗第三子生母:杨氏年号:至德(756——758)乾元(758——760)上元(760——762)宝应(762)陵墓:建陵(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北之武将山上)十、李豫谥号: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辈份:第七代在位:762——779(17年)生卒:726——779(54岁)皇考:肃宗长子生母:吴氏年号:宝应(762——763)广德(763——764)永泰(765——766)大历(766——779)陵墓:元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之檀山上)十一、李适谥号:神武圣文皇帝庙号:德宗辈份:第八代在位:779——805(26年)生卒:742——805(64岁)皇考:代宗长子生母:沈氏年号:建中(780——783)兴元(784)贞元(785——805)陵墓:崇陵(今陕西省泾阳县北嵯峨山)十二、李诵谥号: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顺宗辈份:第九代在位:805(1年)生卒:761——806(46岁)皇考:德宗长子生母:王氏年号:永贞(805)陵墓:丰陵(今陕西省富平县东瓮金山)十三、李纯谥号: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庙号:宪宗辈份:第十代在位:805——820(15年)生卒:778——820(43岁)皇考:顺宗长子生母:王氏年号:元和(806——820)陵墓:景陵(今陕西省蒲城县西北金帜山)十四、李恒谥号:睿圣文惠孝皇帝庙号:穆宗辈份:第十一代在位:820——824(4年)生卒:795——824(30岁)皇考:宪宗第三子生母:郭氏年号:长庆(821——824)陵墓:光陵(今陕西省蒲城县北尧山)十五、李湛谥号:睿武昭愍孝皇帝庙号:敬宗辈份:第十二代在位:824——826(2年)生卒:809——826(18岁)皇考:穆宗长子生母:王氏年号:宝历(825——826)陵墓:庄陵(今陕西省三原县东北)十六、李昂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庙号:文宗辈份:第十二代在位:826——840(14年)生卒:809——840(32岁)皇考:穆宗第二子生母:萧氏年号:大和(827——835)开成(836——840)陵墓:章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之天乳山)十七、李炎谥号:至道昭肃孝皇帝庙号:武宗辈份:第十二代在位:840——846(6年)生卒:814——846(33岁)皇考:穆宗第五子生母:韦氏年号:会昌(841——846)陵墓:端陵(今陕西省三原县东)十八、李怡谥号: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庙号:宣宗辈份:第十一代在位:846——859(13年)生卒:810——859(50岁)皇考:宪宗第十三子生母:郑氏年号:大中(847——860)陵墓:贞陵(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十九、李漼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庙号:懿宗辈份:第十二代在位:859——873(14年)生卒:833——873(41岁)皇考:宣宗长子生母:晁氏年号:咸通(860——873)陵墓:简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二十、李儇谥号:惠圣恭定孝皇帝庙号:僖宗辈份:第十三代在位:873——888(15年)生卒:862——888(27岁)皇考:懿宗第五子生母:王氏年号:乾符(874——879)广明(880——881)中和(881——885)光启(885——888)文德(888)陵墓:靖陵(今陕西省乾县东北)二十一、李晔谥号: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辈份:第十三代在位:888——904(16年)生卒:867——904(38岁)皇考:懿宗第七子生母:王氏年号:龙纪(889)大顺(890——891)景福(892——893)乾宁(894——898)光化(898——901)天复(901——904)天祐(904)陵墓:和陵(今河南省偃师县太平山)二十二、李柷谥号:昭宣光烈孝皇帝庙号:后唐时议庙号为景宗辈份:第十四代在位:904——907(3年)生卒:892——908(17岁)皇考:昭宗第九子生母:何氏年号:天祐(904——907)陵墓:温陵(今山东省定陶县)。
历史趣谈:唐太宗李世民 秦王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秦王李世民简介导语:姓名:李世民国籍:唐朝民族:汉族出生地:陕西武功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出生日期:公元599年1月23日(己卯年)逝世日期:公元649年姓名:李世民国籍:唐朝民族:汉族出生地:陕西武功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出生日期:公元599年1月23日(己卯年)逝世日期:公元649年7月10日职业:皇帝、军事家、政治家主要成就:文韬武略,平定乱世,开疆扩土贞观之治,求贤纳谏,宽厚爱民代表作品:《帝范》,《贞观政要》等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尊号:天可汗(唐周边各民族尊称)年号:贞观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
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
他是杰出的军事家,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最终统一中国。
后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让位,李世民即位。
李世民即位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史上著名的明君。
生平介绍: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
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
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在位期间,其对唐朝的建立与国家的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并取得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爱好文学与书法,并有墨宝传世。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最终统一中国。
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让位,李世民即位。
李世民即位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明君。
李世民诗句
李世民诗句1、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
——唐·李世民《仪鸾殿早秋》2、叶铺荒草蔓,流竭半池空。
——唐·李世民《过旧宅二首》3、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
——唐·李世民《句》4、昔作园中实,今来席上珍。
——唐·李世民《赋得樱桃》5、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
——唐·李世民《采芙蓉》6、阊阖总金鞍,上林移玉辇。
——唐·李世民《望送魏徵葬》7、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
——唐·李世民《望送魏徵葬》8、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唐·李世民《除夜》9、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唐·李世民《咏雨·其二》10、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唐·李世民《还陕述怀》11、琐除任多士,端扆竟何忧。
——唐·李世民《冬宵各为四韵》12、残云收翠岭,夕雾结长空。
——唐·李世民《远山澄碧雾》13、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
——唐·李世民《初夏》14、回銮游福地,极目玩芳晨。
——唐·李世民《谒并州大兴国寺诗》15、车服随名表,文物因时置。
——唐·李世民《咏司马彪续汉志》16、云披雾敛天地明,登封日观禅云亭,太常具礼方告成。
——唐·李世民《两仪殿赋柏梁体》17、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
——唐·李世民《幸武功庆善宫》18、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
——唐·李世民《正日临朝》19、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
——唐·李世民《帝京篇十首》。
李世民简介_李世民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李世民李世民李世民(599.1.23—649.7.10),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一说狄道(今甘肃临挑),一说赵郡(治今河北赵县),史称唐太宗,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次子。
出生于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
自幼习武,善骑射,尚武略,临机果断。
隋大业十一年(615),隋炀帝被突厥10万骑围困于雁门(今山西代县),世民应募从屯卫将军云定兴前往救援,提出虚张军容,昼引旌旗数十里,夜以钲鼓相应的疑兵计。
时值东都及诸郡援兵亦至忻口(今忻县北),迫使突厥始毕可汗解围而去。
十三年,隋末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各地豪强割据郡县,隋王朝土崩瓦解,任太原留守的李渊乘机起兵,世民积极参与谋划,起了重要作用。
六月,与其兄建成率兵攻西河(治今汾阳),首战获胜,促使李渊决意西向关中。
任右领军大都督,统右三军,于七月随李渊自太原(今太原西南)南下。
途中李渊一度动摇,欲还师更图后举。
世民坚决主张继续进军,提出先入咸阳,号令天下的方略。
八月,进攻霍邑(今霍州),先率轻骑至城下,诱隋守将宋老生出战,继而率骑猛冲其侧背,配合李渊、建成正面攻击,斩宋老生,克其城。
九月,军至河东(郡治今永济西南),力主急速进军长安(今西安),遂奉命率前军西渡黄河,顺利占领渭河以北地区,各大族豪强纷至军门投效,数支农民起义军亦来归附,兵力迅速发展至13万人。
十一月,会诸军攻克长安。
李渊立代王杨侑为帝。
世民被封为秦国公。
十二月,率兵大破陇右割据势力薛举所部10万人于扶风(今陕西凤翔)。
次年正月,任右元帅,与左元帅李建成督诸军十余万人,趋东都洛阳。
四月,进抵洛阳,遣使招谕,守军不应。
世民认为关中新定,尚未巩固,悬军出战,虽能夺取东都,也难固守,遂引军还。
料定隋军将乘机追击,即设伏于途,大破隋将段达追兵,置新安、宜阳二郡(治今河南新安东、宜阳西)而还。
唐武德元年(618)五月,李渊称帝,建立唐朝。
六月,李世民拜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封秦王。
唐朝皇帝列表排名
唐朝皇帝列表排名唐朝皇帝列表排名如下:1.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18年—626年在位,共8年。
2.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626年—649年在位,共23年。
3. 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649年—683年在位,共34年。
4.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684年—710年在位,共26年。
5. 武则天(615年~705年),705年—705年在位,共5年。
6. 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710年—712年在位,共2年。
7. 唐玄宗李隆基(712年~756年),712年—756年在位,共44年。
8. 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756年—762年在位,共6年。
9. 唐代宗李豫(726年~779年),762年—779年在位,共17年。
10. 唐德宗李适(742年~805年),780年—805年在位,共25年。
11. 唐顺宗李诵(761年~806年),805年—806年在位,共4年。
12. 唐宪宗李纯(778年~820年),805年—820年在位,共15年。
13. 唐穆宗李恒(795年~824年),821年—824年在位,共3年。
14. 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824年—826年在位,共3年。
15. 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827年—840年在位,共13年。
16. 唐武宗李炎(814年~846年),841年—846年在位,共5年。
17. 唐宣宗李忱(811年~859年),847年—859年在位,共12年。
18. 唐懿宗李温(833年~873年),859年—873年在位,共14年。
19. 唐僖宗李儇(862年~888年),873年—888年在位,共15年。
20. 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889年—904年在位,共15年。
21. 哀帝李柷(892年~908年),904年开始在位,共四年。
李世民用人录
李世民用人录一前言李世民生于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死于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公元598—649年),他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唐朝第二代皇帝,庙号太宗,在位二十三年,享年五十一实岁。
世民年轻时“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
”615年,隋炀帝巡游北塞,被突厥困于雁门,世民十七岁应募从军,前去救援,布疑阵吓退突厥小股围兵。
十九岁策动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当年攻占隋都长安。
第二年(武德元年,618年)李渊称帝,建立了唐王朝,世民被封为秦王。
随后几年,李世民率唐军主力先后消灭了薛举、薛仁杲、刘武周、宋金刚、李密、王世充等主要封建割据势力,镇压了窦建德、刘黑闼的农民起义,打败了突厥贵族的长期侵扰,奠定了国家的统一局面。
武德四年,唐高祖“以秦王功大,前代官皆不足以称之”,特置天策府,任二十三岁的李世民为天策府上将,位在王公之上。
为了争夺王储地位,他险些被兄弟谋害,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
同年八月,李渊被迫退位,做了太上皇,李世民即皇帝位,时年二十八岁。
第二年(627年)改元“贞观”,开始了历史著名的“贞观之治”。
隋炀帝杨广在位十四年,骄奢淫逸,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开运河、游江南、修宫室、征辽东,赋税沉重,徭役叠加,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的破坏。
再加上连年灾荒,饿殍遍野,民变蜂起,官匪横行,内战打了近三十年,有些地方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全国人口从4600万,锐减到1500万。
唐太宗接过的就是这么一个烂摊子。
他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能够居安思危,励精图治,采取了一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有效措施,实行均田令和租庸调制,鼓励农耕,与民休养生息;删定法令,整顿吏治,改革府兵制度,大开科举之途;抑制士族豪强势力,促进国内民族融合;很快平复了战争的创伤,使社会得以安定,生产得以发展。
史书称:贞观四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故里,米斗不过三四钱(古一斗约合今15斤,唐一钱约合今0.2元),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
唐太宗李世民生平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生平简介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公元598年1月28日出生,在649年7月10日去世。
他在唐高祖的儿子中排名第二。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唐太宗李世民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唐太宗李世民生平简介李世民是唐高祖的儿子,唐高祖去世后,李世民成为了唐朝新任继承者,即为唐太宗。
李世民于公元598年出生,卒于公元649年,共享年五十二岁。
李世民在青年时期就跟随父亲李渊从军,曾经率领军队到雁门关营救隋炀帝。
后来,父亲李渊带兵起义,李世民帮助父亲打天下,唐朝建立之后,李渊封他为尚书令等职。
后来,晋升为秦王,李世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先后讨伐了刘武周、王世充等军阀,为建立唐朝统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历史上,与李世民相关的大事件之一就是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听从手下谋士的意见,在玄武门杀掉了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一并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一网打尽。
后来,唐高祖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将来继承皇位。
玄武门之变爆发不久之后,唐高祖就禅位给李世民,李世民登基成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在他的治理下,唐朝的经济、文化、军事、政治等方面逐步走向开明。
李世民登基后,在处理政事问题上悉心听取朝中大臣的意见,贞观年间,因为李世民虚心纳谏,劝课农桑等措施,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国内外一片安定祥和。
李世民在治理国家方面很有自己的见解,在治理边疆问题上,李世民设立安西四镇,保障了各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得到了百姓们的称颂。
李世民开启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的繁荣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世民怎么死的根据《旧唐书·郝处俊传》和《旧唐书·郝处俊传》记载,李世民去世是因为服用了大量的丹药所致。
李世民早年间,对道士练造丹药一说持批判态度,并且鄙夷秦始皇四处求仙的做法。
李世民晚年后,为了身体康健,也像其他的帝王一样,四处找寻长生不老之术,寻求丹药。
公元642年,唐太宗多次在外狩猎,每次都能满载而归,足以证明李世民的强迫体格。
唐朝历代帝王简历
唐朝历代帝王简历唐朝共历289年,20位皇帝,907年亡于农民战争,唐玄宗后期出现的安史之乱,使唐王朝逐渐没落,在中晚唐时代,皇帝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已无实权,致使藩镇割据局面形成,最后,各方纷纷脱离唐王朝的统治而成为各自独立的政权,大唐帝国也由此覆灭!1、唐高祖李渊唐高祖李渊(565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出生于长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汉族,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是中国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祖父是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父李昞,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姐,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便统一了全国。
635年6月25日,李渊驾崩,李渊死后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改上尊号为神尧皇帝,天宝十三载二月,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唐高祖李渊是西汉大将军李广的二十三世孙、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武昭王李暠(也作李皓)的六世孙。
2、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开皇十八年(599年),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他还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李世民早年随父亲李渊进军长安于618年建立唐朝,他率部征战天下,为大唐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秦王、天策上将。
626年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后,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他虚心纳谏,厉行俭约,轻徭薄赋,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国泰民安,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功大过微,故业不堕”,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3、唐高宗李治唐高宗李治(628-683年),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字为善,汉族人,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长孙皇后,为嫡三子,贞观二年(628年)六月十三日出生,卒于弘道元年(683年),享年56岁,谥曰“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庙号“高宗”。
古代人18岁的成功事迹
古代人18岁的成功事迹开挂第一名:霍去病18岁封侯众所周知,霍去病在17岁时,被汉武帝任命为嫖姚校尉,接着跟随着他的舅舅卫青,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一次作战,大战匈奴于沙漠。
第一次作战,不满十八岁的霍去病就敢率领八百骑兵,孤军深入匈奴腹地数百里,以找出匈奴的主力部队。
最终,霍去病大战匈奴,斩杀2000敌人,还俘虏了单于的叔父,这一战着实让霍去病勇冠三军。
第二年,18岁的霍去病被封为冠军侯,已经达到了很多人一辈子都难达不到的高度。
开挂第二名:李世民18岁抗击突厥615年,被后人骂得狗血淋头的隋炀帝被突厥大军困在了雁门关。
作为隋炀帝的亲戚李渊派屯卫将军云定兴前去营救。
此时,17岁的李世民跟随前去历练。
因为敌众我寡,李世民即献计大张旗鼓以设疑兵。
最终,突厥大军被骗,闻风而逃。
18岁时,李世民更是跟随担任晋阳留守的父亲,屡次打败突厥,确保了当地百姓的安定。
开挂第三名:石达开指挥千军万马1850年,洪秀全振臂一呼,开启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运动。
此时的石达开刚刚18岁,但已经有相当丰富的江湖经验。
起初石达开的家庭状况还可以,因为父亲过世,家道中落。
石达开开始行走江湖,在此期间认识了不少道上的朋友。
所以,在洪秀全发动运动后,石达开率领他的部下4000多人参加了太平天国运动。
18岁的石达开被洪秀全任命为左军将军,一年后,被封为翼王,寓意羽翼天朝。
开挂第三名:孙权18岁执掌江东因为背景的关系,十五岁时,孙权就被任命为阳羡县长。
十八岁时,哥哥孙策去世,孙权开始执掌江东。
之后,孙权被东汉册封为讨虏将军,并担任会稽太守。
江东诸多大将都被招收在孙权麾下。
十八岁,孙权成为江东领袖,一方霸主,可见其本领之强。
开挂第四名:康熙擒鳌拜,平三藩康熙13岁亲政,15岁领着小伙伴智擒鳌拜,杀鳌拜党羽和亲戚子侄。
从此,康熙夺回大权,实现了真正的亲政。
之后,吴三桂叛变,此时,康熙也才十九岁,最终还是凭借自己的本领平定了老谋深算的吴三桂。
可以说,康熙18岁已经经受了很多人从来没有遇过的经历。
李世民五言绝句
李世民五言绝句1. 李世民的五言绝句啊,就像藏在历史深处的明珠。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你看,这就像在狂风里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动荡的时候才晓得谁是忠臣,多直白又深刻的道理啊。
就像咱生活里,遇到难事了,才知道谁是真朋友。
2. 李世民还写五言绝句呢,真让人惊叹。
“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
”这就像是在说,欢乐的时光很难再次碰到,美好的日子多可惜呀。
好比一场超棒的聚会结束了,你就会感叹,哎呀,这么开心的时候不知道啥时候再有呢。
3. 李世民的五言绝句可有意思啦。
“出豫乘秋节,登高陟梵宫。
”感觉就像他带着咱穿越到那个时候,跟着他一起在秋天出去游玩,登上高处到寺庙里去。
这就如同现在咱们出去旅游,到古老的寺庙去感受那种宁静。
4. 李世民写的五言绝句,那是别有韵味。
“寒野凝朝雾,霜天散夕霞。
”你能想象到寒冷的野外早晨雾气凝结,傍晚霜天里晚霞散开的美景吗?这就好比一幅天然的画卷在眼前展开,咱们现在看美景的时候也会有这种震撼。
5. 我觉得李世民的“赋得临池竹,猗猗绿竹园。
”这五言绝句很棒。
就像他在给咱们介绍他家的竹园一样,那些竹子长得茂盛极了。
这就跟我们现在向朋友介绍自家漂亮的小花园似的,满是自豪。
6. 李世民的五言绝句里有这么一句“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
”哇,这变化多大呀。
就像一个人以前只能骑着一匹马离开,现在却带着千军万马回来。
这让我想到那些努力奋斗成功的人,那前后的差别可真够大的。
7. 你知道李世民的“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
”这五言绝句吗?那画面感超强的。
水里的鱼被船桨惊到在船侧游动,黑色的燕子在屋檐前飞舞。
就好像我们在河边划船的时候,突然看到鱼儿乱窜的情景。
8. 李世民的五言绝句“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妆。
”真是把皇家园林的美写出来了。
就像我们走进一个超级华丽的大花园,到处是盛开的花朵,就像精心打扮过的一样。
这就像去那些有名的园林游玩看到的景色。
9. 他的“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
”这五言绝句啊。
晚霞让人自己就很愉悦,初晴的时候更是让人高兴。
读李世民有感(优秀5篇)
读李世民有感(优秀5篇)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
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读李世民有感篇一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为国家带来了繁荣和安定。
他的领导风格和治国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李世民的才能和智慧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
下面,我将从他的勇敢决策、卓越才干、智慧和公正谦和四个方面来分享我对唐太宗李世民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唐太宗李世民的勇敢决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他的统治下,国家迎来了和平与繁荣。
他不畏艰险,毅然决然地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在克父杀兄后,他力图稳定政权并整顿国家吏治。
这个决策不仅显示了他的大无畏精神,还表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关注。
同时,作为一个统治者,他还不惧风险,迅速采取行动来对抗外来威胁,确保国家的安全。
这种勇敢和果断的决策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启示,它告诉我,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在面对困难和艰难抉择时,勇于迎头而上,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
其次,我被唐太宗李世民的卓越才干所折服。
他不仅在政治决策上表现出色,也在军事战略上展示出非凡的能力。
他对内政外交有着深刻理解,通过推行各项改革并加强国内建设,使得唐朝一直保持着繁荣稳定的局面。
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通过自己的智谋和谨慎的军事打击,让唐朝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壮举。
这些杰出的才干让我深受启发,他们提醒着我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把握时机,做出明智的决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唐太宗李世民的智慧让我感到钦佩。
他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学习,善于抓住重点,在充分了解问题之后,做出明智的决策。
他领导下的唐朝有一个开放的政策,积极接纳各种文化和思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他政绩显著,使得唐朝成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盛世,而这些成就和智慧对我来说是一个宝贵的财富。
李世民说过的名句名言有哪些
李世民说过的名句名言有哪些李世民说过的名句名言有哪些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肯定对各类名言都很熟悉吧,熟记名言有助我们增加知识储备,打造语言亮点。
那什么样的名言才是经典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世民说过的名句名言有哪些,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世民说过的名句名言有哪些篇11、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李世民2、君者,舟也;人者,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世民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4、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李世民《辽城望月》5、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
——李世民6、夫君者,俭以养性,静以修身。
俭则人不劳,静则下不扰。
人劳则怨起,下扰则政乖。
人主好奇技淫声、鸷鸟猛兽,游幸无度,田猎不时。
——李世民《帝范》7、"家住遥遥一点红,飘飘四下影无踪。
三岁孩童千两价,保主跨海去征东。
——李世民《薛仁贵征东》"8、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李世民《芳兰》9、官在得人,不在员多——李世民10、性怀辨慧,非积学不成。
——李世民《帝范》11、睿智聪明,守之以愚——李世民《帝范》12、食为人天,农为正本。
——李世民13、治安之本,惟在得人。
——李世民《贞观政要·择官》14、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
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
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
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灭。
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
沉沙无故迹,减灶有残痕。
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
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
——李世民《经破薛举战地》15、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
园荒一径断,苔古半阶斜。
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金舆巡白水,玉辇驻新丰。
纽落藤披架,花残菊破丛。
叶铺荒草蔓,流竭半池空。
纫珮兰凋径,舒圭叶翦桐。
昔地一蕃内,今宅九围中。
架海波澄镜,韬戈器反农。
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
唐朝太宗李世民的后宫
唐朝太宗李世民的后宫1,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
唐高祖武德二年(己卯,619年),她为李世民生下第二子李宽。
此子出生的第二年,便在其祖父唐高祖李渊的安排下,过继给其叔父楚哀王李智云为嗣。
但此子不久夭折。
贞观初年,被追封为楚王。
2,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
她为唐太宗李世民生下第十二子李简。
唐太宗贞观五年(辛卯,631年),李简被封为代王。
同年,李简逝世。
3,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
她为李世民生下皇长女襄城公主。
襄城公主个性孝顺友爱、雅礼有度,太宗曾屡次下诏给其他公主,要她们皆以长姐襄城公主为榜样。
长大后的公主下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萧瑀之子萧锐为妻。
按照当时惯例,公主嫁后不能住在夫家,而要新建公主府,但襄城公主推辞说:“儿媳对待公婆应像对待父母一样,早晚侍奉在身边,如果不住在一起,那么晨昏定省的礼节就会缺失。
”于是只整修了一下开化坊的萧瑀府,门列双戟以符合公主府的标准。
唐永徽二年(辛亥,651年),萧锐在恒州刺史任上病卒,襄城公主改嫁姜行本之子姜简为妻。
同年,襄城公主在恒州去世,唐高宗命所有命妇都在朝堂上哀悼,又派工部侍郎丘行淹专门吊祭,并赐其陪葬昭陵。
其灵柩经过长安故城之西时,唐高宗登楼为其送葬,并望灵大哭。
4,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
她为李世民生下皇二女汝南公主。
但此女早亡,有《汝南公主墓志》虞世南传世真迹。
考古发现:《汝南公主墓志铭》纵25.9厘米,横38.4厘米,其纸为卷墨本,行书18行,每行12字至15字不等,共222字。
文稿末尾署有:贞观十年十一月丁亥朔十六日字样。
由于笔划过重,也有认为为米芾临本,但汪庆正先生却认为为原本无疑。
此墓志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5,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
她为唐太宗李世民生下第三女南平公主。
唐贞观十一年(丁酉,637年),南平公主下嫁王珪的小儿子南城县男王敬直为妻。
出嫁时曾发生一个小插曲:按照古礼规定,刚进门的媳妇有专门拜见公婆的礼节,可是南北朝以来礼教废弛,公主出降时都不再遵守这个礼节。
唐朝皇帝和星座
姓名阴历出生日期阳历出生日期星座生肖星座1唐高祖李渊655.11.0412.21大火狗摩羯座2唐太宗李世民599.12.22 1.23星纪马水瓶座3唐高宗李治628.06.137.21鹑首鼠狮子座4则天皇帝武瞾624.01.23 2.17玄枵猴水瓶座5唐中宗李显656.11.0511.26大火龙射手座6唐睿宗李旦662.06.01 6.22实沉狗巨蟹座7唐玄宗李隆基685.08.059.08鹑火鸡处女座8唐肃宗李亨711.09.0310.19鹑尾猪天蝎座9唐代宗李豫726.12.13 1.09星纪虎水瓶座10唐德宗李适742.04.19 5.27大梁马双子座11唐顺宗李诵761.01.12 2.21玄枵牛双鱼座12唐宪宗李纯778.02.14 3.17娵訾马双鱼座13唐穆宗李恒795.07.067.26鹑首猪狮子座14唐敬宗李湛809.06.07 6.23鹑首牛巨蟹座15唐文宗李昂809.10.1010.22大火牛天蝎座16唐武宗李炎814.06.127.02.鹑首马巨蟹座17唐宣宗李忱810.06.22 6.27.鹑首虎巨蟹座18唐懿宗李凗833.11.1412.28析木牛摩羯座19唐僖宗李儇862.05.08 5.17实沉马金牛座20唐昭宗李晔867.02.22 3.02娵訾猪双鱼座21唐哀帝李柷892.09.039.27寿星鼠天秤座。
部编初中语文九年级课内外文言文趣读精析精练:17 李世民畏魏征
17 李世民畏魏征一、趣文导读附例一秀才畏考援例。
堂试之日,至晚不能成篇,乃大书卷面曰:“惟其如此,所以如此。
若要如此,何苦如此。
”官见而笑曰:“写得此四句出,毕竟还是个附例。
”【译文】有个秀才害怕规定的考试。
堂试那天,到了最后也做不出文章,于是在试卷上写道:“惟其如此,所以如此。
若要如此,何苦如此。
”考官看后笑道:“能写得出这四句,毕竟还算不上白痴。
”二、美文精读【作品卡片】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朝第二位皇帝,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在位23年,享年50岁。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
626年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后,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魏征(580-643)早年值隋末战乱,曾投瓦岗起义军。
后入唐太子李建成掌管图籍的洗马官。
太宗即位,先充谏议大夫,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
贞观十七年病卒于任。
魏徵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文言原文】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尝谒告上冢,还,言语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
”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古今对碰】【作品赏析】本文表现了一个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魏征形象。
三、强化训练(共24分)1.解释加点的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
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李世民于公元598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农历十二月戊午日,出生在今陕西武功的李家别馆,父亲是时任隋朝官员的李渊,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
李世民4岁那年,家里来了一位自称会相面的书生,对其父李渊说:“您是贵人,而且您有贵子。
”当见到李世民时,书生竟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
”李渊便采“济世安民”之义为儿子取名为“世民”。
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不拘小节,接受儒家教育,学习武术,擅长骑射。
公元613年(隋炀帝大业九年),李世民娶高士廉的外甥女长孙氏为妻。
公元615年(大业十一年),李世民参加云定兴的军队,去雁门关营救被突厥人围困的隋炀帝。
公元616年(大业十二年),父亲李渊出任晋阳留守,李世民跟随到太原并随父多次出征,平服发生在今山西省内的各种叛乱和抗击东突厥人的入侵。
晋阳起兵公元617年(义宁元年),李世民鼓动父亲李渊起兵反隋,是为晋阳起兵。
李渊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起兵攻入长安,并且灭隋。
李世民官拜光禄大夫、唐国内史,徙封秦国公,食邑万户。
公元617年(义宁元年)农历十二月,李世民为右元帅,徙封赵国公,率兵十万进攻隋朝的东都洛阳,不克而还,设三路伏兵于三王陵,击败隋将段达。
公元618年(武德元年)农历五月,李渊废黜杨侑,称帝,改国号为唐,封李世民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进封秦王。
四方征战唐朝建立后,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
自公元618年(武德元年)起,李世民亲自参与四场大战役。
其一,破薛举,浅水原之战平定陇西薛仁杲(薛举之子),铲除了唐朝来自西方的威胁。
其二,击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唐朝的北方。
其三,在虎牢之战中,一举歼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集团,使唐朝取得了华北的统治权。
其四,重创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和山东的徐圆朗。
自此李世民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后班师返京时,受到长安军民的隆重欢迎。
公元621年(武德四年)农历十月,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万户。
李渊又下诏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李世民因此开设文学馆,收揽四方彦士入馆备询顾问,文学馆与秦王府相结合,俨然形成一个小政府机构。
玄武之变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李渊建立唐朝后,立李建成为太子。
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
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长兄皇太子李建成知道李世民终不肯屈为人臣,而李世民也认为是自己奠下唐朝开国的基业,遂与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猜忌日深,两派大臣之间互相倾轧。
李建成曾经下毒谋害李世民。
其中宰相裴寂、谋士王珪、魏征、东宫卫士将领薛万彻等追随李建成、李元吉。
秦府谋士杜如晦、房玄龄,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王君廓等跟从李世民。
宰相陈叔达、朝臣长孙无忌等暗中支援李世民。
其余将领李靖、徐世勣,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突厥侵犯唐边境,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
在太子的东宫中担任率更丞(主管计时的官员)职位的王晊,已被秦王李世民收买,成为李世民在东宫的眼线,他悄悄告诉李世民:“李建成想借此控制秦王的兵马,并准备在昆明池设伏兵杀秦王。
”于是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李世民在帝都长安城宫城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
事后,李世民杀李建成、李元吉诸子,并将他们从宗籍中除名。
李渊让出军政大权给予秦王李世民,三天后(六月初七癸亥日,公元626年7月5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下诏曰:“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
公元626年9月4日(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
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
贞观之治因隋末战争而人口锐减,公元628年(贞观二年),唐朝只有二百九十万户人口,经李世民君臣二十三年的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至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人口达到三百八十万户,奠下了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年间大唐盛世的基础,史称贞观之治。
帝范教子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四月,太子李承乾以谋反之罪被废,唐太宗遂将其第九子晋王李治立为太子,并对太子严加教管。
晚年李世民著《帝范》一书以教戒太子李治,总结了他的施政经验,同时自评一生功过。
公元648年(贞观二十二年)正月,唐太宗将他撰写的《帝范》十二篇颁赐给太子李治,并对其告诫说:“你应当以古代的圣哲贤王为师,像我这样,是绝对不能效法的。
因为如果取法于上,只能仅得其中,要是取法于中,就只能仅得其下了。
我自从登极以来,所犯过失是很多的: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
所有这些,都是我所犯的最大过失,千万不要把我作榜样去效法。
”因病去世公元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生病(一说是服用天竺长生药导致暴疾),医治最终无效,命李治到金掖门代理国事。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太宗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公元674年(唐高宗上元元年)加谥文武圣皇帝,公元749年(唐玄宗天宝八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为政举措政治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学馆的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
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推行了府兵制、租庸调制和均田制,并加强科举制等政策。
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
其中魏征廷谏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在早朝时多次发生了使李世民尴尬、下不了台的状况。
晚年的李世民因国富民强,纳谏的气度不如初期,偶尔也发生误杀大臣的遗憾,但是大致上仍克制、保有纳言的风范。
贞观时期在李世民的治理下,社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630年,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
632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人。
这一年的岁末,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明年秋天再回来就死(古时秋天行刑)。
633年九月,二百九十个囚犯全部回还,无一逃亡。
那时的中国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不公平的现象较少,中国人心中没有多少怨气。
丰衣足食的人不会为生存挺而走险;心气平和的人也不易走极揣,因此犯罪的概率也就少之又少。
军事公元628年6月3日(贞观二年四月二十六壬寅日),朔方人梁洛仁杀夏州割据势力首领梁师都,归降唐朝,唐朝统一全国。
公元630年(贞观四年),李世民令李靖出师塞北,挑战东突厥在东亚的霸主地位。
唐军在李靖的调遣下,灭亡东突厥,李世民因此被西域诸国尊为“天可汗”。
平定突厥之后,太宗继续经营西域,先后多次用兵。
公元634年(贞观八年),吐谷浑寇边,太宗派李靖、侯君集、王道宗等出击,次年吐谷浑伏允可汗逃入沙漠,后为国人所杀,太宗另立吐谷浑国王。
公元639年(贞观十三年),太宗以高昌王曲文泰西域朝贡,遂命侯君集、薛万彻等率兵伐高昌。
次年,高昌王病死,其子智盛继位,投降唐朝。
太宗于是在高昌首府交河城置安西都护府,西域各国皆到长安朝贡。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二月,唐太宗以高句丽摄政弑主虐民为由,亲率六军,从洛阳北进,率兵攻打高句丽。
但东渡辽水以后,由于遭到高句丽的顽强抵抗,唐军在安巿城(今辽宁海城南营城子)久攻不克,加之气候转冷,草枯水冻,粮草不继,兵马难以久留,只得下诏班师。
在这之后,唐太宗对高句丽的进攻仅维持在一些小规模的突袭。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薛延陀首领多弥可汗拔灼开始和唐朝大军作战。
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军反击并打败拔灼后,薛延陀的附庸回纥出兵,将他杀死。
拔灼的堂兄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军投降,薛延陀灭亡。
经济李世民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民有可能安定生产,耕作有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赋税劳役。
“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贞观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不歧视商业的王朝,不但不歧视,还给商业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这进一步地体现了李世民将眼光放到很远。
在李世民政府的倡导下,贞观王朝的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地进展,新兴的商业城市象雨后春笋般地兴起。
当时世界出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
除了沿海的交州、广州、明州、福州外,还有内陆的洪州(江西南昌)、扬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凉州。
首都长安和陪都洛阳则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自汉开辟的“丝绸之路”一直是联系东西方物质文明的纽带,唐朝疆域辽阔,在西域设立了安西四镇,西部边界直达中亚的石国(今属哈萨克斯坦),为东西方来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结果丝稠之路上的商旅不绝于途,品种繁多的大宗货物在东西方世界往来传递,使丝稠之路成了整个世界的黄金走廊。
文化贞观初年,李世民诏令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图籍,在弘文殿聚四部群书20余万卷,在弘文殿旁建“弘文馆”以储图籍。
并任命虞世南、褚无量、姚思廉、欧阳询等充任学士,以魏徵、虞世南、颜师古等著名学者、硕学之士相继为秘书监,主管国家的图书馆和藏书事业,选五品以上工书者为书手,又在弘文馆设立检校馆藏的官员,将缮写、整理、校勘图书,藏于内库,以宫人掌管。
官府藏书机构除“弘文馆”外,另有“史馆”、“司经局”、“秘书省”和“崇文馆”等,其藏书质量和数量远远超过前代,史称“群书大备”。
晚年因连年用兵,营造宫殿,杂税日益苛重。
民族唐王朝建立之初,东有稽胡的扰边,西有吐谷浑的威胁,北有突厥的侵袭,尤以奴隶主贵族统治的突厥武装曾直逼唐廷首都长安(今西安)的近郊,成为当时的主要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