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控制制度

合集下载

不合格品的管理制度及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的管理制度及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的管理制度及控制程序1.定义不合格品:明确不合格品的定义和标准,包括产品规格、外观、功能等方面,并根据相关法规和客户要求进行规定。

2.不合格品的分类:按照不合格品的严重性和后果,将不合格品分为主要不合格品和次要不合格品,并对不同类别的不合格品制定相应的处理和控制程序。

3.不合格品的识别:建立不合格品的识别流程和方法,包括在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中的检查和测试,以及最终产品的质量检验等环节。

4.不合格品的处理:制定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包括不合格品的隔离、退货、返工修复、报废等方式,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不合格品得到及时处理。

5.不合格品的原因分析:对每个不合格品进行原因分析,找出产生不合格品的根本原因,通过改善工艺、加强培训、优化设备等方式,从根本上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

6.不合格品的纠正措施:根据不合格品的原因分析结果,制定纠正措施,防止类似不合格品再次发生。

7.不合格品的记录和报告:建立不合格品的记录和报告制度,对不合格品的数量、类型、原因等进行记录,及时向相关部门和管理层汇报,以便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8.不合格品的预防:通过开展各种预防措施,如培训员工、制定良好的工艺控制标准、建立供应链质量管理体系等,进一步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参考以下程序:1.不合格品的检查和测试流程:包括原材料的检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检查、最终产品的质量检验等,确保不合格品被及时发现。

2.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包括不合格品的隔离、标识、记录、退货、返工修复、报废等方式,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3.不合格品的识别和记录:对于发现的不合格品,应在现场进行识别和记录,包括不合格品的数量、类型、产生原因等。

4.不合格品的原因分析:对于每个不合格品,进行原因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5.不合格品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针对不合格品的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不合格品控制规定(5篇)

不合格品控制规定(5篇)

不合格品控制规定一、不合格品控制规定1.质检员负责对不合格品的控制进行统一管理,不合格产品不出厂。

2.库房负责对进货检验中的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隔离以及评审,报公司办后处置。

3.质检员负责对一般不合格品的记录、评审、处置。

4.质检员、生产部负责对成品检验中的严重不合格品的评审、处置。

二、不合格品的判定1.单册书刊存在一项及以上影响使用的严重质量缺陷的;2.单册书刊存在二项及以上严重质量缺陷,产生严重不良视觉,但不影响阅读的;3.单册书刊存在一项不影响阅读的严重质量缺陷,同时存在二项及以上一般质量缺陷的;4.单册书刊存在四项及以上一般质量缺陷的;三、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1.本公司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分以下方式:①返工或修复:适用于过程产品或成品;②报废或拒收:拒收适用于对外采购产品,报废适用于本公司产品;③让步接收:适用于过程产品、(产成品)修复后经检验基本合格;2.进货不合格品①仓库保管员验证采购产品,发现不合格品后,立即做好标识和隔离,并及时通知公司办并做好“不合格记录”,内容包括:不合格产品名称、数量,供方名称、采购员、不合格性质、时间及处置等。

②供应科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办理退货,换货,索赔等事宜。

必要时应通知总经理、召集质检、生产等部门进行评审。

③生产车间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原辅材料有质量问题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通知公司办、质检员,并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或隔离。

质检员、供应部接到通知后,应做好“不合格品记录”,分别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处置,做好记录。

3.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不合格品①各车间操作者包括领机、组长、质检员发现不合格品时,应随时挑出存放到指定地点,做好记录,内容包括:当日主要不合格品数量、性质、处置方式及经办人员。

不合格品记录应在当天下班前交生产主管。

②质检员发现不合格品后,应立即隔离、标识(必要时)并记录,并增加抽查频次或比例。

发现的不合格品构成严重不合格品的,由生产调度组织评审,处置并采取纠正措施。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范本为了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和交付,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不合格的范围本制度对原材料、外购件、外协加工件、半成品、成品交付后发生的不合格进行控制。

二、管理职责1、检验科负责不合格品的识别,并跟踪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

2、生产设备科负责对不合格品采取纠正措施。

3、技术副总、检验科长和质检员负责在各自范围内,对不合格品作处理决定。

三、不合格的分类严重不合格:经检验判定的无法修复的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性能、主要功能、技术指标等的不合格。

一般不合格:个别或局部不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的或可修复的不合格。

四、不合格的处理当质检员或仓库保管在检验或验收时发现原材料、外购件不合格的,应鹤壁市太行通用振动机械有限公司管理制度汇编B/0采用挑拣、退货等方式处理。

由检验科负责做好原材料、外购件不合格情况的记录并保存。

当质检员或仓库保管发现半成品、组装件、成品的不合格时应进行判定,对于质检员能判定可返工、返修的不合格品,由操作者负责按要求进行返工、返修,质检员做好不合格情况的记录。

返工、返修后的产品必须重新检验,质检员应做好复检记录。

对于质检员不能判定或无返工、返修价值的不合格品,质检员应填写《不合格品报告处置单》,交检验科长签字确认,由质量否决人负责按照《质量否决制度》的规定决定处理方式。

相关部门按所决定的处置方式进行处置。

对已经确认的不合格半成品和成品,所属车间必须进行隔离放置,并做好明显的不合格标识,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

4、所有不满足标准安全性能的不合格不准转入下道工序,整机不准对外销售。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范本(二)1. 目的:确保公司产品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不合格品的出现。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涉及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和出货的部门和员工。

3. 定义:3.1 不合格品:指不符合相关产品质量标准和要求的产品或原材料。

3.2 不合格品管理:指对不合格品进行有效的识别、处理和控制的管理活动。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范文(9篇)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范文(9篇)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范文1.1不合格品不合格品是指经检验和试验判定,施工部位质量特性与相关技术要求和图纸工程规范相偏离,不再符合接收准则的施工部位。

包括废品、返修口和超差利用品(也称等外品)三种施工部位。

这里关键是质量标准,没有质量标准是无法判断施工部位合格与否的。

1.2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是对不符合质量特性要求的施工部位进行识别和控制,并规定不合格品控制措施以及不合格品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职责,是建立并实施对不合格品控制的程序,通过对不合格品的控制,实现不合格的原材料、机械构件、成品结构、不使用不隐瞒;不合格的在制品不转序;不合格的零件不配装;不合格的工序不交付报验的目的,以确保防止不合格的施工部位。

1.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应包括以下内容:1、规定对不合格品的判定和处置的职责和权限。

2、对不合格品要及时做出标识,以便识别。

标识的形式应符合相应的规范设计要求。

3、做好不合格的记录,确定不合格的范围。

4、评定不合格品,提出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决定返工、返修、让步、降级、报废等处置,并做好记录。

5、对不合格品要及时隔离存放(可行时),严防误用。

6、根据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对不合格品做出处理并监督实施。

7、通报与不合格品有关的劳务分包单位,必要时也应通知监理业主设计等。

1.4不合格品的判定1、施工部位质量有两种判定方法,一种是符合性判定,判定施工部位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

另一种是“处置方法”的判定,是判定施工部位是否还具有某种使用价值,对不合格品做出返工、返修、让步、降级改作他用、拒收报废的处置过程。

成品、半成品保护制度1、检验人员的职责是判定施工部位的符合性质量,正确做出合格与不合格的结论,对不合格的处置,属于适应性判定范畴。

一般不要求检验人员承担处置不合格品的责任和拥有相应的权限。

3、不合格品的适应性判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应根据施工部位未满足规定的质量特性重要性,质量特性偏离规定要求的程度和对施工部位质量影响的程度制定分级处置程序,规定有关评审和处置部门的职责及权限。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10篇)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10篇)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产品实现过程发生的不合格品的控制。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条主管副总参加严重不合格品的评审,并负责严重不合格品的处置。

第四条生产技术部经理负责主持生产过程严重不合格品的评审,一般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

第五条生产技术部各车间负责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轻微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

第六条采购供应部负责对进厂原料、燃料、辅助材料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

第七条品控部负责对出厂产品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

第三章管理内容与要求第八条不合格品的划分一、公司生产的产品,根据检验结果,按照不合格品的严重程度,将不合格品划分为“轻微不合格品”、“一般不合格品”和“严重不合格品”三类。

(一)轻微不合格品。

没有满足规定的要求,经返工后可满足规定的要求。

(二)一般不合格品。

没有满足规定的要求,经返工后也不能满足规定的要求,但能满足顾客的协议要求。

(三)严重不合格品。

没有满足规定的要求,经返工后也不能满足规定的要求和顾客的协议要求;经认定后的顾客重大投诉属严重不合格品。

第九条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理权限一、中间产品和产成品的评审和处理权限(一)轻微不合格品中间产品、产成品发生轻微不合格品,由各责任部门____技术人员进行评审,由各责任部门领导签批处理意见。

(二)一般不合格品中间产品、产成品发生一般不合格品,由生产技术部经理主持相关人员进行评审,并签批处理意见。

(三)严重不合格品中间产品、产成品发生严重不合格品,由生产技术部经理主持相关人员进行评审,由主管副总签批处理意见。

二、采购产品的评审和处理权限采购产品出现不合格由采购部门____相关人员进行评审,由各使用部门领导签批处理意见。

第十条不合格品的处置一、返工产成品经处理后,能使不合格品达到规定要求的可做返工处理。

通知车间进行返工,返工后重新取样化验,合格后,再办理入库。

二、降级不合格的产成品不能进行返工,但仍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的可作为降级处理。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不合格品控制制度是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它包括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库的整个生产流程,并且要求各个环节都必须按照规定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产品达到质量标准。

下面是一个关于不合格品控制制度的详细介绍。

一、不合格品的定义不合格品是指生产过程中或者成品检验中不能满足所制定的标准或者规范要求的产品。

包括了外观有缺陷、尺寸不准确、性能不合格等问题。

二、不合格品管理的原则1.预防为主:企业应该注重对生产过程的控制,通过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尽可能地将不合格品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2.病因分析:对于发生不合格品的原因,企业应该进行及时的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制定有效的对策进行改进。

3.分类管理:对于不合格品,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管理。

可以分为可处理品和不可处理品,可处理品可以通过修复或者改善的措施使其达到标准,而不可处理品则需要进行报废或者退货处理。

4.责任明确:不合格品管理涉及到多个环节,责任要明确,每个环节都应该有相应的责任人进行管理和监督。

三、不合格品管理的流程1.原材料检验: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其质量合格,如果发现有不合格品,则按照相关的流程进行处理。

2.生产过程中的控制:通过设立合适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监控点,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有不合格品,则应立即停止生产,并对原因进行调查,找出问题的根源。

3.整理和记录:对于发现的不合格品,要进行记录,并进行整理分类。

记录包括了不合格品的数量、原因、存在的问题等。

4.处理和改进:对于可处理品,要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并进行修复。

对于不可处理品,要进行相应的报废或者退货处理。

并及时将改进措施落实到生产过程中,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5.检验和复核:修复后的产品要进行再次检验,确保其达到质量标准。

同时,要对整个处理过程进行复核,确保每个环节都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四、不合格品管理的注意事项1.企业要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培训,确保员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标题:不合格品控制制度**一、前言在全面质量管理中,不合格品控制是关键的一环,对于保证产品质量、维护企业声誉和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制度旨在规范不合格品的识别、处理、预防等环节,以实现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把控。

二、不合格品定义不合格品是指不符合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客户合同规定或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

三、不合格品的识别与记录1. 质量检验部门应严格执行检验规程,准确识别不合格品,并及时做好详细记录,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不合格品的具体情况、批次、数量、发现时间、责任部门等信息。

2. 对于在线检测发现的不合格品,应立即标识隔离,防止误用或者流入下一道工序。

四、不合格品的处理1. 不合格品一经发现,相关部门需立即停止其后续生产流程,启动不合格品处理程序,包括返工、退货、报废等,具体措施依据不合格程度和修复可能性确定。

2. 对于可以返工或修复的不合格品,必须经过再次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放行;无法修复或修复成本过高的,应当予以报废处理。

3. 对于涉及安全、环保等问题的严重不合格品,应及时通报相关监管部门,并按照法规要求进行妥善处置。

五、不合格品原因分析与改进1. 对每一批次的不合格品,质量管理部门都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找出问题源头,提出并实施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2. 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定期对生产过程、工艺参数、员工操作技能等方面进行审查和优化,持续改进,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

六、培训与考核所有员工均须接受不合格品控制的相关培训,确保理解并掌握不合格品的识别、处理以及预防方法。

同时,将不合格品控制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强化全员质量意识。

七、总结不合格品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市场地位,全体员工务必高度重视,严格遵守,共同致力于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优质品牌。

以上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如有修订将另行通知。

工程不合格品控制制度

工程不合格品控制制度

工程不合格品控制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明确不合格品的识别、隔离、处理和记录过程,以确保所有工程材料、产品和施工过程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适用于本公司承接的所有工程项目。

二、责任与权限1. 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2.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识别、记录和跟踪处理结果。

3. 采购部门负责不合格材料的退换货处理。

4. 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提出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案。

三、不合格品的识别1. 不合格品是指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或安装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技术规范、设计要求或合同约定的产品和材料。

2. 任何员工在发现不合格品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上报直接主管。

四、不合格品的隔离与标识1. 一旦识别出不合格品,应立即进行隔离,防止其流入下一工序或被错误使用。

2. 不合格品应清晰标识,以避免混淆。

标识方式可以是挂牌、标记或其他有效方法。

五、不合格品的处理1. 对于不合格品,应由质量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估,确定处理方案。

2. 处理方案可能包括返工、返修、降级使用、报废等。

3. 处理不合格品时应遵循节约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原则。

六、记录与追踪1. 所有不合格品的处理情况应详细记录,包括不合格品的描述、数量、发现时间、处理过程和最终结果。

2. 质量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不合格品记录进行审查,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七、培训与沟通1. 公司应定期对员工进行质量控制和不合格品处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2. 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问题的快速解决。

八、监督与评审1. 质量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公司管理层应定期对制度进行评审,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常用版(六篇)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常用版(六篇)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常用版一、目的1.加强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防范不合格品的出现、防止不合格品投入使用。

2.规范不合格品管理。

二、适用范围建设公司。

三、主要人员及职责1、采购专员对采购的工程材料质量负责。

2、项目经理部技术专员、质量专员、施工专员对进场材料质量负责。

3、试验专员对工程材料的试验负责。

4、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或技术专员、项目质量专员、施工专员对整个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负责。

5、质量部____生产部、资材部、技术部、项目部对严重不合格品的调查、评审、判定及处理第二章制度内容一、建筑工程不合格品的分类1、判定标准为国家相关验收规范。

2、分类。

轻微不合格品、一般不合格品和严重不合格品三类。

2.1轻微不合格品。

指一般质量缺陷,质量存在一般项目偏差较大、观感质量差,但不影响结构强度和使用功能的产品。

2.2一般不合格品。

指质量存在主控项目或主要指标偏差较大,对结构强度和使用功能影响有限、直接经济损失在____元以内的产品。

2.3严重不合格品。

指在工程建设过程当中或交付使用后,出现对工程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外形观感构成影响和损失较大的质量缺陷的产品。

严重不合格品包括一般质量事故与重大质量事故。

指由于质量低劣或达不到合格标准,需加固补强,造成重伤____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在____千元以上、____万元以下的质量事故。

a严重影响使用工程或工程接否安全,存在重大质量隐患的;b事故性质恶劣或造成____人以下重伤的。

c直接经济损失在____元(含____元)以上,不满____万元的;指由于责任过失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建筑物外形尺寸已经造成永久性缺陷等;造成重伤____人上(含)且直接经济损失在____万元以上的质量事故。

一般只要具备以下条件之一时,即为重大质量事故:a、工程倒塌或报废b、由于质量事故导致人员伤亡c、直接经济损失在____万元以上的二、工程不合格品的判定1、轻微不合格品由项目质量专员判定,项目技术负责人复核;2、一般不合格品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判定,质量部复核。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5篇)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5篇)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是企业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产品的质量,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

以下是一个包含____字的不合格品控制制度。

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和依据不合格品控制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企业的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消除不合格品对企业形象和利益的影响。

该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标准、法规、行业规范和客户合同要求制定。

1.2 适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生产部门、品检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并严格执行。

1.3 责任与义务企业领导对不合格品控制制度负有最终责任,生产部门负责确保产品质量,品检部门负责检验产品,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不合格品控制制度。

第二章不合格品定义和分类2.1 不合格品定义不合格品是指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和客户要求的产品或材料,包括外观、尺寸、性能、功能等方面。

2.2 不合格品分类根据不合格品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不合格品分为严重不合格品、一般不合格品和轻微不合格品三类。

严重不合格品是指对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功能有重大影响的不合格品,一般不合格品是指对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功能有一定影响的不合格品,轻微不合格品是指对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功能影响较小的不合格品。

第三章不合格品的控制措施3.1 不合格品的处理一旦发现不合格品,应立即停产,并及时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记录和处理。

严重不合格品必须立即报告企业领导,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一般不合格品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整改;轻微不合格品可以进行修理或改善。

3.2 不合格品的处置不合格品必须进行处置,目的是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

严重不合格品必须进行报废和销毁,不得重新利用;一般不合格品可以进行修复和改进,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轻微不合格品可以通过改进使用或进行精密调整后使用。

3.3 不合格品追踪企业必须建立不合格品追踪制度,追踪不合格品的流向和处理结果。

追踪结果要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并定期进行追踪报告分析,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改进产品质量。

不合格品控制细则范文(4篇)

不合格品控制细则范文(4篇)

不合格品控制细则范文第一章总则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合格率,减少不合格产品的发生,制定本不合格品控制细则。

第二章不合格品定义和分类1. 不合格品定义不合格品是指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或客户要求的产品或原材料。

2. 不合格品分类(1)主要不合格品:对产品关键特性产生重大影响或可能导致产品不能正常使用的不合格品。

(2)次要不合格品:对产品关键特性产生轻微影响或可能导致产品功能损失的不合格品。

(3)一般不合格品:对产品外观或细微功能产生影响的不合格品。

第三章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 不合格品发现(1)操作过程中发现: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应立即停工,将不合格品报告给班组长或主管,并填写不合格品报告表。

(2)巡检过程中发现:巡检员在巡检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应立即停工,将不合格品报告给班组长或主管,并填写不合格品报告表。

(3)设备检修中发现:设备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应立即停工,将不合格品报告给检修主管,并填写不合格品报告表。

2. 不合格品处理(1)主要不合格品:对于主要不合格品,班组长或主管应立即报告给质量控制部门,并执行质量控制部门的处理措施。

(2)次要不合格品:对于次要不合格品,班组长或主管应立即采取措施排查原因,并在质量控制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处理。

(3)一般不合格品:对于一般不合格品,班组长或主管应立即责成作业人员进行整改,并在质量控制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处理。

3. 不合格品记录和报告(1)不合格品记录:不合格品应进行记录,包括不合格品名称、数量、发现时间、处理结果等信息,记录保存至少一年。

(2)不合格品报告:主要不合格品和次要不合格品应立即向质量控制部门进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不合格品名称、数量、发现时间、处理结果等信息。

4. 不合格品原因分析和改进(1)不合格品原因分析:质量控制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原因分析,确定不合格品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2)不合格品改进措施:质量控制部门提出不合格品改进措施,并指导相关部门进行改进。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八篇)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八篇)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一、目的为使不合格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有效被识别和控制,避免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特订此程序。

二、范围从进货、生产加工、交付后所产生的不合格均适用。

三、术语与定义不合格。

末满足要求。

四、职责4.1质量部:负责对生产所需原料不合格品处理进行检查和确认;4.2负责对不合格品(项)的识别与标识,并通知和跟踪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项)进行处理;负责对经处理过的不合格品(项)进行再检验。

4.3负责对生产加工不合格品,在库不合格品及顾客退货验证为不合格品进行隔离标识和处理;五、作业内容5.1来料检验不合格时的处理5.1.1检验人员依据产品检验指导书对来料进行检验,发现不合格时,立即进行标识和隔离;并通知采购部和质量部人员;必要时,由本公司质量部派人进行确认,或采取其他方法进行确认,如拍照片,传真测试记录等;经确认为不合格品时,原则上由采购部安排退货处理;5.1.2为不影响正常生产运行或因其他需要,若需特采或采取其他措施对不合格原料进行处理时,则由采购部申请,由质量部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单》,交相关部门评审,由质量部经理判定;如评审决议方案为特采时,须报总经理批准后,方可特采使用;5.1.3质量部人员应复印和保留外包方质量部门的不合格检验记录,并填写《进料检验月报表》,跟踪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

5.2生产过程检验不合格时的处理5.2.1质检人员在生产过程和成品检验过程中发现不合格时,对产品进行标识和隔离,并组织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____公司质量部对采购的原辅材料和成品进行抽样检查发现不合格时,由质量部开立《纠正及预防措施处理单》,要求生产外包方进行整改;本公司质量部应每月对发出和收回的《纠正及预防措施处理单》进行汇总和确认。

5.3成品在交付或使用后发现不合格时的处理5.3.1产品在交付后,发现不合格时,由公司质量部调查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并将相关信息反馈至公司和生产部,若确属生产原因,应满足顾客要求退货、换货或其它处理;若不属于生产生产责任,应合理给顾客一个圆满的答复或采取其它的协商办法;5.3.2由本公司质量部对不合格品处理形成的记录进行保留。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范文(三篇)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范文(三篇)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范文一、目的与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内不合格品的管理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适用于所有生产环节中不合格品的发现、处理和记录。

二、定义与分类1. 不合格品定义:指不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或客户要求的产品或材料。

2. 不合格品分类:按照不合格品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划分为三类。

(1)重大不合格品: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或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的不合格品。

(2)一般不合格品: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或影响产品质量的不合格品。

(3)轻微不合格品:对产品质量没有影响或影响非常小的不合格品。

三、责任与义务1. 生产部门负责:(1)定期组织并实施不合格品的检查和测试。

(2)确保生产过程中材料和零部件的合格性。

(3)按照要求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记录和储存。

(4)及时处置和处理不合格品,防止流入下道工序。

2. 质量部门负责:(1)制定和修订不合格品管理相关程序和标准。

(2)监督检查不合格品的处理和控制情况。

(3)对不合格品进行归因分析,提出改善措施。

(4)记录、统计和分析不合格品情况,并报告管理层。

四、流程与要求1. 不合格品发现与记录:(1)所有员工发现不合格品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将不合格品就近放置在特定区域并进行标识。

(2)及时向负责人报告不合格品的情况,并填写不合格品记录单。

(3)不合格品记录单应包含以下信息:- 不合格品的描述和数量- 不合格品的发现时间、地点和责任人- 不合格品的缺陷和严重程度- 不合格品的原因推测2. 不合格品处理与控制:(1)生产部门负责将不合格品送至相应的处理区域,禁止随意丢弃或擅自处置。

(2)质量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和归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3)一般不合格品和轻微不合格品应按照质量部门的处理建议进行修复、改良、拆解等处理,并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

(4)重大不合格品应立即停止生产,进行严格的追溯和召回,同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纠正与预防措施。

3. 不合格品记录与分析:(1)对所有不合格品都应进行记录和统计,包括不合格品的种类、数量和处理情况等。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范文(7篇)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范文(7篇)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范文对已发生的不合格品、缺陷产品进行控制,防止非预期使用或出公司。

1范围本程序规定了不合格品、缺陷产品的判断、标识、记录、评审和处置等要求,适应于采购、生产过程及交付后发现不合格品的控制。

____名词解释2.1不合格品。

不满足要求的产品。

可能发生在采购产品、过程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中。

2.2缺陷品。

未满足预期或规定用途要求的产品。

2.3返工。

对不合格品采取措施,使其满足规定的要求。

2.4返修。

对不合格品采取的措施,通过修理或再加工等措施,虽然不符合原规定要求,但能使其满足预期使用要求。

2.5回用品。

对虽不符合原则规定要求,但能满足使用要求,经返修后利用或直接利用的不合格品。

3职责3.1质检部门负责不合格品归口管理,公司和车间两级专检人员(班长)负责不合格品的判断、标识、记录、报告,并参与评审。

3.2不合格品发生部门或责任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初步评审,按最终评审结果处置,制订并实施相应纠正预防措施。

3.3技术部门负责缺陷品、回用品(包括返修品,下同)的最终评审,必要时报工程师审批。

3.4质检部门负责抽查和收集不合格品信息,监督纠正实施情况和效果,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奖惩和处理。

4程序4.1判断与标识在产品形成过程中,操作者、专检人员、技术人员发现不符合标准(包括产品标准、图纸、工艺文件等)或虽然符合产品标准但无法使用的原材料、外协外购件、零部件、半成品、成品,由专检人员(操作者、技术人员发现____专检人员)确认,按以下规定清点数量并加以标识:a)不合格品(含缺陷品)属本单位责任的,由本单位负责,及时清理滞留在本单位的及已流入下道工序单位的不合格品数量;对于提供给顾客的不合格品,需以书面(电子邮件)形式报质检部门。

b)属上道工序单位责任的:1)由发现工序单位清理本单位所存的不合格品数量;2)由上道工序单位清理其所存(含已入库存栈)不合格品数量。

c)查清不合格品数量后,由专检人员(班长)按《检验标识程序》规定进行标识,并在指定区域隔离存放。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模版(4篇)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模版(4篇)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模版一、概述合格品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但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合格品。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建立不合格品控制制度。

本文将从制度的目的、范围、责任、流程和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目的不合格品控制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产品质量,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及时发现不合格品的能力。

通过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达到降低不合格品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保护企业品牌形象的目标。

三、范围不合格品控制制度适用于企业生产的所有产品的各个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组装、包装、检验、出库等环节。

制度的执行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等。

四、责任1. 管理人员负责制定不合格品控制制度,监督和指导制度的执行。

2. 运营人员负责按照制度的要求进行生产操作,并保证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不合格品。

3. 质量控制人员负责检验和测试产品的质量,及时发现不合格品,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五、流程1. 来料检验流程(1)收到原材料后,进行外观检查,检查是否有明显的损伤。

(2)进行必要的抽检和化验,检查原材料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原材料是否标识清楚,有无超过有效期限等情况。

(4)验收合格的原材料入库,不合格的原材料及时退回供应商,并做好记录。

2. 生产加工流程(1)操作人员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生产加工,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质量。

(2)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及时停产并通知质量控制人员。

3. 检验流程(1)质量控制人员按照检验标准对生产过程的产品进行抽检。

(2)对抽检样品进行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检验。

(3)如发现不合格品,质量控制人员将其分类,记录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 处理流程(1)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区分可修复和不可修复的不合格品。

(2)可修复的不合格品经过修复后,重新检验合格后可以继续使用。

(3)不可修复的不合格品需要停产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置,确保不进入市场流通。

不合格品控制和处理制度

不合格品控制和处理制度

不合格品掌控和处理制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的不合格品掌控和处理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客户满意度提高。

适用于公司的全部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

二、定义与分类1.不合格品:指不符合产品规格要求或客户需求的产品,包含初次不合格品、再次不合格品和特殊不合格品。

2.初次不合格品:指产品检验、测试、检测过程中显现不符合产品规格要求的情况。

3.再次不合格品:指已经有不合格品记录的产品,在后续检验、测试、检测过程中再次发现不符合规格要求的情况。

4.特殊不合格品:指临时性或特殊场景下的不合格品,需额外对其进行特殊处理。

三、不合格品掌控流程1.不合格品发现–任何工作环节、工作岗位的人员在发现不合格品时应及时向直接上级报告。

–直接上级收到报告后,应指派专人核实不合格品并进行初步的评估。

2.初次不合格品处理–针对初次不合格品,由质量掌控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认真分析和判定。

–依照产品质量管理标准,对初次不合格品进行分类、记录和归类。

同时,对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责任人。

–质量掌控部门应订立合理的整改措施并引导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经整改后,由质量掌控部门进行再次检验,确保不合格品实现规格要求后方可连续流程。

3.再次不合格品处理–再次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与初次不合格品仿佛。

–质量掌控部门需重点分析初次不合格品处理欠妥所导致的再次不合格品,并供应改进看法。

–对于再次不合格品,责任人应进行更严格的整改,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4.特殊不合格品处理–对于特殊不合格品,质量掌控部门应与相关部门紧急协商,订立紧急处理方案。

–紧急处理方案应考虑产品属性、客户需求和公司形象等因素。

–完成特殊不合格品的紧急处理后,仍需依照初次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进行归类、记录和整改。

四、不合格品管理标准1.对于初次不合格品和再次不合格品,质量掌控部门应建立不合格品数据库,存储全部相关信息。

2.不合格品数据库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不合格品发现时间、工作岗位、责任人、不合格品描述、初步原因分析、整改措施等。

2024年不合格品控制制度样本(五篇)

2024年不合格品控制制度样本(五篇)

2024年不合格品控制制度样本一、质量事故界定1. 涉及金额在___元(含___元)以上,但未达到____万元的,且因责任过失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使用寿命,或导致建筑物外形尺寸出现永久性缺陷,以及造成重伤___人(含)以上且直接经济损失超过____万元的,均视为质量事故。

2. 重大质量事故的定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之一:工程倒塌或报废;因质量事故导致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____万元。

二、工程不合格品判定流程1. 轻微不合格品由项目质量专员初步判定,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复核确认。

2. 一般不合格品需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判定,并报质量部进行复核。

3. 严重不合格品则需由生产部联合资材部、技术部、质量部共同进行调查、评审,最终由质量部负责判定及处理,总工程师进行复核。

三、材料不合格品判定及处理措施1. 项目采购专员需与技术、质量、施工专员共同对进场原材料、设备、半成品等进行验收。

发现不合格品时,轻微者由项目质量专员上报项目经理处理;严重者则需上报质量部,由质量部联合相关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并责成责任部门处理。

处理结果需经质量部审核批准后方可继续施工。

2. 施工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材料,项目经理应指定专人进行记录、标识,并采取隔离措施直至退场。

3. 材料被判定为不合格时,项目质量专员必须出具不合格品处理单。

四、工程实体不合格品判定及处置1. 轻微不合格品由项目质量专员通知专业施工专员责成分包单位整改,整改后由质量专员验收。

拒不整改者按一般不合格品处理。

2. 一般不合格品需由项目质量专员判定并下发通知单,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分析原因并制定纠正措施。

对经常出现的一般不合格品需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拒不整改者升级为严重不合格品处理。

3. 严重不合格品需由项目经理预判后上报质量部,由质量部联合相关部门分析原因并制定纠正措施。

重大质量事故则需由总工程师牵头组织评审并制定预防措施。

五、不合格品上报要求1.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需在____小时内上报质量部(附相关材料),事故处理结束后也需及时上报。

不合格管理制度(3篇)

不合格管理制度(3篇)

不合格管理制度1概述对不合格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防止不合格再次出现。

2职责2.1品控部负责不合格的管理。

2.2有关责任部门负责不合格的纠正或采取纠正措施,品控部负责跟踪验证。

2.3不合格范围:a.产品不合格,包括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不合格;b.工作不合格:包括管理工作不合格、技术工作不合格、过程不合格、体系不合格等不合格。

3本公司通过检查、考核、检验、验证、审核、用户走访、信息反馈、接受投诉等方式发现存在的不合格。

4产品不合格的处理4.1不合格品由品控部负责鉴别、标识、记录并通知责任部门和报告公司领导。

4.2责任部门应将不合格品隔离存放并加以明显标志。

4.3品控部组织质检、技术、生产、供应等人员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分析原因,明确责任,确定处理措施并报公司领导批准。

4.4对不合格半成品一般采取以下措施:a.返工;b.报废。

4.5对原辅材料、包装材料不合格一般采取以下措施:a.退货;b.报废。

4.6对不合格的源水要停用。

4.7对不合格成品要进行报废。

5、责任部门针对不合格原因进行纠正或采取纠正措施,品控部进行跟踪验证。

6、工作不合格的处理a.有关部门在检查、考核、用户走访、信息反馈、接受投诉等方式发现存在工作不合格时应及时报告质检科,填写不合格通知单交责任部门。

b.责任部门调查分析原因,明确责任,确定处理措施并报公司领导批准。

c.责任部门针对不合格原因进行纠正或采取纠正措施,品控部进行跟踪验证。

7总经理酌情对责任人员进行教育和适当处理。

不合格管理制度(2)是指企业或组织在运营过程中,对产品、服务或员工的不合格行为进行管理和处理的制度。

不合格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员工的工作素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声誉。

该制度通过建立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流程,对不合格行为进行识别、追踪、纠正和预防,以实现持续改进和优化。

不合格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要素:1. 不合格行为的定义:明确不合格行为的范围和标准,例如产品缺陷、服务不满意、员工违规等。

不合格控制制度

不合格控制制度

不合格掌控制度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建立和规范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掌控,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需求。

适用于企业全部生产环节,包含原材料子采购、生产加工、产品检验和返工修复等。

2. 定义和术语解释•不合格品:指未能实现产品规格要求的产品或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存在问题的产品。

•掌控范围:指产品或工序中允许存在不合格品的数量或百分比。

•返工:指对不合格品进行修复或再加工,使其符合产品规格要求的过程。

3. 不合格品的分类依据不合格品的程度和影响,将不合格品分为以下几类:3.1 关键不合格品关键不合格品是指对产品的关键参数或性能指标不符合规格要求,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可能导致产品无法正常使用或存在安全隐患的不合格品。

对于关键不合格品,企业将采取以下措施:—立刻停止生产,并追溯和排查不合格品的原因;—打击责任追究,严厉处理不合格品相关责任人;—接受客户的返货和索赔要求,并乐观采取矫正措施。

3.2 一般不合格品一般不合格品是指产品在某些关键参数或性能指标上略微偏离规格要求,但不会造成产品严重质量问题的不合格品。

对于一般不合格品,企业将采取以下措施:—在掌控范围内,通过返工或修复使其符合产品规格要求;—对不合格品进行追溯和排查,找出不合格的原因,并采取防备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3.3 次品次品是指对产品进行检验后,未能符合规格要求,但通过返工或修复后仍可实现规格要求的品项。

对于次品,企业将采取以下措施:—掌控次品的数量或百分比在合理范围内;—对次品进行严格追溯和排查,找出不良原因;—设置有效的矫正措施,防备次品的再次发生。

4. 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4.1 不合格品的发现和记录•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应立刻停止生产,并及时上报质量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将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包含不合格品种类、数量、质量问题描述等认真信息。

4.2 不合格品的处理和修复•质量管理部门将不合格品进行初步分析和判定,并决议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于关键不合格品,立刻停止生产,并进行原因分析;•对于一般不合格品,依据掌控范围内的要求进行返工或修复;•对于次品,依据掌控范围内的要求进行返工或修复。

不合格控制管理制度

不合格控制管理制度

不合格控制管理制度摘要不合格产品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安全隐患、质量问题以及客户投诉等一系列问题,并对企业形象和经济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不合格控制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不合格控制管理制度的定义、目的和原则,并详细阐述其重要的内容和执行流程。

定义不合格控制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及时发现、处理和控制不合格产品,保证产品质量,维护企业声誉和客户满意度所制定的一系列规程、制度和流程。

目的不合格控制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如下: 1.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产品,减少缺陷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2. 保护消费者权益:确保消费者从企业获得合格、安全的产品,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不受损害。

3. 维护企业声誉:有效控制不合格产品的出现,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客户信任度。

4. 提高经济效益:减少不合格产品的损失,提高产品销售额和企业利润。

原则不合格控制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科学性原则:制度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准确的数据,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全面性原则:制度应全面覆盖不同环节和各个相关部门,确保制度的全面实施。

3. 可操作性原则:制度应简明易懂,操作简便,便于员工理解和执行。

4. 连续改进原则:制度应不断改进和完善,紧跟技术和市场的变化,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内容不合格产品定义不合格产品是指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或者企业内部技术要求的产品,包括存在质量问题、安全隐患或者不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

不合格产品分类根据不合格产品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 主观性不合格产品:指产品质量满足要求,但无法满足客户需求或者客户不满意的产品。

2. 客观性不合格产品:指产品质量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或者企业内部技术要求的产品,包括存在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等。

不合格产品处理流程不合格产品处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不合格产品的发现:通过产品检测、客户投诉或者其他方式,及时发现不合格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昊华
工程不合格项控制流程
编制质量管理部日期200年月日审核日期2007年月日批准日期2007年月日
修订记录
三、工作程序
3.1 不合格项目分类
不合格项目分为不合格材料及不合格工程两类。

不合格材料是进场材料经检测不满足国家有关的材料验收规范合格要求,包括甲供材料和乙供材料不合格。

不合格工程是指在施工完成后经现场抽查,有关物理化学等指标不满足国家有关的验收规范合格要求。

3.2 不合格项管理组织结构图
不合格项控制体系组织构架图
3.3 不合格材料(设备)控制管理
不合格材料控制管理从甲供材料(设备)和乙供材料(设备)两个方面进行。

3.3.1 材料(设备)不合格的确认
材料的质量控制按照《材料管理制度》有关要求,通过核查各项质量保证资料、复试报告等确认设计图纸要求、国家相关验收规范、合同约定及封样样品要求,确认是否合格。

材料(设备)如存在以下情况可确认为不合格
1)进场材料(设备)观感和封样样品有明显偏差,不能达到预期的建筑效果;
2)进场材料(设备)的物理指数或技术参数不合格,产品质量不能达到验收标准和使
用要求。

甲供材料的质量核定由业主、监理公司、使用方(承包商)、材料供应商共同对进场材
料进行验收,确认材料合格与否。

乙供材料由承包商进行进场报验,监理公司验收,质量部应参与验收并签署意见,具体操作流程见《材料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部对材料设备不合格的内容签署《不合格项确认单》详附表2。

3.3.2 不合格材料(设备)的处理
隔离:经检查,发现有不合格品批次后,须要隔离存放,并做不合格标识和资料记录,不得使用。

退货:原则上所有不合格材料均不得使用,属于甲供材料的,由工程部门联系供应商及时更换,需要公司本部相关部门配合的,各部门应积极配合,保证材料及时供应。

属于乙购材料的,由承包商组织退货。

所有决定更换的材料应及时撤出场地,避免误用。

降级使用:对于因工期、观感偏差较小且使用部位不影响整体建筑效果等特殊原因,项目公司认为可以继续使用的,可以按照降级使用。

具体见附表3《不合格项处理审批表》,根据材料价值,权限划分要求如下:
1)降级使用的材料总价值在10万元以下的,由项目公司自行审批,并及时报本部备案。

2)降级使用的材料总价值在10万元以上的,由项目公司上报本部审批。

对于降级使用的材料,在确认后,由合约预算部门负责造价增减的处理。

3.4不合格工程控制管理
不合格工程是指在工程施工中违反施工规范或操作工艺造成工程质量存在缺陷,或工程项目在质量验收中与验收规范存在很大差距工程。

3.4.1 不合格工程的确认
公司质量部、监理公司在施工管理及竣工验收过程中,应加强现场巡查,如发现存在工程质量存在严重缺陷,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和验收标准,,不满足交房标准及合同约定的其他要求,可内部确认工程质量不合格。

质量管理部对工程不合格项的内容签署《不合格项确认单》详附表2。

手续办理:上道工序工程不合格如对下道工序产生重大影响,将给工程各方带来后续结算、质量问题等方面的纠纷。

为避免此类问题,在独立承包商进场施工前,公司质量部应组织监理、上道工序施工方(一般为总承包商)、下道工序施工方(业主独立分包商)
就工程质量进行交接。

如确属上道工序质量不合格,应各方确认,总承包商拒不签字的,可以三方签字(业主、监理、分包),作为后续施工付款结算的凭据。

确认单格式参考附表2《不合格项确认单》。

3.4.2 不合格工程的处理
返工、修补:原则上不合格工程必须返工、修补,达到规范要求,并由承包商自行承担费用。

承包商拒不执行的,项目公司可另行组织其他有资质单位完成,相应费用从责任方划转。

返工后,项目组应对返工质量重新检验,合格后才能转入下一工序施工;对已整改分项工程进行验收合格后方能进入工程建设的下一阶段。

特殊项目返工:对于结构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等特殊项目的不合格工程,设计院必须参与处理的,确定处理方案并实施。

如上道工序施工单位既不修复又不确认自身工程质量缺陷的,项目公司可委托下道工序施工单位修复上道工序缺陷,也可另行组织其他有资质单位完成,相应费用从责任方划转。

此项处理的工程造价权限划分要求如下:
1)总造价在10万元以下的,由项目公司自行审批,并及时报本部备案。

2)总造价在10万元以上的,由项目公司上报本部审批。

对于不合格工程,如由其他单位修复而发生合同增项、造价增加以及对上道工序承包商的扣款,在《不合格项确认单》后,由合约预算部门负责造价增减的处理。

3.5. 不合格项情况汇报
不合格项发生后,公司应及时告知本部,在事情处理完毕后,项目公司应完成《不合格项处理报告》,格式见附表1,对各项情况予以说明,包括工期、造价等方面情况。

并要求承包商或材料供应商对不合格项的处理情况及时进行回复,填报《不合格项处理回复单》附表4。

3.6附表
附表1 《不合格项处理报告》
附表2 《不合格项确认单》
附表3 《不合格项处理审批表》
附表4 《不合格项处理回复单》
附表1
不合格项处理报告
编号:
年月日
附表2
不合格项确认单
工程名称:编号:
附表3
不合格项处理审批表
工程名称:编号:
附表4
不合格项处理回复单
编号: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