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大全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大全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大全一、物理学的基础知识1. 物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2. 测量及其相关概念的解释3. 质量、体积、密度的定义及其量的计算公式4. 物理量与单位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的转换5. 数值的精确性和有效数字6. 数量的误差及其相关概念7. 物理学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及其简写方式8. 物理学中常用的倍数及其相应前缀符号二、运动学基础知识1. 运动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的解释2. 运动的描述:位移、路程、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式3. 速度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4. 匀、变、加速运动的特征及其如何区分5.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性及其描述方法6. 自由落体运动及其相关概念7. 匀速圆周运动的特征及其相关概念三、牛顿定律及应用1. 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及其应用2. 牛顿第二定律的描述及其应用3. 牛顿第三定律的描述及其应用4. 力的分解及其应用5. 动量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6. 动量守恒定律的描述7. 能量的定义及其单位的计算8. 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在运动中的转化9. 动能守恒定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0. 功的定义及其单位的计算公式四、力的作用和力的特性1. 力的概念及其相关概念的解释2. 力的分类及其相关特性3. 弹性力、摩擦力、浮力及其相关联系及应用4. 万有引力的概念及其相关公式5. 重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6. 引力的方向及其计算7. 引力的特点及其应用五、功与能、机械简单机的工作1. 力与功的关系及其相关概念的解释2. 功与能的转化3. 机械简单机的概念及其应用六、热力学基础知识1. 温度、热量及其相关概念的解释2. 物态变化及其相关概念的描述3. 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4.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5. 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表述6. 热力学第三定律的描述及其相关应用七、光学基础知识1. 光的概念及其性质2. 光的传播方式及其传播规律3. 光的折射、反射及其相关公式4. 光的色散及其相关描述5. 光的干涉与衍射的原理及其实验6. 透镜的种类及其应用八、电学基础知识1. 电荷的概念及其性质2. 电流的定义及其单位的计算3. 电压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4. 电阻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5. 欧姆定律及其相关性质6. 磁场的概念及其相关性质7. 磁场感应的概念及其相关公式8. 电场和磁场之间的数学关系9. 电磁感应定律的概念及其相关公式10. 电磁波的概念及其相关特性以上为初二物理学基础知识点大全,能够帮助初二学生掌握初级物理知识,为高中和大学的物理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以下是八年级上册物理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归纳:
1.运动与力:
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计算公式。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力的作用效果:
合力和平衡力的概念。

不同方向力的合成与分解。

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计算。

3.压强与浮力:
压强的概念及计算。

浮力的概念及计算。

物体浮沉的判断条件。

4.功与机械能:
功的定义及计算。

功率的定义及计算。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计算。

5.简单机械设备:
杠杆、轮轴、滑轮等简单机械原理。

机械优势和功率的计算。

6.热与温度:
温度的概念及测量。

热传递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热膨胀与物体热收缩。

7.物质的三态变化:
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特点。

相变现象:凝固、熔化、汽化和凝华。

这些是八年级上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初二物理上册总复习知识点考点【六篇】

初二物理上册总复习知识点考点【六篇】

初二物理上册总复习知识点考点【六篇】第一章机械运动常考点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2.运动的描述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3.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5.速度(常考点)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单位:m/s、km/h;关系:1m/s=3.6km/h;1km/h=1/3.6m/s6.匀速直线运动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公式:v=s/t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7.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v=s/t8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v=s/t工具:刻度尺、秒表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常考点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 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和运动状态。

2. 力的分类: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3. 力的单位:牛顿(N)是力的单位,1牛顿等于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获得1米/秒²的加速度所需的力。

4. 力的合成与分解:当两个或多个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可以将它们合成为一个力,或者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

5. 力的平衡: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6.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7.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向下。

8. 重力的应用:重力对物体的运动和形状有重要影响,如自由落体运动、斜面滑动等。

二、机械能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2.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势能,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成正比。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4. 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可以在动能和势能之间相互转化,但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5. 机械能的应用:机械能的概念和守恒定律在解决物体的运动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光的传播1. 光的传播方式:光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的。

2.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0万公里。

3. 光的传播路径: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但在非均匀介质中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4. 光的反射:当光线遇到光滑的界面时,光线会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反射。

5. 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会发生折射,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由折射定律决定。

6. 光的色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色散现象,即光线被分散成不同的颜色。

7. 光的应用:光的传播和性质在光学仪器、光纤通信、光学显微镜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考试必看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考试必看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考试必看1.物理量和单位-物理量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具有一定的物理含义的量,如长度、质量、时间等。

-单位是用来表示物理量的大小的标志,如米、千克、秒等。

2.计算-计算公式:速度=位移/时间- 单位换算:km/h → m/s,1 km/h = 1000 m / 3600 s3.运动与力-力是外界对物体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静止或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为零,物体保持原来的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F=m*a。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一个物体所受的力都是成对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质量与重量-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不受重力影响。

-重量是物体受重力作用的力的大小,可以随重力加速度变化而改变。

5.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物体接触表面之间的力,它可以阻止物体的相对滑动。

-静摩擦力:物体静止时,两个接触表面之间的力。

-动摩擦力:物体运动时,两个接触表面之间的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和接触表面之间的粗糙程度有关。

6.压力-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力:P=F/A。

-用途:判断物体是否会沉没、测定气压、考察落地时的冲击力等。

7.浮力-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和液体(气体)密度有关,可以用阿基米德定律进行计算。

-阿基米德定律: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气体)的重量。

8.音速-音速是声音在其中一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3m/s。

9.光线-光线是光的传播路径,可以用光线图表示。

-光的传播是直线传播,但在介质之间传播时可能发生折射。

10.镜子与光学成像-平面镜:镜面是平面的镜子。

-曲面镜:镜面是曲面的镜子,如凸透镜和凹透镜。

-光学成像的法则:--入射光线与镜面法线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入射光线与镜面法线的夹角等于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一、力和压强1. 力的定义与计算:力的概念,力的单位,力的合成与分解;2. 重力:质量、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力的计算,自由落体运动;3. 压强:压强的定义与计算公式,压强的应用。

二、机械能1. 动能:动能的概念与计算公式,动能的转化,动能守恒定律;2. 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概念与计算公式,重力势能的转化,重力势能守恒定律;3. 弹性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与计算公式,弹性势能的转化,弹性势能守恒定律;4. 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换关系。

三、运动的描述与图像1. 位移、速度、加速度:位移的概念与计算,速度的概念与计算,加速度的概念与计算;2. 速度-时间图象: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在速度-时间图象上的表示,速度-时间图象的垂直距离代表了位移,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代表了加速度。

四、力的作用和效果1.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和特点,牛顿第三定律;2. 惯性:惯性的概念和种类,牛顿第一定律;3. 摩擦力:摩擦力的性质和影响因素,减小摩擦力的方法;4. 空气阻力:空气阻力的性质和影响因素,减小空气阻力的方法;5.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和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五、流体的特性和压强1. 流体的压强:流体的概念,压强的概念与计算,流体压强的应用;2. 浮力: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浮力的性质与应用;3. 压强传递:压强传递的原理和公式,帕斯卡定律。

六、空气中的运动和声音的产生1. 空气中的运动:暖空气的特性,冷空气的特性,暖空气和冷空气的运动与天气变化;2.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振动特性,声音的传播,声音的频率与音调、音量的关系。

以上是初二物理上册的主要知识点归纳,涵盖了力和压强、机械能、运动的描述与图像、力的作用和效果、流体的特性和压强、空气中的运动和声音的产生等多个方面。

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上物理所有知识点

八年级上物理所有知识点

第八章税收法律制度基础(答案解析)打印本页一、单项选择题。

1.在税制要素中,能体现国家旳政策规定,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旳多少和纳税人旳承担程度旳是()。

A.征税人B.纳税人C.征税对象D.税率【您旳答案】【对旳答案】 D【答案解析】税率旳高下直接体现国家旳政策规定,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旳多少和那纳税人旳承担程度,是税收法律制度旳关键要素。

2.税收行政法规是由()审议通过旳。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国有税务总局【您旳答案】【对旳答案】 C【答案解析】税收法规由国务院负责审议。

税收法律在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后,以议案旳形式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旳有关工作部门,在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

3.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主体旳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旳对象是()。

A.税收法律关系旳主体B.税收法律关系旳客体C.税收法律关系旳内容D.税收法律关系旳标旳【您旳答案】【对旳答案】 B4.下列各项中,属于有权指定贯彻执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旳规章制度,制定税收征收管理旳详细规定旳部门是()。

A.工商行政管理局B.国家税务总局C.财政部D.房地产管理局【您旳答案】【对旳答案】 B【答案解析】见教材p2515.我国旳营业税中规定了起征点,营业额到达或者超过起征点旳照章全额计算纳税,营业额低于起征点则免予征收营业税,这种减免税方式称为(),属于()。

A.免征额税基式减免B.起征点税额式减免C.项目扣除税额式减免D.起征点税基式减免【您旳答案】【对旳答案】 D【答案解析】我国旳减免税包括:税基式减免、税率式减免和税额式减免。

其中税基式减免中包括起征点、免征额、项目扣除和跨期结转。

其中旳起征点是指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旳数额界线,课税对象旳数额没有到达规定旳起征点旳不征税;到达或者超过起征点旳,就其所有数额征税。

6.我国土地增值税采用旳税率形式属于()。

A.比例税率B.超额累进税率C.超率累进税率D.全额累进税率【您旳答案】【对旳答案】 C【答案解析】目前我国土地增值税旳税率采用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形式。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五篇】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五篇】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五篇】【导语】物理学是一种自然科学,重视于研究物质、能量、空间、时间,特别是它们各自的性质与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物理学是关于大自然规律的知识;更广义地说,物理学探索分析大自然所产生的现象,以了解其规则。

下面是作者为您整理的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五篇】,仅供大家查阅。

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换算: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um;1um=103nm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3、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前要注意视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2)使用时要注意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读数时,视野应与尺面垂直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毛病能够避免是不该产生的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屡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能够减小误差6、特别方法测量(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二、简单的运动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写是相对的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2)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形的描写可能不同3、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初二物理知识点(上册)第一章运动的世界一、世界是运动的1.机械运动:物理学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物体,即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切物体的运动与否都是相对于参考物而言的。

二、时间的测量1.单位:基本单位:米。

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等。

换算关系: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2.测量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米尺等测量注意事项:测前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分度值;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不能歪斜;记录精确值与估数值(数值加单位)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偏差叫误差。

(误差不能消除,只能改进。

常用方法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三、时间的测量1.单位:基本单位是秒,常用单位时、分。

2.测量工具:停表、秒表。

四、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常用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2.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公式:v=s/t单位:米/秒(基本单位)、千米/时;换算关系:1m/s=3.6km/h。

常见速度:人的步行速度1.1m/s、自行车速度5m/s、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s。

五、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整个过程任意时刻运动速度相等)特点:速度一定,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公式:s=vt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用平均速度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第二章声世界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速: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液体次之、空气最小。

八年级 上物理必备知识点

八年级 上物理必备知识点

八年级上物理必备知识点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物理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中学阶段,八年级是物理知识的重要阶段,下面就为大家总结八年级上学期必备的物理知识点。

一、运动和力学相关知识1. 运动的基本概念: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运动速率、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

2. 力和牛顿三定律:力的基本概念、质量、重量、弹性变形和胡克定律、滑动摩擦力和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3. 机械能和功:机械能的概念、势能与动能、机械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功率。

二、热学相关知识1. 温度和热量:摄氏温度、热平衡、热量、内能、比热容等基本概念。

2. 相变和热传递:升华、凝固、熔化的特点和条件、热传递的方式、传热的基本规律。

三、光学相关知识1. 光的基本概念:光的产生和传播、光的速度、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

2. 光的成像:平面镜成像、球面镜成像、透镜成像、成像规律、物像距离关系、放大率。

四、电学相关知识1. 电学基本概念:电荷、电场、电势等基本概念。

2. 电流和电阻:电流的基本概念、欧姆定律、电阻的概念、电阻的计算、焦耳定律、等效电路。

3. 电学简单应用:串并联电路、电器功率和电能消耗、电学安全等相关知识。

五、力的作用和应用1. 摩擦力的应用: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应用、滑动摩擦力、库仑摩擦力等。

2. 弹性力的应用:胡克定律、应力和应变、杨氏模量的概念和计算、应用范围。

3. 万有引力的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的简单应用、地球引力的作用、卫星的问题。

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学期必备的物理知识点,大家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来做好每一个物理学习的环节,逐步掌握物理学科的核心内容。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部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部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部知识点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八年级上册的物理知识是学习者前往更高阶学科不可或缺的基础。

下面是八年级上册物理全部知识点。

一、物理基础知识
1.物理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国际单位制
3.测量中的误差和精度
4.数据的处理
二、机械运动
1.速度、加速度和运动图象
2.匀速直线运动、等加速度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
3.牛顿运动定律和相互作用
4.摩擦、将要倾覆和固定轴的情况下,物体如何保持平衡
5.简单机械、机械效率和功
三、热学知识
1.温度和热量的测量
2.相变和热力学第一定律
3.热的传导、对流和辐射
4.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描述理想气体变化的知识
四、光学知识
1.光、光的传播和光的速度
2.反射、折射和全反射
3.光的成像
4.色散和光的干涉
5.单一光源的衍射和多个光源干涉的现象
五、电学知识
1.带电物质、电场和电场力
2.环路定律和欧姆定律
3.电功和电功率
4.串联和并联回路
5.简易电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物理全部知识点,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这
些基础知识非常有必要,因为这些知识承载着以后的物理学习。

希望大家在学习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始终保持对知识探究的热情。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5篇)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5篇)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物态变化一、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C”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3、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三、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1、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2、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4、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收热量;5、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6、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7、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1)AB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2)B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3)BC物体股、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50℃,物体刚好熔化完毕;(5)CD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6)DE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7)E点位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8)EF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9)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50℃;(10)FG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五、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注:(A)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B)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C)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D)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2)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A)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B)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C)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D)沸腾比蒸发剧烈;(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六、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2、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3、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4、"白气"是水蒸汽与冷液化而成的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二)电流和电路一、电荷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二、两种电荷: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3、基本性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三、验电器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原理:利用异种电荷相互排斥;四、电荷量(电荷)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2、电荷的单位:库仑(C)简称库;五、元电荷: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1.60×10-19;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六、摩擦起电1、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2、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

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五篇】

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五篇】

【导语】这篇关于⼋上物理知识点总结【五篇】的⽂章,是⽆忧考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第⼀章:⾛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声、电等形形⾊⾊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3、长度测量的⼯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符号是m;常⽤单位还有千⽶(km)、分⽶(dm)、厘⽶(cm)、毫⽶(mm)、微⽶(µm)、纳⽶(nm)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m=1000mlm=l0dmldm=l0cmlcm=l0mm 1mm=1000µnlµm=1000nm 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

误差产⽣的原因:①与测量的⼈有关;②与测量的⼯具有关。

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误差的⽅法:①选⽤更精密的测量⼯具;②采⽤更合理的测量⽅法; 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测量时间的⼯具是秒表,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的单位还有⼩时(h)、分(min)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lmin=60s 7、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章:声⾳与环境 1、产⽣: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的,振动停⽌,声⾳就停⽌;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传播: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

声⾳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体中传播最慢。

15℃的空⽓中声⾳传播速度为340m/s。

3、声⾳的三个特性: (1)⾳调:⼈⽿感觉到声⾳的⾼低叫⾳调;⾳调的⾼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调越⾼。

(2)响度:⼈⽿感觉到的声⾳的强弱,响度的⼤⼩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响度越⼤;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初二上物理必备知识点总结

初二上物理必备知识点总结

初二上物理必备知识点总结一. 基础概念:1. 物理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方法;2. 物体的定义及分类;3. 物体的状态与变化,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4. 物体的形状、大小、质量和体积;5. 力的定义和性质;6. 物体的重量和弹簧弹性系数;7. 推力、拉力和摩擦力;8. 转动力矩及其计算;9. 动能和功的定义;10. 能量守恒定律;11. 电流、电压、电阻和电路的概念;12. 开关的工作原理;13. 简单电路的组成和计算;14.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15. 热量的传递方式;16. 温度的概念和计量方法;17. 不同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二. 学习重点:1. 力的计算,包括合力和分力的计算;2. 能量和功的计算;3. 物理量的计量,包括质量、长度、时间、力、功、能量和功率的计量;4. 电路的组成和计算;5.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使用方法;6. 热量的传递方式和热传导的计算;7. 温度的计量和转换。

三. 典型题目解析:1. 什么是质量?质量的计量单位是什么?质量在地球和月球上分别是多少?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反映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

质量的计量单位是千克(kg)。

在地球上,物体的质量较大,一般都使用千克进行计量;而在月球上,物体的质量较小,一般可以使用克进行计量。

2. 什么是合力和分力?如何计算合力和分力?合力是多个力的叠加,是多个力合成的结果。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合力三角法或分解力的方法计算得到。

分力则是合力在不同方向上的分量,可以使用三角函数计算。

3. 什么是能量和功?能量和功有什么区别?能量是物体由于位置和状态而具有的做工能力,是物体与其他物体或系统发生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的属性。

功是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是测量能量转化和传递的物理量。

能量和功的区别在于,能量是一个系统的属性,可以转化和传递,而功只是一次作用过程中的物理量,是力对物体所做的效果。

4. 什么是电流和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如何计算?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量度,是电荷的数量和速度的综合体现。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必背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必背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必背总结一、运动和相互作用1. 运动和相对运动•运动状态的判断: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相对运动的概念;•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2.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物体的惯性的概念;•惯性坐标系的概念。

3.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关系式 F=ma 的意义;•物体的重力和重力的性质;•弹簧力的性质和计算公式;•滑动摩擦力的性质和计算公式。

4.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相互作用力的概念和作用力的性质;•自由体系和受力分析。

二、能量和机械功1. 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的定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关系;•动能和势能的守恒。

2. 机械功和功率•机械功的定义;•计算机械功的公式;•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动力和势能定理。

3. 机械能的守恒和耗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概念;•不能完全守恒的情况;•能量守恒定律。

4. 功率和效率•功率和效率的概念;•计算功率和效率的公式;•功率和效率的关系。

三、压强和浮力1. 压强和压力•压强的概念和公式;•不同介质中的压强大小比较;•压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浮力和浮力定律•浮力的概念和作用原理;•浮力定律的表述和计算公式;•浮力的应用。

3. 表面张力与毛细现象•表面张力与毛细现象的概念;•表面张力与液滴的形态;•毛细现象和毛细管的现象模拟。

四、电学1. 静电场和电荷•静电场和电荷的概念;•静电荷和电极的性质;•静电荷的感应。

2. 电场和电势•电场与电荷的关系;•电势与电场的关系;•电势差和电位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3. 电容器和电容•电容器的结构和性质;•电容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并联电容和串联电容的计算方法。

4. 电流和电阻•电流和电阻的概念;•电流的计算方法;•极限电流、欧姆定理和欧姆定律;•不同导体的导电性质。

5. 简单电路分析•并联电阻和串联电阻的计算方法;•安排电阻器的规则和分析电路的方法;•电压和电流的性质。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4篇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4篇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4篇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1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发生体在振动——实验;声音靠介质传播——介质:一切固液气;真空不能传声声速——空气中声速(约340m/s);一般的,固体中速度>液体中速度>气体中速度;声音速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回声——回声所需时间和距离;应用计算——和行程问题结合2、音调、响度和音色客观量——频率(注意人听力范围和发声范围)、振幅主观量——音调、响度(高低大小的含义);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距离、分散程度音色——作用;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物理和生活中的噪声(物理—不规则振动,生活—影响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噪声等级:分贝(0dB—刚引起听觉);减小噪声方法(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四大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1光源——火把、蜡烛、电灯、恒星(月亮和行星不是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均一);可在真空中传播;现象(激光准直、影子、小孔成像P78及大树下的光斑、日食、月食);真空中的光速(3×10[sup]8[/sup]m/s),光年是长度单位3光的反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分居两侧;角相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符合反射定律(现象解释:抛光的金属表面、平静的水面、冰面、玻璃面可看作镜面;其他看作粗糙面,P79图5—40;应根据现象回答)4、平面镜平面镜成像——规律(等距、等大、正立、虚像);能看见(看不见)像的范围;潜望镜5、作图——按有关定律做图1光的折射折射——定义(……方向一般发生变化);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侧、角不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现象解释(水中的鱼变浅、水中筷子弯曲、海市蜃楼等)2光的传播综合问题注意区分折射和反射光线;注意区分不同的影子和像3透镜透镜中的名词——主光轴、光心、焦距、焦点(测量焦距的方法)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聚光线”和“使光线会聚”的区别:“会聚光线”是能聚于一点的光线,“使光线会聚”是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比原来接近主光轴)透镜的原理——多个三棱镜组合;光线在透镜的两个表面发生折射变化了的凸透镜——玻璃球、盛水的圆药瓶、玻璃板上的水滴等黑盒问题4凸透镜成像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过光心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像距/像的大小/虚实/正倒和物距的关系;像移动的快慢(依据:光路图);实际应用1温度计温度计——常见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原理、量程(体温计:35~42℃;寒暑表:—20~50℃)使用方法——体温计构造及使用(缩口部分;甩体温计的作用、原理;不甩的后果—只影响测低温)、温度计的使用(注意量程的选择);校正温度计;读数(一般地,读数时不能离开物体)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及换算;绝对零度;常见温度2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实验装置(水浴加热);常见晶体、非晶体;熔点、凝固点;图象汽化——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沸腾实验装置;蒸发和沸腾的联系、区别(都是汽化;剧烈程度、发生条件等);酒精灯的使用(可参照化学相关内容)液化——两种途径(降温一定可使气体液化;压缩可能使气体液化)升华和凝华——实例3物态变化中的热量传递吸热——固→液→气(即使温度不变也有热量的传递);放热——气→液→固4其他现象解释——例:P3图0—3、纸锅烧水、“白气”和玻璃上的水珠(液化)、霜、露、晾衣服(蒸发和升华)、樟脑等;电冰箱原理;物态变化中的热量计算;注意名词的写法(汽、气;溶、融、熔;化、华;凝)以及字母(t和T;℃和K)第四章电路1摩擦起电两种电荷静电——电荷种类的判断;验电器结构(P45图);电量(单位:库仑C)物质微观结构——原子结构(可与化学中原子概念对照);摩擦起电原因(核外电子的转移)2电路相应概念电流(及方向:正电荷移动方向);电源;导体、绝缘体;串联、并联;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及运动方向;电路图;通路、断路及短路;常见电路(楼道电路;电冰箱电路:第一册P60图4—18)等效电路的判断——先去除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短路;电压表:断路)再做判断1各个物理量(I、U、R、P)的定义、单位(单位符号)及含义、换算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量程及量程的选择、串并联、正负极、能否直接接电源两端)及其构造2电阻的测量(基本方法及变化);影响电阻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使用(P94图7—7);变阻箱的使用及读数(P95图7—9、7—10;电位器);滑动变阻器的变形(如P101图7—19)3欧姆定律及变形(注意物理意义)4串并联电流、电压、电阻公式(注意条件。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精选16篇)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精选16篇)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精选16篇)漫长的学习生涯中,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

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篇1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说明:物体在振动时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且V固>V液>V气),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3)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4)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5)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3.回声:人耳能辨别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至少为0.1S 或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4.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应该在看见发令枪冒白烟时计时,若再听见枪声计时,则会少记0.294S(约为0.3S)。

5.人类怎样听到声音: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非神经性耳聋——鼓膜或听小骨损坏——可以治愈6.耳聋神经性耳聋——听觉神经损坏——不易治愈。

7.骨传导及实例: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导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上把这样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骨传导实例: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

8.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二、声音的特性1.频率: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赫兹,符号HZ。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章:机械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物理中最基本的测量是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常用的工具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米尺、激光测距等。

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m),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s)。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减小误差。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速度和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v=s/t)。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这种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

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控制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第三章:光现象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是长度单位。

光的反射: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和物的大小相同,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成的是虚像。

平面镜对光有成像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作用。

物理初二上册知识点总结

物理初二上册知识点总结

物理初二上册知识点总结一、运动学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位移是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和方向的变化。

•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改变量。

•加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2.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相等的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呈线性关系,速度保持不变。

3. 加速度直线运动•加速度直线运动是指物体速度的改变量在单位时间内保持恒定。

•在加速度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是线性的。

4.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恒定的加速度,称为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常取为9.8 m/s²。

二、力学1. 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发生形状、速度或方向改变的作用。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是多个力合成的结果,可以通过合力的三角法或平行四边形法进行计算。

•分解力是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合力。

3.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如果受到合力为零的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4.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物体的加速度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除以物体的质量。

5.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

三、能量与功1. 功的定义和计算•功是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变化的能力。

•功的计算公式为:功= 力× 位移× cosθ,其中θ为力和位移的夹角。

2. 功率•功率是表示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

•功率的计算公式为:功率 = 功 / 时间。

3. 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的计算公式为:动能 = 1/2 × 质量 × 速度²。

4. 势能•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汇总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1.国际单位制(SI ),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用符号m 表示2.测量工具所能测量的范围即刻度尺最大的示数叫量程,测量仪器的最小刻度值叫分度值3.如何读取数据: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4.由于测量工具的原因和测量的人的原因,使得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叫误差。

5.减小误差的方法:A .校准测量工具 B .改进实验方法 C .多次测量求取平均值。

特别强调:误差是不可避免的6.长度单位及其换算1km =103m 1dm =10-1m 1cm =10-2m 1mm =10-3m 1μm =10-6m 1nm =10-9m 7.在使用任何测量工具前都要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8.正确使用刻度尺:A 测量时,物体的一端与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对齐。

B 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

C 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

D 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E 记录时要有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9.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1)可能与降落伞的形状有关。

(2)可能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

(3)可能与降落伞的伞绳有关。

(4)可能与配重物的重量有关。

10.控制变量法: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

例如,每次只变化降落伞的面积,而保持其他所有因素不变。

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这里说的变量就是那些影响问题的因素。

11.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量程和分度值,这是选择仪器的重要依据。

如果所选仪器量程太小,就不一定能测量要测的;如果所选量程太大,其相应的分度值一般也会较大,测量的误差也就大了,所以我们要正确选择、使用仪器12.测量仪器使用前,一般应先调整指针到零刻度,这个过程叫做调零。

如不能调零,要记录初始读数,进行修正。

例如,用刻度尺测量绳长时,刻度尺前端的刻度已磨损,记下起始读数,然后用末端的读数减去起始读数就是绳子的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声、光、透镜、物态变化、电流和电路)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招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5、控制噪声:(1)在生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

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八、声音的利用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第二章光的传播一、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1、冷光源(水母、节能灯),热光源(火把、太阳);2、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3、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二、光的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三、光速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2、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3/4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2/3c;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9.46×1015m;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100m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四、光的反射: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法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

(入射光线与镜面成θ角,入射角为90°-θ,反射角为90°-θ)(3)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镜面旋转θ,反射光旋转2θ)(4)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多少?答: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

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双眼)5、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一般的光路图(要求会作):(1)、确定入(反)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入射(反射)点(2)、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5、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五、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

(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注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是反射光。

要求能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六、凸面镜和凹面镜1、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凸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凹面镜;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电筒)七、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八、光的折射定律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要求会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光路图)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5、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九、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十、光的色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3、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4、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没有黑光;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青、黄,三原色混合是黑色;5、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透过什么颜色的光);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发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例: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看见黑色的马,黑色的石头,还有黑色的花在绿色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绿色)十一、看不见的光:1、太阳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光谱;(从左往右其波长逐渐减小;散射逐渐增强;人眼辨别率依次降低)应用傍晚太阳是红的,晴天天是蓝的,汽车的雾灯是黄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