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色彩混合
第二单元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_重庆大学版_色彩构成与设计_课件
1 ~ 3 低调 (低明度)
高长调、高中调、高短调 中长调、中中调、中短调 低长调、低中调、低短调
3. 纯度对比
因色彩纯度的差异而形成的色彩鲜浊对比称为纯度对比。
纯度色标也可分为九级:1度为最低,9度为最高。根据色标条可定出色彩的基本纯度调性。 色彩纯度差别的大小决定了对比的强弱,根据纯度的鲜灰和对比的强弱,也可以将纯度组合 成6种对比调性的配色。
1. 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是因色相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对 比。将色相环上的任意两色并置在一起,它们 的差别就会形成或弱或强的对比现象。 色相对比的强弱取决于色相在色相环上的 位置。组成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中差色、 对比色和互补色的对比关系。
同类色—相隔15° 中差色—相隔90°
类似色—相隔30° 对比色—相隔120°
2. 色的节奏与韵律
色彩的节奏和韵律感一般是建立在重复和条理之上的。颜色按照一定方式反复出现或是有规律 地呈现,会产生类似音乐中的节奏和韵律感。配色时的节奏形式,一般可分为渐变节奏、反复节奏 和多元节奏。 (1)渐变节奏 色相、明度、纯度和一定的色形状、色面积 等像光谱或色阶那样依次排列,由大到小、由强 到弱、由冷到暖、由深到浅、由灰到艳……这种 等差或等比的渐变起到增加层次感、空间感的作 用,形成节奏感。
高纯度基调——鲜调7~9:纯色或略带灰色的纯色。 中纯度基调——中调4~6:介于高纯度与低纯度之间的色彩。 低纯度基调——灰调1~3:接近中性灰的色彩。
二、色彩的调和
色彩调和主要是满足人们视觉和心理上的需要,使包含两种或多种的颜色协调地组合在一起,产生 愉悦、舒适感的搭配。
1. 同一调和
统一色彩属性的同一性,可使画面中各色 在色相、纯度、明度三要素中某要素完全相同, 变化其他要素,以起到调和的作用。
《第二单元第1课色彩的魅力》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色彩的魅力》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色彩的魅力》这一课程,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技巧,理解色彩的魅力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作业内容1. 色彩知识学习:学生需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如三原色、间色、复色等,了解色彩的冷暖、明暗、对比等基本属性,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具体作品中的色彩运用。
2. 色彩实践操作:学生需完成一幅以“色彩的魅力”为主题的创作画。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自主选择色彩搭配,表现画面的主题和情感。
3. 色彩理论分析:学生需选择一幅自己喜爱的美术作品(如名画或现代艺术作品),分析作品中色彩的运用和表现力,包括色彩的搭配、过渡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4. 创作灵感收集:学生需收集与主题相关的图片、实物或文字资料,以启发创作灵感,如自然风景、生活物品等,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作业要求1. 色彩实践操作:创作画需为四开大小,使用水彩或油画棒等绘画工具,画面应清晰、色彩搭配合理,能够体现主题和情感。
2. 理论分析:分析报告需包括作品名称、作者、色彩运用的具体分析(如色彩搭配、过渡等),以及个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3. 灵感收集:收集的资料需真实、丰富,记录的内容应具体、详细,能够反映学生的思考和感受。
4. 作业提交:学生需按时提交作业,包括创作画、理论分析报告和灵感收集资料。
提交方式为电子版或实物形式。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评价将从色彩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能力、理论分析能力、灵感收集与整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 评价方式: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打分和评语点评,同时开展同学之间的互评和自评,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互相学习的能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反馈:教师将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详细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2. 学生反馈:学生需对教师的评价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在后续的学习中加以改进。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二单元 感受色彩|沪教版
教案标题: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二单元感受色彩|沪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名称、分类和特性。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观察和感知能力,能够辨别不同的颜色和色调。
3.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色彩的搭配和创作。
4.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审美能力,能够表达对色彩的喜好和情感。
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名称、分类和特性。
2. 色彩的观察和感知:辨别不同的颜色和色调。
3. 色彩的搭配和创作: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色彩的搭配和创作。
4. 色彩的欣赏和表达:欣赏美术作品,表达对色彩的喜好和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和准备有关色彩的基本知识的资料和图片,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自带彩色笔、水彩颜料、画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色彩的基本知识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色彩鲜艳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色彩的注意和兴趣。
2. 讲解:介绍色彩的名称、分类和特性,如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基本颜色,以及暖色、冷色、对比色等不同的颜色分类。
3. 实践:让学生用彩色笔或水彩颜料在画纸上进行色彩的搭配和创作,体验不同颜色之间的搭配效果。
4.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用彩色笔或水彩颜料在画纸上创作一幅以“我的色彩世界”为主题的画作。
第二课时:色彩的观察和感知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感知不同的颜色和色调。
2. 讲解:介绍如何辨别不同的颜色和色调,如通过观察颜色的明暗、鲜艳度、冷暖等特征来区分。
3. 实践:让学生用彩色笔或水彩颜料在画纸上进行色彩的观察和感知练习,如模仿老师的颜色搭配,或者自己创作一幅以“我的色彩感知”为主题的画作。
4.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用彩色笔或水彩颜料在画纸上创作一幅以“我的色彩观察”为主题的画作。
第三课时:色彩的搭配和创作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色彩搭配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色彩搭配的兴趣。
国家级精品课程-色彩构成课件
(一)色相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将光谱中的青色 去掉,剩下红、橙、黄、绿、蓝、紫构成 了色彩体系中最基本的色相。
(二)明度
明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在我们感觉颜色差别的同时,还会感觉到它们之间的明暗差异,这 就是色彩的明度关系。
(三)纯度
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不同的色相具有不同的纯度,同一色相的纯度也可以有所不 同。
知识要点提示
1、物体本无色,是因为有了光,我们才能感知物体的颜色。 2、固有色是人们对物体在白色日光下呈现的颜色印象。 3、通过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可以比较准确地表
述色彩的相貌。
第二单元:色彩混合
单元学习目标:
从色彩混合的学习中认识色彩的视觉规律,了解 色光、颜料、空间混合的不同原理及作用,体会在 配色中运用其规律所获得的色彩效果。
颜色基调主要是体现一种色彩结构 在色相及纯度上的整体印象。 一幅画 面,它的视觉感觉是暖还是冷,是红还 是黄,是艳丽或是偏灰,这些是人们对 色彩画面的最直接感受。
(三)应用设计中的色调配置
色彩所起的视觉效果 及其含义的表达取决于 其色彩的组合关系:高 纯度的黄色经常会与愉 快、奋进的情感效果联 系在一起,但它与紫灰 系列色彩的对比组合却 让这一色彩带给人们恐 怖和痛苦的感觉。作为 一名设计师,职业要求 他们尽可能地发掘全新 的设计理念,以促进相 关领域设计的发展,这 一要求意味着设计师需 要探讨色彩领域中所有 可能存在的色彩组合。
加色混合 减色混合 中性混合
将不同的色彩 并置在一起,当它们 在视觉上小到一定程 度的时候,眼睛很难 将单个色块独立地区 分开来,由此视觉作 用会把这些小色块合 成一种混色。由于这 种混合必须借助一定 空间距离才会产生, 故称其为空间混合。
五年级_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 4.七色光教案
12、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表扬,鼓励学生自己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1、雨后天晴,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2、红橙黄绿青蓝紫。
3、的确是:红橙黄绿青蓝紫。
4、学生倒户外尝试。制造出彩虹。
5、光彩不鲜艳,但是可以看到,细小。
6、观察研究尺子和三棱镜的共同点就是尺子的刻度部分有点像三棱镜。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体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作七色圆盘
四、通过玻璃纸看世界
1、谈话:见过彩虹吗?什么样子?什么时候见到的?
2、彩虹有哪些颜色组成?
3、师用三棱镜制造七色光,给同学看。
4、激发兴趣:同学们想制造彩虹么?师介绍方法:把塑料尺子放在太阳下照射,翻滚尺子,观察书本上就会有彩虹。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4.七色光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在学生对光的各种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对日常生活中的色彩也有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带领他们进一步探究光与色彩的关系。内容有:一、认识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二、做滤光实验,使学生对光与色彩的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
预期教学效果
1、知道日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合成的。
5、组织交流所看到的七色光情况。
6、师组织讨论:为什么尺子也能制造出彩虹?
7、组织阅读第77页上的资料,了解牛顿当年研究的情况。
8、组织讨论:通过实验和阅读资料你有什么新的认识和想法?
9、为了纪念牛顿人们把七色圆盘称之为“牛顿盘”。
10、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我们如果用一种颜色的玻璃纸来看世界会怎样呢?
2、会做日光的色散与色光的合成实验。
3、能做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的混合实验。
4、能够对具体的滤光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第1课色彩的魅力
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 第1课色彩的魅力
CONTENTS
• 引言 • 探究色彩的基础知识 • 感受色彩的魅力 • 实践色彩的搭配与运用 • 总结与拓展
01
引言
课程介绍
• 本课将向学生介绍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构成、分类、 搭配等方面。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表现手法的艺术作品, 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和独特魅力。同时, 本课还将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手尝试运用色彩进行创作, 体验色彩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1 2 3
色彩基础知识
本课首先介绍了色彩的基础知识,如原色、对比 色、补色等,帮助学生建立对色彩的基本认知。
春天的色彩表现
通过讲解春天中常见的色彩,如绿色、粉色、蓝 色等,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色彩来表现春天的气 息。
色彩的情感表达
色彩不仅可以描述事物,还能传达情感。本课探 讨了不同色彩如何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如宁静、 温暖、活力等。
01
色彩的相貌,如红、黄、蓝等,它是区别一种物质色彩的名称
。
明度(Value)
02
色彩的明暗程度,也称为亮度或深浅度。
饱和度(Saturation)
03
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为彩度或纯度。
原色、对比色与补色的关系
原色:红、黄、蓝,它们是所有颜色的基础,不 能通过混合其他颜色得到。
补色:两种颜色混合后产生白色或灰色,它们互 为补色,如红与青、黄与蓝、绿与品红。补色并 列时,会引起强烈对比的色觉,感到红的更红、 绿的更绿。
广告与品牌设计
色彩在品牌传达和广告设计中也起着关键作用。特定的色 彩可以帮助品牌建立独特的识别度,传达特定的品牌信息 。
作业布置
01
二年级下美术教案-色彩的搭配-沪教版
教案标题:二年级下美术教案-色彩的搭配-沪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原色、间色和复色。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搭配能力,能够运用色彩进行创意表达。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原色、间色和复色。
2. 色彩的搭配原则:对比色搭配、邻近色搭配、互补色搭配等。
3. 色彩的情感表达:色彩的温度、轻重、远近等。
教学重点:1. 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搭配原则。
2. 色彩的情感表达和创意运用。
教学难点:1. 对色彩的理解和搭配能力的培养。
2. 色彩的情感表达和创意运用的实践。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色彩搭配案例、绘画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绘画本、彩笔、水粉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组色彩鲜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色彩的魅力。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色彩的观察和感受,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主题。
二、色彩的基本知识(10分钟)1. 教师讲解原色、间色和复色的概念,并通过PPT展示相应的图片进行说明。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色彩混合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三、色彩的搭配原则(15分钟)1. 教师讲解对比色搭配、邻近色搭配、互补色搭配等色彩搭配原则,并通过PPT展示相应的案例进行说明。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色彩搭配练习,尝试运用不同的搭配原则进行创作。
四、色彩的情感表达(15分钟)1. 教师讲解色彩的温度、轻重、远近等情感表达方式,并通过PPT展示相应的案例进行说明。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色彩情感表达的练习,尝试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创意实践(3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创作主题,如“我的快乐时光”,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和搭配原则进行创作。
2. 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幅画作,表达自己的快乐时光。
六、作品展示与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第二单元 第1课 色彩的魅力》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色彩的魅力》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掌握色彩的属性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提高他们对色彩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为后续的色彩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及创造力,鼓励学生在理解色彩魅力的过程中发挥个性,探索色彩的无限可能。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并能够通过实际作品欣赏分析,理解色彩的搭配与运用。
教学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刻体会色彩的魅力,学会在作品中灵活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和主题。
三、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包括准备色彩基础知识的课件、色彩样本、画笔、画布、颜料等绘画工具。
同时,需要准备一些优秀的色彩运用案例,如名画复制品或网上优秀作品集,以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色彩的魅力。
此外,还需准备一些空白画布和颜料等材料供学生实践操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在《色彩的魅力》的第一课时中,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导入课程。
1. 视频导入:播放一段色彩丰富的自然风光或艺术作品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视频中色彩的变化与美感。
2. 实物展示:展示几幅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或实物,让学生通过视觉直观感受色彩的魅力。
3. 谈话引导: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询问他们对色彩的看法和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新课内容展示在导入环节后,教师需要详细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 色彩基础知识: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如三原色、间色、复色等,以及色彩的冷暖、明暗等属性。
2. 色彩的魅力:通过欣赏名家作品或经典案例,让学生感受色彩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和表现力。
三、互动探究学习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互动方式加深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和感受。
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主题,如“你最喜欢的色彩及其理由”、“色彩与情感的关系”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色彩的魅力》PPT课件
色彩基础知识
1.色彩三要素 色相:不同颜色的相貌。 明度:色的明暗、深浅程度。 纯度:色的饱和度。
2.三原色 无法调出的颜色
红黄蓝 3.三间色
两个原色调合出来的颜色 橙 绿 紫色
4.对比色 5.类似色 6.色调
精选
色彩运用的最终目的是情感的传 递。色彩本身是无所谓情感的,色 彩的情感只会发生在人与色彩的感 应效果。
色彩的情感
黑色
精选
白色给人带来什么感觉?
精选
雪山、白鸽、浪花、面粉 纯洁、神圣、空虚、飘逸
色彩的情感
白色
精选
红——热情,爱情,活力,紧张 黄——快乐,开阔,光明,警示 蓝——深远,理想,沉着, 忧郁 绿——冷静,诚实,健康,和谐 橙——爽朗,精神,无忧,高兴 紫——神秘,优雅,浪漫, 沉闷 白——清洁,纯洁,公正,神圣。 灰——沉着,悲哀,不安,忧愁。 黑——严肃,不安,阴沉,死亡。精s选p1分钟
色彩的味觉感酸甜来自苦辣咸
涩
色彩与心情
精选
精选
精选
精选
精选
精选
精选
欣赏色彩在广告中的应用
1、利用色彩的冷暖感表现商品的特性
这则矿泉水的广告画面简洁,使用淡蓝色为背景色调,表现它 的纯净和天然,让消费者联想它的商品特性
精选
2、运用色彩的华丽感提高商品的身价和档次
这些房地产广告都运用深色做背景,衬出房产的雍容和典雅
精选
很多汽车广告也是用冷色调体现它的冷峻、优雅的品味
黑色显然是最经典的颜色,而黑色背景加上车带动而出的红色, 更体现出车的尊贵和高档,一下子抓住观众的眼球
精选
4、运用色彩的味道感增强食品广告的表现力
在这则冰激凌广告中,通 过表现不同味道色彩的运 用,使食品广告产生更加 诱人的魅力。
小学美术《颜色融合》教案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颜色融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生们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思维潜能。这也说明我们在教学中要更多地设置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比如“你们认为颜色融合在服装设计中是如何运用的?”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颜色融合的基本原理:红、黄、蓝三原色之间的融合产生的混色效果,以及混色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学会使用混色技巧进行绘画创作,提高色彩搭配能力。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新能力。
举例解释: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理解黄色与蓝色融合可以产生绿色,红色与蓝色融合可以产生紫色等。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重点难点解析部分,虽然我尽量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示难以掌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辅导,确保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并运用颜色融合的技巧。
此外,课堂总结环节,学生们对于颜色融合的知识点掌握得较好,但仍有一些疑问。这说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小学美术《二单元分析》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色彩的奇妙世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不同的颜色带给你们的感受?”例如,蓝色让人感到平静,红色则让人感到热情。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色彩世界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色彩的奇妙世界。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在新课导入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色彩现象进行思考,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说明他们对于色彩有一定的观察和感知能力。然而,也有部分学生较为内向,课堂参与度不高,我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和色彩的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色彩搭配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调色实验。这个操作将演示色彩的基本原理,如三原色、间色和复色。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色彩的基本概念、搭配原则和情感表达。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色彩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美术教案课件—K-U2-L3颜色的混合
其它作品参考
其它作品参考
其它作品参考
其它作品参考
Thanks
Q:尝试将三原色两两混合看看,能产生出哪些新的色彩?
艺术实验:课前准备好红黄蓝三原色颜料水和空杯子,引导学生进行二次色混色实验。 老师要给学生展示二次色(紫色、绿色、橙色)是怎样由原色生成的。
Q:你都混合出了哪些颜色? 还记得,哪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回产生新的色彩么?
原色:红、黄、蓝 间色:橙、紫、绿(两种原色相加得出一个间色)
艺术感受
艺术提问
1你在这幅画面中都发现了哪些颜色?
2仔细观察,艺术家把黄色和蓝色混合在 了一起,得出了什么颜色呢?
艺术背景 美国艺术家海伦弗兰肯沙勒创造了浸染 法,用稀释的颜料浸染未处理的帆布--一种新的使用颜料方法。 她自己说,我是一个不断探索的使用颜 料的艺术家。
艺术创作
健康的食物
---蔬菜、水果等(课前准备相关图片素材)
K册 第二单元-第三课
颜色的混合
学习词汇
色彩
艺术引导
Q:小朋友们,你们今天都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Q:小朋友们,看一看我们的画笔,你们能说出这些色彩的名字么?
Q:你们知道在这些颜色重,哪几种颜色属于三原色么? 找一找,在这十二种色彩中挑出红色、黄色和蓝色三原色。
艺术探究
艺术游戏-三原色与二次色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感受色彩|沪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二单元感受色彩|沪教版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色彩的认识和运用展开。
学生将学习色彩的基础知识,包括原色、间色和复色的概念,以及色彩的明度、饱和度等属性。
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学生将培养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并学会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和创造美。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原色、间色和复色的概念,理解色彩的基本属性。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提高色彩搭配和运用的技巧。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学会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和创造美。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原色、间色和复色的概念理解。
2. 色彩的明度、饱和度等属性的掌握。
3. 色彩搭配和运用的技巧。
4. 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艺术创造力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2. 色彩样本、色卡等辅助教具。
3. 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色彩丰富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色彩的注意和兴趣。
2. 讲解:讲解原色、间色和复色的概念,以及色彩的明度、饱和度等属性。
3. 观察:让学生观察不同的色彩,并描述它们的特征和感受。
4. 实践:学生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运用不同的色彩进行创作。
5. 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感受色彩2. 原色、间色和复色的概念3. 色彩的明度、饱和度等属性4. 色彩搭配和运用的技巧作业设计1. 绘画: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运用不同的色彩进行绘画创作。
2. 色彩搭配:学生收集一些色彩样本,进行搭配和运用。
3. 观察记录: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记录不同的色彩和感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让学生对色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运用不同的色彩进行创作,提高了色彩搭配和运用的技巧。
在互相评价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也培养了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 混色练习|辽海版
教案标题: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混色练习|辽海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混色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混色技巧进行绘画创作。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混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混色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对色彩的运用和搭配。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混色练习的示范作品。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水彩颜料、画笔、画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混色练习的示范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的混色效果,引发他们对混色的思考。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混色的基本知识,如原色、间色、复色等。
2. 教师讲解混色技巧,如如何调配出不同的颜色,如何运用混色进行绘画创作。
三、示范(10分钟)1. 教师进行混色示范,展示如何运用混色技巧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师讲解示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色彩的搭配、混色的比例等。
四、练习(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混色练习,尝试运用混色技巧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混色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混色的重要性和技巧。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混色技巧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展示与评价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混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了他们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充分的指导和支持,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绘画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混合的特点
空间混合有三大特点: 1、近看色彩丰富,远看色调统一。在不同视觉距离中, 可以看到不同的色彩效果; 2、色彩有颤动感、闪烁感,适于表现光感,印象派画家 贯用这种手法; 3、如果变化各种色彩的比例,少套色可以得到多套色的 效果,电子分色印刷就是利用这种原理。
把有色的透明材料重叠起来之后,透过的光都有减法混合 的效果,例如:彩色赛璐璐薄膜、有色玻璃、印刷油墨等 在白底色上的重叠,都会比原有的色变暗。
两种色料混合产生灰色或黑色,这两种色即为互补色。
在减法混合中,混合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纯度也会有所 下降。
颜料的混合都属于色彩的减法混合,在颜料中,都有带色 的颗粒,这些颗粒物质的表面在遇到白光的照射后,都会 反射光谱一部分色光而吸收掉其余部分的色光,当两种颜 料相混时,这两种颜色的颗粒都相当于微小的滤色器。我 们可以用蓝色颜料和黄色颜料混合为例,在蓝色颜料中的 颗粒主要反射蓝色光,同时它也反射邻近的绿色光,而把 其余的光谱色光吸收掉。
混合产生其它颜色
色料混合
等量混合
C+M=( B ) C+Y=( G ) M+Y=( R ) C+M+Y=( BK )
黄Y、品M、青C
C BG
K MR Y
++ =
+
=
+
=
+
=
不等量混合
减色混合的特点
特点:在色料混合中,混合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纯度也 会下降,色料混合后亮度降低。 三原色的混合,可以得到所需的各种色彩,而三原色自身 不能被其它颜色混合而获得。色料三原色与色光三原色的 混合相反。
2、非补色关系的色彩空 间混合时,产生二色的 中间色。如:红与青混 合,可得到红紫、紫、 青紫。
3 有彩色系色与无彩色系色混合时,也产生二色 的中 间色,如:红与白混合时,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浅红。红 与灰的混合,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
4.色彩在空间混合时所得到的新色,其明度相当于 所 混合色的中间明度。
当三原色光按照一定量的比例相混时,所得的光是无彩 色的白色光或灰色光。
有彩色光可以被无彩色光冲淡并变亮,例如红光与白光 相遇,所得的光是更加明亮的淡粉红色光。
如果只通过两种色光相混就能产生白色光,那么这两种 色光就是互补关系,例如:朱红色光与蓝色光;翠绿色 光与紫红色光;蓝紫色光与黄色光都是互补关系。
十九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的点彩画法,就是依据这个原 理,用少数几种原色的色点,来组织成具有丰富色彩感 觉的面,产生鲜艳悦目的效果,是色彩空间混合的典范。 然而,当对比色或多种互补色成小块状散布于画面中, 由于空间混合影响,在一定空间距离上观察,色彩变灰。
空间混合分类 时间混合
分类:
区域混合
时间混合:颜色混合转盘实验。不 同的颜色快速而连续地刺激人眼, 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致使眼睛来不 及反应,就会出现视网膜上的混色 效果。
加色混合、减色混合和中性混合的区别
将颜色混合以后会产生两种情况。一种是光线的混合,会产生 更明亮的颜色,被称为“加法混色”。另外一种是颜料的混合, 会产生阴暗的颜色,被称为“减法混色”。 将红色光线与绿色 光线混合后会产生黄色光线,而将红色光线与蓝色光线混合后 会产生品红色光线。光线混合后会产生更加明亮的颜色。 而将 绘画颜料、染发剂等混合时,如将黄色颜料与青色颜料混合后 会产生绿色,无论如何,将两种颜料混合后一定会产生较暗的 颜色。这被称为减法混色”。 进行加法混色时,如将众多的颜 色混合在一起会产生白色,因此亦被称为“减色混色”。 而在 进行减法混色时,众多颜色混合在一起会产生黑色,因此亦被 称为。加色混色” 空间混合和加色混合的原理是一致的。但颜料 不是发光体,其 纯度和明度都较低,因此颜色空间混合的光亮度和鲜艳度都不可 能完全达到色光的加色混合效果。 色光加色混合时混合色的明度是混合的色光明度之和,比混合色 的任何一色都明亮,而颜色旋转混合或并列空间混合,其明度只 能达到被混合色的平均明度。
空间混合产生需具备的必要条件
1、对比各方面的色彩比较鲜艳,对比比较强烈。 2、色彩的面积较小,形态为小色点、小色块、细色线等, 并成密集状。 3、色彩的位置关系为并置、穿插、交叉等。 4、有相当的视觉空间距离。
空间混合的原理在镶嵌画、壁画、编制设计中的应用也 是极为有效的。
颜色旋转混合
将色彩等面积地涂在色盘上,旋转后混合成新的色彩效 果,称为色盘旋转混合。 被混合的色彩在明度上是平均值,故称之为中性混合
第二章 色彩混合
通常我们看到的色彩,把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色彩混合起来所做出来的,我们称之为 混色或是调色,相信我们都有用水彩笔或 是其他颜料调色的经验,这些颜料依比例 的不同会产生复杂多样的色彩,色彩的应 用过程,就是对颜色的混合和配置,灯光 设计师运用色光混合原理设计舞台布光, 室内装修工人可能会反复考虑怎样调配出 设计师所要求的墙面色调,在进行染织品 的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了解或熟悉其产 生工艺的混合特性,色彩混合使颜色的魅 力在人类生活中充分展现。
在黄色颜料中的颗粒主要反射黄色光同时也反射邻近的绿 色光而把其余的光谱色光吸收掉,这两颗粒混合在一起时, 他们都反射绿色波长,而吸收了所有其他波长的波,因此 两种颜料的混合产生的色彩减法混合效果。
色料三原色
色料三原色: 红(不带紫味、不带橙 味的品红)
黄(不带绿味、不带橙 味的淡黄)
蓝(不带紫味、不带绿 味的天蓝)
加色混合的特点
色光混合会增强亮度,混合的色光越多,混 合出色的明度越高,混合色的光亮度等于相 混合光亮度之和。
继时加法混合 分类:
并置加法混合
加色法混合被广泛应用于舞台灯光照明及影视、电脑设计等领域。 加合方式:色光连续混合 色光混合后亮度增加。
色料三原色与减色混合(色料混合)
定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料混合后会产生另一种颜色的 色料的现象。
什么是色彩
色彩是一种视觉神经刺激,它的产生是由于视觉神经 对光的反应。没有光或视觉神经,就没有色彩(不要以 为光就等于色彩) 简单地说,当光线照射到物体后使视觉神经产生感受, 而有色的存在。
色彩的定义总是因用途之不同,而各有其定义: ①化学家 :染料、颜料及其它物质等之特性。 运用范围:颜料、油漆、染料等之制造以及使用人员。 ②物理学家: 光学范畴中之某种现象。 运用范围:光学仪器制造业。 ③心理、生理学家: 表示观测者所意识到之意识。
定义:基于人的视觉生理特征所产生的视觉色彩混合, 而并不变化色光或发光材料本身,混合后的色彩效果类 似于它们的中间色,亮度既不增加也不减低,因此称为 “中性混合”。与色光混合有相同之处,中性混合主要 是空间混合和旋转混合
空间混合
空间混合是指光在人眼中留下的印象在视觉中混合,或同 时或几乎同时将信息传入人的大脑皮层,因此人们的感觉 是混合型的。其试验,可取一圆盘,一半红、一半绿,当 高速旋转后,可以看到盘中色是金黄。若一半红、一半蓝, 当盘高速旋转后,可得蓝紫,彩色电视就是这个原理,实 际上荧屏上有许多比例不同的红、绿、蓝紫小色点,但因 为过于细小,人眼不易分辨,待传到人的眼中时,印象已 在空中混合了,色光同时刺激人眼或快速先后刺激人眼, 从而产生透射光在视网膜上的混合。空间混合实质上是加 色法混合,所区别的是,加色法混合是不同色光在刺激眼 睛前的混合,它具有客观性,而空间混合是不同色光在视 觉过程中的混合,具有主观性。 同样的颜色,用空间混合的方法达到的混色效果比用颜料 直接混合的效果要明亮、生动。
从以上理论可以看出,所谓减色混合,实际也是空间混合 的一种形式,因为色料是由许多细小色微粒组成,只不过 分子染料较颗粒颜料更细微些罢了。无论是染料的混合和 颜料的混合,它们也都是由不同色料混合的颜色,只不过 我们肉眼分辨不出,但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面一望便知, 其规律是相同的。所以,也可以说,空间混合也是放大了 颗粒的减色混合,它的色光,也是减色混合的平均值。
1、加色混合现象 等量混合
R+G=( Y ) R+B=( M ) G+B=( C ) R+G+B=( W )
2、不同强度色光相加得到不同混合色光
格拉斯曼色彩混合定律
(1) 人的视觉只能分辨色彩的三种变化:明度、色 调、饱和度. (2) 在由两个成分组成的混合色中,如果一个成分 连续地变化,混合色的外貌也连续地变化。 补色律:两种色光混合产生白色,叫色光互补色。 中间色律:任何两个非补色相混合,便产生中间色。
分类:
透明层叠合 颜料混合
应用:人们平时在绘画、设计、染色、粉刷中的色彩 调合,都属减色法应用。
有色物体(包括色料)所以能显 色,是因为物体对光谱中色光有 选择吸收(即减去某种颜色)和 反射的作用。
印染的染料、绘画的颜料、印刷 的油墨等色料的混合或透明色的 重叠都属于减色混合。
视觉混合或中性混合
指加入一种原色色料就会减 去(吸收)入射光中的一种 原色光(补色光),两种色 料混合后呈现出的色相是所 减去色光的补色。
C
BG K
MR Y
减法混合主要指的是色料的混合。
白色光线通过有色滤光玻璃片后,一部分光线被反射而吸 收其余的光线,这样就减少一部分辐射功率,最后通过的 光是两次减光的结果,因此这样的色彩混合称为减法混合。
加色混合
减色混合
中性混合
Ending 彩三原色与加色混合 色料三原色与减色混合 视觉混合或中性混合 空间混合 颜色旋转混合
色彩混合的定义
所谓色彩混合是指某一色彩中混入另一种色彩。 经验表明,两种不同的色彩混合,可获得第三 种色彩。在颜料混合中,加入的色彩愈多颜色 越暗,最终变为黑色。反之,色光的三原色能 综合产生白色光。 两种以上不同的色相混,构成与原色不同的新色彩, 构成与原色不同的新色称为色彩混合,并在色彩的实 践中发生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