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光与色彩4.七色光教学设计陈钰铢

合集下载

2020秋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与色彩》教案(含目录)

2020秋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与色彩》教案(含目录)

2020秋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与色彩》教案第二单元光与色彩第二单元光与色彩第1课光的行进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会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过程与方法:1、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

2、能够用语言解释小孔成像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待科学探究时认真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进一步验证光沿直线传播。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手电筒、小孔成像实验盒等。

学生:手电筒、纸盒、不透明玻璃瓶、透明烧杯、支架等。

三、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个不透明玻璃瓶,瓶口有一个小孔,我请一位同学看看这个瓶中有什么东西?(生:看不到。

)2、为什么我们看不到?有什么办法可以看到瓶中的东西?(生:让光射到瓶中)假如我们放一个荧光棒可以看到吗?为什么?(生:第一次是光射到瓶中,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第二次是物体本身是发光的。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光的世界。

(板书:光的行进)板块二、学习新课:(一)指导学生认识光源,给光源分类。

1、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物体会发光吗?师出示课件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2、讲述:科学上把自己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板书:光源)3、学生辨别哪些物体是光源。

4、学生辨别哪些是人造光源,哪些是自然光源。

5、小结:我们还可以按照其它的标准给光源进行分类,如果同学们感兴趣课后查阅资料继续给光源分类。

(二)指导学生认识光是怎样传播的。

1、播放课件,带领学生观察教材的几幅图片,提问: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你能发现光是沿着怎样的路线行进的呢?2、学生分组讨论,猜测。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小结:这只是我们的假设,我们还要通过什么来证明我们的假设是不是正确,如果老师给你们一个手电筒,三张中间带小孔的卡纸,和一个纸屏你能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假设吗?4、学生分组讨论。

5、汇报交流。

6、教师提实验要求,学生分组验证假设。

苏教版(三起)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七色光 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起)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七色光  教学设计

第4课七色光教学目的:1、学会做日光的色散实验,了解日光的色散现象。

2、学会做色光的合成实验,进一步认识日光是七色光合成的。

3、认识到色光可以被滤掉。

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日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难点:解释为什么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到的图案颜色是不同的。

教学过程设计一、制造彩虹,激趣导入1.出示图像资料:夏天雷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条七色的彩虹。

2.谈话:请学生谈谈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几种颜色组成?3.讨论:你们想不想自己制造彩虹?4.带领孩子们制造彩虹。

△利用三棱镜△利用平面镜和水△利用光盘4.提问:刚才研究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要注意的问题呀?如果有的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二、用陀螺做合成彩色光的实验1、带领学生转动七彩陀螺。

2、学生汇报发现。

3、你是怎样解释这个实验和上个实验中的现象?4、引导学生认识到:阳光是由七色光构成的。

三、阅读牛顿发现七色光的故事1、提问:是谁最早发现太阳是由七色光构成的?2、学生阅读牛顿的故事。

3、提问:为什么牛顿的伟大发现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人们后来是怎样被说服的?4、学生讨论、交流。

四、做滤光实验1、在分别用罩着红、蓝、绿三种颜色滤光片的手电筒下,白色物体会有什么变化?你怎样解释所看到的现象?2、学生实验并尝试解释。

3、教师小结:物体呈现什么颜色取决于它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4、问:为什么在日光下物体呈现白色?5、学生实验并尝试解释。

6、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图案,会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会这样?7、学生实验并尝试解释。

8、教师小结:彩色滤光片只能透过其呈现颜色的光。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四课《七色光》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四课《七色光》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课例第二单元 4.七色光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与色彩》第26-28页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对光的各种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对日常生活中的色彩也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带领他们进一步探究光与色彩的关系。

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将尝试做一些光的合成和分解色光的实验,以感受光与色彩的无穷奥妙。

学情分析对于彩虹的颜色,孩子们是耳熟能详的;关于彩虹的成因,也能说个八九不离十,对学生而言,制造彩虹将会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聚焦活动。

用喷雾器背向阳光喷水雾来制造彩虹,也非常有趣,但分解光和光的合成学生很好奇!所以学生对本课知识兴趣盎然。

教学目标1.知道日光是由七种色光合成的,会做日光的色散与色光的合成实验。

2.直观演示彩虹的制造,光的合成实验。

能够解释为什么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到的图案颜色是不同的。

3.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秘,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日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难点:解释为什么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到的图案颜色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三棱镜学生分组材料:水盆、平面镜、白纸、橡皮泥、七彩陀螺、圆盘、彩笔、分别罩上红、蓝、绿3种颜色玻璃纸的3支手电筒。

前置作业作业一、实践类作业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今天中午),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或喷水壶)朝空中喷水,你能在水雾中看到什么?玩一下吧!发小视频到微信群(或者科学老师)。

【设计意图:前置作业让学生用喷雾器制造彩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把探究作为一种学习的需要,养成他科学探究的科学素养。

】教学过程一、展示前置作业,揭示学习内容谈话:同学们,你在什么情况下见过彩虹?彩虹是由几种颜色组成的?(出示前置作业一:教师播放学生利用喷雾器制造彩虹的小视频)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七色光(板书课题:七色光)讨论: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想想还能用什么方法自己制造彩虹?带领孩子们制造彩虹【设计意图:前置作业让学生用喷雾器制造彩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把探究作为一种学习的需要,养成他科学探究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4七色光(教案)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4七色光(教案)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4七色光(教案)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七色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光是一种能量转换形式,能够解释光在介质中传播的现象;2. 了解光的颜色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的,能够给出七色光的基本组成;3. 掌握通过光的折射、分解、合成等现象来观察和实验。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光的性质和传播规律;2. 了解七色光的组成和原理。

三、教学准备:1. 演示用光源;2. 七彩的反射条;3. 白纸或白布;4. 水槽;5. 透明物体。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出课题)T:同学们,你们知道光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呢?S1:光是一种能量。

S2:光能照亮东西。

T:非常好!光是一种能量,而且它可以照亮物体。

那么,我们来通过一个小实验,看看光是如何传播的。

2. 实验一:光的传播步骤:(1) 一个同学站在教室篮球场的一头,拿着一个手电筒照向另一头,请另一个同学告诉你看到了什么。

(2) 请同学们讨论,光是怎么从手电筒传播到另一头的?引导: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光可以在介质中传播,它是从光源发出的,然后在介质中传播,最后到达我们的眼睛。

3. 实验二:光的分解(1) 取一个白纸或白布,用彩虹色的反射条在阳光下晃动,请同学们观察。

(2) 请同学们回答,你们看到了什么?引导: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阳光经过反射条的折射和分解,形成了七种不同颜色的光。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七色光。

4. 实验三:光的合成(1) 在水槽中装满水,然后放入一个白纸或白布。

(2) 请同学们分别使用红、黄、蓝的透明物体对白纸照射,请观察结果。

引导: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当红、黄、蓝三种光同时照射到白纸上时,白纸会显现出白光。

这是因为三种不同颜色的光合成在一起,形成了白光。

5. 总结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了解到了光的特点和性质。

光不仅可以照亮物体,还可以在介质中传播。

同时,我们还探讨了光的分解和合成现象,通过观察不同颜色的光,我们体会到了七色光的奇妙之处。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七色光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七色光

4、七色光一、设计理念本课是《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属于物质世界能量表现形式的内容范畴。

通过前三课《光怎样行进》、《照镜子》和《玩放大镜》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和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本课希望通过对相关实验的观察分析,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日光的色散现象,提高对光的认识,并加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课的内容可以分为六个部分。

(1)制造彩虹。

彩虹本身就是美好的象征物,是个美丽的自然景观,本课以制造彩虹的活动做为开头,必然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一定会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光和色彩的研究中去。

教科书展示了两种制造彩虹的实验方法,也就是分解白光的方法:1用三棱镜分解阳光——光线射进三棱镜后,光线发生了折射,由于组成日光的七中色光的折射角度略微不同,各种不同颜色的光就被分解开了;2用斜放在清水盆中的镜子分解阳光——调节镜子和水面,使它像是一个三棱镜,产生与三棱镜相同的效果。

(2)阅读牛顿发现七色光的故事。

让学生这段科学史的同时感悟到科学是需要证据的,只有证据充分才能让其他人信服你的观点。

(3)把七色光合成白光。

从阅读中知道七色光也是可以合成为白光的,让学生试着想办法使七色光合成白光。

教科书中介绍的方法是将陀螺的正面按照一定比例依次涂上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彩,让它旋转起来,从而使七种颜色混合为肉眼看到的灰白色。

(4)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由不同颜色线条组成的图案。

这个活动会令学生很惊奇,令他们着迷——本来都存在的不同颜色的线条、图案,在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观察后,有的线条、图案却消失了;换上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到的又是不同的景象。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必然会产生很大的疑问,也必然会产生研究的兴趣,在通过仔细观察琢磨后,也会认识到,透过红玻璃纸只能看到红颜色的图案,透过蓝玻璃纸只能看到蓝颜色的图案,也就是说只有玻璃纸相同颜色的光线才能通过玻璃纸,其他颜色都被玻璃纸吸收了。

4《七色光》(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4《七色光》(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科普视频:通过科普视频,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七色光的相关知识,如七色光的形成原理、光谱的应用等。例如,《科学探索》系列视频,涵盖了七色光的形成原理、光谱的应用等内容。
(2)科普书籍:阅读科普书籍,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七色光的理论知识,如光谱、色温、亮度等概念。例如,《光的秘密》一书,详细介绍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谱等内容。
(1)自主阅读: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拓展材料,加深对七色光知识点的理解。
(2)观看视频:指导学生观看拓展视频,了解七色光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宽知识视野。
(3)实验操作: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七色光形成原理的理解。
(4)提问与讨论:鼓励学生在阅读和观看视频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主动提问,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
此外,在课后拓展应用环节,我布置了适量的课后作业,并提供了拓展资源。然而,在反馈作业情况时,我发现部分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不高。因此,我计划在下次教学中,加强对课后作业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拓展资源进行深入学习。
最后,针对本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
1.在课前自主探索环节,加强对预习资料的讲解,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七色光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七色光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首先,在课前自主探索环节,我通过在线平台发布了预习资料,并设计了预习问题,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然而,在监控预习进度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预习资料的掌握程度不够,导致课堂学习效果受到影响。因此,我计划在下次教学中,加强对预习资料的讲解,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精编】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2.4.七色光》教案(3).doc

【精编】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2.4.七色光》教案(3).doc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七色光一、教学目标:1.知道日光是由七种色光合成的。

2.会做日光的色散与色光的合成实验。

3.能做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的混合实验。

4.感受到光学世界的无穷奥妙。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彩虹的形成。

三、教具准备:泡泡液、镜子、水槽、手电筒、喷水壶、水杯、温开水、三棱镜、电池、马达、色盘、空白圆片纸若干学具准备:水彩笔、胶棒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猜谜:天上一座桥,没人走没车跑,太阳一出来,它就不见了。

课件出示彩虹。

(二)交流生活中的彩虹1.提问:彩虹漂亮吗?关于彩虹,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的问题可能有:△彩虹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的?△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太阳一出来,彩虹为什么就消失了呢?△在什么情况下能形成彩虹呢?△彩虹一般是在什么季节出现的?2.教师小结:在这些问题中,哪一个是最有价值的.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看来,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彩虹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从我们的身边开始来探究彩虹的秘密吧!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像彩虹一样的颜色,想想看,在什么情况下哪些物体能产生呢?3.学生回忆: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课件出示:喷水池上.瀑布前.浇花的水龙头上.建筑工地上的喷水管.洒水车洒水时.太阳照射到某些玻璃上时.浮在水面的油花表面.VCD光碟表面.飞在空中的肥皂泡……4.让学生吹泡泡5.提问:那我们生活中的这些事物是依靠“谁”才形成“彩虹”的呢?(太阳光)彩虹的形成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6.小结:哦,原来太阳光还能借助于某些物体变颜色呢!7.提问:阳光能变出几种颜色来?(七种)板书课题:4.七色光8.提问:是哪七种?(学生可能会回答:赤.橙.黄.绿.青.蓝.紫)9.提问:是这样七种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最好——让我们亲自来看一看“彩虹”。

10.讲述:要看“彩虹”,必须要有“彩虹”。

现在天空没有彩虹,那怎么办呢?看来,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制造“彩虹”。

4七色光(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

4七色光(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光的色散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光的色散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光的色散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3.评价方式:我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时,可能过于注重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而忽略了他们对光的色散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改进措施
1.提高课堂参与度: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我将在教学中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提出更多引导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兴趣。
2.优化教学方法:我将平衡实验、小组讨论和理论知识讲解,确保学生能够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支持。
4.表达能力:
学生在课堂展示和点评环节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写作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表达和写作能力。
5.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本节课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光的色散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板书设计
①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
目标:让学生了解光的色散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七种基本颜色的知识。
过程:
讲解光的色散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光的色散的原理,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光的色散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光的色散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光的色散案例进行分析。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光的色散的重要性和意义。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二单元《4 七色光》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二单元《4 七色光》   苏教版
2.转动七色圆盘,你有什么发现?
3.旋转不同颜色组合圆盘,你看到什么现象?请做出解释。
4.按书中28页方法做滤光实验,并记录你的发现。
读,并领会,知道接下来要完成什么。
利用电子白板的出示学习提示,使学生学习的思路更清晰。
小组学习
1.4’52”-9’00”
2.13’55”-16’05”
3.18’00”-19’01”
展示汇报任务
Hale Waihona Puke 1——4小组汇报,其他组补充完善。
借助白板出示课件的功能对问题进行更直观更有效的解释,优化课堂教学,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结收获
38’00”-39’50”
学会总结收货,是整个科学课堂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和掌握,使知识脉络更清晰,条理更清楚;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整堂课环节中尤为重要。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回顾思考并汇报。
教师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把学生总结的收获展示了出来。起到了巩固本节课教学重点的作用。
拓展延伸
39’51”-40’00”
充分挖掘、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在科学课堂上进行课外拓展,有利于实现各学科的整合。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巧妙地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借助课件,使学生学习的思路更清晰,确立学习任务
展示汇报
1.9’01”-10’19”
2.16’06”-17.50”
3.19’25”-19’59”
4.32’31”-33’40”
5.36’40”-37’43”

苏教版科学五上《七色光》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科学五上《七色光》教学设计.doc

《七色光》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七色光,探究日光的色散现象(包括分解阳光和混合色光)。

探究日光的色散现象,先由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彩虹颜色和成因,引导学生制造彩虹光影——分解色光,再通过水棱镜的实验——混合色光,分析其中的光学原理。

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颜色的排列顺序、色块的大小是否会影响看到的效果”诸如此类的问题,以求观察与研究的结合。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制作水棱镜,并利用水棱镜对光的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观察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地、有创造性地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2、通过组织、指导学生制作水棱镜和牛顿盘并观察光的分解和合成现象,使学生了解有关光的初步知识和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

3、通过牛顿盘对光的混合实验,使学生对七种色光混合形成白光产生新的探究问题,激发学生课余时间对科学探究的兴趣、爱好、乐趣。

过程与方法:1学会做制造彩虹的实验及七色光合成白光的实验;2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2知道太阳光是复色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4.知道七种颜色的光可以合成白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彩虹的形成过程,自然界需要我们一起去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彩虹吗?(出示彩虹的图片)2.提问:关于彩虹,你们有什么问题?3.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学准备透明玻璃一块、镜子两面、水棱镜套材料一套、牛顿盘套材一套、手电筒(光源)、16K白纸、水盆(装水)一个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彩虹吗?(出示彩虹的图片)2.提问:关于彩虹,你们有什么问题?3.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4.将平面镜迎着电筒光放在浅水盆里,固定牢固,然后将白色卡纸斜放在镜前方,调整水盆、镜子和卡纸的位置,直到卡纸上出现彩虹。

5.将三棱镜的一个面对着电筒光,让光线射入,然后调整角度,在另一面的墙上也会出现彩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七色光》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七色光》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七色光》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光与色彩的第4课时,题目为《七色光》。

本课主要通过讲解彩虹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太阳光由多种颜色的光组成。

通过直观的示范和实验,学生能够理解光的分光现象和七种基本颜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太阳光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了解彩虹现象的形成原理。

2. 能力目标:观察、描述和解释彩虹现象;运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彩虹。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重点:利用彩虹现象解释说明太阳光由多种颜色的光组成。

难点:使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彩虹”。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光与色彩的基本知识,对颜色和光的分光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对彩虹现象可能有一些经验和观察,但对其形成原理可能不太清楚。

学生喜欢直观的实验和示范,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知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四课时《七色光》。

请先回忆一下,彩虹是由什么颜色组成的?学生:红橙黄绿蓝靛紫。

教师:很好!那么,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呢?学生:白色。

教师:实际上,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看一下。

请看屏幕上的实验。

第二环节:实验演示教师:现在,我将太阳光照射到这个分光棱镜上,请大家仔细观察。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教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有七种颜色的光。

教师:非常好!这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这是因为太阳光经过分光棱镜的折射,被分成了七种不同颜色的光。

每种颜色的光都有不同的波长。

第三环节:彩虹的形成原理教师:那么,你们知道彩虹是如何形成的吗?学生:不知道。

教师:没关系,我来给你们解释一下。

首先,太阳光照射到雨滴上,然后通过折射、反射和折射再反射等过程,最终形成了彩虹。

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自然现象!你们有没有在下雨后看到过彩虹呢?学生:有!教师:那太棒了!下次下雨后,你们可以留意一下,看看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4.七色光 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4.七色光 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4.七色光【教学目标】1.学会做光的色散和合成实验;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通过使用三棱镜和做色光的合成实验,了解光的色散与合成七色光与白光的关系;通过光学演示箱观察光的色散和折射现象。

2.知道光是有颜色的,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道日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3.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教学难点】用实验的方法模拟探究日光的色散现象,并能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三棱镜、手电筒、滤光片、烧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刚才大家都上了一节有趣又好玩的科学课,现在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的小伙伴,它叫三棱镜(课件投影三棱镜图)。

谈话:同学们猜一猜,通过它看天花板上的日光灯,可能会有什么现象呢?追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谈话:大家想看看吗?2.分组活动,透过三棱镜观察天花板上的日光灯。

3.汇报交流。

大家看到了什么?他们是什么样的?在哪里?(日光灯的光变成彩色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彩色的光呢?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彩色的光。

板书:色光二、使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验证白光能分解成为七色光,知道光的折射现象1.谈话过渡:刚才我们是利用三棱镜来看日光灯,日光灯的白光变成了彩色的光,如果我们让手电筒的光通过三棱镜,又会怎么样呢?(学生猜测)(1-2人)2.谈话:是不是真的和大家说的一样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这两样东西(课件投影),你们想怎么用这些材料来做,小组讨论一下。

3.小组讨论形成实验方案。

(2-3’)4.小组交流,汇报实验方案。

(2-3’)教师请一组学生上台说说如何实验,比如四人怎么分工,白纸如何找彩色的像,手电筒怎么拿,如何转动三棱镜,记录员记录什么,追问:实验的时候有什么注意事项吗?强调实验安全,强光不能直射眼睛等等。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2.4.七色光》教案(1).doc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2.4.七色光》教案(1).doc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光与色彩4.七色光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学会做日光的色散与合成实验;2.尝试做在单色光下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3.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2.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教学过程设计一、制造彩虹,激趣导入1.出示图像资料:夏天雷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条七色的彩虹。

2.谈话:请学生谈谈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几种颜色组成?3.讨论:你们想不想自己制造彩虹?4.带领孩子们制造彩虹。

二、.分解阳光,研究色散的原理1.讨论:我们还可以怎样制造彩虹?(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2.讲述关于牛顿发现七色光的故事。

3.组内交换意见并动手实验:△利用三棱镜△利用平面镜和水△利用光盘4.提问:刚才研究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要注意的问题呀?如果有的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三、混合色光,研究逆色散原理1.出示图像资料:牛顿把七色光合成白光2.讨论:怎样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3.游戏:玩七色陀螺4.解释现象。

15.提问:那我们能不能想出更多的方法来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四、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一)色彩的形成(出示录像资料:缤纷绚丽的自然界)1.谈话:自然界中缤纷绚丽的色彩又是怎样形成的?2.学生组内讨论并请他们上来交流。

3.教师演示:为什么该物体呈现红色?把红.橙.黄.绿.蓝.靛.紫.黑.白这几种颜色的纸分别放在七色光下,孩子们将看到当七色光投到红纸上,光谱中只剩下了红光,而其他色光不见了。

4.学生实验:绿色物体.黑色物体和白色物体。

5.学生交流心得体会。

(二)“透过彩色玻璃纸看物体”游戏1.玩“透过彩色玻璃纸看物体”游戏。

2.玩戴各色太阳镜游戏。

3.学生解释原理。

五、课内总结,课外延伸1.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末端分别贴有红.绿.蓝三色玻璃纸的长纸筒。

2.教师演示:实验时先混合其中两种色光,然后再把三种色光混合起来。

2 教学设计-苏教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七色光》

2 教学设计-苏教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七色光》
设问分析初步建构
根据适时的追问及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归纳自然界中彩虹出现的特殊时间和地点。引导学生猜测彩虹形成条件。
问题组2:
1.你看见过彩虹吗?什么时候、哪些地方见到的?
2.在同学们刚刚的发言中,出现彩虹的情境都同时出现了两个相同的元素,你们能找出来吗?
思考、交流
归纳、表达
得出:
1.出现彩虹都同时出现的条件是:水和太阳光;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认同彩虹是白光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建构“色散”概念。
难点:能科学认识白光为复色光,彩虹是白光经过折射分解而来。
教 学
方 法
以谈话法为主,结合实验探究法。
教 学
手 段
多媒体图片展示、《彩虹的形成》视频材料、自制“彩虹形成”教具(水、水槽、平面镜、光源)、学生实验(喷雾器、电筒、彩虹纸板)。
“光的七彩世界”教学片断设计方案
——小学科学“七色光”教学片断设计方案
课 题
名 称
光的色散
教 学
对 象
小学五年级
教 学时 间
15分钟
教 材
信 息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
教 学
目 标
1.能够说出彩虹形成的条件,知道光是有颜色的。
2.模拟彩虹形成过程,尝试分析彩虹形成原因(色散)。
3.通过自主分析能科学、准确地认识白光。
小组讨论,自主设计实验。
思考、挖掘、表达。
交流汇报现象。
带着验证思想认真观看。
思考、归纳、初步认同
引导学生经历思考与探究过程,在经历的基础上,教师演示实验,真实感受彩虹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初步分析彩虹的形成。
整合归纳升华建构
结合以上学生表达和初步归纳,进一步提出问题,视频展示。

第二单元第4课《七色光》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第4课《七色光》教学设计

《七色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七色光》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本课教学内容有两个部分:第一、认识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第二、做滤光实验,使学生对光有更深的认识。

学习目标:1、知道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合成的。

2、会做日光的色散与色光的合成实验。

3、能够对具体的滤光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学习重难点:认识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和手电筒、小镜子、三棱镜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复习《研究透镜》的主要内容,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七色光》。

二、展示学习目标1、知道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合成的。

2、会做日光的色散与色光的合成实验。

3、能够对具体的滤光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难点:认识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的。

三、自主学习1、你见过彩虹吗?关于彩虹,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2、彩虹有几种颜色?七种颜色是怎么排列的?3、是谁最早发现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构成的?为什么牛顿的伟大发现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人们后来是怎样被说服的?四、合作探究1、做演示实验:用小镜子和手电筒制造彩虹。

2、用手电筒和三棱镜制造彩虹。

3、介绍背对太阳喷水制造彩虹的方法。

4、在圆盘上涂上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快速旋转圆盘,你观察到什么现象?怎样解释这种现象?五、汇报交流1、汇报交流:如何做的,看到的现象和得到的实验结论分别是什么?2、小组间交流。

六、巩固练习---利用课件进行(一)填空题1.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___,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可以在水雾中看见__。

2. 牛顿在暗室中让阳光透过___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

3. 七色光是指__、__、__、__、__、__、__这七种颜色。

4. 通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白色衣服是___色。

5. 大部分的彩色光都来源于___。

(二)判断题1.首先提出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是英国科学家牛顿。

()2.我们看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是因为阳光背蓝色的云彩过滤后形成的。

4 七色光(教案)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4 七色光(教案)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4 七色光(教案)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七种颜色光的由来和基本特性。

2. 了解通过混合三原色可以得到白光,通过混合三次色可以得到黑色。

3. 学习如何使用色轮。

二、教学过程:1. 图片展示引入老师让学生看一张展示了七种不同颜色的彩虹图片。

然后问:“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吗?”提示学生思考。

接着老师可以讲一个简单的科普知识,介绍彩虹的成因。

通过讲解水滴和阳光的散射等现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进一步理解光线的基本特性。

2. 七色光的由来打开幻灯片,在黑板上绘制一个红、橙、黄、绿、青、蓝、紫的色带。

让学生进行观察和组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颜色从哪里来的?学生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老师可以启发他们思考彩虹中的七种颜色来自于哪里。

3. 三原色和三次色通过PPT或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亮度分别为255、0、0,0、255、0,0、0、255。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三种颜色的混合效果。

引导学生发现,在光的颜色中,混合红、绿、蓝三种颜色可以得到白光。

学生可以进行实验,用小学生常用的三种颜色的油彩混合试验,加深了解光色的基本知识。

接下来,让学生再亲自进行实验,混合红、蓝、黄三种颜色的油彩,观察混合的效果,并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发现,混合红、蓝、黄三种颜色,可以得到黑色。

4. 了解色轮颜色可以随意混合成任何颜色 - 当然,只要我们知道如何混合。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家里或实验室中的色轮,并讲解优秀的艺术品和装饰品应该如何搭配颜色。

5. 拓展练习老师可以针对颜色理论的基础知识,设计练习内容。

老师可以通过编写绘画作品,根据所学习到的知识,让学生深入的理解基础知识。

三、教学思考:1. 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参与探讨,发现和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培养对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其实用价值。

3. 让学生学会如何在课外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如何运用色轮,混合颜色来形成美丽的画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4、七色光教学设计
腾冲市猴桥镇东村明德小学
陈钰铢教学目标:
1.学会制造彩虹和日光的色散实验。

2.初步了解彩虹的形成原因。

3.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感受光学世界的奥妙。

教学重点:学会制造彩虹和日光的色散实验。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彩虹的形成原因。

教学准备:镜子,手电,水盆,三棱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天上飞架一座桥,不能走来只能瞧,经历一番风雨后,赢得彩衣乐逍遥。

(谜底:彩虹)
师: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的典型。

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彩虹。

(板
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
1.认识彩虹的颜色
课件出示彩虹的图片。

师:同学们,是否见过这样的景观?是在什么情况下见到的?生:见过,是在雨后的晴天看到的。

师:对,彩虹出现是有一定的天气条件的。

请同学们回忆并描述一下你见到的彩虹的形状和色彩?
生:彩虹是七种颜色的。

师:同学们描述得很准确。

彩虹是阳光射到空气的水滴里,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形成的色散现象,彩虹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

2.制造彩虹
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制造彩虹。

生:想。

课件出示制造彩虹实验步骤。

(1)利用水盆制造彩虹
a.将小镜子倾斜着放入水盆,并设法将它固定。

B.打开手电筒,让光线照在水下部分的镜面上。

C.将白纸在手电筒的上方举起来,移动手电筒的位置,直到看清彩虹。

学生分组制造彩虹,教师巡视指导。

(2)利用三棱镜制造彩虹
a.将三棱镜的一个面对准太阳让光线射入.
B.调整角度时,摄入的光线分散成彩色光带.
(3)利用喷雾器制造彩虹.
a.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着太阳.
b.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也可以在水雾中看见彩虹
利用这三种方法,我们观察到了拥有七种颜色的彩虹。

实验结论:日光具有色散现象,它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三、随堂练习
结合三棱镜折射原理简述彩虹的形成?
答:云雾里的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就相当于一个三棱镜,彩虹就是阳光通过云里的小水滴折射形成的。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交流收获。

五、作业布置
预习并查阅资料“牛顿的实验”
六、板书设计
七色光
彩虹的形成?
彩虹的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