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模拟示范卷(五)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1年高三第五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五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五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含答案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

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A.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D.周天子重视礼仪制度建设2.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

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3.1971~1978年,我国共援助37个第三世界国家建成了470个项目,超过1955~1970年建成的援外项目总和,对外经济援助的支出为前16年总和的109﹪。

这反映了()A.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B.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D.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4.《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

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是指A.二月革命 B.《四月提纲》C.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5.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他所说的“道”应是指A.世界的本原 B.封建社会的根本法则C.君主的权力 D.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6.唐宪宗时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计天下方镇48道,申报户数224万有余(很多藩镇未报户口)。

其中所谓“东南纳税八道”,其户数已占到全国申报户数58.3%。

这表明A.南方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B.中国经济重心在唐朝完成南移C.京杭大运河成为朝廷的生命线 D.唐朝时中原人口大量向南迁移7.有人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则用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而亚当·斯密则是挥舞着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缔造了一个新的秩序。

2019-2020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含解析by史

2019-2020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含解析by史

2019-2020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含解析by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本试卷共18页,满分为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眷和答题卡上。

2.同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注意题号对应正确。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日要求的。

25.某历史著作中有如下的描述,其中被遮盖的应是A.兵部B.枢密院C.内阁D.军机处【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理解的能力。

本题因“唐朝”“军事组织”而容易错选A项,应注意“唐末还在筹备……”,说明当时还没有设立这一部门,故排除A项;枢密院分割宰相权力,掌握调兵权,而将军掌握统兵权,两者相互制约,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

C项是明代的咨议机构,C项排除。

军机处是清代应对西北军务而设立的,D项排除。

26.北京大学教授袁刚说:“思想市场指的是思想有自由表达的环境。

”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思想市场”的时期有①春秋战国时代②秦汉时期③明清时期④民国初年五四时期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答案】B考点:考查古代和近代中国的思想。

在春秋战国时期和民国初年五四运动时期社会环境相对宽松,分别出现了百家争鸣和思想解放运动。

而秦汉和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思想文化专制政策,不利于思想的自由表达传播。

27.以下是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各地集市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A.州县集市的密集度北方超过南方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答案】D考点: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全国100所名校2021届高三模拟示范卷(五)文综历史部分试题

全国100所名校2021届高三模拟示范卷(五)文综历史部分试题

全国100所名校2018届高三模拟示范卷(五)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秦简,其中包含《置吏制律》三条,规定县、都官、十二郡官吏、属官的考核、升黜工作从每年的十二月开始,到次年月必须截止。

这一规定A.可以用来佐证秦朝厉行法治B.说明郡县官员必须由中央任命C.有利于国家政务的有序推行D.突出强化基层官员的责任意识2.西汉惠帝时期,朝廷“除挟书(私藏书籍)律”,给“吏民”以方便与自由。

文、景帝之际,朝廷设《尔雅》《诗》博士,以董仲舒等为《春秋》博士。

当时,朝廷的行为A.促使儒学独尊地位得到巩固B.助推了儒学的复兴与发展C.实现了统治者治国理念的调整D.体现了对改造儒学的重视3.下表所展示的是关于中国造纸术起源的阐述。

据此能够得1出的历史结论是A.造纸术在东汉时期得到极大发展B.纸张在汉代已成为主要书写材料C.纸的出现推动中国文明快速发展D.中国传统手工造纸技术源远流长4.唐高宗永徽六年(公元655年),雍州长史长孙祥奏曰,“往日郑、白渠,溉田四万余顷,今为富商大贾,竞造碾碾(磨面),止溉一万许顷”。

该奏言客观上反映出唐朝A.水利工程失修制约农业发展B.土地兼并严重致使流民增多C.粮食生产的商品化趋势增强D.官营手工业立足于市场需求5.著名学者李时岳认为,他们“认识了在当时世界潮流下改革的主要方向:向西方学习”,但其“人单力薄在权贵的压抑下不能有所作为,主张只不过成为一种珍贵的思想资料在历史文库里闪闪发光”。

材料中的“他们”A.注重学习西方军事技术B.主张创办民企挽回权利C.意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D.强调兴民权以启迪民智6.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称:“闽沪津各机器局逼近海口,原因取材外洋就便起见,设有警变,先须重兵守护,实非稳著。

嗣后各省筹添制造机器,必须设局于腹地通水之处,海口若有战事,后路自制储备,可源源运济也。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语文卷(五)(含详细答案)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语文卷(五)(含详细答案)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语文卷(五)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的家训文化最早产生于周代,之后陆续出现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代表著作。

家训文化在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族风气等方面作用十分突出。

古人一方面强调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向贤德之人学习;另一方面,也身体力行,将家风形成文字,使之能够代代相承。

家训文化绵延至今,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训家风曾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

当下,发掘家训文化的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的文化精神,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家训包含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的内容,兼及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

传统家训文化的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家风重陶与个体自觉并举。

传统家训一般流传于家族内部,是特定历史时期,某个家族的全体成员需要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

家训代表着祖先对后人、族长对族人、长辈对幼辈在关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重要教诲和训示。

全族成员都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家训,维护良好家风。

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并用。

“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

古代家训强调礼法并重,既有劝导性教育,更要加之以强制性的惩罚,以训诫没有遵循家规之人,从而维护家训的尊严。

榜样示范与言传身教并重。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

这与古人在教育方面讲求以身示范、身体力行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是较为一致的。

他们都是通过言传身教,营造正面而健康的家庭氛围,以期对晚辈的人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风熏陶深深融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影响颇为深远。

家训文化展现了道德的力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诸多内在一致性,弘扬家风对于引导人民群众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五答案

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五答案

全国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五)1、B解析:偷换概念,原文是“不会满足”而非“不会消失”,愿望的满足固然可能通过“有害的行为”,也可以通过“有益的行为”2、D 解析:“如果不过渡到对政治学的研究,就无从为人类寻找出路”属于主观臆断,文中并没有这层含义。

3、B解析:原文是说激情的冲突是造成人类命运多舛的根本原因。

4、B解析:谕:告诉,说明5、C解析:1表现郑侠感念王安石知遇之恩,5是皇帝的命令,6神宗对郑侠的评价,不能直接表明郑侠耿介不阿。

6、D解析:“编管汀州”是因为郑侠“谤讪”,即诽谤罪。

因“党与”(朋党)罪流放英州7(1)奏疏呈上后,神宗反复观看所绘之图,长叹几声,将图画揣在袖子里带回宫中(得分点:奏、覆吁、数四、袖)(2)英州的人无论贫富贵贱,都很尊敬他,争相让子弟跟他学习,并为他建造居室,让他迁居(得分点:无、加敬、从学、筑室、迁)参考译文: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

治平年间,其父在江宁做官,他随父前往,闭门苦读。

王安石听说了他,邀他相见,攀谈之后对他甚为欣赏。

中进士,并名列前茅,调任光州司法参军。

王安石执掌朝政大权,凡是他所施行的新政,民间都认为不好。

光州有悬而未决的狱案,郑侠将自己的处理意见传奏上去,都得到了王安石的同意。

因此郑侠心里很感动,将王安石作为知己,打定主意要对王安石尽忠。

任期满后,他直接来到京城。

当时刚开始施行考试新法以选拔人才的政策,候选人考试合格的可以提拔做京官。

王安石想让郑侠通过考试而得到提拔,郑侠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过这些新法,所以推辞了。

郑侠曾几次前去拜见王安石,王安石问他对新政有何想法。

郑侠回答说:“青苗、免役这几桩事,与边境用兵之事,在郑侠我的心里还是有一些保留意见的。

”王安石没有回答。

郑侠告退后就不再前去拜见,只是多次写信给王安石谈论施行新法给百姓带来的害处。

王安石虽然对他不满,但还是让儿子王雱前来,告诉他考试新法知识一事。

当时刚设置修经局,王安石又想任用郑侠为检讨,又派幕僚黎东美去讲明自己的意思。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五、必修Ⅰ模块综合检测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五、必修Ⅰ模块综合检测

高三·历史卷(五)必修Ⅰ模块综合检测1.有学者说,西周国家是一个“权力代理的亲族邑制国家”。

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西周A.建立了完善的社会等级制度B.确立了上下尊卑的礼乐制度C.以同宗同族作为分封的主体D.实行“天下共主”的集权制2.下列是四幅关于北京地区的古代行政区划图。

若按各区划图所反映的时间排列,其正确的排列次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④②③①D.③①②④3.梭伦改革“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是对从前按照血统划分等级的肯定B.完全维护利用血统关系谋特权的贵族利益C.加剧了贵族阶层和社会下层的矛盾与冲突D.体现出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互统一的思想4.“事实上,希腊世界进入‘主权在民’的时代始自梭伦立法。

”梭伦把他制定的法律公布在16块白色的牌子上,并公之于众,让所有公民与官员向宙斯发誓遵守这些法律。

材料表明A.雅典法律是民主制的重要基础B.梭伦时期已经确立民主政治C.梭伦通过立法确立了民主政治D.雅典成文法诞生比罗马晚些5.“光荣革命”绝不是一小撮政治精英的宫廷政变,而是一场大众革命,是英国民众以暴力方式推动政治局势变动的结果。

其革命性主要表现在A.通过“光荣革命”结束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重心逐渐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统治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利6.“要让世袭的王权过渡到民选政体,可用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先对王权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再逐步取消它的特权,最后使人民一步一步地习惯于即便没有王权的帮助也能生活。

”符合这一描述的国家是A.古希腊B.英国C.法国D.德国7.在传统的文化已不能解决社会问题时,农民阶级已经学会了向西方学习,探索拯救社会的道路。

近代符合这一观点的事件是A.虎门销烟B.第二次鸦片战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8.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近20年来史学界有两种观点,一是基本肯定,认为研究中国近代史必须以“三大革命”(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为纲。

2018届高三全国百所名校冲刺卷(五)文综历史试卷

2018届高三全国百所名校冲刺卷(五)文综历史试卷

2018届高三全国百所名校冲刺卷(五)文综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时期官吏主要由贵族充任,各有封邑、禄田,无俸禄。

春秋末开始出现实物俸禄,至战国逐渐形成以粮食等实物为俸禄的制度。

俸禄制度的出现说明A.官僚品级制已逐渐形成 B.士阶层受到诸侯重视C.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 D.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25.下表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遗体现了中国古代A.儒家伦理的法律化 B.法律与公德的融合C.血缘亲情逐渐强化 D.等级秩序日趋固化26.唐玄宗天宝初年,设置十节度使,节制边疆军事力量(其分布见图6),由图6可知,此时A.节度使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B.疆域扩大推动行政制度变革C.节度使重在保障边疆安全 D.节度使掌握了地方军政大权27.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了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

宋代农民的兼业现象A.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B.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C.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D.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28.粱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渐渐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知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历史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历史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历史在当今社会,教育备受重视,而高中阶段的学习更是对学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而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单元测试是对所学知识的考核和总结,更是备战高考的重要一环。

而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历史更是备受关注,其内容和形式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即将到来的高考内容特点和难度。

本篇文章将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对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历史进行全面评估,并就其历史演变、内容形式、对学生学习和备考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历史的演变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历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我国高考实施政策的变革使得各地高中对高考备考的重视程度有所加强,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备战高考,许多名校开始制定单元测试示范卷,作为学生学习和复习的重要参考资料。

随着教育改革和高考政策的调整,这一做法逐渐被更多的名校和地区所采用,成为一种教学和考试改革的重要举措。

到了21世纪,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历史也逐渐丰富和完善起来,涵盖的学科范围和知识点也更加全面和深入,对学生备考和应试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的内容形式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的内容形式通常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实验题等不同类型,其中选择题为主要形式。

从试卷内容来看,涉及的知识点和考查的能力涵盖了课标范围内的各个方面,既有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有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的难度也相对较大,能够很好地考验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这一形式的试卷对于帮助学生系统复习、查漏补缺和全面提升考试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对学生学习和备考的影响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的面向性和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对学生学习和备考有着积极的影响。

2019届全国高三精品模拟卷(五)文综历史试卷

2019届全国高三精品模拟卷(五)文综历史试卷

2019届全国高三精品模拟卷(五)文综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一部分(必考题共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传统社会,孝敬父母就是忠顺君主,忠顺君主就是效忠国家,忠孝同义。

中华民族有许多英雄以忠顺君主为初衷,以效忠国家为结果。

这表明在传统社会A. 君权至上意识浓厚B. 家庭伦理道德至上C. 家国一体观念突出D. 尊卑观念根深蒂固【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孝敬父母即是忠顺君主,忠顺君主就是效忠国家”,把孝顺父母和效忠国家融为一体,体现了家国一体的观念,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突出君主权威的信息,A不正确;材料把孝顺父母和效忠国家相联系,没有特别提及孝顺父母高于忠君或效忠国家,B说法不正确;D说法与材料无关。

高考文综(历史部分)第五次模拟考试试卷-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文综(历史部分)第五次模拟考试试卷-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2015届武鸣中学高考第五次模拟考试卷文综历史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共1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殷之宗庙,以子能继父者为大宗,身死而子不能继位者,虽长于昆弟,亦降为小宗。

宗法者,辨先祖宗庙昭穆亲疏之法也。

”材料强调的是( )A.宗法制起源于嫡庶之制B.宗法制与周公制礼无关C.宗法制商代已经存在D.宗法制起源于宗庙祭祀制度25.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

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

在这里,作者认为自秦以下传统政治的特点是( )A.皇帝位高而大权独揽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体现一定的分权原则D.君臣共治皇权削弱26.汉代太学有如现在的国立大学,这里面的学生毕业考试分两等,当时称“科”。

甲科出身的为郎,乙科出身的为吏;遇地方政府需要人才就从这里挑选。

材料表明汉代太学毕业考试的突出特点是其成绩( )A.与官员选拔挂钩B.与平时操行考核结合C.体现教考分离制D.以“科”来划分等级27.明清时期,在浙江杭嘉湖地区,普遍出现了改田治地(田一般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地种植经济作物)的现象。

下表是明朝后期到清康熙二十年前后田地面积升降的变化情况,对表A.地的增加说明农业商品化发展较快 B.田少地多说明当时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改田治地体现了“重农”思想加强 D.田的减少反映了传统性农业的发展28.《大清律例》明确规定,儿子殴打父母,不论有伤无伤,处斩刑。

如果是父母殴打儿子,情形就大不相同,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殴打儿子致死,最重也只处杖六十、徒一年的刑罚。

上述规定反映出清代法律的特点是( )A.皇权至上,法自君出B.强调等级尊卑,主张同罪异罚C.法分贵贱,因人而异D.强调以礼入法,忽视个人权利29.“中国惟以君权治天下而已。

高三5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原卷版)

高三5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原卷版)

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2020年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1.宁夏首次发现的大型西周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其灰坑及墓葬出土卜骨和卜甲计7块,其中有文字的刻字卜甲2块,总计34字,大意为: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

这说明A. 甲骨文是当时唯一文字资料B. 西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C. 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体制完善D. 西北地区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2.周代经常遣使“分行四方,延问疾苦”;汉代将政府救助“贫不能自存者”列入律法;宋代多行招商赈济、以工代赈之举,同时还鼓励民间互助。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A. 源远流长历代延续B. 因地制宜注重方法C. 分类精准成效显著D. 政府主导手段增多3.清代前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分野,但有以“起运”“存留”为标志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划分和调整。

“起运”与“存留”实质上就是中央与地方对于所征收钱粮按一定比例进行再分配;一部分起解户部及各部寺监,作为国家经费开支之用,一部分存留本地,作为地方经费开支之用。

与宋代相比,这种做法A. 有助于地方社会公共事务的处理B. 使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进一步尖锐C. 说明中央有逐渐加强集权的趋势D. 将地方官员对人民的盘剥合法化4.公元2—3世纪,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天花、鼠疫和麻疹疫乱。

两个帝国遭受了疾病的蹂躏,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这一事件A. 说明世界已经联成一个整体B. 表明专制制度不断强化C. 反映出中国与西方有所交流D. 导致两个帝国分崩离析5.咸丰帝在出让许多国家权益的同时,对西方使节要求以西方礼节三鞠躬(中国要求跪拜)拜见皇帝、亲递国书死活不答应,并表示“设该夷固执前说,惟有与之决战。

”1873年,同治皇帝18岁亲政,经过交涉外国公使被允许觐见,清朝廷为了表示中国皇帝不同于外国君主,特将公使们觐见本国君主时的三鞠躬改为五鞠躬,皇帝不亲手接受国书(公使们将国书放在黄案上,皇帝以“点头”表示收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文科综合卷(五)历史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秦简(部分见右图),其内容中包括《置吏制律》三条,内称:“县、都官、十二郡免除吏及佐、群官属,以十二月朔日免除,尽三月而止之。

”这一规定A.可以用来佐证秦朝厉行法治B强调地方官由中央任免C.有利于国家政务的有序推行D.突出了基层官员的责任意识25.西汉惠帝时期,朝廷“除挟书(私藏书籍)律”,给“吏民”以方便与自由。

文、景帝之际,朝廷设《尔雅》《诗》博士,以董仲舒等为《春秋》博士。

当时,朝廷的行为A.促使儒学独尊地位得到巩固B.助推了儒学的复兴与发展C.实现了统治者治国理念的调整D.体现了对改造儒学的重视记述出处“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和……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范晔《后汉书·蔡伦传》(约432~455年)“汉兴,有纸代简。

至和帝时,蔡伦工为之”张怀瓘《书断》(约727年) “盖纸,旧亦有之。

特蔡伦善造尔,非创也”陈櫃《负暄野录》(约1210年) “纸、笔不始于蔡伦、蒙恬……但蒙、蔡所造,精工于前世则有之”史绳祖《学斋占毕》(约1255年) A造纸术在东汉时期得到极大发展B纸张在汉代已成为主要书写材料C.纸的出现推动中国文明快速发展D.中国传统手工造纸技术源远流长27.唐高宗永徽六年(公元655年),雍州长史长孙祥奏曰,“往日郑、白渠,溉田四万余顷,今为富商大贾,竞造碾碾(磨面),止溉一万许顷”。

该奏言客观上反映出唐朝A.水利工程失修制约农业发展B土地兼并严重致使流民增多C.粮食生产的商品化趋势增强D.官营手工业立足于市场需求28.著名学者李时岳认为,他们“认识了在当时世界潮流下改革的主要方向:向西方学习”,但其“人单力薄在权贵的压抑下不能有所作为,主张只不过成为一种珍贵的思想资料在历史文库里闪闪发光”。

材料中的“他们”A注重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主张创办民企挽回权利C.意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D.强调兴民权以启迪民智29.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称:“闽沪津各机器局逼近海口,原因取材外洋就便起见,设有警变,先须重兵守护,实非稳著。

嗣后各省筹添制造机器,必须设局于腹地通水之处,海口若有战事,后路自制储备,可源源运济也。

”这说明李鸿章A.关注到国防工业安全问题B.力主洋务企业全面内迁C.贯彻自强方针,抵御侵略D.创办新军,关注海洋安全30.1926年,《益世报》记载:“孙(传芳)刻下旷观大势,颇欲于短期间内,休养生息,蓄养五省之精力,不欲有事于他方,故对北吴南蒋,极尽敷衍之能事。

”这种现象反映了A.国民政府进行北伐的必要性B.北伐战争具有深人发展的可能性C.北洋军阀间的割据混战状态D.北伐战争遭到严重挫折31.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这一论断A.推动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有助于密切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系C.加速了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D.对浦东新区的开发有重要影晌32.著名学者陈恒认为:不同于希腊人的是,罗马人可以把公民权逐步地给予其他拉丁城市,给予整个意大利,以至于整个帝国,但希腊人做不到这点。

希腊人在城邦管理上是“排外”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雅典民主易于导致集体暴政B.古希腊具有强烈的排外意识C.罗马崇尚秩序,维护公民权益D雅典民主制存在固有的弊端33.恩格斯说:“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恩格斯所评价的学说A.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B引发了天文学革命C.促进人类认识的飞跃D.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34.A.各国吸取经济危机和惨痛战争的教训B.自由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时代潮流C.经济民族主义的盛行D.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已受到关注35.二战后召开的某次国际会议要求各与会国家:奉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独立外交政策;始终不渝地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不得加入为大国冲突服务的多方军事同盟。

可见,这次会议A.瓦解了美国的世界霸权B有利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建设C.推动了亚非国家间的合作D.要求建立国际新秩序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以来,中英两国农业领域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中国是桑争稻田,英国则是圈地运动。

衣着原料生产对于食物生产的冲击,迫使两国注重提高土地利用率。

随着英国城市的发展,面包肉类和其他食物的需求增加,人们在圈地养羊的同时,将部分圈占土地用于谷物生产。

一些富有的农场主积极推广技术革新成果,实行规模经济,以满足市场需求。

桑争稻田后,中国耕作制度走向以提高粮食产量为目的的多熟制。

多熟制的发展和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只是部分地弥补了桑争稻田所致的粮食减产,而并没有消除人口增长和粮食供应之间的矛盾,相反,由于缺乏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多熟制的发展必将加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很难普及推广。

——摘编自曾雄生《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人口持续增长,农产品需求日益增加,农产品价格上涨。

而在传统田制下,农人依照惯例耕种和收获,集约型耕种等方法的推广受限,耕作效率低下。

政府遂加大立法圈地的力度,并鼓励地主和农民把土地围圈起来,用以耕种,获取更高利益。

英国农村中的农场主把农业视为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和新的经营方式,把农场变成生产农产品的工厂。

这种企业家精神减少了动员圈地的阻滞成本,小家庭式农场逐渐被大规模经营式农场取代。

总之,这一时期的圈地运动被称为英国向工业文明转化的催化剂。

——摘编自黄少安、谢冬水《“圈地运动”的历史进步性及其经济学解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桑争稻田”与英国“圈地运动”的异同,分析导致其差异的原因。

(1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圈地运动开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对当前中国农业发展有何启示。

(12分)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民族认同内涵的演变——据彭明《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1840~1949)》等整理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请写清题号。

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1906年,清政府设立邮传部,负责交通四政(铁路、航运、邮政、电政)的发展,其中铁路居首。

邮传部奏议:“京城当为海内之轨枢,断无疑义”;“欲利交通,必先注重于整军劝工两大端。

而后轨线纵横,外可以便行军转饷之谋,内可以收通商惠工之效”。

同时“会奏尊订铁路钢轨验收章程,呈绘轨制图式”。

在对各地调查的基础上,筹措资金,修筑或扩建正太、张绥等铁路。

邮传部要求“所有各处局所若因公索取免票,均向本部呈请才能发给”,改变“从前各衙门各处局所乘坐火车,均由铁路总局发给免票”的惯例,并定免票章程及免价减价变通办法章程八条。

它注意协调铁路与轮船招商局之间的关系,发展铁路与电报局之间的路电接线,沟通路矿联营。

伴随着铁路运行,人们看到“不惟可免行路之难,而县内文明亦必蒸蒸日上,窃不禁馨香祝之”。

——据苏全友《清末邮传部研究》等整理(1)根据材料,概括邮传部发展铁路交通的主要内容。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清末邮传部发展铁路交通的改革。

(9分)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奠边府战役是越南人民军对法军实施的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

1953年年底,法军空降奠边府,旋即遭到越南人民军的包围,孤立无援。

美国试图通过直接军事干预帮助法军。

美国决策者认为,地面部队的直接介入“将增加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和大规模战争的危险,美国将付出人力和金钱的高昂代价,并可能对国内政治产生不利影响”。

总统艾森豪威尔清楚地认识到,此时出兵将会严重削弱共和党在11月份国会中期选举中的地位,因为大多数美国民众和国会议员反对卷入战争。

于是,美国企图在东南亚建立一个“协调组织”,进行联合干预。

英国政府担心,“联合行动”极可能导致范围扩大,引起与中国的战争,甚至将世界推向一场新的世界大战的边缘,应争取政治解决。

美国的直接干预企图未能得逞,奠边府战役以越南的胜利而告终。

——摘编自赵学功《中国、美国与奠边府战役》(1)根据材料,分析美国没有直接武装干涉奠边府战役的原因。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赢得奠边府战役的原因。

(9分)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唐甄(1630-1704年),清初著名思想家。

经历明亡和农民起义洗礼的他,以上古“三代之治”为摹本,论述了他所理解的理想国。

唐甄认为君主应以遵守道义原则的方式对待民众。

“天下之大可恃乎?甲兵之多可恃乎?君惟不义无道于民”,则“推之如蹶弱童也”。

所以,国家要长治久安,君主须重民爱民。

为此,他告诫君主“立国之道,惟在于富”,“富在编户”,“若编户空虛,虽府库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国,不可以为国矣”,“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

他承认天子之尊,但“天子之尊,非天帝大神也,皆人也”。

统治者和民众都仁爱、中和,上下形成一种秩序井然、整个社会安宁和睦的氛围。

这就是唐甄追求的理想王国。

——摘编自张磊《试析唐甄的理想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甄设计“理想国”的原因。

(6分)(2)根据材料,概括唐甄“理想国”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理想国”的不足之处。

(9分)第_______题答案:历史答案24.C本题考查秦朝的政洽制度。

据材料信息可知.县、都官和十二个郡的官史任免限制在每年的十二月初一到次年三月底的时间内进行,且必须在三月底前完成。

在统一的时间内对全国的地方官进行任免和调整,便于各地府相互协调,避免拖延,这有利于统治机构的正常运行,故答案为C项。

材料没有涉及秦朝厉行法治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强调任免地方官员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并没有强调中央政府任免地方官,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地方官员的任免和调整的有序性,没有涉及强化基层官员的责任意识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25,B本题考查汉代儒学。

汉初废除秦朝推行的严禁民间私藏书籍的律令,使得长期受到压抑的各种思想得以正常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