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C1180_TCP_IP指南
学习网络协议基础知识TCPIP和HTTP的解析
学习网络协议基础知识TCPIP和HTTP的解析学习网络协议基础知识:TCP/IP和HTTP的解析网络协议在现代互联网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TCP/IP和HTTP是两个常见的网络协议。
本文将对TCP/IP和HTTP的基础知识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网络协议。
一、TCP/IP协议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一种基于分组交换网络的通信协议。
它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之一,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和通信。
1. IP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核心协议之一。
它负责将数据进行分组,并通过IP地址将数据包送达目的地。
IP地址是一个由数字和点分十进制表示的地址,它唯一标识网络中的每个主机。
2. TCP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种协议,它建立在IP协议的基础上,负责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TCP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提供数据流传输、进行数据分片重组和错误恢复等功能,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3. UDP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种协议,它也建立在IP协议的基础上,但是与TCP不同,UDP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
UDP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顺序性,但是传输速度较快,适用于一些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二、HTTP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在Web上进行数据传输的协议,它是建立在TCP/IP协议之上的。
1. 请求-响应模型HTTP采用了请求-响应模型,即客户端发送请求,服务端返回响应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客户端发送的请求内容包括请求行、请求头部和请求体,服务端返回的响应内容包括响应状态行、响应头部和响应体。
RFC文档阅读 1-100
RFC975_自治联邦
RFC976 UUCP 邮件互换格式标准
RFC985 Internet 网关要求 - 起草
RFC988 主机扩展用于IP多点传送
RFC文档阅读 1001-1500
RFC1050_RPC远程步骤呼叫协议说明书
RFC1055_在串行线路上传输IP数据报的非标准协议
RFC1134_+PPP协议:关于在点到点链路上进行多协议包传送的建议
RFC1142 OSI IS-IS 域内路由协议
RFC1144_低速串行链路上的TCPIP头部压缩
RFC1145 SNMPv2的管理模型
RFC1155_基于TCPIP网络的管理结构和标记
RFC1166_Internet数字
RFC1288_Finger用户信息协议
RFC1298_基于IPX协议的SNMP
RFC1321_MD5 信息-摘要算
RFC1332_PPP Internet 协议控制协议 (IPCP)
RFC1333_PPP 链接质量监控
RFC1355_网络中心数据库的保密和准确性问题
RFC1365 一种IP地址扩展提议
RFC1690 Internet工程与计划组(IEPG)介绍
RFC1691 康奈尔大学数字图书馆文档体系结构
RFC1696 用SMIv2定义的调制解调器MIB
RFC1713_DNS调试工具
RFC1715_地址分配效率比率H
RFC1723_路由信息协议(版本2)
RFC1724_RIP 版本 2 管理系统库(MIB) 扩展
RFC1370_OSPF适用范围声明
RFC1387_RIP(版本2)协议分析
《深圳市水务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编委会.
1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
13.1
通过网络传输并可在远程实时接收的连续音频和视频信息。
14
14.1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
14.2
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
14.3
UserData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14.4
TransportContro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14.5
Real-timeTransportControlProtocol,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14.6
RealTimeStreamingProtocol,实时流协议。
14.7
ResourceReserveProtocol,资源预订协议。
16.2.2.4
音频文件的传输带宽要求较高,压缩存储格式宜使用WAV、MP3等,音频文件宜采用ADSL、GPRS或光纤信道进行传输与交换。
16.2.3
16.2.3.1
RTP是针对多媒体数据流的一种传输协议。RTP定义了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输方式,其目的是提供时间信息和实现流同步。RTP通常使用UDP来传送数据,但RTP也可以在TCP或ATM等其他协议之上工作。当应用程序开始一个RTP会话时将使用两个端口:一个给RTP,一个给RTCP。RTP本身并不能为按顺序传送数据包提供可靠的传送机制,也不提供流量控制或拥塞控制,它依靠RTCP提供这些服务。
RFC目录及对照表
RFC930_Telnet 终端类型选项 RFC932_子网地址分配方案 RFC937_邮局协议( 版本 2) RFC948_IP 数据包通过 IEEE 802.3 网络传输的两种方法 RFC949_FTP 未公开的独特命令 RFC951_引导协议(BOOTP) RFC955_朝向一个处理过程应用的传输服务 RFC962_TCP-4 的最初 RFC968 “这是开动前的黑暗” RFC974_邮件路由与域名系统 RFC975_自治联邦 RFC976 UUCP 邮件互换格式标准 RFC985 Internet 网关要求 - 起草 RFC988 主机扩展用于 IP 多点传送
中文 RFC 文档阅读 101-700
RFC102 主机-主机 协议故障清除委员会的说明 RFC103 中断键的执行 RFC104 连接 191 RFC105 通过 UCSB 进行远程登录和远程输出返回的网络说明书 RFC106 用户/服务器 站点协议的网络主机问卷 RFC107 主机-主机 协议故障清除委员会的说明 RFC108 1971 年 2 月 17-19 日在 Urbana 举行的 NWG 会议的人员列表 RFC124 在 RFC107 中有印刷错误 RFC132 RFC107 的排版错误 RFC148 RFC123 的注释 RFC149 最好的铺设计划 RFC154 风格显示 RFC156 伊利诺斯州站点的状态: 响应 RFC116 RFC179 连接的数字分配 RFC185 NIC 分发手册 RFC188 数据管理会议公告 RFC198 站点证明-林肯实验室 360/67 RFC204_利用报路 RFC218 改变 IMP 状态报告设备 RFC228 澄清 RFC232 网络图形会议延缓 RFC245 预定网络工作组会议 RFC246 网络图形会议 RFC256 IMPSYS 变更通知 RFC276 NIC 过程 RFC285 网络图形 RFC324 RJE 协议会议 RFC335 新界面 - IMP/360 RFC348_放弃过程 RFC404 文件迁移协议的注释 RFC405 给 TIP 用户的第二封信 RFC456 UCSB 的数据重置服务 RFC457_FTP 的服务器与服务器交互 RFC496 IMP/TIP 内存更新时间表(修订版 2) RFC516 丢失消息的检测 RFC591 在 NVT ASCII UCSB 和在线系统之间的实验输入映象 RFC621 “注意圣诞节的时候要把长袜挂在烟囱下面” RFC628 更深的数据语言的设计观念 RFC634 最近的网络图 RFC637 SU-DSL 网络地址的更改
TCP和IP协议详解
TCP和IP协议详解一、TCP/IP模型TCP/IP协议模型(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包含了一系列构成互联网基础的网络协议,是Internet的核心协议。
基于TCP/IP的参考模型将协议分成四个层次,它们分别是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下图表示TCP/IP模型与OSI模型各层的对照关系。
TCP/IP协议族按照层次由上到下,层层包装。
最上面的是应用层,这里面有http,ftp,等等我们熟悉的协议。
而第二层则是传输层,著名的TCP和UDP协议就在这个层次。
第三层是网络层,IP协议就在这里,它负责对数据加上IP地址和其他的数据以确定传输的目标。
第四层是数据链路层,这个层次为待传送的数据加入一个以太网协议头,并进行CRC编码,为最后的数据传输做准备。
上图清楚地表示了TCP/IP协议中每个层的作用,而TCP/IP协议通信的过程其实就对应着数据入栈与出栈的过程。
入栈的过程,数据发送方每层不断地封装首部与尾部,添加一些传输的信息,确保能传输到目的地。
出栈的过程,数据接收方每层不断地拆除首部与尾部,得到最终传输的数据。
上图以HTTP协议为例,具体说明。
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负责0、1比特流与物理设备电压高低、光的闪灭之间的互换。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0、1序列划分为数据帧从一个节点传输到临近的另一个节点,这些节点是通过MAC来唯一标识的(MAC,物理地址,一个主机会有一个MAC地址)。
封装成帧: 把网络层数据报加头和尾,封装成帧,帧头中包括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透明传输:零比特填充、转义字符。
可靠传输: 在出错率很低的链路上很少用,但是无线链路WLAN会保证可靠传输。
差错检测(CRC):接收者检测错误,如果发现差错,丢弃该帧。
三、网络层1.IP协议IP协议是TCP/IP协议的核心,所有的TCP,UDP,IMCP,IGMP的数据都以IP数据格式传输。
TCPIP地址中的三个参数
TCP/IP协议中的三个参数TCP/IP(Transmite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已成为计算机网络的一套工业标准协议。
Internet网之所以能将广阔范围内各种各样网络系统的计算机互联起来,主要是因为应用了“统一天下”的TCP/IP协议。
在应用TCP/IP协议的网络环境中,为了唯一地确定一台主机的位置,必须为TCP/IP协议指定三个参数,即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地址。
IP地址IP地址实际上是采用IP网间网层通过上层软件完成“统一”网络物理地址的方法,这种方法使用统一的地址格式,在统一管理下分配给主机。
Internet网上不同的主机有不同的IP 地址,每个主机的IP地址都是由32比特,即4个字节组成的。
为了便于用户阅读和理解,通常采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方法”表示,每个字节为一部分,中间用点号分隔开来。
如10.67.53.5就是胜利油田计算中心WEB服务器的IP地址。
每个IP地址又可分为两部分。
网络号表示网络规模的大小,主机号表示网络中主机的地址编号。
按照网络规模的大小,IP 地址可以分为A、B、C、D、E五类,其中A、B、C类是三种主要的类型地址,D类专供多目传送用的多目地址,E类用于扩展备用地址。
A、B、C三类IP地址有效范围如下表:类别网络号主机号A 1~126 0~255 0~255 1~254B 128~191 0~255 0~255 1~254C 192~223 0~255 0~255 1~254在IP地址中,有几种特殊含义的地址:广播地址TCP/IP协议规定,主机号部分各位全为1的IP地址用于广播。
所谓广播地址指同时向网上所有的主机发送报文,也就是说,不管物理网络特性如何,Internet网支持广播传输。
如136.78.255.255就是B类地址中的一个广播地址,你将信息送到此地址,就是将信息送给网络号为136.78的所有主机。
TCPIP
网工必胜之TCP/IP整理:忘情水QQ:43963089BLOG:HDLC高级链路控制协议1。
HDLC的基本配置三种类型站:(1)主站:对链路进行控制,主站发出的帧叫命令帧;(2)从站:在主站的控制下工作,发出的帧的叫响应帧;(3)复合站:兼主站和从站的双重功能;两种链路配置:(1)不平衡配置:适用点对点和多点链路;(2)仅用于点对点链路。
三种数据传输方式:(1)正常响应模式:(Normal Response Mode,NRM)适应于不平衡配置,只有主站才能启动数据传输过程;(2)异步平衡模式(Asynchronous Balanced Mode,ABM),适用平衡配置,任一复合站可启动数据传输;(3)异步响应模式(Asynchronous Response Mode,ARM),适用不平衡模式,从站可自行启动数据传输。
2.HDLC帧结构FCS FE A C INFO1)帧标志F用01111110作为标志,为了保证数据的透明传输,利用了"增0删0"的技术。
2)地址字段A用于标识从站的的地址。
用在点对多点的链路中。
地址通常是8位长,经过协商之后可以使用扩展地址。
全1的八位组表示广播地址。
3)控制字段C见以下HDLC的帧类型;)。
4)信息字段INFO只有I帧和某些无编号帧含有信息字段。
5)帧校验序列FCSFCS中含有除标志字段之外的所有其他字段的检验和。
通常使用16 bit的CRC---CCITT标准产生的检验序列,有时也使用CRC-32产生的32位的校验序列。
3 HDLC帧类型1)信息帧0 N(S) PFN(R)信息帧除了承载用户数据之外还包含该帧的编号N(S),以及捎带的肯定应答顺序号N(R),PF位置1表示从站传输数据完毕(Final)。
置0代表主站发出的命令帧是询问(Polling),在ARM和ABM下,P/F位用于控制S帧和U帧交换过程。
2)管理帧(S)1 0 ss 0 0 0 0 PF N(R)管理帧用于进行差错和流量控制,当没有足够多的信息帧捎带管理/响应时,要发送专门的管理帧来实现控制。
TCPIP在网络中的配置以及子网划分技术
TCP/IP在网络中的配置以及子网划分技术(供刚学习TCP/IP地址的朋友参考)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TCP/IP Internet协议已成为计算机工业中开放系统互连的事实上的标准。
TCP/IP协议,即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是目前最完美并广为接受的通信协议之一,它应用于在广域网中实现不同类型的网络以及不同类型的芯片和*作系统的主机之间的相互通信,各种类型的以太网中,如Windows 95/98的对等网、Windows NT、Unix、Linux、NetWare,目前都广泛地支持该协议。
TCP/IP寻址在管理TCP/IP网络时,一个最有挑战性的工作是管理IP地址和保管记录好IP与地理位置的对应关系,尤其对于一个新的管理员或刚接触管理IP地址的人更是如此。
信息从一个主机取出,放到另一个主机的时候,有三种东西起了作用,即主机名、主机地址、主机路径。
这就关系到IP寻址的问题。
一、IP地址类型为了控制IP寻址的方式,制定了类型结构,即把IP地址分为五类(A-E类),有三种用在了商业网络中。
A类 A类地址的高端位总是置为0。
只要最左一位置0,剩下的位数不管是0或1,都是A类地址。
因为第一个八位组决定网络地址的类型,只要第一个八位组小于128就是A类地址。
如:10.35.64.23是一个A 类的TCP/IP地址。
如果用缺省的A类地址子网掩码255.0.0.0。
则网络部分地址为10.0.0.0,主机部分地址为:0.35.64.23。
总共有128(0-127)个A类地址,但每个A类网络可以有16777216(224)个不同的主机标识。
B类 B地址是IP地址的高端前两位置位10。
并且B类IP地址中,前两个8位组表示网络部分,后两个8位组表示主机部分。
B类地址范围是从128.0.0.0至191.255.0.0。
TCP_IP协议栈在Linux与FreeBSD中的实现分析
请并将数据复制进一个skb缓冲中。netif_rx函数将数据从 1: The Protocols[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这个队列中转移至网络核心层队列中,netif_receive_skb
[2]Gary R.Wright & W.Richard Steven.TCP/IP
从这里接收数据,并调用 i p _ r c v 来处理。i p _ r c v 和
图一 TCP 协议栈在 FreeBSD 上的实现 在图一的左边是 TCP/IP 的输出,不管应用程序调用哪个 输出函数,最终都要调用 sosend 来完成输出。sosend 将从 用户空间把数据复制进内核管理的 m_buf 数据结构(m_buf 是 FreeBSD 的 TCP 实现使用的数据缓冲结构)。在 sosend 完 成数据复制后,将调用 TCP 的输出函数 tcp_output,它要做 的事情是分配一个新的 m_buf 来保存 tcp 头,并计算相应的 数据校验码,在下一步的 ip_output 中,同样也要进行数据 校验工作,并进行数据路由选择。最后 ether_output将通过 if_start 来调用具体的硬件驱动程序来完成数据发送。在某 个网卡的驱动中,ex_start 负责将数据从内核的 m_buf 缓冲
[3]Alessandro Rubini,Jonathan Corbet.Linux De- vice Drivers[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据的同时完成TCP的效验,节省了一次数据的遍历操作,也提
ip_finish_output继续发送。在这里,将检查硬件头部描述
高了效率。
符(这里就是以太网包头)并填充入数据缓冲区,而后调用
(2)从效率上讲,Linux 略占优势,而如果从稳定性上
网络协议标准化与RFC文档
网络协议标准化与RFC文档网络协议的标准化是确保不同计算机系统能够相互通信的关键。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际互联网社区创建了一系列的网络协议标准,并通过RFC文档来记录和共享这些标准。
本文将介绍网络协议标准化的重要性,并详细讨论RFC文档的作用和相关的发展历程。
一、网络协议标准化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互联网的核心是基于网络协议的通信系统。
为了确保不同计算机系统能够正确地相互通信,网络协议需要进行标准化。
网络协议标准化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互操作性:标准化的网络协议能够确保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可以无缝地进行互联。
这样,用户就可以自由选择不同品牌的产品,而无需担心其互联特性。
2. 通信安全性:标准化的网络协议能够确保通信的安全性。
通过制定安全性的标准和协议,可以控制数据的加密和解密过程,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3. 网络可靠性:标准化的网络协议定义了通信的规范和流程,确保数据包的正确传输和处理。
这样可以减少通信中的错误和故障,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RFC文档的作用和发展历程RFC(Request for Comments)文档是用于记录和共享网络协议标准的文件。
RFC文档最早由美国国防部计算机网络研究机构ARPANET 于1969年提出,并逐渐发展成为全球互联网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RFC文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标准化文档:RFC文档被广泛用于定义和描述互联网协议标准。
通过RFC文档,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如IP协议、TCP协议等。
这些标准为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2. 技术交流和讨论:RFC文档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供全球互联网社区分享和讨论技术问题。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通过RFC文档进行发布和讨论。
这种开放的交流方式促进了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3. 更新和修订: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网络协议标准也需要进行更新和修订。
TCPIP协议栈详解
TCPIP协议栈详解TCP/IP协议栈详解TCP/IP协议栈是互联网通信中使用的一种协议体系,由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IP(Internet Protocol)两个部分组成。
它是实现网络通信的基础架构,它的设计和实现使得不同网络和设备之间能够相互通信。
一、TCP/IP协议栈的基本概念TCP/IP协议栈是一种分层结构,按照不同的功能和责任将通信的各个部分分为不同的层次。
这样的分层设计使得每个层次的功能职责明确,便于维护和扩展。
TCP/IP协议栈的基本层次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1. 物理层物理层是TCP/IP协议栈的最底层,负责传输原始比特流。
它定义了不同设备之间如何通过物理介质(例如光纤、电缆)传输数据。
2.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数据包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
它将原始比特流转换为数据帧,并处理错误检测和纠正等功能。
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以太网(Ethernet)和无线局域网(Wi-Fi)等。
3. 网络层网络层是TCP/IP协议栈中的核心层,负责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它通过IP协议为数据包分配地址,并进行路由选择和转发。
常用的网络层协议有IPv4和IPv6。
4. 传输层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
它通过TCP协议和UDP 协议实现数据传输,其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而UDP协议提供无连接的传输。
5. 应用层应用层是TCP/IP协议栈中的最高层,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应用服务。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有HTTP、FTP、SMTP和DNS等。
二、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TCP/IP协议栈的工作原理是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当用户发送数据时,应用层先将数据封装成应用层报文,然后传递给传输层。
传输层将应用层报文分割为较小的数据段,并为每个数据段加上序号和校验等信息。
然后,传输层通过网络层将数据段封装成IP数据包,并进行路由选择。
tcp ip协议详解
tcp ip协议详解TCP/IP协议详解。
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它是一组用于互联网通信的协议集合,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Internet协议(IP)。
本文将对TCP/IP协议进行详细解析,包括其基本原理、功能特点以及应用场景。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TCP/IP协议的基本原理。
TCP/IP协议是一种分层的协议体系结构,分为四个层次,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和责任,通过分层的设计,TCP/IP协议实现了数据的可靠传输和网络通信的高效性。
在网络接口层,TCP/IP协议主要负责数据的物理传输,包括数据的编码、解码、物理介质的传输等。
在网络层,TCP/IP协议则负责数据的路由和转发,通过IP地址对数据进行定位和传输。
传输层是TCP/IP协议的核心层,其中TCP协议负责建立可靠的连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性,而UDP协议则负责快速传输,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最后,应用层则是TCP/IP协议的最上层,包括HTTP、FTP、SMTP等各种应用协议,负责实现特定的应用功能。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TCP/IP协议的功能特点。
TCP/IP协议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可靠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首先,TCP/IP协议通过TCP协议实现了可靠的数据传输,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性,适用于对数据传输要求较高的场景。
其次,TCP/IP协议的灵活性体现在其支持多种网络类型和多种应用协议,可以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和应用需求。
最后,TCP/IP协议的开放性体现在其公开的标准和协议,使得各种厂商和组织都可以基于TCP/IP协议进行开发和部署,促进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TCP/IP协议的应用场景。
TCP/IP协议已经成为互联网通信的标准,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包括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等。
在互联网中,TCP/IP协议通过HTTP、FTP、SMTP等应用协议实现了各种网络应用,包括网页浏览、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
TCPIP网络协议层对应的RFC文档
TCPIP⽹络协议层对应的RFC⽂档原⽂地址:作者:RFC - Request For Comments 请求注解TCP/IP层⽹络协议RFC⽂档Physical Layer Data Link Layer ARP - Address ResolutionProtocolRFC826 ( ) RARP - Reverse AddressResolution ProtocolRFC903 ( )Internet Protocol Layer IP - Internet Protocol RFC791 ( CN ) IP v6RFC2460 ( ) ICMP - Internet ControlMessage ProtocolRFC777 ( )RFC792 ( ) ICMP v6RFC2463 ( )RFC4443 ( )RFC4443 ( ) IGMP - Internet GroupManagement ProtocolRFC1112 ( ) IGMP v2RFC2236 ( ) IGMP v3RFC3376 ( ) OSPF - Open Shortest PathFirstRFC1245 ( )RFC1246 ( ) OSPF v2RFC1252 ( )RFC1253 ( )RFC1850 ( )RFC2178 ( )RFC2328 ( )RFC2329 ( )Transport Layer TCP - Transport ControlProtocolRFC793 ( CN ) UDP - User DatagramProtocolRFC768 ( CN ) FTP - File Transfer Protocol RFC959 ( CN ) SMTP - Simple Mail TransferProtocolRFC821 ( ) Telnet - Telnet ProtocolRFC698 ( )RFC779 ( )RFC854 ( )RFC855 ( )RFC856 ( )RFC857 ( )RFC858 ( )RFC859 ( )RFC860 ( )RFC861 ( ) HTTP v1.0 - HypertextTransfer ProtocolRFC1945 ( ) HTTP v1.1RFC2616 ( CN )RFC2617 ( CN ) POP3 - Post Office Protocol -Version 3RFC1939 ( ) BGP - Border GatewayProtocolRFC1105 ( )RFC1163 ( ) BGP v3RFC1267 ( ) BGP v4RFC1654 ( )RFC1771 ( )RFC4271 ( ) PPTP - Point-to-PointTunneling ProtocolRFC2637 ( )ApplicationLayer Tunneling ProtocolHTTP Over TLS RFC2818 ( )DNS - Domain Name SystemRFC881 ( CN )RFC882 ( CN )RFC883 ( CN )RFC1034 ( CN )RFC1035 ( CN )BOOTP - Bootstrap Protocol RFC951 ( )DHCP - Dynamic HostConfiguration ProtocolRFC1531 ( CN )RFC1541 ( CN )RFC2131 ( CN )DHCP v6RFC3315 ( CN )RFC4580 ( CN )RFC4649 ( CN )RFC4704 ( CN )TFTP v2 - Trivial FileTransfer ProtocolRFC783 ( CN )RFC1350 ( CN )SNMP - Simple NetworkManagement ProtocolRFC1067 ( CN )RFC1098 ( CN )RFC1157 ( CN )RIP - Routing InformationProtocolRFC1058 ( CN )RFC1923 ( CN )RIP v2 - Routing InformationProtocolRFC1387 ( CN )RFC1388 ( CN )RFC1389 ( CN )RFC1721 ( CN )RFC1722 ( CN )RFC1723 ( CN )RFC2082 ( CN )RFC2453 ( CN )RFC4822 ( CN )L2TP - Layer Two TunnelingProtocolRFC2661 ( CN )MIB-II - ManagementInformation BaseRFC1158 ( CN )RFC1213 ( CN )SNMP v2RFC2011 ( CN )RFC2012 ( CN )RFC2013 ( CN )RFC2452 ( CN )RFC2465 ( CN )RFC2466 ( CN )RFC4022 ( CN )PPP - Point-to-Point ProtocolRFC1134 ( )RFC1171 ( )RFC1172 ( )RFC1331 ( )RFC1334 ( ) PAPRFC1548 ( )RFC1570 ( )RFC1661 ( )RFC1994 ( ) CHAPRFC2284 ( )RFC2484 ( )RFC3748 ( )RFC5247 ( )PPP-MP - The PPP MultilinkProtocolRFC1717 ( CN )RFC1990 ( CN )HTML v2.0 - HypertextMarkup LanguageRFC1866 ( CN )NetBIOSRFC1001 ( CN )RFC1002 ( CN )MIME - Multipurpose InternetMail ExtensionsRFC1341 ( CN ) RFC1521 ( CN ) RFC1522 ( CN ) RFC2045 ( ) RFC2046 ( CN )RFC2047 ( CN ) RFC2048 ( CN ) RFC2049 ( CN )。
rfc中常用的测试协议
rfc中常用的测试协议摘要:1.RFC 简介2.RFC 中常用的测试协议a.网络协议测试1.网络数据包抓取和分析2.网络仿真和测试工具b.应用层协议测试1.HTTP 和HTTPS 测试2.FTP 和FTPS 测试3.SMTP 和SMTPS 测试c.安全协议测试1.TLS 和SSL 测试2.IPsec 测试d.传输协议测试1.TCP 和UDP 测试e.无线网络协议测试1.802.11 无线网络测试正文:RFC(Request for Comments)是一个用于讨论和记录互联网协议的标准文档系列。
在RFC 中,有许多常用的测试协议,这些协议用于确保互联网协议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常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测试协议。
首先,RFC 中包含了大量的网络协议测试。
网络数据包抓取和分析是网络协议测试的基础,这对于诊断网络问题和优化网络性能至关重要。
此外,网络仿真和测试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网络模拟器(如NS-3)和测试平台(如Ixia)可以帮助工程师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实际网络状况,从而对协议进行更严格的测试。
其次,应用层协议测试在RFC 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HTTP 和HTTPS 是Web 应用中最常用的协议,有许多测试工具可以对它们的性能和安全性进行测试,例如,JMeter 和Locust 等负载测试工具。
此外,FTP 和FTPS、SMTP 和SMTPS 等传输协议也是常用的测试对象。
在安全协议方面,RFC 中包含了TLS 和SSL、IPsec 等协议的测试方法。
这些协议对于保护互联网数据传输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以确保其性能和安全性。
传输协议方面,TCP 和UDP 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传输协议,它们的测试方法也是RFC 中的重要内容。
TCP 测试关注可靠性和流量控制等方面,而UDP 测试则更注重数据传输速率和丢包率等指标。
最后,无线网络协议测试在RFC 中也有一定的比重。
例如,802.11 无线网络测试是评估无线局域网性能的关键。
TCP-IP报文讲解
TCP/IP协议学习理解:一个完整的数据帧:利用抓包工具,我们可以从网络中随便抓取一个包,比如抓个ICMP包。
其结构如下:页脚页脚— Frame 3076下是该数据帧里的一些相关信息:数据帧到达时间 /捕捉到数据帧的时间—?—?从抓到第一个包到现在计时帧序列号: /抓包工具抓到的第几个包帧长度: /该包自己标记的长度捕捉到的帧长度: /实际捕捉到的包长[帧是否被标记]: /?[帧里包含的协议:eth:ip:icmp:data] /包自上往下封装的协议下面是数据帧里的结构:—以太网 /协议目的主机硬件地址: /48bit 被发送端主机硬件地址 MAC源主机硬件地址: /48bit 发送端主机硬件地址 MAC包类型: /16bit (0x0800) 所封装包的类型,只识别最外一层IP协议— IP /协议版本: /版本号为4,也称作IPv4首部长度: /首部占32bit数目,字段长4比特,所以其最长为:32/8*15(2进制的1111)=60字节—服务类型: /8位优先权子字段: /3bit优先权子字段TOS子字段: /4bit TOS子字段,分别代表:最小时延、最大吞吐量、最高可靠性和最小费用,这里全0表一般服务未用位: /1bit未用位(必须置0)总长:16位 /指整个IP数据报的长度,由于该字段长16比特,所以IP数据包最长可达65535字节标识:16位 /唯一标识主机发送的每一份数据报,通常每发送一份报文它的值就会加1标志:3位 /片偏移:13位 /生存时间:8位 /设置数据报可以经过的最多路由器页脚封装协议类型: /8bit (这里是ICMP ,0x01) 所封装的协议头部检验和:true or false 16位 /根据首部计算的检验和码,结果全1为true,否则false源IP地址: /发送端主机IP地址目的IP地址:32位 /接收端主机IP地址— ICMP /协议类型:8位代码:8位 /类型和代码决定其报文的类型如8和0表示请求报文,0和0 表示回应报文检验和:16位 /作用和算法同IP检验和标识符:16位序列号:16位 /标识符和序列号由发送端任意选择决定,这些值在应答中将被返回,发送端就可以将应答和请求进行匹配。
tcpip协议详解
tcpip协议详解TCP/IP协议详解。
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它是一组用于互联网的通信协议。
TCP/IP协议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在20世纪70年代末为了建立美国国防部的分散计算机网络而研制的。
TCP/IP协议是一个分层协议,它包括四个层次,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功能和协议,它们共同构成了TCP/IP协议栈。
网络接口层是TCP/IP协议的最底层,它负责将数据包发送到网络上的目标地址。
在这一层,数据包被封装成帧,并通过网卡发送到网络上。
常见的网络接口层协议有以太网、Wi-Fi、PPP等。
网络层是TCP/IP协议的第二层,它负责在不同的网络之间传输数据包。
网络层的主要协议是IP协议,它定义了数据包在网络上的传输方式和寻址方式。
IP协议使用IP地址来标识网络上的主机和路由器,通过路由选择算法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
传输层是TCP/IP协议的第三层,它负责在主机之间建立可靠的数据传输连接。
传输层有两个主要协议,TCP和UDP。
TCP协议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它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通过滑动窗口和确认机制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UDP协议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它直接将数据包发送到目标主机,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应用层是TCP/IP协议的最高层,它负责为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
应用层有许多协议,如HTTP、FTP、SMTP等。
这些协议定义了不同的应用服务,如网页浏览、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
总的来说,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它提供了一种通用的、灵活的通信方式,使得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和网络可以互相通信。
通过TCP/IP协议,用户可以方便地访问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在实际应用中,了解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对于网络工程师和系统管理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深入理解TCP/IP协议的各个层次和各个协议,才能更好地设计和管理网络,保证网络的稳定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IP | |
4.1.ARP地址转换表 10
4.2. 典型转化情况 10
4.3.ARP "请求/应答" 对 11
4.4. 方案继续 12
5.internet协议 13
5.1.直接的路径选择 13
5.2.间接的路径选择 14
5.3. IP模块选路原则 15
5.4 IP地址 16
5.5域名 16
8.网络应用程序 23
8.1.24
8.4 NFS 25
8.5.SNMP 25
8.6.X-WINDOW 25
9.其他信息 25
10.参考书 26
11.和其他RFC的关系 26
12.安全问题 26
13.作者的地址 27
1.绪论
这本教程仅仅包含 TCP/IP技术 的突出特点,因此它是 TCP/IP 技术的"梗概"。
它忽略了TCP/IP发展的历史以及导致它广泛使用的商业原因,并且忽略它在与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OSI(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相比的发展前景。实际上,
很多技术的信息也被忽略。它所讲述的是在 TCP/IP 环境工作的专业人员必须理解
TCP/IP指南
(RFC1180——A TCP/IP Tutorial)
本备忘录的状态
这本 RFC 是 TCP/IP 协议的指南, 重点介绍通过一个路由
器从来源主机提交一个 IP 数据包到目的地主机的步骤。
它不指定一个因特网标准。
目录
1.绪论 3
| ---@-- |
----------|-----------------
|
----------------------o---------
组织:中国互动出版网(/)
RFC文档中文翻译计划(/compters/emook/aboutemook.htm)
E-mail:ouyang@
译者:( )
译文发布时间:2001-12-28
| | | |
| v | |
1 1
------------- flow ---------------- flow
|multiplexer| of |de-multiplexer| of
------------- data ---------------- data
| network applications |
| |
|... \ | / .. \ | / ...|
1 2 3 ... n 1 2 3 ... n
\ | | / | \ | | / ^
\ | | / | \ | | / |
2.3.数据传送
让我们看看当它经过如图1所示的协议堆栈流动时的情况,当应用程序使用 TCP
(传输控制协议),数据在应用程序与TCP 模块之间传递。当应用程序使用UDP (用户
数据报协议),数据在应用程序与UDP 模块之间传递。FTP(文件传输协议)是使用 TCP包的典型应用。在这个例子的协议堆栈是FTP/TCP/IP/ENET。 SNMP (简单网络管理 协议)是使用 UDP 的应用。在这个例子的协议堆栈是SNMP/UDP/IP/ENET。
ARP 或IP模块。
如果IP报文进入IP包,它被向上传递到 TCP 或 UDP ,由在IP头的字段属性决定。
如果 UDP报文进入 UDP ,应用消息向上传递给网络应用程序,这是由UDP头的
| ----- ----- |
| |TCP| |UDP| |
| ----- ----- |
Spider Systems Limited
January 1991
的最少信息。 这些专业人员包括系统管理员,系统程序员,和网络管理员。
这本教程使用的例子是在UNIX TCP/IP 环境下执行的,然而主要方面能在所有
的TCP/IP环境下执行。
这本指南的目的是解释TCP/IP的基本问题而不是定义它。如果有任何问题关于
协议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定义 RFC 的实际的标准。
考(RFC 1122, section 1.3.3.)。
驱动程序是直接与网卡接口硬件通信的软件。应用程序模块是与驱动程序`或
与网络应用软件`或另一个应用程序模块通信的软件
术语:驱动程序,应用程序模块,以太网帧,TCP包, UDP包,TCP 消息,以及
应用程序消息在此指南中经常被使用。
理解这样的分层结构式理解INTERNET技术的基础。这种分层结构贯川于这本指南的始
终。
2.2相关术语
通过一个internet传送的数据流的名字由它在协议堆栈的什么地方存在而决定。
总体上来说:如果它在一个以太网上,它被称为以太网帧;
如果它在以太网与网际协议模块之间,它就被称为一个IP包;
| \ | |
| ------ |
| |ENET| |
2. TCP/IP概述 3
2.1 基本结构: 3
2.2相关术语 4
2.3.数据传送 5
2.4. 两个网络接口 6
2.5.IP产生专一的逻辑网络 8
2.6.独立的物理网络 8
2.7.互相通信 8
2.8 梗概之后 8
3. 以太网 9
3.1一个类比 9
4.ARP(地址解析协议) 10
.下一节是 TCP/IP 的概述,然后是各个组成部分的详细描述.
2. TCP/IP概述
术语" TCP/IP "通常意味着任何与 TCP(传输控制协议) 和IP(网际协议)有
联系的东西,它包括其它的协议,应用软件,甚至网络媒介。这些协议的一个示例
是: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 ARP(地址解析协议) ,和 ICMP(控制报文协议)。
图 2. n-to-1 multiplexer and 1-to-n de-multiplexer
如果以太网帧离开网卡进入以太网驱动程序,包能向上传递给 ARP(地址解析协议)
模块或到IP(网间协议)模块。在以太网帧的字段属性决定了以太网帧是否被传递给
| ----- -*------ |
| |ARP| | |
| ----- | |
如果它在网际协议模块与UDP 模块之间,它被称为一个 UDP包;
如果它在网际协议模块和 TCP模块 之间,它被称为一 TCP 包(更通常
说,传输消息包);
并且如果它在网络应用程序间,它被称为应用消息包。
这些定义是不很确切的。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定义,要看更精确的定义请参
这些应用的一个示例是:telnet(远程登录),ftp(文件传递协议),和 rcp 。更精确的
应该说是"因特网技术"。使用因特网技术的一个网络被称为"INTERNET(因特
网)"。
2.1 基本结构:
为了理解TCP/IP你必须理解下面的逻辑结构:
----------------------------
TCP 模块, UDP 模块,和以太网驱动程序是 n-to-1 multiplexers(多路复用
器)。作为multiplexers 它们复用许多输入到一个输出。它们也是 1-to-n de-multiplexers(分路器),作为分路器,它们通过协议头从一个输入产生许多输出。
5.6.路由表 17
5.7.直接路由选择细节 18
5.8.选路步骤 18
5.9.间接路由选择细节 19
5.10.间接选路步骤 20
5.11.选路小结 21
5.12.路径选择的管理 21
6.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22
6.1.端口 22
6.2.校验和 22
7.TCP(传输控制协议) 23
版权:本中文翻译文档版权归中国互动出版网所有。可以用于非商业用途自由转载,但必须保留
本文档的翻译及版权信息。
Network Working Group T. Socolofsky
Request for Comments: 1180 C. Kale
Ethernet Cable(缆线)
图1.TCP/IP的基本结构
这是TCP/IP协议的分层结构在互连网计算机上的表示,用互连网技术互相通信的每台计算机有这样的分层结构。这样的分层结构决定了计算机在internet上互相通信的方式。数据通过这样的分层结构从上层传到底层,然后通过网线把数据传送出去。底层的水平线代表以太网网线,"O"代表收发器,"*"代表IP地址,"@"代表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