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应用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智能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智能系统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智能系统,来展示学生对于智能系统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此实验,学生将了解智能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流程,掌握智能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巧。
二、实验内容1. 确定智能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2. 设计系统结构和模块3. 实现系统功能并进行测试验证4. 分析系统性能并优化改进三、实验步骤1. 确定智能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在实验开始前,首先需要明确智能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这包括系统需要实现的具体功能,以及对系统性能的各种指标要求。
2. 设计系统结构和模块根据系统要求,设计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
确定各个模块的功能和接口,以及数据传输和处理的方式。
3. 实现系统功能并进行测试验证根据系统设计,编写代码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
在实现过程中,需要进行适时的测试验证,确保系统的各项功能符合要求。
4. 分析系统性能并优化改进完成系统功能实现后,需要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改进,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设计和实现,我们成功开发了一个智能系统,实现了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性能要求。
系统能够准确、高效地完成指定任务,并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扩展性。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智能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掌握了智能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基本技能。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系统设计与实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今后的智能系统设计与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总之,本次实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智能系统的理解,也提升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通过持续的实践和学习,我们能够在智能系统设计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
电子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基于单片机和FPGA的等精度频率计一、设计任务工作频率通信系统极为重要的参数,频率测量是通信系统基本的参数测试之一。
本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使用单片机与 EDA 技术设计制作一个简易的等精度频率测试仪,可对输入周期信号的频率进行测量、显示。
被测信号的频率范围和测试的精度要求见相应的设计任务书。
二、设计框图图 1 硬件系统原理框图等精度频率计的主系统硬件框图如图1 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信号整形电路:用于对于放大信号进行放大和整流,以作为PLD 器件的输入信号(2)测频电路:是测频的核心电路模块,由FPGA 或CPLD 器件组成。
(3)单片机电路模块:用于控制FPGA 的测频操作和读取测频数据,并做出相应处理。
(4)数码显示模块:用8 个数码管显示测试结果,考虑到提高单片机I/O 口的利用率,降低编程复杂性,提高单片机的计算速度以及降低数码显示器对主系统的干扰,可以采用串行静态显示方式。
三、测频原理分析3.1 等精度频率测试的原理频率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其它的物理量可以转换为频率进行测量。
测试频率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测频和测周法。
其中直接测频法是产生一个标准宽度(例如1s)的时基信号,然后在这个信号时间范围内打开闸门对被测频率信号进行计数。
此方法的弱点之一是高精度的标准时基信号不容易获得;其二,这种方法对于高频信号的测量精度比较有保证,但是对于低频信号由于计数周期有限测试精度较低。
测周法是用被测信号作为闸门信号、对标准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显然这种方法适合测量低频信号的频率。
等精度测频法的核心思想是用两个计数器分别对标准和被测脉冲进行计数,计数的时间严格同步于被测脉冲。
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测试的精度和被测信号的频率无关,因而可以做到等精度测量。
其测试原理如图2 示。
预置闸门信号是测试命令,即测频的使能信号,该信号为高电平的期间进行测频。
但是当预置闸门信号为高电平时,测频并不是立即开始,而是要等到被测信号的上升沿到来以后,实际闸门信号跳为高电平,测频才真正开始。
数字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 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技巧。
3. 熟悉常用数字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
4. 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围绕数字系统设计展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字电路原理图绘制与仿真2. 数字系统硬件描述语言(HDL)编程3. 顶层模块设计4. 系统仿真与调试三、实验步骤1. 数字电路原理图绘制与仿真(1)根据实验要求,设计数字电路原理图,如数字时钟、移位寄存器等。
(2)使用Multisim等仿真软件对原理图进行仿真,验证电路功能。
2. 数字系统硬件描述语言(HDL)编程(1)根据原理图,使用Verilog或VHDL等HDL语言编写代码。
(2)对代码进行语法检查,确保代码正确。
3. 顶层模块设计(1)根据实验要求,设计顶层模块,如数字时钟控制器、移位寄存器控制器等。
(2)将底层模块(如计数器、触发器等)集成到顶层模块中。
4. 系统仿真与调试(1)使用仿真软件对顶层模块进行仿真,验证系统功能。
(2)根据仿真结果,对代码进行修改和优化,直至系统功能满足要求。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数字电路原理图绘制与仿真(1)原理图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了一个数字时钟电路原理图,包括分频器、计数器、触发器等模块。
(2)仿真结果:通过仿真软件对原理图进行仿真,验证了电路功能。
2. 数字系统硬件描述语言(HDL)编程(1)代码编写:使用Verilog语言编写了数字时钟电路的代码,包括分频器、计数器、触发器等模块。
(2)代码验证:通过语法检查,确保代码正确。
3. 顶层模块设计(1)顶层模块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了一个数字时钟控制器顶层模块,将底层模块集成到顶层模块中。
(2)系统仿真:通过仿真软件对顶层模块进行仿真,验证了系统功能。
4. 系统仿真与调试(1)系统仿真:通过仿真软件对顶层模块进行仿真,验证了系统功能。
(2)调试:根据仿真结果,对代码进行修改和优化,直至系统功能满足要求。
电子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要求二.实验目的、任务和要求:本实验要求设计SCI串行接口芯片, 其功能包括串行及并行数据的接收和互相转换。
三.实验系统结构设计分析1.模块划分思想和方法:该芯片需根据功能分为串并转换电路和并串转换电路两部分。
实现串并转换的关键器件就是移位寄存器, 其功能可以使串行输入的数据先寄存到一个位矢量中, 等到一组数据全部输入完毕后再一起处理, 并行输出。
而实现并串转换的关键器件是锁存器, 它可以将并行输入的数据先锁存起来, 再一位一位的转化成串行数据。
计数器在这一芯片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为计数器可以产生时间脉冲的分频, 用于配合时间脉冲控制各器件的工作。
2.各模块引脚定义和作用.串并电路:输入: rxd读入数据, clk系统时钟, reset计数器复位端, rd读入控制四进制计数器:C4四分频十进制计数器:Count_10计数分量, C10四十分频(c4的十分频)移位寄存器:Read读入数据, d0~d9并行输出(d0起始端, d1~d8数据端, d9校验位(本实验中不起作用))锁存器:K0~k7数据位状态发生器:RdST读入状态(0为读入, 1为寄存器已满)四.实验代码设计以及分析:1.给出模块层次图;2.按模块完成的代码及注释.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 SCI ISPORT(cs,rxd,clk,SCIrd,reset,SCIwr,in7,in6,in5,in4,in3,in2,in1,in0: IN STD_LOGIC;rdFULL,tdEMPTY,c4:buffer std_logic;e7,e6,e5,e4,e3,e2,e1,e0,wxd:OUT STD_LOGIC);END SCI;ARCHITECTURE WORK OF SCI ISSIGNAL wr,rd,read,c10,d9,d8,d7,d6,d5,d4,d3,d2,d1,d0,k7,k6,k5,k4,k3,k2,k1,k0,mid: STD_ULOGIC;SIGNAL wri :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SIGNAL count_10 ,counter_8: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BEGINPROCESS(cs)BEGINrd<=cs OR SCIrd;wr<=cs OR SCIwr;END PROCESS;//注释: 片选输入, cs=1时, 串入并出为“写”, 并入串出为“读”;cs=0时, 串入并出为“读”, 并入串出为“写”;PROCESS(rxd)BEGINread<=rxd;END PROCESS;PROCESS(clk)VARIABLE count_4 : STD_LOGIC_VECTOR(1 DOWNTO 0);BEGINIF(clk'EVENT AND clk='1')THENIF(count_4="00")THENcount_4 := "01";c4 <= '1';ELSIF(count_4="01")THENcount_4 := "11";c4 <= '1';ELSIF(count_4="11")THENcount_4 := "10";c4 <= '0';ELSIF(count_4="10")THENcount_4 := "00";c4 <= '0';END IF;END IF;END PROCESS;PROCESS(c4)BEGINIF(c4'EVENT AND c4='1')THENIF(rd='1')THENd0<=read;d1<=d0;d2<=d1;d3<=d2;d4<=d3;d5<=d4;d6<=d5;d7<=d6;d8<=d7;d9<=d8;END IF;END IF;END PROCESS;PROCESS(c4,reset,rd)BEGINIF(reset='0' OR rd='0')THEN count_10<="0000";c10 <= '0';ELSIF(c4'EVENT AND c4='1')THENIF(count_10="0000" AND rxd='1' AND rdFULL='0')THEN count_10 <= "0001";c10 <= '0';ELSIF(count_10="0001")THENcount_10 <= "0010";c10 <= '0';ELSIF(count_10="0010")THENcount_10 <= "0011";c10 <= '0';ELSIF(count_10="0011")THENcount_10 <= "0100";c10 <= '0';ELSIF(count_10="0100")THENcount_10 <= "0101";c10 <= '0';ELSIF(count_10="0101")THENcount_10 <= "0110";c10 <= '0';ELSIF(count_10="0110")THENcount_10 <= "0111";c10 <= '0';ELSIF(count_10="0111")THENcount_10 <= "1000";c10 <= '0';ELSIF(count_10="1000")THENcount_10 <= "1001";c10 <= '0';ELSIF(count_10="1001")THENcount_10 <= "1010";c10 <= '0';ELSIF(count_10="1010")THENcount_10 <= "1011";c10 <= '1'; END IF;END IF;END PROCESS;PROCESS(c10)BEGINIF(c10'EVENT AND c10='1')THENk7<=d8;k6<=d7;k5<=d6;k4<=d5;k3<=d4;k2<=d3;k1<=d2;k0<=d1;END IF;END PROCESS;PROCESS(rd)BEGINIF(rd='0')THENe7<=k7;e6<=k6;e5<=k5;e4<=k4;e3<=k3;e2<=k2;e1<=k1;e0<=k0;END IF;END PROCESS;PROCESS(rd,c10)BEGINIF(rd='0')THEN rdFULL<='0';ELSIF(c10='1')THENrdFULL<='1';ELSE rdFULL<='0';END IF;END PROCESS;process(wr)beginif(wr='0')thenwri(0)<=in0;wri(1)<=in1;wri(2)<=in2;wri(3)<=in3;wri(4)<=in4;wri(5)<=in5;wri(6)<=in6;wri(7)<=in7;end if;end process;process(c4)beginif(c4'event and c4='1')thenif(wr='0')thencounter_8<="0000";elsif(wr='1' and counter_8="0000")then counter_8<="0001"; elsif(counter_8="0001")then counter_8<="0010";elsif(counter_8="0010")then counter_8<="0011";elsif(counter_8="0011")then counter_8<="0100";elsif(counter_8="0100")then counter_8<="0101"; elsif(counter_8="0101")then counter_8<="0110";elsif(counter_8="0110")then counter_8<="0111";elsif(counter_8="0111")then counter_8<="1000";elsif(counter_8="1000")then counter_8<="1001";end if;end if;end process;process(wr,counter_8)beginif(wr='1' and counter_8="1001")thenmid<='1';tdEMPTY<='1';elsif(wr='0')thenmid<='0';tdEMPTY<='0';end if;end process;process(counter_8)beginif(wr='0' or mid='1')thenwxd<='0';elsif(wr='1' and mid='0')thenif(counter_8="0001")thenwxd<=wri(0);elsif(counter_8="0010")thenwxd<=wri(1);elsif(counter_8="0011")thenwxd<=wri(2);elsif(counter_8="0100")thenwxd<=wri(3);elsif(counter_8="0101")thenwxd<=wri(4);elsif(counter_8="0110")thenwxd<=wri(5);elsif(counter_8="0111")thenwxd<=wri(6);elsif(counter_8="1000" )thenwxd<=wri(7);end if;end if;end process;END WORK;五.仿真图(输入输出波形)以及分析:六.实验问题分析和经验总结:在该实验的设计中, 我们发现时序逻辑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时间信号对各进程的控制, 因为为了保持各进程在时间上的同步性和正确性, 需要用一个或几个相关联的时间信号来控制各进程。
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一、引言系统分析与设计是软件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设计,可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稳定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一个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设计,掌握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案例背景本次实验选择了一个在线购物系统作为案例。
该系统是一个B2C(Business-to-Consumer)电子商务平台,用户可以在该平台上浏览商品、下单购买、支付等操作。
系统还包括商家管理模块、订单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等。
三、需求分析在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通过与用户沟通、调研市场需求等方式,我们得出了以下需求:1. 用户需求用户希望能够方便地浏览商品信息,包括商品图片、价格、描述等。
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分类浏览等方式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并将其加入购物车。
在下单购买时,用户需要填写收货地址、选择支付方式等。
2. 商家需求商家希望能够方便地管理商品信息,包括添加、修改、删除商品等操作。
商家还希望能够查看订单信息、处理退款等。
3. 系统需求系统需要能够处理用户的注册、登录、购买等操作,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系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性能,能够处理大量的并发请求。
四、系统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系统设计。
设计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1. 系统结构设计根据需求,我们将系统分为三个主要模块:用户模块、商家模块和管理模块。
用户模块负责处理用户的注册、登录、购买等操作;商家模块负责处理商家的商品管理、订单管理等操作;管理模块负责系统的配置、权限管理等。
2. 数据库设计为了存储系统的数据,我们设计了数据库。
数据库中包括用户表、商品表、订单表等。
通过合理的表结构设计和索引优化,可以提高系统的查询效率。
3. 系统接口设计系统接口设计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重要环节。
我们设计了一组清晰、简洁的接口,包括用户接口、商家接口和管理接口。
通过这些接口,不同模块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交互和功能调用。
电子技术综合应用实训
电子技术综合应用实训电子技术是现代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广泛应用在我们生活、工作与娱乐的方方面面。
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现代应用开辟了更加宽广的天地。
而电子技术综合应用实训,则是电子技术学习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将从实训的意义、实训的设计、实训项目的开发以及实训效果的评估等方面来探讨电子技术综合应用实训的相关问题。
一、实训的意义电子技术综合应用实训是电子技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的知识。
在实训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亲自操作和调试电子器件的方式,更好的理解电路设计的构造和原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电子技术综合应用实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实训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人合作,协调完成任务。
在实际工程工作中,这种协调合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电子技术综合应用实训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创新思维,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电子技术应用方式。
二、实训的设计电子技术综合应用实训的设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为了实现实训的效果,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进行差异化设计。
具体来说,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实训的内容电子技术综合应用实训的内容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针对初学者,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电子器件和基础电路来进行实训;针对进阶学生,可以选择更加复杂和实用的电子器件和电路来进行实训。
2.实训的形式实训的形式也是影响实训效果的重要因素。
电子技术综合应用实训可以采用讲解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
在具体操作中,也可以有单独操作和团队合作两种模式。
3.实训的环境实训的环境对学生的实际操作体验也十分重要。
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验室或实训场所,并配备相应的仪器和设备。
三、实训项目的开发电子技术综合应用实训的项目开发是实现实训效果的重要环节。
需要针对具体实训的内容和形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电子产品设计实验实验报告
电子产品设计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电子产品,掌握电子产品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并熟悉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和电路设计工具。
二、实验原理1. 电子产品设计流程:电子产品设计一般包括需求分析、电路设计、PCB设计、嵌入式程序编写、测试和调试等阶段。
2. 电子元器件的选择和应用:在设计电子产品时,我们需要根据特定的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例如微控制器、传感器、电源管理芯片等,并根据其功能特性和规格书进行电路设计。
3. 电路设计工具的使用:常用的电路设计工具有Protel、Altium Designer、Eagle等,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工具进行电路原理图和PCB布局设计。
三、实验过程本次实验以设计和实现一个温湿度监测器为例,具体步骤如下:1. 需求分析:根据实验要求和功能需求,确定设计一个能够测量环境温度和湿度的电子产品。
2. 电路设计:根据需求分析,选用适当的传感器、微控制器和显示装置等元器件。
设计温湿度传感器与微控制器之间的接口电路,包括模拟信号的采集和数字信号的处理。
3. PCB设计:利用电路设计工具进行PCB布局设计,包括元器件的布置和线路的连接。
需要注意避免线路的干扰和交叉。
4. 嵌入式程序编写:根据设计的电路和硬件资源,使用相应的开发软件进行嵌入式程序编写。
编写程序实现温湿度数据的采集和显示。
5. 测试和调试:将设计好的电子产品进行组装和调试。
通过测试验证设计的功能是否符合预期,如测量精度、显示准确性等。
四、实验结果经过设计和测试,我们成功实现了一个温湿度监测器。
该产品能够准确地测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并通过显示屏进行实时显示。
五、实验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子产品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掌握了电子元器件的选择和应用技巧,熟悉了常用的电路设计工具和嵌入式程序编写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提高电子产品设计的能力,不断探索和创新,设计出更加优秀和实用的电子产品。
plc实训报告总结和心得体会(6篇)
plc实训报告总结和心得体会(6篇)也许很多人对于PLC甚至于闻所未闻,实际上这的确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电子信息、电气控制应用技术培训用书或供机电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所以在实训中肯定是能够有所收获的,那么PLC实训报告应该怎么写呢?这里有范文可以供无从下手的人借鉴参考一下。
plc实训报告总结1一个星期的plc实训结束了,在这短暂的一周实训时间里,经过老师同学的指导,我获益非浅,学习了不少关于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
在此实习中充分了解plc操作程序,我们自己也会学着去做一点点,不能说反正遇到问题还是的找老师来解决,我们要学着自己独立完成,完成每一个实训项目,其次我们必须要通过实训与理论相结合,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我们组进行了任务的分工,这样,一下子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
自己选择了画图,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慢慢开始学会了如何用相应的软件去画图,感觉自己画的不错,就慢慢的熟练起来。
这次实训给予我们的时间是一个星期,有一个实训项目,老师给我们说明了一些问题的所在,但我们大家基本上是在一个星期里这个项目调试完成了。
通过这次的实训,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认识了团队合作的力量,要完成一个项目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当中我们有过分歧但最终达成共识,不管结果怎样,至少我们曾经在一起努力过,体验其中的过程才是真正的收获。
其次,通过这次的实践操作,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更感觉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为了明年的毕业而做准备,从各方面充实自己,使自己适应这个社会。
本次实习主要任务是设计交通灯的功能,以及在遇见问题时的急停,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深我们的理论知识。
要想在短暂的实训时间内,尽可能能多的学一些东西,这就需要我们跟老师有很好的沟通,加深彼此的了解。
刚到实习教室,老师并不了解我们的工作和学习能力,不清楚我们会做哪些工作,所以跟老师进行沟通是很必要的。
通过沟通了解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让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
数字系统设计及实验实验报告
数字系统设计及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数字系统设计及实验课程旨在让我们深入理解数字逻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通过实验,我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本次实验的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数字电路的基本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2、掌握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如 Verilog 或 VHDL)进行数字系统建模和设计。
3、学会使用相关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进行电路的仿真、综合和实现。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1、计算机:用于编写代码、进行仿真和综合。
2、 EDA 软件:如 Quartus II、ModelSim 等。
3、实验开发板:提供硬件平台进行电路的下载和测试。
4、数字万用表、示波器等测量仪器:用于检测电路的性能和信号。
三、实验内容1、基本逻辑门电路的设计与实现设计并实现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和异或门等基本逻辑门电路。
使用 EDA 工具进行仿真,验证逻辑功能的正确性。
在实验开发板上下载并测试实际电路。
2、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实现设计一个 4 位加法器,实现两个 4 位二进制数的相加。
设计一个编码器和译码器,实现数字信号的编码和解码。
设计一个数据选择器,根据控制信号选择不同的输入数据。
3、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实现设计一个同步计数器,实现模 10 计数功能。
设计一个移位寄存器,实现数据的移位存储功能。
设计一个有限状态机(FSM),实现简单的状态转换和控制逻辑。
四、实验步骤1、设计方案的确定根据实验要求,分析问题,确定电路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选择合适的逻辑器件和设计方法,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
2、代码编写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如 Verilog 或 VHDL)编写电路的代码。
遵循代码规范,注重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3、仿真验证在 EDA 工具中对编写的代码进行仿真,输入不同的测试向量,观察输出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cadence实验报告pmos总结
实验主题:cadence实验报告pmos总结实验内容: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使用Cadence软件对PMOS进行仿真,掌握PMOS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2. 实验原理:PMOS(Positive Metal-Oxide-Semiconductor)是一种场效应晶体管,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不同电压控制栅极与漏极的电流流动。
当栅极电压高于漏极电压时,PMOS导通;当栅极电压低于漏极电压时,PMOS截止。
3. 实验步骤:3.1 确定PMOS的工作电压:设置不同的栅极电压和漏极电压,观察PMOS的导通和截止情况。
3.2 测量PMOS的电流和电压:记录不同条件下PMOS的电流和电压数值,分析PMOS的工作特性。
4. 实验结果:4.1 PMOS工作电压范围:经过实验测量和仿真分析,确定PMOS 的工作范围为-5V到0V。
4.2 PMOS的电流和电压关系:根据实验数据和曲线图,得出PMOS的电流与电压呈负相关关系,符合PMOS的基本特性。
5.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进一步了解了PMOS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并掌握了使用Cadence软件对PMOS进行仿真的方法。
总结:本次实验对于理解PMOS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验数据和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PMOS的工作机制,为日后的电路设计和工程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由于PMOS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将继续分析PMOS的性能,并深入探讨其在集成电路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6. PMOS的性能分析:6.1 PMOS的漏电流特性:在实际应用中,PMOS的漏电流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漏电流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电路的功耗和稳定性。
通过进一步的仿真和实验,我们可以测量不同工作条件下的PMOS漏电流,并分析其与温度、电压等因素的关系。
这有助于优化电路设计,降低功耗并提高系统稳定性。
6.2 PMOS的开关特性:除了传统的工作特性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研究PMOS的开关特性。
通过设置不同的控制信号和输入信号,观察PMOS的开关响应时间、延迟特性等,并分析其对集成电路的影响。
电子课程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电子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电子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次实验课程主要包括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单片机应用技术等内容。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电子电路的组成和基本分析方法;3. 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和选用方法;4. 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验内容1. 数字电路实验- 逻辑门电路实验:验证逻辑门电路的功能和特性;-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如编码器、译码器、加法器等;-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设计简单的时序逻辑电路,如计数器、寄存器等。
2. 模拟电路实验- 基本放大电路实验:研究放大电路的性能和特性;- 运算放大器电路实验:设计运算放大器电路,实现放大、滤波、整流等功能;- 模拟信号处理实验:研究模拟信号的处理方法,如放大、滤波、调制等。
3. 单片机应用技术实验- 单片机基本原理实验:了解单片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单片机接口技术实验:学习单片机与外围设备(如键盘、显示器、传感器等)的接口技术;- 单片机控制实验:设计简单的控制系统,如温度控制、光照控制等。
四、实验过程1. 准备阶段- 熟悉实验设备、工具和元器件;- 理解实验原理和步骤;- 制定实验方案。
2. 实施阶段-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
3. 总结阶段-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数字电路实验- 通过实验验证了逻辑门电路的功能和特性;- 设计的简单组合逻辑电路能够实现预期的功能;-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合理,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2. 模拟电路实验- 基本放大电路性能稳定,能够实现预期的放大效果;- 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多种功能;- 模拟信号处理实验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数字系统设计 实验报告
数字系统设计实验报告1. 引言数字系统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中的重要领域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一个基本的数字系统,深入理解数字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过程。
本文将按照以下步骤详细介绍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2. 实验目标本实验旨在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字系统,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模块。
具体目标如下: - 设计一个输入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数据。
- 设计一个处理模块,对输入数据进行特定的处理。
- 设计一个输出模块,将处理结果展示给用户。
3. 实验设计3.1 输入模块设计输入模块主要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数据,并将其传递给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使用键盘作为输入设备。
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1. 初始化输入设备,确保能够正确接收用户输入。
2. 设计输入缓冲区,用于存储用户输入的数据。
3. 实现输入函数,将用户输入的数据存储到输入缓冲区中。
3.2 处理模块设计处理模块是数字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对输入数据进行特定的处理。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设计一个简单的加法器作为处理模块。
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1. 定义输入数据的格式和表示方法。
2. 实现加法器的逻辑电路,可以通过使用逻辑门和触发器等基本组件来完成。
3. 设计加法器的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加法器的运算过程。
4. 验证加法器的正确性,可以通过给定一些输入数据进行测试。
3.3 输出模块设计输出模块用于将处理结果展示给用户。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使用显示器作为输出设备。
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1. 初始化输出设备,确保能够正确显示处理结果。
2. 设计输出缓冲区,用于存储待显示的数据。
3. 实现输出函数,将输出数据从输出缓冲区中传输到显示器上。
4. 实验实施4.1 输入模块实施根据3.1节中的设计步骤,我们首先初始化输入设备,然后设计输入缓冲区,并实现相应的输入函数。
4.2 处理模块实施根据3.2节中的设计步骤,我们定义输入数据的格式和表示方法,然后实现加法器的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验报告所选课题:±15V直流双路可调电源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6年06月摘要本次设计本来是要做±15V直流双路可调电源的,但由于买不到规格为±18V 的变压器,只有±15V大小的变压器,所以最后输出结果会较原本预期要小。
本设计主要采用三端稳压电路设计直流稳压电源来达到双路可调的要求。
最后实物模型的输出电压在±13左右波动。
1、任务需求⑴有+15V和-15V两路输出,误差不超过上下1.5V。
(但在本次设计中,没有所需变压器,所以只能到±12.5V)⑵在保证正常稳压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功效。
⑶做出实物并且可调满足需求2、提出方案直流可变稳压电源一般由整流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器和稳压环节组成如下图a所示。
⑴单相桥式整流作用之后的输出波形图如下:⑵电容滤波作用之后的输出波形图如下:⑶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是指输出电压可以连续调节的稳压器,有输出正电压的LM317三端稳压器;有输出负电压的LM337三端稳压器。
在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中,稳压器的三个端是指输入端、输出端和调节端。
LM317的引脚图如下图所示:(LM337的2和3引脚作用与317相反)3、详细电路图:因为大容量电解电容C1,C2有一定的绕制电感分布电感,易引起自激振荡,形成高频干扰,所以稳压器的输入、输出端常 并入瓷介质小容量电容C5,C6,C7,C8用来抵消电感效应,抑制高频干扰。
参数计算: 滤波电容计算: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电压为15V ,当输出电流为0.5A 时,我们可以求得电路的负载为I =U /R=34Ω时,我们可以根据滤波电容的计算公式: C=т/R,来求滤波电容的取值范围,其中在电路频率为50HZ 的情况下,T 为20ms 则电容的取值范围大于600uF ,保险起见我们可以取标准值为2200uF 额定电压为50V的点解电容。
电子系统设计数字定时器实验报告
电子系统设计数字定时器实验报告学校: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班级:通信工程组员:前言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产品逐渐趋向人性化和智能化。
人们人们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引入了单片机。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也称为微控制器,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单片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是集CPU,RAM,ROM,I/O接口和中断系统于同一硅片上的器件。
单片机的诞生标志着计算机正式形成了通过计算机系统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两个分支。
目前单片机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踪迹。
单片机已在广阔的计算机应用领域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电器因此,单片机已成为电子类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专业技术之一。
这次实验,我们组是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一个数字定时器。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开始了解电系统设计的和基本理念,基本规则和基本流程;在不断完善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逐步丰富和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培养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并充分地发挥自己动手实验操作的能力。
可以说这次实验将我们所学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以及《电子系统设计》两门课程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对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应用有了更广泛的接触。
另外实验中我们学会使用Proteus和Keil两款软件进行单片机电路的仿真以及程序的编写及联调。
这些都为我们以后的课程设计乃至工作研究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这次的实验中,我们以单片机实现计时和倒计时功能,由LED 显示剩余时间,显示格式为XX(分),精确到1分的整数倍。
虽然接触到的功能模块较多,包括接口模块、中断模块、存储模块、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等,但仍然只是单片机这门学问的皮毛,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汲取知识,不断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本次实验有本小组4位组员共同完成,张强强负责,朱宇翔负责,吴易洲负责,肖伟健负责。
编者注目录第1部分实验概述1.1 设计要求……………………………………………………1.2 数字定时器系统的基本理论………………………………1.3 设计方案……………………………………………………1.4 硬件电路工作原理…………………………………………第2部分程序设计2.1 整体结构……………………………………………………2.2 资源分配……………………………………………………2.3 程序流程……………………………………………………2.4 程序编写……………………………………………………第3部分仿真验证3.1 Keil 与Proteus联调仿真…………………………………3.2 实物连接仿真………………………………………………第4部分实验总结4.1 问题分析……………………………………………………4.2 小结…………………………………………………………第1部分实验概述1.1实验要求1定时时间的设置范围为1~99min,开机上电后隐含值为10min。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系统设计专题实验.(DOC)
电子系统设计专题实验报告实验一、基于 AVR ATMega128 的硬件(PCB)设计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目的: (1)掌握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制作流程。
(2)掌握 Protel DXP 2004 SP2 软件的基本功能。
(3)在 Protel DXP 2004 SP2 软件平台,完成电路图到 PCB 图的设计制作过 程。
要求: (1)根据实验要求, 完成原理图的设计,并在 Protel DXP 2004 SP2 软件平台 上设计制作出相应的 PCB 图。
(2)要求 PCB 图布局布线美观,抗干扰性能强。
图中所用到的元件封装必须 符合实际的元件尺寸。
二、 实验设备及设计开发环境操作系统: XP 软件:Protel DXP 2004 SP 2三、 实验内容根据 ATMega128 的电路图设计一个单片机电路板,其中包括基本电路、复位 电路、时钟振荡器(ISP、键盘、RT Clock)。
MCU 原理图如图四、 实验步骤1. 创建新的工程项目,并新建原理图图纸 2. 设置工程参数,包括基本原理图参数设置。
3. 绘制原理图:在元件库中查找所用元件,并进行必要说明,如标签、总线、 端口等。
4. 放置各个模块与图纸合适位置,方便之后端口的对接及导入。
5. 对原理图进行电气检查,编译查错时,直至消除后保存原理图。
6. 创建新的 PCB 文件,并对 PCB 进行正确合理的参数设置(注意:在设置尺 寸时,不宜设置太小,不利于元件布局及布线),保存文件。
7. 导入原理图,将元件合理放置,原则:组合功能的元件(键盘开关)有序放 置在一起,使得各个元件布线交叉尽可能的少。
8. 对电路板自动布线,进行规则检查,注意检查 PCB 有没有缺线、缺元件的 情况修改错误的地方,并注意印刷线路的宽度设置,不宜太宽。
9. 重复步骤 8,对电路板布局不断进行修改优化,直到 PCB 的规则检查没有警告、错误,电路板元件布局思路清晰,布线方式正确合理。
电子工程实验报告
电子工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电子工程实验,加深对电子工程概念及实践操作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二、实验器材与材料1. 硬件设备:- 数字万用表- 示波器- 功率供应器- 变压器2. 元器件:- 电阻、电容等各种基本元器件- 集成电路芯片- 电线、连接器等实验所需材料三、实验内容1. 实验一:电路组装与调试1.1 按照实验要求,根据给定的电路原理图,使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和元器件进行电路组装。
1.2 使用数字万用表和示波器等工具,对电路进行测试调试,确保电路正常连接,无短路和虚焊等问题。
2. 实验二:信号检测与处理2.1 接通电源,将实验板与示波器连接,通过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入输出波形。
2.2 根据实验需求,调整示波器的参数,如时间基准、电压范围等,以得到清晰且准确的波形图。
2.3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信号,观察电路的响应情况,并记录实验数据。
3. 实验三:滤波器设计与测试3.1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并组装滤波器电路。
3.2 使用数字万用表和示波器等仪器,测试滤波器的输入输出波形,并记录实验数据。
3.3 对比不同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曲线,分析其特点及优劣。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记录,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实验一的电路组装与调试结果表明,所搭建的电路连接准确,无短路和虚焊等问题,符合设计要求。
2. 实验二的信号检测与处理结果显示,电路对不同频率和幅度的输入信号能够做出正确响应,且波形清晰可见。
3. 实验三中的滤波器设计与测试表明,不同滤波器具有不同的频率响应曲线,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滤波器。
五、实验总结与心得通过本次电子工程实验,我深入理解了电子电路的组装和调试过程,掌握了使用示波器、数字万用表等仪器进行电路测试的方法。
在实验中,我注意实验室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增强了实验操作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
同时,通过使用不同元器件和工具,我对电子工程领域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电子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和搭建多种电子电路,验证和应用电路设计的原理和知识。
实验材料
- 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
- 工具:示波器、万用表、电源等
实验步骤
1. 根据实验指导书给出的电路图,搭建基本电子电路。
2. 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对电路进行测量和观察。
3.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电路的变化和性能。
4.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的搭建和观察,我们验证了电子电路设计的原理和知识。
通过调整电路参数,我们观察到了电路的不同性能表现,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
本实验对我们加深了对电子电路设计的理解,可以更好地将理
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电路设计中。
同时,通过实验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启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电路设计的方法
和策略。
注意事项
- 在搭建电路时,需按照实验指导书给出的电路图进行操作。
- 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操作。
- 记录实验数据时,要准确、清晰地记录相关数据,方便后续
的数据分析。
电子制作实验报告模板
电子制作实验报告模板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电子制作过程的理解,提高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通过此实验,学生应该能够对电路原理和制作过程产生初步的了解,并熟练掌握电子元件的使用和实验操作流程。
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内容为制作电子产品。
学生需要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电位器、LED 等,搭建电路并进行测试。
具体实验流程如下:1.确定实验要求,包括电路结构、使用元件、预估电路参数等。
2.购买和准备实验所需的电子元件和工具,如电源、万用表、变压器、焊接工具等。
3.按照实验要求,搭建电路并进行调试。
4.测试电路性能,如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并记录实验数据。
5.分析并总结电路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6.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结果和结论。
实验要求学生需要遵循以下要求进行实验:1.安全第一,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保护个人安全和设备安全。
2.严格按照实验要求和流程进行实验,做好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
3.保持实验设备和环境干净、整洁和有序。
4.熟练掌握电子元件的使用方法,如阅读电路图、焊接、调试等。
5.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与同学交流心得和经验。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学生能够成功制作并测试出符合实验要求的电子产品。
同时,学生还可以从实验中总结归纳出以下结论:1.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电路结构、元件选型、工艺流程等。
2.电子元件的正确使用和性能测试是保证电路工作正确和稳定的关键。
3.通过实验调试和分析,可以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从而提高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4.实验过程中需要仔细记录实验数据和操作过程,以便总结经验和进一步优化实验方法。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是一次有益的电子制作实践,通过实验学生不仅学习了电子元件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还加深了对电路设计和制作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验中,学生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元件设计电路,通过调试和测量不断优化电路性能,得出了符合实验要求和预期效果的实验结果。
电子实验报告分析
电子实验报告分析电子实验报告分析是对某次电子实验报告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的过程。
在分析报告时,可以从实验目的、设计方案、实施过程和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讨论和评价。
首先,分析实验报告的实验目的是非常重要的。
实验报告的目的通常是明确的,它描述了实验的目标和预期结果。
在分析实验目的时,需要考虑目的是否合理、具体和可操作性。
目的是否明确有助于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解读。
其次,设计方案是实验报告分析的重要部分。
设计方案描述了实验的详细步骤,包括实验所用的器材和仪器,实验操作的步骤和顺序等。
在分析设计方案时,需要考虑方案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可行性。
合理的设计方案能够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施过程是实验报告分析中的关键环节。
实施过程描述了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操作顺序。
在分析实施过程时,需要考虑操作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操作顺序的合理性。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最后,结果分析是实验报告分析的最终目标。
结果分析是对实验结果的定量或定性分析,可以通过图表、数据和计算等方式进行。
在分析实验结果时,需要考虑结果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能够为实验结论的正确性提供有力支持。
在电子实验报告分析时,还可以从实验的意义、存在的问题、改进方向等方面进行讨论和总结。
这些讨论和总结可以进一步促进实验的深入理解和探索。
总之,电子实验报告分析是对实验报告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通过对实验目的、设计方案、实施过程和结果分析进行详细的讨论和评价,可以进一步促进实验的理解和改进。
同时,在分析实验报告时还可以从实验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等方面进行讨论和总结,从而进一步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4.2 关系模式设计
学生信息数据表(借阅证号,姓名,性别,系别,班级)
图书信息数据表(图书编号,图书类别,图书作者,出版社 ,购买日期,购买价格,借阅次数,
是否借出)
读者借阅记录数据表(借阅证号,图书编号,借阅日期,归还日期,借书数量)
实验项目名称
系统设计
实验成绩
实验者 同组者
专业班级 无
工商 1005
组别 实验日期
1人 1组
一、 实验目的、意义 1.在上一实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正确运用系统设计的方法,结合上一个实验的模拟课题, 巩固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知识,提高系统设计实践能力。 2.熟悉功能模块设计、代码设计、网络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等环节。 3.树立正确的系统设计思想,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查询资料和撰写书面文
简述: 还书记录 数据流来源: 图书管理人员 数据流去向: P2-14 图书归还处理 数据流组成: 索书号+借阅数量 数据流量: 100 笔/日 高峰流量: 200 笔/日
数据流编号: D07 数据流名称: 填写归还记录
简述: 在图书借阅模块中填写归还记录 数据流来源: P2-14 图书归还处理 数据流去向: 借阅表 数据流组成: 索书号+借阅数量+状态 数据流量: 100 笔/日 高峰流量: 200 笔/日
高峰流量: 300 人次/日
数据流编号: D10 数据流名称: 学生信息
简述: 学生信息 数据流来源: P7-11 学生登录检查 数据流去向: 学生表 数据流组成: 用户名+密码+权限 数据流量: 100 人次/日 高峰流量: 300 人次/日
(3)处理逻辑的描述 处理逻辑编号:P1 处理逻辑名称:图书编目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实验名称:电子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信息1003班
学生姓名:x x x
学号:100070321
指导教师:贾东立
实验成绩:
2013年12月2日
实验一放大滤波电路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实际运放的参数如开环放大倍数、偏置电流、零漂、共模抑制比等指标对放大性能的影响。
2.掌握滤波电路Q值对滤波性能的影响、了解群时延的概念。
3.掌握放大电路在滤波电路构成中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
1. 设计放大电路;
2. 设计滤波电路;
3. 确定具体的电路器件型号及参数,绘制电路图。
4. 对电路进行仿真测试。
三、实验原理
假定有一个受到噪声污染的2KHz、10mV的弱传感器检测信号,现需要对其进行放大、滤波,得到一个幅值为2V的干净的单频信号。
设计相关电路,并对该电路进行仿真验证。
放大滤波电路的设计一般合并在一起进行,即做成相应的有源滤波电路,同时能够满足系统的增益要求,滤波电路一般采用多阶方案,设计过程中应选定具体的器件型号和参数,从实验中观察不同器件参数对性能的影响。
确定最佳参数,从中掌握电路设计器件的选型原理,参数的合理选择等。
四、实验步骤
第一步:根据要求设计相应的放大电路。
包括选定运放的具体型号,配置运放外围器件如电阻电容等参数。
对放大电路进行仿真,查看具体运放参数对电路的影响。
修改运放外围器件参数,查看测试结果。
最终得到合理的增益。
第二步:根据系统要求设计相应滤波器,滤波电路一般选用4阶至6阶,阻带衰减达到-40dB到-60dB,电路结构采用压控滤波器形式,参数值选择巴特沃斯滤波器或切比雪夫滤波器,体会滤波器Q值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
第三步:根据需要,合并滤波电路和放大电路,使得总电路满足系统的增益要求和衰减要求,同时要注意上下级电路之间的匹配,对该电路进行总体仿真。
第四步:确定最终电路图,绘制Protel SCH电路图,选定元器件参数和封装,为PCB制版做准备。
四、实验原理图
实验电路图如下所示:
图1. 实验电路图
分析:由实验要求放大倍数为2V/10mV=200,设计时一级放大50倍,一级滤波放大2倍,二级滤波放大2倍。
五、实验总结
1.在设计放大电路时考虑增益符合电路放大要求
2.在设计滤波电路时考虑电路电容,电阻与频率的关系
3.实验电阻最好选用贴片电阻
实验二低压差稳压电源电路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源电路的常用指标,如电压系数、负载调整率、纹波系数等。
2.了解常用的电源电路的特点,如典型的固定和可调电压电源电路、低压差线性稳压电源、开关电源等的特点及其应用场合。
3.掌握电源电路器件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二、实验内容
1. 确定电源电路指标要求,尤其是电压调整率和纹波要求;
2. 设计相应电源电路,结构不限;
3. 确定具体的电路器件型号及参数,绘制电路图。
4. 对电路进行仿真测试。
三、实验原理
为实验一提供可用的电源电路,根据实验一的要求,电路信号为弱电压信号,信号幅值为10mV,所以对电源电压纹波要求较高,对该电路重点考虑使用低压差稳压器件实现,同时合理设置运放等芯片的退耦电容,避免运放自激,保证放大器工作在合适的工作状态。
通过电路仿真,测试该设计电源的电压调整率、负载调整率和纹波等指标,掌握具体的电路设计。
同时,设计过程中应选定具体的器件型号和参数,从实验中观察不同器件参数对性能的影响。
确定最佳参数,从中掌握电路设计器件的选型原理,参数的合理选择等。
四、实验步骤
第一步:根据要求设计相应的低压差稳压电源电路。
包括选定低压差稳压电源芯片的具体型号,配置运放外围器件如电阻电容等参数。
第二步:对电源电路进行仿真,查看具体运放参数对电路的影响。
修改运放外围器件参数,查看测试结果。
最终得到合理的电压输出。
第三步:根据需要,测试电源电路的电压调整率、负载调整率和纹波。
第四步:确定最终电路图,绘制Protel SCH电路图,选定元器件参数和封装,为PCB制版做准备。
四、实验原理图
实验电路图如下所示:
分析:电源升压降压选择LT1617,范围宽,符合电路要求五、实验总结
1.在电源电路时考虑电压变化范围
2.实验元器件用贴片封装
实验三基于单片机的弱信号采集系统电路总体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AD采样电路的常用指标,如分辨率等。
2.了解常用的数据采样电路的特点,如串行AD和并行AD与单片机的接口方式,数据传输格式和控制方式等。
3.掌握常用AD芯片的选择与应用。
二、实验内容
1. 根据系统需要确定信号采集系统电路指标,尤其是分辨率和采样频率等。
2. 设计弱信号采集系统总体电路;
3. 确定具体的电路器件型号及参数,绘制电路图。
4. 对电路进行仿真测试。
三、实验原理
在实验一放大滤波电路和实验二低压差电源电路设计的基础上,以单片机为基础设计20KHz、10mV弱信号的采集系统总体电路,该实验中,重点掌握单片机系统电路的设计、AD采样电路的设计,掌握AD采样位数对分辨率的影响,通过电路仿真,测试该采集系统电路的指标。
同时,设计过程中应选定具体的AD器件型号和参数,从实验中观察不同器件参数对性能的影响。
确定最佳参数,从中掌握AD采样电路设计器件的选型原理,参数的合理选择等。
四、实验步骤
第一步:根据要求设计相应的AD采样电路。
包括选定AD采样芯片的具体型号,配置外围器件如电阻电容等参数。
第二步:实现单片机和AD采样电路的接口电路;
第三步:对AD采样电路进行仿真,查看具体参数对分辨率和精度的影响。
修改外围器件参数,查看测试结果。
第四步:确定系统最终电路图,绘制Protel SCH电路图,选定元器件参数和封装,为PCB制版做准备。
四、实验原理图
实验电路图如下所示:
五、实验总结
1.实验元器件用贴片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