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公海舰队启示录
【精品】在一、二战时期的大型远洋邮船,也有很多被其政府征用,改做运兵船..
“它们是最宝贵的战争资源”——这是小说《战争风云》里面,帕格·亨利对罗斯福总统的说法。
横渡大西洋的快速邮船是其政府的宝贵战争财富。
30多节的航速,可以使其以最快的速度穿越大西洋,运输大量士兵而不需护航。
仿佛要对作者沃克借亨利所说出的观点做出证明,在战后,这样的场面又被重演了一次。
在1982年的福克兰群岛战争期间,英国政府也以最快的速度征用了正在巡游地中海的乌干达号邮船作为医院船,征用了邮船堪培拉号和著名的伊丽莎白二世号作为运兵船。
在一、二战时期的大型远洋邮船,也有很多被其政府征用,改做运兵船或医院船。
以下对其中属于德国的一些著名邮船在两次世界战争中的用途做一个简要的回顾。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一、威廉大帝号(Kaiser Wilhelm der Gross):辅助巡洋舰19世纪90年代,德皇威廉二世狂妄地宣布,要让德国成为公海上的霸主。
不光是帝国海军要称雄七大洋,德国的商船队也要如此。
如同英国的两家大轮船公司——白星和卡纳德不断竞争一样,德国的北德意志—劳埃德(Norddeutscher Lloyd)和汉堡—美洲公司(Hamburg-Amerika Line ,HAPAG)参加到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中,互相展开了热火朝天的造船竞赛。
1897年,北德公司造出了第一艘四个烟囱(那个时候的人们认为烟囱多意味着锅炉多,速度快,更安全)的邮船,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客船——威廉大帝号。
威廉大帝号下水之时,它是1860年英国“大东方”号之后世界上最大的船只。
由于英国和德国其他新的大型豪华邮船的竞争,在1913年改为美洲移民船,只搭载三等舱旅客。
(左)德国的威廉大帝号邮船。
15000吨。
划时代的德国邮船。
(右)被击沉的威廉大帝号一战爆发后,威廉大帝号被改装为辅助巡洋舰,在大西洋上击沉了三艘协约国商船。
它还曾经俘获两艘敌人的客船,本想将其击沉,但是船长发现对方的船上有妇女和儿童而作罢。
那时交战双方还都保有绅士风度和骑士精神。
德国视角的二战影片45部
德国视角的二战影片45部[转贴]德国视角的二战影片45部找神仙去01 于 2011/7/5 20:20:46 发布在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01.《从海底出击》(西德)推荐:★★★★★类型:单视角战争备注:又名《潜艇风暴》。
改编自真人真事;这部影片有三个版本,分别是公映版(2个半小时)、加长版(3个半小时)、完整版(5个小时),建议首次观看的朋友先看删节版的(影片的完整版长达293分钟,绝大多数时间是在狭隘的潜艇内渡过的,枯燥、乏味、沉闷、压抑、无聊、平淡……这些电影往往唯恐避之不及的“不良”元素,到了本片却成了经典中的经典。
这部影片对人性的刻画,达到了其他影片难以超越的高度,什么叫“叶公好龙”、“听天由命”?“存在”与“活着”的差别在哪里?本片会叫你领教这些。
有网友说自己看了这部作品后,就差点对战争片失去了兴趣,因为大多数战争片都意识形态很浓,有美化和鼓动战争的成分,而本片却告诉观众们,战争是残酷的,并不像书本上那般美丽,在大自然的生存法则面前,人都不过是一群可怜虫而已,任何意识形态和政治理念统统变得毫无意义。
本片的剧情基本上是按照故事顺序来拍摄——观众们可以留意一下演员的胡须生长程度,许多影片先出现的镜头未必是先拍的。
本片上映后,就连犹太人也为之鼓掌……)02.《帝国的毁灭(加长版)》(德国)推荐:★★★★☆类型:多视角战争备注:德国“终战”三部曲之一;又名《帝国末日》(真实的希特勒是更可怕的,因为,希特勒是人!他并非地狱魔王派到人间来捣乱的使者,而是由一个活生生的人演化而来,任何人都有可能变成希特勒……现实中的恶魔往往并非面目狰狞、形象猥琐的,相反他们常常是外表漂亮,穿着得体,举止很有教养,周围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是个好人,但他们正是穷凶极恶的罪犯。
亲切的希特勒用拉家常的口吻说“平民的性命无关紧要”、温柔的母亲把毒药塞进孩子们的口中、和蔼的父亲拉开手榴弹炸死自己的家人……扭曲的心理,会使一个人变成罪犯,而罪犯一旦掌握权力和武力,就会带来灭顶之灾,这种例子太多了。
1939_1945年的德国海战战略指导_维尔纳_拉恩
·战争史研究·
军事历史 1997 年第 4 期
1939~1945 年的德国海战战略指导
〔德〕维尔纳·拉恩
编者按: 1997 年 2 月, 德国军事历史代表团来华访问, 本文系代表团团长、德国 军事历史研究局局长维尔纳·拉恩博士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学术研究所的讲演。
在 本世纪内, 德国 海军曾两次 试图在与两 个盎格 鲁撒克 逊海军强国的 争斗中进 行战略决战, 但 和 计划, 而且也 因为在海军 领导人 的战略 思想中存在缺 陷, 这些领导 人没有认识 到德国 的每一个 海军战略在整 个战略中所 受到的甚至 可以说 肯定要受到的自然局限。
军事历史 1997 年第 4 期
还在不 同程度上摇摆 不定: 希特勒 打算进行一 场短期 的、局限于 欧洲的战争, 不想通过一场激进的海上经济 战而失去与英国重新接近的希 望。与此相反, 海军领导 人在很 早的时候就从 下述考虑 出发: 德国海军 面临着 一场与 盎格鲁撒克逊 对手的长 期搏斗, 这场搏 斗的战 场和以后的决战必定主要是在大西洋进 行。
二、1939~1945 年同盎格鲁撒克逊 海军大国的对 抗
战的支柱 —— 潜艇和 飞机的 话, 随着对 英国生 死攸关 的海上运输能力的毁灭, 英国就会受到 决定性打击。
1939 年 9 月 3 日, 海军领导人清醒过来。海军必须
然而, 时至这时希特 勒和海 军领导 人的战 略思想
德国海军计划
装甲舰15艘
重巡洋舰5艘
轻巡洋舰和侦察巡洋舰44艘
驱逐舰和鱼雷艇158艘
潜艇249艘
计划完成后总共拥有超过800艘舰艇,人员超过201000人。
1941年战后德国舰队建造计划
计划战后实施
实施期限12-15年。
计划未实施
主力舰队
主力舰(含战列舰、战列巡洋舰、装甲舰/袖珍战列舰)25艘
航空母舰(含航空母舰和航空巡洋舰)8艘
木壳风帆快速巡航舰6艘
蒸汽动力轻型巡航舰3艘
通报舰和其他舰艇若干
仅建造阿科纳级风帆巡航舰4艘
普鲁士1862年十年造舰计划
1862年批准
轻型巡航舰12艘
其它舰艇若干
该计划因1867年修正案而发生变更。后普法战争使得该计划最初的舰艇也未建成。
普鲁士王国1865年海军备忘录
1865年在普鲁士议会提出
计划为期10年,建造预算3450万塔勒,年维护费约500万塔勒
劳雷出资建造,每月提供5000塔勒补贴
舰船挂勃兰登堡旗
1684年勃兰登堡海军计划
勃兰登堡海军部向内阁提出
劳雷提供17艘战舰
海军部建造装备240门火炮的10艘战舰
七年战争中的1759年应急计划
1759年8月应普鲁士请求由斯但丁市商人提出
突击船4艘
大型渔船改装战船4艘
近海渔船改装战船4艘
全部被瑞典击沉。
计划至1917年,舰队规模达到战列舰38艘,大型巡洋舰14艘,小型巡洋舰38艘。
将三级战列舰齐格弗里德级岸防装甲舰列入战列舰38艘的总量之内。
包括替代舰在内,共需要建造大型巡洋舰12艘,小型巡洋舰37艘。
大型巡洋舰8艘
小型巡洋舰24艘
海外舰队
长波
“海军长波台怎么办?是上马还是下马?依靠我们自己力量能不能搞?”
周希汉愣了一阵,他知道工程宏大,技术复杂,这可不是光靠拍拍胸脯说个“行或不行”所能决断的。他实事求是地说:“现在我还不能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
罗瑞卿看了周希汉一眼,心情沉重地说:“有把握就干,没有把握就算!”
但一碰到技术问题,谁也说不清到底有没有把握。
人们的目光一齐转向了戴眼镜的通信部长徐明德身上。他早为此事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也跟一些无线电专家调查过,他想发言,但他知道自己发言的份量,尽量先听听大家意见,反复权衡利弊得失。此刻,他一虎站起来说:
“我就不信缺了把黄花菜,炒不出八大碗,苏联要卡我们脖子办不到,我们自己动手干!”
但是,1960年6月,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妄图控制中国和指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坚决反对。“老大哥”翻脸,并指挥一些共产党国家围攻中国代表团,掀起了一场政治风云。这就是所谓“布加拉斯达会议”。最后赫鲁晓夫恼怒了,想要报复毛泽东,压毛泽东屈服。他下令撤回派往中国的所有苏联专家,苏联援建的超长波台的协定被撕毁,8名专家紧急招回,带走了部分图纸。长波台工程突然间瘫了。中国长波台建设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建成这个大功率超长波发信台,能使苏军的通信向前推进五千公里,为了与美国争夺霸权地位,加快建设,赫鲁晓夫被迫同意了。这就是著名的大同超长波发信台工程,代号01工程。(当时国家决定建造自己的常规潜艇,工程代号03。后来又决策建造核潜艇,工程代号09。电视剧中对第一长波台工程使用019工程代号)
周希汉笑了,他说:“有你这句话,我放心了,长波台一定能拿下来,我明天就向罗瑞卿副总理汇报。”
人民海军急需要超长波台,潜艇部队在日夜翘首相望。海军的意见一向是坚持要把超长波台建起来。徐明德部长组织人员寻找挑大梁的工程师。他的眼睛像雷达天线,时刻在转动,在国内无线电专家中搜索着。他带着人跑遍首都院校、研究所,寻找有超长波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高级科技人才。但哪所院校都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他们虽多方努力,也未物色到挑大梁的人选。徐部长的眉头又皱紧了,他睡不安,吃不香啊!
二战中德对英海上封锁的思考及启示
二战中德对英海上封锁的思考及启示李鹏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迫使英国投降或退出战争,德国对英国实施了海上封锁。
英国是岛国,矿产资源非常有限,战略原料和食品主要靠进口。
海上交通线对英国是真正的生命线,对于其保持战争潜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这场规模空前的海上封锁自1939年8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德国投降前夕,但真正具有海上封锁战役特征的阶段是在1940年6月至次年6月。
本文通过对这一年的战役准备和实施情况的分析,试图找出对今天高技术条件下海上封锁战役的若干启示。
一、德对英实施海上封锁的条件从双方军事力量来看,德国陆空军占有优势,海军居于劣势,但劣中有优。
1940年6月,德国陆军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是欧洲大陆最强大的陆上武装力量,其在西欧就有140个师,其中10个是装甲师。
而英国有战斗力的陆军仅20多个师,其中只有两个装甲师。
丘吉尔曾不无后怕地说过:“1940年,入侵的部队大约只要有15万精兵,就能使我们十室九空,生灵涂炭”。
德国空军也占有一定优势,其直接用于攻击英国本土的战斗机是929架,轰炸机是1314架,而英国空军分别为650架和500架。
但德国海军在总体上处于较大劣势,离老牌海上帝国差距较大,到1939年9月,其总吨位仅为35万吨,航母一艘没有,战列舰5艘,巡洋舰、驱逐舰50艘,海军航空兵基本是空白,而英国海军总吨位为130万吨,有航母8艘,战列舰15艘,巡洋舰、驱逐舰247艘,海军航空兵有舰载机500架。
但德国海军也有所长,它在潜艇的数量、质量及其战术运用上占有相当大的优势,在对英海上封锁战役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从军事地理条件看,是大陆对浅近纵深的大型海岛的封锁。
英国本土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英吉利海峡是欧洲最小的大陆架浅海,最宽处约240公里,最窄处96公里,而其东北处的加来海峡大部宽仅有30~40公里。
德国在1940年6月已占领了西欧、北欧的大部分地区,并乘胜利之威,挟欧洲大陆之战争潜力,开始了对英国的海上封锁。
世界十大经典潜艇战电影巡礼
一、《从海底出击》德语中字,德国1981 年拍摄,片长293 分钟。
好莱坞最出色的动作片导演德国人沃夫冈·彼得森扬威国际影坛的成名之作,被誉为潜艇片中的圣经,在2010 年英国权威电影杂志《EMPIRE》评选史上最伟大的100 部电影中位列第25 位。
影片精心演绎了二战中德国U96 潜艇在大洋中的一段战斗航程,从奉命出航搜索并击沉英国商船队,历经惊涛骇浪出生入死,直到最后返回基地。
电影的结局实在太有意味,为顾及未看过此片的读者,这里还是不煞风景不说为妙。
仿佛纪录片一样身临实景的拍摄,长达5 小时的剧情都消耗在一个狭窄的小空间里,各种光怪陆离的性格人性,急促、沉闷、压抑、焦躁、恐慌、煎熬、空虚.你在其他战争片中很难深刻体验的精神状况,全在本片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本片前后有三个不同长度的版本,包括136 分钟的剧场版,216 分钟的导演剪辑版和长达293 分钟的原始未剪辑版。
二、《盛夏猎户座》日语中字,日本2009 年拍摄,片长120 分钟,玉木宏主演。
二战末期,冲绳东南海域,日本海军派出了以潜艇I-77 为中心的部队,这是阻止美军登陆的最后防线。
I-77 舰长仓本出发前,收到女友赠送的一份手写乐谱,名为《盛夏猎户座》。
闪耀在冬日夜空中的猎户座在盛夏时节的海上只有在短暂的拂晓时分才能看到,传说看到这个星座是一种吉兆。
此番作战任务的首要敌人是斯图瓦特舰长指挥的美国驱逐舰帕西法尔号,大胆果断的仓本和冷静睿智的斯图瓦特展开了一对一攻防战,经过三昼夜的激战,处于劣势的I-77 严重受损,艇内氧气仅剩下一小时的供应量。
艇上的回天自杀鱼雷特攻队员要求出击,却遭到了仓本的拒绝。
仓本怀揣着对恋人的深深思念,施出了孤注一掷的奇策7三、《U-571》英语中字,美国2000 年拍摄,片长116 分钟。
一艘编号U-571 的纳粹德国潜艇被驱逐舰击伤,向总部请求救援。
美国情报部门截获了求救情报,指派S33 潜艇伪装成德国救援艇奇袭U-571,盗夺该艇上的恩尼格玛密码机。
轰轰烈烈的日德兰大海战,德国公海舰队输的其实并不冤
轰轰烈烈的日德兰大海战,德国公海舰队输的其实并不冤1916年6月1日凌晨,疲惫不堪的德国公海舰队总司令莱因哈特·舍尔终于看到了合恩角附近的灯船塔,这预示着英国大舰队会放弃对自己的追击,他这才松了口气。
全靠自己最后时刻的决定,让德国公海舰队从英国大舰队中穿插突围,才避免被对方“包了饺子”,轰轰烈烈的日德兰大海战算是落下了帷幕。
莱因哈特·舍尔虽说将公海舰队全须全尾带回家,并且从纸面上看英国人比自己损失更大,但是舍尔心里明白,此次行动的战略目标并没有达成。
随后的事实证明这次海战英国人果然是真正的赢家,德国海军依然处于劣势被封锁在锚地,广袤的大洋还是在英国人手中。
正如美国《纽约先驱报》评论的那样:“德国舰队痛打了狱卒,却依然被囚禁。
”日德兰大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协约国和同盟国在欧洲大陆上杀的天昏地暗,而英德两国在海上的较量也从没停过。
黑尔戈兰湾海战英国击沉了德国3艘轻巡和1艘驱逐舰,多格尔沙洲海战英国击沉德国1艘装甲巡洋舰、重创其2艘轻巡,通过这两次海战,英国海军逐渐掌握了北海的控制权。
1911年基尔港的德国公海舰队1916年初,作风硬朗的海军中将莱因哈特·舍尔成为德国公海舰队总司令,他不但频频派出舰队对英国发动袭击,甚至在5月份开始计划一场大规模的进攻作战。
舍尔的战术是先由希佩尔中将指挥的战列巡洋舰袭击英国东海岸,将出击的英国战列巡洋舰引诱至公海舰队主力埋伏的预定海域,对其予以围歼。
5月31日,德国公海舰队浩浩荡荡地驶出锚地,这次行动舍尔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家当,包括16艘无畏舰、5艘战巡、6艘前无畏舰、11艘轻巡和61艘驱逐舰。
让舍尔意想不到的是,英国大舰队这次也是倾巢而出,共有28艘无畏舰、9艘战巡、8艘装甲巡洋舰、26艘轻巡、78艘驱逐舰。
日德兰大海战地图结果就是担任诱饵的希佩尔战巡舰队刚到日德兰半岛西北海域,就遭遇了贝蒂指挥的英国舰队前锋。
希佩尔边打边撤,试图将英国前锋引向舍尔的主力舰队,他们丝毫不知英国人剩下的24艘无畏舰也跟在后面。
陆上强国德国与海洋大国英国的海权之争组图
陆上强国德国与海洋大国英国的海权之争组图1890年代的漫画:威廉二世目送俾斯麦的下台从俾斯麦到马汉风靡德国的异化海权观1890年,上台不久的德皇威廉二世迫使首相俾斯麦辞职,同年,美国海军上校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出版了他海权论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这看似不相关的两件事,却在数年之后发生了联系,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英德海军竞赛。
当威廉二世第一次接触到海权论的时候,马汉所描述的海上霸权几乎立即成了这位君主憧憬的新玩具。
对于自幼因左臂残疾而曾陷入极度自卑的威廉二世来说,追求虚荣,华丽和煊赫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马汉在海权论中所描述的繁荣,煊赫的海上霸权,强大,华丽的舰队,无一不搔到了威廉二世的痒处,对于威廉二世来说,马汉海权理论所提出的,海上霸权的各种条件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需要拥有这种海上霸权。
如果我们仔细审视马汉的海权理论,我们会发现,对于马汉所提出的海上霸权所需要的条件,德国几乎完全不具备,从地理上看,陆地地缘方面,德国正处于所谓“欧洲的十字路口”,外交上一招不慎,就可能招致四面受敌,尤其在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麦下台之后,拉拢俄国孤立法国的政策被完全放弃,法俄之间快速接近形成法俄同盟,德国在陆地上很快处于两面受敌之势,而德国即使算上铁杆盟友奥地利,亦无把握对法俄同盟形成绝对的压制态势,在陆权受到严重挑战的时候,就德国的国力而言,再去追求海上霸权完全超出了其承受能力,而在海洋地缘方面,德国面对的海洋甚至连半开放都算不上,德国的海岸被丹麦分为两段,分别面对波罗的海和北海,波罗的海完全是一个“地中海”,只能通过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进入北海后再进入大西洋,而北海进入大西洋只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通过英吉利海峡,另一个则通过不列颠群岛和斯堪地纳维亚半岛之间的水域,这两条水道都在英国皇家海军本土分舰队的控制范围之内,这也就意味着,德国的海岸处于非常容易为英国海军封锁的状态,对于德国海岸,英国皇家海军不论选择远程封锁还是近距离封锁,都能轻易达到封锁德国面向大西洋的海运的目的,这就意味着一旦英德开战,英国皇家海军在北海拥有完全的主动权和选择权,除非德国海军已经强大到能够完全压倒英国皇家海军,否则不论德国海军规模多大,在英德开战时就只有龟缩和自杀两个选项。
斯卡帕湾的幽灵
潜入斯卡帕湾1939年10月13日,一艘U-47号潜艇在斯卡帕湾地区秘密行驶着。
此时已是午夜时分,北极光让夜空变得格外美丽。
“哦,天哪,刚才的航道真是太狭窄了!有好几次,我都以为撞上水雷了呢!上尉,这次任务我们能顺利完成吗?”“放心吧,一定没问题。
如果真有事,那大家也只能孤注一掷,和他们拼了。
”说话的是德军上尉普里恩——本次偷袭行动的总指挥。
刚才他正是在北海夜色的掩护下,成功躲过了反潜部队的警戒。
现在,U-47号潜艇已经驶入了斯卡帕湾。
“这可是斯卡帕湾啊……”船员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
斯卡帕湾地处苏格兰东北部,是英国皇家海军最大的基地之一。
当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厄姆斯曼指挥的潜艇在潜入斯卡帕湾后,很快便触雷沉没。
如今第二次世界大战拉开序幕,英德开战也有6个月之久了。
为防止德国有可乘之机,英国海军在斯卡帕湾严密部署,加强防范。
巡洋舰、战列舰、航空母舰,这些大型战舰全都停靠在此处,在海湾的七个入口处也加派了警戒力量,并增加了反潜网等各种拦截措施。
眼看前方就是整个航道的防御重心,U-47号潜艇内的船员们紧张地握紧了拳头。
“上帝保佑,千万别被英军发现啊!”有人低声祈祷着。
可是,他们的担心仿佛是多余的。
相比之前进入斯卡帕湾时的艰难,这一路倒是平静得让人有些不敢相信。
“咦,上尉是如何躲过这重重关卡的呢?”船员们十分纳闷儿,还来不及思索,斯卡帕湾的幽灵●年小团小军迷联盟·报告!这里有故事·大家就急急忙忙地开始准备接下来的行动任务。
沉没的战舰翌(yì)日凌晨,U-47号潜艇已经抵达了预定的袭击位置。
“大家都记住了,我们的首要攻击目标是‘皇家橡树’号!”原来,偷袭英国皇家海军的“皇家橡树”号战舰,正是普里恩潜入斯卡帕湾的主要任务。
“船长,你看!”不多时,一名船员便指着不远处的黑影说道。
顺着船员手指方向,普里恩发现那黑影正是“皇家橡树”号。
于是,U-47号潜艇逐渐向前方战舰靠近。
几分钟后,普里恩下令锁定目标,发射鱼雷。
德意志公海舰队沉浮录
德意志公海舰队沉浮录斯卡帕湾(Scapa Flow),苏格兰东北海岸不远处奥克尼群岛(Orkney Islands)中的一个天然海港,被主岛(Mainland)、Hoy 岛和Flotta岛所环绕。
自13世纪起,这里就成为北海重要的船舶掩蔽所,后来成为英国海军舰队的基地,并且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皇家海军遏制德国舰队冲击北大西洋的轴心,在大战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然而,相对于其在海军史上留下的闪耀印记而言,斯卡帕湾这个名字代表的更多的,却是一段极具悲剧色彩的回忆。
这源于它对对手的冷酷无情——这里见证了一支强大舰队的毁灭和一个时代的终止。
时隔80年重新回顾这段历史,即使不是多愁善感,也还是会有禁不住的感慨叹息。
记忆的深渊中,海浪从不平静。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欧洲大陆享受到了4年零3个月以来的第一次平静。
德国庞大的舰队根据协约国提出的条件遭到扣留。
1918年11月21日,星期四,74艘德国战舰在由协约国海军组成的超过250艘舰船的庞大舰队的押解下,缓缓驶入斯卡帕湾。
想象一下吧,这是辉煌的公海舰队的绝唱,也许是海军史上绝无仅有的华丽集合。
<>这些德国军舰由舰队司令冯?鲁伊特(Real Admiral Ludwick von Reuter)指挥——据说是应希佩尔海军上将以个人名义的请求——于1918年11月19日离开威廉港踏上最后的航程。
舰队包括5艘战列巡洋舰,11艘战列舰,8艘轻巡洋舰和50艘驱逐舰(雷击舰)。
但是所有火炮的开火装置已经被拆除,大炮无法使用,水兵数额被限令到最低,所携带的燃料几乎不能让舰队驶离奥克尼群岛周边的水域。
本来按照双方的约定,舰队应该在中立国的港口停靠,现在在斯卡帕湾的所谓“等候”实质就是投降。
这让所有的德国人不能接受——他们把和谈看作是争取权利的最后机会,他们认为德国并没有输掉这场战争,至少双方打了个平手——然而英国并不这样认为,报复的意图早已非常明显。
二战德国海军简史(第1章共7章)重生
二战德国海军简史(第1章共7章)重生正文共: 9279字 33图预计阅读时间: 24分钟第一章重生1919年,一度引以为豪的德国帝国舰队毁于一旦,战舰被船员自沉在海底。
然而,仅仅20年后,德国海军再次成为公海上的一大挑战。
1934年6月50日,德国“袖珍战列舰”格拉夫·斯佩上将号在威廉沙文港下水。
格拉夫·斯佩(Graf Spee)和她的姊妹舰舍尔海军上将号(Admiral Scheer)被恰当地命名为“装甲舰”,目标是设计成快速袭船舰。
1916年5月31日的日德兰战役后,德国公海舰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剩余时间里大部分时间都被禁锢在自己的港口。
此处显示的港口可能是威廉斯港。
1918年11月21日,在结束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战争的停战协定签署10天后,德国公海舰队(HSF)的主力在押送下从其北德基地驶离,向位于奥克尼群岛皇家海军锚地斯卡帕湾(Scapa Flow)的盟军投降。
自1916年5月日德兰战役以来的两年多时间里,德国舰队的主要舰艇大部分都处于闲置状态,他们的人员在战争的最后几周遭受叛乱的折磨。
现在,9艘战列舰、5艘战列巡洋舰、7艘轻型巡洋舰和49艘驱逐舰仍然在战斗中不败,它们驶过了由英国、法国和美国军舰组成的庞大舰队,这些军舰在福斯湾河口的罗斯特集结,驶向奥克尼岛基地,并在指定地点下锚。
随后,英国大舰队总司令比提上将发出了一个信号,这是最后的耻辱。
“德国国旗将于今天(星期四)下午15时57分降下,未经允许不得再次升起。
”德国指挥官路德维希·冯·勒伊特海军中将对这一指示提出了徒劳的抗议。
比提直言不讳的回答是,英国和德国之间仍然存在战争状态,因此没有敌舰可以在英国港口悬挂其国旗。
位于北海的德国帝国海军战斗舰队。
这张照片很可能是从德国海军飞艇师的齐柏林飞艇上拍摄的,其主要任务是与水面部队合作。
海军中将阿道夫·冯·特罗塔(Adolf von Trotha)于1916年成为公海舰队参谋长,并于1919年担任德国海军部部长——次年,他负责组建帝国海军,为未来的扩张奠定基础。
决战日德兰(下)---王权旁落
决战日德兰(下)---王权旁落绝境————————误入英军火力网的德舰开始陆续中弹,队伍顿时乱作一团,公海舰队的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鬼门关。
不过战巡分队指挥官希佩尔就比较淡定了,因为他早就在鬼门关的门口横跳了一整天了,现在对这种场面已经审美疲劳。
希佩尔自豪地看着自己的分舰队,这一天下来大家都不容易,本来只是被安排当诱饵,结果一仗下来挨的揍比谁都多。
现在就等舰队司令下达撤退命令了,在这最后的时刻,希佩尔冷静地清点了一下自己麾下的这5艘战列巡洋舰:•“吕佐夫”号头部进水几千吨,头重脚轻船尾都翘起来了,现在只能撅着屁股慢慢漂。
•“德弗林格”号也是一片狼藉,身上满是弹孔,主炮只剩一半能打。
•“塞德利茨”号的主炮同样被炸毁了一半,再加上之前还中了一发鱼雷,所以现在和“吕佐夫”一样船头进水头重脚轻。
•“冯.德.坦恩”号的屁股则是老早就被开了个大洞,现在也有近千吨海水在里面晃荡。
4座炮塔有2座完全被毁,剩下的2座还时不时出现机械故障。
•只有自己乘坐的“毛奇”号相对受伤轻微一些。
被打穿的炮塔(德舰优秀的防火设施避免了殉爆):现在除了“吕佐夫”号受损特别严重只能自生自灭以外,其他四艘基本都还能跑,只要舰队司令一声令下,哥几个逃出去还是很有希望的。
希佩尔中将:然后希佩尔就接到了舰队司令舍尔的命令:“命你队不计后果,向敌舰冲锋,掩护主力撤退”舍尔中将:舍尔的脱身之策就是卖希佩尔,让他率领战巡分队冲到皇家海军跟前去吸引火力,换取主力舰队掉头的时间。
这个办法虽然残忍,但也是无奈之举,战列舰体型庞大且动作缓慢,所以德军的整个主力舰队要完成原地掉头的动作,大概需要十分钟。
在这十分钟里,所有德舰都是任人宰割的固定靶,如果任凭皇家海军30余艘主力舰的300多门巨炮肆意蹂躏,那几乎不会有任何德舰可以全身而退。
在这个过程中哪怕是只损失几艘主力,整支舰队就会因兵力劣势而逃不出包围圈。
但只要把希佩尔“卖掉”就不一样了,他一冲上去对着英舰重炮骑脸,那么英军就必然会把注意力先集中到他的那几艘战列巡洋舰身上。
柏林行动:北海双狡鲨的海上游击,分析德国海军最大的破交行动
柏林行动:北海双狡鲨的海上游击,分析德国海军最大的破交行动一、德国海军战略及柏林行动的背景1. 德国海军的巡洋战争战略与柏林行动二战期间的大西洋战场不同于太平洋战场,这是一个双方海军以保卫和破坏英国海上交通线为目的战争,英国将皇家海军的全部力量投入对海上交通线的保卫,保证它们免受德国袭击舰和U艇部队的进攻,而德国则针锋相对,以羸弱的海军力量创新战法,力图将英伦三岛扼杀在饥饿和经济崩溃中。
柏林行动——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这种战争形式的产生是德国海军的羸弱造成的。
一战后,往日辉煌的公海舰队已不复存在,按照凡尔赛和约,德国只保留了5艘前无畏舰和少数其他舰艇,尽管在往后的十几年里,德国海军也建造了较为现代化的轻巡洋舰和剑走偏锋的3艘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但德国海军的实力在1935年前仍无法与世界上的海军国家相比,更不要说对抗实力雄厚的英国海军。
为了使德国海军能够应对未来的海军作战,德国后来的海军元帅埃里希·雷德尔在1927年发表了《外海巡洋战争》一文,提出巡洋战争的概念,即以大量轻巡洋舰为主力,将破坏敌国海上交通线作为主要海军战略。
埃里希·雷德尔1935年,英德两国签署《英德海军协定》,根据协定:德国海军的舰艇总吨位可以达到英国海军的35%,而潜艇部队可以达到45%,这个条约无疑使德国海军脱离了凡尔赛和约的束缚,德国开始建造大型主力舰,计划复兴公海舰队的辉煌,巡洋战争理论被抛到一边。
1938年,德国出台了Z造舰计划,雷德尔向希特勒保证在1946年前可以建造一支可以和英国对抗的海军,但是希特勒不久后发动了战争,Z计划胎死腹中,导致潜艇和袭击舰数量不足,无法在初期对英国交通线造成致命威胁。
开战后,雷德尔不能以羸弱的海军对抗英国海军,只能以少数水面舰艇和潜艇破坏英国海上交通线,而水面舰艇的破交战也被称为巡洋战争。
此时德国海军的水面袭击舰有战列巡洋舰、重巡洋舰、袖珍战列舰和辅助巡洋舰,与当时雷德尔提出的以巡洋舰为中心的海军力量偏离太远,这实际上是一种畸形的巡洋战争。
近代舰队简史—德国公海舰队:覆灭
近代舰队简史—德国公海舰队:覆灭上回写到,德国海军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海军部队,与此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因为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的死而正式打响。
与德国陆军在大地上驰骋疆场不同,海军在战争初期一直留在母港,并没有出海与英国舰队一较长短。
这是因为德皇威廉二世十分钟爱这些战列舰,并不舍得它们出海作战,其次是提尔皮茨也认为德国海军目前没法与英国舰队相抗衡,该采取比较保守的战略。
当年打造公海舰队的两个推手到了战争期间居然不想让舰队出海与他们的假想敌一较雌雄也确实有趣。
但其实英国海军当时的战略思维也已经改变,早在1912年,英国在与德国进行裁军谈判未果后,早就决定利用得天独厚的北海优势困住公海舰队,并不打算与其进行大海军的决战。
而德国人对这一点也是有所察觉。
北海成为了困住德国舰队的天然屏障战争爆发后,英国海军果真实施这一战略,而提尔皮茨则认为,英国拥有全球利益,无法将所有舰队都集中于北海,因此德国可以先派遣潜艇偷袭削弱英国海军,再利用公海舰队的集中优势,一举在海战中击垮英国海军。
但事情却不如提尔皮茨所愿,英国与法国达成海防共识,英国将舰队全数集中于北海进行防御,法国则帮助英国保卫地中海的运输线。
结果提尔皮茨面对的是人多势众的英国海军。
提尔皮茨见状也决定改变策略,主动突围。
此后,公海舰队在北海发动多次巡航与攻击行动,首次行动在1914年的11月2、3日进行,但没有遇到英国舰队。
时任公海舰队司令腓特烈·冯·英格诺而上将决定编构一支由巡洋舰组成的—第1侦查队袭击英国东部沿岸城市,借此机会引出英国的大部队,然后由公海舰队主力将其消灭。
同年12月15日,德国舰队在执行此战术时遇到英国6艘军舰的编队,但由于当时是夜晚,德国人误以为是英国主力舰队,因此撤退(最重要还是当时德皇威廉二世打算保船制敌,导致德国海军畏首畏尾,不久后英格诺而也因为多格而沙洲海战中德国损失了“布吕歇尔”号装甲巡洋舰而被解职)。
就这样德国海军与英国海军玩着猫抓老鼠的游戏,一直持续到1916年5月31日,这天德国海军获得皇帝授意决定出海扫荡,主舰队在舍尔海军上将带领下先行出发,而分舰队则在希佩尔海军中将的带领下协同作战。
死神之鼓点——1942年德国海军U艇部队封锁美国东海岸的“击鼓”行动始末(上)
死神之鼓点——1942年德国海军U艇部队封锁美国东海岸的“击鼓”行动始末(上)1佛罗里达之夜1942年5月4日,星期二。
当天凌晨,排水量769吨的德国海军潜艇U-333抵达位于美国东海岸的目的地,为了完成这次远航,它在大西洋中部接受了燃油补给,其间还发生了与补给潜艇相撞的意外,导致艇首受损。
白天,潜艇就坐沉在温暖的佛罗里达东南海岸的海底,等到夜幕降临后才浮出海面,艇长彼得·克雷默中校(Peter Cremer)和他的43名部下轮流爬上潜艇指挥塔呼吸新鲜空气,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直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
“我们已经把黑漆漆的欧洲大陆远远甩在身后,”克雷默后来报告说:“然而在这里灯光浮标依然闪烁如常,朱庇特湾的著名灯塔仍然发出圆锥形的光柱扫过宽广的海面,我们正沿着一条明亮的海岸公路航行,数不清的汽车正在公路上奔驰,用车灯将路面照亮。
我们能够辨认出岸上的高档旅馆和廉价酒吧,试着读懂那些若隐若现的霓虹灯招牌……这一切竟然发生在战争爆发五个月后!在这片泛着亮光的海面上,新大陆那无忧无虑的灯火将船只的轮廓映衬在我们眼前,那是如此得清晰以至每个细节都暴露无遗,堪比市面上销售的船舶识别目录。
看着这些船我们想说:请你们自求多福吧!我们必须把它们都送到海底去。
”克雷默中校和他的这艘VII型潜艇千里迢迢横渡大西洋,可不是为了观赏美国东海岸的夜景,作为德国潜艇部队司令卡尔·邓尼茨海军上将手下最得力的艇长,克雷默在整个战争期间始终是盟国护航船队的梦魇,他的潜艇上装载着14枚鱼雷还有水雷,这些致命的货物只有一个用途,击沉U-333遇到的每一艘盟国舰船。
次日,克雷默取得了他在美国东海岸的第一个战果,击伤了13000吨的油轮“爪哇之箭”号(Java Arrow),紧接着11000吨的无武装油轮“哈尔塞”号(Halsey)和一艘较小的货船也成为U-333的猎物,美国海军PC-451号驱潜艇曾经追逐过U-333,但这头狡猾的海狼成功溜走了。
日耳曼雄心——德国公海舰队风云之四猛虎出洋
日耳曼雄心——德国公海舰队风云之四猛虎出洋德国,一个科技先进、经济实力雄厚、工业技术发达、教育水平极高的国家;一个充满工匠精神、严谨思维以及哲学理性的国度。
他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但虽败犹荣。
德国的崛起源于普鲁士之一统,造极于普法战争胜利,膨胀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
而作为德意志民族不甘于蜗居大陆、立志征服海洋之先锋,曾经的公海舰队拥有仅次于英国皇家海军的实力,是唯一敢于挑战海洋霸主的力量。
尽管最终随德国战败而覆灭,但其承载的却是一个民族奋进、图强与不屈的精神。
下面我将继续介绍公海舰队的辉煌一生。
今天我将介绍公海舰队诞生时所突破的德国海军瓶颈。
象征德意志崛起的勃兰登堡门一、海洋传统不足德国发展海权受着许多条件的制约,既有一些不利的客观因素,还存在着德国统治者采取大陆政策和优先发展陆军的政治因素,造成德国海军发展滞迟,规模偏小,在公海舰队出现前,长期落后于其他海军强国。
1.1 地理制约经典的海洋观点认为,如果国家的地理位置不以陆路自卫和扩张领土,完全把目标投向海洋,发展海权就更有利。
而发展海权最理想的国家一般是岛国,且靠近主要的贸易航道,有良好的港口和海军基地。
例如,英国位于大西洋中,隔英吉利海峡和欧陆相望,海路通畅,因此英国不需维持很大的陆军,可以集中力量发展海权,以优势的海军来封锁欧陆港口,并掌控出入欧洲北部的航道。
英国的地理决定了其海军的传统与英国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德国先天不足,在海洋地理位置上处于严重不利的地位。
德国作为大陆国家,处于欧陆中心,四面受敌,丹麦把德国短短的海岸线隔成东西两段,西段很短。
通往大西洋的出口受英国制约。
邻近德国的海域只有北海和波罗的海,德国军舰在北海活动时会成为英国舰队的靶子。
德国舰队在横渡大西洋时会遭到英国的舰队攻击。
德国海军在大西洋上没有海军基地,缺乏修理场所,还必须经过漫长而危险的大西洋才能返回本土,可谓困难重重。
德国的海洋地理十分糟糕同时,德国缺少优良的海外基地和海港。
二战时大西洋上的潜艇战,德国败北的真相|天下
二战时大西洋上的潜艇战,德国败北的真相|天下EYEONHISTORY德国潜水艇U-550船员正准备弃船文|潘前芝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派出大量潜艇,在大西洋上伏击向英国运输物资的商船。
为保护这条生死攸关的海上补给线,英美海军联手组建护航编队。
双方围绕破交与反破交展开激战。
最终,德军战败。
这场胜利的意义在于,不仅使得英国的抵抗得以继续,还为盟军之后封锁德国及登陆非洲和欧洲扫清了海上障碍。
德国潜艇开战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欧洲全面战争爆发。
英国随后对德宣战。
德国海军潜艇司令卡尔·邓尼茨向希特勒提出建议:采取无限制潜艇战,击沉一切往来的英国船只。
不过,希特勒否决了他的这一提议。
倒不是说希特勒有多仁慈,或者是因为3年前德国在《伦敦潜艇协议》上签过字,而是因为希特勒认为国内那几艘区区几百吨的潜艇在他的战略中并不能发挥多大作用。
二战初期,德国海军的潜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只能用寒碜来形容,当时能打仗的潜艇总共只有46艘,其中,22艘500吨的可用于大西洋作战,剩余的24艘250吨左右的都只能在近海逡巡。
除了数量不足,德国潜艇当时还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即需要远距离航行。
从德国的汉堡、威廉港和科尔基地出发,穿过北海,到达苏格兰的奥克尼群岛要近千公里。
即使以500吨吨位的潜艇来参与,也无法保证在大西洋长期执行巡航任务。
尽管实力有限且不被重视,邓尼茨和手下还是发动袭击了。
他们依靠各艇单干,在战争爆发后的第一个月里平均每天击沉盟军1.3艘舰船。
1944年3月,法国洛里昂,B17“空中堡垒”轰炸机袭击德国潜艇基地。
不过,真正引起希特勒注意的,还是他们远距离袭击曾经是德国海军噩梦的英国军港斯卡帕湾。
1939年10月中旬,德军“U-47”号潜艇在艇长普莱恩少校的带领下,潜入英国军港斯卡帕湾,击沉皇家海军战列舰“皇家橡树”号后毫发无损地返回德国母港。
一战时,德国潜艇曾经两次出击斯卡帕军港均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