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课件:单元整合6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2精品课件 第六单元第4课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2精品课件 第六单元第4课

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一天到晚提心吊胆.
因为“元”和“袁”“宵”与“消”是同音的,“袁消” 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 前,袁世凯就下令把元宵改为汤圆.这便是传说 中汤圆名称的来历.
●课程标准 说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 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 史进步性和艰巨性.
(2)借拥护共和,加快___________ 复辟帝制 的道路.
2.二次革命 (1)背景
宋教仁 于上海. ①1913年,刺杀________
②对外“善后大借款”,用于镇压革命,讨好列 强. ③革命党人抵制,江西、安徽、广东通电反对.
④袁世凯派兵南下镇压. (2)战况 江西 和江苏的南京进行. ①战事主要在______ ②1913年夏秋之际历时一个多月. (3)结果:革命党人失败.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第 4课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历史回声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 俗,元宵又叫汤圆,历史上还有许多别称:“面茧 ”“粉果”“元宝”“汤饼”“圆不落角”等,直至明永
乐年间才被正式定名为“元宵”.
那你知道汤圆的来历吗?传说,1912年袁世凯篡 夺辛亥革命的成果,做了临时大总统,后来他一
(2)经过:张勋以“调停”为名,拥戴溥仪复辟. (3)反复辟斗争 ①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 ②段祺瑞组织“讨逆军”进攻北京.
(4)结果:段祺瑞重新执政,对内独裁、对外卖国.
2.护法运动
临时约法 (1)原因:段祺瑞拒绝恢复国会和《________ 》. (2)经过
①孙中山举起“护法”旗帜,在广州组织 中华民国军政府 _________________. ②宣布段祺瑞为民国叛逆,举兵北伐. (3)结果:护法运动失败.

高中历史 单元整合6 新人教版选修2

高中历史 单元整合6 新人教版选修2

【金版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单元整合6 新人教版选修2一、知识网络二、重大知识线索1.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异同点。

(1)相同点。

①都来源于西方,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

②都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③都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用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

④都侧重介绍、宣传政治主张,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彻底批判。

⑤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

(2)不同点。

①宣传的手段不同:维新思想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革命派直接采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

②对待清政府的态度不同:维新派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只是改变专制主义;革命派不仅改变封建主义还要推翻清政府。

③通向资本主义的道路方式不同:维新派主张改良的方式;革命派使用暴力的方式。

④政治体制不同: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政体;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

(1)政治领域。

①中国社会进一步沉沦。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

虽然变法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但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农民阶级发起义和团运动来挽救危亡,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③清王朝的“新政”和“立宪”,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达到高峰,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北洋军阀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卖国,中国的政治更为黑暗。

(2)经济领域。

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开始强烈要求资本输出和瓜分中国,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孕育了先进的因素。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课件:单元整合6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课件:单元整合6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激进 宣传民主与科学、批判儒 派 家传统道德
社会影响 (1)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2)未付诸行动 (3)成为康梁思想的来源 发展为戊戌变法运动,具有进 步性、爱国性、启蒙性 (1)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 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 念深入人心 (2)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 步发展 思想空前解放,弘扬民主科 学,推动五四运动,传播马克 思主义单元整合 Nhomakorabea一

一、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发展进程(1840~1919年)
派别 地 抵抗 主 派 阶 洋务 级 派 思想主张及活动 师夷长技 “中体西用”,追求“自 强”“求富” 社会影响 开眼看世界 促进了中国的工业、教育近 代化进程


派别 早期 维新 派 维新 派 资 产 阶 革命 级 派
思想主张及活动 发展工商业、兴办西学、 革新政治 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 立宪 提出三民主义、建立中华 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课件 第六单元 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课件 第六单元 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复习
1、下列历史事件与清末“新政” 性质一致
的是Biblioteka AA.洋务运动B.明治维新
C.启蒙运动
D.辛亥革命
2、下列关于清朝“预备立宪”的事件,发
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五大臣出洋考察 ②在中
央筹设资政院 ③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④“皇族内阁”出台 A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3、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合作探究(二)
民国初年,两次复辟帝制活 动发生与迅速失败的原因,从中 得到什么认识?
发生原因: ①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够彻底; ②资产阶级共和制未能在中国真正执行; ③革命党人的软弱、涣散。 迅速失败原因: ①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②复辟帝制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③革命派坚决反对复辟,得到全国人民支持。 认识: 民主共和已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复辟帝制
C
D、革命党人公开抵制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1、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
二、 护国 运动
(1915—1 916年)
2、经过:
①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1915) ②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③蔡锷等人武力讨袁 ④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1916)
3、结果:袁世凯取消帝制,在忧惧中死去
合作探究(一)
四、护 法运 动(191 7—191 8)
1、起因:
段琪瑞拒绝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
2、经过:
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成立军政府
3、结果:失败
原因: ①缺少群众基础 ②没有自己的武装 ③西南军阀的排挤
巩固练习
1、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中,一些地 方的革命党人宣布“独立”。其“独立”的实质是
A、建立民主共和的国家 B、实行革命党人的武装割据 C、强调地方政府的自治权力 D、反对专制黑暗的中央政府 2.下列关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表 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 B.都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 C.都由国民党直接领导 D.都未取得成功

2017-2018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2课件:3.5 曲折的民主之路

2017-2018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2课件:3.5 曲折的民主之路

课前预习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预习交流 2
如何认识法国共和制确立艰难的原因以及共和制确立的必然性? 提示:(1)原因:法国经历了近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在制度上、观念 上、实力对比上,封建主义根深蒂固。法国是欧洲大陆的核心国家,他的 资产阶级革命引起欧洲封建君主国的仇视,因此其他国家多次组织反 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2)必然性: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要求打破封建束缚,谋求资产阶级 自身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推翻封建专制,走向民主共和是历史发展 的必然趋势。
课前预习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二、为自由和民主而战——七月王朝与第二共和国时期
1.查理十世的统治 (1)政策 ①加强天主教势力,极力恢复旧贵族的特权和君主专制。 ②发布敕令,解散议会,实行只有土地所有者享有选举权的选举法。 (2)结果 ①使法国的阶级对立日益加剧。 ②引发了七月革命。 2.七月革命 (1)原因:查理十世按新选举法重选议会。 (2)进程 ①时间:1830 年 7 月 27 日。 ②口号:“打倒波旁!自由万岁!” ③结果:a.再度推翻波旁王朝。b.革命成果为大资产阶级所篡夺。
课前预习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预习交流 1
从法国二月革命到六月起义,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态度的变化及 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提示:(1)变化:由联合工人阶级结成反封建革命联盟到镇压工人阶 级。 (2)联合的原因:旧势力比较强大,资产阶级要实现扩大政治权利和 进行社会经济改革,单凭自己的力量不能完成;面临着反对大资产阶级 统治的共同目标。 (3)镇压的原因:共同的革命目标——推翻七月王朝已实现;革命中 工人阶级的政治活动引起资产阶级的不安;工人阶级的斗争越来越威 胁到资产阶级的统治,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 资产阶级为维护二月革命的既得利益。

2017-2018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选修2课件:第6单元 第3课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2017-2018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选修2课件:第6单元 第3课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二、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1.思想传播 (1)人物:章炳麟、 陈天华 、邹容等。 (2)活动: ①发表文章著作,声讨清政府对外卖国、对内专制 的罪恶。 ②号召人民起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 民主共和 国家。 2.组织建立 (1)团体:华兴会、 光复会 、日知会。
(2)政党: ①成立:1905 年, 中国同盟会 在日本东京成立。 ②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③性质: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 革命政党 。 3.三民主义 (1)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改变封建土地 制度。 (2)内容:民族、 民权 、民生。
[答案] 态度: 康有为对清政府“预备立宪”表示拥护,
大加赞扬。目的:民权实现,中国从此就不会亡国了。
[结论形成] 对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认识 (1)从主观目的来看具有反动性。其目的是取悦于列强,遏 制革命形势和挽救统治。 (2)从活动本质来看具有落后性。没有超出“中体西用”的 范畴。 (3)从客观影响来看具有进步性。清政府的这些活动,符合 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资产阶级的愿望,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探究点二
辛亥革命
[史料探究]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
材料一
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 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 仪,俄罗斯皇帝尼克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 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 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 民主革命 运动。 (2)功绩: ①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帝制,创建了中华民国,使
民主共和观念 深入人心。
②众多的志士仁人显示了可贵的斗争精神。 (3)局限:没有完成 反帝反封建 的任务。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第六单元-章节总结ppt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第六单元-章节总结ppt课件

上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2)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兴起。康有为、梁 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主张在中国设议院、开国会、 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资 产阶级维新派变封建专制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的愿望
失败。
2.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1)20世纪初,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纲领中提出了“创 立民国”的主张,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 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3)1912年春,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
2.资产阶级革命派比维新派在民权思想方面更进步的主 要表现是 A.国家的阶级实质 ( B.反对封建统治 )
C.政权的组织形式
D.反对民族压迫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维新派在民 权方面要建立君主立宪制,而资产阶级革命派则要 实行民主共和制。A、B是二者的相同点,D不属于民 权思想。
答案:C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发展主流的
理解能力。近代社会前期,中国社会面临两大任务: 一是争取民族独立,摆脱外来民族压迫;二是实现近 代化、发展中国。题干中的思潮的演变正是近代中国 社会发展的反映。
答案:D
二、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制度的追求 1.君主立宪制 (1)19世纪60年代,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主张在政治
2.不同点 (1)宣传的手段不同:维新思想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 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革命派直接采用西方资产阶级革 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
(2)对待清政府的态度不同:维新派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只是改变专制主义;革命派不仅改变封建主义,还要推翻清 政府。 (3)通向资本主义的道路方式不同:维新派主张改良的 方式;革命派主张使用暴力的方式。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第二单元-章节总结ppt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第二单元-章节总结ppt课件

军事斗争 两次内战均以议会胜利而告终
针对克伦威尔死后的混乱局面,决定同意斯
妥协斗争 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了 复辟王朝,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2.在17世纪的政治斗争中,英国议会是重要的政治力量。
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A.始终是反对封建专制的力量 ( )
B.一度是维护独裁统治的工具
C.随着议员成分的变化,发挥不同的作用 D.多次被封建专制势力所解散 解析:在17世纪时,英国议会的成分基本没有变化,一 直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组成,因为在此时期没有新的阶 层成长起来。 答案:C
特点 带有明显的宗 教色彩,以清 教为旗帜
成因 (1)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资产阶级缺乏科学 理论指导 (2)宗教改革后清教代表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的政治、经济主张和利益要求
2.影响 (1)对英国来讲,推翻了封建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 和新贵族的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为英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单元脉络梳理
第 二 单 元
单 元 小 整合与阶段检测
一、如何看待英国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1.特点及成因
成因 (1)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经济利益一致 资产阶级和新 (2)资产阶级自身力量薄弱 贵族结盟 (3)新贵族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 (1)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相对弱小,体现 革命过程呈现 了软弱性和妥协性 曲折性、反复 (2)封建专制统治和宗教势力强大,不甘心失 性 败,反扑革命 特点
D.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充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经济决定政治,资
本主义民主政治是与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民主政
治的道路曲折复杂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直接相关, 故选D。 答案:D
二、英国民主与专制斗争的主要形式及表现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2精品课件 第六单元第1课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2精品课件 第六单元第1课

一步.
2.在内外交困的刺激下,统治阶级内部的开明 派被逼上了学习西方以求富强的道路,引进西 方先进科学技术,掀起洋务运动,将学习西方的 “坚船利炮”层次推进到了“工商科技”层次.
3.19世纪70年代,早期维新派主张更广泛地学 习西方,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技,而且要学习西
方的某些政治、经济制度,还提出“商战”口号,
●课程标准 了解19世纪后半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
基本主张,认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
主政治制度的反应. ●学习目标 1.分析“中体西用”思想产生与演变的原因. 2.归纳晚清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

的反映.
新知初探 • 思维启动
一、“中体西用” 1.背景 西方文化 对中国的冲击日益 (1)鸦片战争后,_________
思考探究 “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
术。”
(1)这句话应属于哪个派别的主张? (2)此派别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提示:(1)洋务派。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二、晚清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反应 1.地主阶级 祖宗成法”和 (1)顽固派:学习西方违背“________ “立国之道”。 (2)洋务派 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达到“自强”“求富 ”的目的,维护封建统治制度。
发展民族工商业与西方竞争,将向西方学习的 层次大大提高. 4.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将中国儒 家思想和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提出建立君主
立宪政体并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5.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进一步向西方学 习,提出了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最终推翻 封建政权,建立了共和国,实施了一系列发展资 本主义的法令,颁行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 宪法. 6.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 在新文化运动中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 将其进一步向思想领域深入,后来的中国共产 党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将学习西方推向了新 的阶段.

人教版历史选修2综合课件PPT

人教版历史选修2综合课件PPT
最终加剧了君主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12
一、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
1、提出的背景
政治: 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建立荷兰共和国; 荷兰仍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封建势力的威胁;
经济: 独立后荷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荷兰资产阶 级急需在思 想理论上反
思想: 基督神学还统治着人们的头脑。
对封建专制, 捍卫资产阶 级的利益。
斯宾诺莎、洛克、卢梭思想的共同点:
(一)天赋人权
1、斯宾诺莎:“人性论” 2、洛克:人生而具有生命、自由、财产等自由权利 3、卢梭:人人生而平等(抨击等级社会)
(二)社会契约
1、斯宾诺莎:人们为保障安全而通过契约建立国家 2、洛克:君主立宪制是社会契约最完美体现 3、卢梭:通过契约建立国家和法律是为了保障自 由与平等
(2)政体观: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体
3、思想特点:
把宗教至上理论与理性哲学相结合(自然法 则、古希腊哲学)
4、作用:
对教会:维护教会权威与至高无上地位。 对君主:提高了君主的地位,论证了君主权力的合法性、 神圣性、重要性,成为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
5
二、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
1、产生的背景
(1)都铎王朝至斯图亚特王朝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王权已经合并教权) 措施:建立民族国家、加强中央集权、
建专制统治 严重阻碍资 本主义发展
调和封建统 治内部教权 与王权的矛

在基督教统 治的世界, 确立了世俗 政治的一定 地位,有积
极作用
神化封建君 主专制统治
成为封建统 治阶级镇压 民众的精神
武器
“君权神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王权低于教权,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 肩负着使世俗之人通过王权统治下的社会 生活对实现基督教的最高目标(灵魂得救) 有所助益的使命,因此也是神圣的。

2017-2018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2课件:2.2 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

2017-2018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2课件:2.2 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

课前预习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二三ຫໍສະໝຸດ 四一、让王权不再神圣——英国议会制的发展
1.确立 (1)资产阶级在反对王权的斗争中,通过议会限制王权。 (2)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议会逐步 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2.构成 由上下两院组成。 3.发展——1832 年议会改革 (1)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而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 (2)结果 ①拥有选举权的选民人数大增,贵族势力削弱。 ②下院权力加强,议会权力重心开始逐渐由上院转向下院。

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
课前预习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课程标准 简述英国责任制内阁建 立的基本史实,认识英国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 特点及其对其他国家政 治制度的影响。
学习要点 (1)了解英国议 会制、内阁制、 政党制和法国 共和制形成过 程。 (2)理解英国议 会制、内阁制的 特点。
探究问题 马克思说:“正是随着君主立宪 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产 阶级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 那么,应如何全面认识英国的君 主立宪制?
课前预习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四、法兰西的共和政体——法国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1.背景 (1)思想:法国大革命中,形成了共和主义思想。 (2)实践:大革命期间宣布的主权在民和平等原则,为大多数法国人 所拥护。 2.过程 (1)1791 年制宪会议制定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2)1792 年 9 月,国民公会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建立了法兰西第一 共和国。 (3)1793 年,雅各宾派政府颁布的《1793 年宪法》虽未真正实施,但 为法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条件。 (4)1848 年二月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公 民享有较为广泛的民主自由权。 (5)1870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1875 年,国民议会通过宪法,最 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全套教案课件第六单元第3课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全套教案课件第六单元第3课

第三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本课教材主要讲述清末中国专制与民主势力的斗争和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两个问题: 一是清末中国的民主力量是怎样与专制势力进行斗争的? 二是从清末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历程, 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明确的主要概念有两个: 预备立宪和辛亥革命。

这一课内容多, 头绪复杂, 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进行一些知识的前后比较和理清民主与专制势力斗争的线索, 能够透过现象看清一些史实的本质。

一、挽救专制统治的“预备立宪”本目介绍了清政府为挽救专制统治的两项举措:一是"新政", 二是"预备立宪" 。

(一)"清末新政"的目的、内容和结果。

1、"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背景1901~1904 年间实行的"新政",1905~1911年间的"预备立宪", 是在八国联军入侵, 《辛丑条约》的签订后; 中外反动势力完全勾结在一起, 进一步激化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广大人民反抗清政府的斗争, 尤其是民主革命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实行的。

其目的是挽救清朝危局, 继续维持其专制统治。

可以将"新政"与戊戌变法的背景相比, 既有相同点一一一民族危机的加深, 也有不同点是领导阶级不同, 即"新政"是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 而戊戌变法是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从"新政"内容角度看, 改革官制、兵制和学制等, 主要是为了取悦于列强, 以表明清政府能够适应列强的需要; 以法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等, 则为了恢复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社会上层对其统治的支持, 笼络人心。

分析结果时, 要求树立一分为二的观念看问题, 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但更多是其局限性。

由于没能跳出"中体西用"的案臼, 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 实行过程中大量增加捐税, 更加促使人民不断起来反抗, 革命运动日益高涨。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2课件:专题2 二、实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2课件:专题2 二、实

[深化认知]
法国共和政体的建立历经曲折,根源在于法国资本主义 发展不够充分,君主制思想意识浓厚。
探究点一
英国责任制内阁
[史料探究]
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
沃波尔 1721 年出任首席财政大臣
(1) 材料一中的人物对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作出了何种 贡献?
[答案]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与沃波尔密切相关。自 18
世纪早期英王乔治一世不再参加内阁会议而由下院多数党领 袖主持。18 世纪初期辉格党议员长期在议会下院占多数,辉格 党领袖沃波尔实际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他当政期间英国的内 阁制开始形成。
三、政党政治的鼻祖 1.概况 (1)政党制度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之一。 (2)最早实行政党政治的国家是英国。 2.过程 (1)1679 年,因王位继承权问题,议会内部形成 辉格党 和托 利党,政党政治形态初现。 (2)1688 年,两党共同以政变方式发动“ 光荣革命 ”,政变 后辉格党成为执政党。
一、让王权不再神圣 1.背景 (1)议会制是西方民主政治的象征。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
代议制 ______机构的国家,是议会制的发源地。
(2)英国的议会被资产阶级学者誉为“ 议会之母 ”。 2.过程 (1)资产阶级通过议会限制王权,进而通过内战确立了自己 的统治,议会权力也随之扩大。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通过《权利法案》和《王位继
(3)半个世纪后,托利党 上台执政,两党开始轮流执政, 形成了反对党监督和制衡执政党的政党模式。 3.影响 (1)有利于政府权力和平有序地交接,避免了暴力和社会 动荡;维持了 英国政局 的长期稳定。 (2)其方式和原则为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所效法。
四、法兰西的共和政体 1.背景 (1)思想:法国大革命中,形成共和主义思想。 (2)实践:大革命期间宣布的 主权在民 和平等原则,为大多 数法国人所拥护。 2.过程 (1)1791 年制宪会议制定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2)1792 年 9 月,国民公会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建立了法 兰西 第一共和国 ,民主政治形成。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课件 第六单元 第3课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课件 第六单元 第3课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C
A.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
B.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
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完成革命任务未改变中国
社会性质
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 职
3 清政府“预备立宪”之所以是骗局,主要是因为
A、它借“预备”之名拖延
D
一、挽救专制统治的新政与“预备立宪” 1.清末新政(1901-1904) 2.预备立宪(1905-1911): ①目的:遏制革命,维护专制统治 ②过程:
1905年 1906年 1907年 1908年 1911年
派五大臣考察宪政 宣布预备立宪 设资政院、咨议局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皇族内阁出台(破产标志)
B、载沣任摄政王总揽大权
C、不能满足立宪派的要求
D、极力维护君主专制的权力
4 请在下列人物中找出与其他人物在政治上差异最
大的一位
A、宋教仁 B、蔡锷
C
C、袁世凯 D、章太炎
E、康有为 F、梁启超
一、挽救专制统治的新政与“预备立宪” 1.清末新政(1901-1904) 2.预备立宪(1905-1911): ①目的: ②过程: ③实质:借“立宪”之名加强专制 ④后果:是骗局,统治更加孤立
延伸探究
晚清政府有哪几次政策的调整或改革?
①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 ②1898年的戊戌变法 ③1901-1904年的清末新政 ④1905---1911年的预备立宪
四、辛亥革命的评价 1.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意义:结束封建帝制,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3.局限:并未最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清末新政”的目的不包括
D
A.对外取媚洋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原因及其迅速败亡的原因 1.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原因 (1)根本原因在于辛亥革命对封建主义的打击不够彻底,封建专制 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社会上还存在着企图恢复帝制的复 辟势力。 (2)袁世凯窃取了政权,掌握着军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并且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3)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是为了捞取更多的政治利益,并不是出 于支持革命的目的。 (4)资产阶级的立宪派和革命派在建立什么样的政权问题上存在 争执,给袁世凯窃得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提供了时机,且在反对袁 世凯问题上未形成统一力量。
激进 宣传民主与科学、批判儒 派 家传统道德
社会影响 (1)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2)未付诸行动 (3)成为康梁思想的来源 发展为戊戌变法运动,具有进 步性、爱国性、启蒙性 (1)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 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 念深入人心 (2)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 步发展 思想空前解放,弘扬民主科 学,推动五四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传播马克 思主义


2.袁世凯复辟后迅速败亡的原因 (1)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封建帝制缺乏长期生 存的思想基础。 (2)袁世凯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发展潮流,必然 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惩罚。这是帝制败亡的根本原因。 (3)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北洋军阀内 部也四分五裂。 (4)帝国主义看到扶植的新的侵华工具被中国人民所唾弃,为了维 护其在华利益,迅速抛弃了袁世凯。
单元整合


一、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发展进程(1840~1919年)
派别 地 抵抗 主 派 阶 洋务 级 派 思想主张及活动 师夷长技 “中体西用”,追求“自 强”“求富” 社会影响 开眼看世界 促进了中国的工业、教育近 代化进程


派别 早期 维新 派 维新 派 资 产 阶 革命 级 派
思想主张及活动 发展工商业、兴办西学、 革新政治 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 立宪 提出三民主义、建立中华 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