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震之考——汶川地震双年祭及其公益慈善与社会组织的考量
2024年汶川大地震的个人心得感受
2024年汶川大地震的个人心得感受2024年汶川大地震,是我这辈子难以忘记的一幕。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我正好在四川省雅安市的一个小镇上,亲身经历了这场震灾,亲眼目睹了地震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破坏和伤害。
这场地震不仅对汶川地区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了生命的脆弱和自然的威力。
当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我正在家里休息。
突然间,地面开始剧烈地摇晃,我感觉自己仿佛站在摇摆的船上,失去了平衡感。
接着,一阵巨大的噪音传来,我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家里的家具、花瓶等物品便纷纷倒地摔碎。
我家的房子不敌地震的威力,屋顶垮塌,墙壁龟裂,一片狼藉。
我和家人被掩埋在瓦砾中,幸好没有受伤。
但是,眼前的景象让我彻底明白了地震的破坏力,也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
地震过后,整个小镇的景象堪称一片废墟。
很多建筑物倒塌,道路被毁坏,电力和通讯中断,人们四处逃散、惶恐不安。
我看到很多家庭失去了亲人,很多人受伤,很多家庭流离失所。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地震的破坏力和人们面临的困境。
在震后的灾难中,人们团结一心,共同应对。
各级政府组织了抢救和救援行动,医疗队伍奔赴一线救治伤者,救援人员帮助受困者脱离险境。
我也参与了救援行动,虽然力所能及,但这个过程却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力量。
在灾区,见到很多志愿者和捐助者,他们不分昼夜地为灾区人民提供援助和帮助,让我感到无比的感动。
尽管遇到了这样的灾难,但我相信我们团结一心,一定能够克服困难,重建家园。
通过这场地震,我对自然的威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它是地球表面静止状态受到破坏时的表现。
地震导致了山体滑坡、崩塌、地裂、火山爆发等一系列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破坏。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虽然可以借助科技手段预警和减轻地震的破坏力,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自然的威力和规律。
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此外,在震后的重建工作中,我也学到了一些重要的经验和教训。
第10节 512汶川地震绵竹房屋震害分析与思考
2.3 不同结构形式震害 2.3.5框架-剪力墙结构 15层,建于1992年
剑南春大酒店
填充墙出现开裂,主体基本完好
3 村镇建筑震害
● 村镇房屋结构形式主要为2~4层的砖混结构或砌块 墙混合结构;
● 布局混乱,圈梁、构造柱设置较少或没有设置; ● 施工质量较差; ● 绝大部分采用空心预制楼板; ● 农村民居多为单层120厚砖墙或砌块墙承重混合
“汶川地震震害调查及对今后工程抗震的建议”
512汶川地震绵竹房屋震害分析与思考
2022年9月3日
目录: ■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绵竹简介 ■城区建筑震害 ■村镇建筑震害 ■工业建筑震害 ■构筑物及其他震害 ■总结与思考
分析判斷建築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共振現象 柱強樑弱 結構設計 地層特性 建物倒塌的原因 防震建築技術
2 绵竹城区建筑震害
2.1 城区建筑结构形式
●多层砌体结构;
●底层框架-砌体结构; ●底层局部框架-砌体结构;
大量使用预制板
●多层框架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剑南春大酒店
●城中村棚户区:多为120厚砖墙或砌块墙结构;
2.2 总体震害
硬山搁檩、木椽、瓦片屋顶
● 基本完好: 6% ; ● 轻微破坏:14% ; ● 中度破坏:40% ; ● 严重破坏:30% ; ● 倒塌:个别
建築物的施工品質應把握「柱強樑弱」的原則,因 為遇到強震時,柱子若不夠強韌,房子一下子就坍塌, 橫樑則是慢慢被拉斷,居民還可以爭取時間逃生。
建築材料以鋼骨結構(SRC)的耐震性較好、韌性較 佳,鋼筋混泥土(RC)次之,磚造的建築物較差。木結 構的房子柔軟性佳,但在地震中易發生火災事故。
結構設計
绵竹轻钢厂房基本完好,仅个别柱间支撑损坏
抗震救灾精神(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丰碑)
抗震救灾精神(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丰碑)一个多月前,汶川大地震震动中国:山崩地裂,江河痉挛,物毁人亡。
一个多月来,中国抗震救灾震惊世界:全民奋战,万众一心,发奋图强。
汶川作证:声势浩大的抗震救灾实践,砥砺了五千年不卑不亢的炎黄后代的铮铮铁骨,熔铸了中华民族震天动地的抗震救灾精神,铸造了伟大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不朽丰碑!党中央、国务院近期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重申,要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应付行进道路上的各样困难和挑战,建设社会主义中心价值系统,推进科学发展、促使社会和睦,争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成功,拥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抗震救灾精神的丰富内涵――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万众一心、万众一心,不畏艰险、不卑不亢,科学理性、开放透明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伟大表记中华文明史也能够说是一部与天灾人祸的抗争史。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遭遇过多次大的自然灾祸。
从 1966 年的邢台抗震救灾到1976 年唐山抗震救灾,从1987 年大兴安岭扑救丛林大火到1998 年三江抗洪抢险,从 2003 年抗击“非典”到今年初迎战冰雪,一次次自然灾害的严重考验,一场场人间真情的集中倾注,凝固了中国人民弥足宝贵的精神财产,确定了我们今日战胜特大地震灾祸的意志力基石。
汶川特大地震睁开的声势浩大的救灾践,吐出非常的人大,迸出生所罕的民族真情,照射出世瞩目的中国力量,出新期中民族抗震救灾精神的丰富内涵。
以人本,生命至上。
“世全部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的” 。
当灾突然降,党中央、国院坚决决议,急命令,主只有一个:“第一位是救人”,“救人是重中之重” ,“一希望,百倍努力” !旋即,国之重器,云集灾区;国之精,挽救斯民。
截止 6 月 13 日,各路营救大累挽救和移1403671 人,各政府投入抗震救灾金537.61元,接收国内外各界捐款物455.78元,运救灾篷105.15 万,运渡布置房24.51 万套。
纪念汶川大地震活动策划方案
纪念汶川大地震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主题。
“缅怀汶川,感恩前行”二、活动目的。
通过纪念汶川大地震,缅怀遇难同胞,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增强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同时也激励人们珍惜当下生活,积极面对困难,感恩奋进。
三、活动主体。
全体市民、学校师生、企事业单位员工等。
四、活动时间。
[具体日期](选择在汶川地震周年纪念日附近的周末为宜)五、活动地点。
1. 主会场:城市中心广场(如能容纳较多人员,交通便利,且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广场)2. 分会场:各学校操场、部分企事业单位内部场地。
六、活动内容及流程。
(一)主会场活动。
1. 上午。
- 9:00 - 9:30 活动签到入场。
- 在广场入口设置签到处,安排志愿者为参与者分发纪念丝带、活动手册。
- 9:30 - 10:00 纪念仪式开始。
- 主持人开场,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到场嘉宾。
- 全体起立,奏国歌。
- 默哀三分钟,悼念汶川地震遇难同胞。
- 10:00 - 10:30 主题演讲。
- 邀请汶川地震幸存者或参与抗震救灾的英雄人物进行主题演讲,分享他们的亲身经历、感人故事以及从中汲取的力量。
- 10:30 - 11:30 文艺表演。
- 11:30 - 12:00 防灾减灾知识普及互动。
- 邀请专业的防灾减灾专家进行简短的知识讲座,介绍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应对措施。
- 设置问答环节,参与者可就防灾减灾相关问题进行提问,回答正确者可获得小礼品(如防灾应急包、纪念徽章等)。
2. 下午。
- 14:00 - 16:00 图片展览与实物展示。
- 在广场设置图片展览区,展示汶川地震的历史照片,包括地震前的汶川风貌、地震中的惨烈场景、抗震救灾中的感人瞬间以及灾后重建的成果等。
- 同时设置实物展示区,展示从汶川地震灾区收集来的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如废墟中的生活用品、救援工具等,并安排志愿者进行讲解。
- 16:00 - 17:00 祈福活动。
- 在广场中央设置祈福墙,参与者可以在纸条上写下对汶川地震遇难同胞的思念、对灾区人民的祝福以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然后贴在祈福墙上。
NGO:在重建中成长
万 元 的 救 灾 物 资 ; 当晚 , 中华 思 源 工 程 扶 贫 基 金 会 连 夜 与 媒 体 联 系 ,联 合 开 展 抗 震 救 灾 募 捐 活 动 事 宜 ;2 0 年 08 5 l 日1 点 ,爱 德 基 金 会 就 已经 到 月 2 9 达 成 都 , 成 立 紧 急 救 援 办 公 室 ,拨 付 l)万 元 用 于 采 购 救 援 物 资 , 开 展 救 () (
次需求。
贫基 金会 、 中 国 青 少 年 发 展 基 金 会 、 中 国初 级 卫 生 保 健 基 金 会 等 十 二 家 基
这 些 来 自民 间 的 力 量 在 中 国 境 内 被官方称为 “ 社会 组 织 ”, 在 境 外 简
金会和 民间公益组织,在京发起 “ 中
国 民 间组 织 参 与汶 川地 震 救 灾 行 动 联 合 声 明 ” , 呼 吁 发挥 民 间 组 织 力 量 , 共 同支 援 灾 区 ,关 注 灾 后重 建 。 事 实 上 ,在 地 震 发 生 后 不 到 5 小 时 , 中 国红 十 字 会 就 紧 急拨 付 价 值 7 8
后重 建 中发挥 了不 可 替 代 的 作用 。
民间 组 织 、社 会 团体 以及 个体
志愿者 ,不但积极 参与筹措 资金,三
年 来 还 一 直 持 续 投 入 灾 区 的 恢 复 重 建 工 作 ,他 们 集 中 了 大量 的 民 间物 资 用
社会组织力量 井喷
如 果 没有 汶 川 地 震 , 2 0 年 也 许 08 不会 成 为 “ 国N O 年 ” 。 中 G元
称N 0 通常译为 “ 政府组织 ”) G( 非 。 中国N 0 G 的诞生途 径不一 :既有 具备 官方背景 、伴 随政府职 能转 型事业单
完整防灾减灾ppt课件
PART 04
防灾减灾自救知识
Add your content.Add your text content.Add your content.Add your content.Add your text content.Add your text content.Add your text content.
防灾减灾自救知识
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预防为主,就是要把地震事件发生之后一时
的、被动的、消极的救灾活动,转变为地震事件发生之前长期的、主动的、积极的、全社会参与的防御行为。
而地震事件发生之前长期的、主动的、积极的、全社会参与的 防御行为的养成则是依靠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的形成和提高。 这就需要大量的、深入的、持久的、广泛的防震减灾的宣传和 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教育。我们说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 防,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全国防灾减灾日
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 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 发生,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 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 “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 民防灾 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中国社会组织
南都基金会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的指导思想
资助、推动、服务,并通过资助项目的目标导向,积极、稳妥、有效地 支持民间组织参与灾后重建,以出色的工作成果,赢得政府的信任、群众 的支持
紧急动员资源:支持民间公益服务机构参与 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
512地震发生后, 一批民间公益服 务机构、特别是 缺少资源支持的 草根组织在第一 时间到达灾区参 与抗震救灾,直 接资助和帮助他 们获取资金和各 方资源支持,是 南都基金会的责 任。
条例对“社会参与”提出多项要求。 资金筹措: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通过政府投 入、对口支援、社会募集、市场运作等方式筹集地震 灾后恢复重建资金”。 设施建设:“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投 资地震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 乡村灾后恢复重建:“以群众自建为主,政府补助、 社会帮扶、对口支援”。
4、筹备举办灾后重建四川公益项目交 流展示会(简称:512公益川交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将与中国社 会组织促进会、上海浦东公 益孵化器及国内一批基金会、 企业与民间公益服务机构合 作,计划在2009年春天举 办灾后重建四川公益项目交 流展示会(简称:512公益 川交会),将通过搭建 “交易”平台,架设政府、 企业等资助方与民间公益机 构和受灾社群间的信息桥梁, 吸引各类公益主体参与重建。
为全面了解南都灾后重建项目进展,南都公益基金会组织多次赴四川灾区调
研。南都公益基金会组织第四批考察团成员包括南都公益基金会会长、理事 长等。考察团走访了绵竹、茂县、安县、北川等重灾区,为下一步工作提出 指导意见
3、加强灾后重建项目评估
评估工作是具有重 要意义,不仅可以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使有限的资金在灾 后重建中发挥更大 的作用,还可以了 解灾民的需求,对 “南都公益基金会 5•12灾后重建计划” 的实施效果作出准 确的评价。委托中 国人民大学非营利 组织研究中心对南 都公益基金会资助 的项目进行全覆盖 评估,目前已经完 成20多个项目的走 访和评估报告,特 别重视项目最终受 益人群的反馈。
纪念512汶川地震活动方案
纪念512汶川地震活动方案还记得2023年的5.12日吗,那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夺走了多少人的生命。
还记得那痛苦的哀号吗,举国人民都为之彻夜难眠。
有多少人在背后默默地关注着汶川,默默地帮助他们,却从不求任何回报。
时间飞逝,大地震发生已将近x年,为纪念在地震中离开我们的同胞,为了让同学们更好了解防灾减灾的科学知识,土建学院学生会生活部特举办此次纪念活动。
一、活动主题纪念遇难同胞,宣传防震知识二、活动意义、目地和目标让同学们更多更真实的了解关于汶川大地震的真人真事,了解地震灾难给同胞们带来的痛苦,政府紧急应对地震时的表现,产生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感。
普及防灾减灾的知识,让同学们知道应对地震以及其它灾难时的避难方法。
三、活动参加人员全院的同学四、活动的开展纪念遇难的同胞的主要形式1、展出专版,在大的画板上展出512大地震发生时的场面,政府应对时人民子弟兵在抢险救灾时的表现,地震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感人的故事,这些在八教前面或者是一楼的大厅内设专栏展出,在旁边出示一空白板子,提供给同学们写语录。
2、在5月12日当天晚上,组织全院的每一位同学在南院篮球场集合,点燃摆成512字型的蜡烛,在烛火中为在地震灾难中遇难的同胞默哀三分钟。
3、过后放映一部关于512的记录片,组织同学们认真地观看宣传防震知识的形式1、以宿舍为单位,我们制作防震防灾的科普知识单子,分发到各个宿舍。
2、把我们的生活小贴士在那一周改为防震知识周,在展板上写上防灾知识,这样全校的同学都能看到,提高影响范围和影响力。
五、资源需要及经费预算制作展出时需要5块大型板子,这在学院里有,我们可以借用。
需要大型纸张6张,加上绘制材料约6元一张,共计36元左右。
晚上的默哀活动需要的蜡烛量120支左右,大约需要80元左右。
晚上放映电影笔记本电脑加投影仪等设备,这些可以在学校借到宣传防灾知识时需打印单子,大约在200张,需要16元,经费总计为126元六、活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和细节在展出展板时要注意展板的保护,早晨转出晚上收回,注意天气以免丢失或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川地震评论: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
四川地震评论: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2008年5月12日,汶川之地的天空突然撕裂,大地疯狂地颤抖。
那一刻,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数万生命在瞬间消逝,无数房屋化为废墟,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
汶川地震不仅是对四川地区的一次严峻考验,更是对整个中国抗震救灾能力的一次检验。
然而,正是这场灾难,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团结,磨砺出了新中国的抗震能力。
一、汶川地震概况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其震中烈度高达11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
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灾难中的人民力量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灾难中,中国人民展现出了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无数普通人挺身而出,成为救援志愿者,用自己的双手在废墟中寻找生命。
他们不分昼夜,不顾个人安危,只为救出那些被困的同胞。
这种众志成城的精神,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坚韧。
三、救援与重建的努力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调动全国力量进行救援。
解放军、武警官兵、医疗人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迅速集结,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救援力量。
同时,政府还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这些努力不仅挽救了无数生命,也为灾区的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地震对社会的启示汶川地震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它让我们认识到,自然灾害无情,但人有情。
在面对灾难时,我们应该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抵御灾难的侵袭。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社会的抗震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五、汶川地震的影响汶川地震不仅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也对整个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更加关注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应对。
同时,这场地震也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展现了新中国的抗震救灾能力。
六、灾后重建的成效经过多年的努力,汶川灾区的重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社会慈善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中国社会慈善组织存在得问题与对策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研究我国慈善组织得发展现状及问题,立足国情,为我国慈善组织得发展提出了相应得对策与建议。
希望能促进慈善组织得健康发展,从而使其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保障体系与与谐社会服务.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指出了当前我国慈善组织发展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滞后,政府干预过多,慈善机构发展不完善、公信力不高,慈善组织运行成本解决困难等问题并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得原因;第二部分针对我国慈善组织存在得问题提出了慈善组织发展得对策与建议;第三部分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慈善组织;存在问题及原因;对策与建议近年来,随着社会财富得积累与人民生活水平得提高,慈善事业也获得了很大得发展。
慈善事业作为社会救助体系得重要组成部分,在衔接社会保障制度、改善贫困群体得生存状况、缓解社会矛盾与提高社会凝聚力、提升公众社会责任与公德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与谐社会得构建。
慈善组织作为慈善事业得载体,作为联系人民与社会得中介组织,她得发展也越来越收到人们得关注。
在我国社会体制改革得大环境下,我国慈善组织得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
尤其就是在去年得汶川地震之后,我国慈善组织存在得问题暴露得更加明显。
首先,从外部与内部两个层次粗略得研究了我国慈善组织存在得问题及原因。
一、外部环境1政府干预过多。
1、1在我国,慈善机构注册得前提就是,必须找到一个主管单位,而且这个主管单位必须就是政府部门,这样一来,慈善机构就必须与政府建立很好得关系.也有很多慈善组织由于找不到主管部门而无法注册。
1、2我国法律规定,只有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这一类得“官办慈善组织”才有合法募捐得权利,这样其她得民办慈善组织就失去了竞争力,造成了我国慈善组织募集得资源明显不足得现状.全国每年募集到慈善资源不到全国GDP得0、1%(美国慈善公益团体掌控得资源高达美国GDP得8%—9%)。
1、3慈善组织得发展与政府得大力推动密切相关。
汶川大地震历史论文
汶川大地震历史论文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一场毁灭性的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城以西19公里处。
这场地震造成了近7.7万人丧生,其中包括数千名儿童,另有数十万人受伤。
汶川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次地震之一,也是自唐山大地震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地震。
这场地震的规模为里氏8.0级,其造成的震后灾害也是十分严重的。
大批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被摧毁,导致了严重的交通瘫痪和物资匮乏。
此外,地震还引发了多次次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给灾区救援和重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汶川大地震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援助。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向中国提供了援助,并派遣了医疗队和搜救队前往灾区。
中国政府也迅速展开了大规模的救援和重建工作,投入了巨额资金和物资。
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对地震预警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并加强了地震监测和防灾减灾工作。
此外,全国范围内还开展了地震知识教育和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对地震的认识和自救能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汶川大地震灾区已经完成了重建工作,废墟上重新崛起了新的城镇和村庄。
大批受灾群众也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
然而,汶川大地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也让我们更加注重地震灾害的防范和减轻。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加强地震科研和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抗震建筑和基础设施的质量,促进地震灾害的减轻和防范,为人们创造更加安全和稳定的生活环境。
此次汶川大地震的教训和反思将对中国乃至全球地震预警和防灾减灾工作产生深远意义。
地震科学家和工程师将加强对地震规律和地质构造的研究,以提高对地震的预测和监测能力。
此外,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也将成为重要任务,及时准确地发出地震预警信息,可以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疏散和自救。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抗震设计和建筑标准,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
对于旧城区和农村地区的建筑,也需要进行加固和改造,提高其抗震能力。
汶川地震调查报告
汶川地震调查报告一、地震背景汶川地震,又称“5·12地震”,是指于2024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在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一次破坏性地震,震级为里氏8.0级。
此次地震是近年来中国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地震之一,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了解地震的成因和影响,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研究。
二、地震成因汶川地震主要是由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在这一地区的相互碰撞而引起的。
地震发生的地点位于两个板块的交汇处,地壳和岩石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长时间的应力积累导致了地壳发生了断裂,形成了当时的地震。
此外,汶川地震发生在断裂带的一段,使得能量释放更加剧烈,造成了更大的破坏。
三、地震影响1.人员伤亡:据统计,汶川地震共造成了近7万人死亡,17万人受伤,超过4000人失踪,是中国历史上伤亡最严重的地震之一、其中,汶川县伤亡最为严重,几乎全县遭受灭顶之灾。
2.建筑损坏:地震造成了大量建筑物的倒塌和破坏,尤其是学校和住房。
许多学校的教学楼和宿舍楼都无法抵御这次地震的力量,导致了大批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伤亡。
3.经济损失:地震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大量农田、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遭到破坏,许多企业和商家也因地震而无法经营,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四、救援工作1.救援行动: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迅速组织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包括派遣救援队伍、提供救灾物资和搭建临时医疗点等。
在第一时间救援了大量被困人员,为伤者提供了紧急的医疗救治。
2.灾后重建:中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灾后重建工作。
重建包括重建住房、学校和基础设施,并且对受灾地区进行了整体规划,以致力于未来的防灾减灾工作。
五、教训和启示1.加强地震预警: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对于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至关重要。
要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提前发现和警示地震活动,提高人民的紧急逃生反应能力。
2.加强建筑抗震能力:在地震频发区域,要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和加固工作,确保建筑能够在地震中更好地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四川地震王老吉三次捐款反响不一样,从企业伦理角度分析一下
四川地震王老吉三次捐款反响不一样,从企业伦理角度分析一下名不见经传的南方凉茶“王老吉”几乎一夜间红遍大江南北,一改冷冷清清的市场格局,变得门庭若市,各地销售屡屡告馨。
在一些网站论坛,不断流行着这样一个帖子:“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正所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地震无情人有情,大灾面前有大爱。
事发我国四川省汶川县的8级特大地震,震惊了世界,也极大震撼和揪痛了国人的心。
人们内心的痛苦、同情、善良、助人、爱人等美德和情感再也关不住,顷刻间表露无遗,从物质上的捐款捐物,到身体力行的赶赴现场救援,再到精神上的举国同哀,迸发出巨大的爱心。
此时此刻,“爱心”就是人们共同的价值祈盼和心理诉求,就是通行人们情感世界的金钥匙。
“王老吉”凉茶的大手笔爱心义举恰当其时,顿时拉近了与公众的心理距离,爱人者人爱之,加上商品本身的价廉物美,其获得消费者的亲睐追捧,纷纷对其作出“感情投资”,自是顺理成章。
企业热衷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是对社会和民众的回报与反哺,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高度体现。
在汶川大地震这样举世皆惊的大灾害面前,除了政府的应有力量,正是企业社会责任最可表象并最为可观的时刻,象行业巨头万科“捐200万元是适当的,不要泛慈善化,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成为负担。
”以及“员工捐款以10元为限”这样几近冷漠的冷静理性显然不适时宜,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人情国度,遭到爱心情绪高涨的人们的不满甚至鄙夷毫不为奇。
纯粹从商业营销角度看,万科之言行无疑也是棋失一着,实为不智。
慈善义举,可以提升企业的公众形象,也能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整体形象,从而赢得消费者的心,带来的社会效应往往远超广告投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老吉借助央视巨大的收视效应,作出赈灾慈善大手笔,让广大消费者看到一个有爱心负责任的企业形象,并为大家树立了一个作善事献爱心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形象的正面标杆,瞬间便获得极大的市场关注和追捧,品牌价值飙升。
慈善救灾的实践与思考
慈善救灾的实践与思考作者:张心国来源:《慈善》 2012年第3期我们应该明确地认识到,救灾事大,救灾工作必须以政府为主导。
且不说历史上灾害与赈灾在社会发展和朝代变迁中发挥着多大的作用,就现代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这一前提都是很难改变的。
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一、救灾工作涉及人的生命,人命关天,对生命的保护与关注是执政为民的第一要务:二、救灾工作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是恢复经济、保障民生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且庞大的系统工程;三、实践证明,在重大的救灾活动中,哪级政府如稍有松懈和怠慢或指挥不力,重者引发政治动荡,影响甚至危及政权的稳定,轻者动摇政府领导人的公信力和威望:四、救灾活动已成为各国军事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增强互信与合作的国际外交途径;五、国家赋予政府的职责,所建立的资金、物资保障机制以及政府部门强大的运转机制决定了政府是救灾的主渠道。
在救灾工作领域内,救灾捐赠属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范畴。
2010年9月开始施行的国务院《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规定了灾害救助工作必须遵循“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原则”;明确了“国家鼓励和引导单位和个人参与自然灾害救助捐赠、志愿服务等活动”;确立了“红十字会、慈善会和公募基金会等社会组织依法协助人民政府开展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地位和职责。
这是对我国救灾捐赠工作几十年来实践和发展过程的总结,也是指导救灾捐赠工作的根本方针和政策。
如何做好救灾捐赠工作,必须对救灾捐赠工作发展历程、有关政策和工作原则、中华慈善总会如何开展救灾捐赠有所了解。
以下将就这三个层面做些回顾与介绍,供大家参考。
救灾捐赠工作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灾害救助工作一直由内务部负责。
文革结束,原内务部恢复更名为民政部后,这项工作仍归民政部负责。
长期以来,其工作方针是立足于“生产自救”和“辅之于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挟持”。
社会互助领域局限于小范围的邻里乡亲、集体之间的互助,开展全社会大规模的救灾捐赠无从谈起。
汶川地震中非政府组织参与抢险救灾的案例研究
汶川地震中非政府组织参与抢险救灾的案例研究近十年,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与公共危机相关的事件频繁发生,而这些事件的复杂性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与之前相比较,每次在应对公共危机的时候,政府全揽的方式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而由志愿者组成的非政府组织在历次的危机处理中显现出了独特的作用。
2008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爆发了我国自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损失最大的八级地震。
这次特大地震客观上推动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迅速发展和进一步成熟,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全力投入到抢险之中,并利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协助政府开展救灾工作。
在某种角度上看,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汶川地震抢险救灾,是其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一次重大突破。
因此,有学者把2008年称作中国的NGO元年。
但另一方面,中国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功能并未充分发挥,如何善用这股力量已经成为公共治理领域的重要议题。
为此,本文旨在针对非政府组织如何应对公共危机和处理政府关系而提出一套系统的解决办法。
论文第一部分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主要思路与方法。
第二部分阐述了非政府组织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
第三部分对汶川地震的背景进行了简要的描述,接着详细的介绍了非政府组织参与此次地震抢险救灾所采取的措施和特点,如:社会资源的动员及整合、与政府的整合危机管理、非政府组织间合作等。
第四部分以汶川地震为例,提出了非政府组织参与抢险救灾存在的问题,如:反应不够灵敏、与政府沟通不足以及社会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认同感不高。
第五部分对非政府组织参与抢险救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双重管理体制弊病、非政府组织自身参与危机管理的能力不足、全能政府的弊病、法律体系不完善等。
第六部综合前面五部分的分析,总结了西方发达国家在非政府组织方面的管理经验,通过对比就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救援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横向的分析研究,并希望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提供有益思路。
汶川地震玄学解释
汶川地震是一场致命的地震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但是,有些人却认为这场地震是由玄学因素导致的。
一种玄学解释是,汶川地震是由“地脉”所造成的。
在这种说法中,地脉是地球内部的一种神秘力量,它会影响地球的运动和地震的发生。
有些人认为,汶川地震是由地脉的不平衡所导致的,并且这种不平衡可能是由人类的行为所引起的。
另一种玄学解释是,汶川地震是由“气势”所造成的。
在这种说法中,气势是一种极其强大的力量,它可以影响地球的运动和地震的发生。
有些人认为,汶川地震是由某种气势的积聚所导致的,并且这种气势可能是由人类的行为所引起的。
然而,这些玄学解释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并且也没有得到专业地质学家的认可。
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地质构造变化所导致的,并不是由任何玄学因素所造成的。
因此,我们应该摒弃这些无科学根据的玄学解释,而是以科学的观点来理解地震现象。
正确的解释是,地震是由地球内部地质构造的变化导致的。
地球是由许多岩石层组成的,这些岩石层是由不同种类的岩石构成的。
当这些岩石层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地震。
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地球内部的热能和压力的变化所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地球表面的岩石层移动所导致的。
因此,我们应该摒弃那些没有科学依据的玄学解释,而是以科学的观点来理解地震现象。
这样我们就可以准确地了解地震的本质,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地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运用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谈谈汶川地震胡月的经历带来的哲学启示。
运用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谈谈汶川地震胡月的经历带来的哲学启示。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
西南处,国有殇。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008年7月24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197人遇难,374176人受伤,失踪18209人。
抢险救灾人员已累计解救和转移1485697人。
因地震受伤住院治疗累计96451人(不包括灾区病员人数),已出院90846人,仍有2946人住院,其中四川转外省市伤员仍住院1533人,共救治伤病员3207947人次。
这次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
四川最严重,占到总损失的91.3%,甘肃占到总损失的5.8%,陕西占总损失的2.9%。
国家统计局将损失指标分三类,第一类是人员伤亡问题,第二类是财产损失问题,第三类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
在财产损失中,房屋的损失很大,民房和城市居民住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7.4%。
包括学校、医院和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0.4%。
另外还有基础设施,道路、桥梁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的损失,占到总损失的21.9%,这三类是损失比例比较大的,70%以上的损失是由这三方面造成的。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此次地震的破坏性之强。
据称几乎整个东南亚和整个东亚地区都有震感。
“主要是因为汶川地震错动时间特别长,比唐山地震还长,这就是为什么唐山地震虽然死亡人数多,但是实际上灾害造成的影响不如汶川地震大。
”因为汶川灾情分布比较广。
面对灾难的突然降临,世人陷入了惊恐和悲痛。
但是,救援行动也在第一时间开展!没什么比生命更宝贵!于是,一场追赶时间与拯救生命的无声战争打响了。
据统计,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为止)总计594.68亿元,实际到账款物总计594.08亿元,已向灾区拨付捐赠款物合计268.80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J■._........▲【文章编号】1670—1323(2010)一05—0054—03震’’之考——汶川地震双年祭及其公益慈善与社会组织的考量李彭源(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上海200002)历史永远铭记,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I汶川大地震夺走了8万多条生命,在数十万人身上留下伤痛,摧毁了数百万间房屋,给国人留下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
同样,历史不会忘却,国际社会的空前善举,中华民族的众志成城,以及社会组织的极致发挥,推动着中国社会建设和民主进程。
一、强震:撼动政治文明和道德社会的觉醒汶川I地震与30余年前的唐山地震的救灾理念相比,彰显了中国社会进步。
一是政治民主开明亲和,强势推进中国人权。
汶川I地震的破坏率超过唐山。
但是,中国政府的救灾能力,以及一个全新公民社会的开放形象却超出国际预期。
从拒绝国际援助,到今天争取外援,让多支国外搜救队入川救援;为大地震遇难者设立国家哀悼日,首次将民众意愿上升到国家意志:突破人定胜天的陈词滥调,披露真相并敬畏自然,这些都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崭新理念。
二是新闻媒体豁然透明,感受政府顺从民意。
一改报喜不报忧,或者“丧事当喜事办”,从直观灾情到记录人性。
央视和各地卫视全天直播,突破灾难报道的禁区让人颠覆观念:国家快速的反应动员,领导人慰问指导,暂停奥运火炬传递,救灾军用直升机失事,催生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对民间批评从善如流,国际媒体自由采访,无不彰显国家公共民主生活的递进。
三是灾难信息迅速公开,保障人民知情权力。
突发地震验证政府执政能力,检验刚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考验民政部2005年8月起取消保密的灾害死亡资料。
及时的伤害数据和救援信息,展示出责任政府形象,引发了全国乃至世界强烈的人道情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尹韵公评说,“堪称中国有史以来最快最全面的一次。
在中国信息公开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54I社团管理研究四是外事交际灵活务实,拓展提升国际空间。
震灾悲恸演绎为人类不幸,缓解了奥运火炬波折,中断了向北京奥运会发难。
166个国家和30余个国际组织的慰问,美国和法国总统等专程吊唁,联合国和秘鲁、佛得角以及孟加拉国哀悼。
地球村以各种方式表达同情并提供援助。
不仅有传统友好国家,西方社会也刮目相看,台湾国民党也相泯恩仇。
与先期的缅甸风灾相比,国际舆论对中国赞誉有加。
五是大灾大爱多难兴邦,公民交融国家意识。
抗震救灾中万众一心的精诚团结,八方支援的道义精神使世人惊讶。
央视赈灾晚会15亿善款,社会各界不分贫富踊跃捐款,海内外华人慷慨解囊,其爱国激情只有抗战及抗美援朝才可媲美。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震灾也深刻影响社会道德。
当有人抱着孩子或用孩子名义捐款时,3岁的北川男童郎铮从废墟中被救出时不忘敬礼,彼此懂得了奉献和感恩。
六是民政部门适时应变,力求凸显人文关怀。
民政部为保障灾区公共卫生,及时与公安部、卫生部制订处理罹难者遗体意见,建立D N A数据库,维护死者尊严,做好遇难者家属安抚工作。
为确保地震孤儿、孤老和孤残“三孤”人员和群众温饱,在转移安置期间补助等。
从保障基本生活到组织救灾物质,事无巨细不遗余力,全面发挥民政系统以及民间组织管理部门的牵头和协调作用。
七是理性爱国引领成熟,民族悲情升华释放。
地震使中华儿女紧急行动起来,社会责任、人类同情等价值理念深深影响一代人的世界观。
无数人捐款捐物献血,义拍义卖义演,集体转为绝非捐助施与的义工,以过去少见的民间参与方式全身心投入赈灾。
哀悼日当晚,血脉贲张的青年人尤其是“80”后在各地举行烛光祈福活动,让人深感从张扬到内敛,由渲泄到凝聚的社会定力。
八是民间迸发慈善力量,社会组织大显身手。
政府开始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体系外民间救援力量。
而江苏一支60台挖掘机的民间抢险突击队,几乎与军队同时抵达灾区,吹响了民间力量集结号。
灾后第2天和第14天,中央财政救灾款分别为8.6亿、166.26亿:而民政部统计的社会捐款,则是6500万、308.76亿。
在政府主导下,社会组织在化解危机时自觉施展拾遗补缺的作用不可或缺。
二、余震:公益慈善出现的新课题汶川地震在根本上促动了中国慈善事业,并提醒了包括灾难分担保险的应急机制改革,以及善款监管等问题。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说:灾害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心。
但同时也给慈善事业提出前所未有的新课题。
一如慈善文化的养威。
首先,培育自愿无偿、有权不予公布的捐赠理念。
国外如宣布捐款及其额度,会被视为通过灾难谋利。
但国内为满足公众情绪,捐赠出现攀比广告现象:王老吉凉茶树立慈善形象被捧煞,而万科王石补捐1亿仍被棒煞,还有“国际铁公鸡”麦当劳的封杀。
其次,提倡民间捐赠主导。
据统计,中国捐款额个人20%、公司80%:美国则是83%和4%,生怕被骂用公共资源显耀政绩。
西方社会捐赠救穷不救急,禁忌交给政府,以为第一个公布开通救灾捐款热线的民政部是个负责管理慈善机构的“爸爸”。
美国政府向我提供100万美元和160万美元物质,而其社会援助超过10亿人民币。
再次,引导网络善举路径。
国新办判断震灾后网络成了中国主流媒体。
各大网站开辟捐款通道。
继博客、播客、换客后,志愿者代名词的“善客”又成为公益网络。
二如赈灾款项的落地。
因为担心善款不能送达灾区群众,报载体育界两大名嘴亲赴现场将钱送到灾民手上,并找人设计新建学校;晋江一陶瓷企业老总更是提着28万现金,亲手发到灾区困难家庭才放心。
巨额善款的使用监管,是官方民间共同关注的问题。
如果出现任何不当,都可能引发“地震”,伤害世人善心,动摇政府威信,而民政将首当其冲。
民政部曾要求各地加强捐赠款拨付使用的监督管理,严格按照捐赠者意愿,切实提高捐款使用效率,并及时向社会公众和捐赠人反馈使用情况。
上海97%家庭为灾区捐过款,且为近年来最大额。
时隔两年,很多人抱怨不知道善款用在何处,长期以往,将会锐减民间集聚的善心、热心和信心。
兰如公益捐赠的税扣。
美国慈善发达原因是捐款税收优惠。
目前中国慈善事业存在不少制度瓶颈,如现行财税部门的公益捐赠税前扣除,只适用“半官方”的部分基金会、极少全国性社团或政府部门。
震后,国家税务总局明确个人向灾区捐赠可抵税;民政部首次收集捐款人地址,向需要抵扣税款者邮寄捐赠收据;北京决定个人向国家承认的非营利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捐赠,依据捐赠凭证扣除应纳税额。
单位组织捐赠的,在统一的捐赠票据后附捐款明细单,作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
但至今结果,至少笔者及其同事分别捐赠了上千元,但没听说有过任何抵扣。
四如善待慈爱的意愿。
有些慈善机关为集中力量办大事,常大规模支付转移社会各界捐赠,但可能效率不经济。
应当鼓励社会直接救助的方式,而且慈善资源不宜过度开发,应当回到自愿本位,让规范运作的慈善组织和社会捐款成为生活常态。
因此需要改进当前单位动员、规定底线、公布比照的习惯。
要让社会组织承担慈善主角,并加强慈善审计与监督。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认为,如果银行能够增设服务项目,市民有捐款意愿就像买基金一样,按月从银行卡内扣除,向慈善机构公开账户捐款。
五如相关法规的审视。
如高院就捐赠人反悔适用法律等情况下发通知,但不断曝光的明星“捐赠门”系列事件,暴露出慈善的无奈和漏洞,把集政府信誉和公众热忱于一身的中国式捐赠当儿戏,应当辅助相关法规来严厉制止这样的“善盲”出现。
同时,善款使用公开透明要靠依法保障。
随着社会发展,<红十字会法》、<公益事业捐赠法》需要尽快完善。
在政府统一安排下,动员民间力量解决灾害引发的社会问题,可能事半功倍。
如四川省曾启动88名残孤认养,但8万人咨询后无一成功。
人口学家穆光宗建议现行<收养法》增加一条:“其他未预料到的情况根据事情发生时的社会状况参照执行”。
就可由全国人大或者授权国务院、地方政府完善收养立法,增加领养、助养、寄养等内容,健全收养方面的法律监督以解决实际问题。
三、震波:慈善公信力的警惕和社会组织作用力的期待震后,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应运而生。
毫无疑问,政府必然成为慈善主导。
但一个和谐的社会,必是融入国家、社会、公民诸多力量的结果。
汶J l l地震是次凤凰涅榘,也是社会组织崛起的重要标志。
一是鼓励社会组织持续参与灾后重建。
绵阳市委书记曾谈灾后重建:政府不能大包大揽,现在缺的不是资金,而是主体精神。
所以,需要社会组织延续发力。
地震后,许多社会组织没有袖手旁观,积极参与赈灾活动。
有的不仅捐钱捐物,还设立基金延续慈善。
上海网友组织的“汶川孤儿亲友团”,由著名主持人杨澜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共同设立“地震孤儿救助专项基金”:上海市志愿者协会招募灾后重建中小学教育志愿者:上海发起的阳光种子行动,其网站主题语“不仅是爱,更是彼此成长”,并开展灾区10年关注研究课题。
二是保障志愿者行动健康持久开展。
中国志愿者协会统计,有20万人次志愿者参与抗震救灾。
我国志愿者总数已达8千万,但实际效果不尽人意,面临“谁来管”和“如何管”两大难题。
志愿制度成熟国家,其服务活动已细分化、制度化、规模化和系统化。
上海市现已颁布志愿者服务条例。
在呼吁国家荣誉立法的同时,探索以民政及社会组织管理部门为主,形成志愿者预备役制度,通过高效的社会管理和完善的培训机制,既可分担解救突发危机部分职责,及时社团管珲研究I 55补充紧急状态下的社会保障体系,避免盲动和无序:还可在日常生活中集聚和调配社会资源,为社会提供各类专业化的公益性服务。
三是强化救灾捐赠款物落地。
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十分关注庞大的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
震后,温总理主持国务院会议研究加强捐赠款物管理,“要向社会公众交一笔明白帐”:中纪委及时通知加强救灾资金物资监管及承诺追究行为:高院要求对七类抗震救灾犯罪行为从重处罚;民政部参与将监管所有资金物资募集和使用的领导小组;公安机关严厉打击个别地区虚假募捐诈骗案:海关和侨务等部门分别监管相关捐赠财物使用。
上海市红十字会重申:每一笔募捐款物,均要经严格审计;确定的重建家园援建项目经当地审计后方能实施。
这些,民众正在拭目以待。
四是规范赈灾互助活动。
如上海新民晚报曾刊登抗震救灾的困惑:小区业主通过论坛和Q Q群自发募捐,被居委会指斥“非法集资”。
而律师认为,只要组织者如实公告操作流程并得到认可,善款最后交给红十字会、民政系统等相关机构即可。
根据民政部救灾捐赠管理办法,凡以救灾名义举行的义演义赛义卖义拍等活动,举办者应在活动结束后30日内报地方民政部门备案:系统单位组织募捐的,需报对应行政隶属关系的民政部门备案;隶属街道乡镇的,则由所在地民政部门汇总后上报备案。
并在募捐活动结束后,向社会公布所募款物和使用情况审计结果。
五是统一善款统计渠道。
马来西亚最大的华人报纸《星洲日报》遵循华人社区募捐规则,义款一分钱也要开收据,基金会利息也算入捐款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