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课件 2
合集下载
呼吸心跳骤停的处理及心肺复苏ppt课件
脊柱或骨盆骨折
对于有脊柱或骨盆骨折的患者,心肺 复苏可能会加重损伤,因此应谨慎处 理。
其他严重疾病
对于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如严重心脏 病、呼吸衰竭等,进行心肺复苏可能 会加重病情,需要谨慎评估。
心肺复苏的培训与
05
普及
培训的重要性
提高急救成功率
通过心肺复苏培训,人们可以掌握正 确的急救技能,在呼吸心跳骤停发生 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生 存率。
泵送。
自主呼吸
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是心肺复苏 成功的标志之一。
神志恢肤色和血压
肤色逐渐红润,血压回升至正 常范围。
心肺复苏的操作流
03
程
呼叫急救
01
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简要描 述病情和地点。
02
确保现场安全,避免对救助者和 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检查意识与呼吸
人工呼吸
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包裹患者的嘴部 ,吹气两次。
每次吹气持续吹气1秒以上,使胸部 隆起。
电除颤
在患者胸部涂抹导电糊。
根据除颤仪的提示进行电除颤操作。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
04
项与禁忌症
注意事项
确保安全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要确保环 境安全,避免对施救者和患者
造成二次伤害。
及时呼叫急救
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应先呼 叫急救服务,以便专业人员尽 快到达现场进行救治。
电除颤
电除颤原理
通过电击使心脏的自律 细胞重新排列,从而恢
复其正常节律。
适应症
电击位置
适用于室颤或室性停搏 患者。
通常选择胸骨右缘第2肋 间和左乳头下方心尖处
。
电击能量
单向波360J,双向波 200J。
心脏骤停和复苏PPT课件
• 应用电除颤从150-200J开始,不要 小能量反复试用。
43
应当注意的问题
8.肾上腺素的使用。
• 肾上腺素适用于室颤、无脉性室速、 心博停止及无脉性电活动。
• 肾上腺素1mg静注,可反复给药,用 药间隔为3~5分钟,也不能无限度的增 大剂量和无限度的使用,加大剂量虽可 以提高自主心律的恢复率,但对患者存 活无任何影响。
• 如果做口对口人工呼吸的话,应该每 30次人工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口对口呼 吸。
25
初级心肺复苏
3.胸外按压--通过循环将氧送往全身
• 在心脏骤停时建立有效人工循环的主 要方法。
• 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可使胸腔内压改 变而产生作用,直接按压心脏可维持一 定的血液流动,改善全身特别是重要器 官的血液灌注。
首先应该保持正确的体位,仰卧在坚 固的平面上,施救者在患者的一侧进行 复苏。
19
初级心肺复苏
1.开通气道---保证氧能进入肺内
•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成功复苏的重要一步, 可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方法是: 术者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 头后仰,另一手的示、中两指抬起下颏, 使下颌尖、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呈垂直状 态,以通畅气道。
44
应当注意的问题
• 9.碳酸氢钠的使用。不宜过早使用。 适应症: (1)心博骤停者应在电除颤、心脏按压、 人工呼吸及应用肾上腺素至少一次以后使 用; (2)长时间心脏停博后恢复自主循环者, 缓解酸中毒; (3)已知在心博骤停前有酸中毒 (4)高血钾症,可促使钾转入细胞内。
45
应当注意的问题
10. 最新研究证实,在心脏骤停后,将 体温降低到32摄氏度~ 34摄氏度 并保持12小时~24小时,能显著 提高大脑不受损害的几率。因此,该 指南推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采取 这一措施。
43
应当注意的问题
8.肾上腺素的使用。
• 肾上腺素适用于室颤、无脉性室速、 心博停止及无脉性电活动。
• 肾上腺素1mg静注,可反复给药,用 药间隔为3~5分钟,也不能无限度的增 大剂量和无限度的使用,加大剂量虽可 以提高自主心律的恢复率,但对患者存 活无任何影响。
• 如果做口对口人工呼吸的话,应该每 30次人工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口对口呼 吸。
25
初级心肺复苏
3.胸外按压--通过循环将氧送往全身
• 在心脏骤停时建立有效人工循环的主 要方法。
• 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可使胸腔内压改 变而产生作用,直接按压心脏可维持一 定的血液流动,改善全身特别是重要器 官的血液灌注。
首先应该保持正确的体位,仰卧在坚 固的平面上,施救者在患者的一侧进行 复苏。
19
初级心肺复苏
1.开通气道---保证氧能进入肺内
•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成功复苏的重要一步, 可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方法是: 术者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 头后仰,另一手的示、中两指抬起下颏, 使下颌尖、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呈垂直状 态,以通畅气道。
44
应当注意的问题
• 9.碳酸氢钠的使用。不宜过早使用。 适应症: (1)心博骤停者应在电除颤、心脏按压、 人工呼吸及应用肾上腺素至少一次以后使 用; (2)长时间心脏停博后恢复自主循环者, 缓解酸中毒; (3)已知在心博骤停前有酸中毒 (4)高血钾症,可促使钾转入细胞内。
45
应当注意的问题
10. 最新研究证实,在心脏骤停后,将 体温降低到32摄氏度~ 34摄氏度 并保持12小时~24小时,能显著 提高大脑不受损害的几率。因此,该 指南推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采取 这一措施。
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术 PPT课件
有人将导致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总结为
5“H”和5“T”:
• Hypoxia(缺O2) • Hypokalemia/Hyperkalemia and other
electrolytes(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及其它的电解质异常) • Hypothermia/hyperthermia(低温/体温过高) • Hypovolemia(低血容量) • Hypoglycemia/Hyperglycemia (低血糖/高血糖) • Tablets(药物) • Tamponade(心包填塞) • Thrombosis-pulmonary(肺栓塞) • Thrombosis-coronary(冠状血管栓塞) • Tension-pneumothorax, asthma(气胸,哮喘)
按压频率
至少100次/min (18秒完成30次 按压)
按压和放松时间各占50% 数数掌握节奏,个位数加重复尾音 需勤加练习
按压姿势
地上采用跪姿,双膝平病人肩部 床旁应站立于踏脚板,双膝平病人躯干 双臂绷直,与胸部垂直不得弯曲 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
重量往下压(杠杆原理)
按压定位
(一只手的食、中指放在肋缘下)
按压定位
沿肋骨缘向上滑到胸骨下端,向上两横指后 把另一只手掌根靠在手指上(胸骨下半部)
按压定位
第二只手重叠在第一只手上手指交叉、 掌根紧贴胸骨
按压定位
两乳头间
按压深度
成人胸骨下陷 5 cm,因人而异 产生60~80mmHg动脉收缩压
有效标准: 能触摸到颈或股动脉搏动
先按压后除颤
心肺复苏有效指标
①可触及大动脉搏动;②病人口唇、颜 面部转红;③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恢 复;④自主呼吸开始出现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ppt课件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电除颤的能量选择
• 单向波形除颤仪: 360J • 双向波形除颤仪: 200J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除颤步骤
① 打开电源 ② 粘贴电极板 ③ 选择能量 ④ 确认安全后按电击按钮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起搏治疗
• 对心搏停止患者不推荐使用起搏治疗。 • 对有症状的心动过缓,尤其是高度房室传导
阻滞发生在希氏束以下时立即起搏治疗。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四环节:有效高级心血管生命 支持
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通过建立高级 气道和用药进行的抢救治疗。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
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 维持血液充分氧合和清除二
氧化碳潴留
BLS和ACLS阶段应给患者100% 氧,使动脉血氧饱和度达最大化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始终保持气道开放 吹气时不能漏气 连吹2次,注意让病人出气 确保胸部升起并维持1秒 频率:成人10-12次/分,
儿童/婴儿12-20次/分
注意事项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牙关紧闭时如何进行人工呼吸?
口 对 鼻 呼 吸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人工呼吸
球囊面罩通气装置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判断意识
• 拍打双肩,凑近耳边大声 呼唤: “喂!你怎么了?”
• 如均无反应,则确定为 意识丧失
轻拍重喊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成人颈动脉搏动检查
中、食指横放颈部中 央,向气管一侧轻按 滑动2~3cm
时间<10秒 力度适中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呼救
意识丧失即为危险状态,需立即呼救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C -人工循环
电除颤的能量选择
• 单向波形除颤仪: 360J • 双向波形除颤仪: 200J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除颤步骤
① 打开电源 ② 粘贴电极板 ③ 选择能量 ④ 确认安全后按电击按钮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起搏治疗
• 对心搏停止患者不推荐使用起搏治疗。 • 对有症状的心动过缓,尤其是高度房室传导
阻滞发生在希氏束以下时立即起搏治疗。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四环节:有效高级心血管生命 支持
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通过建立高级 气道和用药进行的抢救治疗。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
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 维持血液充分氧合和清除二
氧化碳潴留
BLS和ACLS阶段应给患者100% 氧,使动脉血氧饱和度达最大化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始终保持气道开放 吹气时不能漏气 连吹2次,注意让病人出气 确保胸部升起并维持1秒 频率:成人10-12次/分,
儿童/婴儿12-20次/分
注意事项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牙关紧闭时如何进行人工呼吸?
口 对 鼻 呼 吸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人工呼吸
球囊面罩通气装置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判断意识
• 拍打双肩,凑近耳边大声 呼唤: “喂!你怎么了?”
• 如均无反应,则确定为 意识丧失
轻拍重喊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成人颈动脉搏动检查
中、食指横放颈部中 央,向气管一侧轻按 滑动2~3cm
时间<10秒 力度适中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呼救
意识丧失即为危险状态,需立即呼救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C -人工循环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PPT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PPT
了解心脏骤停及心肺复苏救护流程,掌握生命抢救的关键,让我们一起来了 解。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的定义
1 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停止跳动,引起意识丧失、需要急救的心脏事件。
2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指在发生心脏骤停时,通过一定方法使心脏恢复跳动和呼吸恢复的过程。
心脏骤停的原因
心源性因素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的预防措施
1.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2.定期体检
3.掌握心肺复苏技能
控制体重、减少吸烟、加强锻炼等。
定期进行血压、心电图、血脂等项目检查,及早发 现可疑情况。
心肺复苏技能可为自己及家人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帮 助。
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心肺功能下降,是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
高血压长期存在会使心脏负荷增加,是患心脏骤停的
心肺复苏的常见错误
1
胸外按压不够力
按压次数和深度不够,导致心肺功能恢复受阻。
2
呼吸急促或过缓
呼吸过急或过缓都会影响人体代谢紊乱。
3
生命体征未恢复即离开
未能及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导致复苏效果缺乏统计。
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脏手术等因素导致心肌 收缩力降低,引起骤停。
非心源性因素
麻醉意外、中毒、溺水、窒息、触电、低温等因素均 可导致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的步骤
呼叫急救实施救护操作 Nhomakorabea在一般情况下,要首先立即拨打120,呼叫急救救护车。 心肺复苏主要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两种操作。
电除颤治疗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早使用心电监护仪和除颤仪, 进行电除颤治疗。
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避免不可逆的损伤
心肺复苏可以防止意识丧失、高乳酸酸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
了解心脏骤停及心肺复苏救护流程,掌握生命抢救的关键,让我们一起来了 解。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的定义
1 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停止跳动,引起意识丧失、需要急救的心脏事件。
2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指在发生心脏骤停时,通过一定方法使心脏恢复跳动和呼吸恢复的过程。
心脏骤停的原因
心源性因素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的预防措施
1.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2.定期体检
3.掌握心肺复苏技能
控制体重、减少吸烟、加强锻炼等。
定期进行血压、心电图、血脂等项目检查,及早发 现可疑情况。
心肺复苏技能可为自己及家人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帮 助。
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心肺功能下降,是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
高血压长期存在会使心脏负荷增加,是患心脏骤停的
心肺复苏的常见错误
1
胸外按压不够力
按压次数和深度不够,导致心肺功能恢复受阻。
2
呼吸急促或过缓
呼吸过急或过缓都会影响人体代谢紊乱。
3
生命体征未恢复即离开
未能及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导致复苏效果缺乏统计。
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脏手术等因素导致心肌 收缩力降低,引起骤停。
非心源性因素
麻醉意外、中毒、溺水、窒息、触电、低温等因素均 可导致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的步骤
呼叫急救实施救护操作 Nhomakorabea在一般情况下,要首先立即拨打120,呼叫急救救护车。 心肺复苏主要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两种操作。
电除颤治疗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早使用心电监护仪和除颤仪, 进行电除颤治疗。
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避免不可逆的损伤
心肺复苏可以防止意识丧失、高乳酸酸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
定期复习和实践
不断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积极参与模拟演练和实际施救,提高应 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获取认证
通过相关机构认证,获得心肺复苏术施救者的合法资格,以便在紧 急情况下合法施救。
在家庭和社区中推广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
1 2
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家庭和社区成员通过学习和掌握心肺复苏术技能, 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施救,提高自救和互救的 成功率。
挽救器官功能
通过维持全身血液循环, 心肺复苏术可以保护其他 重要器官的功能。
心肺复苏术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背景
心肺复苏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已经成为现 代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进步
社会推广
为了提高公众对心肺复苏术的认知和 技能普及,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 教育和培训活动。
用一只手固定患者的下颌角, 另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子,使 患者的头部后仰。
可使用口咽通气道或面罩给氧。
人工呼吸
用面罩覆盖患者的口鼻,确保密封良 好。
每两次人工呼吸为一组,每组吹气后 进行30次胸外按压。
进行吹气,每次吹气持续吹气1秒以 上,使胸部隆起。
03
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
按压深度和频率
总结词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肺复苏 术的方法和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02
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
评估现场安全
01
确保施救者和患者处于 安全的环境中,避免二 次伤害。
02
移除患者周围的危险物 品,如玻璃、锐物等。
03
保持地面干燥,以防患 者滑倒。
04
如有必要,使用个人防 护设备,如手套、口罩 等。
判断意识和呼吸
避免并发症
不断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积极参与模拟演练和实际施救,提高应 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获取认证
通过相关机构认证,获得心肺复苏术施救者的合法资格,以便在紧 急情况下合法施救。
在家庭和社区中推广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
1 2
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家庭和社区成员通过学习和掌握心肺复苏术技能, 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施救,提高自救和互救的 成功率。
挽救器官功能
通过维持全身血液循环, 心肺复苏术可以保护其他 重要器官的功能。
心肺复苏术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背景
心肺复苏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已经成为现 代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进步
社会推广
为了提高公众对心肺复苏术的认知和 技能普及,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 教育和培训活动。
用一只手固定患者的下颌角, 另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子,使 患者的头部后仰。
可使用口咽通气道或面罩给氧。
人工呼吸
用面罩覆盖患者的口鼻,确保密封良 好。
每两次人工呼吸为一组,每组吹气后 进行30次胸外按压。
进行吹气,每次吹气持续吹气1秒以 上,使胸部隆起。
03
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
按压深度和频率
总结词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肺复苏 术的方法和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02
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
评估现场安全
01
确保施救者和患者处于 安全的环境中,避免二 次伤害。
02
移除患者周围的危险物 品,如玻璃、锐物等。
03
保持地面干燥,以防患 者滑倒。
04
如有必要,使用个人防 护设备,如手套、口罩 等。
判断意识和呼吸
避免并发症
心肺复苏之心脏骤停PPT课件
心肺复苏
之心脏骤停
1
定义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心脏泵血功能突然终止,能造成全身循 环中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以突然 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大动脉搏动消失 为临床特征。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指急性症状发作后 1 小时内发生的以意 识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死 亡。 心脏骤停是造成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
14
小结
心脏骤停一旦发生将立刻导致脑和其他 器官血流中断,引起意识丧失、呼吸停 止等严重后果,甚至猝死。及时有效的 救治能挽救患者生命,免于死亡。 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是 一样的,初期急救处理也基本相同,故 其诊断要求果断、迅速,切不可因反复 触摸大动脉搏动、听心音、测血压、心 电图检查等延误抢救时机。
7
发生机制:缺氧
心肌细胞→无氧代谢→高碳酸血症、 高乳酸血症→心肌收缩力↓→降低室颤 阈值→室颤、心脏停博。
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高血钾、低血 钙→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心 脏停博。
8
心电图类型
心室颤动(80%~90%)
10
心室停搏
11
电-机械分离
2
症状体征
时间 症状
3秒 10~20秒 20~30秒内 30~40秒后
头晕 晕厥,30秒后昏迷 呼吸不规则,呈叹息样 瞳孔散大
40秒左右 60秒后 4~6分钟后
出现抽搐 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 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
PS:心肌耐缺氧时间30分钟。
3
实践证明
4分钟内复苏者可能有一半人救活; 4~6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仅10%可 以救活; 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4%; 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几无存活可 能。 从心脏骤停至发生生物学死亡时间的 长短取决于原来病变性质,以及心脏骤 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
之心脏骤停
1
定义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心脏泵血功能突然终止,能造成全身循 环中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以突然 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大动脉搏动消失 为临床特征。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指急性症状发作后 1 小时内发生的以意 识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死 亡。 心脏骤停是造成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
14
小结
心脏骤停一旦发生将立刻导致脑和其他 器官血流中断,引起意识丧失、呼吸停 止等严重后果,甚至猝死。及时有效的 救治能挽救患者生命,免于死亡。 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是 一样的,初期急救处理也基本相同,故 其诊断要求果断、迅速,切不可因反复 触摸大动脉搏动、听心音、测血压、心 电图检查等延误抢救时机。
7
发生机制:缺氧
心肌细胞→无氧代谢→高碳酸血症、 高乳酸血症→心肌收缩力↓→降低室颤 阈值→室颤、心脏停博。
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高血钾、低血 钙→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心 脏停博。
8
心电图类型
心室颤动(80%~90%)
10
心室停搏
11
电-机械分离
2
症状体征
时间 症状
3秒 10~20秒 20~30秒内 30~40秒后
头晕 晕厥,30秒后昏迷 呼吸不规则,呈叹息样 瞳孔散大
40秒左右 60秒后 4~6分钟后
出现抽搐 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 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
PS:心肌耐缺氧时间30分钟。
3
实践证明
4分钟内复苏者可能有一半人救活; 4~6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仅10%可 以救活; 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4%; 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几无存活可 能。 从心脏骤停至发生生物学死亡时间的 长短取决于原来病变性质,以及心脏骤 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PPT课件
病因
心源性猝死:80% 其他:电解质紊乱 酸中毒 药物中毒 麻醉意外 手术 介入性操作 电击
临床经过(四期)
前驱症状、 终末事件的开始、 心脏骤停、 生物学死亡。
心脏骤停的判断
心脏骤停症状体征的先后顺序(一)
原发病的表现或意外事件的发生 心脏停跳—心电图示心室颤动,心室停搏, 大致正常心电图(电-机械分离 ) 循环中止—血压测不到,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音消失 意识丧失—心脏停跳后6~8秒出现,呈深 度昏迷,对强刺激无反应
用外加的高能量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全 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 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 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通常为窦房结)重 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 。在心室颤 动时的电复律治疗也常被称为电击除颤。
电复律术的步骤和操作方法
1.打开开关(接通电源) 2.涂导电膏,按要求放置电极板 3.选择能量 4.充电 5.放电 6.所有人员不得接触病人、病床以及 与病人相连接的仪器设备以免触电
心室颤动
心室停搏
无脉性电活动
心源性猝死的常见先兆
德国柏林曾对406个心源性猝死病例 做过统计,结果发现,80%的患者在 猝死发生前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先兆。 其中有22%的心源性猝死患者会有平 均累积长达120分钟的心绞痛,15% 的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会平均持续 半个小时,其余的还可能会出现恶 心、呕吐、头晕等症状。
时间就是生命
要尽可能早地进行CPCR,不要因为任 何原因而延误复苏时间。 现已证实:“4分钟技术” 4min内50%的存活率; 4~6min10%的存活率;
超过6min者4%的存活率;
超过10min存活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心肺脑复苏三个阶段
《心脏骤停急救》课件
观察患者是否有正常呼吸。
3
进行心肺复苏
4
按照CPR的指导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 呼吸,保持血液循环。
检查环境和安全
确保急救场所安全,同时保护自己。
呼叫急救中心
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通知医护人员 情况并• 按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 用手掌根部进行按压,手指不要触碰胸骨。 • 每次进行人工呼吸时,要确保气道通畅。 • 持续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减轻伤害
在急救过程中,适当的处 理和支持可以减轻伤害的 程度。
帮助他人
学会急救技巧,你可以成 为他人最后的希望。
心脏骤停的定义和原因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停止跳动,无法正常供血给身体其他部分。常见原因包括 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病和心律失常。
心脏骤停急救步骤
1
确认意识和呼吸
2
轻轻摇动患者并询问是否好吗,同时
《心脏骤停急救》PPT课 件
欢迎来到《心脏骤停急救》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探讨急救的重要性、 心脏骤停的定义和原因以及心脏骤停急救步骤。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进行心 肺复苏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并了解呼叫急救中心的流程,预防心 脏骤停的措施和建议。开始吧!
急救的重要性
挽救生命
急救能迅速采取行动,挽 救患者生命。每一分钟都 是宝贵的。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功能简单
自动体外除颤器易于使用,即 使无急救经验的人也能操作。
正确放置电极
按照指示正确放置AED电极, 以确保电击准确送达心脏。
负责任使用
使用AED应尽量遵守法律法规 并接受相关培训。
呼叫急救中心的流程
拨打急救电话 提供信息 遵从指示
根据所在地区拨打相应的急救电话号码,如 911或120。 简要说明情况和急救需求,并提供准确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颤能量的选择
• 成人( ≥ 8岁): 单向波:一直使用360J 双向波: 120~200J 儿童(1~8岁): 第一次:2J/Kg 第二次及以后:4J/Kg
三、早期除颤
除颤具体步骤: (1)打开除颤器并选择除颤能量。 (2)开始充电,充电结束后将电极压于胸壁上,尽量使胸壁与电极板 紧密接触,以减少肺容积和电阻。 (3)双手同时按压放电开关。
三、早期除颤
(一)电除颤
发现患者心脏骤停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是可除颤心 律,应尽早电除颤。要求院内早期除颤在3分钟内完成,院前早期 除颤在5分钟内完成,并且在等待除颤器就绪时应进行心肺复苏。
除颤必须及早进行的原因: 1、80%-90%成人突然非创伤性心跳骤停的最初心律为室颤; 2、除颤是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 3、除颤成功机率随时间的推移迅速下降,每延迟1min约下降7%-10% 4、室颤常在数分钟内转变为心脏停搏,则复苏成功的希望很小。 因此,在给予高质量心肺复苏的同时进行早期除颤是提高心脏骤 停存活率的关键。
四、早期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3)利多卡因
如果没有胺碘酮,可以使用利多卡因。其显效快,时效短
(一次静脉给药保持15-20min),对心肌和血压影响小。初始剂 量为1-1.5mg/kg静推,如果室颤/无脉性室速持续,每5-10分钟 可再给0.5-0.75mg/kg静推,直到最大量3mg/kg。也可静脉滴注 1-4 mg/min。 (4)阿托品 新指南不建议在治疗无脉性心电活动/心搏停止时常规性使 用阿托品,并已将其从高级生命支持的心脏骤停流程中去掉。
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
四种心律类型 1、心室颤动:QRS波、ST段与T波完全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 极不匀齐颤动波。
2、无脉性室速:脉搏消失的室性心动过速。
注:心室颤动和无脉性室速应立即行电除颤治疗!
心室颤动
无脉性室速
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
3、无脉性电活动:过去称电-机械分离,心脏有持续的电活动, 但是没有有效的机械收缩。心电图表现为正常或宽而畸形、振 幅较低的QRS波群,频率多在30次/分以下(慢而无效的室性节律)。 4、心室停搏: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条直线。 注:无脉性电活动和心室停搏不能电除颤!
2、无脉搏 判断方法: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 中部位,然后向旁滑移2-3cm,在胸锁乳突肌 内侧中点处触摸颈动脉是否有搏动。 注: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s,如10s内不能 明确感觉到脉搏,则应开始胸外按压。
二、早期心肺复苏
2010年新指南心肺复苏操作顺序发生
了变化:由A-B-C改为C-A-B,即: (一)C 胸外按压
气道阻塞(舌下垂,紧贴咽后壁)
气道通畅(头后仰,下颏抬高)
二、早期心肺复苏
2、双推举下颌法(颈椎损伤时): 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的平面上,双手放置 在患者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时用拇指 用力向上托起下颌。如果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口唇分开,用 面颊贴紧患者的鼻孔进行口对口呼吸。此方 法难以掌握,且常常不能有效的开放气道, 因而不建议非医务人员采用。
(二)药物治疗
在心脏呼吸骤停中,基本的心肺复苏和电除颤 是最重要的,药物治疗是次要的。经过初始心肺 复苏和除颤后,可考虑应用药物治疗。 1、给药途径 (1)静脉内给药:包括外周静脉和中心静脉。
(2)经气管给药:可将必要的药物适当稀释10ml 左右,注入气管中。
(3)骨髓腔内给药:最常用的穿刺部位为胫骨近 端。最适用于1岁以内的婴儿。
心肺复苏质量标准
6、在建立高级气道之前,应采用30:2的按压-通气比率。建 立了高级气道后,每分钟8-10次人工呼吸,伴以持续的胸 外按压。 7、二氧化碳波形图定量分析:若PETCO2 <10mmHg,应提高 CPR质量。若自主循环恢复可能导致 PETCO2突然持续增加 ( PETCO2≥40mmHg )。
二、早期心肺复苏
一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另一手掌根重叠放于手背上,使第一只手 的手指脱离胸壁,以掌跟向下按压。
二、早期心肺复苏
(二)开放气道
去除气道内异物:开放气道前应先 去除气道内异物或分泌物,有义齿的取 出。 1、仰头举颏法:一只手按压患者的前 额,使头部尽量后仰,同时另一只手的 食指及中指置于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抬 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
一、早期识别与呼叫
(一)心脏骤停的识别——三无
1、无意识、无呼吸 判断方法:轻轻拍患者双肩,高声呼喊“喂 ,你怎么了?”,如无反应,说明意识丧失 。检查意识同时应快速检查是否没有呼吸或 不能正常呼吸。 →立即高声呼救其他人帮忙 ,同时去枕,解开患者的衣扣,把患者仰卧 在硬板床上
取消“看、听和感觉呼吸”
注:第1次除颤后立即做2分钟CPR,并建立静脉通道,如仍为 室颤,则进行第2次除颤,之后立即做2分钟CPR,每3-5分钟应用肾 上腺素1mg并考虑气管插管,如仍为室颤,进行第3次除颤,之后立 即做2分钟CPR,开始考虑使用胺碘酮或治疗可逆病因。
除颤效果评价
• 近来的研究表明,电击后 5秒心电显示心脏停搏或无电 活动均可视为电除颤成功。 • 这一时间的规定是根据电生理研究结果而定的,成功除 颤后一般心脏停搏的时间应为5秒,临床比较易于检测
(二)A 开放气道
(三)B 人工呼吸
A(airway): B(breathing) C(compression)
二、早期心肺复苏
(一)胸外按压
只要判断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以维持重要脏器的功能。 1、体位:患者仰卧位于硬质平面上。患者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 2、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双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交界处。 3、按压方法:两手交叉并翘起,手指离开胸壁,双臂绷直,以髋关节为轴 ,借助上半身的重力垂直向下按压。每次抬起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并应 随时注意有无肋骨或胸骨骨折。 4、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5、按压幅度:至少5cm或者胸廓前后径的1/3,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相等 ,压下后应让胸廓充分回弹。 6、按压职责更换:每2min更换按压者,每次更换尽量在5s内完成。
除颤的要求
1、 一次电击后立即行CPR,2分钟 后即(5次30:2后)检查心律,如有 必要可再次电击。
2、尽可能缩短电击前后的胸外按压中断 3、每次电击后立即从按压开始行心肺复苏
四、早期有和充分排出二氧化碳。由于心肺复苏期 间,肺处于低灌注状态,人工通气时应 避免过度通气,以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 (一)气管插管或呼吸机 气管内插管可有效地保证呼吸道通 畅并防止呕吐物误吸,必要时可以连接 呼吸机予以机械通气及供氧。气管插管 后通气频率8-10次/分钟,每次通气1秒 以上,通气时不需停止胸外按压。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个旧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刘勤
病例
• 某男,63岁,行走过程中突然倒地,呼之不应, 面唇青紫,路人呼120求救,120人员到场后发现 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双侧瞳孔散大,大动 脉搏动消失。
请问:你该如何处置?
心脏骤停的定义
• 心脏骤停:指各种原因所致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 终止。 • WHO规定:发病或受伤后24小时内心脏停搏,即为 心脏骤停。 • 美国AHA为冠心病患者心脏骤停所作的定义是:冠 心病发病后1小时内心脏停搏,即为心脏骤停。
二、早期心肺复苏
2、口对鼻人工呼吸 在某些患者口对鼻人工呼吸 更有效。如患者口不能张开(牙 关紧闭)、口部严重损伤,或抢 救者不能将患者的口部完全紧紧 地包住。
二、早期心肺复苏
3、球囊面罩
(1)体位:抢救者位于患者头顶端,使患者 头尽量后仰。
(2)手法:E-C手法固定面罩。 ①E:左手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下 颌角处,向前上托起下颌,保持气道通畅。 ②C: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于患者口 鼻部, 固定面罩,保持面罩不漏气。
二、早期心肺复苏
(三)人工呼吸 1、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1)开放气道 (2)用按于前额的手的食指和拇指捏紧患者鼻孔。 (3)正常吸气后紧贴患者的嘴,要把患者的口部完 全包住。 (4)缓慢向患者口内吹气(1秒以上) ,足够的潮 气量以使得患者胸廓抬起。 (5)每一次吹气完毕后,应与患者口部脱离,抬头 看患者胸部。 (6)吹气时暂停按压,吹气频率10-12次/分,按压通气比率为30:2。
三、早期除颤/复律
除颤器的应用: 1、体位:患者平卧于硬板床上,将胸前衣物解开并移走其他 异物,特别是金属类的物品,如项链、纽扣等。 2、电极板的准备:电极板上均匀涂上导电糊,或包裹4-5层纱布后在 盐水中浸湿。 3、电极板的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右锁骨内侧正下方,另一电极板放 在左腋中线第5肋间,电极板的中线与腋中线重叠。电极板上缘距腋窝 7cm。两个电极的距离至少在10cm以上。
心肺复苏的概念
心肺复苏:是指抢救生命最基 本的医疗技术和方法。 包括:ABCD等 目的: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自主循 环。
2010版生存链(5早)
基础生命支持的新观点
1、建议将成人、儿童及婴幼儿(不包括新生儿)的基础生 命支持从“A—B—C”改为“C—A—B” 理由:⑴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是初始时即接受胸外按压 和早期除颤; ⑵在A-B-C程序中,胸外按压往往被延迟; ⑶在救助者不愿提供通气时,其至少可完成胸外 按压; 2、对于溺水或其他窒息者:医生应在启动EMS前,按ABC顺 序实施5组( 约2分钟)的CPR。 3、新生儿心脏骤停更可能是呼吸原因所致,故复苏应按AB-C顺序,除非已知心脏病的病因
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
• 成人常见原因: 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多见) 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 • 小儿常见原因: 非心脏性,如气道梗阻、烟雾吸入、 溺水、感染,中毒等
心脏骤停临床表现
三联征:意识突然丧失
呼吸停止
大动脉搏动消失
时间就是生命-尽早CPR
心脏骤停1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90% 心脏骤停4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60% 心脏骤停6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40% 心脏骤停8分钟实施CPR--成功率约20% 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 心脏骤停10分钟实施CPR成功率几乎为0 • 时间每过一分钟,转复成功率将降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