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1
2010 CPR指南讨论的主会场
.
42
2010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针对循环和/呼吸骤停的紧急抢救措施。 不是单纯的技巧(体力) 而是一系列的评估和干预(脑力) 新的理念和主张
.
43
二、新变化
整合修改了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 级生命支持(ACLS)程序图
早起动
早CPR
早除颤
早ALS
.
47
通用策略核心----生存链
发生心跳骤停时,由于各种情况(目击 或非目击)和各种环境(院内或院外)
用单一的复苏方法是不够的,应用通用 策略核心能提供一个成功复苏的几率, 这些核心的链环称生存链。
.
48
生存链
1、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和启动紧急医疗救 援系统
2、强调胸外按压的早期CPR 3、如果有指征就迅速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5、整合的心脏骤停后的处理
假如成年患者无反应、没有呼吸或呼吸 不正常,施救者应立即CPR
.
59
步骤2:启动EMSS系统(院外)
拨打“120” 或附近医院电话:由心脏引 起:进行CPR,使用AED除颤。
淹溺者、窒息者:(原因为呼吸骤停), 离开受害者呼叫EMSS之前进行5周期的CPR (大约2分钟)
调度员了解:地点、发生了什么、受害者 的数量和情况,已经进行的救助方式
及胸外按压 无需判断R、P
.
56
专业新观点
判断有无意识(重呼轻拍)、简单判断有无
R
检查颈动脉、P无循环体征—立即CPR
.
57
大动脉检查
1岁以上触颈动脉, 1岁以下肱动脉 检查时间不应超过10秒
.
58
注意点:新观点
心脏骤停后早期濒死喘息常见,会与正 常呼吸混淆
不再推荐“看,听,感觉”呼吸的识别 办法
.
32
主要根据三大表现判断
突然意识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 呼吸停止或消失
(心脏骤停后早期濒死喘息常见)
三失表现
.
33
新观点:
不再推荐“看,听,感觉”呼吸的识别办 法
主观因素影响判断(聋子?) 耽误抢救时间
.
34
猝死的诊断
病人意识突然丧失,昏倒于任何场合;
心音无、大动脉无;
心跳呼吸停止;
症状和体征依次出现如下:
①心音消失;
②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抽搐常为全 身性,多发生于心脏停搏后10秒以内,有时伴 眼球偏斜;
③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
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以后即停止,多发生 在心脏停搏后20~30秒;
⑤昏迷,多发生于心脏停搏后20~30秒;
⑥瞳孔散大,多在心脏停搏后30—60秒内出现。
心肺复苏程序从按压开 始
C-A-B代替 A-B-C
强调胸外按压,但对于 窒息性骤停, 为A-B-C
.
63
原有步骤
修改后步骤
A.保持气道通畅 B.人工呼吸 C.胸部挤压
C.胸部挤压 A.保持气道通畅 B.人工呼吸
.
64
窒息性骤停为A-B-C的理由
原发性呼吸骤停后数分钟内心脏及大脑 仍能得到已氧合的血液供应,尚不会出 现循环停止的征象
.
49
三、三阶段—ABCD四步法
第一阶段 启动心肺 BLS 第二阶段 完善心肺 ACLS 第三阶段 关注大脑 PLS
.
50
第一阶段---第一个CABD基础生命支持 (BLS)公众普及
C:胸外按压 A:气道开放 B:人工呼吸 D:除颤
.
51
第二阶段---第二ACBD 高级生命支(ACLS) 专业人员普及
.
21
(三)发生心脏骤停的原因 心源性
心脏性猝死:所有心脏性猝死必然发生 在心脏骤停后
绝大多数有器质性心脏病 心脑血管病、冠心病、高血压占80% 冠心病心脏骤停中75%有不同程度的
心肌梗死病史
.
Fra Baidu bibliotek22
心搏骤停的原因 非心源性
呼吸停止 严重的电解质与酸
碱平衡失衡 药物中毒或过敏 电击、雷击或溺水 其他:麻醉和手术
C:气管插管 A:正压通气 B:心律血压药物 D:鉴别诊断
.
52
第三阶段---延续生命支持脑保护 (PLS )专业人员普及
复苏后的处理与评估 进一步病因的治疗
.
53
四、基础生命支持的内容
识别:
心脏骤停
心脏病发作
卒中
气道异物梗阻
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
初级心肺复苏(CAB)
将成人和儿童患者(不包括新生儿)BLS 中“ABC”的步骤更改“CAB”
其重要性是减少开始首次胸外按压的时间 这一步骤顺序变化需要所有人重新学习心
肺复苏术。
.
44
成 人 基 本 生 命 支 持 简 化 流 程
.
45
高级生命支持流程
.
46
2010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8
(一)心脏骤停定义
普通心脏骤停定义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
停止跳动,有效泵血功能消失,
引起全身严重的缺血、缺氧。
.
9
心脏骤停定义来源
1、世界卫生组织于1975年在日内瓦开会,作出 如下定义:发病或受伤后,24h内心脏停搏。
2、美国心脏病学会于1980年,根据美国每年约 有500000人死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其中 约60%死于发病后1h内。于是他们为冠心病患者 心脏骤停所作定义是:冠心病发病后1h内心脏 停搏,为心脏骤停。
.
40
(一)背景:
2010年1月31日—2月6日国际复苏联合会 (ILCOR)和AHA(美国心脏协会)
在美国达拉斯洲际酒店举行的2010心肺复苏指 南(CPR)暨心血管急救(ECC)国际科学共识推荐 会。
2010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AHA) 公布
《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 指南》
调度员对现场救治提出指导
.
60
院内:
通知更多的医生护士(4-6人),准备急 救药品、器械和设备
.
61
步骤3:复苏体位
在进行CPR之前,将患者仰卧位放在 硬质的平面
住院患者,已有人工气道(如气管插 管,喉罩)但不能放置仰卧位(如脊 柱手术中),则应努力在俯卧位进行 CPR。
.
62
步骤4:实施心肺复苏程序 新观点
此时紧急人工通气非常重要,否则随之 发生心脏停博
.
65
按压原理
心泵学说:
1、机械按压胸骨下段可间接压迫左右心室, 使血液流入肺动脉和主动脉。
2、机械刺激有诱发心脏起搏的作用,利于 恢复自主心律。
胸泵学说:
按压胸骨使胸内压大幅度增减,压力差 可推动血液循环。
.
66
1、按压部位的确定
步骤1:沿肋弓向中间滑移 步骤2:胸骨与剑突交界 处向上二横指
3、在临床实践中,人们觉得用以上两个定义的 任一个来解释心脏骤停都不够全面。结合两者 专家认为
.
10
标准心脏骤停定义
任何心脏病或非心脏病患者,在未能估 计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即应视 为心脏骤停。
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 猝死。
此定义与cecil内科学第16版(1982年), 心肺复苏一章中的定义不谋而合。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岳阳市三医院 白定华
二0一二年十月
.
1
主要内容
1
概述
心肺复苏操作
电除颤
4
小结
.
2
.
3
正在护送危重病人的医生突然心脏骤停
.
4
.
5
.
6
视频1 足球比赛时出现球员猝死
.
7
内容一: 概 述
1、心脏骤停的定义 2、病理生理机制 3、发生原因 4、心电图表现 5、判断
.
室扑
室颤
.
26
心室颤动
若振幅<0.5mv为细颤,若振幅>0.5mv为粗颤。
.
27
无脉搏性VT
.
28
心电-机械分离
.
29
心脏停搏
.
30
(五)心脏骤停的判断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1、意识突然丧失 2、大动脉搏动消失 3、心音消失 4、血压消失 5、呼吸消失 6、瞳孔散大
.
31
临床表现是心脏骤停的诊断标准中首要的
.
11
“心脏停搏”与“心脏骤停”
这两个名词有本质上的不同
任何慢性病患者在死亡时,心脏都要停搏,这 应称为“心脏停搏”,而非“骤停”。如晚期 癌症病人消耗殆尽,终至死亡,心脏停搏,是 必然的结果。这类死亡应归于“生物死亡”。
而由于心脏骤停,病人处于“临床死亡”。
前者无法挽救,而后者应积极组织抢救,并 有可能复苏成功。
.
16
左图为右室心肌的电动力强度
右图为左室心肌的电动力强度
.
17
除极
激刺
+20
R波
0
0
-60
-90
(mV)
.
18
+20
刺 激
心肌细胞
-90
电压表(mv)
心肌细胞除极,心肌细胞内电位变化
.
19
心脏骤停的四种类型
心室扑动与颤动(VF):最常见 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其次 心室静止 :其次 无脉心电活动(PEA)
面色苍白或紫绀,瞳孔散大;
心电图:一直线、心室颤动和心电机械分 离。
对初学者来说,第一条最重要!
.
35
抢救成功的两个因素
1、“天意”:患者的原发病; 2、“人意”
a、时间(时间就是生命,4分钟内) b、抢救方法的正确性
(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
.
36
时间就是生命
心搏停止: 10秒后昏迷 30-60秒后呼吸停止 4-6分钟后大脑细胞可能发生不可逆损害
有电:室扑、室颤、室速、心电机械分离
无电:心室静止
.
20
病因学
心脏骤停为心脏疾病引起,80%病人由于心电 功能异常,20%病人为机械收缩功能丧失,也 可因循环衰竭或通气障碍引起明显的呼吸性酸 中毒(心肺骤停)。
不论心或肺何者先行衰竭,两者通常密切相关
心电功能异常为心脏猝死的最常见机制。
VF为来院前心脏猝死主要的心律(占70%)。
.
12
主体意义在于“骤”与“停”
骤:突然、未能预见 停:停止泵血
.
13
(二)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
心脏骤停的发生机制:缺氧----心电功能异常 心肌细胞→无氧代谢→高碳酸血症、高乳酸血 症→心肌收缩力↓→降低室颤阈值→室颤、心 脏停博。
.
14
水泵、电、机械功能和心脏泵血功能比照
.
15
电启动的机械泵 每一次心搏,必然有一个电启动
新生儿:3:1按压-通气比方案。
心脏停止已知是由心脏病因性心律不整所造 成:应考虑提高比率 (15:2)。
利用体外自动除颤仪除颤(D)
初级CABD
.
54
实施步骤1:检查受害者反应
救助者确认环境安全(包括自身) 判断意识:可以轻拍病人面部或肩部,并
大声喊叫名字或其他称呼(重呼轻拍) 判断呼吸:有无呼吸
或仅有喘息
.
55
判断 --意识、R、P或心跳 (非专业人士)
可仅判断意识,呼唤及拍打病人无反应 (无意识、运动)确认无意识即可呼救
.
37
抢救时间
<4分钟------40%成活率 4-6分钟------10%成活率 >6分钟-------0~4%成活率
.
38
强调 黄金4分钟
白金时间: 1分钟内 黄金时间: 4分钟 白银时间: 4-8分钟 白布单时间:8-10分钟后
.
39
内容二:心肺复苏操作
1、2010年版心肺复苏背景 2、新改变 3、三阶段—ABCD四步法 4、基础生命支持内容 (1)识别 (2)启动EMSS (3)复苏体位 (4)核心技术实施:C- A- B- D 5、观看视频2:单人心肺复苏操作
.
67
按压部位的确定
步骤3:一手掌根部放在 按压区
步骤4:四指交叉抬起不

. 触胸壁进行按压
68
2、姿势和方法
.
69
2、姿势和方法 注意点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 ,双肩正对胸骨上方, 两肩、臂、 肘 、腕向下,以髋关节为 轴,垂直向下用力。
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 进行按压
每次抬起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保持 已选择好的按压位置不变
救护者必须竭尽全力减少胸外按压的中 断。
按压与胸廓弹回/放松的时间接近1:1。
.
75
4、按压/呼吸比 30:2
每分钟更多次的按压使冠状动脉灌 注压提高25%
连续五组为一循环
.
76
成人:单人施救、双人施救,均采用 30:2 按压-通气比方案。
儿童和婴儿:单人施救用30:2按压-通气比 CPR方案,双人施救用15:2按压-通气比方案。
.
70
.
71
按压手法:
以掌跟按压
两手手指翘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
.
72
3、频率和幅度 新观点
.
73
强调胸部回弹 新观点
按压后使胸廓恢复原来位置,使血流返 回心脏
胸廓不完全回复可导致胸内压升高,减 少冠状动脉和脑灌注。
胸廓恢复不彻底很常见,其中部分是在 救助者疲劳时发生。
.
74
为确保每次按压后完全的胸部回弹,医 务人员每2分钟轮换施行者。
意外等
.
23
心脏骤停常见原因
成人: 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多见) 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
小儿: 非心脏性,如溺水、气道梗阻、烟
雾吸入、感染,中毒等
.
24
四、心电图表现
心室扑动与颤动(VF):最常见 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其次 心室静止 :其次 无脉心电活动(PEA)
.
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