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测量(专业设计书)
公路测量方案
公路测量方案在公路建设领域中,测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
通过精确的测量,可以确保公路的建设过程符合规范,同时也能为后续的道路维护和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
本文将介绍一种公路测量方案,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概述在进行公路测量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测量的目的。
一般而言,公路测量的主要目的包括确定道路线路、标记里程、确定地形特征等。
因此,在进行测量前,必须制定合理的测量方案,并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二、测量工具与设备在公路测量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和设备包括全站仪、GPS定位系统、测量车辆等。
全站仪能够提供高精度的角度和距离测量;GPS定位系统则能够提供精确的地理坐标信息;而测量车辆则能够快速测量道路的标记里程和地形特征。
三、测量方法1. 探地测量为了确保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地基工程质量,我们需要进行探地测量。
通过探地测量,可以确定地下水位、地质构造、土壤等信息。
常用的探地测量方法包括钻孔测量、声波测量、电磁测量等。
2. 全站仪测量全站仪是公路测量中常用的工具之一。
在进行公路线路测量时,我们可以使用全站仪进行角度和距离的测量。
通过在测量点上设置反光棱镜,可以准确地获取线路的坐标和高程信息。
3. GPS测量GPS定位系统在公路测量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安装GPS接收器,我们可以获取道路节点的精确地理位置信息,并为道路设计和规划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4.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在公路测量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航空遥感或卫星遥感,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理信息。
这对于公路线路规划、地形分析等方面非常有价值。
四、测量过程1. 确定测量控制点在公路测量前,首先需要确定测量控制点。
这些控制点应该位于道路的关键位置,包括交汇点、起始点、终点等。
通过测量控制点,可以保证整个测量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方案,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和设备进行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应确保工具的精度和准确性,并采取适当的测量方法。
3. 数据处理与分析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本指导书将详细介绍道路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常用仪器、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工程人员进行准确、高效的测量作业。
一、基本原理1.1 测量基准:确定测量基准是道路工程测量的第一步,通常选取道路两侧的边坡或路基作为基准线。
1.2 测量精度:道路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通常在毫米级别,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进行测量。
1.3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工程人员需要了解误差的来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
二、常用仪器2.1 全站仪:全站仪是道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高精度测量仪器,能够同时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形。
2.2 GPS定位系统:GPS定位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定位,适用于大范围的道路测量和定位。
2.3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道路的长度和高度,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三、测量方法3.1 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测量方法,用于确定道路的横截面形状和坡度。
3.2 纵断面测量:纵断面测量用于测量道路的纵向坡度和高程变化,是道路设计和施工中重要的数据来源。
3.3 曲线测量:曲线测量是为了确定道路设计中的曲线半径和转向角度,需要精确的测量数据支持。
四、注意事项4.1 安全第一:在进行道路工程测量时,工程人员需要注意安全,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测量作业安全进行。
4.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天气、地形等会影响测量精度,工程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方法。
4.3 数据记录:测量数据的准确记录是道路工程测量的关键,工程人员需要及时记录和整理测量数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五、总结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工程人员需要熟悉测量原理、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并注意安全和数据记录等方面,才能完成高质量的测量作业,为道路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道路勘测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道路勘测设计概述一、本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独立设计的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深对《道理勘测设计》课本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够了解一般公路设计的步骤,为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二、设计题目:腰七里半至陆家屯X级公路设计三、设计原始资料:(1)教学用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00,等高线间距为10m,地形图自带单位坐标格面积为2cm×2cm,即代表实际面积为1km×1km,使用该图纸时将设计涉及部分截取并转化为1:2000的比例尺打印,一张不够可打印多张。
(2)道路所在地区的气象资料该公路地处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气象资料主要包括:最大冻深、冬季最低气温、夏季最高气温、降雪量、降雨量、主风向等等(3)沿线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沿线山体稳定,无不良地质状况,山坡地下水3米以下,洼地地下水1.5米以下(4)沿线的植被及土壤分布情况。
树木较多,沿线多粘质土,山坡上1米以下是碎石土。
(5)道路建筑材料及分布情况沿线有丰富的砂砾,有小型采石场和石灰厂,水泥和沥青均需外购。
(6)交通量资料:①近期交通量(交通量自拟,计算后所得道路等级最好为二级或三级)②交通增长率:5%。
③道路必经点:起点腰七里半终点陆家屯中间控制点无要求。
④其它:无。
四、根据设计任务书可得:设计交通量:ADT=3500pcu/d,n=10,AADT=ADT5500pcu/d 由《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本路段适用于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000~6000辆,按平原微丘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勘测设计车速40km/h,,路基双车道宽10米,本路段起点A桩号:K0+000,高程:328m;终点B桩号K3+250,高程:299.4m,全长3.25km,此路线测量里程全长3.25km,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平曲线个数:3个。
平曲线半径:800m。
最大纵坡:6.9%。
边坡点个数:1个。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1.1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方案1.1.1施工测量简述本工程测量工作主要是桩基的定位测量、主体结构的尺寸和标高测量以及桥梁、隧道等线性和标高测量控制。
项目经理部设立专人负责全线测量检测及导线复核工作并负责整个项目的测量控制和管理工作。
1.1.2施工测量组织流程1.1.2.1人员配备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体量,安排专职专业测量工程师、测量员,人员均持证上岗并从事测量工作3年以上,负责测量工作的安排、仪器的管理、测量质量的管理、测量工作的控制进度、测量工作的指导及一般性问题的解决。
现场测量人员配备情况见下表。
表1.1-1 测量人员配备情况序号职务岗位职责具备的条件1测量工程师测量工作策划及工作安排,平面、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测量方案编制从事测量工作5年以上,并具有相应测量岗位证书。
2 测量员测量技术管理,测量放线质量管理,测量技术资料编制。
从事测量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相应测量岗位证书。
1.1.2.2测量仪器配置为了保证本项目的测量精度,现场采用了GPS接收机、全站仪、精密水准仪、测距仪等仪器。
主要测量仪器及性能见下表。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精度数量示意图1 GPS 南方静态水平(±3mm+0.1ppm)垂直(±3.5mm+0.4ppm)RTK:水平(±10mm+1ppm)垂直(±20mm+1ppm)3套序号设备名称型号精度数量示意图2 水准仪DSZ300/拓普康G2±1mm/km 8台3 全站仪DTM-530E 0.6mm+1ppm 4台4 铝合金塔尺5m / 12把1.1.2.3施工测量流程施工测量流程如下。
图1.1-1 施工测量流程图1.1.3施工测量方案1.1.3.1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表1.1-2 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序号测量基本要求具体内容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
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2 准备工作1、学习设计文件和相应的技术标准,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和审图纸。
道路测量的书
道路测量的书摘要:一、道路测量概述二、道路测量的主要任务和方法三、道路测量中的关键技术四、道路测量的应用领域五、我国道路测量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正文:一、道路测量概述道路测量是指在道路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对道路的平面位置、高程、线形、纵断面、横断面等进行精确测量的技术活动。
它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道路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二、道路测量的主要任务和方法1.主要任务:道路测量的主要任务包括确定道路中线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定道路横断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检测道路的线形和纵断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
2.方法:道路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全站仪测量、GNSS测量、测距仪测量、水准测量、断面仪测量等。
全站仪测量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能同时进行三维测量等优点;GNSS测量适用于长距离、大规模的道路测量;测距仪测量适用于中长距离的道路测量;水准测量主要用于测定道路高程;断面仪测量适用于道路横断面测量。
三、道路测量中的关键技术1.数据处理与分析:道路测量数据量大,需采用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以满足道路设计和管理的要求。
2.测量自动化:利用自动化测量设备,如全站仪、GNSS接收机等,提高道路测量的效率和精度。
3.测量软件:采用专业的道路测量软件,如AutoCAD、Civil 3D等,实现道路测量数据的快速采集、处理和可视化。
四、道路测量的应用领域1.道路工程规划与设计:道路测量为道路工程规划与设计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2.道路工程施工与管理:道路测量用于监督施工过程中的道路工程质量,确保道路工程的顺利完成。
3.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道路测量为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4.道路养护与维修:道路测量有助于及时发现道路病害,为道路养护与维修提供依据。
五、我国道路测量的发展现状与展望1.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道路测量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全站仪、GNSS测量等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测量精度与效率不断提高。
广西省柳州市雒容至东泉公路工程测量设计书
广西省柳州市雒容至东泉公路工程测量设计书1 项目概况1.1 概述拟建柳州市雒容至东泉公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区和柳州市柳城县境内,连接雒容镇、洛埠镇、西安乡、东泉镇,是《广西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报告(征求意见稿)》中“横4”“纵6”的重要分支,能有效将柳州及周边的交通引入“横4”“纵6”。
,进而与广西的整个公路网形成快捷连接通道。
其功能定位为普通省道公路,是广西区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中的重要路段,是广西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公路的修建对完善广西公路网,提高沿线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充分发挥广西公路网的功能与作用,以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项目为“柳州市雒容至东泉公路工程”,桩号范围:K7+000~K28+150(断链:K9+601=K9+367.890,长链233.110m),路线全长21.383公里。
1.2 项目地理位置雒容至东泉公路起于柳州市柳东新区雒容工业园区的柳东大道与规划东外环交汇处,向北途径洛埠镇、凉亭村、西安乡、螺田村、东泉镇、新屋村,终点位于柳城县东泉华侨农场中部规划主干道与现状X077县道交汇处,顺接X077县道。
本项目路线全长21.383km,路线桩号K7+000~K28+150(断链:K9+601=K9+367.890,长链233.110m),雒容真至东泉镇段为全部新建;东泉镇至华侨农场一队主要利用X077县道,局部新建。
1.3 项目作业范围项目范围:东经:109︒29'-109︒32',北纬:24︒26'-24︒37'。
项目地理位置图2 作业依据1)《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2)《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2007);3)CH/Z 3002-2010《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4)CH/Z 3001-2010《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5)《1:500、1:1000、1:2000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6)《1:500、1:1000、1:2000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7)CH/Z 3004-2010《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8)CH/Z 3003-2010《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9)CH/Z 3005-2010《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10)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11) CJJT 73-2010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12)《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57.1-2007);1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3 工作内容本项目测量工作分三个阶段:航测及控制测量、初测测量、施工图定测。
公路测量资料
9.1 交点转点转角及里程桩的测设一、道路工程测量概述分为:路线勘测设计测量 (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和道路施工测量 (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
(一)勘测设计测量 (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分为:初测 (preliminary survey) 和定测 (location survey)1、初测内容:控制测量 (control survey) 、测带状地形图 (topographical map of a zone) 和纵断面图 (profile) 、收集沿线地质水文资料、作纸上定线或现场定线,编制比较方案,为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2、定测内容: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上进行路线中线测量 (center line survey) 、测纵断面图 (profile) 、横断面图 (cross-section profile) 及桥涵、路线交叉、沿线设施、环境保护等测量和资料调查,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资料。
(二)道路施工测量 (road construction survey)按照设计图纸恢复道路中线、测设路基边桩和竖曲线、工程竣工验收测量。
本章主要论述中线测量和纵、横断面测量。
二、中线测量 (center line survey)1、平面线型:由直线和曲线(基本形式有:圆曲线、缓和曲线)组成。
2、概念: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将道路中心线的平面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并测出其里程。
即测设直线上、圆曲线上或缓和曲线上中桩。
三、交点 JD(intersecting point) 的测设(一)定义:路线的转折点,即两个方向直线的交点,用 JD 来表示。
(二)方法:1、等级较低公路:现场标定2、高等级公路:图上定线;实地放线。
(三)实地放线的方法分类1、放点穿线法放直线点;穿线;定交点(1)放点可用支距法(垂直于导线边的距离)、导线相交法及极坐标法进行。
公路工程测量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省某市某县某公路,起点位于某镇,终点位于某镇,全长XX公里。
该公路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26米。
本项目主要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互通立交、排水、照明、绿化等工程。
二、测量施工方案1. 测量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测量规范、规程和标准。
(2)确保测量精度,满足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
(3)科学、合理、高效地组织测量工作。
2. 测量内容(1)控制网测量:包括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
(2)地形图测绘:1:500比例尺地形图。
(3)道路中线测量:包括路基中线、路面中线。
(4)施工放样: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互通立交、排水、照明、绿化等工程。
(5)竣工测量:包括竣工平面图、竣工高程图。
3. 测量仪器与设备(1)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GPS接收机、水准仪、钢尺等。
(2)地形图测绘:采用全站仪、平板电脑、绘图软件等。
(3)道路中线测量:采用全站仪、钢尺等。
(4)施工放样:采用全站仪、钢尺、水准仪等。
(5)竣工测量:采用全站仪、水准仪、钢尺等。
4. 测量方法(1)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采用GPS技术,利用高精度GPS接收机进行平面控制网布设。
控制点间距根据地形条件、精度要求等因素确定,一般控制在2~5公里。
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技术,采用双频接收机,设置4~6个同步观测卫星,观测时间不少于24小时,确保测量精度。
(2)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布设高程控制网。
控制点间距根据地形条件、精度要求等因素确定,一般控制在2~5公里。
采用一等水准测量,使用DS3级水准仪和钢尺,确保高程精度。
(3)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采用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利用平板电脑进行数据传输和绘图。
数据采集时,采用全站仪进行测角、测距、测高,并实时传输到平板电脑,进行实时绘图。
(4)道路中线测量道路中线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首先确定道路中线控制点,然后根据控制点进行道路中线的放样。
道路测量方案范文
道路测量方案范文道路测量是指对公共道路进行测量和测绘的过程,为城市规划、道路施工、交通管理等提供基础数据和空间信息。
道路测量方案是指在测量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技术和程序等的详细规划和安排。
一、前期准备1.设立测量任务组,明确测量目标、范围和要求,并组织成员进行培训,确保每个成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分析测量区域的地形特点和道路网络的结构,编制测量方案,包括遥感测量、现场测量、数据处理等环节的具体内容和流程。
3.确定测量仪器和设备的种类、规格和数量,并进行校准和检测,确保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二、遥感测量1.遥感数据获取:根据测量目标和范围,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源,如卫星遥感影像、航空遥感影像等,获取所需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配准、镶嵌、大气校正等。
2.遥感数据解译:利用遥感影像解译软件,对道路特征进行提取和分类,如道路宽度、道路等级、道路交叉口等,生成道路线矢量数据和属性信息。
三、现场测量1.控制测量:根据遥感数据生成的道路线矢量数据,选取控制点在现场进行测量,采用全站仪、GPS等设备,进行坐标测量和定位精度控制。
2.页面测量:在测量区域的各个路段,采用全站仪、电子经纬仪等设备进行道路线的详细测量,包括道路中心线、道路宽度、道桥、隧道等。
3.属性测量:除了测量道路线几何属性外,还需要对道路的其他属性进行测量,包括道路名、道路等级、路口数量、交通信号灯等。
四、数据处理1.数据整理:将遥感数据和现场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创建数据库或地理信息系统(GIS),存储和管理测量数据。
2.数据处理: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间的叠加、拓扑关系的建立、属性的提取和统计等,生成关键点、道路线、道路网等可视化图形和统计数据。
3.数据质量检查: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包括逻辑检查、精度检查等,纠正和修正数据中的错误,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五、成果展示1.地图绘制:根据测量数据和要求,绘制道路地形图、道路分布图、道路密度图等,包括道路线、标志、标线、交叉口等图形元素的绘制。
道路勘测设计实习内业设计指导书
道路勘测实习内业设计手册秦建平程传乐王欣编写2018.5一内业设计内容1.1技术标准道路勘测实习的内业设计是外业工作的继续与深化,是在纸上定线和现场测量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资料的综合分析和研究,进一步完善路线的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使设计方案具体化。
同时按照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规定和《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的要求,进行设计文件编制,编1.2(1)离开实习基地前,每个同学抄录或复印实习外业的记录成果,为回学校进行内业设计作准备;(2)每个学生都要进行内业设计;(3)内业设计在设计教室进行,由指导教师进行指导;(4)指导教师随机考勤,对缺勤2次者取消实习成绩;(5)内业设计时间结束时,应按时、按要求提交实习报告。
1.3实习报告的要求每个学生在实习结束时均应该提交一份实习报告,实习报告由实习和设计说明书、设计图表两部分组成。
1.3.1实习和设计说明书(16K纸)(1)实习说明(5页以上)对整个实习内容做总结性的整理、分析、汇总和说明本次实习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习的意义。
(2)设计说明(20页以上)应该说明设计采用的相关技术指标、设计的思路、原则、计算方法、勘测步骤等。
道路勘测实习说明书应包括外业勘测和内业设计两个方面。
外业勘测说明应包括实习路段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路线设计依据与设计标准,路线布局方案,以及实地定线方法、程序和各作业组的基本工作内容。
内业设计说明应包括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设计原则、指标采用、计算说明以及设计成果等。
设计说明书目录示例:1 设计概述1.1目的和要求1.2 设计依据1.3 公路设计概况1.4 公路起讫点桩号和坐标1.5 设计三级公路的意义1.6 所选地形地貌及沿线情况简介2 平面设计2.1直线在平面设计时长度的限制2.1.1直线的最大长度2.1.2直线的最小长度2.2圆曲线最小、最大半径及超高2.2.1圆曲线最小半径2.2.2圆曲线最大半径2.2.3圆曲线的超高2.2.4圆曲线的要素2.3 缓和曲线设计依据2.3.1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应满足以下几方面2.3.2缓和曲线的形式2.3.3缓和曲线选择时考虑的因素及作用2.3.4各级公路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2.4平曲线线形设计2.4.1平曲线线形选择原则2.4.2平曲线最小长度2.4.3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3 定线3.1山岭区定线的步骤3.2选线的依据和原则3.2.1选线的依据3.2.2选线的原则3.2选线的一般步骤3.3纸上定线3.3.1交点间距、坐标方位角及转角值的计算3.3.2直线上中桩坐标计算3.3.3简单介绍单曲线中桩坐标计算4.路线方案的拟定和比选4.1路线选择应考虑的因素4.2路线方案的比选5 纵断面设计5.1 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5.2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5.3 纵断面设计最小纵坡和最大纵坡5.3.1最大纵坡5.3.2 最小纵坡5.4坡长限制5.4.1最小坡长限制5.4.2最大坡长限制5.5视距的设计5.6平、纵曲线组合5.6.1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5.6.2平、纵组合的基本要求5.7竖曲线6 横断面设计6.1横断面设计原则6.2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基本要求6.3横断面设计步骤6.4 线性组合(平曲线、纵断面、横断面)线形组合设计原则6.4.1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原则6.4.2线形组合的基本要求7 土石方量计算及调配7.1 土石方数量计算7.2土石方量调配1.3.2设计图表(A3纸)(1)初步设计(个人初步设计的纸上定线设计部分)①图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平面总体设计图;路基横断面设计图(典型段落200m长度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测量(专业设计书)G111国道改扩建工程富裕段(地形图测绘、中桩敷设、横断面测量)专业设计书2016年9月3日1.概述1.1任务概述1.1.1任务量1)84公里延长线首级控制(平面控制、高程控制)计XXX点;2)400米宽1:2000带状地形图84延长公里;3)84公里延长线中桩敷设及纵、横断面。
1.1.2地理位置与行政隶属1)地理位置:起点位于约东京124°30′36″,北纬48°00′36″;终点位于约东京124°04′48″,北纬47°27′00″。
2)行政隶属:道路全线隶属于齐齐哈尔市富裕县。
2.自然概况与已有资料2.1自然概况改扩建道路北段、南段在原G111上进行,中断(富裕镇建成区以南的20公里)为新建路段,道路经过富裕县、两个镇(二道湾镇、塔哈镇)8个村屯(前长远、安居村、小榆树、群力村、县良种场、五家子、中和村、冯屯)跨越北引嫩总干渠、塔哈河两个较大水系,新建路段为草地沼泽区,首级控制、带妆测图、中桩敷设、断面测量都较为困难。
2.2已有资料2.2.1地图资料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制作的1:50000地形图用于本项目的生产计划用图。
2.2.2控制点资料平面控制得到CORS站的授权服务,用于本项目的平面控制联测。
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提供的1985国家高程基准一等水准点个,用于本项目的高程控制联测3. 技术文件JTG/T C10-2007公路勘测规范;JTG/T C10-2007公路勘测细则;CJJ/T73-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GB/T 20257.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一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4.技术指标4.1数学基础坐标系统: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基本等高距:1米;投影方式:高斯-克吕格投影,中央子午线124°成图比例尺为 1:2000。
5.控制测量5.1施测要求(1)一级控制点必须采用网络RTK测量。
(2)二级控制点宜采用网络RTK测量,也可采用单基准站RTK测量或导线测量。
(3)图根控制点上述测量方法均可使用。
(4)一级平面控制点、首级高程控制点采用四等水准联测,路线控制桩采用五等(含)以上水准联测。
(5)首级高程控制点也应按一级平面控制点要求施测点位坐标。
5.2精度要求1)一、二级控制点最弱点中误差均不大于±5cm,最弱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均不大于±3cm,最弱相邻点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20000(二级点不大于1/10000)。
2)图根控制点相对于临近等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成图比例尺图上0.1mm,高程不大于成图等高距的1/10。
3)路线水准各点高程中误差不大于±25mm。
5.3控制点编号1)采用GPS测量的一级平面控制点编号为GE+流水号01——99组成,如GE01则为第1个GPS一级平面控制点,采用GPS测量的二级平面控制点编号为GF+流水号01——99组成。
如GF01则为第1个GPS二级平面控制点,图根控制点编号为T+流水号1——N组成。
2)采用四等水准联测的高程控制点编号为BMD+流水号01——99组成,如BMD01则为第1个四等高程控制点,采用五等水准联测的高程控制点编号为BMF+流水号01——99组成,如BMF01则为第1个五等高程控制点。
3)补测的一、二级平面及观测控制点用相应的控制点类型及等级代码+流水号001——999组成,图根控制点在最大号后连续编号。
5.4首级控制点的测量5.4.1首级控制点的布设1)平面控制点沿设计道路中心线两侧间隔不大于3公里布设一对,控制点应布设在距离设计道路中心线不小于30米,不大于300米的范围内,同一对点的间距应大于200米,且相互必须通视。
2)高程控制点沿设计道路中心线两侧间隔不大于1.5公里布设一个,控制点应布设在距离设计道路中心线不小于30米,不大于300米的范围内。
3)平面控制点与高程控制点可重合也可分别布设。
4)当设计要求遇大型桥梁及构建物加布控制点时,按CO2JTG.TC10—2007公路勘测细则要求布设。
5)首级平面控制点的等级不应低于一级。
6)高程控制点的等级不低于四等。
5.4.2首级控制点选埋1)首级控制点应埋设固定标石,标石可采用混泥土预制,也可采用实地浇筑标石。
2)标石底部应低于当地冬季冻土层以下30厘米,标石顶面高出地面5-10厘米。
3)平面控制点标志中心应有“十”字标记,高程控制点标志中心应有“凸”点。
4)控制点应选在易于标志长期保存及视野开阔、交通方便、便于其他测量手段的扩展和联测,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高压输送线路及对卫星信号产生反射的物件。
5)控制点应按要求在控制测量点之记簿上绘制点之记。
5.4.3 GPS测量1)网络RTK平面控制点的测量(1)基本要求:a.每个控制点需独立至少观测四次,观测成果平面坐标较差应小于2cm,垂直坐标分量较差应小于3cm,各测回坐标较差不大于4cm,超出时应增加测回数,取中数作为该点的最终成果。
b.平面控制点必须使用三脚架对中,对中误差不大于1mm。
c.采用RTK方法施测的控制点,检测点数不得少于同一观测日点数的15%,同一控制点的检测时间不得与控制点同日实施,检测成果只用于检校,不作为成果使用。
(2)观测要求:a.观测开始应对仪器进行初始化,观测应在RTK固定解收敛至水平精度(HRMS)小于2cm、垂直精度(VRMS)小于3cm,待观测值稳定得到固定解后开始记录数据。
b.每次观测间流动站应重新初始化。
c.每测回的自动观测个数不应少于20个历元,采样间隔为2s,观测时间一般可设为60秒(在电子手簿的观测时间中进行设置),每次读数的坐标分量较差应不大于4cm,取平均值作为定位结果。
测回间观测记录的时间间隔不应小于60s。
如果中间数据中断,本测回数据作废。
d.当测回间的平面坐标分量较差应大于2cm或垂直坐标分量较差应大于3cm,应增加测回数。
e.经、纬度应记录到0.00001s,平面坐标和高程应记录到0.001m,天线量取精确至0.001m。
f.当初始化时间超过3分钟仍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应断开通讯链接,重启GNSS接收机,再次进行初始化操作。
重试次数超过3次仍不能获得初始化时,应取消本次测量,对现场观测环境和通讯链接进行分析,选择观测和通讯条件较好的其它位置重新进行测量。
g. RTK作业GNSS卫星状况的基本要求:h.RTK平面控制点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注1:采用网络RTK测量各级控制点不受流动站到基准站距离的限制,但应在网络有效服务范围内。
2:相邻点间的距离不宜小于该等级平均边长的1/2,最长不应超过该等级平均边长的2倍。
(3)坐标取位坐标取至0.001米(4)网络RTK数据处理:使用GPS仪器随机软件及时将外业采集的原始数据从数据采集器中导入计算机,并进行数据备份,应提交原始观测记录,不得进行任何剔除或修改,不得调用任何对数据实施重新加工组合的操作指令,注意对数据采集器内存进行定期整理。
5.5水准测量1.5.1一般规定1)路线高程控制网应全线贯通,统一平差。
各等级路线高程控制网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不大于±25mm。
2)四等水准附合路线全长不应超过25公里,(五等水准附合路线全长不应超过10公里)。
当采用结点点网时,结点间的距离不应超过附合路线全长的0.7倍。
3)当采用双摆站观测时路线长度不应超过附合路线全长2倍。
4)各等级高程控制点各测站高差取至0.1毫米,高程取至1毫米。
5)采用光学水准仪时各等级水准标尺至仪器的距离可直接读取,标尺的中丝读数至毫米,光学水准仪水准仪估读毫米位。
四等水准标尺采用双面读数,(五等水准标尺采用单面读数)。
6)四等水准观测应偶数上站,连续各测站上安置三脚架时,应使其中两个脚平行于水准路线的前进方向,另一只脚轮换安置在前进路线方向的左右。
7)光学水准仪的“i”角作业开始第一周每天检测一次,记录在每天作业前的观测手簿中,(单独一页记录)待“i”角稳定后可间隔15天检测一次,扔记录在每天作业前的观测手簿中,(单独一页记录)水准仪“i”角不得大于20″。
8)数字水准仪的“i”角应每天开测前进行检测。
9)观测间休息必须停在埋石点上。
5.5.2主要技术要求1)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注:L以公里计算,保留一位小数。
采用计算机计算时可按软件配置进行2)观测要求观测方法按下表执行3)观测主要技术要求观测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要求执行注:当采用数字水准仪时视线长可放宽至150米,视线高度三丝能读数,重复测量次数不少于2次,同一标尺两次观测所测高差之差按基補面读数差及基補面高差之差执行。
5.5.3记簿要求1)采用纸质手簿记录应符合下列要求(1)记事项目应实地记录,记录应齐全,原始数据应字迹清晰、工整、易读,不得擦改、涂改、追记和转抄,外业手簿页码应连续,不得有空页、撕页。
(2)距离的个位、十位,水准读数的厘米位、毫米位出现错误时必须立即现场重测,否则此测段重测。
(3)仪器与标尺的距离、距离差、积累差之间,黑、红面及基補面读数差之间不得产生连环涂改。
出现此情况必须立即现场重测,否则此测段重测。
(4)允许划改的内容应用横线将错误数据正规划去,将正确数据记在划改数据上方,并在备注栏注明划改原因。
(5)超限及不符合记录要求的重测路段应补测在原观测记录的后面,并应注明重测原因及补测成果的所在手簿编号及页码。
2)采用数字水准仪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测量的高程单位与记录到内存的单位应为m,最小显示应为0.0001m。
(2)日期应为年、月、日,时间应为24小时制。
(3)测站限差设置是否正确。
(视距差、视距积累差、基補读数差、高差之差)(4)应建立作业文件,应采用正确测量模式,测量需要的其他信息应正确赋值。
6. 带状地形图测绘6.1一般要求(1)地形图符号绘制按GB/T20257.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一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执行(2)地形图外业数据采集可利用CORS 站支持下的网络RTK方法直接采集或单基准站RTK方法采集,也可采用符合细则要求的实测法采集。
采用不同采集方法应满足细则中相应的要求。
(3)图上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主要地物不大于图上0.6mm,一般地物不大于图上0.8mm,等高线插值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三分之一等高距,高程注记点不0.22cm。
(4)地形图地物要素精度按测图要求执行,地形要素表示内容按1/1000要求执行。
(5)测图范围:道路中心线两侧30米范围内应详细表示;30米——200米内主要地物重点表示,一般地物可取舍表示。
(6)县城城区内利用建成路段测至路两侧第一排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