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一、单元教材分析
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
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运算和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
教科书分3个层次设计教学内容:(1)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例1~例3)。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整数四则运算已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每种运算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为学习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打下基础,让学生把分散学习的有关0的运算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整理概括能力。
(2)四则混合运算(例4)。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归纳总结,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好基础,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打好基础。
(3)解决问题(例5)。
这部分内容是用两、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领悟优化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减法、除法的意义及合理、灵活、正确地计算与解决问题是本单元的难点。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记录表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记录表教学目标:1. 理解四位数的概念,并能正确读写四位数;2. 掌握四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3. 能够进行四位数的加减运算;4. 能够解决与四位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四位数的认识与读写;2. 四位数的大小比较;3. 四位数的加法运算;4. 四位数的减法运算;5. 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1. 教材《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2. 教学课件;3. 黑板、粉笔、教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出示一些四位数的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数;2. 学生回答问题:“四位数是由哪几个数字组成的?”“四位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多少?”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老师通过课件展示四位数的读法和写法,并让学生跟读;2. 老师出示两个四位数,让学生比较大小,并引导学生总结大小比较的方法。
三、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学生在纸上写出指定的四位数,并读出来;2. 学生两两配对,比较大小,并用“<”、“>”或“=”填空;3. 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四、拓展与应用(20分钟)1. 老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家有3456元,他买了一本书花了789元,还剩下多少钱?”让学生用四位数的减法解决问题;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生活中使用四位数进行加减运算的情境。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重点;2. 学生回答问题:“你觉得本节课学得怎么样?有什么收获和困难?”六、课堂作业(5分钟)1. 完成课本上的作业;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练习、拓展和总结等环节,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四位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和加减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是,部分学生在大小比较和加减运算中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进一步巩固和练习。
下节课将继续对四位数的运算进行深入讲解和练习。
数学四年级第三单元第四节《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集体备课 记录表
在加法中有加法交换律,在乘法中有乘法交换律吗?接下来我们继续进行探究。
①探究发现
出示第二个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观察主题图,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求什么?要几步?怎样列算式?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③小组合作学习,概括规律
观察以上所有算式,回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结合律的总结思路,小组同学之间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讨论这个规律的命名和字母表示方法。
重难点突破及措施
(集体讨论)
针对性
的巩固
练习
(主备人)
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6=16×
25×7×4=××7
(60×25)×=60×(×8)
125×(8×)=(125×)×14
3×4×8×5=(3×4)×(×)
针对性
的巩固
练习
(集体讨论)
③概括规律:
从以上几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
提醒学生根据加法交换律的表述方式进行总结,总结好后说给同桌听。
这个规律叫什么名字呢?
你能从乘法意义的角度解释这个规律吗?
④用字母表示定律:
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看谁的方法既简单又清楚。
⑤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以前我们什么时候用过乘法交换律?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时间
地点
主备人
参加
人员
备课主题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重点
难点
重点:自主探究归纳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难点:自主探究归纳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重难点
突破及
措施
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第一至七单元,共五次)
①让估算和笔算相互促进。在列出算式420÷30后,教材呈现了三种估算的情况,其中第三种可以看作是对前两种估算结果的提升和概括。如果学生估计有困难,可以设计台阶:分给10个班够吗?20个班呢?在确定商的书写位置时要利用估算的结果加以解释。
②把自主探索和小组交流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围绕下面的问题展开讨论:这样的除法分几步进行?先把被除数的哪部分除以30,商写在哪里?然后把什么除以30,商写在哪里?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明确:这样的计算分两步进行; “1”要写在商的十位上;要把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2、让学生在计算中体会数量间相依互变的关系,通过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利用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练习二
⒈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⒉通过提高题练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4. 练习三…………………2课时
5.复习…………………2课时
单元
教学
目标
⒈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探索、掌握整十数、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商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且商是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⒉使学生经历试商过程,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进一步加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经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
每课
教学
目标
角的认识和度量
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编写时间:201 年月日教学课题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学案编写者教学用课时八学案使用者第周星期用教学目标课(章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过程与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当的措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目标第一课时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了解小数是如何产生的。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第二课时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第三课时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第四课时理解、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第五课时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第六课时理解什么是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的名数第七课时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第八课时激情引趣、知识回顾——整理知识、形成网络——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本单元训练重点: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本单元训练难点: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教学准备与手段课件、卡片、米尺数位顺序表、平均分好的正方形、纸条两张空白卡片、一支水彩笔。
集体备课时间年级科第周星期集体备课共性意见小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
这里教材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加强了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书分母是10、100、10000……的分数,了解小数的记数单位以及单位间的进率,从而清楚地了解小数为什么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
(邓光意)2018学年第一学期集体备课记录表
四年级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记录表过程描述一、激趣导入:出示一幅画面,师生谈话:这幅图的名字是“欢乐的世纪坛”。
大家仔细看,你能从中找到我们学习的线段和射线吗?学生说完后,电脑演示,抽象出不同的射线和线段。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线。
板书:线的认识二、自主学习1、电脑出示“看一看”的三幅画。
第一幅图:笔直的铁轨一眼望不到边,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什么线?电脑操作,引出两条直线。
第二幅图:马路上的白线条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的四条边是什么线?电脑操作引出四条线段。
第三幅图:各种城市里的灯光,灯所发出的光线又是一种什么线,和前两种线一样吗?抽象出一些射线。
三、反馈交流1、比较三种线的特征(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拿出三张纸分别对折,请学生观察折痕。
提问:这三条折痕是直的吗?(都是直的)拿出一张纸,在折痕中间画A.B两点,再连接AB两点。
明确告诉学生,这是一条线段。
拿出第二张纸,同前一张一样,画出线段AB。
然后问学生:如果沿着这条线段的A.B两点向反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一条什么线?(直线)拿出第三张纸,还是先画好线段AB。
然后问学生,如果只沿B点向反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一条什么线?(射线)(2)比较三种线的特征。
提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线段、直线和射线是什么样的?四、精讲点拨1、三种线的读法。
直线和线段都有两种读法,而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它的读法是从端点读起。
发言记录生进行学习。
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邓长从: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观察、多合作、多交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
同时,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
邓德情:及时归纳新知,提取规律性的学习方法,并且牢牢把握。
从旧知到新知,由归纳总结到发散运用,是举一反三的必要前提。
陈海带: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及认知规律确定以下为教学难点:体会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三单元集体备课表
学月
第1月
年 级
四 年级
学科
数学
主备人
集体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一)单元整体解析
单元主题
二单元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三单元 角
单元内容
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 加法运算律 整理与复习 数学文化-聪明的高斯
三单元: 线段、直线和射线角的度量
单元课时预设
二单元:8课时
三单元:6课时
三单元:线段、直线、射线、角(包括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意义的理解,量角和画角方法的掌握。
单元教学难点
二单元: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算。
三单元:直线、射线、周角等概念表象的建立,以及用量角器量角方法的正确掌握。
单元关键能力
二单元:1.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运算技能。
2.自主探索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关注知识联系,让学生在广泛的联系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重视学习方式的引导,在教学中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一是注意根据教科书的要求创设能够引起学生合作学习愿望的情景,以激励学生主动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二是要给学生安排足够的合作学习时间,以保证学生的合作研讨、互相交流落到实处。三是要特别注意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的有机结合。
单元教学目标
二单元: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减法的逆运算关系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经历加法运算律的探索、发现过程,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会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4.了解社会生活中与加减法关系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三单元:1.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会画线段、直线和射线。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节《小数大小的比较》集体备课-记录表
重难点突破及措施
(集体讨论)
针对性
的巩固
练习
(主备人)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3元○2.6元
6.35m○6.53m
4.723○4.79
0.458○0.54
针对性
的巩固
练习
(集体讨论)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时间
地点
主备人
参加
人员
备课主题
小数大小的比较
重点
难点
重点:熟练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
难点:对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的理解
重难点
突破及
措施
(主备人)
探索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师:大家都知道买东西应该“货比三家”。如果我要买铅笔盒到哪家文具店买便宜呢?生:到“奇奇文具”店买便宜。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奇奇文具店”的铅笔盒是4.9元,“丁丁文具店”的铅笔盒是5.1元,只要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就知道了。师:怎样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的同学想出的办法最多。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策略一: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5元1角大于4元9角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有关比较小数的大小的问题,你们能根据情境图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吗?下面请同学们轮流在小组里提出问题,请小组的同学来回答。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全班交流。师: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来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请一个同学来回答。
生1:我要买一个书包到哪一个文具店买便宜呢?生2:到哪家买橡皮便宜?(解决这个问题涉及三个小数的大小比较,要让学生来说一说怎样比较这三个小数的大小。)生3:“奇奇文具店”的什么东西最贵?
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可能性》集体备课记录表
活动时间
20xx.3.16下午
活动地点
四数办
活动主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集体备课---《认识可能性》
参加人员
活动过程:
一、主备人贾燕简单介绍教学设计---关于《认识可能性》的初稿
教学内容:《认识可能性》
教学目标:
1.体会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知道某些事件是随机的,可能性也是有大小的。
xxx:整堂课的教学中采用班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尽量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学生在学习活动化中愿学、乐学,尝到成功的快乐,建立了自信心。
xxx: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获得的不仅是扎实的知识和技能,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也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秦存梅:学生在学习活动化中愿学、乐学,尝到成功的快乐,建立了自信心。
xxx: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组织),学生操作、探究为主线的理念,首先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加深对可能性的理解。
xxx:富有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民主、平等、宽松、愉快。本节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xxx:教师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猜想、敢于质疑、勇于尝试、乐于交流合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评价,体现了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
小结(略)
xxx:可能性”是教材中出现的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领域的“概率”范畴,由于概率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游戏中教学,让孩子更能明白。
xxx: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
四年级数学《倍数和因数》集体备课记录表
教学重、难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出一个数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二、活动商讨过程
xxx:教学第一环节时,我们可以采用以旧引新的形式,先根据算式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整除关系引入新知。
xxx:以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评价,促成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巩固学生方法表达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学生只掌握了方法的理解,而不能全面的正确的表达。
xxx:结合具体的乘法算式介绍倍数和因数时,让学生充分地读一读,使学生初步感受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再通过对反例的辨析,使学生的感受更加深刻。
xxx:可以让学生用12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进行不同的摆法展示,为了避免简单的操作,引导学生通过算式来想他是怎么摆的。组织交流,引出算式与概念鉴定。学生充分经历了“由形到数、再由数到形”的过程,既为倍数和因数概念的提出积累了素材,又初步感知倍数和因数的关系,为正确理解概念提供了帮助。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20xx.3.1下午
活--《倍数和因数》
参加人员
活动过程:
一、主备人简单介绍教学设计---关于《倍数和因数》的初稿
教学内容:《倍数和因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能在1到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
xxx:练习中考虑到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可能所举例子比较单一,教师就需及时“介入”,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从内涵上加深对倍数和因数意义的理解。
四年级组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动过程
1、由×××介绍教学设计。
2、×××:要让学生把路程、时间与速度联系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经历过路程、时间与速度,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3、×××:这样的经验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奠定了基础,建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模型,为解决相应的应用题提供了前提条件。
4、×××: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柞水县城区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四年级办公室
记 录 人
×××
主 持 人
×××
参加人员
××× ××× ×××
课题内容
教材简析
教材以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向前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往后推导出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例3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切入,先教学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再教学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怎么变化?感受到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从有而归纳总结出: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它们的乘积不变。 再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
柞水县城区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四年级办公室
记 录 人
×××
主 持 人
×××
参加人员
××× ××× ×××
课题内容
教材简析
教材以路程、时间与速度为主要研究对象,学生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已经直观的经历过路程、时间与速度,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为题中的数量关系模型,为解决相应的应用题提供了前提条件。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5以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以教材素材为主载,以设疑激趣、直观演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建构模型、拓展模型、运用模型这一科学的探究过程。
数学四年级第三单元第一节《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集体备课 记录表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时间
地点
主备人
参加
人员
四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备课主题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重点
难点
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从运算意义的角度理解定律模型的正确性
重难点
突破及
措施
(主备人)
2.问题探究
(1)加法交换律
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①感知规律
40+56和56+40这两种列式都对吗?
针对性
的巩固
练习
(主备人)
①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
300+600=600+()()+65=65+35
78+()=43+()12+a=()+12
②根据加法结合律填空。
(25+68)+32=25+(+)
130+(70+4)=(130+)+
(3)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
(4)新风商场第一季度电器销售情况统计表
重难点突破及措施
(集体讨论)
重难点
突破及
措施
(主备人)
②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③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④用符号表示
(▲+★)+●=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重难点突破及措施
(集体讨论)
40+56○56+40○里填什么符号?
②充分举例。
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等式吗?
③提炼规律
师生一起归纳出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④表达规律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字母表示数,把加法交换律写成: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表
对具体情境中的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进行描述。
关键能力训练方法和支架
1.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
2.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猜想、分析、推理的能力。
3.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受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能恰当地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不确定现象和确定现象。
单元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感受、体验和恰当区分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和确定现象。
XX小学校202X年秋期
集体备课主备教师备课表
学 月
第11月
年 级
四年级
学 科
数学
主备人
集体备课时间
202X年X月X日
(一)单元整体解析
单元主题
不确定现象
单元内容
不确定现象
单元课时预设
不确定现象 2课时
单元教学目标
1.在现实生活中感受随机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
2.对具体情境中的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进行描述。
单元关键能力
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课时安排
不确定现象 2课时
单元进度时间
第 14 周
学情分析
对于不确定现象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有一些体验,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加上学生的好奇心较重,如抛硬币转转盘、掷骰子、套圈等活动,都是学生熟知的身边的不确定现象的游戏和事例。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宋楼镇许口小学
四、巩固练习:练习五的1-5题。
作业设计
自己写几个小数,读出来,并说说它们各表示什么。
活动过程
1、由李迪容介绍教学设计。
2、刘晓琴:以两位小数的意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向前联系一位小数与整数,往后发展到三位小数和四位小数,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以及记数方法。
3、黄政新: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教学小数的知识。
活动时间
2010-4-18
活动地点
许口小学会议室
主讲人
李含荣
课例内容
认识小数
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
教材分析
教材以两位小数的意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向前联系一位小数与整数,往后发展到三位小数和四位小数,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以及记数方法。例1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切入,先教学两位小数的读法,再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学生体会两位小数的意义不是很轻松的。而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又是他们初学时感到不习惯的。从有利于教学出发,例题先讲两位小数的读法,再让学生感受到两位小数的含义。例2通过数形结合,建立小数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理解空间想象能力。
3、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简要)
一、复习: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
2、教学小数的读法:3、初步受两位小数的含义。4、"试一试"。
数学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和直线》集体备课 记录表
学生已经初步感知线段,为学生学习本堂课提供了基础。这节课对学生来说,通过课件形象感知线段、直线以及射线的特征,进行分类整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分类思想的培养。通过典型的感知材料,及教师根据概念的特点组织感知活动,对学生而言,重要的是形成以上概念。整堂课目标设定合理,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学会了根据三种线各自的特征区分线段、直线、射线。知道了线段、直线、射线是最简单、是最基本的图形,是研究复杂图形的基础,也是以后系统学习几何所必需的知识,线段的得出经历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同时,直线、射线的表示法是由线段延长而得到的。
xxx:要很好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线段,射线,直线现象。在教学线段的中点时,更可以利用课件制作,点的运动引起线段的大小变化。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四数办
活动主题
集体备课---《线ຫໍສະໝຸດ 、射线和直线》参加人员活动过程:
一、主备人简单介绍教学设计---关于《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初稿
设计理念:
贯彻落实数学课程标准,建立新的数学教学理念,实施课程教学民主化,促进开放式教学的深入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充分展示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使学生经历一个再发现的学习过程,向学生提供探究和交流的空间,紧紧抓住“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这条主线,主动探索并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认识射线与直线,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及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及表示方法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归纳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二、活动商讨过程
xxx:导入可否这样,课件上出示一些直的或弯曲的线,让学生自己分类,一类为直的线,另一类为弯曲的线,使学生初步感知到线段、射线和直线都是直的线。
四年级下册数学《观察物体(二)》集体备课表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思考:从同一个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一定是不同的吗?请举出实例说明。
(二)课堂设计1.情境引入师:请同学们欣赏一副图画(课件播放图片),看到这张图片你有什么感受?(预设)生:感觉他不高兴,甚至有点邪恶。
师: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再来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预设)生:她在笑,而且看着很有趣。
师:同一个图片,观察的角度不同,我们看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那么如果从同一个方向去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结果又会怎样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提出新的问题,明确学习任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探索新知同学们已经完成了课前作业,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一说你的结论。
交流后得出初步结论:从同一个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师: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活动验证这一结论。
(1)摆一摆,看一看师:这是三个组合体,它们都是由4个小正方体拼搭而成的。
从上面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它们的形状相同吗?同桌分别说一说看到的形状并画在方格纸上。
现异同,使学生初步体会“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从同一方向进行观察,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丰富学生认识。
为后面的小结做准备。
】(4)梳理小结刚才我们分别从前面、左面和上面观察了三个几何体,现在我们借助课件再来回顾一下。
(课件呈现)根据观察的结果,你想说什么?请学生充分的表达和交流。
小结: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几何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察物体时,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
3.巩固练习。
(1)摆一摆,看一看。
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2)观察下面的立体图形,回答问题:从正面看形状相同的有(),从左面看形状相同的有()。
(3)下面是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请把它摆出来。
从前面看从上面看从左面看学生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四年级数学《线段的计数》集体备课 记录表
《线段的计数》教学设计初稿执教者xxx教学要求:1、使学生学会解决数线段的问题,掌握有序分类图形的方法,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探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养成善于和同学合作共同探索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会数线段的方法。
学会有规律数线段的简捷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研究组队方案: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体育活动,其实在精彩的体育活动中也有许多我们感兴趣的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体育活动中的数学问题,我们先来看一幅插图(课件出示书上插图)。
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可以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板书:组队方案师:谁来说一说,组队方案是什么意思?师:在4名队员中任选2名组队,有哪些组队方案呢?接下来就在4人小组里面研究研究,并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我们先来看一下活动要求:1、认真思考: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的组队。
2、做好记录:用最简洁的方式记录,比如用字母表示、画图、连线等。
3、记录好以后准备全班汇报,争取讲清楚,让大家听明白。
研究的时候老师选了三个组的研究结果展示在黑板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他们组是用队员的名字来记录的,有重复的吗?(没有)有遗漏的吗?(没有)为了使我们的组队不重复、不遗漏,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生:有序的找……(师板书:有序思考)师:看了刚才的组队过程,可以写一个算式来表示吗?生:3+2+1=6(种)(师板书……)师追问:3、2、1分别是怎么来的?师:我们再来看第二种方法,谁上来说一说?生:我们用ABCD表示4名队员,AB可以组成一队就在AB之间连上一条线,CD可以组成一队就在CD之间连上一条线,这样一共可以连6条线段。
师:分别是哪6条线段?一共可以连接6条线段就说明一共有()生:6种组队方案。
师:意思是线段的条数与组队的方案之间有什么关系?(师板书:组队方案=线段条数)小结:象我们这样每两个人之间连上一条线段,有多少条线段就有多少种组队方案,也可以用这个算式来表示3+2+1=6(种)那这个3该怎么解释呢?生:从A出发可以连接3条线段,分别是AB、AC、AD,……师:表达得很清楚!我们用四个点和字母ABCD来表示四名队员,从A 点出发可以连3条线段,分别是AB、AC、AD,所以是3,从B出发还可以连2条,从C出发还可以连接1条,所以,一共就可以连3+2+1条线段。
四年级《小数的数位顺序表》集体备课纪律表
集体备课记录表等)一、复习整数数位顺序表,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一组数。
师:这些是什么数?整数的数位、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师:这是我们学过的整数数位顺序表。
本单元我们学习的是小数,那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它。
(板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学习小数的组成。
课件出示教科书P34例2的主体图。
师:通过观察主题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探究小数的组成。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个小数各由那几部分构成?3.探究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1)认识数位师:这两个小数的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什么位?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一位上的数表示什么?那第二位呢?第三位呢?(2)认识技术单位师: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我们已经弄清楚了,小数点右边第一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一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叫作什么位?师:小数点右边第二位呢?吐过小数的数位更多,小数的数位顺序又是怎样的?(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4.整理小数数位顺序表。
师:小数部分的数位,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我们都清楚三、巩固运用,解决问题1.教科书P34“做一做”学生自主填空后指名学生汇报。
2.教科书P36“练习九”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汇报交流。
(3)组织学生对各数中“2”的意思进行对比并展开讨论。
3.教科书P37“练习九”第8题。
学生动手操作后全部交流。
重点引导学生注意1.7的正确涂色方法,用刻度尺辅助以保证在涂色刻度处没有倾斜等错误。
4.教科书P37“练习九”第9题。
先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这些小数的含义,再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
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能说一说吗?五、板书设计。
数学四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集体备课记录表
活动时间
20xx.4.19下午体备课---《轴对称图形》
参加人员
活动过程:
一、主备人xxx简单介绍教学设计---关于《轴对称图形》的初稿
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xxx:应该富有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民主、平等、宽松、愉快。本节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xxx:要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导,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为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奠定基础。
xxx:课堂上尽量能给学生提供各种图形,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在折一折的活动中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和掌握新知,通过各种操作活动给学生建立了感性的经验,在不知不觉中就能突破教学难点。
xxx: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我们就从他们的生活中提取数学知识,使他们感到今天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正是来自于生活中,从而使进入学习的一开始就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xxx:需要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组织),学生操作、探究为主线的理念,首先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
二、活动商讨过程
xxx:教学第一环节时,我们可以借助连线,观察上下行图形缺口的特点,判断折痕在哪一侧,初步感知对称。
xxx:在情境创设方面,在趣、情、思上下功夫。学习数学的过程是积极的、愉快的、富有想像的过程。教者要善于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备课
主讲人
李苗苗 王芳芳
登记表
主管领导
石旭芳 石旭芳
活动形式
集备 集备
备注
梁霞
石旭芳
集备
李苗苗
石旭芳
集备
王芳芳
石旭芳
集备Hale Waihona Puke 梁霞石旭芳集备
李苗苗 王芳芳 梁霞 李苗苗 王芳芳 梁霞 李苗苗 王芳芳 梁霞 李苗苗 王芳芳 梁霞 李苗苗 王芳芳
石旭芳 石旭芳 石旭芳 石旭芳 石旭芳 石旭芳 石旭芳 石旭芳 石旭芳 石旭芳 石旭芳 石旭芳 石旭芳 石旭芳
集备 集备 集备 集备 集备 集备 集备 集备 集备 集备 集备 集备 集备 集备
10月14日 15:00 10月21日 10月28日 15:00 11月4日 11月11日 15:00 11月18日 11月25日 12月2日 12月9日 12月16日 12月23日 12月30日 元月6日 元月13日 15:00 16:1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6:10 16:10 16:10 16:10 16:10 16:10 16:10 16:10 16:10 15:00 16:10 16:10 15:00 16:10 16:10
中数组办公室 中数组办公室 中数组办公室 中数组办公室 中数组办公室 中数组办公室 中数组办公室 中数组办公室 中数组办公室 中数组办公室 中数组办公室 中数组办公室 中数组办公室 中数组办公室
《画角》 《笔算乘法》 《乘法解决问题》 《平行四边形》 《口算除法》 《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商的变化规律》 《除法解决问题》 《整理和复习二》 《条形统计图》 《数学广角》 《总复习》 《计算专项复习》
山阳区 龙源湖学校数学学科集体备课
学校
龙源湖学校 龙源湖学校
登
日期
8月24日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地点
中数组办公室
集备课题
《第一单元分析》 《亿以内数的认识》
8:30 9月2日 15:00
9:30 16:10 中数组办公室
龙源湖学校
9月9日 15:00 16:10 16:10
中数组办公室
《亿以上数的认识》
龙源湖学校
9月16日
15:00
中数组办公室
《整理和复习一》
龙源湖学校
9月23日 15:00 16:10
中数组办公室
《公顷与平方米》
龙源湖学校
9月30日 15:00 16:10
中数组办公室
《角的度量》
龙源湖学校 龙源湖学校 龙源湖学校 龙源湖学校 龙源湖学校 龙源湖学校 龙源湖学校 龙源湖学校 龙源湖学校 龙源湖学校 龙源湖学校 龙源湖学校 龙源湖学校 龙源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