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中受害妇女行为的思考
家庭暴力的心理学分析
家庭暴力的心理学分析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中,一个成员对另一个成员进行身体、心理、性或经济上的虐待或威胁行为。
这种行为会对受害者造成长期的心理创伤和心理压力。
下面是对家庭暴力心理学的一些分析。
1.权力与控制:家庭暴力往往涉及权力与控制问题。
加害者往往试图通过施加暴力来掌控受害者,并迫使其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这种控制的手段可以是恐吓、胁迫、威胁或智力上的操控。
加害者试图通过这些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望,保持对受害者的统治地位。
2.自尊和尊严的剥夺:家庭暴力严重侵犯了受害者的自尊和尊严。
加害者经常对受害者进行贬低、侮辱和羞辱的行为,使其感到自己的价值被否定,进而削弱自尊心。
受害者可能开始相信他们配不上尊重和尊严,从而渐渐失去对自己的自信和自主权。
3.心理创伤:家庭暴力对受害者造成持久的心理创伤。
这对受害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可能导致抑郁、焦虑、自杀倾向、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
加害者的暴力行为使受害者感到极度恐惧和无助,同时也削弱了他们的内在力量和抵抗能力。
4.周期性和累积性:家庭暴力往往呈周期性出现,并逐渐升级。
开始时,加害者可能对受害者进行辱骂或轻微的身体伤害。
随着时间的推移,暴力行为会逐渐加剧,并可能演变成更严重的身体伤害。
这种周期性和累积性的特征使受害者陷入一种循环中,很难脱离暴力的恶性循环。
5.子女的影响:家庭暴力对子女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问题。
子女在见证家庭暴力时会产生恐惧、无助和焦虑感。
他们可能在心理上受到创伤,并模仿此类行为,将来有可能成为加害者或受害者。
此外,这种环境对他们的情绪和社会发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6.女性暴力受害者心理特点:尽管男性在家庭暴力中也可能成为受害者,但女性是最常见的受害者群体。
女性暴力受害者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点,比如低自尊、缺乏自信、对未来感到恐惧等。
她们可能不敢寻求帮助,害怕暴力升级或后果更加严重,进而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
总结起来,家庭暴力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对受害者本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也对整个家庭和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
性别与家庭暴力探讨中国男女在家庭暴力中的受害与施暴
性别与家庭暴力探讨中国男女在家庭暴力中的受害与施暴性别与家庭暴力:探讨中国男女在家庭暴力中的受害与施暴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无论性别,都可能成为受害者或加害者。
然而,在中国社会中,男女在家庭暴力中的角色和经历却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中国男女在家庭暴力中的受害与施暴问题,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身体、精神或性虐待。
作为暴力行为,其造成的伤害不仅是身体上的,还有心理上的创伤。
在这场不公平的战斗中,女性是受害的主体,而男性往往被归为施暴者的角色。
然而,事实上,男性在家庭暴力中也可能成为受害者。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女性在中国家庭暴力中的受害情况。
由于长期存在的男权文化和社会结构,女性在家庭暴力中面临着更多的危险。
许多女性受害者通常是因为与伴侣产生矛盾或争执而遭受虐待。
他们经历着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甚至被迫忍受长时间的恐惧和痛苦。
受害妇女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往往失去了对自己的信任和安全感。
然而,男性在家庭暴力中也可能成为受害者。
虽然相对较少,但男性在家庭暴力问题中的角色也需要被重视。
由于社会上对男性的期望和刻板印象,部分男性可能不敢报告或接受家庭暴力。
他们可能会受到身体上的伤害,也可能被妻子和伴侣的言语暴力所伤害。
这样的男性受害者常常面临着内心的挣扎和困惑,很难向外人寻求帮助和支持。
那么,为什么中国男女在家庭暴力中的受害与施暴问题存在差异呢?首先,这与中国传统的男权文化有关。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对男性的期望更高,认为男性应该拥有强壮的体魄和支配力量。
这种观念下,男性有时会出于某种原因,将这些观念转化为家庭暴力行为。
其次,中国社会对女性的期望普遍相对较低。
女性在家庭中往往承担着照顾家庭、照顾子女的责任,她们的声音和意见在家庭中往往被忽视。
这种缺乏平等的关系,也很容易导致女性在家庭暴力中成为受害者。
此外,教育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是造成性别与家庭暴力差异的原因之一。
家庭暴力对妇女权益保护的影响
家庭暴力对妇女权益保护的影响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出现暴力行为,包括身体、心理、经济等方面的伤害。
其中,女性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
家庭暴力的存在不仅对妇女本身造成了伤害,而且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各种方面来讨论家庭暴力对妇女权益保护的影响。
对妇女身体的影响家庭暴力常常针对的是妇女。
这种暴力有很多种形式,包括身体暴力、精神暴力以及经济暴力等。
身体暴力通常是最直接的一种伤害方式,比较常见的包括殴打、推搡、拳打脚踢等。
这些暴力行为会对妇女的身体造成伤害,有些损伤甚至是永久性的。
这不仅影响到了妇女个人的身体健康,而且也对社会卫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对妇女心理的影响另外,家庭暴力也会对妇女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影响。
这种暴力常常伴随着威吓、恐吓、强迫、胁迫以及其他形式的精神压迫。
受害者通常会感到无助、恐惧、愤怒等等负面情绪。
这些情绪的存在可能会对妇女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比如影响到妇女的情感交往、工作和家庭生活等。
此外,有些受害者还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可能会引发自杀等极端行为。
对妇女社会地位的影响除了对妇女身体和心理的伤害,家庭暴力还会对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由于受害者常常身陷困境,难以逃离暴力环境,导致有些妇女失去了与外界建立联系的机会,缺乏社会资源,从而无法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和潜力。
这不仅对妇女自身造成了损失,而且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对妇女婚姻和家庭的影响家庭暴力还会对妇女的婚姻和家庭产生巨大的影响。
受害者常常会陷入紧张和痛苦的情绪中,对婚姻和家庭的信任和认可程度也会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家庭破裂、离婚、单亲家庭甚至问题家庭等社会问题会随之出现。
这不仅对受害者自身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也会对整个社会产生不利影响。
对妇女权益保护的影响最后,家庭暴力对妇女权益保护也产生了影响。
虽然各国政府和社会团体都在推动相关立法和政策,使妇女受到更好的保护,但仍然存在缺乏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的问题。
家暴对受害者的恋爱与婚姻观念的影响
家暴对受害者的恋爱与婚姻观念的影响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使用肢体、心理或经济上的暴力行为。
这种行为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身心伤害,并且对其恋爱与婚姻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家暴对受害者恋爱与婚姻观念的影响,并提出相关解决办法。
一、恋爱观念的影响家暴对受害者的恋爱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家庭暴力使受害者产生了对爱情的恐惧感。
他们可能将爱情与痛苦混为一谈,将家庭暴力行为视为正常的爱情表达方式。
这使得他们对恋爱持有怀疑态度,难以对他人产生信任和依赖,影响着他们建立起健康的感情关系。
其次,家庭暴力使受害者产生了自卑感。
长期遭受虐待和压迫,受害者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不配被爱,缺乏自信和勇气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他们常常将自己的经历隐藏起来,担心对方知道后会嫌弃自己,进而选择回避恋爱和婚姻。
最后,家庭暴力使受害者对恋爱关系产生了过度依赖的倾向。
他们可能对伴侣产生过度的依赖,希望通过建立恋爱关系来获得安全感和情感支持,但这种依赖的偏向可能阻碍他们真正建立平等、健康的关系。
二、婚姻观念的影响家暴对受害者的婚姻观念也带来了消极影响。
首先,受害者可能对婚姻持有恐惧和疑虑态度。
他们对婚姻的恐惧源于对再次被伤害的恐惧,疑虑则源于害怕自己无法建立健康的、充满尊重和平等的婚姻关系。
这些情绪使得受害者对婚姻持有较为消极的态度,并难以积极投入到婚姻关系中。
其次,家庭暴力使受害者产生了对婚姻责任的逃避心态。
经历过暴力与压迫,他们希望从婚姻中解脱,不再承受压力,不再碰到暴力伴侣。
这使得他们对婚姻的责任感产生抵触和迟疑,甚至选择不婚或终止婚姻。
最后,家庭暴力还使受害者对婚姻中的平等和权益保护存在担忧。
他们可能对婚姻的失衡和不公平有着深刻的感受,对自身的权益保护持有警惕态度,这使得他们在谈婚论嫁时更加小心谨慎,难以获得满意的婚姻关系。
三、解决办法为了帮助受家暴影响的受害者重建恋爱与婚姻观念,以下是几个解决办法:1. 接受心理辅导。
学习反家庭暴力法心得体会
学习反家庭暴力法心得体会家暴一直都是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学习反家庭暴力法心得体会[专题]。
《反家暴法》的出台可说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切实有力的法律保障。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用心搜集整理的学习反家庭暴力法心得体会,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篇一:随着第一部反家暴法的正式实施,我省第一个家暴庇护所也成立了,对于家暴受害者来说,这无疑是多了一种庇护的方式,是一个可以暂时缓解伤害的驿站。
更重要的是,对于反家暴法的有效实施,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实践,是一种社会化的救济途径。
有此庇护,善莫大焉。
其实,从全国来看,近几年,家庭暴力庇护场所各地都在建设,有的省份甚至已经有近百个反家暴庇护所,可是从实施效果来看,却并不理想,一些反家暴庇护所数年内的受助人次仅有十来次,这与逐年增加的家暴投诉、家暴案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产生家庭暴力的原因多种多样,而在家庭暴力的认识上,整个社会的重视程度很低,公共部门也无法强制实行干预,家暴受害者觉得“家丑不可外扬”,大多选择默默承受,实在不行就让亲人调解,很少有人会向政府寻求庇护,更不会诉诸法律。
这不但纵容了家庭暴力的滋长,更是家庭暴力难以有效干预解决的症结所在。
如此看来,家庭暴力庇护场所的成立只是初步,要让家暴受害者真正免予伤害,要预防制止家庭暴力的发生,还需要依靠法律解决。
首先,法律制度必须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中起主导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反家暴的舆论共识。
许多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并未意识到可以向亲人以外的诸如社区、妇联、派出所等公共机构进行求助。
这就需要大规模的普法宣传,加强道德宣传和法律法规教育,扭转人们的错误认识,使反对家庭暴力的观念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知道并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其次,根据《反家庭暴力法》建立多机构合作的干预模式,不同体系形成合力。
家庭暴力问题的解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哪个部门和个人能够单独解决的,社区、妇联、工会及诸多社会公益团体,均是反家暴的主要力量。
对家庭暴力的法律思考
对家庭暴力的法律思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暴力问题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家庭暴力,指的是家庭成员之间因种种原因而产生的暴力行为,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家庭暴力问题中,女性的比例占了很大
部分。
家庭暴力不仅会严重损害被害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同时也
会破坏家庭和谐,扰乱社会秩序。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
方面进行思考和解决,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法律问题。
1、加强法律意识
首先,对于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需要加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家庭暴力受害者应该清楚自己的权利和法律保护,即使他们是弱者,并且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
他们需要了解属于自己的个人保护措施,例如申请限制令或禁制令等。
针对家庭暴力,法律应该尽可能的给
予受害人充分的保障与帮助。
2、加大法律惩治力度
其次,加强对家庭暴力的法律惩治力度,是我们应该重点思考
的问题。
法律对家庭暴力的打击力度应该加大,对于家庭暴力犯罪
分子,应该依法给予制裁。
通过加大打击力度来遏制家庭暴力问题
能够让暴力犯罪者落在法律的制裁下,同时也能够对整个社会起到
一个震慑效果。
3、加强社会教育
此外,家庭暴力问题还需要通过政策和社会教育来解决。
我们
应该加强对全社会的家庭暴力知识普及,特别是针对青少年。
这将
1。
家庭暴力分析及防治的法律思考(一)
家庭暴力分析及防治的法律思考(一)摘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睦、安宁的家庭关系,不仅是每个家庭成员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关于家庭暴力问题的法律理论研究及司法实践,已经日益成为我国法律工作的热点。
家庭暴力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现象,是家庭成员中的一方对另一方施暴的行为,是一方动用武力和权利来控制另一方的行为。
其最主要的受害者是女性。
不仅直接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伤害和威胁,而且还破坏了家庭的稳定和安宁,这是与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背道而驰的。
2000年新颁布的《婚姻法》中已把〃禁止家庭暴力〃作为重要条文载入其中这意味着〃家庭暴力〃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已经作为一个明确的法律概念,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
为了给予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更全面、更具体、更适当的协助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必须建立法律、社会、心理各层面的社会支持体系。
以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关键词:家庭暴力现状危害成因群防群治一、家庭暴力的内涵及特征一)国外和国内的不同认识在国外,关于家庭暴力的研究及立法较我国进行得早,并已经有了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有代表性的,如英国学者认为:〃家庭暴力是指男性伴侣为了支配和控制女性,在他们关系存续期间或终止之后对女性所施行的暴力和虐待行为〃。
从英国学者观点看出:〃家庭〃不仅指有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的生活共同体,而且还包括同居关系及婚姻关系终止后出现的暴力行为,〃暴力〃主要指男性对女性实施的有害行为。
在我国,一般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在以婚姻,血缘和法律关系为基础而构成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以暴力、胁迫、摧残、折磨或其它手段侵害家庭成员身体、精神和性等人身权利的强暴行为。
二)社会学的认识社会学者认为:家庭暴力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
要有效遏止家庭暴力,必须在修改现有法律的同时,开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反家庭暴力公众运动通过培训、宣传等社会手段改变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转变社会公众对家庭暴力的认识。
论家庭暴力中的正当防卫
论家庭暴力中的正当防卫摘要:家庭暴力问题一直都备受社会关注。
家庭暴力案件中,受害女性反击丈夫是否是构成犯罪的问题常常引发公众激烈讨论。
在这些讨论当中,最主要的集中点在于正当防卫的适时性认定问题,即基于当时的环境之下,家庭暴力受害者可否进行防卫行为。
从受虐妇女反击视角切入,通过分析学界相关理论与观点,建议对家庭暴力案件中认定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谨慎放宽,既要注重对受虐妇女权益的保障,也要注重对罪刑法定原则的遵守。
关键词:家庭暴力;正当防卫;时间条件;受虐妇女综合症一、家庭暴力现状的分析家庭暴力问题一直都备受社会关注。
家庭暴力案件中,受害女性反击丈夫是否是构成犯罪的问题常常引发公众激烈讨论。
根据全国妇联2020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约30%的妇女遭受过家庭暴力。
以往,这类行为在未造成严重后果时,通常都是以妇联的调解和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5条来进行5日以下拘留或罚款;在造成严重后果时,法律才会以犯罪对其进行定罪量刑。
我国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数量庞大,如同纪录片《沉默在尖叫:女子监区调查》(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该纪录片中发现了许多家庭妇女因长期遭受家庭暴力,不堪忍受其丈夫的暴力行为,最后做出杀害其夫的极端行为。
当这些事件被曝光于公众视野中,总会激起大众关于受虐妇女反击丈夫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的讨论。
在这些讨论当中,最主要的集中点在于正当防卫的适时性认定问题,即基于当时的环境之下,家庭暴力受害者可否进行防卫行为。
当前我国对于正当防卫的时间已明确为不法侵害已经开始且尚未结束,但在具有特殊性的家庭暴力案件中,如何认定不法侵害已经开始尚未结束仍然没有准确的定论,致使家庭暴力受害者的防卫行为大多受到法律制裁,将可能属于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权利变成犯罪行为,这样显然与正当防卫制度的设立初衷相悖,与法律保障合法权益的目的不符。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家庭暴力案件中正当防卫的适时性认定问题进行研究,保护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论家庭暴力中女性正当防卫的认定问题
论家庭暴力中女性正当防卫的认定问题家庭暴力仍然存在于很多家庭当中,面对家庭暴力,有些女性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但仍然有很多女性面对家庭暴力时忍气吞声,助长了施暴者的暴力行为。
有的最终演化为妇女采取极端的方式进行报复,导致发生严重的法律后果。
本文将从女性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保护女性的合法权益。
标签:家庭暴力;正当防卫;受虐综合症;自我保护一、引言在中国历史上,男性作为社会的主宰统治着社会。
女性一直被作为男性的附庸,没有独立的主体地位。
她们甚至被看作是男性或者家庭的财产,得不到社会的尊重。
新中国成立以后,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男女平等基本得以实现。
但是由于封建思想的残留和男女体力上的差异,在一些家庭中,男性仍然没有充分尊重女性的人格,并随意使用暴力彰显自己的权威和地位。
部分女性仍然生活在男性的强权之下,并时刻遭受家庭暴力的伤害。
家庭暴力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女性作为家暴的直接受害者,她们长期生活在不安和恐惧当中,甚至对生活充满绝望。
家庭暴力将对孩子的成长也造成严重的影响,他们长期生活在家暴的阴影之下,容易性格孤僻、内心自卑,很难与他人相处。
当他们长大成人后,男孩子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暴力倾向,并在家庭生活中充当施暴者;女孩往往性格懦弱,在成家以后面对家庭暴力时逆来顺受,不敢反抗。
有些女性不堪忍受长期存在的家庭暴力,“以暴制暴”造成丈夫重伤或死亡,司法机关在认定女性的这种行为时,存在一定的争议。
有些法院认为女性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应当不负刑事责任;还有些法院认为她们的行为不能完全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应属于故意犯罪。
二、案例5年时间里,丈夫刘勇(化名)对妻子果丽英(化名)多次实施家庭暴力,甚至还对果丽英的父母和两人的儿子实施暴力。
有一次,与家人发生矛盾后,刘勇掏出其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并对妻子及岳父岳母进行威胁。
“当时他喝了很多酒,满脸通红,威胁要杀了我们。
妇女在家庭暴力与性别歧视问题中的应对与支持措施
妇女在家庭暴力与性别歧视问题中的应对与支持措施在当今社会,家庭暴力和性别歧视问题仍然是妇女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这些问题给妇女的身心健康、自我价值感以及社会地位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妇女的权益和尊严,许多国家和组织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并提供各种支持给予妇女。
本文将探讨妇女在家庭暴力与性别歧视问题中的应对措施,并介绍支持妇女的措施。
一、妇女在家庭暴力问题中的应对措施家庭暴力是指伴侣关系或家庭中一方对另一方采取身体、心理或经济上的暴力行为。
妇女面临的家庭暴力不仅给她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还损害了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自由和尊严。
为了有效地应对家庭暴力问题,妇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寻求法律保护:妇女应当意识到她们有权利获得法律保护,并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
可以向当地的警察局或法律援助机构咨询,并申请保护令以确保个人安全。
2. 建立支持网络:妇女可以寻找和加入相关的支持群体或组织,与其他经历过类似问题的人分享经验和情感支持。
这些支持网络可以帮助妇女感到不再孤立,同时也提供了获得帮助和资源的途径。
3.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妇女可以参加自卫术或身心健康训练课程,学习如何应对暴力行为并保护自己。
这些技能可以增强妇女的自信心和自我保护能力,帮助她们摆脱暴力环境。
二、妇女在性别歧视问题中的应对措施性别歧视是指对于不同性别的人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进行不公平对待。
性别歧视不仅限制了妇女的个人发展和职业选择,还损害了她们的人格尊严。
为了应对性别歧视问题,妇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教育自身:妇女应当充分了解自身权益和权力,并积极参与教育和职业培训。
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妇女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同时也能提升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2. 联合行动:妇女可以通过组织和参与相关的性别平等运动,争取社会公正和性别平等。
加入志同道合的人们,共同为推动性别平等事业发展而努力。
3. 推动政策变革:妇女可以通过参与政治和社会议程,争取性别平等的政策和法律变革。
关于家庭暴力的心得体会-家庭暴力启发
关于家庭暴力的心得体会-家庭暴力启发在我们的社会中,家庭暴力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对受害者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与痛苦。
我通过研究和思考,对家庭暴力有了一些心得体会,我愿意与大家分享。
家庭暴力是一种深层次的问题,它不仅仅是个体行为,更是社会问题的一种体现。
它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力关系失衡,以及对个体尊严和人权的践踏。
家庭暴力的根源可能来自于社会文化观念、性别不平等、家庭教育方式和心理问题等多方面因素。
因此,应该从多个层面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家庭暴力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家庭教育的力度。
父母应该扮演好良好的榜样,为子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家庭教育的宣传和培训,帮助家长提高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只有通过正确的家庭教育,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爱和尊重,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社会教育的力度。
学校应该通过课程设置、活动组织等方式,加强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和人权教育。
公众媒体也应该在宣传中重视对家庭暴力的指导和谴责。
增加社会对家庭暴力的关注和讨论,可以帮助更多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加入到解决家庭暴力的行动中来。
此外,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政府应该加大对家庭暴力的打击力度,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受害者的权益。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到家庭暴力防范工作中来,形成多方合力,共同营造一个无暴力、平等和和谐的社会环境。
总之,解决家庭暴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同时完善法律和政策体系,共同打造一个没有家庭暴力的美好社会。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打造一个更加和谐、平等的社会而努力!以上是我对于家庭暴力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思考。
调查报告家庭暴力对女性的影响调查
调查报告家庭暴力对女性的影响调查调查报告:家庭暴力对女性的影响摘要:本调查报告旨在分析家庭暴力对女性的影响。
通过对大量文献和统计数据的研究,我们得出结论:家庭暴力不仅对个体受害者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而且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应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完善的法律保护机制,并提供妇女受害者必要的支持和庇护。
第一部分:定义与范围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侵犯、残忍对待或虐待行为,主要包括身体暴力、精神暴力、经济暴力和性暴力等。
在全球范围内,家庭暴力对女性的影响尤为明显。
第二部分:身体和健康影响家庭暴力造成女性受害者身体上的直接伤害,包括创伤、损伤甚至死亡。
常见后果有头部损伤、骨折、淤血和内伤等。
与此同时,不少女性在心理上也受到严重的创伤,包括焦虑、抑郁、自杀倾向等。
第三部分:心理和情感影响家庭暴力对女性的心理和情感健康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女性受害者常常感到自卑、无助和无价值感,甚至产生自杀念头。
同时,她们也容易出现恐惧、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第四部分:社会成本和社会影响除了对个体的伤害外,家庭暴力也给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成本和影响。
家庭暴力导致家庭破裂、婚姻破裂,给子女的成长造成阴影,甚至导致犯罪行为的产生。
此外,社会也需要为受害者提供医疗、心理和法律支持等各方面的资源。
第五部分:应对措施为了解决家庭暴力问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齐心协力,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
首先,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施暴者进行严惩,保护受害者的权益。
其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家庭暴力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此外,建立多元化的支持机制,为受害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庇护,包括医疗、心理辅导和法律援助等。
结论:家庭暴力对女性造成的身体和心理伤害不可小觑,同时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机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庇护,才能逐步消除家庭暴力现象,保护妇女受害者的权益,构建一个和谐、安全的社会。
家暴中的受害者的心理解读与情绪调整
家暴中的受害者的心理解读与情绪调整家庭是一座温暖的港湾,然而,在某些家庭中,暴力成为了家庭的一部分,给受害者带来了深刻的心理伤害。
本文将探讨家暴中的受害者的心理解读与情绪调整,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走出阴霾。
一、心理解读1.1 自责和羞耻感受害者常常会对自己产生负面情绪,包括自责和羞耻感。
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无能为力,认为自己是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丧失了自尊和自信。
然而,这种解读是不准确的,家暴并不是受害者的错,而是施暴者的控制和不良行为。
1.2 恐惧和焦虑家暴使受害者陷入持续的恐惧和焦虑中。
受害者可能害怕再次发生暴力行为,焦虑可能会影响他们生活和工作的正常进行。
由于长期受到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他们对未来感到不安,担心自己无法摆脱暴力的困境。
1.3 自尊和自信受损受害者在家庭暴力中遭受到的侮辱和虐待会严重损害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他们可能产生悲观消极的自我认知,认为自己是无价值的,缺乏成就感和自豪感。
这种心理解读会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
二、情绪调整2.1 寻求专业帮助对于受家暴的受害者来说,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至关重要。
心理专家可以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解读并调整心理上的问题。
通过专业的指导,受害者可以更好地面对困难,减少恐惧和焦虑的情绪。
2.2 提高自我意识受害者需要提高自我意识,认识到自己有权利脱离暴力和追求幸福。
他们应该明确告诉自己,家庭暴力是不可接受的,而且他们值得拥有一个健康和平的生活。
自我意识的提高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受害者角色,重新塑造自己的人生。
2.3 建立支持网络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是治愈的一部分。
受害者可以寻找其他家暴受害者或志愿者组织,参与支持小组和互助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感受到他人的关爱和理解,获得情感支持和建议,使他们逐渐恢复信心并重建社交网络。
2.4 学习情绪管理技巧情绪管理对于受害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他们可以学习一些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放松训练等。
家暴对受害者家庭关系的破坏
家暴对受害者家庭关系的破坏家庭关系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环,它承载着亲情、友情和爱情。
然而,家暴却成为了许多家庭关系的破坏者。
家暴不仅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也给整个家庭关系带来了难以弥补的创伤。
本文将探讨家暴对受害者家庭关系的破坏,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首先,家暴破坏了家庭内的信任。
家庭应该是一个温暖、和谐的地方,成员之间应该相互信任。
然而,当家庭中出现家暴问题时,受害者对施暴者失去了信任。
他们开始怀疑施暴者的言行,并经常处于警惕状态。
这样的疑虑和距离感进一步加大了家庭成员之间的隔阂,使彼此之间的沟通变得困难,也导致了关系的破裂。
其次,家暴对受害者和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受害者在家暴关系中经历了长期的恐惧、羞耻和压力,这些负面情绪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破坏。
同时,其他家庭成员也无法置身事外,他们可能感到无助、愤怒和沮丧。
这些情绪的积累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甚至对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产生长期的阴影。
另外,家庭暴力也会影响到受害者和家庭成员的社交生活。
受害者在受到家暴之后可能会逐渐失去自信和社交能力,他们可能会闭塞自己,远离朋友和亲人。
同时,其他家庭成员也可能会感到尴尬和难堪,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家庭的不幸。
这使得整个家庭的社交圈子越来越小,导致受害者和家庭成员感到孤立和无助。
然而,面对家庭关系的破坏,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解决家庭暴力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国家应当加强对家庭暴力的法律保护,加大对家暴施暴者的惩罚力度。
同时,对受害者提供全面的心理、法律和经济支持,帮助他们重建自信与独立。
此外,教育也是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关键。
学校和社会机构应当普及家庭暴力的知识,引导学生和社会大众正确树立家庭关系观念,增强受暴者及其周围人对家庭暴力行为的辨识能力,培养受害者及其周围人对家庭暴力行为的拒绝和防范能力。
另外,加强家庭辅导和婚姻咨询服务也是预防和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重要途径。
通过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帮助家庭成员解决冲突,增进理解和沟通,提升家庭成员的情感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社交生活的影响
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社交生活的影响家庭暴力是指一个家庭成员对另一家庭成员的肢体、精神或性虐待。
这种形式的暴力行为不仅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伤害,而且对其社交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社交生活的影响,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并提供帮助与支持。
一、信任与自尊的受损家庭暴力往往使受害者的自尊心受到打击。
长期遭受虐待与嘲笑,受害者可能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进而丧失信心与勇气去与他人交往。
他们可能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与关心,这样的负面情绪会对社交行为产生消极影响。
二、情感封闭与社交回避受家庭暴力影响的人常常在感情上封闭自己。
他们可能变得谨慎,不再展示真实的情感面貌,甚至避免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受害者可能会选择回避社交活动,推辞邀请,对外界保持距离。
这种退缩不仅限制了受害者的社交圈子,更阻碍了他们的社交能力的发展。
三、沉默与隐瞒在许多家庭暴力的案例中,受害者常常选择沉默和隐瞒自己的遭遇。
这可能是因为害怕报复、不愿被人同情,或者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处境感到羞愧。
然而,这种沉默往往加重了受害者的心理负担,并最终导致他们与他人难以建立真正的信任关系。
四、社交焦虑与恐惧家庭暴力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导致他们对社交场合产生困扰与恐惧感。
他们可能会因为过度关注他人的评价而变得紧张不安,甚至出现社交恐惧症。
这使得他们难以正常地与他人交流,增加了适应外界社交环境的困难。
五、社交隔离与孤独感家庭暴力受害者常常感到被社会孤立和排斥。
他们可能被朋友或同学疏远,被同辈嘲笑,甚至被视为不正常的人。
这种排斥进一步加深了受害者的社交隔离感与孤独感。
长期以往,受害者可能逐渐失去对社交的兴趣与信心,导致其社交圈子越来越狭窄。
六、心理康复与重建虽然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社交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但重建社交关系并非不可能。
首先,受害者需要倾诉与表达自己的心声,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与支持。
其次,他们可以参加社交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并逐渐恢复对社交的信心。
家暴对受害者的性生活与性满意度的影响
家暴对受害者的性生活与性满意度的影响家庭暴力是指家庭中一方或双方之间存在体力、心理或经济等方面的施暴行为,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尤其是对于其中一方的性生活与性满意度,家暴的影响更为显著。
本文将探讨家暴对受害者的性生活与性满意度所带来的长期影响,以引起社会对家庭暴力问题的更加关注。
1. 家暴对性生活的身体伤害家暴往往伴随着身体上的殴打和虐待,这些行为会对受害者的性生活带来明显的身体伤害。
例如,躯体上的伤害可能导致疼痛、肌肉痉挛或性器官功能障碍等,直接影响了性的愉悦度和性满意度。
此外,由于家暴可能导致的生殖器受损或性病传播,还会影响受害者在性生活中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2. 家暴对性心理的影响家庭暴力常常伴随着对受害者的恐惧、羞辱和威胁等心理虐待。
这些负面情绪会深深地刺激受害者的性心理,导致性欲望下降、性自信心丧失和性焦虑增加。
由于家暴往往与权力失衡相关,受害者可能会出现无法真正享受性行为、缺乏性自主权和对性的厌恶等问题,使其在性生活中感到被剥夺和被侵犯。
3. 家暴对情感关系的影响家庭暴力不仅对受害者个体的性生活造成影响,而且对情感关系带来持久的负面影响。
家暴常会破坏夫妻或伴侣之间的信任、尊重和亲密关系,使得受害者对性伴侣的依赖感和满意度降低。
另外,由于家暴可能导致身心创伤的积累,受害者可能在情感上出现问题,如情感冷漠、情感障碍或对情绪安全的恐惧,都会间接地影响到性与性满意度。
4. 家暴对性自尊与身体形象的影响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自尊心和身体形象造成严重打击,进而影响其性满意度。
受害者可能因感受到的丑陋和自卑而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厌恶,从而导致性自尊心下降。
这种情况下,受害者可能对自己的性魅力和吸引力产生怀疑,从而减少了对性的参与和享受的愿望。
结论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性生活与性满意度产生了多方面的长期影响。
受害者常常承受着身体上和心理上的疼痛与创伤,这对性生活带来了明显的障碍。
此外,由于家暴对情感和自我形象的负面影响,受害者可能在性方面遭受焦虑、缺乏自信和体验较低的满意度。
家庭暴力现象及其对受害者心理的影响
家庭暴力现象及其对受害者心理的影响家庭暴力是一种在家庭环境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其不仅会影响家庭中的成员,也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影响。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家庭暴力的形式和范围不断扩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然而,不幸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解决。
一、家庭暴力的定义和形式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一个成员对另一个成员使用暴力行为,给被害人身体和心理带来创伤和伤害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会秘密不宣,但也有可能暴露在外。
在家庭暴力中,被害人通常是妇女和儿童,从父亲、丈夫、兄弟到其他家庭成员,都可能是加害者。
暴力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和性虐待等。
在这些行为中,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力关系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影响家庭暴力对受害者是一种身体和心理上的摧残。
在身体方面,被害人往往会受到身体损伤、疾病以及长期的身体影响。
例如,女性和儿童通常是加害者施暴的对象,他们往往面临身体上的受伤和疾病。
难以治愈的伤口带来的疼痛、残疾以及疾病时常成为被害人一生的痛苦。
在心理方面,家庭暴力会造成更长期的影响。
受害者可能会感到孤独、无助和恐惧。
他们常常面临着自卑、罪恶感和抑郁症的困扰。
此外,家庭暴力也会像病毒一样传染下去,对大多数受害者产生心理上的影响。
三、如何解决家庭暴力问题对家庭暴力进行解决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应该通过社会教育和法律法规来加强家庭暴力的预防和处理。
这需要社会上的人们来关注这个问题,提高相关法律的普及率,对加害者进行严格的惩戒和罚款。
此外,在处理家庭暴力的时候,要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我们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心理咨询、健康监护等形式,来保障受害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帮助加害者改变他们的心态和行为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需要我们通过教育和帮助他们来减少他们的暴力举动和加害行为,并开展向他们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帮助的项目。
受家暴女性“恶逆变”犯罪心理分析
受家暴女性“恶逆变”犯罪心理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犯罪率不断上升,其中女性犯罪数量节节攀升。
在女性犯罪中,有一部分是由家庭暴力引起的转化型暴力犯罪。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通常是女性,在不堪忍受家庭暴力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时,女性被害人往往采取以暴制暴的极端方式让自己摆脱家庭暴力的折磨,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转化为犯罪人,即“恶逆变”。
本文对受家暴女性“恶逆变”犯罪进行心理特点分析,以据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受家暴女性“恶逆变”犯罪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家庭暴力;恶逆变;犯罪心理一、受家暴女性恶逆变犯罪概述(一)家庭暴力的界定我国对家庭暴力的研究起步较晚,2001年我国《婚姻法》第一次提到“家庭暴力”,在随后颁布的《婚姻法解释(一)》对“家庭暴力”的含义做出了解释,但这一概念对家庭暴力的定义范围相对较小。
直到2016年3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该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这一规定相对扩大了家庭暴力的范围,与国际接轨。
(二)受家暴女性恶逆变的概念所谓“恶逆变”即指被害人在受到伤害后由于种种原因逆向转化为犯罪人的犯罪现象,通常指暴力犯罪。
受家暴女性“恶逆变”是指女性在遭受家庭暴力等不法侵害后,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社会世俗的影响,不能、不敢或不愿通过正当渠道维护自己的利益,在“暴力—忍受—再暴力—求助—暴力升级—求助无效—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完成由被害人到加害人的心理转变。
这些女性刚开始遭受家庭暴力的侵害时通常选择忍受,再遭受家庭暴力的侵害,有时会选择求助,在面对求助无效的情况时,长期消极的不良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女性的“恶逆变”。
二、受家暴女性“恶逆变”犯罪心理特征分析(一)认知特征恶逆变女性犯罪人受教育程度较低,认知能力低下,法律意识淡薄,所以在遭受家庭暴力的时候,并不知道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救济,最终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社会家庭暴力案例心得体会
社会家庭暴力案例心得体会在当今社会,家庭暴力问题日益严重,并不断引起社会的关注及重视。
作为一名社工,我所从事的工作也与此相关。
在多次实践中,我遇到了一些家庭暴力案例,这些案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我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案例一:某女性受到丈夫的家庭暴力,包括言语上的侮辱和身体上的殴打。
女性时常流泪,告诉我她的感受及情绪。
在接触中,我不仅要倾听她的抱怨,更要告诉她如何保护自己,同时让她明白,家庭暴力不是她一个人的问题,并且教她如何和丈夫沟通,让他明白他的行为所带来的影响。
在我长时间的陪伴和帮助下,女性下定决心离开了丈夫,寻找自己的新生活。
虽然这个案例的结束并不是十分圆满,但这个过程使我更加强烈地意识到,身为社工,我们需要为被暴力侵害的人们提供更加完善的支持。
案例二:某男性是我见过的家庭暴力受害者中,影响最严重的一个。
他不仅在家庭中受到殴打,还被严重控制。
他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进行社交活动,甚至连工作都无法保持。
他告诉我,他的妻子只在他找到工作后就解除了对他的控制,但随即开始了新一轮控制。
我非常愤慨,这样的控制绝不是健康的家庭模式。
最终,我们通过各渠道的联络,解决了该男性的工作问题,并帮助他解除控制。
他终于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有了生活的动力。
在这些案例中,对我影响最为深刻的是,家庭暴力是一件极其严重的事情,能够给一个家庭造成无穷的伤害。
同时,社工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在实践中针对每一位暴力受害者提供专业的帮助,希望他们能重拾生活的勇气,并拥有快乐的生活。
以上只是我工作中常遇到的小部分家庭暴力案例,每个案例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和遭遇。
在处理每一个案例时,我都发现,很多受害者很难站起来保护自己,更难站起来说出自己的话。
这是因为他们缺乏在生活中应有的尊重和支持。
因此,我们作为社工,需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宽容接纳他们的情绪,给他们鼓励和力量,帮助他们逐渐摆脱暴力,重拾生活方向。
在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援助时,需要谨慎而周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论 , 杀徒 三年 ” 谋 。明清法 律 也规定 : 殴妻没 有 夫 致伤 不过问 , 打伤减 凡人二 等 。新 中国成立 5 O多 年
者 9 %以上 为男性 . 0 已婚妇女 是家庭暴 力的主要 受
害者 。遭 遇家庭 暴 力 的妇女 们 在忍让 、 妥协 与反 抗 中痛 苦 的挣 扎 , 其结 果 大致 有 五种 情 况 : 是 对 暴 一 力侵犯选 择 了沉默 , 让 、 从 , 忍 顺 在暴 力 的阴影下 求
殴打 和谩 骂 , 控制人 身 自由等等 。
家庭 暴力 并非 当今社 会才产 生的新 问题 , 是 它
指出 , 家庭 暴 力是 “ 在家 庭 内发 生 的身心 方 面 和性 伴随 人类家庭 的建立 而出现 的。只是 由于这种暴力 方 面 的暴 力行 为 , 括殴 打 、 庭 中对 女 童的 性 虐 发 生在 家庭 内部 , 包 家 远离公 众 视线 而鲜 为人知 , 加之 使 待、 强奸 配偶 和其 他 有 害于 妇女 的传 统 习 俗 、 配 社 会长期视 其为家 庭纠纷 , 家庭暴 力问题很 久 以 非 偶 的暴力行 为和与剥 削有关的 暴力行为 。” 我国 , 来 得不到应 有 的关 注和 重视 。客观地 说 , 不是现 在 并 只是 随着社 《 高人 民法院 关于适用 < 最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婚 姻法> 在 的家庭暴 力 比以往任何 时候 都严重 , 若 干 问题的解 释 ( ) 中对家庭 暴力 的定 义是 :行 会的 发展 和文 明 的进 步 , 们认 识 的提 高 、 利 意 一 》 “ 人 权 人们 比以往任何 时 为人 以殴打 、 绑 、 捆 残害 、 强行 限制人 身 自由或 者其 识 的增 强而被更 多地揭 露 出来 , 他手 段 , 其家 庭成 员 的 身体 、 神 等方 面 造成 一 候 都 渴 望看 到与 和谐 社会 极 不协 调 的家庭 暴 力 逐 给 精 全社会 也开始 逐渐重 视 和强调对 家庭暴 力 定伤 害后果 的行 为 。” 由此可 见 , 谓家庭 暴 力 , 所 既 渐消亡 , 包括 了以殴 打 、 罚 、 凶 、 害 、 绑 、 行 限制人 的 全 面 遏 制 。 体 行 残 捆 强 身 自由等行 为的 肉体伤 害 , 包括 了 以威 胁 、 吓 、 还 恐
提 高 刻 不容 缓 。
关键 词 : 家庭 暴 力 ; 害妇 女 ; 默 ; 抗 受 沉 反
中图分 类号 :D 6 . 696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39 2 0 )6 04 — 5 6 3 2 5 (0 6 0 — 0 5 0
讥 凌辱 人 格等方 式 的精 神 折磨 和性 虐 待 1月 2 1 5日是 “ 国际消 除对妇女 的暴力 日” 。据 咒骂 、 讽 、 当暴力发 生时 , 人们很难将 几 全 国妇联 抽样调查 :在我 国 27亿个 家庭 中 ,约有 等多种类 型。实际 上 , 3 %存 在不 同程度 的家庭 暴力 。家庭 暴力每年 造成 种类 型的暴力分开 施暴者常常 是多种暴 力手段 同 0 l O万个家庭 的解体 。 家庭暴力 已经成 为当今 社会 中 时并 施 , 殴打 时伴有辱 骂 、 吓 , 恐 强迫性 生活时 又有 影响 家庭和睦 的最不稳 定因素 。 联 合 国在 《 消除对 妇女 的暴 力行 为的宣 言》 中
收 稿 日期 :0 6 0 — 0 20 — 9 2
作 者 简 介 : 冬 云 (9 0 ) 女 。 苏 如 东 人 , 通 大 学法 政 学 院 副 教 授 。 黄 16 一 , 江 南
45
维普资讯
黄生 垂
~
、
家庭暴 力 中女 性实施 忍让行为 的主客观 因素 家庭 暴 力存在 于各 个文 化层 次 的家庭 中 , 暴 施
生 ; 是 在长 期 受 到 丈夫 殴打 , 过 努 力 寻找 不 到 二 经
来 , 然男 女 平 等早 已立法 , 虽 女性 取 得 了与 男 子 同
样 的政治 、 济 和法律 地位 。然 而根深 蒂 固的封 建 经
意识 形态 , 并没 有 随着社 会形 态 的变迁 和人类 文 明
的发 展而完 全 消除 。在 漫长 的社会 发 展 中 , 孕育 所 的许 多文 化 习俗 仍 然无 时 不 刻地 影 响 着今 天 人 们 的生 活。如 将男 婴 的 出世看作 是 家庭 的盛事 , 女 而 婴 的 出生 则是 不 幸 ; 儿 童 的教 养 , 调 男性 要 坚 对 强 强、 勇敢 、 主 见 , 性 则要柔 弱 、 有 女 温顺 和服 从 ; 在儿 童社 会 化过 程 中 , 孩 要玩 刀和枪 , 孩 则要 玩 布 男 女 娃娃 和餐具 。这 一切都 为将来男 孩长 大成人后倾 向 于使用 暴力 , 女孩 长 大后倾 向 于忍受 暴 力产生 了 2卷 第 6 期
双月 刊 2o o 6年 l 月 出版 】
家 庭 暴 力 中 受 害 妇 女 行 为 的 思 考
黄 冬 云
( 通大学 法政学院 , 苏 南通 261) 南 江 2 0 9
摘 要 :家庭 暴 力中受害妇 女选择沉默 与妥协的原 因主要 来 自于经济 、 感上的不独立 , 情 屈从 于“ 家丑
不可外扬” 陈腐心理 , 的 出于对暴 力的恐惧 , 为孩子 着想 , 给对 方改过的机会 以拯救婚姻 , 对家庭成本的考 虑, 自身能力的缺乏 以及 公众舆论 对家庭暴力的认 同与 支持 , 统文化的影响和 束缚 , 传 司法干预 力度 不够等 主 、 客观 两大方面。反对 家庭暴力 , 重在预 防和救助 同时 , 女性 自身的努力十分必要 , 其综合 素质和经济地位的